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2:16:10

跨区范文篇1

为规范我镇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工作,强化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肺炎疫情反弹、机具供需失衡、燃油供应不足、道路转运不畅、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情况,建立统一指挥、规范有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努力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应急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减少损失、不误农时,特制定本预案。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按照“提前预警、及时发现、属地管理、快速反应”的原则,对农机跨区作业突发情况进行处置。强化部门协作,统筹社会资源,加强信息互通,快速果断处置,严控事态发展,将突发事件影响减少到最小、损失程度降到最低,避免处置不当激化矛盾,维护正常生产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适用范围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期间,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启动本预案。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形势升级,影响跨区作业机具进入辖域内进行作业的;

(二)局部地区机具供需失衡,出现重大拦截机具事件造成机具转场困难和交通秩序混乱的;

(三)作物适收期出现连续降雨、大风等异常天气,较大范围造成作物倒伏或农机进地作业困难的;

(四)油料供应紧张造成机具加油困难严重影响农机作业进度的;

(五)在用机具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三包期”维修服务严重不到位,影响机手正常作业,引发群体性投诉的;

(六)出现重大以上农机生产安全事故;

(七)其他突发情况。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由镇人民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工作,并对外公布应急值守电话。

(二)领导小组成员

五、应急处理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现以下情况时,各村应迅速向镇政府报告,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妥善接待安置跨区作业机手。推动健康码互信互认,并做好转移路径追踪和记录。出现以疫情防控为名阻碍机具作业情况时,联系镇卫生院对机手健康状况进行确认并妥善处理。一旦出现跨区作业机手身体异常,应及时报告镇卫生院,并按联防联控有关要求进行处置。出现较大范围疫情时,应按照实行分区分类的防控要求,统筹安排农机跨区作业。

(二)机具供需严重失衡

镇政府应及早摸清辖区作业机具需求情况,作业需求信息,加强机具调配保证供需平衡。辖区内出现因作业机具严重短缺,可能造成成熟作物大面积无法及时收获时,应立即通过新闻媒体及信息网络用机需求,引导周边机具帮助作业,必要时报请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协调组织更大范围机具支援抢收,并动态公布机具到位情况和收获作业进度,避免机到无活干。出现聚集性恶意拦机情况,各村要协助镇政府及时掌握情况动态,并立即派出人员赶赴现场,迅速通报辖区公安派出所,依据《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进行处置,对说服教育无效、不听劝告者,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可根据事态发展和实际需要请公安、交管部门帮助作业机具顺利转移,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三)出现较大范围作物倒伏或不适宜机具进地作业情况

加强与县气象局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强化机具组织调度,引导当地农户提早开展抢收作业。针对地块泥泞轮式机具难以进地的情况,组织排灌机械开展排水作业,调度增加履带式收割机进地作业。对于作物倒伏严重地块,镇政府要协调联系相关镇和农技中心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作业技术要点,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机手调整机具,相关镇要组织人力做好人工作业准备,努力将作业损失降到最低。

(四)出现群体性质量投诉

收到投诉后,镇政府要立即组织派员赴投诉地点核实情况,联系并督促相关企业履行服务承诺,及时安排在当地维修网点或售后服务网点进行维修。若继续出现维修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应将情况通报市场监督管理局并上报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协调督促生产企业进行处理。相关处置依照《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对于机手提出的诉求,可在保证机具及时维修不影响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再依法依规进行调解处理。涉及其他行政区域的,应及时通报其他行政区域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协助处理。

(五)出现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

出现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后,镇政府要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及时通报县农业执法队以及交警队,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勘查事故现场,做好勘查和询问笔录,确定事故当事人并进行责任认定,会同公安交警队和应急管理局协调处理。依据《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配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应将农机事故情况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农业农村局和上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七)其他突发情况

接到机手反映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的车辆通行费减免方面的问题,应告知机手按照《跨区作业证》提示,提前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和扫码预约通行,涉及ETC车载装置的使用和预约的方法可以拨打95022咨询或投诉,仍未解决问题的,应及时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帮助核实解决。其他突发情况,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跨区范文篇2

论文摘要:马歇尔“建设性竞争和联合形式优越论”启示了一个要素市场化方向: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兼并整合市场,区际割据向规模集中的业态演进过程,要素流动形成溢出效应同时产生累积强化机能。运用绩效模型分析与深圳水务业实证表明,跨区域兼并是激发公用事业生产力集约潜能,增进公共服务协同化合意的市场化路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有效竞争机制,使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溶以实现市场绩效优化。

我国公用事业运行体制变革的根本出路,应当是一种引入有效竞争机制的市场导向式改革。具体机制设计的困难在于,竞争与垄断这组对立因素如何统一在同一经济系统内,既要充分利用公用事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又要发挥竞争机制对推动企业和产业绩效改进的激励作用。这一两难选择也反映在“马歇尔冲突”上,核心是找出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合理均衡的适度边界,以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最优化。

以自然垄断和经济规制理论变迁的视角审视,面对真实世界从“市场失灵”到“规制失灵”,理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昭示,效率与福利改进单纯依靠政府管制手段,仍会带来权力寻租、规制俘获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公用事业市场化问题本身是复杂的经济范畴,它包涵自然垄断与竞争机制、经济效率与公共福利等冲突。公用事业的发展、产业绩效的提升包括普遍服务等福利目标的实现,客观上离不开竞争的促进作用。于是,竞争治理模式就演化为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创新思路。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基本现状是市场化程度低,生产经营高度行政化,缺乏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条块分割属地垄断,管辖壁垒阻隔,要素流动受限,地区发展差异大,资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产品与服务水平参差,产业总体运行绩效有待优化。由此论证指出,基于要素市场化路径的竞争治理模式,分散割据的公用企业通过兼并,组建大规模集中化公用事业集团,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的资本运作整合市场,形成横向一体化的空间并置结构,特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跨国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对打破产业行政垄断,提升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福利目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一、要素市场化与有效竞争: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理论逻辑

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主要是由规模经济性决定的,克拉克森(1982)以规模经济来描述自然垄断特征:生产函数呈规模收益递增,一家厂商大规模生产与几家较小规模的厂商同时生产相较,更能有效利用资源。新福利经济学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自然垄断理论:垄断不一定破坏市场的竞争特性,潜在竞争的可能性会自动促使原有自然垄断企业消除生产和管理的低效率,从而依靠潜在竞争力量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按照鲍莫尔(1982)进退无障碍理论的具体阐析,若市场中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必然迫使在位厂商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效率,从而在改变市场结构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运行的绩效。一个可行和有效率的竞争思想始于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概念,继后,哈佛学派基于结构主义思想分析了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有效竞争理论。其中梅森归纳了有效竞争的“市场效果基准”: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总之,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不宜选择产品与服务市场化模式,摧毁植根于规模效益的垄断结构基础,产品市场过度、无序的多头竞争,带来更多的是重复建设的配置低效率。合乎资源合理利用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竞争,应当是一种保持垄断效率优势的要素市场化模式,它具有上述潜在竞争的绩效特质。

自然垄断原理揭示,公用企业在同一地区市场垄断独营有天然合理性,事实上理论的拓展,垄断集中还可以向整个行业市场辐射。以产业的现实需求来考察,我国公用事业行政割据式的运行体制,限制了要素流动,阻碍了管理与技术溢出,抑制了产业发展动力。按照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能够突破区域的静态比较优势,但客观形成的市场分割扭曲价格,排斥竞争,阻碍产业集中,抑制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于是,系统区际分割的负效应,就构成公用企业突破区域壁垒兼并市场的根本动力。产业规模集中的内在发展要求,则与公用事业垄断经营效率最优原理相吻合。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内化成公用企业自我膨胀的规模增长需求,并在受限空间约束下,诱发区域外扩张的持续动力。基于马歇尔“建设性的竞争和联合形式的优越性”的逻辑,公用事业体现激励规制的市场化路径,是一种竞争治理导向的要素市场化模式,关键要打破现有阻碍要素流动的区域分割运行的体制制约,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方式构建规模集中化的产业兼并整合格局。跨区域兼并过程,将过度分散的生产能力集中起来进行优化重组,为产业内注入普遍的竞争生机同时还有压力,形成利益约束机制,激活生产要素潜能,极大地推动我国公用事业从经济积累向经济集中快速跨越。在这一层意义上,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取得逻辑的契合。

从规制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公用事业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与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自动引向配置效率,规制的逻辑支点在于纠正和改善“市场失灵”:调节垄断运行的适度边界、管制垄断价格、配置一个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由此,规制的内涵与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动机就关联在一起:规制的原因正是改革的目的--如何保持和发展自然垄断的禀赋优势;规制手段与改革路径相叠合--同时指向市场进入与价格限制。前一个问题,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资源空间配置的动因是收益递增效应,市场、技术及其他使报酬递增的因素在规模上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过程形成的。基于效益与经营规模的正相关性,公用企业开辟新市场,扩大经营份额,驱动规模扩张战略,通过异地同业兼并的横向一体化,在不同区域之间整合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重置集中型产业结构,有助于资源优化组合与竞争力升级。后一个问题,按照德姆塞茨关于规制的政策建议,认为政府可允许在“合同”期内供给商品或服务的排他性权力进行竞价,对于公用事业来说,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特许经营权竞标机制的同义语。

事实上,跨区域兼并在实现的技术手段上,总是与形式各样的资本运作(如产权并购、BOT、TOT等)密切关联,而资本运作无疑是典型的要素市场化方式。由此推演,公用事业惟有依靠要素市场化方式才能绕开辖地割据的垄断封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断,竞争的结果是引起经济集中。于是,跨区域兼并导向的规模集中,蕴涵了要素市场化对地区间进入壁垒的迂回策略,自然也是公用事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合意选择。

二、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市场绩效机制分析

在此,运用绩效模型对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市场绩效机制进行分析。

(一)大规模一体化兼并整合对效益的改进作用

在区际兼并一收购一运营的发展模式下,地区性企业逐渐蜕变成跨区域紧密型连锁的公用事业集团。企业集团市场控制力不断强化,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逐渐显现:随着生产的扩大,一方面大型组织对生产原料的市场议价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物资、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更易于通过系统内部关联组织之间非交易的调配方式来合理利用,从而更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同时大型企业研发(R&D)投入更充足,有利于组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良性循环机制下,技术、管理、服务等核心竞争力螺旋式上升,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目标实现能力日益增强,从而垄断型企业“开辟新市场”的空间扩张,形成组织管理的熊彼特式“创新生产力”。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增进效益的分析如图一所示。

公用行业(水、电、气等)强自然垄断性质决定边际成本MC曲线位于平均成本AC曲线下方,且趋势随产量Q增大渐向AC收敛,又因公用产品是生产生活消费必须品,存在一个区域市场最低刚性需求量QL,随价格P升高,Q反向变动降至某个特定QL值后维持在QL水平,需求曲线如图一中d-d-AR(平均收益)所示,边际收益MR线在其下方。社会福利极大化下由MC=MR决定最优值P1与Q1,这时市场价格P若与企业生产成本相等,即Q1对应AC曲线C1=P时,企业处于盈亏平衡临界,而P1>C1,故企业此时赢利为(P1-C1)xQ1。当公用企业通过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扩大生产规模,随地区市场扩大新的总需求也随之同步递增,d-d-AR、MR曲线向右平移至d’-d’-AR’、MR’,QL相应扩大至QL’。同理,区域扩张后新的盈亏平衡临界点为P’=Cl’,新的赢利为(Pl’-Cl’)xQl’(见图中阴影部分)。由于(Pl’-Cl’>(P1-C1),可见公用事业通过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具有效益递增效应。

(二)跨区域经营权竞争的激励传导机制及其对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派关于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经济分析认为,区域要素流动的经济目标在于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更有效地在区域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伊萨德的区位和空间经济理论指出,特定行业联合体结构的关联延伸的广泛性超越了区域边界,关键要从生产成本差异来考察空间并置的经济性。公用事业以一种跨区域经营权竞争方式实施产业兼并,在市场整合的目标价值链终端,随资本输出,品牌优势的扩展,管理与技术的溢出,能够加速承接地企业价值增殖和观念、制度更新。在此进程中,生产要素流动特别是人力资本、信息资源等在输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共享互通,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形成一种激励传导机制,以先进带动后进,运用制度复制等运营机制一体化的技术手段缩小成本差异,促使后发地区技术、管理和服务升级。要素区际流动派生的结果,促进了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并最终催化出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机能。这种“区内垄断+区际经营权竞争”的产业组织形态其激励传导一反馈作用的运行机理如图二所示。

公用企业区际兼并的竞争力显然取决于品牌与规模优势,区际经营权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根据图二分析,随着企业滚动式发展,品牌与规模优势在再扩张中又得以提升,并通过循环累积过程形成自我强化机制。这种市场控制力的递次增强,使企业不断获得“追加的”竞争优势,助力新一轮经营权争夺占据先机,形成“马太效应”。在品牌等核心竞争力输出的持续动机下,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内生需求不断衍生一传导组织管理与技术升级的激励功能。

(三)跨区域兼并下产业竞争力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效应

跨区域兼并的要素市场化路径,为资本运动开辟了道路,公用事业以产权并购重组,或直接投资建设,收购厂、网,获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包含了资本实现转移、扩散与辐射功能的全部行程。外部新市场的开辟产生收益增长杠杆效应,使资本输出企业获得更丰富、更多样化的资源和市场需求.激发自身不断提升品牌运营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增产力”。随着经营辐射范围的延伸,企业品牌影响力等无形资产获得增值,而市场控制力的提升又催生产权工具更强大的渗透功能。同业异地参股控股方式客观上放大了企业资产功能,提高了行业内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促进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推动跨越式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公用事业资本化运营的绩效源于它更能与市政基础设施产业集约化发展趋向相契合。

资本要素注入激活了承接地公用行业的沉淀资产,推动了当地厂、网设施扩容和技改等固定资产更新步伐,实际促进了当地企业资产价值增殖。产权链的延伸同时将资本输出企业的利益链接到当地关联企业中,构成利益紧密结合的“共生关系”,从而激励相容的动力传递机制,促使其自发将最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技术优势带到当地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承接地公用行业服务升级,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软、硬实力差距。同时,资本输出企业在国内外业界影响力、市场投资运作经验的先发比较优势,还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渠道和业务资源,在单个地区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约束下,诱发承接地企业自我发展张力,衍生另一层级的开辟新市场的扩张需求,有助于后发地区在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层次梯度(如县、镇一级)的市场角逐中提升竞争能力,加速扩散次生同业市场控制网络。

总之,公用事业通过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规模集中化伴生的绩效激励在传导一反馈机制的影响作用下交替推进,最终导向一种竞争力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效应。跨区域兼并带来资本要素流动,形成各向同性的价值增殖:一方面,规模扩张激发集约潜能,原料、设备批量采购和同业互通更有利于合理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素注入与技术溢出,在带给后发地区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更引入了先进的管理与品牌理念等非物质生产力,构成优化要素区际配置、缩小区域级差和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推动方式。

三、深圳水务企业异地兼并的实证分析

深圳水务企业是承担深圳本地90%以上市政供排水业务的公用设施运营商,自2004年起,成立控股70%的对外水务投资专营子公司,成功投资18个异地水务项目,兼并收购的资本运作遍及7省14市。对外拓展令企业2006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迅速跃升至3%以上,使其用不到2年时间市场份额增幅超过1倍,完成了单靠本地业务难以达到的跨跃式发展。截至2008年末,深圳水务企业以参股控股和特许经营权竞争的主要投资项目见表1。

深圳水务企业跨区域兼并极大地促进经营绩效提升,仅2006年总资产规模产生近30%的复合增长。异地并购项目经营状况前后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数据显示,跨区域兼并令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指标快速上升。

实施跨区域兼并战略4年来,区外投资项目运营规模所占比重迅速增长,直接逼近母公司用近50年才发展起来的深圳本地业务。本、外地经营规模指标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异地水务经营为深圳水务企业规模提升所贡献的份额日益增大。实际至2009年,继注资控股整合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水务资源后,企业集团总经营规模骤然跃居全国第一位。深圳水务企业规模演进的轨迹显示,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的发展模式成为公用企业快速成长的主导力量。

借助资本输出通道,在异地投资项目推进了从“输血计划”到培植“造血功能”的发展方略,深圳母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迅速转化成异地项目自身的竞争优势,令其生产运行绩效发生显著改变:江苏常州项目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公用事业运营体制改革示范典型,并购运营后单位水处理成本降低20%;江西九江水务并购后有效减少产销差率,2006年8月单月降低管网水量漏损248.61米3,时,较前一年同期增长51.5倍:2004年河南焦作水务产权投资项目并购后首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在供水量下降142万立方米的情况下,售水量反增6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6097万元,利润986万元,经营效益大幅增长。

四、结论与启示

跨区范文篇3

论文摘要:马歇尔“建设性竞争和联合形式优越论”启示了一个要素市场化方向: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兼并整合市场,区际割据向规模集中的业态演进过程,要素流动形成溢出效应同时产生累积强化机能。运用绩效模型分析与深圳水务业实证表明,跨区域兼并是激发公用事业生产力集约潜能,增进公共服务协同化合意的市场化路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有效竞争机制,使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溶以实现市场绩效优化。

我国公用事业运行体制变革的根本出路,应当是一种引入有效竞争机制的市场导向式改革。具体机制设计的困难在于,竞争与垄断这组对立因素如何统一在同一经济系统内,既要充分利用公用事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又要发挥竞争机制对推动企业和产业绩效改进的激励作用。这一两难选择也反映在“马歇尔冲突”上,核心是找出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合理均衡的适度边界,以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最优化。

以自然垄断和经济规制理论变迁的视角审视,面对真实世界从“市场失灵”到“规制失灵”,理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昭示,效率与福利改进单纯依靠政府管制手段,仍会带来权力寻租、规制俘获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公用事业市场化问题本身是复杂的经济范畴,它包涵自然垄断与竞争机制、经济效率与公共福利等冲突。公用事业的发展、产业绩效的提升包括普遍服务等福利目标的实现,客观上离不开竞争的促进作用。于是,竞争治理模式就演化为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创新思路。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基本现状是市场化程度低,生产经营高度行政化,缺乏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条块分割属地垄断,管辖壁垒阻隔,要素流动受限,地区发展差异大,资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产品与服务水平参差,产业总体运行绩效有待优化。由此论证指出,基于要素市场化路径的竞争治理模式,分散割据的公用企业通过兼并,组建大规模集中化公用事业集团,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的资本运作整合市场,形成横向一体化的空间并置结构,特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跨国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对打破产业行政垄断,提升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福利目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一、要素市场化与有效竞争: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理论逻辑

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主要是由规模经济性决定的,克拉克森(1982)以规模经济来描述自然垄断特征:生产函数呈规模收益递增,一家厂商大规模生产与几家较小规模的厂商同时生产相较,更能有效利用资源。新福利经济学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自然垄断理论:垄断不一定破坏市场的竞争特性,潜在竞争的可能性会自动促使原有自然垄断企业消除生产和管理的低效率,从而依靠潜在竞争力量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按照鲍莫尔(1982)进退无障碍理论的具体阐析,若市场中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必然迫使在位厂商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效率,从而在改变市场结构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运行的绩效。一个可行和有效率的竞争思想始于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概念,继后,哈佛学派基于结构主义思想分析了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有效竞争理论。其中梅森归纳了有效竞争的“市场效果基准”: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总之,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不宜选择产品与服务市场化模式,摧毁植根于规模效益的垄断结构基础,产品市场过度、无序的多头竞争,带来更多的是重复建设的配置低效率。合乎资源合理利用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竞争,应当是一种保持垄断效率优势的要素市场化模式,它具有上述潜在竞争的绩效特质。

自然垄断原理揭示,公用企业在同一地区市场垄断独营有天然合理性,事实上理论的拓展,垄断集中还可以向整个行业市场辐射。以产业的现实需求来考察,我国公用事业行政割据式的运行体制,限制了要素流动,阻碍了管理与技术溢出,抑制了产业发展动力。按照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能够突破区域的静态比较优势,但客观形成的市场分割扭曲价格,排斥竞争,阻碍产业集中,抑制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于是,系统区际分割的负效应,就构成公用企业突破区域壁垒兼并市场的根本动力。产业规模集中的内在发展要求,则与公用事业垄断经营效率最优原理相吻合。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内化成公用企业自我膨胀的规模增长需求,并在受限空间约束下,诱发区域外扩张的持续动力。基于马歇尔“建设性的竞争和联合形式的优越性”的逻辑,公用事业体现激励规制的市场化路径,是一种竞争治理导向的要素市场化模式,关键要打破现有阻碍要素流动的区域分割运行的体制制约,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方式构建规模集中化的产业兼并整合格局。跨区域兼并过程,将过度分散的生产能力集中起来进行优化重组,为产业内注入普遍的竞争生机同时还有压力,形成利益约束机制,激活生产要素潜能,极大地推动我国公用事业从经济积累向经济集中快速跨越。在这一层意义上,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取得逻辑的契合。

从规制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公用事业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与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自动引向配置效率,规制的逻辑支点在于纠正和改善“市场失灵”:调节垄断运行的适度边界、管制垄断价格、配置一个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由此,规制的内涵与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动机就关联在一起:规制的原因正是改革的目的--如何保持和发展自然垄断的禀赋优势;规制手段与改革路径相叠合--同时指向市场进入与价格限制。前一个问题,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资源空间配置的动因是收益递增效应,市场、技术及其他使报酬递增的因素在规模上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过程形成的。基于效益与经营规模的正相关性,公用企业开辟新市场,扩大经营份额,驱动规模扩张战略,通过异地同业兼并的横向一体化,在不同区域之间整合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重置集中型产业结构,有助于资源优化组合与竞争力升级。后一个问题,按照德姆塞茨关于规制的政策建议,认为政府可允许在“合同”期内供给商品或服务的排他性权力进行竞价,对于公用事业来说,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特许经营权竞标机制的同义语。

事实上,跨区域兼并在实现的技术手段上,总是与形式各样的资本运作(如产权并购、BOT、TOT等)密切关联,而资本运作无疑是典型的要素市场化方式。由此推演,公用事业惟有依靠要素市场化方式才能绕开辖地割据的垄断封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断,竞争的结果是引起经济集中。于是,跨区域兼并导向的规模集中,蕴涵了要素市场化对地区间进入壁垒的迂回策略,自然也是公用事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合意选择。

二、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市场绩效机制分析

在此,运用绩效模型对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市场绩效机制进行分析。

(一)大规模一体化兼并整合对效益的改进作用

在区际兼并一收购一运营的发展模式下,地区性企业逐渐蜕变成跨区域紧密型连锁的公用事业集团。企业集团市场控制力不断强化,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逐渐显现:随着生产的扩大,一方面大型组织对生产原料的市场议价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物资、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更易于通过系统内部关联组织之间非交易的调配方式来合理利用,从而更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同时大型企业研发(R&D)投入更充足,有利于组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良性循环机制下,技术、管理、服务等核心竞争力螺旋式上升,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目标实现能力日益增强,从而垄断型企业“开辟新市场”的空间扩张,形成组织管理的熊彼特式“创新生产力”。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增进效益的分析如图一所示。

公用行业(水、电、气等)强自然垄断性质决定边际成本MC曲线位于平均成本AC曲线下方,且趋势随产量Q增大渐向AC收敛,又因公用产品是生产生活消费必须品,存在一个区域市场最低刚性需求量QL,随价格P升高,Q反向变动降至某个特定QL值后维持在QL水平,需求曲线如图一中d-d-AR(平均收益)所示,边际收益MR线在其下方。社会福利极大化下由MC=MR决定最优值P1与Q1,这时市场价格P若与企业生产成本相等,即Q1对应AC曲线C1=P时,企业处于盈亏平衡临界,而P1>C1,故企业此时赢利为(P1-C1)xQ1。当公用企业通过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扩大生产规模,随地区市场扩大新的总需求也随之同步递增,d-d-AR、MR曲线向右平移至d’-d’-AR’、MR’,QL相应扩大至QL’。同理,区域扩张后新的盈亏平衡临界点为P’=Cl’,新的赢利为(Pl’-Cl’)xQl’(见图中阴影部分)。由于(Pl’-Cl’>(P1-C1),可见公用事业通过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具有效益递增效应。

(二)跨区域经营权竞争的激励传导机制及其对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派关于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经济分析认为,区域要素流动的经济目标在于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更有效地在区域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伊萨德的区位和空间经济理论指出,特定行业联合体结构的关联延伸的广泛性超越了区域边界,关键要从生产成本差异来考察空间并置的经济性。公用事业以一种跨区域经营权竞争方式实施产业兼并,在市场整合的目标价值链终端,随资本输出,品牌优势的扩展,管理与技术的溢出,能够加速承接地企业价值增殖和观念、制度更新。在此进程中,生产要素流动特别是人力资本、信息资源等在输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共享互通,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形成一种激励传导机制,以先进带动后进,运用制度复制等运营机制一体化的技术手段缩小成本差异,促使后发地区技术、管理和服务升级。要素区际流动派生的结果,促进了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并最终催化出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机能。这种“区内垄断+区际经营权竞争”的产业组织形态其激励传导一反馈作用的运行机理如图二所示。

公用企业区际兼并的竞争力显然取决于品牌与规模优势,区际经营权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根据图二分析,随着企业滚动式发展,品牌与规模优势在再扩张中又得以提升,并通过循环累积过程形成自我强化机制。这种市场控制力的递次增强,使企业不断获得“追加的”竞争优势,助力新一轮经营权争夺占据先机,形成“马太效应”。在品牌等核心竞争力输出的持续动机下,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内生需求不断衍生一传导组织管理与技术升级的激励功能。

(三)跨区域兼并下产业竞争力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效应

跨区域兼并的要素市场化路径,为资本运动开辟了道路,公用事业以产权并购重组,或直接投资建设,收购厂、网,获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包含了资本实现转移、扩散与辐射功能的全部行程。外部新市场的开辟产生收益增长杠杆效应,使资本输出企业获得更丰富、更多样化的资源和市场需求.激发自身不断提升品牌运营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增产力”。随着经营辐射范围的延伸,企业品牌影响力等无形资产获得增值,而市场控制力的提升又催生产权工具更强大的渗透功能。同业异地参股控股方式客观上放大了企业资产功能,提高了行业内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促进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推动跨越式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公用事业资本化运营的绩效源于它更能与市政基础设施产业集约化发展趋向相契合。

资本要素注入激活了承接地公用行业的沉淀资产,推动了当地厂、网设施扩容和技改等固定资产更新步伐,实际促进了当地企业资产价值增殖。产权链的延伸同时将资本输出企业的利益链接到当地关联企业中,构成利益紧密结合的“共生关系”,从而激励相容的动力传递机制,促使其自发将最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技术优势带到当地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承接地公用行业服务升级,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软、硬实力差距。同时,资本输出企业在国内外业界影响力、市场投资运作经验的先发比较优势,还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渠道和业务资源,在单个地区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约束下,诱发承接地企业自我发展张力,衍生另一层级的开辟新市场的扩张需求,有助于后发地区在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层次梯度(如县、镇一级)的市场角逐中提升竞争能力,加速扩散次生同业市场控制网络。

总之,公用事业通过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规模集中化伴生的绩效激励在传导一反馈机制的影响作用下交替推进,最终导向一种竞争力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效应。跨区域兼并带来资本要素流动,形成各向同性的价值增殖:一方面,规模扩张激发集约潜能,原料、设备批量采购和同业互通更有利于合理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素注入与技术溢出,在带给后发地区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更引入了先进的管理与品牌理念等非物质生产力,构成优化要素区际配置、缩小区域级差和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推动方式。

三、深圳水务企业异地兼并的实证分析

深圳水务企业是承担深圳本地90%以上市政供排水业务的公用设施运营商,自2004年起,成立控股70%的对外水务投资专营子公司,成功投资18个异地水务项目,兼并收购的资本运作遍及7省14市。对外拓展令企业2006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迅速跃升至3%以上,使其用不到2年时间市场份额增幅超过1倍,完成了单靠本地业务难以达到的跨跃式发展。截至2008年末,深圳水务企业以参股控股和特许经营权竞争的主要投资项目见表1。

深圳水务企业跨区域兼并极大地促进经营绩效提升,仅2006年总资产规模产生近30%的复合增长。异地并购项目经营状况前后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数据显示,跨区域兼并令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指标快速上升。

实施跨区域兼并战略4年来,区外投资项目运营规模所占比重迅速增长,直接逼近母公司用近50年才发展起来的深圳本地业务。本、外地经营规模指标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异地水务经营为深圳水务企业规模提升所贡献的份额日益增大。实际至2009年,继注资控股整合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水务资源后,企业集团总经营规模骤然跃居全国第一位。深圳水务企业规模演进的轨迹显示,跨区域兼并整合市场的发展模式成为公用企业快速成长的主导力量。

借助资本输出通道,在异地投资项目推进了从“输血计划”到培植“造血功能”的发展方略,深圳母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迅速转化成异地项目自身的竞争优势,令其生产运行绩效发生显著改变:江苏常州项目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公用事业运营体制改革示范典型,并购运营后单位水处理成本降低20%;江西九江水务并购后有效减少产销差率,2006年8月单月降低管网水量漏损248.61米3,时,较前一年同期增长51.5倍:2004年河南焦作水务产权投资项目并购后首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在供水量下降142万立方米的情况下,售水量反增6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6097万元,利润986万元,经营效益大幅增长。

四、结论与启示

跨区范文篇4

关键词媒体竞争地方媒体媒体重组

由于国际新闻传播媒体事实上的介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闻传播界长期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的传播区域划分和传播项目划分正在被突破。原来受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严格行政保护的媒体正在逐步失去“大锅饭”的优势,原来各自拥有的大小不等而又带有垄断性质的传播市场正在被瓦解。几乎在全国所有的新闻传播市场上都或明或暗地涌动着资源重组、市场重组、媒介重粗、力量重组的浪潮。原有的单一品种、单一市场的媒体已经显得势单力薄,不足以抗击风云突变的市场经济和境内外强势媒体的冲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广州日报》率先进行的多种媒介、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改革正在向全国扩展。到2001年,全国已经有正式批准挂牌的报业集团26家,广播电视集团7家,出版集团8家。还有些媒体虽然没有正式获准建立集团,但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进行了媒体重组和资产重组。在1999年中办30号文件下发以后,一些有实力、有扩张打算的媒体借机收编、整合了媒体界一批有市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媒体及其优良资产,搭起了组建集团所必需的架子。有些媒体集团还采用借壳上市等合法的手段,完成了经营项目的多元化改造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扩展。如成都商报(博瑞传播),上海广电集团(东方明珠),湖南广播电视集团(电广传媒),中国计算机报(赛迪传媒),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歌华有线),甚至连一向严肃、严谨的国家权威媒体也开始染指资本市场,如人民日报(燃气股份),中央电视台(中视股份)。这大大小小的媒体集团虽然规模不同、特色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没有一家停留在原来单一媒体、单一项目、单一区域经营的阶段,都开始了向其他媒体、其他行业和其他区域的扩张与渗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00年的销售总收入为23亿多,而广告的实际总收入为12亿多,其余的近12亿则来自于其它经营项目的收入。由此反映了媒体经营的扩张性优势。①大家都看好我国媒体市场的良好前景,因为它被压抑的太久,存储的能量也就太大,只要发掘有方,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可观的财富,因而有人将媒体经营称为我国的“最后一个暴利行业”。陈力丹教授说,“在中国,传媒是比西方国家的传媒更有暴利可图的领域”。陈力丹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引用了北京晚报的一段话说,“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每一个板块的松动和改变都将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这个机遇终于指向一个传统上最为敏感的行业和一个现实中最为敏感的市场的结缘,媒介产业与资本的结缘。”②因为这种结缘所表现出的有良好前景的商机,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资金也对媒体的跨行业、跨区域经营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一向为国有资本和媒体自有资本(其实这种媒体自有资本仍然是国有资本的一部分)垄断的媒体业开始具有不同性质的资本背景。“早在80年代就出现了中美合资的《计算机世界》,以后又出现了浙江《金华日报》的股份制,出现了《精品购物指南》和《购物导报》这种个人集资、集体创办子报的模式,出现了国有企业与报纸联姻的《华商报》模式,出现了采编经营分离,上市公司投资集团子报,买断9年经营权的《名牌时报》模式,出现了证券研究公司投资异地办报的《财经时报》模式,出现了民营企业介入报纸经营的《中外合作新报》模式。”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是好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最紧缺的是资金,减少行政管制对市场的分割,放开之后传媒产业的竞争会加剧,竞争的结果是跨媒体、跨地域的传媒集团必然会出现。”④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那些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媒体集团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文化相对进步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分别集中了多家媒体集团,形成了现阶段媒体集团竞争的重点市场。在有的地方,现有媒体集团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本地传播市场的分割,几大媒体集团至少在表面上进入了各行其是、和平共处的发展阶段。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在当前各地行政保护和行政干预仍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美国那种“一城一报”,一家媒体独占天下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现,在媒体所在地的市场瓜分也就适可而止了。然而无论是媒体的所有者(在目前我国媒体的真正所有者其实是国家及其政府,媒体的直接掌握者只不过是奉命管理。即使是那些所谓的“民营报纸”,也都有一个正式的挂靠单位)还是看好媒体产业的投资者都不会满足于停留在本地小市场小规模运作的水平上。加速资金的周转,扩大投资的回报是他们追求的重要目标。跨媒体经营、跨行业经营和跨区域经营就成为这些媒体集团的必然选择。众多国际性媒体集团跨国跨行业的成功运作给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媒体集团带来了利好消息,同时也对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刺激。在目前我国媒体集团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经营管理实力和人才实力都还无法同国际性的媒体集团相抗衡,也无法很快在国际新闻传播市场上赢得自己理想的份额,自然就将目光首先投向了自己熟悉的国内新闻传播市场。尽管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但几十年的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所形成的新闻传播市场却有高度的相同之处,无论在自己所处的行政区域内还是在其他的区域内进行新闻媒体的运作,对我国有实力的媒体集团而言并无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本质差异,实际上跟在自己家门口的运作基本一样。更何况这些有实力的媒体集团挟资金、技术的优势,一出手就具有压倒地方性小媒体的优势。对广大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实力都极其脆弱的地方媒体而言,目前就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媒体集团扩张的压力。据有关的报道和消息,国内已经有一些媒体集团进行了异地经营的尝试,虽然不是个个成功,但已经摸索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珠江三角形和其他地方开办连锁经营,电广传媒在北京投资媒体。成都商报在昆明发展。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在大连办了《半岛都市报》,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在青岛办了《半岛晨报》,人民日报创办华东版、华南版,他们的这些子报又在筹办一些区域性的地方报纸。就连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有一定实力的媒体,也已经开始了跨区域经营的尝试,如《兰州晨报》在河西走廊地区创办了《河西晨报》,短短时间内其发行量和影响力直逼当地传统媒体,引起了当地党政机关领导人和当地媒体的特别关注。

现代新闻传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即品牌形象是其扩张并占领市场的基本条件。而有实力的媒体集团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具备了进入新市场的先天优势。即使品牌形象力在新区域内还不够强大,凭借已有的实力也能迅速壮大。“由于传媒业作为‘影响力经济’的自身性质,品牌建设往往容易‘速成’。据摩根斯坦利(券商)1998年报告指出,在对11种产业建立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而做的统计中,大众传媒业所需年限为8年,远远快于其他行业。在传媒业还不发达的中国,大众媒体只需要2年左右就能建立起区域或行业优势。”⑤从国内近几年来获得成功的新的媒体来看,在2-3年内由白手起家一跃而成为当地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媒体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新建立的媒体只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就迅速超过甚至打垮了传统的老牌媒体。在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一些老牌媒体面对小弟弟的挑战却显得老态龙钟、不堪一击,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在未来的跨区域竞争中,这些有实力的媒体集团所面对的主要仍然是各地的老牌媒体,已经积累了丰富扩张经验的媒体集团自然充满信心。

目前深深困扰各地方媒体发展的资金问题,是有实力媒体集团面对竞争对手时的又一大优势。许多地方性媒体现在普遍因为资金问题而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甚至连勉强维持都成问题。那些有实力的媒体集团却可以在竞争中投入天文数字般的巨额资金,并迅速得到可观的回报。喻国明教授认为,“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以北京为例,1998年《北京晨报》创刊时,仅以1500万的资金就成功地占据了北京报业第三的位置,而仅仅两年后,当《京华时报》要想达成这一市场目标时的资金‘门槛’就已经升到了5000万左右。据估计,未来1-2年内,试图进入北京主流报业市场的资金门槛会进一步提升至1亿以上的水平。”⑥“目前,在广州新办一张日报,可能需要5000万投资。没有双面彩印,没有32版以上,就难以在零售市场立足。”⑦如此高额的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也是令人鼓舞。《兰州晨报》1997年创刊时的投资是6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2001年时广告总收入已经达到4000多万元,上交纯利润800万元。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已同当地的老牌媒体不相上下。就在这前后几年的都市报热潮中其他城市所创办的一批同类报纸或电台电视台,情况也大体如此。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媒体经济收益更加显著,回收周期也更短。《北京青年报》从1990年到2001年,12年时间广告收入由20万元飙升到6.4亿元。而2000年10月创办的《北京娱乐信报》则宣称,第一年广告额达到2000元,第二年达到4000万元。⑧在我国众多经济不够发达地区的省会一级城市,如有强势媒体筹集1000-3000万元的资金进入市场创办新媒体,辅之以先进的经营手段,在短期内就有可能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甚至有可能超过当地主流媒体而成为当地受众的首选媒体。而在地区(市)一级的城市,则使用1000万元以内的资金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根据各地的情况来看,目前地方对外来媒体的抵触还主要局限于政治上的考虑,很警惕外来媒体干涉本地区的“内政”,特别反感外地媒体对本地的“负面报道”,在许多地方先后出现了因外地报纸批评当地的人或事而报纸被没收或被人“买断”的情况,有的干脆由领导机关出面下令禁止发售。对目前尚未在当地开设分支机构或没有直接在当地办媒体的外地媒体可以用这种方法起到一时的堵截作用,而如果有一天人家在自己的家门口埋锅做饭,成了家门口不走的客人,那么就无法永远堵截了。况且,外来媒体今后是以资金作为进入地方区域传播市场的后盾的,凭借资金优势可以迅速吸纳、整合所进入地区的媒介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进而会很快地适应本地文化,并在为本地受众服务的旗号下开展传播活动,进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本地受众的认可,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取本地主流媒介而代之。对国家来说,这是媒体资源、传播市场资源重新整合、重新配置的正常现象,还有利于传播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而对地方来说,则失去了最了解本地情况和本地群众的媒体,失去了长期占有的传播资源优势。说严重一些,还可能因此而失去了本地文化的旗帜,失去了群众对本地文化的信心和自豪。如何应对外来媒体的进入,如何扩大本地媒体在当地的实际影响力,如何保持地方媒体在本地的优势,现在是众多地方媒体的管理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page_break]

地方媒体要珍惜、保护、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巩固并扩大在本地受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地方媒体的主流是党报(台),一直是作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一个部门来管理的,不能有超出当地管理部门规定范围的“小动作”,因此并没有树立自己品牌的意识和行动。加之人员更迭的频繁,也缺乏一以贯之的品牌打造、维护、提升思路,品牌资源的优势没有被充分重视和利用。我国现存的地方新闻媒体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也都有过曾经的辉煌,有的媒体还曾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市场的竞争局面形成以后,地方媒体由于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无法尽快进入全新的运行轨道和模式之中,它们中的大多数落伍了,将自己原有的宝贵市场资源让给了外来的新闻信息制品和其他非新闻类的信息制品,在许多地方的报刊零售摊点上难觅本地代表性媒体的影子,自然也就无法及时了解本地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在许多省会城市的报摊上根本找不到本省的代表性党报,而报纸的“报摊表现”已经成为目前衡量一家报纸社会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有的地方报纸在受众心目中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在群众的日常交流中很少有人以传统的“主流媒体”作为信息的来源。这些媒体萎缩成了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工作的“光荣榜”、“功劳簿”,或只是本地党政首长出头露面的“政治晴雨表”。对本地的社会生活缺乏实质性的监督、干预力量。一个缺乏品牌影响力的、不被人们提起的媒体在现代社会中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至少可以说失去了同群众之间进行劳动交换的价值。面对目前外来媒体随时可能进入的现实,如果还想在自己传统的“领地”中生存下去,应迅速改变这种现状。办法其实不复杂,关键是还新闻传播媒体的本来面目,恢复媒体在社会生活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在管理体制方面,尽量减少地方官员对媒体的无端干涉和无理要求,给媒体工作者以最大的传播自主权,严格按照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开展工作;在传播内容方面,尽量减少那些程序性的、表面化的、无实际意义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常规性的会议、领导人的事务性活动等,完全可以不出现在日常的报道中,尤其是没有必要在本地的所有媒体上同时出现,令老百姓大倒胃口。认真总结、学习解放初期我国党报媒体为群众服务并赢得老百姓喜爱的经验,以加大信息量的切实行动恢复地方媒体的形象。在十多年来,有些传统地方媒体的努力是获得了极大成功的,如《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它们地方性媒体的“出身”迄今并无变化,而谁也无法否认它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形象影响力。

地方媒体要珍惜并充分利用自己在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等领域的优势,打好特色牌,以此作为同外来媒体竞争的“杀手锏”,也就是所谓的“错位竞争”、“差异竞争”。⑨不管外来媒体有多大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在进入的初期它们同地方的受众之间总有一种天然的隔膜。特别是在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领域中,外来人和外来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优势。地方媒体在几十年的传播实践中积累了对本地文化的深刻认识成果,对本地的受众有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了解,最容易同他们达成交流的默契。像《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在外地人看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报纸,在当地却有着巨大而稳定的市场,与他们对当地文化的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是分不开的。在现代新闻传播媒体已经极其发达的情况下,地方性媒体要想在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方面同全国性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抗衡困难是很大的,而在区域性新闻信息和其他内容的传播上地方媒体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当然,对地方特色的挖掘要注意出新,不能老在那些老掉牙的题材上做老掉牙的文章。其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方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受众对本地的变化和虽未变化但已经赋予新意义的事物未必都清楚,对本地文化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成果未必都了解,在这些同他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事情上做文章,自然可以拉近同他们之间的距离,完成地方媒体创新的过程。

地方媒体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凝聚本地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和文化生产力资源,占据本地文化产品生产中心的位置。江潜认为,“报纸是社会众生相的反映,报纸需要向社会树立自己的形象,处处向公众表明它的存在,报纸不仅仅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让公众从中读到自己的生活,报纸也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催化剂。”⑩江潜在考察日本报业成功的经验时对日本报纸在组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获取读者认同的情况深有感触。其实我国许多成功的媒体在充任当地文化旗手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媒体所拥有的资源中最有价值和特色的是文化舆论阵地资源,这种资源又是广大社会个体和非媒体的其他社会团体十分垂涎而又无法获得的,如果善于利用,将极大地提高媒体在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地位。一些城市的都市类报纸都分别有一些形式、内容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形成了以本报读者为核心并辐射全社会的新的文化群体。有些媒体着力于为受众的服务,解决他们从思想到生活的各种问题,扮演了老百姓的知心朋友的角色。如《华西都市报》,“他们策划的‘四川名牌黄金之路大行动’。组织‘四川企业竞标团’和‘四川企业竞标观摩团’进京,冲刺中央电视台广告黄金段位招标,并将其作为新闻进行连续报道,结果企业与报纸双双扬名获利,企业打开了销路,报纸得到了广告。以后,他们又策划了‘四川企业借脑工程’等,都获得了巨大效益。”⑾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内地经济不够发达地区的城市中,由媒体出面组织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和服务活动的还不多见,如能早下手,会在外来媒体进入之前抢占一部分传播市场。许多强势媒体采取的同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社会性服务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作法也很值得学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媒体为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服务的要求,也能解决媒体开展社会活动时的经费困难。

地方媒体要及早动手稳定并扩大自己的专业传播者队伍,在同外来媒体的人才竞争中占先手。外来媒体进入新的地方以后最终要完成媒体的本地化过程,成为由“外人”控制而又在本地运行,但又是“外人”获利的手段。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是完成媒体本地化的有效手段。外来媒体的品牌优势和资金、技术优势都可能对当地的优秀传播人才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在《京华时报》的业务骨干中,就有《南方都市报》等知名媒体的得力干将。⑿而各级地方新闻媒体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沉淀,都聚集了当地最优秀的专业传播人才。特别是在党报系列的地方媒体中,在当年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集中配备了最优秀的专业人才。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流失了,但其中的大多数还滞留在原有媒体中,他们自然成为外来媒体猎取的重点目标。目前新创办的媒体都已经学会了外资企业的做法,即用高薪挖当地媒体最优秀的人才。表面上看他们付出了比本地媒体高得多的报酬,是人尽其才的,但他们没有承担人才培养的任何费用和风险,所以他们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获,获得了同传统媒体竞争时的先天优势。对传统媒体来说,如果优秀人才不稳定,那么在同外来媒体的竞争中地方媒体就会遭受釜底抽薪般的打击,甚至连参赛资格都没有了。在我国其他行业中已经反复出现过人在时不重视,人走了才发现是宝贝的情况,应引起地方媒体管理者的警惕。况且,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的松动,传统主流媒体原有的政治地位优势、稳定收入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以党报为核心的地方媒体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如不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地方新闻媒体的队伍将很难稳定。

地方媒体特别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要尽快放下架子——主流、大报大台的架子,也尽快放下包袱——体制限制、性质限制的包袱,将自己放在同其他媒体相同的起跑线上参与公平竞争。地方媒体的内容要彻底向老百姓靠拢,成为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如果基层的新闻媒体也对老百姓打官腔,那么我国各族人民就很难得到优质的新闻传播服务了。目前地方新闻媒体要在本地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尚要维持内容的“小而全”。同大城市的受众相比,地方媒体的受众还停留在每天买(或订)一份报纸的水平,总希望通过一张报纸了解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新闻信息,办报人就要从这种实际出发。喻国明教授认为,“多项读者调查表明,读者阅读报纸有一种强烈的复合化的阅读需求,即要求一张报纸尽可能全方位地得到信息的满足──这在自费读者那里尤其是这样。办报有多种模式,但‘一报在手,通晓天下’的办报模式是一切想成为综合性主流大报的基本办报模式。”⒀对外来媒体说,进入地方以后的优势是在全国性、世界性新闻信息方面,而对地方媒体而言,网络媒体的进步和其他通讯手段的发达同样可以及时得到基本的国内外重要新闻,在地方新闻信息方面的优势就不是外来媒体可以轻易得到的了。

政策越来越宽松、舞台越来越大,只要找准路子,致力于增强实力,地方性的媒体同样是大有可为的。

注释:

①陆小华:《整合传媒》,中信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73页。

②转引自:陈力丹《关于媒体资本的几个问题》,见中国新闻传播评论网站《力丹作学问》专栏。

③孙燕君:《报业中国》,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333页。

④⑤⑥喻国明:《对于我国媒体产业现实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见《传媒学术网-专家论坛》02/02/22。

⑦同①第77页。

⑧⑨同③第75、101、56页。

⑩江潜:《报业王国启示录》,见新传播资讯网站,2001年5月27日。

⑾同③第127页。

跨区范文篇5

一、深化认识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解决了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促进粮食丰产丰收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我国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实现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机跨区作业,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机跨区作业涉及面广,部门联动是重要保证。各地要深化对农机跨区作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密切部门配合,强化工作力度,部署好、组织好、服务好农机跨区作业,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夏季向春秋两季扩展,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领域拓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贡献。

二、完善管理

坚持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凭跨区作业证免交车辆通行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可在除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跨区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制并编号,省农机、交通部门加盖公章,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免费发放,一机一证,登记事项真实,一年内有效。申领跨区作业证的农业机械应具备合法有效的号牌、行驶证、年度检验合格标志(插秧机等凭拓印的“机器号”领取),技术状态完好。积极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协会和农机大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组织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组队进行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中介组织和中介人的管理,严格从业资质,强化教育监督,提高从业水平,打击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的行为。做好部门间沟通协调,密切注意作业期间天气变化和作业市场供求状况,加强机具调度,强化作业市场的宏观引导与调控,推动机具合理有序流动。

三、优化服务

各地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健康发展。一是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的作用,搭建供需交流平台。继续开展手机短信息服务,免费为机手提供有关的天气、供求、价格、交通等信息,促进农业机械有序流动,提高机手效益。重要农时季节期间,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随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咨询并解决问题。二是组织好检修服务。各地在作业前要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机手对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对农机手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三是做好接待服务。主要作业季节,基层农机、交通、石油、石化等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油以及后勤服务等工作,及时向机手发放当地跨区作业工作资料,介绍作业价格、作业常识、维修供油服务网点、政策法规等相关资讯。四是开展技术服务。要加强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网点的监管,组织做好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等工作。农机管理部门、农机销售企业、生产厂家要适时抽调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巡回指导、售后和“三包”服务,构筑技术服务保障线,保障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五是做好作业信息统计。及时统计作业进度和了解工作动态,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农机跨区作业动态,快速有效的指导农机跨区作业工作。

四、保证供应

要充分认识保证农业用油供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农机作业期间的成品油供应工作。各地农机、发展改革部门和石油、石化销售企业要加强沟通协作,把握农业用油的需求特点,结合市场供需形势及经营计划安排,及时组织成品油资源,增加重要农时季节和用油集中地区的资源投放,保证农忙季节农机用油。要建立成品油快速调度和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石油、石化集团成品油供应主渠道的作用,积极主动开展支农、惠农、便农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出台农忙时节农机加油优惠政策,支持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加强对农用燃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超出国家规定价格水平销售成品油,囤积居奇、哄抬成品油价格,以及短缺数量、抬级抬价、变相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农业用油市场稳定和价格秩序。

五、保障安全

农机跨区作业期间是农机事故的多发期。农机、公安等部门要制定应急预案,提高预防、控制农机跨区作业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驾驶员和辅助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安全生产督察,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农机跨区作业期间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加强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及时处理农机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部门要加强公路养护巡查,保证路况良好、畅通。各地公安、农机部门对辖区内发生的作业纠纷、事故,接到报告后,要按照各自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协调处理。

跨区范文篇6

一、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现状

(一)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现代化农业跨区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从此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有了法律依据。此前2006年6月,宁波市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至2008年6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接近600家。

(二)抓住农业核心任务,保粮食安全,在大市区内跨县区科学统筹

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科技应用程度,宁波市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功能区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不得随意调整结构,不得弃耕抛荒,并须全面达到6方面的标准要求,即较高的粮食复种指数、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服务组织、较高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探索粮食生产新的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到位率。

(三)提高农机服务合作效益,实施规模化农机跨区作业

为进一步树立跨区作业品牌,做大做强跨区作业,宁波市引导组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实施规模经营,提升农机服务实力。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新成立的农机合作组织实行以奖代补政策。2008年。宁波市各级农机部门和广大机手克服油料涨价、作业成本提高、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积极拓宽跨区作业范围,扎实做好跨区作业机具检修维护、跨区作业证发放、作业供需协调、机手培训、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接待服务等工作,精心组织572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海南、广东、湖南等地实施跨区域稻麦机收作业,全年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50万亩,创历史新高。

(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重视在大市区内跨县区城乡合作

“菜篮子”工程是事关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市“菜篮子”骨干企业的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承担着市区80%的蔬菜供应和90%的水果及豆制品供应。如何更好地保障供应、调剂余缺、平抑物价、繁荣市场,尤其在节假日和灾害天气期间保障供应,是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的中心任务,也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项。宁波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广泛开展以“创业创新促提升,关注民生促和谐”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推出了六大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六大民生工程分别是:“菜篮子”建设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餐桌更加丰富:社区商业工程。社区消费服务更加便捷有效:菜市场改造工程,确保城乡菜场环境更加整洁舒适:农村流通网工程,使农村购物消费更加便利实惠;放心早餐工程,让市民早餐更放心满意;市场监管调控,使市场运行更加高效安全有序。这六大民生工程是“菜篮子”工程业务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也是城乡一体化跨区合作纵深化、精细化推进的结果。

(五)企业与新疆抱团取暖,实施农业服务跨省区合作

要让资源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就得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势互补。现在的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种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抱团取暖的做法是应对成本急速上涨、提高竞争力的良策。新疆是主要产棉区之一,宁波富宏针织公司在新疆沙雅县投资1.15亿元的纺织二期项目竣工投产,成为从籽棉收购到轧花、纺纱、织造、漂染、印花、绣花、成衣出口的一条龙集团公司。另外,浙江巨鹰集团投资长绒棉花的生产。在新疆阿克苏建立了棉纺织厂,宁波健鹰针织有限公司新投资的棉纺厂也要在新疆新和县建成投产。

(六)不断推动农产品出口服务。实施国际跨区合作

宁波是农副产品出口大市,农业外向度高,大力发展出口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但受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美国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用工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农产品企业困难重重,许多出口企业已出现亏损,形势非常严峻。2008年1-6月,宁波市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5.9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其中,出口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63%;进口8.46亿美元。同比增长62.54%。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1.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出口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7.035亿美元。同比增长89%。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2.36亿美元。宁波市出口农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上。据统计,水海产品、蔬菜加工品、茶叶、水果罐头、蔺草制品等五大类产品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6%。其中,水海产品1.856亿美元,占40%;蔬菜加工制品0,5687亿美元,占12%;茶叶0,389亿美元,占8%;水果罐头0,397亿美元,占8%;蔺草制品0,34亿美元。占7%。农产品出口仍以亚洲及日本为主,非洲、美洲、欧盟等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亚洲及日本是宁波市出口农产品的传统大市场。非洲、欧盟、北美洲市场比上年增长较快,分别占全市出口农产品总额的9.6%、9.1%、11%,已成为宁波市农产品出口增长相对比较快的市场。

二、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并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在外地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在一个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后,需要与当地农民打交道,而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办厂时,如何处理与当地农民的关系经常成为难题。如果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就有可能使各方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加大,阻碍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缺乏与当地农业生产、加工企业的有效合作,也会使得项目的实施遇到一些困难。

(二)部分输入地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不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影响了输出地企业稳步拓展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改善输入地的投资环境已成为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发达地区落后、陈旧的观念是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最大的制约因素。大多数的不发达地区由于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因素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所沿袭的是具有典型内陆民众性格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比较追求安逸、轻视商业行为。这种传统的文化心态妨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阻碍了跨区域合作主体的培育。因此,实现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思想观念的合拍是一个根本问题。

(三)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农产品流通费用过高

宁波农业的产业链遍布全国各地。在分散的农产品产地与销地之间,如何保证农产品运输和市场销售是实施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成败的关键。从现状看来,运力不足,运费过高,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和销售网络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购销及经营合作成本。粮食流通费用偏高是宁波粮食供销中的普遍现象。国家粮食局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粮食从产区运到销区的流通费用。约占销区粮食价格的1/3.而在发达国家,粮食最高流通费用率不超过1/4。

(四)农业服务务跨区合作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从近几年宁波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合作情况来看,存在着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近年来,宁波在外地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面积在逐年扩大,但从总体水平来看,规模偏小,经营效率不高。同时,与本市其它农业龙头企业间的互利合作偏少,龙头企业常常单兵作战,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和规模优势。

(五)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不少隐患

一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地域限制,业务量无法拓展。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带动农户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组织发育还处于较低层次,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较弱,对农户的覆盖率低,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过强。保护本地利益的最终结果是阻止地区间的业务对接与开放,阻挠跨区合作,保护落后,损害了整体效益。

二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项目开展步履维艰,主要原因是政府支持不够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益不理想。合作社租用当地村民山地的费用太高、经营环境差、技术风险大、在税、费、补贴以及技术引进上给予的支持不够。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从短期来看虽然降低了个人风险,能够开展一些大规模、高风险的项目;但从长期而言,一旦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面临持续亏损,必然会造成会员退社、周围村民组织参加合作社态度冷淡、现有合作社面临解散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优惠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例如,对开办合作社的资金补助、对重大项目的补贴、对经营大户的奖励不能及时到位,对合作社的免税措施尚未落实,等等,都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是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也不科学,组织产权模糊,发育不够成熟。因利益关系导致的各类矛盾越来越尖锐且层出不穷。合作社基本上以会员的出资额或其提供的实物、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价来确定其股金额,虽然制度中大多依靠交易额和股金额来决定盈余返还部分的分配,但交易额缺少实际操作性,最后往往以股金额为标准分得红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某些能力强或者肯干的人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销售任务,而在盈余分配过程中却无法得到体现。在一些合作社中,小部分人完成了大部分的任务,但是却只获得和那些工作量很少的人相同或略多的报酬。这样的分配方式不但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精神,更对合作社的凝聚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合作社的章程未考虑风险控制,一旦引进一些高风险的项目,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摊上就会遇到相应的难题。如果合作社章程中未写明如何解决类似问题,必然激化合作社内部的矛盾。

(六)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仍受许多因素制约

一是耕地面积下降。宁波市由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97的319万公顷减少为2008年的147万公顷。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始终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40%左右,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宁波市1995年有效灌溉面积为279万亩。2008约为275万亩,相比之下表现为减少趋势。三是粮食科技进步缓慢。宁波超级稻等增产科技尚未大面积推广,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推广力度表现较弱。四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种粮每亩纯收益一直在几百元左右徘徊,相对于经济作物等其生产效益一直偏低。粮食播种面积难以稳定。尽管粮价上涨,政府补贴增加,但与打工收入相比,种粮的机会成本仍然较大,农民务农意愿依然偏低。

三、关于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工作的建议

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这个工程,前提之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健全完善宁波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流通、现代农产品营销、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农业观光旅游等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现代农业服务业体系。关键问题是,从宁波市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着眼于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选择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服务领域和优势项目重点突破,实现跨区合作。鉴于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抓好农业服务工作,把握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关键

要实现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关键是要做好5项农业服务工作:1牵线服务:政府的牵线搭桥,不仅可为宁波企业提供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可协调与输入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2政策和法律知识的服务:即政府部门为经济主体提供政策和法律的培训、咨询、援助等服务,使经济主体了解“走出去”创业哪些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哪些是法律不许经营的。同时,当经济主体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3技术服务:宁波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外拓企业进入不发达地区后常面临技术服务方面的困难,宁波应当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赴外省市基地提供服务,帮助外拓者拟订发展计划、审报项目资金、解决技术难题等。4金融服务:融资难是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主体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跨区域合作中的输出地经常处于一些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依靠地方财政投资难度大,资本市场欠发达,当地融资困难,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西部多数商业银行是“存差行”,而东部却是“贷差行”。总体来看,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形成的资金流向是向东,西部资本又被“虹吸”到东部。在宁波,如何为外拓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就职显得尤为重要。5物流服务:充分发挥宁波港口优势,重要交通枢纽功能。政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法发挥作用:第一,尽快疏通宁波与粮食主产区之间的粮食运输通道,保证粮食运输及时、快捷。例如,在宁波和黑龙江省之间开行粮食运输定时快运专列,由两地诚信度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粮食运输业务,协调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利用粮食专列,扩展两地运输通道,以满足产销区粮食合作的需要。第二,新建、扩建和改造宁波现有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大型粮食批发市场:改造现有的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发挥市场的集聚功能,发展集批发、加工、仓储和信息四位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设粮食中转码头,利用宁波的港口优势。发展铁水联运,扩大粮食运输能力。

(二)加强工作手段建设,推动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服务信息化进程

宁波应当加快“三网合一”建设(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逐步整合),以传统传媒与电子网络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研发、利用智能化程度高、可扩展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集成农业信息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农业信息智能检索引擎、用户需求智能判断技术:解决宁波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综合利用全国农业资源与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和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定期农作物种植面积、作物复种指数和种植结构等变化,主要作物总产量预测及其它农情等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可在互联网上实际运行:建立和完善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并在互联网上运行,建立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信息网站。开发农业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开发包括农业宏观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信息系统、农产品交易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可视化农业远程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便携式农业信息数字化产品等一批农业信息产品:面向宁波农村、农户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示范样板,实现网络通到乡镇一级,并根据宁波的农业特点,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大幅度提高宁波农业信息化水平:认真实施全市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广大农民及时提供各项富农政策、市场供求信息、先进高效种养模式、网上农业博览会等信息服务,大力实施农业上网工程,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

(三)创新合作模式,大力推进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支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服务性组织,为农业跨区合作提供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与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担负起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和规范协会的职责,不断完善协会的职能。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宁波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销售贸易、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类型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和市场辐射能力。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兴办棉花、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当地农业开发。逐步与农民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商务、扶贫等部门要优先安排相关扶持政策及资金。

(四)拓宽合作区域,实现跨市区、跨省区乃至国际跨区合作

做好推进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横向发展工作,向其他地区的拓展。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涉及面广,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工作力度。部署好、组织好、服务好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工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巩固本市区合作的基础上,一要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市区合作。借鉴本市区合作的成功经验,建设跨市区合作服务平台,推进长江流域的“东西合作”以及重点农产品区域高效能服务的“南下北上”,扩大跨区合作规模。二要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跨省区合作。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加强宣传培训示范,强化信息和省际问协调,积极推进跨区服务。三要利用宁波港的优势地位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国际跨区合作。重视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把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

(五)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合作的范围

除了横向拓展外,也应将宁波现代化农业服务跨区延伸工作向纵深方向拓展,扩充其内容。农业服务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良种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种子种苗:二是农资服务,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三是农技服务。为农民提供高效适用种养模式和技术;四是培训服务,培育新型农民,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道路;五是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各项急需的信息服务:六是流通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交流平台和服务:七是休闲服务,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八是保险服务,实施政策性及商业性保险,减轻农民在灾害面前的经济损失。

跨区范文篇7

[论文摘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境外媒体的强势竞争,为了生存与发展,传统媒体凭借品牌优势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以目前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晚报《新民晚报》为例,透析中国传统媒体在传播环境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区域扩张战略及媒体竞争力的辨识与培育,探讨其对中文传媒在海外传播系统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所带来的借鉴意义。

一、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传统媒体

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强烈冲击。无论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信息的透明化,还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改版扩版,扩大发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传统媒体其传播方式与内容均出现了多种新的形式。传播分散化和现代媒体的全球化传播趋势给中国传统媒体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传播媒介的全球化是指本地的产品节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在传播全球化时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传统媒体走出国门,选择跨区域扩张的现实路径,在不同文化、国家和民族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传播渠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创刊于1946年5月的《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作为中国解放后的第一张晚报,该报在中国报业具有重要的地位,既是目前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晚报,也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版数最多的晚报之一。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老牌媒体,该报多年来秉持着“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力求报纸内容的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和可读性。1996年11月9日,《新民晚报》美国版的创刊标志着中国大陆第一张跨出国门的地方性报纸迈入新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传统媒体应对竞争日益加剧的传播环境所做的艰巨的探索与超越。

二、《新民晚报》跨区域扩张的路径选择

1.战略动因——探索传统媒体发展的新途径

国内读者市场的日益饱和给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新民晚报的报业规模、办报水平及社会影响力已与初创时的小型晚报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海外华人的日益增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该报的跨区域扩张提供了机遇。相应的经济的持续增长,硬国力和软国力的提升带动了“汉语热”的兴起,国家战略也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这些扩大了对华文报纸的需求空间,形成了中国传统媒体国际化拓展的良好契机。

从传统媒体自身而言,经济体制改革下的报业正逐步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着眼于对著名品牌进行无形资产评估工作。著名品牌的无形资产评估不仅可以了解品牌的价值,还可运用这种无形资产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跨区域扩张正可以借用主报的品牌效应,推动子报的成长。1994年8月29日《新民晚报》正式在美国注册成立了新民国际有限公司全权美国的发行广告及相关的经贸业务,以自负盈亏的方式探索以经营养报的新途径。

2.扩张方式——报刊系列化发展与跨区域扩张相结合

报刊系列化是报业发展走向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报业进行集团化运作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构架。《新民晚报》以一张主报为龙头,一系列子报子刊为分支的组合形式实现了报刊系列化发展的策略。目前,该报已形成四报三刊的事业规模,报刊种类涉及新闻、体育、漫画、文学、学术理论等范畴。合理的结构和优化的报刊组合,促使了该报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延伸。此外,《新民晚报》主报还同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遍及全球六大洲。

跨区域扩张不仅发挥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影响力,还是惠及并助长了各分支媒体发展的有效方式。该报一是注重对子报子刊的品质、种类及其社会影响力的考察和选择。刊发时间既有日发报纸也有半月刊和月刊,做到了在时间上全天候、全程面向读者,与读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在隶属部门上,以主报的高品质确保编辑人员的素质及水平,并为进一步发展子报子刊提供了良好前提和基础。二是依托本报海外发行公司,与多家海外华文媒体联姻。作为一种适应性选择,该报依托新民国际有限公司自筹资金,拓展新的贸易关系、广告客户关系和广告网络,按照合作方的出版要求及当地华文读者的口味,选择稿件,提供信源,把“海外版”作为当地华文媒体新闻版和专副刊版的组成部分共同出版发行。同时在所有这些海外版中均设有一个“上海一周”版,多渠道地展示中国传媒形象。

三、由《新民晚报》看传统媒体竞争力的辨识与培育

1.编辑方针对媒体竞争力辨识的彰显

传统媒体的结构组合关系到媒体的规格和经营理念,影响到媒体的传播效果。编辑方针是媒体运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尺度。透过《新民晚报》可见中国传统媒体对自身竞争力辨识的嬗变轨迹。“以开展与提高人民文化生活为主,报道市政建设与进行时事教育为辅”到“短、广、软”再到“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新民晚报》对自身定位经历了“里弄里的报纸”—“飞入寻常百姓家”—“追踪时代风云,报道社会热点,传播欲知未知,提供精神佳品,深入千家万户,服务普通百姓”的流变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做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和价值指标判定体系。即第一,它代表主流价值观;第二,它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应该有较大发行量;第三,它被主流读者群所接受,被有文化、有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主流读者群所认同。

2.传统媒体竞争力培育的措施表现

长期以来,服务性、大众化、消闲性是传统晚报的符号化价值。传统媒体存在的条件、性质和任务变化,决定媒体在不同传媒生态环境下培育竞争力的方法。《新民晚报》半个多世纪办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使其形成“文化符号”、“外宣窗口”的代言性角色。面对激烈的传媒竞争,该报在国内市场以市民文化彰显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观,巩固既有受众群。“《新民晚报》是一张办给广大老百姓看的市民报,其文化就是要体现海纳百川,雅俗共赏,既要有烟火味,又要有书卷气。”在国外市场,华人所到之处所形成的“中华文化圈”和强烈的“根”的意识以及乡缘文化的向心力,推动该报以“文化名片”、“乡缘文化”为编采理念,为实现传统媒体的跨区域扩张奠定了基础。这样一种文化积淀,构成了中国传统传媒在海外拓展的良好土壤。

四、结语

中华文明、乡缘文化的粘合力,是中国传统媒体开拓发展的根本。海外中文报刊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大,已说明中国传统传媒在全球传播格局中,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对话语权的争取,这达成了中华文化与文明向非中文文化圈扩散的效果,并最终促成了中国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输出、交流与反馈。

参考文献:

[1]许向东.新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报纸——传统报业发展路径探析.国际新闻,2006,12.

[2]黄凯健,高福安.现代信息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

跨区范文篇8

论文内容摘要: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本文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对跨行行政区创新体系进行研究综述。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域的,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这种创新体系往往加强了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了创新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在区域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从而降低了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与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如Saxesonian(1994)等强调的区域都是特定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区域,如硅谷、麻省128号公路,并不以行政区域为重点。但在我国,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多偏重于行政区域单位评价之上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打破行政界限进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很少。根据Kaufmann和Todtling的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形成的障碍之一,是占优势的市场与互动空间处于区域之外。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邻近地区的创新主体联系与合作的加强,一些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增强大区域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加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研究(龙开元,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龙开元(2004)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是指跨行政区划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统一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如跨二省一市的长三角10多个地区组成的创新主体间形成密切的创新联系与合作后,可称之为长三角创新体系,是一种典型的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它与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创新主体特别是政府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

孙超英,贾舒(2007)采用龙开元(2004)对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指出这种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与基于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内的各种主体都是跨地区的,且各种主体都是从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第二,跨行政区的企业之间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有密切的创新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产生跨行政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这种密集的联系是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基础。第三,跨行政区各个行政主体的政府之间能够引导创新主体进行跨区域的合作,通过建立跨行政区的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第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要求各个创新主体能够共享创新的基础设施,降低互相之间的交易成本,这是提高跨行政区区域创新效率的根本保证。第五,跨行政区区域内部要有共同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各种创新机构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不同创新知识的扩散。

许超(2008)认为跨区域创新系统即指跨越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形成的一种区域创新系统,是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知识的频繁流动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统一的创新环境,即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共同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系统。跨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而更加强调创新行为的跨区域特性,是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诸要素的复杂交互作用网络。贾蓉等(2006)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域间多个城市形成的,也可以说是系统的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形成一种系统地互动流通的网络关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必然存在着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王鹏(2009)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建立在各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的,它通过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协调组织把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要素,经过有效整合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以减少要素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共同推动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内在联系的紧密性、地理范围的模糊性。

上述对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方面进行的,共同目标是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龙开元、孙超英等还指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与行政区域创新的区别,但是却没有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在优先考虑如何进行区域合理分工进而建立产业发展互补机制的前提下,兼顾行政区域作为单独经济利益主体的因素,谋求形成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各行政区域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产业分工,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福利水平,增强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的动力,达到“1+1>2”的整合效果,使跨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宏观福利取得最大化。

许超强调了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知识的频繁流动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统一的创新环境。这里的知识应该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需要直接交流的特性与创新的背景依赖,地理邻近性在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Michael(1996)指出,地理距离、可达性和集聚对知识流动、学习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常常超出了区域范围内部(可达性,技术扩散以及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间存在密切互动关系,这些内容袁立科等(2007)有详细论述)。所以“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含义有些模糊。同时,区域创新系统不是系统要素的简单相加和偶然堆积,而是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关系。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素与系统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以及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知识、信息、资金与人才的交换,存在着有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系统呈现出单个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顾新,2001)。

贾蓉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可以说是系统的城市群。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它们都研究城市体系的发展,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但是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冯,2006)。笔者认为,应该对城市群与都市圈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提供借鉴。构建都市圈的本质在于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袁家冬等,2006)。都市圈是“点-线-圈”式的空间结构,其中“点”主要是指圈内的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线”是指连接各“点”的快速通道和交通干线,“圈”是依据受中心城市影响的大小和距离中心城市距离的远近分别形成的核心区、紧密区、边缘区和影响区,这些区域呈“圈”层式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都市圈一般为单核心都市圈,也有双核心都市圈。“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我国基本国情,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已呈现雏形,都市圈化正在初级阶段,要充分借鉴日本都市圈化的经验,扬长避短。我国三大都市圈各具特色,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仍然在继续向三大都市圈聚集。三大都市圈是目前,更是未来我国人口高度密集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推动全国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原新等,2008)。

中国是一个大国,创新体系必须是多层次的。巨文忠提出区域创新网络的三级架构,第一层是城市创新体系,第二层是都市圈创新体系,第三层是大区域创新体系。应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目标,而不能就区域创新体系而论区域创新体系,陷入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迷雾中,必须着眼于区域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流动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而这种合作首先必须建立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上(巨文忠,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组合,涉及区域和行政区域等多个概念。其中行政区域是国家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法律规范将国内的疆土和居民进行有层次的管理划分而形成的,地域管理区域行政区域不同于地理范畴上的地理区域,也不同于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出发界定的经济区域,其内部存在行政管理的一致性,政策的统一性和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体现国家行政力量的分配和组合。行政区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通过各种联系形成跨行政区域,并且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形成新的行政区域边界。

从系统运行机制上看,行政区域的行政主体是政府,它依托一套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运行,具有高度的组织化特征,而经济区域的运行主体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企业,它们依托的是发育不均衡的横向经济网络系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运行,具有高度的市场化特征。从区界的角度看,在不同的区划标准下,经济区域的区界与行政区域的区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龚荒(2003),陆立军等(2009)关于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关系都有详细论述。

巨文忠(2004)对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对应性与非对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既是对应的也是不对应的,这一判断的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应在推动本地区创新体系中扮演积极角色;同时要着眼于跨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上,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大区域三级创新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也是围绕概念来进行归纳的。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域间多个城市形成的。各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形成一种互动流通的网络关系。作为一个网络,必然存在着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要么各个城市节点间平等共存,要么存在共同的发展核心,带动周围的节点发展,或者是中心城市带动,与其他节点城市互补互存的网络。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按城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心城市带动型、平等互补型和带动互补并存以及多级圈层网络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性以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是多种类型混合的发展模式,如核心城市带动型、平等互补型、带动互补并存型、多级圈层网络型等。

跨区域创新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牵引型跨区域创新系统;研发驱动型跨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主导型跨区域创新系统。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该系统的构建必需要考虑到不同行政区域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联系与差别。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政区域的具体特征,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好以下创新子系统:第一,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跨行政区域协调创新系统;第二,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重点的跨行政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第三,建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行政区域知识创新系统;第四,建立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结点的跨行政区域服务创新系统;第五,建立以硬环境为基础、软环境为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环境创新系统;第六,建立以风险投资体系为保障、人才聚集为优势的跨行政区域动力创新系统。按照创新难易程度和发展逻辑,可以将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分为技术引进、技术学习、技术集成、渐进自主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5个层次依次递进。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城市所具有的不同职能和所处的地位,城市之间的联系,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城镇化发展情况等因素,构建适合于不同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模式。它是创新体系良好运行的前提。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

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要求。创新要素是与创新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要素,包括知识、R&D和创新政策等。从本质上看,创新要素不以行政区域为边界,它需要在跨行政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在更合适的区域寻找更快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均以各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域为单位,很少有跨行政区域的概念,更少有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共建或合作。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于强调行政区域边界会强化人们的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创新联系,从而降低本地区的创新效率,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持续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呼唤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龙开元.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探.中国科技论坛,2004.11

2.孙超英,贾舒.对我国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理论与改革,2007.6

3.贾蓉,柳卸林.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4.王鹏.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与动力支持研究.发展研究,2009(1)

5.王鹏.试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基础和动力支持.科技管理研究,2009(1)

6.徐仕政.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2)

7.王孝斌,李福刚.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启示.经济地理,2007(4)

8.袁立科,张宗益.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科研管理,2007(1)

9.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10.冯垚.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理论探索,2006(3)

11.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1)

12.原新,唐晓平.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求是学刊,2008(3)

13.巨文忠.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对应与非对应.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14.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边界”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15.龚荒.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中几个关系的界定.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

跨区范文篇9

关键词: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试点;区域经济

一、京津冀远程教育基层分校跨区域合作背景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认,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1]。2016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各地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融入到区域协同发展之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具体到远程教育发展领域,2016年12月2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在北京开放大学开题。这也为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远程教育跨省市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基层分校延庆开放大学分校为试点,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寻找区域共同社会服务导向,满足区域产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形成适应延庆区和张家口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远程教育教学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服务。延庆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曾经所属、现为近邻;历史同一性,造就文化的高度相似;地缘相接,生态文化基点相同;人缘相亲,生态环境一致,定位相同,在京津冀经济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相似,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推进,进一步印证了远程教育的区域合作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具有战略的前瞻性。北京开放大学延庆分校和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的合作办学具有区位优越、地域相近、地缘相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础优势和良好条件。

二、延庆开放大学分校、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的可能性

(一)成功的实践经验为跨区域合作导航。“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合作行政化、制度化,达成了高等教育专家资源共享、仪器设施共享、高校图书联盟、学分互认等七项协议,2012年苏浙沪《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负责人交流挂职框架协议》使其职业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2006年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区域内教研、教学工作开始交流合作,行政人员及师生互访进一步展开区域教育合作;2018年7月20日,江浙沪皖开放大学(电大)将探索建立长三角开放教育联盟,为区域远程教育合作与发展首开先河,区域远程教育的合作办学进入实质性的改革探索阶段。京津冀作为三大经济圈之一,其改革也势在必行。(二)区域发展定位相同,发展目标一致。同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水源和生态涵养区,同时又共同承办冬奥会,既有相同的经济发展定位,同时发展目标一致。同为生态涵养区,是京津冀区域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资源保障地,共同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富民就业发展延庆区和张家口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2]。远程教育就是为当地提供及时、到位的人才培养,提供社会教育服务并实现远程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以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为根本,培养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具体的社会工作岗位,从而完成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并积极引入总部经济推动高端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和服务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延伸,促进生态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三)区域合作的需求。延张两地存在区域差异,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张家口市人口众多,生源充沛。但是分校师资力量较弱,边远地区缺少师资甚至有的县没有教学点和工作站,河北广大农村地区及大量的环京津贫困带中低层次劳动人口需要有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保证,学习需求多、学历提升空间大。同时,张家口地域广阔,所辖区域的分校及教学点的设置少、人员配置相对不足;延庆开放大学分校凭借多年办学经验、积累的师资库能够满足区域内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种市民需要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在持续发展中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长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三、京津冀远程教育基层分校跨区域合作路径

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战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远程教育为其提供必要的人才与智力支持,准确定位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专业[3]。(一)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合力打造区域性专业特色。1.合力提升农村人员素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延庆区成为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的试点,2016年末全区总户数141501户。其中,农业户71568户。常住人口32.7万人,城镇人口1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4.1%。农村人口多,但是其改革力度大,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显著,农村干部培训及农民培训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起步早,经验丰富,提升农村专业人员素质,积极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延庆开放大学分校从2004年开始十多年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对于农村干部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成功经验,使其2009年被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授予北京市远郊区县首个“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荣誉称号;被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评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优秀教学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先进集体[4]。延庆开放大学分校已经为延庆培养了千名农村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幅度提高了延庆广大农村地区干部和专业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水平。张家口农村面积大,农村城镇化及产业转型升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建设明星卫星城镇、生态标志工程、生态脱贫片区等均需延张远程教育(延庆开放大学分校和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的简称)在区域发展定位同一性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学科专业,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做到资源互通,取长补短,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共建生态涵养区。延庆区和张家口市同属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有很多共性,共同承担首都水源涵养和生态环境支撑的重要功能,承办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是延张两地跨区全方位合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延张远程教育跨区域合作共同培养地区应用型人才关键的五年。生态涵养区对于工业产业及建筑行业等产生的污染、垃圾等有严格控制,区域缺乏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应培育支柱型第三产业,利用生态涵养区的优势,借助绿色农业、生态良好大力发展特色民俗旅游、绿色旅游等休闲农业产业,将住宿和餐饮业、休闲和娱乐业大力开发,前景广阔[5]。新兴的产业带动学习需求,培养适应产业需求、适应当地需求的人才已迫在眉睫。改变传统农业,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是延张两地区生态资源整合发展的关键地区,需要生态产业领域的相关专业人才,从科技到产业,从技术到管理,从高端人才到普通职工都需要引进和培养,远程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将会提供人才资源支持服务,为区域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延张两地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3.共筑冰雪文化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及北京赛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这场盛会将会带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建设及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两地优良的环境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会成为跨区域发展的关键,两地的冰雪场地及蕴含的冰雪文化也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获得长足发展。冰雪体育的发展、冰雪文化的传承需要两地合力完成。4.延怀葡萄及葡萄酒文化相互渗透延庆和怀来同属延怀盆地,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1958年之前同属一个县。2014年,延庆区举办世界葡萄大会,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围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共同打造了“延怀河谷”产区品牌,迈出了产业协同发展的第一步,也推动了京津冀跨区域合作的步伐,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提升产业整体品牌形象,提高两地产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区域协同化、产业一体化、效益高端化[6]。实现两地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整体品牌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互补发展、提档升级。5.马铃薯产业有待于两地共同发展2015年7月,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延庆举行。延庆、张家口达成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延庆依托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研、技术及高端人才作为支持,察北地区作为马铃薯产业基地,对于新技术的掌握需要专业的培训,搭建专业构架,充分利用延庆教学资源,为延庆、张家口马铃薯产业发展,区域的合作协同发展相互借力,引领全国薯业发展,成为跨区域支柱产业合作的典范[7]。在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打破地域之间的政治壁垒,进行深度合作与融合已迫在眉睫。(二)区域人才政策的拉动,跨区域人才发展机制形成。延张两地在13个领域展开政策支持,延张两地将合力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将组织实施杰出人才、重点产业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万人创新创业等。跨区域人才共享互动、完善人才公共服务、加强区域协同人才联动等机制将有效减少远程教育跨省市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政策性障碍,进一步促进协同发展的制度安排、学科规划、专业构架、资源建设、平台搭建、模式运行,为区域内各产业发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三)加快京津冀远程教育联盟建设,完善远程教育发展机制。加快京津冀远程教育联盟建设,加强顶层设计。跨区域的远程教育的合作首先是从某些地区、某些重点专业开始,以此为契机向其他专业辐射,由某个实施合作的试点分校向其他的分校、其他专业辐射,带动同质性高的区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促成京津冀远程教育跨区域合作[8]。京津冀三地远程教育发展参差不齐,探索新形势下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远程教育发展机制,创新学习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等需要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等缩小差距,积极为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建设服务。探索京津冀远程教育基层分校跨区域合作路径也是以点带面探索区域性远程教育发展的途径,因区域定位一致,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相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任务相同,构建区域性远程教育任务一致,避免同一区域教学资源重复建设,集中优势资源,互补共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到位的人才培养。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的经济发展战略,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与发展研究也是这一历史进程中需要探讨研究的课题。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推进的经济合作、产业合作、环境保护联动、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将远程教育跨省市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课题的实施也提上日程,远程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探寻跨区域合作路径和创新实践模式,区域内远程教育合作以试点基层分校作为突破口,循序渐进推广成功合作经验[9]。延庆开放大学分校与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跨区域合作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进行尝试,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有共同的区域特征,跨区域合作是在区域共同发展人才培养的一致性基础上合力打造区域性专业特色,跨区域人才政策的实施也为延张远程教育跨区域合作政策上的突破,为加速京津冀远程教育联盟建设,完善远程教育发展机制提供可参考的政策依据(头条百科,延庆)。基层分校的跨区域合作还有赖于北京开放大学和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上级单位的进一步合作,不断完善合作制度、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提升合作效率,推进合作发展进行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延庆开放大学分校为试点进行破冰,不断发展,使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成为跨区域合作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张亚斌,曹凯.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发展的文化基点与服务导向[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07-29.

[3]王伟哲.京津冀职业教育资源差异及合作机制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

[4]孔永生,王满新,王艳玲.加强区域教育合作,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5).

[5]郭焕成,王云才.延庆县生态旅游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

[6]贺勇.北京延庆与河北张家口签署《马铃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马铃薯“种源之都”———京张携手做强薯业[N].人民日报,2015-07-31(013).

[7]何仁伟,李茂,景俊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延庆县发展战略定位研究[J].中国市场,2015(31).

[8]长三角区域开放教育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EB/OL].中新网上海,2018-07-12.

跨区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型企业;主干跨区域网络;研究建设;信息处理技术

1大型企业主干跨区域网络建设所需功能的研究

(1)在一般情况下,很多的大型企业都有着与之对应连接不同的分支机构,由总部以及其他的分支结构组合而成的。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之间的联系,互联网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把网络与企业之间的分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建筑,层层递增,不会因为地区性的限制而导致消息之间相互传达的延误。这项跨区域的网络建设既能够节约时间与成本的支出,又能够使将分支网络和总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因为跨区域的网络建设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所以在目前的使用需要中,也同样占有极高的比例。在现有的情况下,一般在总网使用都是具有专门的路线的,与支线网络互相交替所使用,其目的在于使信息传输更加准确,不会逆向的传达信息,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等。同样,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大众既陌生又非常关心的一项内容。这也同样是跨区域网络中所面临的较为严肃的一项问题,所以在主干跨区域网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就是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了网络的安全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凡是经过主干跨区域网络传输的消息,经过审查后进行备份,方便日后的查阅等。这也对主干网络的要求中,有着非常严重的一点问题,需要在路由器使用的过程中,将主干网络采用专线连接,其目的便是将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缩短减少信息传输的时间。(2)对于主干跨区域的网络建设的要求向来都是有增无减的。这其中也面临着很多的疑难点,因为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总部向下传输信息还是多个支线向上传输信息,都有可能使信息面临丢失不完整的可能。这也同样需要了解到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是到达哪一种程度,将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主要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格外注意的,首先就是能否保证信息传输分配均匀与否的问题,这其中的问题就有关网络建设的结构要求是否正常和在公共网络之间的传输质量是否合格等。因为一旦出现了漏洞,出现的结果往往是需要付出损失来修补的,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也是大型企业需要面对的一项问题。在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信息传输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所以信息传输的内容是否安全机非常的重要了,在了解在企业之间相互传阅的信息来源,是如何通过正规途径传递的,不能因传输的内容携带的不可靠因素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消息的来源实际上是要通过局域网以及总部网络之间的要求的,保证消息安全可靠的同时也减少了病毒出现的概率。在这些可能出现的要求里,还有很多的未知等待着人们的发掘,其中在目前广泛让人熟知的主要有主干跨区域网络的可靠性以及内容的真实性,其次需要重视的内容还有网络层次中的管理性和对路由器的灵活适应性。(3)尽管在主干跨区域网络的使用中,对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保持防范于未然的状态,但是故障的出现偶尔也是在所难免的。其中分为主要的两类包括了软件设备故障和网络瘫痪等问题。顾名思义,其中设备方面出现的问题发现的及时,尽快的做出抢修的行为能够减少很大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一般由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难处理的一点在于,无法得知故障产生准确的原因,故障的时间容易延长造成的损失增加。网络瘫痪是较难处理,但是能够了解到故障问题的所在之处,也就是能让业务不间断的工作并且对瘫痪的部位进行修补。但是无论哪一种故障,只要产生了都会对工作进程产生影响,业务间断都会为企业带来损失,为了减少问题的发生,对于那些相对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而言,一般都会采取有着相应优势的路由器,在设计时的重点所在就是能重新设置企业的设备,但是也决定了主干之间的路由器的种类,如图1、图2所示。注:此图为大型企业中的主干跨区域网络的一项平面剖析图,在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型企业中的网络建设大部分都是依据主干跨区域来制定的,由网络中心向下方传输资料等信息。在总部管理的客户端、总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备份服务器、总部协同服务器为一体分别接收路由器与局域网之间传递的信息,在通过向下分级的一个方式,向目标客户人群发送消息,从支线间传递,由此一项跨区域的网络建设就完成了信息的传输。通过图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大型企业中的支线干线间的连接是不死板的,隶属于层层递进的信息间的传递,线路的分布是井然有序的,这说明在企业中跨区域的网络建设得到了很好的适用。并且这项技术的优势也愈加明显,大部分的企业都日渐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跨区域的网络建设也愈加的完善。从最初的使用到至今的熟练运用,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初期使用的时候,因为技术的不稳定不成熟也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这项技术刚投入市场的时候,很多方面的因素没有考虑的十分完善,其中就有租用的服务器容量过小的问题,也是当时较为常见的问题,服务器一旦同时传输的文件的内容过大或者传输的文件过多,都有可能导致服务器的崩坏,这就需要进行人为的修复。在近年来的使用中,除了使用人数的增加,对这项技术的把控也愈加完善,逐步让人们熟知所使用,这就是跨区域网络构建的一个过程。

2主干跨区域网络的建设

(1)大型企业主干跨区域网络之间的连接是需要具有层次结构的,一般是以总部信息作为中心,与各个不同的分支之间通过广域网来进行连接,并且各自还有着各自的局域网。首先,对于主干跨区的网络建设总部可以选择两台路由器和两台计算机来完成。其步骤的精准操作有以下的几个方面作为重点是格外需要注意的,第一就是在每一部分的连接点之间设立安全防火墙,防火墙能够按照系统管理员预先设置好的规则来控制数据的进出,防火墙也被人们称为防护墙,同时它也是系统间的第一道防护,防火墙的作用是防止其他非法的用户的进入。在防火墙的开发到使用中,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的使用。路由器需要两个不同的连接接口,一个连接口需要连接上相对应的防火墙上,另一个口则是用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连接。在这两台主要的计算机之间,由上千条的光缆相连接,一项专业的汇聚技术让其具有高速的思维路线,同时各种信息之间的传输也是通过这项链条所连接的。这样技术的主要的核心点在于使每一项内容都很好的相连接,才能够使信息传输的速度不受影响而且不容易丢失信息,设立好防护后则可以使外来参与的非法用户进行阻隔,使信息网使用得更加完善。(2)其中网络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对主干跨区域的建设,设立主线支线网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古老的一条线的使用方式出现过多次的故障导致了瘫痪,因为一部分受到外界的攻击,都会使服务器瘫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主线支线的出现并使用,完美的规避了这个问题,它实现了整个系统不会受到某一台设备故障产生的影响,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双租用线路,它既可以模拟电路也可以提供比模拟电路更快的传输速度。在实际的主干跨区域网络的建设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路由参数与策略路由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实现。但是,这项技术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只能在整体中的大环境为服务对象,一旦超出承载的范围,就容易导致路由结果出现混乱,影响实际的发挥效果。(3)其中在主干跨区域的网路建设中,主要的技术性行为并不是十分复杂,只是在初期建设中出现的疑难点过多。如今,在运用范围如此广泛的当代,出现的失误也越来越少,在技术上也越发的完善。在网络建设方面,它是一个非常广义的专业名词,涵盖了很多的不同技能和学科中所使用的生产和维护的网站。在制作出一整个主干跨区域的网络构建,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内容要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设立好网站的建站的第一步以后,要根据企业整理有关的内容,要把网站的基本结果构建出来,加入图片、音频和文章等。对于不同的需求去建出和企业最为相关的建站结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形象,还能够通过主干跨区域的网络建设增设知名度,并且得到更为可靠的开展与之相关的技术,针对不同的适用人群,制作出特有的网建。当日后维护网站也能够整理出合适的内容为以后的支线网站提供经验。

3结语

通过上述的情况,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地提高科技上的优势是对总体的发展非常有意义的,大型企业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借鉴当下较为先进的主干架构技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炯,林旺城,洪翔,等.大型企业信息化网络设计方案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5):55-56.

[2]从玉华.多链路出口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