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6:33:27

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范文篇1

劳务经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日趋走向成熟。近些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改善服务,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不断增加,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仅仅依赖土地生存的意识逐步淡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态势:从事技术、管理工种的多了,向全国范围转移和国际劳务输出的多了,政府有序组织的多了,长期稳定务工的多了,劳务收入在输入地就地消费的多了。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为外出务工农民和用工单位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减少“盲流”,使劳动力转移组织化、有序化。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障碍,为发展劳务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最近几年间,我国开始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地正陆续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松动,农民获得了对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也是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一次全新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使企业获得了招工、用工、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制度方面的条件。

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劳务输出将有较大的发展。当今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巨大,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各地输出国境以外的劳务剧增,全球已达1亿人。2003年末我国在外各类人员仅52.5万人,与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国数以百万的规模差距很大,我国的国际劳务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成员国进一步向我国开放劳务市场,一些对我国劳动力限入的国家将逐步取消限制,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国际劳务市场。现在,我国国际劳务输出的普通劳务市场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日本、东南亚地区向中东、非洲和拉美发展;高级劳务开始打入欧洲市场,如英国、德国方面的高层次劳务需求明显增加。尤为重要的是,国际劳务市场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这为我们向国际劳务市场输出劳动力提供了大好机遇。

当前,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有利因素很多,但制约因素也不少,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务工人员量多质低和外出务工环境不优的问题。要使农村劳务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要建立起劳务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让农村劳务输出机制发挥长久的作用,以机制自身的运行来产生效益。

加快经济发展,拓展就业空间。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必须从农内改造(即传统农业改造)和农外发展两方面着手。从农内来讲,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好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消化。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开发农村资源,支持和鼓励农民经营、发展二、三产业,突出发展第三产业,扶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从农外来讲,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建设一批投资小、见效快、无污染、资源可再生、并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新型产业,既发展经济,又启动市场、扩大就业。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实现小城镇建设、企业壮大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三赢”。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内外劳务市场。

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劳务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实现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方向转变,更能有效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制定农民就业培训规划,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等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就业计划指导范畴。普及义务教育,经济发达县区可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文化素质。整合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劳务培训。安排专项资金,免费对社会弱势群体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初中级技工为重点进行系统培训,开展二、三产业迫切需要的而文化知识要求又不高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并把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鉴定相结合。

劳务经济范文篇2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37700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28000人;城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200人,其中异地培训500人,中长期培训占5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发展劳务经济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明确责任任务,早动手、早安排。各乡镇、办事处要对本辖区劳动力状况进行详细摸排,摸清剩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掌握的技能、务工地点、从事职业、劳务收入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心中有数。同时,要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为全市劳务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各乡镇、办事处及各相关部门要从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入手,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对企业降压减负,实行更加优惠的土地和税收减免政策,扶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壮大,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降低准入门槛,对新创业的小企业,要减收或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定出台创业就业园区的扶持鼓励政策,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并给予更加优惠的自主创业政策,激发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及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围绕扶持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开发社区服务安置就业。

(三)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引导劳务输出、提升就业质量、培育劳务品牌、促进产业发展。培训对象主要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已经输出到市外的务工人员、市内企业的在岗职工、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复转军人、残疾人和大学生等人员。培训工种要以高中级技能为主。已经落实就业去向的,培训以部门组织为主,乡镇(办事处)协助,尚未确定就业去向的,培训以乡镇(办事处)组织为主,部门协助。要通过培训,确保已经在岗的人员转变身份,由农民工转变成产业工人、职业人员,技能大幅度提高,在城市能够稳定生存。培训形式既要组织以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主的长期培训班,也要组织以专项技能提升为主的中短期应用型人才培训班;既要在当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也要深入输出集中地开展培训;既要在学校集中授课,也要根据实际需要,以以师带徒的形式把培训办到工厂车间和农村田间地头。今年,要在爱立特建设一所技工学校,在重工业园区建立一所职业培训学校,同时,要切实发挥好现有的职业学校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培训能力和水平。每个乡镇(办事处)都要挂牌成立“劳务经济培训学校”,由各乡(镇)长担任校长,每个村(社区)成立“劳务经济培训服务站”,站长由村(社区)委会主任担任,切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资金除上级和地方财政补贴外,农口、扶贫、科技等部门的专项资金也要向这方面倾斜。各乡镇、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在培训工作前和培训工作后,有关培训申请、培训计划以及鉴定等事项都要与就业局进行联系。

(四)抓好劳务输出组织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在丰镇籍务工农民比较集中的区内外其他城市,设立劳务输出驻外联络站,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同时,联络市在呼、包、鄂三地建立的劳务输出服务驻外办事处具体负责向所在城市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协调参加社会保险和维护正当权益等工作。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办事处)、村(社区)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同时,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特别是要加强村委会(社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保障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通过劳务输出组织服务机构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使群众自发的无序外出务工向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转变。各乡镇、办事处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减少盲目性,增加可靠性;二是由单个人劳务输出向举家搬迁劳务输出转变。各乡镇、办事处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全家外出或举家搬迁,实现彻底转移。对于举家搬迁转移的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允许和鼓励其采取转让、转包、出租、互换、托管等方式,将承包耕地进行流转,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向带回技术和资金回乡创业转变,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各乡镇、办事处在资金、技术、场地、政策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他们返乡创业。

(五)通过建设创业就业园区促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将我市融入京津晋、呼包鄂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商贸流通、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在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中扩大就业。从2012年开始,利用几年的时间,力争培育建成市级重点园区2个,吸引入园企业100家以上,吸纳城乡劳动者就近就地转移3万人以上;旗县级重点就业园区2个,吸纳就业10000人以上;乡镇高效农牧业就业园区8个,吸纳就业2500人以上。同时,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十二五”期间,力争吸引1000名外出人士返乡创业,带动6000名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实现就业。

劳务经济范文篇3

一、直辖十年来我市已趟出一条劳务输出的成功路子

我们一直把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三农”难题的破解之策,大胆探索和实践,趟出了一条新路子。特别是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劳务经济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经济”之后,各区县、各部门都有一些切实的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积累了一些新鲜的经验、涌现了一批先进的典型。到去年末全市已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70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6%。这主要得益于“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政府与市场联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40个市级部门组成了市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专司其职,区县建立了相应的工作体系。**年以来,投入财政性资金4亿多元,用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在强化宣传引导、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注重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充分调动企业、学校、中介机构和民间力量组织劳务培训、输出,全市劳动力成建制转移输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如江津区津北建筑公司,使用农民工2万多人,将建筑劳务市场拓展到18个省市,并将重点锁定在北京,中南海的建筑维修就是由他们来承建的,这是**的光荣。在**进京的65家劳务企业中,该公司输出农民工规模等四项指标雄居第一。

二是坚持以中长期培训为主,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近三年来,我们狠抓中长期技能培训,全市共完成订单培训58.45万人,就业率达98%。截至去年底,全市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116万人,占转移总数的16.4%。其中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有11万人,占培训人数的9.5%。技能培训催生了职教产业,市区和一批区域性职教中心迅速崛起。发展态势最好、也是起步最早的永川“职教城”,现有在校生7万多名。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去年我们对“三类”人员实施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政策,有4.68万名学生从中受惠。今年,这一政策又拓展覆盖到了福利机构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孤儿和退役士兵。

三是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精确设计,定点落实。针对三峡库区就业困难的特殊矛盾,我们制定实施了“双零”转移的目标,2963户城镇移民“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了就业,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零转移就业家庭”可望在上半年消除。去年下半年,主城区与库区重点移民区县建立了对口支援新机制,仅半年时间,对口支援集团就吸纳了1.3万名库区劳动力就业。对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我们分类进行培训辅导和职业介绍。如将青年农民推荐到大中型企业,培养成为稳定转移的技术工人;鼓励竞争力较弱的中年农民不拘方式打短工、挣现钱。

四是坚持“输出”与“回引”互动,在劳务输出中锻造能人。全市344家职介机构、88个市外劳务窗口和市政府6个驻外办事处发挥了劳务输出前沿阵地的作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劳务输出地得到巩固,还积极开拓了新疆、云南等新的务工基地。去年,组织11.59万农民到新疆摘棉花,挣回务工收入2.35亿元。今年,市政府又与新疆建设兵团签订了长期劳务合作协议,确保了我市季节工持续规模输出。同时,积极导演“凤还巢”,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年以来,全市返乡创业农民申办个体工商户6.5万户,创办有一定规模的企业4798个,总资产达46.9亿元,年产值73.6亿元,吸纳务工农民27.1万人。

五是坚持对农民工维权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统一,促进城乡和谐。**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的试点工作,颁布实施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在规范化管理方面,为140多万进城务工农民办理了流动人口居住证,仅**年办证务工农民就达到89.9万人。在开展组织化维权方面,去年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6万件,使5256名农民工得到法律援助。我们还与广东、浙江等30多个省市建立了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在人性化服务方面,主城区建成“农民工公寓”36个,为1.3万农民工提供了廉租住房;定点落实农民工子女就读中小学校133所,每年减免各种费用1亿多元。广厦**一建创造了“善待好、组织好、教育好、管理好”农民工的“四好”经验。在农民工的原籍地,如南川、忠县大力推行“全程”服务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些经验很宝贵,更值得发扬。但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抽样调查表明,我市只有19.1%的农民工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拥有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的还不到1.5%。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竞争力的发挥。二是组织管理的触角还不够周延。特别是中介组织培育不理想,作用不显著;输出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服务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数农民工还是“亲带亲、邻带邻”,“散兵游勇”式的外出务工。缺乏像开县、云阳拆房工,以及巴南石龙技工、**装卸工等成建制、专业化方向的输出渠道。三是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不健全。乡镇、村社一级仍然是薄弱环节。我在调研中发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委会主任和村长大致能说清楚外出务工人数,但绝大多数对当地农民的去向心中无数,更不用说服务跟进了。四是农民工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全社会创业氛围不浓,特别是农民工“小有所成”与“小富即安”相生相伴,大力弘扬不甘人后、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五是权益保障仍未完全到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急需更新与跟进。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有超过6成的农民工未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合同,合同的规范性亦需改进;尚有3成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部分农民工全年医疗费用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达14.4%,成为进城务工经商农民难以承受的负担。同时,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仍未根本改善。这都有赖于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地探索、努力地解决。

二、把劳务经济打造成为“第一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市第三次党代会围绕**新阶段发展“314”总体部署,突出城乡统筹这条主线,谋划“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把劳务经济发展真正打造成为“第一经济”,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劳务经济是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也是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这是必然趋势。农民工队伍是工业化的新生力量、城镇化的先头部队。直辖以来,我们着力实施的“三百”工程及现在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循着这一发展方向,也是卓有成效的。从产业结构看,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产值份额不断缩小。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24.2∶39.9∶35.9调整为**年的12.3∶43.0∶44.7,农业增加值份额减少了11.9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实现身份、职业、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农业领域就业的份额也不断减少。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96年的58.3∶18.6∶23.1调整为**年的48.4∶19.2∶32.4,农业就业份额减少了9.9个百分点。两个“涉农份额”的减少,从宏观效益上讲,推动了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升级;从微观效益上讲,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后生产和生活质量,也让继续生活在农村的人能更多地分享诸如安全饮水、乡村公路、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服务。

第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富矿”,必须加快转化为人力资本。我市农村劳动力有1300多万人,富余900多万,剔除700多万已经转移的,尚有2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寻找转移门路。劳动力作为第一资源,开发利用得好,就会转化成为“富矿”,成为现实生产力。山东如意、宁波雅戈尔,青岛双星、海尔,温州奥康鞋业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先后落户我市,固然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趋势,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拥有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突出优势。可以说,质优价廉的劳动力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全国乃至全球,当前正在发生一个深刻的变化,即劳动力已经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局部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频繁。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工荒”已初见端倪。前不久,主城9区与万州、涪陵、**等区县同时拉开民营企业招聘周大幕,可惜的是过半企业没有招足人员,甚至出现了招工岗位比求职人员还多的景况。可以预见,随着我市“一小时经济圈”发展上档提速,用工需求必然大增。今天发达地区的“民工荒”在不远的将来极有可能在我市主城区上演。所谓“民工荒”,其实荒的是“技工”而决非“普工”。这意味着相关制度变革的临界点已经到来。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抓住机遇,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刚才接受同志颁奖的赖长春同志,就是搞数控车床的,像这样身有长技的人多多益善。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在带动农民增收上可收“吹糠见米”之效。仅靠“两亩地一头牛”的传统耕作方式,农民难以增收致富,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事实。发展劳务经济,把相当数量的农民从农业中分流出来,拓展非农就业空间,就能够增加收入。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7.2%,固然有物价上涨因素,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务工收入的增长。**年以来,全市劳务总收入由133亿元增加到283亿元,年均增长18.8%;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由548.2元提高到1210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9%提高到42%,占据了农民收入的“半壁河山”。去年我市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比上年增加194元,对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18%。在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在粮食总产量、农业增加值负增长的背景下,有力支撑了农民收入不减反增2.3%。对农民而言,发展劳务经济是增收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解决生计问题的一条保障线。

第四,劳务经济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契机和条件。现代农业的核心在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耕地人均占有量大大增加,缓解了人地矛盾,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有了提高的可能。因为输出一个劳动力,就等于在家劳动力的生产效率翻了一番。同时,为土地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契机。以农机化为例,直辖之初我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是2%,居全国倒数第二位,去年提高到了11%。进步不小,但潜力依然很大。随着大量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减少,就必须通过机械化进行春种秋收、施肥除草乃至农副产品加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随之提高。

第五,发展劳务经济将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目前我市农村面源污染带来的COD已经接近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所排放COD量的总和,十分惊人。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有限的土地承载了太多的负荷。要想在有限的资源下达到小康目标,必须同时做好“加法”与“减法”两篇文章。“加法”就是增加环保投入、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构建起广袤的生态环境屏障。“减法”就是减少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人口,减少人类活动对土地、对自然、对生态的侵害。我们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也有基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战略考虑。通过发展壮大“一小时经济圈”,预计到2020年,这个区域将承载全市70%以上的人口,我市生态压力就能得到缓解。

三、劳务经济发展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劳动力管理要由人工静态管理向信息化动态管理转变。扎实的基础工作,是搞好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前提。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不对称,缺乏交流和沟通平台,劳动力资源调查、技能培训和组织输出“三大系统”未完全联动是症结所在。全市劳动力资源管理服务体系牵涉面比较广,纵向有区县、镇街、村社,横向涉及农业、劳动、扶贫、民政、公安、教育、计生等部门,形式上是在齐抓共管,但管理绩效依然差强人意。比如,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这些数据主要是抽样统计而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再比如,我们对每一个劳动力的家庭情况、务工去向、从事职业、流转情况等,是不是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适时更新?这涉及到一个信息体系的问题。如此繁杂的事务性日常工作,需要由原始的、手工的静态管理向信息化动态管理转变。特别在乡镇、村社,要调整职能、配强队伍、添置设备,做到基础信息翔实、全面。有的区县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比如永川区劳动力资源调查实现了“一镇一库、一村一档、一人一卡”,基本掌握了劳动力的“来龙去脉”。江津、合川、开县等地在乡镇成立职介所或劳动力转移促进会,在村里设立了劳务信息员,就形成了全覆盖的信息网络。

就市级层面,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形成统一的劳动力资源调查、技能培训和组织输出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间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紧密合作、无缝链接。请市劳务办牵头,尽快研究解决三大系统纵横对接问题,以确保劳动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快捷、方便地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为全市劳务资源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劳动力培训要由数量扩张向“数”“质”并重转变。劳动力培训不光要“块头”,更要重“品质”。劳务品牌是职业教育质量的外化。现在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谁提供的劳动力更具有“含金量”,谁就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市劳动保障局的同志给我讲,一个搞数控车床的学生,刚从学校毕业,就找到了一份月薪7000元的工作。我在开县调研时,巨龙职业学校的校长,叫陈小林,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经历:父亲早逝,家境困难,不得已外出打工。凭着勤奋和真诚,她赢得了企业的青睐,当上了中层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提高了。回老家后用打工赚来的钱到三峡学院念书,毕业后返回曾经效劳的企业当上了高层管理人员。从这个往返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去沿海打工,有无文化,人生境遇大不一样。为此,她辞去报酬优厚的工作,回家乡办起了开县巨龙职校。该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专业,将汽车维修和电子技术打造成为热门专业,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一门看家本领。他们在学生入学前就签订就业责任书,保证最低工资收入不少于1500元,保证已安置就业的毕业生下岗的三年内再安置一次就业。而且他们还在沿海多个地方外派工作组,同时向用人单位确定学生联络员,既掌握了学生的就业情况,又方便地获取了新的就业信息。现在,从这个学校毕业的2万多名学生在全国各地干得风生水起。一说到巨龙的学生,人家就刮目相看,这就是品牌效应。劳动力培训要以新生劳动力培训为主,以中长期培训为主,兼顾技能和学历,做到因需施训、因人施训、因事施训。响当当的劳务品牌靠的就是培训特色和质量。

第三,劳动力转移方式要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具体地说,转移形式要由“分散化”转向“组织化”。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市通过各类组织、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培训机构等有组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占转移总数的30%。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通过政府、能人、中介组织和劳务基地联动,使劳务输出由“游击队”式的输出向有组织的“集团军”输出转变。合川区农民孙辉菊外出务工返乡后成为职业劳务经纪人,近年来由她介绍外出就业的农民就有2万多人。垫江县针对建筑劳务输出规模大的实际,在云南昆明、湖北十堰等地建立建筑劳务输出基地,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在这些地方务工经商的垫江人达到10万之众。

转移方向要“市内外兼顾”。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市外,二是“一小时经济圈”,三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县城。近几年,劳动力市外转移的增量和增速均高于市内,这是个好势头。到去年底,全市转移到市外的农民达到344.8万人。开县常年有40万人在外面打工,其中有一个叫肖家运的老板,旗下有2万之众,他原来所在的社共有196人,现在这个社留在家里的还有3个人,其余都转移出去了,有的已是上海户口,还有的在**主城、万州、开县等地买了房子。他已经在**投资1.7亿元,现在又想回家乡办所学校。很多像他这样的游子,恋乡情结重,“致富不忘家乡人”,总想回乡搞实业,报效父老乡亲。“一小时经济圈”要强身健体,夯实经济基础,变“小马”为“大马”,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市里即将出台“一圈”对口帮扶“两翼”的意见,劳务经济合作将被列为第一序列的考量指标。要做优县域经济,做强工业园区,吸纳农民入园就业。要发展好服务业,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蓄水池”。比如全国足浴保健行业的领头羊——**富侨公司,不仅安置了江津本地农村劳动力1万人,还吸纳了其他区县包括四川、贵州的一些农村劳动力。

转移对象要抓住两个薄弱环节。一是城镇周边的农民。这部分农民介于“城”与“乡”之间,生活条件比边远农村好,但不如城市居民宽裕,普遍存在“宁吃低保、不愿转移”的心态。调动和发挥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必须跟进相应的政策。无论是农村的低保政策也好、资助困难群体的政策也好,都要有利于这些人出去就业、创业,而不是赖在这个地方“吃低保”。二是边远山村的农民。目前,我市尚有9万多户、33万人居住在生存条件极端恶劣、不宜人居的高寒山区和峡谷地带。他们信息闭塞,与外界缺乏交流。除了将这部分人纳入农村低保予以救助外,还要通过整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教育、产业化扶贫和易地扶贫等多种渠道,以及鼓励男婚女嫁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从山上到山下、从山里到山外”的转移之路。城口高观镇生态扶贫移民新村从综合配套扶助入手,每户安排1万元左右的贴息贷款发展山羊、药材或魔芋,解决生产发展问题;每家安排1个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解决观念和家庭开支问题;每户从国土整治中无偿划拨0.8亩土地,解决吃菜问题;每户配套130平方米土地解决建猪圈,栽果树,养鸡鸭,稳定增收问题,较好地解决了搬迁农户之忧。

第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由“打工仔”向“创业者”转变。农民工输出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他们外出务工,其中一部分人今后将成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在积累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后,不少人又衣锦还乡,成为创业劲旅,成为带领乡亲发家致富的领军人物。云阳务工人员彭青春在外打工致富后,投巨资买下了云阳磐石城宾馆,从事服务业;打工仔黄焕投资100万元和复旦大学教授合资办起了瑞怡数码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在高科技产业大干一场;开县人邱天打工成功后,投资4亿多元开发东河流域,建3座电站;并投资2000多万元,在新县城建起“荣泰百货大楼”。永川一姓夏的老板,在山西开煤矿致富后,最近投资上亿元在家乡修建一个五星级宾馆。我们鼓励农民走出去“换脑子、学技艺、挣票子”,更鼓励他们返乡创业“搞项目、办厂子、带乡亲”。

要为返乡创业的志士能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鼓励他们放手一搏、成就事业。开县、铜梁等地实行“建一处园区、引一批能人、带一片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政策,创建小型工业园区和商业服务一条街,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奉节县通过“万封学生信”鼓励创业、领导入户倡导创业、创业者现身说法带动创业和“半边天”投身创业四大举措,激发群众创业意识。市农信社推出农民“助学贷款”、“创业贷款”、“消费贷款”和“路费贷款”等金融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创业。像巫溪这样最不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县也由打工仔引回了衬衫厂。只要功夫深,再偏僻的地方也会有创业者的福地。

四、以制度创新促进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完善土地政策。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从全国发展趋势看,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土地政策创新已呼之欲出。在推进“第二个飞跃”的当口,必须创新有助于集约经营的土地制度和政策。农民外出务工后,家里的土地不至于弃荒撂荒,需要合理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也必须实现土地集中经营;吸引城里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农村,更需要土地向规模集中。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我市的江津、南川、大足、永川等地进行了土地、代耕代种、土地股份制、“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尝试,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将承包地转包或出租,使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种田能手集中,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在土地流转中,可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但是千万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由乡镇政府出面租赁农民的土地,然后再发包给农民。政府可以做中介,让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忠县在每个村建立“土地租赁中介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对已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务工经商农民,要鼓励其自愿退出承包地。对农民退出的土地,当地的集体经济要组织好复耕和流转经营。

农民宅基地整理这项工作也要尽快启动。我们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到城镇集中居住,再用耕地占用费实现农民宅基地整体还耕,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成都打造“五朵金花”就是这样运作的。据国土部门的同志讲,集中建小区和分散建农房的用地面积相比,后者是前者的三倍,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为鼓励农民置换宅基地,市里将出台一些配套的优惠政策,包括农民退出宅基地进城后享有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等。目前,九龙坡、江北、巴南、江津等地在土地流转方面正积极探索经验,我们大力支持,乐观其成。市委、市政府将召开“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产业发展”现场会,推动这项工作。

第二,创新户籍管理。对已经具备进城条件的农民放开户籍限制是一种必然。只要他不是一进城就吃低保,就应该允许农民工职业与身份的同步转换、住地与户籍的同步转换。当然,这种转换必须是有序的、梯度的,而不是“一窝蜂”式的涌进大城市。正确的做法是先从农村到集镇、再到县城、到区域性中心城市,一部分人再转移到主城区。这样一个梯度转移的过程,才能真正做到有序,才不会留下“后遗症”。否则,一系列城市问题将接踵而至。渝中区在我们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约23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承载了近70万常住人口,可以想见城市环境和公用设施承载了多大的压力。为方便农民“进镇入城”,我们在原来11个区县和经开区、高新区试点基础上,对进入我市城镇的所有**籍农民工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居住证。

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不在于“户籍”本身,而在于附加在户籍上、城乡有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最大顾虑就是担心进城后各种利益得不到保障。市公安局正在制定完善城乡统筹的居住证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希望国土、教育、民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也要对与户籍改革相关的现行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以积极而稳妥的态度制定相应措施,加快建设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体系,为农民工编织“安全网”,构筑“防护墙”。

各区县在户籍管理方面也可以营造一种“政策小气候”。比如,九龙坡区已确定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他们首先从户籍制度“破题”,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民由就业型转移向居住型转移转变。又如,巫山县探索出“佛山扶贫助学培训转移模式”。该县学生在县职教中心学习1年后,再进入佛山高级技工学校学习2年,同时将户籍、学籍迁往佛山,毕业后在当地安排就业。去年,有1000人实现了转移就业,今年巫山还将向佛山定向培训转移1500人。这种融技能培训、输出就业、转移户籍为一体的模式,确保了转移输出的高就业率和高稳定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库区各区县有这个条件,应该运用好对口支援这个平台,推行这种模式。

第三,跟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按照“工伤保险率先,大病医疗保险跟进,养老保险分类分层次设计”的思路,最近,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市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试行办法》。各区县和市级各部门要大力宣传,鼓励更多农民工参保。

输入地要依托社区、企业和工会等组织,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好他们的靠山和“娘家”。江北区团委就在务工农民集中的街道建立了10余个团支部。沙坪坝区在农民工集中的乡镇、街道建立了务工农民联合会,并开设农民工维权专线,全天候为农民工服务。各地还要高度关注农民工教育、就医、文体和居住条件的同步改善。我在渝中区一些社区调研时很高兴地看到,当地的农民工既有选举权、也有被选举权。他们中的一些人已被推选为居委会的领导。我至今对“城市人、农村人,都是我们关心的人”这个口号记忆深刻,它的确对农民工饱含着深情,富有人情味。

输出地要当好农民工的“家务总管”,努力为其解决现实困难问题。比如忠县推行学校“寄宿制”、“委托赡养制”和“土地中介租赁制”,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和撂荒土地耕种“三忧”。铜梁县48个社区237个成年低保对象“一对一”联系帮扶“空巢老人”,定期为他们做家务、维修房屋,效果很好,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社科院和重医儿童医院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专门研究,希望早出成果,让大家都来关注农村孩子的成长。还要搞好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有一支专门的队伍,从事农村道路养护、沼气池维护、家电维修等工作。我们鼓励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让农村和城里的企业、能人进入这个领域。

劳务经济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

㈠转移输出情况

1、转移就业量大,增收明显。据调查,全县共有从事劳务人数16.84万人,占全县54万农业人口31.19%,占全县32万农村劳动力的52.63%。外出务工人数达14.34万人,占全县54万农业人口的26.56%,占全县32万农村劳动力的44.81%,务工人数中男性7.71万人,女性达6.73万人。按抽样分析,每名务工者月工资平均达1000多元,年收入1.2万元以上,年纯收至少可达60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可纯增收入8.6亿元。此外,约有2.5万专门就近从事二、三产业,人均增收1.2万多元,全县农民年增收3亿元。两项合计至少为全县农民增收11多亿元,人平增收2000多元。

2、转移就业分布面广,分布行业多。一是分布面广。全县14.34万外出务工人中,前往广东沿海者居多,达8.12万人,其次为江浙及福建地区,为2.78万人,上海3400多人、省外1.30万多人、县城5800多人、市内4000多人、省内8200多人。此外,就近从事二、三产业2.5万多人。从抽样分析调查来看,务工收入分别为:上海1.5万元、广东及江浙、福建地区1.3万元、省外1.1万元,省内1万元,就近从事二、三产业为1.2万元,本市0.9万元、本县0.8万元。二是从事行业多。从全县230户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抽样来看,涉及行业20多个,人数达310多人,以从事加工、餐饮、服务、汽车运输、个体工商及劳工居多,占调查户数的70%。从全县460户务工农户抽样来来看,务工行业多达40多个,务工人数达480多人,大多从事制造、电子、服务、纺织、制鞋、玩具等行业。

㈡转移输出效应

1、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进程。据统计,全县13.42万农户中,户平有1.25人从事劳务经济,其中外出务工户平1.07人,户平增纯收8000多元,成为大部分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真正实现了“一人务工,脱贫一家,两人务工,致富一家”,有效地解决了子女就学、建房、就医等农村“老大难”问题。从690户农户抽查看,有5户农户已成为致富大户。马底驿乡颜家村村民丁永礼,务工达18年之久,目前已在福建厦门开办了塑胶厂,固定资产达100万元,去年底购买新车回家,引起较大反响。县工专97届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向秋江,目前在番禺自主创业,从事广告设计,目前已拥有资产500多万元。

2、加快了农村城镇化步伐。按抽查农户分析比照,全县从事劳务经济的16.84万人,30%的农户已在乡镇所在地或县城建家立业,日益发挥着巨大的聚集辐射效应,提升了人口城镇化率,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目前,全县人口城镇化率已达33%,人口达21万多人,其中农村人口就达11万人。同时,提升了消费水平,释放了潜力市场,活跃了城乡经济,加速了城镇、乡村的和谐发展。如北溶乡村民,家在,同时在县城白寺路建了一栋四层的楼房,开设旅社,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

3、加快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年底,全县有近5万人在从事乡镇企业的发展,其中转移就业农民就达2.5万多人,兴办乡镇企业1.9万家,总产值30多亿元,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97家,产值达2.5亿元,从而有力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管理上存在真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一个“大课题”,管理繁多、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多,需要明确专门的部门,明确职能,统筹管理这项工作。而目前,我县农民转移就业还呈无序管理状态。

2、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转移就业16.84万农民中,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高中、初中、小学毕业生分别占2.95万人、9.19万人、4.05万人,中专以上受过二年以上专门职业教育的不足7000人,有技能专长者农民甚少。从调查来看,90%的转移就业农民从事纺织、制鞋、制造、劳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工作量大,收入普遍偏低。其月薪大多为800元,最低者为600元,最高不超过1200元。而从事企业管理、手机制造与维修、计算机管理、电脑文秘等技术要求高、高收入行业的人数不足5%,直接影响劳务收入。

3、无劳务品牌,有序输出少。目前,全省已形成“湖南的哥”、“湘女家政”、“建筑湘军”等唱响全国的十大劳务品牌,如攸县已打造了“全国第一的士大县”,全县有3万多名的士司机遍布全国各地。比较而言,我县劳务经济还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尤其是农民外出务工,其外出方式基本上是自主外出或亲友领带。目前,全县仅有职介所2所,县内1所、深圳1所,通过职介所推介就业、有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到务工者10%。

4、衍生的民生问题。一是劳保纠纷。年到年月,仅驻广州办事处就帮助受理民工纠纷案件达70余起,涉案资金700多万元。县劳动局与社会保障局,受理并结案劳动争议案件38起,资金80多万元。二是城乡差别。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造成政策“壁垒”,农民工在子女教育、就业、户籍管理、住房等方面存在着平等享受权利的问题。据抽查分析,全县约有1万多农户的夫妇二人外出务工,其子女教育迫切需要社会共同关注。三是计生服务。仅广东一处,全县务工者达8万多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5万人,计生服务工作难度大。四是农业资源闲置。全县已出现耕地等农业资源闲置。

三、建议对策。

1、强化职能,整顿市场。一是强化职能。以县农民素质教育办为主,实行“政府领导、农办主管、统筹配合、部门服务”,全程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二是整顿劳务市场。全面贯彻实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从农业、劳动、教育、公安、建设等部门抽调力量,对县域内劳务市场、培训机构、专项培训资金使用情况及职介所等中介组织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坚决取缔非法机构,打击坑农、害农事件,专门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制止不合理收费。

2、多方服务,扩大就业。坚持以“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千方百计,广开就业渠道,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兴办企业,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建筑等特种行业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降低工伤等事故的发生。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大开“绿灯”,加强计生管理、维权、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取消户籍、住房、医保、劳保、教育等政策“壁垒”。同时,加强职介所建设,强化服务职能,扩大农民工有序输出,减少“盲流”。加强广州办事处等机构的建设,为在粤农民工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劳务经济范文篇5

2.农业比较效益低。据湖南省2000年农业生产效益调查:每亩水田种粮食获得的纯收入仅150.7元(不含劳动力成本),若扣除用工作价,每亩的纯收益只有16.6元。养猪的纯收入也不高,平均每头只有43.3元。农业效益如此低下,所以农民说“辛辛苦苦种养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

3.乡镇企业不景气,促使农民外出务工。近几年来,关并“五小企业”,大部分乡镇企业转制,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迫使农民外出寻找工作。仅攸县就有近1万乡镇企业职工北上南下寻求新的就业门路。

4.外出打工收入相对较高是主要的拉动因素。目前,农民外出一般是到县城、大中城市,城市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弃农进城转入二、三产业符合人口流动总是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的规律。据调查测算,2000年湖南省外出务工农民(含季节性外出人员)人均劳务收入达4339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一倍多。外出从事劳务,如能找到比较固定的工种,每月收入少则400-500元,多的达到1000元左右,月平均工资为600元左右,比在家务农的收入高得多。因此,农民总结说,“早外出早富,迟外出迟富,不外出不富”。

5.城镇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劳务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近几年来各地更加大了城镇化建设步伐,经济增长和各项建设投资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劳务市场。

6.城乡差别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而城市较高的工资和生活水准、娱乐和文化上的优势以及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村居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比较强烈。

二、现阶段“劳务经济”呈现的主要特征

1.外出劳动力规模比较大。据2000年抽样调查,湖南省农村外出从事劳务者达842.3万人,占全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30%。其中,到外乡的人数92.7万人,到外县的人数110.1万人,到外省的人数403.3万人,在本地从事劳务的人数为236.2万人,分别占全部外出劳务人数的11.0%、13.1%、47.9%和28.0%。

2.“劳务经济”增势强劲。据510个农户调查结果表明,今年1-5月,调查户共有常住人口1966人,劳动力1343人,其中,劳动力外出人数为436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5人,增长8.7%;外出劳务天数为41066天,比上年同期增加5226天,增长14.6%,平均每个外出人员在外时间为3个月以上。在外劳务者中,出省人数为20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人,增长5.9%。由此推算,今年湖南省农村外出劳务人数将达到915万多人,其中到外省的人数将达到455万多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32.6%和16.2%。

3.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调查的436名1-5月外出务工的人员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30岁以下的占55.3%;31岁-45岁的占31%;46岁以上的占13.7%。

4.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外出从事劳务的一般是文化素质相对高一点的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据攸县农调队调查,目前攸县在外县、外省从事劳务打工的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的约占2.1%,中专文化的约占7.2%,高中文化的约占14.4%,初中文化的约占58.8%,小学文化的约占16.9%,文盲或半文盲占0.8%。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远高于全省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

5.外出劳动力分布较广。据调查,目前湖南省农村外出劳务人员中,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北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新疆、西藏也有湖南农村的打工者;有13.1%外出劳务者分布在省内各个城市;有18%的分布在外县外乡中;还有19.9%外出劳务者在本乡镇范围内,在当地乡镇企业劳动的人员有8.7%。

6.外出劳务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目前农村劳力外出主要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行外出闯世界等方式。有关部门和乡(镇)村培训和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也有,但比重不大,农民自发组织十几或几十个人打工的较多。有的外出打工人员由于没有熟人介绍和门路,在外地转了10多天,找不到工作,只好打道回府,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上几百元。

7.外出劳务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方式从业,并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省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劳务者一年以内从事过多种职业。农村外出劳务者绝大多数仍然保留或种植责任田,有50%以上外出劳务人员一般只在春节回家一次;如果家庭缺乏劳动力,责任田则转包给他人,个别地方也存在抛荒现象。有40%以上的外出劳务者是农忙在家,农闲外出的“候鸟型”打工。

三、“劳务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1.从事劳务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农产品价格下跌阶段,也正是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走进小城镇和大城市,在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2000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97元,其中劳务性收入就占了1/3以上;农民农业纯收入下降15.5%,人均纯收入还增长了2.3%,主要是由于劳务收入增长了13.5%。

据对510户调查,今年1-5月外出劳务人员人均劳务总收入为1919.5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4元,增加134.2元,增长7.5%。如按常住人口计算,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有425.7元,比上年同期的365.7元,增加60.1元,增长16.4%。这充分反映劳务收入的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外出从事劳务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湖南省目前农民出省劳务人数达400多万人,相当于全省城镇就业人数的一半,并且已经超过了全省乡村从事非农产业人数的一半,出省劳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缓解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3.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市场,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许多典型事例也说明,一些农民工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兴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

劳务经济范文篇6

一、劳动力资源和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一)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5个乡(镇)20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1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29万人。本次调查统计:全县有农村劳动力82253人。其中:男性49408人,占总数60%;女性32845人,占农村人口总数40%。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构成看:

1、年龄结构:16—25岁19734人,26-45岁43364人,46-60岁(女46—50岁)19155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24%、53%、23%。

2、文化结构:大专及以上文化564人,中专技校1160人,高中文化486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75664人,分别占总数的0.6%、1.4%、6%、92%。

3、就业结构: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31755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6%;外出务工3936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85%;本县从事非农生产(含本县转移就业人员)7088人,占8.62%;未就业(包括在校学生)4049人,占4.93%。

4、就业技能和就业意愿情况:根据调查资料,4493人具备专业职业技能,占劳动力总数5.5%;未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77760人,占总数94.5%;3315人对提高劳动技能有明确专业意向,占劳动力总数4%。全县还有2006人农村劳动力在理论上有可能向二、三产业转移,也是本县目前可输出的富余劳动力。

(二)劳动力转移输出情况

1、转移劳动力性别、文化分布:全县农村劳动力共转移4519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县内转移5832人,县外输出转移39361人,其中:男性24863人,女性14498人,分别占县外输出总数的63%和37%。县外输出转移中,初中及以下文化34821人,高中及以上文化4540人,分别占县外转移总数的88%、12%。

2、转移输出去向和地区分布:从输出的流向上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华北、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分别为:省内输出8285人,省外输出31035人,境外输出41人,分别占输出总数的21.1%、78.8%、0.1%。输出地域为:长江三角洲7092人,珠江三角洲8564人,华北区10843人,西北区7528人,东北区1386人,西南区1973人,其它1975人,分别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18.1%、21.8%、27.5%、19.1%、3.5%、5%、5%。

3、输出行业分布:从事建筑业3978人,采掘业11796人,餐饮及社会服务业9617人,工业9285人,商贸流通业3090人,其它行业1595人。占总数10.2%、30%、24.4%、23.6%、7.9%、4.1%。

4、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者3879人,占9.9%,其中,获得培训等级证书人数1314人,初级1160人,中高级237人。

二、劳务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从调查统计的状况看,我县劳务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劳务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据统计,全县外出的劳动力中,务工者工资收入年平均达到9165元。2008年,县外劳务人员9个月创收2.7亿元,全年创收3.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加现金收入1646元,占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的61%。

(二)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明显。调查数据显示,16-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占到了76.7%。在劳务输出人员中,这部分劳动力也是劳动力转移输出的主流。这说明青年人就业观念转变快,向城镇转移就业的愿望比较强烈。

(三)外出务工人员趋于稳定,长期的多,短期的少。全县外出务工1年以上为24742人,务工6—12个月的为9946人,务工6个月以内为4583人。分别占外出务工总数的62.8%、25.3%和11.9%。

(四)转移区域相对集中。从输出的流向上看,21%的劳动力实现省内转移,省外转移占79%。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和西北区等地区。占外出转移农民工的86%,占14%散布在西南、东北区及其他省区。

(五)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转移就业半径小。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8%,92%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从劳务输出人员情况看,高中及以上的454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34821人,高中以上文化劳务输出转移率达69%,初中及以下文化转移输出率仅为46%。可见文化素质越高就业空间越大。

(六)劳动技能低,劳动力转移偏向就业层次低的岗位。农村劳动力技能单一,接受过技能培训人数少,外出转移主要集中于采掘业、工业、餐饮及社会服务业,简单体力劳动仍是我县外出农民工求职的主流。其中共有15774人在建筑业、采掘业等职业中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行业,占到了劳务输出总数的40%。这说明劳动技能影响就业意向和就业层次。

三、今后劳务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对劳务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劳务经济工作的领导,树立劳务经营理念,把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切实把劳务经济做活、做大做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科学合理确定劳务经济发展规模。在制定本县劳务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中,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的主要基础数据,科学合理确定劳务经济发展规模。据测算,本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为5.3万人,现已转移劳动力45193人,其中县外转移39361人,发展空间有限,必须坚持数量稳定中略有增长,以技能培训带动质量稳步提升。建议发展规划中劳务输出人数以39361人为基数,每年增长1000人左右,到2012年达到45000人。

劳务经济范文篇7

一、特色劳务经济发展情况

作为龙江重要的国家一类对俄陆路口岸,**县辖6镇102个村,农业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富余劳动力3.5万人;耕地面积73.3万亩,人均7.26亩。近年来,通过境内外互动,转移、中转、吸纳并举,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04年共转移3.38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6.8%,其中,就地转移2.46万人,向境外及国内大中城市转移9200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73%和27%。具体呈现以下趋向和特点。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转变。充分发挥口岸中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先后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16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1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积极推进跨国投资,目前边贸企业已在境外创办各类实体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资额达2.97亿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装璜建筑等领域,承载农村劳动力近千人。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2000多人,收入近2000万元。2004年,向俄、韩、日等地转移县内劳动力4300人,占转移总数的13%。

2、转移渠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做精做强县域经济,广辟转移渠道。围绕壮大口岸进出口加工业,深入实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计投资1.26亿元,兴建对俄进出口加工、绥阳进口锯材加工及华宇工业园区,已承载企业37户,26户建成投产,华海木业、宁城渔业、顺风松仁加工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投产,安置农民进城务工1700多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培养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45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400余人;绥阳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28户、黑木耳加工企业15家,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加速发育农村第三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经商、务工,**镇依托城郊优势,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农民40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50%以上;绥阳镇投资1800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

3、转移方式由输出向吸纳转变。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发展袋栽木耳2.4亿袋,耳农7000余户,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18.5万亩,年产鲜品17万吨,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和沿边较大的出口果菜生产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纳力。据不完全统计,4大农业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吸纳穆棱、林口等周边县(市)民工1000多人。绥阳镇绥西村218户农民,今年发展袋栽木耳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80多万元。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中俄**——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2000余人。走出国门创建吸纳基地,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300多个,面积达到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外地民工达2500多人,来源多为吉林、山东及本省齐齐哈尔、龙江、海伦、巴彦、兰溪、绥化、呼兰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吉信工贸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鞋业合作,投资3000万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11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4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

4、转移农民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转变。着眼提升转移农民素质,以县农广校为中心,利用县职教中心、劳动培训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农机驾校的师资和设施,对农村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打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协调县内26户企业与各镇签订550余份用工协议,举办黑木耳栽培、木工、电工、土木工程、俄语等专业培训班53期,受培训人员1.17万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76%。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知识、境外风俗、礼仪常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为打造外向型劳动力品牌奠定了基础。一批转移出去的高素质农民逐步从操作层步入管理层,由受雇于人变为雇人务工的经理人。俄十月区200多个中国劳务点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为**本地农民,建成俄罗斯最具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全部直销俄市场,投入产出比1∶2,每人年净收入50万元。大肚川镇胜利村农民赵彦铭投入100万元,在十月区、西伯利亚承包菜田500亩,雇佣国内民工50余人,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5、组织形式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成立劳动力转移领导机构,确定镇村专人管理,对农村劳动力全部登记造册。加强埠外劳务市场对接,组织参加海林劳动力转移洽谈会,召开有60余个企业、800个民工参加的劳务供求洽淡会,安排劳动力600余人,占总数75%。三岔口镇泡子沿村组织村民与俄十月区星火公司签定300公顷土地承包合同,两批派出驾驶员、农业指导员98人,月工资1300~1500元;分别与华宇集团、宁城渔业、绿林牧野养貂公司及建筑企业多方联系,转移劳动力6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6成以上,人均月工资1000元~2200元,仅此一项年可增纯收入100万元,人均增收430元。高安村发挥亲缘优势,主攻对韩劳务输出,村委会为出国农民统一办理各种手续,全村500名劳动力已赴韩350多人,年纯收入高达400多万元。制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方案及考核办法,放宽户籍管理,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办理城镇户口;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小额贷款,三岔口镇2004年落实农贷资金2010万元,其中劳务输出专项资金达320万元,占总额16%。

二、主要成效及影响

1、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2004年,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5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2.7%,占全年人均纯收入30%以上,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些镇村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活一方”的可喜局面。三岔口镇4个朝鲜族村60%的劳动力长期在俄、韩、日从事跨国劳务,今年该镇又通过边贸公司向俄输出劳动力500余人,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依托能人带动向韩国输出劳动力400多人、向日本输出1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5~15万元。高安村农民权仁培在俄罗斯承包了120亩菜田和5000平方米棚室,带动本村80余名农民到境外出劳务,年收入达130万元;当地农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务农村民留下的200亩土地,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年收入近10万元,实现了境外土地开发和村域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今年该村人均收入高达2万多元,成为依靠境外输出致富的新亮点。

2、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4.3万亩耕地流转,有效盘活了农村人力资源,推动了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地产优势农产品的专业、规模、区域化生产。将已转移农民弃耕的土地及山场、水面、滩涂,及时进行转、卖、租,一批专业村、种养大户脱颖而出,带动发展黑木耳、烤烟、果菜、优质米、特色养殖等生产基地30.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13.5万亩;木耳专业村发展到98个,占行政村总数96%,辐射农户1.5万户,吸纳农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其中绥阳镇绥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镇石门子村黑木耳示范区摆放规模分别达到1200、1500、1600万袋,纯收入实现1162、1329和2080万元。三岔口镇幸福村农民王会仁,通过合理流转土地,从45户外出农户手中承包了330亩土地种植圆葱,总产达1300吨,纯收入超过50万元。

3、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依托的小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镇有了稳定职业,并购房落户,去年以来已有1900名农民变“市民”,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入城安家置业。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乡,纷纷返乡回城投资创业,又反哺了“打工经济”发展。进城、返乡农民共同构成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主体,助推了城镇第三产业及公益事业发展。三岔口镇农民金圣范赴韩务工多年,回乡后投资20多万元建起一流的韩式餐馆,雇工20多人,带动全镇发展餐饮服务业170余家。绥阳镇红旗村农民董玉臣通过打工完成原始积累,现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厂,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6人、下岗职工15人,吸纳周边县(市)民工31人。**镇大城子村民毕希铭打工致富后不忘乡亲,多方筹措资金48万元修建长642米的便民路,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高票当选为村主任。

三、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旧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农民不会转移、不懂转移和不想转移现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内黑木耳等特色、高效产业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农民产生小富即安、看家守业等狭隘思想,不考虑潜在的发展,不愿离土创业,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甚至回流,给资源合理利用、调精做强产业增添了压力。

二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脑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农民还占少数,近90%的农村劳动力均为初中以下文化,接受过技术培训的也较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只能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更难向新兴产业转移,制约了就业结构调整,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三是除对外输出劳务趋于有序外,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大多还处在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限于“亲靠亲”、“邻帮邻”,制约了劳务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一些中介组织运行不规范,存在着信息不准、管理不细,重利益、轻服务,影响农民合法权益等现象。

四是随着近年来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下岗职工有所增多,导致城镇对农民工的容纳能力没能有效提升,甚至出现“吐纳”现象,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具体操作部门受职能、权限等掣肘,仍限于抓引导、拢情况、报数字,综合管理、协调力度不够。

四、对策及建议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产业吸纳力。着眼创建全省重要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吸纳基地,牢固树立“抓调整就是促增收”理念,坚持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不动摇,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打造外埠农民吸纳平台。稳定、有序扩张黑木耳生产,力争2005年发展袋栽木耳3.5亿袋,建成部级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创建全国黑木耳菌种生产管理规范化示范县为契机,组建世界上首个黑木耳DNA标准指纹图谱和数据库,强化菌种研发和系列食品精深加工,争取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跻身部级龙头企业行列,将**建成黑木耳生产、加工、销售、效益的全国第一县,仅此一项产业年承载埠内外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精准化,统筹发展烤烟、果菜、特色养殖等主导产业,完善部级苹果梨示范区、万头优质马鹿核心群基地建设,合理扩张发展规模,兴建绿林牧野裘皮加工厂、**对俄出口果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加工、储运龙头,壮大龙型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的强势载体。

2、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打造劳务经济强品牌。深度发掘口岸中转功能和现实潜力,突出境外市场信息与地产农产品、域外资本与地利条件、国外丰富土地资源与县内富余劳动力三项整合,迅速将向境外输出劳务这块“蛋糕”做大,促进农民成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建成全省最大的劳务中转基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模式,推进对俄劳务输出产业化,发挥外贸企业对俄市场开拓的先发优势,吸引联合香港、江浙名企、名牌,共赴俄建企兴业,创办境外实体群、创业园,带动埠内外农村劳动力批量输出;扩大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夯实农业种植、养殖,拓展轻工产品加工、家电装配、建筑承包、矿产开发等优势及新兴领域,为农村劳动力境外就业构筑适宜平台。广借跨国企业、驻外机构、海外亲属等媒介联络接洽,对口输出高素质“产业工人”,树立国际信誉,叫响**劳务输出品牌,促使更多农民走出国门。

3、着力发展非农产业,开辟转移吸纳新渠道。将培植壮大非农产业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效转移的重要抓手,活商兴工强企,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支撑。倾力推进中俄**——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建设,运营中方一侧商品交易中心,鼓励吸引两国企业相对投资,促成中俄对应建设、对等开放,建成以加工为主的特色互贸区,形成巨大的跨国商流、人流、物流,带动周边运输、餐饮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最大限度扩展农村劳动力的承载空间。着眼创建沿边重要的轻工产品、进口木材、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深入推进“工业兴县”,整合在建“一区五园”,规划建设带状中俄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型跨国连锁加工园区,促进项目集聚、企业簇群,形成特色块状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容量。发挥民营化程度高、原始积累雄厚的优势,引导全民创业,壮大民本经济,扶强做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结合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与区域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商贸、饮食服务、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可靠的职业转移。

劳务经济范文篇8

劳务经济良性发展

**乡现有5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4375户,17892口人,7941个劳动力,其中富余劳动力4373人。针对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几年来,我们把发展劳务经济定位为强乡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坚持走内转外输同步、多轮驱动之路,在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上下功夫,从而使劳务输出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4年转移劳动力4086人(内转1280人,外输280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创收1175万元,人均创收2875元,拉动人均增收657元。2005年转移劳动力43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4%,创收3699万元,拉动人均增收860元,再创历史新高,劳务经济已经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06年,截止到3月末,转移劳动力4200人(内转899人,外输3501人),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和地区,远涉美国、俄罗斯和日本,转移人数占富余劳动力的96%,占劳动力总数的53%。

目前,我乡劳务输出已实现了由自发的单打独奏向规模输出、基地输出转化;由原来单一的养家糊口目的向作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转化;由靠单一的种植业向劳动力资源开发、多业并举方向转化。

一、领导高度重视,切实真抓实管,是搞好劳务经济的前提和保障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和乡村“一号工程”来抓,健全领导组织,明确责任,纳入日程。形成乡村一把手挂帅抓,乡长、村主任具体抓,乡村干部人人抓、经常抓的工作氛围。同时,把劳务输出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与村干部工资、乡干部升职挂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提拨重用,表现差的给予惩罚,绝不提拨。这样使我乡的劳务输出同乡村干部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了广大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干部真抓实管、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可抓可不抓,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的工作局面,使干部充分认识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抓好劳务输出不但是尽义务,而且是一种政治责任,绝不能等闲视之,从而加快了全乡劳务经济的发展步伐。实践看,领导重视,真抓实管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与不抓就是不一样。

二、真正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搞好劳务输出的内在动力

针对现在有些干部和群众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愿走出去,有的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怕走出去学坏了,还有的对劳务输出工作畏难发愁,怕担风险等这些直接制约着全乡劳务输出工作的“拦路虎”。乡党委、政府及时开展了“形势”教育。采取了组织乡村干部去外地参观学习、请打工典型现身说法等有效形式来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使他们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体会到发展劳务经济是形势所逼,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后头乡是以农业为主(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50%左右)的全县有名的贫困乡,人均占有耕地仅5.2亩(全乡耕地107037亩,其中旱田95982亩,水田11055亩),而且耕地多为坡耕地(占耕地30%左右),肥力低,产量差。面对收入渠道窄(第二、三产业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在全县排名倒数第三位)的严峻现实,乡村干部深刻认识到按目前的经济模式运行下去,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相差甚远。同时,有眼光,胆子大的农民先走出去靠打工确实挣到了钱,个别的还干出了名堂,挣上了大钱。**七组农民&&爷俩在外打工11年,纯挣15万元;七组农民**在外打工3年,不但还上了外债,而且回来盖上了100余平方米的砖房(投资近6万元);十组农民**在外打工8年,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在大连站稳了脚(带出60多人),年收入由原来的1万元左右,猛增到近6万元;**村的**举家三口在外打工10年,不但带出50多名同村妇女,而且在哈市家政服务中心树立了**人的善良朴实的形象,成为村里远近有名的富裕户,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树立为妇女劳务能人典型,**村农民**在外打工4年,投资10万元买了汽车,盖上了砖房,而且还有余钱。活生生的事实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觉得劳务输出确实有抓头,而且非抓不可,充分的认识到眼下劳务经济是农民致富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乡以此为契机,大力搞好宣传发动,鼓励农民自己走出去、集体组织送出去、靠能人领带出去等形式来加快劳务输出进程。通过耐心的宣传引导,干部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提高了,群众自身认识也提高了,从而使全乡劳务大军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辟建劳务基地,搭建就业平台,是搞好劳务输出的重要手段

几年的实践表明,基地在劳务输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基地就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农民盲目进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即浪费钱财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乡党委、政府始终把辟建劳务基地作为规模输出和稳定输出的重点来抓。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沙石资源,组织人员贩运沙石;利用砖场扩建用工量大的大好时机,组织人员到砖厂打工;利用现有柳编厂,组织人员从事柳编生产和协调解决中长期贷款(解决贷款55万元,扶持养殖大户22户)扶持农民从事养殖等搞好内转。全乡仅这几项每年转移劳动力就有800余人,人均可创收2000元以上。另一方面,在开辟外埠基地上下工夫,通过能人牵线搭桥,政府组织,鼓励农民自己出去闯等综合手段,全乡在外辟建了大连京广集团、加格达奇农业开发公司、大连金洲蔬菜批发市场、天津葛沽镇、唐沽镇磨光厂、三江水稻异地开发等劳务输出基地32处。依托基地派出村干部5人,"一元钱"村官5人,乡干部2人,并委托20名能人,对基地进行管理和信息反馈。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对基地进行回访,使基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同时多渠道开辟新的劳务基地。今年2月份,这个乡组织各村到大连、天津、北京等地考察辟建基地,新建基地6处,并与基地签订了500人的用工合同。与此同时,培养和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120人。有了这些基地和能人,不但减少了劳务人员流动的盲目性,更为广大务工人员创造了广阔的择业空间。尤其是对那些无门路、无技能、岁数较大、头脑较差的农民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目前全乡依靠外埠基地转移的劳动力就有2400多人,占外输劳动力的60%。

四、搞好岗前培训,提高技能,增强本领,是搞活劳务输出不可缺少的环节

随着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劳动力就业门槛逐渐升高,多数农民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后头乡依托县职教中心、县劳转办等单位,有针对性的定期对本乡群众进行职业技能、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几年来,我们乡每年都举办培训班三次左右,使全乡劳动力基本上轮训一遍。通过培训,使广大务工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走出后纷纷成为用工单位的“香饽饽”、技术骨干,普遍挣上了大钱。有的还走出国门挣到了“洋钱”。与此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诚信务工意识,打造服务项目齐全,服务质量过硬的特色劳务队伍,也是搞好劳务输出的必然趋势。我乡哈市家政服务员、大连的建筑工、天津葛沽餐具磨光工等都成为推得开、叫得响、过得硬的品牌劳务典型,给全乡广大务工人员树立了典范,涌现出一大批行业排头兵。

五、加强综合服务,解除后顾之忧,是搞好劳务输出的关键所在

劳务经济范文篇9

树品牌固基地培育支柱产业

**镇位于**县东北部,全镇8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1.2万人。2004年全镇转移劳动力51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5%;2005年转移劳动力63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2%,劳务收入3500万元,占全镇GDP的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以上。

一、抓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方法

1、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在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心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宁肯死守自己的1亩3分薄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挪动一步出门挣钱。“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祖祖辈辈对生活质量要求很低,认为:有饭吃、能填饱肚子就行;有衣穿、能遮身去寒就行;有房住、能避风挡雨就行。农民这些保守观念、低追求致使我镇劳务输出起步难,发展更难。镇里1999年与烟台签订了300人的用工合同,经多方动员,只有116人报名前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走出农村,学会赚钱”活动,号召农民外出务工,挣钱致富。镇上为劳务输出的典型示范户命名授牌,披红戴花,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务工致富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观念更新,万两黄金。从此,封闭落后的双岔河人开始走出乡村,闯荡世界,从开始转移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转移5000多人。这些人上省城、进京城、下闽粤、闯关东,活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几年来从外地挣回大量现金,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近年来,尝到了务工致富甜头的**人已经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出去”转变为自发的、主动的“我要出去”,逐步形成了一种气候。为了保持这种良好势头,进一步把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多次对我镇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镇主要领导组织人员,深入到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用工单位考察回访,精心制作了《离开土地挣钱去》、《创业者的足迹》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编印了《**外出务工创业者典型事迹简介》等宣传材料。各村两委班子也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他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刷写标语、请务工能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相关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和激励更多的人外出创业,积累资本,建设家乡。

2、精心组织,优化服务。抓劳务输出工作初期,农民普遍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没路费,走不出去怎么办;没目标,找不到活干怎么办;没保障,老板不付工钱怎么办;没依靠,家中责任田和老人孩子怎么办等问题。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转变工作作风,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务工人员出得去,回得来,赚到钱。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镇里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三优先”的激励政策:凡是外出务工人员所需的身份证、边防证、生育证、未婚证等各种证件均实行优先办理;外出务工人员无路费的,由民政、信用社从小额信贷和支农资金中优先安排,特困人员外出路费由镇政府解决;每年春运期间,优先安排车辆把务工人员接回家中或送到务工所在地。二是准确把握劳务市场动态,建立劳务信息服务网络。镇劳转办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劳动用工信息,选择适合我镇劳动力特点的信息向群众;定期派专人到重点地区考察劳务市场,签定用工合同;加强与办厂、开矿和在外经商能人的联系,把准确的用工信息、劳务报酬情况收集起来,向群众宣传,从而避免了盲目外出,枉花路费,甚至上当受骗的不良后果。镇劳转办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外地信誉良好的用工单位的沟通,与一些大企业、大厂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使全镇农村劳动力有了稳妥的输出渠道。三是建立包村干部与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属联系卡制度,切实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各村包村干部将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地点、联系方式一一登记造册,务工人员家中子女上学、老人生病等均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帮助处理,有力地促进了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大胆创业。四是全力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镇劳转办组织编写了《**外出务工者实用手册》,摘录了务工常识、人身安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法规等与务工人员密切相关的内容,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务工人员手中。对外出务工人员发生的劳资纠纷、伤亡事故,有关村、劳转办和司法部门会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处理,依法保障务工人员的利益。近几年全镇协助处理各种劳动事故、纠纷140多起,为务工人员挽回工资、医疗费、赔偿费等40多万元。五是加强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了适应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全镇2005年对农民引导性培训10次,累计500多人,技能性培训7次,累计400余人,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技术人才100多人,有力地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六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乡里配备了电脑等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劳转办深入开展了创建“三优一满意”文明窗口活动,推行人性化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为外出务工分忧解难。

3、树立典型,打造品牌。多年来,**务工人员东至绥芬河,西至内蒙古,北至黑河,南至广东,在全国各地劳务市场树立起了**人吃苦耐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有了知名度,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一部分劳务人员经过诚实劳动和艰苦创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使之从昔日不名一文的庄稼汉,变成了今天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从往日听命于别人的打工仔,变成了今朝主宰自己命运的阔老板。

4、健全机制,齐抓共管。为了确保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从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入手,不断健全劳务输出产业运作机制。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同时还在各村设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在每个屯设立了一名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镇、村、屯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二是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镇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和规定,明确了镇、村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镇党委发起,劳转办组织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主要在劳务输出组织、宣传、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从前一阶段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协会的职能得到了发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四是认真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劳转办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务输出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确立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便于全面掌握全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也为上级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5、全力以赴,建立基地。“两头建基地、中间抓联系”是使劳务输出规模化的必然途径。在输出基地的建设上,近年来我们确定了劳动力相对集中、基础工作较好、有培训条件的天津、河北三河、山东烟台等为第一批劳务输出基地,并建立了劳务输出联系点,由镇劳转办指导其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规范化服务等各项工作。并计划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再建10至15个劳务输出基地。对于工作开展较好、成绩突出的将申报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与输入地的用工单位联系,推介本地务工人员,建立用工关系,全力打造,精心运作,目前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我镇在河北三河建筑基地的务工者达500余人,在山东烟台劳务基地的民工有400余人,在天津静海养殖业基地的达200多人。

为了稳固劳务输入基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经常深入到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公安、劳动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帮助民工解决具体问题。05年三月,镇政府又派出一名副镇长,带领公安、劳转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奔赴山东省烟台市及周边县区,就劳务输入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

二、抓劳务输出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

一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镇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几年来,共输出劳务人员15000人次,实现务工经济收入1.2亿元,是我镇近3年来全镇GDP的总和,仅劳务一项全镇近3年来人均增收5357元,人均年增收1785.7元。许多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脱了贫,致了富,发了财,“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盖起砖瓦房”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二是思想观念产生良性互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在外打工,目睹了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把外边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知识信息带回了家乡,促进了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增强了加快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务工人员致富后,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纷纷在集镇建房办厂。据统计,全镇农村新建房屋中,有60%属于外出打工挣的钱;购买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庭大型消费品中,50%的资金来源于外出务工挣的钱。

四是能够积累资金,建设家乡。许多务工人员通过外出打工,不但实现了脱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学会了外地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投资理念,积极回乡创业,回报家乡。**村**,把外出务工挣回的100多万元,投资建立了**生猪养殖基地。据了解,近两年外出务工者回镇办厂兴业累计投资达5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是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观收入也影响和带动了农村青年和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逐步摒弃了单纯依赖招工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相继有1000多名农村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加入到劳务输出行列中,他们在实现自我就业、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全镇的劳务输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抓劳务输出工作的几点体会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些年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有这样几点深切的体会。

一是必须把劳务输出真正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劳务输出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统筹安排,规范运作。要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才能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前进。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前些年,由于农民盲目外出,追求高工资的岗位,忽视人身安全,各种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度给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维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宣传、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务工者都能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来,从而使我镇劳务输出工作重新焕发了生机。

劳务经济范文篇10

树品牌固基地培育支柱产业

**镇位于**县东北部,全镇8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1.2万人。2004年全镇转移劳动力51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5%;2005年转移劳动力63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2%,劳务收入3500万元,占全镇GDP的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以上。

一、抓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方法

1、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在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心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宁肯死守自己的1亩3分薄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挪动一步出门挣钱。“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祖祖辈辈对生活质量要求很低,认为:有饭吃、能填饱肚子就行;有衣穿、能遮身去寒就行;有房住、能避风挡雨就行。农民这些保守观念、低追求致使我镇劳务输出起步难,发展更难。镇里1999年与烟台签订了300人的用工合同,经多方动员,只有116人报名前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走出农村,学会赚钱”活动,号召农民外出务工,挣钱致富。镇上为劳务输出的典型示范户命名授牌,披红戴花,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务工致富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观念更新,万两黄金。从此,封闭落后的双岔河人开始走出乡村,闯荡世界,从开始转移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转移5000多人。这些人上省城、进京城、下闽粤、闯关东,活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几年来从外地挣回大量现金,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近年来,尝到了务工致富甜头的**人已经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出去”转变为自发的、主动的“我要出去”,逐步形成了一种气候。为了保持这种良好势头,进一步把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多次对我镇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镇主要领导组织人员,深入到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用工单位考察回访,精心制作了《离开土地挣钱去》、《创业者的足迹》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编印了《**外出务工创业者典型事迹简介》等宣传材料。各村两委班子也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他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刷写标语、请务工能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相关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和激励更多的人外出创业,积累资本,建设家乡。

2、精心组织,优化服务。抓劳务输出工作初期,农民普遍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没路费,走不出去怎么办;没目标,找不到活干怎么办;没保障,老板不付工钱怎么办;没依靠,家中责任田和老人孩子怎么办等问题。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转变工作作风,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务工人员出得去,回得来,赚到钱。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镇里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三优先”的激励政策:凡是外出务工人员所需的身份证、边防证、生育证、未婚证等各种证件均实行优先办理;外出务工人员无路费的,由民政、信用社从小额信贷和支农资金中优先安排,特困人员外出路费由镇政府解决;每年春运期间,优先安排车辆把务工人员接回家中或送到务工所在地。二是准确把握劳务市场动态,建立劳务信息服务网络。镇劳转办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劳动用工信息,选择适合我镇劳动力特点的信息向群众;定期派专人到重点地区考察劳务市场,签定用工合同;加强与办厂、开矿和在外经商能人的联系,把准确的用工信息、劳务报酬情况收集起来,向群众宣传,从而避免了盲目外出,枉花路费,甚至上当受骗的不良后果。镇劳转办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外地信誉良好的用工单位的沟通,与一些大企业、大厂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使全镇农村劳动力有了稳妥的输出渠道。三是建立包村干部与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属联系卡制度,切实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各村包村干部将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地点、联系方式一一登记造册,务工人员家中子女上学、老人生病等均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帮助处理,有力地促进了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大胆创业。四是全力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镇劳转办组织编写了《**外出务工者实用手册》,摘录了务工常识、人身安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法规等与务工人员密切相关的内容,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务工人员手中。对外出务工人员发生的劳资纠纷、伤亡事故,有关村、劳转办和司法部门会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处理,依法保障务工人员的利益。近几年全镇协助处理各种劳动事故、纠纷140多起,为务工人员挽回工资、医疗费、赔偿费等40多万元。五是加强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了适应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全镇2005年对农民引导性培训10次,累计500多人,技能性培训7次,累计400余人,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技术人才100多人,有力地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六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乡里配备了电脑等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劳转办深入开展了创建“三优一满意”文明窗口活动,推行人性化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为外出务工分忧解难。

3、树立典型,打造品牌。多年来,**务工人员东至绥芬河,西至内蒙古,北至黑河,南至广东,在全国各地劳务市场树立起了**人吃苦耐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有了知名度,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一部分劳务人员经过诚实劳动和艰苦创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使之从昔日不名一文的庄稼汉,变成了今天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从往日听命于别人的打工仔,变成了今朝主宰自己命运的阔老板。

4、健全机制,齐抓共管。为了确保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从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入手,不断健全劳务输出产业运作机制。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同时还在各村设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在每个屯设立了一名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镇、村、屯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二是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镇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和规定,明确了镇、村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镇党委发起,劳转办组织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主要在劳务输出组织、宣传、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从前一阶段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协会的职能得到了发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四是认真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劳转办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务输出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确立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便于全面掌握全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也为上级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5、全力以赴,建立基地。“两头建基地、中间抓联系”是使劳务输出规模化的必然途径。在输出基地的建设上,近年来我们确定了劳动力相对集中、基础工作较好、有培训条件的天津、河北三河、山东烟台等为第一批劳务输出基地,并建立了劳务输出联系点,由镇劳转办指导其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规范化服务等各项工作。并计划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再建10至15个劳务输出基地。对于工作开展较好、成绩突出的将申报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与输入地的用工单位联系,推介本地务工人员,建立用工关系,全力打造,精心运作,目前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我镇在河北三河建筑基地的务工者达500余人,在山东烟台劳务基地的民工有400余人,在天津静海养殖业基地的达200多人。

为了稳固劳务输入基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经常深入到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公安、劳动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帮助民工解决具体问题。05年三月,镇政府又派出一名副镇长,带领公安、劳转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奔赴山东省烟台市及周边县区,就劳务输入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

二、抓劳务输出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

一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镇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几年来,共输出劳务人员15000人次,实现务工经济收入1.2亿元,是我镇近3年来全镇GDP的总和,仅劳务一项全镇近3年来人均增收5357元,人均年增收1785.7元。许多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脱了贫,致了富,发了财,“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盖起砖瓦房”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二是思想观念产生良性互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在外打工,目睹了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把外边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知识信息带回了家乡,促进了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增强了加快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务工人员致富后,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纷纷在集镇建房办厂。据统计,全镇农村新建房屋中,有60%属于外出打工挣的钱;购买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庭大型消费品中,50%的资金来源于外出务工挣的钱。

四是能够积累资金,建设家乡。许多务工人员通过外出打工,不但实现了脱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学会了外地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投资理念,积极回乡创业,回报家乡。**村**,把外出务工挣回的100多万元,投资建立了**生猪养殖基地。据了解,近两年外出务工者回镇办厂兴业累计投资达5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是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观收入也影响和带动了农村青年和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逐步摒弃了单纯依赖招工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相继有1000多名农村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加入到劳务输出行列中,他们在实现自我就业、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全镇的劳务输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抓劳务输出工作的几点体会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些年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有这样几点深切的体会。

一是必须把劳务输出真正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劳务输出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统筹安排,规范运作。要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才能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前进。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前些年,由于农民盲目外出,追求高工资的岗位,忽视人身安全,各种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度给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维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宣传、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务工者都能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来,从而使我镇劳务输出工作重新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