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3:19:50

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范文篇1

我校教编楼工程(建筑面积3600.1平方米)在1986年11月开工前,乙方(施工方)提出做工程基础时有地下水,需采取“井点排水”措施。为此,学校方与施工方进行了多次洽谈商讨。校方认真勘察施工现场,依据该楼位置的地质勘察报告,据理指出该楼所处之地下水,系由于地下水井渗漏所致,不需用“井点排水”既使有水也应按勘察报告中提出的一般抽水办法排水,即可保证施工。

1987年3月乙方按一般方法挖槽后,未发现有地下水,施工正常进行。若按“井点排水”施工,该楼底层面积(排水)1443平方米,排水期110天,据104型排水定额计算,共节约“井点排水”总造价206494.44元。

科学的依据基建档案中的地质勘察报告,教编楼工程节省造价二十万元。

勘察报告范文篇2

新年伊始,市文物局的领导就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文物普查专项工作会议,对2009年的普查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针对各县区2008年的工作,市局领导对偃师市等前一年工作先进的县市进行了表扬,对进度缓慢县区进行了督导要求,要求各县区在2009年中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普查精神,认真、按时完成各自的普查任务,为全市普查工作的全面胜利打好基础。会议掀起了全市新一轮的普查高潮,各县区的工作再一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第二文物普查小组继续采取逐县督促指导的方法,对负责的5县2区的工作进行指导。第一站来到了伊川县,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明南京御史王良辰的家族墓地,墓地共有7座墓葬,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后,又分别对宜阳县、偃师市、洛宁县、嵩县、涧西区、高新区的普查工作进行督导调查,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的文物点。如宜阳县的丰李公社旧址、福胜寺,洛宁县的马陵道、结义庙,偃师市的麦秸坪蓄水池、邙山陵墓群的古墓调查,嵩县的车村合作社旧址、供销社旧址,涧西区的工业街坊,高新区的孙盛家族墓地等,都是普查中的重要新发现。

5月11—17日,省文物局资源处王瑞琴副处长一行亲临各县区普查一线指导工作,我们二组成员全程陪同检查了5县的普查工作。通过检查,我们看到了自己在资料简介等项目填写中的长处,也认识了在绘制平面图等方面的不足。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与省里专家认真交流,精心探讨,明确了野外调查和资料填写过程中许多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通过一星期的检查,我们肯定了成绩,看到了不足,而省里专家的指导性意见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勘察报告范文篇3

一是生产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年预计完成产值2460万元左右,可足额上交折旧费和资产使用费,能够完成上交管理费52万元和上交利润377.5万元的任务,生产计划完成率100;安全生产无任何上报事故,无重大设备责任事故发生,工程设计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图纸合格率100。

二是牢固占领油田内部市场,逐步扩大外部市场

今年,随着油田改革力度的加大,油田内部勘察设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和班子成员一起,带领职工,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创一流产品,创优质服务,在油田两家公司及外部市场创出品牌,使油田设计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外部市场收入超额完成任务。

三是科技进步取得新成果

科技创新与进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院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强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保持设计的先进性,科研成果取得重大进步。获吉林省优秀工程设计奖7项,吉林省优秀咨询成果奖2项,5项qc成果被评为省优秀成果,其中有一项被评为部级优秀qc成果;获中油公司优秀工程设计奖1项,中油公司现代化管理成果奖1项,获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奖6项,其中,有3项成果参加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评选,有30项科研创优成果准备参加院里和集团公司的验收,成果的取得为我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巩固油田内部市场,开创社会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同时,质量体系建设又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持续改进的过程,我院质量管理水平始终保持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步,今年顺利通过某中设专家的第二次监督审核认证。通过贯彻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标准,使我院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在资质证书范围内的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服务满足客户的要求,设计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在任务非常繁重、设计周期不足持续加班、加点,设计人员身心非常疲惫的情况下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事故,也未发生重大顾客投诉事件,持续改进机制已经基本建立。这是我院科学管理,加强设计把关和现场服务的结果,我院今年又被评为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我也有幸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项目经理的称号。

五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才强企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设计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优秀设计人员作保障。我院立足长远,建立和不断完善发现人才、聚集人才、服务人才的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职工关心的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心,并在住房、提干等方面专门制定向技术骨干倾斜的政策。今年吸收了22名大学生,在横向单位中数量最多,并调入数名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充分的关心,使他们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在软环境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在管理上,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尽量提供锻炼与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焕发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激情。

通过对评为16名局级和16名院级“科技之星”人员的表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全院职工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促进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使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员不断涌现出来,在设计院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六是狠抓安全生产,基本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院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年”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度,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增强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积极推动“无隐患管理”和“无污染作业”工作,制定《勘察设计院应急救援抢险预案》,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坚决落实责任制原则,在重大节假日前后对我院的安全工作进行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为设计院的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七是坚持不懈抓好班子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开展“四查四提高”活动,对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纪律进行全方位的约束。同时,在改进领导方法上,引导大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领导艺术,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中层干部班子建设上,以发展为契机,促进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坦诚相待,合作共事,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促使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带好自己的队伍,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在阶段性重点工作上保持大局意识,提高了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设计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领导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做政治坚定、服务大局的表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表率;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表率;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的表率。

一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大局意识

作为单位的主要领导,我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深化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把握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认真领会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对待集体群访问题上,坚持和集团公司保持一致,把稳定工作拿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确保大局稳定。

二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明确发展思路

在学习实践中我进一步认识到,团结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为搞好与班子成员和广大职工的团结,我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上,充分发扬民主,在住房分配上,职工代表进行集体讨论,从打分到分配方案的制定都公开、公平、公正;“科技之星”和职称的评比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了高度民主。

三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推动工作,促进廉政建设

坚持用中央及集团公司有关廉政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言行,坚持原则,按规定办事,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抽出时间系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率的制度,在政治上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党的优良作风与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勇于创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树立起公仆观念,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提高素质,增强领导能力

我清醒认识到,今天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企业领导,不学习就要落后,就要被历史淘汰。我从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增强领导者的执政能力,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勘察报告范文篇4

1.1岩土勘察的定义岩土勘察是一种编制文件的勘查活动,主要就是根据所要建设的工程的要求来对建设场地进行分析、评价、查明它的地质、岩土工程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特征。

1.2岩土勘察的分类以及应用按照所需要勘察对象的不同将勘察分为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工程勘察、大型桥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工业建筑工程勘察、民用建筑工程勘察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且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就是水电站和水工构造物的勘察。因为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工程勘察、大型桥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等工程勘察更具重要性,且需要很高的投资造价,所以国家都对这些工程勘察分别制定的各自的勘查规范、技术标准和规程等,且这些工程勘察被称为工程地质勘察,所以说岩土勘察主要应用在建造医院、学校的校舍、住宅楼宇、工业厂房还有地基的处理、基坑、边坡、堤坝等工程的施工方面,或者是管线的架空都会应用到岩土勘察。

1.3岩土勘察的内容岩土勘察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要调查工程建设地的地质,进行测绘、勘探,继而对土样进行采取,试样、进行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依据种种手段对工程进行的土地的地质条件定性并且分析评价,最后对不同阶段需要的报告文件进行编制。

2在进行岩土勘察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2.1勘查的依据不充分根据《岩土勘察规范》中规定,在进行勘察时,要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特点。但是在实际进行岩土勘察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勘察单位没有按照工程的特点及地形进行勘察,没有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荷载情况就胡乱编制勘察报告,致使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最终还是要补勘。

2.2第一手资料质量不过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需要结合所需建设的场地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就需要在岩土勘察的时候,要把收集到的室内、野外的零乱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这对岩土勘察工程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2.1对于统计的定义和理论不确定在统计、分析岩土参数的时候,有些时候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就参与了统计,后果就是导致误差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也随之变大,得出的结论往往对场地的分析不正确、不合理。

2.2.2岩土参数的取值不准确片面的理解了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不管什么样的岩土参数都提供标准值,这是非常不准确的。对于一些工程的特性指标务必要提供基本值、标准值和特性值,像岩土的一般性,只要满足统计物理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就可以了。

勘察报告没有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隋况勘察报告是要根据所需建设工程的具体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近年来,很多勘察报告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只是越来越多的没有用的空话,没有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没有很详细很具体的研究分析,没有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设计施工时真正需要的内容。

3解决措施

3.1确定勘察依据若想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的完成,首先就要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制定好准确合理的勘察纲要。因为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文件,是勘查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保证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报告中存在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要逐一审查,绝不能马虎,尤其是要对基础选型的论证、施工场地的稳定性评价以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堤防等等,一定要审查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然后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确定,例如说,勘探孔深度小、勘探间距宽的,需要地质性质好、埋藏浅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大、勘探间距窄的,一般都是地质性质差、埋藏深厚度小的地区。要对野外地层划分详细,详细划分包括对地层的湿度不同、状态、颜色不同还有钻进的难易程度不同,岩心的采取率不同划分,地层划分的好有助于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真实准确的地质资料;如果进行多孔作业,就要采用统一的编制形式,这样可以避免野外资料在分层、定性、描述等方面不统一,造成更大的麻烦。

3.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勘察资料的整理是需要多方面合作完成的,现场的技术人员和报告编写人员共同完成,很多勘察单位实行分工制度,这是不利于资料的编录的,实行分工制后,现场技术人员只是把现场编录和原始班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了,而报告编写人员对现场并不了解,所以这样就导致了脱节。在进行资料编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异常或者矛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没有任何错误,才可以进行编制,而在编制的同时,编写人员进行自检且校验人员同时进行校验,做到没有一丝一毫的纰漏。

3.3对于勘察测试的方法和手段要选取正确的且合理的选择勘探方法就是要根据所勘探的地基的地基土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说静探应用在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因为静力触探应用在这种环境里,可以很准确的反应出地基强度性质;在山洪冲击的地方,就要使用贯入试验的方法,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层土颗粒比较粗,地下水位埋藏的比较深,如果采用静探,那么强度变形指标就会不准确,会偏高一些,所以在砂土、粉土、黏性土上勘察要使用贯入试验。

勘察报告范文篇5

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含义概述

所谓岩石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我们所说的地基是指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地基无滑动的危险三个方面。

2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资料不齐全,并缺少勘察纲要当前,很多勘察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对前期的资料收集不全,拟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等。另外,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有的项目即使有勘察纲要,但往往不能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2.2监理勘察手段单一。整体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仍旧按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在工作量上,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在钻探、测试及取样上往往不符合规范要求,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米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在取样上,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甚至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这些都造成了勘察成果质量的下降。

2.3勘察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往往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建议措施针对性较差当下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些勘察单位还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仍以描述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所选参数不完整、矛盾多,只注重结论,不重视建议。这些都会使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采用,从而影响勘察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忽视面上的研究,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缺少区域性的规范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工程点的研究,而忽视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勘察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地区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当然,在整体的规范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设计要求与规范缺少差异性。没有根据区域性的研究成果制定相应区域不同的设计规范,导致一些区域之间出现一些模仿现象。

2.5地基设计上,忽视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我们知道,工程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有的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表现在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

3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勘察纲要相关部门应该从一开始就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的制定,根据工程自身特点,针对地质特征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纲要。有了适合工程本身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顺利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2要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要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还要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3.3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勘察报告的规范性通过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今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提高了,在书写勘察报告时才会有针对性的建议,报告内容表达上也会规范,定量数据分析上才能更准确。

3.4重视地区性研究,制订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3.5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充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所以,在地基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勘察报告范文篇6

在多个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件很难解决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1条规定“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平整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也就是说,勘察工作前必须要有业主提交的(由设计提出)勘察工作技术要求,这是委托勘察的必要资料,委托内容必须有诸如基础形式、尺寸和埋置深度等;勘察施工的目的,主要是探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测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筑工程设计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2条第一款要求“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J’,地基计算是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完成的,内容包括确定基础形式、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尺寸等;承载力计算时必须已知建筑范围内地基承载力,这只有通过勘察、载荷试验、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才能综合确定,即地基基础设计是在获取勘察资料后进行的,故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的确定当然也应该是在勘察工作完成后进行。因此,设计在提出勘察技术要求时,也难以确定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荷载等数据。两条都是国家规范规定的强制性条文,都必须执行。一方面,设计人员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勘察成果必须提供建筑范围内相关的岩土参数,却又不能提出相应的勘察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勘察本身是一个概率性的施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没有确定的勘察技术要求,不了解基础型式、埋深和荷载,这可能给勘察和设计之间的沟通形成一些障碍,对于勘察方案的编制也是不利的,很难做到满足设计技术要求;要使勘察做到面面俱到,势必要投入很大的勘察工作量;即使有了勘察成果,没有设计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也违反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不能通过勘察报告的技术审查。两本规范是分别从勘察和设计两个角度对工程施工要求作出的规定,针对勘察工作和设计工作而言,两本规范的规定都无可非议,也是可以协调执行的。作为一般程序性的要求,两本规范的规定之间也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如果设计一定要坚持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勘察施工技术上不作确定性的要求,必然使勘察施工和技术成果的形成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这两本规范执行先后的问题,确实有待商榷。

2行业现状与工程实例

实例1:在某道桥勘察设计工程。勘察和设计是同一单位,初勘报告提交后,设计人员仍然不提供“勘察工作技术要求”。理由之一,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没有正式的勘察成果数据,设计人员对重要的桥梁工程的结构、基础形式和基础埋深及荷载无法确定;理由之二,对于勘察工作的要求,就是如实反映勘察成果,为设计提供准确有效的岩土地层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数据;理由之三,设计工作在勘察工作之后,至于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尺寸、基础型式及埋深与工程勘察没有关系。实例2:某大型娱乐场馆勘察设计工程。设计单位为某建筑设计院,勘察与设计的配合出现了与上述同性质的问题:初勘报告提交以后,设计单位负责人以同样的理由不提供“勘察工作技术要求”。并直接说明:建筑工程设计执行的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没有正式有效的勘察成果资料,设计人员无法提出准确的结构形式、尺寸、基础类型、荷载及埋深,工程勘察的事情由勘察单位自己解决。上述情况表明,勘察成果既要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其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又要保证设计需要的确切的相关数据和技术参数。除此以外,在实际工作中要与设计人员主动沟通,有时勘察工作还得付出成倍甚至更大的代价。这两项工程,一项是公开招投标由政府投资的大型市政项目,一项是政府招商与外商合建的运动型项目,由于时间紧,对勘察质量要求又高,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没有设计人员提出勘察技术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和业主提供的施工范围自行布置初勘工程量,并将初勘成果提交设计方作为方案和初步设计参考使用。而设计人员不理睬,并提出:设计要的是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图机构审查通过的勘察成果(详勘报告),否则不能作为设计依据。事实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没有业主(或设计人)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即建筑物结构形式、尺寸、基础类型及埋深、荷载等相关数据,勘察成果中岩土工程评价便无针对性,即违反了强制性条文规定。

3处理问题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采用的关键数据之一。确定地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需要计算岩土参数标准值,也要掌握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指标,还必须掌握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基础类型、平面尺寸和埋置深度等。特别指出,基础承载力并不是地基土的一种性能指标,而与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平面尺寸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疑,勘察过程中按照设计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采集和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准值等参数,更加有利于提高勘察技术成果质量,更加有利于设计采用勘察成果,这是一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事情。只有准确地包含这些参数指标,才是符合规范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对于某大型娱乐场馆工程设计,由于场馆内有一处六根钢筋混凝土柱,高度达50m,支承一座钢结构顶部造型(配套还有地下通道,要作补充勘察时才明确)。设计为保险起见,要求勘察部门对100m×50m的场地先后进行两次初勘、详勘和补充勘察。为满足这项政府与港商合资兴建的大型娱乐场馆工程设计要求(边设计和修改、边勘察、边施工),勘察现场作业先是冒着雨雪寒冬进行初勘;然后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在没有明确的设计人员给出的勘察技术要求情况下实施详勘;最后顶着炎热酷暑在深基坑中完成补充勘察。为了通过勘察技术成果审查,设计单位认为勘察成果可以作为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这才正式提交了勘察技术要求。而勘察工作为此付出的辛劳和代价不言而喻。某道桥勘察设计工程(全线高架桥)在提交初勘报告后,经过多次主动与设计人员协商,只提出单桩荷载为10000kN的要求。按照这样的标准,详细勘察施工时又增加勘探孔深度和取样数量,以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4探析与体会

这两项工程已经完成,并且顺利通过了施工图审查。作为勘察人员却思索良多。技术标准是人类工程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工程师的技术工作做得更好,但由于是经验性的东西,难免有局限性,也有地区性、合理性的差别,应当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而不断修改完善。对于同一个工程,不同的工程师可以做出不同的结果,但必须都是安全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完全是多解的,不同水平的工程师做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才体现技术上的竞争与发展。强制性条文的这种分类管理,不仅很难得到合适界定,而且在执行和检查时也有困难。因此这种分类的方法不完全适合经济体制运行规律,容易出现碰撞和矛盾。“勘察报告是勘察和设计两个阶段之间交接的法律文件。勘察报告是设计工作的依据之一,设计人员只能按照勘察报告的结论进行设计,也只有勘察报告才能成为设计的依据……o”对勘察报告的结论,设计人员不能进行修改,如果发现勘察报告与实际的地质条件不相符合的情况,必须由勘察人员作补充勘察、施工勘察或在验槽以后进行更正。勘察和设计实际工作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人为划分的界限总有交叉和不太合理的问题,一个统一的工作划分到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去,再把它们绝对化了就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基承载力不仅与地质条件有关,也与工程条件有关,是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根据基础的实际埋置深度和平面尺寸,经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设计状态的计算和检验,最终取用的综合数值。“地基承载力的最终确定应当是在设计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设计之前的工程勘察过程中。人为地划分为勘察阶段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阶段使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的数据,成为难以协调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勘察阶段建议的地基承载力仅是初步的估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设计条件不明确的条件下,在反复迭代、试算的设计过程中最终才能确定比较符合实际工程条件的地基承载力。前后两个阶段的工作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决策的统一过程,是相互补充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对于勘察人员来说,并不因为勘察报告的指令性而能提高其技术的权威性,相反,由于勘察阶段工程条件的不明确性和不确定性,勘察的评价和结论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地加深对地质条件的理解,从而正确地选用地基承载力。同理,采用这样一种方式选用和确定其它技术指标和参数,才能在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过程中达到协调一致。勘察施工前了解基础形式、埋深和荷载的目的是为了做好勘察方案,确定勘探孔的深度,选择提供设计参数的方法。没有这些资料,勘察方案就带有某种盲目性,所以强调要获得这些最基本的资料。如果设计人员坚持要求勘察人员提交通过审查的正式勘察成果,而又提不出正式的“勘察工作技术要求”,这就是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

勘察报告范文篇7

1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1.1勘察依据不充分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J立‘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1.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①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②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2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2.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献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勘察报告范文篇8

1岩土工程勘察取得的进展及热点

1.1取得的进展

回顾我国推行岩土工程的十多年来,已经取得的巨大进展表现在以lF几方面:

(1)我国已经能够解决技术要求高严、地质条件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相应的规范、规程的编制,标志着我国这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达到的水平。

(2)勘察工作已从单一的钻探、取样、试验、提报告模式发展为多种测试手段、综合评价的模式。多功能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白钻式旁压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波速试验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地基评价的水平。室内土工试验中高压固结试验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的普遍应用,使土力学理论更进一步应用到勘察生产实践中。另外,土的动力性质的试验也曰益增多;桩的动力测试已经列入有关规范、规程和手册中;表面波速法也开始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岩土测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

(3)勘察与设计、施工密切结合,初步形成了从勘察到设计、施工、监测,贯穿各个阶段的认识、实践、改造全过程。

(4)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十多年来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引进、发展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第四纪松散地层、湿陷性黄土、膨胀上、软土、填土、饱和松散粉细砂等各种不良地基,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已成为岩土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工程勘察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后,勘察结果形成的文件要包括以下重要的技术内容:

(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对建筑场地拟建的建筑作山适宜性的技术论证;

(2)为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各岩土分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岩土体工程设计参数;

(3)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岩土J一程题(如开挖、降水、沉桩等)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施:I方法的建议;

(4)对拟建场地作出岩上T程评价。对岩_上加固(毯坑支护)与改良方案或其他人工地基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建议,根据设计图纸在岩十工程施工中监控施T质量;

(5)预测由于场地及临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建设场地环境和临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建造的影响;

(6)为已有工程的安全性进行预测性的评定,对拟建工程可能会造成已有工程的不良影响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7)指导岩土工程在建筑物运营、使用过程中的长期观测如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等工作。显而易见,新的岩土勘察体制下形成的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设计、施工都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文件,它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建设工程程序性文件。但是在新的工程勘察体制创建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设计和施工企业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施工企业中不重视运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指导施工的现象显得尤为严。

1.2岩土工程勘察热点

当前,特殊条件的岩土工程评价仍然是岩土勘察上程中最普遍最大的热点。特殊条件指的是:

(1)特殊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十、盐渍上等。住特殊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溶、斜坡与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效应等。其中强震区的砂土液化、断裂、震陷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见的。

(3)特殊工程。包括高层建筑、动力机器基础、地卜工程、水上工程、核电站、道路桥梁、机场跑到、水坝、尾矿坝等。大型建筑地基勘察与评价仍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对町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预测及对策以及地震效应的抗震设计参数等问题。

2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2.1勘察依据不充分

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必须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设计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2.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

(1)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

(2)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2.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3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3.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就要: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3.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白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孑L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勘察报告范文篇9

关键词:地质勘探;岩土勘察;勘察质量;专业设备技术

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到地质学、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通过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应用和评价,为工程项目的推进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因此,勘察工作需要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保障勘察效果与质量。

1地质勘探与岩石勘探的内涵

地质勘探工作是指在运用相关勘探设备的时候,对一些特定位置或者范围的地质进行科学全面的勘察和探测工作,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梳理,确保工程建设工程能够以此为参考展开项目的实施。由于地质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作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还与矿山的合理开发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关于地形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可以有效了解当地的岩石和矿山,给予了显著的推进作用。通过合理运用地质勘探技术,可以在采矿工作的设计阶段提供准确度较高的参考数据,能够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可靠的技术保障。只有对地质勘探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才能够让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保障。除了地质勘探工作,岩土勘察工作的实施也会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勘察工作的时候需要保证工作步骤与方式的正确,保证勘察工作的优质水平。由于岩土工作会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勘察工作的时候,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出现的原因,选择科学、合理的勘察方式。

2地质勘探与岩石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方式不合理

在工程设计阶段展开地质勘察工作,是为了保证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多的数据操作设计工作的参考,保证工程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建筑工作为例,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需要分析建设工程项目自身的性质、建设规模和整体设计结构来进行建筑总体平面图的绘制,将平面图作为勘察工作的参考数据。根据平面图中的内容,分析区域环境的地形情况,探寻这个区域的具体情况能否迎合建筑项目的实施条件[1]。但是在当前情况下,一些勘察工作单位为了节约勘察工作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往往会降低勘察工作的难度,减少勘察工作的步骤,没有将项目工程的特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运用不合理方式来获取勘察数据,使相关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勘察报告不仅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勘察深度与广度,也不能达到工程荷载与受力分析的参数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工程施工显然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如果重新进行勘察工作,不仅需要再次投入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施工进度的推进。

2.2勘察质量不过关

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展开施工图纸绘制的时候,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建设计划能够顺利的推进。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保证工程计划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应当将工程地质勘探和岩石勘探资料作为参考资料,这需要勘察人员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初始阶段遵照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编制的时候,需要保证高质量和高水平。在编制勘察报告的时候,勘察人员应当对各类数据进行合理的梳理与分类,保证勘察质量的准确与可靠。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很多勘察人员没有将这个工作完全落实,工作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较为繁多杂乱,部分勘察人员为了节省数据分析汇总的时间,会在数据分析方面没有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令最终得到的数据结果出现失真的情况,难以保证勘察质量。

2.3勘察报告的整体分析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的时候,由于最后获得的数据都比较零散,需要进行整合梳理。这些零散的数据不能够将当地的水文地质和岩土条件直接反映出来。因此,为了让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能够发挥出参考作用,需要将杂乱繁多的数据进行整合归纳。并且运用专业的知识得出可靠的勘察结果,逐渐形成一份准确性较高的勘察报告[2]。但是近几年很多工程勘察报告里面包含的数据都缺乏准确性,篇幅内存在着大量的空话和套话。报告中关于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的数据很少,不能够为工程设计工作带来具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使得地质勘察工作流于表面,不能够发出应有的参考作用,丧失了勘察工作的意义与影响力。

2.4难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

勘察报告需要将建设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梳理,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勘察结论。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勘察报告都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存在着很多没有参考价值的报告。并且相关数据的获得没有遵照建设项目的工程条件展开,缺乏详细、全面的研究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勘察报告便难以反映出建设项目的实际问题和现实情况。

3优化地质勘探与岩石勘探工作水平的措施

3.1明确勘探目的,构建勘察体系

为了提高地质勘察与岩石勘探工程的水平,勘察单位应当对工作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遵照勘察方向和勘察计划展开一系列的工作。遵照勘察工作的计划安排,使工作内容能够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进而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展开实地勘察测量。为了保证相关工作能够顺利推进,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地质勘察工作体系,令工作的操作和步骤都能够遵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标准。列举出勘察工作过程中需要展开的工作内容,其中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纲要的编制、确定勘测技术以及制定勘察方案。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令勘探工作能够得到合理推进,得出具有高水平的勘察报告。

3.2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勘察位置的确定

在进行勘察工作的时候,应当严格遵循岩土勘察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对较为复杂的地基展开详尽的勘察分析。建筑工程勘探点的设计应当保持在10m至15m之间,而建筑工程的详细勘察阶段需要建立在建筑工程地理展开均匀性评价。地基的均匀性只要是为了探查是否会因为地面出现沉降的情况导致这个地区岩表出现差异,或者是倾斜等相应岩石结构无法承受和产生变形的情况。如果建设工程项目这个区域的岩土图层性质出现横向分布的变化范围扩展,影响成桩图层的时候,需要将勘探点进行密集化,增加勘探点。在建设工程进行初步岩石勘探的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勘探点,让这些勘探点的分布情况保持合理清晰,能够显示出设置这些勘探点的目的。勘探点的位置应当保持合理的区间,令建筑工程可以纳入整体勘探范围当中。并且细化分析具有针对性的勘探点,保证勘探点的设定能够符合准确的定位。对于那些一般情形的勘探点,应当针对建筑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勘探结构能够迎合实际需求,形成具有多种功能效用的综合勘探点。

3.3构建完善的岩土勘探信息数据库

在项目工程实施之前展开勘探工作,通过调查这个地区的地理情况得出勘察报告,为项目施工计划的制定给予参考数据。但是在进行初步勘察的时候,人们会由于对这个地区的条件缺乏认知和了解,增加了工作需要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因此建立岩土勘探信息数据库(如图1)非常重要。由于岩土勘察工作的数据资料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对数据资料给予充足的重视,那么将会对工程项目勘察成果和勘察质量带来严重的损害。站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轻视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将会阻碍项目工程的顺利发展。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工作时,需要合理的构建信息资料库,将现有的信息资料导入到信息库当中,为相关数据的掌握和查询给予便利。通过建立岩土勘探工程信息数据库,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资料,人们对相关岩土条件的分析将更为准确,能够有效减少初步勘察工作的任务量。

3.4加强勘探工作的质量管理

在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想要让勘察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保障勘察工作的质量。这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作用和影响力的宣传工作,通过扩展宣传面,令广大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意识得到加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培训课程来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且对工作中的职责进行细化,使得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人员的责任得到落实。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贡献力与绩效进行关联,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作态度将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薪资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勘探工作的质量管理得到加强。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也取得了进步。为了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应当提升相关理论的学习,掌握最新的勘察技术。勘察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使命感,能够在勘察工作中保持规范化和标准化。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的,探寻新的勘察方式,为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推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山来,邢琪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居舍,2021(10):112-113+131.

勘察报告范文篇10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1.1勘察的前期工作

资料收集不全,任务不明确当前不少勘察公司为了减少成本,节约工作时间,报告前期资料收集不全。对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1.2野外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勘探点布设不合理。目前很多时候由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改变原勘探方案,造成场地工程地质情况无法查明,给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大部分勘察项目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场地周围的地质环境条件,不对场地周围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导致拟建项目可研阶段设计完成后,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现场地适宜性差,需另行选址等。这种情况在工程勘察市场竞争剧剧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经常发生。

(2)勘探工作量不够及测试取样不合理。取样、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过少,达不到强制性条文规定。一些勘察报告在取样、原位测试数量上不考虑取样、测试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只求满足取样或测试6件(次)要求,对软弱下卧层不进行取样分析,甚至于为满足每层岩土6件要求而将应当分层的层位加以合并,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分析、剔除异常值。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布置勘探点的情况却十分普遍,比如在建筑物周边、角点无勘点,孔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孔深不符合要求等;一些对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的场地勘探孔孑L深达不到深度要求。

(3)岩土和野外地层分类、描述欠准确。在目前业类中,很多勘察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质量低劣极为常见,岩土分类、描述与相关分析测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野外编录滞后,出现技术人员不进行跟班编录,导致岩芯长时间裸露、失水,塑液限发生改变等,影响编录结果。②钻探取样不规范,部分项目不采用取土器孔内取样,直接从岩芯管内取扰动土样。③编录人员缺乏经验,很多单位都安排年轻技术人员(甚至是实习生)留守现场跟班编录,缺乏编录经验,导致岩土分类混淆。④部分项目野外编录人员不从事报告编写工作,报告编写人员不跟班编录、留守现场等。这些都已严重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甚至导致错误性结论。

(4)原位测试不翔实。目前在原位测试施工中常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①静力触探不按规定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造成触探指标相差很大:②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发现标贯器是否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与实际相差甚大;③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放弃连续贯入,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变得不够翔实,最终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相当困难。

1.3室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测试不规范。很多岩土样在送达实验室后,不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甚至不及时采样测试,很多单位对于高烈度地区在规定的抗震判断深度范围内的粉土不做粘粒含量测试,导致把高粘粒含量的粉土错定为可液化土,造成极大的投资。

(2)内业资料整理不规范。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比如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不剔除异常值,将其参与统计分析,导致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最终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的错误结论;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比如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还有对于工程特性指标必须提供基本值或特征值、标准值,根据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4勘察报告书编写方面的问题

①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②所选参数不完整、矛盾多。③只注重结论,不重视建议。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勘察市场相当不规范。目前各勘察单位几乎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在市场上互相压价,导致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无法按相关规定进行,只能通过不合理的勘察手段进行,更有甚者凭经验进行报告的编写。

(2)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目前很多勘察单位大量雇用农民工来承担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因为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所以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正确的分析评价岩土工程,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做勘察,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不准确,造成工程的浪费。

(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勘察单位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急需解决。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还有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甚至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

3对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建议

3.1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①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②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造假的产生。③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④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3.2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如果要想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就得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加强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