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3:03:23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范文篇1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4级中职护理学专业的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两班为实验班(n=92),另两班为对照班(n=96)。四个班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教材、课程内容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先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再开展实验课,教师演示完成后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同步巡回指导。实验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对照班及实验班的教学课时和内容相同、同期进行、教材和任课教师均相同,仅实践课和理论课比例不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课程设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确立合理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案,重点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两个转变:①把对职位的能力要求转变为学习领域。将针对护理工作所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转变为教学过程中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并建立不同的学习领域。②把学习领域转变为学习情境。将学习某些具体能力的内容重新组合,要求理论和实践相互穿插,将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学习情境。(2)提出任务。授课前,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护理工作任务,任务内容为相关的临床案例。学生则需分析所给临床案例中的护理工作是否存在问题,找出可能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由此编排一个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3)组织完成。实验班学生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模式。教师课上先对提出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再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演示,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同步巡回指导,最后对护理操作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完成课堂总结。1.3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两个班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沟通成绩及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其中理论成绩的评价方法为:课程结束后,学校统一安排理论考试,两班试卷难度相同、阅卷标准一致,成绩≥60分为及格,取各班平均分进行比较。实操成绩评价方法:分班进行,评分标准统一,成绩≥85分为及格,取各班平均分进行比较。沟通成绩:在实验考试过程中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包括操作前后的解释嘱咐及操作时的说明,总分20分。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课程结束后,向实验班学生统一发放我校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学生严格按照自身真实感受作答。问卷发放时采用无记名的方法以确保其有效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班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及沟通成绩比较。实验班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及沟通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见表1。2.2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评价。课堂气氛更活跃项目认可率92(100%),语言沟通能力提高认可率83(90.2%),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89(96.7%),感受到临床气氛92(100.0%),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87(94.6%),培养了职业情感92(100.0%),同学间交流合作能力提高88(95.7%),学习兴趣提高88(95.7%),掌握知识更加牢固86(93.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技术和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与临床护理需求的巨大差距已成为目前各院校护理教育面对的主要问题[4]。为缩小学校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临床的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实验课程的比例,改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护理学基础》中各项基本技术操作是护士日常护理工作必备的重要技能也是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4]。传统的教学工作往往以老师讲授为重点,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质量不理想[5]。通过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提高,有利于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该方法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搬到教学活动当中,把课堂设在模拟病房,并模拟真实工作情境,学生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的角色,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学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与“患者”交谈,体会不同言行带给患者的感受,从而增加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转变,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完美结合,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增强,进一步缩小了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提高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及沟通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100%的实验班学生认为培养了职业情感、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感受到了临床气氛;95.7%的实验班学生认为学习兴趣提高;93.5%的学生认为掌握知识更加牢固等。以上结果表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确实能有效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综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职业能力,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鲁俊华,关红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2):109-111.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

[3]王晓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J].卫生职业教育,2016,19(34):132-134.

[4]应利华,王丽华.基于上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79-80.

课程研究范文篇2

文化艺术档案既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近年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不同载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探讨□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李 琳体的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进展顺利,为国家存留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保存了数量可观的文化艺术档案,并已在艺术生产、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文化工作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档案价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在加强高校文化艺术教育背景下,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也是积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艺术课程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相关内容

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是学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结合课程目标和文化艺术档案特点,文化艺术档案课程可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和文化艺术档案鉴赏两部分教学内容。

(一)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文化艺术档案,学生应初步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知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内涵十分丰富,课程应使学生主要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活动、整理方法和利用检索。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活动是丰富文化艺术档案藏品的重要途径。学生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活动,特别是熟悉了解各类文化艺术档案的归档范围,能够初步判断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哪些艺术材料具有保存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艺术档案收集保护意识,促进国家宝贵文化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文化艺术档案系统化整理便于科学管理。从文化艺术档案发展的特点出发,了解文化艺术档案整理的方法和标准化要求,了解对文化艺术材料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目和数字化处理等工作,可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化艺术生产规律,便于迅速地从浩瀚的材料中找出需要利用的内容,提高利用效率。如文化艺术档案要以剧(节)目或艺术活动为单位进行整理。一台剧目必然有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设计、宣传评论等不同载体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艺术作品,不能因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特点而将这些材料任意分割成若干类别进行组合。了解了文化艺术活动材料的完整性和成套性,学生利用文化艺术档案时会首先想到按剧目中某一项目和活动来进行查阅。文化艺术档案利用工作是文化艺术档案馆(室)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手段,是整个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中最有活力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使用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学生应了解文化艺术档案馆(室)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借阅、复制、展览、编纂档案文献等各种服务手段。同时,学生还应了解各种档案检索工具,能够利用目录、索引、指南等档案检索工具查找文化艺术档案。

(二)文化艺术档案鉴赏知识

根据课程目标,文化艺术档案鉴赏应是文化艺术档案课的核心内容。文化艺术档案鉴赏主要是对业务类档案的鉴赏,其中可选择艺术表演档案、文学创作档案、美术、摄影档案、社会文化艺术档案作为主要专题内容。艺术表演档案是在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电影、电视等各类艺术形式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艺术表演档案鉴赏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剧目档案,主要是戏剧、舞剧、歌剧等表演单位在创作、设计、排练、演出各种形式的剧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2)曲目档案,主要是曲艺、音乐演出单位在创作、设计、排练、演出曲艺、乐曲(歌曲)过程中形成的档案。(3)节目档案,主要是歌舞、杂技演出单位创作、设计、排练、演出歌舞、杂技节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4)影视档案,主要是各类电影制片厂和其他电影、电视制作单位在创作、设计、摄制影视片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艺术表演档案的内容比较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套性很强,如一个剧(节)目的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包括剧本、曲谱、舞美、灯光、服装、化妆、音响、道具、剧照及其他方面的大量有关材料,这些材料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艺术表演档案的特点,在文化艺术档案鉴赏教学过程中,应以艺术表演活动为项目单位开展专题教学。文学创作档案是文化工作者在各种文学创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材料。文学创作档案鉴赏可包括文学本(手稿与印刷本)、创作素材材料、采风材料等内容。美术、摄影档案是各类美术、书画、摄影单位和个人在创作、设计、绘制、摄影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档案鉴赏内容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书法篆刻、美术和摄影展览等。社会文化艺术档案主要是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档案鉴赏内容可包括群众艺术(各种演出)活动形成的材料、少数民族文化材料、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材料等。

三、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特色把握

(一)突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的鉴赏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艺术档案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要突出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的鉴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又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突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的鉴赏,课程可主要选择以下文化艺术档案类别开展教学:(1)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档案,是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反映各族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历史、信仰与情感、审美与艺术情趣的民间文学作品。由于这类作品主要以口耳方式传播,又称“口述文学”。(2)民族民间音乐档案,是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可细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乐曲。(3)民族民间美术档案,包括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绘画、雕塑、剪纸、工艺等。(4)民族民间舞蹈档案,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民族舞蹈。如汉族的龙舞和狮子舞,苗族的芦笙舞等。(5)民族民间戏曲档案,包括古老剧种和流行剧种,如昆剧、梆子戏、秦腔、京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等。(6)民族民间曲艺档案,包括评书评话类、鼓曲唱曲类、快书快板类、相声滑稽类等。

(二)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档案的鉴赏

课程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为提高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2],是基于学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前提下开展的一门实训课[3],课程主要是学生利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着重于学生动手设计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为例,该课程改革前主要是通过购买具有一定功能的印刷板套件,然后学生通过套件的电路焊接文件、电子器件进行焊接调试,最终教师通过学生焊接板子的质量、美观度、功能是否完全等情况进行考评,这样造成了学生对系统中电路的原理不求甚解,只求按照电路焊接文件焊接出结果为目标,虽然很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原理图焊接、调试成功,但是经调查,很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这样的实训课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只会焊接电路板。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第一是课程的考评环节太过简单;第二是课程教学中缺乏对电子技术的自主设计环节;第三是实训过程中焊接、调试遇到问题太少,造成这样的问题就是给学生发放的印刷板本来就是经过厂家调试好的电路板了,只要按照原理图焊接,一般情况不会出错。基于这三个方面,有必要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进行改革。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设计改革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一是电路的焊接技术;第二个是电路系统的设计能力;第三个是电路系统的调试能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前只重视电路的焊接技术,忽视了后面两种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厌学,对电子技术课程技术实训课缺乏兴趣。以下是文章对着这三方面进行改革的看法。

1.1课程设计中电路焊接技术教学的改革

电子电路的组装与焊接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理论电路转换为实际电路的过程,组装及焊接的优劣,不仅影响外观质量,还直接影响电路的性能[4]。任何一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焊接技术开始起步的,焊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电路调试的复杂度,如果在电路系统调试前焊接技术不过关,焊接出来的板子错漏百出,估计在后续调试电路中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在电路的断路、短路、器件放置错误等低级的问题上[5],这不仅给后续加大了难度,而且调试出来的电路也是不稳定的,在工厂里这类产品属于次品。为了提高学生的焊接技术,文章进行了以下几部分改革。第一,增加学生焊接的难度,把之前直接购买的印刷PCB电路板作为焊接改成了直接利用万能板作为焊接对象,这时学生就不会有完美的板子作为焊接的支撑了,需要学生焊接板子需要通过电路原理图进行板子的布局、布线,如果当中遇到跳线或者焊盘脱落了的问题,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第二,增加学生焊接原理图的难度,这样学生焊接的原理图文件就不是单一的功能电路,而是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需要学生在了解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上方能更好地进行焊接,这跟改革前不一样,改革前是购买单一的功放电路、流水灯电路等单一功能,从原理图上加大难度,一方面是增加学生对原理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重视焊接是为原理图设计做铺垫的,只有很好地理解原理图才能在焊接环节中减少不必要的错误。第三,加大考评的力度和维度,不单是从焊接后电路系统功能是否完成进行考评,从焊接过程的操作方式方法、焊点的圆润情况、功能是否完成、布局布线是否合理、板子是否美观等作为评价学生在焊接技术部分的成绩。不仅焊接技术在进行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同时在改革之中,还要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

1.2课程设计中电路设计教学的改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改革前完全忽视了电路设计环节,没有在设计环节培养学生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途径的能力,一味地重视焊接技术。针对这些问题,在该课程中添加电路设计的环节,以2020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中添加的设计环节的题目为例展开说明。在2020年春季期,为期一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81和182班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中,在学生练习、掌握了焊接技术的基础上,在最后面的三天实训中以课程设计的方式出了一道声控灯的电路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声音震动的检测,声光报警控制,以及可调节该电路声音震动的灵敏度,调节声光报警延迟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实训后以此为课程设计的题目撰写实训报告,在实训报告中阐明实现题目所有功能可行的方案,并且选出最优方案,而且说明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等。当设计电路的题目发放给学生以后,本来就缺乏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电路基础知识的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指导老师会一步一步指导他们分组讨论电路设计的方案,并指引他们利用仿真软件Protues先仿真自己设计的方案,然后仿真功能完成后再进行线下万用板布局布线进行焊接。在利用仿真软件中发现声音传感器根本仿真不了,这时需要指导学生把问题转移,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后利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串联模拟声音传感器电压模拟量的输出,最后完成电路的设计仿真,同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上网获取有用的资料,比如设计电路中利用的NE555芯片、LM393芯片等资料。教师就是通过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添加难度适当的课程设计题目,并且在学生设计电路中充当组织、指导、辅导、答疑的角色,让学生感受一下设计电路中从无到有,最终仿真成功的喜悦。

1.3课程设计中调试系统教学的改革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的调试是整个课程设计最关键的部分,所谓调试就是检验设计的电路系统原理是否正确,焊接技术是否有短路、断路等问题,电子电路本身的类型非常复杂和多样,每个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也有很大的不同[6]。当然更需要考虑到电磁干扰等问题,它是决定整个课程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改革前都是通过指引学生反复利用万用表检测相关电路的某些测试点电压,并以此判断某部分电路是否出现问题。改革后,第一,加大学生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的种类,不单有万用表,还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频谱分析仪等,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检测工具,比如在测试芯片NE555的时候,指导学生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频率以及电压大小;第二,差异化指导,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调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然后将同学出现的类似问题在课后分享给同学们,让他们在自己的调试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也收获间接经验;第三,个性化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在调试到某个步骤实在进行不下去,这时就需要教师亲自下沉一线,把遇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讲解给同学,让学生知道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调整自己的调试步骤和方案;第四,严苛考评,针对课程设计已经调试成功的同学进行验收答辩,特别是针对电路设计中某个重要器件的作用进行答辩,让学生在调试中重新认识电路系统的原理,明白理论与实践是有差异的,而且让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此倒逼学生再次深刻理解课程设计题目的原理。

2结果

文章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进行改革,主要针对课程设计中电路焊接、电路设计和电路调试三部分的探索,最后以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和课程设计作品为根据评分,图1是近三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与学生评价授课内容、方式满意度的柱形图,2019年是教学改革前的数据,学生该课程的平均成绩为75分左右,2020年、2021年是教学改革后的数据,学生该课程的平均成绩为82分左右,足足提高了7分左右,而且从学生评价的满意度可以看到改革后比改革前有明显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前后效果的对比,教学改革后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利用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为接下来学习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栋,冯成涛,储开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以数字化超声波发生器电路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57-60.

[2]臧利林,魏爱荣,徐向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83-86.

[3]段凌飞,姚敏,李翔.新工科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5):107-109.

[4]咸立伟.谈电子电路的组装与焊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4):329-329.

[5]陈晔,黎锦钰,翟亚飞,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单面印制电路实物制作[J].电子制作,2020(21):69-72.

课程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整体德育;德育课程;课程体系

Contentabstract:The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onstructionwasmustthedeepresearchtopic.Theauthorinviewofthetraditional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flaw,andlosescomparedwiththeChineseandforeig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proposesthewholebi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Thisnewcurriculumsystembyinth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nthesystem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tmosphere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recessiv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andtherecessiv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scomposed.

keyword:Overallmo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urriculumsystem

前言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

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课程研究范文篇5

一、评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麻省大学教学评估与效能中心副教务长玛莎•斯达森(MarthaL.A.Stassen)在其于2001年的手册《基于项目的审查和评估:项目改进的工具和技术(ProgramBasedReviewandAs-sessment:ToolsandTechniquesforProgramImprovement)》中,将“评估(assessment)”定义为“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活动[1]。作为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评估对于优化课程设计,保证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创意写作这一以独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因此备受争议的强实践性学科来说,一套有效、可行的标准化测评方案不仅能发挥这一功用,对于回应有关学科的种种学术争议,为学科相关的研究领域贡献高质量的数据样本等,都能做出巨大的贡献。长久以来,如何评定某个特定创意写作项目是否达成了有效教学,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在高校内部还是外部,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由于专业创始之初便将“写作可以教”或“作家可以培养”作为学科成立的基本观点,外部评论者,乃至于创意写作项目中的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将“是否培养出了足够多的作家或文字工作者”作为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评判手段在现实中是难以量化且有失公平的。如英国高等教育研究院院士奈杰尔•麦克劳格林(NigelMcLoughlin)在《构建更好的母机:创意写作项目设计个案研究》中所述的那样,“……不幸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出版作品并成为作家是不切实际的。此外,一部作品是否能获得出版上的成功,更多取决于它的市场适应性,而非其质量”。麦克劳格林表示,由于学生需要数年才能真正在出版界确立自己的声誉,因此,按照这一标准,那些具有更悠久历史的写作项目则必然优于新开设的项目,因为他们拥有更多已经毕业多年的毕业生[2]。如麦克劳格林所述,写作教学如果依靠外部成就(如是否有作品出版、是否获得重大奖项或是否在出版行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且其评审永远极大落后于项目的现实,使得其结果对于那些想要调整提升自己课程/项目的教师/管理者,以及想以此作为选校参考的学生来说,基本缺乏现实的意义。在这种外部因素无法发挥指导作用的现实下,某种更加明确、标准化且具有可执行性的内部评估方案就必须存在。创意写作领域的教师们需要一套合理的准则,去测量他们的学生在该阶段的课程中获得了何种程度的进步,同时,创意写作教学法的研究者也需要某种收集可分析数据的方法,来探究为何有些课堂发挥了比其他同类课堂更良好的效果。那么,建立这样的标准化评估方案是否是可行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尽管创意写作是一门评估必然带有一定主观性的强实践性学科,但事实上,其特性并非是独一无二的。该学科在评估方面所面对的困难,实际上也是所有涵括创作活动的学科同样会遇到的困难,而中国成熟的艺考体系表明,尽管评估并不能反映绝对的水平高低,但其确实能分层级地反映出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创意写作领域内部,也已有学者尝试根据现代测评学对创意写作相关的能力进行量化评估,以辅助创意写作项目教学。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博士高尔雅就针对创意写作进行过专项评估,并析出了55项创意写作因子,为问卷式的量化测评建立框架[3]。从总体上说,对创意写作项目中的学生进行能力评估是完全具有可行性,不仅如此,我们还能根据不同的方法设计多种评测方案,通过对比,选择最适于所在项目的一种,以优化教学。

二、评估的方法及方案

在讨论具体的评估模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即评估实际上是课程与项目设计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因此,评估方案的制定离不开项目与课程的整体规划。新世纪以来,欧美创意写作项目已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就观念来说,当今创意写作已由重实践、轻理论的旧模式,逐步过渡为两者并重的新模式。这一趋势显著出现于2009年前后,以戴安娜•唐纳丽(DianeDonnel-ly)其论文《作为学术科目的创意写作研究(EstablishingCreativeWritingStudiesasanAc-ademicDiscipline)》即《大学英语(collegeEng-lish)》专题为标志性事件[4]。此外,就授课模式来说,创意写作项目的课堂模式已不局限于工坊教学,同时囊括了大班或小班集体授课、研讨会等等。最后,就知识范畴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纳入到了创意写作教学的体系之中。上述变化可充分的反映于哥伦比亚大学创意写作项目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中。该校突破性地舍弃了美国高校常见的36学分或48学分毕业制,将毕业所需的学分总数设置在了60学分。通常的课程为3学分/每门每学期,这意味着学生需要修读20门课以达成毕业条件。对此,哥大在其项目说明中明确解释,“大多数艺术学硕士项目只要求修读48个学分或者少至36个学分,但是哥伦比亚写作项目以从业者的角度来考量文学研究,并认为以作家的身份阅读,对作家教育来说至关重要”[5]。在中国,创意写作项目的课程设置也同步于这一趋势。从总体上讲,创意写作项目包含了下述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1)理论主导型课程,包括文学理论相关课程与创意写作原理相关课程;2)研究主导型课程,包括了各类专题研讨会等;3)实践主导型课,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以创作活动为核心或基础的工坊课程。上述三种类型课程的课容量、师生比,以及教学法等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显然,为了与上述不同类型的课程整体规划相协调,它们的评测方式也应当分别设计。首先,理论主导型课程。该类课程的授课模式乃至于授课内容都与传统的中文系课程相一致,因此,其评测方式也可以采取传统的评测考核方法,即卷考模式或卷考+论文双轨考核模式。笔者认为,对于此类课程,需要设计的只有评测的内容,而非评测的形式。卷考虽然是一种相对机械的考核模式,但其给予了学生复习并梳理所学知识的机会,而在创意写作教学已不局限于创作实践指导的今天,这也是尤为重要的。其次,研究主导型课程。本类课程广泛存在于欧美高等教育研究生阶段,其核心教学目标通常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或本学科所独有的研究方法,并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对于此类课程,评估考核可完全采用课程论文、阅读反馈笔记等等。如果任课教师对这种以单一的主观作业为学生判分的评估方式有所不满的话,也可尝试按照该课的教学目标将考核切割成多个不同的门类,如留多篇论文,或要求学生提交包括了研究计划书、论文正文、演示ppt在内的全部材料,并将最后的论文报告活动计入总分值。最后,实践主导型课,即工坊课程。本类课程为创意写作领域的核心特色课程,同时,其也是最难进行学生评估的课程。由于创作和批评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工坊活动的产出似乎很难以某一套恒定的标准进行计分。然而,对学生在工坊中的表现所做的评估恰恰是创意写作项目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活动,其必须按照某种可被广泛认同的规则进行。为了解决判分中的主客观矛盾问题,笔者认为,该类课程的评估活动可遵循下述准则:1)在可以进行多人共同判分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单人独立判分。就具体评估方案来说,由三位评审联合判分是最为合适的,这些评审并不必须与这门课程直接相关,甚至于,他们可以来自于高校外部,以编辑的身份参与评判。尽管使用多人评审或引入外部评审会给教师和管理者增加巨大的工作量,但创意写作核心课程的写作工坊,其实值得被配给项目所能负担的最大程度的资源配比。同时,引入外部评审也是一个帮助学生与出版界建立联系的好机会。2)把学生互评纳入评估体系中。无论授课者是否决定采用多人评审或外部评审,学生评审都值得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但不适宜在评分中占过多的权重。在这种评分过程中,不仅被评者获得了最大程度模拟现实反馈的读者反映,评价者也同时以创意写作的方式进行了创意阅读。这一过程中,双方所能学习到的东西实际上比其为判分提供的参考意义更重要。3)如果可以的话,建立一套以要素为基础的评分模板。创意写作(尤其是分体分类写作)对成规的重视让建立以要素为基础的评分系统成为了可能。以故事设计工坊为例,在评分为百分制时,世界观与背景、人物设定与人物弧光、框架结构乃至于每个具体事件其实可以分别占一定分值。这就使得判分的过程,也变成了一个再理解的过程。学生互评时,这同样也是一套可使用的系统,按照要素进行判分时,学生们其实对于本文体的成规进行了二次复习,从而更加精通本工坊的基础知识。

三、评估的风险及防范

课程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高师钢琴课教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拓展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理想中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学有专长,而且要思路宽阔,想象丰富,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本文将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参照国外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课程的教改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高师钢琴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还包含少量中国钢琴作品,应另当别论),且主要选择独奏作品。例如:复调音乐主要选用J.S.巴赫的作品,练习曲主要选用车尔尼的作品,奏鸣曲主要选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等等。这些作品确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及“印象派”风格时期,但就键盘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巴赫——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再者,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从未学过钢琴,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高师钢琴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高师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针对这一课题,以下是我的几条基本思路:

1.将教学内容的相关音乐历史时期进一步向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巴洛克时期除J.S.巴赫之外其他重要作曲家如F.库普兰、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C.P.E.巴赫等人的部分优秀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键盘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课程之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亦可包括诸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尽展风采的作曲家除了德彪西,还有麦克道威尔、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拉威尔、巴托克、普罗柯菲耶夫、格什温、科普兰、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梅西安、布莱兹等人,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世纪钢琴作品学习的钢琴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2.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声乐伴奏包括伴奏谱弹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鉴于其重要性,许多高师院校的音乐院系已将其作为独立课程另行开设,故本文不再就此专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3.加入“钢琴教学法”这一重要教学内容。

“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高师钢琴课程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钢琴教学法”应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立即开设。

4.增加有关“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的教学课题。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钢琴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钢琴艺术史及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我想,这应该是开设高师钢琴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5.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

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调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电脑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将上述几方面的钢琴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电脑文件,并由此逐步建立钢琴艺术资料数据库。通过这一有效途径,所有钢琴教师和学生均可共享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从而使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九十年代初,我国高师钢琴界曾就是否要开设钢琴集体课这一主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其结果是,目前各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已普遍开设了各种形式的钢琴集体课。而这种全新的、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形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甚至波及到专业音乐院校以及其它类似课程(如声乐集体课的设立等等)。可以说,这是高师钢琴课程教改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传统的钢琴教学始终保持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依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特殊的个别授课形式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无可非议。目前,在钢琴课程中引入集体课这一教学机制,应该说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由于扩大招生而引起的教、学比例失调的矛盾,使钢琴教师能从“一对一”授课这种低效率形式所引起的教学工作量不堪重负的窘境中部分地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施确是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认为,现行的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在本质上仍然沿袭了传统个别课的钢琴教学观念,微观地进行分析,其教学思路仍基本停留在“个别教师指导个别学生”这一传统的、单一线条的思维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仍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且还可能受到多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制约。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为了配合新的高师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贯彻,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革新教材教法,在原有的个别课与集体课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体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授课。

我们可以使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地并存:

个别课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展开极具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小组课小组课即指现行的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以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须统一教材,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数量较多、且钢琴程度较低的教学对象。

大班课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一般可以行政班级为教学单位。在大班课上,主要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大班课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渊源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2.讲座,公开课;座谈,讨论。

作为对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公开课,亦可经常举行各种范围、各种形式的座谈与讨论活动。讲座或公开课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的,也可以是教学示范、经验交流性的;座谈与讨论可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并在轻松活泼、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学术气氛中进行。

4.演奏会。

这里所指的演奏会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这里尤指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起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促使他们走出琴房和教室,步上钢琴演奏的舞台,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这类音乐会可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结语

课程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Labact实验箱;实验教学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1]。在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基本技能。

1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动控制原理”是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理论性强[2]。老师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复杂的理论和公式推导过程枯燥无味,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老师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2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解决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通过引用实用型、设计型实验,让同学们去验证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分析实验结果。(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据课堂所学,设计新的实验,鼓励学生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所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实用型、设计型实验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程实验设计

3.1设计案例。“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中,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是一个教学难点。根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学生应掌握二阶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由于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存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情况,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若只采用理论教学方法,学生将会缺少形象认识,接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3]。考虑到二阶系统的阻尼比、极点位置和阶跃响应曲线形状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理论教学之后,应用Labact实验箱,搭建一个典型的I型二阶系统,注入单位阶跃信号,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系统在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的瞬态响应曲线,并测量动态性能指标Mp和tp值。3.2原理分析。设计搭建的I型二阶单位反馈闭环系统模拟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由积分环节(A2单元)和惯性环节(A3单元)的构成。模拟电路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可推导得到阻尼比ξ和开环增益K满足以下关系。(1)临界阻尼响应:ξ=1,可推得K=2.5,选取R=40kΩ。(2)欠阻尼响应:0<ξ<1,选取R=4kΩ,K=25,ξ=0.316。(3)过阻尼响应:ξ>1,选取R=70kΩ,K=1.43,ξ=1.32>1。3.3结果考察。学生结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学的知识,计算该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性能指标Mp和tp,填入实验表格如表1所示。学生应用Labact实验箱,搭建I型二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改变惯性环节中的输入电阻R(A11)来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K,进而改变系统的结构参数[4]。观察和分析I型二阶闭环系统在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的瞬态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测量动态性能指标Mp和tp值,填入实验表格。

4结语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理论性强。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引用实用型、设计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惠敏.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原理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6(3):48-52.

[2]强盛,史小平,何朕.基于项目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416-418.

[3]顾九春,王品,宋进桂,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50-53.

课程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民间舞蹈;课程资源;开发;实施

衡水地区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艺术,是舞蹈教材开发的资源宝地,拿最有名的衡水安乐秧歌来说,它不仅可以传承本土文化,更是集中体现衡水地区民俗文化精神的优秀非物质遗产。安乐秧歌离我们有300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北苏闸村,其表现形式以歌舞为主,表演内容多以生活故事为主,衡水安乐秧歌还结合了东北秧歌的粗犷豪放以及中原风趣诙谐幽默,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面对新课改的实施,面对国家文化发展的需求,面对如此珍贵的舞蹈艺术瑰宝,作为教育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民俗舞蹈文化进行重组和优化,开发出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实现舞蹈教学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情感价值。

一、地方民间舞蹈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一)建设衡水秧歌校本课程迫在眉睫。课程开发,是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课程改革任务,为此,衡水学院音乐系积极落实课程改革任务,以衡水安乐秧歌、疯秧歌、打花榜为主等知名民间艺术作为教学资源,开发本地舞蹈教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将衡水民间舞蹈设置为地方教材或者校本教材,促进学生接受传统民族文化教育,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同时让河北地区的学生都能学习本地秧歌文化。(二)河北省传统舞蹈文化资源传承的需要。为了实现民族文化教育,学校在教学中不遗余力的融入民族文化教学,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培养出适应我国未来发展的下一代。而民族文化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对人的素质、人的根本性的教育。衡水民间舞蹈集中反映了衡水本地的文化特色,通过舞蹈传递文化,让文化显得更加生动有趣。舞蹈教学是集舞蹈内涵和精髓为一体的课程,为了让受教育者可以深刻的了解到舞蹈文化,我们有必要开发本地舞蹈教材和校本教材。衡水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课程开发的基本资源,而舞蹈课程资源开发所具备的传承功能,又让本地舞蹈文化再生和重组,使其变得更加系统。(三)地方舞蹈课程资源的特性。1.为什么说是地方舞蹈,一个地区的文化孕育出与其它地方有别的特色习俗和文化,而舞蹈就是特色文化中的一种,发扬地方文化,传承优秀艺术,体现校本教材的特色,积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这是地方舞蹈课程开发的特征化意义。2.地方舞蹈课程资源所具有的特色代表着它不仅适用于本地教学,在中华优秀文化广泛传播的大环境下,本地舞蹈教材还能应用于其他城市的教学。所以,地方舞蹈教材是可以资源共享的,在保护本地文化的同时,还能实现文化传承。3.针对性,舞蹈虽然是艺术教育,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现代教育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而如何让舞蹈教育更能体现本地特点,在教学资源的创造和选择上需要更加有针对性。例如衡水有安乐秧歌,山东、东北等地区也有大秧歌,如何体现衡水的特色呢?还是要以特色文化背景为依托,抓住地区的文化背景,同时创新现代秧歌教学,体现新旧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普及和传播秧歌文化,促进学生对本地秧歌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实现针对性课程开发和教学。

二、地方民间舞蹈课程可开发资源

(一)建设衡水风格的本土化舞蹈教材。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为此,开发和完善本地教材,是开展本地舞蹈特色教学的第一步。关于衡水本土化舞蹈教材的建设,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收集和整理现有资料,并遵循“单一—复合—综合”的原则编创教材,最后展开实践。(二)开发衡水民间艺人组织的资源和力。面对一项新的教学任务,老师们需要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而学生要学好刚开发的特色教材,首先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还要改革教学手段。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本地舞蹈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并深化他们对衡水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认识,学校可以结合衡水民间舞蹈课程极富实践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与民间艺人建立实践教学平台,让优秀的民间艺人出席学校的日常活动,指导学生扎实的舞蹈技能。例如,针对衡水民间舞蹈安乐秧歌,可以请民间艺术家到学校来现场展示这种民俗舞蹈,让学生感受到民俗舞蹈的魅力和精神。因为早在2009年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在河北省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衡水市桃城区的“安乐秧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授牌,这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衡水安乐秧歌已经进入国家视野,这是对安乐秧歌文化的保护,也是对这种独特舞蹈风俗的传承。课堂教学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为了建设本地民间舞蹈教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的编写,老师在引导学生方面也要下功夫。作为老师,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民俗舞蹈的溯源地区深入采风,去参观艺术文化博物馆,去拜访民间艺术家;再如,一些民间歌舞节日,要引导学生去了解本地歌舞节日和其他地区的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的形成过程,完善和补充衡水民间舞蹈发展史,弥补理论上的不足。邀请民间舞蹈艺术家进入课堂,近距离的和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为学生展现民间舞蹈的真实面貌。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地方舞蹈课程政策。为了促进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鼓励大家在新课改工作中做出贡献,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各地区开发和建设本地课程,例如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也支持大家开发优质精品课程。国家还在课程开发与管理上提供了一些建议:合理选择课程资源,保证资源的长久性和传承性;加强教师管理,地方和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规范,让教师定期参加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支持教师参加进修和交流;对于舞蹈课程的设置,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保证开发的地方课程得到实施。(二)增加资金投入。足够的资金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后盾。对于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想靠个人力量解决经费问题是很难实现的,还是要借助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力量,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支持,同时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可以协助学校邀请民间艺人,协助学校师生参加民间舞蹈活动等。(三)鼓励和引导。老师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老师的工作任务不仅是在课堂,还应该落实在课程研发和课程研究中,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为教学提供技术服务。老师,作为课程资源的收集、创造和实施者,地方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教师群体力量的使用。而老师团体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地方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具备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是反映课程资源开发者的水平和能力。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师和教育研究者,还不具备科学的教学资源开发理念,在科研手段和科研能力上还要不断优化,积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深挖课程内容,同时找准定位,实现课程资源的可开发性和优质特色性。作为老师,必须认识到舞蹈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找到适合本地区舞蹈艺术文化传播的方法,同时不断优化自身业务能力,积极深造,不断深挖自身的巨大潜力。

四、结语

衡水地区有着令人羡慕和丰富的文化内容,积极开发本地舞蹈课程教材资源,激发学热爱舞蹈、热爱本地文化的赤子之心。我们不可否认,衡水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历史学、舞蹈学、美学等角度都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希望在日常教学中用课程的方式,将本土文化转化成内涵。在客观上,积极开发民间艺人组织的力量,借助资源,学研结合,是未来衡水民间舞蹈课程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课程研究范文篇9

中学德育课程是学校为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建立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从1993年起,我国中学德育课程就分为了学科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这两大类正规课程。其中,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德育教育的基础课程,而活动性德育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导课程。德育课程化,简单地说就是将德育形成课程,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散乱、漫无目的的形式,充分整合学校的德育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教育,形成类似课程一样的规范体系。德育课程化是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学习、把握道德价值与规范,追求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实践德育课程化的途径

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德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应以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为基础,抓住两个平台:一是学科德育课程平台,将德育贯穿、渗透、整合于所有学科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二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教育、接受教育。

(一)学科性德育课程设计

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学校实现德育课程化的重要体现,包括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都是学科德育建设的载体,都应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将各学科的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下面介绍XX学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学科德育的实践情况。中学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课程具有求真性,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认识真理从无到有、从单个到整体,最终形成系统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中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类资源,包括科学家、科学成果等德育资源,使得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中汲取更多的德育知识。比如,中学生物在讲到人的大脑结构时,老师可以适时地指出,人脑中有一种叫做类吗啡肽的物质控制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吸毒后,中的类吗啡肽会进入人的大脑,阻碍人体本身正常的分泌,最终形成了对的依赖。不仅如此,还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对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有致命性伤害,使人精神颓废、寿命缩短。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麻痹了我们,外国殖民主义掠夺了我们的财富,侵犯了我们的领土。进一步,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以写研究报告的形式,加深对危害的认识,使得学生们勿忘国耻,好好奋斗,从而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爱生命的意识。很多学科都有可以挖掘的德育资源,学校在开展学科德育时,应当准确把握学科德育的基本特征,不断提高它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学科德育课程设计应当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针对德育目标、教学方法、德育内容等方面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以教材为中心,以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科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以此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全面推进中学学科德育的整体改革,真正开展好学科德育工作。

(二)活动性德育课程设计

学校德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是活动性德育课程。学校应当精心组织、大力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得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下面举例介绍XX学校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1.升旗仪式课程

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固定课程,针对如何创新常规德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枯燥的升旗仪式变成学生喜爱、形式多样的德育课程,学校采取了班级或年级承办的形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升旗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每周的升旗活动,每一个参与升旗仪式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光荣与骄傲,都获得了自信与收获。升旗仪式变成了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体验,不仅更好地接受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的教育,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进取精神,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样的设计很好地贯彻实践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也逐渐成为XX学校师生良好精神风貌的一道风景。

2.志愿者服务

XX学校定期安排高中部的学生给社区的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每周一次,一年之中从未间断。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不忘关心老人,主动给老人写信。学校对参加过学校社区志愿者服务的809名高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很有益”并且“十分愿意参与”的占到总人数的78.4%。在问卷中“社区志愿者服务在哪方面对你产生影响”一项统计中:在复选的情况下。总之,将校内外文化活动与德育课程相结合,体现出“德育与文化”的精髓,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前提,文化氛围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支撑。

三、德育课程化促进学校管理模式改变

德育管理是学校遵循德育发展的目标,依照学生身心发展和德育学习的基本规律,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学校的德育资源,组织、协调学校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管理活动。实践证明,学校的德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健全是实现中学德育课程化的前提。在对中学德育课程管理体系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很多学校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德育管理观念存在偏差;德育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需要提高;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和社会的综合力量,此外,德育管理方法简单低效也很常见;现行的中学德育课程实施主要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原则性强,灵活性差。作者以XX中学为例,研究分析XX中学在实践德育课程化的过程中,为了使德育工作形成全员合力的局面而对学校的德育管理模式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

学校的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应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德育课程化工作过程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方针应坚持以人为本。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需要做引导者,课程设计要摒弃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模式,要以行动为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自己所需学习的行为规范。当学生意识到这些后,就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能及时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二)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阶段,班主任对中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关系融洽,也就自然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班主任需要起到表率作用,尤其是德育行为规范方面;此外,班主任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多沟通交流,才能帮助问题学生尽快走出困难。在此基础上,德育课程化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德育课程化形成了许多新的课程,XX中学尝试将教师的工作时间分为弹性和刚性两类,使得教师能够根据班里的具体情况更好地分配工作时间,实践证明,这种柔性管理模式使得班主任的业绩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德育课程化要求学生参加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数量更加多,如果仍采用原有的教育式管理,中学生很可能会在思想上出现问题,如何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工作是提给班主任的新要求。为了做好这一方面,XX中学一方面组织加强班主任德育管理能力的培训,另一方面使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更加有目标、有计划,从而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

(三)学校课程管理模块化

德育课程化工作形成了中学德育的新内容,德育课程主要分为学科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两大类。学校德育课程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领域发生了变化,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类似大学的选课制,模块化突现。校园实践活动类课程升旗仪式、科技竞赛等,最具学习性和挑战性,可以将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规范持续地进行下去。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时间灵活安排,采用类似于选修课的管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获得一些学分。

(四)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在德育课程化工作中的作用

课程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是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实验技能为基础,讲授现代生物技术的环境领域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1]。环境生物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环境生物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等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和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影响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两大重要因素。环境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实验课程体系如不能与时俱进,则会与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脱节。同时,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生物技术进步和新形势下环境学科发展需求,笔者所在教学小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已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对环境生物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以研代练”的实验教学方法,结合多元考核模式对学生实验操作、科研思路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上述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提高了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2]。

一、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1.现存问题。南京大学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最早采用本课程创建人程树培教授1995年编写的《环境生物技术实验》为教材。本教材按技术类型将实验分为四个体系:(1)环境遗传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主要涉及分子克隆、原生质体融合等污染防控中使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方法;(2)污染物处理生物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等;(3)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生物技术方法,涉及单细胞蛋白工程、产氢工程、产甲烷工程等实验;(4)环境监测和评价生物技术方法,涉及微生物群落检测、污染物毒性评估等实验。因为课程内容范围广,受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际教学中主要开展了污染物处理生物技术和废物资源化领域的相关实验。这些实验设计简单,多以COD、BOD和生物量等为检测指标,检测仪器单一,且部分实验内容与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工程等课程实验重复。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替和现代分析仪器的广泛使用(定量PCR仪、多功能酶标仪等),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生物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2.改革措施。针对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新形势下的发展现状,教学小组对课程体系从前沿性、实用性、系统性等角度进行了改革,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型实验,构建了涵盖基因工程、体外细胞高通量评估、微生物检测等实验系列体系,具体的实验内容如下:•实验体系1:环境中目标基因的定性定量分析。包括了环境样品基因组抽提与电泳分析、目标功能基因PCR扩增与鉴定、PCR产物纯化、目标DNA重组(酶切、片段回收和连接重组DNA的转化与质粒DNA抽提)、目标基因的实时定量PCR分析等5个部分。•实验体系2:目标污染物或水体的体外细胞高通量评估。包括了体外人源细胞的传代培养方法、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细胞RNA提取及基因表达检测等。•实验体系3(选做实验):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力检测。包括活死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降解动力学检测。上述综合型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则:(1)针对前期多以单个实验开展的实验内容相对独立,实验技能之间无法有效衔接的问题,本次教学内容改革以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将不同实验技能交叉融合,设置综合型实验[3],每个实验体系分为多个相对独立又前后紧密相关的实验。比如在实验系列1中,第一个实验提取的环境总DNA是第二个实验PCR扩展的样本,也是第五个实验定量PCR检测的目标。(2)现在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相融合的综合体系,这些技术在实际环境污染防控中已成为常规科研手段,以科研技术和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案例,通过“以研代练”的思维转变,实现教学与科研实践“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3)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兼顾前沿性和实用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体外细胞毒性监测评估技术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前沿,同时保留活性污泥降解动力学实验,增加活死微生物检测试验等选做试验,巩固学生对传统污染物防控生物技术的理解。

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1.授课模式改革。针对实际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基于综合性大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5]。要求学生自己熟悉实验相关内容,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教师作为辅助人员在实验前不再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根据实验所用试剂盒的说明书(中文或英文原版)等自主了解实验内容及相关流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技术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任课老师再对实验内容进行系统回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这种自主实验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按照任课老师讲解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被动地“照葫芦画瓢”操作完成实验并获得预期结果的传统实验课程授课模式[6],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的能力[7]。在实验操作过程中,2名学生组成一组,每位组员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样品,在需要协作处理的过程中进行协作。如在实验体系1中,提取样品总DNA和进行PCR扩增时,每人单独进行,但在基因重组并提取质粒DNA后,每组选择质量较好的质粒DNA作为后续定量PCR的标准品,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此外,全班在完成同一样品的不同目标DNA定量分析后,所有人数据汇总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篇科研论文的书写,内容包括了目标基因的研究意义、测定结果的数理统计及结果的分析讨论等。上述授课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增强了研究协作能力。学生在完成既定的研究内容外,还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更深入的自主设计实验。如在细胞毒性评估实验系列中,学生掌握基于吸光度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析后,可自由进行基于荧光探针的细胞毒性分析,包括采用DCF探针检测细胞内氧化自由基,采用JC1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等。通过自主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兴趣。2.考核模式改革。实验课成绩多是以实验报告为打分的依据,这种考核模式对学生要求很低,导致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动力,也让任课老师无法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真实参与度进行评估[6]。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改革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单独的样品,需独立理解实验步骤、独立操作完成并获得实验结果,每个小实验的结果在同一实验体系中又相互关联。这些有效杜绝了课上不认真操作,课后不认真总结的不良现象,教师对教学效果有了真实客观的掌握和了解。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学生学习质量考核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出勤率(25%)、实验过程操作规范(30%)、实验报告书写及结果分析(30%)和实验系列论文书写(15%)等4部分。通过多元考核督促学生对实验课的参与度,并充分了解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情况,最终对学生实验过程整体把握和评估[8]。在对学生开展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满意度的调查中,学生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近五年的学生评估均分在4.93以上(总分为5分)。

三、结语

基于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硬件仪器条件、学科发展需求等,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内容从侧重于污染物处理生物技术的单一独立实验体系改革为基因分析技术和生物监测为主的综合型大实验,适应了环境污染防控从达标、提标到健康转变需求和人才培养新要求。建立了学生为实验主导,教师为辅助人员的实验课程授课模式,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环境生物技术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应关注国家需求和技术进步,实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环境领域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金荣,邝枣园,谭宇蕙,等.生物技术专业开放与自主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155-156.

[2]鲁逸人,刘宪华,朱能,等.环境学科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55-156,170.

[3]姜红霞,王凤泽,常正尧,等.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夯实生物技术专业基础[J].实验室科学,2018,21(1):150-152.

[4]钱洁,房健民,陈志宏.生物技术专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07-210,224.

[5]曾琦,谢晖,陈丹,等.生物技术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7,34(6):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