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2:39:42

牧区范文篇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提供资金支撑。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发挥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补助、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在资金投放上,对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贴息资金、支农贷款等,实行“政府统筹、捆绑使用、定向投放”,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在实施好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基础上,切实改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及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畜种改良等科技投入力度,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根据农牧业资源禀赋条件、产业产品特色和发展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合理的粮、经、饲料“三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副产品卖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二是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以规模化、基地化、特色化、区域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以发展设施畜牧业和高效畜牧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肉(奶)牛和生猪养殖规模,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路子。三是坚持以提高商品率为重点,加速畜种改良,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大幅度增加畜牧业的产业率。四是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同时把扩大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在农牧业内部创业,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以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以及中心城镇商贸流通为载体,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五是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各类协会、农牧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组织带动作用和市场链接功能,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牧民开拓市场的能力,努力探索一条联合起来闯市场、携手共进奔小康的新路子。六是制定加快产业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对农牧户的带动能力。

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坚持定点帮扶和县级领导干部联点制度,在巩固以往扶贫开发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广县内及兄弟县市扶贫开发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合力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攻坚提供支撑。在充分尊重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同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着力抓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通过国家支持和群众参与,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着力改变农牧区面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样板。抓好“三清三改一绿”,着力抓好清理脏、乱、差和绿化村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农牧区“脏、乱、差”面貌,农业村的绿化指数达到40%。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工作,争取用三到五年左右时间使一定比例的村(社)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水质优化,村间道路上等级的目标。

牧区范文篇2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

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

帮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走稳定发展畜牧业、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路

牧区范文篇3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

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

帮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走稳定发展畜牧业、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路

牧区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事业等主要任务,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三级联创”活动内涵,提升创建标准,完善联创措施,健全联创机制,全面提高“三级联创”活动创建水平,构建符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需要、体现先进性建设要求的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格局,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一目标,将创建“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五个好”苏木乡镇党委和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旗县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科学化、党的制度与活动规范化、作用发挥经常化、组织领导机制化,充分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农村牧区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忠实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把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模范带头人,促进和推动全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

二、主要任务

(一)旗县区委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主要任务

旗县区委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要把致富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工作的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细化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旗县区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研究制定好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抓好“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创建,使“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数量日益增多、素质明显提高,不断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各项任务的完成。旗县区委书记要对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负总责,把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加强工作指导。

(二)苏木乡镇党委和嘎查村党组织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主要任务

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要,大力加强苏木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推进苏木乡镇职能转变,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上来;苏木乡镇、嘎查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职责,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牧区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在提升自身政治、业务素质上有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能力,在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在增加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农牧民收入上有新举措;进一步提高普及先进文化、促进农牧民全面发展的能力,在培养新型农牧民、形成良好村风民风上有新气象;进一步提高倡导现代生活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在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上有新面貌;进一步提高民主管理、依法办事、按章理事的能力,在推进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嘎查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上有新进展。

(三)旗县区直部门和苏木乡镇站所党组织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中的主要任务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践行服务承诺,创建服务品牌,提高为农村牧区基层服务、为农牧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重点

(一)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为重点,不断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要把发展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根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牧区工作实践,以发展农村牧区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制定和落实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地调整和谋划经济发展思路,探索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新途径。要针对本地区制约农村牧区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引导农牧民致富上来。继续深入开展干部大下乡、部门和单位包村包户等“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粮肉乳菜草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对集中的富民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加强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不断推广应用新科技装备农牧业,推进科技进步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富民政策,培育、扶持和发展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办、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中介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加快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步伐,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为加快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牧区基础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着力构建和谐乡村为民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新牧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为民服务为重点,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和构建和谐干群关系这一目标,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方式,创新便民服务载体,建立利民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五个好”苏木乡镇党委建设水平。

一是规范和完善苏木乡镇服务大厅。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要求,对服务大厅进行统一规范,使服务型苏木乡镇政府创建硬件达到有综合服务大厅、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组织、便民服务手册、热线服务电话、公开栏、干部去向板和规范化图板的“八有”标准。同时,地域面积大的苏木乡镇可充分利用被撤并的苏木乡镇闲置用房,建立便民服务站,设立专职代办员,实行坐班办公。

二是全面推行嘎查村为民服务代办制。要按照“有醒目门牌、有专门接待室、有热线服务电话、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有党员干部轮流值班”的“五个有”建设目标,健全和规范嘎查村便民服务站,设立便民代办点,配备专兼职代办员,在各村民小组建立便民服务点,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使便民服务站成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中心。

三是创新更加便民的服务方式。要在实行固定办公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流动服务车、组建便民服务队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到边远嘎查村现场办公、在农村牧区集日上办公;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网络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建设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服务型政府创建模式,以利于农牧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牧区具体问题的解决。

(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切实加强嘎查村级组织建设

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打造新机制、塑造新风貌”为目标,以“增强嘎查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带领农牧民致富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主要内容的“双增一建”活动为载体,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五个好”党组织建设目标相融合,充实完善并细化为班子一流、队伍过硬、村强民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文明等6个方面内容,明确相应的创建标准,在全市选择100个嘎查村,大力开展“五个好”示范嘎查村党组织创建活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提高“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创建水平。

一是选好配强嘎查村班子。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嘎查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制度,通过“选、育、派”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促进农村牧区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注重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私营企业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以及撤乡并镇分流人员中选拔村干部。要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机关干部到嘎查村任职。大力推行嘎查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提倡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积极推行嘎查村班子和干部创业承诺制度,依据嘎查村干部的工作业绩建立合理补贴制度,探索建立嘎查村干部离职后老有所养的保障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是优化组织设置。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进以嘎查村党总支为主体、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村级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网络化组织格局,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各项任务的实现。大力推行“党组织+中介组织+产业项目+农户”的工作模式,鼓励党组织领办创办中介组织,把产业协会会员、种养典型户、各类经纪人、适用人才、劳务输出人员等五支农村牧区经济最具活力的群体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嘎查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带动农牧民致富。要在党组织所创办领办的中介组织内建立党支部,实现党对经济组织的领导,使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更直接、更有效。

三是强化农牧民教育培训。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要求,制定和完善农牧民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宣传等部门的作用,结合农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牧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民主法制和诚信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牧区新风貌。

四是完善基层民主政治机制。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和谐的民主环境。要在坚持和完善两委联席会议、重大事项“五步”决策程序、民情听证和党员群众“说事”等制度的同时,推行两委报告工作制度,组织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报告工作,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推行党务公开。要认真抓好嘎查村活动场所建设,到2007年末,全面完成嘎查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任务。

(四)围绕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要充分运用县乡党校、示范基地、远程教育、院校教育、学习考察、研讨交流“六位一体”的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帮助、扶持等多种措施,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转变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塑造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要注重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实践中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牧区党员的有效管理方式,坚持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到实处。要继续深入开展“双提双带”活动,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学习培训,推进党员素质升级,使每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党员掌握技能和致富带富的能力。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开发利用农村牧区各类人才纳入“三级联创”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库,努力培养一支新农村建设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要建立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要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在青年农牧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牧区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

三是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健全促进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机制,积极搭建致富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平台,继续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科技示范户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中的骨干带动作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党员为民服务承诺制和为民办事全程制、民情恳谈、结对帮扶等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联系,保护和发展好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要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旗县区委书记抓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组织部长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调研、督查等制度,完善旗县区委、苏木乡镇党委、嘎查村党组织联动共创的领导责任,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责任网络。要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把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已评为“五个好”的党组织,要按照更高的标准要求,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创建一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示范乡村;处于中间状态的乡村,要针对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力争尽早跨入“五个好”党组织行列,为下一步争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乡村创造条件;要强化对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村的帮扶整顿工作;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创建流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地区和个人给予表彰。

牧区范文篇5

年初以来,内蒙古库伦旗立足于农村牧区实际,落实责任、精心选题,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推动农村牧区党建工作不断上水平。

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基层党建抓得紧。旗委出台了关于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基层党建工作定期例会、定期督查、定期考核、目标化管理和专题述职等10项工作制度,旗委组织部每月召开一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调度会。挑选了10名责任心强、熟悉党建工作的科级党员干部,组成2个党建工作专项督导组,专门负责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查,保证了各项改革创新工作任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紧紧扣住发展主题,党建工作选题准。库伦旗立足于当地实际,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切入点,提出了“打造富民党建、为民党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力求选题准确,特色鲜明。在农村牧区开展了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创建群众满意的涉农站所;争做党员业务能手、争做党员致富能手”为主要内容的“双争双创”活动,取得了较好实效,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

坚持创新方式方法,重点工作有特色。一是创新了嘎查村干部选任方式。年初以来向嘎查村选派“创业型”、“科技型”、“能人型”、“知识型”、“公职型”村官共计95名,解决了一些嘎查村班子相对老化,素质偏低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面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选拔了30名优秀青年到嘎查村任职,并从中选派了18名优秀青年到市农村牧区基层干部暨实用人才大专班学习培训。二是创新了基层党内民主渠道。在六家子镇党委开展了苏木镇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旗委还专门成立了党代会常任制办公室,安排专人专抓这项工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代表的作用搭建了平台。同时开展了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为主要内容的民情调查活动,实行党支部“五访”制度,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三是创新了党建工作载体。在农村牧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3**”服务承诺制。通过认真承诺、主动示诺、积极践诺,有效提高了农村牧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开通了旗内首家独立域名、蒙汉两种文字的“库伦旗党建网”,搭建学习教育新平台。实施了党员创业培训工程,在各苏木镇全部建立流动党校,在各嘎查村全部建立农牧民培训学校,切实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培训。

牢牢把握问题关键,难点工作有突破。针对嘎查村干部选任方式单一的问题,开展了公推直选嘎查村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通过严把公开推荐、考察遴选、差额直选三关,在8月10日前选举产生30名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真正把选人用人权交给党员群众,同时也让现任的党支部书记有了危机意识,有力促动各项工作;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农牧民党员发展难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发展农牧民党员的“三级联系”、“预警”和“双公示”三项制度,年初以来发展农牧民党员3**名,既增加了新发展党员的数量,又保证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实际,旗委组织部采取了“五个一”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建立教育信息平台,开辟了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有效沟通的新渠道。

牧区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本次排查清理工作要按照盟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要求,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维护广大农牧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按照“盟委行署指导、委政府领导、操作、社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责任关系,摸清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的基本情况,为解决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排查清理工作中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和保障农牧民的基本权益。

2、坚持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排查清理工作要以摸清情况、查找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目的,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排查清理工作,维护农村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3、坚持依法排查清理、规范运作。排查清理工作要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依据,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4、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排查清理过程和结果要面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排查清理工作公正公平。

5、坚持分类梳理、集中解决。针对排查清理工作情况,认真梳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分类整理,集中研究解决的办法。

三、排查清理工作内容

本次土地排查清理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各办事处的耕地使用情况、草场使用情况、退耕还林情况。

(一)耕地使用情况。以搞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为目的,认真排查清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程序是否规范,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纠纷案件的调处情况。其中,重点排查清理1998年以来各地经盟两级批准的对外发包土地情况;乡村两级对外发包土地情况;滥开荒情况;机动地使用情况;国家公职人员占用耕地情况;其它耕地情况。

(二)草场使用情况。以摸清农村及半农半牧区草场承包经营现状为目的,认真排查清理草原“双权一制”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实处,程序是否规范,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纠纷,以及因草场使用引发的上访案件调处情况。重点排查清理:机动草场使用情况;牧业大户草场使用情况(有草原使用证情况);非农牧户占用草场情况。

(三)退耕还林情况。对近几年退耕还林情况进行面排查清理,查明是否按有关政策认真落实。退耕还林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以及由此引发的上访案件调处情况。重点排查清理:非农户利用农民土地退耕还林及享受补贴情况;村组或村干部利用机动地退耕还林及享受补贴情况;退耕还林中林地分离情况。

四、工作要求和步骤

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底数清楚、面推进;依法依规、精心操作;把握重点、因村制宜;阳光透明,群众满意。“底数清楚”是指排查清理数据真实、面;“面推进”是指各办事处在按照方案要求,总结好根试点的工作经验,完善排查清理工作方法、程序,面开展排查清理工作;“依法依规”是指排查清理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要求;“精心操作”是指排查清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把握重点”是指在统筹局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工作方案要求的清点;“因村制宜”是指根据村组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排查清理方法,区别对待问题;“阳光透明”是指排查清理过程、结果部公开进行,保证公平、公正;“群众满意”是指排查清理过程得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排查清理结果群众认可。

1、准备阶段(8月1日至15日)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乡、村三级分别成立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问题排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乡镇级领导小组和包乡工作督导组在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问题排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级工作小组在乡镇级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程负责。

二是成立级督导组。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排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排查清理工作的总督导组,抽调党政两办督查室工作人员,督促指导各办事处开展工作。成立由级包乡领导和包乡科局组成的级领导包乡督导组,级包乡领导为组长,包扶科局抽调一名副职任常务副组长,坚持驻乡开展工作。

三是制定排查清理方案。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问题排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结调研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土地、草场和林地排查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科学设计并印制相应排查清理表格;纪检委要结合此次排查清理工作有关要求制定出责任追究办法;法制办要加紧收集有关土地、草场和林地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并编印成册。国土资源局要尽快向自治区争取二次土地普查航片。各办事处和也要结合实际,着手制定本地区土地问题排查清理工作实施方案。

2、培训动员阶段(8月19日至28日)

政府和各办事处都要召开农村牧区土地、草场和林地排查清理工作动员会议,安排部署排查清理工作。同时,要做好两个层面的业务培训工作。一是乡层面培训,聘请盟有经验的老师和业务力量,对办事处党政正职、分管副职、经管站长、林业站长、草原站长和相关科局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共200余人)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填报各种表格的形式与方法。二是层面培训,由参加过乡层面培训的科局和乡镇工作人员对土地、草场和林地排查清理工作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同时,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广泛宣传排查清理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意义,通过业务培训和宣传动员,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土地排查清理工作的重要性、目标、方法的认识,取得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3、排查清理阶段(8月29日至9月26日)

一是实地排查清理。办事处和要按照排查清理内容和任务,组成工作组对排查清理范围内所有土地入户排查清理,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以为基础、以乡镇为单元、以级为整体,逐级填表汇总。

二是公开公示。排查清理结果要向农牧民面公示,让群众知情和监督。公示期间,各办事处和都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指定专人接访并对举报问题进行核实。公示期结束后,经领导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签字后存档备案。

三是检查核实。各办事处、要对农牧民上报逐户核查。核查要按照“五对照”原则,即土地、草场和林地与承包农牧户户数对照;承包农牧户与所承包土地、草场和林地对照;所承包土地、草场和林地面积与实际面积对照;实际面积与土地、草场和林地承包经营权证面积对照;土地、草场和林地承包经营权证面积与国家政策补贴面积对照。

四是统计汇总。、办事处、要对排查清理数据逐级统计汇总,并将数据部录入微机。各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对数据签字上报。

五是分类梳理。实地排查清理结束后,各办事处要对排查清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并写出分析报告。重点梳理内容:一是实际占用耕地、草场和林地面积较大的承包人构成情况(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超出村民小组人均耕地、草场的50%–100%掌握);二是无地户、少地户构成及原因;三是乡村集体耕地和草场发包情况;四是招商引资开发占用耕地、草场和林地情况;五是国家公职人员(非农牧户)占用耕地、草场和林地情况;六是退耕还林及政策补贴发放情况;七是群众有争议的农村土地,包括有争议的边界土地情况;八是其它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使用农村土地的情况;九是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通过梳理,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要按照“还田于民、还草于民、还林于民、还利于民”的总体要求,研究提出解决各类土地矛盾纠纷的意见,为下一步制定《排查清理党政机关及国家公职人员占用土地草场工作实施方案》做准备。

4、总结验收阶段(9月26日至9月30日)

包乡工作督导组要对每个排查清理工作进行细致检查验收;群众举报的问题中,涉及国家公职人员违纪违规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受理,一般性土地草场信访案件由信访部门协调有关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处理;对排查清理结果与实际情况、航测面积不符或群众不满意的,要组织力量进行重新排查清理。农村土地、草场和林地排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排查清理结果进行抽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乡两级负责组织和实施排查清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排查清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本次排查清理是目前的中心工作之一,直有关部门要支持排查清理工作的开展。委、政府将定期听取排查清理工作情况报告或进行实地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二)明确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职责和纪律要求,认真做好排查清理工作。

级包乡领导要对所包扶(场)、办事处土地排查清理工作面负责,组织人员对各阶段工作开展进行督促落实。包乡督导组常务副组长是所包(场)、办事处土地排查清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苏木(场)、办事处党政正职为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要按照《土地、草场和林地排查清理工作方案》要求,逐级落实土地排查清理工作的各项任务,组织工作人员完成本区域内的土地排查清理工作,排查清理结束后,针对本地区排查清理出来的实际问题和矛盾,拿出具体的解决意见;要积极配合乡镇做好排查清理工作。

(三)严明纪律。级领导包乡督导组要督促各地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场)、办事处要认真组织排查清理,并对排查清理结果程负责。排查清理工作结果必须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篡改土地排查清理数据的,或工作粗糙、操作失当、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人员,委、政府将启动行政问责程序;干部要积极配合工作组开展工作,对因诱导或阻止群众反映真实情况,妨碍排查清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将按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责任。执法执纪部门要对阻挠和围攻、殴打排查清理工作人员的现象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牧区范文篇7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牧民四季转场,长年逐水草而居,点多、线长、面广,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民族移风易给广大农牧民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使牧区农牧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成为一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巴音沟牧场党委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员教育模式。一是突出“民族特色”的方法,采取借助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少数民族党员,以哈萨克族党员为主。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文化活动,有歌唱、朗诵、对唱、对白等多种形式。针对这一特点,我场组织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将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有关爱国主义、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编写成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相声、歌曲等作品,利用少数民族群众红白喜事、群众聚会、牧民集体转场等机会,使民间艺人带头表演和传唱反映党员经常性教育内容的诗歌、相声、歌曲。这一举动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少数民族党员的教育。二是将各类有关党员教育的文件、宣传册,组织翻译人员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印制发放到少数民族党员手中,并利用每月的例会以“四个统一”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统一观看电教片、统一备课、统一测试、统一记笔记等方式开展党员教育,积极组织党员写学心得体会。三是利用远程教育(电教片),结合我场实际,利用牧民比较集中聚居时期,在各队有电器设备的家中(太阳能发电设备、电视、VCD)设立流动电教片播放点,给党员以及群众播放有关畜牧科技、养殖、市场信息、牲畜疫病预防防治等牧民生活息息相关内容的电教片,这样既提高了党员们得创新意识,又给牧民带去了市场信息。通过观看电教牧民们得整体思想有明显的转变,响应党的号召和我市“四区一线”的合理布局,积极加入优质肉羊养殖协会,引进优良品种。流动播放点每次播放的电教片都是上级部门译成少数民族语言的片子,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能看得懂、听得明白。以往的电教片都是汉语,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少数民族党员由于地域、语言等各种原因观看电教片是“云里雾里,走马观花”现象,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后出现部分少数民族党员自动要求将片子带回自家再次观看,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文化生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少数民族党员们通过学习后自身致富的同时,带头学习传授科学养殖技术,积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增强少数民族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宗旨意识,提高了少数民族党员以及牧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有所转变。目前爱国守法、牧民定居、计划生育优胜少生,科学养殖种植已成为我场少数民族群众的新风尚。一年来,全场先后翻译印制发放党员教育宣传册4本,播放少数民族语的电教片16张,利用群众聚会,红白喜事,节假日深入牧区表演以“三爱”为主体的文艺节目数十场。

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场党委的不懈努力,我场通过开展特色教育,加强牧区少数民族党员经常性教育,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牧场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牧区范文篇8

关键词:精准扶贫;西藏偏远牧区;致贫因素

一、精准扶贫解读

(一)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

长期来,我国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盲目、低效、低质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二)精准扶贫的含义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百姓的话讲,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二、阿里地区扶贫开发现状

阿里集高海拔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匮乏,多种致贫因素叠加,导致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大、脱贫难度大,扶贫任务重。

(一)阿里地区贫困现状

阿里地区是西藏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目前尚有贫困人口6759户,21419人,占全地区农牧民总人口的29%,占全区贫困人口的3.8%;阿里地区七个县中重点贫困县还有2个,占西藏自治区重点贫困县的5.3%,多数区域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存在贫困发生率高、贫困面广、程度深等特点,减贫任务艰巨,脱贫难度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2019年完成全地区全部脱贫的任务要求,使得阿里地区的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二)阿里地区扶贫工作现状

自“十二五”以来,地委、行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决策部署,把扶贫开发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程,累计实施整乡推进、面上扶贫、劳动力转移、农牧民技能培训等扶贫开发项目741个,国家投资超过5.48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任务,全地区贫困人口减少7195户、2.77万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也没有健全的扶贫工作评价体系,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的帮扶工作、扶贫项目的运营持续情况等存在许多反馈盲点。

三、阿里地区致贫因素精确分析

阿里地区地域辽阔,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基本为纯牧区,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自然环境恶劣,可耕地有限,交通相对闭塞,加之长期积贫积累下来的问题较多,使得阿里地区致贫因素复杂多样。在实施精准扶贫、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背景下,阿里地区致贫因素亟进行待全面精确梳理。

(一)客观致贫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地形多为高原山地,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除普兰县、札达县有零星河谷耕地外,全区基本为纯天然牧区,全地区冻土面积大,植被更新缓慢,人工草场难以发展,草场质量不高,牧业可承载能力很差,受常年低温影响牲畜生长速度慢,年均出栏率低,导致牧民手中灵活资金窘迫。冬季长期低温,雪灾频发,据调查,每年冬天因牲畜冻死冻伤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的情况普遍发生,牧民应对雪灾的办法较少,人畜均深受其害。

2.人口因素

阿里地区30.4万平方千米,现有常住人口不足10万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阿里地区的牧区多为季节性牧场,牧民居住分散,随牧场迁徙,季节流动性很强。相比于内地人口密度较大的省份,阿里地区没有人口集群优势,大多数牧民世代靠小农放牧为生,生存手段单一落后。

3.区位因素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北部,西南与印度、尼泊尔接壤,北面与新疆搭界,距离拉萨近1400公里,距离北京5500公里,是我国最闭塞、最偏远的地级行政单位之一。区位闭塞,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社会资本匮乏,人力资源薄弱等制约因素非常凸出。

(二)长期积贫致贫因素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关怀下,西藏高度重视全区基础设施建设,阿里地区已经实现全地区行政村100%通路,大部分行政村通讯信号覆盖,通过居民饮水工程建设,大部分行政村开挖了水井。但是,受区域辽阔、气候严寒、居住分散、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阿里地区在住房、道路、饮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相对落后于西藏其他地区,与其他省份更是不能比较。每到冬季,水井冰封,河水冻结,人畜饮水都成难题;若遇雪灾,道路被冰雪覆盖,牧区与世隔绝,唯一的供电方式太阳能电板也不能收集电力,缺水无电是常态,在基础设施满意度调查中,牧民对道路畅通度、稳定电源、干净水源的诉求最多。

2.因病因灾致贫

通过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牧民对自然灾害和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反馈最为强烈,可见因病因灾致贫是部分牧民致贫返贫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据了解,阿里地区大部分牧民家的牲口棚仍为露天牛羊圈(多用石头或土堆砌围墙、无棚无顶),应对极度严寒、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仅2014年冬天的一次暴雪,阿里地区某乡就冻死牲畜计1000余绵羊单位,虽然地方政府竭尽全力救灾抗灾,但部分牧民仍损失惨重几近破产。阿里地区高寒缺氧,大骨节病、风湿病痛、心肺疾病等病症较为常见,因为距离远、居住分散、缺钱就医等原因,送医诊治难度较大,严重的可以失去行走和劳动能力甚至致命,对依靠放牧为生的家庭而言患重病简直是灭顶之灾。

3.等靠要思想严重

通过驻村帮扶干部和地方干部长期工作的认识,阿里地区大多数牧民存在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即没有从自身发展困境出发,主动寻求改变的意识淡薄,更多的将发家致富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与支援上。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西藏发展的支持无所不从,西藏各级政府对地方群众的帮扶也从未间断,使得大部分群众形成了等靠要政府的习惯,严重缺乏自我发展创造的能力,这也是亟待扭转和纠正的重要制约观念之一。

(三)根本致贫因素分析

1.整体教育落后

阿里地区的教育事业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实施以来,阿里地区的教育硬件、师资力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从阿里地区教体局的数据来看(见表1),截止2016年,阿里地区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也已经基本达到了100%。然而,高中阶段的入学率明显很低,仅有50.3%,而且这里并没有统计到大学生的考取率以及义务教育各阶段的失学率,相比西藏其他地区,阿里地区的大学生人数是极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绩也非常不好。从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牧民对子女上学的支持力度普遍不高,相当部分牧民家庭仍存在“上学不如放牛”的落后传统观念,大多数适龄孩童在读完小学后就主动或被动失学,这其中有放牧劳动力不足、牧区距离学校距离太远等因素,但更多的是整体教育观念较弱,缺乏“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普遍认可知识、多数岗位需要学历支撑,因学致贫的问题在阿里地区非常严重,因学致贫是阿里地区致贫的根本因素之一。

2.缺乏致富技能

在阿里地区很多牧民看来,放牧是生存的根本,穷则穷之,富则富之,生产手段非常单一。即便当地政府扶持了一批如毛毯厂、奶牛场、藏区产品商店等牧产品深加工企业,也鲜有牧民能够或者愿意参与其中。当前西藏旅游业持续升温,阿里地区拥有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然而由于观念落后、语言不通、缺乏成本、经营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阿里地区能够从单纯放牧向旅游服务业转变的人口比例很低,大多数商店、旅社、旅游产品的经营者都是四川等地的外地人在经营。以驾驶技能为例,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共有机动车辆近1000辆,拥有驾驶执照的牧民却不足5人。因此,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致富技能是制约阿里地区脱贫致富的又一根本原因。

四、总结

阿里地区是西藏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而西藏又是我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区域,如何全面准确找到导致贫困的症结,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首要前提。在2019年完成全西藏全部脱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任务、大背景下,不让贫困和返贫成为西藏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任重道远的艰巨工作。

作者:贺震明 李佳佳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宏.关于西藏和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15.6.

[2]高星,姚予龙,余成群.西藏农牧民贫困特征、类型、成因及精准扶贫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

牧区范文篇9

一是对农村牧区卫生院落实了“县办县管”的管理体制,人员、业务、经费统一上划到旗卫生局管理。

对卫生院实行了“六保一不”的管理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六保一不”即:一是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工作优质高效;二是确保预防保健等社会性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确保专项基金的提留;五是确保养老保险金的足额缴纳;六是确保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一不”就是职工工资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当月不准发生亏损。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卫生院的管理,在大部分卫生院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二是对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实行了财务管理制。各卫生院的收支单据必须经卫生局财务监理的审核后方可入帐。有效地规范了财务管理,杜绝了浪费现象。

*是对基层卫生院的药品采购实行了统一审批管理制度。各卫生院在采购药品前必须将品种、规格、数量、采购地点、采购价格等报送卫生局经专职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采购,从而降低了药品采购成本,让利于患者。

四是对合乡并镇后的卫生院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重新确认了11所中心卫生院和17所卫生院。并对卫生院按重点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进行分类建设与管理,增强了中心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了重点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五是在村级卫生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上,坚定不移地推行了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将村级卫生组织分为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两部分,村卫生室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预防保健等社会性卫生工作任务,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个体诊所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六是前些年卫生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卫生院通过职工集资的方式引进新型医疗设备,提高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前些年卫生投入不到位,导致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负债经营,拖欠职工工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卫生院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近8年来没有进入大中专毕业生,亟需引进专科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卫生院技术力量,需要制定吸引专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的优惠政策。

*是还有7所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没有得到更新。有3所卫生院亟待新建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

四是基层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基层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定的,随着业务的开展、事业的发展,应重新核实卫生院的人员编制。

*、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落实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对卫生院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实行定额补助。

2、制定一整套卫生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专科以上毕业生到卫生院工作,落实工资和编制等待遇。

3、协调编制部门重新核定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人员编制。

4、在卫生院投入到位后,卫生院药品实行顺价销售或零加价销售,真正让农牧民得到实惠。

牧区范文篇10

牧区脱贫既有优势,也有难点。为此,要走扶贫济困之路,走开发式扶贫之路,走科技教育扶贫之路,走稳定发展畜收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

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

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帮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走稳定发展畜牧业、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