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1:27:59

流浪人员

流浪人员范文篇1

关键词: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救助起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现代社会救助是提供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会政策,为了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扶助措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受生活困难的脆弱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社会需要,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社会脆弱群体。

2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现状

2003年8月1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救助”制度的建立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很多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表示拒绝。因为救助站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要提供救助首先要征得被救助者的同意,所以这些流浪人员来与不来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不同意也不能够强迫。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以乞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救助站提供的救助内容主要是劝说流浪者住进救助站,给其提供衣食及生活补助,在生活一段时问后将其送回家乡或是给不肯进救助站的流浪人员一定的生活帮助。也就是说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只是一项临时性的救助措施,可是仅仅提供这些并不能够满足流浪人员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讲,长期在外流浪,家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就是说将他们送回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再加上他们就算回到家以后,生活还是没有着落,最后还得出外谋生,这样的话,之前的救助就没有发挥作用,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就目前的情况看,救助站主要能够解决的是那些生活上临时出现困难的人群,比如务工不着、钱财被盗等,这些人和家里取得联系后一般很快就会寄钱过来,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回家。但是那些只把救助站当作临时性遮风挡雨的场所,以流浪乞讨维生、无家可归的老弱病残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这也是制度设计时需重新考量之处。另外,主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并不多,公共场所的流浪乞讨人员反倒增多。不属于救助对象的钱物花光、丢失、被偷、被抢、被骗等造成的生活无着的人员占被救助人数的大多数。出现了重复救助现象。受助人员的真实情况难以核实,受助人员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缺乏完善的监护设施,由于其他机关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导致这部分人长期滞留在救助站。救助站,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救助站经费缺乏。救助站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公务员之家

3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3.1政府对于社会救助问题认识不够全面

没有对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根据具体人员划分及救助手法做出具体要求。譬如说,有些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但又不好意思寻求救助组织的帮助。另外有些人专门靠骗取社会救助金来进行奢侈消费。有的人仅仅需要的是现金帮助能够帮其返乡,还有儿童不仅需要现金救助还需要教育救助,等等。总而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会有各自不同的救助需求。在政府还没有对这些情况做到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制度的设计必然是不完善的。

3.2救助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立法层面。(2)财政保障层面,(3)制度执行层面。没有健全的体系保障,具体的救助行为就无法开展。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救助行为就没有可依据的范围,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以及遇到问题相关部门之间应该怎么协调等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

3.3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1)职能界定不清晰。救助管理部门分割,力量和资金的分散,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对救助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统筹,加大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协调难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助工作的无序现象,在实践中常常出现重复救助或救助不到位的情况。(2)救助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形成倒金字塔现象,社会救助工作最繁重的基层从事救助管理的人员最少,救助工作力量严重不足。(3)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各项救助工作难以科学化,社会救助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

4制度改革建议

(1)相关领导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专业研究人员紧密联系,制订更加具体且适合的制度。针对现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仔细研究分析。拿出相对的改革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适当的领域中,将社会资源最大化。

(2)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素质及推广救助制度在公众的影响,让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社会救助的工作中来。在政府社会救助队伍以及制度建设中需要加大救助管理干部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运用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技术的能力。推广社会救助的普及面,让更多的人员加入到社会救助的范围内以促进社会和谐。

流浪人员范文篇2

关键词: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救助起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现代社会救助是提供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会政策,为了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扶助措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受生活困难的脆弱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社会需要,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社会脆弱群体。

2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现状

2003年8月1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救助”制度的建立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很多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表示拒绝。因为救助站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要提供救助首先要征得被救助者的同意,所以这些流浪人员来与不来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不同意也不能够强迫。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以乞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救助站提供的救助内容主要是劝说流浪者住进救助站,给其提供衣食及生活补助,在生活一段时问后将其送回家乡或是给不肯进救助站的流浪人员一定的生活帮助。也就是说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只是一项临时性的救助措施,可是仅仅提供这些并不能够满足流浪人员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讲,长期在外流浪,家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就是说将他们送回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再加上他们就算回到家以后,生活还是没有着落,最后还得出外谋生,这样的话,之前的救助就没有发挥作用,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就目前的情况看,救助站主要能够解决的是那些生活上临时出现困难的人群,比如务工不着、钱财被盗等,这些人和家里取得联系后一般很快就会寄钱过来,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回家。但是那些只把救助站当作临时性遮风挡雨的场所,以流浪乞讨维生、无家可归的老弱病残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这也是制度设计时需重新考量之处。另外,主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并不多,公共场所的流浪乞讨人员反倒增多。不属于救助对象的钱物花光、丢失、被偷、被抢、被骗等造成的生活无着的人员占被救助人数的大多数。出现了重复救助现象。受助人员的真实情况难以核实,受助人员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缺乏完善的监护设施,由于其他机关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导致这部分人长期滞留在救助站。救助站,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救助站经费缺乏。救助站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3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3.1政府对于社会救助问题认识不够全面

没有对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根据具体人员划分及救助手法做出具体要求。譬如说,有些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但又不好意思寻求救助组织的帮助。另外有些人专门靠骗取社会救助金来进行奢侈消费。有的人仅仅需要的是现金帮助能够帮其返乡,还有儿童不仅需要现金救助还需要教育救助,等等。总而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会有各自不同的救助需求。在政府还没有对这些情况做到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制度的设计必然是不完善的。

3.2救助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立法层面。(2)财政保障层面,(3)制度执行层面。没有健全的体系保障,具体的救助行为就无法开展。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救助行为就没有可依据的范围,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以及遇到问题相关部门之间应该怎么协调等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

3.3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1)职能界定不清晰。救助管理部门分割,力量和资金的分散,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对救助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统筹,加大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协调难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助工作的无序现象,在实践中常常出现重复救助或救助不到位的情况。(2)救助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形成倒金字塔现象,社会救助工作最繁重的基层从事救助管理的人员最少,救助工作力量严重不足。(3)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各项救助工作难以科学化,社会救助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公务员之家

4制度改革建议

(1)相关领导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专业研究人员紧密联系,制订更加具体且适合的制度。针对现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仔细研究分析。拿出相对的改革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适当的领域中,将社会资源最大化。

(2)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素质及推广救助制度在公众的影响,让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社会救助的工作中来。在政府社会救助队伍以及制度建设中需要加大救助管理干部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运用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技术的能力。推广社会救助的普及面,让更多的人员加入到社会救助的范围内以促进社会和谐。

流浪人员范文篇3

为做好我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青政发[2006]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关爱性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加大救治力度,对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二、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救助管理工作,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

(一)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辖区内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区民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施救。

(二)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全区居民有义务告知、引导、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管理站(地址:**区淮阳路11号,电话:)求助或者通过正常途径寻求社会救助。

各生产、经营单位或社区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在本单位“门前三包”范围内或社区内进行乞讨,妨碍正常生产经营、生活秩序的,有权劝导或者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对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方式乞讨的,可向辖区内公安机关举报。

(三)加强对流浪乞讨病人的救助。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单位或居民发现病卧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应通知120急救中心的同时通知市救助管理站。

(四)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老年人、智障患者采取主动救助方式。对流浪未成年人由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实施保护性救助。要适时开展集中救助行动,使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救助。开展集中救助行动的经费由区财政部门予以保障。

三、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把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把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区民政部门:负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组织并实施本意见。

区综治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并检查落实;将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内容,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不力和街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数量庞大,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的街道办事处下达督查通知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区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要加大对诱骗、拐卖、残害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残疾人和组织、教唆、胁迫、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敛财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查处力度。对在打击犯罪行动中解救的未成年人,以及有轻微违法行为但依据有关规定不予处罚且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等,及时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积极劝导、劝离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实施保护性、帮扶性和救治性的救助对象要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为流动救助车辆提供停靠、通行方面的方便。

区城管执法部门:在执行公务中,发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及时告知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对其中愿意受助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乞讨及摆摊占路的流浪乞讨行为实施治理。

区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隐患,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外出流浪的预防工作。积极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区财政部门:将专项救助经费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因突发性工作所需追加预算的资金保障。

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的基本医疗救治工作。

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年满16周岁有就业能力并登记失业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流浪乞讨人员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返回我区安置的适龄未成年人,在入学、复学、升学等方面不得歧视,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

区文明办: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单位创建工作考核。

区残联: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流浪残疾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帮助开展流浪残疾人的教育和就业安置等工作。将流浪残疾人、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扶残助学项目”的资助范围,深入开展“红领巾助残”、“法律助残”等活动,依法保护流浪残疾人、残疾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流浪人员范文篇4

一、目的和任务

为了完善救助管理政策,不断创新救助管理的新方法,健全救助管理服务网络,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构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和谐的村居环境,镇街将建立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在村社区成立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站,协调辖区派出所、区二院和区精神病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完善的救助管理体系,以无障碍求助和零距离救助的方式,在镇街、社区(村)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镇街建立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所长由社事办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公室。村及社区建立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站,站长由各单位的综治干部兼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部门职责

根据区级救助体系的工作要求,强化职能,分工协作,积极配合各单位和部门,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对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救助服务站的领导,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救助服务站的人员配备,办公场所设置,办公用品配置,组建救助自愿者队伍;开展对辖区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及时告知、引导、护送或通知相关部门实施救治。

社区和村委会应组织自愿者队伍对辖区进行巡查,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政策宣传,引导护送接收安置等工作。

四、工作内容

1、认真贯彻落实《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各种形式积极向辖区居民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指引他们采取正确方式帮助流浪乞讨人员。

2、积极宣传有关救助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为市民及求助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开展有效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每周对辖区的街道、路段、居民区等地实行1次巡查活动,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做好告知、劝阻、引导等工作;填写《市区求助人员申请救助登记表》(附件1),每季度向镇街社事办上报《市区受助人员明细表》(附件2),并做好报表资料的整理归档,以便区救助管理站对全区救助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3、镇、村、社区要建立户籍在本区域内的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项档案。各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救助服务站要建立规范详实的辖区救助档案和统计资料,掌握本区域出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救助对象的相关情况。积极开展对本辖区痴、呆、傻、精神病人和流浪儿童的监护工作,及时了解此类群体的监护人及家庭情况,基本实现本区域精神病患者发病时有人管护、无遗弃家庭成员的工作目标。重点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确保单亲家庭成员或儿童不外流(无辍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无反复等现象发生。

4、接收外地送回本区域的流浪乞讨人员,帮助其联系家属或所在单位,通过正常的救助渠道,妥善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并防止其反复流浪乞讨。

5、辖区派出所要积极协助民政、村、社区做好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法制宣传、引导、护送等工作。精神卫生中心必须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精神病人的救治工作。

6、加强硬件建设,落实办公设备、人员,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悬挂便于群众辨认的工作牌,设立并公开方便求助人员的热线电话。

镇街每个季度对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将统计表送区救助管理站,区救助管理站核实情况后报区财政局,由财政局根据各街镇及相关部门实施救助人数,按50元/人支付救助经费,用于救助人员伙食费、护送交通费等支出。

五、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救助管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是前提。要充分利用有关媒体、发放宣传单、救助联系卡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救助管理的政策法规、救助办法、救助程序等内容,引导群众支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同时,要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较多的主干道、重要场所、重要部位、人口密集地、流浪乞讨人员栖生地段,开展重点救助服务。

流浪人员范文篇5

为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市是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由于区位、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入我市的流浪乞讨人员一直居全省前列。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对于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职责,规范运作,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履行职能,努力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二、坚持依法救助,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

(一)救助原则。

1、坚持自愿受助的原则。实施救助必须由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明确提出要求,本人不愿求助或拒绝接受救助的,救助管理部门不得强行实施救助。

2、坚持无偿救助的原则。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受助人员实行无偿救助。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员及其家属和单位收取救助费用,也不得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

3、坚持政府、社会、家庭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在政府依法救助的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或兴办公益性事业,支持救助管理工作。家庭及其成员要依法履行赡养、抚养义务。各级要依法引导、鼓励、督促社会和家庭履行责任。

4、坚持分类施救的原则。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直接救助,对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及时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可按相关政策规定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二)救助对象。

救助管理站实施救助的对象是指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内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流浪乞讨病人救治对象限定在必须抢救的有生命危险的流浪乞讨危重病人、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的精神病人范围内。

对偶遇失窃、务工不着或遭受家庭暴力而无处食宿等发生临时性困难、自愿到救助站申请救助的人员,救助站可以在弄清情况、查明身份、履行必要手续的前提下给予适当救助。

下列人员不属于各级救助管理机构的救助对象:自杀、醉酒、交通肇事以及因治安案件致伤人员;拒绝或不如实提供情况的人员(因年老、年幼、智障等原因无法提供的除外);入站时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人员;体表有明显伤痕并拒绝说明情况的人员;跑站、要站、恶意骗取救助的人员。

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救助站将依法终止救助:救助期间经查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不遵守救助规章制度、无理取闹、破坏救助设施、扰乱救助工作秩序的;救助服务期满,无正当理由拒绝离站的。

(三)救助机构和救助范围。

建立完善上下联动、覆盖城乡的四级救助管理服务体系。市设立救助管理站并加挂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心牌子;县(市、区)按有关规定建立救助管理站或依托社会福利机构设立救助管理站;乡(镇、街道)依托社会福利机构或乡镇敬老院设立救助点;村(社区)设立救助联络员负责救助工作。各地还应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立临时救助亭,在主要街道设立救助引导牌,以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寻求救助。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救助职能,并明确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的职责,层层落实责任。所需救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救助工作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市救助管理站负责对城区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并对县(市、区)救助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山区、岱岳区人民政府及市高新区、*山景区管委会积极配合市救助管理站做好本区域内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接收安置工作。其他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救助管理工作。

(四)救助内容。

救助管理机构对受助人员主要提供以下基本内容的救助: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站内突发疾病的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为无力返回住所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受助人员提供乘车(船)凭证。

(五)救助程序。

救助管理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核实前来求助人员提供的基本情况。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及时了解求助需求,讲清救助范围和救助内容,办理相关手续,及时安排救助;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理由。

救助管理站为受助人员提供一次性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短期内不得重复救助;无正当理由拒绝离站的,应终止救助。受助人员救助期满或自愿放弃救助离站的,要事先告知,并履行离站手续,救助管理站不得限制。受助人员擅自离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将终止救助。但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离站时,需由其监护人或监护人的委托人办理手续,经救助管理站同意后方可离站。

(六)特殊受助人员的接送。

对残疾人、未成年人、智障人员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受助人员,市救助管理站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确因无经济能力接回或亲属、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按照下列规定做好接送工作:

1、我市流入外省的受助人员,由市救助管理站负责接回,接回后通知其亲属或者单位将受助人员接回原籍安置。拒不接回的由市民政局通知其户籍所在地的救助管理站或民政局负责协调接回并安置受助人员。

2、我市流入到本省其它市的受助人员,各县(市、区)民政局接通知后,负责协调落实其所在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将受助人员接回安置或由县(市、区)民政局直接接回。户籍为*城城区之内的受助人员,由市救助管理站负责接回,*山区、岱岳区、市高新区、*山景区民政管理机构负责协调落实在24小时之内将户籍在本辖区的受助人员接回安置。

3、外省市流入我市的受助人员,由市救助管理站或流入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协调流出地的救助管理站、民政部门或其亲属、单位接回。

(七)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的救治。

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发现流浪乞讨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应直接将其送至辖区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并出具情况证明。定点医院应及时与市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市救助管理站根据有关规定对受助人员进行认定。

流浪乞讨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实行定点医院救治。*城城区内的定点医院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其它县、市的定点医院由当地政府确定。定点医院收治人员中的传染病人,要及时转入辖区内所属专科医院治疗。定点医院对受助人员要及时接诊治疗。有关费用采取“先挂帐,后结算”的办法处理。定点医院转至专科医院治疗所发生的费用,由定点医院暂结。在定点医院发生的治疗、住院或传染病人转院费用,经本级救助管理机构认定,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并每半年一次与定点医院直接结算。

(八)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

公安机关对于执行职务时发现的6周岁以上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打击犯罪行动中解救的未成年人,以及有轻微违法行为但根据有关规定不予处罚且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责任人的未成年人等,应当及时将他们护送到当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民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救助,6周岁以下的送往当地儿童福利院、综合性福利院或民政部门指定的机构。

(九)受助人员死亡的处理。

受助人员在救助管理站受助期间正常死亡的,由救助管理站填写《死亡人员登记表》,拍照建档,经辖区公安派出所或定点医院出具殡葬手续后,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所在单位或者流出地政府处理;非正常死亡的,经公安司法部门鉴定后,依法处理。

身源不清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智障人员在定点医院救治中死亡的,由救助管理站在新闻媒体上认尸公告,公告期为7天。7天后无人认领的,按无名尸体处理,由定点医院、发现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由救助管理站送至殡仪馆火化,并拍照存档,其骨灰保存一年。

(十)身源不清人员的安置。

对身源不清的受助人员,由流入地民政部门指定福利机构负责收养或代养。其中属*城城区内救助的,由市救助管理站报市民政局批准后送市社会福利院;属县(市、区)救助的,由各县(市、区)救助管理机构或民政局送当地有关社会福利机构。财政部门按相关救济标准对福利机构追加核拨供养经费。

三、加强救助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救助设施,促进救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精神,落实救助工作机构编制和经费。新建救助管理站的县(市、区)由县级民政部门提出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做好救助站设立、人员编制核定和登记管理工作。没有设立救助管理机构的,县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救助管理责任,依法做好救助管理工作。

救助管理机构所需救助管理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救助管理经费包括专项救助经费和机构经费。专项救助经费主要用于救助管理站为救助对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站内突发疾病救治、跨辖区接护送、救助巡查和帮助其返家等必须的支出。机构经费主要用于救助管理站开展正常工作和设备购置、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支出。各级财政部门要参照同级同类事业单位定员定额标准核定基本支出,保障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应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救助管理站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未设立救助管理机构的县(市、区),同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救助管理资金,用于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各级政府要通过开展社会捐助活动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用于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财政、民政部门要本着既保障救助对象基本生活权益,又有利于克服救助对象依赖思想的原则,科学合理测算救助对象基本生活定量定额标准,按照救助管理站常年救助人数等情况,核定各救助站的专项救助经费。要综合考虑实际救助人数和物价上涨因素,建立救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由于救助管理工作突发性较强,因工作确实需要追加预算的,财政部门在审核后予以保障。救助对象的生活费标准,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并随着低保标准的调整进行相应调整。对救助巡查和跨辖区接护送费用不足的,由同级财政审核后予以追加。救助管理站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审计、财政、民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

切实加强救助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服务水平,做到依法救助、文明救助。同时,强化督促检查,对救助站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加强救助管理机构信息化建设。救助管理站应装备必要的通讯联络设备、监控设备和计算机网路管理系统,提高救助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救助管理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

为加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交通局、卫生局、城管执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山火车站以及*山区、**区人民政府、市高新区管委、*山管委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救助工作机制,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民政部门负责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同级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及相关工作机构进行指导、监督。加强救助机构规范化管理,实施人性化服务,打造服务受助人员的“温馨驿站”。

(二)各级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在执行公务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及时告知其向市救助管理站或县(市、区)民政部门或救助机构求助,公安部门协助救助保护机构核实受助人员真实身份;对其中愿意受助的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引导、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或县(市、区)民政部门及相关救助管理机构。

对救助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阻碍民政部门及其救助管理机构依法执行公务、危害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对强讨、强要、妨碍道路交通、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流浪乞讨人员,公安机关要依法及时查处。

公安机关负责依法严厉打击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

(三)财政部门负责将救助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教育、安置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经费足额、及时到位。

(四)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制定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发展规划,将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具体落实和监督评估规划的实施。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的建设要统筹考虑,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予以支持。

(五)卫生部门负责指定定点医院,保证受助人员中的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得到及时医治。

(六)铁路管理机构负责优先提供受助人员的返乡车票,并配合民政部门为受助人员返回住所地或所在单位提供便利和帮助。

(七)交通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救助管理站救助车辆养路费免征手续。市救助管理站车辆因救助工作需要进山,由市救助管理站同*山管理部门联系免费进入*山景区。

(八)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内开展的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管理,加强监督与指导,对年满16周岁有就业能力并登记失业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为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九)妇联、团委等部门要配合市救助管理站建立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使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或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并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各级共青团、妇联组织在有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设立工作站,动员、组织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劝导、服务、教育、救助等工作,深入开展志愿者“一助一”、“多助一”和“妈妈”等活动,倡导和推进社会热心人士支持、参与照顾和家庭寄养等安置工作,推动稳定、有效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十)残联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流浪残疾人救助保护工作尤其是残疾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帮助开展残疾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就业安置等工作,将流浪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扶残助学项目”和“春雨行动”的资助范围,深入开展“红领巾助残”、“法律助残”等活动,依法保护未成年残疾人的权益。

流浪人员范文篇6

关键词: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救助起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现代社会救助是提供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会政策,为了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扶助措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受生活困难的脆弱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社会需要,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社会脆弱群体。

2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现状

2003年8月1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救助”制度的建立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很多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表示拒绝。因为救助站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要提供救助首先要征得被救助者的同意,所以这些流浪人员来与不来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不同意也不能够强迫。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以乞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救助站提供的救助内容主要是劝说流浪者住进救助站,给其提供衣食及生活补助,在生活一段时问后将其送回家乡或是给不肯进救助站的流浪人员一定的生活帮助。也就是说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只是一项临时性的救助措施,可是仅仅提供这些并不能够满足流浪人员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讲,长期在外流浪,家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就是说将他们送回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再加上他们就算回到家以后,生活还是没有着落,最后还得出外谋生,这样的话,之前的救助就没有发挥作用,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就目前的情况看,救助站主要能够解决的是那些生活上临时出现困难的人群,比如务工不着、钱财被盗等,这些人和家里取得联系后一般很快就会寄钱过来,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回家。但是那些只把救助站当作临时性遮风挡雨的场所,以流浪乞讨维生、无家可归的老弱病残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深入思考。这也是制度设计时需重新考量之处。另外,主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并不多,公共场所的流浪乞讨人员反倒增多。不属于救助对象的钱物花光、丢失、被偷、被抢、被骗等造成的生活无着的人员占被救助人数的大多数。出现了重复救助现象。受助人员的真实情况难以核实,受助人员中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缺乏完善的监护设施,由于其他机关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导致这部分人长期滞留在救助站。救助站,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救助站经费缺乏。救助站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3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3.1政府对于社会救助问题认识不够全面

没有对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根据具体人员划分及救助手法做出具体要求。譬如说,有些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但又不好意思寻求救助组织的帮助。另外有些人专门靠骗取社会救助金来进行奢侈消费。有的人仅仅需要的是现金帮助能够帮其返乡,还有儿童不仅需要现金救助还需要教育救助,等等。总而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会有各自不同的救助需求。在政府还没有对这些情况做到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制度的设计必然是不完善的。

3.2救助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立法层面。(2)财政保障层面,(3)制度执行层面。没有健全的体系保障,具体的救助行为就无法开展。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救助行为就没有可依据的范围,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以及遇到问题相关部门之间应该怎么协调等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

3.3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1)职能界定不清晰。救助管理部门分割,力量和资金的分散,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对救助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统筹,加大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协调难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助工作的无序现象,在实践中常常出现重复救助或救助不到位的情况。(2)救助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形成倒金字塔现象,社会救助工作最繁重的基层从事救助管理的人员最少,救助工作力量严重不足。(3)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各项救助工作难以科学化,社会救助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

4制度改革建议

(1)相关领导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专业研究人员紧密联系,制订更加具体且适合的制度。针对现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仔细研究分析。拿出相对的改革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适当的领域中,将社会资源最大化。

(2)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素质及推广救助制度在公众的影响,让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社会救助的工作中来。在政府社会救助队伍以及制度建设中需要加大救助管理干部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运用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技术的能力。推广社会救助的普及面,让更多的人员加入到社会救助的范围内以促进社会和谐。

流浪人员范文篇7

我县流浪乞讨项目,主要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类是“三无流浪人员”,主要是流浪儿童(包括有轻微违法活动的儿童)和成年流浪者,这部分人占流浪乞讨人员的多数;第二类是乞讨人员,其中分为职业乞丐、残疾人乞丐、无返乡能力的临时性乞丐等。我县拟在2017年救助230名流浪乞讨人员。

2014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5万元(州级30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407221.5元,年末滚存结余:571699.35元。:2015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0万元(州级25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106218元,年末滚存结余:765481.35元。2016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资金开支在流浪人员救助、无名尸体埋葬等工作上。支付依据合法合规,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我局组建流浪乞讨项目领导小组,作为流浪乞讨财务管理抓手。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流浪乞讨财务管理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流浪乞讨财务管理工作办公室,其中财务室牵头协调流浪乞讨财务管理的建立与实施工作。财务室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及时财务处理。

截止2017年9月我县流浪乞讨项目对照项目计划目标,按时完成了目标任务。

流浪乞讨项目的实施,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人员权益的重视献。

通过这几年,我县对流浪乞讨工作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工作。

(一)完善全国救助联络网络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救助网络多年,但全国各救助站的联网情况并不乐观。没有完全做到全国救助信息共享,这就给一些恶意“跑站人员”造成了可趁之机。通过完善全国救助网络,使来救助站求助人员的信息全国救助机构共享,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中,由分管领导牵头、民政部门负责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并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督促,既能理顺工作机制,又可以整合资源。此外,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大对职业乞讨人员的规范管理和对非法组织乞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流浪乞讨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有人抓,有经费保障。

(二)设立省级“流浪者救助基金”

引导并鼓励民间慈善资源合理救助,现行法规只起到宣示性的社会效果,政府要鼓励就必须拿出诚意,或物质奖励或精神嘉奖。这种鼓励不应只是号召,更应落实并体现政府诚意。同时,各地要放宽慈善机构进入标准,充分发挥慈善机构的救助作用;加强慈善机构对此类人员的救济,无疑也是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首先,“流浪者救助基金”资金来源主要分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其次,“流浪者救助基金”专项用于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不但要进行教育培训,还要为他们寻找工作岗位、缴纳相关保险等。最后,在积极向社会募捐的同时,还须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基金运行公开、透明、公正。

流浪人员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切实加强对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完善社会救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冬季送温暖”街头救助行动的主要任务是:主动上街劝说、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提供必要的饮食、御寒衣被等救助服务。力争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基本无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市民政局成立“冬季送温暖”街头救助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四、救助范围

街道辖区内车站、码头、主次干道、广场、桥梁涵洞、建筑工地、地下通道等流浪乞讨人员活动频繁和露宿的重点区域。

五、时间和人员安排

1、1月14日下午2时,全市民政系统统一集中行动,与公安、城管分组划片进行拉网式巡查。

2、14日后春节前,各镇(街)要组织3——5次全面巡查。其余时间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全天候巡查。

3、市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大队负责重点区域的巡查救助,街道乡镇民政办、派出所负责镇街驻地辖区的巡查和救助,督导村居巡查工作,社区(村)居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的巡查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乡镇要成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后,第一时间做好流浪人员的保暖、饮食、医疗等工作,确保被救助流浪人员在街道辖区内不出意外。

流浪人员范文篇9

面对满身污垢的女精神病人,她说:“快点给她洗干净,她舒服了,我也舒心了!”

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弱势群体,又是一个问题群体,他们有的披头散发、重病缠身,有的精神失控、行为失常,有的心理扭曲、性格怪异等。无论多苦多累,多难多脏,作为一名救助工作者,都会用爱心去开启他们新的生活。2012年5月,一个叫贺敬凤的山东枣庄女精神病人,满身污垢,流浪到了梅田湖镇天鹅村,好心的村民打电话到救助管理站,把她接回站后,亲自为她换洗,并将她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和询问,她胆怯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联系上家属后,她的两个女儿和丈夫来到,看到阔别十年未见的亲人时抱头痛哭。2012年寒冬,为保障街头无一名饿死冻死的流浪乞讨人员,带领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的走街串巷,有一天在西门的一个公共厕所里发现了一位女精神病人,浑身恶臭,把她接回站后,亲自为她清洗,淋浴时,水溅到墙上,都是一个个黑点,有的同事受不了,冲出去就是一阵呕吐,而却一声不吭,把她洗得干干净净、扮得漂漂亮亮。象这样的事情在她的工作中比比皆是。有人问她,作为一个女同志,整天做这样的事,你不觉得委屈吗?她却说:“我一心想着,她们肯定浑身不自在,快点给她洗干净,她们舒服了,我也舒心了!”

把母爱奉献给流浪未成年人,她说:“孩子们都生活得这样阳光和有尊严,我们感到很欣慰!”

救助管理站里有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自小就被遗弃或流浪,从没感受过父母爱、姊妹情,把自己扮成母亲的角色,给他们关爱,助他们成长,让他们回归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为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生活能力,不仅自己带头,而且还倡导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与流浪未年人进行结对,组成“一帮一”家庭,从生活、思想,到教育、成长都全程负责,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氛围与温暖。还为每个孩子寻找个人爱好和发展志向,想法设法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如学厨艺,现在已成为一名厨师;党静学乐器,现在架子鼓和也都打得有模有样了;王金海学电脑,现在已是一名电脑管理员;美发,现在已开始有了收入;特别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孩子,在的精心培育下,考取了农大,前途一片光明,现在大学毕业的,每到母亲节就会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周阿姨,虽然您不是我妈妈,但我感受到了母爱,每到母亲节,我就不自觉的想到了您,祝您节日快乐!”每次收到这样的短信,都倍感兴奋,情不自禁的与同事们边分享边说:“孩子们都生活得这样阳光和有尊严,我们感到很欣慰!”

积极探索救助管理模式,她说:“情系流浪乞讨人员,让他们满意,就是我们的最佳模式!”

救助管理工作服务的是社会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为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带领一班人,积极探索,创制的救助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赞扬,被民政部评为国家三级救助管理站,被省民政厅评为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阳光与尊严行动先进单位、社会事务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被市民政局评为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流浪人员范文篇10

关键词:原告主体资格;赔偿标准;赔偿金保管

一、民政局有无资格替无名氏死亡流浪汉维权索赔

高淳县民政局代死亡无名流浪汉维权一案经媒体报道后,民政局有无资格替无名氏死亡流浪汉维权索赔成为热议焦点。该案之所以引发关注讨论原因在于民政局因原告主体不适格而被驳回,而在此案之前的类似案件中,民政局的诉讼请求一般都得到了支持。

民政局认为,民政部门作为对流浪乞讨之人提供救助的机构,其职责范围不应仅是保障流浪汉基本生存所需,还应当包括在其基本权益受到侵害情况下的法律救济。在流浪汉身份不明,其近亲属难以找出的情况下,替社会弱者维护权益,是符合法律平等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立法本旨和人道主义精神的。

但是,这种观点却遭到了质疑。一方面,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我们可以得知,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主要是受害人、受害人承担法定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也即其近亲属。

很显然,民政局既非直接受害人,也非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更不是死亡受害者的近亲属。因此,民政局并不是民事法律规定的能够替死亡的无名流浪汉主张权利的适格主体。另一方面,民政部门的法定职责中也并不包括代无名流浪汉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民政部门的救助职责有五类:第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第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第三,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第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第五,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行政机关,其职能职责因谨遵行政法上的“法不授权不可为”原则。因该条并无概括性授权条款,民政局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职责也仅限于行政法规明确列举的这五项内容。

可见,民政局既不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格诉讼主体,也没有法律授权的代无名流浪汉提起诉讼的法定职责。法律依据的欠缺正是民政局主体资格引发争议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民政局不宜作为原告代无名流浪汉主张权利,而应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代死亡无名流浪汉主张合法权益。

因为民政局与受害人无名流浪汉之间仅存在行政法律关系,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指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民政局作为政府行政机关与致人损害一方的肇事司机并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前者是行政主体。而他们之间也并不存在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既然民政局与肇事方并非民事关系,那么也就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的规定了。故民政局不是适格的民事诉讼原告,无权就该无名流浪人士的死亡主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既然我国司法审判机关认为民政局与死亡无名流浪汉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那么各地实践之中曾出现的交管、路政等行政执法部门为死亡无名流浪汉维权也同样应以该理由而排除其原告资格身份。然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却并非行政主体,而是社会组织,这一民事主体身份使得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代死亡无名流浪汉主张合法权益成为可能,法律关系障碍得以排除。

二、赔偿范围及计算标准何在,死亡赔偿金该不该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之规定,受害人因遭受人身损害而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他合理费用。这其中,受关注最多的要数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否应纳入赔偿范围了。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有无取决于死亡流浪汉是否有依法应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对于身份不明的流浪汉,该被抚养人是否存在以及被抚养人生活费计算年限又应是多少,这些问题显然无法得以查明。针对这些问题,《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作出了具体规定:“交通事故死亡人员身份不明,经法医鉴定死亡人员男性年龄在二十三周岁以上、六十周岁以下,女性在二十一周岁以上、五十周岁以下的,被抚养人推定为1人,被抚养人生活费计算10年。”然而,广东省以外的其他地区却没有类似的规定,这也使得这些地区在该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无章可循。

当然,也有学者对这种“推定被抚养人生活费”的做法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这“简直就是对法律的戏弄与污蔑!”被抚养人生活费属于被抚养人的专属性请求权,这项权利因请求权人死亡而消灭,其继承人不得继承其身份关系而对加害人请求赔偿死亡后的抚养费,因此就更不能转让给一个与该被抚养人和死者都毫不相关的第三人。

本文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纳入赔偿范围持保留态度,认为应在找到其亲近属后由这些权利的享有人依法提出诉讼请求。死亡补偿费以及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本身的赔偿,生命本身不可能也不必要用金钱进行计算,而是抚慰死者的近亲属。一方面,死亡的无名流浪汉是否有近亲属有待查实。另一方面,如果主张赔偿死亡补偿费和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那么民政局究竟是在为无名死者维权还是为死者亲属维权呢?

但如若赔偿范围包括死亡赔偿金,则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赔偿标准便对死亡赔偿金赔付数额的确定起到关键作用。其法律依据在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之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流浪汉虽然身处城市之中,但以乞讨为生的他们根本无法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死后若按城镇居民待遇计算死亡赔偿金是否妥当尚存争议。

本文认为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较为合适。无名流浪汉的生活来源完全是基于乞讨,连自己温饱都没法维持,更不可能有其他可支配收入。生前处境极差,死后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对肇事一方的确显得不太公允。然而虽无法确定无名氏死亡流浪汉到底属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但其长期漂泊于城市之中,将其算作在城市居住的公民也不无道理。两相权衡,并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七条之规定“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可全额享受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是将两种观点折中之后的取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却高于无名流浪汉生前的生活标准,既对肇事一方更公平,又保障了受害死者一方的基本权益。

三、受偿主体缺位,所获赔偿金后续如何处置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提出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然而目前仅广东省、浙江省等少数省份设立了该基金管理机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一条规定,无名死者的损害赔偿费用交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存。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六十一条也同样有明文规定,无法确认身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士,其损害赔偿金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予以提存保管。

对于其他暂未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地区,损害赔偿金后续该如何妥善处置呢?民政、交管等部门都曾主张过对其进行代收和保管,有的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有的则被法院驳回,各地做法存在较大差异。

若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死者的近亲属仍未找到,该笔款项无人认领时,提存保管的有关部门又该如何处置这笔赔偿金呢?法律没有统一的规定,实践中也无先例遵循。大多数学者主张,这笔赔偿款应上缴国库,并由国家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作统一使用和管理。公务员之家

本文认为既然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代死亡无名流浪汉主张合法权益,那么也宜由其对赔偿金予以提存保管,主要原因在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有专门负责处理救助工作的管理机构,能将所代为提存保管的赔偿款和通过财政补助、社会捐款等方式筹集而来的救助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职能专一能最大限度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处理相关事务的效率。这是其他集多职能为一体社会组织或部门单位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另外,如前文所述,在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已有相关立法文件予以支持。

而且,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法定的社会专项基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一条,国家为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进行救助,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此救助基金的职责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有详细规定:“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四、结语

立法空白凸显出我国关于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制度的不足。如果仅因为法律没有规定就堵上了无名氏死亡流浪汉的维权之路,司法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这些社会弱者又该求助何方?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有赖于立法机关的作为。

注释:

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