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界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1:15:28

理论界

理论界范文篇1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社科联举办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一场主题座谈会。来自社会科学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发挥科学力量、构建和谐,今天。让社科理论效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推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这次座谈会的效果很好,达得了预期效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把市建设成为“两个最适宜”乡村,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依照“建设和谐”要求,坚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相统一,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继续快速发展的巨大成绩,形成了让人为之奋进的良好态势。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谈几点意见:

一、谈谈对解放思想的理解

究竟是要解放谁的思想?对于这个问题,解放思想。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毫无疑问,就是解放全市党员干部,每一个人的思想。

人人都觉得有必要,说起解放思想。但人人都认为自己思想很解放,特别是手中有些权力的人,不愿意或不想去揭工作中的短处,去认识自己思想上薄弱的地方。有的部门以为当前解放思想是经济部门的事,自己所从事工作与经济建设无直接关系,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殊不知,科学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部门都有责任投身这场新的战斗,都必需解放思想,为科学发展扫除障碍。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的目的很明确。而为了防止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走过场,关键在讨论上。需要通过讨论解决思想解放的阻碍何在就必需认清解放思想的难度有多大。

还是对未来的诉求。想应该说是对未来的诉求。因为每一次解放思想,现在提出解放思想是对历史的缅怀。历来都不是地道发生在思想领域,而是深刻地根植于社会现实。1978年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两次思想解放,都从执政党内扩至全民运动,对意识形态迷信的破除,此次的思想大解放,更多的对具体问题的甄别与争辩,更难的对具体利益格局的调整与突破。只要权力与现实利益形成可交换的关系,权力格局肯定就会顽固地维护既定的利益格局。就此而论,今天我谈解放思想,决非鼓涨虚荣的道德勇气,而是要直面真实的利益诉求。每一种利益,只要有可能,都会寻求一种思想表达。解放思想,意味着要让每一种利益都能公开表达,公正博弈,公平选择。

认清今天解放思想阻碍何在解放思想的难度有多大,因此。才可能发生思想解放讨论的真碰撞,社会的真进步。所释放的也就不仅仅是政府体系内部全体职工的进取心,更是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思想解放,当为宁夏先。

一再强调权力监督之重要,党提出要解放思想。追求高效廉洁的行政转变,呼吁政治文明的进步发展,正是深知固有格局存在弊端。

不时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要求,一次次思想解放。不时使我认识符合新的实际,不时推动着改革和发展。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的推动,思想解放到什么水平,改革和发展就进展到什么水平。当然,解放思想决不是任意胡想,而要坚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做到实事求是要想解放思想,必需挣脱利益格局对思想解放的束缚。

成如容易却很艰辛。今天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孩子,中国前两次解放思想看似寻常实属奇崛。恐怕不会明白当初父辈们为了把土地承包到手,怎样按下红手印、签了生死状的若干年后经济系的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大概想象不到当初人们围绕市场经济“姓社姓资”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争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纵观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与时俱进中不时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发展进步。

机遇前所未有,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的变化足已说明这一点。今天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挑战也前所未有,迫切需要我继续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时取得改革的新突破,推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全市开展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讲讲为什么市委要利用一年时间。

清楚地看到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个重大进步、每一项重大成就,党的十七大演讲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回顾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得益于解放思想,市的发展也是如此。

要建设“两个最适宜”乡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更高境界上解放思想。元月初的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上,崔波书记就告诫市各级领导干部:与外地的差异,很多是观念上的差异,解放思想是一大“法宝”强调,要从计划经济的观念当中解放进去;从“本本主义”中解放出来;从“官本位”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小富即安、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从“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增长就是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1月20日的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了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见》通过解放思想,要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各地各部门、每个公务员和市民都要结合实际,认真查找与“两个最适宜”乡村建设、与50大庆主题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落后观念和行为,摒弃思维方式上的旧”字,破除安于现状、骄傲自满思想,树立争先创优、开拓进取意识;破除工作方法上的僵”字,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一方面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界限,把应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防止出现管理缺位和推诿扯皮;另一方面,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去自行调节,不要大包大揽。优化发展环境上淡化“官”字,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少瞄官场,多盯市场,热情鼓励全民守业,不论是谁,不论身份,不论项目大小,只要投资守业合法,就积极扶持。全体市民要强化市场意识、守业意识,只要不违背政策、法律、法规,只要有市场空间,就要大胆地试、大胆的创,不时增强全社会的守业活力。促进发展上要克服“难”字,着力破解资金短缺、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比方在迎大庆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的解决上,就要转变一味地“等靠要”思想,多在寻求民间合作、东西合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从而用新的视角和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增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把市建设成为“两个最适宜”乡村而奋斗。

理论界范文篇2

(一)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应关注企业内部

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多为等级制的组织形式,在这些组织中产生了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从而产生近代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有关成本管理的及时、真实的信息,还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双向沟通系统,在企业内部的规划、控制、交流、激励、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几乎所有与管理会计有关的技术方法都出现以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却似乎停步了。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采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大型企业获得成功,使得小型企业以其为范例,不再追求创新和改进。另一重要原因是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丧失。30年代以后,外部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强化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企业的股权也越来越多地分散到众多的小股东手中,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受到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面对压力,自然会将会计工作的重心更多地“外向”。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得不忙于编制各期的财务报告,不再愿意花时间来设计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企业管理者也受到了迷信数字的投资者的影响,不得不时时关注外部人员对自己的评价,琢磨如何在短期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不是关心企业的长期生存。因此管理会计赖以发展的企业精神和基本要求完全丧失了,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再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高度相关的信息了。

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初期的情形是,管理会计信息完全依附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者而言,这些信息既缺乏时效,又过于笼统对规划和控制而言更是被扭曲了。当此种情形被研究者揭示出来之后,立即在欧美的管理会计界引发了极大震动,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对传统的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反思,并按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革新,从而促成了管理会计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二)理论界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作为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人和委托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和内容,是双方在事前的雇佣合同中约定的。最初的模型只是关注风险规避和惰性条件下的人与委托人之间均衡的薪酬计划,也就是委托人在激励机制与风险选择之间的制约均衡。很明显这只是企业行为的一个方面,后来这一理论逐步扩展到研究管理会计过程和方法在公司内部发挥作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上。从这一意义上说,委托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整个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后来的实证研究也证明,该理论与企业的部分实际行为(如:企业长期投资选择,短期行为倾向,签定薪酬合同等)保持一致。

但是由于模型本身的假设过于严格,而分析又过于简化,使得理论在实际中的直接应用的效果不明显,理论的实证检验也十分有限。针对理论模型的缺陷,90年代以后,委托理论又形成了几大分支(1)分析式理论:注重分析方法的规范化,坚信严格方法下必定会得到正确答案。(2)交易成本理论:强调模型参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以及合同的不完美性,可以很好地解释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条件下模型内部的稳定性,以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解决基本模型与实践的脱节。本理论非常强调实证研究,强调问题的发现而不是答案。(3)Rochester模型强调企业内部均衡之外的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作用,以及交易成本、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本理论的模型分析过程非常明确,尤其注重利用数据对所提出假设的实证性验证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管理者对财务政策的选择倾向和公司模式的选择行为。

以上几个模型大大拓展了传统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取得突破(1)内部监督的价值:主要涉及企业人、委托人双方的信息状态,以及监督系统本身的成本效益分析;(2)盈余行为主要考察企业内部披露原则的适用性,以及作在人私有信息情况下的信息披露的帕累托最优水平;(3)成本分摊选择:主要讨论零积博弈条件下,委托人的最优成本分摊政策选择;(4)业绩评价与回报评价:从敏感性角度设立模型,考察不同业绩和回报评价组合的最优化。

这些方面作为传统委托理论模型的有益补充,构成了未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但是,即使有了构造严谨的模型作为补充,委托理论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对后两个模型而言,模型发展并不像前者那样完美,尤其是对待诸如交易成本、均衡等基本概念的定义过于模糊,内容也不够全面,相关的批判性和改进性的又章是近几年的焦点。另一方面,实证检验方法也受到批评。由于管理会计本身是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实践活动的工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倾向于理论本身是经过企业的实践检验的,而对实证研究方法而言,希望得出的结论应当是涉及委托理论的一般性原则,所以不可能直接用来解释企业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这是由企业实践的复杂性和实证研究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所以单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即使委托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管理会计本身仍然需要有自己特定的拓展。

(三)实务界的发展

应当说,前述管理会计在理论上的飞跃,首先是基于管理会计实务在科技进步企业已经出现的变革(尽管还不够普遍)。

企业管理会计实务上的变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组织形式所驱动,而决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所处的经公环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公司企业而言,欧美市场的最大变化体现在:

(1)竞争加剧: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全球化市场,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换代产品,更要集中精力关注市场上客户的需求。与之相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会发牛很久的变化,要求自一定的弹性来处理全球化中的义化冲突,以及住销扩展和客户需求满足中的及时反馈。各类企业都在变革中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形象。作为市场的管理者,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限制性措施,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受到更多的制约,从而使竞争日趋激烈。

(2)经营技术的变革在一些行业的先导企业中,为了解决机制陈旧问题,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即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弹性了作系统(FWS)等创新机制。这些机制的运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者得以更深刻地了解企业在经营运作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3)信息技术的飞跃: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会计信息处理的手工化行为得以“电算化”,更重要的是,导致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流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经营管理信息的量化、收集、处理、报告,分析系统完全可以按固定的程式进行,并进一步灵活组合。所“生产”的信息不仅数量多,而且及时、准确,可以保证贴近第一时间的反映。

(4)组织设计战略:今天的组织不再是单纯的责任分配,而更多要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企业战略来考虑。无论是水平、弹性的结构,还是对外的兼并、收购行为,都是为了配合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

正是由于以上变化,在企业管理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作业制成本核算(ABC)、作业

制管理(ABM)、作业制预算(ABB)、标杆制(Benchmark)以及业绩评价中的综合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等创新方法。其中,ABC,ABM和ABB强调的是突破原有的成本机制,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动因出发,按作业的基础分摊成本,获取管理信息,制定管理决策,改进作业质量标杆制和经营业绩平衡表则突破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限制,吸收财务指标之外的非财务指标信息,共同作为业绩评价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他涉及企业战略行为的新方法如战略成本等观念也已成型。

(四)教育界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期管理会计界的反省和重新发展,是从会计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教育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教科书的内容)提出批评开始的。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长期相互困扰,尤其是管理会计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比重相对较轻。

从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KaPlan等所著《相关性的丧失一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开始,管理会计的变革波及了教育界。而且,卡普兰教授本人也参与到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界的结合中来。他所著《高级管理会计》一书,分别有过1982年、1989年和1998年二个版本。三个版本在内容和指导思想上的明显不同,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近20年来管理会计的重心演变。这些变化的要点可以概括为(1)建立在动因作业确认基础上的成本分摊,既力求成本核算的精确,为内部管理决策提供更精细的信息,也符合财务会计的成本处理原则,具有可行性;(2)由ABC推展到ABM并精辟论述了ABC与ABM的理论与实务,使之成为本书新的重心;(3)通过生命周期成本(LCC)、目标成本(MC)、改善成本(KC)等,将战略管理观念融入管理会计系统,突出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4)以综合平衡记分卡取代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5)适宜于实务的特点,减少了数学方法应用的内容。

由此可见欧美教育界对管理会计教育的变革之一斑。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理论与组织行为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内容空前丰富。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管理会计最具突破性的变革,与市场环境变化密切联系。可以说,是市场环境的改变,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而对管理会计而言,所有的创新都来自管理会计体制的创新。归根结底,没有信息系统的创新就没有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对管理会计产生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初期,无论从认识和实践上,对管理会计都还停留在借鉴意义层面的讨论。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管理会计并未在整个国内会计界引起足够的重视。90年代以后,虽然改革开放使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没有注重这一变化,依然是一味地将管理会计局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学术上的新动向,如大力推广国外成功的经验,总结我国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并加以推广等,但这种结合也仅仅局限在具体做法的介绍推广这一很狭隘的方面。

总体上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为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依然是为财务会计而非管理会计设计的;(2)管理会计部分理论上完美的方法,譬如成本差异分析等,由于在理论的模型设计上过于简化(如单一产品、单一工资),与实践脱节,所以并不适用;(3)在资产回报评价中,之所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指标体系,多半是出于形式上的需要,企业本身并没有采用新的指标体系的原动力;(4)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内部管理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而在管理会计的教育界,这种局限性体现为;(1)对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缺乏系统总结和提高。其实,两方管理会计的很多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譬如责任会计制度)。很多介绍性的文章,侧重于操作过程,而没有使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不太适合于教育推广。队虽然管理会计自从被介绍进国内开始,就逐步成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管理会计的设置目的似乎仅仅是为了补充财务会计的不足,完全不涉及管理会计本身的体系设计。与财务会计从基本理论到中级、高级的体系相比,管理会计教育显得十分单薄,(3)学术界投入的力量比较少,学者们不肯深入实践去调查;去总结经验。甚至可以说,长期以来理论界就过于偏重财务会计(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也类似人当然,这种状况目前在外国和我国都已经有所改变或正在改变。

三、21世纪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

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从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出发进行分析。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我们可以认为,对世纪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分析。

(一)管理会计创新

信息系统改进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无论是ABC、ABM、ABB还是综合平衡记分卡,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的管理本质,重视挖掘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管理内涵,从符合管理会计的应用角度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管理质量。如果仅仅依靠财务会计的那套对外财务报表/报告,以对外披露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取得以上成绩的。只有对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重新设计,形成以企业内外交易活动为中心的立体信息框架,即水平方向以对外报告为目的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纵深方向以对内部控制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在这个立体信息系统中,每一个交点都是一个企业控制的中心,其中财务会计重综合,管理会计重析细,两者互相促动,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运用的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使企业增进创立管理会计系统和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的意识。正如管理会计的创新只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手段,真正推动发展的还应当是来自企业管理的内在力量。

(二)国内管理会计停滞的根源在于内外环境需求的脱节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重点一直都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独立面对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产权不明晰的后果只能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混乱,人完全可以不把心思放在管理上,而独自追求特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就会一直是居于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市场环境又迫切要求企业凭借经济效益立足于市场,尤其是要注重企业的长期生命力。很明显,后者依赖于企业的长期决策行为,而长期决策行为的正确与否在于信息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管理会计系统正是发挥这一作用的最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是今天许多企业的共识,发展管理会计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企业管理者可以一直利用私有信息,

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必须突破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统一两者的需求,企业才会有动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教育和实践方面的联系

目前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注欧美管理会计的发展,追踪欧美学者的足迹,总结好的做法,形成系统的评价,进而解释我国的实践活动,解决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另一类则推崇深人实践,总结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经验,从理论上挖掘共性,总结可推广的东西。

教育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发展的基地,又是实务会计人员的培养中心。我们认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当既包括专业会计教育,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在职教育。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应当形成系统的课程体制,其中必须包括专门的实践介绍性的课程。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引进国外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做起。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除了要提高他们的管理会计意识,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外,还应加强其对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后续教育将是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追随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手段。

(四)我国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的线索

(1)建立管理会计决策系统的不同主线索:企业经营战术管理会计一企业经营战略会计线象企业总厂/分厂管理会计一公司/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线索;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会计一企业综合成本管理会计线索。

(2)企业经营管理前线实施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生产成本控制一生产成本计划线索;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成本管理一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成本管理线索ABC/ABM管理一活动标准管理线素综合质量管理会计一质量成本计算线索。

(3)流通领域企业管理会计的不同线索:面向商品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一面向产品、市场、顾客的流通企业管理会计线装批发交易业管理会计一小型零售业管理会计线索。

理论界范文篇3

这次培训班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安排了三堂专题辅导课,都是邀请省市专家主讲。这里我想结合当前理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深入推动理论教育工作,给大家提两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第一,大家一定要增强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武装自己,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和广大政工干部做好理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培训活动的初衷和目的。这里我重点讲三句话,第一句就是“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素质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平时认真的学习,光靠集中一段时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平时的自学,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系统而不零碎、全面而不片面、深入而不肤浅。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理论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做到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市在统筹发展各项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抽象的理论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第二句话就是“给人一滴水,自己需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必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政治理论到经济管理,从科技知识到文学艺术,从法律法规到政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策形势,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会在面向党员群众宣讲过程中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显示出我们理论工作者的宣讲水平,使理论宣传论据充分,说理透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第三句话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就是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找准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设计专题,开展宣讲,做好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

第二,大家一定要增强创新理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理论宣传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的社会环境、传播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工作如何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理论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任务之一。理论工作要创新思路,我认为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转变传统思维定势和宣传模式,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大宣教观念,坚持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部署工作,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在内容上创新。理论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我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实际,回答一些譬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落实攻坚越坎的各项工作,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要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解疑释惑,提神鼓劲,更好地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第三要在形式上创新。在开展理论宣传教育中,要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群众参与的方法,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为了使这次集中培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市社科联作了认真准备、精心安排,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就消化好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成果,我向大家提出三点要求:

首先,要认真研读原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是集中全党智慧的经典之作。要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首先就要认真研读《建议》、《公报》原文。没有任何一篇辅导材料比原文更权威、更全面、更有效。大家一定要紧紧抓住原文,深入钻研,深刻领会,切实掌握其精神实质。

其次,要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大家作为宣传理论骨干,学习的要求比一般群众更高。既要学好原文,但又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原文上,还必须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学习参考一些权威的辅导资料,以加深理解,深化认识。通过认真听好专家讲座,进一步了解《建议》产生的背景,了解相关要求、举措的来龙去脉,以帮助我们提高向群众宣讲的效果。这次培训班安排的三个专题,都是紧扣《建议》内容提出的,大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好讲座。

第三,要及早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下一阶段,大家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向群众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是一门艺术,相同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宣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思考和谋划,结合实际思考,提高针对性,力求学习宣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群众欢迎。检验我们这次培训班办得是否有成效,最终要靠同志们组织学习宣讲的成效来体现。市委宣传部已下发专门文件安排部署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各区县可以比照市里的做法,结合实际,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

理论界范文篇4

这次培训班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安排了三堂专题辅导课,都是邀请省市专家主讲。这里我想结合当前理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深入推动理论教育工作,给大家提两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第一,大家一定要增强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武装自己,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和广大政工干部做好理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培训活动的初衷和目的。这里我重点讲三句话,第一句就是“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素质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平时认真的学习,光靠集中一段时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平时的自学,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系统而不零碎、全面而不片面、深入而不肤浅。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理论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做到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市在统筹发展各项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抽象的理论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第二句话就是“给人一滴水,自己需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必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政治理论到经济管理,从科技知识到文学艺术,从法律法规到政策形势,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会在面向党员群众宣讲过程中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显示出我们理论工作者的宣讲水平,使理论宣传论据充分,说理透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第三句话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就是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找准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设计专题,开展宣讲,做好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

第二,大家一定要增强创新理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理论宣传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的社会环境、传播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工作如何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理论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任务之一。理论工作要创新思路,我认为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转变传统思维定势和宣传模式,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大宣教观念,坚持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部署工作,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在内容上创新。理论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我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实际,回答一些譬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落实攻坚越坎的各项工作,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要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解疑释惑,提神鼓劲,更好地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第三要在形式上创新。在开展理论宣传教育中,要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群众参与的方法,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

为了使这次集中培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市社科联作了认真准备、精心安排,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就消化好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成果,我向大家提出三点要求:

首先,要认真研读原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是集中全党智慧的经典之作。要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首先就要认真研读《建议》、《公报》原文。没有任何一篇辅导材料比原文更权威、更全面、更有效。大家一定要紧紧抓住原文,深入钻研,深刻领会,切实掌握其精神实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其次,要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大家作为宣传理论骨干,学习的要求比一般群众更高。既要学好原文,但又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原文上,还必须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学习参考一些权威的辅导资料,以加深理解,深化认识。通过认真听好专家讲座,进一步了解《建议》产生的背景,了解相关要求、举措的来龙去脉,以帮助我们提高向群众宣讲的效果。这次培训班安排的三个专题,都是紧扣《建议》内容提出的,大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好讲座。

第三,要及早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下一阶段,大家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向群众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是一门艺术,相同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宣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思考和谋划,结合实际思考,提高针对性,力求学习宣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群众欢迎。检验我们这次培训班办得是否有成效,最终要靠同志们组织学习宣讲的成效来体现。市委宣传部已下发专门文件安排部署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各区县可以比照市里的做法,结合实际,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

理论界范文篇5

这次培训班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安排了三堂专题辅导课,都是邀请省市专家主讲。这里我想结合当前理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深入推动理论教育工作,给大家提两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第一,大家一定要增强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武装自己,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和广大政工干部做好理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培训活动的初衷和目的。这里我重点讲三句话,第一句就是“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素质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平时认真的学习,光靠集中一段时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平时的自学,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系统而不零碎、全面而不片面、深入而不肤浅。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理论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做到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市在统筹发展各项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抽象的理论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第二句话就是“给人一滴水,自己需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必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政治理论到经济管理,从科技知识到文学艺术,从法律法规到政策形势,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会在面向党员群众宣讲过程中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显示出我们理论工作者的宣讲水平,使理论宣传论据充分,说理透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第三句话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就是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找准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设计专题,开展宣讲,做好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

第二,大家一定要增强创新理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理论宣传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的社会环境、传播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工作如何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理论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任务之一。理论工作要创新思路,我认为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转变传统思维定势和宣传模式,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大宣教观念,坚持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部署工作,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在内容上创新。理论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我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实际,回答一些譬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落实攻坚越坎的各项工作,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要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解疑释惑,提神鼓劲,更好地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第三要在形式上创新。在开展理论宣传教育中,要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群众参与的方法,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为了使这次集中培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市社科联作了认真准备、精心安排,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就消化好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成果,我向大家提出三点要求:

首先,要认真研读原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是集中全党智慧的经典之作。要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首先就要认真研读《建议》、《公报》原文。没有任何一篇辅导材料比原文更权威、更全面、更有效。大家一定要紧紧抓住原文,深入钻研,深刻领会,切实掌握其精神实质。

其次,要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大家作为宣传理论骨干,学习的要求比一般群众更高。既要学好原文,但又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原文上,还必须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学习参考一些权威的辅导资料,以加深理解,深化认识。通过认真听好专家讲座,进一步了解《建议》产生的背景,了解相关要求、举措的来龙去脉,以帮助我们提高向群众宣讲的效果。这次培训班安排的三个专题,都是紧扣《建议》内容提出的,大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好讲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要及早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下一阶段,大家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向群众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是一门艺术,相同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宣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思考和谋划,结合实际思考,提高针对性,力求学习宣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群众欢迎。检验我们这次培训班办得是否有成效,最终要靠同志们组织学习宣讲的成效来体现。市委宣传部已下发专门文件安排部署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各区县可以比照市里的做法,结合实际,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

理论界范文篇6

这次培训班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安排了三堂专题辅导课,都是邀请省市专家主讲。这里我想结合当前理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深入推动理论教育工作,给大家提两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第一,大家一定要增强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紧迫感。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武装自己,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和广大政工干部做好理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培训活动的初衷和目的。这里我重点讲三句话,第一句就是“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素质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平时认真的学习,光靠集中一段时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平时的自学,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系统而不零碎、全面而不片面、深入而不肤浅。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理论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做到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市在统筹发展各项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抽象的理论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第二句话就是“给人一滴水,自己需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必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政治理论到经济管理,从科技知识到文学艺术,从法律法规到政策形势,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会在面向党员群众宣讲过程中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显示出我们理论工作者的宣讲水平,使理论宣传论据充分,说理透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第三句话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就是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找准基层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设计专题,开展宣讲,做好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

第二,大家一定要增强创新理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理论宣传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的社会环境、传播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工作如何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理论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也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任务之一。理论工作要创新思路,我认为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转变传统思维定势和宣传模式,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大宣教观念,坚持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部署工作,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在内容上创新。理论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我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实际,回答一些譬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落实攻坚越坎的各项工作,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要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解疑释惑,提神鼓劲,更好地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第三要在形式上创新。在开展理论宣传教育中,要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群众参与的方法,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

为了使这次集中培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市社科联作了认真准备、精心安排,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就消化好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成果,我向大家提出三点要求:

首先,要认真研读原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是集中全党智慧的经典之作。要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首先就要认真研读《建议》、《公报》原文。没有任何一篇辅导材料比原文更权威、更全面、更有效。大家一定要紧紧抓住原文,深入钻研,深刻领会,切实掌握其精神实质。

其次,要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大家作为宣传理论骨干,学习的要求比一般群众更高。既要学好原文,但又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原文上,还必须认真听好专题讲座,学习参考一些权威的辅导资料,以加深理解,深化认识。通过认真听好专家讲座,进一步了解《建议》产生的背景,了解相关要求、举措的来龙去脉,以帮助我们提高向群众宣讲的效果。这次培训班安排的三个专题,都是紧扣《建议》内容提出的,大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好讲座。

第三,要及早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下一阶段,大家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向群众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是一门艺术,相同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宣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思考和谋划,结合实际思考,提高针对性,力求学习宣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群众欢迎。检验我们这次培训班办得是否有成效,最终要靠同志们组织学习宣讲的成效来体现。市委宣传部已下发专门文件安排部署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各区县可以比照市里的做法,结合实际,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讲工作。

理论界范文篇7

一、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否定

在介绍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前,首先需要明确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说“某一属性的计量,不应等同于某一种属性的会计。只有某种可用货币计量的属性同确认结合起来,这时我们才称它为历史成本会计或公允价值会计。”就是说单有公允价值计量形不成公允价值会计,必须将公允价值计量、确认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其为公允价值会计。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就是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信息是否有用的研究。会计理论界一方面肯定公允价值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来说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但另一方面又否认公允价值会计。代表人如葛家澍在《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中,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无用的,因为它是估计数字,估计数字若在资产、负债、权益和收益中确认,这就歪曲了财务报表的数字。再如JamesCataldo&MorrisMcInnes在《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的作用》一文中,认为企业价值需要借助金融模型估计,传统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的净收益指标是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但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了逻辑一致性,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对权益股价模型的应用造成了干扰,从而损害了财务报表对投资者的有用性等等,其他类似的观点不再一一详述。

二、实证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肯定

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利用奥尔森(Ohlson)模型,讨论公允价值会计与股价的相关性,以此验证公允价值会计向人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例如:邓传洲在《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中以B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从1997年至2004年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也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并以2001年至2004年B股公司为样本,得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票收益率具有价值相关性。吴战篪、罗绍德、王伟在《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中以2007年沪深两市1635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再如刘永泽(2010)等,在此不一一列示。

三、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产生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投机性股票持有者的原因

1.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决策有用目标基础之上的,即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论。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作为一类新出现的信息使用者(相对于会计对传统所有者的研究而言),会计界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2.金融市场上的股价变动大多是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买卖双方比例均衡点变动的结果。因为传统的股票所有者为了控制企业,要保持占有企业一定份额的股票,所以一般不会变更持股量,不会进行市场交易,也就不能影响股价的波动。

3.会计理论界对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及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三点,本文对投机性股票持有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的不同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投机性股票持有者与传统所有者在持股动机上存在着质的不同,引起了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金融市场信息需求的不一样。前者由于处在动态的金融市场中,它需要会计信息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和相关性;而后者对信息的需求较前者要多得多,不仅包括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准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传统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所以传统所有者出于保护产权的目的需要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从经营业绩中分析企业的核心能力,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除此之外,传统所有者为了激励经营者努力提高经营利润,需要根据经营者经营业绩的好坏给予奖惩,以此引导经营者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公允价值会计提供的信息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及传统所有者需求的信息的关系

1.处在随时变化的金融市场中的投机性股票持有者要求信息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和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市场动态、及时地反应,符合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要求。

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信息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需要的信息相吻合,即公允价值会计能满足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求,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点。

2.公允价值会计不能提供准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因为它没有确认风险。根据我国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规定,可以得出利润表中只反应了损益总额,没有反应金融资产在计量日的风险。风险和收益的不配比,使人们不知道利得是优质的还是劣质的,不能确定企业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也就不能保护产权。风险和收益的不配比,使传统所有者无法正确判断经营者业绩的优劣,无法对其进行奖惩。如果奖惩不合理有可能误导经营者的行为,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例如在宏观经济繁荣时,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公允价值会计反映了大量的利润或者净资产的增多,与利润挂钩的奖励也随之增多,有可能导致经营者不考虑风险,盲目进行投资;而在宏观经济萧条时,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下降,公允价值会计反映了大量的损失或者是净资产的大量流失,与利润挂钩的惩罚也随之加大,有可能导致经营者大量抛售价格低于基础面价值的资产,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所以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反映不全面,不能满足传统所有者对信息的需求。

3.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公允价值会计能满足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传统所有者对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需求;又因为金融市场中股价的变动是由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引起的,所以实证界对公允价值会计与股价相关性研究实质上是站在金融市场的角度,对公允价值会计与投机性股票持有者对信息需求的相关性研究,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是采用产品市场的会计理论,而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对传统所有者信息需求的研究。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理论界与实证界的角度不同。

四、结论

理论界范文篇8

一、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然关系分析

对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行政法学性质的定位。在法学体系中,行政法学虽面临许多理论问题,但在总体性质上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即行政法学应立足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行政法律制度既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在其研究重心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各有侧重。应用法学以实践为基础,并以促进实践发展为宗旨;而理论法学则着重于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规律的研究,为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一般性理论指导,并不直接以现实的法律实践为研究重心。

当然,这不是说,行政法学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是强调行政法理论要服务于行政法的实践,并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行政法理论与实践不相关联,或对实践毫无指导意义,那么,行政法学的研究也就偏离了正确方向。

笔者认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行政法实践为行政法理论的研究重心

行政法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法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技术。在行政组织形态的设计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如行政分权的思想,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等需要法律的肯定和落实。在管理方面,如行政机关对经济的调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及管理手段等都需要相应法律保障。现代行政管理非常复杂,传统的行政手段有很大局限,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所需的各项法律制度也就成为实现行政目标的手段。当然,行政法的目的还在于在确认、扩展公民的行政权益以及控制行政权。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行政资讯权,行政听证权等都需要相应行政法律制度的肯定和保障。对行政权的控制也要借助于相应的实体和程序制度才能实现。

第二,行政诉讼实践。行政诉讼主要涉及公民的行政诉权和国家行政审判权。为保障公民行政诉权的实现和国家行政审判权的合理运作,行政诉讼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审级制度、受案范围制度、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庭审制度、裁判制度,执行制度,以及法院体制、法官制度等都需要合理建构。

第三,其它社会实践。行政法律制度最富有开放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任何变迁与发展,都要求行政法制度作相应的变革。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激烈竞争,要求行政法律制度体现效率性,中国加入WTO组织则要求政府减轻规制、政府的的运作更为透明和公正。

行政法理论要着眼于上述三类实践,研究应然的行政法律制度,研究行政法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对现行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当然,行政法研究要立足于我国的行政法实践,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研究的排斥,如行政法的发展规律,国外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等都需要系统研究。这里强调的是,行政法研究,无论是深层次的理论探索,还是具体问题的探讨,都不应脱离我国的行政法实践。

(二)行政法理论应服务和促进行政法制度的发展

行政法理论要以促进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为宗旨。行政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指导行政法体系的建立。虽然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都在寻找行政法治之路,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历史传统、法律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行政法治的模式上各有特色。如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行政法律制度以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制度为核心,而在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则注重各项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行政法学界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研究和论证,为我国行政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指导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行政处罚制度等,但仍有大量的行政法律制度正在建立或需要建立。行政法理论为具体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立和完善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各项行政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具体内容,尤其是有争议的难点、焦点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仔细论证。

第三,指导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在具体的法律操作层面,行政法理论具有独特作用。行政法研究需要解释法律规范的涵义,适用对象和范围,更要揭示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以确保行政法规范适用的正确和统一。

第四,推动行政法治理念的形成。行政法律制度的建构和运作需要法律文化的支撑,没有相应的法律文化,再好的法律制度也难以真正有效运行。而行政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除了依靠制度运行所带来的促进外,还需要行政法理论界的推动。行政法律制度中蕴涵的民主、公正、理性等公法理念的形成和普及都需要行政法理论的支持。

(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应处于良性互动状态

从动态角度看,行政法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历史上,行政法最早出现于法国,行政法理论则在法国行政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英国、美国的行政法理论都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行政管理的变化,行政权的扩展相关。行政法理论一旦产生,又对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互动。行政法理论促进了实践的发展,而行政法实践中的创新和困难又推动着行政法研究的深入。在西方许多国家,行政法理论与实践都表现出良性互动关系。

二、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问题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然关系,决定了行政法的理论界与实务界需要相互配合。一方面,行政法研究要深入实践,着力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行政法;另一方面,实务界要为理论界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并要及时采纳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远没有理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具体表现为:

(一)理论研究脱离实践

虽然二十年来,行政法学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行政法实践的发展,但客观地说,行政法理论研究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以下问题十分明显:

第一,许多行政法领域缺乏研究。作为行政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充分关注,国立大学、国立科研机构等公法人至今仍游离在行政法规制之外。部门行政法学尚不发达,行政法学界几乎没有人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部门行政法学上。另外,我国加入WTO组织的谈判和准备工作已进行多时,而且WTO规则主要涉及各国政府的运作,但行政法学界对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

第二,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管理实践。行政法研究中有不少“成果”流于空泛,甚至是在不了解实际运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方面,对实践中的创新,学术界反映缓慢,如行政管理中的综合执法、国税与地税的分离、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以及依法治理的实践等,都没有引起行政法学界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行政法的许多“理论”又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如在我国盛行了十多年的行政主体理论在规范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权的设定和分配方面无能为力。更有一些学者喜欢生造理论,貌似高深,实则不知所云,不说指导实践,就是学人要将其读懂都非常困难。

第三,行政法理论脱离行政诉讼实践。与脱离行政管理实践一样,行政法理论也与行政诉讼实践相脱节。行政法学界很少真正深入实际考察,不了解行政诉讼的实际运作,因而对实践面临的问题不敏感,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另外,法学界比较热中于对国外行政诉讼理论与制度的探讨,与本国的实际相去甚远,无法为我国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实务部门排斥理论(界)

近些年来行政法实践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要归功于理论的指导,但实务部门对理论(界)的排斥却越来越明显。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务部门封锁信息。部分实务部门对实践中的创新和难题有意无意的封闭,不与学术界进行交流。甚至于有些领导人从经验主义出发,鄙视学术研究,鄙视研究人员,遇到难题总是绕开学术界自己研究、自我解决。

第二,实务部门很少参与理论研究。除个别人员和城市外,实务界对行政法理论研究缺乏兴趣和参与。行政官员和法官大多忙于实际工作,而且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领域,对理论界的研究不关注,对行政法理论的整体发展不敏锐,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自觉运用行政法理论。

第三,实务部门拒绝采纳理论成果。实务界对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不重视、不采纳或极少采纳,而是自行其是。结果造成了行政法理论被束之高阁,实务部门我行我素,理论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实现。

三、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深层次文化传统的影响,又与制度的欠缺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缺乏行政判例制度

无论是采用判例法的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实行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承认行政判例的效力。行政判例往往成为联结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实践(包括行政管理的法律实践和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创新和弊端得以显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行政法理论研究的成果又常常透过行政判例而为实践所肯定。由于我国一直奉行严格的成文法传统,行政判例制度至今没有建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二)缺乏合理交流机制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而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一方面,行政机关或法院吸收行政法专家参与管理或行政审判;另一方面,大量的重要官员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进入理论界,从事行政法的教学和研究。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虽也有部分接触,如共同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学者参与案件的论证,但交流的范围仍过于狭窄,相互了解的程度有限。

(三)咨询论证制度不健全

咨询论证是理论界参与实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目前,行政法学界参与行政法律的制定已成为惯例,《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都是在学者们的参与论证下完成的。相比之下,大量的行政立法、行政政策的制定以及部分司法解释等却缺乏学者的参与。即使学者参与,也只是零散的,浅层次的介入,没有形成定制。咨询论证无论对实务部门还是对学者都没有制度上的约束,随意性大,效果不理想。

(四)学术研究手段落后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能否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在这里,实证研究必不可少。多年来,行政法学界并不十分重视实证研究。鉴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学生很少走出校门,在行政法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实践方面的要求,其结果造成理论研究脱离实践。另外,学术界一直缺乏合理分工,大多数行政法学者没有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常常是泛而不精,更谈不上深入实践研究。学术研究手段的落后影响到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思想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官本位”、“行政至上”观念的影响,有些官员法治意识淡漠,对行政法治有抵触情绪,对规范行政权、控制行政权的理论研究不感兴趣,甚至于采取敌视态度,自然更不愿意与理论界合作。另外,实务界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影响到实际部门对行政法研究成果的合理吸纳。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司法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信息收集困难等。从更深层次看,还与我国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关联。

四、走出误区的建议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态既影响行政法学发展,也阻碍着行政法治进程,因而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如何走出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误区,值得认真研究。我们认为,除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研究手段和在学术界进行合理分工外,更要建立有效制度,以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以下制度可以考虑:

(一)确立行政判例制度

如前所述,行政判例制度是连接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通过行政判例,可将行政管理实践、行政诉讼实践和行政法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行政判例反映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行政判例中的判决意见也反映了实务界对有关问题的态度,行政判例更以其完整公开的特点为行政法研究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学者们可运用行政法理论对行政判例进行分析评论,从而为实务部门的制度改革提供指导。当然,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不仅于此。行政判例制度可弥补成文法之不足,法官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对法律规定作出新的阐释。行政判例制度还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

(二)确立人员交流制度

这里包括二项内容:其一,鼓励学者到实务部门任职,包括短期工作和长期任职。前者如学者参与行政案件的审判,参与规章的制定等,后者如学者到法院担任法官或行政官员等。当然,学者也可以到实务部门兼职。学者到实务部门工作,可以把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实践的发展。其二,鼓励实务部门的官员、专家到理论界工作。这里包括工作调动,也包括离任的官员、法官到大学、研究机构工作。这些官员、专家赋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实践中的创新和问题带到研究中来,可以提高理论研究的实用价值。

(三)确立信息交流制度

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信息交流可以有多种。如实务部门可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用合同方式委托给学者研究,并为其提供研究环境和条件,也可以由实务界的人员与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攻关研究。再如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由实务界通报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由理论界通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信息交流可以极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界范文篇9

一、关于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体系

王观松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对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存在着疑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偏重于理论的表现形式而忽视了理论的实质内容。从表现形式上看,邓小平的著作主要是一些报告、讲话、谈话和批示,几乎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表述的大都是明确的论断和观点,一般没有更多地展开。如果仅从这方面看,邓小平理论似乎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科学体系,主要不是看它的表现形式,而是要考虑它的实质。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丁俊萍教授认为,衡量和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有客观标准。理论界有学者认为主要标准有三条:一是看它是否有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了所论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二是看它提出的一系列论断与观点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三是看它的主要论断与观点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一般而言,这三条标准是可行的,但要判断作为一个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是否形成了科学的体系,还应该加上一条,即看它是否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全局性的积极影响。邓小平理论符合这四条标准,因为:第一,它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一以贯之的主题,并且予以科学的揭示和回答;第二,它提出的一系列论断与观点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其中的精髓;第三,它的主要论断和观点,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第四,在它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见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全局性的积极影响。因此可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孙来斌认为,像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经典作家一样,邓小平不是为了构建一个所谓的体系而坐在书斋里从事理论研究,他不是专业的理论家,但兼有理论家和革命家的双重品格。邓小平理论是实践的产物,邓小平提出的每一个重要论断和观点都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理论是不是科学的体系,最权威的检验标准还是实践。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

石书伟认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此问题作了非常明确的回答,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这样的概括符合真理的辩证特性,体现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绝对真理。但是,邓小平理论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所有问题,它在各方面都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真理。因此,在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又要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着眼于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的理论思考,努力促进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许月梅认为,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始到党的十五大,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共进行了八次概括,每一次新的概括都促进了人们对邓小平理论内容和本质的认识和研究。其中,就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揭示而言,199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和统一印发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影响最大,迄今为止,理论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超出《纲要》列出的内容范围。事实证明,确实像党中央在印发《纲要》的通知中所指出的那样,《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当然,对各方面的内容还可以作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理论界讨论较多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主题”、“核心”问题,丁俊萍教授认为应该对它们作必要的分析,以弄清其区别和联系。“精髓”的含义是精华,它可以是事物的核心,也可以是贯穿和体现在整个事物之中的灵魂;“主题”通常指作品、活动等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核心”则是事物的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三者的区别。但是,三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精髓是反映和表现主题必须贯串和运用的思想路线、方法论原则,核心是作品、活动等中对主题反映和表现得最突出、最集中的部分。弄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后,我们不难发现,理论界有的学者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当作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精髓,有时又将其称作为核心,这是值得商榷的。丁俊萍教授还结合党的历史谈了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她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变贫穷、专制、愚昧的中国为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主线。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不仅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将其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加以强调,并以此为中心构建整个理论体系。

对于理论界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现状,王观松认为,国内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认识或概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中央的文件;二是老百姓的理解;三是理论界的研究。在这三类认识或概括中,中央文件最权威也最严谨,但由于文件的规定性使得其概括比较简明,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老百姓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最形象、最通俗,但不够严谨、不够全面和系统,存在着简单化倾向;理论界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虽然促进了对邓小平理论的全方位探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一是给人们以邓小平理论无所不包的印象,这样就容易将邓小平理论教条化或泛化;二是有的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观理解,削弱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因此,应该综合三类概括各自的优点,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理论界范文篇10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增长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早期经典理论经济学中,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移动生产函数或者生产可能性曲线促进经济增长;其传导机制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以及把创新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新帕尔格雷夫经学大词典,1996)。[9]理论界通过经济增长核算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根源,由此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研究的兴趣高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因素,通过总量生产函数将其纳入经济系统,阐述了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原因,使经济增长模型对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变得更加有解释力。但是,这些经济模型在以下几方面受到学术界广泛的争论。一是技术进步的简单概念是被塞进总量生产函数作为一项来分析的,包含一切导致生产函数移动的要素。这种说法过于笼统,无法准确描述技术进步的原因,易忽略现实技术进步的某些重要方面。二是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丝毫不依赖资本积累和经济体系内的其他变量,使技术进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技术进步无需成本,与现实经济中技术进步需要大量研发投入、高额技术转化成本的事实不符。四是为使稳定增长成为可能,技术进步采取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但却不能解释是什么理由以及依靠什么机制使得技术进步正好是哈罗德中性的。基于上述列举的诸多原因,以一个不变比率进行的非物化技术进步概念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需要提出更为成熟的经济增长模型。理论界一条重要的研究思路是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由外生因素到内生因素转变。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主要试图解释发明和创新的速率与偏向内在地由经济系统决定,基本沿三条路径展开研究。一条路径是进一步拓展生产要素的内涵,将技术进步物化到生产要素中,通过“有效生产要素”的概念改变先前生产函数关于生产要素性质的某些假定,使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可能,如时期性经济增长模型(Solow,R.M.1960)。[10]该模型认为,新的投资是新思想的传导机制,提高新投资的比率会影响技术进步的速率;其逻辑传导路径是资本形成→工业设备的现代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这种新投资的比率影响技术进步速率的内生化思路重新肯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并为测度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贡献提供了新依据。人力资本模型是将技术进步物化到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另一尝试,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改进人口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Schultz,TheodoreW.,1961)。[11]第二条路径是将知识和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变量纳入生产函数,通过建立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的外溢效应与传统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有效地统一起来,仍然在完全竞争均衡的基本分析框架下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这种内生化技术变化的思路最早由宇泽弘文尝试(Uzawa,H.,1962,1963),[12]后由以罗默、卢卡斯和格罗斯曼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家继承和发展。第三条路径是提出一些新的生产函数来代替总量生产函数对技术进步的刻画。如技术进步函数(Kaldor,N.1955,1962)与创新可能性边界(Kennedy,C.1962,1964,1966)两种经济模型一改先前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分开描述的不足,阐述了要素积累率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要素积累率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但是,技术进步的原因与速度在这些模型中仍然没有得到清楚的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理论界沿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内生化的机制将研究继续深化。罗默从知识积累产生于资本积累的角度(Romer,PaulM.1986)、[13]卢卡斯(Lucas,RobertE,Jr.1988)[14]从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效应角度进一步深化了技术进步内生化机制。以罗默的第二代模型为起点,新增长理论家开始引入成本的概念直面研究知识积累和创新的来源及传导机制,指出只要创新的收益大于研发成本、创新的溢出效应足够大,经济增长就能自我维持。另一方面,理论界进一步拓展了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打破了完全竞争均衡的传统分析框架,将产品品种增加和质量升级纳入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尝试在垄断竞争的新经济环境下,注意非均衡动态路径,引入研发投入、“创造性破坏”、行业领先者等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根源和传导机制,得到了许多对中国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的绩效评价

早期西方经典理论以经济增长为主题,按全要素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标准,认为如果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在50%以下,基本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15]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书籍和专著,试图或简或繁地计量技术进步对形形色色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索洛余值法确立了早期经济增长核算的基本分析框架,该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技术进步,对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测度,得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主要源泉的结论(Solow,R.M.1957)。[16]这种测度结论的准确性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在两方面受到经济学家的质疑:一是将余值部分全部归为技术进步因素,排除了其他因素影响,夸大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二是将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视为同质的假定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忽视了要素投入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衡量。对此,学术界持续地改进了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技术进步的精准度。如丹尼森将知识的进展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单列出来,并从总量层面上考虑了劳动投入的多样性,从而极大地缩小了经济增长中不能直接由实证测度因素所解释部分的大小,并细化了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认识(Denison,E.F,1962)。[17]乔根森在丹尼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增长因素中资本投入因素的多样性,并落脚在各产业部门而不是总量生产函数的层次上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余值”的范围(Jorgenson,D.W.,1967)。[18]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投入的增长都依赖于构造投入度量的方法。于是,一部分学者在进行经济增长核算分析时,尝试对不同国家生产率与投资(Grossman,GeneM.andElhananHelpman.,1994)[19]以及生产率与人均收入之间(Islam,Nazrul.,1995;Klenow,peterJ.andAndresRodriguez-Clare.,1997)[20][21]的关系进行实证测度,以期对影响全要素增长率的因素进行更深入地研究。27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反对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对技术变化的度量(K.I.CarlawandLipsey,R.G,2002,2003),[22]认为因为大量技术变化涉及资源有成本地向研究和发现活动配置,这些资源仅得到正常回报,当技术被发现且实施时,技术变化的价值转化为投入成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应该为零。还有一些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如全球创新指标(Stella.Liu,2011)和衡量地区(TimothyF.Slaper,2010)、一个城市(MichaelR.Bloomberg,2010)或一个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DavidJ.Spielman,2011)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增长的力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开阔了研究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视野。总的来说,尽管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近似度量还存在一些质疑甚至争议,但将之作为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仍是一个有较高认可度的指标;不过,理论界还需要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绩效评价。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因

关于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原因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一些学者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研究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因,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亚当•斯密,1776)。[23]还有学者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研究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因,认为生产要素稀缺性及其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要素间替代本身就是刺激发明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JohnRichardHicks,1960);[24]这种分析思路被后来一些学者发展为诱致性技术变迁模式,用来分析某一特定行业技术变迁的原因和发展路径(速水佑次郎,1998)。[25]也有研究注意到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和企业家精神对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JosephA.Schumpeter,1934),认为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精明、理智和敏捷、事业心等创新精神和对利润的追求不仅是经济体系不断改组的运转工具,而且也是包含社会上层在内的各种要素发生连续变化的传递手段。[2]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原因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的。阿罗(Arrow,K.J,1962)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模型”(Schultz,TheodoreW.,1961)开创性地将无意识的生产经验积累和有意识的教育投资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内生化来源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促进了知识经济化与经济知识化的一体化研究。随着技术进步原因的内生化,特别是当理论界将技术进步物化到生产要素中,那些促进生产要素积累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分析经济增长原因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模型被艾林•杨继承和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微观层面系统地形成了博兰德—杨、基母—莫塔迪、贝克尔—墨菲三种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增长模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微观机制。[26](P546-576)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发明与创新、人力资本以及交易费用等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使理论界开始进一步关注技术进步的成本、依托载体、经济背景等,并以更规范的研究范式讨论知识的进步及其与市场的联系。当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代替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成为分析技术创新的经济背景后,技术创新的成本、研发投入、专利、市场结构、企业内部特征和产权组织等会影响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效率的观点逐渐形成理论界的新共识。[27]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使学术界对知识和技术内生化的认识进一步向前推进,认为资源投入量、企业的作用、隐含知识存量,外部性、获利能力与不确定性、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将影响或制约一国获取知识和积累技术的能力。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扩散与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