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4:12:43

旅游营销战略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1

200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自此,天津被正式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这一政策为天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提高,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受到天津市政府及领导的高度重视。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口岸。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国74种旅游资源类型中,天津便有60多种。据有关部门统计,天津自然旅游资源有22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40种,是国务院命名的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看秦汉到西安,看明清到北京,看近代到天津”之称。

天津市目前已有星级饭店114家,国内旅行社256家,国际旅行社33家。2007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7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0亿元。

二、天津市旅游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市场营销学中常用的方法,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的决策中,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优势与劣势主要是来分析内部条件,机会与竞争主要是分析外部条件。依据此种分析,就可以判定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策略以达到组织目标。

(一)优势分析

1.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古城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既有人文历史景观,又不乏自然资源。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蓟北雄关——长城黄崖关,海门古塞——大沽炮台遗址,独乐晨光——蓟县独乐寺,三盘暮雨——盘山游览区,沽水流霞——海河风景线,故里寻踪——古文化街,双城醉月——南市食品街等。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天后宫,与福建福天妈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妈祖庙,“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五大道风情街,以及石家大院、霍元甲纪年馆和张学良、袁世凯等名人旧宅等。而体现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都是天津知名的民间工艺。相声小品也极具天津特色,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而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猫不闻饺子享誉全国,各种物美价廉的小吃数不胜数。滨海新区已成为天津旅游新热点,尤其会展旅游具有广阔前景,而天津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旅游展览馆。

2.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相对发达,尤其与旅客运输紧密相关的交通行业。天津市现已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相配套的交通框架系统。市内交通现有公交路线300多条;轻轨的建成将滨海开发区与市区连接得更加紧密;新建现代化地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京津城铁半个小时的路程将为两市往来增添更多便利;目前,建于1888年的天津火车站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中,在建站一百周年的2008年投入运营,它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天津港海上客运连续四年高增长,2007年17艘国际豪华邮轮来到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一类航空口岸之一,目前在国内外辟有30多条航线。

3.强大的经济基础。2007年,天津规划和启动了20个旅游大项目,投资额约600亿元。其中投资80亿元的盘山金碧会议旅游度假中心、投资16亿元的塘沽极地海洋馆、投资15亿元的武清第六城市内滑雪场等项目已经启动。在天津正式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之后,新定位成为了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的指挥棒,天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投资对象的眼球,政府与投资商雄厚资金的注入增强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基础。未来五年中,天津将着力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中介机构落户津门。随着资金的流入,天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其重点是,提升优化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将目光锁定在金融、物流和旅游业上。这就表明,天津的旅游业的发展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证。

4.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天津旅游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一带五区”开发格局,整合利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成果,加快12个旅游板块建设。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还体现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上。2007年3月27日,制定《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市旅游局、农工委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市旅游特色村(点)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的认定和评定办法;2007年11月,天津市旅游部门出台了《天津市入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等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系列举措都标示着对天津旅游业的重视,而这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即将腾飞,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天津民风淳朴,社会治安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等等,这些都表明,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积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因此,应当把握机会,加大宣传与促销,充分利用优势。

(二)劣势分析

1.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改善。天津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在规模上需要提高,在层次上有待调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大型旅游骨干企业较少,影响力低,而一个省市的旅游企业对本市的旅游发展起着带动的龙头作用,旅行社实力、酒店数量与北京、上海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景点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的差距。而规模的局限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产业放大效益。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天津市的接待数为3770961人/天,同比增长18.76%;北京每天接待数为16959933人/天,而上海则为17424777人/天,虽然我市同比有较大的增长,在总量上与北京、上海相比仍存在较大悬殊,也落后于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的接待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旅游企业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扩大自身营销力度,推进营销战略,这也是提升天津旅游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2.进一步强化旅游形象。过去,天津市存在着缺乏统一的旅游指导方案,因此就产生了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影响力较小的现象,缺乏指导方针与方向使得重点不突出、城市旅游发展目标不清晰,资源没有集中力量进行整合,竞争力自然削弱。市委九次二届全会最新提出了建设“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旅游体系的构想。指导方针的确立为天津旅游明晰了方向,但城市旅游形象应进一步强化,争取打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标地,在大众心中重塑鲜明形象。

3.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差是中国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旅游业中更为突出,天津民众虽然热情,但不少从业人员不乏这样的现象:态度恶劣,服务意识差,对各种规矩礼仪熟视无睹,甚至不能满足顾客的基本期望等等,因此在旅游旺季投诉部门最为繁忙。而一个地区、城市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恰当的行为是最好的城市名片。

(三)机遇分析

1.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带动下继续增长,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在国际环境中越来越有影响力,外商对中国投资劲头不减。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的旅游业做出的预测是,“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旅游输出国。”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国际旅游者来到中国。而天津在这一国际趋势中更应当把握机遇,抓住机会宣传自己,尤其特殊的港口优势以及与日韩国家的紧密往来,就需要进行客源市场分析,抓住客源市场特点,针对营销。

2.国内环境。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中央政策上的支持助天津发展迈向新台阶。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区,是中国继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合作板块,将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中心地带,随之而来的机遇不可估量。京津塘区域合作,尤其北京将经济功能转嫁给天津之后,两大城市将成为功能互补,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减缓了之前的不少尴尬局面,开创了新的平台,为两个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5年前后,经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于2007年做出了假日调整的相关规定,长假期的分散将有利于中短途旅游线路,天津的旅游资源更以中短途旅游见长,因此天津将迎来更多的北京及邻近城市的游客,因此天津更应抓住市场机遇,建立相关的营销战略而吸引游客。

(四)威胁分析

1.来自国际的挑战。天津的旅游营销应站在国际平台上,对于欧美客源市场,天津的竞争对手是韩日及东南亚国家的城市。随着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来自国际的旅游企业也将争夺天津客源并且与天津的本土旅游企业竞争,先进经营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入侵、新思维的转变,国内市场国际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将进入异常激烈的竞争时代。

2.来自国内的挑战。渤海圈虽然为天津带来了不少机遇,但也存在着威胁,北京、大连、威海、青岛、哈尔滨都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每个城市的旅游特色不一,而距离上并没有明显差距,尤其是与北京相邻,天津如何能够化威胁为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去往这些省市的客源吸引进来,将挑战背后的巨大的机遇为我所用,这些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三、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探讨

(一)旅游产品策略。针对政府提出的“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体系来策划旅游产品,并且分析客源市场进行旅游产品路线安排。例如,国内外地省市游客大多对天津市容市貌感兴趣,尤其是中短途旅客,可以适时推出以五大道、南京路RBD、食品街等的市区游,还可推出以参观天津名人名居、体验民俗风情的民俗游。针对本市居民、北京及周边城市居民推出以盘山、蓟县为主题的休闲度假类旅游线路,而对于商务客人及海外游客可适当选择商务会展旅游,它可以提升天津旅游产品档次,淡化旅游季节性,吸引高端客源,增加天津旅游整体效益等。而旅游路线的设计可以将不同的旅游类型组合,也可集中某一种旅游类型进行深度游开发。

(二)旅游形象策略。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旅游景区及其所在地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影响、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基础,也是该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对城市个性及魅力的研究、挖掘和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天津若要在旅游业中读书旗帜,首先要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一个城市旅游形象就是城市的代表,旅游者头脑中对一个城市的想象会限定于一个专门的词汇或者是口号,例如北京的城市形象就是中国首都,这是最大最特殊的号召力,而人们一提起上海就会想到东方明珠、海派文化以及其繁荣的经济,大连被人们誉为城市花园,香港则是购物天堂等等。可见,不同的城市都有其城市形象,一旦良好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就可以产生美好愿望,从而可以降低宣传成本,吸引更多游客。

(三)推广策略。可以利用的推广策略有很多,包括媒体公关策略,形象广告策略等,运用铺天盖地的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例如可以在电视、广播,不少城市已经制作了精美的城市旅游宣传广告,甚至还邀请著名歌手演唱谱写其城市的歌曲,这些都是具有广泛效应的传播手段,传播速度快,声情并茂,印象深刻。

市民及游客口碑传播策略,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人际传播的口碑效应具有强大的作用,发生在游客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功利性较低。因此,天津市需要加强旅游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只有整体水平增强了,才能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使此种策略成为可能。

(四)网络营销组合。21世纪是旅游业发展的繁荣阶段,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种新经营方式、新传播方式、新技术手段越来越普及,旅游网络营销应受到重视,网民的绝大多数是中青年,而他们是具有旅游能力的主体和潜在旅游消费者,也是决定家庭旅游包括老人及孩童的决策人,因此,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是至关重要的。利用网络推行和展示旅游产品、通过网络调查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者也可以自由组合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等。以网络营销为基础,进行全面、综合、个体化的服务,使得营销成本大大减少,形成低廉的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李诗白.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创新发展[J].港口经济.

2004,(9).

[2]穆秀玲,张璐.串起散落“珍珠”打造魅力天津[N].天津日报,2007-05-07.

[3]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瑞霞,金丽.论旅游城市的形象定位-以天津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

[5]崔凤军.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营销效应研究[J].旅游学刊,2004,(2).

[6]王琳,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旅游规划整合[J].旅游学刊,2005,(4).

[7]梁智.天津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2

关键词:天津市;旅游业;营销战略;SWOT分析

一、天津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200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自此,天津被正式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这一政策为天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提高,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受到天津市政府及领导的高度重视。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口岸。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国74种旅游资源类型中,天津便有60多种。据有关部门统计,天津自然旅游资源有22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40种,是国务院命名的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看秦汉到西安,看明清到北京,看近代到天津”之称。

天津市目前已有星级饭店114家,国内旅行社256家,国际旅行社33家。2007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7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0亿元。

二、天津市旅游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市场营销学中常用的方法,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的决策中,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优势与劣势主要是来分析内部条件,机会与竞争主要是分析外部条件。依据此种分析,就可以判定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策略以达到组织目标。

(一)优势分析

1.天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古城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既有人文历史景观,又不乏自然资源。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蓟北雄关——长城黄崖关,海门古塞——大沽炮台遗址,独乐晨光——蓟县独乐寺,三盘暮雨——盘山游览区,沽水流霞——海河风景线,故里寻踪——古文化街,双城醉月——南市食品街等。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天后宫,与福建福天妈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妈祖庙,“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五大道风情街,以及石家大院、霍元甲纪年馆和张学良、袁世凯等名人旧宅等。而体现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都是天津知名的民间工艺。相声小品也极具天津特色,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而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猫不闻饺子享誉全国,各种物美价廉的小吃数不胜数。滨海新区已成为天津旅游新热点,尤其会展旅游具有广阔前景,而天津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旅游展览馆。

2.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相对发达,尤其与旅客运输紧密相关的交通行业。天津市现已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相配套的交通框架系统。市内交通现有公交路线300多条;轻轨的建成将滨海开发区与市区连接得更加紧密;新建现代化地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京津城铁半个小时的路程将为两市往来增添更多便利;目前,建于1888年的天津火车站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中,在建站一百周年的2008年投入运营,它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天津港海上客运连续四年高增长,2007年17艘国际豪华邮轮来到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中国一类航空口岸之一,目前在国内外辟有30多条航线。

3.强大的经济基础。2007年,天津规划和启动了20个旅游大项目,投资额约600亿元。其中投资80亿元的盘山金碧会议旅游度假中心、投资16亿元的塘沽极地海洋馆、投资15亿元的武清第六城市内滑雪场等项目已经启动。在天津正式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之后,新定位成为了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的指挥棒,天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投资对象的眼球,政府与投资商雄厚资金的注入增强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基础。未来五年中,天津将着力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中介机构落户津门。随着资金的流入,天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其重点是,提升优化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将目光锁定在金融、物流和旅游业上。这就表明,天津的旅游业的发展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证。

4.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天津旅游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一带五区”开发格局,整合利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成果,加快12个旅游板块建设。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还体现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上。2007年3月27日,制定《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市旅游局、农工委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市旅游特色村(点)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的认定和评定办法;2007年11月,天津市旅游部门出台了《天津市入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等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系列举措都标示着对天津旅游业的重视,而这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即将腾飞,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天津民风淳朴,社会治安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等等,这些都表明,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积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因此,应当把握机会,加大宣传与促销,充分利用优势。

(二)劣势分析

1.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改善。天津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在规模上需要提高,在层次上有待调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大型旅游骨干企业较少,影响力低,而一个省市的旅游企业对本市的旅游发展起着带动的龙头作用,旅行社实力、酒店数量与北京、上海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景点企业也存在规模小的差距。而规模的局限桎梏了旅游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产业放大效益。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天津市的接待数为3770961人/天,同比增长18.76%;北京每天接待数为16959933人/天,而上海则为17424777人/天,虽然我市同比有较大的增长,在总量上与北京、上海相比仍存在较大悬殊,也落后于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的接待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旅游企业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扩大自身营销力度,推进营销战略,这也是提升天津旅游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2.进一步强化旅游形象。过去,天津市存在着缺乏统一的旅游指导方案,因此就产生了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影响力较小的现象,缺乏指导方针与方向使得重点不突出、城市旅游发展目标不清晰,资源没有集中力量进行整合,竞争力自然削弱。市委九次二届全会最新提出了建设“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旅游体系的构想。指导方针的确立为天津旅游明晰了方向,但城市旅游形象应进一步强化,争取打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标地,在大众心中重塑鲜明形象。

3.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差是中国服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旅游业中更为突出,天津民众虽然热情,但不少从业人员不乏这样的现象:态度恶劣,服务意识差,对各种规矩礼仪熟视无睹,甚至不能满足顾客的基本期望等等,因此在旅游旺季投诉部门最为繁忙。而一个地区、城市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恰当的行为是最好的城市名片。

(三)机遇分析

1.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带动下继续增长,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在国际环境中越来越有影响力,外商对中国投资劲头不减。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的旅游业做出的预测是,“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旅游输出国。”随着奥运会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国际旅游者来到中国。而天津在这一国际趋势中更应当把握机遇,抓住机会宣传自己,尤其特殊的港口优势以及与日韩国家的紧密往来,就需要进行客源市场分析,抓住客源市场特点,针对营销。

2.国内环境。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中央政策上的支持助天津发展迈向新台阶。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区,是中国继珠江三角、长江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合作板块,将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中心地带,随之而来的机遇不可估量。京津塘区域合作,尤其北京将经济功能转嫁给天津之后,两大城市将成为功能互补,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减缓了之前的不少尴尬局面,开创了新的平台,为两个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5年前后,经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于2007年做出了假日调整的相关规定,长假期的分散将有利于中短途旅游线路,天津的旅游资源更以中短途旅游见长,因此天津将迎来更多的北京及邻近城市的游客,因此天津更应抓住市场机遇,建立相关的营销战略而吸引游客。

(四)威胁分析

1.来自国际的挑战。天津的旅游营销应站在国际平台上,对于欧美客源市场,天津的竞争对手是韩日及东南亚国家的城市。随着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来自国际的旅游企业也将争夺天津客源并且与天津的本土旅游企业竞争,先进经营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入侵、新思维的转变,国内市场国际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预示着天津旅游业将进入异常激烈的竞争时代。

2.来自国内的挑战。渤海圈虽然为天津带来了不少机遇,但也存在着威胁,北京、大连、威海、青岛、哈尔滨都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每个城市的旅游特色不一,而距离上并没有明显差距,尤其是与北京相邻,天津如何能够化威胁为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去往这些省市的客源吸引进来,将挑战背后的巨大的机遇为我所用,这些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三、天津市旅游营销战略探讨

(一)旅游产品策略。针对政府提出的“都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体系来策划旅游产品,并且分析客源市场进行旅游产品路线安排。例如,国内外地省市游客大多对天津市容市貌感兴趣,尤其是中短途旅客,可以适时推出以五大道、南京路RBD、食品街等的市区游,还可推出以参观天津名人名居、体验民俗风情的民俗游。针对本市居民、北京及周边城市居民推出以盘山、蓟县为主题的休闲度假类旅游线路,而对于商务客人及海外游客可适当选择商务会展旅游,它可以提升天津旅游产品档次,淡化旅游季节性,吸引高端客源,增加天津旅游整体效益等。而旅游路线的设计可以将不同的旅游类型组合,也可集中某一种旅游类型进行深度游开发。

(二)旅游形象策略。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旅游景区及其所在地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影响、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基础,也是该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对城市个性及魅力的研究、挖掘和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天津若要在旅游业中读书旗帜,首先要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一个城市旅游形象就是城市的代表,旅游者头脑中对一个城市的想象会限定于一个专门的词汇或者是口号,例如北京的城市形象就是中国首都,这是最大最特殊的号召力,而人们一提起上海就会想到东方明珠、海派文化以及其繁荣的经济,大连被人们誉为城市花园,香港则是购物天堂等等。可见,不同的城市都有其城市形象,一旦良好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就可以产生美好愿望,从而可以降低宣传成本,吸引更多游客。

(三)推广策略。可以利用的推广策略有很多,包括媒体公关策略,形象广告策略等,运用铺天盖地的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例如可以在电视、广播,不少城市已经制作了精美的城市旅游宣传广告,甚至还邀请著名歌手演唱谱写其城市的歌曲,这些都是具有广泛效应的传播手段,传播速度快,声情并茂,印象深刻。

市民及游客口碑传播策略,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人际传播的口碑效应具有强大的作用,发生在游客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功利性较低。因此,天津市需要加强旅游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只有整体水平增强了,才能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使此种策略成为可能。

(四)网络营销组合。21世纪是旅游业发展的繁荣阶段,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种新经营方式、新传播方式、新技术手段越来越普及,旅游网络营销应受到重视,网民的绝大多数是中青年,而他们是具有旅游能力的主体和潜在旅游消费者,也是决定家庭旅游包括老人及孩童的决策人,因此,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是至关重要的。利用网络推行和展示旅游产品、通过网络调查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者也可以自由组合自己需要的旅游产品等。以网络营销为基础,进行全面、综合、个体化的服务,使得营销成本大大减少,形成低廉的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李诗白.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创新发展[J].港口经济.

2004,(9).

[2]穆秀玲,张璐.串起散落“珍珠”打造魅力天津[N].天津日报,2007-05-07.

[3]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瑞霞,金丽.论旅游城市的形象定位-以天津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

[5]崔凤军.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营销效应研究[J].旅游学刊,2004,(2).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3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营销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2004年底,国家颁布实施了(2004——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红色旅游,并给老区一定的政策扶持措施;2005年,被确定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推动,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已经降临江西。作为革命老区的江西省,如何利用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塑造江西“红色旅游,绿色家园”的品牌形象,树立江西“红色旅游”的龙头地位,以红色旅游带动江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子,是江西目前所面临的急需探讨的问题。

二、找准市场定位,拓展客源市场的目标市场战略

一般来讲,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和全部旅游消费者的需要,所以有必要把旅游市场按其不同的特点细分为若干块,把基本需求相同的列为同一个细分市场,这就叫做旅游市场细分。

对于江西而言,在市场客源来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西是中国“红色旅游”的故乡,“红色旅游”由江西率先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红色旅游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培育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好形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途径。为此,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开展非常重视,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江西应该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在巩固原有的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红色旅游的市场定位,大力促销江西红色旅游产品。

在目标市场定位上,一是由面向国内市场到瞄准国际市场。不应把红色旅游资源只看作是中国人独有的宝贵财富,而应把这种革命精神看作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并将其放人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去研究、去保护、去挖掘。因此,在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上,要注重挖掘其人文意义和国际意义,派出旅游促销团奔赴国外进行旅游促销,使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唱响中华,走向世界,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由面向特定群体到面向社会大众石红色旅游是由革命传统教育演变而来的,接受传统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党员、学生和军人。如果红色旅游仍面向这些特定群体,就难以持续发展下去。为此,在红色旅游的规划和市场定位上,应当使红色旅游既适合年轻人的旅游时尚,又符合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还要注重开发红色旅游的“银发市场”。上世纪60年代,井冈山、南昌、瑞金等地曾是一代年轻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如今,他们逐步进人了老年,对红色历史充满了感情,对“红色摇篮”情有独钟。针对这一情况,通过举行“访革命圣地,寻青春之梦”的旅游活动,吸引这批老年人来江西革命老区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

三、开发特色产品和整合优势资源的产品营销战略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旅游消费动机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不仅要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而且对历史文化、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等旅游产品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单一的旅游产品对潜在游客的吸引力已大为减弱,因此江西也要克服低层次的观光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开发,打造江西红色旅游的精品,丰富和完善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时,首先要注意开发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旅游特色,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根据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资源特色和价值大小,对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要以井冈山、南昌、瑞金为核心,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地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形成几条独具江西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江西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把江西建设成为我国著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次,整合优势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共同发展。江西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山水、历史古迹、红色文化为主。江西省要巧打“红”、“绿”、“古”三色旅游牌,综合开发江西的优势旅游资源,应利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三色旅游文化概念,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江西三色辉映、风光无限的鲜明特征。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增加绿色、古色等内容,形成色彩斑斓的旅游产品组合,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这样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四、树立红色旅游整体形象的形象营销战略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结束了依靠单一要素来吸引客源的阶段,进人到了主要依靠旅游地形象招徕客源的阶段。

旅游形象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产品整体的印象和评价,同时它又对潜在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著名的旅游胜地往往都凭着独特而鲜明的旅游形象吸引着大量游客。根据江西旅游资源条件、文脉特征和市场环境分析,其总体旅游形象定位应突破现有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象局限,挖掘和丰富江西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为此,江西旅游整体形象应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游览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树立良好的江西旅游整体形象,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做好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应紧紧围绕江西旅游整体形象主题,树立立体的江西旅游特色形象,瞄准主要市场,兼顾一般市场,发掘潜在市场。

二是设计反映江西旅游整体形象的旅游标志。在南昌或其他地方建立一个红色旅游标志性建筑物,并在全省主要交通口岸、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场所树立一块醒目的红色旅游宣传牌。

三是挖掘整理红色素材,自创红色影视、歌舞、戏剧作品,为游客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如《去安源》《红井水》《八角楼的灯光》等节目不仅可让游客一饱眼福,还传播了革命历史知识。

四是唱响一支代表江西旅游形象的歌曲,可从《请喝一杯茶》、《井冈山上迎客来》等歌曲中评选一首,或另征一首,由此大力宣扬红色旅游,宣传江西这个革命老区。

五是摄制一部反映江西红色旅游精品的历史片和风光片,应突出江西红色旅游的历史意义及优越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等。

六是编制精美的江西红色旅游宜传图册,既要便于旅游者携带,又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利用价值,更要突出江西红色旅游的形象,内容应包括主要旅游景点位置、住宿设施条件、餐饮特色、购物区、娱乐场所和交通线路等。

七是举办一次“红色之旅导游大赛”,选拔优秀的导游人员,并从中确定一名为江西红色旅游形象大使,从而扩大和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八是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江西红色旅游网站。利用网络的宣传效应,宣传江西红色旅游的特色产品,推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五、塑造红色旅游品牌的品牌营销战略

1.通过举办大型主题活动,为红色旅游大造声势,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举行大型节会是打造品牌,提升形象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利用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举办红色旅游产品展览会、红色旅游文化节、红色旅游高峰研讨会等大型主题活动,为红色旅游大造声势,把红色旅游做成具有震撼力的产品,进而吸引人们的“眼球”,强化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形象。

2.突出江西“红色”旅游营销主题,进行红色旅游品牌营销。江西不仅有秀美的山水,而且其红色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江西应当紧紧抓住这个“红色”的象征进行旅游品牌构建,“红色”是江西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因而其品牌营销应始终以“红色”为核心,以“红色”为主线,突出江西旅游的“红色”主题。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4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倡导的“红色旅游”工程的正式启动,全国各地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江西作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应把握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这一契机,找准市场定位,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塑造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形象,使红色旅游成为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将从营销的角度,探讨如何发展江西红色旅游产业。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2004年底,国家颁布实施了(2004——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红色旅游,并给老区一定的政策扶持措施;2005年,被确定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推动,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已经降临江西。作为革命老区的江西省,如何利用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塑造江西“红色旅游,绿色家园”的品牌形象,树立江西“红色旅游”的龙头地位,以红色旅游带动江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子,是江西目前所面临的急需探讨的问题。

二、找准市场定位,拓展客源市场的目标市场战略

一般来讲,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和全部旅游消费者的需要,所以有必要把旅游市场按其不同的特点细分为若干块,把基本需求相同的列为同一个细分市场,这就叫做旅游市场细分。

对于江西而言,在市场客源来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西是中国“红色旅游”的故乡,“红色旅游”由江西率先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红色旅游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培育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好形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途径。为此,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开展非常重视,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江西应该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在巩固原有的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红色旅游的市场定位,大力促销江西红色旅游产品。

在目标市场定位上,一是由面向国内市场到瞄准国际市场。不应把红色旅游资源只看作是中国人独有的宝贵财富,而应把这种革命精神看作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并将其放人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去研究、去保护、去挖掘。因此,在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上,要注重挖掘其人文意义和国际意义,派出旅游促销团奔赴国外进行旅游促销,使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唱响中华,走向世界,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由面向特定群体到面向社会大众石红色旅游是由革命传统教育演变而来的,接受传统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党员、学生和军人。如果红色旅游仍面向这些特定群体,就难以持续发展下去。为此,在红色旅游的规划和市场定位上,应当使红色旅游既适合年轻人的旅游时尚,又符合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还要注重开发红色旅游的“银发市场”。上世纪60年代,井冈山、南昌、瑞金等地曾是一代年轻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如今,他们逐步进人了老年,对红色历史充满了感情,对“红色摇篮”情有独钟。针对这一情况,通过举行“访革命圣地,寻青春之梦”的旅游活动,吸引这批老年人来江西革命老区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

三、开发特色产品和整合优势资源的产品营销战略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旅游消费动机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不仅要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而且对历史文化、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等旅游产品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单一的旅游产品对潜在游客的吸引力已大为减弱,因此江西也要克服低层次的观光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开发,打造江西红色旅游的精品,丰富和完善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时,首先要注意开发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旅游特色,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根据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资源特色和价值大小,对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要以井冈山、南昌、瑞金为核心,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地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形成几条独具江西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江西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把江西建设成为我国著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次,整合优势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共同发展。江西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山水、历史古迹、红色文化为主。江西省要巧打“红”、“绿”、“古”三色旅游牌,综合开发江西的优势旅游资源,应利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三色旅游文化概念,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江西三色辉映、风光无限的鲜明特征。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增加绿色、古色等内容,形成色彩斑斓的旅游产品组合,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这样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四、树立红色旅游整体形象的形象营销战略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结束了依靠单一要素来吸引客源的阶段,进人到了主要依靠旅游地形象招徕客源的阶段。

旅游形象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产品整体的印象和评价,同时它又对潜在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著名的旅游胜地往往都凭着独特而鲜明的旅游形象吸引着大量游客。根据江西旅游资源条件、文脉特征和市场环境分析,其总体旅游形象定位应突破现有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象局限,挖掘和丰富江西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为此,江西旅游整体形象应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游览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树立良好的江西旅游整体形象,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做好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应紧紧围绕江西旅游整体形象主题,树立立体的江西旅游特色形象,瞄准主要市场,兼顾一般市场,发掘潜在市场。

二是设计反映江西旅游整体形象的旅游标志。在南昌或其他地方建立一个红色旅游标志性建筑物,并在全省主要交通口岸、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场所树立一块醒目的红色旅游宣传牌。

三是挖掘整理红色素材,自创红色影视、歌舞、戏剧作品,为游客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如《去安源》《红井水》《八角楼的灯光》等节目不仅可让游客一饱眼福,还传播了革命历史知识。

四是唱响一支代表江西旅游形象的歌曲,可从《请喝一杯茶》、《井冈山上迎客来》等歌曲中评选一首,或另征一首,由此大力宣扬红色旅游,宣传江西这个革命老区。

五是摄制一部反映江西红色旅游精品的历史片和风光片,应突出江西红色旅游的历史意义及优越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等。

六是编制精美的江西红色旅游宜传图册,既要便于旅游者携带,又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利用价值,更要突出江西红色旅游的形象,内容应包括主要旅游景点位置、住宿设施条件、餐饮特色、购物区、娱乐场所和交通线路等。

七是举办一次“红色之旅导游大赛”,选拔优秀的导游人员,并从中确定一名为江西红色旅游形象大使,从而扩大和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八是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江西红色旅游网站。利用网络的宣传效应,宣传江西红色旅游的特色产品,推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五、塑造红色旅游品牌的品牌营销战略

1.通过举办大型主题活动,为红色旅游大造声势,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举行大型节会是打造品牌,提升形象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利用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举办红色旅游产品展览会、红色旅游文化节、红色旅游高峰研讨会等大型主题活动,为红色旅游大造声势,把红色旅游做成具有震撼力的产品,进而吸引人们的“眼球”,强化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形象。

2.突出江西“红色”旅游营销主题,进行红色旅游品牌营销。江西不仅有秀美的山水,而且其红色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江西应当紧紧抓住这个“红色”的象征进行旅游品牌构建,“红色”是江西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因而其品牌营销应始终以“红色”为核心,以“红色”为主线,突出江西旅游的“红色”主题。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5

从目前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来看,企业的营销战略已成为影响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达,竞争就越激烈,企业营销战略就越重要,许多企业用成功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一、中国旅游市场的特点

市场是企业的起点和归宿点,旅游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市场,离不开市场的消费者,更离不开旅游市场所形成的环境和特点。那么,中国旅游市场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市场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旅游活动中来。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势头喜人;出境旅游已经启动,并取得一定成效;入境旅游在竞争较为激烈的条件下也以更崭新的面貌走过了1996年,迎来了1997年。从国内外来看,一个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正在形成并不断扩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旅游需求和消费市场,这就为广大旅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销机会。

(二)中国旅游市场化的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全国各地旅游行业和管理部门,针对旅游市场中某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行为,如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某些违法违规行为、不规范导游、不合格旅游商店、餐馆、旅游景区序混乱等方面,正加大力度着手整治旅游市场,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采取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尽快建立一套符合各地实际的行业标准,带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举措必将使市场发育更加成熟,为争夺市场提供了基本保证,从而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奠定了基础。

(三)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性

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龙头产业”、“重要产业”来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的一个共识。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十几年前,许多地区就已经开始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使得我国旅游产品在不断丰富。而同时,旅游产品的替代效应又极强,而且毫无专利性,对旅游者来说,就增加了许多的可选择性。特别是由于旅游者的社会经历、经济收入、个人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等等不一样,使旅游者在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消费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需求,这种市场需求随着旅游者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四)旅游市场差异化在日益缩小

过去,由于历史、地理、自然、交通、政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在发达程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沿海优于内地,东部优于西部,国内外旅游者感兴趣的主要是那些早已名闻天下的旅游景区和景点,这样就带来了旅游市场的差异化。但随着科学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信息传递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那些曾经不为人知而又富有新奇感的新景点,交通运输现代化使人们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观念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去寻找从未开垦和未见过面的世界。与此同时,内地、西部那些不发达地区对旅游业的重视、对旅游投入的加大又使他们与发达地区在硬件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这样使旅游市场的差异化在逐渐淡化。这更要求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的制订,用发展的目光着眼于未来。

(五)旅游市场竞争呈现多角化

过去,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基本是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由于当时饭店、旅行社数量和服务项目的供不应求,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垄断竞争的性质。然而,随着旅游业在各地的兴起,各类旅游饭店拔地而起,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现在来看,各类旅游企业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使得竞争加剧。而目前的竞争又表现为多方位和多角化竞争,不仅有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还有各行各业办旅游所带来的竞争,有来自潜在竞争者的竞争,来自买方市场的竞争,替代产品的竞争等多个方面。这是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的一个新情况,这表明今后市场竞争将日益复杂化、多角化,要求企业从长期性和战略性来考虑企业营销战略。

(六)旅游市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从国际旅游业来看,市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一,进入九十年代,亚洲市场发展强劲。客源市场快速增长,来华客源增长幅度较高的主要客源国大多都在亚洲。1995年,日本来华旅游人数130.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韩国来华旅游人数比上年增长55.6%,成为我国第二大客源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五国来华旅游人数合计已超过百万,达103.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第二,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一是散客迅速增长,团队比重大幅度下降。据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1990年来华旅游者中散客占35.4%,1994年散客比重上升到67%。二是中年旅游者趋增,而老年旅游者趋减。第三,客源流向发生变化。表现在随着国际旅游市场逐步趋于成熟,交通及接待条件不断改善,产品的弹性和替代性增强,旅游者的选择性加大,分布也日益广泛,近几年来主要旅游城市客源出现较大范围的下降与减速,而此时,又有一批新兴的旅游城市和地区出现客源较大幅度增长。第四,旅游方式发生变化。旅游者在华停留天数趋减,经停城市数趋减,旅行的随意性增强,买方的选择性增强。

从国内旅游业来看,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观念的更新,休闲时间的增多,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供求两旺,形势看好,势头迅猛。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995年旅游统计资料,国内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国内旅游继续发展。199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6.2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1375.7亿人民币,比1994年增长34.4%。第二,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参游农民所占份额在提高并占有一定地位。从参加旅游人数来看,1995年农民3.83亿人次,占总数6.29亿人次的60.89%。第三,从旅游消费来看,农民旅游消费水平过低。1995年国内旅游市场上,农民旅游消费235.60亿元,仅占国内旅游总消费1375.70亿元的1.71%,人均旅游花费61.47元,比全国平均旅游消费218.71元低157.24元,这种低水平的旅游消费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善。第四,有组织的国内旅游人数降低,经旅行社承办接待国内旅游减弱。1995年接待的国内游客人数为1882.02万人次,仅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3%,而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的国内旅游相应上升。

以上情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加剧,并且这种竞争将进一步战略化、国际化、白热化、长期化,这就对旅游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旅游市场主体的旅游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能力,有计划地制定企业的长远营销战略,以适应国际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市场特点下的企业营销战略模式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营销战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稳定型营销战略。采用这类营销战略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无太大变化,生产活动无特殊要求,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不大,企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保全原有产品在市场上的产品寿命,市场对企业没有太大的压力。

二是反应型营销战略。采用这类营销战略的企业往往对市场变化较为敏感,它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企业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有步骤而小心地向周边市场扩张,以维持固定的市场占有份额。

三是探索型营销战略。采用这类营销战略的企业往往同时面对几个市场,如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保持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地探索开发国际市场,特别注重向有联系的市场发展,以扩大在市场总额中的占有率。

四是开创型营销战略。采用这类营销战略的企业常常面对的是竞争激烈而需求也多样化的市场环境,由于这种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企业也要不断变化自身条件来适应市场、立足市场、开拓市场,并不断生产开发出新的产品来引导市场、创造市场。

三、旅游企业营销战略的选择制定

营销战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旅游企业必须根据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旅游业是一项极富国际化特征的产业,市场变化风云莫测,任何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自然的、心理的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旅游业产生波动以及影响,使旅游业显得极其脆弱。与此同时,旅游者对旅游需求又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而变化。面对这样一个既纷纭复杂、变幻莫测又丰富多姿、需求多样的市场,旅游企业只有采取创造型和探索型相结合的市场营销战略,方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一)各种市场可控因素进行最佳组合

从理想化的要求出发,旅游企业最好能控制市场和市场经营环境,但事实并不可能。在旅游企业经营要素中,会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指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自身调节和控制的外在因素,如旅游企业营销所面临的竞争者和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等条件。有些因素可由旅游企业控制,具有可控性,主要指旅游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经营条件和手段来适时调整、影响市场演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如产品(product)、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价格(price)、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等。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完全可能引起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例如,企业的销售渠道发生变化,过去是旅游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而现在是通过旅游中间商来完成销售,价格就必然要调整,促销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等等。因此,把各种企业可控因素进行最佳组合对旅游企业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事先对企业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认真剖析与预测,分析与营销战略市场因素有关的因素,从中确定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组合,以便寻找和发现战略机会。

(二)用创造性思维来创旅游名牌产品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由多种资源、设施和服务组成,不仅包括了劳动产品,而且包括非劳动产品和自然创造物,既有物质成分,又有社会精神成分,是一种组合型产品。这种产品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孤立的资源和各种设施的不同编排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产品,通过合理的组合,综合利用,推出新产品。创造性思维对创旅游名牌产品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在立足国内市场、加入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发展,但名牌旅游产品寥若晨星,市场份额也不大,老牌子未向深层次开发与发展,新牌子无暇顾及打天下,使旅游产品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旅游企业要走向发展,必须有强烈的创名牌的意识,面对市场,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争创名牌旅游产品。

(三)要树立全员营销战略意识

我国旅游企业的形成一般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计划型改造为市场型、由过去的政府接待部门转为的旅游企业,另一部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而新建的旅游企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历史原因、思想意识、经营者素质、管理体制、员工素质等等,使得许多企业无营销意识,无营销战略意识,更无全员营销战略意识。旅游企业的发展要求经营管理者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战略眼光看世界,实现战术营销向战略营销的转变,同时,要清楚认识到,在科技信息飞跃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营销不能单靠几个管理者,应变成企业所有员工积极自觉的行动,依靠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在各自岗位上各司其职,让企业的营销战略成为企业全心共有的统一意识和精神,有了这种共识,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

(四)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必须考虑到全球营销战略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整合营销战略旅游目的地信息接触点营销信息中心

1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概述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指出:整合营销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不同营销功能如:销售、广告、产品管理、售后服务、市场调研等必须协调;二是不同营销单位地区、行业、部门、企业之间必须协调。区域旅游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营销方式,地区将代表区域内所有的旅游企业,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区营销的参与者是地区内所有的机构和人员;营销对象J地区内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是整个地区。随着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迅猛发展,整合营销理论也逐渐进入旅游业,如长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南等旅游协作区域与组织,都在通过联合宣传、价格联盟等方式,不断推进区域旅游整合营销的进程,整合营销战略已成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内容。

将整合营销理论应用到旅游业中,就是将所有与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加以管理的过程,使顾客及潜在顾客接触整合的资讯,并且产生购买行为,并维持消费的忠诚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将区域目的地有关的营销活动一一元化:即以旅游目的地所对应的目标旅游者为核心,重组区域内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同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目的地形象信息;实现与目标旅游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建立长期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增加旅游有效需求和促进目的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但在整合营销战略上实施中,区域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者存在着不少困惑和误区,具体表现为:一是营销者把旅游目的地的“联合促销”当作整合营销,目的地的信息传播手段要么比较单一,缺乏成效;要么区域内各种形象、内容、信息混在一起,传递出同一目的地不同的声音和形象,而且难以测量传播效果。二是把市场营销理论简单移植到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综合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所引发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变革认识不足;三是对区域目的地营销单纯化为目的地形象的建立与传播,对旅游目的地中的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关注与协调不够,缺乏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因此,旅游目的地营销者需要重新思考它们的营销战略,认识到整合营销战略必须从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从整合的高度,去俯视和经营旅游目的地;从整合的视角,去设计和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以整合的思维,去营造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氛围和市场环境。认识到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对于协同性要求极高的区域旅游业来说,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

2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的实施阶层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在其著作《整合营销传播》中指出: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进行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依次经历了四个层次—战术调整、重新定义营销传播范围、信息技术运用、财政及战略整合。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实施的内容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包括了目的地的形象、计划、资金等所有要素的整合。那么根据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旅游整合营销战略实施的实施就有着不同的推进层次。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实施阶层:

2.1实施阶层一:协调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营销传播手段

“协调各种营销传播手段”对于旅游区域刚刚开始实施整合营销战略时常常采用的,即首先确认现有的各种营销传播方法,如一般的广告、直接销售、促销和公关等的营销因素的作用,然后组合这些方法,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传播手段的综合协调,以提供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效果的营销传播组合。即同一区域旅游系统针对同一客源市场,树立统一的旅游形象,整合营销经费,统一促销策略,采取一致促销行动。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可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有以下两大类:

一是直接的传播,即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直接通过营销预算实施传播组合来提升潜在顾客对目的地的认知,并对其态度施加影响,包括:(1)通过旅游中间商、导游人员、旅游信息中心员工等人员传递有关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的信息。(2)利用大众媒体和特定媒体广告来激发人们到目的地旅游的欲望。(3)对主要目标市场进行数次大规模公关活动。(4)到目标市场举办旅游展览会。(5)对游客或旅游中间商进行销售激励。(6)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会议、会展及体育赛事等。(7)建立目的地营销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

二是间接的传播,即目的地组织者通过对该地区整个旅游业提供指导、扶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协调和发展目的地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寻求旅游目的地长远和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具体方式有:(1)定期向旅游业提供便于用户使用的数据信息资料。(2)在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3)安排旅游产品供应商与潜在的购买者举办洽谈会、展销会等。(4)精心组织旅行经营商、商记者参观旅游目的地并试用旅游产品。(5)出版供旅游商参考的旅游行业指南。(6)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制定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以及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等。

目前我国许多的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战略实施基本上处于这一阶层,特别是直接促销手段上,能积极采用并整合、协调为一个整体。如深圳在其旅游形象的传播中,采取了与深圳当地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合作媒体宣传;定期开展旅游教育公益活动;加强城市新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采用户外广告的形式置于市内各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树立模范,对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中的事件活动、事迹、人物等作详尽的介绍,制作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画册、影碟、手册;加强海内外各大媒体对深圳城市建设、经贸招商、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的宣传报道等。

2.2实施阶层二: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信息的接触点

在旅游目的地组合和统—了各种传播手段后,接着可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第-4"阶层——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信息的接触点。

由于消费者决定旅游目的地时,目的地的形象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而一个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旅游者会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和了解旅游目的地,途径广泛地接触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如图1),每一个途径都可以被视为与旅游者沟通的接触点,每一个形象信息的接触点都会给旅游者留下对目的地的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和购买行为。所以,旅游目的地组织者要全面分析和认识消费者对信息的接触点,明确目标市场中的旅游者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信息和对信息有怎样的理解方式,并通过形象接触审计,判定哪些是重要的接触点,即最能影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过程的关键点和最能说服潜在旅游者信息传递的关键点,然后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利用这些重要的接触点传递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一方面对所有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感觉、态度和行为的各个信息接触点进行管理,以强化可控的正面传播,减缓不可控的或不利于产品或服务的负面传播;另一方面,控制所有与利益相关者接触时所传达的信息,看他们是否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营销策略保持一致。

如济南市通过对其城市的深度分析,设计出起旅游形象“老济南.新泉城”,根据这一形象定位,全面进行城市的营销传播活动:

一是整合媒体信息,包括旅游宣传手册、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网络媒体等,使其统一传达“老济南.新泉城”形象主题,开展的节事活动、公共关系活动也突出这一形象主题服务。除此之外,还全面导入城市的形象工程,如改善济南的城市标识系统,如街道名称、交通干线的指示牌、景点的介绍牌以及车站、商业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指示牌采用或改用特定的标准字体、色彩的中英文,公共活动场所如停车场、公厕、电话亭等尽量推行国际通用的图象标识等。提高旅游服务者的整体素质,树立起他们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创造良好环境,使旅游者拥有对“品牌旅游地良好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品牌”忠诚度。

2.3实施阶层三: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

寻找和识别了旅游信息传播的关键渠道后,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的第三个阶层就是首先要建立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客户的资料,进行旅游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的调查-接着进行一对一的、理性的、由消费者主导的、非强迫的、循序渐进的、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传播。建立目的地营销信息中心以两种主要相关的形式来表现的:

(1)对掌握和储存有关旅游者的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数据库中包含了有关旅游者的相关信息:旅游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旅游消费的行为历史;旅游者的具体购买行为、态度、偏好、品牌提及与记忆等。营销者对数据库中有关的游客信息,通过使用广泛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来评价游客,找出对目的地最有价值的游客进行个性化的营销。

(2)了解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是怎样和以什么方式被传递给消费者以及其他目标人群的,然后从消费者的角度计划和发展这种传播渠道。让消费者选择方式和时间,以他们最方便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与他们所处情况最为相关的一条信息进行传播。

如香港旅游发展局信息中心定期收集市场数据以促进开拓客源市场:经常针对旅客的需要和来访动机,定期收集有关游客人数、原居地、国籍、性别、年龄、所乘交通工具、住宿酒店、消费方式及金额、停留时间、对港印象及意见和会否重访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旅游发展局制订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例如对亚洲游客突出宣传香港是“购物天堂;对欧美游客则重点宣传香港的传统东方色彩;旅游旺季时重点营销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以占领高端旅游市场,提高地区旅游收入。

2.4实施阶层四:全方位整合区域旅游营销所有因素

“全方位整合区域旅游营销所有因素”,这也是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战略的最高阶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的整合。整合营销必须是在了解旅游者的需要和欲望的基础上锁定最有价值的目标旅游者,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和形象特征,进行营销传播的策划。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整合。即营销者应该认识到,目标旅游者并不是营销传播的惟一群体,其他构成目的地系统的利益相关群体(如旅游目的地中的旅游企业、管理部门、社区居民等)也应该包含在总体的营销传播战术之内。

第三,关系管理的整合。要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有效营销传播,目的地的营销者必须制定有效战略,这些战略不仅是营销战略,还包括生产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也就是说,在旅游目的地系统中,如住宿、交通、购物、娱乐、服务等旅游的每个功能环节内发展出管理战略以达到不同职能部门或行业的协调。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7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拥有多个港口,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农业,工业或旅游行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山东省必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山东省要以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山东旅游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山东省旅游资源特点

众所周知,山东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风景区、文物古迹众多山东省旅游景点近千处,按照旅游景区的级别划分:A级旅游区148处,1A级旅游区5处,2A级旅游区49处,3A级旅游区67处,4A级旅游区27处。其中世界级遗产2处。齐国故都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东周殉马馆、齐国历史博物馆等文物古迹丰富,并有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陶瓷博物馆等景点。历史文化名城青州龙兴寺出土的1000多年前的窖藏佛教造像,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2、旅游景点“之最”众多“建筑时间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孔府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延续时间最长、最具东方建筑风格的官衙与内宅二合一贵族庄园、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威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3、民俗特色众多山东省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使得山东省有数不清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土特产品、文化艺术品。中国“八大名绣”之一“鲁绣”;潍坊的“国宝”红木嵌银漆器,潍坊杨家埠的风筝年画;青岛的贝凋;曲阜三宝——碑帖、尼山砚、楷木凋;淄博陶瓷;烟台苹果,莱阳梨等等,无不附着浓郁的山东特色。

4、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山东610公里,汇入渤海。国际风筝都潍坊,每年举办大型国际风筝会,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特色浓郁;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融会了中国南北方公园之美。黄河入海口自然风光原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古典名著《水浒》故事发生地水泊梁山《、聊斋志异》作者居住地蒲家庄《、金瓶梅》故事发生地临清等,至今古迹犹存。

二、山东旅游市场机会和威胁分析

1、山东旅游市场机会分析

1.1历史悠久,品牌优势黄河流经山东,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山东省旅游资源的丰富,尤其是有国际知名的泰山、孔庙以及潍坊的风筝节等为依托,打造了国际品牌。第一,造就品牌提炼了山东省的文化内涵,传播了山东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其他旅游资源的开拓和发展。第二,打造品牌,可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吸引游客。第三,打造品牌,可以提升山东旅游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山东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第四,打造品牌,有利于提高游客的认知,引起游客消费旅游的共鸣,实现忠诚营销,并有利于山东旅游的口碑宣传。

1.2产品组合多样化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花样,为不同层次的游客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第一,自然风光旅游区多,山东省莱芜的自然风景区大峡谷以及青岛滨海城市可以满足游客悠闲度假的要求。第二,历史古迹众多,可以满足对历史考古有浓厚兴趣的学者和游客参观考察。第三,山东省红色旅游众多,可以满足那些对革命历史非常关注的游客的需求。第四,特色产品品种多样,可以满足有收藏爱好的游客的需求。总之,山东省的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提供了不同层面的需求,是山东旅游的更好的机会。

1.3旅游低价的优势山东省是农业大省,除了重工业比较发达,整体的经济水平偏低,整体的消费水平是偏低的山东省的旅游景区消费相对价格低廉,旅游业相配套的行业包括吃、住、交通、景区等行业。而同比其他城市的住宿,餐饮,交通,以及景区门票费用等,山东省都属于偏低。除了在旺季价格有所提升之外,其他各个方面的价格都在同等城市中对比偏低。

2、山东旅游市场威胁分析

2.1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短暂的,对山东旅游行业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入境旅游减少。山东省游客的国际游客虽然占游客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会使这个比例更加缩小,另外人民币升值,对日元港币美元等汇率提高,更加降低了山东旅游的低价优势。其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中小企业倒闭,或者濒临倒闭,对大型企业影响也是巨大的,这样就直接降低了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减少了旅游的开支,另外金融危机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使游客对未来收入预期更不乐观,所以首先缩减的就是旅游娱乐方面的开支。最后,旅游相关的行业受到资金限制。国家银行又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增加企业的经营困难,所以度假村、旅游景区,和酒店行业融资困难,从而使山东旅游行业受到威胁。

2.2地域跨度太大,缺乏资源的整合山东省的地域范围大,而且旅游景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造成了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散,旅游景区众多但配套设施贫乏的局面。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旅游资源是核心,但是需要其他的相关配套的跟进,才能保证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山东省的交通不是非常便利。以泰山为例,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但是到泰安的公路,铁路航空都十分不发达,没有统一的规划,泰安的酒店和餐饮行业良莠不齐,连锁酒店和餐饮店少,品质不能与旅游资源相配套。

2.3没有利用品牌虽然山东省拥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但是国外的游客非常少,以境内游为主,主要的原因是,山东省并没有扩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没有利用好国际品牌的优势,着眼点太低,没有将国际名牌的优势发挥出来。

三、山东旅游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合营销观念旅游业是综合产业,包括景区、餐饮、住宿和交通等方面,山东省旅游的营销战略就是缺乏将资源整合的这种观念,为了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推进山东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满足游客的全面需求,必须要从顾客的需求,顾客的成本,顾客的便利性和顾客的沟通角度树立整合营销的观念,目前,山东省旅游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只追求短期利益,没有注重长期和全面的规划。

2、旅游市场的目标市场战略不明确目标市场战略是指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山东省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要对游客进行合理的细分,确定好山东省旅游市场的目标顾客,山东省不同的旅游景区不同的目标顾客,并且应该有明显的区分定位,创造独有的特色,才能满足游客全面的需求。

3、促销等同于营销山东省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将营销等于促销,甚至在某些景区一年的营销战略就是等“五一”和国庆节两个重大的节日的促销活动,由于缺乏营销规划,没有考虑将山东省的优势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没有进行目标市场战略,没有市场调研市场开发的意识,导致了旅游景区只是对旅游资源的简单加工,没有达到旅游产品的综合要求。例如,莱芜风景区片区大,自然风光秀丽,但是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规划,既没有让游客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也使产品缺乏竞争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山东省旅游营销战略

1、整合营销战略整合营销是指将顾客的需求、顾客的成本、顾客的便利性与顾客的沟通作为营销战略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而旅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包括的行业很多,如酒店、旅行社、交通和景点等方面。要做到旅游市场的稳定繁荣,必须综合考虑到这些行业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第一,交通营销战略交通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目前,山东省应该从以下及各面对交通进行规划: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旅游市场提供便利的水陆空的便利交通。二是提供快捷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购票、上车方便,最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三是景区内部提供多种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第二,旅行社营销战略游客无法客观的判断旅游景区的质量,无法实施体验营销,所以就对旅行社的品牌和服务非常的看重,知名旅行社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被游客所采纳,所以这就要求山东省做好省内外旅行社的规划,与外省旅行社进行联合营销,借助知名旅行社提高山东旅游的知名度。第三,酒店营销战略酒店的服务质量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山东的酒店多而杂,良莠不齐,缺乏整体的规划。根据山东省旅游的现状,需要酒店根据市场环境,根据景区的层次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经济型连锁酒店,以适应旅游业中、低档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酒店是服务行业,所以说,服务便捷周到是最根本的要求,其次,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还要从酒店从附加服务上进行规划,例如VIP贵宾服务等。第四,景区营销战略以山东省旅游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更新景区的旅游产品,加强景区的优势,另外要开辟新的旅游路线,深入挖掘山东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断开拓主题旅游产品,建立复合式的景区产品组合。

2、营销组合战略营销组合战略是指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的组合战略。山东旅游市场应该实施的营销战略包括:第一,产品策略。旅游产品组合策略,充分研究山东省的旅游产品组合中核心的产品线是什么,并不断的以核心产品线为依托,全面发展旅游产品组合策略。第二,价格策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山东省旅游业更应突出低价优势,吸引游客。第三,渠道策略。山东省的旅游市场应扩宽国内国际的渠道,与旅行社联合营销,扩宽发展的路径。第四,促销策略。应综合公共关系和广告策略,不能单一的使用营业推广战略,要考虑到促销策略的长圆形,而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

3、旅游目标市场战略旅游目标战略包括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旅游市场的定位,游客的需求各异必须要对山东省旅游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或者叫市场分割,将整个旅游市场按照人口地理,行为和心理等因素划分成若干个同质的子市场,选定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根据这些市场中的游客的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更好的满足消费。这个过程就是旅游市场定位的过程。没有一个企业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经营者的需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山东省应根据自己的旅游资源特点满足游客的需要。

参考文献: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地区形象;地区营销:营销战略;理论评述

一、国外研究: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形象设计到市场营销学的形象营销战略

在西方,地区形象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形象》与《地方性和非地方性》两本著作被认为是与地区形象研究相关的早期文献。在《城市的形象》一书中,林奇(K.Lynch)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的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设计与规划。因此,关于地区形象问题的研究,在国外首先是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开始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亨特(J.D.Hunt)撰写了一篇题为《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的博士论文,主要探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开创了旅游形象研究的先河。80年代,范登伯格(L_VanDenBerg)在《社会变革中的城市系统》一文中,从城市动力学和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地区营销的起因及其公共规划功能;阿什沃斯(G.J.Ashworth)与伍德(H.Voogd)合作发表了《城市营销》一文,将城市营销视为市场导向的城市规划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研究,提出可基于结构规划的过程操作来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Kotler)1993年出版了《地区营销》一书,初步建构了地区营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地区形象的营销战略;1997年出版了《国家营销》一书,在立足于全球竞争的基础上,将地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提出了国家营销理论;2002年出版了《亚洲地区营销》一书,通过相关案例集中论述了地区形象营销,提出可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的可营销性来开展战略形象管理,充分赋予了地区形象在地区营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瑞尼斯特(SK.Rainisto)200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地区营销的成功要素》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北欧和美国地区营销实践的深刻分析,创造性地总结和提炼出地区营销的九大成功要素,并将地区形象列为地区营销的战略要素之一。…2003年韩国首尔国际大学的李武容(Mu—YongLee)撰写了一篇题为僦区营销战略与文化方略的地位的博士论文,将地区营销战略置于地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文化视角进行探讨,提出地区营销可区分为地区战略和营销战略两个层次,显然更符合其作为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品格。

由此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上研究地区形象营销的文献源源不断。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贡献也由以往的大多出自于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研究逐步转向市场营销权威学者的有力推动,从而大大丰富了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跨学科交融与发展。

二、国内研究:从企业形象和地区形象设计到地区形象营销战略构建

在我国,地区形象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形象理论的启发。从90年代开始,随着企业、政府等管理决策者对企业形象战略的逐步重视和实施,国内学者开始在城市规划中借鉴企业形象传播的经验探讨地区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推广问题。如罗治英1994年率先以城市规划为视角从理论上探讨了地区形象的概念与体系,并对广东省花都市的形象建设开展了实践性研究:赵定涛对区域形象管理和形象评价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地区形象管理已成为当代区域宏观管理的新课题,并论述了地区形象设计的目标、原则、方法和一般程序;王德业从理论、设计、推广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地区形象的概念、塑造定位、识别、推荐、使用和管理:禹贡则从阐述区域形象系统的有关概念入手,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区域形象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包括识别系统理论、识别系统设计研究、区域形象建设研究、区域形象传播研究以及区域形象评价反馈研究。李蕾蕾则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理论和学科基础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尝试构造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策划的TDIS模式,建立了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可操作性方法,对于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理念有较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地区形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围绕着地区营销问题而展开。如杨开忠认为城市营销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管理城市,它应同时体现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两个原则。他先后指导了一系列以地区营销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对“营销地方”和“营销城市”进行了拓荒性的研究。他还尝试将营销地方与战略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应用于地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并获得成功受到国家旅游局及有关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韦文英则提出了“区域价值论”,在跨学研究的背景下,对地区发展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融合与宝贵的创新。认为区域营销者需要从区域产品的目标市场出发进行区域形象塑造和形象营销,并对区域形象的生成与传播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战略管理;胡浩与徐薇认为,在将地区优势品牌化的过程中,品牌特性的确立无疑也是品牌化成败的关键,并论述了地区营销中品牌化战略的含义;张卫宁以城市形象塑造的历史发展为基础,阐释了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到城市形象评价:许峰论述了“城市价值实现说”,并以旅游市场为应用对象,初步提出了城市产品整体营销的方法和途径及不同等级城市产品开发的策略等;刘彦平深入探讨了面向管理过程的城市营销战略,提出应从城市营销的价值观照、城市营销战略系统和城市营销治理三个方面来建构城市营销战略的理论体系,并以北京、香港、首尔的城市营销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从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地区形象营销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理论创见,大大推进了我国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研究步伐。

三、研究展望及突破方向

尽管目前国内外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最终形成地区营销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地区形象营销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仍十分缺乏,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而从战略层面出发对地区形象营销展开的专门研究更是非常薄弱。因此,今后该领域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有:

1.地区形象概念的结构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是地区形象作为战略构建的基础问题。由于地区形象资源包括自然、产品、服务、品牌、产业、组织、人员、文化、社会系统等多个层面,几乎涉及可以品牌化的所有对象,使得地区形象的内涵比起产品或服务品牌要复杂得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地区形象概念的基本属性维度,为地区形象定位提供基础性概念。

2.进一步分析地区形象确立的动态过程与形成机理。

这一问题涉及到地区形象的主体活动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例如地区形象的营销主体、主体营销活动因素和公众因素对地区形象的影响等。由于地区形象的营销主体包括政府、赢利机构和非赢利机构等多种组织,这种多元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地区内的不同营销主体可以对地区形象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导致各自的目标及其活动与地区品牌的发展相冲突。只有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确立的动态过程与形成机理,才能发展避免冲突的具体策略。

3.地区形象营销作为一种战略,其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关系到地区形象战略的实施问题。实施地区形象营销战略,需要在地区形象的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形象营销的多元主体参与、地区形象资源的复杂性及营销活动因素和公众因素在地区形象营销中的影响特点,以解决地区形象资源开发、评估、定位及其各因素的协同等问题。

4.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建构需要进一步开展探索性的研究。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9

关键词:地区形象;地区营销:营销战略;理论评述

一、国外研究: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形象设计到市场营销学的形象营销战略

在西方,地区形象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形象》与《地方性和非地方性》两本著作被认为是与地区形象研究相关的早期文献。在《城市的形象》一书中,林奇(K.Lynch)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的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设计与规划。因此,关于地区形象问题的研究,在国外首先是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开始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亨特(J.D.Hunt)撰写了一篇题为《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的博士论文,主要探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开创了旅游形象研究的先河。80年代,范登伯格(L_VanDenBerg)在《社会变革中的城市系统》一文中,从城市动力学和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地区营销的起因及其公共规划功能;阿什沃斯(G.J.Ashworth)与伍德(H.Voogd)合作发表了《城市营销》一文,将城市营销视为市场导向的城市规划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研究,提出可基于结构规划的过程操作来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Kotler)1993年出版了《地区营销》一书,初步建构了地区营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地区形象的营销战略;1997年出版了《国家营销》一书,在立足于全球竞争的基础上,将地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提出了国家营销理论;2002年出版了《亚洲地区营销》一书,通过相关案例集中论述了地区形象营销,提出可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的可营销性来开展战略形象管理,充分赋予了地区形象在地区营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瑞尼斯特(S。K.Rainisto)200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地区营销的成功要素》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北欧和美国地区营销实践的深刻分析,创造性地总结和提炼出地区营销的九大成功要素,并将地区形象列为地区营销的战略要素之一。…2003年韩国首尔国际大学的李武容(Mu—YongLee)撰写了一篇题为僦区营销战略与文化方略的地位的博士论文,将地区营销战略置于地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文化视角进行探讨,提出地区营销可区分为地区战略和营销战略两个层次,显然更符合其作为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品格。

由此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上研究地区形象营销的文献源源不断。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贡献也由以往的大多出自于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研究逐步转向市场营销权威学者的有力推动,从而大大丰富了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跨学科交融与发展。

二、国内研究:从企业形象和地区形象设计到地区形象营销战略构建

在我国,地区形象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形象理论的启发。从90年代开始,随着企业、政府等管理决策者对企业形象战略的逐步重视和实施,国内学者开始在城市规划中借鉴企业形象传播的经验探讨地区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推广问题。如罗治英1994年率先以城市规划为视角从理论上探讨了地区形象的概念与体系,并对广东省花都市的形象建设开展了实践性研究:赵定涛对区域形象管理和形象评价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地区形象管理已成为当代区域宏观管理的新课题,并论述了地区形象设计的目标、原则、方法和一般程序;王德业从理论、设计、推广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地区形象的概念、塑造定位、识别、推荐、使用和管理:禹贡则从阐述区域形象系统的有关概念入手,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区域形象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包括识别系统理论、识别系统设计研究、区域形象建设研究、区域形象传播研究以及区域形象评价反馈研究。李蕾蕾则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理论和学科基础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尝试构造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策划的TDIS模式,建立了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可操作性方法,对于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理念有较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地区形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围绕着地区营销问题而展开。如杨开忠认为城市营销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管理城市,它应同时体现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两个原则。他先后指导了一系列以地区营销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对“营销地方”和“营销城市”进行了拓荒性的研究。他还尝试将营销地方与战略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应用于地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并获得成功受到国家旅游局及有关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韦文英则提出了“区域价值论”,在跨学研究的背景下,对地区发展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融合与宝贵的创新。认为区域营销者需要从区域产品的目标市场出发进行区域形象塑造和形象营销,并对区域形象的生成与传播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战略管理;胡浩与徐薇认为,在将地区优势品牌化的过程中,品牌特性的确立无疑也是品牌化成败的关键,并论述了地区营销中品牌化战略的含义;张卫宁以城市形象塑造的历史发展为基础,阐释了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到城市形象评价:许峰论述了“城市价值实现说”,并以旅游市场为应用对象,初步提出了城市产品整体营销的方法和途径及不同等级城市产品开发的策略等;刘彦平深入探讨了面向管理过程的城市营销战略,提出应从城市营销的价值观照、城市营销战略系统和城市营销治理三个方面来建构城市营销战略的理论体系,并以北京、香港、首尔的城市营销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从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地区形象营销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理论创见,大大推进了我国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研究步伐。

三、研究展望及突破方向

尽管目前国内外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最终形成地区营销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地区形象营销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仍十分缺乏,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而从战略层面出发对地区形象营销展开的专门研究更是非常薄弱。因此,今后该领域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有:

1.地区形象概念的结构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是地区形象作为战略构建的基础问题。由于地区形象资源包括自然、产品、服务、品牌、产业、组织、人员、文化、社会系统等多个层面,几乎涉及可以品牌化的所有对象,使得地区形象的内涵比起产品或服务品牌要复杂得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地区形象概念的基本属性维度,为地区形象定位提供基础性概念。

2.进一步分析地区形象确立的动态过程与形成机理。

这一问题涉及到地区形象的主体活动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例如地区形象的营销主体、主体营销活动因素和公众因素对地区形象的影响等。由于地区形象的营销主体包括政府、赢利机构和非赢利机构等多种组织,这种多元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地区内的不同营销主体可以对地区形象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导致各自的目标及其活动与地区品牌的发展相冲突。只有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确立的动态过程与形成机理,才能发展避免冲突的具体策略。

3.地区形象营销作为一种战略,其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关系到地区形象战略的实施问题。实施地区形象营销战略,需要在地区形象的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形象营销的多元主体参与、地区形象资源的复杂性及营销活动因素和公众因素在地区形象营销中的影响特点,以解决地区形象资源开发、评估、定位及其各因素的协同等问题。

4.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建构需要进一步开展探索性的研究。

旅游营销战略范文篇10

关键词:武冈旅游;营销现状;环境分析;营销战略

武冈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但旅游业发展相对周边县市仍有较大差距,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研究武冈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武冈旅游营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旅游营销观念滞后、方式传统

为了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树立现代旅游营销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武冈市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缺乏市场调研,无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追求短期效益。

2.旅游市场开发目标不明确,市场定位不准

一些旅游景点由于受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企业缺乏对旅游对象的研究,对游客的市场需求、心理等了解不足,盲目性、主观性较强。市场定位、促销方式也盲目随从其它景区,宣传方式古板,最终导致数量、质量处于弱势,较大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

3.旅游产品单一、个性化不强,雷同化趋势明显

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成为武冈旅游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长远的开发规划及市场意识,导致许多旅游景区建成后,旅游产品往往是当地一些旅游资源的简单加工,很难达到旅游产品整体要求,特别是与临近省区的旅游产品存在较多雷同的项目,这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情况相违背,很难让旅游者心理得到满足,也无竞争优势。

二、武冈旅游市场发展的环境分析

1.武冈旅游市场发展的机遇

目前武冈旅游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内省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纯朴的文化等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2005年“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大会上首席专家团执行主席刘汉洪作了《武冈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策划报告》,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支持,共同参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武冈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新世纪武冈发展的具体战略。这表明政府对旅游高度重视,为武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武冈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旅游市场将更大程度地开放,旅游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武冈周边大多数县、市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政策性扶持;旅游法规的健全、旅游资源开发的科技化、旅游需求的细分化等对旅游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武冈基础差、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竞争能力较弱、旅游业人才短缺,对旅游业的生存造成威胁;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渠道不畅等导致旅游市场的营销环境变数加大,企业经营难度提高。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深化,武冈旅游市场逐渐融入我国旅游大环境之中,对武冈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武冈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

1.酒店营销战略

酒店营销环境的优劣直接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冈有l0余家高品位宾馆,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品质优良,现已具有同时接待6000人次游客的能力。酒店除了建筑、设备、各种耗材及经营的产品必须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外,还必须向游客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实施绿色消费行为,节约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武冈旅游刚起步,需要时间了解市场与适应环境,应引进经济型酒店品牌,以适应旅游业中、低档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还可通过建设品牌、特许加盟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酒店要提高服务质量,使游客产生亲切感;提高服务技能,使游客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服务效率,使游客节约时间;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转,使游客的生活舒适。

2.旅行社营销战略

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及导游素质对游客能否得到满意的旅游体验影响最大。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既看不到产品又无法对产品进行检验,为了降低购买风险,游客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越来越重视旅行社的品牌形象。武冈市本土旅游公司及外来旅行社应深刻了解游客的这种心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品牌建设,通过有效的品牌经营,树立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提高在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培育出稳定并不断增长的客源市场。

3.交通营销战略

交通是连接旅游六要素的纽带,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冈市内有S220和S219省道分别与320国道、207国道相连,武邵公路和1865、1846省道贯通全市。随着“邵怀高速”公路和“竹城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武冈交通将变得更为便捷。目前,武冈旅游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打破分割弊端,遵循旅游交通规律、市场经济法则,对交通部门的各种所有制旅行社、酒店等实施并转重组,组建交通旅游集团总公司。二是提供舒适快速便捷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购票、上车方便,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三是在交通工具上推销的商品要合乎环保的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崇尚绿色消费。四是各个旅游景点应设有客运班车或公共汽车接送游客,开通武冈旅游专线,形成以公路为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4.目的地营销战略

根据自身的资源进行优化、合理定位,形成品牌营销特色,是武冈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根据距离远近、生活水平高低、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分析每一个市场的需求特征,确定每一类旅游资源的目标市场。武冈的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佛教古建筑文化、华夏根祖文化、自然山水风光等。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不同特点的游客,比如:佛教古建筑文化旅游景区,商业风味和文化色彩都很浓厚,可把周边区域高素质的游客作为目标市场。根据资源特色和目标市场游客的特点来设计产品和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以此适应资源情况,在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合理的联结点。

5.景点营销战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观光型产品,是武冈旅游永久的优势所在。要对老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完善和优化。一是尽快更新传统产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在观光产品中开发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并增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活动。二是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线路,不断开发新景点,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既扎根于武冈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展的主流。三是改进已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线路的综合条件,尽快对确有吸引力但综合接待能力不强的线路进行完善。四是积极开拓主题旅游产品,改变武冈旅游总体结构,建立复合式多重式结构旅游产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