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职能夯实探究

时间:2022-09-09 03:34:01

牧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职能夯实探究

摘要: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以及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过程中,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职能扮演着司法民主化的重要角色。能否发挥好人民陪审员职能涉及到个案是否平衡、公正、合法以及司法公信力问题。司法民主化趋势不断上升的当前,人民陪审员职能抬向更高的层面上,发挥其职能,才能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设立的目的。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某牧区H县法院为考察对象,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夯实牧区人民陪审员职能,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

关键词:法治;人民陪审员职能;牧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201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在全国十个省市,每个区域选取五所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4月27日通过了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2019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设立了新的里程碑。这一系列的探索和进步意味着法治时代的司法民主更需要公众的参与来实现。但实践中,扔能够发现人民陪审员职能的发挥不足问题以及公众所期望的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处于表面的现象。笔者认为,牧区的公众参与度以及人民满意度是衡量我国司法民主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司法是否民主要保障司法民主化,关键在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探索,从而开拓出更高层面上的人民陪审员参审职能模式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司法民主化道路。

一、H县人民法院近三年人民陪审员参案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实施后,H县人民法院现有人民陪审员22人,人民陪审员中男性17人,女性5人。2017年人民陪审员参审24件,其中民事20件、刑事4件;2018年人民陪审员参审20件,其中民事34件、刑事5件;2019年人民陪审员参审11件,民事8件、刑事3件。近三年的人民陪审员参审情况来看,随着案件的增多,人陪审员参审数并没有随之上升。民事案件的参审率显得较高,刑事案件则相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陪审员参审被边缘化了,相反《人民陪审员法》第八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名额数不低于本院法官数的三倍,因此,H县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名额上升为22名,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陪审员名额的不断扩大化,能够体现我国司法民主的进步。通过研究,男性人民陪审员中,4~5名陪审员经常性地参审,其余男性人民陪审员参审率相对较低或者为零。另外,从性别的角度和参审情况分析,2019年之前女性人民陪审员只占人民陪审员总数的12.5%,而且参审率很低或者为零。《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以后女性的比例上升为22.7%,覆盖面上具有良好趋势,但无论从参审数量还是人数比例都远远不可比拟于男性人民陪审员。同时,上诉率以及发回重审率、当事人信服率,并没有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而有了得以解决。透过陪审员的参审率以及其职能的发挥作用,能得出的是,无论从庭审实质化的角度或者司法公信力的角度,公众参审数量的扩大,没有带来案件审理质量的提高,也没有带来这一制度本身的社会公信力提升,与立法精神有一定的差距。

二、司法实践中妨碍人民陪审员职能之因素

(一)诉讼制度结构的不完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被确定至《人民陪审员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出台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但司法民主化所带来的公信力提高问题值得深思。中国语境中的人民陪审员之所以无法发挥其裁决优势,还与中国特定的诉讼制度结构有关,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和司法实务经验。《人民陪审员法》规定,三人合议庭中,不区分事实审与法律审,法官与陪审员对事实的认定与法律适用上独立发表意见,共同作出裁判。从某种程度上,这仅仅是给个体陪审员披上一套外部形势的公众参与,作为个体很难做到公众参与司法问题。(二)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的认识不足。人民陪审员制度体现的是人民的意愿,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可知人民陪审员职能的发挥对司法公正和公平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仍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或对人民陪审员职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第一,从法官角度看,人民陪审员制度处于一种表面状态,实际的庭审实质化中人民陪审员职能所起作用较小。2名法官+1名陪审员参审模式中,法官对人民陪审员的生活阅历或解决纠纷能力持质疑态度,某些情况下甚至为了凑个人数或方便,通知离单位较近的人民陪审员参审,这种做法反而让好的制度成为司法实践的一种负担。当然,牧区的地理和经济、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对人民陪审员参审有一定阻碍,比如:路途遥远;通讯信号质量较差;交通不方便等因素。办案过程中,对陪审员缺乏审判程序、证据规则、事实认定规则等的指示和释明。第二,从陪审员的角度看,人民陪审员对自己作为一名民意的代表者,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他们觉得人民陪审员工作只是自己的一个附属工作或为法院工作,能去则去,而遇到个人的私事时有事为由推脱其工作。在庭审中,一言不发,认为只要参与了庭审算完成了任务,对法官有畏惧心理或过度依赖性,将自己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民意等埋在心底,按法官的思路前进,没有独立的思考习惯,造成“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三)缺乏获取案件信息能力。陪审员作为合议庭成员,获取案件信息,是一个良好裁判的前提条件。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庭前阅卷机制;二是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庭发问等来获取;三是“庭前阅卷+庭审活动”模式。笔者所研究的H县法院陪审员获取案件信息的主要途径为庭审活动,但因个体知识结构或者能力的差别,并不能全面或客观反映案件事实,从而导致审议阶段陪审员无法表态的局面,使社会大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念无法渗透到司法审判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审判长的指引不足、审案上的分工不明等有着密切联系。(四)选任人民陪审员的不科学性《人民陪审员法》第十条对陪审员选任程序上作了规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被抽取的陪审员是否真正能够胜任其职位或者达到了全覆盖问题有待商榷。一方面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女性的参与权、监督权被弱化。婚姻家庭纠纷、抚养费纠纷以及女性犯罪等案件中更需要女性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另一方面,虽然任选了各行各业的人员为陪审员,但实践中大部分人员几乎未参加过庭审,原因有二:一是被选任人员由于自身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参加庭审或者所在单位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原因;二是法院自身的陪审员随机抽取制度不规范以及财政补助支持力度不够原因。

三、夯实牧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职能的方法和途径

人民陪审员职能发挥的不足,使其情理很难灌输到司法裁判中。连续发出各个领域的“法治思维”倡导,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人人处事所要运用的良好的武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应对和解决现实社会关系的矛盾时,要善于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这种思考是法治思维,而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见诸法治实践的手段、工具和途径,亦可称为方法。”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途径去完善牧区人民陪审员职能,方能将其职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在裁判中能够体现社情民意,裁判结果更容易得到公众的信服。(一)个体向小团体结构模式的塑造。“2名法官+1名陪审员”模式中,“同职同权”看似赋予陪审员全面、完整的权利,提升了陪审员的地位,但这正是虚化陪审员职权的根本症结。该模式中,法官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陪审员附和法官的现象较为普遍。绝大多数案件而言,个体陪审员判断案件事实所依据的不是科学,而是其个体认知素养。个体的价值取向不见得能代表公众的价值取向,且评议空间和内在价值的体现存在弊端。小团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多元化的视角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评议,寻求最广泛说服力的裁判结果。其相比于个体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和能够体现司法民主化的优越性,符合司法理念。(二)造就陪审员制度的价值认同。张明楷教授讲,“理念,不只是口号,需要变成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才行。”审判机关以及社会各界、人民陪审员要把陪审制度单方的价值转为知与行的合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陪审制度之精神。首先,办案过程中法官适当指引和释明之外,还需要留意陪审员在庭审中的发问、事实认定等活动和庭审结束后的评议空间,让民间智慧带入司法审判中。其次,陪审员要认清自己的职责及使命,学习《宪法》《人民陪审员法》及其解释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将这些立法精神内化而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将自己的生活阅历、朴素观念对案件进行评议,将公众所寄托的希望在裁判结果上精彩地呈现。(三)获取案件信息机制的取舍。目前,陪审员获取案件信息的问题上,没有一个统一可采纳的标准机制。实践中各行其是,有的采取庭前阅卷机制,有的则采取庭审活动模式。有学者认为庭前阅卷机制存在风险,会让陪审员对案件产生预断,与其制度设立的初衷相悖。在一定意义上,庭前阅卷机制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但其利大于弊。卷宗移送、庭前会议、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发问到最后的裁判结果都是庭审实质化的必要途径和内容,均围绕审判而进行,能促进司法公正。经济文化领先的地区法院来说,庭审为中心的模式更符合司法的发展需求。但通过对H县法院研究发现,由于陪审员综合能的差异,庭审中不能全面有效对证据进行认定或者理顺案件信息,庭审的质量和效果不佳。故发展较缓慢的牧区法院来讲,摒弃卷宗唯独以庭审为中心的模式不合实际,采纳“庭前阅卷+庭审活动”模式更有利于实现裁判的公正。(四)科学选任陪审员,实现全覆盖,保障陪审员待遇。第一,牧区法院,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以及金融纠纷案件中,更需要这些领域的人民陪审员发挥他们的专长,补足法官的短板。第二,根据参审数量,(包括调解和判决)解决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费用,上级部门在经费上给予支持,有效保障陪审员待遇。第三,H县法院来讲,人民陪审员男女比例的失衡是一个现实问题。司法实践中,女性当事人也不少,但女性陪审员参审的概率极少,没有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在婚姻家庭纠纷以及青少年犯罪等案件中女性陪审员更能够从母性的角度起到教育作用,对司法而言是个很好的漏洞填补。因此,选任过程中要引起重视,达成男女比例平衡。同时,要考虑陪审员的文化程度、年龄、民族、不同行业等因素,进行科学选任,实现全覆盖,把更广泛的声音引进司法领域。通过陪审员职能的发挥和与法官零距离的监督,促进审判公正,杜绝枉法裁判和冤假错案。

作者:尕藏尖措 单位: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