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4:58:16

看病贵

看病贵范文篇1

一、群众看病贵的具体表现

(一)医疗费用上涨较快,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区**年门诊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每人次104.87元,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每人次3404.11元,比**年分别增长68.8%和50.4%,年均增长13.7%和10%。**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99.96元,比**年增长51%,年均增长8.6%;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7%,医疗费用增幅超过了同期居民收入的增幅1.6个百分点。

(二)住院费用高。我们对部分地、县、乡级医疗机构今年上半年15种常见病种的住院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见附表),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医疗费用最高,平均每例为10365.48元;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医疗费用最低,平均每例为1165.36元。地州及以上医院的住院费用较高,乡级住院费用最低。顺产接生:地、州及以上医院平均为每例1551.55元,县级医院平均为每例1150.09元,乡级卫生院平均为每例470元;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地、州及以上医院平均为每例2775.88元,县级医院平均为每例2220.79元,乡级卫生院平均为每例1051.27元。

(三)部分药品价格仍然偏高,一些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仍有20%左右的降价空间,部分市场调节价的药品价格上涨了30%以上,心脑血管、骨科等患者使用的部分医疗器械价格在5000元至4万元。

二、看病贵的原因分析

导致群众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药费用持续上涨,一方面有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后导致的费用正常上涨,另一方面也有药品价格偏高、过度医疗及医疗服务乱收费等导致的费用不合理上涨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

(一)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较高,政府调控能力有限。据统计,药费占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的50%以上;占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43%。除了药费外,医用耗材费占患者医疗费用的比例较高,心血管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最高达到数万元。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方面,政府定价范围有限,价格调控能力较弱。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12%,占全部药品市场份额的40%左右;医用耗材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药品虽多次降价,但受体制、机制及各方面利益冲突的制约,许多政府定价药品价格还没有降到合理水平。对实行市场调节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还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二)体制和机制不合理,部分医院受利益驱使,过度医疗和不合理用药,很大程度上增加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机构长期实行“以药补医”的机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药品销售存在经济利益联系,药价越高,医院的药品收入越多,医院、医生的效益就越好。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19次降低药价,自治区也相应多次降低药价,政府定价药品价格不断下降。而且通过医院用药集中招标,药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走势是下降的。据统计,**-**年我区药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连续三年负增长,分别为-15.6%、-3%和-1.2%。尽管如此,同期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药费的增长率为2.1%、-1.1%和12.9%,住院患者人均药费的增长率为0.5%、-0.6%和10.9%。我们对部分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医生开大处方,用贵药、高档药,不用或少用价格低、降价幅度大的药品的现象普遍存在,三甲医院尤为明显。乱检查、过度医疗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部分医院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和评定等级,自筹或贷款买来购入大型医疗设备,造成大型设备的拥有量远超过本地区的需要量。为了收回成本,医院要求医生多做检查增加收入,甚至按开检查单多少提成,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增加了住院病人费用。通过对部分医院调查,近年来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中检查费的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三)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多数群众自费看病,是群众感觉“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我们对部分医疗机构调查发现,住院病人中享受医保的患者平均占总数的20%左右,大医院这个比例稍高些,县级医院不到10%,乡级卫生院的比例更低。享受医保的人群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少部分企业职工,大部分职工、中小学生、低保人员、失业人员,以及绝大多农民没有医疗保障措施,靠自费就医,这部分人群对看病贵的感觉尤为明显。

三、解决看病贵的措施

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协调,本着“齐抓共管、各司其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建立健全法制,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有:

(一)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试点,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保障农牧民去看病、看得起病、看好病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设施是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近年来自治区已筹资1.64亿元(其中国债1.33亿元,地方配套3116万元),用于42个县、市427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今后还要继续通过加大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自**年自治区正式启动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试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截至**年6月30日,全区开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市)54个(其中1个为自治区试点县),覆盖农牧业人口653.17万人,参合人数达550.44万人,平均参合率达85%。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精神,履行好发展改革和价格部门的职责,积极推进我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投入和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把患者从大医院向社区分流,降低医疗服务费用。近年来我区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区已有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价廉的医疗保健预防服务。今后将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通过调整现有城市卫生资源,以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的转型或改组改造为重点,统筹安排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推动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深入基层设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伸服务,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搞好项目建设。

(三)进一步研究医药利益脱钩政策。要把医药分业经营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彻底切断医院和医生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支出的比例,使其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据我们调查,财政拨款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三甲医院不足5%,地、州级医院在15-20%,县级医院在20-40%。政府应集中财力办好济困医院、平价医院等公益性医院,扩大公益性医院的比例和规模,以较低费用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其余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保障其正常运行。

看病贵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层化;理性;政府约束;医疗服务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国普通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实践考验。有人说,看病难,解决看病难更难;更有人说:“三医”(医生、医院、医药)问题已成为不亚于“三农”问题的又一社会问题,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要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确非易事。自2005年3月***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讲话要求全国各地在今年内要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人民办实事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认真探索,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治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分析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的各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案、措施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一是镇江模式,该模式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主,用风险分担的方式来解决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看不起病的问题,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二是杭州模式,该模式以“限制医疗收费+对弱势人群的费用减免”为主,主要用降低收费方式来解决看病贵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两种模式,尽管都有一定效果,但也有各自弊端

在镇江模式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模式下政府的财政压力巨大。以2004年为例,为扩大参保面以提高覆盖率,镇江市财政为低收入人群参保投入600万元;二是该模式对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作用不明显。仍以2004年为例,该市参保人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平均为4986元,占参保人员总医疗费用的17%,说明该市医药费用仍然较高。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和医院可能满意,但政府常常不满意。而在杭州模式中,同样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靠行政命令,这种机制可以奏一时之效,但难以维持,更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长期坚持下去;二是在这种模式下,由于没有区分清楚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因此,“一刀切”的结果使社会弱势人群得到的好处并不明显(很大一部分被社会中高收入阶层获得了),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社会可能比较满意,但医院难以满意。

上述两种模式应该说都取得了最低效果(社会满意),但都没有取得最佳效果——三赢(政府、社会、医院3方均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抓住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因措施缺乏针对性所致。

三、针对我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对策

我们认为,在像我市这种底子薄、财力十分有限的西部城市,要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只有在认真分析并抓住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有的放矢的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1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其本质是什么?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抓住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主要矛盾,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一困扰政府、社会和医院3方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是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与非层化的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社会层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改革开放前整齐同一的社会相比,现在的社会有了贫困人群、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改革开放前整齐同一的社会,其医疗服务需求也基本同一,这种情况下,只需供给无差别的医疗服务,就能满足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需求。在这种单一的需求-供给模式下,其医疗服务的价格是以社会平均承受水平为准来制定的,因而在社会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加之社会的均衡同一,就不会出现无法承受的社会阶层,也就不会酿成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后,社会层化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出现,不同的社会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医疗服务需求(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然而此时,我们的医疗服务供给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仍然以单一的医疗服务供给(非层化的医疗服务供给)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且在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服务供给的模式向中高档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今日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单一的过度医疗服务模式,酿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问题。

3.2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探讨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主要矛盾,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对策。比如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加大政府投入,构建“金字塔”型医疗卫生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卫生资源配置方向,向农村、基层、预防倾斜等。这些对策都属于基础性对策,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部分原因问题。但由于没有针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象的主要矛盾,因而,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只是程度会有所缓解而已。镇江模式是用社会保障的高覆盖率来暂时掩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没有抓住矛盾的实质,因而效果只能是暂时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医药费快速增长最终将把镇江模式逼入困境(美国模式就是最好的例证,美国的经济不可谓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谓不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尚且难以承受过快增长的医疗费,何况中国!);杭州模式主要靠行政措施来强行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由于其不加区别的“一体抑制”,必将使医院的运行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一体抑制”的效果由于富人利用医疗服务多,则获得的利益更多,最终穷人受益有限,其社会公益性(应当主要体现为对穷人的社会扶助)得不到最佳体现。因此杭州模式一是没能使医疗服务的社会公益性得到最佳体现,社会效果不佳;二是影响医院运行和发展,故难以长久(但可解决政治上的一时之需)。因此,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镇江模式和杭州模式均非理想模式。

笔者认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理想模式应当是“政府约束下的层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是在承认社会层化这个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人群,为其提供各自经济上能承受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消除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的目的。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特点。

3.2.1总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紧抓住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在最低的社会公正性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用“两个理性”来对待“两个非理性”。即用理性政府的理性约束来对待非理性医疗机构的非理性医疗服务供给(表现为过度医疗服务)和非理性病人的非理性医疗服务需求(表现为小病、常见病等均到大医院求治)。

3.2.2总目标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与各自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能承受得起的医疗服务供给,以实现对全社会的不同医疗服务保障。

3.2.3总原则兼顾社会、政府、医院3方利益,实现“三赢”。

3.2.4实现路径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不另行新建什么“贫民医院”、“惠民医院”等,基本不增加财政负担,主要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

3.2.5具体内容及实现步骤

看病贵范文篇3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充分认识解决其问题的重要意义。院领导在每周的行政查房和日常临床业务查房中应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具体措施。各科室负责人为落实本办法直接责任人,必须切实按要求抓好落实。全院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简化就医流程。处方划价和收费合并为一个程序;各项检查由医生划价;抽血生化检验在抽血处编号。加强导诊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态度和工作责任性,指导农村低文化人群就诊。规范门诊各诊室各窗口标识,确保患者在门诊就医方便快捷。

三、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对急诊抢救病人,各科、各岗位应给予优先,特殊情况先做检查和抢救,后催交费用。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首诊的病人应认真负责检查和处理,需转科或科间会诊的危重、疑难病人,首诊医生应亲自与有关科室接洽,不得推诿病人。在邀请急会诊时,被邀科室应随叫随到。各检查科室应认真落实医院制订的限时服务措施。为病人提供更加快捷的限时医疗服务。

四、认真落实于医字[2004]28号《关于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执行和完善“群众满意医院”创建活动中制定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切实方便病人就医。

五、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外科手术科室要做好相互协调工作,合理调配手术人员、手术时间和手术设备等资源。切实解决影响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择期手术的术前住院日一般不超过3天,急诊手术确保随时开展。

六、严格滥做大型检查和滥使用贵重药品,各项大型和特殊检查、贵重药品使用必须实行“知情同意签字制”,必须将检查和使用的必要性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清楚,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实施。

七、保证检查项目的有效连贯性、针对性,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断趋向,合理选择各种检查项目,避免盲目检查、重复检查。收入住院病人时,一般患者在门诊检查的临床检验、心电图图、B超、X线、CT以及内窥镜等检查报告单可收入住院病历,并在门诊病历中注明,住院后一般不重复检查。因病情变化确需进行复查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八、对省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临床检验结果,凡尚未超出该检验项目周期性变化规律所允许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诊断治疗、患者又同意检验单能随同病历保存并作为诊疗活动依据的(在病历中注明),医院可对其予以认可。凡省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拍摄的部位正确、影片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的X线片及CT片,患者又同意随同病历保存的,医院可不重新拍片,可根据该影像学资料作出诊断结论,并存入病历(在病程记录中注明),作为诊疗活动的依据。

九、严格执行赣州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对所有列入招标采购的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材料按招标渠道和程序进行采购。切实加强高值和特殊医用耗材购置、贮存和使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院设备采购领导小组招标确定的配送单位和程序进行采购,杜绝假冒伪劣医用耗材进入医院,应配置不同档次的医用耗材,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患者的需求。

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省卫生厅制定的《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不断规范临床用药。

十一、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工作,全院药品和检疗费用的收入比例争取控制在合理范围。坚持每季度对全院用量前十位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于经医院药事委员会认定为使用明显不正常的药品及时进行调整,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淘汰。每季度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和评价,并在内部通报抽查评价结果,把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情况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二、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标准,做到不自立项目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产科平产和剖腹产实行费用最高限价,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最高服务限价的手术单病种。规范核算方式与职工奖金分配,不搞开单提成,医务人员奖金分配不与所在科室收入直接挂钩,不与药品收入、辅助检查直接挂钩。

十三、落实对困难群体的医疗优惠政策。对特困、低保人群、在乡老复员军人等自费患者实行“三免四减半”政策,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

十四、建立建全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未质量的管理,促进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分病种专科专治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医疗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

看病贵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1个,其中县直卫生单位5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186个,社会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149个,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在职职工1210人,农村卫生所和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555人。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04018人,参合率96.4%;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23个;新农合统筹基金总额2736.16万元,全年基金支出2069.41万元。其中,门诊统筹基金支出197.15万元,住院基金支出1872.26万元;当年新农合出院病人20787人,其住院例均费用2269.7元,每床日费用负担174.4元,新农合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平均补偿率46%;新农合病人医疗用药涉及《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内药品524种2294个品规。

二、问题及其原因

2012年2月3日至3月5日,根据县两会期间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农村群众“看病贵”和新农合参合率的问题,县卫生局组织7个工作专班,48名工作人员,对全县12个乡镇、186个村、22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全面调查。专班人员在全县186个村开展入户调查,每个村入户调查10户左右,全县共入户调查2000多个农户,在镇村召开座谈会200余场次,广泛征询参合农户对新农合工作的意见,共征询到了反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参合难、药价贵、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健全村级卫生室设置、村卫生室人才问题等五大类110条意见。工作专班共调查药品524种2294个品规,抽查各医疗机构的合作医疗专用门诊处方2000余份。经过检查,我县新农合参合农民医疗用药涉及的524种2294个品规的药品价格,只有少数村卫生室61个品规的药品价格违反国家物价政策规定,超过了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零售价,其占调查药品总数2294个品规的2.6%,其它药品的价格均符合省物价局《关于严格规范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价行为有关政策的通知》(价工农〔〕145号)中规定的药品定价标准,没有违反国家的物价政策。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犯物价政策规定的61个品规的药品价格,县合管办对涉及的村卫生室及时进行了整改。尽管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绝大部分药品价格没有违反国家的物价政策,但不少群众还是不断反映“看病贵”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价格偏高的问题。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各医疗机构部分药品零售价格不一致

各医疗机构对同一规格、剂型、厂家的药品零售价格不一致,导致患者对医疗机构药品的零售价不信任,造成“药品无定价”的误解。如华北制药厂生产的250mg*24粒阿莫西林胶囊剂,物价政策规定零售价4.4元,我县医疗机构零售价分别为3.5元、3.7元、3.75元不等;烟台只楚生产的400mg*100片庆大霉素片剂,国家规定零售价12元,医疗机构零售价分别为5.9元、6.5元、7.1元、7.6元、8元不等,医疗机构的最高价与最低价悬殊2.1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进货渠道不一样,进价不一样导致零售价格不一致,如烟台只楚生产的400mg*100片庆大霉素片剂,进价最低的4.7元,最高的达5.5元;水田坝乡卫生院、周坪乡卫生院在同一医药公司采购的华北制药厂生产的250mg*24粒阿莫西林胶囊剂,进价均为3.1元,零售价均为3.7元。

(二)医疗机构与大药房部分药品零售价格不一致

医疗机构部分药品零售价格高于大药房,特别是全县实施门诊统筹后,参合农民门诊就医可按20%报销,但有极少数药品在报销后的价格仍高于大药房的零售价格。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大药房与医疗机构经营体制不一样,经营方法不同,在不违反国家物价政策的情况下,公立医疗机构必须遵循固定的药品加成率,或在确定药品零售价时必须考虑营运成本,而大药房由于没有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经营规模小,成本低,其可以随时灵活调整药品的加成率和零售价;二是少数大药房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恶意竞争现象,将群众熟悉常用的而本身利润不高的药品亏本销售或保本销售,有的大药房将药品零售定价故意有针对性定的比公立医院低,以吸引患者,而将公立医疗机构不经营的新特药和保健药品高价销售牟取利润,从而造成医疗机构药品价格虚高的假象,如32片江中健胃消食片最低进价5.3元,部分大药房仅零售5元,而公立医疗机构都承受不起也不可能亏本销售;三是县合管办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少数村卫生室存在药品价格虚高、不执行物价政策、滥划价等现象,如磨坪乡宋家山村卫生室、梅家河乡龙王山村卫生室、周坪乡槐树坪村卫生室等。

(三)各医疗机构部分药品的加成率不一致

省物价局《关于严格规范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价行为有关政策的通知》(价工农〔〕145号)中规定,对我县县级医疗机构定价药品实行三重控制,即县级医疗机构药品定价不得突破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也不得突破15%的加价率,实际购进价500元及以上的药品实际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考虑到县以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实际运行情况,目前政府定价药品暂不执行上述加价率(额)控制办法,但销售时不得突破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客观来说,我县县、乡医疗机构和绝大部分村卫生室的药品定价都没有违反国家的物价政策。我县县级医疗机构药品从进价到零售价的加成率低者仅8%,最高也不超过15%。每个医疗机构不同药品加成率也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在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下,各医疗机构为了保发展、保稳定、保运行,在不违反国家物价政策的前提下,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本单位药品销售定价政策。由于各医疗单位经营手段有差异,历史包袱和经济负担各不相同,因此,各医疗单位药品的定价都不一致,有的药品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服务于群众,有的药品价格则是保证了一定的利润空间,以保障自身的发展。虽然公立医院在药品定价上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但由于少数大药房恶意竞争,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压低部分常用药品价格,从而凸显出公立医院的价格过高。

(四)医疗纠纷为“看病贵”推波助澜

当前,医疗纠纷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而且还给医患双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但最终受损失的是患者。医患纠纷的增加给医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现实压力,迫使他们在行医过程中,采取愈加循规蹈矩的治疗手段,以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生有时适度检查也是迫不得已,医生也要求自保,因为在医疗纠纷中,他们不仅要受到少数患者及家属的人身攻击,而且,如果医生有医疗责任的话,医院将根据责任大小扣发其工资和奖金。现在每个医生都被医疗纠纷缠怕了,在行医过程中他们往往求稳怕误,保险保险再保险。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是被动消费。少数医生的防范心理会迫使他们对许多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检查、用药、治疗等采取保守疗法,少数医生有时会不顾患者的承受力而超范围检查、用药、治疗,以防发生医患纠纷或打官司时的举证倒置之需。这无疑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医疗纠纷后患无穷。少数患者无理取闹,不通过正常程序依法依规解决医疗事故或非医疗事故的争议,尽管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点赔偿或补偿,但却使更多的患者承受其后果。由于医疗纠纷让医生在行医中产生防范心理而采取稳健保守疗法,因此,使其它少数患者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增加了一定的医疗费负担。

三、对策和建议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我县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医院的业务收入(含药品的差价收入)、政府财政补贴收入、经营性收入等。但医院最主要的收入还是业务收入(包括药品差价收入)。政府财政补贴对医院来说虽然少但相对稳定,一般占医院总收入的5—8%,医院主要是靠组织业务收入来确保医院运行。由于各级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现行的财政定项补助政策只能解决医院在职人员的“四金”(职工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而大部分的在职人员工资福利、医院运转经费和发展建设经费等,只能靠医疗机构“创收”解决。例如,年县人民医院总收入498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13万元,占总收入的6.28%;总支出4944万元,其中职工“四金”支出248万元。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被迫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收入。现行的药品加成补偿机制、检查按成本收费和项目收费等医疗服务的定价政策,使药品收入成为大多数医疗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也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以药养医”,其结果必然带来患者医疗费用的大幅增加。自1998年以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先后对药品发出17次“降价令”,但为什么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却是药价越来越贵。究其原因,现行的以药养医体制是造成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在目前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实施之前,对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能等、不能靠,我们必须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的管理,切实有效地降低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医疗负担。为了强化管理,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县卫生局将采取“四统一、一加强”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我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的购销管理,有效地降低药品价格:

(一)统一采购配送,降低营运成本。为了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我县卫生单位购销药品将引进现代物流,推行药品集中配送。根据县药监局《归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采购渠道的通知》(食药监发〔2012〕17号),我县县级医院使用的常用药品按国家卫生部规定,实行统一招标采购;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在质量、价格、服务同等的基础上,原则上应就近从我县药品批发企业采购;乡镇卫生所和村卫生室所需药品原则上由本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根据上述要求,县合管办将从全县药品批发公司中选一家负责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配送药品。具体办法是:1、实行集中采购药品,由确定的药品公司根据各定点医疗机构的需求集中采购药品;2、明确采购加成率,医药批发公司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的批发价必须低于省内同类药品招标价格的20%左右;3、明确药品销售价格,新农合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价格,必须低于国家物价政策规定的药品价格10%以上;4、规定配送药品,定点药品批发公司的供货占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率必须达到70%以上。医疗机构确定采购计划后,定点药品批发公司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供货,特需药品必须在24小时内到货,凡是药品成份相同但商品名称不同的,在同一质量前提下严格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进行采购;5、规定付款办法,药品付款必须采取“送二结一”的办法,即送第二次货结第一次货物的款项,压款不得超过两个月。医疗机构恶意拖欠药品货款的,由县合管办在其相关经费中扣付。县合管办随时对药品统一配送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查,保证药品配送工作顺利实施。

(二)统一零售价格,确保同质同价。县合管办负责确定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价和零售价。对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内的药品零售价,县合管办要分剂型、规格、厂家对全县统一规定零售价格。确定的零售价必须低于国家规定的零售价。县、乡、村医疗机构同一品种的药品零售价格全县完全一样,实现药品同质同价。

(三)统一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县合管办统一制定药品零售价格公示表,不管是县、乡医疗机构,还是村卫生室的药品价格都要按照县合管办统一制定的零售价标准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参合群众监督。

看病贵范文篇5

一、“看病贵、药价高”现象的表现形式

1、小病大医,开大处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少数医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同程度存在小病大医,开大处方,增加患者负担的现象。

2、乱检查。如今各大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都在添置高新尖的大型诊查器材,并以此作为医院的实力象征,CT、彩超等上百万元一台的诊查器材一个县级二甲医院就拥有好几台,为收回成本,院方不得不通过“开单提成”等形式鼓励医生多开检查处方,因此,一次普通的感冒须做CT检查或彩超检查就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3、乱收费。我区从2005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的医疗和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的3964项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内容等作了明确规定和说明。从执行的总体情况来看,医疗检查总费用水平有所下降,如宾阳县人民医院2006年门诊部的检查治疗收入为667.7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4.08万元,减幅为7.49%;住院部的检查治疗收入为1023.9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18.33万元,减幅为23.72%。但从前段时间开展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来看,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重复收费、不提供服务收费、加大一次性耗材用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收费、分解项目重复收费、超费率加收耗材费等。

二、“看病贵、药价高”现象的成因

1、医疗资源人均水平低,分布不合理,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需要。主要表现为:大量优秀的医务人员以及优、高、新检查器材设施基本上都集中在省、市、县城等大型医院,形成了乡镇级卫生院人缺、器残的局面,造成了大病看不了、小病不愿看的恶性后果。农村群众对乡镇级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不予认可,不管是大病小病宁可舍近求远也要到县级或省市级医院进行就医。

2、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群众对医疗保障需求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检查器材、医务水平等要求也逐步提高,为改善医疗技术水平,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要求,提高疾病治愈率,医院投入巨资购置高、新、尖的检查器材,大大增加了医疗服务单位的投入,增加了医疗成本开支,而医疗服务价格不可能马上就可以提高。

3、药品和医疗器材生产流通环节混乱,价格虚高

由于90%以上的药品属市场调节价格管理,生产企业将广告费用和推销费用大幅度虚列抬高,为药品推销回扣留下较大的空间,无形中虚高了生产成本,抬高了出厂价格。另外,由国家定价管理的1000多种药品价格,由于审核严格,价格相对合理,但由于生产厂家、经销企业及医院等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销售渠道不畅,销量有限,致使国家在多次降低少数药品价格后,也难以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

4、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医疗费用上涨水平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仍有44.8%、农村居民中有71.9%的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措施,看病就诊完全自费。

5、地方财力困难,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迫使医院走向市场化,公益性质谈化,一定程度上存在诱导消费,甚至少数医院或个人出现损害群众利益和行业风尚的行为,助长了看病贵的形成。

目前,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很小比例,特别是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其余绝大部分均靠医院自行创收;进入医疗保险覆盖的仅为城镇职工和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远未达到“低水平、广覆盖”的程度,对大部分未进入医保覆盖的人群来讲,只能是自掏腰包,自己埋单,无形中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如:宾阳县人民医院2006年财政拨款245.9万元,仅占该院全年工资总额的37.57%,其他经费全部依靠医院的医疗收入和药品差价收入解决。县财政每年还从医院的收入中集中120万元作为财政统筹资金,另外,每年的医疗不良欠款也有30-50万元。而医院的收入还要发工资、劳务费以及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各项开支,购置仪器设备的正常开支等等,所以,医院的经费非常紧张。为维持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增加医务人员收入,稳定高素质的人才,有不少医疗服务单位就通过乱涨价、乱收费形式来增加收入。

6、资源性价格上升,增加了医疗服务成本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电、煤、运等资源性价格进行改革和调整,医疗服务单位的医疗服务运行成本也不断提高,增加了费用开支。

三、治理“看病贵、药价高”现象的基本思路

1、改革“以药补医”的体制,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联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医药实行分开管理,分业经营,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联系,通过财政增加投入和提高医疗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逐步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使之付出的劳务与报酬基本相符;积极推行单病种医药费用最高限额办法,并将之作为医生和医院考核的主要依据,严厉查处开高价药、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行为。

2、加快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将不同收入的阶层纳入不同的医疗保险范围,确保人人都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政府应集中财力对农村农民、城镇下岗失业职工、享受低保的居民实行统一投保,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免费,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工作思路,通过“强制医疗保险+财政部分补贴”的模式,满足各层次、各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

3、加大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大力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着力化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对医疗卫生预防体系、农村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医院的建设要加大投入,坚持预防为主,改变“重治轻防,留病养医”的不科学理念;政府财政着力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合理的分诊转诊制,形成小病去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大病去大医院的双向分诊转诊制度,合理配置优化医疗资源;适度压缩公立医院的范围和规模,对民营医院的发展给予适当的优惠扶植和鼓励,逐步建立和形成医药市场竞争的良好局面。

4、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提高医疗收费透明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明码标价工作,医疗服务单位要把收费项目、标准,通过公示栏、公示牌或触摸屏、电子显示等形式在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并随政策的变动作及时调整,提高收费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收费“一日清单”制,对门诊或住院患者都必须提供详细的用药和医疗服务项目的“一日清单”,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5、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药品招标采购的最高零售价,严格按招标采购的结果进行药品采购;另一方面,扩大药品招、投标范围,通过加大招标采购量,降低采购价和引入更多投标企业,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降低药品采购成本。

看病贵范文篇6

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疗资源稀缺、医疗保障面有限、财政供给不足等等。除此之外,一些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没有认真执行惠民的政策措施,甚至违反有关规定乱收费、乱加价和收受“红包”、回扣等,给患者增加了新的负担,带来了新的困难,无异于雪上加霜,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存在问题,这正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

一、“看病贵”、“看病难”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

近年来,尽管各地加强组织协调、日常监督、案件查处等项工作,有力打击了损害患者利益的各种行为。但是,反映在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中的多种问题和有关案件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和案件,直接或间接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一)集中招标采购的压价功能逐渐削弱,通过招标采购实现让利患者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市纪检监察机关于年开始组织集中招标采购活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历经10次,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也已历经3次。通过集中招标采购,一方面增加购销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事中监督,规范了购销行为;另一方面,降低医用产品的价格,实现让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种降低医用产品价格的趋势已经越来越缓慢,向患者让利的额度也已经越来越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零售价格由最初的24.6%平均降幅,到*年已经降低到10%左右;医用耗材医院的购进价格由起初的30%平均降幅,*年起也降低到只有10%左右。

(二)医院乱收费、乱加价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患者看病难上加难。目前,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正处在调整时期,总体趋势是适度提高医疗服务收费,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不断降低药品的零售价格,以期挤掉药品价格的虚高部分。患者普遍反映目前医疗服务收费是适度提高了,但药品的价格却没有实质性地降低,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呈现“两头翘”的现象。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十分沉重。即便如此,一些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分解收费项目增加收费、提高收费标准、延时执行调低的价格政策等乱收费、乱加价或变相乱加价行为仍时有发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原本就感到“看病贵”、“看病难”的患者更加难上加难。从媒体报道的“哈尔滨天价医疗事件”等一系列的案例不难看出,违反医药价格政策的行为普遍存在,在有的医院表现得还十分突出。我市也概莫能外,在“十五”期间,全市查处违反医药价格政策案件达540件,违反药品价格政策金额和医疗服务收费违规金额累计达2054.75万元。

(三)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商业贿赂案件2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人,涉案金额168.6万元,狠刹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从走访情况看,应该说这仅仅是“冰山一角”。高价药品特别是新特药,一般其回扣或开单提成都比较高,在零售价格的20%左右,医务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给患者开高价药、大处方。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患者为了获得比较好的医疗服务或者享受公平的医疗服务标准,普遍要找到直接或间接认识的医务人员看病。为此,就要向这些医务人员表达“谢意”。医务人员一般通过三种方式接受,一是直接收受“红包”;二是接受土特产、烟酒等礼物;三是参加患者亲友的宴请。患者看病,为医务人员拿回扣服用高价药,向医务人员给“红包”、送礼物、请吃饭等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主流风气。

(四)医务信息不对称,使患者看病无所适从。虽然目前各级医院普遍推行了院务公开,公布了一些医务信息,并采取了一些配套措施,确实给患者就医提供了一些便捷。但是,从患者角度讲,就医最大的难点就是医务信息不对称,对医务人员提供的检查、用药、治疗是否合理,无从认知,完全处在被动的状态。一些医务人员出于其它一些考虑,不该检查的也检查了;使用三线梯次药品时,该用一线药品的,却用二线的,甚至三线的,可以用国产药品的,却用进口的,能够用低价药品的,却用高价的;低周期、低成本的治疗方案不用,用高周期也是高成本的治疗方案。对此,作为患者,即便有机会进行自主选择,但由于医药信息匮乏,实际上一切都还得听从医务人员的,只不过履行了选择程序。

二、造成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调查,我们认为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

(一)医院在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和加快发展两个问题上“一手软、一手硬”。在日常期间,许多医院弱化了公共服务职能,更多地关注于加快发展。一些医院为了加快发展,往往给科室下达经济指标,名义上是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实行奖勤罚懒,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际上是让医务人员追求经济利益。一些科室为了完成任务,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铤而走险,闯政策措施的禁区,制造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并牺牲患者的利益,加重患者的负担。对此,医院领导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蔓延。

(二)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剖析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医药领域案件不难发现,该领域之所以案件多发,与有关方面特别是医院教育、管理、引导不力密切相关,导致医务人员思想滑坡、职业道德缺失。一些医务人员目睹一些医药代表等先富起来,认为自己付出的责任、风险和技术与所得的劳动报酬不对等,从收入的失衡引发心理失衡,且相互之间攀比,比住房、比汽车等,于是他们通过手中的处方权等,开具大处方、大检查单,提取高回扣,盘剥患者,加重负担。有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还很心安理得,普遍认为,“红包”是患者“由衷”的谢意;回扣反正是医药代表的,不拿白不拿,不拿便宜了医药代表。

(三)法律真空使得医务人员无所畏惧。《刑法》对普通医务人员利用处方权收受回扣的定罪问题,没有明确的条文界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法律界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焦点是普通医务人员的处方权是公权还是私权,最后也没有定论。《执业医师法》对执业医师的执业行为倒是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作为医院的婆婆——卫生主管部门,执法往往执行不力,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这种《刑法》定罪不明、《执业医师法》执行不力,就不能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力、约束力,给医务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广泛的不良风气使得一般性的监督检查显得力不从心。乱收费、乱加价,医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卫生系统有一定的普遍性。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问题,有人归纳为:大城市比小城市厉害,大医院比小医院厉害,大科室比小科室厉害,科主任比一般医务人员厉害;有的乡镇医院,由于药品供应商变换频繁,医务人员干脆先拿回扣,后开处方单进行药品消耗,可见其更具普遍性。对这些不良风气,杀一已经起不到儆百的作用。更何况,对监督检查发现的一些问题也难以处理到位,经济处罚,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会出面干预;人员处罚,左右为难,难以责众。医药领域案件往往具有“窝案”特征,涉及人员比较多。如果对所有人员处理到位,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会引起或加速医务人员外流;如果对所有人员处理不到位,这些不正之风又何时才能休?!

三、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综合治理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努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按照中央纪委六次和省纪委八次全会的部署,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损害患者利益的不正之风又是三个重点纠风工作项目之一。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在医药领域体制、机制、法制建设目前不能到位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惩教结合、纠建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重拳出击,强力治理,切实遏制医药领域损害患者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患者的利益,以有效解决问题作出自己义不容辞的贡献。

(一)强化纪检监察宣传教育职能,改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纪检监察机关要有效防范医药领域的不正之风,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必须“关口前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在为医务人员构建廉洁从业的品德作风夯实思想基础上发挥促进作用。一是纳入“大宣教”格局。把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大宣教”格局,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树立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卫生系统廉荣贪耻风尚的形成。同时,在医院内部建立医德医风建设组织体系,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分工负责,学科带头人、老专家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不但授业解惑,还要传德育人。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由于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其功能的实现并不是立竿见影,需要一个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力求教育效果,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自觉抵制歪风,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三是建立职业道德建设档案。要通过建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档案,记录参加职业道德的建设情况和违纪违规等不良行为,并作出明确规定:凡不参加职业道德教育,或者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晋职晋级。

(二)强化纪检监察监督检查职能,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目前,惠及患者的政策措施已经制定不少,关键是落实不到位。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要通过组织监督检查,推动已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促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不断深化医药领域的改革,以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从而实现缓解患者的看病负担。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努力推动惠及患者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每年要组织联合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物价、工商等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医院的依法监管,增加检查的频率,实行事前、事中监督,增加检查的力度。二是开展个性化评议活动。要针对各医院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行风建设情况,设定不同的目标任务,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评议方法,使得检查考核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新闻记者,进行明查暗访,定期通报检查结果,以促进不正之风的全面好转。三是建立合理用药的评价公示通报制度。对每月使用量排前十位的药品进行分析评价,对连续两次用量排前三位的药品经营单位提出警告,对连续三次用量排前三位的停止其供货资格。各医院都应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组织人员对医生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对带有违规违纪倾向的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即时纠正不良行为。四是试行医院“药房托管”制度。医院定期通过招标,确定医药公司,委托经营药房。医药公司采购市级集中招标的中标药品,保证医院临床使用,并定期将药房经营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医院;禁止任何形式的回扣,否则不仅停止“托管”关系,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引导,实行有效监督,使这一制度的实施,确实能够切断医务人员与医药代表的联系,规范医生处方的行为方式,减轻患者的负担。

看病贵范文篇7

一、现状和原因分析

“看病贵”,首先是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病人不能承受,是严重的疾病风险给病人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安和焦虑的反映;其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效用判断”很低,认为所付出的医疗费用与所享受的医疗服务不相当。但是,患者又没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抱怨“看病贵”。我认为造成这一难堪局面的主要有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根本性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

(一)体制不健全

首先,卫生体制改革方向不明朗。政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解决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到九十年代以后将医疗卫生事业逐渐推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然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体现在医疗服务体制上,一方面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所有制结构逐步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另一方面,医疗服务机构的组织运行方式和行为目标也发生了全面变革。除私立机构外,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也都全面借鉴了以“放权”和“强化利益刺激”为核心的企业运行和管理方式,机构目标也从过去单纯追求公益目标转向全面追求经济目标。此外,对医疗服务各个层面的进入和退出限制全面弱化,价格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不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走向全面竞争。这样的体制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述医疗卫生体制的变革也带来了非常大的问题。其中最直观的是,技术水平的迅速增长加上医疗服务机构以及相关的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全面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出现市场化倾向。医疗服务费用全面攀升,直接导致了“看病贵”问题的出现。

其次,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尽管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仍然任重而道远。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公费医疗制度相比,目前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在城镇人口的实际覆盖比例更低,也就是说更多的城镇人口比以前更容易感受费用负担。就我市目前的医保政策来看,参保人员住院自付比例一般为40-50%,报销费用比例低使参保者也免不了对高额费用风险产生担忧。我市做为工业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较多,这部分人群他们大多没有医疗保障。虽然在全市农村人口中推行了新农合,但筹资力度小,保障能力不够。患病群众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对医疗费用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导致社会对“看病贵”反映激烈。

再次,医务劳动价值体现不合理。在原来的体制下,医院基本上是由国家全额拨款,医生拿固定的高于普通职工的工资,医院不得收取劳务费,而不收劳务费的部分则体现政府对患者的福利。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医院的投入越来越少,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国家只是给医院政策,医院自负盈亏,财政经常性补偿只能勉强维持医疗机构的人头开支,没有医务人员的劳务收费标准或者非常低的状况就显得荒唐了。医院逐步被推向市场.但是配套的机制没有建立和完善,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医疗服务收入和销售药品的加成收入。而长期以来,医疗服务实行低于成本的政府定价政策,医院要维持运行,就趋向于“以药养医”,让病人多住院,多接受高新设备检查,开展新特项目,这种激励机制导致过度用药、过度服务、过度检查,造成卫生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机制不合理

首先,政府投入总量不足。据全国卫生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群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政府投入不足,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目前大医院平均只有10%的经费来自国家,90%靠自己“各显神通”去挣,院长们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促使医生多看病,用多种责任制来激励医生。没有公共投入,公共产品自然成为无米之炊,政府负担是明显减轻了,但医院收费却大量增加了,必然加重群众的负担。

其次,医药和医用器材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原因之一是由国家物价部门核价的药品只占到我国药品总量的10%,其他均由市场定价。一些企业违规操作,导致市场确定的药品零售价往往高出成本价数倍。原因之二是替代药品泛滥。按现行药品定价办法,国家批准的新药可以高于成本定价,以鼓励研发新药。但一些企业把一些常用药品改头换面申报新药,替代降价药品,从而获得较高的价格。最近重庆市食药监局重点整顿“一药多名”和实行“选药权”,就是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原因之三是药品招投标机制不完善。在目前的这种招投标机制下,不仅增加了流通环节,而且加大了成本费用,“促销”所产生的费用也随之加到了药品中,药价节节攀升,背离了招投标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原因之四是医药代表这个特殊人群素质参差不齐,政策对流通领域的价格空间又使他们无孔不入,违规操作、商业贿赂行为导致药品价格虚高。原因之五是医院与药店、私人诊所购货渠道不同导致两者药品定价差异。同样的药品,医院必须开具发票才能做帐,并承担相应的税收。药店和私人诊所却可以在任一药品销售点购药,且可以不承担相应税收。客观上造成了医院的药品价格高于药店。原因之二是现行医院的药价加成机制,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医生开大处方。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时加成15-20%原本是国家作为一种对医院的政策性补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品种越来越多,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同类药品价格可能相差十几倍,这种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三)行业管理不足

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院的管理。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医务人员,少数人员因长期工资、福利较低,受利益观影响,致使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弱化,出现了开大处方、作大检查等倾向,加上医药销售企业的违纪和商业贿赂行为屡禁不止,使部分医务工作者产生逐利倾向,间接导致“看病贵”问题,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卫生的形象。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将保障国民健康放在首位,加大卫生经费投入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健康的劳动力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志。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卫生事业,把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发展放到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位置,医疗卫生指标应该成为我国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在加大卫生经费投入的同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职责,落实有关经费补助政策。

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上,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和基础卫生的投入;承担医院医务人员基本工资和基础设施、设备的全部经费;调整投资结构,重点扶持基本医疗、医疗救助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建设项目;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多渠道投资局面;正确引导公立及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积极增加卫生资源的总量。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体系机制和政策,增加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投入。

(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充分体现公平性,强化“人人获得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一是要确保所有人的基本健康,二是要突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这是未来的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和原则。

其次,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全面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指导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加快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在报销上的政策引导,分流大医院患者,使他们享受到“低价不低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再次,应同步推进保障体制建设,构建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应与保障体制建设同步推进,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议,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服务提供主体,通过政府直接财政投入,结合财力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包括基本检查手段和基本药物在内的基本服务包,通过补贴供方方式,免费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大比例补贴基本医疗服务(患者少量付费以限制浪费问题)。这一保障体制应当是城乡一体化的,覆盖全民的。在这一制度之上,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继续保留并通过进一步改革予以完善,以满足更多人的更高医疗需求。

(三)多管齐下严格控制药品价格

一是随着消费价格指数随行就市逐年调整医院收费标准,提高劳务收费和技术服务费用,逐步降低药品收入的比重,改变医院对“以药养医”的依赖性。二是建议进入医院的药品和医用器材全部由政府统一定价,避免市场无序竞争。三是要规范和改进集中招标制度,逐渐通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药品网络招标采购的方式替代目前的招投标机制,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四是体现公平,药监局、税务部门应加大对药店的管理和规范,缩小医院与药店的价格差距。五是实行医药代表准入制,坚决打击医疗单位与药商之间的药品销售提成、擅自提价等不道德行为和违规采购等违纪行为,努力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六是强化医院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针对特殊疾病制定相对统一的用药规范。七是探索按病种而不是按照实际的资源消耗付费的方式,控制相关费用。

(四)强化医院管理,纠正不正之风

明确发展方向,坚持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办院宗旨;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收费管理,降低医药费用;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同时,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广泛深入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努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减轻负担。

看病贵范文篇8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这次“两会”期间备受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代表、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些代表委员认为:看病难问题与国家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直接有关;看病贵、药价高表面上看是政府监管不到位造成的,但本质上是体制机制不合理造成的,不改变这种制度设计,不理顺医药卫生领域各种收入的分配关系,即使再加大监管力度,付出更多的行政监管成本,也难以在看病难、看病贵、药价高等问题上取得突破。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连续进行了次药品降价,但国家整体医疗费用并没有减少,因此来说,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单纯靠降低药品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药价高的深层次问题,多管齐下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鉴于此,笔者认为,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在药品包装上直接标示药品价格不失为有效降低药品价格的方法之一。

大家都知道,从宏观政策角度来说,药品价格实行国家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从药品流通微观角度来说,药品价格分为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还有一个不成文但客观存在的医院药房价。按照现行的药品流通体制,无论是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还是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通过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层层加码,有的药品到患者手中价格成倍的翻番,有的甚至翻成了天价。国家为了降低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价格,在药品最高限价的基础上实行政府招标采购,然而操作过程中无形又增加了一笔不菲的招标费用,这些费用最终又通过销售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还有就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商和广告人为了谋取暴利,相互勾结,擅自变更药品功能主治范围,肆意夸大药品疗效,高价销售药品坑害消费者。所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根本目的是利益驱动,根本原因是药品价格透明度不高。尽管国家价格主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了药品价格公告,但是群众对此真正了解和熟知的并不多,这就给了违法违规分子以可乘之机。

那么如何进一步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呢?笔者建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新修订“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增加“药品价格标识”条款。同时,对已经批准的药品包装重新进行审订,增加药品价格标识内容,并限令截止一定时间停止使用。具体来说,对于尚未正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只适用于临床实验而禁止上市流通的药品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定价原则依法核准药品价格,并在药品包装上直接标识临床实验价;凡属于国家定价的药品、标识出厂价和流通价(国);属于政府指导价的药品标识出厂价和流通价(导);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药品,标识出厂价和流通价(市)市场调节价由政府相关部门(发展改革委、物价部门)依法通过必要干预的方式,会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制定。药品零售企业通过销售利润返利的方式从批发企业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利润,药品生产企业与批发企业、医疗机构,批发企业与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通过销售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双赢。未设立药品批发流通环节的,药品零售企业直接通过销售利润返利的方式从药品生产企业或者其商处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利润,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通过销售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双赢。

那么,直接标识药品价格的方法的好处具体有那些呢?

⒈以透明度明显增强的药品生产、流通环节两价制取代原来透明度相对较低的批发价、零售价和医院药房价的三价制,既有利于价格主管部门监管,又有利于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和自我维权,杜绝了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层层加价的现象。

⒉促使药品招标由原来的价格为主,质量为辅的招标模式向质量第一的药品招标新理念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或者杜绝暗箱操作、收受投标企业回扣的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使政府药品招标采购行为不断得到规范。

⒊能够有效遏制虚假药品广告坑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发生。没有了肆意加价牟取暴利的空间,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商再也不会做赔本赚吆喝的傻事,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违法药品广告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疑难问题。

⒋有利于药品市场的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断得到规范。那些药品品种市场竞争力差、低水平重复生产的小型药品生产企业将会逐步淡出药品市场,从而激发企业提升药品研发和创新意识,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进而带动整个药品生产企业的良性发展势头,推动我国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我国药品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⒌能够有效规范医生职业行为,有效预防违背职业道德、滥用临床实验药品收取红包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有利于患者自主选择是否同意使用临床实验药品,依法维护自身健康权和经济利益。

看病贵范文篇9

一、资料与方法

第一,调查对象: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原州区的新农合管理机构,卫生机构和所属农民家庭。

第二,调查方法:采用按乡、村分层,单个抽样方法,以卫生院、卫生室、农民家庭为单位,在四县一区的每个县、区随机分别抽取1个乡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及300个家庭做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第三,调查工具:家庭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家庭类型、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参合”医疗合作的观念、认识、“参合”状况等。问卷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定。

第四,调查措施:调查人员培训调查实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调查人员与当地卫生机构配合,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进行了调查、访谈、考察。分别发出问卷共计1515份,当场全部回收。了解乡、村级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第一、二阶段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长效机制的对策路径选择意见。第五,资料整理:采用epinfo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管理,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的分析。

二、结果

固原市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工作于2004年在隆德县开展试点,2006年和2007年先后扩展到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泾源县。农民参合率由隆德县试点时的66%逐年提高,全市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达到84.50%、85.81%、92.14%、95.70%、96.50%。2010年,“四级包”服务已为1338606人次核销门诊1142.07万元,为184823人报销历年门诊医药费用494.44万元,为86519人报销住院医药费用9485.66万元。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由于宣传动员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受经济条件和农民群众自身素质及健康意识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农民参合意识淡薄;部分有户无人和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不能及时参加合作医疗;管理、服务不到位,农民信任度低,长效筹资机制尚未建立等,致使农民参合覆盖面还不够广,得不到医疗救助。

第二,由于部分乡、村卫生院(室)设备简陋,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农民就近就医的基本医疗条件;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学历低(如泾源县整体没有本科学历,只有自考专科、部分普通中专、部分成人中专,还有少部分是无学历的“赤脚医生”);年龄老化(个别村卫生员已过60岁,还在维持工作);专业不齐全,也无全科医生,部分人员无正式编制,不能安心工作,甚至村卫生室就一个工作人员,使得农民无法就近就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乡、村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素质偏低,人才断层的现象较为严重。

第三,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就医需求明显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数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及诊治疾病的范围日益扩大,对一些大病、疑难重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是次均费用增长的原因之一,但随着国家医疗收费标准的调整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存在一些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等诊疗行为不规范问题,是导致住院次均费用相对过去增长过快的另一原因。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的风险。

第四,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工作目前运行的模式要彻底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尽快缩小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有些单一和资源欠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指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负担。”笔者认为为了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步伐,应尽快重新调整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工作运行模式,统筹考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机制,真正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首先,整合目标。首先整合固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工作制度、管理机构、服务信息等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实施规范管理,创建医疗保险体制机制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支付结算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办服务统一,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其次,整合原则。1)坚持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实行“一制多档”的原则;2)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重点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基本医疗需求、兼顾门诊大项辅助检查费的原则;3)坚持与原有制度相衔接,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4)坚持城乡居民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引导参保居民主要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原则;5)坚持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

看病贵范文篇10

纯公共品就是在市场经济当中没有排他性、没有竞争性所使用的服务、商品,比如说是公路、国防、海尚灯塔等。公共资源就是有竞争性但却是不能排他的服务、商品,比如说是草原、空气、公共渔场等。排他性和竞争性之间是没有联系的,但是排他性不一定就有竞争性,而有竞争性也不一定会有排他性。有竞争性同时也有排他性的商品称作准公共品,比如说医疗产品、医疗服务就是准公共品,因为如果不支付费用就不会得到这些医疗服务,因此它也是具有排他性的。我国医疗体系可以分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这两类,而公共卫生说的就是控制传染病、精神卫生、防疫、防治艾滋病、卫生宣教等等,而公共卫生就是纯公共品,而这些也都是政府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内容和公共卫生是不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差异性是很大的。现在医疗费用越来越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是因为法律法规增多而造成的,可能是因为医疗保健业自身的活力而造成的,而政府参与到医疗保健业之中,这也是因为公平、效率这两个因素影响着政策。对于传染病的防治,政府关注的原因就是市场所提高的医疗保健是缺少效率的,而医疗保健也本身就是公共品,而公共品是整个社会的人不管有没有购买而都要用到的商品,但是私人品却是不具有收益、外部成品的一种产品。现在医疗保健业的市场失灵,而导致这样问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保险公司、医生、患者间的信息并不对称,通常患者都是按照医生建议的办法来选择治疗方法的,很多患者进到手术室的时候,自己都不了解接下来的治疗,因此患者的这种需求是依赖于、来自于供给者的,所以对这样的现象也极一定要选择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消费者为此花上过多的费用。

分析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看病贵、看病贵两者是矛盾的,因为当一种服务、商品价格高的时候,对于有能力获取商品的人来说是并不困难的,而因为价格贵,那么与之竞争的人也就会很少,这样对于有能力购买的人来说也就不会难。但是医疗服务、医疗商品两者却是相反的,一是现在的医疗服务、商品价格一直都很高,而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医院人满为患,而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人们需求是有刚性的,而医疗服务、商品是属于准公共品,那么这也就造成了现在医疗服务、商品又贵有难的局面。而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提高政府在卫生方面所支出的比例,医疗费用如果是个人来承担,那么人们的财富、收入多少也就决定了我们是不是必须要获取医疗保健服务,除非财富、收入在社会各个阶层当中的分配都是平等的,要不然这种经济部平等问题也就一定会转化成医疗卫生不平等,这样的话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对于当前现状,政府如果限制医生收入、收费标准,同时限制实行合格、资格的服务,那这样的服务补贴、价格奴役会让医疗市场的需求过剩。这其实就是非价格性的配给,比如说排队等候就是,那么提供医疗服务者就可以决定哪位患者需要先进行治疗,这样的话医院内也就挤满了很多排队检查的患者,从而出现看病难的问题,而也是因为在这里无法提高价格,那么需求、供给两者就不能用价格平衡,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也就需要其他的机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