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3:35:37

旅游建设

旅游建设范文篇1

这次“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交流会”马上就要结束了,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开的很圆满、很成功。仇保兴副部长在上午的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我认为这个评价并不为过。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对人类旅游活动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标志着旅游、环保、建设三个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联手协作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标志着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建设厅的厅长和处长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好,不仅仅由于会议主题突出、方向正确、经验丰富、内涵深刻,还在于这次会议三部门联手推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创新了一个新的工作模式,为各地做出了榜样,带了个好头,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看了两个景区,感到震撼,学到了榜样;听了领导们的讲话,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各个方面经验介绍,真知灼见,深受启发。此外,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亲耳聆听了三个部局领导的讲话,亲身经历与旅游、环保的司局领导的工作接触,加强了沟通交流,加深了各方的理解,为以后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代表建设系统的全体与会代表真诚地感谢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提出了这样一个好的理念并精心筹划,做了大量的会议前期准备工作;感谢四川省的同志创造了崭新的工作经验,同时为这次会议精心安排、热情接待,提供了非常好的会议条件!

关于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工作要求和部署,三个部门领导的讲话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地加深理解,全面贯彻落实。下面吴文学司长还将代表三个部门做会议总结,并就会议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我仅就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强调三点:

一、充分认清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使我们倍受鼓舞。因为长期以来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强调开发、开发、再开发,环保与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则强调保护、保护、再保护。把这两项工作对立起来,也把这几个部门对立起来。实际上,长期以来旅游部门也是非常强调保护环境、文明旅游的。只不过大家的工作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样,强调的形式不一样。总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邵琪伟局长讲了,发展旅游与搞好环境保护,特别是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并不矛盾,它是一个辩证关系,关键看如何处理好。现在我们有关部门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越来越多的经济文化需求。三个部门找到了一个共同主题,找到一个共同话语,找到一个工作结合点,这给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我们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抓住这个良好机遇。三个部门一起抓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好。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希望我们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能够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工作要由旅游部门牵头和总协调。过去有一种误解,把旅游看作是一种市场行为,看作是一种产业发展,这个观念要转变。其实,发展旅游是一种社会管理,是一种公共服务,是一种市场监管,是政府的职能,特别在国家的层面上更是这样。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我们的建设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要端正态度,部门不分大小和高低,只有分工不同和工作需要。发展生态旅游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旅游部门来牵头和总协调。我们建设部门在发展生态旅游工作上的基本态度就是:坚决支持,积极参与,正确引导,全力配合。我们既支持旅游部门放开手脚来组织协调,同时建设部门也要虚心向旅游、环保部门学习,多沟通、多交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这项事业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我们要全力配合做好。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刚才专家讲了,讲得非常好,现在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结合上,很多问题都需要深入地探讨。中国的事情,搞不好就一哄而上,搞不好就鱼目混珠,把一片林子、一个山头、一片水就看成是生态的。特别是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的推动,不计后果,大搞开发,与我们发展生态旅游的宗旨背道而驰,但是却往往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这是最可怕的。因此,我们风景名胜区管理者一定要珍惜机遇,保持清醒头脑,面对挑战,把工作做好。

二、深入研究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生态旅游不是一个口号,不能从概念到概念,要有实际行动,更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必然会导致行动上的摇摆性,而且做起来会很糊涂,后患无穷,所以这一方面一定要做深入研究。我们要积极配合旅游部门结合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做好一些研究工作。虽然近几年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甚至某些风景名胜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世界水平,比如,联合国专家评价我们黄山、九寨沟,达到了世界水平。但是,更应该看到,生态旅游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无论从发展角度,还是生态旅游的概念来讲,很多东西还不清楚,需要做深入地研究。这一点,吴文学司长将做全面布置和安排。

三、坚定不移地抓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从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工作角度来讲,我认为应该是进一步强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从1982年开始,到明年就25周年了,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期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有经验、有教训,但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创造很多好的经验,开创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因此,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特别是要抓好我们这几年部署的两项重要工作。第一项工作是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我们自2003年在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展了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提出了综合整治的5项内容:第一个是规划的编制与核心景区的划定;第二个是标志标牌的统一整治;第三是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第四个是管理制度的加强和完善;第五个是违章建筑的拆除。今年是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原计划开展三年。根据部领导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整治力度和巩固综合整治的成果,又延长了两年。明年将是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的第五个年头,也就是综合整治工作的验收年,我们还要继续认真抓好。部领导已经指出,明年验收不上的,先黄牌警告,然后红牌罚下。达不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准,管理上不来,保护工作上不来,就是要摘掉帽子,这是我们向国务院做出的承诺。三年整治工作我们已经总结过,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最后这两年的关键时刻,按照法律法规和部里统一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项工作是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的建立。我们要用科技手段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管和监测。以前一些违章建筑主要依靠媒体曝光和群众反映,处理起来很被动。领导批示下来,我们就从这个山头查到那个山头。现在,我们建立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开展定期监测,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我们也将把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最终达到对生态系统的科学动态监测。现在已有57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立了监管信息系统,今年计划完成110个,明年要全部普及。这是硬指标,是我们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基础,我想借这个机会强调一下。同时我想,此项工作做好了,也是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我认为,生态旅游至少应该包括旅游过程的生态化和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化;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强调旅游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刚才中山大学的保继刚教授讲了生态旅游的4个特性,即自然性、责任感、可持续性、学习性。我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要按照生态旅游的要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生态。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保护,在建设系统除了风景名胜区之外,还有城市公园、历史街区和文化古镇,我们将尽力配合做好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的工作。

旅游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

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3.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除了满足村民的一般日常生活需要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只有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有能力满足游客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应有机结合农村的传统特色和一定的时尚设计元素.

四、乡村旅游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做到全面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农村的其他建设项目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策划好旅游项目,帮助乡村旅游平稳有序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农村旅游资源后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村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

政府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来为乡村旅游构建科学的政策环境,做到全面发展.

2.打造知名品牌,推广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能够让那些久居都市的旅游者远离那些喧嚣的环境,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为乡村旅游的亮点与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和田园氛围,能够让旅游者体会农村湖光山色和传统习俗文化。当地政府要将各个景点统一包装,积极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动出击寻找客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强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者需要,打造并推广自己的旅游品牌.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期能够高水准的发展我国的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普遍有限,而他们的素质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急需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开展专门培训,让农民增加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对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可以向外引进或者挑选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前往专业院校进修.

4.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空气和环境如果遭到污染破坏,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因此我们需要对资源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破坏性利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结语

乡村旅游建设是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的结合了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使二者得以和谐互动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但它所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无可争议的。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特色,在全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规划的指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

旅游建设范文篇3

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利用我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文化文物资源初步得到利用,旅游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一)文物资源较为丰富

××区已有4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单位面积所占的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区古民居品味高、数量多、分布广,受到业内人士普遍称赞。其中历史文化保护区“一村两国保”的呈坎村有21处国保建筑,是名符其实的“国保”村;唐模村以水口、水街、孝子湖、古银杏树彰显特色,被国家园林界视为××水口的经典村落。另外西溪南、灵山、洪坑、蜀源等14个古村落也别具特色。除此之外,岩寺还有“桐子山”和中科院命名的“岩寺皖南龙”遗址,又有小岩元代古岩寺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址。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存明清各个时期××古民居、古遗址1100余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点多面广

近年来,黄山毛峰手工技艺、唐模××水口文化分别获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推陈出新了《舞和合》、《柳翠娘》、《花棍舞》等民俗节目,受到了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岩寺的上九庙会、世间流传的烂肚宝故事、潜口腊八庙会、灵山灯会等,其风格各异,闻名遐迩。

(三)××藉历史名人灿如星河

古老的××,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风昌盛,××区历史上共有进士219人,每百人出0.22个进士,高于全国平均数27.5倍。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理学名扬四海,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更是不甚枚举。卓有影响的有:南宋朱熹就盛赞“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兄弟“双贤”罗愿、罗颂。罗愿于1175年撰成《新安志》10卷,是本省第一部地方志书;被誉为明代“文坛五子”之一的西溪南人汪道昆,著有《太函集》、《太函副墨》;明代著名戏剧评论家岩寺人潘之恒,著有《黄海》;清代洪坑人洪亮吉(1746—1809)直言敢谏,率先提出人口问题,写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人口问题专论《治平篇》,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口论》还早5年,并著有《洪北江全集》;民国时期唐模人许承尧是著名教育家、收藏家、诗人,著有《疑庵诗集》、《歙故》(又称《歙事闲谭》),并主纂《歙县志》;此外还有明代制墨四大家中的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扬州八怪占其二的汪士慎、罗聘,著名画家、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岩寺人江兆申,当代著名教育家、徽学泰斗潜口的汪世清等等。

(四)文化旅游商品逐步走向市场

以竹雕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成为后起之秀,并涌现出了曹篁生、洪建华、朱伟等领军人物,他们多次在一些大型展览会、博览会上摘金夺银,展示了我区竹雕行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黄山毛峰、徽墨、徽派盆景、蜂蜜、××苗木等传统工艺不断得到挖掘,有的初具规模,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为今后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大量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众多的历史名人,注定了××区旅游项目的品味高。其中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唐模、“江南第一村”中国易经·八卦古村落-呈坎、千年古镇-西溪南、华东第一原生态高山湖-丰乐湖,还有潜口明清民居博物馆、呈坎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新四军军部旧址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景区,并拥有“××文物古迹游”、“名山秀水古××”、“××乡村体验游”、“红色圣地足迹游”等旅游线路和项目,是旅游理想的目的地。

(六)怡人的优美生态环境

××的青山碧水,森林覆盖率为71.39%,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号称“天然氧吧”。特别是古民居、古村落与自然天人合一、高度和谐,宛若一幅幅山水画,是发展文化旅游的亮点和优势。

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开放强区、农业稳区、民营兴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旅游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在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下,先后启动了潜口明清园,呈坎古村落,唐模、西溪南,龙山湖景区以及华商山庄的开发,创造了三个部级4a景区,一个3a景区。××区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来徽游客逐年增加,门票收入进一步增长,这为今后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近年来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它将直接制约着我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当前,一些部门没有把文化旅游产业真正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认识和定位,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没有足够的把握,缺乏信心,认为抓旅游税收少、见效慢,“富民不富区”,形不成支柱产业。有的部门把发展旅游当成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没有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配合,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应当清醒的看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最长,带动面最广,无疑是未来一大朝阳产业。旅游产业是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坚定不移实现“工业立区”战略的需要。

(二)旅游产业发展专业性规划不到位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全区发展旅游产业的纲领和蓝图,独具匠心的发展规划必将能更好地指导旅游产业科学、快速和健康发展。我区的《黄山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和《黄山市××区新农村建设规划》虽已先后制定,但主要侧重宏观布局,缺乏对整个旅游产业全局性的指导功能和权威。至今我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景区(点)的修建性详规、控制性详规尚未制定。长期以来,重点旅游景区只有古村落的保护规划,而缺少专业性、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具体景区景点建设规划。调查发现,一些旅游项目的建设规划,几经变化,缺乏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朝令夕改,严重影响了古村落历史文脉和优美自然风光。诸如呈坎景区的农民新居建设,丰乐河二坝突兀的两栋新宅和西溪南村不断出现非徽派新建民居……

(三)对文化旅游品牌的确立不到位

多年来,对于××历史文化积淀与具有多元特色的现代文化融合后形成的文化特色,缺乏系统的考察、整理和研究,未能形成一个能够指导我区文化旅游建设的准确定位,缺少统一品牌。这对于我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宣传营销都有直接的影响。长期以来,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不清晰,景点景区的宣传品牌定位更是变幻无穷,既失于挖掘整理提炼,更谈不上有效规范使用。

(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当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主管部门与大产业要求的管理职能不适应。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管理多,服务少。旅游产业关联性强、涉及面广,涉及到文化、城建、规划、宣传、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宗教等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在目前的体制下,要完成这种有效的协调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区旅游项目开发总体上讲,投资实力都不强,力度不大,速度不快,或多或少存在着优先占有公共资源而动作迟缓现象。因此,需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创新。

(五)重点旅游产品精心打造不到位

我区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特色鲜明,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但小、散、稀的特点也比较突出,缺少有号召力的亮点。景区景点运营的公司综合实力都很弱,投入少、建设慢,且开发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强,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致使龙头旅游产品或精品难以形成。从总体看,景区景点分散,“满天星星,没有月亮”,没有文化旅游产业龙头。所以,有必要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度开发,努力把区内重点旅游产品打造成国内旅游行业的精品。

(六)旅游推介促销不到位

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益突显,品牌包装、宣传促销是关键所在。我区旅游推介促销不足,旅游宣传范围有限,在媒体上未能持续进行宣传,形不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合力,致使景区景点知名度不高,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使旅游品牌缺乏吸引力,致使游客人气不足。同时,宣传促销缺乏大手笔,促销手段比较单一,创新力度不够,各个景区、旅行社各自为政的状况普遍存在,没有形成整体宣传的态势,加上一些景区景点文化挖掘不深,包装不精,致使旅游市场拓展乏力。

(七)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不到位

当前我区大交通环境优势已初步形成,但景区景点内部的道路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如潜口-唐模-蜀源-灵山-呈坎环形旅游线路,部分路段大型客车难以进入。就全区而言,“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发育不够成熟,设施功能配套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各重要交通入口(尤其是合铜黄岩寺出口处)没有大型的旅游宣传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宾馆、酒店数量少、等级低、容量小,且缺乏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的旅游形态,尤其是娱乐场所和旅游购物中心尚未合理配置,致使部分游客进不来,或者在区内逗留时间短。这些方面都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八)徽文化在旅游产品中融入不到位

我区虽然有堪称三大地域文化的徽文化,但风光与文化、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紧,基本上是单打一,文化和旅游两张皮,没有真正把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去,形成不了合力,更没有成为旅游产业新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近些年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设施和条件,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缺乏资金支持,走向市场步履维艰。文物修缮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充分挖掘、整理、推出徽文化的专业研究机构严重缺失,这样给我区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由于××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在旅游上的运用程度不高,绚丽多彩的××文化、民俗风情得不到充分展示,耐人寻味的人文历史、饮食文化挖掘、包装不足,旅游景区(点)文化注入性差。美好的自然风光空有秀气但无灵气,无文化内涵,韵味不深,这无形之中就缩小了我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空间。

(九)××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深度不到位

一些旅游部门只看重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纪念品档次低、千篇一律,对能体现××历史文化形象的可视性××旅游商品、工艺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本土传统的名优土特产品,如贡菊、灵山贡米、红薯干、酒酿、灵山竹编等,没有配合旅游进行规模开发。旅游商品街建设几乎空白,缺少特色产品定点商店,这样直接影响了游客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导致旅游产业效益低下。

(十)旅游产业的专业人才培育不到位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旅游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如导游人员的文化旅游综合水平不高,酒店员工文化素质偏低,旅游策划管理人才较少等。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缺乏统一、完善的对接机制。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导游人员在介绍景点时,对景点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讲解词简单生硬,且张冠李戴现象时有发生。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必然会直接制约着我区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充分发挥我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对于增强综合实力,建设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结合,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们建议:

(一)依法保护,珍惜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要全面普查,摸清家底。高品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是我区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有利于管理和保护全区文物资源,建议升格区文物管理所为副科级单位,对全区境内徽文化资源(含非物质类及历史遗存)进行再次的清理普查,并逐一登记,建立档案,做到知根知底。

二是要实施抢救性保护、维修。对急需保护、又有能力做到的,应刻不容缓地进行抢救;对一时还有困难的,要通过对上争取,编制项目尽快进行维修,使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再流失。

三是要尽快公布一批“区保”。根据文物的性质,选择一批作为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予以公布。既便于向上逐级申报,更便于对现存文物进行依法保护,减少损失。

四是要依法加强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坚决制止与古村落环境风貌不一致、不协调的建筑出现,确保古村风韵。呈坎、西溪南、潜口、唐模、洪坑、蜀源、灵山要实施整体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划出保护区并重在落实和督查。对于条件暂不成熟的地方,宁可不开发、缓开发,也不能滥开发,防止造成破坏,留下后患和遗憾。要加快水资源的治理和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历史上的哪怕是一段残垣,一处遗址,今日同样要留下带有时代文化的历史印记。

五是要对远古遗址实施保护。对罗田“岩寺皖南龙”、岩寺“桐子山遗址”实行保护,划定保护区域,设立保护标志,并组织媒体大力宣传,展示我区远古的灿烂文明。

(二)加强研究,提高文化旅游含量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区作为古老××的一部分,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域名保留地。我们对徽文化的研究,对××区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的研究显然不能落后,这是责任所在。建议尽快成立徽文化研究机构,安排选调专业和业余骨干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对各个景区景点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宣传、策划和包装,确立各个景区景点的品牌、内涵和推介口号,编写资料书和宣传册。

(三)精心策划,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品牌决定产品发展方向和重点,决定了宣传促销能否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说品牌无价。

一是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文化要突出个性,旅游更是如此。××区是10万人口的小区,无论是布局、建筑风格,还是总体形象都应突出个性,越有个性,才越有吸引力,越有魅力。××区是山水之乡、茶乡、竹乡、休闲养生之乡、文物之乡、徽墨之乡、名人名士之乡。我区总体形象定位宜为:精巧、秀雅、生态、徽韵。宣传口号可为:××区是文物之海、古建长廊、水墨画廊、休闲胜地。具体宣传也可:××区有一处处古村落、有一个个古祠堂、有一座座古桥、古塔、古牌坊、有一幢幢古宅、有一丛丛古树、有一批批名人。

二是统一品牌的准确定位。品牌就是一张名片。品牌的打造要切忌平淡枯燥,失去吸引力,又要防止与其它地域景点雷同,否则就等于没有品牌。还要注意不可夸大其词,捕风捉影,胡乱拔高,以招非议。我们建议:根据我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可以考虑为:(1)××区——××文化传承地。我区是唯一“××”域名保存地,徽文化积淀厚重,人文荟萃,理应传承,当之无愧,受之无愧,无可非议。(2)明代(或明前)××文化遗存地。我区明代××文化遗存多,在文物古建上:呈坎村和潜口民宅的明园较之黟县西递、宏村数量多;在人文上,单进士明代和明以前就有63人,较之休宁县多;岩镇状元唐皋、“文坛五子”之一的汪道昆、藏书大家、刻书大家吴勉学、吴王官、吴养春、戏剧家潘之恒等均生于明代、成名于明代。(3)“休闲养生在××”。这一品牌还要继续推出,我区有幽雅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适合休闲养生,但关键在于要在“休闲”和“养生”两句话上大做文章,要留得住人、有内容留人。对于景点个体来说,还应突出个性,防止千篇一律,做到有差异性,特色性,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要认真策划好各自品牌,竭力打造一景一品、一村一品,形成品牌效应。如:岩寺镇可以考虑打造第一状元镇(一镇5状元);西溪南村可为第一进士村(一村30个进士,41个举人);呈坎可为一村双国保或江南第一村;唐模可为江南水口园林第一村。

(四)强化规划,搞好文化旅游开发建设

《黄山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已经制定,必须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确保旅游业健康发展。为了使文化与旅游更好地结合,还应补充、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规划,旅游建设规划、文化产业规划及各景区景点建设规划。规划的制定要有科学性,要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要有专家论证,防止简单化、短期行为;规划执行还要有连续性、严肃性,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规划不光是拿来看,更重要的是去按规划落实。要下决心对所有景区景点、核心保护区周边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更不得乱拆乱建。建筑是形,文化是魂,环境是本,应该成为我们应有的建设理念。

景点要有综合开发意识,不能就景点开发而开发。生态、环境、服务、标识牌、广告牌、停车场、公厕、旅馆、酒店、旅游商品购物、娱乐场所、邮政通讯、交通道路、美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都应科学设定。我们对景点的开发也不能不顾条件,一哄而上,要注意防止开始热热闹闹,过了一阵冷冷清清,要成熟一个,包装一个,开发一个,推出一个。我区在近期内,宜对呈坎、潜口、唐模、新四军四部旧址、丰乐湖、西溪南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精品;对蜀源、灵山、二坝、洪坑要尽快制定好规划,先保护好文物、建筑和生态环境,再通过招商引进有实力、有资质的客商进行开发。对各村落、各景点都要认真研究探索文化资源表现手段,进行功能界定,尽量避免雷同,要保持冷静心态,精心策划开发,循序渐进地推动。

(五)破解瓶颈,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步伐

一要紧紧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延长产业链。随着我区交通环境的日益改善,自驾游与日剧增,景区沿线必要的交通旅游标识牌、景区景点的宣传牌、大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和完善。要加快重点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呈坎、唐模的乡村旅馆,丰乐湖的度假酒店,龙山山庄的建设。要尽快启动自驾车营地、枫丹白鹭五星级酒店项目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区位优势地段,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洗浴中心和茶楼建设。

二要突出××地方民间特色,进一步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步伐。要突出××民间工艺品开发,瞄准市场,包装提升,使××木雕、石雕、竹雕、徽墨、竹编等形成品牌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在一些景区景点可采取“前店后坊”的产销方式,集浏览观赏、参与劳作和商品销售于一体,既可丰富浏览内容,又可诱发游客的购物欲望。同时,加大××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和包装,直接进入购物市场,满足不同游客的购物需求。

(六)整合资源,加快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区文化旅游点多线长面广,在开发建设和宣传促销上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唱各的调,较少整体联合,整体包装打造和宣传促销,缺乏团队精神和群体力量。一要下决心整合资源,整合线路,做好宣传促销工作。二要详尽地制定好总体规划,安排好线路,串珠成链,串点成线。三要加强区内景点的整合,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大手笔、大气度地实行重组整合,坚决防止和纠正不顾大局,谁也成不了气候的狭隘意识和行为。四要加强与歙县、绩溪、黄山及其它区县的联合,形成东线旅游板块,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统一对外促销,提高××区知名度,实现文化和谐。

同时,在线路整合上,围绕“古色、绿色、红色”板块,精心做好已经运行多年的“××文物古迹游”、“名山秀水古××”、“××乡村休闲养生游”、“红色圣地足迹游”线路。但重要的还是要丰富内容,增加内涵,吸引游客兴趣,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七)文旅结合,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一要提升文化旅游景点的徽文化内涵。要鼓励区内外从事和热爱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在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多出精品,进一步把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要搞好旅游景点的包装设计,提升徽文化内涵,让游客更多地感受和体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文化旅游景点的导游词,要突出徽文化的核心内容。要根据各个景点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民俗掌故,编写出既有趣味性和故事性,又有真实性和知识性的导游词,做到雅俗共赏。

二要丰富充实旅游内容。要紧紧围绕旅游业六要素,充实文化内容,增加互动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文化和古建筑本身就让人有一种沉闷、压抑感,所以要合理安排丰富多彩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游客参与的民俗、民风、茶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手工艺制作、养生保健等活动,做到游客参与、动静结合,留得住人、留得下客。要以文促旅,以旅活文。在旅游项目中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真正实现“观光型”到“体验型”,再到“寄居型”的升级进位。

(八)培养人才,提升文化旅游队伍素质

一要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徽文化知识培训,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提高综合素质和宣传××、传播徽文化的水平。

二要加强与省内外各类高等院校合作,在我区创办实习、培训基地。区职教中心要实行定向培养,开办文化、旅游专业班,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三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引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发掘和培养,鼓励民间艺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技艺,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来。

(九)创新机制,拓宽文化旅游投融资体系

一要采取旅游招商与工业招商同样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办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

二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点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经营权等形式,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

三要在经营过程中,注意保护农民作为产权人的利益,农村公共资源作为所在村的集体利益,鼓励农民参与旅游活动,形成大旅游的氛围和格局。

(十)加强领导,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小组,要切实负责协调好全区文化旅游深度结合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可成立旅游经济工作委员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区工作合力。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积极对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区政府要发挥好资金引导作用,安排一定财力,用于抢救性文物的保护、维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用于全区旅游的整合宣传促销,公共服务设施、人才培训等。群众社区文化、各类文艺业余组织,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业务辅导。

旅游建设范文篇4

通过绿化景观建设。充分挖掘和弘扬三国文化,彰显优美山水特色,把旅游快速通道建成市的旅游经济长廊、三国文化长廊、绿色生态长廊和兼具三国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景观大道。

二、绿化景观建设内容

道路两侧各30米范围内绿化树木的栽植,绿化景观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行道树的栽植。沿线山体植树绿化和被破坏山体的支护、修复及绿化覆盖,公园、湿地、游园、植物园和石景、水景等节点景观建设。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

分步实施的原则,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要严格遵循整体设计。重点抓好方案设计、评审、工程预算、招投标、建设、施工监理等6个环节的工作。力争整个绿化景观建设在年月份以前开工,年月份以前全面完成。

(一)方案设计。要请大院设计。展现三国文化和山水园林特色。道路绿化设计施工图年月日以前完成,所有节点景观工程施工设计必须在年月日前完成,并交付使用。

(二)方案评审。由市建设局、市园林局负责邀请省、咸宁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土木工程等系列的专家参与方案评审。

(三)工程预算。要委托有资质的预算单位。报市政府审定。

(四)工程招投标。提高投标入围门槛。严格控制资质租用和挂靠。投标单位的资质必须为园林景观建设二级以上(含二级)资质,并提高投标保证金额度,确保工程全过程由中标单位亲自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必须在年月上中旬按建设内容和标段要求依次进行。

(五)绿化、景观建设用地。旅游快速通道绿化用地由各相关镇、办事处负责。产权共同享有的办法,给予适当补偿;景观建设用地采取征用的办法,地面附属物需拆除的实行评估补偿。

(六)业主单位和施工时间要求。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由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建设局3家单位作为业主单位。

市林业局:负责完成快速通道道路两侧各30米范围内的绿化树木栽植和沿线山体植树绿化、湿地建设。

市交通局:负责完成行道树和道路两侧被破坏山体的支护、修复及绿化覆盖工作。行道树的栽植在年月份以前完工。被破坏山体的支护、修复及绿化覆盖在年月份完工。

市建设局:负责完成道路两侧游园、植物园、牌楼、小品、景观附属物、石景、山景、水景等景观节点建设。游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在年3月份以前完成。5月份以前全面完工。

各业主单位在招投标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开工建设。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

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局、市城投公司、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文体局开发区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3个工作专班:

协调工作专班:负责对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进行协调。人员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和蒲圻办事处、车埠镇、镇、沧湖开发区党委书记组成。

确保施工质量。人员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和园林绿化、景观规划、土木工程系列的专家组成。质量监督专班:负责建设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监理、监督。

督促各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工程进度督查专班:负责按时间进度要求。定期编发工程建设简报,通报工程进度。人员由各业主单位和城投公司安排人员组成。

旅游建设范文篇5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全区旅游行业紧紧围绕“项目拓展年”和“半年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旅游消费、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25万人次,同比增长98.09%,其中过夜游客169.95万人次,同比增长91.5%;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19.06%;旅游固定资产新增投资11.2亿元,超年度计划86.67%;完成招商签约项目2个,协议资金153亿元,超年度计划53%。

(一)理清发展思路,旅游规划获得新突破

以开展建设特色旅游展示区专题调研为抓手,通过考察学习外地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和对全区旅游资源情况的理性分析,进一步理清了全区旅游业发展思路,确立了打造江南城区“人文遗产旅游”、东南片区“生态休闲旅游”、西南片区“农耕体验旅游”三大旅游航母集群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游困局与突破》专题报告,编制完成了《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和《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两个《规划》已报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实施。全区旅游业发展思路更清、目标更明、措施更准。在两个《规划》的指导下,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得以启动和完成。围绕人文遗产旅游,编制完成了旅游区总体策划、题刻文化长廊设计方案、综合旅游区规划、泽胜温泉城设计方案、雨台山修建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榨菜博物馆、古城等策划规划工作。围绕生态度假旅游,编制完成了旅游度假区总体策划和道路交通规划,开展了旅游总规编制和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规划修编工作,审定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游客中心、五星级酒店、提档升级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围绕农耕体验旅游,编制完成了市区龙潭科技新城总体规划、陈万宝—青羊湖旅游区策划、水磨滩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

(二)紧扣重点任务,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1.精品景区建设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把列为全市六大精品景区之一,要求尽快完善接待功能,提升接待水平,加快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打造成为具有世界震撼力的精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旅游行业自加压力,开展了成效卓著的工作。一是以8个景区项目、4个配套项目为重点内容的精品景区提档升级规划获得市级部门批准,按照核心区、带动区、辐射区三个级次划定了精品景区范围,确定了重点建设内容。二是经过半年时间封闭施工,基本完成水下博物馆内部陈列改造,丰富了参观内容,提升了接待能力。三是12个景区和配套项目中的9个项目顺利实现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0.18亿元,其中,锦绣洲广场、大剧院、配套休闲广场、专用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题刻文化景观长廊基本完工。四是市区联动,共同组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启动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半年攻坚成任务全面完成。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决定》,全区旅游行业积极投身半年攻坚行动,为顺利完成全年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争取市旅游局支持,年1月27日市旅游局与区政府签订《加快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旅游局在旅游规划、目的地建设、重点项目、宣传营销、游船停靠、旅游节会、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给予区支持,涉及资金1000万元。二是编制完成《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并获区政府批准。三是全面完成半年攻坚项目建设任务,全区旅游行业共承担半年攻坚旅游任务14项,其中建设类12项。区旅游局按照“六定一包”责任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局领导、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成立全区重点旅游项目工程指挥部和协调领导小组,与旅游专项领导小组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建立完善半年攻坚任务“一把手”、分管领导责任制,例会制,旬报、月报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跟踪督办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工作机制,确保重点旅游项目责任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到位。全年召开旅游项目建设协调会31次,编制旅游项目快报65期,区政府形成《议事纪要》18期。北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泽胜温泉城项目、蔺市古镇项目、上山公路项目和水磨滩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均实现开工,巴国故都·枳城(古城)、天宝湖旅游区、青羊湖旅游区、龙潭古镇等前期项目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3.旅游开发力度空前。从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入手,围绕旅游区三年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奋斗目标,大手笔推进旅游开发。一是成立旅游开发管委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分别担任管委会正、副主任,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发改委、交委、城乡建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林业局、水务局、旅游局、综合执法局、乡政府、大木乡政府等作为成员单位,承担相关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二是组建了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旅游区一级开发业主,采取回购、联合等方式,负责旅游区整体规划和分片开发。年基本完成景区整体回购,全面启动旅游区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各成员单位和交旅集团相互配合,完成了旅游区小产权房、征地拆迁范围、农业人口等基础调查工作;启动了自然保护区规划、饮水工程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景区提档升级规划等调整和编制工作,为2012年全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其他旅游景区乘势而上。在产业政策扶持和精品景区建设双重推动下,各旅游景区竞相争艳。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山、816核军工洞、御泉河等接待人数呈现不同程度增长,部分景区接待和收入均实现翻番。全区已开放的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同比增长30.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78.39%。

(三)塑造整体形象,旅游宣传营销增添新措施

全区旅游行业继续深入实施“大宣传、大营销”战略,通过加大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增添旅游宣传营销措施,不断增强旅游产品的对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年累计投入旅游宣传营销经费2824万元,开展了系列成效明显的宣传营销活动。一是首次尝试把特色旅游产品推向境外市场,先后参加了第14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暨大陆赴台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第六届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中华文化旅游主题年港澳地区启动仪式暨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全市六大精品景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巡回推介活动,、点易园、等旅游产品引起港澳台地区旅游业界的广泛关注。二是继续扩大旅游产品在国内的影响力,参加了西安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玩耍川渝—好耍大篷车巡游宣传推广,第二届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都市旅游节暨第三届城际旅游交易会等系列活动。三是自主开展区内旅游宣传营销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国旅游日区宣传推广活动,共印发宣传资料12万余份,发放礼品、门票2万余份。四是发挥名媒的影响力和传播优势,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如画江山》,旅游卫视《人人游》,电视台投放旅游宣传片和宣传广告;在《旅游杂志》、《假日自助游》等开版宣传,邀请《新三峡100问》编辑组考察旅游。全年在中央和市级媒体宣传报道旅游187条,其中广播电视新闻46条,报刊新闻57条、专刊/版9个,网络新闻73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提高服务质量,旅游行业管理增加新抓手

一是以提高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为抓手,努力推升全区旅游服务品质。积极争取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区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把提升全区旅游服务品质任务列为9个区级部门的工作内容,逐项进行任务分解、落实相关部门职责,营造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顺利完成区考核办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和督查。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在节假日前到A级景区、星级饭店开展道路交通、森林防火、消防、食品卫生、特种设备等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全年旅游行业安全稳定;开展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三职人员岗位培训,重新修订了《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三星级以上饭店完成了消防“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工作。三是加强行政审批和执法工作。全年完成审批事项5项;联合区工商分局对区内旅行社、分社和门市部开展执法检查,全年查出各类问题41个,责成旅行社逐一整改落实;全年共处理游客投诉3起,满意率100%。四是完成三星级以下饭店和3A级以下景区的年度复核工作,复核通过率达到100%,全区星级饭店整体服务水平继续保持优良,博物馆被评为市文明旅游区。五是在全区旅游行业积极开展“唱读讲传”和服务技能培训活动,在全市旅游系统红歌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全市旅游饭店职业装服饰设计及服务情景剧表演并分别获得铜奖和优秀奖;全年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次。六是全面完成旅游行业年度统计、财务年报工作,年国庆黄金周旅游统计工作获得市局表彰。

(五)提高办事效率,机关作风建设出现新气象

一是建立健全了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四下午全体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制度,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加强班子成员沟通协作,形成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着力抓好《廉政准则》和换届纪律要求的学习,坚持教育在前、防犯在先,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等重要环节,坚持集体讨论,及时研究,切实做到防微杜渐,树立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四是积极开展了“创建旅游名区,争当旅游服务明星”的创先争优活动。五是积极开展“三进三同”、信访稳定、“三项治理”、“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等工作。六是提高工作效能,不断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务公开。

全区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旅游经济贡献率不高,我区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2%,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较低,重要性尚不明显;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散、小、弱、差”现象突出。二是旅游重大项目形象进度缓慢。尽管招商引资上了一批旅游大项目,但受宏观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制约,旅游大项目普遍开发建设速度不快,工程形象进度严重滞后。三是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档次较低。五星级酒店发展缓慢,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弯多路窄,等级标准不高,中型以上客车通行受到限制;城区通往景区的旅游公共交通仍然难以开通。四是旅游宣传营销气魄不大。还缺少旅游宣传营销专门机构和旅游宣传营销专业人才,宣传营销规模小、声势弱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没有真正形成。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区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35号)精神,紧扣“城市突破年”主题,确保旅游大项目建设和旅游宣传营销“双突破”,努力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确保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50万人次,增长12.5%;力争达到530万,增长32.5%;确保旅游收入突破16亿元,增长50.9%;力争达到20亿元,增长88.68%;旅游业固定资产新增投入突破26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00亿元。

(一)继续加强旅游规划编制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先策划、后规划、再开发”的原则,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一是编制完成全区红色旅游规划大纲。二是编制完成《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裂谷景区总体规划》、《大裂谷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大裂谷景区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大裂谷景区度假酒店集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小镇概念性规划》、《角邦寨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文馨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和审批。三是编制完成龙潭古镇旅游规划和天宝湖旅游区策划。四是启动全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五是指导其他项目业主全面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原则,强攻精品旅游区、旅游区开发建设,带动和助推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深化精品景区提档升级,新增投入20亿元。完成4A级景区申报;榨菜博物馆完成策划、规划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综合旅游项目基本建成运动公园一期,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和会所建设;泽胜温泉城建成温泉泡池、入口景观工程、特色商业街和配套接待设施;全面建成旅游码头并投入使用。二是加快推进旅游区建设,新增投入6亿元。开工建设游客中心、度假酒店和安置房;全面启动景区提档升级;围绕避暑养生休闲进一步丰富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切实做好建设旅游小镇的各项前期工作;大木花谷要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推出新的景观。三是继续推进816核军工洞、蔺市古镇、沙溪温泉、雨台山等景点开展提档升级,打造乌江画廊观光游旅游新品。四是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长江三桥至、熊家沟至旅游公路,开工建设武白路改扩建工程,完成旅游码头廊桥和旅游趸船建设。五是围绕“一带两区”继续策划和重点推出古城、文馨湖、角帮寨、金子山等旅游招商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招商签约项目2个以上,协议资金超过100亿元。

(三)全面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围绕“推广总体形象、推销特色线路、做大游客总量”,努力加大宣传营销投入,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一是面向全国开展旅游主题口号和LOGO征集活动,借助活动提升旅游知晓度。二是分层级巩固和推出各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扩大旅游宣传营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向央视及省市级以上媒体投放旅游形象宣传片;拍摄以旅游资源为背景的电影或电视剧。四是组织一批专家进行旅游文化专题研究,编辑制作“一首歌曲、一部宣传片、一套丛书、一本指南手册、一台文艺节目”。五是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邀请知名人士策划旅游宣传营销方案,制造旅游宣传热点,参与旅游宣传互动。六是重新设计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建立专门的旅游营销机构,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周边大城市设立旅游营销办事处,开展常年性的旅游营销推广活动。七是修订完善《市区对组团来涪旅行社奖励办法》,继续执行对组织游客来涪旅游的旅行社、游船公司实施奖励优惠。

(四)不断规范旅游行业监管

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围绕巩固和提升区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打造一流的旅游服务品质,创新和加强旅游行业监管。一是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和市级有关单位的配合,以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服务形象。二是联合公安、工商、交通、卫生、质监等涉旅职能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执法检查活动,规范旅游市场。三是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配合区质监局,大力推进博物馆、旅游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绿色旅游饭店、星级旅游饭店、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和复核,年内完成博物馆4A景区、美心红酒小镇3A景区申报评定工作;指导金科大酒店、华地王朝大酒店的五星级酒店前期创建工作。四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开展导游年审和落实导游IC卡检查制度;抓好旅游行业统计信息报送;加强旅游投诉处理,旅游行风建设,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提高行业自律;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五是加强旅游行业员工的服务技能培训。五是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六是加强旅游业安全监管,开展旅游行业经常性安全大检查,确保旅游行业平安稳定。

旅游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全域旅游;路径探索;颍上县

1引言

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安徽省颍上县作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目前正处在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探索当中,对于颍上县如何真正的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研究认为要认真分析其旅游资源,根据全域旅游的特点结合当地具体的情况进行探索。

2颍上县旅游发展概况及条件分析

2.1颍上县旅游业发展概况。颍上县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坐落淮河、颍河交汇处,面积1859km2,人口172万人,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旅游业2017年全年门票收入为1.2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共接待游客538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总收入为38亿元,同比增长52%。颍上县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和首批“安徽省旅游强县”,缔造了旅游业界无中生有的“颍上现象”,成为立足皖北、辐射周边、全国闻名的“管子故里、休闲天堂、皖北水乡、生态颍上”[2]。2.2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条件。2.2.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一是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资源景观的独特性,尤其是八里河、迪沟风景区和尤家花园•五里湖湿地公园景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湿地和绿色休闲旅游功能性价值;乡村旅游资源可开发程度高。二是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辈出,既有管仲、鲍叔牙、甘罗、甘茂等历史文化名人,也有近现代名人戴厚英、刘应成等,历史文物包括管鲍祠、甘罗墓、尤家花园等;三是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通过实施改土治水、平原绿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自然生态环境,颍上已获得过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等荣誉。2.2.2政府政策大力支持。颍上县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来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旅游基地”,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核心,以商贸旅游为两翼”的战略指导思想,围绕“管仲文化城,新型能源城,平原旅游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五城同创的目标,大手笔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大投入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整的城市中心旅游有发展空间,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3]。同时颍上县入选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这有助于颍上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2.3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问题。2.3.1旅游资源等级低,体验性差。整体来看,高品质的旅游资源较少且缺乏鲜明特点,多数资源的知名度不够高;旅游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空间组合不佳;县域和景区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交通衔接性较差;同时景区多为观赏性景点,游玩项目较少且多为儿童准备,成年游客可参与性项目较少,难以带来较好的旅游体验。2.3.2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颍上县整体上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一是服务水平,由于工作人员多为当地居民,且年纪较大,学历低,服务意识不强,部分景区在旅游旺季招聘临时工,难以完成较高的工作要求;二是管理水平,颍上县景区多分为淡旺季,在应对旺季时整个县域及景区应急处理能力不强,旺季时经常出现大范围的交通堵塞、停车困难、游客过多等情况。2.2.3宣传营销力度薄弱。颍上县在建设全域旅游的过程中,目前更多的是宣传其中的如5A级景区八里河、“管子故里”等特别有名的景区,对于县域内的其他景点宣传力度较差。虽然目前也开始利用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但吸引的更多是当地及周边的游客,对远距离的游客吸引力弱。

3颍上县建设全域旅游路径探索

3.1凸显文化休闲形象定位。颍上县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管仲最为有名,可以深挖文化资源,打造管子故里的形象定位;同时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尤其是水域资源,其中5A级旅游景区八里河在省内知名度较广,所以可以整合县域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建设全域旅游过程中要突出生态旅游与民俗文化,要基于颍上本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弘扬和传承管仲文化,包装和开发颍上花鼓灯等民间艺术,提高特色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以中国管园、管仲农耕文化园为依托,打造皖北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积极挖掘颍上县历史文化和引导地方民俗活动,同时举办传统节庆旅游活动。3.2强化项目支撑引领作用。结合“旅游+”和“+旅游”,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进一步加大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商贸、医养、教育、科研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开发一批有影响力、号召力、带动力跨界产品[4]。加快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开发、经营模式,以八里河镇、迪沟镇为龙头,打造一批极具独特自然风光和民情民俗的新兴旅游小镇。将村镇建设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用景观的概念建设村镇,用旅游的理念经营产业。全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引领,要立足发现、拓展和整合颍上自身的旅游资源,学习我国及他国优秀旅游项目案例,如:乡村旅游方面:打造“千亩菊花”、以亲子体验为主题的农场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以桃花、芍药等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花卉旅游方面:沿水域、湿地等地建设各种花木景观走廊,在平坦开阔地带种植不同花卉同时进行独特的形象设计等;挖掘毛笔、柳编、书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其加工流程,建设成游客可参与性的项目;对于县域内的旅游设施、中心街道、公园步道等进行整治和规划;引进国重大比赛活动、会议,吸引和支持影视节目在颍上拍摄;在八里河景区推出民俗展示和表演节目,在迪沟、小张庄等地开展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等。举办民俗娱乐活动;挖掘整理一批体现颍上县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旅游项目,如民俗表演、花鼓灯、推剧、杂技、民间灯舞、庙会、婚嫁祭祖、民间艺术等,大力发展夜游产品。3.3完善全域旅游配套设施。首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厕所、停车场以及旅游标识系统的全覆盖为重点。目前颍上县已经开始厕所革命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在厕所总数和质量上,仍需要加强建设;对于县城中心、重点旅游景区以及周围乡村的道路交通及停车场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规范整个县域及乡镇的交通标识标牌。其次,要建立并完善旅游商品供给体系,对旅游商品进行系列化、规模化、精品化的开发,如发展颍上县民间工艺制品如泥人、土陶、柳编、荻编、竹编等等;开发香草等种植旅游保健品,实行标准产业化生产;同时利用现代新技术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反映颍上县历史名人和自然风光的书籍、名信片、画册等;开发反映地方特色和文化的民间工艺品、小饰物等。还要培育和扶植一批生产旅游商品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旅游商品定点企业的选择、管理工作,建设旅游商品基地,形成有效的旅游商品供给体系。最后,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具有农业特色的绿色农家小院、现代化高标准的星级酒店以及多种类型的主题宾馆等住宿产品体系,加强对宾馆旅馆的监督管理;同时挖掘具有本地风味的传统菜和民间菜,突出颍上生态特色,发展健康美食包括绿色餐饮、养生菜等;对于当地的特色小吃,要积极宣传,通过比赛,电视广告等形式形成品牌,建设当地特色美食一条街,提升游客满意度。发展大型餐饮和精品餐饮,通过举办双集茶文化节和湖鲜美食文化节等形式积极宣传促销,创出品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餐饮服务水平以及采用现代化企业经营方式。3.4构筑全域旅游营销体系。全域旅游营销体系的建立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媒体引路、企业跟进的策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同时设立政府营销专项基金;运用市场的活力和媒体的宣传力,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加快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共同建立起颍上全域旅游的宣传营销体系。其次,要实施营销网络培育工程,颍上县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途径打造立体营销体系,运用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提高旅游自媒体运营质量,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立体营销体系,与省内省外地区建立旅游合作平台。最后,要利用节庆营销、名人营销、广告营销、文化营销、公关营销等对颍上发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品牌效应,创作以花鼓灯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融合推剧、淮河锣鼓、杂技、民间舞蹈等颍上民间艺术与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打造颍上县文化旅游名片;利用新型的市场运作的模式,与企业、研究院等合作,开发以历史名人为题材的动画片、专题片、电影、电视和网络游戏等,进行影视和动漫的营销与宣传,发挥管仲、鲍叔牙等历史人物的名人效应,尤其是深度开发管仲文化。

4结论

颍上县全域旅游路径的探索离不开文化休闲形象的定位、旅游项目的支撑引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营销体系的构建。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结合自身旅游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常海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J].商场现代化,2016(9):252~253.

[2]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颍上县县域空间规划旅游资料[EB/OL].[2016-12-28].http://xxgk.ahys.gov.cn/openness/detail/content/58478ca07f8b9a57149fb7be.html.

[3]奚星伍.颍上县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低碳世界,2015(32):7~9.

旅游建设范文篇7

一、目前现状

我县2018年计划新建7座,改建1座,其中2座生态环保厕所。对标《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充分考虑旅游厕所的景观化、特色化和人性化的理念,建设独具特色的景观化旅游厕所。并根据我县具体施工期短的限制,加快推进建设,确保了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一)严格清理整顿。整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力量,开展旅游市场环境和旅游厕所合法合规性专项整治。建立职能部门分类督导、属地政府和主体单位共同实施、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定期开展旅游厕所专项检查,落实各部门监管职责。对不符合建设规范的限期整改。

(二)开展监督管理。由规划建设部门和城管部门牵头,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监督管理,督促旅游厕所责任单位(人)建好、用好、管好旅游厕所,确保旅游厕所建设规范、管理到位、环境整洁。

(三)引导规范管理。经有关部门批准修建对外使用的村(居)民自建厕所,提倡免费使用,鼓励按旅游厕所a级质量等级标准进行建设、管理,提升厕所品质。

(四)对标自查,杜绝厕所问题

我县于4月16日开始由分管副县长带队,旅发局牵头、消防队、工商局、规建局等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到全县各公共厕所进行联合检查,发现景区以外的其他旅游厕所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厕所文化缺乏,针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责任单位积极整改。对于端午小长假省级暗访人员发现的旅游厕所问题,我县虽不涉及景区旅游厕所。

但我们针对之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再次梳理自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也会引以为戒,在以后的建设和管理中做好规划,有序建设。

二、基本情况

(一)目标任务

我县2018年旅游厕所建设目标任务为新建7座,改(扩)建1座,截止目前,我县已完成7座旅游厕所新建,1座改造提升,超额完成目标建设任务。

(二)建设情况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州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旅游厕所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档次逐步提高,管理不断加强,卫生明显改善,增加并完善了旅游交通沿线、旅游综合服务点、旅游景区景点等地的旅游厕所建设和提升改造。

(三)管理情况

我县旅游厕所管理工作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范畴,今年建设旅游厕所均在公路沿线和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由所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维护,并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或直接受益者进行厕所管理维护工作,以保证旅游厕所的正常使用。各厕所清洁人员负责各自区域厕所的清洁卫生,确保旅厕所整洁干净,为游客、群众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入厕环境。

(四)资金来源

县2017年新建4座旅游厕所、改造提升公共厕所4座,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0万元,资金来源为2016年和2017年州级旅游厕所建设资金和其他资金。

县2018年新建7座旅游厕所、改造提升公共厕所1座,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3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

三、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项目建设资金。县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对项目提供资金扶持力度有限;

(二)建设条件恶劣。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建设工期短,达到旅游厕所的统一标准难度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与打算

(一)加大建设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作为建设任务的业主单位,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在不影响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优化措施,确保旅游厕所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设。

旅游建设范文篇8

一、推进一体化旅游交通网络建设

(一)着手建设各级旅游门户。重点抓好朱家尖蜈蚣峙旅游门户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同时推进小洋山、定海城区、新城、沈家门、三江—西码头、台门等旅游门户建设,以应对“大桥效应”。各级门户建设要与车站、码头功能结合,着力构建全市旅游集散网络服务体系。

(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加快由传统交通向旅游交通转变,由分散型向立体化转变。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强化旅游超市功能。调优海上旅游交通水上站点布局,建设旅游公交网络,加强水陆交通衔接。陆上交通,构筑**内外部联系畅通的旅游集散网络。增开与上海、宁波、南京、温州等旅游集散班线,增加现有集散班次密度。加快公交、站场和路网的建设步伐,开工建设临城公交总站,规划建造盐仓公交综合站场,改造定海东门汽车站为公交快速站。海上交通,提升三江、西码头至小洋山,桃花、东极至朱家尖蜈蚣峙,泗礁至嵊山、枸杞的运力与舒适度。

(三)加快建设停车场、自驾车露营基地。遵循生态、环保、节地、旅游化的原则,发展绿色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在码头、机场和汽车客运站区域,商业街区、旅游街区、景区景点入口、酒店、度假村、餐饮娱乐场所配套建设停车场。加快朱家尖、东港等汽车露营基地建设步伐。

(四)加快旅游交通主通道绿色化建设。**大陆连岛工程5座大桥各具特色,其中西堠门悬索桥主跨1650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桥已经成为**海岛城市的新地标,连岛大桥旅游景观带,具有极高的观光旅游开发价值。

(五)加快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按照国家旅游局5A级旅游区的标准完善全市各主要旅游区服务标识。在高速公路、连岛大桥、329国道、干线道路岔口、码头、机场科学设置图文并茂的旅游景区指示牌。在上海车站码头、沪杭甬高速公路设立旅游交通大型户外广告牌,以方便游客,促进人流、车流的畅通。

二、全力推进海洋旅游精品建设

应对大桥经济效应,全力推进大众海钓游、海鲜美食游、度假会展游、海洋文化游、群岛海上游、渔农家乐游、佛教文化体验游等“八大游”精品工程建设。

(一)尽快建成大众游客岸钓基地。20**年完成组建**群岛海钓公司。2008年5月前,完成泗礁岛、白沙岛、朱家尖岛、桃花岛、秀山岛5个钓场建设;中期启动六横东部岛屿、大长涂东部岛屿和嵊山岛、枸杞岛、庙子湖岛等区域二期钓场建设。组织培训一批渔业双转导钓队伍,建立钓讯信息系统。尽快出台海钓旅游指南、海钓旅游相关政策。成立海钓管理机构,强化海钓旅游资源管理和保护。举办节事活动,提高**海钓在国内外的认知度,打响“海钓天堂”品牌。

(二)打响做大“中国海鲜之都”品牌。成立海鲜美食研究所,研究开发保健养生的海鲜菜系和旅游食品,编制**特色海鲜菜谱。进一步打响沈家门夜排档品牌,改造提升定海、高亭、菜园等现有的海鲜夜排档,20**年完成绿城海鲜排档美食街建设,加快鲁家峙海鲜美食城建设。利用举办中国海鲜大餐争霸赛和海鲜美食论坛等多种载体,进一步扩大**海鲜美食影响力。在朱家尖岛、岱山岛、泗礁岛等地选择一批渔文化浓郁的渔村,建造渔村海鲜品尝点。营造“餐、娱”结合、“动、静”结合、“土、洋”结合的用餐服务氛围,加快标准化建设。

(三)加快推进度假会展游项目。20**年抓好泗礁基湖和南长涂、徐公岛等大型度假区启动建设,三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同时抓好朱家尖东沙、桃花塔湾、岱山双合、秀山等度假中心的前期工作,力争2008年开工建设。精心策划建设一批私密型度假村和会所岛屿。加大海景房产开发力度,启动朱家尖、桃花、泗礁、岱山和六横等岛沿海缓坡海景房产项目,2009年前,完成秀山光大项目。加紧商务会展设施建设,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要求,适时建造会展中心。20**年起办好渔博会,2008年起办好船博会,以推动会展旅游新突破。

(四)深度开发海洋文化游项目。为实现白天向晚上延伸,整编出一、二台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大戏,丰富游客的夜间娱乐生活。在开发**锣鼓、岱山祭海等项目基础上,推出渔歌、佛歌和军歌系列产品,编撰**文化旅游系列丛书,创作、策划“渔港秀”等富有**风情的项目。把**锣鼓、**渔歌、跳蚤舞、翁州走书、木偶戏等群众文化艺术打造成为**旅游必看的特色节目。总结借鉴佛岛普陀山的成功经验,打造沙岛朱家尖、侠岛桃花、渔岛嵊山、泥岛秀山等一系列主题旅游岛。提升现有的各类博物馆,完善旅游功能,丰富互动性和娱乐性活动项目。根据资源特色,新建跨海桥梁博物馆、东极“里斯本丸”纪念馆、普陀山佛教博物馆等一批专题博物馆,提升鸦片战争纪念馆。

(五)大力打造群岛海上游项目。**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群岛中那些景色优美、相对未经破坏的自然海岛,要引导**旅游从“岛上游”向“海上游”发展,积极开发“**群岛环游”旅游项目,重点开发嵊泗列岛、普陀山周边区域、普陀“金三角”、岱山东部岛礁、**本岛南部岛屿等“短、精、特”环游线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靠泊**,逐步开辟稳定的国际邮轮航线,争取成为国际邮轮靠泊点。合理布局游艇旅游项目,重点推进朱家尖岛、桃花岛、鲁家峙岛、凤凰岛和大衢岛等游艇基地建设,并带动游艇制造、维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精心推出佛教体验游项目。为满足现代人修身养性、感知礼佛的需要,推出“三日出家”、“五日出家”、“七日出家”等住寺体验项目,同时,推出坐禅、听经、看经、抄经、食素等不住寺体验活动。在完善双泉庵讲经的基础上,宝陀讲寺争取2008年建成,面向僧众和游客,定期邀请山内外高僧大德讲解佛经。把福泉庵建成普陀山佛教图书馆(藏经庵)。三年内,利用腾空的庵堂等合适场所,由僧俗两家各建一座有一定规模、档次、开放的素斋馆,宣扬素食文化。

(七)系统拓展佛教文化游项目。建造“不肯去观音号”游船,以普陀山为中心,整合朱家尖、白沙、葫芦、桃花等周边岛屿资源,开发环莲花洋朝佛之旅、**群岛朝佛之旅、佛法东传之旅等专题性项目,提高摩星山、观音山、大悲山、安期峰的佛教知名度。2008年建成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秋季开学,积极开展佛教修学游项目。建成普陀山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同时推出全面诠释观音文化的大型文艺演出节目,提高普陀山游客的夜间娱乐生活质量。继续办好“**群岛.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把昙花庵建成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利用腾空庵堂启动建设普陀山佛教音乐馆、禅茶馆、佛香艺术馆等一批佛教文化场所。启动建设普陀山旅游纪念品市场。

(八)做大做精“渔(农)家乐”旅游品牌。将“渔家乐”开发成为集渔村观光、渔家生产生活体验、海鲜品尝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项目。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鼓励发展“渔家乐”休闲船。重点打造普陀筲箕湾、东极,岱山凉峙、嵊泗黄龙、定海刺山和大鹏山6个渔(农)家乐精品项目。逐步实行渔(农)家乐星级评定制度,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强对渔(农)家乐旅游点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合力打造定海马岙、普陀蚂蚁、岱山秀山、嵊泗五龙等一批休闲渔(农)业示范基地。

三、加强旅游目的地管理

(一)加快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星级宾馆和家庭旅馆。加快新酒店建设和老酒店更新,提高酒店档次,力争到2011年高星级酒店达到15家。大力推进旅游岛、旅游村和“渔(农)家乐”建设,鼓励发展家庭旅馆。推进对现有的家庭旅馆提档升级工作,开工新建一批高档次的具有渔家特色风情的家庭旅馆。

(二)不断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初步形成“鱼”、“船”、“佛”三大品牌系列,并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开发多渠道销售体系,精心策划、营销。加快旅游购物市场建设,在交通集散地、各旅游景区,设置旅游购物场所。在一定区域内集中性建设大规模旅游购物商场、商业特色街,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三)加紧构建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20**年完成组建旅游信息公司。建立旅游信息网站、旅游电子商务,提倡旅游设施智能化管理、强化网络营销主流作用。进一步完善卫星帐户。健全导引标识系统,完善全市旅游区服务标识,及时更新和完善旅游地图、公共服务场所指示牌。抓紧编写《**群岛自驾车旅游指南》;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和旅游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四)完善中心城市旅游功能,推进旅游经济强镇建设。进一步完善**本岛定海、新城、普陀的旅游功能。定海建设高质量的滨水岸线区,改造升级人民路,人民路、人民广场配合设置餐饮、咖啡厅、零售商店、酒吧、俱乐部、商业性服务和其它娱乐设施。新城推出现代的、个性鲜明的和形式内容创新的旅游点,开发“教娱旅游”。开发建设世界一流的海事博物馆、游船游艇码头,蛇山岛建一休闲娱乐公园。普陀沈家门着力体现出国际渔港品牌特色,做好海鲜美食、海鲜购物、渔港夜游和渔港秀等特色旅游项目。2008年起加快推进朱家尖、桃花、秀山、泗礁、高亭、东极等旅游经济强镇建设。

四、整合创新“**群岛”品牌营销

(一)形成整体营销合力。建立统一的形象标识、注册商标、宣传口号等“**群岛”品牌营销体系。通过政府推动形象宣传、企业开展产品促销等手段,加强对**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策划和宣传,形成良性互动的旅游营销局面。不断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积极入选“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推广长三角工作站”,共同参与上海世博会旅游推广工作,合力打造“活力浙东南—中国黄金旅游线”。

(二)拓展重点目标市场。创新媒企合作等旅游营销载,积极开展创意营销。境内市场,主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巩固并扩大闽南市场。境外市场,主攻港澳台地区,积极开拓日韩、东南亚国家旅游市场。

(三)整合旅游节庆活动。围绕**旅游“佛”、“海”文章,把全市节庆活动整合为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两大品牌。佛教文化节庆,以观音文化节为代表,整合三大观音香会期和“普陀山之春”等节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佛教文化影响力和游客参与度。海洋文化节庆要整合中国国际沙雕节、海洋文化节、金庸武侠文化节、海鲜美食文化节、民间民俗大会、贻贝节等活动,按照承办主体不变、节庆内容有机结合、活动时间有序安排的原则,强化海洋文化旅游主题形象。

(四)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充分发挥县(区)、景点景区、旅游企业主体作用,开展针对性的目标市场营销。采取面向特定客源、长短线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拓展新市场。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充分发挥旅游信息网的作用,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旅游信息平台,并积极介入“长三角国际旅游网”大型商务旅游网。

五、进一步完善海洋旅游基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市旅管委工作机制。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及时研究、部署旅游工作。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阶段性计划,并建立督查制度,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建立考核制度,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旅游建设范文篇9

本文作者:杨帅工作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科技成果转化中产学研合作与产业融合还不够深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事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方面是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在2007—2010年四年时间里,我国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点(区)等其他旅游企业单位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企事业单位由2007年的48747个增加到2010年的51859个;旅游院校由2007年的1641所增加到2010年的1968所。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在旅游企业自主品牌方面应有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科研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对旅游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还不够明显,旅游企业自主科研能力还不够成熟,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严重滞后,以科技为支撑的旅游企业自主品牌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旅游企业弱、小、散等问题依然突出,行业企业单打独斗仍然是市场的主流,科技成果转化中产学研合作与产业融合还不够深入。(二)科技成果转化中旅游企业自主品牌保护意识不足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29日,我国累计商标注册申请量一举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000346件,累计商标注册量6892999件,稳居世界第一。这充分显示出实施商标战略、培育自主品牌、促进经济创新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从旅游业来看,截至2009年3月,全国60%以上的重点旅游景区(点)名称被抢注为商标,其中部分旅游景区(点)商标被抢注并高价转让,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一旦被抢注,损失不可估量。(三)科技成果转化中服务质量依然是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主要障碍高新科技在旅游业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企业改变自身形象,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建立企业自主品牌的有利时机,作为服务行业而言,旅游企业更要如此,品牌形象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而忽略了自身品牌的问题,这也导致旅游行业一度成为被顾客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

(一)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相结合2011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质检质联[2011]329号)》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加强品牌建设,切实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努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科技成果转化要注重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旅游企业经营者要注重塑造企业先进文化,打响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不断加大企业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力度,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来完成。(二)科技成果转化要为旅游企业自主品牌价值增值服务从2002年在湖南举行的首届中国旅游品牌高峰论坛,到北京举行的2008品牌(旅游)高峰论坛,再到海南举行的2010中国旅游品牌(博鳌)论坛,中国旅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从探讨“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与未来旅游战略选择”、“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旅游品牌策划与传播”、“企业品牌营销与管理创新”“、品牌营销与资本经营的整体策划”等重要课题,到全面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和品牌现状,再到为促进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献计献策,都说明了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三)把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到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中来中国旅游标准化自2011年启动以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体系渐趋完善,截至目前已拥有22项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00多项,旅游企业标准2万多项;机制不断创新,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旅游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委员会”;树立了一批旅游标准化示范标杆,在1个省(四川省)、10个城市、67家企业展开试点等等。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选择一批对旅游标准化基础理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积极参与和支持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大型旅游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旅游院校作为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把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有效地促进旅游标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促进旅游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促进旅游行业科技成果与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四)科技成果转化要与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相协调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国内旅游企业在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服务的范例比较多,如九寨沟的“数字九寨”、河南鸡冠洞网络企业电视台、安徽黄山打造的人工影响天气近地层远程控制撒播系统、海南的数字旅游指南针、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智能化旅游资讯系统的云旅游、云南打造的智慧旅游网络体系、山东省扶持和培育的“智慧旅游信息化示范企业”,这些措施无不说明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是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有利时机,同时也是行业企业及研究机构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平台。(五)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平台是多学科、跨地域、跨国界开展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的环境,是科技交流和合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科技与旅游产业结合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平台,首先要发挥政府对公共科技资源供给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的合力。其次通过技术咨询、政策咨询、投资咨询等方式,为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提供支持。积极引进海外先进的适用科学技术与先进理念,提高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最后要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旅游集团,大力开发对旅游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培育创新驱动型产业集团。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增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旅游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旅游业未来的竞争力。旅游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品牌工程,必须树立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要用品牌占领市场、开拓市场,这样才能站稳脚跟,赢得市场。可以说,中国旅游品牌经营刚刚迈步,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更存在令人焦心的隐忧,要在国内国际名牌之林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走过一段艰难而漫长的道路。只有充分利用好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有利时机,才能真正使中国旅游业产业的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与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体系广泛融合的服务业,充分满足对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旅游建设范文篇10

市纪委、市旅游局在这里召开全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暨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会议,今天。充分标明市纪委对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上午,观看了故里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片,观摩了故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现场,刚才故居管理局又介绍了经验和做法,感悟深,受启发。会上胡书记、蒋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对旅游廉政文化建设作重要指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布置,下面我就旅游廉政文化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旅游廉政文化建设是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我省廉政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去年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制定下发了创建特色廉政文化体系工作规划》规划》把旅游文化建设列入打造重点项目之一。挖掘廉政文化内涵,对景区导游、讲解员进行廉政文化培训,将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建议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为此,去年省纪委、省旅游局在全省13个重点景区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市故里作为首批廉政文化建设试点景区,通过组织开展“重温一次誓词、观一个展览、看一部专题教育片、开一次座谈会、写一条感言、读一本好书、保管一张参观票”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活动等,切实加大了景区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受到中纪委、省纪委、省旅游局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3月17日在全省旅游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故居管理局受到惩处,并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今年,根据省上的总体要求,这项工作要全面铺开,深入推进。

(二)加强旅游廉政文化建设是弘扬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丰富的自然美景为文化的积累提供了鲜活的载体。打造每一个景点,都要想方设法去挖掘这个地方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面,把文化的精华展示进去,旅游的吸引力才干真正显露进去,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展现进去。

(三)加强旅游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化廉政教育的具体体现。就旅游文化而言。具有弥足珍贵的教育价值。廉政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承担着树立廉洁理念、提倡廉洁精神、营造廉洁环境的重要任务。两种文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进性和服务性。只有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发生更鲜活的生命力,为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占领文化阵地,培育崇廉反腐的良好风气,才干有效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文化的侵蚀,满足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

(四)加强旅游廉政文化建设是提升产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优秀旅游乡村。近年来。着力提高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将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从旅游行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要求、作用来看其着眼点有三,一是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二是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工作规划》重要举措,三是旅游行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现实举措。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效果,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提炼历史精华、掌握时代特征,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拓展廉政文化、提升旅游功能,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要在挖掘廉政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素质,更多地吸引游客观赏、品味,增加经济收入,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二、扎实抓好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依照“更加注重治本,为切实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将旅游廉政文化建设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素质教育、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创建特色旅游廉政文化体系。市纪委、市旅游局决定在全市所有A级景区进行安排安排,实施总体推进。

注重潜移默化。廉政文化进景区要坚持潜移默化的基本原则。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为动身点和落脚点,一)掌握原则。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适应文化具有渗透性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要避免在景区直接呈现“廉政”相关词语,防止说教的方式。要使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融合,与景区生态环境和原生文化氛围统一协调,防止生搬硬套和牵强附会,更不能相互抵触、矛盾。

实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景区要以不同的途径展示廉政文化内涵。自然生态类型的景区,廉政文化建设要充分与景区的生态文明相结合,从尊重自然、维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挖掘廉政文化思想内容,通过游人和景区管理者的行为规范体现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历史文化类型的景区,要研究不同文化形态与廉政文化的关系,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和结合的方式。比方,故里。巩固景区廉政文化建设现有效果基层上,从伟人风范中挖掘廉政思想内涵,生动展示同志作为第一任中纪委书记的廉政思想。阆中古城。一是以贡院为依托,通过对科举文化的介绍,展示自古以来对为官的道德要求—清正廉明。二是以张飞庙、皮影戏等为载体,展示张飞驻守阆中时的为民谋福的德政。西山风景区。一是从“一代良史”陈寿秉笔直书的史德中反映出其为人正直、坚韧不屈,从其所著《三国志》中对人物的褒贬评价中反映其自身思想。二是以谯周对陈寿的做人著书的影响和有“全国之功”却不受魏国封禄等史实中挖掘为官、为人的道理。高坪凌云山风景区。一是挖掘宗教文化中清心寡欲、与人为善、戒贪等如何处世做人的思想所蕴含的廉政文化内涵。二是从景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体现政府、景区管理者以人为本的行为规范。张澜·罗瑞卿故居。一是从张澜先生作为派领导人,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做出的贡献挖掘其思想内涵,从“川北圣人”布衣省长”等美名入手,挖掘先生为官清廉,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二是围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八个大字,二)体现特色。深入挖掘罗瑞卿大将廉洁奉公、清正廉明的一生中的典型事迹和言论。阆中锦屏山景区。包括锦屏山、东山园林、滕王阁等几个景点。一是从与杜甫、张宪等历史人物的景点动身,挖掘廉政文化思想;二是从幽静的自然景观中体现出做人为官之道。南部禹迹山旅游景区。一是从大禹治水的精神中反映出的廉政、勤政思想;二是佛教文化中挖掘所蕴含的勤廉戒贪的文化内涵。北湖公园。一是以嘉湖书院、表方纪念园、清风广场、、钓鱼处等景点展示廉政文化内容;二是以公园莲池、竹林等自然景点所象征的出淤泥而不染”高风亮节”等品格展示廉政文化内容。营山西月湖公园。充分利用乡村公园人流量大的优势,通过培育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旅促农、城乡互动,展示为民谋福的为政之道。

创新展示载体。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效率诚信和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三)突出重点。作为廉政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内在核心和工作重点,使廉政文化更具有时代精神。加强景区的廉政文化建设具体要做好“五个”结合,即要充分与促进旅游文明教育和文明旅游发展相结合;要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与提高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景区居民的现代文明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相结合;要与促进景区发展、构建设和谐旅游相结合;要与促进旅游景区自身发展和建设工作相结合。开拓视野,创新思路,突出特色,深度挖掘景区的景观特征、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乡土文化和传说故事中的廉政文化内容,采取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游,达到形式和载体多样化要求。充分发挥游客中心、候车点、标识标牌、游客手册、游客须知、解说词、导游词、宣传光碟、触摸屏、门票、书签、旅游纪念品等在文化传达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融入廉政思想内容,使其成为宣传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

三、切实加强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要把此项工作列入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要建立相关领导和办事机构,依照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尽快开展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规划目标到位、管理责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