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0:51:09

奶牛业

奶牛业范文篇1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速奶牛提质扩群

1、实行购牛补贴。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饲养奶牛积极性,通过以点带面,加速我县奶牛提质扩群,县财政对农户购买奶牛实行补贴。奶农从市外引进系谱清楚、手续齐全的成年荷斯坦等高产奶牛,经畜牧部门验收确认后,从财政支农资金中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头250元;年内累计达到300头的养殖户或小区,除享受县里的补贴外,还享受市政府25万元的政策补贴。

2、县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户购买奶牛给予贷款支持。大力推广“户贷企保”、“小额信贷”、“联户担保”等贷款模式,小区业主可以挤奶、运奶设备和可出让的土地等固定资产做抵押贷款,加快发展壮大奶牛小区规模。

3、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创办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充分利用我县土地、饲草饲料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更多的资金向奶牛产业转移。对各类投资经营主体投资兴办的奶牛养殖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建设用地不搞永久性建筑的奶业养殖用地及配套设施,可不办理用地手续。对符合政策的奶牛小区、规模养殖场的用电执行农业用电标准,用水执行农业用水标准。

二、大力支持发展饲草饲料产业

1、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饲草饲料种植。大力发展饲料作物和优质牧草种植,重点发展林草间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盐碱地、低产田,种植冬牧70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充分发挥我县今年饲草种植项目的优势,重点支持奶牛养殖户发展,对单块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草大户给予种子补贴。

2、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青贮、微贮、氨化处理力度,推广种植饲用玉米和全株青贮。对农户购置的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机械,按国家大型农机具有关政策进行补贴。

3、发展奶牛专用饲料。大力发展奶牛专用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积极搞好全混合日粮技术的推广试点工作。

4、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坚决查处在饲料产品中添加违禁药品和滥制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网络。

三、强化奶业技术服务工作

1、加强对基层奶牛配种改良站点的扶持和管理。积极向上争取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加快标准化配种改良站点建设步伐,推行配种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提高配种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站建设,做好牛群的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对繁殖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畜牧、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对规模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大力推广《河北省奶牛小区建设标准》,提高奶牛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

四、加快奶牛胚胎移植和优质冻精推广工作

1、积极申报省胚胎移植补贴项目,每头准胎性控奶牛可获省财政补贴3000元。做好胚胎牛的保护、性能测定、管理记录等工作,防止优质奶牛流失,培育优质奶牛核心群。

2、积极申报农业部和省优质奶牛冻精补贴项目,每支冻精可获得上级财政补贴15-20元。在全县推广优质奶牛冻精,确保后裔生产性能的提高,加速扩大优质奶牛群体。

奶牛业范文篇2

一、市奶牛发展基本情况

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65公里。总人口65.6万人,乡村人口573170人,有农户184985户,全市幅员面积1384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64个村(社区),3689个组。2013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2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从2005年开始,成功引进奶牛业巨头伊利集团到该市投资,带动了当地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于2005年制定了《2006-2010年市奶牛养殖发展规划》,“要求力争到2010年,建成5万头良种奶牛养殖基地和15万亩牧草基地。采用千头标准养殖场+百头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拟规划修建10个千头良种奶牛示范场,200-400个存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实际到现在全市现存栏奶牛9000余头,有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17个,其中伊利集团建养殖场3个,存栏奶牛5000头左右。全市日产牛奶120吨,年产4.3万吨。伊利集团年产值达13亿元,创造税收7400万元。

二、奶牛业发展过程

2005年市奶牛业基本上为空白,仅存栏奶牛100头左右。在成功引进伊利集团后,政府大力发展基地,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奶牛,为企业建立“第一车间”。2008年就发展到存栏奶牛2500余头,但由于农户养殖技术缺乏、防疫意识差,饲草饲料不到位,价格低,造成养殖户全面亏损,同时发生了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当地的农发局局长被免职,分管局长受到刑事处分,一度奶牛业发展停滞不前。2008年市委、政府改变策略,要求公司建基地,发展奶牛业,为企业自身解决奶源,经过几年努力,公司建立了三个规模养殖场,存栏奶牛5000余头,这样使公司自身得到了壮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奶农的发展。使公司与农户都受益,现全市奶牛存栏量达9000余头。

三、政策措施到位

1、市政府成立了奶牛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各成员部门主要责任人为成员,严格工作措施,斗硬奖惩,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筹措资金,落实扶持政策。2006年开始的几年内,筹措资金近1亿元(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支持7000万元,争取到成都市1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同时也积极向中省申请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支持奶牛业的发展。主要用由圈舍、引进奶牛、种植牧草、奶牛配种和奶价补助。在2008年12月31日前购进良种奶牛,经验收合格后市政府补助800元;凡在市境内修建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由市政府将路、电、迅配套进场;常年存栏量在100-299头的补助1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300-499头的补助2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500-999头的补助3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1000头以上的补助100万元;养殖小区(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还可以增加补助。从而形成多个百头养殖小区基地发展格局。同时也对伊利集团公司的加工基地进行补助,政府承诺补助4000万元,但由于政府财力原因,只兑现了2000万元。

3、该市由政府出资成立了农兴奶牛发展公司。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同时为奶农担保贷款。几年内修建了存栏奶牛100头的养殖单元40个,可存栏奶牛4000头,建设完成后,提供给农户饲养奶牛,公司只收取圈舍租金。同时收购经营差的养殖场。

四、建议

1、尽最大努力争取伊利集团到我县开设乳制品加工厂,建立养殖基地。但前提是首先要建立加工厂,才能建养殖基地。这样既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培植地方税源。

2、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建议我县在财政支农资金中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支持企业及农户发展养殖基地。县畜牧部门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国家奶牛标准化小区建设”、“省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等项目中每年力争争取到4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奶牛业。指点鼓励伊利集团自建基地,同时带动有能力的养殖者参与基地建设。

2、县交通局要在农村公路项目上配套养殖小区或加工厂区的道路建设资金,县环保努力向上级争取环保项目资金,同时其它相关部门(如扶贫、能源等)也要积极安排项目资金用于奶牛业的发展。

3、县国土部门要根据奶牛养殖小区选址情况,及时调整农田建设规划。

4、建议公司首先建设养殖奶牛基地,带动和培训当地农民养殖奶牛。

5、由政府出资建立奶牛发展融资担保公司,为奶农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奶牛业范文篇3

(一)双城市奶牛产业基本情况

双城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东北亚中心城市—哈尔滨市近郊,被誉为“天鹅项下明珠”。京哈铁路、京哈公路、同三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双城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是东北历史名城,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曾设在这里。全市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9万亩,辖9镇15乡246个行政村,总人口8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万。2007年财政收入7.3亿元。2007年末,农业总产值实现92.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牧业人均收入2818元,占农民人均收入5422元的52%。双城是全国粮食生产10强县(市),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30亿斤以上;是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市),年生产鲜奶63万吨;是全国食品工业10强县(市);是黑龙江省十强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二位。近年来,通过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和品牌战略,初步形成了以雀巢、娃哈哈为代表的乳制品业;以山东“六合”、荣耀饲料为代表的饲料产业。双城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实施主辅换位、打造产业强市战略,近10年来始终保持奶牛存栏年均增长15%、牛奶产量年均增长17%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奶牛存栏27.1万头。2007年乳制品加工业实现税金2.3亿元。

(二)克东县奶牛产业基本情况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隶属于齐齐哈尔市,距省城哈尔滨市283公里,距齐齐哈尔市202公里,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4镇3乡10个农林牧场,98个行政村,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耕地面积162.4万亩。克东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是中国腐乳之乡。

克东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农业小、工业弱、财政穷”的境地。2001年以来,他们深刻审视县情,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提出了“工业立县、乳业兴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发展以奶牛生产为核心的畜牧业主导型农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懈抓奶源、建基地、壮龙头。经过全县上下6年多的共同努力,奶源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奶牛存栏由起步阶段的1350头增加到去年的2.2万头,饲养总量扩大了15.3倍;飞鹤乳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飞鹤乳业在克东实现产值11.7亿元,上缴税金4039万元。乳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牧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7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900元,是2002年的4.1倍;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10.7%提高到2007年的23.3%。建成万头牧场1个,培育奶牛小区15处,发展万头奶牛镇1个、千头奶牛村2个、500头以上奶牛专业村13个、5头以上奶牛专业户562户。为了推动乳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该县顺应奶牛发展趋势,围绕龙头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又提出了未来三年全县奶牛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主要目标,即以飞鹤万头欧美国际示范牧场为龙头,以多种经营形式的中小型牧场为主体,以千家万户普养为基础,推动奶牛生产由普养向规模化、科学化转变,全面构筑奶牛发展新格局。

(三)甘南县奶牛产业基本情况

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右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半农半牧县份。全县幅员面积4782平方公里,辖5乡5镇、95个行政村、611个自然屯,耕地面积279.6万亩,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兴牧富民战略,始终坚持把奶牛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主辅换位的优势产业来抓,通过采取强化领导抓推进,招商引资建龙头,增加投入扩总量,强化基础搞服务等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该县奶牛存栏达到7.5万头,奶牛超万头乡镇1个,超五千头乡镇3个,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5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980户。2007年末,全县鲜奶产量达到13万吨,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加工鲜奶4.6万吨。奶牛生产在全省66个县(市)排名第十位,在全市九县当中排第二位。

二、基本经验和启示

黑龙江双城、克东、甘南等市县在短短10-20年里,有的甚至在几年时间内,奶牛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现已成为举足轻重、富县裕民、具有强大带动力的乳品生产基地,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启示:

(一)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有本地强大的龙头企业牵动。我们知道,一列满载的火车,引擎越强大跑的就越快,反之跑的就慢。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强大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壮大奶牛产业的强大引擎。因此,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奶牛产业关键中的关键。双城市乳业的崛起得益于成功引进雀巢公司和娃哈哈乳制品公司。公司的发展壮大为地方带来税收,增加了税收的政府会更有实力反哺奶牛养殖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雀巢公司自1990年在双城建厂投产以来,投资总量已达7.16亿元。经不断扩建,日加工能力已由当初的200吨增至目前的1500吨。正在进行的四期扩建将使鲜奶日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克东和甘南乳业的腾飞得益于飞鹤乳业的成功入驻。克东飞鹤乳业日鲜奶加工能力从2001年不足40吨提高到现在的500吨,七年来累计实现产值29.86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3162亿元,占全县工商税总收入的46%。甘南飞鹤乳业投资3.6亿元,现在一期工程已投入生产,预计到2010年,该企业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日处理鲜奶将达到1000吨,年可创产值16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我们过去奶牛产业发展不快,是与本地没有强大的能带来税源的龙头企业牵动因素分不开的。

(二)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几个县市的经验告诉我们,把奶牛产业确定为畜牧业重点突破口后,政府的各项扶持措施必须要相应跟上。通过座谈,我们感觉到他们制定的扶持政策,很超前很有气魄。尤其是甘南和克东两个财政收入亿元左右的县份,制定政策手笔之大令人叹服。譬如,为了调动干部群众发展奶牛的积极性,克东先后实行了购牛补贴和交售鲜奶补贴。2006年实行每购买一头奶牛补贴1000元政策,当年发放购牛补贴资金500万元。2007年购牛补贴改为奶汁补贴,向飞鹤每交售一公斤鲜奶补贴0.1元,当年发放奶汁补贴资金217万元。对于交奶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县财政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对购买牧业机械、保险、建青贮窖和沼气池也相应给予补贴。对于外来投资建设大型标准化牧场的租地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并给青贮饲料地补贴。甘南县对于发展奶牛先进乡镇和领导干部进行奖励,将地方税收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乡镇财政,各乡镇从县里奖励的50%中拿出50%奖励党委书记、乡镇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同时对村和村干部也制定了奖励办法。双城对各乡镇建立了返税政策,交售鲜奶越多,返税比例越高。对达到一定数量的招商养牛引进者、对机关事业单位创办一定规模股份制牛场、对奶牛大户都实行奖励政策。对连续两年成母牛存栏超过50头,符合《干部任用管理条例》的,一般干部提拔为副科级,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并兑现工资待遇。可以说,他们制定的某些政策,是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从这些可以充分看出他们思想之解放,观念之超前,气魄之大来。

(三)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加强领导并保持政策连续性。从几个兄弟县市的基本做法来看,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除了都是把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产业做为大产业和主导产业来抓,把奶牛产业作为畜牧业的突破口以外,更重要的是领导重视,体现在主要领导重视。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亲自过问亲自抓,他们将乡村党政主要领导确定为第一责任人。而且一届一届班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班子更迭,领导更换,但指导思想不换,思路不变,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奶牛产业的良好氛围。克东将奶牛生产作为农村三项工作的首位。为加强奶源市场的管理,各地都专门成立了由牧业局牵头,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物价、交通、卫生、农机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奶业管理办公室。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县的奶牛产业一度是走在双城等地前面的,那时双城就曾经多次组织人员到我县来学习取经。几经波折,现在他们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我们现在已经远远落后,和双城不可同日而语了。

(四)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破解资金瓶颈难题。在奶牛发展上,和我们起步相似的甘南县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甘南县遵循区域布局、专业生产、规模推进的原则,采取增加信贷投入、利用扶贫资金、发动农民自筹等措施,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以购为主,引繁结合,迅速扩张总量。200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奶牛专项信用贷款和扶贫款26245万元,其中扶贫款2376万元,信贷资金23869万元。2007年新增奶牛1.5万头,新增奶牛专业屯12个。

(五)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必须要加强三个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防疫灭病体系建设。奶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防疫灭病体系的建立健全。几个县市都建立健全了县(市)、乡、村三级较为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稳定了防疫队伍,人员都纳入全额预算盘子。甘南县每年拨付18.7万元专款,用于解决村防疫员的工资,极大地调动了村级防疫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繁育改良体系建设。现在他们都由过去的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由忽视奶牛单产向提高单产转变,都加大了繁育改良的的投入力度,加大了冷配站点的铺设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品种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由于国家政策倾斜的原因,他们都实行了奶牛良种补贴和后备母牛补贴。甘南县在国家扶贫办的支持下,还大范围搞了奶牛性控胚胎移植工作,他们与青岛剑桥湾现代牛业公司合作,利用当地丰富的黄牛资源进行奶牛性控胚胎移植,加快了奶牛良种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他们都在大力推广青贮饲喂技术,把饲喂青贮饲料作为提高奶牛单产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广泛发动农户种植青贮玉米的同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养殖规模户和合作社发展青贮饲料。以双城为例,目前,全市青贮公司已发展到5家,年生产青贮饲料14万吨,今年计划种植20万亩青贮,基本保证一头奶牛一亩青贮。

客观地说,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了一定养殖规模,干部群众取得一定的养殖经验。但由于奶牛品质较差,规模化、科学化养殖程度较低,鲜奶市场持续疲软,养殖成本攀升,效益下降,本地没有税源型龙头企业,加上个别地方对奶牛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奶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考察,我们感到奶牛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项目,一般的工业项目可以富县但不能裕民,奶牛产业是既能富县又能裕民。扶持奶牛产业既能增强县财力,还能惠及“三农”,是不可多得的好产业。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目前是奶牛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应该发挥我县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紧紧抓住奶价市场走高和飞鹤乳业在我县投资建厂的机遇,采取多种措施迅速发展壮大奶牛产业。

三、几点建议

我县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养殖基础。从地理环境上看,我们和双城都位于北纬45度世界公认的奶牛养殖黄金带上,非常适合发展奶牛。除双城靠近大城市,地理区位比我们有优势外,克东、甘南的地理位置优势都不如我们。从资源要素禀赋上看,据统计资料显示,双城草原面积为26.4万亩,克东草原面积为19.4万亩,甘南草原面积为111.5万亩。我们的草原资源要比他们都优越。从地方财力投入潜力上看,克东和甘南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借鉴兄弟县市经验,对我县奶牛产业发展提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奶牛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主要领导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抓,把发展奶牛产业当成富县裕民的大产业来抓。要一把手挂帅,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领导机制。要尽快成立由牧业局牵头,监察、工商、公安、技术监督、卫生、广电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奶业管理办公室,人员由组织部门从相关单位副局级干部或优秀后备干部中选调,并安排专车,落实相应经费。

(二)制定更加灵活更加实用更加超前的优惠和激励政策。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各项优惠和激励政策,对照先进县市有关政策,汲取经验教训,做到扬长避短,去粗取精。要在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更加优惠、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在激励政策上,要舍得真金白银的投入,以此激励和调动干部群众发展奶牛的积极性。

(三)切实研究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除借鉴兄弟县市的做法外,为了尽快发展奶牛业,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独辟蹊径,研究其他办法。比如,我们在目前财政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每年是否可以列支2000万元左右的牧业发展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是否可以采取县财政担保的方式,利用国开村镇银行软贷款发展奶牛业;是否可以利用世行、国际农发等低息贷款资金发展奶牛业;是否可以调整牧业贴息资金的用途,将每年列支的300万牧业贴息资金,用做还贷风险准备金。只要我们严格把关,风险也是可以降低和规避的。此外,还要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支持。财政、发改、扶贫、牧业、农发等部门要超前谋划,组织人员编写各类项目,建立项目库。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多争取一些国家扶持政策。

奶牛业范文篇4

主要对策:

一、理顺价格政策,发展市场经济

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和市场风险保障机制.牛奶的生产收购要实行最低保护价。平衡生奶收购价与饲料市场价的比率关系,兼顾生产、加工、销售三者利益.同时,建立奶业风险基金.由生产者、乳品加工单位和政府各承担一点。

二、巩固城郊.加快郊县奶牛蓦地建设

近郊奶牛向中、远郊转移,是奶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以乳品加工为龙头,相对集中,联片发展。建立股份制奶业集团公司,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

奶牛业范文篇5

关键词:奶牛养殖企业;管理会计;企业决策

管理会计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规模奶牛养殖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进一步研究促进规模奶牛养殖企业中管理会计良好应用的策略意义重大,有助于管理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助力规模奶牛养殖企业良好发展。

一、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一)管理会计定义

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内部经营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一种经营管理活动,主要是将企业当前或未来资金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管理决策,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1]。管理会计中涵盖了管理及会计两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两者结合的产物,也是当前环境下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管理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预测、规划、控制、决策以及实施上均具备一定的价值,其中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是预测与决策,而规划与控制功能则主要是企业成本规划以及管理控制中的关键,对于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管理会计的作用

首先,可为企业决策制定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企业所制定出的管理决策应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确保其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而若想获得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总结,从而详细掌握企业市场状况、经营现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2],以此作为决策制定的主要依据,这一过程可以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实现,因此,管理会计可为企业决策制定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其次,保证企业预算编制工作质量。预算方案编制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目标制定得合理与否,而全面的预算方案要找出企业经营的不足,针对性地修正不合理预算,同时还应强化对相应预算数据的分析,以保证预算工作的真实性及合理性。通过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更好地实施财务经营预算控制。最后,有利于控制评价业绩。企业管理者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会通过对日常经营业绩的全面控制与评价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上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控制体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用管理会计,能够通过对各部分业绩情况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给考核部门对考核指标的评价提供依据,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做出针对性调整,提升企业管理效果,同时有助于企业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措施,使管理层更为清晰的了解企业经营目标。

二、规模奶牛养殖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实例

确定养殖规模是奶牛养殖企业经营者首要考虑的问题,简单而言就是若想实现企业盈利目标,养殖数量及产奶量需要达到什么范围。当固定成本确定后,还需确定相应的变动成本,包括饲料价格以及牛奶价格等。此时,最小规模产量会直接受到产奶量总贡献毛益补偿固定成本的影响,即:固定成本/(牛奶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可以通过管理会计工作做好奶牛养殖最小及最优规模决策。首先,最小规模决策。若某一牛场有产奶牛1000头(假设不考虑犊牛及牛粪收入),牛奶市场价格为3.5元/千克,并且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固定成本为500万元,日产奶量要达到2.74吨,年产奶量应达到1万吨,该牛场能够达到盈亏平衡;若该牛场每头日均产奶量为25千克,则该牛场的产奶牛头数最少应为1100头。其次,最优规模决策。当固定资产与劳动投入确定时,会存在较为稳定的牛奶价格。奶牛存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应的会计利润会出现增加趋势,当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则会出现下降变化。通常收入曲线会呈直线状态,成本曲线需要按照相应的统计数据做出实际分析,当成本增加与收益增加相等时,为最优规模。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实际经营环节,只要有资金投入能力,在不需要增加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这时所对应的最大养殖规模可以认定为最优规模。以上述牛场资料为例,假如该牛场固定成本为500万元不变的情况下,该牛场产奶牛养殖头数最大可达到1300头,如果超过1300头,固定成本将会增加,并且其增加的趋势会超过收入增加的趋势,则1300头牛为该牛场的最优养殖规模。最后,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规划以及管理控制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正常生产条件下,进行成本控制或制定计划时,会确定一个标准成本,从而为成本控制及成本计划编制提供有力依据。如奶牛养殖企业在制定全年的生产计划时,会制定各年龄段奶牛的头日饲养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牛群饲养成本计划。头日饲养成本是指一头牛一天所消耗的饲草料、人工、药品和机械费用等饲养成本的总和,它是奶牛养殖企业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基础指标,同时也是成本控制中的关键指标。生产运行环节,随着饲草料价格变动、消耗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实际头日饲养成本与计划头日饲养成本存在差异,通过头日饲养成本差异的对比,企业可以详细了解差异所在,细分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实施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以上述牛场为例,企业在月度核算中发现,成母牛的计划头日饲养成本为62元,但实际头日饲养成本为65元,该企业对两者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其差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粗饲料与精细料两者间的价格差异导致,并因此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企业成本得以控制。

三、促进规模奶牛养殖企业中管理会计良好应用的策略

(一)建立高素养的管理会计队伍

首先,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养规划。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效果会直接受到管理会计人才水平的影响。尽管当前规模奶牛养殖企业明确划分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范围,但管理会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会涉及一些财务信息,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通过对这些财务信息的全面分析,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为有效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综合水平,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使其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知识及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最后,进一步明确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自身职责,并且还应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同时,通过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主动、自发的提升自己。

(二)构建预算基础下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

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管理活动中,每一环节均会涉及相应的预算管理,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而企业预算管理环节实际是企业管理环节,基于此,才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被广泛用于规模奶牛养殖企业中。并且,基于信息体系呈现方式加以分析,预算工作的整合协调能力较强,能够实现信息体系的有效整合,例如,财务信息以及业务信息等。预算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种预算表格中呈现的信息,可以为管理会计工作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依据。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可以根据管理活动环节构建管理会计信息体系,也可以根据管理活动主体构建管理会计信息体系,两个体系实际构建中,均要以因果关系链为基础,从而为相应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此外,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计算机等技术健全管理会计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确保管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为后期管理会计的反馈调整打好基础,还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管理会计在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的良好开展意义重大。

(三)提高管理会计方法的科学性

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在各经营管理活动中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大新型管理会计方法应用力度的同时,还应确保其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强化管理会计方法的环境适应性以及动态性,即便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也能确保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系的稳定性。并且,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对管理会计工作相应内容及指标进行合理设置,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实际设置前应对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充分了解,找出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管理会计开展过程中,应以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为主要依据,对市场环境及企业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在动态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下,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

一些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时,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情况,这种情况下,使得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具备一定的盲目性,例如,未从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实际出发,盲目应用其他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影响到了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立足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对制度内容不断做出调整,制度制定后先将其应用于部分工作中,对其实施效果做出细致分析,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使之逐渐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提升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此外,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研究企业的经营内容,在专家建议下进行管理会计制度构建,明确相应职责。完善管理会计制度过程中,规模奶牛养殖企业还应将重点放在财务部门职能提升上,使其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做到详细了解,更好地统筹规划好业务及财务工作,确保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在企业决策、预算编制和评价业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模奶牛养殖企业应通过建立高素养的管理会计队伍、构建预算基础下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提高管理会计方法的科学性、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促进管理会计的良好应用,真正发挥出管理会计工作作用,促进规模奶牛养殖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魁,王亚丽.管理会计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9(15):153.

奶牛业范文篇6

但2009年以来,XXX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大幅攀升,2009年末和2009年头两个月,信用社的新增不良贷款达3000多万元,新增不良贷款中绝大部分的贷款用途为:奶牛养殖。因此,XXX镇奶牛养殖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大滑坡、奶牛养殖户的大面积亏损造成了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猛增,通过调查,形成养牛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饲料价格上涨,牛奶的销售价格低迷

从2009年3月,我县奶牛饲料的平均价格从0.6元左右/斤持续上涨,并上升到0.85元-0.90元/斤,涨幅高达42%,造成养牛业的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作为养牛业一项主要经济来源的牛奶销售收入,几年来牛奶的价格一直维持在0.8元-0.9元/斤这一区间,与饲料价格上涨的趋势不成正比。而经过测算,只有当牛奶价格高于饲料价格0.25元/斤以上时,养牛户通过销售牛奶获得销售收入,再减去饲料、雇工费、水电费、兽药、消毒费和贷款利息等费用支出,才能够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就是说0.25元的牛奶和饲料的差价是奶牛养殖的保本价格。因此,2009年3月份以来饲料和牛奶的市场价格变化,直接造成养牛业的大面积亏损。

二、奶牛销售价格下滑

饲料价格的持续走高的市场形势,使养牛业陷入了困境,由此产生的负作用使奶牛的价格大幅度下滑:优质成年奶牛的价格从高峰期(2003年)的每头1.8万元到2万元,下降到目前的8000元到1万元,差价达1万元左右;小母牛犊的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头6000-8000元,下降到目前的500元左右;淘汰奶牛的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头350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500元左右。目前已经出现了牛犊待卖但无人问津的现象。由此造成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成年奶牛价格下滑虽然目前对养牛户的经营不会产生直接的不利因素,也不是造成目前养牛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存栏的奶牛是信用社金额巨大的信贷资产之一,其价格的贬值,直接造成养牛户的资不抵债,使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形成了巨大的风险。同时其价格的走低与饲料价格的攀升的现实,直接形成牛犊和淘汰奶牛价格的下滑;

2、2009年以前,养牛户通过销售牛奶获得销售收入,已经基本可以与各项支出和相关费用相抵,部分自有资金比例高、养殖经验丰富的养牛户在这一环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利润。并且,养牛户流动资金充足,配方科学、质量良好、投量合理的饲料喂养,使得奶牛的产奶量多、奶质好,并且产犊率高。由于牛犊数量充裕,养牛户在保留一定数量牛犊继续喂养、扩大养殖规模以外,可以对剩余的牛犊进行销售,每头6000-8000元的销售收入也是实现利润的根本保障。同时,一部分年龄大、产奶低的淘汰奶牛也可以较高的价格进行变现。因此奶头养殖业的行情曾经是"一片大好"。但是2009年3月以来,饲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让养牛户入不敷出,而由此带动的牛犊和淘汰牛价格滑坡的负面市场效应,更让奶牛养殖业的经营雪上加霜,微薄的销售收入解决不了养牛户资金紧张的根本问题。

三、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出现恶性循环

由于上述原因,部分养牛户在销售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流动资金短缺,但仍必须投入资金,进行必要的饲料投量,因此只能四处借钱举债来养活奶牛。但由于短期内资金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难以改变,其流动资金日益减少,只能缩减资金投入,靠减少饲料的投入量或降低饲料的营养含量进行维持,而这又势必造成奶牛体质的下降、产奶量的降低,所以牛奶和牛犊销售收入的减少的结果又在所难免,奶牛业的生产和经营出现了恶性的循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养牛户已经私自变卖、转让奶牛来养活其它的奶牛,这种"以牛养牛"的现象,将给信用社的信贷资产造成直接的风险。

四、奶牛选购价格过高、奶牛质量参差不齐

2003年奶牛和牛奶市场待续升温,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大量农户选择从事奶牛养殖。同时,过热的市场造成了奶牛的价格膨胀,2003年7-12月份,成年奶牛的市场价格高达2万多元。由于部分农户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和必要的养殖经验,在其从事养殖的起步阶段,就出现了只重数量、不顾价格、不重质量的现象,盲目地购进大量的奶牛。据统计:2003年下半年,XXX镇农户以2万元左右的高价,新增存栏奶牛5000余头,人为地造成养殖成本过高。而且由于部分养牛户缺乏必要的选牛经验,部分奶牛品种不纯、体质差、产奶量低,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部分养牛户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养牛方法,病牛和死牛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奶牛市场刚刚趋于平稳的2009年初,其经营就已经出现了亏损,使信用社的贷款过早地出现了不良。勉强维持经营的养牛户也由于较高养殖成本和质量较差的奶牛等因素,在日常同样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目前的经营也已经陷入了困境,无法正常归还信用社的贷款。

五、养牛户经营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东棘镇的大部分养牛户搞专业养殖,放弃了农业种植,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此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在无法获得信用社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就无法正常经营,这也是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之一。

六、信用环境污染,信用观念有待加强

由于养牛业的大面积亏损,以及XXX信用社2009年全年基本停止发放养牛贷款的现实,部分养牛户失去了继续经营的信心,对还贷和结息有抵触情绪。一些养牛户持攀比、观望态度,以至一些原本信用意识良好的养殖户也不能主动归还信用社的贷款,加大了信用社信贷人员的工作量,致使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出现了"前清后增"。2002年以来,XXX镇作为XX市"信用工程"的试点,初步建立的信用环境受到污染,广大农户初步形成的信用意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七、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工作脱节

由于XXX信用社的贷款笔数多、XXX镇的地域较为分散、养牛户主动还贷的比例偏低、信用社信贷人员少、贷款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信用社的贷后检查工作跟不上,对到期贷款的催收工作不到位,使信用社的信贷工作只停留在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被动清收上,信贷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这也是信用社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县政府承诺的小额贷款贴息款没有及时到位

奶牛业范文篇7

一、在奶牛业发展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抢抓机遇,建站促发展

我们大造舆论,在全乡上下形成“支持伊利、发展自己”的舆论氛围。经给农户算效益帐,群众热情高涨起来了。群众认识了,乡政府主要领导便天天跑企业,讲明我们所处的环境,具备的优势,发展的空间,我们的诚意深深打动了企业,当年就为我们乡建了3个标准化奶站。目前企业投资900万元,在全乡共建标准化奶站15个。但奶牛少、地处偏远的村屯,企业不可能建站,我们就与企业商量鼓励个人建站,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筹资建站。通过“投资建站,以站促养”办法,在6村19个屯共建大小承包奶站(点)17个。目前全乡3,876户,已有3,395户养上奶牛,占87.6%。

(二)拓宽筹资渠道、扩群增量

我们积极引导农民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养殖奶牛中来,向农民宣传“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思想,在内部挖潜.五年来,农民自筹资金达8000万元,用于发展奶牛业。我们帮助农民协调各种关系,采取奶资担保,工资担保,信用户联保等办法,共利用伊利企业养牛贷款2200万元,信合贷款240万元,农行贷款50万元,购进奶牛2,145头。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出台16条引资养牛优惠政策实施定向定位招商,吸纳社会各方资金,投资养奶牛,办牧场。大庆石油管理局下岗职工范虹2001年到小康村投资50万元养奶牛,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到35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在已有六个市县31人,在我乡投资2120万元,饲养奶牛751头。

(三)典型带动,规模推进促发展

一是借典型示范群众。乡村两级先后20次组织近500名农牧民远到全省奶牛之星双城,近到本县小八盘参观典型开阔视野,用先进的生产经验解决农牧民在奶牛生产中落后的生产方式。

二是用典型引路,让典型说话。前伍代村是我县有名的民族贫困村。2000年,乡政府号召群众发展奶牛,群众认为养奶牛不托底,原村党支部书记吴福林带头购买5头奶牛,当年获得纯效益1.6万元,群众看在眼里,动在心上,纷纷买进奶牛,几年时间,这个村奶牛存栏便由当初的260头猛增到目前的1,832头。

三是走规模、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以乡辟小区、建专业村屯、村育大户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目前10头以上奶牛大户发展到108户、20头以上大户发展到14户.2003年辟建烟屯村林业队和乡牧场2个奶牛小区,1处标准化、规模化克尔台村奶牛公寓。

(四)延伸产业链条,保障牧业发展

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发展。今年,全乡7.8万亩耕地,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就达到了5.6万亩,其中种植青贮3万亩、健宝牧草3900亩、紫花苜蓿900亩。

二是兴建草业促发展。2002年以来我们对辖区内12.4万亩草原全部实行禁牧政策,奶牛养殖全部实现了舍饲化,保护了草原,恢复了生态环境,缓解了草原压力。同时,我们采取政府出资种草、改草,加大对草原治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先后围栏封育种改草5.5万亩。

三是狠抓水源建设促发展。2001年以来,我们鼓励群众围绕牧业发展打抗旱井,政府出台了对连片种植青贮30亩上的地块免费出资打一眼抗旱小井,对连片种植青贮200亩以上的免费打一眼中深井,对种植紫花苜宿、健宝牧草200亩以上的同样免费打一眼中深井的优惠政策,4年来共为农民免费打大小抗旱井300余眼。

(五)繁防引管建并举,提质增效

加快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要推进奶牛业的提档升级,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在扩张奶牛饲养数量的同时,把提质增效作为建设奶牛大乡的主攻方向,在繁育优良母群、强化防检疫力度,引进和购入优质高产奶牛、科学饲养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5个方面,为提质增效提供保障。

二、在民族扶贫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扶贫措施

(一)实施科技扶贫。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计划。突出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奶牛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

一是搞好种植业科技推广,夯实奶牛业发展基础。2003年以来,在种植业生产上,全面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增加了种植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满足了奶牛业发展对优质充足饲料的需求。

二是推广应用秸杆加工转化技术。近年来,县乡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举办奶牛科学饲养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15600余人次,科学养牛技术已在全乡推广。通过秸杆转化利用,种植业亩增收50元,全乡种植业增收近380万元,增产鲜奶3300吨,增收500万元。

三是推广应用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今年我们共召开青贮、牧草种植饲喂技术现场会8次,有力地促进了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增加科技中心户。我们坚持每屯建3—5户科技中心户,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克尔台村八宝代屯科技中心户宋海深,全面推行奶牛科学饲养,奶牛平均单产6.5吨,纯收入6万余元。全乡群众,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通过学科学,掌握了奶牛养殖、青贮种植等实用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

(二)实施包扶扶贫。2003年8月份,我们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向贫困大学生献爱心活动,为波布代村小马家屯贫困学生马琳、马悦双胞胎姐妹捐款7200元,县政府副县长李世宇个人拿出2000元,县教育局支持4600元,圆了姐妹二人大学梦。今年,定点包扶我乡的县直单位是劳动局、气象局、农发行和药监局。李世宇县长及各包扶单位共为23户贫困户筹措化肥30袋,现金3250元;为村卫生所捐赠办公桌椅3套。还重点完成了后(后伍代)--东(东新屯)红砖路铺装、村小学上电、村卫生所内部装配、村办公室维修等工作。前五代、后五代两屯的自来水安装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三)实施招商扶贫。大庆投资者魏永华自筹资金20万元在波贺岗子屯建奶站,通过建站促进了奶牛业的发展。以资源为载体,先后引进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区刘久杰、大庆市供水公司张传彬等4户客商,投资355万元,利用波贺岗子屯土地,建立转基因杨树苗木基地、中草药基地和养牛基地。通过招商扶贫不仅给波贺岗子屯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资金,而且每年最少能安排本屯剩余劳动力20余名,年务工收入8万元以上。在招商引资户的带动下,该屯奶牛存栏由2002年初48头,发展到156头。除此之外,又养鹅2900只,加上国家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该屯2004年收入达84万元。

(四)突出主导产业,坚持以牧为主脱贫。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为扶贫攻坚带来的新机遇,我乡提出了“以草为业、以农养牧、以牧立乡、以鹅脱贫、以牛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主要靠牧业经济来实现脱贫致富。

一是实施扶贫牛工程。2001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扶持烟屯村5个大户养牛,创建“一强带四贫”扶贫联合体。联合体负责人给所带贫困户物资无偿援助,帮助确立脱贫主导产业。王彦章给贫困户张有金1头价值1.5万元大奶牛(日产奶50斤),在扶持其脱贫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张有金致富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张有金家已基本摆脱贫困。2003年,乡党委、政府为扎朗格村167户贫困户协调伊利公司养牛借款278.4万元,购买奶牛348头。

二是农经济向牧经济转变。2000年,我们采取“一强带四贫”的办法,将利用财政资金7万元购买的7台小型拖拉机无偿分发给7个有丰富生产经验、致富能力强的农户,他们每人包扶4户贫困户,为这些贫困户无偿指导服务三年,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02--2003年,按照县政府规划整村推进扶贫办法,给扎朗格村扶贫肉牛资金23.8万元,68户贫困户实现养牛。2003年出资5万元扶助106户养鹅,共饲养8500只。其中马占友养鹅1000只,当年实现纯收入1.3万元。

奶牛业范文篇8

(一)强化组织发动,狠抓领导落实。成立了奶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大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充实领导力量,并对县级领导抓线包项联企联乡责任制领导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确定由县人大主任、常委副县长、政协副主席具体抓奶牛产业。他们把奶牛产业作为镇赉县委、县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全县畜牧产业的中心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主要领导不仅“挂帅”更要“出征”,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抓落实。并把奶牛产业发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考核,与领导政绩挂钩。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使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棘手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可以说为奶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二)加强宣传引导,狠抓思想落实。一是在电视台专门开辟了奶牛产业发展专栏,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宣传搞好奶牛产业的重要意义、发展前景和发展优势,宣传养奶牛致富的先进典型。二是他们专门编制了牧业发展简报,设立奶牛专栏,随时传达上级精神,及时报道各地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发展成果,宣传成功经验,增强群众的发展积极性。三是组织牧业部门的业务骨干、养殖大户和饲养能手开展巡回演讲,广泛宣传奶牛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潜力和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的发展信心。同时,他们还利用各种科普大集和“三下乡”活动,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奶牛产业的宣传,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关心奶牛产业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对奶牛产业发展认识上有很大程度提高,认可程度不断增强,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狠抓政策落实。资金不足是奶牛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自筹,通过给政策,鼓励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实行奖励政策吸引广大储户到农村信用联社储蓄。第三,加大贴息补助力度。镇赉县今年在信用联社安排畜牧业的贷款就达1亿元,并明确重点要向发展奶牛业上倾斜,县财政将给予50%利息贴息。全县已发放畜牧业贷款7000万元,财政将贴息300万元,其中:用于奶牛产业发展贷款1000万元。在抓好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原镇发[20*]37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奶牛产业的意见》和镇发[20*]29号文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带头发展奶牛业实施方案》中的优惠政策做了更为详细补充,重新制定了《关于加快奶牛产业发展的补充优惠政策》,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文件对发展奶牛在用水、用电、占地以及胚胎移植补助等多个方面给奶户和奶站最大优惠,支持奶牛产业发展。

(四)跟踪技术指导,狠抓服务落实。针对当前镇赉县奶牛饲养管理参差不齐的实际,他们把加强服务管理,提高饲养水平作为奶牛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中时间,重点解决。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集中开展技术帮扶。从6月份开始,由牧业部门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到全县8个养殖奶牛乡镇场,对当前奶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一方面摸清情况,另一方面开展技术帮扶。特别是对饲养管理不好,奶量始终上不去的奶牛大户进行登记造册,由牧业部门派专人逐户研究措施,实行重点帮扶。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开展对口帮扶。他们在各乡镇建立了奶牛发展对口帮扶责任制,对饲养管理差,奶质奶量始终上不去的“掉头户”,根据实际情况由乡镇干部一对一进行包保,并与乡镇签定责任状,限期提高奶质和产奶量。三是抓好饲料青贮。组织养奶牛户利用秸杆青贮和紫花目蓿等作原料,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四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县财政专门拿出5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牧业,特别是奶牛产业发展的养殖培训。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奶牛技术培训班10次,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000余份,县电视台播放奶牛养殖技术讲座15次,极大地提高全县奶牛科学饲养水平。

奶牛业范文篇9

关键词:陕西省;奶牛产业;成就;问题;对策

奶牛产业作为陕西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奶牛存栏数量居全国第七位,产奶量居全国第六位,是陕西在全国畜牧业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的畜牧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1奶牛产业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1.1奶牛产奶量大幅增加

陕西奶牛从1954年60多头起步,经过60多年不断改良引进,2015年底存栏数量达到45.5万头,跃居全国奶牛养殖大省之一;产奶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2300kg多提升到现在的5600kg多,比全国平均水平5400多kg高出200kg。

1.2奶牛群体品质普遍提升

陕西奶牛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黄牛改良。经过多年的连续改良,遗传改良进展成效显著,牛群品质大幅提升,2015年底关中地区1胎奶牛线性整体评分达到80.2分,乳用特性达到80.1分,奶牛产奶量年平均遗传进展80~100kg,世代遗传进展320~400kg。

1.3奶牛群体结构趋于优化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陕西奶牛的散养方式转入规模化养殖。目前,陕西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存栏量占总存栏量的41.6%(全国45%),机械化挤奶率达到100%。奶牛规模化程度的加快,助推了牛群结构的优化,2015年底牛群结构约为成母牛66%、成母牛10%、青年牛4%和犊牛20%,已基本趋向于合理结构。

1.4奶牛产业发展技术贡献提升

奶牛规模化加速了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人工授精、性别控制、DHI测定、TMR饲喂、牛群保健和现代管理等现代技术已在奶牛管理规范化中普遍应用,科技贡献率达到55%左右。

2当前奶牛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陕西奶牛产业自2015年进入低谷以来,奶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大部分养殖场经营困难,部分退出养殖市场,一个“朝阳产业”即将沦为“夕阳产业”,目前产业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2.1牛场经营经济亏损严重

2013~2015年,鲜奶收购价格平均分别约为6元/kg、4.26元/kg和3.0元/kg,目前的鲜奶收购价格平均为2.7元/kg左右,远低于保本价格3.2元/kg。2015年底,150~300头奶牛养殖场平均亏损在50万元以上,2016年第一季度亏损更多。牛场经营困难,高息贷款(0.35%)维持运营者不少。

2.2散奶销售市场有所反弹

2014~2015年连续有多地报道乳企出现拒奶、限奶现象,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信心。而这一现象2016年在一些县表现更为突出,羊奶5元/kg,牛奶无企业收购,养殖场早晚上街卖奶已成为一道风景,且不说乳品质量安全,散奶市场反弹,一旦出现乳品质量事件,奶牛产业发展又将受到沉重打击。事实上,我国《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生鲜乳是禁止上市销售,其目的就是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对牛奶的污染。

2.3强制干奶应对售奶困难

2015年以来,各地奶牛存栏数量普遍下降,下降幅度为20%~30%,个别县达到50%左右。更有甚者,为了应对售奶难问题,成母牛产奶4个月实行强制干奶,乳器官一旦受损,难以恢复,最后势必导致因奶牛产奶量底而被动淘汰。

2.4调整投入和结构应对产业低谷

由于奶价过低、鲜奶销售难,部分牛场降低草料饲喂量度过难过,奶牛营养难以满足,体况变差、消瘦,体况评分在2.5分以下奶牛头数达到30%左右。一些牛场牛群结构变为成母牛31%,育成牛18.8%,青年牛12%和犊牛38.2%,鲜奶靠散奶销售解决;另有一些牛场牛群结构为育成牛50%,青年牛25%和犊牛25%,一旦市场不好,则生产鲜奶,市场未变,则做肉牛销售。

2.5卖牛导致产业滑坡风险加大

过低奶价和对产业后续发展的无望,导致一些牛场开始出售奶牛,产业滑坡风险逐渐加大。目前,一些区域成母牛产奶22~25kg/头,售价为9000~12000元/头;一些牛场将高产牛出售,出现了卖好牛(售加高,12000~14000元/头),养差牛的现象,如一个存栏169头牛场,产奶牛45头中产奶量平均22kg/头(20~28.6kg/头)14头,占产奶牛的31%,18kg/头(16~20kg/头)15头,占33%,12kg/头(2.2~16kg/头)16头,占36%。2.6奶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减缓由于市场影响,养殖场经营困难,降低养殖投入,减少人员工资,导致技术人员流失,奶牛消化道、肢蹄和繁殖多发,最显著的变化是奶牛情期受胎率从原来的45%降为31%。面对奶牛养殖产业现状,要实现转型升级的难度越来越大,步伐会也来越慢。

3解决当前奶牛产业经济存在问题的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是我国全民实现小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奶牛产业发展周期长,一旦衰落,恢复周期更长,在当前如何避免产业衰退,需要一定应对措施。

3.1从政策层面加大保护产业经济发展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奶牛存栏数量监控预警机制,设立奶牛存栏数量底线,一旦趋向底线,启动政策支持;二是建立奶牛价格底线保护机制,切实保护养殖场利益;三是制定奶牛产业发展长远遗传改良规划,提升牛群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2从链条层面加大产业加工发展链条经济协调

养殖场是奶企发展的基础和奶源基地,部分地方养殖场与加工企业之间衔接,奶源短缺时,企业抢奶;奶源紧张时,企业限奶。目前,养殖者亏损,奶企利润暴涨,如何在养殖者与奶企之间架起链接桥梁,各级政府应发挥协调作用,保护养殖者利益,也就保护奶企利益,一旦失去养殖者,奶企也会变成“无米之炊”。

3.3从技术层面夯实产业后续发展经济基础潜力

2016年经济问题的核心是调结构、去产能、降成本。陕西奶业面对的具体措施一是调整牛群结构。增加淘汰率(主动淘汰)成乳牛年淘汰率控制在30%以内,延长干奶牛干奶期到65~70d,这是鲜奶富余阶段减少泌乳牛从而减少奶产量最直接措施;二是减低成本。用最少的牛产同等总量的奶,降低成本最好不是减少饲料投入而是提高每头牛单产;三是加大遗传改良。面对奶业现状,必须抓好奶牛育种,3~4年就具有一个好的遗传基础群,就有迎接奶业春节的潜力。

3.4从信心层面加大宣传产业发展经济未来前景

奶牛业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以扶持壮大奶牛产业为重点,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整合各渠道、各层次、各方面扶持奶牛产业发展的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逐步建立资金使用科学、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资金监管严密高效的现代农业资金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奶牛养殖现代装备水平和标准化水平,初步形成现代奶业生产模式和产业体系,推动全县现代畜牧业发展。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集中财力的原则。整合优化各渠道、各层次、各方面扶持奶牛产业发展的资金,发挥项目资金的积聚优势,优化投资结构,集中财力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业项目。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奶牛产业,突出养殖小区标准化改造、龙头企业及合作经济组织、防疫体系建设等重点环节,集中投入,连续投入。

三是坚持创新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坚持上级扶持政策不变、有关单位资金项目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的原则下,通过创新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

二、三年发展规划及今年工作重点

2010-2012年,标准化奶牛小区建设面积达到5000亩,奶牛存栏突破5万头,其中产奶牛达到3万头,平均产奶量达到7.2吨以上,产奶量突破22万吨,奶业产值超过7亿元,占畜牧产值的50%。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标准化养殖达到95%以上。所有规模标准化牛场安装数字化信息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奶业生产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尽快把我县建设成为有乳品加工企业拉动,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示范带动的优质、绿色奶业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55亿元,涉农整合资金3800万元。

2010年重点搞好现代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发牧业有限公司、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汇祥良种养殖有限公司、顺和乳业有限公司、鹤翔良种奶牛养殖有限公司6个规模饲养场的标准化建设,新增奶牛5000头,建设3套规模场数字化管理系统。大力推广性控冻精配种技术,推广1.6万枚。提高奶牛单产达到6.7吨,存栏达到2.8万头。项目总投资5178万元,涉农整合资金1260万元。

三、整合部门工作任务

畜牧局:牵头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并负责奶牛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示范与推广、后备母牛补贴、奶牛良种补贴、动物防疫员补助、新进奶牛补贴、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县乡冷链建设等项目资金的落实。联合发改、财政等部门争取上级专项重点用于奶业项目。

财政局:负责整合工作的协调工作,落实财政内部协调机制,确保整合资金到位,并监督资金使用。

发改委:负责与涉农部门编报奶牛产业项目,并监督管理项目实施。

科技局:负责上级与县本级农业方面的科技三项费用重点用于扶持奶业发展。

国土局:负责土地整理项目区内涉及到的奶牛养殖项目,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环保局:负责奶牛养殖小区粪污处理项目及其他涉及畜牧方面项目的编报和资金落实。

农业局:负责伊利乳业创建部级龙头企业、奶牛场晋级省市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负责奶牛养殖合作社扶持、大中型沼气工程、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等项目的申报工作,负责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奶牛养殖户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域内奶牛养殖小区基础设施的扶持,负责将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用于奶牛养殖、龙头企业及奶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水务局:负责奶牛养殖小区范围内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的落实。

林业局:负责奶牛养殖小区范围内林网绿化项目的建设。

农机局:负责秸杆综合利用项目用于奶牛养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奶牛场设备购置。

人保财险支公司:在县农办、畜牧局的组织下,做好全县奶牛养殖的保险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整合全面开展。成立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现代农业奶牛项目整合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由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业务的负责人组成,定期研究规划方案,调度项目实施进度情况,研究资金整合工作中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