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2:01:50

农林系统

农林系统范文篇1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作物+渔系统、池杉+渔系统、池杉+牧+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桑+渔系统、稻+林+渔系统、稻+果+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农林系统范文篇2

一、农林系统的概念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作物+渔系统、池杉+渔系统、池杉+牧+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桑+渔系统、稻+林+渔系统、稻+果+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4]李肇齐.农林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1991,(2):75-80.

[5]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农林系统范文篇3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作物+渔系统、池杉+渔系统、池杉+牧+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桑+渔系统、稻+林+渔系统、稻+果+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林系统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从农林系统的结构和分类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提出农林系统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注重科研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关键词]农林系统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农林系统范文篇4

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叫陈丽明,来自云和电力公司,作为一名云和电力的新兵,今天能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参加电力工作的切身感受和体会,和大家一起抒发电力情怀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骄傲。在很多人的眼里,电力工作是权力的代名词,按理应该是比较轻松舒适的。说句实在话,来电力之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然而想象与现实相距甚远。电力是一种特殊商品,用电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这项工作怎么可能轻松,又怎么可能舒适呢?其实紧张的忙碌、巨大的压力、崇高的责任才是电力工作真实的内涵。我清楚地记那是去年11月12日6时30分,接到调度的紧水滩变电所三条出线同时跳闸的电话后,我和所里的其他同志一道火速赶到现场,但迎接我们的是群众的责骂和抱怨的眼神。调查发现原来是一村民铲断了紧水滩电厂施工线路的拉线致使老线路段落在三条出线上引起短路及单相接地。抢修开始后,我们一边对客户进行了说明解释,一边冒着冰冷的大雨进行抢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送电,确保客户的用电。上杆、验电、挂接地线、拆除老线路,抢修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寒风吹冷了饭菜,雨水湿透了衣裤,可我们没有一个同志叫苦、没有一个同志喊累,因为我们深知,我们多吃一份苦,多受一份累,人民群众的可*用电就多一份保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云和电力的辖区内有:110KV变电所2座,35KV变电所5座,35KV线路5条,总长93.76公里;10KV线路37条,总长724.2公里,由于我县地处山区线路大多沿山架设。面对线路长、面广、客户分散、维护难的现实,我局克服了诸多困难,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工作机制,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做好服务,努力规范电力市场。为企业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农林系统范文篇5

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叫**,来自**电力公司,作为一名**电力的新兵,今天能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参加电力工作的切身感受和体会,和大家一起抒发电力情怀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骄傲。在很多人的眼里,电力工作是权力的代名词,按理应该是比较轻松舒适的。说句实在话,来电力之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然而想象与现实相距甚远。电力是一种非凡商品,用电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这项工作怎么可能轻松,又怎么可能舒适呢?其实紧张的忙碌、巨大的压力、崇高的责任才是电力工作真实的内涵。我清楚地记那是去年11月12日6时30分,接到调度的紧水滩变电所三条出线同时跳闸的电话后,我和所里的其他同志一道火速赶到现场,但迎接我们的是群众的责骂和抱怨的眼神。调查发现原来是一村民铲断了紧水滩电厂施工线路的拉线致使老线路段落在三条出线上引起短路及单相接地。抢修开始后,我们一边对客户进行了说明解释,一边冒着冰冷的大雨进行抢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送电,确保客户的用电。上杆、验电、挂接地线、拆除老线路,抢修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寒风吹冷了饭菜,雨水湿透了衣裤,可我们没有一个同志叫苦、没有一个同志喊累,因为我们深知,我们多吃一份苦,多受一份累,人民群众的可*用电就多一份保障!

在**电力的辖区内有:110KV变电所2座,35KV变电所5座,35KV线路5条,总长93.76公里;10KV线路37条,总长724.2公里,由于我县地处山区线路大多沿山架设。面对线路长、面广、客户分散、维护难的现实,我局克服了诸多困难,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工作机制,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做好服务,努力规范电力市场。为企业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奉献”二字挂在嘴边轻易,可要真正做到对电力事业始终如一,无怨无悔,这无疑是一场人生的考验。电力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队伍,这是我来电力后的最大感受。为了确保全县13万人口的安全可*的用电,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为了**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去年以来,席卷全国的用电紧张形势考验着每一位电力人,同时也考验着我们这支队伍。为了保障供电可*性,有的同志辞别了病榻上的亲人坚持在工作岗位,有的同志推迟了婚期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尤其是我们局里调度室的女同志,为了尽量减少停电时间确保居民用电,经常工作到深夜。最终在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我县的居民生活用电及正常的办公生活次序。

谁不希望天伦之乐,可为了这份事业,我们抛家不顾却把牵挂留给了妻儿老小;谁不希望花前月下,可为了这份事业,我们无暇携手相拥却把思念留给了爱人;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舒适安逸,可为了这份事业,我们劳碌奔波无怨无悔。曾经有人问我们你们每个月能拿多少工资,值得这样玩命的工作?面对这样的提问我们只是一笑而过,“金奖银奖不及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及百姓的口碑”。在一次行风评议中,我们的成绩不够理想,作为电力人,我们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回顾走过的路,我们刚刚起步的事业还不尽如人意。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碰到的困难还有许多,这次的挫折将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反思自己,我们清醒的熟悉到过去的工作离群众对我们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看到差距,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只有布满信心,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电力事业是布满朝阳的事业,电力人是不畏艰苦、团结一心、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的团队。我们将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我们将用青春和热血筑成一道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振兴**电力、开创**电力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因为在我们电力人的心中,这份事业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农林系统范文篇6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集,1994.

[5]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农林系统范文篇7

关键词:农林业;航空;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林业对于航空领域的发展十分关注,农林业航空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情景,本文对于农林业航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就是需要解决我国农林业航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林业航空建设。

1农林业航空发现基本现状分析

1.1农林业航空发展的总体情况

我国从1951年开始开展首次农林业航空依来,通用航空一直在代替农林业航空开展工作,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步,农林业航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林业航空作业时间并没有得到显著性增长,存在一定波动。目前农林业航空一年一共能够飞行35000小时,但是仅仅占据着通用航空飞行时间的6%左右。农林业航空整体水平还较为低下,所使用飞机较为陈旧。

1.2农林业航空主要经营项目的作业量统计情况

我国农林业航空主要经营项目为人工降水、航空播种、农业飞行。其中农林飞行时间占据农林业航空整体时间最多,其中占据时间最少的为人工降水。为了保证我国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使用自然能源,我国开始植树造林工作,近年,已经增加了造林面积搞到550万公顷,森林生态系统整体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也带动了我国农林业航空领域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种植推行的政策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农业政策中大型的农业机械推广就受到一定限制,农林业航空中的航空播种比例逐渐下降[1]。

2农林业航空发展影响因素

2.1自然条件

我国土地辽阔,土地面积居全世界第四名,其中农业耕地能够使用的土地面积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据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人平均仅仅能够获得866.7平方米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农林业产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改善我国农林业资源现状。农林业航空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飞机作业具有成效显著、快速、播种均匀等优势,对于单位面积农林业产量提高,国土绿化面积增加具有推动性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生态系统,让沙漠化的土壤重新恢复耕种能力。

2.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发生了显著性改变。我国统计局对于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调查中发现每年的数值都在稳定增加,人均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再满足与基本生存需求,更加关注对于精神世界的建设,生活质量有了提高。农林业航空发展需要充足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条件,经济建设的波动对于农林业航空领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农林业航空领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根据经济建设的波动存在一定变化[2]。

2.3产业资源

农林业航空领域产业资源最为核心组成就是飞行员情况,对于我国《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分析中发现,我国飞行员招生数量一直在稳定增加,对于我国航空运输公司建设具有推动性作用,也得力于航空运输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航空飞行员的数量增长现象十分可喜,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飞行员数量还是不能够满足我国航空运输公司的建设。

2.4作业技术

我国在农林业航空播撒药品方面研究时间较为短暂,相关性科研机构也并没有农林业航空施药提供系统性的研究。实际应用中的农林业航空施药关键性技术还处于尝试阶段。科研人员对于农林业航空施药作业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2.5政策管理

现阶段,我国法律方面对于农林业航空发展给予了一定的保证。但是法律对于农林业航空领域保证中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农林业航空与通用航空一样缺乏有力扶持政策的推动,农林业航空对于政策十分敏感,政策的制定对于农林业航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3]。

3农林业航空发展对策

我国农林业航空发展中存在最为显著问题就是我国耕地及森林资源较为零散,不同地区经济建设水平不同,拥有的自然资源产量也存在差距。农林业航空在发展中可以创建阶梯式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建设较为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域有限发展,科学设计农林业航空发展方案,对于经济建设较差,生态系统恶劣的地域应该一直是发展重点,进而提高我国耕地森林整体性覆盖面积[4]。

4结束语

农林业航空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被各种条件所限制,但是还是具有成效显著、低廉、安全等优势,在农林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作用。农林业航空发展是农林业发展主要衡量标准,对于我国农林业整体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龙维昌 单位: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东风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志艳,臧英,罗锡文,LanYubin,薛新宇.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3(24):1-10.

[2]刘灵芝,刘欣,黄悦怡.社会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江西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11(06):72-75.

农林系统范文篇8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农林系统范文篇9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类型通常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的经营目标、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型。

(1)林—农复合型就是在同一土地单位上,通过时间序列、空间配置,进行结构搭配,相继把林木与农作物结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从经营的目的不同组成比例的轻重又可将其分为以林为主、以农为主、农林并举三种经营模型。其中又可细分成:林农间作型—即林木与农作物混合种植的经营方式,例如: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果农间作;绿篱型—在农田、庭院周围种植绿篱,既起美化作用、又有保护果园的作用;农田林网型—在我国三北和沿海的平原农区广泛采用农田林网型,能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抵御风沙、台风、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同时,还可以提供木材、薪材以及经济林产品;农林轮作型—把农作物与林木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轮换种植的模式。

(2)林—牧(渔)复合型是指在同一经营单位的土地上,林业与牧业或渔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林牧间作型、牧场饲料绿篱型、护牧林木型、林渔结合型。总之,是将林业与牧业进行间作或者把林业与渔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类型。

(3)林—农—牧(渔)复合型它可分为林—农—牧多层种植型、由林农型转变为林—牧型、林—农—牧庭园兼营型、林—农—渔结合型。在注重农业、林业的同时,不放弃牧业与渔业的发展。

(4)特种农林复合型,这种复合经营模式以生产特种产品为目的,它由林木混交型、林—药间作型、林—食用菌结合型、林木—资源昆虫结合型等复合系统组成。3.农林复合经营的结构。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人工复合群落,其物种多样,结构复杂,对土地的利用也更为充分与合理,可按其物种成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形式。(1)空间排列结构是各种农林复合模式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空间排列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其中物种密度和水平排列方式是构成水平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各组成成分垂直排列的层次和垂直距离构成农林复合经营的垂直结构。一般说来垂直高度越大,层次越多,空间容量也就越大,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2)时间顺序结构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季节结构变化和不同发育阶段结构变化两种变化方式。主要受气候以及生物生长发育节奏的影响。

4.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由于生物物种受生态幅度范围和抗逆能力的影响。因此生物组合的设计应因地制宜,间作的农作物要求适应性强,短杆直立,耐阴高产,或有根瘤的豆科植物。树种选择要求树冠窄,干通直,树叶稀疏,冬季落叶,春季放叶晚,根系分布深,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树种。种群组合要求慢生与速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的树种和作物组合在一起为佳。总之,要求树种生态幅度较宽,物种之间能够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排除异株寄生现象,避免种群间有相同的病虫害。

5.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1)生态效益。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林复合后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杉木与玉米间作,林地在整个生长期相对湿度提高了3.5%。据俞心妥(1991)研究表明,农桐间作使风速降低4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7%~10%,绝对湿度提高2000毫巴,蒸发量减少34%,土壤含水量提高7%~10%,显著地减少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减少土壤流失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

(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可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能在相应的时间内获得2—3种以上产品的收获,这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单一种植优越得多。在造林初期间种粮食、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以短养长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对林下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以耕代抚降低了抚育成本。在墨西哥用桃花人工林和玉米间作,营造人工林的费用减少了27%。

(3)社会效益。首先,由于农林复合经营有多种产品输出,如粮食、油料、畜禽、果品、蔬菜、药材、木材等,这满足了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农林复合经营具有集约性的特点,要求投入密集的劳动力。因此,有利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不但能够增加短期收入,而且还可增加长期收入,因此,这种经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农林复合经营的定量化研究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在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已经成为生态农林的主要内容。但因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是一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农业、林业、牧业等研究领域。许多工作者受学科的限制,对于模式的优化、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摘要]本文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定义,发展历史、经营类型进行了简单阐述,对其系统结构、生物物种设计原则、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林复合模式类型结构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1]沈国航.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闻各中.农林业系统研究禁止之一.生态学杂志,1988,15(2).

农林系统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