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利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3:30:20

集约利用范文篇1

【位置面积】

*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由众多岛屿和礁石组成。岛屿及周围海域处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之间。东濒台湾海峡,所属牛山岛与台湾新竹港相距126公里(68海里);西与长乐、福清、莆田三地隔海为邻,与福清小山东相隔3.5公里(1.89海里),即将有大桥相连;南接兴化水道,与南日群岛对峙,北靠长乐海域,与白犬列岛相望。全县陆地面积约371.09平方公里(含滩涂面积62.9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64平方公里。主岛海坛岛为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

【地质构造】

*县域大地构造属于闽东火山断拗带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带。县内岩石均为中生代侵入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第四系海相沉积广泛分布在各海湾低地和平原。在平地和许多台地、低丘上,广泛覆盖着第四纪的风成砂。

【地形地势】

*地形属木兰溪与龙江丘陵台地平原岛屿区。侏罗纪后斯的燕山运动,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岩浆侵入伴随着强裂的断裂运动,明显地控制着县域地貌和海岸带的发育。在各种内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岛礁、港湾、丘陵与平原相间排列等多种类型地貌,而海岸带地貌的发育明显受北北东——北东走向的断裂控制,港湾众多,海岸曲折,港湾、半岛、岛屿的形态多具规则的定向排列特征。东海岸多港湾、暗礁;西海带多泥沙、海涂。

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67.13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其北部呈现南北走向的三条丘陵带,并间以松散的堆积平原。全县最高峰——君山,海拔434.6米。并列有200米以上丘陵7座和芦洋埔、至凤洋等平原。芦洋埔为县内最大的沙积平原,面积30.23平方公里。君山东有王爷山(196.3米)、大澳埔,西有龙头山(181.1米)和上攀洋、酒店洋。

海坛岛中部多有滨海平原,由风沙堆积物发育形成,有燕下埔、龙凤头埔、七里埔等。

海坛岛南部多低丘。海拔在100~250米之间的低丘有13座,为东北——西南走向和东西走向,间有远中洋埔和苍霞洋、东昆洋等海积平原。较高的山丘牛寨山海拔234.6米。

除海坛岛外,尚有125个岛屿和702个礁石,分布在海坛岛四周,较大的岛屿有屿头、大练、小练、东庠、草屿和塘屿等。

【地貌】

*地貌类型主要有丘陵、台地、滨海平原、湖泊、滩涂和海岸。

丘陵总面积159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42%,台地面积16.9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4.54%,滨海平原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5.5%。湖泊主要有海坛岛南部的泻湖——三十六脚湖,面积约1.9平方公里。此外,还有面积不大的已湖(大厝基村)、大湖(朴秀村)、剑湖(上攀村)、昆湖(昆湖村)等。滩涂面积62.92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48公里,具有基岩、沙质、泥质等多种类型。港湾、澳口284个,其中渔港22个,已建港口7处,可建港口10处。

【用地类型】

全县土地总面积371.077平方公里,包括农用地199.020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52.62平方公里和其它用地119.4473平方公里。农用地中,耕地是88.0009平方公里、园地是1.3883平方公里、林地是78.333平方公里,其它农用地31.298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城乡住宅用地是36.4265平方公里、交通水利用地是9.4384平方公里、其它建设用地是6.7551平方公里。

【气候】

县域地处亚热带,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的作用下,形成半湿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9.5℃,≤3℃的低温全年平均0.5天,≥30℃的高温全年平均为20.9~68.4天,年降水1196.2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罕见,日照充分。由于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加上地形走向影响,东北风影响强劲,台风频繁,年均风速6.3米/秒,属中国强风区之一。

【土壤植被】

*土壤为六大类:赤红壤、滨海风沙土、盐土、水稻土、红壤土、潮土。共同特点是植被稀疏,土层薄弱,养分含量少。

*森林植被种类少,结构单纯,多为逆行演替的人工植被。共有190种,隶属67科。农作物主要有甘薯、大小麦、豆类、花生、西瓜、蔬菜、花卉等。近年来,引进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在滩涂和岩礁上,生长着海带、鹅掌菜、海苔等153种海藻。牧草以旱生草本为主。

【矿产】

全县砂地面积82.3平方公里,已探明石英砂储约16亿吨。分布在芦洋埔、流水——龙凤头和七里埔——洋中澳。

花岗岩资源类型少,总量大。岩石资源分布面积142.67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约7.7亿立方米。

*四面环海,滩涂广阔,少雨多风,盐田多,产量足,质量佳。现有盐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二、*县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县在开发利用土地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不合理因素,主要有:

(一)利用率低。①从农业和农田来看,我县存在规模小、级别低,缺乏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田利用率低。②从住宅楼来看,由于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我县住宅楼普遍都是低层和小高层,高层建筑极少,土地利用率低。③从住宅使用率来看,存在大量废弃房,特别是农村地区,甚至出现无人村(如北厝大墓村),土地浪费惊人。④从工业用地看,我县工业少,由于长期受交通制约,工业难以发展,上楼工业区发展不理想,空置厂房多。⑤从旅游业及其它服务业来看,因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弱,旅游景区土地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布局不合理。由于缺乏超前的规划意识,存在短期行为和利益统筹问题,我县土地利用的功能布局存在很多问题。①公路网设置、道路级别问题。*很多路是断头路,且路面不够宽,引发交通问题。②旅游用地变住宅用地。该是用来搞旅游的演变成住宅地。③公共建设不够,如公园、体育场、广场、博物馆等缺乏,或数量不够,翠园虽位置中心,但进出口不够多,而且太小,发挥不了功能。④居民自建房问题。*到处都是居民自建房,因缺乏规划,缺乏统筹,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管理,存在楼间距太小、下水道缺失、无区域绿化、小区内道路不畅等严重问题。⑤养殖、区域规划不良。如水资源严重污染的竹屿口还在进行水产养殖。

(三)历史遗留问题多。①无证问题。现有一万多套套房未办理“两权证”,许多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至今没有审批手续。②“插花地”审批问题。③土地权属纠纷,许多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难以处理。④拆迁补偿问题。这是每个地区都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三、*县土地集约利用的工作思路

(一)更新和完善信息库为重任。

土地资源的信息更新较快,必须及时掌握,建立图、文、表各种形式,以利大开发之用。

(二)县域产业发展定位为重点。

当今世界,区域分工成为全球化的趋势之一,而自身产业定位成为重中之重,“入错行”将成千古恨,故*县域产业发展定位成为土地规划的重点。

(三)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不能忘。

在开发利用土地时,始终把握“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方向,并且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方案,做到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实用性。

(四)土地行政管理改革为突破点。

要想充分、合理、优化地利用土地,必须改革和完善土地,建立部门的行政管理,推动部门干部管理作风,理顺管理制度,依法行政。这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工作的突破点。

四、*土地集约利用措施和对策

根据*县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现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和对策:

(一)土地普查。组织人员,对*全县土地资源状况作统计和清查,包括土地种类、使用权归属、面积、使用率等,掌握土地管理的准确、全面和最新信息。

(二)功能区划。按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分功能区进行开发。

如可分两岸产业合作启动区、港口物流区、两岸农业合作区、商品房地产开发区、旅游景区等。如可在海坛岛西南部盐场区域,办成“两个市场”,即台湾商品展览中心和大陆名特优产品展览中心,还可创办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基地、办公基地和产区,另外,还可创办两岸合作的教育产业。

(三)交通配套。土地开发利用应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密切配合,总体部署,*现公路总里程522.9公里,20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水泥路,陆岛码头1座,海上客运航线12条。今后,应加快发展交通基础建设,制定“两个规划”、“六个项目”。“两个规划”即:*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县港口总体规划。“六个重点项目”即:1、长乐古槐至*高速公路。2、*环岛公路。3、*至台湾海上直航。4、加快建设*海峡大桥步伐。5、新建草屿海西补给基地。6、新建流水东庠大型深水码头。

(四)填海造地。世界上的沿海和岛屿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有大量填海造地的现象,香港、浦东就是很好的例子。*西部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有填海造地的先例。目前,在*部分浅海区域,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填海造地。

(五)旧城、旧村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必要保留部分有价值的古迹,凝固城市历史,如潭城镇五福庙、南街、詹功显故居、城关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但有些旧城,因保留价值不大,在阻碍现代交通和区域发展规划的情况下,应有计划地进行拆迁改造。

(六)土地整理。据调查,目前*大量农田开发层次低,长期以来属家庭联产承包制,所以没有形成大片高质量的农田,出现很多高低错落,道路、水利设施不畅,荒废地多的特点。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整理。这几年也取得一定成效。如在中楼、芦洋、流水、平原、潭城、岚城实施土地整理项目9个,面积约19000亩,其中新增耕地约1350亩,今后还要继续整理。

(七)开发无居民小岛。*目前有无居民小岛117个,可分批开发,先开发一些面积较大、拥有淡水资源和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相对较好的小岛,如大嵩岛、东甲岛、大屿岛等。

(八)林网改造。林网植被对土地利用意义极大,但目前我县林网植被分布存在不合理因素,具体原因和改造措施如下:

1、非海岸大片林区可改造成50m50m林网,既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又可充分利用中间地块发展蔬果。

2、在风沙影响大的平原镇、中楼乡部分农田林网太疏,有的距离二、三百米,抗风能力差,所以应植树造林,加密林网,才能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

3、在海岸地带,增造改造防护林,使其既防风固沙,又美化环境。

4、为弱化坟墓的视觉冲击,应有意识地植树造林,采取“障眼法”。

(九)政策调整

1、调整耕地保护区域。建议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由全省消化,*是岛屿,土地宝贵。耕地保护的红线将使土地无法价值最大化。

2、调整林地占补平衡区域。建议由省里统一消化平衡,否则难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3、调整建筑容积率。新区建筑应采层密度小、容积率大、层数高的原则,才可节约土地和提高品位。但海岸建筑万万不可高层,否则将挡观海视线。

4、土地出让要坚持熟地出让,不要搞生地出让,避免出现土地纠纷、闲置和无法交地的问题。

5、防止利用项目名义圈地。

6、努力解决土地热难点问题。如城关“插花地”审批问题、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区土地权属纠纷问题、隐形房地产分户发证问题以及闲置土地处置问题。

(十)土地流转。

目前,农民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面积小,使用权分散,而且荒废严重,不适应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长线投入,必须进行土地合理流转,既使土地资源利益最大化又保障和增加农户的收益。但目前我县土地流转存在认识不清、规模太小、管理不良、效果不佳等问题。所以要规范运作,加强管理。建议由县统一组织机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整理出成片土地,挂牌招商。

(十一)矿产利用

多年来,我县矿产资源(如花岗岩和海砂)的利用开发,出现如下问题:

1、政府对矿产资源的普查、了解不够,对信息量的掌握不够。多数是开发商发现资源,向政府索要开发权,而不是政府主动掌握资源进行招标。

2、矿产招标有先天弱点,故不够公开、公正、公平,影响政府收入,也不利于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

3、开发后恢复和保护不够,出现开发等于造就荒山的结果。

4、保护区和开发区区分不够明确。目前出现保护区多、无开发区现象,而石料和海砂又是现实需要,所以在利益的驱地劝下,偷采石、偷运砂成为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也增加了执法难度。

所以应建立主动开发、规范招标、环境保护、保护和开发同时进行的矿产利用措施。

(十二)行政改革。推行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软环境”建设。

集约利用范文篇2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31号)精神,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要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布局、产业布局以及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等,科学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按照控制增量、挖掘存量、合理布局、集约利用、保护耕地的原则,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村居民点向小城镇集中。进一步完善各类规划的编制审查程序,搞好规划之间的衔接。

城镇村建设要适度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城市、集镇和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新开工建设的城市主干道路用地红线宽度(包括绿化带)和游憩集会广场面积,小城市和建制镇不超过40米和1公顷,中等城市不超过55米和2公顷,大城市不超过70米和3公顷;2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游憩集会广场面积不超过5公顷,主干道路确需超过70米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应有专项说明。各类开发区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大规模商业零售等项目用地,凡新开发的建设区域,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外,其工业用地比例不得低于70%。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充分论证,优化设计,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二、严把土地供应环节

(一)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建设项目可研审批和核准前的用地预审工作。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发展改革等部门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

(二)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新增建设用地,要优先安排用于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合理安排公益性项目。严格执行国家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工业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迁址,确需迁址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将原有土地全部收回并重新处置。

(三)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凡新建和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规模予以核减。实行开发区投资强度最低标准,每亩土地的实际投入,部级开发区一般不低于150万元,省辖市的省级开发区一般不低于100万元,其他省级开发区一般不低于80万元。省辖市投资规模小于500万元的工业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可以通过租用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用地。对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的项目,不得建造单层厂房。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禁止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写字楼、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设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集约用地原则,调整有关厂区绿化率的规定,不得圈占土地搞“花园式工厂”。交通、电力、能源、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的用地面积,不得超出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

(四)认真做好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对各市已按批次批准农用地转用、征收的建设用地,实行土地供应年度检查考核制度,当年土地供应率未达到50%、2年累计土地供应率未达到70%的,省国土资源厅暂停办理其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审批手续,并按未供应土地面积相应核减该市下一年度的用地计划指标。各地在供应新增建设用地后,应及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未备案的,视为未供土地。

(五)加强建设用地供后管理。建设项目竣工后,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规划等部门应根据项目批复、规划、用地批复或土地出让合同等,联合对项目的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对未按有关批准文件或合同要求执行的,按规定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责任,依法收回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并收取违约金。

三、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一)鼓励利用存量土地。新上建设项目首先要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对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原则上不再收取或调整土地有偿使用费。

(二)科学整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新建住宅向规划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对废弃的“空心村”和闲置的宅基地等进行整理、复垦。加大对“城中村”的改造力度,鼓励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集中兴建住宅小区。腾出的土地除用于现有村民安置外,其余可用于城市建设用地。

(三)积极消化闲置土地。对出让合同生效或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布后满1年未动工建设的,或已开发建设面积不足总面积1/3的,或已投资不足总投资额25%且未经批准终止开发的建设用地,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责令其限期开发建设。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已闲置2年以上的,要依法予以收回。对停产2年以上,难以继续生产或转产企业的用地,要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

集约利用范文篇3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粮食主销区;浙江

1问题的提出

中央政府要求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这一要求强化了主销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责任。浙江是仅次于广东的我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目前的粮食自给率不足40%。随着中央强化对地方粮食安全责任的考核,如何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浙江面临的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的粮食总产量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2016年,浙江粮食总产量已不足20年前的一半,耕地利用模式变化是粮食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稳定粮食生产,浙江耕地利用模式唯有向集约用地方向转变。目的不同,对耕地集约利用的理解、评价和测度存在差异[1],地方政府基于分担国家粮食安全的视角,耕地集约利用的关注重点将会投向耕地利用效率特别是耕地的粮食生产效率,因而更多地从耕地的利用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来评价耕地集约利用;然而,耕地利用在微观尺度上是一种农户行为[2],按照舒尔茨[3](2006)农民理性经济人假设,农户收入最大化的个体追求,会使得众多农户增加对收益更高经济作物的投入或将向二、三产业转移,降低粮食生产投入,从而导致粮食产出下降。上述现象体现了耕地利用目标上政府和农户两者之间的冲突。本文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从耕地复种指数、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分析入手,从省级和市级两个尺度,分析浙江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粮食生产效率的变化,在揭示进入新世纪后浙江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并基于粮食主销区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视角,阐述相关政策启示,协调政府与农户在耕地利用目标上的冲突。

2省级尺度上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变化

2.1复种指数变化。复种指数是耕作制度研究中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4],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以及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多熟种植模式,通过提高耕地利用率,来增加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出。本文以耕地面积数据和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分别计算了2005~2014年间我国以及浙江省的耕地复种指数。由于2009年全国耕地面积数据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做出了重大修正,致使该年耕地复种指数出现异常大幅下降,为了便于比较,将研究区间划分为两个时间段,其中,2005~2008年,我国复种指数从127%增加到128%,2009~2014年,从117%上升至123%,年均增长1%。上述两个时段数据存在统计口径的差异,但计算结果均显示,我国耕地复种指数总体呈稳定上升态势,也反映了我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稳定提高态势。与全国总体上升态势截然不同的是,浙江的耕地复种指数快速下降,从2005年的146%下降到2014年的122%。耕地复种指数是反映耕地利用强度的指标,耕地复种指数下降,意味着单位耕地面积上投入资金、劳动力的下降,也意味着耕地对农户提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保障效用减少[5],农户将更多的资金与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移配置到收益更高的非农行业,复种指数降低是农户追求资本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浙江耕地复种指数的下降,反映了浙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降低的态势。非农就业机会增加,耕地经营比较收益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无疑是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的主因。浙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是传统的水稻一年两熟地区,1978年,浙江省双季稻与单季稻面积比例高达18.98∶1,到了2014年,上述比例只有0.40∶1,浙江水稻生产已变为单季稻种植为主。除此之外,耕地结构急剧变化、耕地整体质量下降也是这一时期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的原因。本世纪初,“土地折抵指标”等土地利用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浙江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大量优质耕地变为建设用地,而“上山下海”式的耕地补充方式导致的耕地质量整体下降以及新垦耕地基础设施的不完善[6],造成了耕地抛荒尤其是季节性抛荒现象的增多。调研显示,在抛荒的耕地中,立地条件差、肥力低、坡度高、蓄水弱且水利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新垦耕地比例最高。2.2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在浙江耕地利用集约总体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考察其粮食播种面积变化,是为了分析粮食生产在耕地投入中的变化状况,了解农户的投入偏好,厘清粮食生产中政府目标与农户目标间冲突的原因。2005~2014年全国和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总体状况,与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增长趋势不同,在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浙江粮食播种面积也持续下降,表明了浙江农户对包括粮食种植在内的耕地投入意愿持续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的降幅比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降幅更大,前者为14.94%,而后者为18.93%,这反映了农户耕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即投入粮食生产的耕地比重在下降,而投入非粮生产的耕地相应增加。调查发现,即便在划定的粮食功能生产区,浙江耕地非粮化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浙江省对于功能区耕地的种植结构有具体规定,但由于和经济作物相比,粮食种植收益低,上述规定难以得到严格执行。浙江粮食播种面积下降最快的时期是在2005~2007年,而2007年后的播种面积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这可能和浙江的“土地折抵指标”等土地利用措施在2007年被中央政府实质叫停有关。“土地折抵指标”政策使得新垦耕地快速增加,相应更多的优质“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新垦耕地无论是地力条件还是基础设施条件都不如被占用的“熟地”,农户在这类地块进行粮食生产,比较收益更低,这会降低农户对粮食生产的耕地投入,导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进而影响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直接结果是浙江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在“土地折抵指标”政策实施期间,2001~2007年,浙江粮食总产量下降了32.1%,和同期粮食播种面积的降幅基本持平。2.3粮食单产变化。粮食单产反映了单位播种面积上土地、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状况,通过考察粮食单产变化,可以从产出视角分析耕地集约利用状况以及粮食生产效率变化。结合浙江实际,粮食单产分析还可以考察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背景下,农户在粮食生产上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变化,并进一步揭示个体利益追求下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如何影响耕地的集约利用状况。2005~2011年,浙江的粮食单产总体是增长的,并在201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此后,粮食单产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2015年继续下降为5887kg/hm2,离历史最高位已越来越远了,也即从粮食单产看,2011年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上升态势,而此后的趋势是下降的。粮食单产是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投入状况的综合反应,土地主要是指土地质量的变化,多项研究表明,浙江的耕地质量总体是下降的[6,7],考虑到资本和劳动力对耕地质量存在替代作用,因而,2011年前浙江粮食单产增长是源于单位耕地面积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的提高,而耕地质量对浙江粮食单产呈现的是负向影响。由于农业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缺乏,近年来,浙江水稻生产“轻简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水稻生产“轻简化”主要是指以撒播为主的直播比例快速上升,直播稻用工少、劳动强度低,是一种劳动力替代技术,但直播稻是相对粗放化的耕地经营方式,影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水稻生产劳动力投入降低而带来的“轻简化”和“粗放化”可能是2011年后浙江粮食单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3市级尺度上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变化

3.1复种指数变化。为了考察浙江省各地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差异,本文依据统计数据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计算出浙江省各地2005年、2009年和2014年耕地复种指数。前文分析表明,浙江耕地复种指数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但2009年前后的下降幅度呈现出阶段性差异,2009年后降幅明显收窄,浙江耕地复种指数在2009年前后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区差异性。其中,2005~2009年期间,浙江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呈现比较明显的东西差异,浙西南地区的下降幅度远大于浙东北地区。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多,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会较低,农户为追求资本和劳动力效益的最大化,倾向于转向效益更高的第二、三产业[4],而这一时期的浙江,呈现出来的现象刚好相反,相对欠发达的浙西南地区复种指数下降幅度大大高于浙东北地区,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浙东北地区的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是传统的农业高产地区,土地耕作条件优于浙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相同的农业要素投入,能够获得比浙西南地区更高的经济收益;二是浙东北地区农民在本地获得二、三产业的兼业机会多,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则可以在本地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而浙西南农户更多的是跨地区向非农产业转移,兼业成本高,农户转向非农就业的比例反而更高。当然,浙东北和浙西南的内部各地区也存在差异,浙西南的温州经济发达程度和非农就业机会均不输于浙东北地区,复种指数下降幅度高于浙东北地区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率低;而浙东北的舟山,属海岛地区,户均耕地少,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总体收益低,较多倾向于转向渔业和二、三产业寻求就业机会,耕地复种指数下降幅度大。2009~2014年,浙江省各地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幅度均比2005~2009年的变化要小得多,从分地区变化看,浙东北下降幅度最大的依然是杭州和舟山,浙西南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也依然是丽水和台州,在指数逆势上涨的三个地区中,最为显著的是浙西南地区的衢州,指数提高了7%,2014年耕地复种指数为167%,仅次于杭州,略高于绍兴,其它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杭嘉湖平原的嘉兴、湖州以及宁绍平原的宁波。由此可以看出,耕地复种指数高、下降幅度低的地区都位于浙东平原以及浙西耕地资源禀赋最好的衢州。上述不同地区复种指数的变化状况表明,耕地自然本底条件、耕地质量是影响浙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基本因素。但总览2005~2014年,浙江11地区的复种指数都是下降的,表明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户更多向二、三产业转移是浙江省级复种指数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这和前文省级尺度的变化是一致的。3.2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由于浙江省级耕地复种指数在2009年前后变化的不同特征,为了分析浙江不同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下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特征,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了各地区2005~2009年以及2009~2014年两个区间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2005~2009年,浙东北和浙西南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差异反映在耕地播种面积上,又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浙西南各地区在复种指数快速下降的同时,粮食播种指数也出现不同程度地下幅下降;而浙东北各地区在复种指数下幅下降的同时,粮食播种面积却普遍提高,增长最大的两个地区是绍兴和嘉兴,分别增长了16.46%和10.17%。浙东北地区复种指数下降而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表明该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下降,但投入粮食种植的耕地面积却在增加,耕地复种指数下降可解读成农户追求劳动力效益最大化的结果[4],在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而非农就业相对缺乏的地区,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下降,农户为了追求耕地经济最大化通常会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经济作物种植,从而使得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但在经济发达、户均耕地面积少的浙东北地区,相对省工的粮食种植是农业劳动力缺乏下农户的理性选择,而将劳动力投入收益更高的二、三产业以追求劳动力效益的最大化。水稻直播、农业机械化等省工技术为延缓浙东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下降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浙北杭嘉湖平原稻区几乎全为直播稻[8]。浙西南地区这一时期的耕地复种指数也是下降的,且下降幅度比浙东北更大,表明浙西南地区农户也处于追求劳动力效益最大化的阶段,但由于耕地结构等有别于浙东北地区,直播栽培等省工技术并未在这一地区获得推广,加上农民兼业成本高,因而投入粮食和经济作物的耕地面积同时下降。2009年以后,浙江全省各地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的同时,粮食播种面积均出现较大幅度地下降,表明拥有耕地自主经营权的农民在成本约束下,为追求劳动力效益的最大化,逐步将更多的劳动力配置于非农产业,这给浙江稳定粮食生产与口粮自给率带来极大挑战。3.3粮食单产变化。粮食单产反映了单位耕地面积上劳动力、资本等的投入状况,基于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出2005~2009年以及2009~2014年浙江省各地粮食单产变化情况。在2005~2014年浙江粮食单产总体增长的背景下,在两个时间段,仍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特征。2005~2009年,尽管浙东北地区总体增长比浙西南地区的缓慢,但浙江各地区的粮食单产均呈现增长态势,表明单位播种面积上的资本与劳动力总投入在增加,由于科技替代劳力比较普遍,因而总投入的增加实际上是科技和资本投入的增加,直播等种植技术的推广,单位耕地面积劳动力投入其实是下降的。考虑到浙东北2005~2009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也是增加的,表明这一时期浙东北各地区投入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本和劳动力(科技替代)实现了同步增长,这是农户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到了2009~2014年,浙东北地区已有两个市的粮食单产出现了负增长,结合浙东北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的大幅下降,表明即便有水稻直播等省工技术的广泛采用,由于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空间收窄,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也停止增长了。有别于浙东北地区,2009~2014年,浙西南地区各市的粮食单产出现了较快增长,表明单位耕地面积资本、劳动力的总投入在较快增长,由于浙西南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是下降的,粮食生产中耕地投入和资本、劳动力投入变化出现了不同步现象,2009~2014年,浙西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了27.98%,粮食单产增长了9.7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一是种植结构的变化,这一地区山地资源多,一些粮食生产效率低的耕地不再种植粮食了,被用于经济作物种植或干脆抛荒、季节性抛荒,2005~2014年,浙西南耕地面积从66.29万hm2增长到96.49万hm2,增长了45.56%,但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却从123.65万hm2下降到117.12万hm2,下降了5.28%,这也是该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速度快的原因;二是浙西南劳动力不能完全转移到比较效益更高的二、三产业,一部分滞留在农村;三是土地流转加快,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会选择承包一些优质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粮食单产也大幅度提高了。综上所述,除舟山外,浙江东北部各地区在粮食播种面积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增长也趋于停滞,宁波、嘉兴等地已开始负增长;浙江西南部各地区粮食单产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但单产增长也是建立在播种面积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增长后,浙西南地区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已接近浙东北部地区,持续增长的难度加大。

4结论与政策启示

4.1研究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浙江耕地集约利用度和粮食生产效率总体处于下降状态,在2011年前,尽管粮食生产的耕地投入一直是下降的,但单位耕地面积粮食生产投入的资本与劳动力(含技术替代)是总体增长的,但此后,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均处于下降状态,导致耕地的粮食生产效率的下降。其二,区域尺度上,浙东北地区的耕地集约利用度下降幅度总体要小于浙西南地区;就粮食生产而言,浙东北地区与浙西南地区的投入结构存在差异,浙东北地区耕地投入的下降速度小于浙西南地区,但单位耕地面积的资本、劳动力投入已趋于停滞状态,而浙西南地区单位面积的资本、劳动力投入总体仍处于上升状态。4.2政策启示。其一,政府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与农民粮食生产收益。耕地自然本底条件、耕地质量是影响浙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基本因素,而农业比较收益低是浙江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因而,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需要提高农民耕地集约利用激励。按照舒尔茨的观点,传统农业原有生产要素的投资收益很低,提高农业生产率,关键是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3],除了土地之外,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还包括农业科技以及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的人等。政府可以通过耕地保护补偿引入现代生产要素:通过改良土壤等提升耕地地力水平;通过提高农田灌溉与机械化作业水平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民自身科技文化水平等,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粮食生产效率与农民粮食生产收益。其二,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生产规模效应,降低粮食生产劳动力的投入强度。建立从育秧、耕种、日常管理、收割以及运输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适应农村劳动力缺乏以及农民兼业耕地经营的要求。在经济发达、户均耕地面积少的浙江,相对省工的粮食种植是农业劳动力缺乏下农户的理性选择,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水平,适应农户追求劳动力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协调政府“要粮”与农户“要钱”二者之间的矛盾。其三,提高省级财政对粮食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下降是浙江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与口粮自给率的最大障碍,2010年,为了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浙江提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计划通过8~10年努力,建成53.3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在目前的粮食功能区建设中,省级财政投入只占小部分,大多数投入需要市、县、乡三级财政解决,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配套困难,应适度提高省级财政对粮食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李秀彬,朱会义,谈明洪,等.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6):12-17.

[2]吴郁玲,顾湘,周勇.农户视角下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50-55.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朱会义,李秀彬,辛良杰.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6):907-915.

[5]辛良杰,李秀彬,谈明洪,等.近年来我国普通劳动者工资变化及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8):1391-1400.

[6]姜和忠,徐卫星.土地利用困境的制度驱动与体制创新———以浙江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2(3):23-27.

[7]赵哲远,马奇,华元春,等.浙江省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11):55-60.

集约利用范文篇4

旅游产业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地扩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导致旅游产业用地矛盾,不合理地用地不利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旅游产业用地节约利用研究,为旅游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在旅游产业方面的研究都是集中在产业经济上,在土地部分的研究上较少,究其原因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的矛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产业用地研究任重而道远。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部分,却是关键的一部分。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将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云南省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产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的加快发展阶段、近10年来的培育支柱产业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1980年以来,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29.90%,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30%,2009年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3.14%,初步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云南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模式等原因,云南旅游产业还存在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国有旅游企业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不规范,资源与行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产业漏损,国际化水平低,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总体来看,尽管云南旅游资源的潜力很大,但旅游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深层原因在于思想观念落后、改革创新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云南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和2015年分阶段最终实现,国际资本流入和沿海产业转移,为云南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周边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把旅游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也对云南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云南唯一的选择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约用地主要是从保护土地面积的角度来说的,降低项目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集约用地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或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的行为。集约用地强调用地方式和强度,节约用地强调用地规模。合理的节约集约旅游用地规划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土地利用的粗放性、随机性和破坏性,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旅游用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可将旅游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减少改变用地类型的旅游项目占地规模,降低旅游项目用地中建设用地的比例,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变旅游用地利用方式,增加旅游用地投入,充分发挥旅游用地的潜力,提高其旅游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使旅游产业用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统一[1]。

3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旅游产业用地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云南省截至2009年,旅游产业用地总面积为657159.10hm2,其中建设用地占用61329.14hm2,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占旅游用地总面积的9.33%。云南省旅游产业规划基期建设用地总面积61329.14hm2,同时期云南省建设用地92.83万hm2,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仅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60%,比重较小,而2009年云南省旅游总收入810.73亿元,GDP6169.75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3.14%。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与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一致,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较小,旅游建设用地供应力度偏小,旅游投入不足,导致接待能力有限,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协调。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现有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而言,主要是进行内涵挖潜,增加投入产出,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提高集约利用程度;新增建设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避让基本农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草地等其他土地,并尽量减小用地规模[2]。

4构建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4.1建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对已建和规划建设的旅游建设用地进行量化。对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增加旅游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并优先考虑开发利用其他土地。对旅游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较低的地方,在建设用地供给政策上要吃紧,要求对其现有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加大投入和产出力度,提高其旅游效益。

4.2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丰富,选取指标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各指标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补充。

4.2.1科学性原则旅游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的选取必须要能科学、客观地反映旅游用地的各种特征。

4.2.2可操作性原则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各方面因素,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用地相关统计数据不全面,一些必要的影响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缺乏相关的统计,这给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评价因子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

4.2.3适用性原则所选指标在全省各州市之间应具有普遍适用性。

4.2.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评价尽量以定量计算为主,易于考核和评价,对个别难以定量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以利于评价的可操作性。

5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5.1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考虑影响云南旅游产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选取7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单位建设用地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单位建设用地接待海外旅游人次、地均建设投资、地均旅游收入、旅游建设用地地均旅游外汇收入、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投入产出比。层次分析法(AHP)[3,4]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算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各因素隶属关系由高到低表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人们的判断对各层次的元素进行比较判断,确定相对重要性,最后把各层次定量关系联系起来,得到总排序作为决策依据[5]。准则层和评价指标层各因子权重的得来均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对比法得来。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表1)。结合表1,参照云南省统计年鉴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表2)。

5.2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运用模糊变换原理分析和评价模糊系统的方法,它以模糊推理为主,将定性与定量,精确与非精确统一结合起来,这一方法是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于1965年首次提出[6~11]。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可以建立统一的隶属度函数,由于旅游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建立隶属度函数所需要的标准通过参照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研究者客观判断等方式最终确定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层的隶属度函数[12]。

结合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表2),可得出评价指标层7个因子的关于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及集约利用的隶属度函数值。以昆明市为例,根据隶属度并结合全省平均值,并计算出全省平均值的0.6倍和1.2倍为作等级划分标准,等级的划分标准是结合了全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的具体情况综合得出的。昆明市评价指标层各因素指标隶属函数值矩阵为:

6土地合理利用的措施建议

6.1加强引导

坚持旅游项目有保有压,积极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合理确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引导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向其他土地发展;提高闲置、空闲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积极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6.2加强积极有效地调控

启动配套的税费改革;实行旅游用地的资产化管理;协调旅游产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加大旅游线路统筹力度。

集约利用范文篇5

我市陆域面积小,土地资源有限,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问题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土地节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管理

(一)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守住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在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基础上,科学性、前瞻性地安排各类功能用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律不予审批。

(二)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根据上级下达的用地计划,结合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安排住宅、工业、基础设施等各类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供应土地,未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安排用地。

二、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行政、商服、居住、文化体育等设施用地,加快城市内二、三产业间置换步伐,统筹发挥社会资源集聚和共享效应。

(四)鼓励建设项目向空中和地下发展。经依法批准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的,建设单位可申请办理地下空间的土地使用权登记,不增收土地价款。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建筑高度和建筑容积率。对临城新区(不含长峙岛)、东港开发区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各类办公用房等项目,宜以小高层、高层为主。

(五)整合现有基础设施资源,合理安排新建项目规模。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守土地使用标准,严禁超标准占地和低效利用土地。交通、能源、电力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要充分论证,优化方案设计,科学选址,节约用地。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单门独户式办公用房,除有特殊要求外,新建办公用房原则上实行联建、合建。

(六)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从2008年7月1日起,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三、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七)适度提高工业项目供地门槛。工业项目容积率除安全、消防等有特殊规定或行业特殊要求外,在《浙江省工业项目用地指标(修订)》规定标准基础上,提高10%。对符合工艺及规范设计要求的露天生产场地、堆场,占地面积可作为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一般堆场面积不得计入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控制非生产性辅助设施的用地规模,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企业内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对安全、消防、行业(除船舶、机械、重化工等)及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不得建造单层厂房。新建工业项目应布置在市、县(区)政府已明确的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块内,其它区域占用耕地的原则上不予供地。对于占用多处土地的同一企业,其部分土地未按出让合同约定落实投资建设的,不予提供新的项目用地。

(八)鼓励企业运用技改等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符合城乡规划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利用现有用地提高容积率或建筑密度增加建筑面积,经依法批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实施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和余缺调剂,引进先进设备节约生产空间等途径将存量变为增量。

(九)鼓励在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块内按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在不改变功能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出租和转让。对新建标准厂房容积率在1.3及以上,且单幢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给予第三层及以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元的奖励。

四、积极推动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十)鼓励和引导农民联建合建公寓式住宅。城郊结合部区域农民建造住宅,推行以联建、合建等形式建造多层、高层公寓。拆迁安置用房原则上以多层、高层公寓为主,安置的建筑面积可适当提高,一般不再安排单家独户式宅基地。按照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原则,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结合建设项目的拆迁安置、撤村并点和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推进“小岛迁大岛建”进程,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集聚利用效应。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逐步清理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

(十一)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对宅基地整理、废弃工矿用地整理或村庄整治等复垦项目获取的复垦指标,其成本回收款标准提高至3万元/亩。通过标准农田建设获取的新增耕地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指标按2万元/亩标准收购。

五、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和滩涂资源

(十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低丘缓坡。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居则居”原则,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对未利用地等开发成为耕地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指标按2万元/亩收购。

(十三)加大滩涂围垦造地力度。从2008年起,对市以上审批的围垦项目,按实际围成面积的10%统筹补充耕地指标(不包括省滩涂围垦统筹补充耕地指标),市统筹补充耕地指标按4万元/亩标准予以收购。

六、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十四)建立建设用地批后跟踪管理制度,严把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关。经营性用地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公开出让时规定的设计条件使用,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条件。确有必要改变的,须经原公开出让方案的批准机关同意,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未经同意擅自改变的,一律按违章建筑处理。建立以投资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城建、国土、环保、财政、港务、经济开发区等部门参加的工业用地复核验收组。复核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土地变更登记和房产登记手续。

(十五)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建设项目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工业生产型企业允许整体依法转让土地和厂房。

(十六)加大闲置土地处罚力度。因土地使用者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格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的,依法无偿收回。闲置房地产用地按规定征缴增值地价。

集约利用范文篇6

近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做到既节约集约用地,又支持、保障和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导和调控,严把土地供应关口

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项目预审、用地规模、用途管制等方面把好土地供应关口。一是严格项目预审。坚持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对外推介前,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用地规模及性质、拟选址是否合规、环保能否达标、投资强度等方面进行前置审查。对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项目,才准许进入项目库,正式对外招商,以增强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落实效率。二是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对符合用地条件的项目,要求项目单位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使用量。例如在华能**电厂、**铝厂技改和配套的冷轧厂等项目的供地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使实际用地与原设计相比节约用地均达20%以上,仅这3个项目就节约使用耕地500多亩。三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在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用地与批次用地选址时,认真落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责任,首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尽量不占耕地,必须占的尽量少占,能用劣地的不用好地。如20**年在为总投资8亿元的声威水泥项目选址时,积极动员项目单位在靠近石灰石矿的荒山沟里选址建设。结果,该项目边造地、边建设、边生产,从一期到二期,生产与治理同步进行,用地与采矿统筹考虑,既解决了该项目建设用地、节约了耕地,又缩短了企业生产原料的运输距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又如20**年市重点建设项目**铝厂配套项目选址时,企业出于自身设施配套完善和运输距离的考虑,提出了就近占用基本农田的要求。市政府在坚决否决的同时,到该企业耐心宣传和解释国家土地政策,并组织有关单位在闲置工矿土地、未利用地和空心村中找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困难。目前,铝合金项目和2.5万吨碳素项目用地已在已搬迁企业的废弃场地中解决,热轧项目用地在**电解铝厂区内解决,12万吨碳素项目和冷轧项目也已向企业提供了多处选址意见,供企业选择。

20**年以来,市国土资源部门共审查用地项目100多宗,供应各类项目用地6**6.3亩,否定不符合规划的项目17个,要求减少用地规模的项目11个,减少用地1500多亩,有效的制止了浪费土地、粗放用地的行为。

二、内涵挖潜、“腾笼换鸟”,盘活城市闲置土地

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是集约节约用地、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全面清查、建立台帐。针对我市行政中心南迁至新区后原办公用地闲置、国有企业原划拨用地低效利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部分单位、企业存在闲置土地的状况,市政府组织了全面的清查核实,建立了载明项目名称、使用单位、位置、面积、用途等内容的存量土地台账,并定期复查,摸清了存量土地的家底。二是回收储备、逐宗盘活。对各类闲置未用、低效利用的土地,有计划地按照资产评估→制定收购补偿方案→市政府审批→完成收购纳入土地储备→公开投放市场的程序逐宗盘活。近几年来,已先后对市耐火厂、**宾馆片区、市工人文化宫片区、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局和武警**市支队等单位30宗270.45亩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处置22宗192.01亩,实现土地收益5352.8万元。近期,还要对20**年清查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69宗1420亩闲置土地有计划地分类处置。三是土地置换、“腾笼换鸟”。**是个老工业城市,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部分矿山企业的资源枯竭和军工企业的外迁等,不少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破产状态,企业用地大量闲置。但由于这些企业用地均属过去划拨用地,企业领导和职工“土地国有”的认识还不到位,企业长期形成的资产、债务、职工安置等难点问题很难迅速解决,利用这部分闲置土地,难度很大,必须统筹考虑,综合处置。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土地,我们尝试在这些闲置用地上安排新的工业项目,进行产权置换,既可盘活土地,又能解决新项目的配套设施,还可安排下岗职工,可谓一举多得。如市东风建材厂通过土地使用权置换,将企业原用地安排为声威特种水泥生产项目用地。既合理使用了闲置土地,又优化了产业布局。又如,考虑到即将破产的西北耐火材料厂有铁路专线、靠近石灰石矿山、又有熟练劳动力等因素,去年我们在该企业原用地安排了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三、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和土地整理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大力实施土地整理,这是增加耕地节约耕地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规划为龙头强化村庄建设和宅基地管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控制用地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农业、规划、国土等部门密切配合,组织、指导修编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做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移民搬迁、空心村改造、地质灾害防治”四结合,规范宅基地管理并合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在村庄建设规划实施中,将拆迁闲置旧宅和影响规划实施的构筑物后的新增用地,优先安排用于完善村内主干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修建“两委会”、“两基”、**派出所及健身广场等公益项目。

二是积极推进“空心村”治理。由于新建住宅、移民搬迁等,使农村出现了不少的废弃村庄——“空心村”,形成了对土地的浪费。治理“空心村”,对废弃的宅地进行复垦,既可增加耕地,又可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如去年实施的印台区印台乡东塬村二荒地和旧宅基地复垦项目,复垦整理土地480亩,新增耕地323亩,使该村人均耕地由复垦前的1.48亩增加到复垦后的2.1亩,人均增加耕地0.6亩,同时还提高土地的等级,改善了景观形象。过去4年我市已完成54个村庄土地整理复垦,新增耕地106**亩。去年,我们组织对全市未经整治的整体废弃村庄、“空心村”土地状况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摸清了废弃村庄、“空心村”分布及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185个整体废弃村庄、114个“空心村”的1.57万亩土地复垦整理的3-5年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实行“一村一策”,全面提速我市的“空心村”治理工作。

三是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我们已完成投资1.27亿元,在土地开发整理条件比较成熟的村镇实施了一批以基本农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等为主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309**亩,项目区田、水、路、林、村得到综合整治,耕地等级提高1-3级,耕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年度平均新增加了97.12万公斤的粮食产量,为农民增加直接收入951.78万元,农民年人均增加直接收入21元。

四、坚持实施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实现土地利用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由于过去矿山企业重开采轻治理现象突出,对矿山环境治理投入不够,导致正在生产、闭坑的矿山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乃至陕西的对外形象。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编制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总体规划、落实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同时以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三项工程”为抓手推进治理工作。这“三项工程”分别是:

1、210国道川口段石灰石废弃矿山环境治理项目。210国道是我省重要的南北通道,其**段的环境是我市重要的形象窗口。市政府连续五年,分五期工程,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完成了川口至市水泥厂废弃石灰石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将北市区南大门川口地区严重影响市容观瞻的石灰石废弃矿山遗留的245亩土地治理为城市绿地,使210国道川口段两侧环境明显改观。

2、**露天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露天煤矿是已停止开采的废弃矿。我市从2004年开始,先后实施完成了**露天煤矿北坑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一、二期工程和**露天煤矿废弃矿山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共治理地质环境严重恶化的露天采坑北坑及扰动区土地1804亩,修建小型湖泊1个,新增林地184.25亩、草地51.77亩,复垦新增耕地740亩。

3、史家河煤矸石山土地复垦项目。史家河煤矸石山距城区较近,同时存在滑坡隐患。经认真调研论证,我们因地制宜提出了史家河480亩煤矸石山土地复垦项目规划,并在省市两级财政的支持下,完成了史家河煤矿矸石山土地复垦项目。复垦新增耕地330亩,新增城市绿地150亩,彻底消除了三里洞东山区域的煤矸石污染和滑坡隐患。

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治理,已有2500多亩的废弃矿山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改观,实现了废弃矿山土地利用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土地供应“招拍挂”,形成节约用地约束机制

在强化规划、计划对新增用地实行宏观控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节约用地约束机制。

集约利用范文篇7

关键词:封丘县;“十四五”;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

1基本情况

封丘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南部,东经114°14'~114°46',北纬34°53'~35°14'。东与长垣市毗邻,南与兰考县、开封市隔黄河相望,西与延津县、原阳县接壤,北与滑县相接。全县东西长48.70km,南北宽38.20km,总面积1220.50km2。封丘县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北半部,属黄河流域。县域内有天然渠和文岩渠,天然渠、文岩渠出县境于长垣市大车集汇合,称天然文岩渠,东流至濮阳县境内注入黄河。

2存在问题

2.1水资源紧缺

封丘县多年平均(1956—2013年)水资源总量为21659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按2019年人口计算),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7,属于水资源紧缺地区。在时程分布方面,连续最大4个月(7-10月)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年内月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13倍;年际最大与最小径流量倍比悬殊,天然文岩渠大车集站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倍比达到18.80倍。在利用率方面,引黄过程与用水过程不匹配,境内无大型蓄水工程,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20%左右,造成“有水时不需要,需要时没有水”的情况,区域资源型、工程型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2.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封丘县现状人均用水量314m3,人均用水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万元GDP用水量225m3,高于全国及河南省万元GDP用水量。在生活用水标准方面,城镇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87L/d,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7%;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55L/d,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4m3,低于全国及河南省平均水平。农田灌溉为非充分灌溉,亩均用水量均低于全国及河南省平均值。因此,从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生活用水标准及农业用水标准等指标综合来看,封丘县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不高。

2.3非常规水资源开发程度偏低

封丘县再生水和雨洪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虽然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处理后的再生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2019年为例,封丘县再生水利用率不足25%。此外,由于缺乏相关规划和工程设施,雨洪水利用程度同样偏低。

3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总体思路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推动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有利于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必须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封丘县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总体思路是:以“建立封丘县人与水和谐共处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坚持系统观念,在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按照“拦蓄地表水,用好黄河水,用足南水北调水,保护地下水,用好再生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结合水资源合理配置成果,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提出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和利用方式,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4有关问题的若干思考

4.1关于水资源节约问题

水资源的节约要坚持减量化。必须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结合封丘县实际,在农业节水方面,加快大功、辛庄2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进度,按照“安全灌区”、“节水灌区”的总体要求,以确保灌区水资源安全、供水体系安全,提高水利用系数为目标,依托灌区既有工程基础,以亮化提质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田间高效节水体系、智能化体系和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灌区安全供水、高效节水;在工业节水方面,重点推进提升高耗水工业用水效率,开展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进节水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城镇生活节水方面,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持续推广节水器具普及率。

4.2关于水资源集约问题

水资源的集约要坚持乘量化。受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启发,水资源领域的集约利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集中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水资源应当作为一种整体而非分散式的投入利用。结合封丘县实际,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用水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天然渠、文岩渠及其支渠等现有河道的调蓄功能,谋划一批增容量、扩功能的集约水源工程。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中,首先在思路层面,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系统效率为核心,改变传统水资源区域利用模式,建立流域整体集约利用思维,实现水资源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其次在技术层面,在摸清区域水资源条件、供用水现状和规划水平年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水资源系统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等若干水资源集约利用指标,科学布局水源工程,推进集中取水、分质供水、串联用水,实现先看后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4.3关于“四定”问题

水资源的“四定”要强化刚性约束,严格水资源精准管控。必须突出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结合流域水安全保障规划、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提出县域“十四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约束性指标体系。结合封丘县实际,“四定”中的“度”如何把握,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确定。总体来讲,要坚持对标先进和立足实际的统一。既要对标国际、国内同类地区先进用水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评价标准,又要立足实际,建立用水总量、效率红线、关键描述指标与考核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科学合理确定“十四五”县域各乡镇的水资源“三条红线”。具体来讲,其一,要摸清水资源和取水工程家底。结合第3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摸清各行政区和各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资源底数。结合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摸清取水工程底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严格监管夯实基础。其二,要明确区域可用水量。按照“能分尽分”的原则,将主要河流可用水量细化分配到有关乡镇、有关取水工程,明确各行政区域和主要河湖可用水量。选取重点河流和主要控制断面,研究确定生态流量管控目标和具体措施。其三,要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域内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过境水、外调水等水资源,科学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用途管制、分质供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4.4关于水资源安全问题

保障水资源安全要完善区域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举,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供水、用水、节水、治污、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在不同区域、不同用水目标、不同用水部门水量与水质的统一、合理调配。在供水安全方面,一要加快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在对现有水闸、泵站等工程加固、改造和挖掘配套,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基础上,有序建设大功引黄调蓄、青龙湖引黄调蓄、橡胶坝等重点水资源保障工程,做好当地地表水、地下水、中水、黄河水、南水北调水等多种水源的优化配置。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工程建设。通过综合考虑水源水质、供水保证率、建设及供水成本等各种因素,以南水北调水作为主水源,黄河水作为备用水源进行水源置换较为适宜,既是解决地下水氟超标的有效途径,又是治理地下水“双超载”的根本措施。三要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建设完善区域雨水收集设施,加强污水净化回用,着手开展雨洪资源利用潜力评价、雨洪资源可利用量和综合利用效应评价,提出雨洪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为解决城市内涝、生态用水不足等问题提供思路。在保障河湖生态安全方面,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一方面要保流量,科学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完善生态水量监测预警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水工程调度,严控水资源开发强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水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另一方面要抓建设,结合“百城提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城乡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承载能力相适应,打造水系完整、水流通畅、水质良好的现代水生态格局。

4.5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

建立科学完备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实现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强有力保障。结合封丘县实际,一是要强化“三线”管理。严格执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为水资源开发划出上线;严格水资源用途管制,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落实总量和强度“双控”,为水资源利用划出红线;科学确定河流水量分配和河道生态流量,为水资源管控划出底线。二是要用好经济杠杆。对于居民阶梯水价,建议提高1、2档水价价差,并适量减少第1档用水量,以增加水价提升对居民节水行为的影响;对于工业用水水价,根据万元GDP用水量等用水效率指标调整工业用水的水资源费,以调节工业用水需求;对于农业用水水价,通过有利于节水目标的农业用水补贴方式激励农业节水。三是要坚持数字赋能。以规模取用水户、取水口和主要河流断面为重点,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控、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区域水资源动态管控。以探索全县水利“一张图、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打破业务信息条块分割,逐步建立覆盖河流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综合监管平台,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为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提供智慧化决策支持。

5结语

从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角度出发,水资源问题是决定因素。研究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对于封丘县实施四水同治推进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管理等层面提出了若干思考,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但研究成果是初步的,个别关键问题,如定量测度水资源的集约节约、风险控制在水资源安全中如何体现等,需要深入系统再调研、再论证。

参考文献:

[1]李国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写在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到来之际[N].人民日报,2021-03-22(10版).

[2]夏军,石卫.变化环境下中国水安全问题研究与展望[J].水利学报,2016,47(43):292-301.

集约利用范文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

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集约利用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为重点,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手段,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策,调动用地主体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从严从紧管理,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立足省情,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优先位置,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统筹城乡用地,控制增量,着力挖潜,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坚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坚持科技创新,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用地和管地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监察,切实落实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严格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三)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性控制作用。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都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对正在报批或修编的相关规划,要根据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进行审查或调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地区,有关建设应主要通过挖掘存量建设用地解决,确需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新增建设用地的,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对现行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四)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科学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统筹协调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对已纳入国家有关规划和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大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用地需求;对市以下规划建设的交通、能源、环保、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安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五)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城市规划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建设用地要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严格执行人均用地、用地结构等城市规划控制标准,合理确定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要优化设计,科学选址,严格按照建设规模、类别及相关控制指标等规定供地。

(六)加强各类开发区用地管理。开发区用地必须纳入所在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规划设立各类开发区。开发区的用地规模必须控制在经国家审核公告的范围内,确需扩区的,应在对开发区用地效率进行评估并符合扩区条件的基础上,按法定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省国土资源厅要建立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工作。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工业类开发区内的生产和基础设施用地比例不得低于70%。各类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统一规划,集中安排行政管理用地,合理布置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七)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从严控制占用耕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行分类下达、突出重点、区域平衡、奖励挂钩的管理方式,建立用地计划执行评估制度,对集约高效用地的地区,在指标分配上给予适当优惠。要通过加强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执法检查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确保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实施。各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不得突破上级政府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要核减该地区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三、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八)实行供地目录制度。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等限制性产业项目用地,坚决禁止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赛马场、各类培训中心项目用地,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用地。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发展改革委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的要求,适时调整完善限制和禁止供地政策,对禁止类项目严禁供地,限制类项目必须符合准入条件,鼓励类项目也要节约集约用地。

(九)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审改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凡与土地使用标准不一致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要及时修订。要采取降低路基高度、提高桥隧比例等先进节地技术,降低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用地和取弃土用地标准,尽量减少占用耕地。

(十)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出台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依据规定的行业、产业用地控制标准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对超标准用地的,要核减用地面积。根据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部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不得低于2400万元/公顷,省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不得低于2000万元/公顷,其他工业园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不得低于1500万元/公顷。对进入开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小于500万元的项目,一般不再单独供地。工业项目的建筑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0.8,建筑密度一般不低于35%,绿地率一般不高于15%,并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内的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圈占土地搞“花园式工厂”。

(十一)强化对建设用地项目的审查。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供应土地,坚决杜绝假借项目建设名义圈占土地。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型建设项目可以预留规划用地,但必须根据其实际到账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申请扩建的用地单位,要优先使用自有建设用地,核定供地面积时,要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量一并计算。教育、工业、科技等项目用地范围内原则上不得建造成套职工住宅、宾馆和招待所等设施。

四、积极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十二)全面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各地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主动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利用强度、综合承载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低效利用的土地和空闲、闲置土地,要明确利用方向,采取措施促进土地提高利用的效率。普查评价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具体实施,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调控建设用地总量的重要依据。

(十三)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政策。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鼓励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对利用城镇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项目,市、县政府可按照有关规定减征、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金融机构和资产经营公司抵贷的土地,要区分情况,按照“以用为先”的原则,采取政府收购、统一出让的方式重新安排使用,出让收益可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对司法机关查封的土地,经法院同意,统一由政府组织拍卖,拍卖所得可部分用于偿还债务。鼓励企业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利用存量土地采取联营、嫁接等方式进行合资合作经营。

(十四)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土地继续归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使用;已实施征地满两年未供地的,在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时扣减相应指标。对因土地使用者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满两年的,依法无偿收回;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收取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对因规划调整等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应通过协商和合理补偿,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纳入政府储备或安排临时使用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对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行为造成的闲置土地,可以按实际支付土地取得费用的比例折算,确定相应的土地给原土地使用者,其余部分由政府收回。

(十五)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做出规划,引导和鼓励将适宜建设的未利用地开发成建设用地。依法开发利用滩涂、苇地等未利用地和废弃盐田,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拓展用地空间。积极复垦利用废弃工矿地,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以及经核准报废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应依法及时收回,重新安排使用;除可以继续划拨使用的以外,经依法批准由原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的,按市场价补缴地价款。要严格落实被损毁土地的复垦责任,今后,国土资源部门在批准建设用地、临时用地或发放采矿权许可证时,责任单位必须依法足额缴纳土地复垦费。

(十六)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增加容积率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标准的部分,不增收土地价款。财政、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税收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大力发展城市立体交通。新建、改建大型商场和住宅小区,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地上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依法予以保护。

(十七)积极稳妥推进旧城区改造。旧城区改造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期成片集约开发,严格控制零星开发建设,同时要防止大拆大建。开发范围内的零碎地块应与周边土地整合后,再依法进行处置。对城区内黄金地段的工业企业,要有计划地搬迁到工业园区,腾出土地发展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地段土地的经济价值。结合城市建设,逐步对“城中村”实施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应依法征收,合理补偿,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十八)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划拨用地目录》,从严控制划拨供地范围。省国土资源厅要根据国家供地政策,抓紧制订《**省划拨用地目录》。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年底前,先行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非办公用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经营性用地、发生出租或改变用途的原划拨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相关用地的有偿使用工作。

(十九)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对工业和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包括配套的办公、科研、培训等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严格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公开出让,严禁以其他任何形式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共同制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拟定出让地块的产业类型、项目建议、规划条件、环保要求等内容,作为工业用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统一制定并公布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严禁用地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圈占土地,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二十)规范国有土地协议出让行为,加强划拨土地供应管理。国有土地需确协议出让的,其价格不得低于《**省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标准》,严禁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或以各种补贴、返还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市、县政府可以在不低于省政府出台的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地价与土地集约度的调节系数,对利用率较低的项目适当提高供地价格。协议出让土地要向社会公示有关土地的位置、用途、面积、土地使用条件和价格等信息。对以划拨方式供应的土地,除有保密要求的外,要将项目名称、土地使用权人、地块位置、面积、空间范围、土地使用条件、开竣工时间等信息向社会公示。

(二十一)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规划条件和宗地规模。土地出让前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供应方案,明确容积率、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规划条件一经确定,不得擅自调整。擅自改变或擅自批准改变规划条件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要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控制开发建设周期,防止产生新的土地闲置,防范开发企业“圈占”土地。沈阳市、大连市主城区房地产开发用地每宗地不得超过20公顷,其他省辖市不得超过15公顷,其他地区不得超过10公顷。对已供土地,要督促用地单位及时开发利用,形成有效供给,确保节约集约利用每宗土地。严格执行每宗地开发建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的规定。

(二十二)切实落实房地产市场土地调控政策。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各地要优先保障住宅用地供应,优化住宅用地结构。供应住宅用地要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严控低密度、大套型商品房土地供应。

(二十三)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要严格约定建设项目投资、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对非经营性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应约定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依法出让。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二十四)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储备建设用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并将批而未供、闲置、空闲、低效利用土地优先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储备土地出让前,应妥善处理土地的产权、安置补偿等法律经济关系,完成必要的前期开发,形成建设用地条件。土地前期开发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实施单位。经过前期开发的土地,依法由市、县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出让。严禁未经拆迁安置补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等程序而直接供应土地,发放建设用地批准文件。要落实土地储备资金来源,控制土地储备规模,确保土地储备资金专款专用。

六、切实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十五)强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利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使用土地审批手续及规划建设许可手续。严禁突破或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用途,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当前,要从严控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在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指导、督促编制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合理划定村镇发展和撤并复垦范围。

(二十六)严格控制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的范围和规模。除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等三类用地可以使用农民集体土地外,不得批准其他项目使用农村集体土地。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租)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要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村内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不占或少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如使用已承包土地的,应当先征得承包方的同意,并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各地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试点中,要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

(二十七)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要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采取鼓励措施,积极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要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居民点为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助。

(二十八)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标准。各市、县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人均住宅面积等相关标准和宅基地申请条件,控制农民超用地标准建房。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得批准宅基地。要逐步清理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不得再批准宅基地。

(二十九)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各地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对三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分布、面积、用途和权属。重点对各宗地是否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建设项目是否经合法审批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清理出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要根据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七、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三十)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要对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执行实施全程监管,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供地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的要求,及时、上传信息,定期开展土地市场分析和土地开发利用情况评价等相关工作,研究完善土地调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

(三十一)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各类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用途使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要将建设项目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时,应由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建设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凡投资强度、规划建设条件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约定标准的,必须责令限期整改到位。没有国土资源部门的检查验收意见,或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三十二)强化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监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建设用地情况的执法检查,重点查处严重破坏、浪费、闲置土地资源,严重违反规定国家产业政策、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案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信息沟通,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有关部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和核准融资,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滚动授信;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违规提供贷款和核准融资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十三)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要制订并落实新增建设用地供地率标准,对新增建设用地供地率不足70%的地区,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直至暂停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要统一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促进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行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公布,并与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相挂钩。

集约利用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