农业保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6:08:51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范文篇1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大多是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受生物学特性的强烈制约,具有以下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的非生命标的的特点:

一是保险价值难以确定。一般财产保险的标的是无生命物,保险价值相对稳定,容易确定;农业保险的标的在保险期间一般都处在生长期,其价值始终处于变化中,只有当它成熟或收获时才能最终确定,在此之前,保险标的处于价值的孕育阶段,不具备独立的价值形态,因此,投保时的保险价值难以确定。实务中,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多采用变动保额,而一般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是固定的。

二是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及生长规律,保险期限需要细致而又严格地按照农作物生长期特性来确定,长则数年,短则数日;普通财产保险的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

三是在一定的生长期内受到损害后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定损变得更为复杂,定损时间与方法都与一般财产保险不同,尤其是农作物保险,往往需要收获时二次定损。

四是种类繁多,生命规律各异,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难以制定统一的费率标准和赔偿标准,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难度;普通财产保险的费率标准和赔偿标准相对容易确定。

五是受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约束,对市场信息反应滞后,市场风险高,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等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普通财产保险则相对简单。

六是农产品的鲜活性特点使农业保险的受损现场容易灭失,对农业保险查勘时机和索赔时效产生约束,如果被保险人在出险后不及时报案,则会失去查勘定损的机会。这也是农业保险更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农业保险合同对理赔时效的约定比普通财产保险严格得多。

二、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农业的主要活动是在露天下进行的,农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自然风险,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可保性差。可保风险的条件是:大量的独立的同质风险;损失是意外的、偶然的、不可控的;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测量的、确定的;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非常小。一般财产保险的风险大都符合这些条件,而农业风险与可保条件多有不符。首先,农业风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人类难以驾驭的大自然,如洪灾、旱灾、雹灾、虫灾等,在灾害事故及灾害损失中常常表现为高度的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其次,由于农业灾害的覆盖面广、影响面大,农业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难以度量。再次,农业风险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相对较大。我国几乎每年必发的洪水灾害都造成高达几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于保险基金来说都属于巨灾损失。

二是风险单位大。风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范围。对于普通财产保险,一个保险单位通常就是一个风险单位,只要承保标的充分多,就能在空间上有效分散风险。在农业保险中,一个风险单位往往包含成千上万个保险单位,风险单位巨大。一旦灾害发生,同一风险单位下的保险单位同时受损,使农业风险难以在空间上有效分散,保险赖以存在的风险分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三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也是农业风险所特有的。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强度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首先是风险种类分布的区域性,即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灾害种类,如我国南方地区水灾较为频繁,北方地区则旱灾较为严重,而台风主要侵害沿海地区等等;其次是同一生产对象的灾害种类和受损程度的地区差异性,即由于地理、气候、品种不同,同一生产对象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类型的灾害,而且对同一灾害的抵抗能力不同,如同样是水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就有着不同的自然灾害,而且即使是遭受同样灾害,南方、北方不同水稻品种的抗御能力也不同。农业风险的区域性使得农业保险经营必须进行风险区划与费率分区,这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成本高的工作,大大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的难度和成本。

四是更为严重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保险业务中普遍存在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但是,由于农业保险的标的大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其生长、饲养都离不开人的行为作用,农民购买了保险之后,难免通过其行为增加预期索赔;又由于农村广阔,业务分散,交通不便,管理难度大,有效监管成本高。因此,农业保险业务中存在更为严重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造成农业保险经营极不稳定,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有关资料,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里,我国农业保险业务除了2年微利以外,其余1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赔付率高达120%。

三、农业保险商品的特殊性

商品按市场性质可以区分为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般财产保险商品属于私人物品,而农业保险商品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物品,也不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而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主要表现在:

1.农业保险虽然在直接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的主要特征,即购买了保险的农户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能得到直接的经济补偿,没有购买保险的农户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但在其整个消费过程中即保险经营的一定环节上并不具有排他性。例如,防灾防损是农业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是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的主要措施,但在实施防灾防损措施时,不买保险的农产常常可以搭“便车”。

2.农业保险的主要商品不具有竞争性。一方面,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与高成本决定了农业保险的高费率;另一方面,农业本身的预期收益不高,农民可任意支配的收入很低,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市场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我国自1982年恢复开办农业保险以来,除了新近成立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以外,一直只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

一、保险标的的特殊性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大多是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受生物学特性的强烈制约,具有以下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的非生命标的的特点:

一是保险价值难以确定。一般财产保险的标的是无生命物,保险价值相对稳定,容易确定;农业保险的标的在保险期间一般都处在生长期,其价值始终处于变化中,只有当它成熟或收获时才能最终确定,在此之前,保险标的处于价值的孕育阶段,不具备独立的价值形态,因此,投保时的保险价值难以确定。实务中,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多采用变动保额,而一般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是固定的。

二是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及生长规律,保险期限需要细致而又严格地按照农作物生长期特性来确定,长则数年,短则数日;普通财产保险的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

三是在一定的生长期内受到损害后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定损变得更为复杂,定损时间与方法都与一般财产保险不同,尤其是农作物保险,往往需要收获时二次定损。

四是种类繁多,生命规律各异,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难以制定统一的费率标准和赔偿标准,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难度;普通财产保险的费率标准和赔偿标准相对容易确定。

五是受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约束,对市场信息反应滞后,市场风险高,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等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普通财产保险则相对简单。

六是农产品的鲜活性特点使农业保险的受损现场容易灭失,对农业保险查勘时机和索赔时效产生约束,如果被保险人在出险后不及时报案,则会失去查勘定损的机会。这也是农业保险更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农业保险合同对理赔时效的约定比普通财产保险严格得多。

二、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农业的主要活动是在露天下进行的,农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自然风险,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可保性差。可保风险的条件是:大量的独立的同质风险;损失是意外的、偶然的、不可控的;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测量的、确定的;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非常小。一般财产保险的风险大都符合这些条件,而农业风险与可保条件多有不符。首先,农业风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人类难以驾驭的大自然,如洪灾、旱灾、雹灾、虫灾等,在灾害事故及灾害损失中常常表现为高度的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其次,由于农业灾害的覆盖面广、影响面大,农业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难以度量。再次,农业风险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相对较大。我国几乎每年必发的洪水灾害都造成高达几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于保险基金来说都属于巨灾损失。

二是风险单位大。风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范围。对于普通财产保险,一个保险单位通常就是一个风险单位,只要承保标的充分多,就能在空间上有效分散风险。在农业保险中,一个风险单位往往包含成千上万个保险单位,风险单位巨大。一旦灾害发生,同一风险单位下的保险单位同时受损,使农业风险难以在空间上有效分散,保险赖以存在的风险分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三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也是农业风险所特有的。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强度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首先是风险种类分布的区域性,即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灾害种类,如我国南方地区水灾较为频繁,北方地区则旱灾较为严重,而台风主要侵害沿海地区等等;其次是同一生产对象的灾害种类和受损程度的地区差异性,即由于地理、气候、品种不同,同一生产对象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类型的灾害,而且对同一灾害的抵抗能力不同,如同样是水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就有着不同的自然灾害,而且即使是遭受同样灾害,南方、北方不同水稻品种的抗御能力也不同。农业风险的区域性使得农业保险经营必须进行风险区划与费率分区,这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成本高的工作,大大增加了农业保险经营的难度和成本。

四是更为严重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保险业务中普遍存在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但是,由于农业保险的标的大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其生长、饲养都离不开人的行为作用,农民购买了保险之后,难免通过其行为增加预期索赔;又由于农村广阔,业务分散,交通不便,管理难度大,有效监管成本高。因此,农业保险业务中存在更为严重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造成农业保险经营极不稳定,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有关资料,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里,我国农业保险业务除了2年微利以外,其余1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赔付率高达120%。

三、农业保险商品的特殊性

商品按市场性质可以区分为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般财产保险商品属于私人物品,而农业保险商品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物品,也不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而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主要表现在:

1.农业保险虽然在直接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的主要特征,即购买了保险的农户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能得到直接的经济补偿,没有购买保险的农户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但在其整个消费过程中即保险经营的一定环节上并不具有排他性。例如,防灾防损是农业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是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的主要措施,但在实施防灾防损措施时,不买保险的农产常常可以搭“便车”。

2.农业保险的主要商品不具有竞争性。一方面,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与高成本决定了农业保险的高费率;另一方面,农业本身的预期收益不高,农民可任意支配的收入很低,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市场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我国自1982年恢复开办农业保险以来,除了新近成立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以外,一直只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

3.农业保险的成本和利益具有显著的外在性。虽然在短期内农业保险产品的供需双方可以确切计算利益,但从长期看,由于农产品(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农产品)的需求扩张受到人的生理条件的限制,其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小,引进农业保险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使全社会受益。保险公司和农户并没有得到全部甚至是主要的利益。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收益小于其边际社会收益,农业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成本大于其边际社会成本,即农业保险的成本和利益是外溢的。

4.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进行规模经营,才能在大范围内分散风险,保持经营的相对稳定。

农业保险商品的准公共物品性决定了农业保险采用纯商业性经营方式难以成功,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四、农业保险经营方式的特殊性

农业保险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方式的特殊性。普通财产保险商品属于竞争性私人物品,一般采用商业性经营方式;农业保险商品是准公共物品,其“公共部分”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因此,农业保险必须采用政策性保险经营方式。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质就是国家财政对农业保险的净投入并辅之以必要的法律与行政支持。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政府对农民所交保费的补贴比例大都在50%以上,并承担保险公司的部分或全部管理费用。以美国为例,按照2000年通过的《农业风险保护法》,政府每年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超过30亿美元,国家对农业的保护主要通过农业保险来实现。我国长期实行以直接的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发生自然灾害时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救济灾民,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很少。我国目前除对农业保险免缴营业税外,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几乎是纯商业性经营。我国农业保险要健康发展,必须增加政府投入。一是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投保农户、补贴保险公司、补贴农业再保险的“三补贴”等政策,即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产投保按品种、按比例给予保费补贴,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适当给予管理费用补贴,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同时,对农业保险经营实行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二是尽快研究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从各方面对农业保险予以规范和规定,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三是对农业保险发展予以行政支持,包括保险宣传、协调各方关系等。但是,对农业保险的补贴要依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实力有限,在目前情况下,第一,逐步减少农产品收购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这也是“WTO”《农业协议》所要求的),转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费用补贴,逐步实行以支持农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第二,农业保险实施必然使政府财政用于灾害补偿和救济的支出减少,可将节省的部分投入到支持农业保险发展中;第三,在农业保险发展初期,国家应着眼长远,适当增加巨灾风险基金的积累。国家增加对农业保险的投入,有利于调整我国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完善我国农业保护制度体系。

五、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特殊性

农业保险商品的准公共物品性以及农业保险经营的政策性决定了其组织形式有别于普通财产保险。我国《保险法》第七十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两种组织形式。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2004年中国保监会提出,在现有发展水平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应走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多元化道路。主要包括:

1.为政府代办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分别在四川、江苏等地实行的奶牛、水稻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上述两家公司经历了长时间和大范围的农业保险实践,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业务较易开展。

2.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即专门或者主要经营农业保险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如2004年相继成立的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这种组织形式较适合于农业较发达地区,但要解决好股份公司的商业性与农险业务的政策性之间的矛盾。

3.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这种公司采用相互保险的形式但又吸收了公司制的运作方式和法人治理结构,日本、美国、欧洲国家等多采用此形式,我国2005年也成立了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这种形式产权清晰、交易成本低,有利于相互监督防范道德风险,有利于协调政府、公司、农户间的关系,比较适合于农业生产经营比较集中,组织性较好的地区,如黑龙江农垦区、新疆建设兵团等。

4.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市原来由市农委主导的“农业保险促进委员会”即为此种组织形式。“兜底”虽可解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但容易使其放松管理,滋生心理风险;并且,对于巨灾风险损失,地方政府也难以“兜底”。

5.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如2004年10月成立的法国安盟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设立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有利于引进先进经营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由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地方财政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实践中具体采用那种组织形式,则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军,段志煌.农业风险管理和政府的作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庹国柱,朱俊生.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5,(6).

[4]黎已铭.农业保险性质与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分析[J].保险研究,2005,(11).

农业保险范文篇2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专业中介机构可分为三类,即:保险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从数量上看,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中介机构2110家,其中保险机构1563家,保险经纪机构303家,保险公估机构244家。近年来,保险业通过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所占比重稳步提高。2006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4477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9%,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同期,外资合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也纷纷登陆设铺,在这些机构中,有3家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保险经纪公司(美国达信保险集团公司、荚国怡安保险集团公司、英国韦莱集团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独资公司或子公司。从地域分布上来说,除西藏外,全国内地各主要省市基本上都设立了类型不一、数量不等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但是,上述中介机构都以产险和寿险为服务对象,为农业保险服务的甚少,而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业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既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这是因为虽想用中介如人等拓展业务,但却缺乏可用的对象,致使充分利用农业保险中介形式开展业务很难落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险机构自身的原因。

(二)存在问题

1.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我国虽然对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如保险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制定了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保险中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法规显得相对滞后,也未出台鼓励和扶持中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具体措施。没有扶持举措,对不盈利的农业保险来说,很难通过中介达到展业的效果。

2.客户对农业保险中介的认知程度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者的保险意识还不是很强,对农业保险中介更是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客户不知其为何物,潜意识里认为其是“二道贩子”,只会搅局,普遍持抵触情绪。

3.人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中介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人来源复杂。在农垦系统,分场和连队从事农业保险中介的人等均是财务部门人员;在农村,乡镇和村里多是由经管站相关人员从事中介活动。这些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差别较大,再加上由于缺乏正规培训、保险知识匮乏、对所的保险险种也不很了解、人员流动性又很强,因此产生了许多损害客户和保险公司利益的行为。

4.人和经纪人业务范围不清。在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业务和保险经纪业务划分不清。许多农业保险中介者既是人又是经纪人,有时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有时又代表投保的农户利益,自身都很矛盾。这就使得保险经纪人混同于保险人,导致其专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5.农业保险中介行为不规范。部分农业保险中介机构受利益驱动违法违规,这种情况垦区甚于农村,因为垦区指令性事物多于农村。主要表现在欺骗误导客户、欺骗保险公司。这些都损害了客户和保险公司的利益,阻碍了农业保险的推广。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业保险中介市场的立法支持和监管力度

一是加强对农业保险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立法支持,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原有的、具备条件的中介机构,同时坚决查处侵害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中介活动,对不具备准入条件的中介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以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二是加强和完善对农业保险中介入的监督与管理。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境外先进有效的监管理念与监管手段,包括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保险会计制度、年度审计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公司信誉评级制度等监管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中介人行业自律,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保险中介行业自律组织,如保险人公会、保险经纪人公会、保险公估人公会等,为行业自律提供保证。

(二)提高农业保险中介机构专业化水平

农业保险中介机构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依靠自己的敬业精神、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和良好信誉去赢得客户。应健全组织架构,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独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励、约束、制衡的机制,确保公司有效运转。保险中介机构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反应灵敏,机制灵活的特征,在人事、薪酬、培训等方面采取更灵活的机制,用现代管理手段搞好自身业务管理和营销管理。

(三)加强农业保险中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一是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快各类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地对现有中介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执着追求、立志终身从事保险业务的人才。二是要扩展农业保险中介队伍,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吸收进来,使他们成为人或经纪人,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对当地的风险等信息掌握较好。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等。

(四)明确农业保险市场分工,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农业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在业务合作过程中合理分工,能使保险公司把主要精力用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以及资金运用等方面,而将产品销售、理赔等业务领域交给保险中介来完成,而且其人、经纪人和公估人等中介也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保险公司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促进保险中介机构的良性发展。

(五)进行农业保险中介市场创新

农业保险范文篇3

[关键词]银保联动;联动机理;联动效应;金融创新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日渐活跃。其中,农业信贷在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灾害损失严重,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趋利避害”的经营目标相悖,从而导致农村长期处于资金“失血”或“贫血”状态,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信贷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信贷与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均衡发展,有效缓解农村地区信贷供给不足,资金缺乏的问题,还有利于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银保联动”的内涵

银保联动又称银保合作、银行保险,即银行业与保险业通过资源共享而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1]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银保联动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由最初银行充当保险公司兼业人,实现保险分销发展为银行保险相互渗透和融合,实现客户资源整合与销售渠道共享,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2]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功能观理论为银保联动的混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提出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对自身所受约束做出的反应。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条件下,银行与保险机构无法共享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客户信息,造成资源与信息的浪费,干扰了金融发展的效率。因此,银保互动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将资源整合与共享作为创新的首要环节。另外,金融功能观理论认为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更为重要,即功能大于形式。银行与保险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不应受到组织结构的限制。[3]

3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互动机理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银保互动成为分散农村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互惠共生,可以实现银保双方互利共赢,有效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4]3.1农业保险对农业贷款的作用机理。3.1.1增加信贷供应量。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一般需要贷款人提供担保或抵押物。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农户不能抵押土地,也无法使用生长中的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等作为抵押物获取贷款。农业保险可以将农作物或家畜所面临的自然风险或外来风险有效转移给保险机构,降低农户收入的不确定性,同时,保单可以作为农民获得贷款的质押物。因此,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户增信,扩大农业贷款规模。3.1.2控制信贷风险。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常常使农户蒙受损失,从而丧失还款能力,造成违约。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户提供收入保障,当农户遭受的事故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时,保险公司会对农户损失进行赔付,理赔资金可以部分保证农户对于贷款的偿付能力,从而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3.1.3提升信贷质量。农业保险具有“套期保值”功能,当参保农户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价格波动遭受损失时,会获得一定金额的补偿,如果农户未发生保险认定事故,则只损失保险费。[5]农业保险将农民未来的不确定性收入转化为了确定性收入,维持了投保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农户资产质量的提高也为信贷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3.2农业贷款对农业保险的作用机理。3.2.1发挥信贷机构网点优势。我国保险业务整体起步较晚,保险公司一般不在偏远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导致农村地区保险业务供给不足,农民保险意识不强等问题。伴随普惠金融的发展,银行等信贷机构经营网点逐渐深入偏远农村,且具备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保险公司通过与农村信贷机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信贷机构的网点优势,向农民宣传保险业务,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同时银保合作有利于保险机构降低营销成本,充分挖掘农村保险市场潜力。3.2.2提高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农业生产受外在条件的制约,利润较低,农民收入不高,购买力的约束使大部分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较低。农业贷款可以为农户扩大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增强购买力,为农业保险的推广与普及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此外,信贷机构可以优先为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提供贷款或提供更优惠的贷款条件,以此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3.2.3缓解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从而使保险公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信贷机构在发放贷款前一般需要农户的征信记录,资产负债以及生产经营等基本情况做出深入细致的调查,并进行持续跟踪。此外信贷机构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用信息。通过客户信息共享的方式,保险公司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被保险人的基本情况,做出正确的保险决策,解决潜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且有效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4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的联动效应

4.1社会效应。首先,银保联动可以有效地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农业保险的形式,农民信用等级提高,农业贷款风险下降,有力推动了农村信贷开展的力度。其次,银保联动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信贷机构“难贷款”的困境。[6]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户的还贷能力成为制约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信贷业务的瓶颈。银保互动机制的引入为破解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提升农户资产质量,有效降低信贷业务风险,增强信贷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4.2经济效应。从农户角度而言,银保互动提升了农户获得贷款的能力与机会,在正常情况下,农户可以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参与生产与经营,提高了生产收益与收入水平。在非正常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或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农户可通过保险理赔的方式,获取赔偿金,确保贷款偿付的同时,维持了收入的稳定性。从信贷机构的角度而言,银保互动扩大了农村信贷的业务规模与覆盖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也进一步提高了信贷的预期收益。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与信贷机构合作,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则借助平台优势,扩大了潜在客户群体,为农村地区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4.3政策效应。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是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银保结合联动发展可以实现信贷与保险的互惠共生、互利共赢,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为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环境。

5政策建议

5.1深化合作模式。当前的银保互动大多是以市场交易关系为基础的初级阶段的互动模式,保险公司提供产品,获取保费,银行提供渠道,抽取佣金,互动模式简单、互动范围较小,不利于银保互动制度的长远发展。[7]在当前合作的基础上,深化互动的广度与深度,构建以联盟合作或资本合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前者通过战略协作的方式联合开发产品,实现销售渠道与客户资源的共享;后者则通过设立新公司、合并、收购等方式,建立新的经济实体,实现组织内部的深层融合。5.2创新产品项目。研究发现信贷联结型银保互动对于不同规模的农户具有不同的信贷配给效果[8],因此标准化的产品无法满足所有农户的需求。例如,较小规模的农户更加注重产品的风险管理特性,希望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重大损失后仍然保有偿还贷款的能力;而较大规模的农户则更加注重产品带来的流动性,希望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生产与经营。鉴于此,银保产品的供给者应该针对农户特征,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5.3强化政策支持。首先,农业保险购买意愿低,农户谈保色变等严重制约了银保互动的发展基础。为了提高农户的参保意愿,政府应注重对创新产品的支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引导和培育农业保险需求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其次,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限制了商业资本的进入,市场主体的参与银保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建银保合作交流平台,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为银保互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凯,陈安平,刘智慧,等.基于外部选择博弈的银保合作机理研究[J].保险研究,2014(8):93-103.

[2]刘祚祥,郭伦国,杨勇.信息共享、风险分担与农村银保互动机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25(3):63-73.

[3]刘朋,邓然.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12):56-61.

[4]李丹,刘学冶,李晴.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间协同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2):47-56.

[5]张永梅.创新发展视野下“信贷+保险”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17(9):104-106.

[6]卢成营.关于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6(2):28-30.

[7]黄明,严瑞芳,胡舒予.基于界面分析的银保互动创新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30(3):95-102.

农业保险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立法;经营目标;有效需求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三农”问题当作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而农业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是一个外部性很强的产业,它的稳步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部门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农作物每年受灾面积为4600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时,农业也是一个弱质产业,常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如何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缺少政府行为和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公司无力也不愿承担风险较大的农业保险责任。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阻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机制,使其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利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于建国初期即开设了农业保险,20世纪70年代停止了该项业务。1982年,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以来,这一险种长期就处于不景气状态。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3000多亿元,农业保险总收入只有4.8亿元左右,仅占到全年保费收入的0.16%,比上一年下降20%,是2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按全国2.3亿农户计算,户均投保费用不足2元。另外,在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数目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农业保险制度严重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农业保险立法的现状

从1995年10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对农业保险的规定是很笼统的,其中的149条规定,“国家支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有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它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考察,农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其立法的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保险能得以稳步发展,首先是美国政府制定了专门法律。早在1938年,美国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对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目的、农作物保险的性质、开展办法、经办机构等都做了规定,为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现状

1996年,各保险公司开始商业化转型,对属于政策性险种的农业保险,国家不再有补贴。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营,使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业务风险集中,再加上农业保险的综合赔付率较高,形成了保险公司“小保小赔,大保大赔,不保不赔”的现象。由此,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减少,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出现不足。目前,国内开办农业保险并有一定规模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国有保险公司,其他股份制保险公司基本未予涉及。目前还在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是将农业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公司等同对待的,在逐利心理的作用下,这些保险公司也在压缩承保的范围、数量和险种,这样就造成在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地区和年份,保险公司热衷于开办农业保险这一业务,而在灾害多发的地区和年份则相应地进行战略性的收缩。

(三)农业保险范围的现状

农业保险责任范围的大小及险种的设置是判断一国农业保险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一般而言,农业保险的范围越大,一国的农业保险水平就越高。目前,中国的农业保险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保险和养殖业保险。农作物保险主要是承保自然灾害险,而自然灾害外的社会政治经济风险则属于保险责任以外的,如农药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泄漏等所造成的损失未列入保险责任之内。养殖业保险的责任确定也有类似的情况。从理论角度讲,凡是农业生产中所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均应被保险,可见,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所设定的保险险种与中国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因此,从严格经济意义上讲,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农业保险机制。农业保险经营者已无法顾及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社会保障作用。

二、农业保险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自然需求不断增加,而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在我国现阶段,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业务竞争相当激烈,而各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发很少有人问津,至于去经营更是缺乏积极性。这也使得农业保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是一片空白。但这些却不能表明农业生产不需要风险保障。事实上,从改革初期到现今,各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并且渐成几何倍数增长。农民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急需相应的农业保险来转移风险,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但恰恰是在农业风险日益增大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保险业务不断萎缩,保费收入也从1992年最高峰的8.6亿元下降到2004年的3.37亿元,204年的保费收入与20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与1992年的最高峰相比竟然下降了56%。如果按照2.3亿农户计算,户均投保额尚不足2元。与此同时在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在不断的减少,由最初的60多个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30个。农业保险的急剧下降与农业成灾损失的急剧上升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对其的需要形成鲜明的反差。农民对商业化的农业保险缺乏有效的需求,首先是因为作为投保主体的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真正的可支配收入较少。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与同期城镇的居民相比少得可怜。因此相对于农民而言,按照商业化原则确定的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的有效需求。此外,农民多半以家庭为单位的超小规模,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较低,也使农民不愿意付出高额的保险成本。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的保险范围更加窄,规模更加小,很难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风险过于集中,赔付率过高,一般的商业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势必导致农业保险萎缩。大部分的农业风险无法转嫁,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

(二)农业保险的费率很高,而农业风险保障严重不足

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远远高于一般财险和人寿险的费率。如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费率约为5%~12%,其中玉米、小麦为5%,棉花为6%,甜菜和蔬菜达到10%,而一般财产保险的保费率仅为0.2%~2%。农业保险保费之所以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农作物损失率和养殖业死亡率很高。如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粮食作物的灾害至损率通常在7%~13%,棉花的灾损率在9%~18%。农作物损失率和养殖业死亡率高必然导致农业保险的净保费率也很高,只有这样保险经营者才能弥补成本并盈利。而与一般大多数农民的年收入水平相比,这样的收费标准是绝大多数农民无法承受的。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矛盾境地:一方面是农业保险的费率高居不下,另一方面是农业风险保障严重不足。他们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起来。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粮食作物的承保比重只有0.01%,棉花仅为0.02%,大牲畜1.1%,家禽为1.3%,水产养殖1.3%.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它的农保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5%,日本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没有投入相应的农业保险,因此由此所造成的损失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即使出现了一些巨大的灾害事故,农民通过投保农业保险获得的补偿也十分有限。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1998年,我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灾害,而农业为此付出了惨重的损失,然而灾后农业保险的赔付金额却不足几亿元,这根本就无法达到补偿农业经济,恢复农业发展的目的。

(三)农业损失的高赔付率与商业保险经营目标的违背

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发生概率高,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大,因此其赔付率也远远高于一般的财险。1982-2004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为80.98亿元,累计赔付支出为70.65亿元,赔付率高达87.24%,大大高于一般财产保险赔付率53.15%的平均水平,也超出了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如果再加上其他费用,农业保险的平均综合赔付费率就已经超过了120%,农业保险经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许多商业保险公司所不愿看到的。农业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不够充分,并且很容易形成巨灾损失,导致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率高于预期的赔付率。此外,农业保险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样也是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保险商品的费率是根据风险单位集合的平均损失率来确定的,而高风险单位倾向于购买保险,或原来低风险的单位参保后从事高风险的农业项目,从而使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上升。由于农业风险的地域差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大,使得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更为严重。而且受农业生产的经营属性及小农意识的影响,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难以有效的控制。就拿前几年的禽流感疫情来说,某个村子只有几个养鸡户投保了养殖险,可是一旦出现了疫情村里其他的养鸡户就都将死鸡放到投保户那里来寻求赔偿,直接导致了赔付率的直线上升。

三、国外农业保险的成功模式

(一)美国统一完善的保险模式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农业保险走的是国家和私营、民间和政府相互联系的双轨制模式。

它的农业保险模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政府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美国将农业保险计划作为农业灾害保障的主要形式,使其成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部分,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每年为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和农民因灾损失获得的经济补偿对保证农业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实行国营公司与私营公司双轨制经营。对于雹灾险等单一险种,由私营保险公司承保。对于多重险,则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承保或由私营保险公司承保,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与此同时,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等一些政策性机构为投保人支付一部分保费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农业保险实行法制化。美国很早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相关条款,使得农业保险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日本健全稳定的农业保险模式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其农业特点也是经营分散、个体农户规模较小,与我国的经营现状极为相似。但日本政府为应付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早在上世纪2年代就推出了农业保险,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扶持模式。

它的农业保险模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日本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采用“三级”制村民共济制度,即市、町、村直接承办各种农业保险业务的共济组合、承担农业共济组合分险业务的都府县共济联合会、承担各共济联合会再保险的全国农业保险协会,三重风险保障机制,将农业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分散。

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大力支持,法律规定对农业保险实行分保,对投保人实行保险费率的补贴,规定了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补贴费率。县以上农业联合会的全部经费和农业共济组合部分费用由政府负担。政府作为农业保险的后盾,它接受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再保险,这样就保证了各共济组合的经营稳定性。

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对于一些关于国计民生的农、林、鱼等实行强制性保险,而实行自愿保险的有农户的建筑物、农机、农房及家财等。

四、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方案

美国、日本的农业保险模式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现归结如下:

(一)在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性扶持下,建立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所以国家和政府应承担起保障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一方面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进行费用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其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一方面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给予保费补贴,使他们能买得起农业保险,以增加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二)尽快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

像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建立组织严密而有序的多层次保险体系。基于我国农业以家庭生产为单位,种植规模较分散的现实状况,我们应在国家的积极引导下成立民间的农业保险互助组织,以区域划分为主,让其自身参与管理。这样农业保险互助组织的参与者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合作的关系又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从而可以较好的防范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发生。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牲畜等由国家成立专门的保险公司采取强制入保的方式承保。当发生较为严重的风险时由农业再保险公司给予补贴,政府通过特殊的救灾政策给予扶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既保证了农业保险的深度,又保证了农业保险的安全性。

(三)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我国的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农业保险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至今还没有一部健全的《农业保险法》,使得农业保险的主体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在具体运营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美国早在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对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经办机构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急需健全的法规体系予以保障。为此我们应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收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能。从法律和法规制度上,保障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综上所述,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应该正视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现状,正确认识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政策性力量的引导,凭借立法、行政等手段来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扫除其发展道路上的羁绊,以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马晓和.解决三农问题呼唤农村金融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5-7.

孙慧名.关于河南新农村建设的报告[J].农村金融,2006.

陈秀芝.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与创新初探[J].农业经济,2004,(5).

章齐.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N].中国研究学者文库,2006-9-28.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6,(1).

农业保险范文篇5

根据“七五”计划提出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经济区域概念,1982年5月,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在“关于沿海与内地划分问题的通知”中,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潜力、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特点、适当考虑现行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中、西部的方式,明确规定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12个省(区、市)自北向南排列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划归东部。近年来,对沿海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沿海农业结构调整、沿海农业现代化进程、沿海农业生产效率变动等方面[1-3],尽管国内对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4-6],但对有着鲜明地域特点的沿海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探索较为薄弱。从沿海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来看,沿海地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理应在农业保险的探索与发展中走在前列。考虑到沿海12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差异和农业经济在全国的地位状况,特别是各地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发育程度的不同,本文选取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等6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沿海省(市)进行农业保险发展效应的理论分析,并选取山东省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国家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世界范围内,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弱质”产业,对自然条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抵抗风险能力差。作为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弥补经济损失的一种机制,特别是作为对农业进行适度保护的国际惯例,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相比较,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

(1)沿海地区发展农业保险的现实条件相对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要好。东部沿海地区适合优先发展农业保险的基础条件可概括为3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值都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的平稳高速发展,可以为政府积累一定的经济资本,能在财政上给予农业保险高度支持,为农业保险进一步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创造条件。第二,地区城乡产业和区域发展格局适合农业保险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布局与调整,沿海地区基本呈现大工业小农业格局,即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符合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前提。第三,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试点良好。东部沿海地区保险模式创新水平高,保险的本地适应性较强,农户参保积极性高,农业保险试点相对成功,表明这类地区的保险市场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具备发展农业保险的基础。

(2)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相对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要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不同地区间的风险类型、损失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气候土壤差异很大,使得与此息息相关的农业生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农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为突出。如在自然条件方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多为海相灾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常年受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等的影响。相比中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更大。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沿海地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迫切。

(3)沿海地区农业市场化程度和面临的风险相对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要高。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水平高,经济活动范围广,农业生产除了面临自然风险外,还面临较强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农产品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该地区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仅包括自然风险的分散,还包括市场风险的分散,既包括农产品风险,还包括价格保险及农业生产设备价值保险。基于此,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这种高市场化程度与高技术风险并存的局面,使得沿海地区的保险模式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沿海地区农业保险所需技术含量高,赔付工作精细,保险工作量大,保险服务质量高等的要求。

(4)沿海地区农户受教育程度和保险观念相对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要强。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阶段,知识的产生、积累、传播可以转变为财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识面相对较广,工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较强,而且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学习能力更强,思考问题比较理性。统计分析表明,小学毕业的从业人员比文盲从业者的劳动生产率可提高47%,初中毕业从业者比文盲从业者的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08倍,大学毕业从业者比文盲从业者的劳动生产率可提高3倍[7]。东部沿海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中西部地区高,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强烈,知识面宽,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相对较高,对农业保险的接受能力较中西部地区强。

二、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效应的理论分析

1.政府支持对沿海农业保险发展的推动效应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此外,农业保险普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一步使得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开办农业保险难以成功。Wright等的研究发现,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历史上农业保险的所有险种和多种农作物保险的商业化经营都未获得成功[8]。可见,农业保险与一般的商业性保险不同,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纯商业化的运作受到利润水平的限制无法调动保险公司和农户的积极性。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式介入和支持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从国际上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要发展好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我国农业保险整体发展不畅的情况下,沿海地区各级政府考虑到其区域内部保险市场需求,凭借其相对强大的财力支撑,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先行经验,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沿海农业保险的发展进程。具体体现如下:第一,政府为沿海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提供优惠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对沿海农业保险业务进行再保险,减轻保险公司的赔款压力,保障沿海农业保险业务的持续经营。第二,政府利用信息优势,为保险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通过沿海农业灾害预测、产量估算等手段为保险公司提供宏观指导。第三,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税收优惠,包括减免沿海经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这样可以减轻保险公司的经营负担,增强其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第四,为农业保险提供法律保障和有效监管,使得沿海农业保险的运行有法可依,保障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地开展。

2.财政补贴对沿海农业保险发展的拉动效应

以沿海试点较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参与部分农业保险产品的运营,或对相关农业保险业务参与主体提供一定的扶持、优惠或补贴等促进政策的一种制度安排[9]。其主要特征之一在于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性的财政补贴,其中包括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管理费用补贴,以及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赔付的分担和亏损补贴。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投保和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保险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同步增长。

为了分析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拉动效应,对政府行为做2个基本假定:

(1)政府行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在通常情况下,政府各项政策的颁布和施行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农业保险本身可以有效地分散农业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社会效益的正效应,但是农业的高风险特征使得农业保险的成本较高。政府在通过各种补贴等途径支持农业保险时会受到财政实力的限制,政府在有限的资源前提下会以追求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确定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2)政府行为是有限理性的。政府各项决策在产生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同时,由于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政府的决策是有限理性的。这一点可以通过对农业保险供需曲线来进行分析(如图1)。从图1可知,D为无政府干预情况下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曲线,此时农户受到支付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的限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较低。S为无政府干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供给曲线,该曲线由保险公司根据其经营农业保险的成本和平均利润确定。在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S和D两条曲线不相交,农业保险市场处于失灵状态。当政府为农户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时,农户实际支付的保费降低,农业保险需求曲线将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至D1。该情况下,农业保险需求曲线D1与农业保险供求曲线S相交于E1,成交数量为Q1。同时,如果政府给予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管理费用补贴及亏损补贴,保险公司的实际成本将会降低,供给曲线将会向右下方平行移动至S1,并且与需求曲线D1相交于E2,此时成交数量为Q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的共同增长,使得农业保险最终的交易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已有研究也进一步证明,相比直接的灾后财政救济,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能实现对财政投入效果的放大[10]。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其利益是社会性的,这反映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而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又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然性。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手段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以保费补贴、管理费用补贴和亏损补贴来弥补农业保险相当于外部社会效应的那一部分成本。

3.沿海农业保险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动效应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通过对沿海六省(市)2003-2010年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东部沿海六省(市)的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稳定在GDP的45.5%~49.1%之间,详见表1。沿海六省(市)人均GDP要远远高于全国人均GDP,是全国的1.6倍左右,详见表2。沿海六省(市)在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和国民经济基本同步的增长速度,为当地农业保险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东部沿海地区不仅经济发达,农业也很发达,农民的收入也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达的农业在形成了巨大保险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沿海六省(市)2003-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东部沿海六省(市)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在逐年增长,但是其占全国比重在逐年下降,近几年维持在28.5%左右,这一比例要低于六省(市)总体经济占全国的比例,详见表3。其原因在于沿海六省(市)的经济发展更偏向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农业在其经济总量中的贡献降低。反过来讲,正是由于农业在其经济中的比重较小,沿海地区更能借助自身强大的财政实力大力扶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考察沿海六省(市)2003-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表4),可以看出沿海六省(市)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1.5倍,但是其年均增长速度(10.86%)不及全国年均增长速度(12.33%)。就目前状况来看,沿海地区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要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对沿海六省(市)2003-2010年来的成灾面积的整理分析如表5。由表5可知,2003-2010年的8年间,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的成灾面积达到2584.75khm2,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4%,略低于全国17.9%的平均水平。自然灾害频发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形成了强烈的农业保险需求。进而对山东、福建和广东三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保险赔偿支出、农业保险赔付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表6、表7、表8。从山东、福建和广东三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来看,在2006年三省普遍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之后,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赔偿支出都有大幅度的增长,2003-2010年间,沿海三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6.0倍,年均增长60.1%,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6);赔偿支出增长30.0倍,年均增长63.2%,同样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7)。从表8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地域和每年灾害情况不同的影响,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初步表现出不规律的波动性,但是普遍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平均赔付率达到71.3%,农业保险业难以盈利。全国的平均赔付率为66.2%,比沿海地区略低,原因主要是沿海地区的灾害水平略高于全国。

三、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近年来,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较快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各省份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建立农业生产总值变动的影响模型,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以及农业生产的效应。为体现不同农业政策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总值(Y)的影响,本文选取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X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X2)、农业保险费用支出(X3)、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X4)、地方财政支出(X5)等5个主要的变量建立模型:Y=a+b1X1-b2X2+b3X3-b4X4+b5X5(1)式(1)中,假设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业保险费用支出和财政支出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的效应;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是负的,由此整理出山东省2003-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统计如表9所示。在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前,由于所选的变量均为时间序列数据,为满足回归要求,首先要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检验方法是ADF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0、表11。

由检验结果可知,各数据均为平稳时间序列,模型中的自变量均为影响农业生产总值的Granger原因,可以对上述数据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研究设计和数据检验,需要拟合的模型为:Y=a+b1X1-b2X2+b3X3-b4X4+b5X5(2)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自变量X1、X2、X3、X4、X5和因变量Y进行多元回归,估计结果见表12。

从表12可以看出,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X1)、农业保险费用支出(X3)、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X4)、地方财政支出(X5)通过了检验,其对农业生产总值(Y)的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测方向相同。其中,农业保险费用支出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为正,且农业保险费用支出每增加1万元,农业生产总值增加50万元,影响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2003年以来沿海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对规避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然而,相对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保险业在全国的发展情况,沿海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仍然偏小,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依然不够宽,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尚需进一步拓展,沿海地区先行探索和完善农业保险的道路依然漫长。结合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沿海地区政府在改进和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时,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沿海农业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有较大区别,沿海地区在发展农业保险时应突出沿海农业的特色与优势。不同区域农业保险尽管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风险分散机制,但在基础条件、保险对象等方面沿海地区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在开展农业保险的基础条件上,沿海地区要相对优于内陆地区;在农业保险对象上,沿海地区除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外,还包括具有地域特征的渔业渔船渔工保险,农机政策性保险,以及为保障农业保险的正常开展,实行“以险养险”配套支持政策中的农房保险等。

农业保险范文篇6

低碳经济是进入21世纪以后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新型模式,它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恢复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供给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据统计,至2010年农业保险覆盖农户数达1.29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94.5亿元,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基本已经覆盖了我国所有省区,农业赔款近5年来以年均144%的速度增长,2010年农业保险赔款达100.7亿元,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农业保险,强化其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保障功能,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对于实现国家农业产业化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原因

首先,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偏低,地域发展不均衡。农业保险在我国至今没有实现全覆盖,其对于农村、农业强大的保障功能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特别是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商业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不管是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方面,农业保险与全国保险的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在保险密度方面的差距更大。在2010年全国保险密度已经达到106.02元/人的时候,而农业保险的保险密度仅仅为14.13元/人。此外,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区域性差距也非常大。

其次,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少,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理论上来讲,农业总产值需要等值的农业保险来提供保障,事实上我国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保险费收入之间差距甚远。在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40534亿元,这都需要购买农业保险,但当年的保费收入仅仅为135.68亿元。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供给主体方面分析,我国的保险公司虽然很多,但是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只有4个,其业务覆盖范围仅仅包括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区域仍然由人保等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险业务,其中人保占据市场总份额的50%以上。

由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特点与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不一致,同时我国又尚未建立有关农业保险损失数据的积累,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性,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内部缺乏对农业保险的服务支持和产品创新的动力。而在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中,除了传统的农险业务之外,还有普通的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等。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所以我国的农业保险从总量上来看虽然稳步增长,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来说,目前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

第三,农业保险产品保障较窄,赔付率较低。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产品都是传统的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目前中央财政补贴的保险产品只有14种,在承保范围上以自然灾害为主,而类似农药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泄露等这些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未列入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同时有关社会政治方面的风险也属于除外责任。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集团化发展的“大农户”会产生不同于以往传统分散农户的保险需求,而现有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根本不能满足这些“大农户”的需求。对于已经参加了农业保险的农户来说,并不代表着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保障,农险的赔偿款相对于农民的损失来说,往往都是“杯水车薪”。农业保险的低赔付率,使得广大的被保险人并不能真正享受到雪中送炭的保险赔付。

面对这种状况,大部分保险公司表现出来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商业化运作的保险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农业保险的业务风险大,加上我国农险的低覆盖高赔付,使得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很高,同时由于农业保险风险的特殊性,部分险种没有再保险公司愿意接受分保,这就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参保险种主要集中在有中央补贴的农险品种中,个别高效、高产值的保险品种不能推广,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导致农险保费收入很少;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机构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农业保险精算、承保、理赔等各环节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处理理赔中出现的纠纷,对于推广农业保险形成技术性障碍,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基金,加剧了理赔难的境况。

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业保险的策略

首先,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中央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非常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对于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很大,同时在优惠政策上也一直坚持向农业保险倾斜,但是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很大,特别是部分农业保险发达的地区,其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密不可分。

其次,进行营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新的服务于三农的公共事业,必须采取低碳的发展策略,积极利用快捷有效的电子手段及其他渠道发展农村业务,提高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的水平,研究针对农村市场的新型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

第一,重视在农村地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风险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宣传防灾防损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保险公司与气象、农业、防疫等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防灾防损工作,通过气象预报、人工降雨、动物防疫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防灾防损增值型服务,一方面切实提高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

第二,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农村地区广泛发展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积极运用村干部等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宣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保险知识的培训,争取把这些人员培养成为保险公司的人。在完善农业保险中介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投保、核保、承保、理赔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第三,积极发展网络销售,培养农业保险网销专员服务农业保险。在有条件的乡村培养农业保险的网络服务人员,同时充分利用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加强农业保险档案电子化管理,积极推进保单标准化和通俗化,简化承保理赔手续,以便民为基本出发点,有效利用农民已经具有的银行卡等电子支付手段,实现网上支付保费和保险赔偿等各项资金。第四,在着重开展对大型农户的营销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村散户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积极开展小额农业保险的产品服务工作,形成以大型农户为主、小型农户.为辅、散户为补充的多种保障对象的保险服务体系。

农业保险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政策;成都市

一、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1.农业保险走向多元化。近10年来,成都市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特色农业保险不断增多,呈现保费规模大幅增长、险种体系多层次发展的现象。2011年,成都市公告,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指导规划区(市)县给予100%的补贴,并完成了三层地区(市)县传统农业保险奖励补助为80%,两层区(市)县为50%。2014年,成都已经有23种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在未来三年,计划特色农业财政补贴面积每年增加20%,根据总面积3000万亩来计算,覆盖面积从10%到2017年的70%,基本上做到重点覆盖和应保尽量保。2.农业保险费率趋于合理化。2018年1月,四川省财政厅下调部分补贴品种农业保险费率的公告,马铃薯、森林、小麦三种保险标的物保险费率均实施新的保险费率,此次费率下调是目的是:不是为了减少财政补贴,是为了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费率,使得保险费率更合理化,减轻农户以及各级财政部的财政负担,通过科学合理以及积极稳妥的动态调整来有序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3.制度不断完善赔偿制度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确定保险费和补贴比例和金额。成都市保险经办机构在遵循政策补偿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设置合理的补贴险种以及赔付条件,政府建立赔偿制度,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农业保险制度在经办保险机构以及农户的信心。

二、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问题

1.巨灾风险制度以及再保险制度不完善。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去尝试和探索建立,2013年3月1日,《农业保险条例》就再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指导。巨灾补偿体系虽然在成都市开始建立,但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仍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现在实行的生猪与蔬菜价格保险试点,是以农产品价格为赔付依据的新型农业保险,主要针对因价格大幅下滑,低于既定或者约定价格,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政府给予赔偿。水稻价格指数保险已经准备开展,但是并没有运行,导致覆盖面不足。2.道德风险。投保人存在道德风险。有些投保人认为买了保险没有用到就是损失,有些地方并未发生灾害,投保人就故意损害自己农作物以获得赔偿;还有就是因收成不好,但赔偿较少,投保人就扩大受损面积,保险公司难以判断事故原因只得赔偿。同时,保险人存在道德风险,一是夸大受灾情况或者伪造受灾以获得政府更多补贴,二是少给投保人补贴,以此赚取中间差价,获得利润。成都市现阶段虽然应用“农贷通”让保险公司公平竞争,但是网上信息并不能证明投保人选择的保险公司是不会有道德风险的。3.资金到位滞后。中国农业保险一直存在补贴资金获得时间长的问题,成都市也不例外,虽然流程简化,并实现线上流程,但投保人在申请后需要等较长时间,比如等斟查人员到现场勘察、等政府审批通过、等资金到位。此外,在农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中还存在补贴滞后的情况,一些试点作物已收获,形成不能进行承保保险的情况。

三、解决措施

1.损失核定标准的鉴定方法改进。一方面,成都市政府鼓励相关人员考取损失鉴定的专业证书,并且引进第三方鉴定机构;另一方面,对于鉴定的标准,保险人和受保人有仍不同的意见,成都市政府可以在明确制定出农业损失鉴定标准并告知各级政府的同时,还可以加入多种鉴定技术,不断改进损失鉴定标准,比如加入价格指数、气象指数、区域产量等创新性鉴定方式,让大家有据可依,明确自己该获得多少赔偿,减少道德风险,让投保户和保险人放心,从而推动农业保险进入合理化建设的进程中。2.不断完善巨灾保险准备金。成都市为减轻巨灾给政府带来的财政负担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可以尝试开办农业技术应用保险,还可以尝试沿海地区试点不错的分散风险模式,“订单+保险+期货”分散模式。巨灾准备金的完善需要成都市政府鼓励下级政府建立的巨灾准备金制度,明确好准备金比率、缴纳标准,规范好各个步骤的流程。因为我国商业保险的承受能力有限,还需要国家以及省级政府的财政支持。3.完善农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现在成都市农村保险呈现着市场涉及范围广、地点多、保单分散等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公共服务体系难以建立。“农贷通”虽然提供了一些解决渠道,但还远远不够解决根本性问题,这就需要成都市政府站出来,为这一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外,还要强化各大银行、各保险机构、财政部门三者的合作,目前财政部门和保险机构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下一步的工作将是推进财政部门和银行以及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合作。如今银、保、财之间信息不互通、制度不健全,如涉农贷款保单质押、信用贷款中的银、保、财风险分担机制等,而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加强银、保、财之间的合作,尽快完善农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程雄,王利英,蒋艳萍,等.广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基本情况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

[2]庹国柱.打造农险2.0版本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一)[J].中国保险报,2017(5):12-16.

农业保险范文篇8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农业保险提供制度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世界灾害频发的、受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立法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条件。例如美国、日本、巴西、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都先后颁布农业保险法。通过法律确立农业保险的性质和地位,农业保险的组织体系、经营范围、优惠待遇、法定保险、基金管理、费率制定、赔付标准等,使农业保险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有序地运行。

二、建立国家农业保险机构,保证各项政策法规顺利实施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必须有相应的机构作为依托。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并通过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来贯彻实施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将是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并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原保险业务,其机构可分设至地、市一级,业务上采取垂直领导。其主要职责就是贯彻实施国家农业保险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包括:①负责向经营农业保险的组织提供费用补贴,向投保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保费补贴。②负责提供再保险支持。③管理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在发生巨灾损失时履行巨灾风险保障的职能。④为经营农业保险的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等。

三、实行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狭义农业(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而广义的农业保险则指对从事广义农业(农、渔林、牧等)生产的劳动力及其家属的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仅指狭义的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是指除狭义农业保险之外的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对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适当弥补。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在经营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率。笔者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赋予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专营农业保险。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既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国家还赋予其专营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权利。以经营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收入补贴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即“以险养险”。国家赋予其专营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权利即是国家对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优惠待遇。二是引导和鼓励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和外资农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开发,国家给予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

四、建立政府保费补贴制度,满足农业保险机构保本经营

保险费是一个保险公司生存的基本血液,保费必须满足农业保险机构保本经营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农民负担能力较弱的情况下,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对发展农业保险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费补贴,另一种是保险公司经营补贴。保费补贴是直接对农民的农作物保险费率给予补贴,由于难以区分农业保险机构经营不善亏损和政策原因亏损的界限,采取给保险公司经营补贴的国家较少。从目前我国来看,为解决农民付费能力低下、保险意识差等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及从有利于强化保险公司的经营责任考虑,我国应主要采用保费补贴方式为宜。

五、实行巨灾险强制制度,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农业风险的高度关联性,很容易促成农业巨灾风险损失的发生。化解农业巨灾风险,并非单个的农业保险供给主体力所能及的,也不是单纯通过再保险安排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将是维系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为化解巨灾险提供保障。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从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的年度经营盈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采用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等等。

农业保险范文篇9

农业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致使有生命的动植物发生死亡或损毁的经济损失,由保险人给予赔偿的一种保险。经营农业保险,成本高、费率高,定损理赔技术难度大,并面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农业保险的以上特征,农业保险业务的纯商业化运作在国际上鲜有成功的例子。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农业保险视为准公共产品,对其从财税金融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

农业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必然很大,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应是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的重点之一。但因为农保灾害机会多,损失率高,是一种受自然灾害制约较大的高风险的保险业务,不是赚钱的业务,商业性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前几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一直呈大幅萎缩的态势。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2004、2005、2006年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十一五”规划都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绍兴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农业保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农业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要增强农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再生产能力,必须搞好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政府支农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善农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促进农业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绍兴市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绍兴市农业保险是在2006年开始试运作的。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先在经济基础较好、农民参保意识较强的上虞市摘试点,以补偿承保对象的物化成本为主,实行低保障起步,保大户大灾为主,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应对和化解大灾风险。2007年扩大到嵊州和绍兴县,2008年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2006年参保的险种4个,支付赔款110.8万元,赔付率为114.8%;2007年参保的险种8个,上虞、嵊州、绍兴三个县(市)全年共有参保农户2554户,参保面达65.7%,支付赔款552.56万元,赔付率为228.1%,2008年主要参保的险种10个(4个必保险种,6个可选险种)。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参保农户3178户,参保面达88.9%,核定赔款金额115.48万元(非满期赔付)。

从3年运作情况来看,市场行情明显有以下几个特征:1、参保率和保险品种逐年提高;2、赔付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亏损现象依然存在,赔付率受当年度的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如2007年绍兴因受台风袭击,农作物受损严重,赔付率就高;2008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赔付率就相对较低;3、财政对参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及赔款补助标准在逐年提高。(2008年政府对农户保费的补贴水稻保费补贴为90%,大棚蔬菜、生猪、鸡、鸭、淡水鱼、林木为45%,能繁母猪为80%)。4、财政对共保体的经营扶持力度也不断增大。如免征其营业税、提高政府与共保体赔付比例等。

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渐增加,农民十分需要保险机构为他们提供农业保险风险屏障,解决在农业生产上的后顾之忧。总体上,绍兴的农业保险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并向好的态势发展。

三、绍兴市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农业保险补贴的实行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引导农民积极参保投保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属于政策性保险,它在展业、承保、防灾减损、查勘理赔等方面的复杂性,加之农业保险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绍兴市是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地区,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的问题是:

(一)参保意识不强,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需求不足除了受农险的正外部性的影响外,还与农民参保意识不强有关。究其原因:一是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二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绍兴是风水宝地,大的自然灾害少,参不参保无关紧要;三是注重眼前利益,缺少长远打算,只希望立竿见影短期见效,而不愿从长计议持续发展;四是存在观望心理。农民受自身素质的制约,理解和消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能力较弱,对政策缺乏了解,缺少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往往要等到周边农户得到实惠才会“怦然心动”,才去参保;五是心存疑惑、担心受骗。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不相信保险公司,优柔寡断,担心参保手续繁琐、理赔程序复杂,交了保费害怕得不到保障,因此投保积极性不高。

(二)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农业保险由于缺乏再保险机制,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可有效分散风险,减轻农民的负担。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经营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而我们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三)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必然会出现供给有限,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失灵。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间的差异是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这样,全社会就搭了农险投保人的“便车”,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另外,保险人供给农业保险,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使全社会受益。当保险人供给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收益也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全社会又搭了农业保险人的“便车”,保险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反过来又影响到对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保险人和投保人都无法对其正外部性进行收费补偿,农业保险的消费量始终低于社会的理想消费量,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农业保险的供给量也小于社会理想的供给量,有效供给也不足。供需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也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全社会又搭了农业保险人的“便车”,保险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反过来又影响到对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保险人和投保人都无法对其正外部性进行收费补偿,农业保险的消费量始终低于社会的理想消费量,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农业保险的供给量也小于社会理想的供给量,有效供给也不足。供需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保险中介机构的建立是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缺少的完善和补充。它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实践证明,利用中介补助机构的做法在保险销售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保险产品的销售中,投保人大多缺乏对保险制度、保险产品的理解和选择,所以在购买保险产品时,熟悉保险产品的补助者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农村这样一个点多面广、业务分散的保险市场中,正是保险中介发挥作用的大好舞台。中介机构可以将保险产品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以较低的成本,打开农村广阔天地的保险大门。然而,从我们绍兴的实际情况来看,推销保险产品的几乎全部依靠保险公司内部的业务团队,保险中介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尚未得到发挥。

(五)信息不对称,导致三大技术因素受制约

1费率厘定难。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而每年的自然灾害情况又不一样,年际间差异大,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其费率的制定应当要以长期平均损失率为基础。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出。而绍兴市目前有关农作物和养殖业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等信息不很完整,很难对保险费率作出精确的厘定。

2理赔定损难。农业保险作为一个新险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理赔的高难度性。一方面由于承保标的是动植物,受区域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经济价值也随时期的变迁而不同,很难把握住其基本信息。因此,要制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让农户满意的理赔标准就较困难;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定损理赔的技术难度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定损人员的高要求。而目前我们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对农业保险这个新险种没受过专门的培训,单一型多。复合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

3费率居高不下。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因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失控,通常是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和品种,农民是急于投保,其出险率和赔付率就高,保险公司亏损也大;相反,一些旱涝保收的地区和品种,农民则不愿参加保险,造成保险公司无利可获,经营成本上升,由此产生赔付率过高,费率过高。

(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难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业保险人面临高监督成本和高赔付损失的两难选择,无疑都提高了保险人的经营成本,破坏了保险主体商业经营的利益。成本一旦过高,保险人就会减少农险产品的供应,或者根本不供应农险产品。事实上,由于农业保险点多面广,且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农民文化程度又普遍偏低,更有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因此,利用保险进行欺诈的道德风险事件也屡屡发生,特别是养殖业,更容易产生骗赔的现象,如上虞生猪的报损案,就出现了部分参保户多次报灾、以轻报重等虚报现象。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控制市场失灵。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不同于纯商业保险行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发挥职能进行调节,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是国外调节农业保险市场的成功办法。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制度的完善,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要继续提高财政对保费的补贴额度,对粮食、油料、肉、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宜给予100%的补贴;对其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再适当提高保费补贴。三要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连年亏损的经营主体——保险公司,视亏损程度也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四是扩大以险养险的范围,以其赢利弥补农业险的亏损,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2完善再保险机制,分散巨额风险。农业保险风险较大、赔付较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在三个试点县、市全年的赔付率高达228.1%。由于保险主体面对农业的非系统性风险需要独自承受高额经营成本,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更是回天无力,没有农业再保险的支持很难发展。因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利用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扩大风险分散面;另一方面可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大灾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预防在巨灾发生时能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赈款发放到每一位保户手中;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增强保险主体自身抗风险能力。

3加强保险队伍建设。由于农业保险点多面广,被保险人分布四面八方,加之农险标的是有生命力的动植物,它的形态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其价值也随时期的变迁而变动,一旦出险,现场勘察定损、赔付兑现所需人力、物力较其他险种多得多,且时间要求高。(如牲畜保险,牲畜死亡后会腐烂变质,查勘若不及时,则难以鉴定其原因)。这决定了农业保险核保和理赔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为此,一是要加强专业技能队伍建设,定期对核保和定损人员进行培训。二是要抓好农村保险中介和营销员队伍建设。保险中介机构的建立使保险供需双方更加合理、迅速地结合,减少了供需双方的辗转劳动,还可解决投保人因对保险专业知识缺乏而选择不好适合自身需要的保险产品的问题。

农业保险范文篇10

1、农业保险补贴的内容单一。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农业财政补贴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补贴形式,分别为保费补贴、保险责任分摊与财政兜底。而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只有保费补贴,致使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只拥有这一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单一化的补贴方案无法满足新农村多样化建设的要求,也无法发挥其实际效益,进而形成一种财政浪费,严重的影响到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2、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与支农政策。没有紧密结合国外的农业保险大都与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且农业各补贴政策的结合也能够形成对农业保险的有效覆盖,进而构成系统化的农业保险补贴体系。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较晚,且保险补贴与粮食直补等政策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致使农业保险与补贴间产生断带,十分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3、补贴品种有限。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与果蔬等,不同地域间的果蔬分布不均匀,除此之外,其他的经济作物也较少,致使农业保险的供需都产生严重的不足,影响到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积。4、农民参保方式不科学。由于大部分农民都是通过广播宣传来获知农业保险的相关内容,因此,对于其中具体的操作流程与理赔情况等都不甚了解,进而影响到了农民的购买决策。此外,部分农村将保险理赔的款项进行平均分配,这种做法十分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农民即便在遇到自然灾害后,也无法得到足够的理赔用于生产,致使保险失去实际的效益,这些做法都有悖于农业保险的作用机制,使农民对保险产生消极的看法。

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及其对农户购买保险的影响分析

1、农户的文化程度。农户的文化程度高,对于农业保险的了解就更加细致,并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办理保险。此外,经济条件与农户的文化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农户的经济水平就相对要高,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就越大。2、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或多或少的会对农民的居所、耕地资源等造成影响,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时,农民更容易想到农业保险,且灾害程度越大,农民对保险的需求就越大。3、保费补贴的预期。当农户对于保险保费补贴的预期越高时,在现阶段购买保险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保险保费补贴的预期越低,购买保险的可能性就会越大。4、地区虚拟变量。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保险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农村保险业务由村委会的人员负责,并通过广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因此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与宣传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村委会不重视,就会为农户办保险带来不便。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农村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办理保险业务的详细流程,或者通过网络咨询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而提升了农村保险业务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地区虚拟变量对于农户购买保险的重要影响。

三、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有效措施

1、扩大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地区为了能够有效的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我国应将所有的农业产量大县都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内,以提升中央财政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农民的承担能力,制定区别性的保费补贴政策,例如,在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的保费补贴比例应不低于70%。2、开设特色农业保费补贴。除了要扩大农业补贴的面积外,还要增设补贴的品种,为了谋求区域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央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业补贴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减少地方财政补贴的配套要求,开办经得起长时间考验的,有长远计划的,具有一定保费补贴规模的保险品种,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3、优化财政补贴资金的拨付流程。为了有效的规范对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有关部门应当从制度上进行创新,丰富财政补贴资金拨付流程。农业保险是一种财政政策与保险办理机构相结合的试点模式,因此,农业保险的支付不同于其他农业补贴政策。有关部门应当避免转移支付的现象发生,并保证第四季度的补贴资金能够提前下拨,以缩短划拨周期,提高资金的安全。4、设立灾害风险基金。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法准确的预判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可以提升农业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构建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筹资方式建立起的补贴机制,可以有效的规范对风险基金的管理。有关部门需要从防灾、减灾与救灾等方面出发,制定专项的扶持计划,每年从国家其他风险基金中抽出一部分,可为农业财政补贴带来一定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轻自然灾害为农业经济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