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3:13:48

科技改革

科技改革范文篇1

理念与准则的变化:技术选择体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

技术预见中,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新技术强调的不完全是竞争前技术,目标不是为了技术控制,而是强调社会和市场需求,强调产业竞争力,强调本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因此在科技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项目,并优选重点技术,能满足产业界技术前瞻需要,提高产业界的竞争力。力求将技术的需方和供方联系起来,围绕关键技术来沟通双方,对每项备选技术在各产业应用需求的重要性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价,根据产业需求强弱来评价和选择关键技术。这种选择体现了技术与产业经济的结合。对企业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以此获得利润。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在采纳新技术时,客观上必然要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具备投资能力是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重要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因和目的。技术预见涉及的技术项目数量众多,不仅要选择关键技术,还要选择能够提高产业界竞争力的通用新技术。在技术项目的筛选上,除了技术本身的发展外,还要考虑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为此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应具备下列属性:(1)关键性——如果该项技术不及时攻克,将制约某一科技产业的发展。(2)带动性——属方向性、带头性、覆盖面广的技术,它的发展能带动一大片技术的发展或引起一大片技术的响应。(3)可行性——该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成熟,国内也有了相当的基础,在短期内能够攻克。(4)经济性——该技术的攻克和推广应用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研究路径变化:产业界全方位参与

在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技术战略就是它的产业战略,它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进行竞争。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科技发展领先地位和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又一次站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起跑线的前端。一方面为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繁荣,需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任何国家能够用于发展科技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有发展所有科技的能力。制订合适的科技政策与选择恰当的科技发展战略对任何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显得格外重要。面对新的形势,关键技术的开发者必须与客户进行更多的互动,以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产业界在这方面占有优势。限于知识和眼界,个人很难准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力,而官产学研群体智慧的集成能克服这种局限性。以需求定位面向高科技产业群的技术预见,产业界参与具有全方位性。这是因为:第一,表现在候选技术清单的征集上,充分吸收产业界专家的意见。第二,表现在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上,突出产业界参与技术选择。第三,表现在函询专家的选择上,产业界专家是函询专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表现在目标控制范式上,在问卷的统计处理中,产业界的意见被赋予相对较高的权重,他们的选择才代表市场的选择。第五,表现在技术预见的议题上。议题包括产业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社会对技术的需求趋势、环境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衍生出来的科技研发需求,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对技术发展方面可能施加的制约,政府必须干预的问题领域,一些瓶颈问题的解决等,而不仅仅是形式与操作方法上存在差异。

技术预见方法——德尔菲法等

技术预见的方法非常繁杂。主要的操作方法包括:德尔菲法、情景分析/规划、关键技术选择、头脑风暴法、技术路线图法、趋势外推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德尔菲法是最主要的技术预见方法之一,并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很多变种。德尔菲法也是在超国家层面和国家层面的预见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这种预测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法。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组织人员发生关系。在收到专家的问卷之后,将他们的意见分类统计、归纳,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供他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判断,提出新的估计。通过二三轮次专家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技术预见的结果。运用“市场德尔菲法”的专家更多的是来自高科技园区产业界的技术专家、技术管理专家,并让其全方位参与技术预见的过程。

运作程序具有阶段性、模式化

虽然各国的技术预见在组织实施上有差异,技术清单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内容也不相同,但从预见活动总的过程来看,从准备调研、实施预见到结果利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于日本技术预见的成功,使德尔菲方法成为技术预见方法的主导,建立在此方法基础上的技术预见逐渐形成模式化的运作程序,大都遵循建立技术预见组织、确定预见领域与时间跨度、确定技术清单、实施调查、分析并撰写预见报告这个逻辑过程。预见前期:确定面向高科技产业群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技术预见组织;搜集相关信息并展开预见方法论研究。实施预见:对科技现状趋势以及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了解挖掘产业界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前景良好的通用技术;确定高科技产业群所属的技术领域;形成备选技术清单;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并组织调查;统计分析、技术课题的整合与优化;撰写预见报告及组织专家论证。预见后期:建立技术预见数据库;将技术预见结果与产业科技政策和计划制定相结合,成为目标更为明确的科技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

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内

容体现了研制、开发、推广的一体化技术预见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的内容并不全是大型显赫的重大应用项目,而是给产业界带来竞争优势的技术,尤其是在区域性的技术预见中,既有高技术,又有传统技术,各种技术相互联系,体现了传统技术的高技术化和高技术的实用化。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既有先进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又有近期正在商业化的产品和工艺,甚至包括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以此形成研制、开发和推广的一体化。例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技术预见中提出未来AD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开发出生物能源新技术,酒精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酒精连续生产新工艺、生物柴油与烃类的生物转化。”

结束语

科技改革范文篇2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

我院自2****年4月被确定为国家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我院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得到了全院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

(一)调整结构,明确方向

20****年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整建制并入我院,20****年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划归我院管理。经过整合,南科院和原南京水文水资源所共14个职能管理部门对口合并后,精简为6个部门;现有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重组了水工水力学、河流海岸治理、岩土工程和材料结构等4个专业研究所;新成立了大坝安全管理研究所和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院领导多次赴杭州调研、座谈,指导农电所工作,积极推进机制转变。一院二所的合并实现了优势互补,呈现了“三赢”的良好局面。

根据国家和行业需求,我院制定了《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规划》,对学科发展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即:继续巩固和保持河流海岸、泥沙、水工水力学、岩土工程、水工新材料等学科的传统优势,强化和加速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建设,扶持和形成流域生态环境、高新技术应用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干湿结合、软新并重、专业齐全、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水利学科群。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若干领域或方向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积极创建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健全制度,转换机制

我院作为水利部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改革和职称改革试点单位,积极开展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和科技委咨询制度;制定了有关人员聘用和职称改革的管理办法;提出了独特的“考核进入制”和“项目进入制”人员遴选等新思路,完成了人员遴选工作;按照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原则,实行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三个层次的薪酬制度;建立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3年共对26名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颁发了优秀工作奖。

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我院从调整院属公司结构入手,加强企业班子建设,调整主营方向。积极探索产业管理方式,明确院与公司的责、权、利;给予公司经理充分的经营权与分配权;管好总经理,加强对公司的审计;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务指导与监督,促进公司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遴选队伍精干高效

我院坚持党管干部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培养和使用干部。20****年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招聘并任命我院2名副院长。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部门负责人以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全部竞争上岗,并推行全员合同制,3年共选拔所处长、公司经理负责人49名,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人数已控制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编制的10%以内。采取各种措施,精干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20****年以来从原管理后勤部门合理分流108人进入院属企业;在广泛征求职工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退休、提前退休、内部退养暂行办法》,办理提前退休人员127人。

2****年,我院通过Internet、中国水利报、中国交通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招聘公告,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6个研究所所长。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22位院外人员和17位院内人员参与竞聘。我院在招聘中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参照国际惯例,创新面试内容和程序,科学客观地选拔了6个所的领导。成功引进了包括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和国内著名水资源专家等高层次优秀人才担任我院相关研究所的所长。一名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的博士此次回来虽然未能应聘上所长,还坚持留院工作。

二、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合同额持续增长,20****年科研合同额为7132万元,20****年、2****年分别是20****年的1.67倍和2.1倍,2004年1-8月份的科研合同已与2****年全年持平;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2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与行业重大科技项目213项,其中国家项目54项、部省级项目127项、其他项目32项。科研工作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年至2****年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项,科研成果808项,公开621篇,出版专著16部,译著两部,获得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一)开展基础研究,为科学治水提供决策支持

我院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承担水利科学领域中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项目科学研究任务。目前在研的纵向项目139项。

我院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该课题将理论基础研究同我国水资源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为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我国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强热带风暴引起的风暴潮模拟和灾害评估”,针对风暴潮灾害对工、农、渔业造成的损失及所面临的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问题,建立了三维台风场的中尺度预报、预测模式和风暴潮灾害的数据库和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预测数值模式。“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防洪减灾”项目建立了城市防洪效益评估模型,已用于我国七大江河流域防洪保护区防洪效益评估,主要成果已被“中国防洪规划”所采用。“水利大型工程实时安全调度技术研究”项目把水利大型工程安全监测、水情测报和闸门监控自动化系统硬件集成为实时安全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实时安全调度决策。

我院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成因和防洪减灾对策研究”,20****年中期评估被评价为进展最好的课题,获得了课题经费补助奖励;“多雨地区超固结土坡的逐渐破坏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项目针对岩土工程中许多亟待解决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岩土介质的破损力学,有望发展成为解决复杂岩土工程难题的新的理论体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洪水行为的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成果已被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采纳,建立的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已在长江中下游防洪指挥部投入试运行。研究成果还得到了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院共承担了数十项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我国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战略与公平利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为今后我国与周边国家或有关国际组织开展西南国际河流技术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水利部重点项目“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完成了澜沧江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模型和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我院承担的“三维PIV测速系统的引进”、“水库风险评估和智能化大坝安全技术”、“新疆叶尔羌河冰川堰塞湖及溃坝洪水实时动态监测及预报系统”、“都市防洪排涝水情仿真和灾情评估系统”等“948”项目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科技创新,为行业决策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我院在科研工作中强调原创性、集成性研究,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承担西部科技项目。国家西部大开发项目“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为世界第一高坝,其枢纽整体模型也为世界同类模型之最。“锦屏一级水电站水力学综合优化整体模型试验研究”项目研究从施工导流、截流开始,对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水力学问题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系统模拟和预测分析;全面论证枢纽整体布置和泄洪消能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我院承担的“刘家峡库区末端航道整治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治理技术”等西部科技项目12项,为解决西部开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承担的“三峡永久船闸集控调试咨询及部分监测”项目,圆满完成了包括永久船闸有水调试、实船试验及试通航试验等三方面工作,再次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高水头船闸水力学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院研制的“装配式抗洪抢护管涌围井”和“抗洪抢护管涌滤垫”结构合理,经济实用,已分别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20****年6月6日全国抗洪抢险、抗旱新技术新产品演示推广暨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现场会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朱镕基总理在汪恕诚部长的陪同下重点观看了该项技术。

我院完成了“水法”有关修订调研任务,以及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和“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导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合理配置部分技术大纲及细则”、“水务管理”培训教材编制工作;先后举办了多期《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和《城市水资源管理》培训班;制订了《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与管理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已分别于2****年8月1日和2****年7月1日起施行;完成了全国1550座列入病险水库加固规划的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全面核查工作。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我院承担了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长江口和珠江口、上海洋山港、龙滩水电站、苏通大桥、水布垭水电站、田湾核电站、淮河入海水道、永淀新河防洪和河口治理、新疆引额济乌等许多国家重大工程的有关科研任务。我院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堤坝防洪抢险加固中应用”、“微水电成套技术及系列设备”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科技推广项目“高面板堆石坝新型监测设备”和攻关项目“高面板坝的新型监测设备及资料反馈分析”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世界上最高(233米)的面板堆石坝工程--水布垭水电站;攻关项目“高堆石坝原位观测和反馈分析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洪家渡、紫坪铺等工程。

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科技产业再上新台阶

我院科技企业努力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经营理念,通过调整结构和经营方向,努力为工程建设服务。瑞迪高新技术公司的工程新材料产品除应用于淮河入海水道、临淮岗控制工程、引栾济津水源工程、新疆引额济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贵州索风营电站等水利工程外,还应用于交通、城建、化工、冶金、环保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开发经营保持了持续增长,2****年完成的合同额超过1亿元,是20****年的2倍。农电所划归我院管理后,经过改革,彻底改变了该所人心焕散的状况,开拓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年合同额平均增长68%。

(二)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我院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努力构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20****年以来,平均每年投入200多万元设立南科院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水利水电水运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项目。设立院青年基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基础研究;鼓励并资助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培训、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我院在读研究生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补贴;新设立“南科院开放流动基金”,面向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和在读研究生,资助科研和论文撰写工作;对回国人员优先安排住房,给予启动研究项目经费,并由院发放相应津贴;大幅度提高院科技进步奖奖金,对获得国家和部省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实行等额匹配奖金奖励。我院已有的博士后流动站和4个博士学科点、8个硕士学科点,为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条件。

我院设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专用基金”,用于支持科研人员参与重大公共安全问题和水利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研究。2004年春节新疆建设兵团所属八一水库发生垮坝事件,我院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在第一时间赶赴出事地点,在最短时间内协助调查组完成了事故调查报告,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

以上举措大大增强了我院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了整体科研水平,出现了科技人才由向外流转为向内流的好现象,近3年共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近60名来院工作。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

我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先后与国外境外的80多所大学、科研单位等建立了互访、交流、科技合作关系。目前,我院有多位同志在国际组织或机构担任领导职务。2004年我院刘恒副院长经过激烈竞争,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实现了我国水利科技人才进入联合国系统高层科技组织决策层的重要突破。2****年3月,张瑞凯院长率中国专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了第三届国际水论坛会议,与世界各国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自20****年以来,我院承接了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的20余项涉外项目,承办了大坝管理国际研讨会、流域水管理研讨班以及国际小水电培训等。

(四)院所文化初步形成

科技改革范文篇3

一、高校科技创新远离民生的原因分析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荟萃之地,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战场,创新成果的发源地和聚集地,高校科技创新理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源和改善民生的有机力量。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严重,虽各界致力改变,但改观不大。尤其是高校的科技创新存在“重前沿科技,轻民生科技”的倾向,有的甚至将民生科技与低层次划等号,热衷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选题,使得科技创新并不能更大范围地惠及普通民众。就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高校研究定位的原因。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其中科技研发的分类主要有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三大类。从我国传统情况来看,高校科技研发普遍偏向于基础研究,能贴近民生的应用研究基础弱,产业化程度差。从整体上看,高校分研究型高校和教育型高校,研究型高校也应该分为注重基础研究和注重应用研究两类,不应大部分集中开展基础研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的院、系、所,都在围绕基础研究开展相关工作,忽视了应用研究。

科研投入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经费,由于历史、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来自国家的直接科研经费占50%以上的比例。从投入方向来看,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可见,在科研资金由国家直接投入占主流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以服务于政府主导产业为主,其中服务于民生的应用科学研究为方向的较少。

需求方面的原因。以往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重点需求,集中于国家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防、重工业等领域。相形之下,贴近民生的诸如环保、健康、农业等领域,则不但在体制改革方面落后于其它部门,而且本该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长期被忽视,政府扶持力度十分薄弱。以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环保行业为例,尽管1997年到2008年的12年间产业收入总额从459.2亿元增加到了7900亿元,但我国环保行业投资额在GDP的占比仍未超过1.5%,根据国际经验,该水平只能够控制污染恶化趋势,如期望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该比例需达2%~3%。从行业GDP占比数据可以看出,与民生关联密切的行业在投资方面占比较小,资金的缺乏导致相关行业发展缓慢,其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也较弱,从而导致了需求的不足。

产学研联系的原因。从现实情况来看,民生科技相关的诸如健康、农业、零售等领域,大企业的集中度较小,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受历史及现实因素影响,尽管这些中小企业有现实的需求,但其自身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弱、无核心竞争力的缺陷,且与科技创新的主体——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院所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由此,就导致了需求与供应的缺位,这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与民生结合不紧密的重要原因。更值得关注的是,高校与中小企业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高校往往难以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企业自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技术不够成熟,难以迅速实现商品化生产的阶段,往往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即使技术成熟了,企业感觉对市场把握不准时也会犹豫再三。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中小企业基本无稳定的融资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民生科技是未来高校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对民生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各级各类高校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重任。

国家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总理在《求是》杂志专门撰文指出:“‘十二五’期间,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力争把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现在的1.75%提高到2.2%。我们之所以这样做,重要的考虑就是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关注民生,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科技部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十二五”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些宏观因素对民生科技将提出新的更高的需求,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重大民生需求将日益紧迫,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已成为“十二五”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国家总体政策大大提升了对民生科技的关注度,在相应的科技政策方面,也加强了对民生科技领域的大力扶持,这些政策为高校开展民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扩大内需带来的发展机遇。受国际疲软的经济形势影响,全球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我国也开始加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扩大内需。此前中央做出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决策,同时明确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上述种种工作的推进,必然要求科技研发向民生方面倾斜。

环境、健康等领域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环境、健康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包括紫金矿业污染等非自然灾害事故,假奶粉、毒大米、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等,无不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具体、现实的需求。

三、高校科技创新如何贴近民生的建议

进一步改革高校体制,鼓励民生科技创新。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提高对民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应对专注于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教师进行区别化的考核。例如针对专注于基础研究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延用以往论文数量等的考核方式,激励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更加注重科学的发现与理论的总结;针对注重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教师,在传统的论文数量、质量等考核之外,更应注重其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及具体应用的成果,以此积极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有倾向性的意识和思路,主动将科研的方向更贴近民生。同时,高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科研工作应充分重视民生的需要及市场的要求,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本校的实际出发,广泛开展应用类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使应用类研究成果能更接近生产实际,为事关民生的科技创新服务。应以典型引路,引导教师关注民生科技。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历经20余年自主研发的高吸水性树脂和高吸油性树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这两种产品被广泛的应用于卫生材料、废水处理、水土流失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来路建美教授开发的高分子吸油宝产品,在原有、成品油及有毒有机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不但可以迅速遏制泄漏物扩散,而且可以迅速回收泄漏物使之资源化,该项技术的先进性先后得到科技部、环保部、江苏省及苏州市环保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并获得了多次省部级奖项。

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参与高校民生科技创新。其主要目的是指吸引企业主体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民生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上来。例如政府可加强对企业的技术考核,在企业考核指标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中明确规定技术开发资金占产品销售额的比例,科技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以及职工培训费用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拨款或减免税收,建立合作教育基金、高新技术风险基金等形式,体现对校企民生科技合作的支持。通过这些法规和经济手段,既对企业加强了管理,又为企业创造了开展校企民生科技创新合作的外部环境,推动企业积极寻求与高校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校企民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

大力推动民生科技的成果转化。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化。民生科技的需求来自于市场,技术服务于市场,产学研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可采取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新创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措施,一方面有效解决高校研究所办学条件、育人方式和就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动解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近些年来,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结合民生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累计转化116项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其中与学校关联的在孵企业成果转化有34项;已受理专利数100多件,已获授权专利数20多件。在大力推动民生科技的成果转化方面,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示范性的特色发展道路。

科技改革范文篇4

1.1中观层面的界定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是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微观经济是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而中观经济则是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那一区间的经济,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经济。

1.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内涵

从系统层次关系上来看,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宏观的一个局部,相对微观层面则是全局,这一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决策从属于国家宏观农业科技创新职能与政策的控制,而对其下属众多的部门与企业具有全局导向作用,因此,在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纵向链条上,它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和中端调控系统,发挥着中间联系与协调的作用,一方面它必须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政策、方法、法规等信息来调整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另一方面又要输入区内外的农业科技创新信息以激活其自身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由区县、地市农业科教创新机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以及农业创新实践机构所组成的有机创新体系,其中农业科教创新机构是基础和动力源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是桥梁和纽带,农业科技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和政策支持。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架构

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不同,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包含实践部分。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由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和农业创新实践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循环系统。

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和农业创新实践系统四部分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1.3.1农业科教创新系统

农业科教创新系统主要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等。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是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更新、开发大量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1.3.2农业科技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业企业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环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还与市场和农户紧密联系,能够较好的吸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有效地传递给市场和农户,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速度。

1.3.3农业创新实践系统

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践者,是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对象。一方面农民将接收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田间地头,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农民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逐步反馈到农业科教创新机构,促进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再更新。

1.3.4农业科技管理系统

农业科技管理系统是由区县、地市政府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支持系统,各级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软硬件支持。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农业科教创新系统流向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再流向农业科技实践系统的过程,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出发形成回路。

农业企业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它包含于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和农业科技实践系统等三个子系统中,是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

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分析

2.1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一般性分析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一般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多元性、复杂性、传递性和预测性。

首先,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由各级农业教育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以及农业创新实践者所组成的有机创新整体,创新成果研发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得以顺利实现,取决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整体配合和集成互动。

其次,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多元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有多个子系统构成,而且每个子系统中又包含着多个要素,要素之间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创新过程。

第三,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复杂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涉及多个农业机构,创新内容丰富,创新方式多样,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运作是一个循环发展的复杂过程。

第四,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传递性。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培育大批农业创新人才,研发大量农业创新知识和技术,这些人才、知识和技术在创新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流动,体现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动态传递。

2.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特殊性分析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多元性、复杂性、传递性和预测性,而且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在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相对较少。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大都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区县一级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相对缺乏。

其次,在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大。在我国,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还不完善,创新资源较少,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能力较弱,而创新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区县、地市政府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第三,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差异,每个区县都有其特殊的农业环境和资源,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都是根据各个区县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的资源享赋、农业特色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第四,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大多数属于集成创新的范畴。就目前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来看,区县、地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还没有达到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原创水平,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引进、吸收、消化和融合科技创新成果的集成创新阶段。

2.3农业科技创新在中观层面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中国的战略产业。而对于直接连接农村和城市的中观层面经济格局来讲,农业的良好发展意义更大。

2.3.1促进中观层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为目标[9],更新农业知识,开发农业技术,并及时的转化和推广。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导致大批新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中观层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3.2提升中观层面农业生产水平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农业科教创新机构不仅培育大量的农业创新人才,而且开发大量的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优秀的农业创新人才和科学的农业技术。

2.3.3增加中观层面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生产效益的好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农产品进入市场,其科技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销售价格高低。有效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升农产品价格,可以增加中观层面农业生产效益。

3.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实证分析——北京市昌平区

昌平区位于北京西北部,是北京十个农业区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昌平区依托北京一流的科技资源,坚持科学技术优先发展,为昌平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良好条件。

3.1北京市昌平区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昌平区以“科教创新基地”为定位,坚持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高,引进了大批教育科研机构,培养和造就了大量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3.1.1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不高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昌平辖区内现有高校43所,科研机构106家,创新资源比较丰富。但在这些教育科研机构中,涉农机构比较少,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缺乏。加之涉农教育科研机构内部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较弱,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不能得以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3.1.2农业科技服务系统不健全

昌平区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了农产品得流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其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人员素质偏低,服务层次依然停留在采购服务和提供信息上,服务涵盖面较小,没有按照农户和市场的要求组建服务机构,而且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3.1.3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机制不完善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和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公共投资中,农业科研和推广投资的增长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最大。近年来,虽然昌平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大,但是与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构建和完善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对策建议

4.1积极整合利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发挥中观层面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的聚合效应,加强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激发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着力推进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对接和合作,努力实现科教资源的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科技创新的整合力量。

4.2大力培育中观层面农业科技服务机构

引导和支持中观层面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组建发展,全面提升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农业知识产权、农业技术交易和农业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鼓励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4.3着力优化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制定鼓励和促进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良性互动机制。积极争取宏观层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逐步提高中观层面的资金投入,完善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结构,实现投资效率的有效提升。

科技改革范文篇5

论文摘要:由于是渐进式,目标又不断调整,至今,我国的创新体系仍不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完全吻合的创新体系,原有体系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彻底改革,而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却又开始显露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促进科技进步及其成果转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家创新体系,经过从计划集成型向市场集成型的深刻转变,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在经济领域中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一、科技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调控能力明显不足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以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为目标,确立了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改革道路,重点是针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人员,但国家宏观的科技管理体制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一是科技宏观管理顶层设计不足。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决策弱化,缺乏明确的国家目标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利于集成全社会科技资源,实现战略性跨越和赶超。二是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具有程式化、低效率、等级壁垒、自我膨胀化的特征。

(二)政府定位不科学,政策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在R&D投入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拥有创新与否的决策权和对创新资源分配的垄断权。此外,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制度规范往往存在于经济与科技的政策法规体系中,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规范技术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还没有形成“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

(三)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顺畅,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在体制与机制上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合作还是以项目合作为主,特别是短期项目合作居多,缺乏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合作,缺乏持续稳定的战略层次合作,很难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比较松散,组织模式有待提升和强化;产学研合作协议往往对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共担没有共识,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难以形成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治环境有待完善。

(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组织机制不完善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据统计,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仅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尚不足发达国家的1/10。同时,自主创新还没有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第一选择。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政策寻租”的空间仍然较大,依靠政策或其他要素获得超常规发展的机遇要比依靠创新更容易。

(五)科技管理、评价和监督机制关系不顺

长期以来,我国欠缺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估机制,同时缺乏独立、权威的科技评估机构。致使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如科研经费分配等缺乏准确的评价和监督,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缺乏科学的评价。我国管理机构与评价、监督组织混合,管理职能与评价功能不分,始终缺乏一个独立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许多重大科技计划从策划出台到预算、实施、完成,都是各部门自己确立、验收,缺乏事后的评价。许多科技经费得不到应有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重复、浪费,甚至腐败问题。

(六)市场化改革对基础研究和公共科技事业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体制改革往往以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为判断标准,一些应用类院所和工科类院校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一些市场效应不明显的基础类科研院所、公益类系所的科研工作却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有所下降,长期徘徊在5%-7%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应用、开发研究得到了较多的重视和较好的发展,而基础研究没有达到长足发展的目标。

(七)资源环境的压力没有充分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标准,企业创新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市场机制已经开始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但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化速度较快,而要素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等市场化进程迟缓,要素价格被长期扭曲、压低,不能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生产要素压力没有及时、充分传递给企业,逼迫企业创新的要素压力机制尚未形成。

(八)国内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国民基本科学素养不高

加强技术创新不仅依赖社会的物质保障,也需要较高的国民科学素质基础和能够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我国存在的科技产出效率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匮乏、原始性创新难以涌现、科学大师屈指可数等问题,除了受制于投入、条件和人才上的硬约束外,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以创新为主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较为严重。“官本位”等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科研成为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工具。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的传统教育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

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我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放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加快,学科之间、技术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和日益深入,给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用全球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我国的发展前景与未来命运。为此,必须在国家层次上从整合创新资源的角度进行组织与制度的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三、“十二五”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协调互动的创新格局,大幅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二)发展原则

1、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根据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科技的重大需求,突出重点,筛选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项目,组织重点攻关;同时,兼顾城市与农村科技发展、区域科技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科技发展、科技纵深发展与科技知识普及、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等问题。

2、需求拉动,政府推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科技资源流动和技术转移,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科技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关键问题,政府提供公共科技物品,包括完善创新体制、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公共平台、组织公益科技和应用基础研究等。

3、改革驱动,优先发展。立足国家发展的全局,放眼新世纪发展远景,以宏观管理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适应时代特征的科技价值观,实施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原则。在科学技术范围内,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要突出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组织和制度安排。

(三)战略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使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效益明显提高;创新主体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并形成良好的互动联系;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基本完善;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此,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为核心的战略决策体制下,创建分工协调的宏观管理体制。

四、基本框架与战略措施

(一)顶层设计与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层次上的总体创新制度安排。今后,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应实行一种复合、功能性的制度安排,把科技政策同经济、财贸、工业、社会等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注意保持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保证各项政策之间的系统性、综合性和连贯性,促进科技、经济、教育的互动和有机结合:一是完善科技计划的出台和管理体制,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计划项目的立项申请、评议、结题评审等工作,由类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实施。二是发挥政府在公共科技领域的主导作用,逐步减少对竞争领域企业科技活动的直接支持,加强对公益类研究机构的支持。三是发挥政府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供给方面的作用。四是加强对国立研究开发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国立研究单位事业费的支持。五是通过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手段促进科技的发展。

2、创新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完善国家科技决策体系,提高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决策层次,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政治体制和国情现实的科技战略决策和专家咨询体系。二是强化政府科技部门对科技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形成科技工作大联合、大协作和大集成的新局面。三是要建立财政科技预算的协调机制,由科技、财政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统筹协调财政科技投入,切实避免多头投入和分散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3、制订《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纲要》。围绕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制订《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纲要》,以全球视野来谋划自主创新战略,明确目标、思路和任务,提出具体项目和措施,引导全国形成创新和发展合力。为进一步做好我国创新政策的制定,把过去一段时期内政策重点放在解决我国工业在开放条件下迅速发展、扩大规模的“量”的问题,转变到提高工业的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要使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更加协调和一体化;在中观和微观领域,要加大政策的差别化,针对不同的产业层次和区域层次,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二)创新机制与环境条件

1、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机制。主要体现为互联互动、互补互通、互利互信,人员、信息、知识有序合理的流动,包括国内国外的流动、科研机构之间的流动,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打破部门和行业以及地域的限制,各类机构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任务,各类人才都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创新主体运行机制。按创新活动规律制定与创新活动相应的运行机制。首先,区分创新活动类型,遵循创新活动规律,分门别类地调整和完善运行机制。其次,从落实分类运行机制需求出发,调整各级创新管理实施办法。最后,制定维护创新活动运行机制的相应政策。

3、产学研结合机制。形成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间的有机联系和互动,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科技计划要引导知识流动,优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项目。

4、军民融合机制。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形成军民两大科技系统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机制。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形成寓军于民的新体制。从宏观管理、发展战略和计划、研究开发活动、科技产业化等多个方面,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

5、科技评价和监督体制。改变政府直接参与科技评估的模式,加强对科技活动的间接管理。建立部级的独立的评估机构。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鼓励创新,推进科学交流和同行评价,促进科技创新。建立第三方科技监督机制,实行委托的监督中介机构监督模式。推动科技咨询协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科技评估监督的中坚力量。

6、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共享机制。形成研究开发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平台环境,保证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建成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使广大科技人员和社会公众迅速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得到必要的公共科技基础支持,科技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7、创新文化环境。要把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科普场馆、科普网络平台措施,有效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树立榜样、推广先进经验等方法,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创新思想,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于攻坚的精神,倡导求真务实、科学民主的风气,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科技改革范文篇6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增长的战略举措,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通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世界农业科技大国行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十五”规划期间达到48%,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我国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外,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也面对不少挑战和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丰产栽培、农田改造等技术的集成,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水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进良种培育、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单产和效益。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机械和装备设施。攻克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保鲜、产后减损、清洁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加快林业、水利、气象、食品产业及农用工业等科技进步。

——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优良品种、丰产栽培、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等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灵的先进适宜技术,进行大面积应用,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生产手段的方向加快转变,提高农业技术水平。2008年,全国300个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了26.7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近414万周边农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旱作节水等一批重大技术得到跨区域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要加强农业基础理论、重要过程和重要作用机理等研究,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要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切实保障政府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要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这一重大专项的目标,是要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改革范文篇7

长期从事环境资源事业的许柏年委员认为,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我国矿产资源严重短缺,而目前,地表露头矿所剩无几,找矿和勘查难度急剧增大,急需研发以隐伏矿体的探查定位和快速评价为目的的新技术方法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找矿进程,是矿业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技术提高效率。

内蒙古自治区是矿产资源富集地区,长期以来,许多矿山企业在矿产开发中遇到的首要难题是地表露头矿所剩无几,找矿和勘查难度急剧增大,探矿周期长。为了寻找突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国土资源厅,内蒙古赤峰市政府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采用投入专款资金、建立研发中心、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为科研部门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使技术创新成果有效地得到转换。

许多矿山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没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矿山企业围绕矿业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科研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投资资金,引进国内高级研发人才,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创新和开发能力;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和市场,加快探矿速度。无论是在赤峰市的研发中心,还是在柴胡兰子矿山企业,都能看到企业为科研人员精心提供的设施。

在当前国家矿产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科研技术创新的内涵必须解国家资源短缺之困,解矿山企业技术缺乏之难。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刘建明等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该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两大学科融合的优势,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他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集成了目前最先进的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数十个矿区开展了系统的技术方法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技术体系不仅为隐伏矿和深部矿的探测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而且大大缩短了探矿周期、提高了探矿成功率、降低了探矿成本和探矿风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地质矿产专家和国土资源部门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更是认为这套技术体系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快速找矿的愿望,纷纷找上门询问合作方式,有的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一些别的省份的企业与投资公司,了解到这个信息后也表示了合作意向。

两会代表认为,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科技改革和发展,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精神,对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特别是一些资源富集型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科院快速探测评价技术体系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地区与企业的成功探索,更给我国资源开发、科技体制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必须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入手,确定定位。从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短缺的大局出发,分析探矿现状,研究对策,依靠科技创新寻求突破,集成高新探矿技术提高效率,促进国家主体宏观经济效益与区域经济微观效益的有机结合。

科技改革范文篇8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新形势、明确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结合实际,研究落实大会精神的思路与举措,采取切实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培育创新主体,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

2、深入推动科技协同创新。要以实施省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科技入园等科技创新工程为重点,积极探索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抓紧一按通电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赣泉啤酒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抓好市级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工作,力争申报获批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同时,切实抓好振兴对接工作,进一步做好与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汇报和衔接,抓好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的实施,跟踪落实请求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我县科技工作的项目,促进科技振兴发展。

3、积极促进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科技富民专项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信息化等为重点,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认真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千里山农业科技园建设,深化山江湖工程开发,强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民生科技水平。

4、以科技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狠抓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振兴发展的机遇和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结合我县实际,找准切入点,全力编制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以上,争取立项3个,尤其是申报好科技富民强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科技园项目,努力实现省高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突破。加强项目监管力度,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科技改革范文篇9

【关键词】科技投入力度;林业科技改革;生态环境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后,科学技术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生态林业建设也被不例外。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环节,科技推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提升生态林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但实际上林业技术推广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得到全面的解决,强化林业科技推广。

1林业科技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及现状

1.1林业科技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对于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态林业建设,推动国家农林畜牧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起到了引导、桥梁、支撑的作用,首先科技推广是生态林业建设的基础,其次科技推广能够引导生态林业的发展,让生态林业的发展建设活动科学合理。此外,科学技术的推广,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生态林业建设。1.2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由上述内容可知,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生态林业建设的结果,但是纵观国家生态林业建设现状,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作用也没有全面发挥出来,对生态林业建设造成了阻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部分地区的林农业专业的水平较低,接受新的林业科技较为缓慢;第二,林业科技推广方式不科学,推广作业渠道较为狭窄,甚至存在抵触的情况;第三,林业科技推广缺少资金,资金问题严重阻碍了林业技术的推广[1]。

2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应用的对策

2.1加强科技投入力度。由上可知,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较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必须要得到全面的解决,以此满足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需求。现阶段,国家生态林业建设需要的是科技成果,以此实现科学和实际的结合,因此必须要增加科技的投入,从而保障林业科学技术得到真正的发展。只有保证研究资金的充足,才能够加快科研进度,比如国家和地区可以设立单独的科研基金组织,让基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明确资金的具体流向,从而有效提高科技推广项目的质量。2.2推动林业科技的全面改革。目前,国家生态林业建设体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对林业科技进行全面的改革,以此保证林业科技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上生态林业建设体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得到国家各部门的支持,才能够得以稳定发展。比如,对于地方而言,应该由当地政府、林业局、相关科研组织以及地方龙头企业共同合作,加大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的林业科技观念,实现林业科技推广方式的改革。2.3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推广。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理念的推广,能够让国民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推广,积极参与到生态林业建设中去,避免对生态林业造成破坏。比如,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建立经济林、花卉园,让地方人民看见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继而改变原有的生态理念,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发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也会更容易开展,落实。2.4加强科技队伍的人才建设。在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作为工作的主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推广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发展情况,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大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较差,工作态度敷衍,科技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保证科研人员工作水平,能够保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得到落实,继而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由此可知,想要保证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全面发展,就要落实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完善推广制度,加强人才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以此将可行性较强的林业科技技术应用到生态林业建设中去,找到符合国家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的最优科技[2]。

3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国家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可知,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国家林业发展。纵观国家林业科技推广现状可知,林业发展中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推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层次不齐。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具体可行、科学合理的林业科技,以此推动生态林业建设。作者简介:赵腾,1986年生,女,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技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军.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J].中国林业经济,2017,(5):77-78.

科技改革范文篇10

农业科研管理部门作为综合性服务部门,负责科研单位的项目管理(立项论证、组织实施,中期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管理(成果申报、组织报奖、成果转化)、学术组织、科技推广与培训、对外宣传、科研档案等等,其管理质量的高低、效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反应了农业科研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更影响到单位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作者就提升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做分析总结,提出要点性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提升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2.1完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目前,针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相对完善,比如:申报课题、、成果奖励、专利奖励等等,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措施,便于其晋升职称和提升其工资待遇。而对科研管理部门员工的激励机制却有待完善,直接影响到其晋升、晋职和工资待遇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农业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应充分考虑管理人员岗位性质间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考核管理人员,并根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绩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科研人员对管理人员的评价高低等综合性的评判方法考核管理人员。

2.2优化科研管理人才结构,加强科研管理团队建设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科研管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随着我国科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农业科研管理,需要优化科研管理人才结构,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执行,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所在。而此项工作落实的关键就在于重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根据单位科研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对现有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课题参与以及科研活动等,加强农业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的科研管理团队,以适应新形势下科技改革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新需求,提升其科研管理的实践经验。

2.3加强科研管理的配套条件建设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备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可以说是搞好科研管理的最根本所在。第一,要认识到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软硬件等配套条件建设,包括管理设备硬件条件等。科研管理配套条件建设要规范化、高效化,打造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科研管理平台,提升其服务质量。第二,要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服务科研为原则,配备完整的办公设备,增强装备手段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目的性和工作效率。第三,重视科研管理的资金投入,不断更新和完善配套条件。科研管理工作本身不仅耗材耗物,而且又是服务性强的工作,更新完善办公设备,不仅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农业科研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农业科研管理的配套条件建设。科研管理平台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2.4构建和谐良好的沟通、交流、学习环境,提高管理效率

2.4.1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学习环境平台,能有效消除彼此间误解,提升业务能力和业务知识,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提升个人潜能,确保形成合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一旦沟通机制受阻,将使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不畅,彼此间缺乏交流,更容易产生矛盾和误解,最终影响到工作绩效。由此,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就有其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4.2科研管理与其他学科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科研管理工作不仅包含科研成果数据的管理,更应包含科研工作沟通、协调的管理。因此,管理工作急需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加强单位领导者、科研管理者与科技人员的双向沟通模式,并且形成领导层与管理层、管理层与科技人员、领导层与科技人员、科技人员之间的多层次对话交流机制,组建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建立多样化、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如年会、半年会议、月会、周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正式的沟通渠道,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电子邮件、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使整个科研单位达到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管理工作顺利运行。

2.5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农业科研管理制度是农业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能为农业科研单位事业的发展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公正平等的良好环境,促使农业科研管理步入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科研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农业科研单位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科研管理制度包括项目制度建设、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图书档案管理制度、声像管理制度、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等。在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应该有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人本化的精神实质和合理因素,将制度化与人本化很好地结合。重视人文关怀,确立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发挥管理者的能动性,促进管理者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并力求将个人发展与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紧密结合,使科研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管理无止境,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使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导向作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环境,保证科研工作健康、顺利、可持续地发展。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