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10 04:47:00

看病贵调研报告

**,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贵”问题,我委选择了部分地、州、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群众看病贵的具体表现

(一)医疗费用上涨较快,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区**年门诊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每人次104.87元,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每人次3404.11元,比**年分别增长68.8%和50.4%,年均增长13.7%和10%。**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99.96元,比**年增长51%,年均增长8.6%;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7%,医疗费用增幅超过了同期居民收入的增幅1.6个百分点。

(二)住院费用高。我们对部分地、县、乡级医疗机构今年上半年15种常见病种的住院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见附表),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医疗费用最高,平均每例为10365.48元;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医疗费用最低,平均每例为1165.36元。地州及以上医院的住院费用较高,乡级住院费用最低。顺产接生:地、州及以上医院平均为每例1551.55元,县级医院平均为每例1150.09元,乡级卫生院平均为每例470元;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地、州及以上医院平均为每例2775.88元,县级医院平均为每例2220.79元,乡级卫生院平均为每例1051.27元。

(三)部分药品价格仍然偏高,一些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仍有20%左右的降价空间,部分市场调节价的药品价格上涨了30%以上,心脑血管、骨科等患者使用的部分医疗器械价格在5000元至4万元。

二、看病贵的原因分析

导致群众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药费用持续上涨,一方面有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后导致的费用正常上涨,另一方面也有药品价格偏高、过度医疗及医疗服务乱收费等导致的费用不合理上涨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

(一)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较高,政府调控能力有限。据统计,药费占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的50%以上;占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43%。除了药费外,医用耗材费占患者医疗费用的比例较高,心血管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最高达到数万元。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方面,政府定价范围有限,价格调控能力较弱。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12%,占全部药品市场份额的40%左右;医用耗材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药品虽多次降价,但受体制、机制及各方面利益冲突的制约,许多政府定价药品价格还没有降到合理水平。对实行市场调节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还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二)体制和机制不合理,部分医院受利益驱使,过度医疗和不合理用药,很大程度上增加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机构长期实行“以药补医”的机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药品销售存在经济利益联系,药价越高,医院的药品收入越多,医院、医生的效益就越好。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19次降低药价,自治区也相应多次降低药价,政府定价药品价格不断下降。而且通过医院用药集中招标,药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走势是下降的。据统计,**-**年我区药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连续三年负增长,分别为-15.6%、-3%和-1.2%。尽管如此,同期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药费的增长率为2.1%、-1.1%和12.9%,住院患者人均药费的增长率为0.5%、-0.6%和10.9%。我们对部分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医生开大处方,用贵药、高档药,不用或少用价格低、降价幅度大的药品的现象普遍存在,三甲医院尤为明显。乱检查、过度医疗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部分医院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和评定等级,自筹或贷款买来购入大型医疗设备,造成大型设备的拥有量远超过本地区的需要量。为了收回成本,医院要求医生多做检查增加收入,甚至按开检查单多少提成,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增加了住院病人费用。通过对部分医院调查,近年来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中检查费的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三)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多数群众自费看病,是群众感觉“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我们对部分医疗机构调查发现,住院病人中享受医保的患者平均占总数的20%左右,大医院这个比例稍高些,县级医院不到10%,乡级卫生院的比例更低。享受医保的人群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少部分企业职工,大部分职工、中小学生、低保人员、失业人员,以及绝大多农民没有医疗保障措施,靠自费就医,这部分人群对看病贵的感觉尤为明显。

三、解决看病贵的措施

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协调,本着“齐抓共管、各司其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建立健全法制,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有:

(一)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试点,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保障农牧民去看病、看得起病、看好病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设施是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近年来自治区已筹资1.64亿元(其中国债1.33亿元,地方配套3116万元),用于42个县、市427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今后还要继续通过加大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自**年自治区正式启动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试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截至**年6月30日,全区开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市)54个(其中1个为自治区试点县),覆盖农牧业人口653.17万人,参合人数达550.44万人,平均参合率达85%。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精神,履行好发展改革和价格部门的职责,积极推进我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投入和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把患者从大医院向社区分流,降低医疗服务费用。近年来我区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区已有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价廉的医疗保健预防服务。今后将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通过调整现有城市卫生资源,以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的转型或改组改造为重点,统筹安排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推动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深入基层设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伸服务,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搞好项目建设。

(三)进一步研究医药利益脱钩政策。要把医药分业经营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彻底切断医院和医生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支出的比例,使其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据我们调查,财政拨款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三甲医院不足5%,地、州级医院在15-20%,县级医院在20-40%。政府应集中财力办好济困医院、平价医院等公益性医院,扩大公益性医院的比例和规模,以较低费用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其余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保障其正常运行。

(五)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管理,强化医药价格监督检查,积极研究探索医疗付费方式改革。一是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及时根据成本和供求变化等情况,降低价格偏高的药品零售价格,保持品种剂型规格间的合理比价关系,抑制企业不合理地改换药品剂型规格等行为,维持市场公平的价格竞争环境。同时积极探索鼓励临床必需、价格低廉、购买困难的常用药品生产销售的相关政策。二是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通过价格公示、公开曝光和劝谕等方式,引导企业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必要时应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干预。充分利用和发挥招标采购竞价作用,通过规定流通差价率等方式,压缩中间环节的价格空间,抑制市场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三是继续抓好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和医疗费用每日清单制度。四是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水平,适当提高手术、床位、诊疗、护理等项目的价格,降低过高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费标准,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五是积极研究探索医疗服务付费方式的改革,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常见病按病种付费等新的付费方式。通过改革,转变医疗机构诊治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施治。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的一年。自治区发展改革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任务,加强对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切实负起责任,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