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面对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0:34:07

扩面对策

扩面对策范文篇1

(一)城镇居民中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参保缴费存在一定困难。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加速,劳动力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1)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群体不断扩大,再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城镇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不愿从事服务性行业工作,造成大量沉淀。二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求矛盾。(4)城镇居民中老、弱、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社保扩面缺乏支持力度,未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所属各部门共同抓好社保扩面工作。(1)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社保扩面会破坏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会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关系不大,因此在思想上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2)社保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社会保障部门独力支撑很难取得较大进展。

(三)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各地经办机构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人员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基层乡镇、街道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办机构能力的欠缺给群众参保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相应地推迟了社保扩面的进度。

(四)劳动监察执法及社保扩面宣传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1)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业主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这部分企业中,随意拖欠和压低工资、超时加班、任意辞退员工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但使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给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加和接续带来了困难。(2)劳动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据理力争,也不敢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3)我国社保事业起步较晚,群众缺乏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对社保扩面对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所发挥的重大意义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以营利为目的推销的保险产品,思想上存在着抵触情绪。

二、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问题与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就业问题是民生治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百姓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的转变,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这才是从根本上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最佳途径。(2)社保扩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各级地方政府务必千方百计地抓好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壮大公共财政实力,为民众参加社会保险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的参予热情。(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社保扩面工作取得实效。(1)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制。主管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社保扩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组建工作小组,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确保按时完成社保扩面的阶段性目标。(2)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筹措和运用好社保补贴基金,确保补贴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非工企业)的监察力度,规范其用工行为,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其他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统计、征费、年检、以及考核评比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1)各地要在深入全面领会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促使社保经办业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加快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一是加大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通过社会保障平台,把经办机构的触角延伸至各乡镇、街道,为群众办理参保提供方便条件。(3)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是通过组织基层经办人员以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辟群众(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参保的“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对已经参保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跟踪服务,随时解决他们在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及广大群众对社保扩面工作的支持。

(四)搞好宣传教育,为社保扩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要发挥好各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参加社保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提高百姓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积极性。(2)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使其不但了解和掌握社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而且充分认识到非法用工的危害性,消除其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误解,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扩面对策范文篇2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开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以及社会保险扩面缺乏宣传力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社保扩面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与相关社会问题通盘考虑才能取得突破。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不断增多,社保扩面的难度不断加大。分析扩面难点,研究解决办法是当前乃至今后推进社保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参保扩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城镇居民中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参保缴费存在一定困难。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加速,劳动力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1)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群体不断扩大,再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城镇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不愿从事服务性行业工作,造成大量沉淀。二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求矛盾。(4)城镇居民中老、弱、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社保扩面缺乏支持力度,未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所属各部门共同抓好社保扩面工作。(1)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社保扩面会破坏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会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关系不大,因此在思想上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2)社保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社会保障部门独力支撑很难取得较大进展。

(三)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各地经办机构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人员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基层乡镇、街道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办机构能力的欠缺给群众参保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相应地推迟了社保扩面的进度。

(四)劳动监察执法及社保扩面宣传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1)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业主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这部分企业中,随意拖欠和压低工资、超时加班、任意辞退员工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但使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给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加和接续带来了困难。(2)劳动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据理力争,也不敢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3)我国社保事业起步较晚,群众缺乏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对社保扩面对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所发挥的重大意义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以营利为目的推销的保险产品,思想上存在着抵触情绪。

二、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问题与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就业问题是民生治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百姓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的转变,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这才是从根本上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最佳途径。(2)社保扩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各级地方政府务必千方百计地抓好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壮大公共财政实力,为民众参加社会保险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的参予热情。

(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社保扩面工作取得实效。(1)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制。主管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社保扩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组建工作小组,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确保按时完成社保扩面的阶段性目标。(2)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筹措和运用好社保补贴基金,确保补贴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非工企业)的监察力度,规范其用工行为,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其他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统计、征费、年检、以及考核评比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1)各地要在深入全面领会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促使社保经办业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加快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一是加大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通过社会保障平台,把经办机构的触角延伸至各乡镇、街道,为群众办理参保提供方便条件。(3)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是通过组织基层经办人员以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辟群众(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参保的“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对已经参保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跟踪服务,随时解决他们在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及广大群众对社保扩面工作的支持。

(四)搞好宣传教育,为社保扩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要发挥好各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参加社保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提高百姓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积极性。(2)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使其不但了解和掌握社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而且充分认识到非法用工的危害性,消除其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误解,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扩面对策范文篇3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开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以及社会保险扩面缺乏宣传力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社保扩面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与相关社会问题通盘考虑才能取得突破。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不断增多,社保扩面的难度不断加大。分析扩面难点,研究解决办法是当前乃至今后推进社保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参保扩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城镇居民中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参保缴费存在一定困难。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加速,劳动力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1)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群体不断扩大,再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城镇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不愿从事服务性行业工作,造成大量沉淀。二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求矛盾。(4)城镇居民中老、弱、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社保扩面缺乏支持力度,未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所属各部门共同抓好社保扩面工作。(1)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社保扩面会破坏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会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关系不大,因此在思想上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2)社保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社会保障部门独力支撑很难取得较大进展。

(三)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各地经办机构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人员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基层乡镇、街道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办机构能力的欠缺给群众参保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相应地推迟了社保扩面的进度。

(四)劳动监察执法及社保扩面宣传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1)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业主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这部分企业中,随意拖欠和压低工资、超时加班、任意辞退员工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但使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给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加和接续带来了困难。(2)劳动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据理力争,也不敢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3)我国社保事业起步较晚,群众缺乏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对社保扩面对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所发挥的重大意义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以营利为目的推销的保险产品,思想上存在着抵触情绪。

二、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问题与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就业问题是民生治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百姓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的转变,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这才是从根本上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最佳途径。(2)社保扩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各级地方政府务必千方百计地抓好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壮大公共财政实力,为民众参加社会保险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的参予热情。

(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社保扩面工作取得实效。(1)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制。主管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社保扩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组建工作小组,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确保按时完成社保扩面的阶段性目标。(2)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筹措和运用好社保补贴基金,确保补贴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非工企业)的监察力度,规范其用工行为,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其他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统计、征费、年检、以及考核评比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公务员之家

(三)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1)各地要在深入全面领会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促使社保经办业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加快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一是加大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通过社会保障平台,把经办机构的触角延伸至各乡镇、街道,为群众办理参保提供方便条件。(3)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是通过组织基层经办人员以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辟群众(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参保的“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对已经参保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跟踪服务,随时解决他们在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及广大群众对社保扩面工作的支持。

(四)搞好宣传教育,为社保扩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要发挥好各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参加社保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提高百姓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积极性。(2)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使其不但了解和掌握社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而且充分认识到非法用工的危害性,消除其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误解,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扩面对策范文篇4

关键词:失业保险;扩面征缴;难点;对策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

自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其对企业改革和国民生活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有成效,之前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当今世界信息化、机械化发展的普及,企业、工厂的工作效率加大,劳动力利用水平降低,使得劳动力供给过剩,失业问题日益严重,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保险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待遇水平较低,难以维持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失业保险制度没有更好地体现到失业人员身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乡村失业者多的情况依然存在,政府要利用好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及制度,才是稳定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存在的难点分析

(一)社会对失业保险的认识不足。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事业单位之中,对失业保险存在多种错误的认识。有的单位认为,企业的发展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态,效益较好,企业有实力保障员工的工资,能够满足员工的经济需要,对于缴纳失业保险没有必要。也有的单位负责人没有缴纳失业保险的意识,认为失业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就算离职了也能够凭借在公司的技术和经验,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从这个想法出发,企业对于失业保险的缴纳关注度不高,对依法缴纳失业保险的意识相对淡薄,没有更好地履行失业保险缴纳的相关义务。由于这些企业对失业保险认识不足,缺乏保险意识,严重影响了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基础工作顺利进行。(二)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不规范。随着现代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城市户口近年来大大提升。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主要是以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为主要对象,其失业保险的待遇与缴纳义务是相互统一的。而一些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不够明朗。尤其是一些建筑单位,引入大量的农民工,而这些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迁入,企业用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更不存在劳动关系,失业保险缴纳更是无从谈起,这严重影响了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即使这些用工单位缴纳了失业保险,因为没有劳动合同,按照相关规定,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相关待遇还是不能享受。由于企业与职工劳动合同不规范,给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企业的经济运转存在困难。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运转较快,一些传统模式企业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上处于落后状态,企业的运行资金严重受阻,再加上归还银行贷款、上下游企业债务增加、拖欠工资,企业难以维持运营,步履维艰。这些企业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只能发放工人最低工资,企业无力去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这对失业保险的征缴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四)失业保险的宏观政策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征缴的工作涉及企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银行等相关部门,目前没有合理的法规进行约束,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企业对于失业保险的政策解读不到位,往往忽略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存在侥幸心理,拒不配合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使得失业保险征缴工作止步不前。

三、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失业保险的宣传意识。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第一步就是加强宣传意识,让宣传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多种模式、多种途径对一些企业加以宣传,使其全面认识到位,这是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前提条件。失业保险的缴纳意义要渗透到每一家企业,可以举办一些有关失业保险缴纳的培训,通过新闻媒介、微信公众号,增加失业保险的认知度,让更多的员工和企业意识到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在现行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实现社会平稳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力量,培养人才,稳步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宣传,提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基本保障,强化企业缴费的自觉性,为整个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提供助力。(二)依据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征缴。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失业保险缴纳的相关法律和标准,2020年21期(7月下旬)经济管理对企业和事业单位必须缴纳失业保险的,必须依法强制进行失业保险的征缴。如果有企业不进行登记、瞒报、延迟缴纳失业保险,一经查出,必须采取严肃的处罚措施。在具体的征缴工作中,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规章制度办事,在全面征缴失业保险的同时,也要服务好企业与员工,做好失业保险的后勤保障工作。对于欠费已久的企业,应该提交相关监察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追缴,情节严重的加以行政处罚,必要时要依据法律程序申请诉讼。针对拒不缴纳失业保险的企业,应由经办机构下达催缴通知书,之后仍不缴纳和改正的,要依法进行处理。在执法的过程中,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不能徇私舞弊,以假乱真,要保障失业保险缴纳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加强失业保险机构服务意识。失业保险的经办机构是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主力军,无论是在失业保险缴纳的前期工作、缴纳过程及后期服务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征缴失业保险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不仅对失业人员提供了帮助,而且也间接地支持了企业改革,培养人才,保障了社会的稳定。树立服务意识,为员工和企业着想,做好基本工作,加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失业保险员工的服务意识,关系到社会每一职工的切身利益,办好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与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是每一位经办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四)调整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当前失业保险征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劳动关系不够规范、企业不够重视、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等,都直接影响了扩面征缴工作的进行。涉及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相关政策应该重点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完善。依据合同法对劳动关系不规范的企业加以处罚,加大执法力度,让企业加以重视。在失业保险征缴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应该及时上报政府及监管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避免问题重复出现,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与标准,建立健全的失业保险缴纳体系,保护每一位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失业保险在当今社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解决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的问题,仍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需要社会全员参与,它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机构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配合,相互协调,做好每一方面的征缴工作。社会各界要对失业保险引起重视,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为前提,克服重重困难,加大征缴力度,为社会服务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薛彬.失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就业与保障,2017(15).

扩面对策范文篇5

(一)城镇居民中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参保缴费存在一定困难。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加速,劳动力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1)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群体不断扩大,再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城镇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不愿从事服务性行业工作,造成大量沉淀。二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求矛盾。(4)城镇居民中老、弱、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社保扩面缺乏支持力度,未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所属各部门共同抓好社保扩面工作。(1)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社保扩面会破坏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会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关系不大,因此在思想上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2)社保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社会保障部门独力支撑很难取得较大进展。

(三)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各地经办机构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人员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基层乡镇、街道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办机构能力的欠缺给群众参保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相应地推迟了社保扩面的进度。

(四)劳动监察执法及社保扩面宣传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1)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业主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这部分企业中,随意拖欠和压低工资、超时加班、任意辞退员工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但使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给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加和接续带来了困难。(2)劳动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据理力争,也不敢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3)我国社保事业起步较晚,群众缺乏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对社保扩面对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所发挥的重大意义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以营利为目的推销的保险产品,思想上存在着抵触情绪。

二、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问题与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就业问题是民生治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百姓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的转变,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这才是从根本上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最佳途径。(2)社保扩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各级地方政府务必千方百计地抓好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壮大公共财政实力,为民众参加社会保险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的参予热情。

(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社保扩面工作取得实效。(1)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制。主管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社保扩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组建工作小组,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确保按时完成社保扩面的阶段性目标。(2)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筹措和运用好社保补贴基金,确保补贴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非工企业)的监察力度,规范其用工行为,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其他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统计、征费、年检、以及考核评比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1)各地要在深入全面领会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促使社保经办业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加快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一是加大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通过社会保障平台,把经办机构的触角延伸至各乡镇、街道,为群众办理参保提供方便条件。(3)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是通过组织基层经办人员以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辟群众(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参保的“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对已经参保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跟踪服务,随时解决他们在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及广大群众对社保扩面工作的支持。

(四)搞好宣传教育,为社保扩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要发挥好各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参加社保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提高百姓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积极性。(2)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使其不但了解和掌握社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而且充分认识到非法用工的危害性,消除其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误解,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扩面对策范文篇6

制度政策层面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后遗症还很多,最大问题是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备。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是专门法律法规的配套滞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虽已将“国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条款写入宪法,但作为社会保障标志性的法律——《社会保险法》还未出台,社保扩面的“尚方宝剑”还不够锋利;二是现有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监管不平衡。现有法律法规社会属性大于经济属性,对主体社会行为的约束规范力度大于对主体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力度大于对企业秩序的约束规范力度,如盗窃20万元和拒缴、逃漏养老保险费或克扣20万元工资的处罚大相径庭,前者最高可判死罪,后者罚则甚微(主要是处扣缴加收滞纳金、罚款等)。

二、劳动保障登记制度始终没有完善。当前在转轨时期,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很不到位。种种历史原因,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成了一纸空文。目前,无论是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还是《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对拒不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的单位处罚有限,最高限额只可处以2万元的罚款,处罚数目与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相比,差距巨大,因此,极大地削弱了社会保险推行的强制性,这根“软肋”给人数多的企业留下了宁愿罚款也不参保的机会,滋长了少数企业拒绝参保的侥幸心理,这对参保企业来说,也显失公平。

在登记注册环节,因为缺乏强制性的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很少。《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使得这一前置性准入制度的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并实施显得越来越难。没有劳动保障登记制度的推行,劳动保障部门则不可能掌握企业信息和实际用工人数,对企业基本信息的获得,只能借助外来资源来“共享”。但无论是地税、国税、工商部门提供的名单,均不能把所有单位囊括在内,且人数与实际出入较大。以税务部门提供的市区15380户企业基本信息为例,能够确切查找到的单位6500多户,除少数企业已注销外,近6000家企业境况不明。信息的实际有效利用率只有42.26%。

三、社保门槛相对偏高,层次偏少,部分阶层无承受能力。社保政策设计畸重畸轻,主要问题则是门槛偏高,层次偏少。社保保险适用大数法则的前提是要保证各类社会群体先进入社保网。但从目前社保政策的设计来看,高门槛和单层次妨碍了“大数”的形成,限制了社保在更大范围内的互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以上年度全市在职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我市2003年度在职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17259元)的60%-300%之间,五大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为42.5%,接近50%。这不仅给部分效益不好的单位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对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收入不稳定的社会群体,也形成了较高的参保门槛。另外,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均缺乏个人帐户,对流动性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男性劳动者等群体缺乏吸引力。

管理服务层面

一、劳动保障部门自身对市场的适应性还不够。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由主管局管理的模式向直接面对企业的管理过渡,劳动保障部门要面对面地向数万家单位开展扩面工作,任务相当艰巨。人手少、资金紧、缺乏企业基本信息库和基层工作平台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适应等问题十分突出。且缺乏常规扩面的激励机制,社保扩面作为常规工作推进积极性不高。

二、“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还远未形成,社会团体、协会、学会等民间机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还很不到位。以我市会员单位名单为例,市有关协会、学会,能及时、准确提供出会员单位名单的仅有汽修协会和人才协会等4家。少数行业协会甚至存在着以藏匿信息来进行行业保护的现象。多数行业协会提供的企业信息属无效信息。依靠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来推进社保扩面、维护公平竞争的时机还远不成熟。

三、政府部门推进社保扩面的合力受到制约。以社保扩面为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也是各级政府提供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但目前的部门对应管理相关社会事业的职能划分,也存在着各自为镇,设置信息壁垒等现象,直接制约着社保扩面的效率与进度。由于缺乏各部门提供共享的系统全面的企业有效信息,社保扩面成了千街万户找企业的游击战。到12月份,边际递减效应显现出来,扩面人数每天从九月份的日进4000多人的最高峰滑入日扩数十人、几个人的最低谷。

另外,政府部门的自身参保不足也成了企业效仿的籍口。从初期调查来看,市区11家事业单位未参保,但直到12月份,仍有8家事业单位未参保。

社会经济层面

二、社保扩面揭开了部分企业的“机密”,企业存在抵制参保现象。

企业虚报用工人数的现象十分普遍,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60%以上的企业实际用工人数和计税工资人数相差较大,甚而存在实际用工2人的企业虚报计税工资800人的现象。也有实际人数6000人,申报参保人数仅千人的现象。因为向税务部门虚报用工人数可以计税工资形式虚报成本,减少纳税,因此,企业实际用工人数甚至成了企业的机密,与此同时,以虚报给税务部门的用工人数来参加社会保险则明显不能为企业所接受。而以虚报给劳动保障部门的用工人数参保则明显不能为职工所接受。因此,企业隐瞒用工人数的内在因素之一就是担心要清算补税。

三、部分企业基本社会责任感尚不到位。7月扩面主要靠2次通告一次通知。当月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17日在常州日报、常州晚报上同时公布了第一批未参保或只参加部分险种的455户企业名单,督促这些企业以及其他未参保企业尽快参保;二是全面启动新一轮联合监察执法行动,对曝光后仍未参保企业、延陵路“一条街”、“大卖场”、餐饮企业以及劳动地税联合通知后仍未参保企业,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联合监察执法,强制参保;三是对128户未参保企业启动依法预征程序。但是,在扩面宣传、检查推进过程当中,出现了几类现象:一是企业人员流向武进的现象,减少社会保险支出(武进的社会保险基数、参保面略低于四城区);二是不少企业面对执法队员上门检查,答复均是“老板不在家”,和执法人员大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三是少数知名优秀民营企业、“明星”企业在社会保险参保问题上却态度暧昧、参保不足等。

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背后,除了释为市场经济法制意识淡薄外,还暴露出我市企业存在的消极因素:一、效益心态不成熟。不少企业仍然停留在以减低人力成本、避税为主的低效竞争方式上,对以产品升级、技术革新来提高生产效率的追求观念还很淡薄。二、缺失国际意识。看不到和国际接轨的差距,看不到国际竞争的危机,行业化、本土化的竞争仍然占主导地位。三、竞争心态不健康。希望以投机取巧等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方式仍是不少企业的主导心态。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不健康心态的反映,是“小企业心态”。

四、外来工不愿参保问题突出。

最典型的数服装、餐饮等收入偏低、技能要求简单的行业,外来工不愿参保比例偏高。最高的占4成左右。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背景下观念和价值上的矛盾和落差十分明显。由于外来工群体的教育程度、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决定了他们的风险意识、未来意识、保障意识的缺失。一是他们对“小康”的理解和看法与城市居民差距甚大。外来工理解“小康”就是“砌新房、彩电、摩托、电冰箱,5-10万的存款”,城市居民认为“小康”:就是“有汽车,有宽裕的住房,年收入超5万,有无存款无所谓,人人都有养老金”。显然,收入差距大。外来工的小康概念还没有完全摆脱出“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自然经济的模式,拿到现钱最实惠是他们的一般认识。二是政策门槛高,客观上妨碍了他们参保。虽然有社保关系也可以接续,带走;个人帐户可以取出转移等,但对外来工来说,基数、比例都显得偏高,而地级市缺乏设置外来工参保政策的权限。三是流动性大,服装、餐饮等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甚至达到20%,频繁的流动不光制约了他们从业的保障意识,而且也带来了高比例的断保、退保。到11月底,退保、断保人数累计高达3万人左右。四是收入过低,街道、乡镇内的小企业的外来工尤其是个体工商户雇工,相当部分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社保扩面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法制行为,尊重并公平对待历史十分关键。从我市社保扩面遇到的历史遗留问题看,主要是:1、原大、小集体的遗留人员未参保问题。2、部分改制企业的职工未参保问题。3、高龄(因历史原因,男45岁以上、女35岁以上的劳动者未参加社会保险,按照现行制度,可能成为终身无法享受养老金的群体)未参保人员的问题。4、企业招用的长期农民合同工的参保问题。这些问题在政策上都是空白,需要不断调整设置新政策。而上述几类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直接考验着社会保险政策是否体现社会公平。

六,当前供过于求的严峻就业形势,也让许多企业在参保时存在侥幸心理。在资本的强势地位面前,劳动者一般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求职的劳动者,还是在职的劳动者,一般不敢主张自己的社会保险参保权利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扩面难度。

上述种种原因,使得通过社会保险扩面来调节社会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难度越来越大。在目前的政策制度下,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啻于“戴着脚镣跳舞”。因此,社保扩面这项法制工作不得不借助行政力量的推动。今年以来,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通过发动辖市、区、街道、乡镇、各主管条线签订责任状,来推进社保扩面,已经取得了超历史的进展。但也不得不以支付高额的行政成本为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份正式启动扩面以来,我市各区、乡镇、街道、各级劳动保障机构、各相关部门累计动用人力3万人次以上,出车5000车次以上,每扩面千人的成本超过了5.7万元。

建议与对策

一、社保扩面需要从“运动式”推进向建立常规参保机制上转变。

1、国家应加快《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步伐。以立法形式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堵住社保登记、参保等各个环节的漏洞。

2、在部分省市、地区开展征缴社会保险税试点。实现该试点区域内统筹。或者推广浙江湖州的做法(税务机关直接扣缴企业参保应缴部分,企业扣缴劳动者个人)。

3、调整企业的注册登记环节,将社会保险登记和税务登记结合起来。在税务登记之前,企业必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核定真实用工人数,并以此人数作为核定企业计税工资的依据,制约企业自主虚报、减报用工人数的随意性,减少参保或者税收的不足。均衡企业的用工成本,维护企业的公平竞争。

二、社保阶段性扩面需要向长期性管理服务上转变。

1、加快推进社保制度的人性化、个性化改革。国家应加快研究建立广覆盖、低门槛、多层次的社保制度,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特别是要增加设置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享受标准均相应较低的养老保险参保标准,降低社保的门槛,满足城市特困居民、长期失业人员、部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的低层次的参保需求,同时可套用这个标准,充分考虑和农村养老保险相接轨,切实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2、建立失业保险的个人缴费记录。解决参保企业、人员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不信任问题。

3、要加快建立城市居民大病救助制度。大病救助制度,既可弥补现有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也可保障少数无能力参保的劳动者享有大病救助的权利。

4、在省部属企业、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推行企业年金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将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和解决技工荒、构建人才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保服务经济的良好作用。

三、社保单项工作需要向全社会系统工程上转变。

1、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共平台。启动全社会的信息工程,充分整合资源,建立核心数据库,实现基本信息共享,克服政府部门间各自为镇、设置信息壁垒,效能低下、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通过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减少行业管理漏洞。如依靠公安提供的公民死亡信息,能够快速实现养老金的停发,减少延领养老金的现象,减少基金损失;医院即时提供医保病人住院的信息,可直接查控以医保门诊支出虚报住院支出现象等等。

2、建立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的信息平台,对企业实施诚信监管、服务。包括企业的用工人数、经营地点、生产范围、造假记录、现有资质、安全培训、信贷融资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信息记录并即时跟踪,记录企业不参保、拖欠社保费、拖欠克扣工资、制假售假等不诚信行为,通过对企业的个体管理实现对市场的动态调控。根据该类记录评定企业的诚信等级,并定期公布,积极扶持诚信企业,引导帮助企业通过依法参保等建立良好的诚信资质,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3、建立公民个人的信息。以人为本,建立公民社会保障号,并以社会保障号为载体,建立公民的电子档案,包括社保帐户、银行信贷记录等,做实公民的个人信息,同时通过电子档案记录公民从出生、上学、住院、参保、工作、经营等综合信息,建立公民的诚信记录。解决公民因流动带来的断保等问题。

4、大力推行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与社会保障的结合。将慈善基金的活动性捐助向制度上救助转变。通过慈善基金、社会捐助、体育等渠道募集资金,定期向城市特困群体发放参保补助。

扩面对策范文篇7

[摘要]当前,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开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以及社会保险扩面缺乏宣传力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社保扩面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与相关社会问题通盘考虑才能取得突破。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不断增多,社保扩面的难度不断加大。分析扩面难点,研究解决办法是当前乃至今后推进社保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参保扩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城镇居民中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参保缴费存在一定困难。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加速,劳动力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1)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群体不断扩大,再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城镇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不愿从事服务性行业工作,造成大量沉淀。二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求矛盾。(4)城镇居民中老、弱、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社保扩面缺乏支持力度,未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所属各部门共同抓好社保扩面工作。(1)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社保扩面会破坏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会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关系不大,因此在思想上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2)社保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社会保障部门独力支撑很难取得较大进展。

(三)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各地经办机构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人员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基层乡镇、街道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办机构能力的欠缺给群众参保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相应地推迟了社保扩面的进度。

(四)劳动监察执法及社保扩面宣传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1)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业主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这部分企业中,随意拖欠和压低工资、超时加班、任意辞退员工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但使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给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加和接续带来了困难。(2)劳动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据理力争,也不敢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3)我国社保事业起步较晚,群众缺乏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对社保扩面对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所发挥的重大意义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以营利为目的推销的保险产品,思想上存在着抵触情绪。

二、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问题与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就业问题是民生治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百姓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的转变,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这才是从根本上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最佳途径。(2)社保扩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各级地方政府务必千方百计地抓好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壮大公共财政实力,为民众参加社会保险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的参予热情。

(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社保扩面工作取得实效。(1)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制。主管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社保扩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组建工作小组,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确保按时完成社保扩面的阶段性目标。(2)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筹措和运用好社保补贴基金,确保补贴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非工企业)的监察力度,规范其用工行为,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其他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统计、征费、年检、以及考核评比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1)各地要在深入全面领会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促使社保经办业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加快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一是加大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通过社会保障平台,把经办机构的触角延伸至各乡镇、街道,为群众办理参保提供方便条件。(3)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是通过组织基层经办人员以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辟群众(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参保的“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对已经参保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跟踪服务,随时解决他们在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及广大群众对社保扩面工作的支持。公务员之家

(四)搞好宣传教育,为社保扩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要发挥好各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参加社保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提高百姓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积极性。(2)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使其不但了解和掌握社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而且充分认识到非法用工的危害性,消除其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误解,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扩面对策范文篇8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开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以及社会保险扩面缺乏宣传力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社保扩面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与相关社会问题通盘考虑才能取得突破。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不断增多,社保扩面的难度不断加大。分析扩面难点,研究解决办法是当前乃至今后推进社保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参保扩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城镇居民中弱势群体比重过大,参保缴费存在一定困难。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流动加速,劳动力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1)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大量企业关、停、并、转,下岗职工群体不断扩大,再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安置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城镇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不愿从事服务性行业工作,造成大量沉淀。二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供求矛盾。(4)城镇居民中老、弱、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对社保扩面缺乏支持力度,未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所属各部门共同抓好社保扩面工作。(1)有的地方政府认为社保扩面会破坏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会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也关系不大,因此在思想上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2)社保扩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仅凭社会保障部门独力支撑很难取得较大进展。

(三)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各地经办机构普遍存在着设备落后、人员短缺、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基层乡镇、街道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经办机构能力的欠缺给群众参保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相应地推迟了社保扩面的进度。

(四)劳动监察执法及社保扩面宣传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1)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业主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在这部分企业中,随意拖欠和压低工资、超时加班、任意辞退员工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但使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也给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加和接续带来了困难。(2)劳动者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据理力争,也不敢向有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3)我国社保事业起步较晚,群众缺乏对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对社保扩面对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所发挥的重大意义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混为一谈,认为社会保险扩面是以营利为目的推销的保险产品,思想上存在着抵触情绪。

二、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几点建议

(一)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加快发展问题与做好社保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就业问题是民生治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百姓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的转变,真正实现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这才是从根本上破解社保扩面难题的最佳途径。(2)社保扩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各级地方政府务必千方百计地抓好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壮大公共财政实力,为民众参加社会保险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的参予热情。

(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社保扩面工作取得实效。(1)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体制。主管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社保扩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组建工作小组,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确保按时完成社保扩面的阶段性目标。(2)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筹措和运用好社保补贴基金,确保补贴基金及时、足额到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非工企业)的监察力度,规范其用工行为,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其他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统计、征费、年检、以及考核评比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参保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1)各地要在深入全面领会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促使社保经办业务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加快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一是加大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通过社会保障平台,把经办机构的触角延伸至各乡镇、街道,为群众办理参保提供方便条件。(3)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尤其是基层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是通过组织基层经办人员以上门走访、入户调查、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辟群众(特别是老人、残障人士)参保的“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参保。二是对已经参保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跟踪服务,随时解决他们在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及广大群众对社保扩面工作的支持。

(四)搞好宣传教育,为社保扩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要发挥好各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参加社保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提高百姓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积极性。(2)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使其不但了解和掌握社保方面的政策法规,而且充分认识到非法用工的危害性,消除其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误解,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员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扩面对策范文篇9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镇是个工业重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中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高。职工因劳动保障问题投诉企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尽快建立有效的劳动保障机制,减少劳企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是我镇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对我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劳动保障的现状

1.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自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等都相继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有关劳动保障的法规规章、实施办法等。比如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部先后颁布了《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等多个部门规章,省人大、政府、劳动保障厅等部门也配套或自行制订了大量的法规和规章、实施办法等。从内容上来看,这些法规和政策基本上涵盖了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领域。法规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我镇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

2.安全生产管理逐渐规范。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历届党委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项制度的实施上: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镇、村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要求企业逐级签订到分厂、车间、班组、个人,将责任明确到每个人。年末奖金评定、企业评优、干部考核时,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二是注册安全主任制度。企业设置注册安全主任,经培训后,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安全生产台帐制。强化基础管理,注重规范运作,将企业的设备、制度、人员等登记在册,实行动态管理。四是限期整改制度。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面上以片线为单位,由联村干部指导企业进行自查自纠,重点企业由镇专门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发出整改书,限期整改。安全生产的规范运作,改善了劳动者的作环境,保障了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3.社会养老保险初具规模。养老保险是在乡镇一级推行的第一种社会保险,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于1994年,至今已累计有13000人参保,但由于该保险的缴费和待遇水平较低,所以影响面较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开始于2001年,经过连续三年的扩面,目前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由于缴费和待遇水平较高,影响面也较大。截止目前,全镇已有280家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达到了企业参保率100%。共有9236名职工在保,占到全镇职工总人数的81%。

4.劳动合同管理引起重视。劳动合同管理是劳动保障的源头和基础工作,许多劳企纠纷的发生,就是因为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缺乏解决争端的有效依据。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规范劳企双方的行为,有效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截止目前,全镇已有33家企业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有180家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参加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数达到12100人,占全镇企业职工总数的8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资纠纷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11月份全镇共发生劳资纠纷88起,其中因工伤引起的纠纷有36起,因拖欠工资引起的纠纷有52起,因职工离厂扣压工资引起的纠纷有45起。这些劳资纠纷发生后,虽经有关部门调解,都到妥善解决,但都或多或少地给劳企双方的合法权益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更有甚者,有部分劳资纠纷因当事人处理不当,发生过激行为,引发刑事案件,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

2.社会保险扩面阻力增大。虽然经过连续三年的扩面,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目前参保人数只占到全镇企业职工总数的81%,离全县提出的9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现行的养老保险扩面模式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企业普遍不愿参加养老保险,而政府暂时没有有力的制约措施,如果按照现行模式继续扩面,工作难度将显著增大,而且也不利于其他险种的后序跟进,因此急需探索一种新的养老保险扩面模式来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3.人员法制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业主,由于法制意识淡薄,对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甚少,在制订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职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违反了法律法规,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收取押金、拖延工资、扣压工资、过于严厉处罚、加班不加薪等。有些劳动者由于不懂法律法规,不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助长了业主的违法行为。

4.缺乏长效监督机制。随着企业的转制,企业使用、管理职工的权力增强,自由度加大,但随之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也加大了。近几年,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出台了不少,但有效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的机制尚未形成。比如对于工资支付方面发生的纠纷,一般是采取限期整改的办法来解决,而缺乏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因此,应该尽快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由“事后解决”转向“事前预防”,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对策与建议

1.注重宣传引导。借助报纸、电视、培训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现行有关关于劳动保障的各种法规政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使企业在制订内部规章制度和实施员工管理时,能自觉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保持一致,在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法制意识增强后,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企业也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2.强化基础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的基础管理,逐步建立起长效的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加以明确,互相监督,有效约束双方的行为。严格执行劳动年检制度,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跟踪档案,对记录不良的企业在每年一次的年检过程中不予通过,进行专门整顿。试行劳动保障诚信工程,根据企业开展劳动保障工作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定出信用等级,定期在媒体上公布,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管理水平。

扩面对策范文篇10

一、城市化进程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

1、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养老观念的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乡镇企业或者进城务工经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脱离了土地和农村,而成为城镇企业职工或商业者,有的因城市工业化征地从根本上失去了赖以生存土地。当他们年老时,无法再依附于那种传统的以家庭、血亲为纽带,土地为载体的养老体系,需要有一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观念来代替。而要有传统的养老观念转变为养老保险制度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经过多部门的努力才能实现。

2、城市化进程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这种“完善”和“扩大”仅是在城镇国有、集体企业范围内,还没有覆盖到全社会。近年来,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虽有所扩展,部分私营企业参加了养老保险,但面仍然很窄。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还有很大一部分游离于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必须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广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应对我国城市化进展的需求。

3、城市化进程对人们养老保险意识的挑战。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实施多年,但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尤其是失地农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从业主方面看,有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业主受利益的驱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愿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怕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率。这是私营企业参保难的主要症结。二是从私营企业员工方面看,有些员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认为找到一份工作已很不容易,不敢奢望其它,更不敢向业主提出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三是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来看,他们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小富即安,对养老保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4、城市化进程对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挑战。当前,养老保险的最大难点之一是扩面难。究其原因有多方面,而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应有的管理措施和强制手段。如对城镇私营企业参保问题,有关部门工作难度加大,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尚未出台,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中的大部分人员尚游离于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外。

5、城市化进程对社会保险机构经办能力的挑战。以前,社会保险机构主要是面对国有、集体企业,随着我省国企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开展,企业改制后以个人身份接续养老保险的职工和私营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逐步成为社会保险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逐步纳入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机构必须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二、应对城市化进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策

应对城市化进展,强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全民参保意识。针对当前一些人对社会保障缺乏认识的问题,要进一步丰富社保政策宣传方式和内容,大力宣传养老保险的各项政策,采取“低基数、低门槛、逐步进入、逐步规范”的措施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本着“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宗旨,不断加大社保费的征缴力度,不断探索新的便民缴费方式,最大限度地简化缴费程序。各新闻媒体,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使社会养老保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前提下,对应参保而拒不参保、拒不缴费、态度蛮横、严重影响社保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可给予新闻曝光。通过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的参保意识。

2加强领导,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广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工商、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和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3、抓住重点,攻破难点,产生拉动效应。从当前各类企业参保面的分布情况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保面窄,有较大的资源空间,今后扩面工作的重点是在这一层面上。对此,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扩面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扩面工作。城镇的农民工、季节工等灵活就业人员,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在城镇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是扩面的重点。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扩面工作局面打开后,可以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到养老保险的权利,并产生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