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8:21:50

领导规章制度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水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节水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考核对象

全市各乡镇、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含享受待遇的科级干部)。

三、考核原则

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3、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4、扩大民主、注重公论的原则;

5、以考促建、奖罚分明的原则。

四、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和量化标准

“节水型”领导班子考核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总分为100分,占领导班子考核总分的25%。既:在领导班子考核总分中,自身建设占20分,工作实绩占35分,节水工作占25分,干部群众满意程度占20分,节水工作考核的分值比重仅次于经济工作。

考核工作以《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节水工作目标任务为依据,完成的得满分,完不成的同比例扣分。主要内容包括:

1、节水管理措施(15分)

包括节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及规划体系、参与机制建设,看是否建立了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

2、节水经济措施(30分)

(1)调整经济结构(10分)。重点考核按照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的思路,合理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效益产业的情况。

(2)关井压田(15分)。重点考核贯彻执行“三禁”政策,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各项措施的情况。

(3)健全相关经济机制(5分)。包括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节水激励机制、改革节水投入机制的情况。

3、节水工程措施(30分)

(1)农业节水工程(15分)。包括日光温室建造、滴灌节水工程、经济林滴灌节水工程、渠系节水改造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管灌工程建设情况。

(2)生态环境工程(10分)。包括城市绿化喷灌滴灌工程、林草节水灌溉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建设情况。

(3)城市节水工程(5分)。包括用水器具节水改造工程、城镇供水及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情况。

4、节水科技措施(20分)

包括对节水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吸收和开发,重点考核农村推广高效输配水、田间节水灌溉、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等技术,城市推广城市管网检漏防渗、公共建筑节水、市政环境节水等技术的情况。

5、节水宣传措施(5分)

包括通过开展群众性节水宣传活动、制作节水宣传板、张贴节水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普及节水知识、营造节水氛围的情况。

五、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和量化标准

“节水型”领导干部考核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总分为100分,占领导干部考核总分的30%。既:在领导干部考核总分中,工作实绩占40分,节水工作占30分,干部群众满意程度占30分。主要参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进行专项民主测评,民主测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按照每个等次的计分参数计算出总分。

六、考核方法及等次评定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2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

为了不断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我们坚持对领导干部进行全过程审计,即:对干部任前、任中(届中)、离任前进行经济责任监督审计,给干部一个真实、准确的评价。

一是,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区委根据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现状,对有调整意向的干部,由我们委托审计局提前一个月进行审计,全面考察干部情况。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选用干部失察、失误。

二是,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区委明确提出,政府组成单位每届任职期间都要进行一次审计,国有企业经理(厂长)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群众来信来访、干部考察考核中反映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被评为各类先进的干部,也要先过审计关。

三是,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为了正确评价离任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使离任干部不交马虎帐,上任干部不接糊涂班,我们对凡是离任的干部都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审计结果记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评价、使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为制定接任者的岗位责任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干部任职审计结果分别报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及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并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布,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三、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

我们注重利用审计手段强化对一把手任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坚持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上。对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在调任、转任、轮岗、退休、辞职辞退、解聘和机构裁撤、合并等离任前都必须接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不经审计,不予提拔;不经审计,不办理离任手续;不经审计,不予评优。几年来,对全区88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们感到,对一把手的重点审计,一是增强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干好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促进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有效遏制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三是给离任的干部一个交待,为接任的干部交清家底,使领导干部"走的明白,接的清楚";四是制止了个别单位因主要负责人离任前突击花钱、吃光分净、私占公物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提前动手赌住漏洞,防止离职前"捞一把";五是有利于消除因情况不明、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解,增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

四、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

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审计小组成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自觉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的各项规定。审计局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所列事实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对于违反审计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照规定追究责任。

我们把审计意见书、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对被审计单位一把手进行考核的参考依据。同时,建议区纪检委(监察局),作为廉政考核的依据之一。对经过考察、审计,工作突出、政绩显著的,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如果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局依法做出处理。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并且单位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的,审计局除了向区政府领导报告外,还应及时向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监察局)提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调整的建议,对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的问题,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比如,2000年在对区属企业客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资金管理上存在违规发放资金270万元的问题。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公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在查清违纪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对该公司的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五、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

几年来,在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一是,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是一对矛盾。干部任免工作在酝酿、讨论过程中有较强的保密性,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公开进行的,这就要求适时把握审计时机。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在干部调整前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安排审计为佳。

二是,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对审计年限如何把握,过去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通过实践,我们对于任职时间较短、在任期内的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其起点定为干部的任职时间;对于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一般对其近三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于根据举报进行审计的单位或部门,主要对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事项进行重点审计。

三是,科学界定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报告需要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双方认可的问题。我们坚持如果被审计的单位或部门、企业对审计决定所列的违纪事实和处罚不服,可以在接到审计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区政府提出复议申请,以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3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森林防火条例》和《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办、开发区、林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中应负的责任,把领导干部抓森林防火工作的能力、实绩,与其政绩考核、奖惩和职级升降直接挂钩的专门制度。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乡、镇人民政府含街道办事处、开发区、林场,下同和有关部门行政领导负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地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市林业局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的主要责任是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亲自安排部署,并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健全稳定,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保障落实到位;发生森林火灾后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森林防火直接责任人的主要责任是协助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地森林防火的全面工作;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抓好落实;组织指挥、督促指导森林防火的重大活动,研究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发生森林火灾后亲自到前线组织指挥扑救。

第五条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以下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一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天气预警预报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必要时按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实施人工降雨;

二市发改局负责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申报;

三市财政局负责筹措森林防火资金,按要求将防火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四市消防、武警、人武部等部门要积极参与扑火,并做好重点军事设施的火灾预防工作;

五公安、司法部门负责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六通信部门保障通信畅通;

七市民政局负责扑救森林火灾的后勤保障工作,并负责妥善安置灾民;

八市卫生局负责做好救护工作;

九市教育局负责做好对学生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

十市广电局负责做好森林防火的公益宣传报道;

十一市监察局负责对森林火灾负领导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十二市商务局负责扑火物资的紧急调用工作;

十三铁路、公路部门负责扑火运输车辆的调集和铁路、公路两侧管辖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

十四市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灾信息的,协调、指导和监督森林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森林防火职责和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第六条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每年同各乡、镇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

第二章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落实标准

第七条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健全稳定,高效精干。

第八条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加强对火灾预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其成员单位的森林防火责任区,签订防火责任状,并经常深入责任区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保证专业森林消防队和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所需的工作经费

第十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一支30-50人的森林防火应急扑火队,加强管理,定期组织训练,储备充足的森林防火物资,确保扑救森林火灾需要。

第十一条切实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完善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措施,建立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加强火情监测,严格执行火灾报告制度。对高火险等级的重点区域,采取超常规措施,乡、镇领导干部分片包干,森林防火指挥部坚持24小时值守。发生森林火灾后,有关领导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第三章森林火灾的预防责任

第十二条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完成年度森林防火责任状规定的各项任务。

第十三条根据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布置、督促检查本辖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经常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不留死角、盲区。

第十四条森林防火重点期,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森林火情日报告制度。森林防火重点期应当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实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高火险天气,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并及时落实禁火令。

第十五条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森林防火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对于存在森林火灾隐患,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检查《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森林火灾的扑救责任

第十六条森林火灾发生后,各乡、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上报火情;发生边界火灾时,应当按规定向毗邻乡镇通报火情。不得迟报、瞒报和谎报火情。

第十七条发生森林火灾后,必须迅速成立扑救前线指挥部,由火灾发生地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组织调动专业队伍和群众扑救。发生森林火灾后,事发地乡、镇分管领导必须在2小时内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火灾在3小时内未被扑灭的事发地乡、镇行政主要领导必须赶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在6小时内未被扑灭的市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市直包保单位相关领导必须赶赴火灾现场,督促和指导火灾扑救工作。

第十八条扑救森林火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原则,确保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明火扑灭后,必须留足看守火场人员,明确责任,彻底消除隐患,严防死灰复燃。

第十九条森林公安机关在接到火灾报告时,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调查、侦破火灾案件,依法查处火灾肇事者。火灾发生地乡、镇政府应当协助、支持森林警察开展调查。

第五章考核与检查

第二十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年度考核评比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制度,依据年初工作部署和目标责任状的要求,进行综合考核评比

重点防火期定期召开检查督办会,第二十一条实行定期检查督办制度。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召集,有关成员单位参加,对措施不力、存在重大隐患或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发出情况通报、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年度考核时,第二十二条考核评比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实施。对被考核乡镇、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抓森林防火工作的能力与实绩一并进行考核。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因疏于防范,工作失职,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森林火灾重大隐患或损失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对因领导不重视,防火经费不落实,宣传不到位,应急扑火队未建立,护林员管理不到位等,致使防火机构、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严重不适应森林防火需要的追究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对因野外用火管理不严,扑救火灾组织不力,防火扑火制度落实不到位而出现以下现象之一的追究森林防火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一年内被上级检查发现存在严重火灾隐患,书面要求整改3次及以上的

2一年内受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书面通报批评3次及以上的

3发生森林火灾瞒报、谎报或者故意拖延报告,造成严重影响的

4一个森林重点防火期内,同一防火责任区内发生森林火灾累计达3次及以上,每次受害森林面积达400亩及以上,且每次火灾持续时间达12小时以上的

5发生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达800亩以上,且在24小时内未被扑灭的

6因扑救森林火灾,造成1至2人重伤的

三发生森林火灾造成1人及以上人员死亡或2人及以上人员重伤的同时追究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因工作懈怠,直接造成森林火灾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出现1人及以上人员死亡或2人及以上人员重伤的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防火指挥部相关成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依照本制度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根据违法违规事实和有关规定,提出案件调查报告和行政处分建议,将案件移交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五条乡、镇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其森林防火工作情况纳入全市年终安全生产考评范围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范畴。

一发生森林火灾造成1人及以上人员死亡或2人及以上人员重伤的

二第一责任人或直接责任人在当年森林防火工作中因失职、渎职被上级有关部门查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第七章附则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4

二、调研制度。调研依据:根据郑州市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的要求,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根据市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工作需要。调研准备:选派人员临时组成调研组,制定调研提纲,确定调研步骤和方法,明确调研要求。开展调研: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听汇报、开座谈会、查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认真做好记录,全面了解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三、报告制度。报告事项:上级的重要文件、会议、决定等重大事项,市创先争优活动办的重要建议、进展情况、活动方案、上报材料、工作总结、重大表彰等,基层推荐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做法等。报告程序:按照市活动办分工,由各组拟定工作报告或建议,经组长把关后,先后报办公室、领导小组阅知。报告用途: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了解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例会制度。时间安排:一般情况下,每月安排一次例会,遇有特殊情况和重大事情时,可随时召开例会。会议内容:简要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安排下步工作,并讨论有关事项。会议议程: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主持并讲话,与会人员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五、会务制度。当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经验交流会、专题报告会、总结会议等会议时,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合理分工。综合组把所需要做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并责任到组,各组再分解到人。二是沟通协调。与市委办、政府办等有关单位主动沟通,确定领导参会、讲话、主持等事宜。三是准备材料。根据会议的内容,相关组要认真准备会议有关材料,涉及市委主要领导的,要经市委办把关。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5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

为了不断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我们坚持对领导干部进行全过程审计,即:对干部任前、任中(届中)、离任前进行经济责任监督审计,给干部一个真实、准确的评价。

一是,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区委根据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现状,对有调整意向的干部,由我们委托审计局提前一个月进行审计,全面考察干部情况。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选用干部失察、失误。

二是,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区委明确提出,政府组成单位每届任职期间都要进行一次审计,国有企业经理(厂长)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群众来信来访、干部考察考核中反映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被评为各类先进的干部,也要先过审计关。

三是,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为了正确评价离任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使离任干部不交马虎帐,上任干部不接糊涂班,我们对凡是离任的干部都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审计结果记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评价、使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为制定接任者的岗位责任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干部任职审计结果分别报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及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并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布,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三、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

我们注重利用审计手段强化对一把手任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坚持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上。对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在调任、转任、轮岗、退休、辞职辞退、解聘和机构裁撤、合并等离任前都必须接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不经审计,不予提拔;不经审计,不办理离任手续;不经审计,不予评优。几年来,对全区88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们感到,对一把手的重点审计,一是增强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干好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促进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有效遏制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三是给离任的干部一个交待,为接任的干部交清家底,使领导干部"走的明白,接的清楚";四是制止了个别单位因主要负责人离任前突击花钱、吃光分净、私占公物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提前动手赌住漏洞,防止离职前"捞一把";五是有利于消除因情况不明、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解,增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

四、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

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审计小组成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自觉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的各项规定。审计局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所列事实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对于违反审计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照规定追究责任。

我们把审计意见书、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对被审计单位一把手进行考核的参考依据。同时,建议区纪检委(监察局),作为廉政考核的依据之一。对经过考察、审计,工作突出、政绩显著的,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如果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局依法做出处理。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并且单位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的,审计局除了向区政府领导报告外,还应及时向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监察局)提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调整的建议,对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的问题,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比如,2000年在对区属企业客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资金管理上存在违规发放资金270万元的问题。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公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在查清违纪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对该公司的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五、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

几年来,在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一是,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是一对矛盾。干部任免工作在酝酿、讨论过程中有较强的保密性,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公开进行的,这就要求适时把握审计时机。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在干部调整前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安排审计为佳。

二是,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对审计年限如何把握,过去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通过实践,我们对于任职时间较短、在任期内的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其起点定为干部的任职时间;对于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一般对其近三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于根据举报进行审计的单位或部门,主要对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事项进行重点审计。

三是,科学界定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报告需要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双方认可的问题。我们坚持如果被审计的单位或部门、企业对审计决定所列的违纪事实和处罚不服,可以在接到审计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区政府提出复议申请,以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6

一、理论学习方面

(1)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民政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

(2)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推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

(3)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自学制度、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谈体会,找差距,着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民政局干部理论学习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团结协作方面

(1)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局长对全局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局党组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起到监督保证作用;副职协助正职工作,对分管的工作负责。

(2)局长要“坚持原则、把握全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副职要正确识位、明确定位、工作到位。

(3)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工作中要及时沟通、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坚持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履行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

三、民主管理方面

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民主制度。

(1)局长定期召开局务会,对全局发展规划、人事安排、队伍建设、大额经费支出、年度预决算、奖惩工作等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完善议事规则。

(2)局党组每季度至少要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在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沟通交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每两周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及时向全体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党内重大问题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3)工会每半年召开次职代会,组织职工代表听取和讨论民政局年度工作报告,对局长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措施、财务工作报告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廉洁自律方面

(1)党组班子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措施到位。

(2)坚持依法治局,以德立局,按照市、区有关规定开展工作,不徇私舞弊,不违规收费。

(3)班子成员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接受全体干部职员工的监督。

(4)实行党务、局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局务公开工作。

五、联系群众方面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规章制度;问题;对策

高校规章制度是通过高校内部一定的程序,以学校党委或行政名义的规范性文件总称,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政策文件,制定的细化落地文件;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规制的情况下,在符合法律精神与法律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创制”的具有高校特色的规范性文件[1]。高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在办学治校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作用。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尤其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加强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意义

(一)依法治校的重要基础。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已成为高校治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核心是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渗透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系列机制和制度推进这一系统工程。从国家层面来看,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就高校而言,内部规章制度体系是善治的重要基础与体现。(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目标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意味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行政机构对高校的管理从行政命令式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2],要求高校自身具备较强的治理能力。高校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学校与教师、学生权利义务的重新定义,需要通过规章制度予以体现。此外,现代大学制度对于科学管理的要求,也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实现。(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一套层次合理、蕴含高校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体系的存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工作随意性与个人经验主义,保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是促进学校管理方式转型、促进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抓手,是将改革经验与成果固化的重要手段,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二、规章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价值理念。1.规章制度制定理念有待转变。规章制度的正当性取决于价值理念的正当性,必须从价值理念层面考量规章制度的正当性、合理性。按照现代法学理论,法的正当性是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3]。高校作为人类文明的高地,制定的规章制度应体现人本精神、人文关怀。目前,仍有一部分高校规章制度在价值理念层面体现出的是管理本位主义,即方便管理工作开展,以师生为本理念未能充分体现。2.对规章制度的育人功效认识不足。高校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发挥管理作用,确保运转顺畅、高效。同时,规章制度还具有重要的育人功效与文化价值[4]。遗憾的是,一些高校重视规章制度的现实功效,对所蕴含的育人功效与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大学生对于法治的最直观感受往往来源于与其息息相关的校内规章制度,逻辑严密、理念正当的规章会加深大学生对于法的信仰,多部“良法”的有效施行是校园制度文化构建的重要力量。良好的制度文化会对大学生的认识导向、行为规范、道德自律的培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实践层面。1.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有待完善。一个规章的出台应包括立项论证与审批、起草文件、征求意见、部门会签、法律审核、会议讨论、签发、备案、实施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紧密关联,共同保障“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实践中,一些高校在立项论证、征求意见、法律审核以及公示等环节存在薄弱点。例如,规章制定过程中立项论证不充分,缺乏必要性与可行性审查程序,征求意见不广泛,法律审核作用发挥不尽人意,实施前公示制度未普遍建立。此外,规章制度废、改、释机制不健全。例如,一些阶段性工作文件或者调整对象已不存在的规章制度,本应及时宣布失效,但现实中很多类似文件处于“沉睡”状态。2.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统一。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应该层次合理、协调一致、全面覆盖。但是,部分高校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统一,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体系缺乏层次,缺乏整体系统设计;规章制度未规定实施有效期,清理工作不能定期开展,规章制度呈现膨胀态势;规章制度间的协调不够,甚至一些条文互相矛盾;制度不配套,对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办法,无法真正落实;管制性制度较多,救济性制度较少,体系缺乏一定的平衡性;二级学院的规章制度往往“游离”于学校整体规章制度体系,未能在学校层面进行备案审查。3.部分规章制度存在合法性或合理性问题。高校不是行政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行政管理的职权,尤其是在学生学籍管理、学位颁发等方面属于特殊的行政管理行为,应该受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的拘束[5]。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指导案例也指出,高校有权自主制定校规校纪,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必须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高校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的部分事项,遵照一定的法律原则,符合一定的法律理念。实践中,一些高校的规章制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与法律、法规抵触情况。例如,在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中,有违教育部对开除学籍明文列举的限缩本意。此外,部分高校的规章制度还存在合理性问题,影响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如缺乏前瞻性,规定过详细,频繁修改,无法起到长远稳定的预测指引作用。4.规章制度存在立法技术问题。《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5条规定,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高校规章制度作为内部规范性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应参考一定的立法技术,提高制度建设质量。部分高校规章制度存在用语不规范、格式不统一等立法技术问题[6]。例如,规章制度标题带有“试行”、“暂行”字样,且存在名称混用问题;“立法”逻辑、结构等方面不周密、不完备,章、节、条、款编排不合理;用语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法言法语。

三、规章制度建设路径

(一)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强化法治思维,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关键。建立常态化法治学习教育体系,引导领导干部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依法治校意识,树立以师生为本意识,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加强法律知识学习,重点学习法治基本理论、教育相关法律以及岗位履职必备法律知识。加强对大学章程、学校基本制度的学习,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体系的宏观了解与整体把握。加强“立法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立法技术规范(试行)》的学习,增强领导干部的“立法技术”能力。(二)完善专门法治机构。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创造依法管理的条件,也需要建立专门法治机构,牵头规章制度立、改、废、释的管理工作,监督规章制度的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多已经设置了法治机构或者法律顾问室。在高校规章制度建设上,法治机构可对高校规章制度涉重大事项进行前期立项调查,为制定规章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从法律层面负责审核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监督制定部门清理、修订己有规章制度。此外,还可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校园法治文化;评估制度实施效果,定期检查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建立反馈机制。(三)把握“立法”基本原则。规章制度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党的领导。对于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师生重大利益调整的重要规章制度制定与修改,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且一般应由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对于一些虽不涉及重大体制重大政策调整,但各方面意见分歧大、难以形成共识的规章制度,也应由党委决策[7]。二是合法性。规章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抵触,这也是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生命线”。具体而言,把握制度设计内容是否与上位法的立法原则、精神和具体条款相冲突,是否不当限制了师生私权,等等;把握内容是否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相衔接[8]。三是突出实用,体现特色。高校规章制度一方面是国家法律法规、大政方针在校内的落地;另一方面,也是为解决校内实际问题,调整内部利益关系而制定。因此,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在满足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上,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问题导向,增强制度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避免照搬照抄上级制度文件。四是民主性。规章制度建设要切实保障落实广大师生对制度制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体现民主科学“立法”。(四)加强顶层设计。随着大学章程的普遍确立,高校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规章制度建设应更加注重体系性,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将制度体系重塑与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目标相结合,搭建制度体系框架,梳理整合已有制度,启动一揽子修订计划,构建以大学章程为统领协调一致制度体系。制度体系设计在纵向上可划分为根本管理制度、基本管理制度、职能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4个层级,在横向上可划分为综合管理、科学研究、财务资产、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国际交流、党建思政等不同职能,从横向职能与纵向层级两个方面构建制度体系,能更直观地体现不同规章制度的定位与职能,进一步实现规章制度管理的规范化与体系化。此外,可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年度规划机制,在年初工作要点中体现,保证规章制度体系合理有序地推进。(五)建立健全立、改、废、释机制。建立健全高校规章制度的立、改、废、释机制,对于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包括立项审查、起草文件、征求意见、法律审查、会议审核、、公示、备案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应特别加强立项审查制度,对规章制度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审查。其次加强征求意见环节,尝试建立意见征集网络平台,有效控制参与成本,提高参与效率[9]。第三,建立规章制度的准备期制度与实施有效期制度。设计规章制度实施日期与公布日期的时间差,利用准备期间,为校内各方提供一个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调整适应过程,同时也为管理部门预留出运行方式转变的时间。对于规范性文件实施有效期制度,法律法规目前未做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试点探索,且取得积极效果。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尝试引入规范性文件实施有效期制度,发挥对规章制度的自动淘汰、动态清理以及监督制约作用。第四,建立规章制度解释和实施评估制度,对执行中出现歧义或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由制定部门或法治机构及时予以解释。第五,建立规章制度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机制,定期组织重要文件汇编,通过网站向社会和师生公开制度建设情况。

参考文献:

[1]于久霞,刘辉,向异之.论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J].黑龙江教育,2011(8):19-21.

[2]陈慧青,罗丹.从计划到市场: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中三大主体的嬗变——以角色地位及其影响力的演变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2(6):36-40.

[3]张伟.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J].现代法学,2015(2):25-31.

[4]胡玉玺,程海威.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内涵、现状、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2(4):102-109.

[5]申素平,郝盼盼.高效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视—基于8所“985”大学校规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4):53-62.

[6]崔样.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3(7):109-110.

[7]张建华.高校党委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推进依法治校的实践研究[J].理论界,2016(11):71-77.

[8]林立华.刍议高校规章制度[J].江苏高教,2014(1):64-65.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8

影响企业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影响了企业行政效率的提升,在很多企业由于企业管理者不重视等原因,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素质方面存在着知识能力较低、业务水平低下以及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热情、无积极性、无责任感,这就直接制约了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二)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我国有些企业,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机构设置过于庞大而且非常臃肿,由于行政管理机构过于庞大,导致“政出多门”,一些命令、指令更不不能有效的传递,从而是下面部门难以快速、正确的去执行企业上级部门的决策,进而就会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三)行政规章制度不健全,而且执行不力企业行政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各项行政规章制度,行政规章制度是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在行政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行政规章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的行政规章制度可能是全盘照抄大型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或者行政管理制度是几年前的,这些规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些企业行政规章制度只是形式工程,形式大于实质,只是为了用于应付上级部门或者领导检查而用,平时很少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

提高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员工素质对于我国企业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领导要重视。我国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领导不能只关注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销售人员、研发人员以及生产人员等,更要有战略眼光,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的支持,而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因此,企业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为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做好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是老板送给员工最好的礼物,培训不仅可以留着员工,更可以为企业发展提高智力和人才支持,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企业要重视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如笔者所在的企业,企业每年都会组织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进修,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二)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的企业行政管理要有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进而保证企业有关决策能得到迅速贯彻,达到行政管理目标。为此,企业要想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在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行政管理模式上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建立合理并适合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二是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合理建立行政管理系统。(三)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加强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建设非常重要和关键。为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各项适合企业的行政规章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来促进行政效率的提升。此外,如果不严格执行这些行政规章制度,而只是挂着墙上,就失去看行政规章制度存在的意义,因此,对制定好了的行政规章制度,企业领导应该要求企业各部门或者单位严格严重规章制度来办事,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部门或者个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有半点姑息,只有维护了行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才能真正的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

本文作者:孙国斌工作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9

一是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一是将《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纳入市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位中心组成员不仅要熟悉,而且要把握精神实质,自觉形成按《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二是把《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作为组织人事干部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教材,逐章逐条、逐字逐句地学,从而成为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熟悉干部人事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根据广组办[2003]11号文件精神,及时制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党委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支部)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学习情况作出安排部署,主要领导带头学、亲自抓。四是将《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作为党校各类培训班的必修课,增强各级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把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同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推动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大了对《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积极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一是将《干部任用条例》学习问答、学习辅导、学习指导手册等资料下发到各乡镇党委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支部),并要求把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在《华蓥党建》网站上开设《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宣传上级党组织对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明确要求,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三是举办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座谈会及征文活动,探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和宣传,达到了领导干部熟悉、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目的,为《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领导带头,严格执行。市委和组织人事部门从本级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明确要求: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审批。在此基础上,结合华蓥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宏观管理的通知》、《干部人事调配工作暂行办法》等2个规范性文件及《科级领导班子建设及推荐优秀干部征求意见表》,建立了组织人事联系会议制度,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个人说了算等问题。不仅如此,市委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时刻绷紧《干部任用条例》这根弦,带头宣传,带头执行,以鲜明的党性观念,良好的作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公正评价干部,正确推荐干部,合理使用干部,敢说真话,敢说公道话,敢于排除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宁愿得罪某些人,也不能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四是强化监督,严肃纪律。要求各乡镇党委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支部)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情况认真进行自查,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明确方向。在此基础上,对一些重点单位,组织部门派出检查组,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六项基本程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检查,有效地防止了规避程序、简化程序等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在健全选拔任用干部监督体系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效果,确保了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推动了《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在我市的全面贯彻落实。

领导规章制度范文篇10

1、行政部是公司规章制度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责是:

(1)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2)负责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分类编号。

(3)负责主办或会签颁发及废止有关规章制度或文件。

(4)负责协调各种规章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并在内容上不断完善。

(5)负责编制规章制度年度修编计划,并组织实施。

(6)有权代表公司解释有关规章制度。

2、有关职能部室是公司本专业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修编计划。

(2)负责审核有关本专业的规章制度及会审、会签其他部门有关规章制度。

(3)负责草拟颁发或废止有关规章制度或文件。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4)有权监督所属部门及职工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管理内容与要求

1、规程制度的制定或修编

(1)现场设备运行、检修的每项工作,都应有相应的规程制度,使每个生产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新增设备及重大设备的改进等项目,都应在试运前制定相应的规程或措施,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考试,否则不应投入运行。

(2)规程制度修订时,应广泛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凡是修订的规程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生产现场实际。

(3)所有规程制度的编写,应做到“符合实际,指导生产”,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目的,应根据生产的发展,设备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随时补充修订。

(4)编写或修编的规程制度要语句简练,措辞得当,简明易懂。

(5)现场规程制度应在每年10~11月份,根据一年实际执行情况,由设备管理部及有关部室组织全面审查一次,并做出必要的修改补充意见,经行政部汇总上报由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视情况分别予以确认,修编或废止。

(6)编制或修编规程制度的依据:

a、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部颁典型规程及上级有关部门指示、通知等;

b、制造厂家的设备资料;

c、本公司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d、上级有关事故通报,本公司及外单位的事故教训;

e、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f、有关人员对规程制度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g、规程制度在执行中对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2、管理制度的编制或修编

(1)管理制度(包括规定、办法等)在编制或修编前,应广泛搜集上级有关的法令、法规、政策、条例等资料,结合本公司实际进行分析研究,做到上级规定在本公司制度中具体化。

(2)公司管理制度定期修编工作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修编具体工作。

(3)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的需要,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制度,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提出并编制,报行政部备案,以便再版时修编。

(4)管理制度每年10月份进行一次审查,每2-3年进行一次复审,分别予以确认、修订或废止。对不适应的制度内容应及时修改和补充,原已有的制度,在执行中若发现不够完善或部分条文需作修改时,按修改部分予以颁发,不得将原合理的制度废止。若需要重新修编原有制度,由归口职能部门提出,经批准后,须将原制度予以废止,不得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同类型制度,以免造成执行困难。

三、规章制度的审批与颁布

1、生产规程制度的审批与颁布

(1)各项规程制度的编写或修订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初稿,由编修部门组织技术熟练、书写表达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和部门领导人员参加,采用集体讨论修改,最后个别审阅的办法进行审核。

(2)将初稿送交归口部门,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初审。

(3)由分管的副总工程师负责复审,由公司分管生产技术的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批准。

2、其他管理制度的审批与颁布管理制度经职能部门编修起草后,可采取组织有关部室会签,集体讨论,最后领导批准的办法颁布执行。一般专业性的管理制度,可由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审核审定,由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批准颁布执行。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可召集有关部室、公司或专业人员会议进行讨论审核,由公司分管领导审定,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后颁布执行。

四、规章制度的印刷及发放

1、规程及管理制度必须经审批后方可交付印刷,印刷件的幅面格式应符合标准要求。

2、所有规程制度的发放应编号有序,由档案室负责管理,承办部门具体发放。

3、人员调离本公司时,应及时收回所有的规程、制度,外单位索取规程、制度时,由行政部档案室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1、本公司执行的规章制度可分为四个级别,即国家颁布,部、省公司颁布,各级地方政府机关颁布,本公司自行颁布。凡是根据上级颁发而结合本公司实际编修的规章制度,执行中允许代替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中遇到问题与上级规定有冲突时,以上级规定为准。

2、规章制度一经颁布,即为本公司的技术法规和管理法规,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违反,违者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对已确定的规章制度,在没有正式修订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搞“灵活变通”,不得借故不执行。

3、每个生产工作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参加各类人员的学习和考试,并达到合格。

六、检查与考核

1、对违反现场规程、制度的人和现象,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提出意见,使其纠正。对坚持违章作业的人员,应停止其工作,并在经济责任制考核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中予以经济处罚。

2、对违反规章制度而影响办事效率和效益的,要严格考核,接受教训,制订防范措施,做到“三不放过”。

3、对自觉执行规章制度,为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