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3:10:22

目前范文篇1

追溯会计的历史,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会计电算化,可以发现会计是应经济管理的需要而出现的。职能是事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关于会计职能会计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占主流地位的是“二职能说”,即核算和监督。核算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它是会计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具体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

二、会计职能变化的必要性

(一)现代会计职能已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帮助参与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等。

会计是一个经济控制体系,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新形势要求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会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资金使用的大锅饭打破了,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正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来,开始转向注重资金管理,并围绕资金的流转过程,挖掘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要实现这一切,则要求单位财务会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化的过程中,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其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按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及适应的范围可分为企业会计,预算会计两大类。核算是会计的本能,监督是会计的核算只能,也是基本职能。这是由会计本质和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会计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不断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提供信息资料。

掌握收支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单位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做出努力。如:企业要发展,不仅要生产一些适销对路的商品,而且要在内部从原材料购进、加工、入库等环节上,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环环扣紧,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做到滴水不漏,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就需要企业会计对资金及物资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纪录、核算和监督。

(二)维护财经纪律,保护国家资金和财产安全,是会计职能的又一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财产是企业、单位进行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条件,管好、用好各种物资,制止铺张浪费、揭露和打击破坏国家财产的犯罪活动是会计职能的又一重要方面。就某一个经济单位来讲,会计利用它的专门核算方法对各种物资的收发,货币资金的收支等在有关账册和会计资料上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反映。以便随时查明资金,物资的增、减余的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各单位会计人员定期所搞的财产清查、清库,核对账账之间,账实之间是否符合等级一系列的账务处理,就有利于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使货币资金不致短缺,各种财产物资不致损毁,浪费和丢失。特别在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的形势下,财经人员更应该洞察秋毫,维护财经纪律,搞好资金结算及财务的清查,善于理财,当好管家,厉行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这也正是在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又一神圣职责与义务。

(三)会计工作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单位增收节支,生财,聚财的正确决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谋作用。

企事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决策。会计的参谋职能是其他工作所不能代替的。各单位会计人员在平凡而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记账、算账、报表、分析等,年复一年及时地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然而他们的工作决不只是简单的记账、汇编会计报表,而是最了解、最熟悉本单位资金运行情况的知情人。在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上,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一个企业来说,会计管理不仅涉及到产、供、销各个环节,而且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会计工作对资金运行事前的预测、分析和比较,对如何降低成本、减少费用,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献计献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等,有着重要意义。

三、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更有效发挥会计职能

要求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是财务工作的内部法规,是在国家财务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资金运行的特点所做出的财务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会计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就是说,让会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

财会人员是决定单位内部财务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必须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财会人员要做到政治上清正廉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敢讲真话;在财务管理中,真正发挥其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在业务上精于理财,账目清楚准确、及时,并有较强的分析预测能力,真正当好本单位“拍板人”的参谋,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单位领导要为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即在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在执行财务制度上,做他们的坚实后盾,让其放手大胆地工作。同时还要认真听取财会人员的会计汇报,采纳会计人员的正确建议,让其发挥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没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财会人员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证明,提高会计工作的各项职能对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财力消耗及财力、人力、节约开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无论国家、企事业单位都要讲求生财、聚财、用财有道,为此,各单位必须为会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会计管家理财核算,监督等职能让他们充分发挥才干,做到心中有数、治道有方、行之有效,那么企业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会计职能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要转变

会计职能重心转变的过程中,肯定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压力,管理者的家长制仍然存在。会计人员还有着传统的思维习惯,对于单位一把手几乎言听计从,整个单位就是“一支笔”制度。会计人员为了自己的饭碗就是经理让干嘛干嘛,不敢或不愿向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更不要说参与决策了。总经理虽然理应统揽大局,但因其对财务的了解有限,必然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同样,企业的领导如果认识不到会计人员的管理作用,也就不会有意识的让财务人员参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这种状况必然也会挫伤会计人员的积极性,阻碍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总之,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会计人员都应该转变观念,才能使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范文篇2

【关键词】新形势学校德育工作

一、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左右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上述种种现象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艰巨任务。

中共中央5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我们学校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校德育教育单打独斗,缺少家庭、社会参与。目前农村农民外出务工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我县某镇学生双亲均在外务工的占83%,单亲在外务工的占95%,农村家庭空巢,直接导致了家庭、社会教育乏力;又如多教育理论,少实践活动。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已是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学校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再如多重视智育开发,少加强德育培养。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还只注重智育的开发,只要读书好、分数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等等,不彻底改掉这些弊端,学校德育工作就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以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指针,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

二、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

多年来,人们提到学校德育工作,首先想到各项活动,有人甚至把学校开展的活动等同于学校德育工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最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活动。活动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赋予新义、避免流于形式、长期坚持下去。

成功的学校德育,必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校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体现途径

首先,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师德建设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一方面,教师队伍在不断的送旧迎新,新同志有待加强师德建设,另一方面,中老年同志有不少也在师德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能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这两方面,我地近两年来是有深刻的教训作佐证的,而且,随着目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师德建设的内涵和标准也在不断升华。因此,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任务。

其次,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发展的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爱国主义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精神粮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贯穿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未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活力,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可以激发人的爱国精神,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文明素养、心理素质、科技素质,和谐人际关系等。她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学校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今学生存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成长的环境纷繁复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紧扣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学校应应对目前学生家长多数在外的现状,摸索出与时代相适应的联系形式,如建立学生家长通讯簿、校长热线等方式,多与家庭沟通,摸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与家庭一起纠正其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学校要善于利用社会上思想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反面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动体系,学校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最后,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沃土。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目前,在教育改革中,教育评价改革未能有效地配套,教师要着眼未来,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摒弃短视的功利主义思想,克服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本着对未成年人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改革中真正做到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教学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避免空洞说教,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到会学,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能力和素质。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新时期我们的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衡量我们德育工作水准的具体表现。

总之,目前学校德育应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中来,我们应“内外兼修”,转变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针对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的新情况,把握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以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技能过硬、思想素质高尚的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教育学》新颁《新课程标准》

目前范文篇3

关键词:失业人口体制经济结构劳动力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特征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劳动者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某一特定时期里符合:(1)没有工作:没有受雇或自我雇佣;(2)目前可以工作:根据某些条件,特定时间里可获得受雇或自我雇佣机会;(3)正在寻找工作:在最近某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特定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自我雇佣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即为失业。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不断加快,我国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从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公开失业状况正逐渐恶化。具体数字见下表。

表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年份城镇失业人数(万人)失业率(%)

1990383.22.5

1991352.22.3

1992363.92.3

1993420.12.6

1994476.42.8

1995519.62.9

1996552.83.0

19976003.1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年鉴》1991~1997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0年的383.2万增加到1997年的600万人,失业率从1990年的2.5%上升到1997年的3.1%。总的看来我国失业率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3%左右的失业率应该说是极低的,而600万失业人口对于一个12亿人口大国来说也无大碍。之所以这个数字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较大差别,是因为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这样就起码漏掉了两大块失业群体:一是城镇中的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二是农村隐性失业者。我国农村还存在大约1.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置。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传统就业体制下所掩盖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社会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就业矛盾更趋尖锐。在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如何妥善安置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和消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快速、持续、稳定地增长,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实现脱困目标,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转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国以来,中国曾经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全国性的就业问题。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镇失业人数曾经达到400万人。但由于当时正处于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建设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政府通过对失业者采取以工代赈、移民垦荒、介绍就业与鼓励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到1957年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第二次是在60年代初,由于50年代末“”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城镇就业人口急剧增加。1958-1960年,职工人数净增2868万人,增长近一倍多,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中75%以上来自农村。60年代初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整顿经济,在全国范围精简多余职工、压缩城市人口。精简后,大约有近2000万劳动力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第三次是在70年代末期。由于“”期间下乡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加上城镇积累的大量待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70年代又吸收了近1300万农民进城,我国城镇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待业问题。进入80年代,国家调整所有制和产业结构,搞活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待业青年。1979-1987年间,共安置7000万人次实现就业,基本缓解了这次就业压力。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以渐进式改革为特征的市场化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劳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之后,我国就业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

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而且和城市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农村具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2.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数逐年上升

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来看,由于近年来大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大批企业陷入亏损、停产和半停产甚至破产的困境,城镇失业问题和职工就业不足、下岗现象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2年为2.3%,1993年为2.6%,1994年为2.8%,1995和1996年分别为2.9%、3.0%,失业人数也从1992年的363.9万上升到1996年的552.8万,1997年的失业率更是达到3.1%,呈明显上升趋势,具体数字参见表1。

3.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1993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人数仅300万,1996年上升到891万,而到1997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分流及下岗职工总计1274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7%。1998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进一步达到655.7万,比1997年年末增加21.7万人。到1996年底,全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比例下降到仅为26%,领取社会保障救济金的仅1.8%,职工人均年生活费为925元,平均每月领取生活费77元,其中国有企业90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47元,人均生活费最低的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地区人均生活费收入仅为26元、31元、45元和44元。全国共有22个地区人均生活费低于100元。

4.劳动力中长期就业计划压力巨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又碰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整个“九五”期间劳动力资源供给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增加到2030万,相当于两个海南省的总人口。而且我国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冗员现象严重。联合国劳工组织和原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约为18.8%。随着经济转轨转型的不断加速,国有企业冗员释放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流将成为未来劳动力长期计划中最主要的压力。

二、失业的成因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自1973年石油危机打破了五六十年代创造的充分就业之梦以后,开始把失业现象归结为一些非经济过程内产生的外在因素,如劳动力供给的异常增加、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脱节以及技术进步等。中国当前失业人数和下岗职工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

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国际上通常用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按照这一指标,1982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为61,901万人,占总人口的61.66%;1990年,这一部分人口上升为75,552万,比1982年增长22.05%,约占总人口的66.83%;1995年,这一部分人口进一步上升到8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57%;1996年超过67%,成逐年上升趋势。虽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1997年保持了自1987年以来连续10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为16.57‰和10.06‰),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和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巨大就业压力。

从劳动力参与率的状况来看,由于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每个公民对生产资料有无差别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就是每个公民都具有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权利。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的权利转变为劳动者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福利,形成社会主义国家独具特色的权利--福利型就业,劳动力参与率极高。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各国劳动力参与率数据,我国15~64岁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为96%,女性为80%,而同一指标在美国分别为86%和60%,德国分别为87%和57%,印度为90%、31%,日本为84%、53%等。如果考察各国10~19岁青少年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相比之下我国更高。我国青少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男性为45%,女性43%,而美国为27%和24%,日本仅为10%和10%,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相近的印度也只有30%和16%。有资料统计,我国总体劳动力参与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出近13%。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过大和劳动力参与率过高形成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双重压力。

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派生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乏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降低,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

方式向集约经营转变、生产过剩与严重买方市场也导致劳动要素不断为资本、技术要素所替代。据统计,1991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仅为29.7%,1994年国有企业亏损面增加到44%,亏损额达486亿元,到1996年,全国国有工业企业首次出现净亏损,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49.7%,比上年增长11.9%,净亏损额累计达462亿元。亏损最严重的纺织、机械、轻工、军工、化工和煤炭等六大行业亏损额均超过21亿元,合计253亿元。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案例不断增加。1991~1995年,国有企业破产案例全部仅1,520例,到1996年,破产案例猛增至6,443例,破产企业资产负债比例高达250%~360%。停工、停产和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企业也大幅度增加。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严重需求不足。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矛盾是形成我国当前严峻就业问题的背景和前提。

(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1.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

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劳动者的素质较差,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一个原因。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人口增长较快。就拿城镇居民来说,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而城镇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力又相对过剩,使新增的这一部分劳动力无法顺利安置。另外,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以下者高达68%,全国700万青年职工中达高级工者仅占3%。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广东省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占工人总人数10%左右。如此看来,职工的大量失业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使用实行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和统一管理,企业只能作为国家机关的一级派出机构执行上级劳动部门的劳动计划,没有任何用工自主权,也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效率低下的责任。由于国家实行权利-福利型就业制度,低工资、高就业,一个人的饭两个人吃,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国家通过下达劳动计划指标把大量劳动力向企业安置,造成许多单位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而企业行为本身的非经济化也助长了企业大量富裕职工的存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只是国家大工厂的一个车间,只是国家机关的一个派出机构,能否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下达的产值、产量和劳动等指标,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也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职工人数、计划完成程度等密切相关,企业领导人有着增加职工人数、扩大企业规模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冲动。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参见中国国有企业的冗员状况表)。

表2中国国有企业的冗员状况

冗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占全部企业的比重(%)

30~408.9

20~3019.2

10~2026.5

0~1036.706.2

资料来源:陈红爱《对目前及“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分析与预测综览》,《社科信息》1997年第3期

为了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弊病,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切实解决我国经济体制运行的深层次矛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和推广,一方面使许多破产企业职工、濒临破产企业职工和关停企业精简职工以及劳动合同正常解聘职工加入了失业者的行列。据调查,四川省1993年有破产企业职工2,530人,占失业职工总数的10.5%,濒临破产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4,829人,占失业职工总人数的20.1%,关停企业被精简职工2,506人,占失业职工人数的10.1%。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调查资料也表明,除社会大量失业人员以外,全国各地停工停产企业职工长期在职无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确立,最根本的任务是保障企业用工自主权的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使国有企业对长期以来行政手段安置到企业的大量富裕人员进行必要的排挤和释放,直接加剧了当前我国城镇就业问题。

特别是199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中期改革目标,提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行“投改贷”,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培育资本市场,鼓励资本运营,促进要素优化重组,资本等物的要素不断从原有统包统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劳动用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冗员、债务和企业承担大量社会职能成为制约企业深化改革的最主要体制性包袱,减人增效成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当前失业和下岗职工之所以不断增加,从根本上来讲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和总释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客观要求调整人的要素与企业关系,客观要求企业内部隐性失业显性化、公开化和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再有,理论指导的失误,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主观原因。在“斗争哲学”充斥理论界的

年代里,政治斗争理论几乎占领了理论研究的所有领域,“管理理论”被视为“禁区”,对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十分薄弱。拨乱反正后,理论界开始了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但却侧重于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研究,仅有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研究也几乎局限于人口理论的范围,对于劳动力的智力再生产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近年来,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移植和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仍没有上升到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高度。这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体制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迟早会显现出来,职工的大量失业就不难理解了。

2.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组合。劳动力流动时滞和流动风险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和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业减震系统,解除劳动力流动后顾之忧,这不仅是近现代经济社会的普遍法则,也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就我国而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严重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太窄,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障功能分散于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内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对所有职工的生活从养老、住房、医疗、食堂、子女入托上学到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包下来,各单位都办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既浪费了资源,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社会保障的企业化和单位化使我国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就业具有很大的社会福利性质,没有就业单位也就丧失了社会福利,形成单位和个人之间割不断的“父子关系”,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向非国有经济成分流动的积极性差,阻碍了劳动者就业岗位的顺利转移。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的基础上,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失业这一事实出发,认为劳动者从农村迁入城市的决定除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外,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高报酬工作的就业机会或就业概率。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也突出表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国有和非国有经济成分之间的差别上,托达罗模式对我国城镇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流动决策同样适用。但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而言,由于流动本身一方面没有减少农业产出或收入(或者由于农村劳动力是农闲季节短期流动,或者由于人多地少,流动并未影响农业产出),或者减少很少,相反,流动所获收入还可增加农业投入,流动机会成本低;同时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使农民流动风险小,有土地资源收入保障;城市工业部门就业岗位相对农业较轻松,农民还可感受现代都市文明气息,开阔视野,有较高非经济收益,流动倾向极强。而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由于经济体制特别是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小工资、大补贴的福利分配形式,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狭窄,社会化程度低,使得国有经济成分职工在放弃国有经济成分身份的同时,必须放弃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甚至户籍、福利分配住房等其他各种隐性收入,流动机会成本极大,最后形成我国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入城务工和城镇大量下岗职工并存,大量下岗职工不能实现再就业和许多部门发展不足并存。

资料显示,1995年,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达5,000人,占职工总数的30%,而当年下岗职工仅400多万人,加上失业人数520万人,不到1,000万人。外来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劳动力不愿进入的自我雇佣、私人、集体和三资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就业的也主要是一些苦、脏、累、险的岗位。北京市全市下岗职工约10万,政府为此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安置,但同期却有近300万左右文化素质、技能水平都不如这些职工的农民工就业。许多下岗职工宁可拿着厂里的最低生活费,保持一个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而不愿再就业,影响其就业行为选择的关键问题,则是由体制原因造成的利益关系障碍。

(三)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下岗人员

一国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不仅体现在工业产值及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单纯的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演变和升级。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是工业化的实质性进展,也是评价和衡量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最重要标志。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长足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基础比较雄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工业体系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产品供求结构失衡,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企业组织结构相对落后,专业分工协作水平低,大企业在主导行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同时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各地区、各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现象严重,这就给职工的失业埋下了伏笔。而且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生产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难以继续,经济效益低下,亏损额、亏损面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再加上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职工就业岗位转移时滞和部分职工技术技能相对落后,使得结构性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相对萧条,1996~1997年已经连续出现总体性亏损,旧的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渠道的就业容量不断下降,新的就业增长点尚未形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也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依靠质量、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品牌、集中化与高市场份额、售后服务的非价格手段参与竞争,资金、技术、管理对劳动要素替代愈来愈大。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更成为

我国当前就业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几次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历次调整力度不够,重基建、轻技改,从总体上看,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发展不足,生产能力扩张、产业规模扩大始终是我国产业政策的主要导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状况开始出现,国民经济逐步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产业缩减和产业优化升级成为我国产业政策的新目标。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使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职工就业转移时滞和部分职工技术技能相对落后,使结构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从下岗职工的行业构成来看,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部门。以天津市为例,1995年全部下岗职工中,轻工业占27.1%,其次为机械工业,占16.3%,化工业占14%。从纺织行业来看,由于长期以来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总量严重过剩。1981~1991年10年间,我国棉纺锭从1,894万锭增加到4,192万锭,且相当部分是落后棉纱锭,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企业生产总量过剩和过度竞争,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原料、人工成本等各项费用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完全丧失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加上纺织行业国有企业历史包袱严重,人员过多(据对3,059户国有纺织企业分析,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占25%,低于50%的仅占5%,平均为82%;中心城市纺织企业离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比例为1∶1,有的甚至达2∶1;国际上先进水平棉纺织企业每万锭用人100多人,我国却高达600多人),纺织行业成为我国目前国有工业企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有纺织行业已连续5年亏损,1996年全行业净亏损106亿元,亏损额居全国工业企业之首。亏损企业1,031户,涉及职工108万人,分别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17.5%和19.6%。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得不提出把纺织行业深化改革作为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摆脱困境的突破口,提出纺织行业压锭、减人、增效,用三年时间压锭1,000万,减员120万,由此导致纺织工业集中区域的失业与下岗现象特别突出。到1997年年末,上海原有60万纺织职工中,有近2/3职工跨行业转岗;重庆市纺织行业下岗职工比重高达70%。因此,我国当前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不断增加的原因,不是投资总量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变动。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不断加大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合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不断城镇化,既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是我国跨世纪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国采取就地实行职业转换的方式实现农村人口流动,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不断降低,进入调整时期,就业容量不断下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流动,加剧了城镇已经存在的失业问题的严重性。1992年与1988年相比,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翻了一番,而同期就业人员仅增长了10.9,就业弹性系数从0.35下降到0.13,乡村两级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8.4%,而每万元固定资产吸收的就业人数从3.1人下降到1991年的1.8人,下降了42%。1984~1988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收农村劳动力1,260万人,而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吸收了260万人。尽管从1997年开始,许多地方出台了一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带有歧视性的限制政策,如征收地方性就业基金、规定限制雇佣农民的行业等,但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中主要从事于苦、脏、累、险的重体力劳动和服务、小商品流通业等,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岗位呈明显的岗位分流;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依靠其特有的能吃苦耐劳、不挑挑拣拣、没有城镇居民的优越感、好管理等竞争优势占有了大量城镇就业岗位。

(五)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

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周期性的,基本上划分为收缩、低谷、回升、高涨四个阶段。在收缩、低谷阶段,国民经济相对萧条,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均有下降,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失业增加。而在回升、高涨阶段,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增加,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失业减少。如果按从谷底到谷底计算,在1951~1991年间共发生了6次周期性波动;如果将同期各年失业率与其作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城镇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数字不包括农村隐性失业,但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城镇的失业状况。下面我们考察一下1982~1989年这个经济周期中各个年份的失业率情况。在这个经济周期中,1984和1985两年是峰顶,增长率分别为13.6%和13.5%,到1985年,工业增长率高达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8%,银行贷款增长21.4%。而这两年的城镇失业率分别为1.9%和1.8%,恰恰是这个经济周期中失业率最低的两个年份;1989和1990是谷底,经济发展进入冷运行,诸多指标接近零增长,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4.8%,这两年的城镇失业率分别为2.6%和2.5%,是这9年中失业率最高的两个年份。

最近的一个经济周期从1990年开始,在1992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落,GDP增长率从1992年的14.2%逐渐降为1998年的7.8%,至于1998年是否为这个周期中的低谷,那还要看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表列出了在这个周

期中各个年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我们不难发现:从1992年到1998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失业率在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在这个周期的峰顶1992年失业率最低,为2.3%。

表3国民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比较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GDP增长率(%)3.89.214.213.512.710.59.68.87.8

失业率(%2.52.32.32.62.82.93.03.13.1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有关部分。

我国GN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反相关关系决非偶然。高增长是高投资带动起来的,这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企业中不仅隐性失业会减少,而且还会扩招正式工以及临时工,这样待业、失业人员就会减少,失业率下降;但在经济萧条阶段,由于市场需求疲软,银根紧缩,投资下降,企业产品积压直至裁减工人,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对于这类失业可以通过刺激需求等凯恩斯式的反周期需求管理来进行治理。

三、简要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体制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人口因素和发展因素。这些因素中,体制性因素又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失业最为主要的原因。具体理由如下: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为什么由产业结构问题引起的失业与下岗职工找不到新的工作岗位就业呢?摩擦性和结构性因素固然存在,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更主要的是由于社会保障失衡这一体制性障碍的存在,阻碍了失业和下岗职工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非公有经济部门就业。第二,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确会影响就业岗位的提供,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即使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90年代前期和中期,城镇失业问题也未见有明显缓解,相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迅速上升。可见,周期性因素只不过加重了目前城镇失业,而并非其主因。第三,发展性因素对城镇失业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与失业和下岗职工在一些岗位上展开激烈竞争,这不会直接导致城镇失业率的上升,只是加大了城镇就业压力。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而滞留在城市,形成事实上的失业,由于现有统计方法与指标尚未将其纳入,无法作更具体的分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群体不会有太大的规模,不构成城镇失业的主体。因此,体制性因素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失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体制转轨使得传统就业体制下形成的大量隐性失业显性化,造成城镇失业人口的激增。另一方面,现有社会保障失衡形成了阻碍失业与下岗职工到非公有经济部门就业的体制性障碍,使得城镇失业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固然在不同程度上对现阶段城镇失业问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毕竟不是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

1.辜胜阻《中国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2.袁志刚著《失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3.王承英《中国再就业》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4.赵莉《我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与政策建议》《新视野》1991年第1期

5.张华朱智文《现阶段我国城镇失业问题原因分析》《开发研究》2000年第5期

6.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7.李永周等著《中国再就业工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张左伟《再就业工程》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年

10.解龙德《论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目前范文篇4

关键词:城建投融资体制问题及对策

当前,随着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日益扩大,建立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以政府财力直接投入为主导,行政配置资源为主体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已无法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公用行业市场垄断,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最终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化、公用事业民营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投资主体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融资渠道市场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一、目前城建投融资平台的现状及问题

1.现有投融资平台脆弱,缺少实体支撑

按照“政府投资、国企运作”的模式,各地通常以无收益的公益性资产为资本组建国资总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然后以政府信用为担保进行融资并负责项目实施。由于缺少实体支撑,几乎没有经营现金流入,其财务指标通常达不到基本的信用标准,必须依靠政府资源的支持,才能勉强维持平台资金周转。

2.债务问题突出,债务风险凸现

一是筹资渠道单一,城市建设债务主要表现为对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还贷压力大;二是债务结构不合理,多为中短期贷款,资金还贷期集中,可持续能力不强;三是净资产负债率高。城市建设项目基本上是公益性项目,投资回报少,必然造成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而资本金却未能与负债总额同步增长,造成了净资产负债率畸高。

3.项目管理机制混乱,损失浪费问题严重

目前,城建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一般由建设局、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国有独资子公司作为建设业主,各子公司的组织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违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招投标不规范,存在规避公开招投标,评标把关不严,业主擅自变更招投标结果等问题;二是项目超概算严重,很多项目实际投资超概算50%以上;三是项目建设和基建财务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变更设计施工、违规签证、提前支付或多付工程款等问题。

二、现行投融资体制运行中已暴露出的弊端

1.投资主体单一

目前,城建、市政、交通等领域的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均为各主管部门成立的国有独资子公司,呈现分散融资、单一建设、垄断经营、统一还贷的局面,这些公司拥有代行政府职能的天然业主地位,与政府往日成立指挥部直接参与投资和建设没有本质区别。

2.成本约束弹性化

现行模式其实就是“借贷主体是国资总公司,投资主体是各子公司,最终负债的还是政府”。这样,各子公司既不承担偿债风险,又缺少必要的约束机制,造成各种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普遍存在损失浪费资金的现象。

3.融资渠道狭隘化

现行的投融资体制,融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银行,不利于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事实上,许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有意向出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缺少准入规则,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呈封闭式运行,使外界参与投资出现瓶颈效应,抑制了企业和个人参与经营性项目公平竞争的积极性,阻碍了政府财政之外的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对下一步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

1.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传统体制使得人们对城市建设中公用行业的理解发生偏差,往往只注重它的社会公益性、福利性的一面,认为公用行业向社会提供服务应该是无偿的,即使收费,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实践证明,无视公用行业经济属性的观点,只能导致这一行业的不断萎缩和衰亡。今后必须真正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来运作城市建设,构建城建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节约政府投资,解决制约城建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投融资时应注重直接融资,加快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步伐,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筹资渠道,完善筹资方式,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偿还过程的良性循环机制。主要是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以及各种融资模式的组合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营利点,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实现市场化的投融资格局。

3.盘活存量,搞活增量,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和激活无形资产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为条件。通过经营城市,最终要使城市资本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

4.实行“政企分开,投、建、管分离”,提高运行效率。实行“政企分开,投、建、管分离”,可消除原有体制下严重的“等靠要”现象,政府可以把主要精力转向为投资者服务,为各类投资者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同时,政府应防止从统办统揽的职能定位极端走向全盘推向市场,由市场主宰的职能虚位极端,在整个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必须切实加强政府的监管、导向、调控作用。

5.加强对城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为强化建设资金管理提供保障,做到“二控制一加强”。

(2)加强审计监督。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过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包括对工程合同、支付凭证和工作量的审核,控制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并严格审核项目用款,减少项目资金沉淀。

(3)配套进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通过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以及项目制等方式,对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6.建立城建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偿债机制。建立稳定的城建发展专项资金和可靠的贷款偿还机制,是保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姜笑琴.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投资环境[J].中国科技产业,2005,(5).

[2]樊保军.小城镇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J].村镇建设,2004,(3):15-18.

目前范文篇5

从表面上看,广东省现今的电量相对充足,甚至出现供过于求,但用人均年电量值来衡量,从1995年统计的数值可知:广东省人均年电量是1150kWh/(人年),而亚洲“四小龙”的平均水平在5235kWh/(人年)。“四小龙”的平均指标是广东省的4.6倍!人均年电量值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省的指标并不高。

1.1电网的“瓶颈效应”还没有解决

部分地区因电网建设资金短缺,电网的配套工程上不去;有的地段因商业密集,负荷集中,人口稠密,虽有变电站和电源,但早已满负载或超负荷运行,市政部门无法再安排增加变电站用地和线路走廊;又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加以改造,经常出现超负荷烧保险丝的现象等。上述“瓶颈效应”使部分新的用户无法及时用上电,也使相当部分的老用户有电用却用不足,其效果不仅影响投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电力的营销量。

1.2合表用电、分摊费用大

居民合用电表计量,使不明损耗增大,用户分摊费用高。有些管理小区把其他管理费用加入电费中“搭车收费”,这就使这部分用户经济负担加重,别说是增加用电,即使是维持“基本要求”也很艰难,这也是影响电力销售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1.3农村用电存在管理混乱、电价偏高现象

农村电价偏高,制约了农民的用电量,究其原因主要有:

a)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失修漏电严重,一部分电量白白地流失掉;

b)管理混乱,私人承包电费使少数人在用电上占便宜,其负担转嫁到村民身上;

c)“搭车收费”项目多,擅自提价(土)政策多;

d)窃电严重,往往是电价越高的窃电越严重。

上述种种现象直接影响着电力市场销售量的增加。所以说,电力虽然富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的饱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用户都能满意地用足电,这正是电力营销部门值得注意和必须认真改善的地方,也是电力营销部门可挖的营销潜力所在。

2电力营销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广东省实际,电力营销部门应考虑采用以下对策。

2.1加快电网建设,消除“瓶颈效应”

做好电力营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使电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不但要认真改善原有电网,消除“瓶颈效应”,而且要按照发展的需要做好电网的发展规划。电网建设涉及征用土地和建设资金问题,但关键还是资金问题。目前,电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有两条:其一是电力建设资金用以电网建设为主;其二是向银行贷款筹资建设电网。凭目前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信誉,这是不难办到的。长期以来,电力部门都不习惯于借钱过日子,其实,适当的举债经营不但可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同时还可利用其经济杠杆作用增加供电量和经济效益。

2.2推行“一户一表”的服务制度

为减轻居民用户的经济负担,使广大居民用户真正享受明码实价的“公价”电费,用上“放心电”,积极在城区推行一户一表的服务制度,逐步把用户从“中间商”、“中间环节”手中接管过来变为电力营销部门的直管用户。使用户在感到电价合理,便宜的基础上,放心地增加其用电设备,以达到增加营销量的目的。

2.3加强用电管理,加速电网改造

对暂时无法由电力营销部门“直管”的用户和农村用电,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费的监督管理。开展用电普查,禁止乱收费和“搭车收费”,严肃查处窃电行为,保障国家的电费回收和用户的利益。对陈旧的城区电网和农村电网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改造以减低损耗。资金不足可采用集资或贷款的办法解决。其欠帐可用头两年因降低损耗的节余资金逐步还贷。

2.4加快用户工程进度,做好用电售后服务

所有申请用电的用户都希望能早日用上电,所有已用电的用户都希望所用的电能质量是优质的和连续不断的(即不停电),这正与电力营销部门企盼增加营销电量的愿望一致。因此,电力营销部门可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用电手续的办理和工程建设的速度,争分夺秒地使用户早日用上电。同时,保证所有已建立供需关系的用户用电的安全和可靠,加强对设备线路的巡查维护,发现故障及时处理,以减少每一环节的停电时间,使用户满意。

2.5利用经济手段调控电力市场

长期以来,对电力的供需矛盾都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进行调控的。电力不足了,就对用户进行电量的分配和限制;电富余了,就对发电厂的发电量进行计划安排和限定。这种安排总显得不那么合理。当然,电力是公共事业,电力营销部门不能不顾社会的总体效益去实行谁出高价就把电力卖给谁,谁出价低就不供给谁的做法;同理,也不能不顾历史原因和电厂的还贷能力去实行哪个电厂发电价便宜就收购谁的,哪间电厂发电价高就不收购的做法。但一定比例的计划成份配以一定比例的竞争成份无疑对电力的发展和平衡是有利的。可考虑,在电力较富余的情况下,对电厂实行按发电能力的60%~70%或按其基本还贷、保本能力下达一定的发电指标,按现行的收购价收购,超出计划的电量在各电厂之间进行自由竞争,电网采用谁便宜收购谁的电量。同时对用户也相应地实行配以一定的电量指标,按现行电价收费,超用部分实行较为低价的供应办法,鼓励多用电。用这种经济调控手段不仅可大大刺激用电户的消费,增加市场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可使各电厂之间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不断挖潜上下功夫,并使那些效率高、能耗低的大型发电机组发挥其优势。反之,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其经济手段刚好与上述相反,超发奖励,超用加价。

用上述市场经济手段调控电力市场,使电力体现了高来高去,低来低去的商品价格规律,在电力宽松时刺激市场需量的增加,在电力紧缺时自动调控市场的需量。从而达到发电和用电不断趋于平衡。

2.6利用科技拓展市场

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电气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家用电器产品进入了市场,这无疑给电力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这种拓展是用电功能的拓展,用电领域的拓展。从目前一般家庭用电结构来看:照明基本上是电力的市场,其他家用电器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而炉具则基本还不是电力的市场。电器产品的优点就在于自动化程度高,有自动保护,可以预调,使用方便、干净、无污染,这些都是使用其他能源的产品无可比拟的。以往电力营销部门都较忽视电力的广告和宣传,在电力充裕的今天,市场竞争的今天确实应好好考虑广告和宣传的作用。在宣传当今电力安全可靠,保证供应的同时,适当宣传各种电器产品的优点、特点和安全使用方法,不失为争取用户的好办法。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适当的宣传、广告,那些带有现代气息的先进的家用电器会不断进入每一个家庭,逐步成为我们的“用户”。

目前范文篇6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干部的读书学习越来越重视,干部讲学习多读书已经渐成风气。早在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在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图书编辑和广大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5月13日,习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各地党政机关纷纷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山东省委宣传部要求每个领导干部每年研读3-5本书,郑州市委组织部要求将领导干部将读书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考核指标等。

主政一方的各地领导干部频频向下属推荐图书,提倡领导干部读书的风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在任重庆市委书记时,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官员,要求“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曾任商务部部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向重庆官员推荐学习《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五本书作为当地干部教材的“现代经济知识简明读本”。在2009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共广西区委书记郭声琨给全区领导干部推荐并赠送两本书,附信要求党政干部“减少应酬多读好书”。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则走进大学开讲国学,并在《中华读书报》写道“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味,也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等。《南方周末》刊文认为“阅读已不仅是官员个人私趣,更是他们灌输理念,整饬官风的特殊工具。‘以书施政’,已成为时代赋予中国官员的更高要求”。

二、领导读书活动带动高端读物热销

在讲话中重点强调领导干部普遍应当阅读三个方面的书:政治理论、领导工作必需的书籍和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为贯彻讲话精神,人民日报和国家行政学院等中央级出版社从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提出的“领导干部普遍应当阅读三个方面的书”的要求,组织出版了提高领导干部业务水平和人文素质的10套高端读物。其中,“领导工作必需”的图书包括《大国策》、《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论剑》、《中外行政体制比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研究》等,这些读物作者比较权威,多由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著名专家撰写。这几大系列图书的共同点是从培养领导干部的历史眼光、全球视野角度进行策划,致力于把社会科学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对帮助广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科学执政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参考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图书包括《领导干部读经典》、《领导干部大讲堂》、《高端讲坛》、《领导干部精读》和《干部健康顾问》等,重点强调从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理政治国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提高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对于高端读物的推出,各地党员干部热烈响应,买高端读物、送高端读物、学高端读物蔚然成风。河北省委宣传部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端读物宣传展示活动,湖北省委将《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系列图书列入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海南省委宣传部将《领导干部读经典》等4套高端读物推荐为领导干部读书用书。河南、山西、江苏、江西、四川、河北、山东等省高端读物销售都达到数百万元。领导干部读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三、“传统文化经典”、“人物传记”成为最受欢迎的书籍

2007年6月,《中国图书商报》和《瞭望东方周刊》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5省市进行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活动。在“党政干部印象深刻的书和最常阅读的书有哪些?”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党政干部印象深刻的图书品种比较丰富,有大众畅销书,也有文史哲类畅销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引进的《世界是平的》一书得到不少干部的青睐。除了畅销书,党政干部对一些中外领导人的传记及领导人所著的图书印象也比较深刻,如《传》、《邓小平文选》、《文选》、《学哲学用哲学》等。另外,许多干部对《西方经济学》、《学会正面思维》等经管类图书以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万历十五年》等历史类图书的印象也比较深刻。调查发现,人物传记类、政治类和经济类图书最受党政干部欢迎。其中,阅读人物传记的干部比例最高,达到65.3%。另外,有40%左右的干部经常阅读文学艺术类和决策管理类图书。2009年6月,人民论坛杂志社为了解干部读书现状,在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四川、贵州、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浙江、江苏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在“您喜欢哪类书籍”的调查中,选择“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受访者达29.2%,列第一位;选择“与业务相关的书籍”的达16.9%,列第二位;列第三、四、五位的依次为“各种经管类书籍”、“当前流行的畅销书”、“名人传记”。选择“理论著作”的为8.3%,列第六位。有的受访者表示,选择“理论著作”的比较少,一方面说明党政干部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对这些理论著作有所涉猎,大体内容知道,觉得读起来没有新鲜感;一方面是因为这方面的书在编排上常常有宣教味道,不注重贴近干部当前的工作实践,引不起阅读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采访的机关干部中,平时以报刊杂志为主的浅阅读占大多数,图书也大多以实用为主。另据广东省珠三角某市图书馆的调查,来图书馆借书的机关干部“大多是工作需要,查资料的多,快速阅读”。让读书成为大多数机关干部的一种生活常态,看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相对于“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结果而言,“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取代人物传记类书籍位列第一位,“与业务相关的书籍”取代其他畅销书位列第二位,这不能不说是领导读书活动导向的结果,从这一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舆论导向对领导干部阅读倾向的影响。

四、“权谋图书”占有一定市场

多读书,读好书,于己于国大有裨益,对于党政干部来说更是如此。然而,时下一些宣扬权谋计术类的图书在市场上颇为畅销,有的已在少数党政干部中悄然流行。如《官经》、《厚黑学》、《中国历代君臣权谋大观》、《曾国藩用人识人术》、《古代帝王驭人术》、《的权术》、《孔子为官之道》、《官场文化与潜规则》、《教你如何聪明往上爬》、《易经》、《阴阳风水学》、《八字与官运》、《办公室风水学》、《八卦透解财官运》、《官运桃花》……少数党政干部把这类图书等同于领导艺术悉心揣摩,甚至将其视为“做官教材”,学以致用。“权谋图书”之所以能在一些党政干部中悄然流行,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不琢磨实际工作、只琢磨讨好领导,不琢磨民众利益、只琢磨升官发财,不琢磨建设发展、只琢磨出名挂号”的少数干部的心理,从而大行其道。领导干部的读书具有示范作用,他在会议上引用到什么书,他正在读的书,多少会影响到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城市的阅读风气。而“权谋图书”的广为流传为散布庸俗理论提供了平台,如“怎样学得圆滑”、“出人头地”等,看似教人处世,实则教人世故。党政干部读书,倘若把心思放在官场权谋上,其危害不言而喻,轻则会败坏单位风气、降低工作效率,重则会破坏公平竞争,助长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等不良之风,长此以往,公平公正的原则就会被破坏殆尽。

五、网络阅读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范文篇7

报表使用情况

为了反映和监控日常的生产情况,每个企业都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报表给不同的人员看,银行也一样。表2和图2是某银行在几年前对其近3千个管理报表的一个统计分析。分析方法是先把每个报表按一年的点击率进行分类,然后统计每类报表的个数和点击率。得出统计如下。从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一)点击率最高和最低的报表尽管点击率最高的报表在表中没有展现,但是从实际统计数据中得到的数字是点击率最高的报表全年全行点击18万多次,工作日日均点击700多次。在统计周期全年全行完全没有被点击的报表有近9百个,占全部报表的30%。可见,不同的报表其利用率差别是非常大的。(二)二八原理点击率最高的3张报表,占报表总数的0.1%,但占总点击量的41%。点击率排在前4类的报表一共有近400张,占报表总数的13%,但占总点击量的97%。如果按一般的二八原理来推论,应该是20%的报表承担了总点击量的80%。但事实上上述分析更接近一九原理,也就是说10%的报表承担了90%的点击量。这与对交易的分析非常相似。看来,报表的利用率的差别比交易使用率的差别更大。上面我们对银行科技的主要产出物进行了效益分析。无论什么交易和报表,不管其在实际生产中有没有被使用,其开发成本是基本一样的:要经过同样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各测试阶段。其运行和维护成本也基本一样:要进行各种定义,运行要占用机器时间和存储空间,要进行数据库的维护。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量的研发产品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仅有非常低的产出。据了解,以上情况在中国所有的银行都普遍存在,上述情况仅是一个案例。这使得原来就紧缺的科技资源没能发挥更好的效益,使紧缺资源更显得紧缺。

提高银行科技的效益

如果我们能更好的进行科技效益管理,就能使相对稀缺的科技资源发挥更高的效益。(一)资源合理分配在当前中国的银行业里,银行科技部门大多是总行的一个内设机构。科技的研发团队相当于是一个成本中心,其各种费用通过总行的预算划拨,对内大多实行免费服务。这与国外许多企业的内部服务严格实行内部计价、内部成本核算、成本转移的管理方式有较大的差别。由于无偿服务,各部门、各产品线出于自身的利益,希望得到银行科技部门更多的服务,都在争抢研发资源,而不会珍惜这种资源。银行科技部门在哪方面应该投入资源,以及投入多少资源,哪个需求、哪个项目上不上,要么取决于“爱哭的孩子多奶吃”;谁叫得比较凶,谁得到某个领导的支持,谁就能得到研发资源。要么要设立一个仲裁方,每个个案开会协调、仲裁。但这些方法既不科学,也未必合理。大家都说科技兴行,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显然科技资源是银行的战略资源。对于战略资源的配置,首先,应该由银行的战略管理层——董事会研究决定。一是该战略资源的配备,就是说根据银行的战略要求,科技资源总体够不够,应该在条件允许下充分配备。二是该战略资源的配置,就是说科技资源应该如何分配,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资源分配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简单的就是直接按哪个部门、哪条产品线每年分配多少研发人力资源。在分配的范围内,各部门、各产品线自己“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最大限度用好自己的资源。这种配置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分配到资源的部门自己衡量,如何使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通常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在于,是否能合理地把资源分配到每个部门。另外一种是内部成本核算。当然,内部成本核算要有一个基础,就是行里已经能对各部门、各产品线进行较完善的成本效益分析和绩效评价。出于节省资源成本的目的,各部门、各产品线也会自觉地珍惜资源。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在于资源的合理定价和对部门进行合理的效益考核。(二)产品效益分析与跟踪通常,业务部门在提出需求时,都会说该需求是多么的必须,能产生多大的效益。但这种提法,大多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如果我们要求业务部门提出定量的效益预测(例如产品投产1年后,能销售给多少客户,能有多少业务量,能产生多少利润等),业务部门大多表示有困难。这恰恰说明我们在对业务需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是感性而非理性分析。如果我们所有的产品研发都既能在事前进行更量化的效益分析,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投入决策,又能在事后进行评估,进行“秋后算账”,按当初提出的量化效益逐一对照,检查是否达到当初预先的目的,这样,大家对产品可行性分析会更严肃、认真、科学。即使后来发现有偏差,也好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我们对市场的科学预测能力。

本文作者:梁礼方工作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目前范文篇8

在我国,旅游企业引入精细化管理并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最有代表性的是携程。携程网创立于1999年,于2003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携程的口号是“像制造业那样把服务当做产品来生产”,携程成功的秘诀是“把简单细微的事情做到极致”。为此,携程将服务流程分割成若干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在标准化动作中大幅提升效率。自2000年就开始将平衡记分卡、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携程。携程呼叫中心拥有1600名员工,1100个坐席,是携程主要的业务处理部门。在携程的收入中,有70%的业务由呼叫中心承担。在携程呼叫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现在以下细节中:把客人打给呼叫中心电话的等待时间控制在20秒以内,电话时长控制在150秒左右;为降低客户预订酒店时遭遇满房的比率,分析是白天高还是晚上高,以及与酒店的星级、地理位置、价格等是否有关,分析数据后,发现症结,解决问题。对每道工序、每个细节的理性解剖,为携程带来了高度的客户忠诚度,客户拨打携程的服务电话没有心理障碍,这便是携程最大的成功。

二、如何做好酒店精细化管理

1.发展战略要清晰、明确,市场定位要精准

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是发展战略要清晰、明确,战略决定酒店的命运,决定酒店前进的方向,发展战略必须与酒店现状相适应,遵循酒店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酒店都不可能提供满足整个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酒店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造成了同类型、同档次酒店在某些区域的相对过剩。要想选定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就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和找到机会,并且结合自身的特征调整产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客户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对市场的应变,制定出最佳的营销策略,提高经济效益,取得竞争的优势。

2.制度和操作体系的精细化

强调标准化、工作要量化。标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使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操作。没有标准谁都难以解释清楚,同时会让客人感觉酒店很随便,不规范,也会对酒店失去信任,从管理角度来讲,没有标准也无法对成本进行准确的控制。要保证酒店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严格的、规范的、精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判断员工的操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的要求。标准尽可能量化,越细分责任越明确,越量化越好考核和培训。麦当劳的量化标准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吸管的粗细,让人感觉以母乳般的速度吸入口中感觉是最好的;可乐的温度在4℃时口味最佳;牛肉饼45克,边际效益达到最大值;柜台的高度为92厘米,客人及员工最感方便。试想如果没有这么细致的量化标准,员工将无章可循,麦当劳不会有统一规范的出品及服务,也不会收获成功。

3.员工的精细化管理

酒店的服务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与销售瞬间完成的特性,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精细化管理贯彻到员工管理的全过程,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潜能。首先,帮助员工建立愿景,使员工了解,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出品和服务质量,使酒店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将得到提升,从而获得更好职业发展的机会,也能挣到钱。其次,做好员工关系和工作环境的建设,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员工的心,企业的魂”。员工的心可以理解为:安心,帮助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员工安心工作;开心,营造和谐、开心的工作氛围;交心,与员工沟通,坦诚相待;关心,关心、关爱员工,而不是简单地把员工当成操作机器;同心,与员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打造精细化的企业文化

精细化管理能否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多管理人员仍在延续老一套粗放型、经验型的管理方法而不求改变;很多员工做事浮躁、低标准、被动应付,甚至不知道本岗位精细化的要求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存在差异,酒店内没有真正形成“质量是生命,效益是目标,追求企业与员工共赢”的共同价值观。要打造精细化的企业文化,就是将精细化的思想和作风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的一种理念、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向全体员工灌输精细化的意识,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使全体员工都知道同一件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从而建立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渗透到酒店各个层次员工的心中,并化作酒店和员工的精神风貌。5.精细化管理的误区治标与治本。精细化管理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万能钥匙,不能搞成运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乏味的口号上。精细化的“本”是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企业文化,没有这个支撑,精细化管理的成果难以持续、常态。系统与局部。作于细,成于易。防止精细过度,流程工具的优化变成了繁文缛节,局部精细而导致整体系统负效率。制度建设的时候,在精细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傻瓜化,通过最简单的方式,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执行到位。

三、酒店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操作性强、收效显著的管理模式,引入酒店管理中,对提高酒店管理的执行力、减少酒店资源浪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从酒店行业特点看,酒店行业人员密集、高风险。酒店管理中有一个100-1=0的定律,即100件事有99件做得很成功,即使有1件事或这件事的某个节点出现纰漏,如果处理失当,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涟漪效应,并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与放大,最终形成无法挽回的失控后果,导致功亏一篑或毁于一旦。其次,从同行业竞争看,随着国际国内品牌酒店大踏步进入国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整个酒店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如果不在精细化管理上寻求突破,将会使赢利能力下降,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第三,互联网时代加大了酒店管理的风险,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记者。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显示出海量、速度、互动性强、无国界等特点。消费者、竞争对手以及内部员工可随时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向公众披露酒店的正面、负面信息,这就要求酒店的管理和服务容不得有半点瑕疵,否则品牌的建设将会功败垂成。

目前范文篇9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2.1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2.2保险服务质量较低

保险商品具有无形性,而且是以消费者现在的货币支出换取未来一定时期内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由保险人进行赔偿或给付的服务性承诺,这种承诺具有非及时性。保险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保险的信任度,而且一些人和企业之所以购买保险,就是为了享受保险公司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及其效率,因而,服务是保险业的生命,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保险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服务意识,更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意识到服务对于保险这一无形商品的重要性;二是保险公司管理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没有将维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三是保险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消费者难以从保险公司享受到高效、专业的风险管理及其延伸服务。此外,保险业务手续繁杂,消费者获取相应的信息以及保险索赔较为困难等都是保险服务质量低的表现,较低的保险服务质量制约了保险需求的增加。

2.3保险定价机制不灵活,价格与保险责任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

保险定价机制上存在问题,价格缺乏与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的对应关系,甚至有些险种仍然是实行严格的费率监管体制,保险费率难以适应不同风险和经营成本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这就导致保险费率与保险责任相比存在畸高畸低的现象,如一些险种赔付率长期仅为30%以下,个别险种甚至多年来不到10%;而另一些险种却严重亏损,难以为继。价格是影响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定价的不合理无疑阻碍了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

2.4保险销售过程中问题较多

目前我国保险消费过程中的误导行为较为严重,营销员整体素质较差,行业形象受到影响。据调查显示,在我国保险业飞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涉及到大众的分散性业务,如个人寿险、机动车辆险、家财险等方面,由于宣传不到位或宣传不当,甚至是误导等原因引起的投诉纠纷正呈上升趋势,行业整体信誉也面临考验。一些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过程中,过分注重保险功能和好处的宣传,甚至产生误导行为,目的是怎样把保险产品推销出去,从而忽视了保险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根源在于保险公司缺乏真正的市场意识,只从自身的市场规模和保费收入而不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存在着“营销近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在风险处理方式上对“保险”的选择。

3提高保险供给能力,实现保险供求的良性互动

3.1以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加强产品创新,调整销售策略

“市场需求胜过十所大学”。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消费者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明确目标市场,并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只有着眼于需求的销售策略,才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形成“有效供给”。结合我国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事件所导致的人们大量安全保障的需要,保险产品创新应该以保障型产品为核心,真正满足人们的安全保障需要,从而解决保险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对保险销售过程的管理和引导,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素质,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介绍保险理财知识,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保障需要的保险商品和适量的保险金额。同时,也要详尽介绍客户所购买的保险商品的基本功能、属性特点及其对消费者的保障作用,认真讲解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使消费者明确自己有了什么保障,能得到什么服务,买保险后自己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保险业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约束的问题。

3.2增加保险业资本总量,提高保险承保能力

保险业资本总量的大小对于保险供给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保险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存在着更为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偿付能力监管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十分重视,因而,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保险业的供给能力更容易受到其资本的限制。我国保险业目前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造成的。因而,增加保险业的资本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采取上市、增资扩股和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募集资本。除此之外,增加我国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目前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较高,不仅限制了有限的保险供给资源的合理流动,也限制了保险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保险供给能力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保险市场主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将巨大的社会资本引入保险业,不断充实、提高保险业的承保能力。

3.3不断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激发和引导保险需求

首先,是要调整服务策略,真正将消费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如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实行客户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层级客户的特点和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策略。再如,根据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化、广泛性服务的原则,在营销渠道上加强与相关交通部门以及银行、邮政等部门的合作,在最大程度上方便消费者;在营销方式上,除在公司成立集咨询、投保、核保、理赔、出纳等服务为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全体客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务外,还应当积极发展网上保险、电话保险等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新型营销方式,提高自动化服务水平和效率;在理赔服务上,应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简化理赔手续,加快理赔速度等。

其次,提高保险服务的技术水平是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核心。一是要强化保险公司在防灾防损、保险理财等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化和技术优势,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风险管理和理财服务,营造专业化、可信赖的形象。二是要提高保险精算技术水平,在细分保险责任、降低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保险费率畸高畸低的现象,使之与承担的风险责任对应成比例。三是要提高保险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和便利化。

3.4进行保险制度创新,促进有效保险供给的增加

制度创新可以为保险供给能力的增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强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的保险消费环境。保险业属于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一个行业,特别是普通消费者与专业化的保险公司相比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这就要求加强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特别是保险监管机关要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仅要披露有关保险产品和定价的信息,还要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信息;不仅要扩大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还要扩大信息披露的公布渠道。此外,还要注重对保险投诉的监管,将保险企业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

目前范文篇10

1当前监理工作的误区

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起步较晚,计划经济的体制决定了我国监理制度从一建立就有其本身的特点,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监理模式,至今仍存在着以下误区:

1.1监理制度仅局限于施工阶段

监理制度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边干边熟悉情况,对工程并未深入的掌握和熟悉,尤其是水利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高,战线较长,影响因素很多,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对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有的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其实,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业主委托了监理,就应由监理工程师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均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实施,而业主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业主不规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熟悉监理委托合同,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从大局出发,顾客第一,为业主服务,对业主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业主的信任,以利监理工作的开展。规范业主的行为,使业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对业主招投标或业主招投标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1.3把监理工程师当作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个问题涉及到职责问题,还涉及到验收程序。各项验收,必须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承包商有确保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承包商不能把监理当作自己的质检员,监理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承包商的质检员,监理的检查要全面。

1.4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工程中有事情找监理。工程有问题,监理首当其冲,这种认识未免偏颇。监理是按照业主的授权,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的质量责任可以理解为,在设计阶段有设计质量问题的,设计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不论监理是否检测到和发现承包商的不合格产品,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免除承包商的责任。因为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包商须向业主提供产品的质量标准,这需要“三方”端正思想意识

2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明确定义: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目前监理工程师只是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而这一阶段主要是质量控制。从目前情况看,让一个监理单位同时具备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监理能力还比较困难,大多数监理公司也达不到这一水平。结合现阶段的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应重点体现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两个方面,并向设计监理发展。

2.1监理单位应具备招投标工作的能力

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好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业主能否选择到优秀的承包商,能否得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如果监理单位能从施工招投标阶段就介入建设项目,则它对工程建设项目就很了解,对业主选定的承包商也很了解,对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很熟悉,它的监理工作很容易开展和实施。

2.2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是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工作的原则。监理工程师最终所要做的就是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集国际和国内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熟练掌握《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只有熟悉合同文件,才能管好工程,使工程建设项目总目标得以实现。

3监理单位的权利问题

监理单位的权利问题也即监理工程师的权利问题,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容易引起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及承包商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好,势必造成工程管理的混乱。因此,关于监理工程师的权利,应在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区分:

3.1监理工程师的决定权

主要有:1在工程承包合同议定的价格范围内,工程款支付的审核、签认;2结算工程款的复核与否定,没有监理工程师的确认,业主不得支付工程款;3对索赔事项的审核,确认;4对设计、施工总包单位选定的分包单位的批准或否决。

3.2监理工程师的审批权

主要有:1审批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2工程施工开工令、停工令、复工令;3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施工质量检验;4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提前或延误期限的签定。

3.3监理工程师的建议权

1有对工程建设相关事项和工程设计的建议权,而不是自主对发现的这一问题进行变更。2要告诉承包商干什么,而不是怎么干。3有对不合格的承包商向业主提出撤换的建议权。

4当前监理工作应解决的问题

(1)规范业主行为,是“三制”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

(2)监理人员要加强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对合同进行管理。

(3)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两个合同是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4)工程款应该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工程计量应按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中表列序号对照计量,对工程变更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计量、计价方法予以确认。工程预付款的扣除应按照规定予以计算并扣除。目前,监理工作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监理工程师必须胜任此项工作。

(5)加强《水利水电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学习,这是监理市场化之必须。

(6)加强对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核,严禁转包。

1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填写“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并请业主进行认定。2总承包商承担分包商的责任并对业主负责,工程报验由总承包商组织并填写相应监理表格,报请监理验收,监理一般不宜对分包商直接指令。3监理要加强对分包商现场情况的检查,做到对分包商有效控制。4不许承包商对工程进行转包,严禁分包商再次分包。

(7)监理表格要规范化、统一化。目前,监理行业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监理表格,各地区又有各地区的监理表格。监理市场应有一套统一的监理表格,并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监理应用软件,正如同财务软件一样,能够使承包商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及时核定、整理,并向业主报告,并能与工程建设其他部门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