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1:31:15

科技英语课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1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英语;团队建设

1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领域呈现出数据化、科技化、信息化、师生交互性加强等时代特征,引起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的改变,例如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深化。同时,微课和慕课等不同类型课堂的兴起与发展给新时代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课程团队建设包括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团队的力量实施教学实践,课程研究与改革等方面。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跟上时展,把新时代带来的便捷与效率在教育中得到发挥,建立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很有必要。

2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必要性

(1)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能够培养出有能力有目标的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锻炼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基于此,课程团队的建设能够满足教师集体的专业化发展需求。(2)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有助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的类型定位,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本职责使命。只有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效率。基于这一前提,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新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团队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才能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能够进行英语交际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人才,满足学生在当代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水平。(3)大学英语课程是语言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所需的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团队的建设有助于教师整体的视野国际化,学术专业化,知识全面化的复合型专业发展。

3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实践

(1)指导理念: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建团队成员,加强教师交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保障教学和科研的良性进步发展,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实例。吉林化工学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2015年至今,实施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以来,共组建了两个课程团队,以B组为例,2015年大学英语课程团队B组授课教师为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助教4人。经过四年的课程团队建设,2019年团队教师共18人,团队成员年龄结构老中青搭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2人。从成员构成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课程团队建设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团队成员结构得到优化。课程团队的建设成果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学院现为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吉林省工科高校外语教育研究中心1个;建有省级精品课,有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人。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的另一成果是人才培养成果和学生的四级过级率的上升。2019年大二学生一届四级过级率较2015年有了显著提高,2019年大二学生共计3104人,通过四级的人数为536人,过级率为17.27%。学院着眼行业需求,以培养"外语+行业需求"(外语+)人才为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长吉图的开发培养出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4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目标和内容

以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为整体提升教学层次提供可靠保障,夯实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将教师培养工作规范化,合理科学发展教师队伍,培养青年教师,将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完善团队发展的制度体系,发挥有经验有素质教师的带头作用,以科学合理的教师阶梯团队为模式,采用示范课、观摩课、互讲互评、教学研讨、微课开发、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等多种模式实现教师团队间的分工与协作,提高教师间教育意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团队成员间通过资源共享、聚集优势力量,整体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时代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达到实现更优质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通过教学团队成员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使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改革意义和内涵。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为教师的教学、学术交流与研讨搭建了平台。通过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促进全体英语教师的互动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课程团队成员在彼此分工协作交流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和共享来提高个人能力。课程团队的研讨和互相学习,使得教师有团队的支持和促进,可以整体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健康成长和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养成。

5结束语

通过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的互动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断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使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加强对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培养及对优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构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使教学团队最终成为成员共同成长的平台,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J].外语界,2012(4).

[2]文秋芳,任庆梅.探究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互动发展的新模式[J].现代外语,2011(2).

[3]海霞.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探索,2013.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2

关键词:通才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和社会活动既向精细分化方向发展,又向高度综合方向发展。社会出现了知识整体化的趋势,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出现了通才教育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素质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任务。将通才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人文素养,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通才教育理念的概念

《世界文化词典》中将通才教育定义为培养知识面宽、社会适应性强的所谓“通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由博雅教育发展而来。强调科学与文化的基础学科、基本理论的教育,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和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技综合化趋势的增强,社会职业不断更新,通才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因此,通才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能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学科方面协调共进,适应社会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要求。通才教育理念是指在专才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兼具多种才能,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人;培养人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及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口头、书面、媒体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使学生具有执行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牛三平[1]认为,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的方法论,体现为通识技能;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有了保障,有了专业技能的支撑,才能形成专业优势;实践能力则是在通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体综合能力。通才教育是在培养模式中,全面进行基础课程教育,通过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专结合,注重学科的交互渗透,使通才能力促进专业发展。通才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通才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成为国际交流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便于了解国外文化与文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理念、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王守仁[2]在谈到《大学英语课程指南》要点时,这样阐述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堂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工具,为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目标是指在高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但英语课程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可以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不难看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与通才教育理念是贯通一致的,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章春风和陈圣江认为从整体角度来说,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并且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开设的[3]。应将宏观的通才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技能等。

三、将通才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通才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通过讲授法,教授学生单词、句型、语法等知识内容。而通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引入、讲解、总结等环节加强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大学英语课程课文的导入与介绍部分,可以让学生进行报告或演讲。教师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并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英文报告或演讲。根据课文内容,课堂通过任务教学、情景模拟、课文朗诵、情景表演、辩论等方法,让2018年2月学生参与课堂中,体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乐趣。(二)通过课堂讨论与提问,提升学生对通才教育理念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是认真的听课者,但很少发表言论,而艺术类学生就相对活跃一些。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多设计一些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同时,要多鼓励学生站起来自信的表达自己。自信心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不敢公开发表意见。但是,表达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课程中那些与我们日常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话题,增加学生讨论与发言的机会,使学生的英汉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通才教育强调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心理素质、自我表达能力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大学英语课文很多内容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人文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与发言环节,让学生通过多表达,多锻炼,增强自信心。(三)通过课堂表演与小组活动,增强学生通才能力中的沟通及合作学习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属性,使其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小组活动与表演,可以看出一个小团体的管理与合作能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英语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可以表演或辩论课文中的情景,教师通过分配任务与小组配合,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每次活动要求“主角”要变化,让大家都有机会做领导者或发言人,让学生可以体会到管理与合作的乐趣。(四)提升学生通才教育理念中的跨文化能力与国际视野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具有跨文化属性,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外文化,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更多是文化的学习、差异的学习、思维模式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学习。因此,一定要将跨文化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使学生从一门语言中了解文化、了解国家,改变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国际视野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通才教育理念要求在专才的基础上培养通才,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属性,使通才教育理念的实践有了沃土。

四、将通才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学校在计划的学时外,有组织地进行英语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使英语教学积极向校外拓展,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互衔接,英语教学从单一的小班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英语学习的大课堂,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阔、参加人数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在课外用英语进行交流创造更多机会,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通才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要求进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提高综合素质,将英语学习与综合技能的提升有机结合。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如大学英语竞赛,大学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英语角,英文电影、电视剧,英语趣配音等App软件的使用,这对于学生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模仿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通才教育理念的又一实践基地,各大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五、贯彻通才教育理念,高校英语教师要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才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需要“通才”教师的指引与指导。首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语言基本功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必备能力。因此,大学教师应综合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英语基本能力,为大学英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知识结构,多进行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将英语语言知识与人文学科知识相结合,使教师的知识构成向多样化、综合化发展。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学会通过多样化方式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运用各种新技术,使用各种新的教学软件,如微课、教学App、教学平台等提高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通才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备多种综合能力,更需要教师具备多种综合技能。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的教学工具层出不穷,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学会合理应用各种现代科技辅助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适应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立德树人,提升个人魅力,学会与学生交流沟通,从人文素养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人文素质教育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之道,以德感人,将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都巧妙融入课堂中,使学生从情感与学习态度上受到感化与改变,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总之,通才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将通才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实现大学英语课堂实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牛三平.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才教育模式探索: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6):6-8.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但在通识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高校主管部门更倾向于通过开设新的多样化的通识课程来进行改革。毋庸置疑,设置合理的通识课程当然是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必要保障。但是仅仅依靠课程开发,在落实过程中却不注重通识课程的本质内涵,不能有效发挥通识课程的价值,不能体现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区别,显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识教育改革。本文从大学英语课这一通识课程着手,分析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以期对大学英语课的通识化改革提出有意义的改革策略。

1通识教育的内涵

清华大学李曼丽提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具体说来,通识教育的内涵包括:第一,通识教育崇尚把受教育者视为完整的人(thewholeperson),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2]。第二,通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立足于人类文化知识的视角,通过对多个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向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及较广的视野,进而有效推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3]。第三,通识教育的形式重“育”而不是“教”,旨在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化为学习主体的自觉行为[4]。

2.大学英语课通识化改革的必要性

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5]。通识教育理念注重人格修养,倡导生活教育,目的在于培育健全人格,培养受教育者积极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在教育目标上与通识教育理念有内在一致性。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作为语言课程的大学英语课,其本身属性决定了大学英语课要承担起既教授基础英语语言知识,又要进行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与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作为教育目标,明确提出“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大学英语作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学习时间久,课时多,对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已然是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

3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3.1转变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完人”,主张尊重学生的本性与需求,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由、完整与独特,注重人格的陶冶、情操的升华、价值观的明辨。大学英语教育者必须明确大学英语课的人文属性并在教育过程中凸显其人文属性,提高学生公民意识,而非一味强调大学英语课的功利性目的。3.2多元化、多层次且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第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目标,技能目标是重要目标,人文素养目标是终极目标。知识目标指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继续扩大词汇积累,夯实语法体系,巩固基础。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加强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训练。人文素养目标指的是学生开阔视野,健全人格的培养。第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个性化的。基础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初期阶段,基础知识还存在欠缺而设置的目标。技能目标阶段以综合技能训练和交际能力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阶段。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的最终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建构完善的心智结构,促进其个体人格的发展。在实现大学英语终极目标的文化素养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及审美意识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三个教学目标虽然是分层次的,相互渗透,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3.3开发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内容。第一,注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发。第二课堂是对传统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由通识教育的内涵可得出启示,大学英语课应更加注重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在语言的输出过程中体验英语文化,提高语言能力。如开设英语角活动,举行英语电影节,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讲座、竞赛和娱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英语交流,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二,设置多样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改变一贯的仅开设综合英语类课程的局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开设以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为主的技能训练课,以历史文化艺术为主的文化修养选修课。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大学英语课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目标的保障。第三,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性和趣味性。教材的编写应注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的题材应该兼顾人文类、娱乐类和科普类。此外,加快大学英语教材的更新速度,缩短更新周期,保持教材与时俱进。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断补充最新的真实的材料,如热门话题、国内国际时事等联系实际、内容广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吸收丰富的知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无形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3.4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目前大学英语课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活动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为主,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基于通识教育理念,本文提出以下改革建议:第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以任务分配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识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反对将学生看成静置的“容器”被灌输知识和技能。学会合作是大学阶段学生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最大范围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组内成员互助合作,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网络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通识教育理念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识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在课堂教学之余,开拓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3.5评价方式的改革策略。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以培养“完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第一,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人文素养的全面评价。当前大学英语课的考查方式多是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部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考查。在通识教育理念改革背景下,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同等重要。如积极的学习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及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等,都应该在评价中得到关注[6]。第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过程式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方式,强调价值多元,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对于大学英语课而言,完全可以增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多样化的知识技能以及文化素养的测试,动态发展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第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方式的人性化。评价活动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充当评价权威。在通识教育改革中,教师,学生个人以及同班学习伙伴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才有可能给予每个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可以在大学英语课的评价方式中引入电子档案袋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与访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反思性写作等。

4小结

通识教育理念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对于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从国外到国内都已相当成熟。而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这门具体学科而言,如何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体现通识课的通识性,此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的。本文着眼于大学英语课,基于通识教育的内涵,探索大学英语课的改革方案,以求真正实现通识课程“培养完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2]HarvardUniversity.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45.

[3]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97-100。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

[5]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03):2-10,(07):146-147.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4

(1)多媒体教学是开启英语教学的全新变革,引领了新时代下科技英语课堂的全面新模式。教师更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多媒体教学成为我们英语课堂的主流。同时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一定会对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带着批判怀疑的态度,我们应全面的转变思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人,创新者。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运用多媒体的艺术效果,更好的完成课堂的语言艺术效果,让我们自己成为语言与多媒体的驾驭者。让传统的英语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语言能够顺应科技的发展。

(2)多媒体在英语课堂的广泛应用,它是英语课堂的服务者,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工具,是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技巧上的调味剂。对语言的理解,写作手法的掌握,才是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多媒体能够增强我们对语言美感的加深,在课堂是非主而是辅助。

(3)多媒体教学也并非驾驭所有课堂。对于需要抒发情感,需要创设想象画面的时候,无非不是一种很好的渲染烘托。对现代科技想象、以及对未来科技的探究上,多媒体更是很好的引领。应该说在很多课堂上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让我们的课堂增添很多内容,可是也不是说多媒体能够取代传统的知识,对一些知识性逻辑性相对突出的文章,则未必合适。

(4)在多媒体课堂上应该避免出现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现象。当我们去评价一堂英语课的时候,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容易让我们更多的关注美丽的图片,动听的背景音乐以及丰富多彩的高科技课堂应用,我们一定要从我们的主流入手,从教学效果,学生的学到了什么,知识的传授来评价我们的英语课堂。在多媒体效果下的英语课堂,构建更适合的课堂评价体系。让课堂评价更加科学,完善。

2多媒体初中英语教学坚持的原则

多媒体英语教学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能够弥补传统英语教学上的单纯的简单机械性的语言操练,在教师的大量背景以及课本知识的补充与扩大,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在教师搭建的知识框架下,学生的能力可以深度的挖掘与提升。但是并不是说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任意发挥,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学习需要原则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实施不是摆花架子,更不是赶时髦,它的设置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及适应多媒体教学与英语学科技术整合的需要才出现的。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英语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以及更加便捷和方便的学习模式。它的实施是以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为依托,以适合学生的年龄段以及学习特点等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提出的,适用于课堂教学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课文不论用什么媒体来表现,其目的都是为了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样也需要考虑是否满足学习的需要。再有,"问题呈现"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有能力和有可能性开展的题目,以避免无的放失,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同时"问题呈现"必须考虑学生获取资料的可能性以及难易性;此外还应该考虑学生本身的素质、个人的特长与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2学习的主动性原则

即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要主观愿意投入,这样可以使学习的主体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投入,包括学生的热情与时间等方面的投入。

2.3语言有效性原则

师生之间语言上的互动,学生之间默契的语言表达才能使英语课堂达到很好的语言使用效果。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不同的英语课型下,达到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效果,才是一堂有效的英语课。

2.4扬长避短原则

实施多媒体英语教学,所选课文应是层次较多、结构复杂的课文,应是宜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课文,而不是简单明了的或选用影视、实物模型就可以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课文。换言之,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实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之所以运用多媒体英语教学是因为它能对学习产生非常便利的促进作用,或在该方式的帮助下,对教学以及学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用多媒体英语教学同样可以完成的课题,自然就没有必要强行地"追求时髦"了---即要扬多媒体英语教学之长,避多媒体英语教学之短.

2.5经济和效益原则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实施少不了制作课件以及网络"漫游",因此应选择那些实用面广、使用效率高、相对稳定、发挥作用大而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课题。这样,既能获得较大的教学价值,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恰当的选择是实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并且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5

大学英语教师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英语教学出现问题的同时,教师的教学就需要有所改进。随着我国整体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与大学的英语教学已经相差不多,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知识到大学基本没有太多的差别,而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差也不多。很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因此,很多学生要求改变英语教学的方式,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也就相对提高。那么,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就要有新的评估,如果不能符合大学英语专业化的发展,也就不能继续任职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位。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要有所提高才能适应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英语专业的教材,而教师教学能力也主要是来自学习,在现实中应用的较少,很多老师都是在学校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语言能力只限于书本,而脱离了实际应用。这对于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的结合有着很大的困难。就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来看,培养一批专业的教师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学校需要把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深造,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加强语言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之间的语言沟通联系等,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后,能够更好的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对于教学也是很大的帮助。

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然要将基础语言学习和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在提高基础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专业英语。虽然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基础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但笔者经过调查认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脱节。大学前两年的英语学习与行业联系几乎为零,到高年级阶段,专业英语较之其他专业课而言,受重视程度较低。学生语言能力有所下滑,导致英语课程整体教学效果下降,学生难以学以致用。鉴于这一情况,有必要将二者进行整合,不仅要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与其他专业课相融合。此外,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必须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比如,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对语言的需求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制定不同的课程安排。对于将来可能从事经贸交流、物流、营销、管理类工作的学生,应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除了对本专业常用术语有所了解,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阅读和撰写商务文件能力,需要讲解商务谈判技巧、对外贸易实务等知识。理工科的学生对语言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以熟悉本专业术语、学会阅读外文科技文献、能与专业人士进行基本交流为目标。

三、教材建设

实行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结合,必须重建科学合理的教材新体系。目前的情况是基础英语教材较好地满足了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语言能力的目的。专业英语教学选用的各专业英语教材,多为科技文章的选读,内容单调枯燥,实用性较差。重建教材新体系,要在保留优秀英语教材的基础上,以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与行业相结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能力层次的补充性教材。

四、实践环节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6

【关键词】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蓝墨云班课

1单招生在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现状

单独招生(以下简称单招生)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经招生计划和招生考试管理部门批准,单独进行入学测试、单独确定入学标准、单独实施招生录取的招生办法。考生参加相关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在同一所高职院校,和统招生相比,单招生的入学门槛要低一些,所以很多文化课基础相对差的考生愿意选择单独招生这一途径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于单招生来讲,他们的英语底子薄,基础差,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及信心,课堂上通常是心不在焉的状态,同时较差的自我监控能力又导致他们很容易在课堂上玩手机。在高职单招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何促使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在公共英语课堂上蓝墨云班课的使用方法

如今高职院校无线网网络覆盖的完善和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了可能。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恰恰利用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把手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阻碍作用转化成促进作用。蓝墨云班课是蓝墨科技在2014年推出的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环境,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与及时反馈需求的移动教学App,以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为目的,进行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通过云服务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积累游戏化的经验值积累学生学习,实现过程化评价和个性化学习。那么在高职单招英语课堂上,师生应该怎么使用蓝墨云班课呢?首先,师生在手机上下载免费的蓝墨云班课App,然后教师点击创建班课,系统就会生成一个随机的班课邀请码,最后学生使用班课邀请码就会进入班课。教师在班课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签到,并设置一系列教学活动———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及作业/小组任务。教师在设置活动时会添加相应的经验值,进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课活动中。在学期结束时,教师可以导出班课汇总和教学报告来指导教学,并且把学生的总经验值作为过程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蓝墨云班课有网页版和手机版,网页版的班课是手机版的放大版,且它的功能更强,教师把网页版和手机版的班课相互结合使用会相得益彰。

3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实践

在公共英语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合理地设置教学活动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学期的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分为3部分,分别是英语AB级历年考试真题,21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和视听说教程,语文、英语和德育三科联合教学。在讲解英语考级真题时,测试活动是课后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考点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在“我的题库”中导入或添加测试题,测试题为选择题形式,所以非常适合英语重点单词和短语的考查。在讲授英语教材时,答疑讨论是课前导入的重要活动。教师通过在答疑讨论模块中设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展开讨论,进而完成导课。答疑讨论和头脑风暴的区别在于学生在答疑讨论模块中能看到所有成员的讨论内容,而在头脑风暴模块中只能看到自己的回答。因此,头脑风暴适合教师设置“背靠背”的问题。针对三科联动的教学内容,三科联动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学习文章后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思想的一次提升,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课前设置投票问卷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相关思想动态,便于教师掌握教学方向,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来学习三科联动文章。比如,在讲授《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这篇文章时,考虑到单招生的年龄和家庭背景特点,设置了3道调查问卷的选择题:你认为你与母亲的关系是?A.很亲近B.有些亲近C.一般D.不太亲近E.很不亲近你认为母亲关心你吗?A.很关心B.有些关心C.一般D.不太关心E.很不关心你认为你孝敬母亲吗?A.很孝敬B.有些孝敬C.一般D.不太孝敬E.很不孝敬学生在提交问卷后,系统会统计出选择每个选项的同学所占的百分比,这时教师就可以了解到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如何以及他们对母亲的付出是否感恩,进而以《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这篇文章为载体,在课堂上有方向性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母亲,体会母爱。在引导学生学习完文章后,布置小组任务———每组以三科联动的文章主题做一个对话。在单招班级中,高中生源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明显好于中专生源的学生,所以采用线下分组的方式,每组安排1~2名基础好的学生来牵头并带动其他组员完成小组任务。同时,在班课的“成员”中添加“成员小组方案”来进行线上管理。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单招生在公共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当教师点击班课中的课堂表现,发起举手和抢答时,学生争着抢着发言。当教师开启班课的测试活动时,学生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测试中,争得高经验值。如果测试成绩不理想,他们还会主动向教师争取再测一次的机会。学生在班课中可以随时查看全班同学的经验值,在和他人比较中进步。同时,教师在班课中设置的小组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得英语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带动差一些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4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体会

在使用蓝墨云班课辅助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蓝墨云班课可以方便教师备课,是学生学习的移动平台。教师在发现可供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后,随时可以把资源推送到班课上分享给学生,并可随时添加教学活动。班课的这一特性较好地满足了现代生活节奏下的师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在地铁上编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食堂里完成学习任务。在取得同样教学成果的情况下,高职单招英语教师使用班课教学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和降低成本。同时,班课还具有较好的评价和激励功能,学生在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活动后,可以实时得到相应的经验值,随着学生的经验值的累加,他们的学习行为不断地受到激励和强化,久而久之,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也就提高了。

5结语

在网络及数字化设备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教学是高职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传统课堂与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单招生对公共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次数也明显增加了。

参考文献:

[1]毛兆婷.高职院校单招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J].海外英语,2017(2):25,29.

[2]曾晓芳.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34-35,42.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7

关键词:慕课;多样化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这一新概念不断深入教育领域,如何将互联网与当前传统教育更加有效结合,发挥其巨大潜能,也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慕课”正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等特点成为众多互联网+教育结合模式探究中的热点。不少高校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开通了大学英语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但这些平台大多数操作较为单一,同质化严重且缺乏互动,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当前“慕课”这一新兴知识传播平台的特征及其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是否能将“慕课”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激发广大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慕课的特征及其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慕课”一词主要由单词MOOC音译而来,最早由加拿大教育学家GeorgeSiemens和StephenDownes于2008年所提出。“慕课”实现其蓬勃发展的时间主要源于2011年初,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开始在互联网上推出其在线的免费课程供大众学习,其中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16万的学习者参与学习。在此之后,许多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纷纷效仿,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与此同时,作为开放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慕课”的商业化也在同期进行。许多互联网教育公司借此机会与各大高校展开合作,进行互联网课程的开发,逐步推出了如Coursera,Edx及Udacity等全球知名的盈利性网络课程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接触名校课程的学习机会,且个别机构还能为学习者提供在线的学习证书及技能证明,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课程学习的专业性[1]。Coursera是美国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慕课”平台之一,其发展十分迅速。据有关数据统计,Coursera在其推出的短短四个月之内注册用户就已突破400万人。至2016年底,Coursera已累计吸引了超过2300万的全球学员,且其中大约有1700万人是Coursera的活跃用户。在课程方面,Coursera大多数课程主要以英语授课形式为主。课程的类别涵盖十分广阔,包括商业、数学、科技、艺术及人文教育等多领域,给学员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因此,Coursera也吸引了广大的中国用户,因为通过这些网络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能使英语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2]。从慕课的设计理念、技术、授课方式及对象的类别进行分类,“慕课”常见的形式主要可分为cMOOC、xMOOC以及tMOOC,其中xMOOC作为主流的慕课模式已被上述的主流国际慕课平台如Coursera等所采用。xMOOC的研发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行为学习主义理论,通过采用大量的认知—行为主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同传统课堂及视频教学模式相比,“慕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互动性高、系统性强”等特点。“慕课”的诞生,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1)同传统教学的40~50分钟的长时间教学模式相比,“慕课”课程通常会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在10~20分钟的时间之内对该课程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突出讲解,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长时间课堂学习中无法集中精力的问题。同时,“慕课”的产生也为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提供了可能。学生通过对“慕课”平台的控制,能主动掌握学习进度,对不懂的知识点能进行反复的观看,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2)“慕课”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有更高的互动性。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沉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提问通常都以教师的“自问自答”形式告终,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慕课”平台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整合了许多人机交互的新技术,让学生不仅仅能通过观看线上课程、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呈现的多样化练习及复习手段,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慕课”平台不仅仅是单一的向学生输送知识,同时也整合了各种线上交流与互动的工具,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问题的解答建立了多样化的平台。此外,许多“慕课”平台也设立了自己的论坛,方便学生在学习之余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经验,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3]。(3)同大学传统课堂教育或视频教学相比,“慕课”还具有学习资源的高质量性及课程安排的系统性[4]。根据研究可发现,国内外大多数“慕课”的平台都是围绕名校及名师所打造,不仅能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课程,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慕课”的权威性。此外,依托这些名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的丰富经验,许多“慕课”的课程安排也具有科学性。从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目的、针对化练习及测评设计、课后作业布置、开发与实施形成性及总结性教学评价等都能在科学的理论化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实施。(4)许多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老师的需求量十分巨大,鉴于每位教师的授课风格及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难以保证基础课有较高的授课质量及课程安排的有效合理[5]。此外,由于大学英语大多采取大班授课模式,老师都是同时给多个班级甚至年级进行授课,精力有限,对学生在一学期里所学知识掌握的考察主要依靠期末考试完成,忽视了学生在每一阶段学习的成效性,从而难以对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行有效评估[6]。“慕课”平台的课程能为学习者提供阶段性和总结性的测试,使得每一位学员能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后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知识。借助慕课平台辅助教学,教师能够时时监测到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慕课”的中国化及其遇到的困境

中国“慕课”的发展紧跟国际化的脚步,仅仅在“慕课”概念兴起一年之后的2013年,就由清华大学推出了首个中国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随后,各大高校也纷纷效仿,开始构建自己的“慕课”平台,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互联网教育及“慕课”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当前“慕课”发展的经营模式也与国际接轨,课程的供应商主要可分为各大高校或高校教育联盟等官方组织和专业的商业机构如“沪江网校”“新东方网校”等两大类型,与欧美国家发展模式极为相似[7]。作为新兴事物,“慕课”在近年来的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尤其是与国外优秀“慕课”相比还有待完善。目前大多数学者更多地侧重于对“慕课”优点进行探讨,忽视了对“慕课”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为,“慕课”在中国高校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慕课平台的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还未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以当前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慕课”平台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所提供的英语类课程为例,虽然其提供的课程能体现出一定的多样化特征,但课程的设置还是主要侧重于生活类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与传统大学英语课程并无太大的区别。同时,除了上述生活类英语课程之外,其余的课程则较为零碎,大多数是从国内外各大高校收集而来,课程之间并无太大关联性,主要还是以兴趣课程为主。而涉及到专业主干内容及核心内容的课程基本上还很难在“慕课”平台上接触到[8]。国内其他较为知名的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与“爱慕课”等,基本上都存在上述相关问题。第二,“慕课”平台的功能及交互性还有待完善。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优势,理应具备更好的交互性能。但根据当前的研究发现,与国外优秀的“慕课”平台相比较,国内大多数“慕课”平台在功能及操作上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吴锦辉在对国内几个主流慕课平台进行横向对比中发现许多课程所提供的参考及拓展阅读资料较少,不利于学生的课下学习,而且大部分“慕课”的课程都不能提供在线笔记及视频下载功能等[9]。笔者也针对国内其他商业平台的外语学习课程如“新东方网校”及“沪江网校”所提供的课程进行进一步对比,发现这类平台虽然提供的课程十分丰富,具备多样性特征,但主要是以视频课程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观看传统的教学视频再辅以配套的教材进行学习,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无太大的差异,缺乏交互性,还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慕课”。第三,“慕课”课程的完成度普遍偏低且学分认定上也颇受争议。虽然“慕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便捷性及多样化等特征在其上线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但是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慕课”平台课程学员的平均完课率都非常的低。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于2013年陆续推出了4门“慕课”,虽然报名修读人数达到了6万人次,但实际能完成学习的人数仅为3%,且该数据已超过了当前大多数慕课平台完课率的2%的平均标准[10]。虽然个别学者也指出“慕课”平台存在的价值就是给予人们有选择性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应当以最终的完成率来衡量学习成果,但如此低的完成率在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许多人使用慕课平台可能只是图个新鲜,对知识的学习缺乏动力及毅力。此外,虽然各大高校都积极倡导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但许多学生还是未能从传统课堂的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模式转换过来,因此,慕课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也使得许多中国高校的学生一时可能难以适应[10]。对于许多高校学生来说,造成“慕课”课程完成率低的另一方面与“慕课”课程无法转换为学分也有密切关联。受市场经济的“效益至上”观念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普遍趋于实务化和功利化,虽然慕课的学习能给他们带来知识上的利益,但若是慕课修读无法转化为相应的学分,可能无法为广大学生进行持续性学习提供动力。第四,高校教师对“慕课”的热情度不高,且缺乏“慕课”制作的专业团队与人才。虽然当前国内有许多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对慕课推行的号召,且目前也已建成了多个由上百所知名高校组成的慕课联盟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但真正在该平台上开课的学校其实并不多,涉及专业核心内容也较少,个别课程具有重复性,缺乏实用价值。究其原因,许多学者认为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高校老师普遍对“慕课”制作缺乏兴趣而导致。对于许多高校老师来说备课是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能形成的结果,因此,不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轻易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分享。同时,如今随着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教师也不太愿意抽出多余的精力放在“慕课”的制作上面。另一方面,如上述中所提到的,“慕课”的制作不是简单的将课堂视频上传,而是需要包括教师与专业的慕课制作人员在内的多个团队进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慕课”的打造,因此必然需要各大高校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投入,否则推动“慕课”进校园只能是光喊口号。

三、“慕课”与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结合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视角;英语教学;艺体生

生态视角下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师生之间关系的构建、良好教学环境的塑造等方式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平等、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对生态视角下面向艺体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一、生态视角下面向艺体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艺体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艺体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来自学生本身,还与英语课堂教学状况有关。首先,面向艺体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与面向普通学生的英语教学没有差异,不过在英语考核方面却比较宽松,高校对艺体生英语学习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其次,艺体生主要依靠自身艺术特长或体育特长考入大学,在普通学科学习中相对其他学生较为薄弱,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多艺体生本身英语学习基础薄弱,甚至很多学生害怕学习英语。

(二)师生之间存在生态失衡现象

尽管我国在教育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在高校教育改革中依然存在一些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略,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师生之间平衡缺失。在艺体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英语教师忽略课堂设计,强调英语记忆和阅读,学习方式单一,课堂缺乏活力,长此以往,学生原有的英语学习兴趣就会磨灭,英语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三)艺体专业与英语教学之间的生态失衡

艺体生与普通专业学生有所不同,在高校中主要以艺体专业学习为主,文化课为辅,这就导致艺体专业课堂教学中文化课不受重视,专业方面花费时间远远超过英语课学习时间,这种专业之间的失衡同样是导致艺体生英语学习情况不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生态视角下面向艺体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生态教学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生态教学观念。英语教师要对艺术生有更为全面的认知,对这类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特点进行整体把握,发挥艺术生的特点,释放他们的活力和激情,通过课堂设计让他们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当中。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游戏,这样艺体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就能够学到英语知识,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根据问题自由探讨学习。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艺体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愉悦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比较现代化、时尚化、高效化的教学模式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英语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业余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交流,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衡,为营造生态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艺体生专业与英语专业之间的关联性

针对艺体生专业与英语专业之间的生态失衡,要加强艺体生自身专业与英语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艺体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发挥其专业特长。比如,针对音乐类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师可以开展一次英语歌曲比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英语歌曲参与比赛,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音乐专业的特长,而且通过英语音乐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实现两者的平衡。

三、结语

语言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且语言学习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进行实践练习。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对于艺体生而言同样如此,所以,针对高校面向艺体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要把握艺体生专业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英语学习当中,只有如此,才能解决面向艺体生的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失衡问题,真正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艺体生。

参考文献:

[1]赵雪梅.生态视角下的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设计研究[J].戏剧之家,2018(5):162-163.

[2]修婷婷.生态视角下的艺体生大学英语课堂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3):98.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9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迅速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强力支撑。但是,作为一所地方性以林学为主的非重点普通高校,面临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较低,“聋哑”英语较严重;较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挫折感、自卑感;学分制改革要求压缩课时;大学英语教师有较明显的职业倦怠;扩招后师资数量不足等诸多教学困境。穷则思变,顺势而为。面对困境、机遇和挑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和全体大学英语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抓住教育部大力鼓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时机,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全面实施基于计算机网络与课堂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骄人成绩,获得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并于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

1.基于学校实际,确定指导思想学院基于学校的现状和特色,精准定位“面向林校、面向湖南、面向世界”,确定适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在不增加教学时数的前提下,遵循“尊重差异,发扬自主,让学生练会英语”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有效操练,发展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并为其英语能力的可持续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学院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课程性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教学质量评估等七个方面制订了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强调:“经过本课程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一部分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少数学生达到“更高要求”。经过努力,使达到“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学生逐年增多。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为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场所。大学英语课程要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平台,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学英语课程在帮助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交际能力尤其要加大对听、说和写的产出技能的训练。”

3.教改进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经5个阶段:2003-2004年,调研、论证、制定教改方案,以班、系为单位的局部教改试验阶段;2004年9月开始在04级全面实施教改阶段;2005年7月开始进行阶段性总结、调整方案继续实施阶段;2006年4月,获批成为全国大学英语教改示范点,示范点建设,创建国家精品课程阶段;2008年2月开始,湖南省和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教改不断完善阶段。教改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正。课型设计上,2004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采用“综合英语(每周2学时)+自主学习(每周2学时)”方式,;2005级开始,以输入为主的大班导学课(每周2学时)+以互动为主的小班辅导课(每周1学时)+自主学习(每周2学时)。自主学习软件系统选用上,2004级以《体验英语》为主,小范围使用《新时代交互英语》;2005级,60%学生使用《新时代交互英语》,40%使用《大学体验英语》;2006级开始全部使用《新时代交互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辅导方式上,动用巨资先后建立自主学习中心两处,配置计算机1000多台。2004级采用“教师进机房辅导学生学习,每名教师负责辅导120名学生”,2005级采用“教师进机房辅导学生学习,每名教师负责辅导约70名学生”,2006级开始为:由任课教师进机房辅导以及通过管理平台、在线答疑系统、小班辅导课检查、阶段性小测等方式监控、检查学生的学习进程与状态,解答其学习疑难。

4.加强教学管理,制定课程教学规范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切实搞好“基于学生差异性和自主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落实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保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大学生英语整体素质,学院特从授课计划、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第二课堂、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9个方面制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教学规范》。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教师的精力投入以及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使课程积蓄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1.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教改以来,最明显的成效之一是教师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受重视程度的增加,待遇及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在教改过程中不断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所获得的回报,老师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认识和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愿意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互学互助,教学态度明显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树立个人教学风格,力争成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水平大学英语教师。同时,大学英语教师比以前更加积极的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好成绩,实现跨越式发展。外国语学院获2005年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第一名。近五年,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国家教育质量工程项目2项、省部级以及校级课题近100项,研究经费达225.73万元;在国家权威及核心期刊80多篇,出版专著与教材22部。邓联健教授荣升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英语教研室2005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2010年被评为湖南芙蓉标兵岗。大学英语教师53人次获校级以上教学奖励。

2.学生满意度显著提高学校督导团和学院科研团队对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学生认为明显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71%以上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9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系统的内容丰富度满意,75%以上对学习系统的互动性满意,83%以上的学生对系统的趣味性满意,8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系统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如此高的满意度,在以往是很少见的。

3.学生学习心理与兴趣显著改善经验和问卷调查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学英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们怕英语,不愿意在课堂上说英语,但很喜欢偷偷用功。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上机练习和个别辅导,让他们“悄悄地用功、悄悄地进步”,找到自信和良好的学习感觉。他们的进步首先是反映在心理上,然后较快地体现在成绩进步上。进行教改以来,学生英语课到课率大大提高。在教改之前,二年二期的大学英语课到课率较低,第10周以后往往不到50%。但04级情况大为改善,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春、秋季学期的第16周,我院连续委托学校教学督导团对全院教师的课堂到课率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大学英语课学生平均到课率达到89%,自主学习到课率更是达到95.2%,远远高于其他课程的到课率。同时,学生在课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高了。根据校学生会学习部提供的数据,学生近两年夏季晴日英语晨读率平均达到近60%。在收听校园英语广播、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中表现也更加踊跃。

4.学生英语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对考试成绩进行可比性分析,我们发现,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有显著提高。期末考试方面,04级比03级平均分高出近4个百分点,05级比04级平均分高出近5个百分点,06级比05级平均分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方面,03级过级率不到40%,04级为47.8%,05级为53.6%,06级为65.7%,07级达到71.2%。进步最大的是“听”和“说”。04级比03级听力提高了13个百分点。“说”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更敢说、更有话说、说得更好,这个变化非常大。在05年举行的“中日韩园林设计大奖赛”中,唯一的金奖被我校学生获得。作品中三千多字的英文描述,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省级以上英语竞赛屡获佳绩。04年以来,我校学生连续在全省、全国性英语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包括湖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近30项省级以上奖励。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回顾总结过去的和深化未来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应该科学地处理好制约大学英语教学的6大重要关系或矛盾。

1.统一认识,科学处理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关系共时性与历时性,可帮助我们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维度考量大学英语教学的结构和形态。“历时性”和“共时性”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哲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共时性,很好的解释了在当前特定信息网络时代和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高度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相适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手段、方式,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历时性,很好的解释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对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以过去为基础的发展,又将在未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动态地发展。正确处理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要改革”和“改革成什么”的问题,有利于统一教学改革认识:“从没有教学大纲,到有两个不同的大纲,再到统一为一个大纲,再到废除大纲由教学要求替代,最后取消统一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由统一性和规范性回归个性化和多元化并不是回到30年前,而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新的发展。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适应新形势,与日俱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

2.以人为本,及时处理好学校学院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学院和教师关系是否和谐决定两者的发展大业,也决定教改成功与否。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统一的,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的发展、拥有一支精良的教师团队为基础,教师的发展要以学校发展为支撑和依托。教师能否实现自我发展,走上研究的道路和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显然与学校能否提供环境条件有关。学校及学院应以人为本,主动关心大学英语教师的生活、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他们提供各种进修与培训机会,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学校应尊师重教,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荣誉感,在职称评定时制定倾斜政策,采取鼓励的方式而不是惩罚的方式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大学英语教师也应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的号召,讲奉献,讲集体荣誉感,为集体,为学校争光。正如,和谐是一种极致,和谐是一种力量,和谐是一种境界。

3.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一句空话,相反内涵丰富。为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宗旨,教学互动中,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的选择、课堂的设置、教学时间等等事关教学的各个方面多应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第一准则进行教学全程、全方位关怀。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答疑、解惑、组织、传递、导航、培养等主导作用,做学生思想上的导师、学习上的指路人、生活上的知心朋友。师生齐心,其利可断金。积极良性的师生关系,可以轻易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4.内外兼修,积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因在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问题首当其冲[2]。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普遍没有受过外语教育科学与技能的专业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在“教”中不断学习,内外兼修,成功实现转型,如:从英语教学者转变为英语教育者,从讲授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从课堂控制者转变为课堂组织者,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导航者,从语言知识培养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精通外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学等相关理论,熟悉掌握课程设计、教案创作、教学评价、教材使用、教学试验、教学活动组织等具体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授课技巧、组织能力、课堂设计能力[3]。

5.以方法为导向,帮助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另一内因在学生,研究学生问题极其重要。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很渴望学好英语,对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如新东方学校)和形形色色的速成英语方(如李阳的疯狂英语)很感兴趣。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满堂灌”和“教师为中心”等传统教学方法表示“失望”,对“学了英语不会用”的结果很苦恼;“听课”则只听不做,“记单词”则只记不用;“做题”,只会“打勾”不会“做事”;想“做点事”,又“怕出丑”,碍于面子,敢开口或动手;互动活动时,宁愿独立思考。学生这种很想学好英语的心理,因学习策略的缺失,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和态度,获取科学的学习策略,达到“愿学、能学、会学、恒学、学有所成”的良好效果。培养学生“主人和主体意识”,帮助纠正旧习,课程设置均衡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对学生的评估采取“形成性评估”与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将课堂参与、课外活动、学习展示等计入成绩,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满足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要求开设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英语选修课程,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控制策略,在学习策略的引导下让学生感受成功,体会乐趣。

科技英语课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管理;翻转课堂;微课

一、概述

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管理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成为了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将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等融为一体,相互协作,和谐进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课堂管理质量的提高,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重点,开放思维,活学活用,融入生活。这也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完成自学能力和无障碍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做出的努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便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从制度、规范、指标和目标等方面,推动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高校大学英语的教育水平成为了评价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就是一个常用的数字考量标准。而恰恰是中国人所习惯使用的数字化标准(或者说是以考试成绩),让大学英语教学这门沟通技术类学科慢慢的陷入了“静默”状态。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已然纵深发展,可大学英语课堂教育却是弊端日显。学生们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上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担,于是高中时的应试教育又不得不被高校英语教师带到课堂上,这其中的无奈大学英语教师们都深有感触。一门用与交流和沟通的学科失去了声音和耳朵,学生们只会做题,却理解不了简单的英文文学作品,听不懂日常的沟通,说不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连为外国游客指路都存在困难。2003年,面对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学教育质量与教改工程”,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实践阶段。而正是由于03年以来从教者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建设所展开的热烈讨论,让人们打开了思路,放宽了眼界,联系了世界。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集合训练,因此英语课堂应该是“动起来”的课堂,而现代教育技术和理念的飞速发展,顺应了这种需要。

三、“翻转课堂”与“微课”引领的课堂管理新模式

虽然现下全球流行的“慕课”形成了一种非学历式教育或者说终身教育的大趋势,却不能以一种绝对化的态度替代英语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然而他带来的对旧模式的改革紧迫性却是绝对的。基于此趋势,大学英语课堂的一线教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大家普遍认为,虽然现实情况依旧存在着各种问题,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进步,却能让老旧沉闷的传统英语课堂,在“翻转”中翻新,在细“微”中完善。

(一)翻转课堂以及与之相关的课堂管理模式之融合使用

翻转课堂现如今在中国,正处于(或许可以说是过度的)期望膨胀期,其实观其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民国时期的育才中学和洋思中学等,就开展了由邱学华提出的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之后在90年代初的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EricMazur开始了“同伴教学”(PeerInstruction)的教学及课堂管理策略。即将一些大段的信息、背景知识等从课堂中挪到课堂外,保证了在课堂中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解答问题,开展活动。而2012年开始明确模式的“翻转课堂”实际可以理解为对Barnum和Parrmann在2002年提出并实践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教学理念的一次极端化推进。混合式学习所提出的面授学习与学生在线学习(e-Learning)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现如今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力推广。例如作者所在的北京联合大学,网络学堂的建设早在翻转课堂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英语课程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通过网络学堂可查阅教学任务,课堂讲授内容,课后拓展资料,四六级学习资料,提交作业等。另外,与教材相关的网上自主听力学习系统,也是每个学期学生必不可少的补充训练内容。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课堂讲解任务繁重,因此只有通过网上自主学习系统,才能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兑听力和口语进行系统化训练。而翻转课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彻底的课堂管理概念,即将老师和学生从课堂的讲授课后作业,彻底转变为课前学习和课上活动。但是由于现实情况,诸如视频制作成本高和质量参差不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不确定,学习质量监控障碍等问题的存在,在现如今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上,纯粹的采取“翻转”模式还是不成熟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建设要求,课本内容,课堂媒体配备,课时要求和学生情况等,将多种教学管理模式融合使用。

(二)微课制作和使用

如果说翻转课堂是将课堂管理模式进行一次颠覆,那么微课则是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强化细节,弥补不足。首先,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微课的本质含义,微课的使用目的和适用情况。简单来说,微课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人脑10分钟的黄金注意力,在配套相关教学资料、学习资源、拓展材料、作业及训练等参考内容后,让学生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自主完成相关知识(知识点,或细节方面)的学习,理解某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办法。微课切忌大范围覆盖,比如说将整篇课文的细化讲解录制成一个完整的微视频。面对这样的视频,学生要不断寻找,在多次暂停和前进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讲解片段,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很难得到解决,因此丧失微课的意义。基于此,微课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应重点集中在对课文的语法点讲解,词汇辨析,语音纠正,文章思路的梳理等方面。以北京近十年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为例,英语教学已经大幅向应用性倾向,因此分配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课时显然不够。学生进入大学,面临的是关乎到学位证资格的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然而语音和语法能力的落后,显然影响到了考试的成绩,加之大学英语四六级在2016年6月上马的口语考试模块,更是对学生的语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英语对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在同时提出了较高中而言更高的标准,因此微课在此时起到了化解矛盾的作用。利用微课,学生们根据自身特点在课后补充学习,将课堂时间留给了跨文化沟通、语言能力训练和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外语提升。另外,在微课的设计方面,虽然要满足学生“哪里不会点哪里”的要求,但同时要避免知识点的支离破碎和凌乱无序。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某大学英语课教材的课文安排循序,出现了知识点就做一个微视频,出现了某个重点讲解再做一个,那就会使有关语法和语音体系的视频资源变得很零碎,没有秩序,学生使用起来也会增加困难。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将原本以书本方式出现的整个语法体系以微资源方式展示,并以知识点为基础进行整合连接,集成为新型交互式电子图书(集)。其次,除了教师讲解型微课,还可以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课堂及课后活动过程录制成微视频,让其他的学生观摩并学习别人如何通过小组协作或自主学习开展课程相关的活动。比如,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扮演,日常主题性对话表演,辩论赛以及各种趣味比赛等,都可以以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自由观看、模仿或进一步创新。

四、结束语

不管现代教育技术在科技领域或理念领域如何飞速发展,从教者都不应忘记教育的本质,并能一贯秉承教育学生认识学习的本质。所以,教育模式的翻新永无止境,同时,教师为建立高效的课堂管理模式而打下的稳固的教育基础也是不能动摇的。文章中所讨论的微课、翻转课堂等课堂管理方式和理念,在中国,总体来说只能算是萌芽阶段,人们的热烈讨论和高度关注也并不意味着一种绝对化的使用和单一的课堂复制。从教者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考虑面对的受教群体,理性地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和思路,认真而谨慎地对待创新方法在个人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使课堂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教学的实际目的,而不是设好花架子假装洒点水。因此作者认为,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对于新方法、新理论的实践和验证以及总结变通也是永无止境的,从教者应清楚认识到课堂对于学生学习,或者说建立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本领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从而有信心、有方法、有目标地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崔肖菡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冯茹.网络环境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3.

[2]黄梦依.大学公共英语研究性教学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