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0:15:23

母语环境

母语环境范文篇1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影响优化

我国有品种繁多的民族音乐,体现了中华各民族鲜明的音乐风格,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尽管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与保存民族音乐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而解决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关键是教育。

一、音乐教育母语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语言,这种不同体现在旋律要素、节奏要素,以及文化价值上,这是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立足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就是指在民族音乐的根基上创造音乐学习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从多层次的环境中接触民族音乐的优秀文化。一个民族以母语为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生活在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中,这是柯达依音乐教育理念的出发点,也是目前音乐教学的应有的原则。

教学环境在空间上涵括校内外各种因素,笔者将音乐教育环境分为相互交集的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喜好和学习效果。家庭音乐环境是指以学生家庭为中心的物质与经济状况,家长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行为和观念,包括遗传因素等;学校音乐环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还包括课间的音响环境、其他课堂上的音响效果、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影响等;社会音乐环境主要指学校和家庭之外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的音乐文化氛围。

二、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从音乐教育环境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来看,音乐的母语环境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或消除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下面针对音乐母语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母语感觉

目前一些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在演奏、演唱方面拥有一定的技巧性,但对自己的传统音乐却极其陌生,他们一味模仿西方的表达方式而缺少自己的民族风格。主要原因是没有在音乐学习初期建立起音乐母语的感觉,使用音乐进行表述情感的时候缺少一个文化根基、一个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尝试创设音乐母语环境,是让学生在潜意识中积累自己的民族语汇,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意韵、风格,将自己的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环境对音乐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熟悉程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础上的。”①给学生创造设计一个民族音乐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信息的熟悉程度,继而对学生音乐母语的提高起到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音乐能力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把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才是学校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音乐和学习母语一样,都是先听、唱,再慢慢体会学习的内涵。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学习音乐,以学母语的方式来学音乐,而不是用认知的方式去学音乐。以民歌作为主要内容的是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量的民歌演唱更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民族音乐体验和了解相关传统音乐文化。

三、如何优化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

上文在对音乐母语环境的界定中已经提到,音乐教育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音乐环境、学校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环境。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音乐母语环境,调控教育环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一)营造家庭的母语音乐氛围

家庭是人的最初环境,对一个人母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个喜爱民歌的母亲会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民歌,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隐性教育,逐渐熟悉民歌的旋律和风格,当这些民歌在音乐课堂上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父母对民族音乐的肯定,或者在观念言谈中流露出对音乐的正面见解会影响孩子音乐思想的形成。例如购买民族音乐资料,一定的音乐欣赏设备,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指导、潜意识的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等。从父母延伸到家庭的外延,孩子的亲朋好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

(二)优化学校民族音乐环境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音乐环境,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是优化整个音乐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音乐母语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的大方向,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母语音乐教育学生

目前,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文化市场,民族音乐(包括严肃音乐)受到冷落。而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出路在于基础音乐教育,从学校音乐教育入手,开展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的出路所在。

2.充分发挥课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意识地把铃声换成音乐的声音,并且在课间加播音乐,是个很好的尝试,对课堂音乐教学的影响也很明显。教学楼里的音乐家挂图多为西方音乐家,我们应该把导向目光更多地投向我们的民族文化。

3.加强和其他民族性课程的结合

音乐教育要注重结合文化,去了解和把握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更要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去考虑,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书法艺术课上,老师有意识地播放民族音乐曲目,使学生无意识中提高对这些音乐信息的冗余度,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民族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三)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形成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

音乐教育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来实现的。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是优良的社会音乐教育环境的标志,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面对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和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也可以从广阔的社会音乐生活里接受各种隐性音乐教育,包括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但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去判断、接受音乐信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呈示一个健康的民族音乐氛围,一个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作为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要努力造就民族音乐文化的环境,增强民族音乐的凝聚力,正确处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只有在健康积极的母语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下,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母语的感受和学习,才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建设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次的教育环境共同努力,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从而有利于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个包括母语音乐教育环境在内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全社会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母语音乐教育环境,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存在才有条件,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民族音乐这个母语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与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选自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著.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袁善琦主编.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母语环境范文篇2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影响优化

我国有品种繁多的民族音乐,体现了中华各民族鲜明的音乐风格,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尽管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与保存民族音乐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而解决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关键是教育。

一、音乐教育母语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语言,这种不同体现在旋律要素、节奏要素,以及文化价值上,这是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立足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就是指在民族音乐的根基上创造音乐学习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从多层次的环境中接触民族音乐的优秀文化。一个民族以母语为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生活在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中,这是柯达依音乐教育理念的出发点,也是目前音乐教学的应有的原则。

教学环境在空间上涵括校内外各种因素,笔者将音乐教育环境分为相互交集的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喜好和学习效果。家庭音乐环境是指以学生家庭为中心的物质与经济状况,家长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行为和观念,包括遗传因素等;学校音乐环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还包括课间的音响环境、其他课堂上的音响效果、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影响等;社会音乐环境主要指学校和家庭之外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的音乐文化氛围。

二、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从音乐教育环境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来看,音乐的母语环境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或消除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下面针对音乐母语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母语感觉

目前一些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在演奏、演唱方面拥有一定的技巧性,但对自己的传统音乐却极其陌生,他们一味模仿西方的表达方式而缺少自己的民族风格。主要原因是没有在音乐学习初期建立起音乐母语的感觉,使用音乐进行表述情感的时候缺少一个文化根基、一个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尝试创设音乐母语环境,是让学生在潜意识中积累自己的民族语汇,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意韵、风格,将自己的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环境对音乐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熟悉程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础上的。”①给学生创造设计一个民族音乐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信息的熟悉程度,继而对学生音乐母语的提高起到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音乐能力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把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才是学校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音乐和学习母语一样,都是先听、唱,再慢慢体会学习的内涵。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学习音乐,以学母语的方式来学音乐,而不是用认知的方式去学音乐。以民歌作为主要内容的是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量的民歌演唱更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民族音乐体验和了解相关传统音乐文化。

三、如何优化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

上文在对音乐母语环境的界定中已经提到,音乐教育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音乐环境、学校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环境。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音乐母语环境,调控教育环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一)营造家庭的母语音乐氛围

家庭是人的最初环境,对一个人母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个喜爱民歌的母亲会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民歌,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隐性教育,逐渐熟悉民歌的旋律和风格,当这些民歌在音乐课堂上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父母对民族音乐的肯定,或者在观念言谈中流露出对音乐的正面见解会影响孩子音乐思想的形成。例如购买民族音乐资料,一定的音乐欣赏设备,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指导、潜意识的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等。从父母延伸到家庭的外延,孩子的亲朋好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

(二)优化学校民族音乐环境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音乐环境,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是优化整个音乐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音乐母语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的大方向,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母语音乐教育学生

目前,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文化市场,民族音乐(包括严肃音乐)受到冷落。而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出路在于基础音乐教育,从学校音乐教育入手,开展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的出路所在。

2.充分发挥课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意识地把铃声换成音乐的声音,并且在课间加播音乐,是个很好的尝试,对课堂音乐教学的影响也很明显。教学楼里的音乐家挂图多为西方音乐家,我们应该把导向目光更多地投向我们的民族文化。

3.加强和其他民族性课程的结合

音乐教育要注重结合文化,去了解和把握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更要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去考虑,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书法艺术课上,老师有意识地播放民族音乐曲目,使学生无意识中提高对这些音乐信息的冗余度,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民族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三)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形成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

音乐教育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来实现的。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是优良的社会音乐教育环境的标志,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公务员之家

面对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和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也可以从广阔的社会音乐生活里接受各种隐性音乐教育,包括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但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去判断、接受音乐信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呈示一个健康的民族音乐氛围,一个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

作为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要努力造就民族音乐文化的环境,增强民族音乐的凝聚力,正确处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只有在健康积极的母语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下,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母语的感受和学习,才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建设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次的教育环境共同努力,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从而有利于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个包括母语音乐教育环境在内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全社会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母语音乐教育环境,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存在才有条件,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民族音乐这个母语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与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选自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著.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袁善琦主编.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母语环境范文篇3

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本质差异

1、语言习得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环境方面(surroundings):

儿童习得语言是在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习得语言的世界。习得过程中具有接触语言的广泛性,儿童可以从父母那里,从所有可能接触的人那里接受全方位语言输入,周围的一切都是儿童习得母语的真实语境,语言的输入(languageimput)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儿童在多次重复的现实生活的真实语境中,逐渐习得了言语的能力,即与人交际的能力。所以母语习得的环境是整个社会,离开了这个社会环境就不存在习得的过程。

1.2认知方面(cognitive)

儿童学习母语是一个学会用母语来认识周围世界,判断事物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儿童的母语习得过程往往是一种潜意识(subconscious)的认知活动,无论是学习过程本身(process),还是语言知识的获得都是无意识的。例如,儿童在习得"milkbottle"的过程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肚子饿了,想吃牛奶。”他只知道瓶子或杯子里面装的东西可以给他吃。儿童在习得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

1.3目的方面(purpose):

语言习得是伴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进行的。在儿童母语习得之前,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很多的认知,由于儿童对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就成了习得母语直接而自然的能力。对每一客观事物的认知,都会对儿童带来满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既是出发点,又是目的所在。因此儿童习得母语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并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儿童周围的人们与其说是在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还不如说是在纠正他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

1.4习得者主体的特征:

母语习得的主体是儿童,好奇心与模仿能力(imitation)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生理上(包括大脑与发育器官)都处于发育时期,儿童出生时在知识上是一片空白,不存在其它任何干扰。

2、外语学习的特征也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2.1外语学习的环境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课堂教学往往是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学习外语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又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学习者的工作环境是一个本族语(mothertongue)的世界。他们只能从外语教材中,在教室里接受非本族语的输入。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语境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拟的。学习外语过程,大多数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这是一个人为的受客观条件制约的语言环境,离开这一语境,又被淹没在本族语的大海中了。

2.2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过程,学习者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认知手段,完成学习任务。其认知基础与母语习得的认知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前者是在认知了事物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而后者则是在语言习得中了解事物。

2.3学习外语的目的: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是都是有目的地进行着,即使是本能,也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儿童习得母语的目的是为了认知客观世界,而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诚然,外语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的虽有不同,他们共同的一点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所以其学习认知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已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了语言本身。

2.4学习者本身的特征:外语学习的主体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外语学习一般都是在学习者母语习得已完成以后进行的。从生理方面来看,学习者掌握外语往往是在智力已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从心理功能来分析,学习者主体已经具备了感知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学习者在知识上已经具有了母语建构及表达习惯,从而对外语学习形成了一种语言的迁移(languagetransfer),已有的母语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对再掌握另一种语言会形成干扰。

语言习得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尽管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又有共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为学习掌握一种语言以达到交流与交际的目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点在于交际(communication),在这一层次上,二者是完全统一的。另外,二者在各自的过程中也有重合的现象,习得中含有学习因素,学习中也会有习得因素,学习的主体都是能习得语言能力的人。儿童之所以如此快,如此地道地习得母语,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与很强的求知欲望。客观环境与主体者内在的因素与母语的习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客观环境是可以不断改善和创造的,学习者内在的潜力也是可以不断调节和发挥的。因此,如果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努力创造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外语学习的语境尽量接近于语言习得的语境;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到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者对外语抱有好感,对该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法感到新奇,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那么外语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语言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他对自己所处的语言环境,有些是难以改变的,学习者往往必须到课堂听课,接受指定教师的语言指导,学习规定的教材,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通过各种外语考试等。语言环境的改善就落到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管理部门肩上。

教师对于语言环境改善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教师的的教学用语是学习者最直观、最真实的语言输入。首先,教师的教学用语一定要贴近这门外语,善于模仿真实生活中不同环境,各种角色的语言语气特征,对语言的例示要贴近生活,形象生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把有限的课堂教学环境设计成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西方人“购物”时的语言及言语特征时,就可以把教室设计成一个真实的商场;讲授“打电话”时,就可把教室设计成为一个真实通电话的场所,让学习者在近似于习得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其次,学习者手中的教材只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外语教师要将这套系统变为学生的言语能力,需要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活化语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课堂语言环境的改善同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也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不但应该掌握所教课程的内容,而且能较流利地、地道地用外语表达一切客观事物,用外语进行思想交流,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指望教师为学习者创造语言习得环境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外语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是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又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教学能力。此外,学校里各级管理部门应当竭力为外语学习者营造一个外语的氛围:齐全的外语教学设备,英语电台的开播,丰富的音像教学资料。英语角及各种英文书刊报纸,都能给学习者提供和改善语言实践的客观环境。试图创造一种完全等同于母语习得的语言自然环境,似乎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教育者的努力与教育管理部门的不断重视,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外语学习虽说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学习过程,但在充满外语的氛围和语境中,也可以有类似习得的收获。

2.2学习者兴趣的培养:

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及策略差异、不同的原有基础、不同的学习目的等。但最为重要的却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动力去投入到外语学习中去;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不同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兴趣,而主要产生于自己目标的确定以及利用外语技能获取外来信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位外国语言学家曾经说过,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多了一双认识观察世界的眼睛。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学外语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其次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友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感到在学校里学习外语就如同在家里看电视小说一样愉快、兴奋。此外,改进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外语兴趣关键之一。学生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都会影响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该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失去了兴趣就失去了动力。无论在母语习得过程中,还是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结

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外语教学可以从儿童语言习得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外语教学应从它们两者之间的共性着手,不断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习得环境,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外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S.Principle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NewburyHouse,1982.

〔2〕Pimsleur,P.ThePsychologyofSecond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1971.

〔3〕Richards,J.ClassroomLanguage,WhatSort?G.Ailen,1978.

〔4〕Wuzongjie,ReadingsforAppliedLinguisticandLanguageTeaching,ZhejingTeachers''''University,1998.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母语环境范文篇4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哑巴英语”;“汉式英语”;教学启示

一、引言

体认语言学是王寅教授基于认知语言学发展起来的本土化理论,其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认为语言产生于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同时人又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认知以及反映现实世界。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看待语言习得。体认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然而,受高考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模式多为老师单向输入语言知识,口语教学更是被长期忽略,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失调,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或“汉式英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认语言学下的教学观进行阐述,分析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拟以体认教学观为基础提出对高中口语教学的些许建议。

二、体认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一)体认语言学发展概述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主要研究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现已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一门显学。随着这一主流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了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同时也对这一学科进行了完善与深化。国内学者王寅就从体验哲学视角出发,认为“认知”概念含糊,未能明确体现这一理论取向,将其纠正为体认语言学,以“现实—认知—语言”作为核心原则,即心智和语言都是来自对现实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1]。语言学在20世纪共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索绪尔受西方形而上学、二元论和先验哲学的影响[2],提出了语言先验论,强调语言内在形式的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发动了第二次革命,其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提出了转化生成理论,强调语言的天赋性,将语言学研究从“结构描写”转向了“心智解释”[2]。随着20世纪50到60年代后现代哲学的兴起与发展,语言学与哲学家家摆脱了传统哲学束缚,提出了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也应运而生,成为第三次语言学界的哥白尼革命。认知语言学家坚决批判索氏的语言系统先验论和乔氏的天赋观和自治论,认为人类的心智、概念、语言等都是来自“体、认”[3]。由此王寅教授顺势将其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强调语言研究的“唯物论”和“人本观”:“体”指的是主体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反映唯物论;“认”则指主体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加工,体现人本观[2]。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即语言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基于认知语言学建立起来的体认语言学在认同这一语言特性的同时,还突出强调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语言产生于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以及自身的认知加工。

(二)体认语言学的教学观

体认语言学突出认知者在现实、认知、语言三者循环中的主体地位,它认为人在习得语言时,首先是对一语言现象进行浅层理解,其次将语言现象所反映的现实世界与大脑原有的认知概念建立联系,进而加深对该语言现象的深层次理解与体会,最后依据自身理解对所学习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体认语言学提出语言形式有其成因。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形式的教授,还要重视对其成因进行系统讲解。语言并非封闭的系统,语言形式的构建有赖于人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教师在教授词汇的字面意义或语法点的构成时,应引导学生对词汇及语法所反映的现实世界进行感知。同时体认教学观反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迫单向输入知识。在体认教学观看来,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应占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非机械式地输入转向输出,其对输入的知识会进行认知加工,基于自身的经验产生一定的认知概念。最后体认教学观还主张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语言。语言产生于现实与认知,同时又是人反映现实世界与表达自我认知的交际工具。因而在教学中,语言学习者在对某一语言形式的成因进行认知加工后,应在现实生活中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输出,深化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掌握其用法。

三、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成因

受高考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多以词汇语法单向教学为主,忽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教学更是不受重视。长期以来,国内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或“汉式英语”的窘境,即使掌握了词汇语法,但在实际交流中却难以将所学进行有效输出。针对这一现象,王初明教授提出“补缺假说”解释其深层原因,假说指出,在母语环境里学习外语,缺乏跟外语表达式配套的真实语境,学习者只能借助大脑中业已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去补缺[4]。换言之,学生语言输出的不当主要是因为输入不足,具体可体现为三方面。

(一)缺乏语言学习的外部语境

语言符号传达一定的意义,语用学强调语义并不孤立存在,语言在交际过程中依赖于特定的语境表达意义,即语言使用依赖于语境。Malinowski率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指出语言意义在语境外难以进行解释[5]。王初明将语言学习的语境分为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人们说话时所处的环境,即与外语表达式配套的现实语境[6]。在国内学习英语,学生所处的外部语境就是母语语境,导致学生只能将外语表达式与母语环境进行配套,缺失语言学习的真实外部语境。在高中阶段,学生对英语的接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教学时却多以单方面的词汇语法重难点的教学为主,学生口语交流机会甚少;课余时间学生又处在汉语环境中,鲜有机会使用英语,从而导致高中英语教学只强调语言形式的单方面输入,口语教学不受重视,语言输出缺乏环境。

(二)语言学习内部语境的干扰

由于语言学习的外部语境缺失,学习者不得不在母语语境中寻求解释。内部语境是指说话者头脑中的语境知识[4],在母语环境学习外语,学生大脑中仅含有母语语境知识。王初明假说中的“补缺”则指的是,当外部语境不足以提供适当的线索帮助理解所学语言知识时,大脑中的内部语境知识进行补缺[4]。高中英语教学因外语语境缺失,学生在学习词汇语法重难点时,只能借由内部语境进行解释说明。此时,学生的母语与外语共用同一语境,学生的母语知识难免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即所谓的母语迁移现象。母语与外语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即正迁移。然而,当母语与外语不一致时,母语则对其产生消极作用,即负迁移。因此,学生内部语境知识对外语学习难免产生干扰,导致学生在正确使用语言与顺畅交流中存在障碍。

(三)语言形式与语境匹配不当

语言符号以单词、短语、句子、篇章为形式独立存在,而特定的语境又赋予形式以具体的意义。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形式的掌握有赖于对其意义的理解,而意义又存在于语境中。因此,外语学习应注重语言形式与语境相匹配。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外语学习一来缺乏外部语境,二来受内部语境干扰。因此,课堂上教师注重教授语言形式,学生即使能通过母语语境知识将其熟练掌握,但由于外部语境的缺失,学生少有机会将其应用于实际交流中,自然也就难以将语言形式与语境进行正确匹配。若母语语境也无法对语言形式进行解释时,在学习正确语言形式后,学生也无法将其使用出来。

四、体认教学观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一)探寻语言形式成因

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体认语言学认为,隐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其不仅为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认知机制,以已知领域的经验理解未知领域事物[7]。语言本质上就是隐喻,语言的学习机制与隐喻的工作机制有一定共同点,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有赖于大脑中既得的认知,同时不同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能在母语中找到与外语形式配套的语境知识。因此学生借内部语境学习外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由于语言产生的现实文化环境不同,其所反映的思维认知自然体现一定的差异性。换言之,英语为母语与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对同一现象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有其各自的理解,英汉俚语的差异就为一有趣的例证。比如英国俚语中的blue-eyedboy,字面意为蓝色眼睛的男孩,这在汉语语境下格外奇怪,黄种人多为黑色或棕褐色眼睛,蓝色眼睛的男孩则显得稀奇。但在英语环境下,西方人多为金发碧眼,小孩生一双蓝眼睛极为可爱且备受人喜爱,因而这一俚语引申指备受欣赏、喜爱之人,即对应汉语中的“宠儿”“红人”。王寅及王天翼两位学者在《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一文中就曾指出,语法教学应成体系,并利用体认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成因[8]。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描写语言正确形式,还应注重从理论角度对语言形式成因进行解释,深化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据性认知,引导学生从外语语境下寻求语言形式的成因,尽量降低学习者内部语境的干扰,避免从母语语境知识寻求对语言形式的解释。

(二)营造自由交流氛围

语言的使用依赖于语境,语言的使用影响语言的习得,因此,外语学习不仅要注重语言形式的掌握,还要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体认教学观力图打破这一现象,主张认知主体在语言习得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用语言反映客观世界、表达自我认知。然而,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讲解完词汇语法重点后,少有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由的发言与交流,教学模式也多为老师“一言堂”,学生只能单向被迫灌输知识,不断地输入却难以输出。并且由于高中学生课业压力大,除却完成相应课程任务,少有闲暇时间使用英语,学生多以课堂教学形式接触英语。为弥补语言学习外部语境的缺失,高中英语课堂可适当增加口语教学的比重,同时以学生自由交流为主要形式。例如,老师讲到必修三第一课FestivalsAndCelebrations时,在讲解完课文中语言词汇与语法重难点后,留有时间交由学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对话,交流彼此喜欢的节日,了解这一节日的风俗习惯,还可以让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于外语语境中,演绎外语使用者如何庆祝节日,或是将组员视作外国友人,对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并询问对方国家的节日习惯。

(三)组织课后口语练习

体认语言学也强调语言学习者要在“做中学”、学与练要有机结合,即哲学所说的“实践出真知”。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在实践中使用语言,验证已知的语言知识是否正确掌握,同时在交际中摸索未知的语言知识规则,王寅也认同语言的“涌现说”,认为语法规则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它是在语言的广泛使用中“涌现”的[2]。外部环境的弥补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渗透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因此,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还可适当地开展全年级乃至全学校的交流活动,提供给学生练习口语的平台。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国内最常见的则为英语角、英语配音等。但学校开展的英语角活动大多未能达成交流的目的,学生一无话题可聊,二无交谈兴趣。为实现有效促进学生练习口语的初衷,学校所组织的活动可以增添其趣味性,同时设置具体的交流语境。仍以每周英语角为例,学校可以将每周英语角设置不同的主题,营造特定的语境场所,例如跳蚤市场,一部分学生饰演卖家,将自己不用的小物件拿出进行摆摊叫卖,还有学生作为行人或游客来逛跳蚤市场,同“卖家”讨价还价。因此,活动主题不一定要设置为单一的话题式空谈,还可置于具体语境下进行实际交流。

五、结语

体认语言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反对老师“一言堂”行为,对应试教育影响下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体认教学观主张学生厘清语言形式的成因,并通过实际交流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与应用加以掌握,启发我们建立新型课堂模式,教师在教授正确的语言形式的同时,还要注重解释其成因,让学生加深对语言形式的认知;口语教学在课堂的比重得以增加,同时课后又增添趣味性练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使用语言,弥补语言外部语境的缺失。体认教学观有助于解决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所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或“汉式英语”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试用体认语言学所反映的教学观用于课堂实践,为学生口语教学提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外国语文,2014(6):61-67.

[2]王寅.体认语言学发凡[J].中国外语,2019(6):18-25.

[3]王寅.20世纪三场语言学革命:体认语言学之学术前沿[J].外国语文研究,2015(2):2-11.

[4]王初明.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1-5+112.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82.

[6]王初明.“补缺假说”与“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J].外语界,2003(5):2-5.

[7]Lakoff,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

母语环境范文篇5

一、母语第二次习得

母语第二次习得是笔者根据心理语言学中的语言学习、语言习得等术语提出的一个概念。“心理语言学认为,每一个人的第一语言(一般指母语)都是在他一岁半至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己获得的,这就称为语言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而语言学习(languagelearning)“一般都需要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而且学习有成有败,不像第一语言那样都能习得。”(《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显然,语言习得不同于语言学习。不过,要指出的是,这里语言习得指的是儿童的母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习指的是外语学习,当然,其含义与语文学体相当。

人类习得自己母语的迅速、高效与学习语言(包括母语书面语和外语)时的困难重重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引起了心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对母语习得提出了种种解释,希图借此提高人类学习语言的效率(主要是外语),目前已有不少收获。其中,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习得自己的母语这样一套复杂的行为。这个观点已为很多人所接受。然而,这套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到了人类学习母语书面语或外语时却不那么灵了。有人曾认为外语学习不具备母语那样的语言环境,因而难于习得。但母语书面语并不缺乏母语口语那样的语言环境,为什么学起来同样困难重重、效率低下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在母语书面语学习中没有像口语习得那样启动人类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若能启动这套语言习得机制,母语书面语也应和口语一样,可以有效地习得。简言之,儿童母语的口语习得完成之后,随着初步的阅读能力的获得,还有一次类似于口语习得的书面语习得,可以把它看作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它是指从儿童认识足够的汉字,获得初步的阅读能力开始到完全获得正常的语文读写能力的一段过程,这一过程可与语言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步。

(二)它是一种不同于语言学习或一般语言训练的获得语文能力的过程。它以获取语言材料的内容为中心(或为手段),通过语言学习者自己在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启动语言习得机制,培养语感,从而自然地获得语言运用能力。

(三)它和语言学习或语言训练虽不相同,但并不对立。一方面在语言学习或语言训练中也包含有母语第二次习得的因素;另一方面语言学习或语言训练也可以帮助提高母语第二次习得的效率。

目前,有的心理语言学家,比如克拉申就已经明确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习得(acquisition)的。”(《中小学外语教学》1993年第4期)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人们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也主要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虽然语言学习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母语第二次习得的概念与俄罗斯(前苏联)心理语言学界的“直觉掌握”和我国语文学界目前广泛使用的“语感训练”这两个概念在意义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二、母语第二次习得的特点

(一)大量的。母语第二次习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语言学习者自己通过大量的语言读写活动获得语言能力,尤其是大量阅读。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现代语文教学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法,在此不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点:

(1)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也必须在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完成。所以,在语言能力发展的某些阶段,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既不同步,也不等量的。过去语文教学中的读什么就写什么的读写结合法值得商榷。

(2)大量并不是指无限量或越多越好,事实上这也是难于做到的,因此必定有一个足以引起语言能力变化提高的基本量或足够量。

(3)有人认为,课本内容已难于完成,还能够再增大阅读量和写作量吗?其实,既然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学习者自己从语言实践中习得,那么,大量削减不必要的讲授,减少低效率的训练,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语文读写活动。而增大阅读量或写作量反而会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理论又为不少语文或外语教改实验所证明。

(二)真实的。所谓“真实的”是指语言学习者只有在输入(或输出)了含有真实信息的语言材料之后才能实现语言能力的习得。具体地说,它包含如下内容:

(1)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应该是略高于语言学习者水平并为其所接受的。在心理语言学上有人称之为“可理解的输入”或“吸入”。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一流文章,而学生似乎并未“取法乎上而得其中”,对此,我们是否要作一些反思呢?

(2)语言学习者主要关注材料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研究表明:语言交际能力“只能在语言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交际活动中形成。”(《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而“理解语言表达意思的过程就是习得的过程。”(《中小学外语教学》1993年第4期)在这方面,语文教学中似乎也不合其例。例如,几乎所有的作文尖子都认为他们良好的写作能力主要得益于课外,得益于课外自由的阅读和写作。不少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这种现象的确耐人寻味。

(3)语言能力最容易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这是因为真实的语言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潜能,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而且,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要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得到检验。就这一点而言,母语第二次习得论与大语文教学观以及语文教学要面向社会、引入时代活水等认识完全一致。

(三)反复的。与母语的口语习得不同,母语第二次习得不是一种纯自然的习得,这首先是由于母语第二次习得缺乏口语习得那样的自然反复,其次是由于书面语的复杂程度和能力要求要大大高于口语。所以,在母语第二次习得中,要求选择一些典型的语言材料适当的反复阅读(或精读),这种反复不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知。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通过多种形式的必要反复,可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能力的内化,变对语言材料的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或直觉记忆。

(2)反复还可以加强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材料意义的理解,进而把握其主题、结构、风格等更高层次的东西,达到古人所说的如出于己之心,如出于己之口的境界,即同化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3)通过反复达到记忆、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它可以使语言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并能进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法就是可供借鉴的一种基本方法。

(四)渐进的。这一点是借助心理语言学中口语习得顺序和中介语理论确立的,其内容有:

(1)母语第二次习得和口语习得一样,也有一个习得者大致相同的习得顺序,确定语言能力的发展目标应遵循这个顺序。

母语环境范文篇6

[关键词]声乐教育;母语文化;回归;意义;愿景

声乐指的是融合了民歌、戏曲、说唱等形式的新的艺术形式。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指的是音乐教育中声乐的教学,声乐教育的内容、形式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发展[1]72。母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音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的回归就是重视声乐教育的母语性、民族性,强调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学习。实现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回归,有利于传统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传承,能够使声乐艺术保持独特的民族性[2]36-39。

一、声乐艺术与母语文化的关联

(一)母语文化的概念界定。“母语”借自英文“NativeLanguage”,可以理解为“本地的语言”或是“天生的语言”,也就是一个人从幼儿阶段开始掌握的语言。这种语言一般不需要后天专门的学习,可以通过与周边人的接触自然而然地掌握。与母语相对的是“外语”,即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学会的语言。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对于很多拥有自己语言的民族来说,其民族语言就是“母语”,例如,维吾尔族的维吾尔语、藏族的藏语等[3]28-30。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特定的方言,这些方言属于汉语的范围,但是在某些语音、语调、词汇方面与普通话有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有些地区的方言非常具有特色,并以此形成了有特色的音乐、文学等,如以陕北方言为基础的陕北民歌[4]1-35。声乐教育回归于母语文化,也就是在声乐教育中强调民族的“第一语言”,重视以第一语言为特色的声乐作品的学习,在课程等方面强调声乐教育的母语文化[5]2。对于我国实际而言,就是尊重并学习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声乐作品。通过母语文化的学习,拓展学生对声乐教育的认识,了解具有各地区语言特色的声乐作品。(二)传统声乐艺术的母语文化特征。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能充实声乐艺术的内容,声乐艺术又能丰富语言的形式,二者相互借力,共同发展。在我国传统声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母语文化[6]79-80。第一,随着母语文化发展,传统声乐艺术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社会文化影响着声乐艺术形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较早出现的音乐形式“劳动号子”就是在传统劳作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其次,我国较早出现的音乐作品《诗经》也是在传统采风习俗的影响下创作的;再次,魏晋时期动荡的政局形成了多样的社会文化,也促进了声乐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等。总之,社会政治的发展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变化。第二,传统民族声乐具有明显的母语性。在语言上,很多传统民族声乐都是以母语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表演风格上,母语的独特性形成了传统声乐作品的特色。传统声乐艺术的母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传统声乐作品都是以本民族母语进行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7]33-34。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声乐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其次,大部分传统声乐作品的内容都以民族文化和风俗为主,以民族的五声调式为基础,极具母语特色。再次,在民族文化影响下,讲究“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符合我国传统声乐理念的要求。总之,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声乐作品离不开母语及母语文化。在母语文化的影响下,传统声乐作品才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才能不断传承发展。(三)现代声乐艺术的母语文化特征。我国现代声乐艺术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时展,不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受西方艺术表演形式影响,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声乐作品,如20世纪初的《长恨歌》等。在借鉴西方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现代声乐艺术的母语文化特征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性。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声乐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中,传统声乐艺术要在坚持母语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学习外来音乐形式,形成现代声乐形式母语文化下的科学性,促进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第二,现代性。在不断发展中,现代声乐技术既继承了民族语言特征,也吸收了西方现代化音乐形式,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声乐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现代性[8]209-211。第三,艺术性。现代民族声乐在演唱技巧上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演唱方法,音色更美、音域更宽,在艺术性上有了显著提高。第四,时代性。也就是现代民族声乐形式具有了明显的当今时代的特征,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总的来看,在西方声乐的冲击下,现代民族声乐中的民族性越来越不受重视,在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也越来越被忽视,现代声乐艺术带有了明显的“西化”性质。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母语文化与多元化

(一)国外多元化音乐教育范例。美国声乐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发端于19世纪初,原因归结于大批移民的涌入,导致本土教育必须进行重大变革,以满足人口多元化带来的教育多元化需求。然而19世纪美国音乐教学的主流依然是德国古典音乐,直到19世纪末,音乐教育内容才开始向欧洲音乐倾斜[9]50-60。20世纪初,鉴于国内纷繁复杂的局势,美国正式提出多元化教育理念。二战结束后,美国将更多精力投向跨文化教育,意图借此实现和平共处。同时,大量美国声乐教育从业者开始接纳黑人音乐,将其视为美国音乐的组成部分,并纳入声乐课程体系。20世纪末,美国颁布《豪斯赖特宣言》,阐明了音乐教育的多元化目标,强调除传承西方音乐外,还应广泛借鉴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二战后的英国出于重建需要,同样吸纳了大量移民,势必也使其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属性,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趋势。英国音乐教育素来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非洲、亚洲部分地区的音乐也正在逐渐丰富英国音乐课程体系。值得指出的是,英国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获得鉴赏和演奏多种风格乐曲的能力。德国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发源地之一,虽然始终坚持古典音乐教学,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寻求解决办法,并已在其课程中加入更多多元化音乐元素。日本虽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极其强烈,但对于外来文化也表现得十分包容。在明治维新后逐渐西化的过程中,日本对欧洲音乐文化表现出极高的接纳度,同时将西方音乐纳入各级教育体系,与西方音乐进行深度融合。综上可知,虽然每一个国家对自身的音乐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但是也都正在逐渐接纳其他民族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二)我国母语文化与声乐教育的多元化。我国的民间音乐研究起源于两千多年前,随着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兴起,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加之我国本就拥有众多民族,文化迥异,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早已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种多元的文化结构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珍贵的素材。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教育事业同样实现了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体系更是吸纳了众多国外优秀理念。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国音乐教育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正逐步向多元化迈进。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应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为依托,逐步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唯有充分挖掘传统音乐的独特价值,我国本土音乐教学的特色才能得以体现。除西方外,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音乐文化同样值得借鉴,这些国家既广泛吸收了外国音乐元素,又较好地维护了本土音乐文化[10]142。因此,在吸收世界音乐元素,实现多元化的同时,应当更加注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由于我国多民族的特性,民族声乐作品中已然包含多元性,同时母语音乐文化也体现出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文化特点。不论世界音乐如何发展、如何融合,我国声乐教育都应当以民族声乐为基础,继而寻求创新。不论对于哪一个国家而言,声乐教育的基础都应该是其母语和本土文化。因此,没有母语文化,民族声乐也就无从说起。在民族音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已有众多学者对民族音乐与母语文化的关联进行了深入探究。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任一个民族的歌谣,都是其智慧的凝聚,都是属于该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11]31-35德国在科技领域虽然领先于世界,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然而其仍然将古典音乐奉若神灵;俄罗斯更是将民族音乐视为音乐教学的根本。音乐语言是中国母语文化声韵的独特表现特征。可见,深入了解母语文化、掌握民族音乐、传承母语音乐(以声乐作品为主)是发展我国母语音乐文化的重要前提。民族文化日益多元化,使得声乐教育的多元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音乐教育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总之,声乐教育多元化是顺应世界音乐教育理念的,而我国也应根据国情把民族本土音乐、母语文化作为今后声乐教育之重点。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声乐教育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母语文化声乐教育应着眼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融合形势而进行深入探究,最终达到民族声乐作品与母语文化多元性的共同发展。

三、我国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的意义

(一)我国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优势。我国声乐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母语文化,因此声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母语文化优势。第一,民族特性是声乐艺术应该涵盖的特征,通过表现各种民族形式,传递民族精神是声乐艺术的重要任务。母语文化代表着民族特性,母语文化的回归能够赋予声乐艺术更具有民族特性,在“哈日”“哈韩”潮流中,我们必须保持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第二,声乐艺术起着沟通社会的桥梁作用,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在社会民俗影响下产生,对于传承地区文化、沟通地区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母语是民俗活动的基础,推广母语文化,能够增强民族意念,进而引发民族认同感。第三,母语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方面,这种母语化的民族声乐反映着民族习俗,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准则,起着约束人们行为以及影响社会舆论的作用,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总之,母语文化是我国声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音乐教学中,教学者应将母语文化作为声乐教学的基本准则,使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与传承。母语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希望国家能使有关母语声乐作品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继承,且让世界各国有所认识接受。(二)我国声乐教育必须回归母语文化。实现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的回归,是改进声乐教育的要求,也是在国外音乐冲击下保证声乐艺术民族特性的必然要求。首先,在我国目前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都忽视了母语文化的作用。但是,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母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强调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回归。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在声乐教育中都重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世界声乐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提高我国声乐艺术的影响力,显示我国声乐艺术的鲜明个性,必须重视声乐教育对母语文化的回归。总之,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人们都认识到了对母语文化回归的价值。学校既是传承母语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向学生介绍母语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将相关背景知识融入教材内容中,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及了解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优势,并以声乐教育为主来推广与发展各地区的母语文化。

四、我国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的愿景

(一)营造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环境。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意识到母语文化在声乐学习及传承中的重要性。为了营造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营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环境。首先,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宣传母语声乐文化教育。现代媒体手段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选秀节目,鼓励民间优秀声乐表演者参与节目,并聘请专门的声乐专家担任评委,通过各民族音乐的展示及专家的讲解,使人们意识到母语文化在声乐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各地区相关的文化部门、音乐机构也可以举办相关的母语声乐教育讲座、社会活动等,通过形式各样的活动,使人们了解母语声乐教育,进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环境。第二,在学校的声乐教育教学中,可以开办与母语相关的声乐活动。首先,可以开设相关课程,鼓励老师用带有母语特色的声乐作品指导学生,加深老师和学生对母语声乐的认识。其次,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母语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各地“采风”,使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具有地域特色的声乐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内举办母语声乐相关的比赛或表演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个人才艺,还能增强学生对比赛内容的关注,进而提高学生对母语声乐教育的关注。再次,可以在学校开办相关社团或是学生组织,让学生作为宣传主体,加强母语声乐教育宣传的同时,加深学生自身对母语声乐教育的意识。第三,通过媒体传播营造母语音乐文化氛围。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量大,网络、电视等已成为传播母语文化声乐作品的重要媒介。学校应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构筑以母语音乐为核心的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对母语音乐文化的兴趣。然而,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通讯上的障碍,无法通过信息媒介进行母语文化宣传,因此,应当通过相关音乐教育单位、机构、团体,筹办活动或邀请讲座来营造良好的母语音乐文化环境[12]4-9。总之,加强对母语声乐教育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环境,能够促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的意义,进而促进对母语文化的回归。(二)以母语声乐文化为内容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健全的母语声乐教育体系,完善的课程设置等,是切实有效地推行母语声乐教育的重要保障。1.改变音乐教育意识,重视声乐教育的母语文化回归第一,相关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应的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强调音乐课程中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出台相关方案,制定明确的声乐教育标准,从课时量、课堂内容等方面对声乐教育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保障声乐教育中对母语文化的回归。第二,从思想观念上,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母语文化在声乐中的重要性,不断整合声乐艺术中的母语文化资源。首先,要充分整合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资源,意识到母语文化在声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相关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我国传统声乐的规律、特征及相关内容,提炼声乐发展中的母语文化,为母语声乐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再次,相关高校、音乐研究中心也应该深入研究声乐作品,从教育者的角度,总结其中可以用于声乐教育的有用资源。2.完善课程体系,调整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中小学没有设置音乐课程,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课时量也很少,教学效果较差,并且不重视传统音乐的学习。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也很少强调传统音乐的重要性,这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相关音乐课程设置。首先,增加中小学音乐课程数量,提高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比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其次,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应该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声乐知识的比重,并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的赏析。再次,可以开设中国乐器、乐理相关的课程,也应该向学生讲解中国声乐发展历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母语文化影响下的声乐发展历程[13]158-160。第二,不断优化教材内容。首先,要编制母语文化相关的声乐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在基本理论知识不变的情况下,设置与当地母语相关的声乐作品为参考,并由教师着重讲解。完备的教材能为母语文化相关的声乐教育提供参考与指导;其次,要积极引导母语与方言音乐教育相结合,丰富母语声乐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更丰富的民族声乐形式。第三,调整音乐教师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的专业性。目前很多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无法保证教师的专业性,教学效果也没有保障,高校音乐教师很多也不重视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为解决这一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中小学,应该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进行教学,保证教学的专业性。同时,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供教学效果;其次,要重视教师自身声乐知识的水平,保证教师在声乐教育方面的能力。还要提高音乐教师对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的认同,并把这种认同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三)对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保持尊重、欣赏及学习的态度和立场。世界优秀声乐文化对我国声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声乐先进的唱法、特色的内容等,我国声乐得到了长期发展。因此,在促进母语文化回归声乐教育时,也必须对世界优秀声乐文化保持尊重,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学习世界优秀的声乐教育方法。第一,在态度上,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世界优秀文化,积极开展交流,促进母语化的中国声乐走向世界。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在发展本土音乐作品时,应当更加注重民族音乐;其次,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西欧发达国家,也要注重学习亚洲国家的声乐形式,并不断学习其他有民族特色音乐的国家的先进声乐形式。民族音乐不存在优劣之分,不同民族的音乐各有其独特之处,不能以某一时期的衡量标准衡量音乐作品的优秀程度;最后,要立足于我国实际,在交流学习中把握好标准,实现“洋为中用”,而不能仅仅“崇洋媚外”,明确我国声乐教育发展现状,不断促进我国声乐教育发展。第二,要加强对西方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及方式的学习。首先,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并充分运用这些教育理念,充实自我,开拓眼界,促进我国声乐教育走向世界,实现民族与专业的共同进步。其次,要重视对其他国家声乐教育方式的学习,几乎每个国家在发展中都形成了独特的声乐教育方式,应该加强对这些特色声乐教育方式的学习。再次,要学习西方声乐教育中对本国家母语文化的重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我国的母语声乐教育。第三,在声乐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国外声乐文化的学习。在教材编写中,要重视世界音乐的比例,并适当加入具有国家地域特色的声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民族特色声乐,中、外声乐作品的教学比例以6:4为宜。

母语环境范文篇7

1.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与文学生态学

1.1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将高校英语教学中片面重视英语外来文化的融入与传播、片面追求英语语言教育、忽视本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等现象,归结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长久的英语教学中,我国本土母语文化都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在迫切需要传承、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培养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优秀人才这一需求下,高校英语教学亟需改革。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从战略全局高度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利于在文化领域占领重要阵地,实现新时期本土文化全新生命力的焕发,这也是为何必须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解决好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一大关键,对于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有重要价值。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存在,制约着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创新,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会导致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导致学生在进入英语交流语境后呈现出本土文化失语症,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求解决好本土文化失语问题,改变高校英语教学整体生态环境。

1.2文学生态学

所谓文学生态学是利用生态理论指导文化研究、文化发展等的新兴学科,重视利用各种复杂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规律来为文化研究服务,体现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文化生态系统多元性、内在变量动态性与平衡性。文学生态学从整体生态系统利益出发,围绕最高价值考察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明危机根源并加以应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利用文学生态学可探明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并寻找到有效的应对举措,以改变现状提升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含金量,为培养新时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服务,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文化生态学视角下,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二语习得的过程,无论是目的语还是本土母语都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二者在维持文化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何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一改从前作风,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做好本土母语文化的教学与传承。受多年来我国重视英语语言学习的教育传统与氛围影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融入较为强势,在我国积极尝试与世界交流的今天,这种教学趋势极大的影响了人才培养中的传承创新本土文化的意识与民族认同感,弱化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感知认同能力,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面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这一尴尬情况,利用文学生态学理论指导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实现语言教学中二语习得的文化生态平衡成为必然选择。

2.文学生态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2.1教学理念与政策影响

我国对英语教学重视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学生们初入学校到进入大学,这期间对于英语的学习绵延多年,过于强调英语语言的学习弱化母语的地位与影响,同时由于汉语与英语完全不同的语言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母语式英语思维与表达问题,鉴于母语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负迁移,我国外语教育中过于强调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导致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学生们进入大学后,高校英语教师更为重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强调语本身作为语言工具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们多说、多想、多练,这种多年来如出一辙的学习习惯导致了高校教学中母语文化同样缺席。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英语文化的融入与学习,忽视本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最终导致了目前困扰英语教学进步与创新的本土文化失语问题,文化生态的失衡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极为不理想,虽然在英语语言与技能应用方面有一定成效,但是本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许多优秀人才出现了文化上的“偏科”现象。从2007年开始,我国真正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内容与要求宽泛,缺乏有效的指导性举措与理念,国内英语教学中也未能真正践行这一目标,因此从文化生态失衡这一角度出发,解决高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势在必行。

2.2教材与师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应用的诸多版本教材,在融入本土文化方面做得并不好,出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应用技能等考虑,教材上文章基本上均出自英美文化刊物,有关国内文化的介绍与融入少之又少,教材方面两种文化的严重失衡进一步加剧了语言生态环境失衡。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三门教材中国文化比重最低2%、最高仅有6%左右,这些直观的数据说明了教材上的缺失。高校英语教材过于重视介绍西方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在国内传统文化介绍与融入上少之又少,纵观国内各个学习阶段学生们的英语教材,内容设计上无一不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有关本土文化的强调与融入则极为弱势,这不符合语言生态环境中二语习得同等重要与平衡这一原则,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过于关注外来文化,对母语文化持忽视与冷漠态度,引发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师资方面,国内高校英语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在文化生态意识上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就不够重视,教学中也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融入,过度批判大学英语、拒绝学习西方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等极端化情绪的存在也有一定影响。同时,高校部分英语教师传统文化积累不足,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与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不标准不完善等,也使得本土文化失语现象较为普遍。

3.文学生态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

3.1培养学生文化生态意识

高校英语教学中要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生态意识,加深其对于本土母语文化的认识,并在觉醒、反省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生态意识的创建,这对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有重要意义,对于英语课堂中引入母语文化也有积极作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立足当前世界多元化潮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在文化生态意识影响下实现二语习得的平衡,在了解欧美文化的同时完成本土文化的输出与传承。

3.2合理设计教材

要以文学生态学为指导,在大学英语教材筛选方面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通过合理设计教材内容提高本土文化比重,以文化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将东西方文化有机融入课堂,真正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让学生既接触到有趣的西方文化,同时了解到本土文化的魅力,避免语言教学中出现文化沙文主义,走出本土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狭隘界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大学英语教材要做好创新,为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供支持,让其在借鉴、学习目的语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同本土母语文化之间产生碰撞的火花,实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要积极创新英语教材内容,实现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融入,积极探索二者能够融合的主题与契机,突出个性化创新,让语言教学的目的与文化内涵更为清晰,全面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思想上、人文素质上更进一步。

3.3树立教学文化生态观

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树立文化生态观指导个人教学工作,除了引导学生积极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之外,还要提升个人本土文化素养,承担起输出、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责大任。教师要顺应本土文化融入教学这一潮流,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融入一线课堂,渗透到学生的英语教学中,从而其提升其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培养优秀人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采取重视双向文化的生态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纠正以往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双向文化教学为核心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改变以往本土文化单向被动的局面,通过积极创新教学内容、组织专题讨论、引入中英文化经典作品赏析等举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二语习得过程中两种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改变中国文化失语局面。

4.结束语

母语环境范文篇8

年龄学年教材学习单词句型读书能力交际能力年限7岁学前上海章兼中编小一年149个18个100%98%能够进学英语直拼教材行简单交际11岁四年九年义务小学英一年84个12个80%90%能进行语统编教材会读简单交际

从此表可以发现学前的孩子在一年内因为单词、句型的量上要多于四年普通班。所以直接影响了二者的读书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另外,由于学前班掌握的单词量及句型较多,一年时间他们可以写出一篇较完整的介绍家庭、学校及班级的小文章,而四年级学生由于所掌握的单词量与句型有限,又少于动笔,能够写出上述材料的学生仅占10%。通过上述事实证明了小学英语应该走出以听、说为重的误区,走入英语教学四素同步、多层面发展的轨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这误区呢?

一、忽视了外语教学的特殊性

同一语言,作为母语来教和作为外语来教是根本不同的,这个不同表现在:(1)环境不同。在母语的环境下,人们总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反应"来"习得"语言,而外语学习则不然。无论我们如何去创设语境,也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课堂上创设的交际环境,又是演练性质的,缺少真实话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是母语和外语教学具有不同的环境,才使外语教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特殊性。(2)学习主体不同。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母语学习的主体是婴幼儿,他们只能靠机械的重复和模仿去学习语言。在以后,他们也主要靠反复刺激和潜移默化来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虽然也会借助一些语法分析,但比重极小。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少年儿童,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能力和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是在这样的"前结构"的条件下去学习一种语言的,要求他们用母语的方式去学习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二、忽视外语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为交际而使用外语的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就能力而言,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各个不同的方面。就交际而言,有书面的和口头的。而我们在研究外语教学时,往往只注意掌握语言这一单一目的,而忽视了如意志品质、爱国主义和智力开展等多元因素。

三、忽视了外语教学的阶段性

外语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同学习阶段和年龄段均有其特点。一般来说,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听说法"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外语,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前英语实验班的学生第一月主要是学习字母及开口说话,不需要记忆单词和句型。但如果把听、说应用于学习的始末,则未必恰当。因此随着学习过程向纵深发展,学习者必须实现在感知上由以听觉为主到以视觉为主的转变,在记忆上由机械记忆为主到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转变。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就会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能动地掌握一门新的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结构和规律。忽视外语学习阶段性的结果,使得本来在一定阶段或某一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其它学习阶段变成了深入学习的障碍。

要走出误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能力。他的母语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往和学习的工具,也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教学实践表明:在外语学习中,任何正迁移的利用或负迁移的防止都是建立在对母语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完全排斥或完全依赖母语都会妨碍外语的学习。

(二)语言和语法的关系

语法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母语来说,一定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准确、标准的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也是掌握语言的"捷径"。实际上,我们在小学阶段不必要谈语法而"色变"。关键是如何分解语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把它总结出来。

(三)听说读写的关系

母语环境范文篇9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母语负迁移;词汇运用错误;语法错误;语用错误

一、背景

近期,笔者所在的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调研,相关的应用文写作任务为:假设你是李华,你在西安学习的留学生朋友Nick决定利用端午小长假来成都游玩,发来邮件请你为他制订一份为期三天的旅游计划。请根据提示给他回信,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图1所示:在本学科组教师对全年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进行评阅、分析和反馈之后,归纳出学生的主要存在词汇应用不准确,语法表达错误和语篇衔接不连贯等与母语负迁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学生写作任务的达成,不利于他们达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相关英语写作水平的要求。

二、《课标》对写作能力要求

写作能力是指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它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英语书面表达水平的综合体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和要求,指出写是表达性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而针对有学习兴趣和升学考试需求的学生表达性技能要求,其要求如表1所示:通过仔细分析上表中的表达性技能要求,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基本语言运用方面。学生要能够描述、概括经历和事实已达到传递信息、论证观点和表达情感的目的,主要考查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第二层面,语言表达连贯性方面。学生要具备使用语篇衔接手段的能力,以重复、举例和解释等方式将意思表达清楚,侧重关注学生的语篇衔接能力。第三层面,建构语篇能力方面。学生要基于多模态文本意识,根据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选择语言设计语篇,重点考查学生对于语篇交际功能的把握。在应用文写作中,这三个层面体现为准确性、实用性和得体性。

三、母语负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H.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也就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在外语习得中,由于学习者都是在一定的母语基础上来学习第二种语言,因此,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母语迁移”现象。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他们已经获得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有利的,也可能是消极负面的。因此,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所带来的消极不利的影响则被称为负迁移。母语负迁移现象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其后果存在与每一次的应用文写作练笔中。

四、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对策分析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交流得出:他们在落笔之前,大脑中事先以母语形成了自己所需要的句子,然后,搜索自己的知识存储,在已有的词汇储备中找到意思对等的英文单词,即构成了作文的句子。在此过程中,他们忽略了词汇用法、语法规则以及语用功能等,以至于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换句话说,学生已经具备的母语储备干扰了第二语言的应用,产生了消极错误的影响。以下分别从词汇,语法和语用三个角度分析错误,并提出相应的措施。1.母语负迁移对词汇运用的影响。在评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典型的词汇使用不当的例子,比如,“Iwillchoosetrainforyoutogethereingeneralconsideration.”本句中,学生使用“ingeneralconsideration”让人不明就里。在英语中“consideration”并不存在这种用法。通过交流得知,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综合考虑之下,我为你选择了火车来此。很显然,这是母语使用的习惯影响了他们对词汇的运用,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出现在学习较弱的学生写作中,许多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也会存在这种问题,由此可见,母语负迁移对于词汇的影响面之广。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只有在充分掌握词汇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对于易受母语迁移干扰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的作用更是异常重要。教师的词汇教学要遵循科学的规律,以达成良好的效果。任何知识的学习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层次,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词汇进行有梯度的归类,让学生在掌握程度上有区别的对待,如图2所示:对于高频词汇或者易错词汇教师要避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强化学生对词汇的熟悉程度,以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应用文写作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另一个学生容易用错的词汇“convenient”为例,很多的学生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用“ifyouareconvenient”来表达“在你方便的情况下”。对此,教师可以自己创设情境,然后,让学生模仿情境,复现词汇用法,同时,生成自己的语言输出,以加强效果。2.母语负迁移对语法知识运用的影响。我们以图3为例来分析此句中与语法相关的不当之处。其一,“havea2000yearshistory”,这样的表达方式很显然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只是将汉语表述一一对应成了英语单词,没有考虑表达的准确与否,其合理的表达应为“haveahistoryof2000years”。其二,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work”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很多学生在写偏长或者复杂的句子时,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写作时以母语思维来构建语言表达,当句子变得复杂时,母语表达习惯常常占据主导,使得他们忽略了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准确地运用目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引起歧义或者产生误解。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来减少母语对学生目标语言的干扰,不能割裂、孤立地实施某一项语言技能教学。长期以来,英语课堂一直存在相互独立的课堂教学,表现为纯粹的语法教学或者阅读教学等,学生在此课堂环境中常常只能训练其某一种语言技能。而《课标》已经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具体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技能的综合运用,即教师要将课堂创建为一个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而在此活动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等各项技能。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去接触原版的阅读材料,以及真实语境下的语言素材,在这些情境中融入语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知识,体验语法现象正确合理的使用环境,以避免母语负迁移对学生写作产出的影响和干扰。3.母语负迁移对语用功能的影响。前文指出,本次调研作文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为“李华”,给自己的留学生朋友回一封邮件,安排他的端午假期。解读以上的写作要求,学生的写作在语用功能要达成书面形式传递信息的目标,语言的使用方面应以友好轻松的语调展开。《课标》中也提出,在表达性技能方面,学生要能够根据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语言。笔者在批阅学生写作时,注意到一位学生的如下表达:Yourpromptreplyisappreciated。忽略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对于学生能够使用这样的表达,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位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缺乏对此篇应用文的准确分析,作为身份相同的同龄人之间的邮件交流,这种表达方式显得过于正式,与本次应用文写作的语篇特色不协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语用知识给予的关注度都相对较少,教师更多地会关注基本语言知识的传授,很显然这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了。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时缺乏对写作目的,语篇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思考,从而导致写作中会出现语言选择不当、目的表述不清等现象。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正面传授和侧面感知的相辅相成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相关语用知识。正面传授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讲解,播放视频,模拟实景等活动让学生多方位的了解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以及交际对象之间的情感距离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会形成直观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根据具体场合做出合理的判断。而侧面感知重在于教师将这些语用知识贯穿在其他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学习活动中,比如,在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归纳不同文体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帮助学生恰当地使用书面语篇形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于交际的作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地予以涉及,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正视差异,尊重不同文化其文化产物,以避免不当表达的出现,从而实现有效的语言交际。写作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交际为主要目的的应用文写作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结合应用文注重实用性和交际性的主要特征,给予适量的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的输入,以减少母语负迁移产生的消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使用书面语表达意义从而达到运用目标语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EllisH.TheTransferofLearning[M].NewYork:Macmillan,1965.

母语环境范文篇10

一、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语言获得与语言学习的不同含义。语言获得是指自然地、大量地随意接触一种语言从而掌握这种语言的过程,一般多指儿童对母语,主要是口语听说能力的获得。语言学习则是指个体通过教学而掌握语言,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获得不是通过正式的语言教学,而是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语言获得主要是针对母语而言,语言学习则既包括母语,也包括外语。显而易见,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所接触到的语言量是很不同的,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是一回事,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二者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发展的关键期确实存在,那么,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实为获得)口头言语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11—15岁则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显然,语言获得的关键期早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其次,我们要考察一下儿童语言获得所必需的条件。

1.先天的生物学基础。这主要包括正常的视听及发声器官,脑功能和脑发育的正常。

2.丰富的语言环境。一个从未听说过某种语言的人要掌握这种语言是不可能的。儿童学语言时,听的时间要比说的时间多得多,能听懂的语言形式要比其能说出的要多得多。因此,语言结构和内容广泛、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获得是至关重要的。

3.认知发展水平。儿童语言获得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儿童首先要能够理解说话人说的话,要能够在语音、语调、语言情境和语义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才能获得语言。

4.后天的学习。这既包括儿童在语言环境中有意的、选择性的学习、模仿,也包括儿童无意的学习、模仿。儿童母语获得尚需这么4个条件,学习外语当然更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还要加上教师等条件。

第三,我国幼儿学习外语的不利因素。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对外语的学习、巩固、校正、使用不利。在我国的幼儿园、家庭、社会,外语环境普遍贫乏。

2.母语尚未牢固、准确地掌握,双语相互干扰。有人研究发现,一直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同时获得两种语言,但与说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他的语言发展会迟一些,起初甚至会发生双语混说的现象。在非双语环境中,过早教幼儿学习外语,有碍母语获得。

3.加重幼儿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4.师资难以解决,幼小衔接困难,不易普及推广。一方面,当前中小学外语师资严重短缺,绝大多数小学未开外语课。幼儿学外语不能保持连续性,幼小衔接困难,所学非所用,若干年后丢生,所获无几,事倍功半,煮成“夹生饭”,效益很差。另一方面,幼儿学外语不具普遍性,有的孩子学,有的孩子不学,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掌握差,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后续学习。

第四,儿童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一般研究认为,11—15岁才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根据我国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分别在最后两年教学英语。安排这一时期开始学习外语有如下优点:

1.儿童语言学习能力增强。小学最后两年,儿童已能熟练地掌握、运用母语,学会汉语拼音和汉语普通话,听音、辨音、发音能力显著提高,语音模仿力强,敢于大胆开口,学习外语不易出现双语间的干扰,容易掌握外语听说要领,过好听说关。此时儿童对母语的书面言语也已初步掌握,有助于掌握外语书面言语的入门知识,有利于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2.减轻儿童负担,保持外语学习的连续性。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这时开始学习外语比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外语压力较小,负担较轻,而且可以减轻初中入学后的压力,便于与初中教学相衔接。

二、幼儿学习外语的条件

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并不是说幼儿就绝对不能学习外语。我认为,幼儿学习外语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

1.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这主要包括:

(1)幼儿园有合格的外语教师组织教学,有精心创设的双语环境;

(2)家里有精通外语的成人辅导、指点,日常用双语进行语言交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据有扎实、正确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标准、流利的口语能力,而且还要能为幼儿操练、运用外语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能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辅导幼儿的外语学习,等等。

2.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方法。

(1)幼儿外语教育者(教师、家长)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进程。

(2)幼儿外语教育者要采用为幼儿喜闻乐见的看图说话、唱歌、游戏和表演等教学手段施教。要尽可能多地让幼儿听内容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音、语调正确流利的外语录音,多给孩子们创造听说外语的机会和有助于孩子们理解外语、用外语表达的语言情境。

(3)幼儿学习外语主要是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外语的兴趣,发展外语的听说能力。教育者不宜急于让孩子接触外语的拼写和阅读,而是要让孩子在反复多听、模仿多说中,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使用外语。

3.持之以恒,兼顾其它。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外语学习最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宁可晚一点儿开始学,不要学上几天就半途而废。另外,幼儿学外语,要兼顾体、智、德、美诸育的合谐发展。幼儿学外语毕竟不是学前教育的目标所在。幼儿学外语要以不加重儿童的负担为前提,而不应以牺牲、削弱其它方面的教育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