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0:36:14

农水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围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首善之区”提供强大支撑。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目标,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区成果。着力完善科普工作机制,健全科普组织网络;着力完善科普设施,巩固科普阵地,壮大科普队伍,切实增强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实现整体提高;着力完善科技网站服务功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农水局决定成立农水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农水局副局长丁国成同志兼任,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6月至年12月

1.成立农水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农水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实施方案》。

2.召开全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广泛支持创建、积极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阶段:年1月至年9月

1.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2.建设科普宣传阵地。

3.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任务。

(三)自评阶段:年1月至年9月

各下属单位开展自测自评工作,查漏补缺,完善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创建标准组织开展督导活动,对各下属单位自测自评工作进行复审。

(四)迎检阶段:年10月至年12月

全力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五、主要任务

1.力深化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专家常下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

2.加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围绕特色农业开展科普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每年开展技术培训班15期以上。

3.加强农村科普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普服务组织。

六、保障措施

农水范文篇2

2、项目进展情况:

2012年6月,县水利局委托省兴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2012年度实施方案并通过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批准。

2012年9月下旬,择优选定了招标机构,在完成招投标备案后及时了招标公告,并于10月9日召开了招投标会议。在选定各标段施工单位后,将及时签订施工合同,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工。

3、2011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按计划和批复内容全部完成。于2012年4月10日完工,进度基本符合规定要求。

各参建单位均能积极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成立了施工现场监理部,配备了专业监理人员,人员做到持证上岗。编写了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制定了质量检验、评定和验收工作程序,施工现场关键部位施工实施了旁站监理。

施工单位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资质等级符合要求,成立了项目经理部,制订了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工地试验室,做到管理人员关键岗位持证上岗,质检员专业、数量配备满足施工质量检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完成了工序、单元等质量评定和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质量缺陷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处理。

4、前期工作经费落实情况。2012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目前到位资金13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50万元,县级财政450万元。

5、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受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尚未到位影响,我县重点县招投标工作已基本结束,不久将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的正式开工建设将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近几年没有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或招入也留不住,对目前繁重的水利建设任务来说,是一大较为突出问题。

农水范文篇3

一、农建工作

农建工作继续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狠抓农村饮水、节水灌溉、“三区一闸”、抗旱水源等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市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万亩,新打机井眼,完成了全年任务。

杯赛工作在认真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对年的农建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经过全科人员近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共编印年度农建汇报、重点工程简介、文件汇编、杯赛简报汇编、新闻报道剪辑等汇报材料个本共套。经过全市水利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全省“红旗渠精神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中再次夺冠,实现了十二连冠。

为了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出台了某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下一步将修改完善后付诸实施。

二、节水工作

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革命性措施,是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我市节水灌溉工作自开展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讲究实效,不搞一刀切,在自流灌区和站灌区主要发展渠道防渗;在纯井灌区和沙壤土质区,主要发展低压管道输水,配以地面软管加小畦灌溉模式;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大田喷灌和微灌;山丘干旱缺水地区发展集雨节灌农业。共新增和改造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年部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节水灌溉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灌区工作

今年,经过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全市灌区年引水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万亩灌溉万亩次。我市灌区在搞好农业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保证了安钢、电厂、城市生活及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生活用水,为某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工农业供水工作,加强水费收入,力争年底实现工业水费入库率达到,农业水费入库率达到;协助万金、幸福渠管理处灌区体制改革方案,完成漳南、红旗渠、跃进渠灌区“十五”规划,红旗渠灌区节水续建配套续建项目正式上马。

全市灌区工程现已完成工程量:土石方万立方米,砌体万立方米,砼及钢筋砼万立方米,完成投资万元,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四、抗旱工作

今年我市受旱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月份至月份,降雨(雪)偏少,全市多天平均降水量仅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加之月中旬至今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度,干燥多风,土壤失墒严重。岗丘地区厘米以上土壤含水量在%以下平原地区厘米以上土壤含水量为%以下。第二个阶段是月份至今,我市无有效降雨,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度,土壤失墒较为严重,平原区厘米土壤含水量在以下,山丘区厘米土壤含水量在以下。

我市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经济作物万亩,受旱面积达万亩,重旱万亩。今年的干旱对我市农业和部分乡村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面对严重的旱情,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斗争中,在抗旱高峰期,全市最多日出劳动力万人,行动机电井万眼,泵站处,机动运水车辆共浇灌地万亩,灌溉万亩次,使干旱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全年农业丰收做出了贡献。

五、农村饮水工作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重要基础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工作,在解决西部山丘区万人和东部平原苦水区万人饮水困难后,今年又把解决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列为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个方面实事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水利局组织有关县市区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水质化验,水源勘探,制定工程规划和编制实施方案等。某市海河流域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上半年)共涉及县和县个县个乡镇个村万人,规划建设供水工程处。通过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日夜奋战,截至月日,处工程全部通水运行,共埋设管网万米,安装水泵台,动力设备配套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万人,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工作目标。某市海河流域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下半年)涉及县、县和县个乡镇个村人,于月日全部通水。规划建设供水工程处成井处,铺设管网万米,动力设备配套套,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万人。除上级安排的污染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外,按照市政府年初安排,在与省安排项目进行整合后,我市今年面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排万人,涉及县、县、某县和区个乡镇个村,规划建设供水工程处,目前进展顺利。上述三批项目全部实施后,可解决饮水安全万人。

在上级政策指导下,县率先开展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截(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止目前,已完成改制处工程,回收资金多万元。省厅副厅长,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带领相关人员到县实地调研,对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县积累经验,认真总结,准备在县召开全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工作现场会。

此外,农水科已编制某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和某市年度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上报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为争取上级资金打下基础。某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和某市农村饮水工程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并上报省水利厅。

六、党建工作落实情况

年农水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严格按照局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系列要求,强化教育,落实责任,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科没有出现一起违纪违规案件,圆满地完成了局党委的各项工作目标。

农水科年主要工作目标

⒈以红杯赛为动力,以节水灌溉、“三区一闸”、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抓好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⒉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旱涝保收田万亩;

⒊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部级节水灌溉示范市的通知和某市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⒋全面启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全市饮水安全万人;

⒌掌握全市旱情、旱灾、抗旱活动情况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⒍协助灌区管理单位做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

⒎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农水科年第一季度工作要点

⒈扎实搞好农建工作,认真准备省杯赛评比汇报材料。

农水范文篇4

农水局党委是今年3月份机构改革后,区委批准刚设置的党组织。共有党员31名,辖机关、农业、水利三个党支部。自全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按照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及时、认真谋划在全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现将近段时间来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6月2日区委召开全区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之后,局党委于6月3日召开党委会,认真学习《关于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鸠办[2010]45号文件精神和区委副书记张兆溶同志在全区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使党委一班人进一步认识到,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组织实施好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抓好农水局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于激发3个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更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的服务农水工作大局,服务农水局中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认真谋划制定出主题方案

为切实推进我局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局党委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另3名党委委员担任成员。根据鸠办[2010]45号文件《关于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3号、4号文件《关于在全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校、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农水局实际,分别制定了“关于在农水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农水局机关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农水局农业、水利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机关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基础,“科学发展农业水利”为主题,农业支部以“创先争优推进都市农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水利支部以“创先争优强基础、构建人水和谐环境”为主题,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

三、创新载体,宣传发动

根据全区创先争优活动的时间安排,目前系动员部署阶段,为营造活动的浓厚氛围,局党委于6月11日召开全体党员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目前要求3个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公开承诺争创目标和具体办法,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主动投身到活动中。张贴深入开展活动的横幅标语,制作机关活动牌匾,开辟学习园地专栏。各支部将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通过公开栏,农业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进入6月份后,是防汛抗旱工作的主汛期,农水局作为防汛职能部门,肩负着全区防汛抗旱指挥、督促、协调等日常工作。相对而言工作较繁忙。我们的动员大会就因市防办、区人大领导两次汛前检查两次推迟召开时间。已未按区委规定的时间召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未能有效与推动机关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没能更好实现两不误、两促进。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区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统一时间部署,进一步完善动员部署工作,紧紧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实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建立健全农水局党委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引导3个党支部和31名党员认真落实公开承诺的事项,扎扎实实做好第二阶段工作。

第二篇

近年来,我区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立足自身,突出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市场经营型、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对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减少粮油种植面积,加快发展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建设了一批集基地生产、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带动全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630亩,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7150亩,种植户达4500余户。并形成以鲁扬园艺、皖桥园艺、精诚园艺、清水河花木公司等一批花卉苗木龙头企业。禽类养殖转向规模养殖、养殖企业,形成以华源禽业、东海禽业、官陡门兴农禽业为龙头,积极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向规模发展。

(二)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大农业企业扶持力度。我区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工作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区促进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制定了《区重点农业企业联系制度》,从2003年起每年财政拿出50万,2006年增至60万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使龙头企业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6年我区受市表彰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占全市28%。

一是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全区现有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业企业11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5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注重加强企业管理、创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傻子瓜子、精诚园艺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华源禽业、东海禽业、官陡门兴农科技、傻子瓜子等企业先后注册了皖禽、东海乡村、金傻子、官陡门等10个商标。其中金傻子商标为省名牌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其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同时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以提升档次。华源禽业、南阳蔬菜、东海禽业、官陡门兴农科技先后通过了产地认定,东海禽业同时通过了产品认证。到目前为止,全区现有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二是农民增收带动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更多的农民以直接销售农产品,订单生产、进企业务工,担当经纪人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产、加、销等各环节,随着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带动农户的面不断扩大,农民从中获益也相应不断增加。2006年全区11家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7.1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达6500余户。带动农户收入平均增长达到14%,如清水苗木,清水农民纯收入中苗木贡献达36%。

三是农业企业后劲建设不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东海禽业、傻子瓜子、祠山包装等企业在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引进新设备,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科技对接,采用新工艺,推广新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大力提升品牌,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2006年农业龙头企业用于实施技改项目、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投资达到2200万元。

(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其自身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把服务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去年底,全区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个,合作组织成员3645人。2006年我区受市表彰先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个,执照农民6个。

一是带动了优势农产品发展。花卉苗木协会、清水河苗木协会、军滩苗木协会把农民联合起来,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用联合的力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使我区苗木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与交易中心,鲜切花生产成为省内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

二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共同受益为原则,有效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禽业协会从源头上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疫病防治、市场销售等服务,有效地增强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收入比一般农民高10~30%。

三是促进了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组织标准化生产、规模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降底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对外维护农民权利,对内服务增利,使农民增加收入获得可靠保障。

(四)加快农业生态园建设,积极探索旅游型休闲农业。2006年,我区成立了生态园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建设农业生态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把园区内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养殖等建成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促进全区都市型农业建设。生态园内近两年来通过努力,已引进注册农业企业5家,总投资4300万元。分别为农产品加工与农家乐旅游休闲等项目。皖桥园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花卉苗木改扩建项目进入生态园实施,种植规模200亩,加快推进了生态园发展。同时积极做好清水花卉苗木园区、万春圩井田水系、南辛休闲渔业等规划建设,通过发展旅游型休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以申报项目、农业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积极整合全区农业资源,向国家、省、市申报项目,争取农业发展扶持资金与政策倾斜。2006年共向国家、省、市申报项目10个,争取农业发展资金231万元。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制作生态园子项目招商书、生态园项目宣传光盘,通过外出招商、参加部级农林交易会、区招商驻点等多种形式加强农业的宣传推介。吸引外地客商带资金、项目、技术、市场,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休闲农业等。2006年,引导引进入园企业2家,总投资3500万元,现已完成企业选址注册工作。其中引导东海禽业扩大再生产,进入生态园加工区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现已开工建设。提高了我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地机遇,加大农业招商引资,以项目为支撑,加快生态园建设步伐,切实推进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逐步使现代农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进而在全区农村形成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科技先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健全,农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都市型生态农业格局。

1.依托我区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态良种畜禽、名特优新水产、高档苗木花卉、绿色蔬菜、农产品加工业、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等六大产业,并努力将六大主导产业建成资金集约、技术集约、经营集约的现代农业产业板块。

农水范文篇5

【关键词】德州市;农田水利;小农水重点县项目

2009年以来德州市11个县(市、区)先后被确定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德州市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按照“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大改善了德州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基本情况

德州市位于山东西北部,总面积10356km2,耕地面积为56.67万hm2,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34m3,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拥有水库9座,蓄水能力17360万m3;坑塘11100处,总蓄水量1.23亿m3,灌排泵站1098处,装机95.51kW;拥有农用灌溉机井130074眼;灌溉渠道144.35km,配套建筑物8093座;排水沟渠5490.75km,配套建筑物3720座。总灌溉面积51.6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1.69万hm2,除涝面积33.39万hm2,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水土保持工程体系。然而,建后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使用和运行管理方面问题仍然突出,成为制约德州市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存在的问题

2.1分散种植经营与统一集中使用的矛盾

目前,可以说“责任田”与“大锅水”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建设管理中的主要矛盾。一是施工中泵站、机井、管道等占地情况不一样,结果造成有些管道、阀门井只好布置在生产路上。二是灌溉时,由于泵站提水能力较大,如果只有一户两户浇地,不能按设计标准提供运行,造成很大的浪费;集中统一浇地时,个别地方出现争抢的情况。三是管理责任心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分布在田间的给水栓,个别地方损坏严重。

2.2运行管理有待于加强

近两年来,虽然管理意识不断加强,但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各种反映运行管理不到位的热线较多。一些地方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工程建好后就一交了之,没有真正发挥其效益。

2.3群众节水意识不强

由于农民种田,考虑的是如何高产增效省钱,小畦灌溉和给水栓连接软管进行灌溉的情况比较少,目前输水过程做到了节约用水,但田间灌溉的节水效果较差,田间灌溉大部分是粗放式的灌溉形式。

2.4建设主体错位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大部分是县级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与工程的使用、管理主体不相一致,造成了建管不一,存在建设、管理、使用脱节的问题。部分地方虽然在工程建成后进行了产权移交,但出现管理问题时仍要求由建设主体负责,建、管、用不统一矛盾突出。

2.5前期工作不扎实,工程建设中变更较多

个别县项目变更较多,主要原因是前期工作不细致,在实施中存在着工程形式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灌溉形式与群众习惯和意愿不符等问题。

2.6多部门管理,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

由于各部门建设标准、建设重点不一样,各自按各自的行业要求实施,不能实现高标准农田的综合治理。

3对策分析

3.1科学合理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骨干工程,也有田间工程;既有灌溉工程,又有排涝工程;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各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所以,为减少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科学合理做好工程建设规划是前提。

3.2改革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积极推行建管一体化建设模式。一是对于土地流转的地方,要以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建设主体,按照全县农田水利总体规划,做好土地流转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由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二是对分散经营的地方,按照工程规模和受益范围,由乡镇、协会、村庄等作为建设主体,对一定范围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调查分析,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主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三是水利部门要加强监管。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监管作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科学合理且符合全县整体规划,工程建设质量、建设程序、施工标准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根据有关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形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提出补助意见,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3.3积极探索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为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一是要明确产权。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归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可按投资比例确定工程产权,也可根据资产收益特点,参照以下原则确定产权: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其产权归农户所有;受益农户较多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已经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其产权移交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没有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不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其产权移交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其产权移交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组织。二是明确工程使用权。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明确工程的使用权,落实工程的管护责任。大力推行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形式,通过维修服务公司来实现工程的日常养护和维修。三是加大运行管护经费的筹措力度。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和农业水价改革,通过灌溉水费收入来解决工程的维修养护问题,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补助力度,通过各级政府的投入,保证工程的长久良性运行。四是依靠地方政府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负总责,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依靠乡镇政府来建设好、管理好。各地县级水利部门要密切和当地党委、政府配合,明确地方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作用,才能管好用好农田水利工程。

3.4进一步探索项目整合机制

德州市在乐陵市、禹城市进行了整合试点,下一步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把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千亿斤粮食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等项目建设统一规划、分部门实施,切实做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不搞半拉子治理工程,集中整合各部门资金,形成合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参考文献

[1]贾利民,李艳.创新水利投入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中国水利.2008(9):13.

[2]顾建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研究.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10):138.

农水范文篇6

1做好小农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按程序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对各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工程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二是对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对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实施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情况开展检查。四是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及时跟进开展质量等级的核定等工作确保工程量虚实度,严把工程设备材料质量关,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从而杜绝了“豆腐渣”工程,确保了小农水工程建设质量。

2完善乡镇水务站规范化建设

完善乡镇水务站规范化建设,对于加强小农水工程管理极为重要。各地在深化水利改革工作中抓实推进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水行政能力。严格按照水务站规范化建设必须有单独的机构、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完善的制度和经费保障5个标准,各地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启动开展乡镇水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具体工作中县级水利部门制定了乡镇水务站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统一设计下发站房建设装修方案,抽调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到实地进行督促指导,通过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起机构明确、职责清晰、人员精干、经费保障、服务高效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乡镇水务站建设,做到人员配置合理,专业素质扎实,工作经费保障,办公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技术装备先进齐全,工作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有效提升基层水务站的公益性服务管理职能,为广大农民朋友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用水服务和用水技术支撑。

3加强小农水工程建后管理

从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缺乏基层负责人,从支书到社员没有配备专职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基层水利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费用没有保障。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应该应出台农田水利管理实施细则,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各地组织返乡和当地农民成立农村专业施工队,例如,可以鼓励当地用水农民自发成立了“用水者协会”,用水者协会应该坚持“自觉组织、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主决策、民主议事、互利互惠”的原则,通过召开用水户代表大会,明确用水协会章程,制订管、护、用办法等制度,实施区间供水统一调度,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级管理,真正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

4全面提升小农水工程管理自动化水平

各地在小农水工程管理中应该突出提升现代化建设水平,以小农水工程管理自动化建设带动整体的提升。例如,新疆某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项目区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根据经济作物用水需求智能化控制,提供恒压水源,供水量自动计量,保证用水的稳定。同时可以远程遥控、监控。该县节水灌溉自动化监控中心对镇域范围内的7座泵站实现统一监控、调度,实现对3500亩大棚作物的节水灌溉。监控中心通过实时采集、存储泵站运行数据,自动采集大棚内气象资料、土壤水分、温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为科学灌溉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该县还集合农村小型农田灌溉系统的特点,因地制宜设计了一套农田灌溉泵站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泵站智能化开启与停机控制,有力地提升了小农水工程管理。

作者:麦热彦木•库尔班 单位:阿克苏市多浪河水管站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周晓花,柳长顺.汉源县创新小农水建设管理的做法与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13,21(06):145-149.

农水范文篇7

第一季度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及民生工程要求部署,农水局对街道大外沟1440米水系进行清淤整治,该水系由于近年来环境遭到破坏,沟内水质污染严重,杂草丛生。通过本次水系整治后,沟变得更宽了,水变得清澈了,畅通了周边200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的同时,美化了周边800余户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

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

2015年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已列入省人民政府2015年民生工程,涉及我区任务数如下:小型泵站更新改造300kw,塘坝清淤扩挖30口,河沟清淤4条。目前泵站改造已全部完成,河沟清淤完成2条,塘坝扩挖完成5口。

3、小型泵站改造及验收

201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的锅底塘泵站已经完成验收,并能于汛期发挥效益。锅底塘泵站更新改造工程,2014年12月开工,2015年2月竣工,总投资30万元,改造安装了变压器、配电柜、电动机、启闭机等,并对机房、管理房及围墙内外进行了翻新粉刷。今年的韦庄站更新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已于4月底完成。

4、继续推进3699亩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任务

此项任务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了分解,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

农水范文篇8

一、增强指导,增强宣传,上下联动构成建设合力。县委、县县政府高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水利工作的重点,不断增强组织指导,普遍宣传发动,构成推进合力。一是健全指导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分担副县长任副组长,项目地点乡镇、县财务、水利等相关部分首要负责人成员的项目建设指导小组,并结合工作本能机能明确了职责分工,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项目乡镇和村也成立了响应指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构成了统一指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指导机制。二是激起群众参加。依照“县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谁投资、谁受益”的准则,项目区各村采取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的方法,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效果,使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达100%,极大地调动了受益群众参加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还,依据《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治理方法》制订了筹资筹劳方案,明确投资投劳标准,指导农民投劳自觉组织施行了项目建设的清林砍柯、清障清淤、小型土方开挖等工程建设任务,灌区受益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折合现金达450.43万元,有力推进了项目标快速建设。三是增强言论宣传。县县政府出台了《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宣传工作方案》,经过电视、播送、收集、报刊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项目建设发展状况,努力营建优越的言论气氛。项目建设以来,在省、市及以上媒体报刊上宣传相关新闻、信息合计20篇,其中,日报1篇、新华网1篇、省水利网9篇、市水利网5篇、三峡日报4篇。

二、科学规划,优化设计,因地制宜推进项目建设。我们依照“规划先行、设计优化,施工监管”的准则,科学编制施行方案,注重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将项目建设方案与水利综合规划相结合。严格遵照《县乡村水利综合规划》,以水利总体规划为底本,立足当前,着眼久,突出重点,依照“连片建设、全体推进、增强资金整合”的要求,认真编制了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施行方案和标准文本。二是将项目建设方案与本地实践状况相结合。由项目法人组织相关技能人员屡次深化到项目区地点的村组,实地踏勘,具体调查项目区农田水利设备近况和亟待处理的实践问题,做到状况清、底数明,充分思索田块、地势、结构等要素,对建设方案逐条进行核实,充分吸纳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村民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三是将项目建设方案与施工技能要求相结合。精心编制施工图纸,统一建设标准,下发了县水利水电局关于《增强和标准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治理的通知》,明确U型槽工程施工技能要求,对U型槽的施工步和谐技能标准进行了统一标准,做到便利操作、联接统一。

三、创新机制,改革体制,高效能促进项目运转。我们严格执行《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治理施行细则》以及水利行业有关技能标准、标准和规程,积极探究履行新“四制”,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是执行县镇两级结合办公制。成立项目建设指导小组办公室,整合县镇力量,执行一套班子治理。办公室下设现场治理、综合服务、技能指导三个小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与此还,坚持健全指导小组月办公准则、办公室周碰头会准则和办公室日常治理三项准则,实时研讨处理工程建设治理中的问题,为推进项目建设发明了优越情况。二是执行干部包村治理负责制。对7个项目村辨别明确一名包村干部,还赋予包村干部会同监理现场治理、工程计量和财政报账审核等权利,执行仆从监督,认真实行职责,增强现场监督治理,保证做到熟习建设方案,把握建设标准,严格建设质量。三是执行群众“二次监理”准则。在项目村辨别延聘了两名责任心强、群众基本好、有必然水利工程建设经历的群众代表为群众监督员,发起群众本人管好本人的事,严格督促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四是履行项目建设公开公示准则。选择在人员集中、交通便利的当地,统一制造公示公开牌,注明施工单位、项目司理、监理人员、包村干部、群众监督代表等具体名单,承受社会监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四、标准顺序,严格治理,落实机制保证投资效益。一是施行“全流程”管控。建设进程中触及项目标方案调整、工程计量、工序治理、资料治理、质量治理和验收治理等顺序,严格执行全进程监督治理。各项顺序须经须经群众监督员、包村干部和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县水利等部分负责人一起审核把关,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落实,保证了项目标标准施行。二是增强项目资金治理。项目建设资金中除争夺中心、省财务津贴的1300万元专项政策资金以外,县财务一次性拿出配套资金500万元,直接用于工程建设。为保证资金安全有用运转,对项目资金设立了项目专帐,专户治理,严格执行县级报帐制,执行国库集中付出。施工单位提出付出请求后,村监督员、包村干部、监理人员、县镇专班负责人、水利水电局和财务局六方一起签字拨款,严格按合同执行拨款进度,保证了资金安全有用运转。三是落实长效机制。为指导农民群众参加小农水治理,完成小农水设备永续应用,迅速对已竣工的项目处理工程移交手续。还,健全完善了协会章程和协会的浇灌治理、工程财政等相关准则,保证工程正常运转,长期发扬效益。

农水范文篇9

1、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

我县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于2012年10月9日完成招投标工作,2012年10月25日工程正式开工。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渠道改造长200.28km,其中完成衬砌渠道长142.73km(含U型槽衬砌62.66km、现浇砼衬砌78.76km、浆砌石衬砌1.49km);新建渠系建筑物完成370座,改造完成77座;完成小型引水堰维修3处;完成更新改造提灌站2处合2台套;

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980万元,约占工程建设任务的88%。

2、其他几项工作

(1)完成了我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的编制工作。

(2)完成了我县2012年小农水专项工程(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建设方案及标准文本的编制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小农水建设项目中灌区较为分散,涉及乡镇多,施工空间跨度大,给施工安排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间接影响工程进度。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环境多为线性,点多面广,材料运输距离远且二次转运量大,而且大部分田间道路偏窄不利于材料运输,材料主要靠人工挑、抬,施工环境非常不便。

3、受去冬雨水偏多影响,工程进展偏慢。目前离3月底合同工期已不远,整个工程尚余约12%工程量待实施,可能影响工程按期完成。

4、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近几年水利系统没有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或招入也留不住,对目前繁重的水利建设任务来说,是一大较为突出问题。

农水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农水;管理现状;可持续发展;内涵特征;运行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小农水”)是指库容10万m3以下、除涝面积2000hm2以内、渠道流量不超过1m3/s、灌溉面积不大于666.7hm2的广泛分布于田间地头的各种水利设施,如水库、水闸、塘坝、渠道等,灌溉方式有蓄、引、提、抽等,对促进农业生产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1-3]。虽然小农水的规模不大,但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抵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1小农水管理现状及问题原因

1.1现存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出现了股份合作、民营水利、受益户共有制、农民用水协会自主管理、村集体管理、水利会、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管理模式,并形成综合管理体制。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近6.1万个,完成产权改革的小农水工程达到800多万个,对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这些管理组织和模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结合小农水实际情况仍存在用、建、管脱节,致使工程陷入“无人管、有人用”的问题[4]。总体上,小农水存在管理水平低、管理薄弱等问题,具体如下:1)自觉管护意识不足。农民应作为管理主体,但许多人认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是农民的事,他们只用不管,主动管护意识不强,随意性较大[5]。为了用水方便,个别农民任意地堵塞压垮渠道、随意在渠道上凿洞开口、移动机泵或闸门等,许多一流工程难以充分发挥长久效益。2)运行资金缺乏,难以长效运行。为鼓励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补助资金,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工程维护和管理要有相应的经费支持,这也是工程管护的重要条件。“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建设逐渐成为基层政府面临的新问题,而“一事一议”在农民不富裕、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庄很难运作。农民群众虽然期望农田灌溉问题的有效解决,但提到集资就很难操作。3)责任不明确,产权不清晰。一直以来,许多水利工程受体制、机制、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工程产权归属不明难以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近年来,国家出资建设的小农水工程移交给乡镇管理,但工程责任与产权主体很难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大多由村集体、农户负责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经营管护准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农水的发展[6]。4)管理不科学。目前,工程管理组织大都将运行管理的重点放在“用”上,对工程维护和管理运行重视不足,无法按规范要求实行管理,工程管护水平低、管理粗放,难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虽然小农水规模小,但仍需要科学的管理技术及方法。5)运行管理不规范。虽然股份制、承包、农民用水协会、拍卖、租赁等管护模式多样,但对于不同模式的选择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为科学选择管理模式国内诸多学者开展了相应研究,而按模式要求运作的工程较少[7]。例如,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有10多年的实践经验,但工程管理大多未按模式要求运作。

1.2原因分析

1)制约小农水规范运行的核心是监督机制的缺失。虽然针对小农水成立了管理组织,但比较松散,距专业管理机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小农水管理组织数量多、类型多样、规模较小,大大提高了政府监管难度。因缺乏监管机制,农田水利大多处于无人管护状态,管理组织的功能作用无法有效发挥。2)制约小农水管理效率的内在因素是管理组织与制度的不全健全。规模虽小,但小农水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不可或缺[8]。例如,用水协会要设立财务、用水和工程管理机构,选派委员会主席,制定适应的管理职责并配备相应的人员等。3)制约小农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目前,许多水管单位的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如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管理无序、分工不合理、办事随意、缺乏协调、考核靠感觉、目标不明确、权责不对等、工作不落实、奖惩靠感情、长官意志至上等,管理水平整体偏低,这些因素制约着农田水利管护水平的提升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推进水管单位的规范化运行,实现向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的转变。4)小农水管理薄弱的关键原因是“重建轻管”。农田水利普遍存在重建轻配套重骨干、轻管理重建设的现象,特别是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民集体意识下降,在小农水管理上存在不愿管水、只知用水的现象,致使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损毁、老化失修的情况[9,10]。5)限制小农水科学管理关键是管理人员能力偏低。大多数小农水的管理者为农民,缺少水利管理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的存在业务水平偏低、技术力量单薄的现象。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忙于其它事务而缺少学习,其工程管理水平低更缺少深层次的实践经验,对于一定深度的工作难以承担。6)限制小农水运行管理的瓶颈是缺乏资金。充足的资金是维持小农水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目前用水户集资和水费收入是管理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从用户集资的角度上,当前主要实行“一事一议”的制度,但用水户对“如何集、集多少”难以达成一致,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集资更难。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工程的长效运行,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甚至处于难以为继的局面。从水费收入的角度上,现行水价偏低,很难实现按成本收费,并且即使实行低水价也很难足额收取水费;另外,用水少的年份所收取的费用也较少,强调实行的两部制水价很难被用水户接受,实际推行起来难度较高。

2小农水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1基本内涵

小农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管理手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确保农田水利的可持续运行,更好地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11]。其中,行政手段就是以强制性的规定、指示、命名等方式规范农田水利的建管运行,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法制力量对工程建设运行进行约束,经济手段主要是利用工程收费、财政、金融等方式,确保工程管护所需的资金,技术手段是对农田水利工程利用先进的技术实施管护。小农水的环境条件覆盖社会和自然两大方面,社会条件有人口、文化、经济、法律法规和社会制度等,自然条件有工程所处的生态环境、气象、地形地貌、水自然等自然环境。总体而言,就是以工程可持续运行为目标、管理为手段、环境为基础来实现小农水的可持续发展。

2.2典型特征

目前,社会、环境、资源、工程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体现了小农水可持续运行的典型特征。其中,社会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工程运行机制、管理机构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相适应,能够代表用水户切身利益等,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相适应;环境的可持续性体现在自然环境条件是否与工程运行相协调,确保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以及工程运行状态良好;资源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工程是否有充足的水量和可靠的水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工程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工程长效运行,效益的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发展需求和工程日常运行费用的消耗是否能够由社会投入及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投入而得以满足。

3小农水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3.1可持续运行机制

1)加快推进监管机制。针对小农水管理单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体系,总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用水协会或受益农户等内部监管,村、乡镇和县层次的外部监管,其中政府监管的实现途径以乡镇、县为主[12]。政府监管要以管理制度为基准全面落实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利用多种方式检验管理成效,通过考核奖惩确保工程的长效运行。2)实行农民自主管理机制。农民作为管理主体承担了大多数农田水利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自主管理机制必须加强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管护的重要性,从工程管护、用水管理、水价形成、项目实施和工程规划等方面落实[13]。3)健全政府扶持、引导机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主要侧重于小农水建设上,对于工程的建后管理考虑较少。实践表明,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保证小农水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政策引导就是以政策、宣传的方式实施宏观管理,通过实行奖励、补助、扶持政策支持小农水管理[14]。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小农水的建后管理。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是用好、管好小型农田设施的关键,政府要从经济、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推进持证上岗制,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政府扶持就是对较大工程维护项目、水价无法达到供水成本等经济条件较薄弱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以帮助其度过难关。4)以水费收入为核心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目前,小农水管理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费收入,必须实行有偿用水制度才能确保工程管理到位,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长期以来,农村广大群众用“低价水”或“福利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水收费。所以,必须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有偿用水机制的广泛宣传工作,逐渐转变用传统观念,切实发挥供水保障资金的作用。对于水价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核算水价,贯彻落实物价部门相关制度,针对水费收取推广计量收费、合同供水、终端水价,贯彻实行水费公示制度[15]。5)建立明晰的管理体制。依据小农水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对于以农户自用为主的“自管、自用、自有、自建”的小微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对于国家出资建成的小农水,在用水户自愿参与和各级政府扶持、引导、宣传下组建用水合作组织,工程产权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对于集体和国家共同出资建成的工程则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行使管理职能,也可由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相应的产权归属国家、集体所有;对于经营性水利项目,可以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个人投资或多方投资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和实行股份制管理,国家补助资金建成的可以由基层水利机构以持股经营的方式参与管理[16]。

3.2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基层工作人员与最高层管理人员间的隶属关系数量,水利部提出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加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小农水管护缺位问题,在县级财政预算中列入工程管护经费,确保人员编制的全面落实,做到村有水管员、乡有水管镇。所以,小农水管理涉及工程管理单位、村、乡镇和县级4个层次。结合小农水的受益范围和规模,可将管理层次划分成多个层级,见图1。管理小(2)型水库和跨乡镇工程由县直接管理,跨村工程由乡镇、县管理,由村、乡镇、县负责单村工程的管理。

3.3组织结构

依据小农水的特点可以选用职能制组织结构,见图2。其中,虚线代表能够越级指挥,跨乡镇工程、小(2)型水库的管理单位接受县的直接指挥,乡镇可以直接指挥跨村工程管理单位。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