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5:53:11

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范文篇1

一、基本概况

(一)严格按要求做好主动公开工作。我局以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教育网为重点,遵循“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要求,及时相关信息。同时,我局按照有关保密法规的要求,建立了本部门信息审核流程和信息来源处室和局办公室双重审查制度,特别是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审核,均做到严审严查,确保不泄露信息,在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未发生泄密事件。自年月日《条例》实施以来,我局通过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已主动公开信息近1700条,信息增量主要在政策文件、政务动态、政务动态、计划总结、通知公告、建议提案等方面。

(二)确保及时公开信息。我局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平均三天一次信息,时间均能在自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确保时效性强的信息能及时,并对已经变化的信息或有误的信息及时更新或变更。

(三)促进信息公开规范化。根据市政府信息规范,我局的信息内容完整、生成时间准确、分类正确、格式规范,便于公众查询、阅读。

(三)督促指导直属学校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月日至日我局组织人员对各县(市、区)学校及直属学校校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重点检查学校教育收费、教师聘任、招生、大宗物品采购、财务收支等工作实施程序和措施。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按要求主动公开信息。我局以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教育网为重点,遵循“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要求,及时相关信息。同时,我局按照有关保密法规的要求,建立了本部门信息审核流程和信息来源处室和局办公室双重审查制度,特别是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审核,均做到严审严查,确保不泄露信息,在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未发生泄密事件。

(二)确保及时公开信息。我局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平均三天一次信息,时间均能在自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确保时效性强的信息能及时,并对已经变化的信息或有误的信息及时更新或变更。

(三)促进信息公开规范化。根据市政府信息规范,我局的信息内容完整、生成时间准确、分类正确、格式规范,便于公众查询、阅读。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情况

我局在信息公开指南、本部门网站和机关办事栏均对外公布了本部门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及联系方式。目前,市民主要通过公开电话咨询和上门垂询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信息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招生与收费、教育考试报名等信息,相关业务处室、单位均能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明等服务工作。年,我局未收到公民信息公开申请。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因本年度我局信息公开工作以主动公开为主,未发生收费事项。

五、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情况

本年度我局未收到有关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申请,也未发生行政诉讼案件。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健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均衡、网站在线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2011年,我局将根据市政府新平台建设要求,配套完善本部门各项制度机制,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信息公开,推动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信息公开的制度机制建设,努力形成完整的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体系。继续健全机关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等工作机制,推动落实政府信息协调机制、保密审查机制和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议制度。

(二)加强主动公开工作,扩大公开信息的覆盖面。要不断拓展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逐步扩大覆盖面,重点做好重大决策出台、招生考试动态信息的公开工作。

年度报告范文篇2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南政办〔2007〕156号)、《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等工作的通知》(南政办〔2008〕36号)和市施行《条例》准备工作相关会议精神的要求,由南平市审计局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本报告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主动公开,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本办公室,电话:

一、概述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我局进一步加强局信息公开建设。在南平市政府办信息公开工作座谈会召开后,随即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法制科、监察室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南平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同时,办公室抽调2名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保密意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而且具备党员身份的人员专职负责信息公开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健全工作机制

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了《南平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南平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试行)》、定期监督检查和通报制度、政务公开内容备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使信息公开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三)保障配套措施

我局领导明确要求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硬件配备和软件开发维护的经费保障。做好市政府网络信息公开栏目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快本局网站建设,上网公开实效性强,内容丰富,使其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努力建成以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为主要特征的服务型网站。为保障网站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局还配备了专人负责网站信息,规范信息公开、信息和更新程序。局办公室设置一台计算机作为信息查阅点,方便干部职工和来访群众获取信息。

(四)加强学习宣传

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工作,我局认真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把《条例》全文和市政府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了学习,要求全干部职工提高对学习贯彻《条例》重要性的认识,扎实推进审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我局抓住涉及权力运用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突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重要事项,从内容和形式上重点加以公开。根据《南平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试行)》,重点公开以下几方面的信息:机构设置、主要职能、领导名单、工作规则、规范性文件、规划计划、统计信息、工作动态。

2008年度我局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2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其中规划性信息9条,工作动态36条,机构设置类3条,机构职能3条,领导名单1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局在采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上做了如下工作:

1、凡是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在网站公开。

2、部分重要的主动公开信息同时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及新闻会予以。

3、群众既可以从我局网站查阅和下载有关已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在网上在线咨询,我局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4、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同时通过我局门户网站进行公开,供公众查询。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我局2008年未收到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尚未实行收费。

五、其他工作情况

我局2008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及被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诉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年度报告范文篇3

《条例》5月1日施行以来,我市按照南平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

《条例》颁布后,市政府及时对贯彻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确定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办主任任副组长,市发改局、监察局、法制办、数字武夷信息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全力推进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分别由市政府办负责指导推进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市数字武夷信息中心负责平台搭建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由市档案局负责建设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等。各乡镇、市直各部门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成立或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初步建立起市、乡(镇)两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开展《条例》学习和培训

1、认真学习、调研。市政府先后派员参加省政府办公厅等单位举办的《条例》培训和研讨会,并赴基层调研,并制定了《武夷山市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

2、开展集中培训。市政府办连续举办三期培训班,对全市83个单位的同志进行集中培训,讲解《条例》内容和意义、编制公开指南和目录的有关要求和软件使用方法等。同时,8月份利用全市公务员年度培训契机采用网络和网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条例》。为深入贯彻《条例》,我市还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培训计划。

3、广泛讲解《条例》。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分赴市直有关单位和部分乡(镇)、场讲解《条例》,并邀请有关专家给市直有关单位做《条例》辅导报告。通过现场咨询、网上互动、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条例》的内容和意义。

各乡(镇)、各部门也及时开展了培训和动员工作。市政府召开全体动员会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布置。广泛深入的学习培训,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进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

1、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南平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编制原则、主体、内容、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按照省、南平市《政府信息公开编码规范指南》有关原则,编制了各乡镇、市直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单位代码;向各单位配发“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软件”,从而使市、乡两级政府及市直部门和有关单位可以使用统一软件,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分别组织录入信息并上网。

2、强化指导督查。市政府办督促各单位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及具体负责人(联系人),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进一步加大对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力度,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分赴有关单位和市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市政府网站动态公布各单位最新进展情况。

各乡各市直有的单位(部门)还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清理政府信息,并绘制主要行政职权或办事流程图,经审核后上网。

(四)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转发了国家和省贯彻《条例》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制定了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违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武夷山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协调制度》、《武夷山市不予公开政府信息上报备案制度》、《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武夷山市行政机关提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规定》、《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等六项涉及政府信息协调、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等多项制度,并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及时主动公开。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管理,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完善政府信息渠道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开通了市政府信息公开网,设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共五个栏目,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包括“党政机构”“领导信息”、“政府文件”、“统计信息”共五六个子栏目。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垂直管理单位也开通了信息公开子网站,搭建起全市政府信息统一平台,初步形成目录规范、编码统一、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易于监测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各单位在本单位门户网站的显著位置,设置了与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链接。

2、完善政府信息平台。武夷山市及时对政府门户网进行改版升级,以政府信息公开网栏目内容直接替代门户网栏目内容,规范录入问题。

3、建设信息查阅场所。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条例》要求,已经在馆内辟出专门区域,添置查阅、复印等设备,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方便公众查阅。

4、完善传统公开方式。我市还通过设置触摸屏、政府信息公开栏;完善新闻会制度,充分利用《武夷资讯》与广播电视,丰富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5、加强经验交流。开设网上专栏、实行网上互动、刊登公开动态等多种方式,宣传介绍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交流各乡镇、各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

截至20*年12月31日,全市共开通政府信息公开子网站83个,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共信息3890余条,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开通子网站67个,占市政府部门总数的81%,信息2870条,占全市总量的74%;乡(镇)政府、农茶场开通子网站16个,占总数的19%,信息1020条,占总量的26%。目前,政府文件从生成到上网公开平均需要3个工作日,最长需要5个工作日;其他信息从生成到上网公开平均需要7个工作日,最长需要9个工作日。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信息公开范围,做到积极稳妥,及时准确,公开、公正、便民。20*年重点公开了以下政府信息:机构职能、政策法规、政府文件、计划报告、工作总结和要点、统计数据和分析;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据、标准;行政许可的项目名称、政策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方式、办理时限,有关民生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监督、检查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行政复议诉讼事项、政府集中采购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武夷山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内容。20*年公开各类政府信息3890条。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由于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广、数量多,本年度仅有18件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人向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人申请公开信息,通过公开窗口受理,当场给予答复。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20*年,我市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市认真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任何费用。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条例》的学习、培训和交流不够“实”。部分信息公开义务人对学习培训不重视,只是简单学习,没有深学弄通。建议组织有关人员对《条例》进行实实在在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学习。

二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不够“强”。按照《条例》规定,绝大部分政府信息要主动公开;但仍然有少数单位认为自己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是保密信息,不愿意公开或者是不及时公开。建议各信息公开义务人,按照《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编制本单位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上报和公开。

三是公开的形式不够“多”。各信息公开义务人比较重视通过网站公开政府信息,但真正通过网站获取信息的老百姓却较少。建议更多地采用适合社区、适合农村,并方便人民群众容易获取信息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如在社区、村组设立固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等。

年度报告范文篇4

一、年度工作报告系指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按照县里统一工作部署,于每年1月31日前将开展各项工作的情况向县政府办公室提交的书面报告。

二、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三、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的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人员调整情况,政府信息的清理、更新情况,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情况,不予公开的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运行情况等;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建议;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四、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同时负责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

年度报告范文篇5

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层层分解落实《市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平稳、有序地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公开内容不断深化,公开形式不断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升级改版以及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公众信息查询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规范、高效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需求,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财政性资金公开情况

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信息公开。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办法,以政府预算、部门预算、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等内容为重点,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向社会公开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决算报告及预算、决算表。同时重点做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信息的公开。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政府采购”专栏,及时政府采购信息,主动公开有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政府采购招标业务机构名录,招标公告及更改事项、邀标资格预审公告、评标结果、中标公告等招投标信息。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健全单一来源采购公示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府采购类信息224条。

(二)规划及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情况

主动公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重要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规划。同时加强对重大规划的解读、公开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力度,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投资项目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土地征用及国有土地“招拍挂”相关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年3月正式运行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不断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公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办理依据、办理条件、申报材料目录、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及依据、办理时限、受理部门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提供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网上反馈、网上投诉等服务,方便公众办理。系统试运行以来,累计收件15953件,已办结15347件,办结率96.2%,大部分报批项目的审批时间得到大幅压缩,大大提高了各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

(三)重大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政策解读及执行公开情况

完善规范和程序,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事项,都对决策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充分调研,认真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会、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加大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做好政策解读,方便公众了解,推动政策落实。

(四)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条例》的要求,积极推动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价格、质量、服务等要素,重点公开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监督渠道等内容。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对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十二个重点领域公共服务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开。加强与政府管理相关的公共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企业营业执照信息、年检结果信息等,依申请公开企业注册登记等相关信息。公开环保、食品安全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

(五)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情况

加强政府网站(专栏)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第一平台作用。年再次对“”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设“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年报”和“信息公开意见箱”等6个二级栏目。据统计,年“”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达119.4万人次。丰富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查阅场所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公开渠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继续提升档案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查阅点、电子信息屏等现有公开渠道的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探索在社区、农村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现有资源和设施,多形式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公众就近及时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政府办公室作为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的工作职能。结合市政府机构改革及时调整了市本级的政府信息公开单位,由原来80家调整确定为76家。全市各镇街及市直各部门都依托办公室,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工作考核等制度进行完善。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季度检查、通报,每年度考核、评议,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举办了9场业务培训,345人次参加了业务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各镇街、市直各单位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45条。其中,市直各单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37条,占65.8%。各镇(街)、三大工业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08条,占34.2%。在互联网上,年市政府及政府办公室主动公开信息数为88条,其他主动公开信息量较大部门是国土局、发改局、卫生局、教育局、建设局和工商局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在市人民政府网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行政许可类信息634条,占21.5%;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类信息534条,占18.1%;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保能源类信息521条,占17.7%;机构职能、主要职能、办事程序信息430条,占14.6%;科教文体卫生类信息210条,占7.1%;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38条,占4.7%;重大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类信息80条,占2.7%;民政扶贫救灾社会社保就业类信息71条,占2.4%。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形式

1.互联网

在“市人民政府网”专门开辟了“政府信息公开”模块,并根据需要设置了相关的信息公开栏目。市民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可以查阅市政府、各镇街、相关市属单位机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依申请公开”子栏目,可以向相关部门单位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并查阅申请的处理情况。年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逾80万人次。

2.公众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图书馆为全市政府公开信息公众查阅场所,为公众提供各镇街、市直各单位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前已汇集了77个单位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其中,纸质目录587份、纸质全文2813件,电子目录587份、电子全文2813件。

3.政府公报、新闻媒体及其他形式公开

年,各镇街及市直各单位在政府公报和新闻媒体上公开信息6条,其他形式公开564条,占主动公开信息的19.2%。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年全市共收到26条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其中市府办政府信息公开办收到11条,建设局收到4条,教育局、高山镇各收到3条,国土局收到2条,民政局、规划局、统计局各收到1条,申请公开方式分别为:当面申请6条,网上申请16条,信函申请4条。目前,26条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均已完成答复,其中同意公开9条,同意部分公开2条,其他答复14条,否决公开答复1条(申请内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申请公开内容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征迁安置方案文件、教职人员请销假制度等。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目前我市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未进行任何收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年我市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目前,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各镇街、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均是各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承担,经办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程度参差不齐;二是主动公开内容不够深化,部分单位主动公开意识和政府信息规范公开等有待提高;三是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培训工作还要加强;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查阅点利用率不高,宣传力度还应加大。因此,我们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宣传

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宣传推广力度,更好地宣传普及《条例》,大力推动政府信息公众查阅点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便民利民的作用。

(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积极拓展公开形式,以公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政府信息作为重点进行多渠道公开,不断满足社会公众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需求。

(三)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1、继续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2、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切实履行公开责任。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年度报告范文篇6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15亿元,增长近1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年的76.5%提高到77.5%。完成财政总收入202.4亿元,增长21.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3.3亿元,增长14.5%。以世博配套项目为重点的城区建设顺利推进,市容环境管理有效加强。10方面36项民生项目和12方面政府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全面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制定并实施《区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纲要》及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窗口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动员三个专项计划,为深入实施“”规划、积极筹办世博会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区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由“先导”向“主导”转变。按照“1+6”行业发展框架,注重发挥信息、专业、金融、科技研发等主要行业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生命健康、旅游会展、教育培训等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00.2亿元,增长23.9%,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量的35.4%。楼宇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商务楼宇每平方米产生税收1668元,比上年增加450余元,税收超亿元商务楼宇达到11幢。先进制造业、商贸业稳中有升,房地产业总体仍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举措,及时制定关于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和发展总部经济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加快启动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项目,全力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各街道、镇积极做好安商、兴商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立能耗统计监测跟踪体系,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4万平方米,新增节能技改项目22个。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制定中小科技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已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62家,支持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84个。加强与开发区、中科院分院、中国电信公司等合作,一批市区联动、区企联动项目加快实施。开发区“宝石园”、W16地块等招商工作全面展开,W19地块建设加快推进。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启动项目建设和实体运行,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已基本明确落户意向。建业里成片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淮海中路3号地块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城区建设和管理有效推进。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编制完成黄浦江沿岸南延伸段C单元控详规划,长桥、斜土社区和开发区控详规划通过审批,基本实现社区控详规划全覆盖。世博配套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七路二隧”基本完成动迁并全面开工,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启动建设。轨道交通9号线宜山路站试通车,11号、12号线15个站点前期工作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吴中泵站、宛平电站等工程完成前期动迁,龙川北路、漕东支路等排堵保畅项目稳步实施。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按计划推进。制定实施旧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旧改地块15块,全年动迁居民4100户。完成旧住房平改坡综合改造11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30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1.9万平方米、家庭卫生设施改造1600户。落实1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城区管理能级进一步提升,实现市容环境示范区、规范区、达标区“三类区域”全覆盖。大力开展户外广告和交通文明综合整治,徐家汇、体育场、南站等重点地区市容景观进一步改善,交通秩序不断优化。确定32条边界道路和重点道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跨门营业、乱设摊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对30条背街弄堂实施环境改造,在湖南街道探索开展“弄管会”管理方法。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重点开展武康路历史风貌区整治。华泾地区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和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创建成为“扬尘污染控制区”。加强生态专项工程建设,全年新辟公共绿地45公顷。启动“服务世博、共创文明”南站志愿者活动基地迎世博志愿行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大家学,有礼有序在”等主题实践活动,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加强服务规范、上岗业务等培训,商业、旅游、交通等窗口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归口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向导向性产业的集聚发展。加强国资项目预算管理和经营绩效评估,制定实施国资项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及国资经营收益收缴和支出管理办法,国有经营性资产运作更加规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2%。发挥国资在产业发展、土地储备、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全年投入资金12.3亿元,参与枫林生命科学园区、普天科技园、滨江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投资项目管理改革,明确了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和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实施细则,投资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共有私营企业1.66万户、三资企业(含分支机构)3545户,完成税收107.2亿元,增长40.7%。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批设立美国联合技术、日本富士电机等总部企业5家,吸收合同外资7亿美元,吸引内资66亿元。不断拓展国内外友好合作交流,先后与内蒙古满洲里市、辽宁鞍山市等签订友好协议,与韩国釜山市东区签订友好交流协议。继续加强对西藏日喀则、新疆阿克苏、云南红河州等对口支援工作。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发展,徐家汇地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深入实施《区质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年)》,积极开展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迎奥运、保安全”集中执法行动,市场经济秩序不断规范。

(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积极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和教育设施等软硬件建设。建成13个街道、镇育儿指导中心,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内涵建设,全面实施“教师发展达标校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功能。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中国中学高中部、华泾小学等一批教育设施项目竣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针对“手足口病”、“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一步加强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防治等工作,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制定并启动《区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基本形成“区—街道(镇)—居(村)委”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实现市、区和街道、镇图书馆“借阅一卡通”。全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400余场。龙华庙会等三个项目被公布为部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游泳馆改扩建工程,新建1个公共运动场和7个健身点,组织举办年衡山路国际时尚飞镖赛等活动。召开区体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实施《区体育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科普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完成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复查评估工作。区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先进档案馆。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相关工作全面启动。区海联会第五届理事会顺利换届,台侨资企业参与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区红十字会加强卫生救护培训和防病知识宣传,完成初级急救培训2万余人。徐家汇天主堂、基督教国际礼拜堂、龙华寺被评为市级文明宗教活动场所。“五五”普法、人口计生、双拥、妇女儿童、民族、对台、侨务、民防、兵役以及健康城区建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民生保障和平安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完善促进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和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4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15万人次。依法开展劳动仲裁,严格实行工资收入行政函告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区13个街道、镇建成社会救助“一口上下”信息系统,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各类保障救助金1.6亿元。稳步推进公房和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试点,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不断深化,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认真落实廉租住房政策,新增享受廉租政策家庭655户,并在全市率先开展实物配租试点。社区“三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现“一口受理”,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受理项目等基本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和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作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代表会议等制度,基层民主自治能力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工作继续加强。全年为1.77万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建成10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2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文明城区建设有序开展。创建成市级文明社区10个、市级文明镇1个,湖南、徐家汇、田林、康健街道创建为市和谐示范街道。平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2005—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工作已通过考核验收,10项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集中接访下访活动,积极开展突出社会矛盾、突出治安问题排查及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注重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妥善化解了一批事关民生的疑难信访矛盾。公安“三基”建设得到加强,梅陇消防中队驻地投入使用。完成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工作机构调整。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区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六)奥运会综合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是北京奥运会足球赛赛区所在城区。围绕“平安奥运”目标,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奥运足球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广泛动员,周密部署,顺利完成了奥运火炬段传递、12场足球赛事综合保障任务,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籍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残奥会上奋勇拼搏,展现了风采,取得了佳绩。公安分局被中央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参与奥运足球赛综合保障工作中,我们以体育场为中心,以安全保卫、环境整治、赛事组织等为重点,落实赛场、接待宾馆等重点区域安保和交通、消防等配套措施,组织公务员和志愿者开展轨道交通和公交站点安全值班,保障了赛场周边交通秩序和安全稳定。开展奥运百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确保了赛事期间的环境整洁和食品卫生安全。积极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通过文化广场、公益劳动和残疾人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传播和弘扬了奥运文化、奥运精神,营造了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七)全力以赴参与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区人民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急灾区之所急,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区共募集资金1.2亿元,并对友好城市绵阳灾区定向捐赠1330万元。在救灾援助工作中,我们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派遣消防官兵、卫生防疫和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等赶赴灾区抢险救灾,积极筹集运送医疗用品、帐篷等抗震救灾物资。全力参与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工作。投入各类资金6000多万元,援建都江堰灌口镇北区中学、北街小学等项目4个。派遣公安干警、医疗队伍和优秀教师赴川参加援建,接收120名灾区学生来区入学并免除全部学杂费用。此外,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区有关部门和街道、镇以南站为重点,参与做好交通秩序管理,加强旅客临时安置、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确保了南站春运任务的顺利完成。积极做好区内的防低温雨雪冰冻工作,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完成408件区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办复率达100%。制定《区依法行政督察实施办法(试行)》,对21个单位开展依法行政督察。认真落实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积极推动依申请公开业务系统应用,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5条,受理信息公开申请127件。以企业登记注册服务和建设项目审批为切入口,开通企业服务网上协同办事系统,完成建设项目网上审批系统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规范工作,从年下半年起取消和停止征收与我区行政权限相关的收费项目48项,涉及收费5200余万元。公共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及重大项目的政府投入,压缩机关经常性经费预算开支5%。基本完成非税收入收缴分离改革,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的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和监督,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继续做好政风行风测评工作。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坚持每季度政府系统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制度,注重抓好公务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学习,并对300余名科及科以下公务员进行了挂职锻炼或岗位交流,公务员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发生了令人自豪的巨大变化。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至1992年基本形成目前的区域范围。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级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3.2亿元提升至年的73.3亿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目前区内已建成轨道交通28.5公里,与高架道路、地面干道、铁路南站等共同组成了立体化、高效率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道路面积从1992年的300公顷增加到年的53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92年的1.86平方米提高到年的5.0平方米。各项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进一步夯实,科教文卫体事业费财政支出从1992年的7423万元增加到年的13.2亿元。民生保障工作切实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年前,区委、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全面总结了30年来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区营造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我们感到,30年来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历届区委、区政府的拼搏奋斗,归功于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团结奉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市有关部门、驻区部队、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特别是年上半年区域经济高位运行,而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速下滑,这对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类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对信访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形成较大压力,化解的难度也比较大。三是民生工作推进力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物业管理、为老服务、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需要强化。四是城区综合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在部分行政区域交界处、“城中村”等地区脏乱差和治安隐患问题比较突出,条块协同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在政府自身建设中,政府服务不到位问题仍存在,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破解难题、敢于负责的精神和狠抓落实的干劲还有待增强。

对于上述五个方面的困难或问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主动地应对,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改进,积极解决。

二、年的发展形势和主要目标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在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也正面临着自身经济发展转型和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双重考验,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年是发展面临更多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对形势有清醒认识,对困难有充分准备,对发展有坚定信心。中央明确把“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已经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也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政策举措。在加快推进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由世博带来的综合效应也将逐步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效应。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年的工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世博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全力推进迎世博各项任务,加快实施一批群众期盼的实事项目,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民生持续得到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世博会筹办有序推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有:

(1)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完成780亿元,增长9%。

——财政总收入实现218亿元,增长8%以上,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8亿元,增长7%以上。

——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826亿元,增长18%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4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7亿元,增长8%。

——单位增加值能耗进一步下降。

(2)民生和环境主要预期目标

——新增就业岗位2.9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

——为1.79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张。

——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550吨以内,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不少于85%。

——新辟公共绿地不低于3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6.7%。

三、年重点工作安排

综合上述形势分析和确定的预期发展目标,我们感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实现今年各项预期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拿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坚韧不拔、负重前行的昂扬斗志,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工作不松懈,力争在逆势中飞扬、在逆境中突破,全力以赴推进今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确保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尽快取得拉动经济发展的成效。一是加强投资拉动。在产业发展领域,以启动深化一批“部市合作、市区联动”项目为重点,主动对接国家和市重大发展战略和项目,培育潜在项目,加快土地出让,推进产业项目22个、涉及资金44亿元左右,建成商务楼宇和园区30万平方米以上。在市政和公共服务领域,安排城建投入65.4亿元、社会事业等项目投入7.2亿元,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招商引资。按照“引大引强”的思路,大力引进总部经济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力争全年吸引内资70亿元,吸收合同外资5亿美元以上。三是加强为企业服务。继续落实支持企业上市以及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实现发展。四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部门和街道、镇要主动联手,加强协同,形成安商、兴商、扶商的合力,为企业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努力保持产业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实施政策聚焦,发挥信息、专业、金融和科技研发等主要行业的支撑作用,力争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40%左右。加快总承包、总集成、节能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涉外教育培训、职业培训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商务楼宇开发建设,鼓励企业利用工业旧厂房、仓储用房等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提高楼宇和各类园区单位面积效益。支持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挥先进制造业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周边地区商业发展的新变化和现代商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促进徐家汇商圈消费结构和能级的提升。继续发展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认真落实国家和市政府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非公经济的共同发展。注重发挥国资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民生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的投入。贯彻落实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理顺出资人关系,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建立完善责、权、利统一的国有企业制衡机制、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在营造公平的环境上下功夫,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开展与外省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

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高节能降耗成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入实施区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市节能服务中心、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明确节能项目100项,实现节能改造9500吨标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和关闭高能耗企业,减少工业能耗1万吨标煤。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再削减7.5%以上,总量控制在550吨以内,进一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结合区域实际,科学选择示范主体,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二)全力以赴推进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2010年世博会筹办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迎世博工作的各项部署,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窗口服务和社会动员三个指挥部作用,全力推进迎世博市政设施和市容环境建设、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世博经济“五大板块”75项重点任务,并争取年内完成其中主要的、基础性的任务。

举全区之力、保全市之重,切实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七路二隧”世博配套项目和滨江地区规划建设,完成轨道交通11号、12号线15个站点动迁。启动宜山路拓宽工程,完成龙川北路拓宽,推进中环线段、南站地区配套道路建设。加快新宛平等泵站建设,完成龙华泵闸外移工程。协调做好水、电、煤等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架空线入地和燃气管道占压整治等工作,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完好。聚焦重点区域、高架道路沿线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大力实施市容市貌改观工程,推进成片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加大对乱设摊、跨门营业及非法广告等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品质。

着力优化窗口服务,不断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按照服务设施、服务品质、服务水平、消费环境“四个一流”的要求,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方式,创新窗口服务举措,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商业语言交流、刷卡消费、残障设施、便捷服务“四个无障碍”建设,进一步提升徐家汇、南站等标志性区域的配套服务功能。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创建社区商业示范点,推进餐饮等行业服务标准化,探索为商务楼宇企业提供就餐服务。加强服务行业诚信建设和企业信用管理,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深入开展迎世博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加大世博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世博会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双语培训等系列活动,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文明习惯,引导市民以文明行为体现世博会东道主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迎世博志愿者服务行动,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三)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大旧区改造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力度

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关注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安排、全面落实民生工作9方面37项任务,其中11项列为区政府实事项目。安排财政资金25.1亿元,比去年增长16.3%。区政府将落实保障机制,加强跟踪督查,确保全面按时完成。

切实加强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工作。要高度重视稳定就业对于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意义,通过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加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保持区域就业状况的总体稳定。研究制定稳定并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用工,尽量降低企业劳动成本;探索建立产业园区、高校校区和政府服务互动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职介成功率。围绕筹办世博会,开发各类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建成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相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并进一步形成与招商服务中心的联动机制。整合扶持创业的政策和资源,提高开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青年和大学生等群体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注重提高职业学校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职业素养和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企业停产歇业和关闭的预警监测,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稳定就业岗位。推进劳动争议仲裁院建设,认真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及劳动纠纷调解等工作。

大力推动旧区改造及旧住房综合改造等工作。以世博配套道路沿线和重点功能区为重点,启动建设新村、陆家堰等地块旧区改造工作,年内实施5000户以上居民动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龙吴路沿线、开发区东块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并利用闲置地块试点开发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加强旧住房综合改造,年内完成多层旧住房综合改造250万平方米、高层旧住房综合整治120万平方米,启动12.4万平方米成套改造项目,多途径解决家庭卫生设施约3600户。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标准,对符合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廉租住房实物配租。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助残服务。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医疗救助、社会互助等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综合体系。深化社会救助“一口上下”信息系统功能建设,探索建立区级收入核对中心及救助事务管理中心,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开展“结对包户”、“扶弱帮困”等活动,拓展社会互助渠道。进一步关心、支持老年人事业发展。制定老年人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强政府和社会对家庭养老的扶持,逐步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全年为1.79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建社区为老服务中心3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0个,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加大养老机构社会化推进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社会服务购买的相关政策。发展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相关工作。

(四)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及区域综合服务优势,以项目共建为纽带,深化产学研联盟的合作机制,切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持续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并参与“部市合作”、“院地合作”在的国家重大项目,与中央所属企业和机构共同建设航空服务业集聚区、核工程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深化与中科院分院合作,努力将双方合作项目纳入“院地合作”内容。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新品研发和自主创新,推进10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双百工程”,争取到年底累计培育100家左右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00项以上的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完善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上市,为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更宽的融资渠道。加大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注重在项目共建中实现联动发展。落实张江高新区“一区六园”创新资金匹配工作,支持开发区在创新环境、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二次创新”;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部园区及普天科技园、仪电科技园、新能源技术服务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建设,推进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等项目。完成南站地块土地出让,加快徐家汇中心项目、淮海中路3号地块、建业里项目等开发建设。加快建设4个产业园,新建2个特色园,稳步推进15个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产业化项目。

(五)着力加强城区长效管理,不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建立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

着力提升市容综合管理水平。完善城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广边界道路和重点道路市容环境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和巡查制度,加大查处违法建筑力度,逐步形成快速发现和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拓展和延伸“三类区域”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户外广告设施、店招店牌专项整治和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环卫作业“十项承诺”,提升环卫作业水平。继续加强重点区域管理。进一步优化部分街道和重点地区的管理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以疏导交通和保障市容为重点,增强徐家汇地区管委会各成员单位工作合力,有效提升徐家汇地区综合管理能级。深化南站站区公共事务分类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的对接,探索建立区域治安信息互通平台,提高南站地区的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市政交通设施和商业网点布局,持续推进集体资产处置、老宅基改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华泾地区城市化水平。

扎实推进物业管理。以物业管理行风建设为主线,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提高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完善区应急维修呼叫平台功能,探索建立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与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双中心”联动机制。深入推进公房和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业主自我管理模式。严格落实物业安保责任制,力争90%以上的物业安保人员实现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房屋租赁行为,继续开展治理“群租”专项工作。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蒲汇塘河道水质治理为重点,完成吴中泵站工程建设,启动田林泵站改建污水外排工程。推进新一轮环境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等治理。以重大工程建设工地创建“环保、便民工地”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力争区域降尘量持续降低。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区域环境安全。以生态专项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确保全年新辟公共绿地不低于35公顷。积极推进破墙透绿、垂直绿化建设,完成老居住区绿化改造10公顷。

(六)注重加强条块联动和公共资源整合,促进社会事业、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协调发展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夯实社区管理和服务基础,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基础教育的特色发展和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新一轮五年规划,积极应对幼儿入学高峰,鼓励小学创建“一校一品”特色,完善初中“示范带动、校际联动”工作模式,推进新一轮高中示范性学校建设,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成南模中学、百花街中学、中海瀛台小学等教育基础项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创新和公共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继续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关爱教师并加强师德建设。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工作。加强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力度,全面完成公共卫生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公共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区-街道(镇)-居(村)委”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重点推进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场所和团队。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快土山湾历史文化陈列馆等行业博物馆建设。积极推进体育事业发展计划。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效率,广泛开展以迎世博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探索多元化的办训模式,深入推进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等基础性工作。深化社区“三个中心”建设。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民政、劳动、医保、社保、计生等“五网合一”,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完善的“一口受理”服务。积极推进虹梅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探索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居委会直接选举,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80%的街道和居委会创建成市级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居委会,力争创建成首批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

积极做好对口支援、科普等其他工作。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开展对都江堰灌口镇的帮扶和灾后援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市民科学素养提升。加强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服务,推进社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市民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和救护培训。加大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执法监管,扎实推进档案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建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继续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示范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对台政策,促进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海外引智引资和服务世博各项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任务。加强国防教育,继续做好双拥、妇女儿童、地方志和《年鉴》编撰、外事等各项工作。

(七)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快构建和谐城区。

深化平安城区创建。围绕打造“平安世博”,启动新一轮平安建设实事项目,深入推进各项平安创建工作,提高创建成功率。启动并加快街面、学校、小区监控视频技防设施联网建设,在老旧里弄较多的地区推广“弄管会”管理方法,在各街道、镇推广建立居(村)委综治工作站。围绕“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目标,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切实提高公共安全防控管理能力。全力做好全国和市、区“两会”以及建国60周年庆等重要节点期间稳控工作。继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探索建立信访督查制度和终结制度,努力化解或终结一批群体性和疑难信访矛盾。积极推进网上信访工作,在各街道、镇开通运行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继续推进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持续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等工作。深入实施居住证制度和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人房一致”双向互联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全纳管和全覆盖,并切实加快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区级民防指挥所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继续做好各类应急预案完善和演练工作。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地下空间等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快速处置新机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八)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根据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区级机关和街道、镇将分别在今年上、下半年启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区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认真分析检查、深入整改落实,切实通过这次活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并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重点项目、实事项目创造条件。认真做好区“两会”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切实将办理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工作作为夯实民生、突出重点、改进作风的有力抓手。重视社会监督,发挥好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分区级机关机构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与政府机构改革相配套,对涉及机构调整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作相应调整,优化事业机构组成。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规范政府决策程序和行为,重点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财政资金安排、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依法行政督察工作,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责任追究。

加强政务公开和公共预算管理。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从清理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再造审批流程等环节入手,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期限。继续推进跨部门、集约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企业服务网上协同办事系统,建设项目网上审批系统年内向社会开通,建成电子监察平台,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推进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管理,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滚动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部门预算编制水平。加强财政预算公开,促进依法理财,着力提高预算执行力和经费使用效益。依法推进审计项目计划、结果、整改“三公开”,在公开的范围、方法和内容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工程、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监察和审计力度;加强对内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各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制定可操作的节约规范,确保压缩公用经费等支出5%落实到位,实现节约支出的规范化、长效化。

年度报告范文篇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报告的通知》要求,年,我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0条,依申请公开0条。主要做法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我办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成立市侨办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侨网网站负责人兼任侨办信息公开经办人。一年来,市侨办及时本办活动动态、人事信息等应予公开的信息,积极响应全市信息公开工作,努力打造“透明型”政府。

2、加强制度建设。我办认真执行市里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并根据本部门工作实际,加强信息审核把关,确保信息真实、及时、公开、透明。同时,认真落实市里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参加相关会议、培训,及时上报相关材料和统计信息,提高信息人员的业务能力。我办人秘处负责人经常参与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并要求进行整改落实。在保密审查方面,我办以加强保密制度建设为抓手,经办党组专题研究,组织全办人员进行专门学习,并着重对信息人员进行严格的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确保信息不发生泄密等事件。此外,我办还加强对公文类信息的审核和备案工作,主动接受外界人员监督,截止目前,我办接到的举报投诉为零起。

3、加强主动公开。我办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设置了机构信息、政策文件、决策信息、工作信息、民生事项、行政执法、人事信息、办事指南等情况,设有投诉咨询电话,方便受理各种举报、投诉及接受群众监督。能按统一规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目录内容涵盖所有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在信息方面,确保信息自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时效性强的信息能及时。据初步统计,我办目前信息平均日在5天以内。我办还十分注重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所的信息内容完整、生成时间准确、分类正确、格式规范,便于公众查询、阅读。

4、加强载体建设。能充分利用侨网、信息公告栏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在侨网首页设置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链接。侨网于年正式开通运行,是我市侨务门户网站。网站结构清楚,首页布局合理、网站导航清晰、栏目设置科学、子栏目层次清晰,界面美观,内容准确、完整,信息更新及时。采用基于安全可靠的数据库技术的系统,设有本站智能搜索,信息查询方便、准确、全面。网站设置了侨讯、华埠动态、瓯越之子、华人掠影、今日、财经、华侨社团、视频新闻、政策之窗、生活服务等栏目和专题报道板块。

二、主动公开情况

全年共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0条。其中网站公开160条。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年全年受理依申请公开数0次。不予公开情况主要为请示类文件以及信访办理函件等。

我办严格按照有关保密法规的要求,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年度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未发生泄密事件,也未发生举报、投诉情况。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办不存在行政审批权项目,只有3项非行政审批项目,分别为三侨生升学身份认定,华侨身份认定以及华侨捐赠备案管理,均无收费。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我办全年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出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申诉情况。

年度报告范文篇8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本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市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推进体制进一步完善。根据《条例》要求,本市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由原市信息委调整为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化、监察、法制、新闻、保密等部门在办公厅统一协调下,负责具体实施推进工作。同时,保留了*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同志担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政府秘书长姜平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从各方面反映看,这种推进机制有利于增强信息公开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有利于各工作机构内部力量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工作格局。截至2008年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均明确了新的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据统计,全市共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1830名,其中专职人员181人,兼职人员1649人。

(二)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结合贯彻实施《条例》,在总结、评估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市修订并重新了《规定》,并与《条例》同步实施。随后,市政府办公厅了《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三个工作机制的通知》(沪府办发【2008】45号),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规范,妥善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进一步建立政府信息协调工作规范,明确了涉及多个政府机关的信息的职责分工、协调内容、协调方法、形式等,确保政府信息的准确、完整;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工作规范,完善工作考核、社会评议、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内容,监督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本市制定了《*市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目录备案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公文类政府信息管理及公开属性审核。此外,本市还对依申请收费制度、依申请答复示范文书、信息公开工作数据统计规范等进行了修订完善。

(三)各级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等“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权力大”的政府部门,继续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力度,并将政府信息公开融入部门日常工作。年内,《*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决定》、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年)(征求意见稿)等先后上网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得到市民的积极回应。市教委、市卫生局等通过网站增设“政府信息解读”栏目,对市民广泛关注、专业性较强的政策信息进行解读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实行“一线工作法”,组织人员深入到社区园区、工地工厂,针对市民群众的疑惑开展政策解读。静安区、徐汇区、市水务局在法人、空间地理、行政业务等领域积极探索非公文类政府信息的公开。

(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探索稳步推进。根据《条例》要求,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本市在教育、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探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公开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承诺、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收费标准、监督渠道等信息。如本市各类学校主动公开招生入学考试、教育收费、学生学籍管理等信息;各级医院继续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等;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及时公开办事和便民服务指南。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市水务局编制了《*市供水行业办事公开目录》,进一步规范了公用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市教委在本委网站设置了“信息公开”专栏,并实施《*市基础教育机构〈公开信息目录〉分类设置参照标准》,还命名了一批*市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示范点。

(五)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条例》施行前夕,本市组织各部门、各区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同志集中学习国家《条例》和本市《规定》。8月,又举办全市性专题培训班,全市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法制干部近300人参加培训。结合开展公文类信息目录备案试点,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政府信息目录的编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公共查阅点(受理点)建设,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增设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当面受理点,接收市民申请,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杨浦、虹口、宝山、嘉定、闵行等区在区档案馆、区市民中心等设立了本区信息公开申请集中受理点,方便市民提出申请。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自20*年*月起,本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1.7万条。本年度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8万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8.5%。其中,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2万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9.9%;区(县)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6万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7.0%。

(一)主动公开范围

1、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开了《关于修改*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的决定》、《*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关于修改*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决定》等政府规章8件。同时,公开了《*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市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等各类规范性文件1921件。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公开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公开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能源、生态环境、物流业、海洋经济等专项规划;了《*工业发展报告》、《*商业发展报告》、《*市产业能效指南》、《*市信息产业投资指南》等。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布了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8000余个,月度统计指标1000余个,涉及公众较为关注的人口和劳动力、国民经济、价格水平、人民生活及主要社会事业和经济行业的基本情况。

4、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市财政局向社会全文公开财政预、决算报告;向区县财政部门公开市对区县的财力结算项目、政策依据、转移支付办法等;向社会公开了部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入使用情况。市审计局公开了本市2007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本市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本市支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审计情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健全了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信息定期制度。

5、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的决定》、《关于公布本市取消和停止征收14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市财政局、市物价局了2008年*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内容涵盖安全生产、交通港口、气象、市政工程、房地规划、环保、文广影视、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一级项目及所含的二级项目,并附所有收费项目的依据、标准、收费单位。

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公开了《*市200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了市级采购公告555个、区县政府采购公告3千多个,包括采购项目名称、概况、招投标程序等内容。公开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名单等方面的信息。

7、行政许可(审批)相关信息。公开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以政府网站为载体,提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在线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表格下载、办事指南、监督投诉、便民问答等多项服务。

8、城市建设和管理、房地规划等方面。了本市越江隧道、世博配套、高速公路、外滩通道、虹桥枢纽、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公开了本年度重大工程项目名称及选介、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信息。公告了公交线路调整,轨道交通线路延伸运行等信息。

公开了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方面信息,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结果,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拆迁公告等。公开了旧区改造项目相关信息,包括涉及范围、相关责任部门等。

9、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公开了招生考试、教育收费、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困助学、课程改革等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教育信息,分为5大类、42个专题、201个类目。

公开了医政管理、血液管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医学教育与科研、药事管理、健康城市、妇幼保健、社区卫生、医疗收费标准、中医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如本市具有开展助产、终止妊娠和节育手术资质的医疗单位名单、本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情况等。

公开了扶贫优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增加养老金、提高最低工资和失业保险金、家庭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困难补助发放、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来沪从业人员失业登记有关事项、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员专项就业补贴、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本市补贴培训范围和补贴标准等。

10、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包括公共卫生、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综合保障等应急部门预案37个。公开了治安、道路交通、出入境、消防、警示信息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11、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公开了本市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状况,包括各区县降尘量月报、重点整治河道水质状况、上游来水河道水质状况、苏州河水质状况、黄浦江水质状况、淀山湖水质状况、空气质量一周点评。公开了本市相关行业、市直接监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通报,定期本市安全生产事故特点的分析和有关统计数据。公开了有关食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和企业名单,市区质量监管部门查获问题有关情况通报等。

12、行政机关机构职能等情况。公开了本市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的信息,如*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开了公务员招考和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如*市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08年*市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公告等。

(二)主动公开途径

本市已形成政府网站、新闻会、政府公报、市区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社区信息苑和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等覆盖城乡、多层次、全方位的主动公开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

1、政府网站。“中国*”门户网站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进行了优化,下设市政府信息目录、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市政府机关与区(县)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近期公开等子栏目。新增设了“市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听取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还与市级机关、区(县)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增强了全文检索功能,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年度通过各级政府机关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的有1.67亿人次。

2、新闻会。本年度共举行67次市政府新闻会、新闻通气会,100余项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中外媒体关注的政府工作重要信息。如抗震救灾、对口支援都江堰,世博推进,磁悬浮项目、城市交通建设、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等。

3、政府公报。市政府公报24期,每月5日和20日出版,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邮局、书报亭、新华书店、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20万份。各区(县)政府也陆续出版了政府公报,公布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4、公共查阅点。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汇集了50个市级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纸质全文19145件、纸质目录18901条、电子目录29637条、电子全文29638件。2008年市、区档案馆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2151人次、借阅文件2516件。新增*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查阅点,为市民查阅和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5、其它渠道。实名制“市民信箱”,为市民免费发送政府公报、政策法规、人事任免等政府信息和个人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信息、交通违章信息以及公用事业单位账单等便民信息。

东方社区信息苑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配套项目,是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指定查询终端。截至2008年底,累计建设社区信息苑300余个、农村信息服务站1200余个。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截至2008年底,本市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共14953条。

本市各政府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388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3562件,区(县)政府及工作部门收到5826件;当面申请6349件,占67.6%,以网上提交表单形式申请1861件,占19.8%,以电子邮件形式申请160件,占1.7%,以传真形式申请126件,占1.3%,以信函形式申请766件,占8.2%,以其他形式申请126件,占1.3%。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工商局。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管理批文、房屋动拆迁许可证及补偿安置标准、水务区域规划及行政许可决定书、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城市规划、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治安和户政管理、养老保险类、工资福利待遇、劳动就业等方面。

在区(县)政府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浦东新区、静安区、黄浦区、虹口区、卢湾区,申请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规划、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与补偿标准、旧区改造和重大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规划、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以及人事和教育等方面。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9388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为9027件,其余361条申请按照《条例》和《规定》顺延到下年度答复。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的为5320件,占总数的58.9%;“同意部分公开”的为287件,占总数的3.2%;“不予公开”502件,占总数的5.6%。

其他情况2918件。其中,“非《规定》所指政府信息”343件,占11.8%;“信息不存在”1028件,占35.2%;以“非本机关公开职责权限公开范围”972件,占33.3%;“申请内容不明确”465件,占15.9%;“重复申请”44件,占1.5%;“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6件,占2.3%。

四、咨询处理情况

本市共接受市民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约2300万人次,其中现场咨询88.6万人次,电话咨询约2200万人次,网上咨询13.9万人次。

在市级机关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影视局。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支付、在职培训、工资福利待遇、网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方式、公安行政许可事项及相关依据、质量监督标准、医疗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居住证办理、人才引进、留学生回国创业基金申请方式、事业单位福利制度、公务员考试等方面。

在区(县)政府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是:浦东新区、长宁区、南汇区、闵行区、静安区。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招生入学、劳动福利待遇、房屋土地拆迁、招商引资政策、建筑项目规划、市政道路建设、政府采购、物业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市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683件,其中,市级机关194件,区(县)政府489件,争议主要集中在房屋管理动拆迁、土地规划等方面公开问题。

市政府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365件,受理352件,迄今办结350件,受理率和办结率分别为96.4%和99.4%。在办结的350件复议申请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322件,纠错28件,纠错率为8%,其中原市房地资源局13件、卢湾区政府3件、市公安局3件,原市劳动保障局3件,市住房保障局2件,宝山区政府、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各1件。

本市发生针对各政府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件258件。

六、政府信息收费及免除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

本年度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增设电脑和触摸屏幕等设备,印制宣传手册、培训资料,网站建设和更新等费用约1153.6万元。其中,市级机关支出836万元,区(县)政府支出约317.6万元。

(二)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以及免除情况

各政府机关按照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关于本市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邮寄等成本费用共计9183.2元。

年度报告范文篇9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年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上级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联系妇女、服务妇女、教育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努力做到统筹发展促进和谐,依法维权推动和谐,凝聚人心共建和谐,夯实基础服务和谐,不断提高妇女素质,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做了一些工作,现将一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一)推动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作为参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着手点,努力帮助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广大妇女能够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民主参与意识,加强源头维权工作,坚持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的工作方针,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有效机制,注重依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发挥好妇女认真履行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责,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高度关注与妇女利益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加强了维权建设,做好来信来访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妇联干部的作用,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时向上级反映妇女意愿,探索开展妇女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关爱行动,引导妇女正确对待自己、人和社会,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和谐家庭”创建,积极参与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协调机构的作用,以家庭为重点,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并以此带动家庭“无毒家庭”创建工作,禁止和预防家庭暴力,努力做好受害妇女儿童的救助工作,以“家庭和谐”促进家庭团结和睦、社区平安稳定。

二)加强了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年度报告范文篇10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准则自1994年以后曾先后经历了3次较大的修订,现行的准则修订于1999年。回顾该准则的演变过程,能够使我们对其制定意图、基本框架、披露内容等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评估上市公司执行准则的实际情况。以下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变迁过程的回顾,主要以披露内容和披露项目的改变为主线,对其变化路径及合理性予以分析。

1.重要提示。该项目变迁的基本路径是:无年度报告质量的披露→董事会对年度报告质量的承诺→增加关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陈述。作为年度报告的提供者,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重要提示,将其责任予以明确化。与此同时,由于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依赖于中介机构的评价、鉴证,强调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进行正确评估,有效降低其投资风险。

2.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该项目变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会计数据的披露量呈增长态势,而业务数据的披露则呈反向变动。就会计数据披露增加的项目来看,全部为损益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这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显著关心十分耦合;就业务数据的减少来看,主要是由于有关公司的经营情况将在董事会报告中专门反映的原因。

3.股本变动与股东情况介绍。该项目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披露量呈递减趋势。将那些与其决策相关性较弱的信息免于披露,使信息使用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核心信息,从而有可能避免过度披露所造成的信息混淆和决策低效。但豁免披露股本变动情况却值得商榷,公司的股本大小、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至关重要的信息之一,免于披露这些信息必然会增加现在的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4.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该项目变迁的基本路径是:混合报告一辅助报告一专门报告。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凸现出证监会对于构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视。首先,将股东大会简介、董事会报告以及监事会报告单独列示,使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其次,厘清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各自职能,进而根据其相应职能,确定其报告范围。就董事会来讲,由于它掌握着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权,由其披露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投资情况、重大环境和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以及经营计划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就监事会来讲,强调应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要求监事会对公司依法运作情况、公司财务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资产收购或出售情况以及关联交易等发表独立意见,将监事会的工作置于投资者的监督之下,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勤勉机制。但我们认为豁免条款值得推敲,由监事会发表独立意见,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法人治理结构得以实现的必要程序。淡化监事会发表独立意见,有可能造成监事会功能缺损甚至丧失。

5.重要事项。该项目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披露内容和要求呈递增趋势,特别是对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主要是因为这些事项对于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利润预期、经营前景将会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对这些事项进行详细披露,尽可能改变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以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标。

6.财务会计报告。该项目的变迁相对比较稳定,其主要变化体现在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方面。从由上市公司自主选择到统一规范,增强了会计报表附注的统一性、可读性;从披露报表项目到披露会计政策的选择,提高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有用性。

7.披露时间。该项目的变迁相对比较稳定,主要变化在于1997年的准则修订,明确了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时间,即会计年度结束后120日内,消除了1994年准则对报表编制时间与披露时间的模糊界定,克服了原准则的制度缺陷。

8.披露载体。在三次修订中,披露载体只发生过一次变化。在1999年的准则修订中,除了要求在由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刊登年度报告以外,还必须在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登载公司年度报告。通过国际互联网披露年度报告,实现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手段的创新。

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的调查分析

截止2000年12月31日,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已达1088家,本文选择其中的10%为研究对象。我们从《中国证券报》元月至4月期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摘要中,随机抽样选择了108份报告为研究样本。

在108家公司中,所有公司均严格执行了年度报告准则关于年度报告摘要格式的规定,包括重要提示、公司简介、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股东情况介绍、股东大会简介、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财务会计报告等法定披露项目。其中对于重要提示、公司简介以及股东大会简介的披露,所有公司都能严格按照准则的规定执行,而对于其他项目的披露在各公司间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如下:

1.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

表1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披露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会计数据披露方面,就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列示来看,绝大部分(94.4%)上市公司均严格按照年度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披露,只有极少部分(5.6%)上市公司未严格遵守规定;就股东权益变动情况的披露来看,则存在较大的差异:50.93%的上市公司给予了披露,而49.07%的上市公司则未作披露。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11月行文通知上市公司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变动情况表“可不予披露”;另外,就利润表附表的披露来看,63.89%的上市公司按照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列示,但依然有36.01%的上市公司未予披露。在业务数据披露方面,只有1家公司(0.93%)列示了公司的业务数据,这主要是因为年度报告准则对这方面的披露未做强制要求所致。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和业务数据的披露情况表明,上市公司法定披露倾向明显,自愿披露动机不足。

2.股东情况介绍

从表2可知,在股东情况介绍方面,上市公司基本上均按要求进行披露。此外,从股本变动情况的列示来看,有30.56%的公司自愿披露了股份变动情况表,另有25.92%的公司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形式提供了这一信息。这表明,过半数的上市公司对于股本变动的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表2股东情况介绍披露情况统计表

3.董事会报告

表3,显示,在董事会报告披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许多上市公司未披露法定项目。其中39.81%的上市公司未提供分部信息,32.40%的上市公司未说明投资项目收益情况或预计收益,8.33%的上市公司未全面揭示公司财务状况变动原因;(2)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未披露自愿项目,85.18%的上市公司未提供定量预测信息。

表3董事会报告披露情况统计表

4.监事会报告

从表4可以看出,有27.78%的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报告不够规范,未对有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使投资者对于监事会职能的发挥产生质疑,无法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有可能影响其投资决策的效率。

表4监事会报告披露情况统计表

表5表明,上市公司对于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明显不足。从对购销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情况来看,在发生该类交易的51家公司中,有48家(占94.12%)未严格遵循年度报告准则,主要表现在未对交易价格、结算方式、关联交易事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以及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续性等重要信息进行披露;从对资产、股权转让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情况来看,在发生该类交易的28家公司中,有19家(占67.86%)未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披露,主要问题在于未对定价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评估价格等信息进行披露;从对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事项等的披露情况来看,在发生该类交易的45家公司中,只有4家按照准则要求予以披露,多数企业未披露关联事项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等。

表5重要关联交易事项披露情况统计表

6.财务会计报告

从表6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能够按照准则的要求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并且有多家公司在法定披露项目之外进行自愿披露。在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97家的上市公司中,有71家(占73.20%)提供了审计报告,有90家(占92.78%)提供了会计报表附注,显示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方面的主动性较强。

表6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情况统计表

三、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评估

通过上述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股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定披露特征明显,自愿披露不足。从形式上看,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均能按照年度报告准则规定的项目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从内容来看,除财务会计报告、股本变动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仅囿于年度报告准则所要求的项目,而对于自愿披露项目则缺乏应有的关注。事实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是有关监管机构法定要求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缺乏来自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的有力支持,年度报告的信息含量一定会大打折扣,从而必然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

2.披露内容避重就轻,缺乏应有的公允性。虽然,年度报告披露是一门选择的艺术,但必须以公允中立为前提。而目前上市公司在公允披露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集中表现为对重要项目披露不足。从上述调查资料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普遍对公司投资情况、新年度的业务发展计划、重要关联交易等与投资者决策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披露语焉不详或完全未披露,从而降低了年度报告的可靠性。

3.披露时间滞后,缺乏及时性。虽然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但分析发现,多数上市公司选择报告期限的后60天而非前60天对外披露年度报告,其中选择前30天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不足1%,选择前60天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不足20%,信息的滞后严重削弱了其决策的相关性。

四、简短结论与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目前上市公司在执行年度报告准则方面总体表现良好,但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改进:

1.将公司治理状况纳入年报披露的范围。随着年报披露准则的修改和完善,有关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如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已从最初的混合报告、辅助报告发展成为专门报告。但这些报告仅限于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和公司有关情况的一般说明,而未涉及对股东权利维护状况、中小股东权利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受保护状况等公司治理主要内容的披露。现有的披露内容难以使投资人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治理效率作出恰当的判断,这在根本上动摇了投资人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可信度,从而使年度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下降。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有必要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2.减少年度报告披露准则中的可选择性条款,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年度报告披露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可选择条款,增强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有利于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但这种可选择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上市公司信息的不可比,为投资者理解财务报告进而进行投资决策人为地设置了障碍,可见,减少年度报告披露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可选择条款已属必要。

3.不断完善法定项目的披露。首先,应按产品、行业或地区按要求及时提供分部报表,进而,对于与投资者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定量的财务预测信息、股本变动情况、监事会的独立意见、重要的业务数据、股东权益变动情况、主要的会计报表附注等,应作为法定披露项目予以规范。同时,应处理好年度报告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构造一个内在统一的制度体系。

4.加强自愿性项目的披露。年度报告披露准则通常只规定最低的披露要求,这些最低的披露要求构成了上市公司法定披露的内容。然而,要作到充分披露,就有必要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从而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能使公司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然而,过度披露则可能会使公司的竞争力受到损害。所以,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时,管理者既要做到向投资者释放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应注意对事关企业竞争力的信息予以保护。

摘要: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形式,它传递着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方面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石所在。本文以部分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为样本,对现行年度报告披露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提供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1994年1月10日,1997年12月17日,1998年12月10日,1999年12月8日。

[2]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41—48。

[3]林志毅等.会计信息披露:动因、现状、问题及对策.见:张金良等编,证券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