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8:16:26

农保范文篇1

“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而我国三农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和制度下,由农民、农村和农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总和。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民生、国家稳定等密不可分[1]。虽然这三个问题的焦点似乎不同,但却三位一体,相互影响,我们必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1.1我国三农问题的成因。三农问题不是无根无据产生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是曲折的,阶段性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农民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同时,长时间政策体制的缺失对三农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大影响,农民承受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负担,能拿到手的收入却十分微薄[2]。1.2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1.2.1我国农业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较不合理,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农业经济规模难以形成,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与此同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我国贫乏有限的自然资源存在着矛盾。例如: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致使土壤受到污染,进而土地板结,土地资源减少;而我国人口众多,土地从某种意义来说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这两者间存在着矛盾。1.2.2我国农村现状。首先,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洪涝旱涝频频发生。其次,农村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大量耕地被开发,用于工业和住宅建设,农民失去土地只能外出谋生,从而造成良田荒芜,农村人口流失。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样突出,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村人口流动,农民进城难,子女教育问题也日渐凸显。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就业困难,农村难以维持良性发展[3]。1.2.3我国农民现状。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能从事一些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工作,又没有固定住所,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同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和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诸多欠缺,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交通不便,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都较低,农民得不到社会保障,且值得注意的是,精准扶贫仍没有惠及所有农民,很多农民仍然处在贫困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已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解决有关农民的社会问题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本文以政策性农保为切入点,将农业大省江西作为调查对象,提出了以推广及发展农业保险为途径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可行性建议。

2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出的背景

2.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均有重大意义。但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中存在着很多不可抗力因素,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农户的收入等各项指标,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4]。作为高效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农业保险没办法抵御不可抗力因素,但是在之后的农业恢复及消除后续影响阶段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力度在抵御农业不可抗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户利益等方面都有着深远意义。2.2我国基本国情对“三农问题”发展提出挑战。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农业受灾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我国均有超过70%的农田受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可抗力因素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直接影响了农户来年再生产时的生产规模和投入力度。因此,每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能不能得到宏观的保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2015年公布的经济工作首要任务便是确定国家粮食安全总战略。此外,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也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于巩固经济平稳发展具有很大的助推力。相反地,若粮食安全没有得到保障,那么我国经济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其他战略的实现也失去了最大的助推力[5]。2.3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政策性的助推力。党的报告明确表示,我国从2020年到2050年将分两步走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国家现代化需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和支撑力。当前环境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内外部环境都十分复杂,部分农产品出现供求两端的失衡、农业竞争力不强、发展方式粗犷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其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诉求,这两者关系的不协调会减缓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速度,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因此,我国必定需要逐渐提高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

3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占比较大的欠发达省份,同时也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省份,每年都因水旱灾害、病害虫害、雨雪冰冻等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这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09年,江西省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总体方案,经过1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同其他省份相比,江西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宣传渠道、农业保险机构体制、险种设置、农民保险意识等方面仍有着一定的缺陷,这几方面的缺陷共同促成了“供求双冷”现象的产生。3.1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少,道德风险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很多省份的农业保险覆盖面已经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扩展,各地的特色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针对特色产业的农业保险产品层出不穷,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多数地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多达20种以上,有的地区除了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外,还把苹果、核桃、大枣、花椒、猕猴桃、仔猪、种公猪、奶山羊、农房、森林等都列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相比之下,江西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最开始的能繁母猪、奶牛、林木3个险种的基础上,仅增加了水稻、棉花、油料作物、柑橘、育肥猪、花生这6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险种依旧比较单一,目前主要还是围绕水稻、油料作物等粮食作物的“成本”保险,体现地方特色的险种也只有柑橘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业性质保险公司的目标,但是由于少量的农业保险产品匹配着高运营成本、高索赔率等风险,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农业保险产品,这是江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种类单一的主要原因。同时,无论是哪类保险,都存在着现道德风险。由于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购买农业保险后,部分农民会通过不作为的方式,减少或根本不实施防灾减灾的措施,任凭减产或绝收的情况出现,甚至故意制造灾害来骗保,将风险转移到了保险公司身上,导致理赔率大大提高,超过保险公司所能承受的金额。以上因素均提高了保险公司进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市场的门槛,最终导致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3.2农民投保意愿低,投保意识薄弱。对于江西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农业保险本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江西省,我国农民在农保投保方面积极性普遍较低,并且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应有的认识,同时对保险机构缺少信任。为了研究江西省农民对农保投保不积极的问题,我们在江西省几个县市进行了走访调研。问卷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民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甚至有农民完全没听说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即使是听说过的农民,也都普遍具有侥幸心理,认为灾难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有部分农民只从事小规模种植养殖,遇到了灾害也不会有太多损失。相较之下,保险成本就显得过高了,赔付金额也无法覆盖自身的损失。也就是说,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对收益预期较低,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导致农民们的需求意愿不足。除此之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以往在发生灾害时,我国政府常常会给予受灾农民直接的农业补贴,这导致农民在防灾减灾上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惰性”。部分农民认为,若自主投保,不仅会损失保险费,保险赔偿还可能会比政府的救济金低,或者因为投保而得不到政府的救济。这同样是农民需求意愿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6]。同时,从保障水平的角度来说,与部分地区的保障水平相比,江西省的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较低。江西省的能繁母猪、奶牛、水稻、棉花、油菜、花生的农保赔付金额大致分别为每单位1000元、2000元、200元、200元、150元、300元。而其他省市相应的农保赔付金额几乎为江西省的两倍。近年来,物价一直保持着上涨的趋势,农业生产成本也逐年增高,若农民遇到灾害,在保费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农民的损失就更加得不到弥补,这实际上进一步降低了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自然得不到提升。3.3政府宣传力度小,宣传方式单一。农民投保意愿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江西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已经实施了10年,但某些县市的政府并未按照文件认真贯彻和宣传,各级政府传达不到位,导致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依旧不是很了解,分不清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许多农户都是通过政府下发的文件或者亲朋好友的口述才了解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此外,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无法对文件进行充分解读,致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缺失了民众基础,很多农民仅仅知道有这样一类保险存在,却不知道“政策性”具体为何意,这直接影响了政策的运行效果,使当地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举步维艰。

4建议

实际上,“供求双冷”现象即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推广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为解决其推广瓶颈,我们可以从供给及需求两方面来采取措施。从供给方面来说,农业保险准公益性产品这一特殊的经济属性,决定了仅仅凭借市场本身的力量对农业保险市场进行自发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保险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会选择高回报的产品作为经营方向,而农业保险居高不下的赔付率必定让保险经营者避之不及。故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介入,甚至可以说政府应该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4.1利用市场机制吸引优秀保险机构。近年来我国政策性保险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保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江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跟上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由政府调控,创新险种,拓宽参保渠道;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意愿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优质保险公司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以促进农业保险业务可持续性发展。4.2结合新科技制定个性化农保政策。在对江西省进行调查时,许多农民谈到,由于自己的农田面积小,投保得到些许补贴很不划算。这意味着根据农民开垦土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农业保险政策势在必行。如今,卫星遥感技术发展迅猛,保险承办机构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准确采集农村地块、标的和农户三个维度的信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数据集中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各户农民实际占地的现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政策来满足不同农田面积的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此外使用这一技术还能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数据源分散、真实性低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信任度。4.3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准公益性产品,很大程度上由政府调控运行,这就决定了政府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我们了解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比例较低,另外农户保费虽然不高,但是对部分农户来说,交保费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仅让农民凭意愿参保,参保率将会非常低,所以,需要政府提高保费补贴标准,以此来减轻农户参保压力,激发农民的参保意愿,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保障农民利益。

5结语

农保范文篇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探索已达二十余年.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曾选取五省市的部分地区进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其中除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为相对发达地区之外.河北省亦在试点省份之列。然而,旧有的1991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实践中历经波折Ⅲ.因受多重客观因素影响几度在部分省市中断或者停办.其制度生命力几近枯竭。另一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5亿.而农村老年人口占到老年总人口的70%t2J并且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流入城镇.农村老龄人口抚养比正在以超常规的速度逐年递增。鉴于发展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示从2009年开始在各省、自治区10%的县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试点。逐步推广,在2020年之前,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河北省政府依照中央精神.于当年11月下达了开展本地新农保试点的相关文件.并确定了l8个县(市)为首批试点,2010年10月确定了第二批19个试点县通过37个试点县(市)的政策实施.2010年2月全省登记参保总人数为175.1万.实际参保率达到51.2%。在首批试点地区中。开始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农村老年人口达58.8万.实现发放率75.9%。9月底.农村居民参保率上升至92.27%,基金累计结余突破12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有83.59万领取到了新农保养老金.基本实现了制度在试点区域的全覆盖[31。至今.新农保已涉及农业人口1251.73万人.占河北省农业总人El的25.24%.其中60周岁以上农业人口156.95万人.占河北省6o周岁以上农业人口的23.98%.整体覆盖面超过了24%的全国平均水平基于试图进一步检视和破解新农保试点运行中的现实问题及主要难点.笔者于2011年3月先后对河北省枣强县、怀安县、武安县、唐海县、邯郸县、大厂县等第一批试点县与广阳县、冀县、万全县和献县4个第二批试点县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这些试点县(市)如果按照财政收人进行分级,迁安市、遵化市、武安县、涉县、邯郸县和唐海县在总体37个试点县(市)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上等,肃宁县、怀安县、献县、大厂县和冀州居中等,万全县、广阳县和枣强县居下等水平,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试点调研.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4.28%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民生措施之后。新农保成为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对于逐步改变农民养老方式、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对河北省新农保试点县(市)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制度内容的普及度、制度吸引力、制度执行力和制度公信力等多视角综合分析试点推进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问题.提出旨在优化制度设计和提升可持续性的若干对策建议.从而为促进新农保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理性决策。

二、新农保试点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1.制度内容普及度较低河北省新农保政策实施以来.民众对新农保的理解认识程度依然不足。调查发现.对新农保非常了解的人群只占2.02%(4人).了解较少却占到了43.94%,而了解较少和一点不了解者超过54%。对于养老方式选择而言.希望社会筹资由子女照顾自己的人占63.13%.这一结果反映出农村居民的思想依然比较传统,偏重家庭养老的保守观念.对于完全的社会养老尚存顾虑。但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的急剧变化.昔日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日渐衰减.制度化养老已是大势所趋。

2.制度吸引力相对不足接受访谈的群众中.有78.28%的人参加了新农保。而45岁以下调查对象共56人.其中未参保24人,参保率为57.2%.低于整体参保率水平21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前者与45岁以上的群体相比(共计142人,未参保l9人),其未参保率远高于后者相应水平,二者相差超过29个百分点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新农保“自愿参保”的原则缺乏制度刚性的强制约束力:二是由于多数农民收入渠道狭窄且水平较低.其纳费负担能力受到相应制约:三是青年农民广泛认为领取养老待遇的等待期超过l5年有些过长.政策改革的不确定性与非稳定性增加了他们的顾虑.同时也弱化了参保动机。

3.制度执行力急需改善调研结果显示.未参保人员中有年轻农民24人、45岁以上人群19人.共计43人。未参保原因可细分为八类:有18.60%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新农保政策”,占2.33%的人群“错过了缴费时间”.选择“由子女负责养老”的有9.30%.还有6人反映“不在参保范围”.12人认为“自己还年轻”.4人表示“养老金太少无法养老”.7人选择“参加了其他养老保险.不用参加新农保”,其余反映“交不起费”。其中.前三项原因都与政府宣传和经办工作有关。占未参保原因的30.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农保制度的长远发展与服务经办能力紧密关联.前者有赖于后者的潜在推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强劲加速器。总而言之.进一步强化新农保经办服务能力已时不我待。理应成为制度后续改革中给予积极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4.制度公信力期待提升农民群体对新农保的评价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新农保的未来推进效果和进一步的扩面形势。凋研数据显示,多数农民对新农保制度充满信心。有60%的人群对新农保的评价普遍看好但也有超过30%的人群评价新政策的实际效果一般。还有10%左右的受访者反映根本不看好另一方面.选择最低缴费区间100元/年的参保者超过62%;选择每年200元档次的有37人,约占35.9%;前两者比重之和迫近100%:而选择较高缴费档次400元和500元的竟然为0这一结果既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也折射出人们对于新制度的信任与期望程度。在看待养老金是否能够解决养老问题方面,有61.93%的人认为完全能或基本能解决.但也有超过三分之一者认为基本不能或完全不能解决养老问题。这反映出新农保政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制度公信力不高的上述客观现象?本研究将主要原因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人们担心政策不稳定.不清楚以后会如何变化.持此种看法的人群占40.8%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始于1986年,历经试点探索时期(1986-1992年)、老农保推广时期(1992-1998年)、老农保停滞整顿时期(1998-2003年)、地方新农保探索时期(2o03—2009年)和2009年至今的新农保试行时期[51。因此。广大农村居民特别是年轻农民群体对新制度今后的走向及其波动性常常存有较大的疑虑第二,养老金水平偏低,难以起到养老保障作用。由于在地方财政补助和集体补助方面,只有43.69%的受访者反映直接享受到了补助,多数补助资金难以到位,因此试点地区养老金整体水平不高。试点县(市)中老人月基本平均生活费用约为296.3元.新制度规定的基础养老金为每月55元或60元161.后者仅占前者的18.6%左右.实际上已经低于农村低保线的标准,这直接导致占32%的农村居民表示难以真切地感受到可以从政策层面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第三,顾虑新农保政策中的财政补助支持能否落实。调查发现.有49.51%的人群不清楚是否有补助,更有大约7%的受访者直接表示所在试点地区没有财政补助因此,一些农民疑虑中央的好政策到地方具体执行落实时会不会走样。

三、完善新农保试点的路径与对策

根据试点区域实地调研结果和新农保现行制度内容的相关分析.本研究提出旨在促进河北省新农保制度健康发展与改革完善的几点建议

1.兼顾试点地区的创新经验与制度变革的长期稳定性务必防止和避免可能出现的新农保政策试点过程中的长期“试而不定”.坚决抵制个别地区以试点创新的名义肆意执行人为性扩大差距的不公平政策标准.进而客观上形成和助推制度碎片化的趋势。如果任由这种行为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的相对稳定性和一致性.其必将无益于甚至严重阻碍未来全国性制度的整合以及城乡养老保障的整合统一。

2.强化公共财政责任适度向老年残疾人口倾斜目前.在河北省新农保试点的出资责任方面。省级财政与县(市)级财政出资责任相同甚至更低,这并不利于新农保资金的落实到位。对此,可以学习参照其他典型试点省份的有效经验.对于地方财力疲弱、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市县试点,省级财政应给予照顾性政策的保障。必要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应承担起“兜底”责任。特别是针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体.省级政府应将代其缴纳全部比例的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执行到位:在政策“出t:l”方面.省级财政还应适当增加老年残疾人口养老金待遇的补贴比例。研究表明.河北省的老年残疾人口估算规模约为259.11万人.列全国第六位嘲,其权益保障的制度任务相对繁重。因此在适当时机.还应优先考虑为其建立零支柱的非缴费性养老金计。

农保范文篇3

(一)全力做好城乡居保工作,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城乡居保的全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由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部分构成。该项工作是国家为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解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而建立的一项保险制度。全年计划为:

1、4月底前完成对城乡居保个人缴费的全年收缴工作。

针对城乡居保的参保对象普遍为城乡基层群众的特殊性,计划在3、4月份,采用百姓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悬挂横幅、印发宣传材料、召开社区或村民会议等,向基层群众广泛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做到使这项惠民利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4月底前,力争完成全年征缴任务。做到两个达标或超额完成:参保率达到96%以上,力争超出全市平均水平;人均缴费额度超过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

2、做好参保人的退休、退保及“死亡清理”工作。

严把登记、领取、注销关,依法依规经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农保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严格户籍管理,认真做好参保登记信息比对,村(居)、镇(办事处)、区三级逐级把关审核,确认参保个人和缴费信息准确无误。严格审核档案材料,增强政策的刚性约束。针对死亡冒领等问题,与市局业务处室加强联系,掌握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联动成果,定期在辖区内进行过滤核查,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有效预防社保资金支出风险。

3、用好基层平台,做好养老金的发放工作。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社会保障的依托。建立参保登记、变更、缴费、待遇领取、转移接续等基础台账,基础资料准确率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用准确无误的工作给基层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每月24日前后,向全区2万余名城乡居保参保人按时足额发放基础养老金,

(二)老农保完成两个目标,加快与城乡居保并轨。

老农保指1992年民政部按《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在全国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即相对老农保而言。截止目前,我区有9800名农村居民参加老农保,有23000名被征地农民在老农保管理。今年老农保的工作计划,一是保证每月24日,向参保农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同时,做好这一部分参保群体的善后工作;二是安排业务人员,继续对全区老农保参保人员的信息进行详细整理和登记,核算全部个人账户,做好与城乡居保的合并准备工作。

(三)小额人身意外保险工作继续拓展。

小额人身意外保险工作是区在全市率先进行的一项工作,是政府充分重视农民待遇、关注农民家庭保障的重要措施。该项工作采取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农村居民自愿参保的方式,发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保。2013年,将继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着力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保障农村家庭不因意外致贫致困,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和谐”建设。小额人身意外保险的参保工作计划在6月底之前完成。

(四)稳妥进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目前市委、市政府尚未有相关政策出台。作为基层单位,在扎实了解基层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上报上级部门,分析失地农民养老面临的困难和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上级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加大被征地农民的专业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二是相关部门考察建立综合农贸市场的可能性,提供摊位给失地农民,调动他们的自主创业积极性。三是组织剩余劳动力转移,搭建企业和这部分群体的联系,为他们提供劳务输出的机会。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对于年龄偏大,确实又无专业技能的人员,可以考虑在基层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安排这部分人员就业和养老。

(五)抓好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

农保科财务管理工作分为3个方面,一是老农保基金财务管理,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三是农保科经费财务管理。这三方面的财务管理,合计管理基金及专项资金每年有上亿元,涉及预算、统筹、支付、使用多个环节。

在资金筹措方面,按要求将配套资金纳入区级预算管理。制定全年预算综合考虑影响基金收支的各种因素,全面、准确地反映城乡居保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优先保证所需资金足额及时拨付到位,绝不耽搁老百姓的养老钱。同时,严格按照“济政办字[2011]4号文件”的要求,根据参保人数足额安排资金,个人缴费补贴由区财政负担,做到即缴即补,当月补贴到位。基金管控环节,强化基金安全教育,对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开展经常化的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提高高压线意识,增强管好、用好社保基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强化外部监督制约,对办镇及社区村居的检查做到长效化、常态化,督导基层在基金征缴、发放、支付等环节有序、规范运转。

(六)推出“四优品牌服务”,农保工作求创新。

人社工作情系万户千家,事关职工群众利益。作为服务基层群众的农保部门,今年着力推出“四优品牌服务”:

一是温馨服务进千家。农保科工作人员分组进基层,会同各办镇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收缴。

二是温暖服务顺民意。热情解答各类咨询,认真回复12345转来的各项要求,保证全年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农保范文篇4

一、任务完成及基金收支情况

1、任务完成情况:2012年1-6月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任务数(含待遇发放人员)共计109676人,参保率为92%。其中16-59周岁参保缴费人数为87559人,缴费金额共计1023.79万元。60周岁以上待遇发放22117人,累计发放金额为759.36万元。

2、基金收支情况:截止2012年6月我市中央基础养老金补助收入1967万元,省级个人缴费补助收入350万元,市本级财政补助收入64万元。养老金累计发放759.36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757614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7504.96元)。截止6月30日,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097.32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全面完成2011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是全省“金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各级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市2011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人数共完成115888人。其中采集16-59周岁缴费参保人数为91884人(城镇居民4105人,新型农村87779),60周岁以上待遇发放人数为24004人(城镇居民4372人,新型农村19632人)。全市已参保缴费无法导入共计39人(含重复参保缴费无法导入38人,身份证有误无法导入1人)。已按照省厅要求在5月20日全面完成任务,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积极配合国家审计署对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工作。今年3月份,国家审计署对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开展了全面审计工作,审计期间对我市基金帐户的管理计息及养老金的发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审计组要求:一是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系统上线后,为每位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信息;二是及时将基金账户转为定期存款,以确保利息收入;三是督促各乡镇(街道)及时将收缴的保费上缴入库,并做好核对工作;四是做好养老金待遇发放及死亡退保等支出业务的核对及拨款工作,避免重复参保及发放现象的再次出现。

3、切实做好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业务资料的稽核工作。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稽核工作是维护参保人切身利益,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常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政策性强、面广量大,工作要求高,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为此我局安排专人负责对到龄人员养老金发放、转退保关系办理、丧葬补助金发放、残疾人及常补对象财政代缴等业务资料进行稽核审查,坚持做到定期办理、日清月结。同时我局在配合审计组对享受待遇人员稽核过程中,清理出一批家属工、小集体及失地农民等重复享受待遇人员共计369人,并按审计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停止发放基础养老金。经统计,自2011年7月我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的累计发放人数已达107571人。

4、全力推进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局将1500个档案盒及2500套档案封面发放给各乡镇(街道)农保所,并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张村乡、黄柏乡、乡、新营街道办、香屯街道办等乡(镇)街道办农保所协助整理2011年度参保人员资料,对参保人员档案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引导各农保所配合我局积极做好参保人档案资料的上架工作,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妥善保管参保档案,确保全部档案材料齐全、完整、准确,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证每位参保人员档案资料的安全,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截止6月20日,已按要求完成2011年度参保人员档案资料装订归档工作的乡镇有:镇、乡、街道办。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仍存在差距,未能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市2012年度的参保任务,主要原因为:

1、参保基数过高,任务完成困难。2011年度部分乡(镇)街道未及时将外出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小集体等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在校学生等不符合参保条件人群核减,导致参保基数过高,参保率提高困难。

2、数据统计误差,参保率提高难。2011年度是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年,各乡(镇)街道在全力以赴地开展保费集中征缴及养老金发放工作的同时,未能及时为每位参保缴费人员建立个人档案资料,上报的完成人数基本按照100元/人的缴费档次套算,导致数据统计误差较大,影响2012年度参保率的提高;

3、宣传不够到位,认识不够全面。部分乡(镇)街道认识不足,宣传不够,主要靠具体工作人员和社会干部宣传,氛围未能形成,使一些群众认识有偏差。部分35周岁左右人群还不完全明白参加养老保险的意义,往往对眼前利益看得较重,对长远利益考虑较少,致使参保积极性不高;同时还存在部分基层干部和经办人员比较简单地执行“捆绑”政策,服务意识不强,怕麻烦,图省事,对不想参保的子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工作,致使农民对参保“捆绑”政策产生误解,由此出现抵触情绪,父母能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后则放弃续保。

4、新老农保未对接,负面影响较大。我市老农保参保人群近2万人,因上级一直未出台相关的衔接制度,老农保人群不能及时转入新农保并享受新政策带来的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市宣传新农保政策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以上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今年总体参保率的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下半年,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经办能力。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已于6月底正式上线运行,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能力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我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民、便民、高效、快捷”的服务特点。2012年7月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将实现在业务系统内的进行待遇审批、待遇结算及待遇发放,并根据业务开展需要逐步完成业务经办由手工操作向系统化操作的转变。我局将积极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系统操作应用的相关学习和培训的组织工作,确保各乡(镇)街道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能熟练且严格按照要求通过业务系统为参保人员做好业务经办工作。

农保范文篇5

首先。代表全县广大参保农户,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到县检查指导工作、举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兑现现场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安排,就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汇报如下。

一、受灾理赔基本情况

县西傍北靠八公山。全县国土面积2968平方公里。拥有农业人口118万,辖25个乡镇、279个村(街道)总人口134万。县是农业大县。耕地176万亩。县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旱涝灾害频繁,每年非涝即旱,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靠天收”现象严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难保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此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有关决定、加强粮食基础产业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双35亿”工程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化解种田风险,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年秋季,全县共完成午季作物参保面积138万亩,其中油菜42.4万亩,小麦95.6万亩,占总参保任务的103%

去年入秋后。麦菜遭受严重旱冻,县出现冬春连旱。受灾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小麦受旱30万亩,油菜受旱12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县一方面发动群众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攻坚战;另一方面抽调专业人员查灾核灾。国元农业保险六安支公司的大力协助下,顺利完成油菜旱冻灾害查勘核赔工作。据统计,全县符合理赔政策的油菜旱冻灾害绝收面积5.74万亩,共支付理赔款额745.47万元。

二、受灾理赔主要做法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上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具体体现。这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惠农工程。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的新举措。对于提高我县农业抵御和化解自然灾害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管理机构。省、市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会议召开后。早在去年月份,县积极贯彻落实。就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农险办和理赔办,负责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工作有人专抓专管。通过两个办公室运作,县在25个乡镇确定了协保员,建立健全了由农业、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专家参与的灾损查勘专家库。去年月24日,县召开了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标志着这项惠民工程在县全面启动。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农业保险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的双重性。具有政策性、公益性、群众性、技术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为把好事办好、让农民满意,决定了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工作开展中,力求准确把握这些特点,积极探索和寻找政策的刚性和实际工作灵活性的结合点,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利用政策有效降低生产风险。考虑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群众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县充分利用会议、板报、标语、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条幅等宣传形式,广泛掀起农业保险宣传热潮,造浓舆论氛围,使这项公益性惠农政策人人皆知,落实到千家万户。分解参保任务时,县要求协保员做到四个到基层”即,政策宣讲到基层、任务落实到基层、干部工作到基层、跟踪服务到基层。由于工作细致,广大农户心平气顺,给予大力支持,共缴纳保费331万元,顺利完成市下达的参保任务。

农保范文篇6

一、工作成效

(一)深入宣传发动,高位推进全年各项工作。一是抓动员。元月6日和3月21日召开城乡居保启动大会和调度会,对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并下达了各项目标任务。同时,定期了召开乡镇劳保所长会议,紧锣密鼓地布置和调度各项工作,为今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抓宣传。结合“三送”工作上门入户抓好宣传、咨询服务,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充分调动群众参保的积极性。还通过广播、网络、墙报、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浓厚参保氛围。

(二)强化保费征收,续保扩面率全面提升。把续保扩面工作作为推进城乡居保的重点来抓,鼓励引导城乡居民早参保、长期参保、高标准参保,促使符合参保条件、有参保意愿的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县参保人数达25万人,参保覆盖率达85%,收取保费3289万元,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100.6%。提前半年完成年度保费征收任务,为下半年抓好相关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抓好社保卡发放工作。社保卡建设作为今年新启动的一项工作,我局强化措施全力抓好社保卡发放工作。一是强化培训。3月20日至21日召开了社保卡发放业务培训会,组织镇、村两级经办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从业务上保障社保卡发放顺利进行。二是强化宣传。通过以会代训,利用宣传栏、网络媒体、上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势宣传,确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2013年我县社保卡发放任务数为254027张,截止目前已发放225191张,完成应发卡任务的100%,剩余的28836张还在省库。

(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12年缴费信息录入工作如期完成。为确保按时完成2012年缴费信息的录入工作,从今年2月份起至5月份,我局组织经办人员加班加点,分工协作,按照核票、制作、导入系统的流程做好各项工作,对2012年约4500本票据逐本与各乡镇、各村的参保信息、开票金额与上缴资金进行认真核对,并通过收据与电脑数据核对、银行存款总额核对、县与乡镇核对,确保业务落实与财务上解一致,顺利完成了2012年缴费信息录入共,为2013年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注重强基固本,基础性工作业务水平有新提升。

1、抓好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在抓好续保扩面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养老金发放工作。对符合发放条件的人群,及时发放到位,确保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率100%。严格做好了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认证工作,及时上报死亡人员名单,避免出现死亡人员家属虚报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上半年全县领取养老金人数59152人,发放养老金1735.67万元。

2、抓好基金监管工作。为确保城乡居民社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养老基金的安全运行,要求各乡镇进一步规范业务、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加强监管,按时报送续保扩面征缴工作进展情况,收取的保费及时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坚决防止出现截留、挤占、挪用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现象。

3、抓好经办能力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做到有机构办事,有专人负责,从硬件上保障城乡居保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抓好业务培训。对乡、村两级经办人员加大了政策和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经办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4、抓好报表统计上报工作。准确掌握各项报表的编制要求,确保填报数字真实、内容完整,各个报表数据口径统一,逻辑关系正确;加强对数据的审核把关,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及时、规范、准确,防止错报、漏报或逾期不报。

5、抓好信息报道和调研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报道和调研工作在交流经验、推动农保工作开展、树立农保部门良好形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养老金发放难度大。发放人员众多,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发放人员信息通过乡、村(居)层层上报后,出现姓名、身份证号码不符、发放对象无身份证、名字相同等等各种复杂情况,手工操作、核对效率低下,在实际发放过程中,时有出现重复发、漏发、错发、由于核对人员信息导致基础养老金发放不及时等现象。由于无统一、准确的人员信息库,银行在开折过程中,也有出现一人多折、多人一折等现象。

(二)社保卡建设工作难度大。一是群众对社保卡使用不了解,在实际中难于发挥社保卡真正的作用。非待遇人员领取的社保卡没有实际的作用,容易丢失。二是社保卡管理难度大。配套的读卡器等相关设备不完善。乡、村经办人员对社保卡操作业务不熟练。社保卡管理系统、相关的管理流程、措施不完善,导致目前社保卡还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三)转移接续工作难以办理。一是地域之间发生的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二是险种之种的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有采取暂时封存个人账户的“拖”的办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2013年缴费信息录入工作。在完成2013年保费征收工作后,从7月份起将对各乡镇2013年缴费信息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系统录入。

农保范文篇7

这次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农业保险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今年试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推进全市农业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总结试点经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较全省其它地区开展的较早。2011年,省、市政府在舒兰、桦甸两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2007年,我市5个县(市)全部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三年来,全市种植业参保面积达39.34万公顷,其中玉米26.82万公顷,水稻8.7万公顷,大豆3.82万公顷。参保农户近50万户次,占农村总户数的45.2%,保费总金额达11662万元,为参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26亿元。按照《条款》规定的保险责任,经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复勘确定,全市共获得赔款6168万元,是农民自筹保费的2.4倍。同时,全市还有效地开展了能繁母猪和奶牛等养殖业保险。总体来看,各县(市)区政府和农业、牧业等代办部门对农业保险工作比较重视,保险各经办机构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在承保、现场查勘、理赔等环节均按照省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我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参保意识较弱。有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意义、作用及保险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风险、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农业保险业务风险大、责任范围难界定。农业受自然界影响因素比较大,如洪涝、干旱、风雹灾害等每年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赔付率也很高。从目前农业保险理赔案件中反映的问题看,受灾方与赔偿方在损失范围、损失程度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特别是农业的灾害损失程度界定比较难。三是农业保险法律不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缺乏立法支持,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对种植业甚至整个农业保险的运作及国家扶持政策做出明确规定。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致使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很大。四是地方财政补贴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保险公司一定要站在服务“三农”的高度,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密切合作,把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惠农利农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三年来的试点实践证明,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发挥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降低农业风险隐患,分担政府部门在防灾、救灾方面的负荷,辅助政府部门做好农村的风险管理;有利于农民在市场机制下防范、转移和分散农业生产中的灾害风险,有效保障在受灾之年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防范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是金融支农的具体举措和机制创新。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保险在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加大承保力度,积极推进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

今年,省政府根据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的要求,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确定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范围,使农业保险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包括城区乡镇。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在全市9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满足广大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愿望。

按照全省农业保险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总的要求是:稳定政策,完善机制,巩固成果,强化措施,采取地方政府与安华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联办模式,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总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不变,实行双向选择”,就是参加试点的原保险部门承包范围不变,保持连续性;新开展农业保险的4个城区,采取自愿的原则,当地政府与保险机构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开展保险试点工作。

目标任务是:9个县(市)区参保的作物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和葵花籽五大作物,5个县(市)参保面积要达到本县(市)二轮承包面积的65%以上;新开办的4个城区参保面积要达到本区二轮承包面积的50%以上。

总的时间要求,没有按省领导小组要求完成申报工作的城区,要在5月15日前完成申报工作,5月17日前完成工作部署,6月5日前完成投保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搞好宣传发动,使农业保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农业保险工作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宣传发动是关键。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印发实用手册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搞好农业保险政策、保险知识和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通过与广大农民算帐对比,让广大农民深入了解农业保险的作用,了解相关政策,掌握操作程序,明确应得利益,维护自身权益,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自愿参加农业保险。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为承保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承保工作是整个农业保险工作的基础。承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查勘、理赔。因此,各县(市)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抓紧搞好业务培训,使乡镇农险代办员、村级营销员都能熟知《条款》、《承保操作指导》和《理赔操作指导》,确保农业保险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是强化组织措施,全面搞好农业保险的投保工作。今年由于中央财政对种植业保险补贴规定下发的较晚,省里的会议较去年晚近一个月召开,承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严把“三关”,强化“三项监督”,做到“五个不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安排,切实把投保工作抓实抓好。特别是市、县两级经管部门、保险机构要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确保各种承保单证填写规范,防止保险纠纷案件发生。要根据承保工作开展的情况,适时召开调度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确保6月5日前完成投保任务。

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及时上划农民自筹保费和县级补贴保费。今年,中央财政对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由去年的35%,提高到40%。省级财政继续保持去年的水平。考虑到县(市、区)级财政比较困难,承担农业保险补贴能力较弱。因此,省里决定将中央财政提高的5%保费补贴,用于抵顶县级财政补贴比例,相应将县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由去年的20%,降低到15%。参保农户继续承担20%的保费。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保费承担比例,积极筹措保费补贴资金,在农民自筹保费上划后,按省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足额上划县级保费补贴。

五是规范查勘定损程序,切实维护参保农民合法权益。要认真抓好报损、定损两个重要环节。进一步规范查勘定损程序,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采用气象测量资料和产量变化因素,科学确定受灾程度和灾害损失,努力提高查勘定损精确度,坚决杜绝虚假报灾、报损的行为。要认真抓好理赔兑付这个关键环节,积极应用电算化软件系统,通过系统完成理算工作,提高工作进度和准确程度。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及时对理算结果进行公示,畅通反映问题渠道,确保群众监督有效运行。同时要加强监管,坚决打击和查处截留、挪用理赔资金和骗取保险赔偿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参保农民合法权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切实保障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任务的完成

农业保险事关农村千家万户,事关国家新的惠农政策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切实把农业保险摆上重要位置,按照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全市农业保险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业保险是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区要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意见,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正确指导农业保险工作有效运行。要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做好保险试点的基础性工作和发生灾害损失时的核损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市、县两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谋划好、开展好、落实好。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保险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险机构要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切实维护参保农民利益,让参保农民满意,让社会各界认可。要始终坚持“靠质量树品牌、靠信誉谋发展、靠服务拓市场”的经营理念,制定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规范和诚信的保险服务。要积极参与、配合、协调和组织农村各种防灾减损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发生机率,降低风险损失。要切实加强农业保险系统软件和硬件建设,积极开展业务人员培训,加快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查勘理赔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要不断强化部门工作合力。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与各级财政、农业、金融、保监、气象部门和经办机构密切相关。各相关单位一定要在当地政府,尤其是各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试点工作中,遇有特殊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各级领导小组汇报,避免各自为政,政出多门。

农保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灾后生产能力恢复为出发点,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品种为重点,深入贯彻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按照广覆盖、多品种、高标准的要求,采取共保经营为主、互保合作为辅的运作方式,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到年底,力争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品种大户参保率达到60%以上,并通过3至5年的努力逐步达到70%以上,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保险品种

在做好水稻、能繁母猪、奶牛、油菜、公益林等必保品种和大棚蔬菜、露地西瓜、柑橘树、林木、生猪、鸡、鸭、鹅、淡水鱼等选保品种参保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抗风险需要,探索开办特色保险品种。

三、保费补贴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补贴标准和分担比例按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标准执行,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可增加对参保农户,特别是必保品种参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市直保费补贴由市财政承担;婺城区、金东区和金华开发区必保品种保费补贴由市、区财政按六四比例分担,选保品种保费补贴由市、区财政按五五比例分担,每年结算一次。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各地要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金华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发改部门负责政策的调研,并根据政策性农业保险进展情况,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农业生产基础数据的提供、参保品种基数的核实、符合参保条件农户参保的组织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绩效的跟踪监管。共保体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服务工作,并协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和理赔方式的宣传。农办、民政、国税、气象、人行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工作。

农保范文篇9

到目前为止,我县参加新农保113400人,征缴新农保基金1226.3万元,参保率达90.1%,发放养老金人数18200人,发放金额600.6万元,发放率达94.7%。2010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医保13110人,征缴基金2062.6万元,住院统筹支付1012.71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87.3%;参加城镇居民医保23000人,征缴基金409.4万元,住院统筹支付291.98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85.2%;参加新农合212420人,征缴基金3186.3万元,住院统筹支出2598.69万元,资金使用率90.62%;大病医疗救助对象1862人次,支付医药费806.7万元,次人均救助4332元。

二、主要做法

(一)新农保工作

1、加强领导,高位推动。我县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人社局。整合机构职能,将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更名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建制,定编7人,充分利用县社保局对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业务熟、信息基础好的优势,将其职能从民政局划转到社保局管理,与社保局合署办公,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共建。二是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2012年要完成参保率90%以上的目标。将新农保试点工作纳入各乡镇“民生工程”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充实了工作队伍,从县民政局划转了两名农保工作人员,并从县有关单位选调4名文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县农保局。各乡镇也配备了2名以上农保工作人员,全县157个行政村都配备了一名农保协管员,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保工作经办网络。四是加强了基础设施配置,县政府要求县财政拨付开办工作经费10万元,用于县农保局新农保试点工作购置办公设备、印制表格等。至此,实现了“机构、人员、责任、经费”四个到位,为推动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精心组织,措施到位。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组织新农保工作组进村入户,通过印发调查摸底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民群众对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充分掌握参保人员的基本情况,采集好参保对象基本信息,为建立个人账户奠定基础。二是广泛宣传动员,把宣传工作当作推进新农保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召开了由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对新农保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乡镇也及时召开了动员会议。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辟了“新农保政策解答”专题,利用农民回乡过春节的有利时机,在县电视台连续播出。印发资料宣传,先后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新农保养老金预测表》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到全县各家各户,并在县城街道悬挂新农保宣传标语,印发新农保工作简报。以养老金发放仪式为契机进行宣传,先后在、、、、、等乡镇举行了养老金集中发放仪式。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为提高新农保经办水平,县农保局对乡镇农保所工作人员以及村协管员组织两次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奠定业务基础。四是加强工作调度,县政府组织三个工作督导组,分片督导各乡镇新农保进度,并进行通报,对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度缓慢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促进了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健全制度,确保待遇发放。一是健全制度。根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和《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相关政策规定,县农保局制定了参保登记、保费收缴、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基金管理、关系转移接续、统计管理等工作流程,下发了《新农保业务办理暂行办法》。二是规范资料。坚持依法依规、自愿参保的原则,对自愿参保的对象逐一进行登记、收集相关资料、办理相关手续,及时将每个参保对象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缴费金额、保险编号等各项要素准确齐全的建立到个人基础台帐上,整理、核实各乡镇上报的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三是确保发放。在养老人员待遇发放的政策落实上,按照“三级审核、一榜公示、把好二关、不错一人”的工作原则,严把户口、年龄关。各乡镇每个月对变更的信息报县农保局审核,确保了待遇及时足额发放。

4、部门联动,加强沟通协调。新农保政策涉及年满16周岁的农业户籍人群,点多面广,人员情况复杂,县政府积极协调人社、公安、残联、民政、农业、国土、计生等多个部门和机构配合县农保局开展工作,确保新农保工作整体推进。公安部门负责提供农村户籍、人口统计数据和确定户籍性质,安排各乡镇派出所抽调人员积极配合、支持各乡镇的工作。县残联负责提供准确的农村重度残疾人数据,做好农村残疾人的等级认定工作,鼓励和帮助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参加新农保。县民政、农业、国土、计生等部门积极配合县农保局共同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低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与新农保制度的衔接工作。一些村级经济比较富裕的村,还通过村集体统一出资的形式为本村农民集体参保,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金发放上,县农保局加强与信用合作联社的沟通联系,多次组织信用合作联社各经营网点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议并签订合作协议,各乡镇农村合作银行经营网点确保享受人员可在当地每个服务网点及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二)“四保合一”工作

(一)整合制度,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我省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分属人社、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负责,分头管理,在政策衔接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为尽可能避免一些制度漏洞,我县在实施医疗保险工作中开展了一些探索创新,将“多元制度并行”整合为“单一制度覆盖”,使责任更明确、要求更具体、工作更顺畅、管理成本更低。为此,我县医保制度实行六个统一:一是统一基金征缴、使用、管理办法;二是统一特殊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补偿办法;三是统一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四是统一费用控制和结算管理办法;五是统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六是统一转诊转院及异地安置人员就诊管理规定。通过整合制度、统一政策,达到了信息网络资源的整合,提高了覆盖速率,实现“大数法则”的最大化,形成了医、患、保三方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制度整合后,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我县加强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专用帐户,将各级财政、集体扶持和城乡居民缴交的医疗保险基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统一存储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按照基金封闭管理的运行模式,严格执行“双印鉴制度”,做到了银行管钱不管帐,经办机构管帐不管钱,确保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各乡镇设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帐户,实行“两级审核制”,由县、乡每月审核、结算,防止多头管理带来的混乱和空档。定期将参保城乡居民的补偿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参保人员能够及时、公正受益。

(二)整合职能,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为确保医保工作更好地统筹开展,也为节约行政成本,我县将县医疗保险局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整合为县医疗保险(农医)局,并从副科级事业单位建制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建制。为加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制订了《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将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职能划归县医保(农医)局,统一负责全县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的组织实施、管理审批与工作指导。同时,整合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与乡镇农医所人力资源,统一负责各乡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征缴与支付工作。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医保经办系统信息基础,形成统一的医保经办信息体系,县医保局对医保软硬件进行升级扩容,整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重复参保问题。“四保合一”体制的施行,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城乡大病救助有效地衔接,这一体制的摸索创新,为我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既节约行政成本,又方便了群众就医和即时报帐,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好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中青年农民参保新农保积极性还不高。因为新农保缴费时间长,到60岁以后才能领取,一些中青年农民存在认识误区,担心政策不稳定,不愿按时参保。

2、新老农保合并难。上级尚没有出台具体的新老农保政策衔接操作办法,造成接轨困难。在上级没有出台具体政策之前,难以把新老农保合并操作,以免引起不稳定。但新老农保如果长期不接轨,既不利于管理,也给领取对象增添麻烦。

3、新农保省级补助资金应在年初预拨到位。县区在年初收取新农保参保人员保费后,省级补助资金如果不预拨到位,将影响参保人员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标语、条幅、上门讲解等多种宣传形式,教育引导新农保、医保参保人员熟悉政策,支持政策,使处于劳动年龄的农村居民树立新的养老观念,不断增强积累和自我保障意识,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觉参保缴费。

农保范文篇10

今天召开的全县新农保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局长宣读了《新农保实施细则》,志刚县长对推进新农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改善民生、实现民和、确保民安是新一届县委、政府的根本宗旨。继去年底我县成为“新农保国家试点县”之后,今年月,又申报成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标志着我县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有理由为此而自豪。就做好新农保工作,我再强调五个确保到位:

第一,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养老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县上下务必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谋发展、促和谐的政治高度,积极行动起来,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确保政策执行到位。推进新农保工作,要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按照“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制度覆盖一步到位,参保率循序渐进、逐年提高”的方式,逐步达到农民老有所养的目标。要加强对乡镇和部门的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严格按照《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准确核定参保范围,准确执行缴费标准,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要加强宣传力度,讲明政策、讲透道理、讲清好处,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保。

第三,确保保费征缴到位。要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等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全部计入农民个人账户,全部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要按照“以点带面,点面连动,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认真组织实施,脚踏实地地开展好新农保工作。要注意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干部家庭、经济较好的家庭积极参保,以身边人带动周边人,以身边事引导周边人。要注重解决特殊困难家庭和人员无力参保的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补贴上给予扶持,坚决避免出现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努力做到人人参保不留死角。

第四,确保资金运作到位。县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要从建章立制入手,积极建立新农保基金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规范运作程序;县监察局、审计局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农保资金筹集及拨付使用情况专项检查,从源头上杜绝改变资金用途和违法乱挤现象的发生;县乡农保经办机构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支挪用,保证基金全部公平、有效地用在农民身上。要严格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制度,把基金运作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保障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五,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刚才乡镇也表了态,讲得很好,说明大家对这项工作是重视的,但关键在于回去落实。要务必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统筹推进新农保工作与下半年各项工作。乡镇党委书记要亲自过问,乡镇长要亲自负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完善方案,明确具体人员负责本辖区新农保工作,加快形成乡镇有机构、村村有专人、全方位覆盖的经办网络,为顺利推进新农保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顾全大局,协调配合,严格考核,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