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5:34:50

脊髓范文篇1

本组32例,其中颈髓损伤4例,胸腰段损伤28例,完全性截瘫9例,不完全性截瘫23例。

2康复护理

2.1压疮的预防压疮是脊髓损伤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特别难治,因而预防极为重要,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2.1.1防压训练平卧休息时定时翻身,变换体位,可用气垫床或海绵垫床来减少受压,对骨性突出的部位尽量减少压迫。坐位时要定时用手撑起(每隔1~2h),使臀部悬空减压,不能做支撑动作时可左右转动代替支撑或用各种软垫分散坐压。并进行感觉代偿功能训练,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因感觉功能障碍丧失了长时间久坐后自觉变换体位来减压的感觉性功能,因此可运用大脑、手、眼来替代感觉,通过训练使大脑能经常想“我不知道痛,不能久坐,要动动体位”,双手定时撑起来帮助体位变动,双手经常抚摸受压部位是否发热、发硬,是否破溃,眼可通过镜子查看受压部位的皮肤颜色[2]。

2.1.2局部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清拭皮肤1次/d,会阴部随时温水清洗,保持干燥,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勤按摩,改善血运。翻身时避免拖拉。

2.1.3全身管理经常洗浴、沐浴,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摄取高蛋白并营养平衡的饮食。防止偶发事件,如:洗浴、吸烟、烹调、热风机、热水、热的食物等对皮肤造成的损伤。

2.2预防泌尿系感染由于膀胱功能障碍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易引起上行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反复发作严重时可致尿毒症,甚至死亡。

2.2.1无菌间歇导尿通过叩击手压加腹压不能排尿者、残余尿多者、尿失禁者,可行无菌间歇导尿,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为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

2.2.2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忌用塑料袋或接尿器长时间留置,至少2次/d清洗会阴部并随时擦干。

2.2.3饮水指导使患者了解饮水与排尿平衡的关系和重要性,每日饮水应在2000ml左右,当尿液浑浊、出汗、夏季天热、发热时要增加饮水量,避免咖啡、碳酸饮料、果汁等,因其可引起食欲不佳,影响规律的饮水量。

2.3肠道的护理脊髓损伤的患者90%出现排便异常,便秘为其主要特征,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2.3.1心理护理由于排便需要他人帮助,患者常焦虑、紧张、恐惧、有时悲观失望、不思饮食或拒食。要通过耐心地劝导,与患者一同分析病情,使患者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合理饮食与情绪对预防便秘,使患者能够面对现实,消除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2.3.2饮食护理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2500ml。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韭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还要搭配脂类食物,适当增加花生油、豆油、香油等油脂的摄入,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酒类。食饵法如以黑芝麻、杏仁、胡桃肉等研末冲蜜糖服[3]。

2.3.3腹部按摩每日清晨饮水后30min及餐后30min做腹部按摩。至少3次/d,10~20min/次。定时排便。

2.3.4站立训练及带支具站立、行走训练,通过训练,借助重力可促使肠蠕动,有助排便。

2.3.5药物护理配合使用药物通便,如:便乃通茶、四磨汤、番泻叶、多潘立酮等,选择其一。应用药物因人而宜,观察用药后效果,开始应小剂量。必要时开塞露3~4支,用一次性尿管自肛门缓慢插入15~18cm,将开塞露经尿管末端缓慢注入。

2.4预防废用综合征由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功能丧失,长期制动易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骨质疏松等,因此肢体功能训练应贯穿患者的一生。

2.4.1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包括已瘫痪与未瘫痪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特别强调未瘫痪部位的主动运动,如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同时可在仰卧位或俯卧位积极锻炼腰背肌。做好患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2~3次/d,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及肢体的良肢位。

2.4.2站立及行走训练,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借助辅佐工具,如双杠、支具、四腿拐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如每天站立及行走能达到2h以上,将可防止骨质疏松[4]。

3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能够站起来,而是希望能够改善大小便功能,不在发生压疮,防止骨折等,因为这一时期他们包含着并发症的痛苦,并深深的认识到并发症带来的危害比不能站立严重的多,并会危及生命。通过笔者以上的精心指导及护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痛苦。

参考文献

[1]周天健,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9.

[2]候春林,钟贵彬,范肇鹏.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策略.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3):225.

[3]朱虹,王立新,李辉,等.老年人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护.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5.

[4]周天健,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34.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期的护理

脊髓范文篇2

本组32例,其中颈髓损伤4例,胸腰段损伤28例,完全性截瘫9例,不完全性截瘫23例。

2康复护理

2.1压疮的预防压疮是脊髓损伤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特别难治,因而预防极为重要,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2.1.1防压训练平卧休息时定时翻身,变换体位,可用气垫床或海绵垫床来减少受压,对骨性突出的部位尽量减少压迫。坐位时要定时用手撑起(每隔1~2h),使臀部悬空减压,不能做支撑动作时可左右转动代替支撑或用各种软垫分散坐压。并进行感觉代偿功能训练,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因感觉功能障碍丧失了长时间久坐后自觉变换体位来减压的感觉性功能,因此可运用大脑、手、眼来替代感觉,通过训练使大脑能经常想“我不知道痛,不能久坐,要动动体位”,双手定时撑起来帮助体位变动,双手经常抚摸受压部位是否发热、发硬,是否破溃,眼可通过镜子查看受压部位的皮肤颜色[2]。

2.1.2局部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清拭皮肤1次/d,会阴部随时温水清洗,保持干燥,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勤按摩,改善血运。翻身时避免拖拉。

2.1.3全身管理经常洗浴、沐浴,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摄取高蛋白并营养平衡的饮食。防止偶发事件,如:洗浴、吸烟、烹调、热风机、热水、热的食物等对皮肤造成的损伤。

2.2预防泌尿系感染由于膀胱功能障碍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易引起上行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反复发作严重时可致尿毒症,甚至死亡。

2.2.1无菌间歇导尿通过叩击手压加腹压不能排尿者、残余尿多者、尿失禁者,可行无菌间歇导尿,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为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

2.2.2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忌用塑料袋或接尿器长时间留置,至少2次/d清洗会阴部并随时擦干。

2.2.3饮水指导使患者了解饮水与排尿平衡的关系和重要性,每日饮水应在2000ml左右,当尿液浑浊、出汗、夏季天热、发热时要增加饮水量,避免咖啡、碳酸饮料、果汁等,因其可引起食欲不佳,影响规律的饮水量。

2.3肠道的护理脊髓损伤的患者90%出现排便异常,便秘为其主要特征,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2.3.1心理护理由于排便需要他人帮助,患者常焦虑、紧张、恐惧、有时悲观失望、不思饮食或拒食。要通过耐心地劝导,与患者一同分析病情,使患者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合理饮食与情绪对预防便秘,使患者能够面对现实,消除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2.3.2饮食护理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2500ml。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韭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还要搭配脂类食物,适当增加花生油、豆油、香油等油脂的摄入,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酒类。食饵法如以黑芝麻、杏仁、胡桃肉等研末冲蜜糖服[3]。

2.3.3腹部按摩每日清晨饮水后30min及餐后30min做腹部按摩。至少3次/d,10~20min/次。定时排便。

2.3.4站立训练及带支具站立、行走训练,通过训练,借助重力可促使肠蠕动,有助排便。

2.3.5药物护理配合使用药物通便,如:便乃通茶、四磨汤、番泻叶、多潘立酮等,选择其一。应用药物因人而宜,观察用药后效果,开始应小剂量。必要时开塞露3~4支,用一次性尿管自肛门缓慢插入15~18cm,将开塞露经尿管末端缓慢注入。

2.4预防废用综合征由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功能丧失,长期制动易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异位骨化、骨质疏松等,因此肢体功能训练应贯穿患者的一生。

2.4.1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包括已瘫痪与未瘫痪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特别强调未瘫痪部位的主动运动,如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同时可在仰卧位或俯卧位积极锻炼腰背肌。做好患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2~3次/d,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及肢体的良肢位。

2.4.2站立及行走训练,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借助辅佐工具,如双杠、支具、四腿拐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如每天站立及行走能达到2h以上,将可防止骨质疏松[4]。

3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能够站起来,而是希望能够改善大小便功能,不在发生压疮,防止骨折等,因为这一时期他们包含着并发症的痛苦,并深深的认识到并发症带来的危害比不能站立严重的多,并会危及生命。通过笔者以上的精心指导及护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痛苦。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期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结论脊髓损伤的治疗与护理可以认为就是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周天健,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9.

[2]候春林,钟贵彬,范肇鹏.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策略.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3):225.

脊髓范文篇3

【摘要】目的帮助患者了解本病的各种护理问题,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病人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观察;护理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本病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感染后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脊髓炎等。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数患者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急性脊髓炎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段(T3~5)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段和腰段。病损为局灶性和横贯性,亦有多灶融合或散在于脊髓的多个阶段,但较少见。其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常局限于数个节段。急性脊髓炎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截瘫。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进而发展成为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1]。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和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及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笔者对于急性脊髓炎这一病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了10例急性脊髓炎的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岁。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其中1例完全不能自理,4例症状缓解,部分自理,5例可完全自理,在此10例病例中,无一例死亡。

1.2辅助检查

1.2.1血生化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少数病例脊髓水肿严重,可有不完全梗阻。

1.2.2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可正常也可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可轻度增高。糖、氯化物含量正常。

1.2.3核磁共振显示脑脊液白质内脱髓鞘性改变。

1.3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为主。药物治疗如下。

1.3.1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期可用大量甲强龙短程冲击疗法,临床改善通常出现在3个月后,也可用地塞米松。

1.3.2免疫球蛋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及抵抗力。

1.3.3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或呼吸道感染。

1.3.4其他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血管扩张剂如盐酸、尼莫地平、丹参。神经营养药如ATP、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可能对促进恢复有益。

2护理

2.1病情观察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数患者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且起病急,认真的病情观察是十分重要的。以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尤其注意观察神志和呼吸的变化。注意有无上升性脊髓炎的征象,如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观察感觉平面的部位,下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及异常感觉等等。注意观察合并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败血症及腹胀等。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2.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1合并肺感染的护理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且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控制炎症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h翻身拍背1次,以利排痰,必要时给予及时吸痰,雾化吸入每日2~4次。嘱患者多饮水,最好为热偏凉的白开水。正确留取痰培养,依据不同的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2.2.2合并泌尿系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术,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冲洗膀胱2次,病人应经常排空膀胱,可除去感染的尿液。留置尿管应2~3h开放1次,以避免尿液淤积和膀胱过度膨胀。嘱患者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应在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观察尿色及尿量,并观察有无尿路刺激症状。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内分泌物较多,每日应用2%的安尔碘擦拭尿道口2次。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增加营养,防止便秘,女性应保持外阴清洁,会阴冲洗每日2次。排便后清洁会阴部,使用卫生纸时由前往后擦拭。避免不必要的泌尿系机械检查。2.2.3合并褥疮的观察与护理褥疮的发生会增加机体的感染几率,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一定要避免褥疮的发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每日温水擦浴1~2次,并轻轻按摩肩胛部、骶尾部、足跟及脚踝等骨突处。每2h翻身1次,以免皮肤长期受压。可在小腿部垫一气圈,将足部悬起,促进血液循环。有经济条件者可用电动充气气褥。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保持足部功能位,以利于愈后的康复锻炼。

2.3机械通气的护理急性脊髓炎的患者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瘫痪,由于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出现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呼吸机的湿化瓶应及时添加蒸馏水,以达到呼吸道的湿化作用。气管套管的气囊应保持充气状态,每6h放气1次,放气时间小于10min。保证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每周消毒1次,气管切开伤口每日换药1次。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由于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心的护理,伤口未有感染。

2.4排便的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亦或无力排便,易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导致腹胀等许多临床症状。嘱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并给予番泻叶代茶饮,口服通便灵,开塞露射肛,必要时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以助排便。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本组病例患者均未出现便秘引起的腹胀等病症。

2.5睡眠的护理由于受各种监护仪器的影响,患者睡姿的不舒适,翻身不便等机体状态的约束,心情烦躁,同室病人的影响,使患者不能有完整的睡眠。我们应将护理工作时间安排紧凑,尽量集中时间进行护理操作,向患者和家属讲明作息时间和探视时间,定时放窗帘,认真做好晚间护理。严格探视时间,做好病房环境的管理,护士巡视病房时动作要轻,提高个人素质,不可在病房内大声喧哗。调暗灯光,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6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转归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脊髓炎患者多有焦虑及恐惧心理,因本病为突发起病,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病人多有过度紧张。故护理人员在救护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尽量关心安慰患者,并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架起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能起到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2]。

3健康教育

自患者入院开始,我们就利用图片及一些医院编写的疾病手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宣教[3]。教会他们认识疾病的危害性,懂得护理、治疗、饮食、药物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使人得到了实惠,护患关系密切,病人满意度上升。同时也培养和训练了护士,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预防疾病,增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

4体会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与护理实施,使笔者对本病有了更深的了解。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均有感冒病史、腹泻及病毒感染病史。应予以高度重视,且勿与普通感冒混淆,自行口服药物解决,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适宜的诊疗时机,引发运动、感觉障碍,使病情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康复治疗也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改善肢体循环,部分肌力恢复时应鼓励病人主动活动。护理极为重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8.

脊髓范文篇4

【关键词】脊髓损伤1概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神经支配中断,生理机能丧失,容易发生尿潴留、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以致产生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恢复膀胱的生理机能,对于减少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治疗的目标是:管理好泌尿系统,预防尿路感染,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规律,减少导尿次数或不需导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康复护理脊髓损伤后膀胱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目的是使膀胱恢复贮存及排尿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尿流动力学性能,即较好的顺应性、较少的残余尿量和较好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作用,以保证不对肾功能产生威胁[2]。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的康复过程可分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三个阶段[3]。2.1留置导尿脊髓休克期(约伤3~4周),无论任何部位脊髓损伤,排尿反射受到抑制,膀胱均表现为无张力状态,必须予留导尿才能彻底排出尿液。这样既可防止膀胱过度膨胀损伤膀胱壁内的神经节而延迟恢复,也利于观察尿量变化。2~3周后,开始夹持导尿管,第3~4小时开放一次,以使膀胱得到充盈和排空训练。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要注意保护膀胱括约肌,导尿管的号型不应超过14号,防止因导尿管过粗造成括约肌松弛而引起漏尿。导尿时,要使用无菌硅油润滑尿管,避免尿道黏膜受损。保护引流管始终低于病人耻骨的水平,否则易引起尿液返流而造成感染。将床头抬高20~30cm,可防止尿液逆流。定时翻身,防止尿液沉淀形成结石。翻身和转移前,应正确处理引流袋,避免尿液返流至膀胱。勿使导尿管扭结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倾倒引流袋,注意观察尿量及尿液的颜色、性状,注意尿液有无浑浊沉淀。尿道口每日清洗消毒2次,可用0.1%氯已定冲洗尿道口。引流袋每周更换1~2次,尿管每周更换1次,换管前应尽量排空尿液,以便拔管后尿道休息4~6h再行插管。对于是否需要常规的膀胱冲洗目前仍有争议,笔者认为留置尿管期间首先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2000~3000mL,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如果发现引流袋内尿液出现混浊、沉渣或结晶,此时应进行膀胱冲洗,可用0.2%呋喃西林硼酸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每日两次。2.2间歇导尿神经性膀胱经过一个阶段导尿管引流后,膀胱肌力逐渐恢复,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如有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则提示膀胱可能有排尿的功能出现。此时,可采用间歇性导尿。间歇性导尿的作用在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患者饮水量一般控制在每小时100~125mL,起先可每4~6h导尿1次,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确保膀胱内尿液彻底排空后方可拔除导尿管,每次导尿时膀胱内尿量不能超过500mL。以后可根据膀胱功能的恢复程度,逐渐延长导尿间歇时间。间歇导尿期间,每两周查尿常规及细菌计数,如果发现尿内脓细胞或白细胞计数大于10个/HPF,细胞计数超过10/mL时,应使用抗菌药。2.3建立反射性膀胱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CI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程中,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占有重要地位[4]。2.3.1膀胱功能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Menon等[5]认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者才能进行膀胱训练:a)患者膀胱容量和顺应性能持续4h不导尿;b)尿液镜检WBC≤10个/HPF;c)无发热;d)无持续菌尿出现。Perkash[6]认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结石病及肾衰竭是膀胱再训练的禁忌证。因此,在膀胱训练前应对患者进行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测定,尿液镜检,评估患者膀胱排空能力及尿路感染情况。2.3.2膀胱训练应根据脊髓损伤特点采用科学的膀胱训练方法。根据脊髓损伤节段不同,Bors将神经源性膀胱分为两种类型:a)骶髓以上损伤时,骶髓的排尿中枢失去高级中枢控制,最终形成反射性膀胱,排尿过程不受意识控制,且有一定残余尿,称为上运动神经元性膀胱。此型由于脊髓损伤位置较高,而低级排尿中枢保存完好,可于帮助患者进行膀胱训练过程中耐心地在下腹部或下肢寻找扳机点,如轻轻敲打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捏掐腹股沟等,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利用皮肤膀胱反射作用,使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b)骶髓或骶神经根受损伤时,由于排尿中枢或其传出支受损而失去排尿反射,产生尿潴留,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膀胱。此型由于脊髓损伤位置较低,腹肌的神经支配尚完整(胸神经支配),可鼓励患者训练腹肌力量,通过Valsalva法增加腹压以排出尿液。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放松腹部,屏气呼吸,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骨盆底部,促使尿液排泄。膀胱的功能训练方法较多,每位患者可采用两种以上方法综合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膀胱训练前要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以确认膀胱类型和安全的训练方法,避免因训练方法不当引起尿液返流造成肾积水。另外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因膀胱压力过高而引起的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临床表现,如突发性血压升高、皮肤潮红、出汗、头痛等,以上情况如果出现应当迅速排空膀胱以缓解症状。3健康宣教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病人要建立反射性或自律性膀胱,护理时间长,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提高患者对泌尿系统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b)不同时期膀胱管理的方法;c)尿路感染的早期识别和预防;d)自我导尿技术与时机;e)帮助患者树立泌尿系统终身管理的意识[7]。鼓励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达到最佳的排尿状态。同时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膀胱功能障碍是可以控制的,也可让疗效显著的患者谈成功的体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出院时,要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每日会阴消毒两次,便后及时清洗;除正常饮食外,每日摄水量保持约2000mL;根据医嘱使用辅助药物预防并发症;自我导尿注意保持清洁,有条件者最好用一次性导尿管;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有感染及时治疗。4讨论脊髓损伤后膀胱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在脊髓休克期间开始即必须对膀胱施行正确的初始处理、进行恰当的膀胱康复和终生的神经学关注,这仍然是确保四肢瘫和截瘫患者享有几乎正常的生活寿命和较高生活质量的关键[8]。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正确的泌尿系统康复护理和膀胱训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通过全面康复,使患者残留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利用,使患者得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参考文献】[1]汤颖珍,赖华.脊髓损伤病人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3,(107):1123511236.[2]刘智.神经源性膀胱的评价和对策[J].现代康复,2000,4(6):803804.[3]孙玉华,王洪涛.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70571.[4]郑艳红,鲁秀平.6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康复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5,18(4):395396.[5]MenonEB,TanES.Bladdertraininginpatientswithspinakcordinjury[J].Urology,1992,40(5):425429.[6]PerkashI.Longtermurologicmanagementofthepatientswithspinalcordinjuyr[J].ClinNorthAm,1993,20(3):423424.[7]吴志文,刘雪梅.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导尿[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9193.[8]廖利民,李建军.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与未来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7):601.

脊髓范文篇5

【摘要】目的探讨SlimLoc颈前路钛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SlimLoc钛板系统内固定术。结果8例均获随访,时间7个月~1年,平均8个月。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2周。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用SlimLoc钛板系统内固定,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靠、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关键词】颈椎病;减压;内固定术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andFixatingwithSlimLocSystemfor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ZHAOPinyi,WUYingyong,ZHAOGangshengetal(DepartmentofOrthopaedics,YiwuCentralHospitalinZhejiang,Yiwu32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treatedwithdecompressionandSlimLocanteriorcervicalsystem.MethodsEightpatientswithCSMunderwentanteriordecompression,fusionandinternalfixationwithSlimLoc.ResultsAllFatientswerefollowedupfor7to12months(mean8months),Neurologicaldeficits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Astablebonyfusionaccordingtoradiologicalcriteriawasachievedinallcases6monthspostoperatively.Therewasnoimplantsbreakorloosening.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CSM,anteriordecompression,fusioninternalfixationwithSlimLocobtainimmediatestabilityofcervicalspineandahighrateofsuccessfulbonefusion.Theplatesystemcanaffordasafeandeffectiveanteriorcervicalstabilityforthefusionofbonegraft.SlimLocanteriorplateiseasytouse.Keywords:cervicalspondylotic;decompression;internalfixation颈椎前路钢板国内自1996年开始报道应用于颈椎损伤以来[1],目前逐渐用于颈椎退变性疾患及颈椎椎体肿瘤等。由于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可为植骨提供有效固定,植骨融合率明显提高。脊髓型颈椎病(cervi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骨科常见病,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该疾病的治疗,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SlimLoc颈前路钛板系统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1~71岁,平均58岁。患者均呈慢性发病,且进行性加重。病程1.5~7年,平均4年。病变累及1~3个节段。所有病例均经X线片、CT和MRI检查。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脊髓受损征象,以锥体束征为主,伴下肢乏力僵硬、行走不稳及胸腹束带感等脊髓受压症状。1.2内固定材料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的颈前路SlimLoc钛板系统。该钢板是一种半刚性内固定系统,自身具有一前凸的弧度,适合大部分的解剖要求。长度为22~47mm,宽8mm,厚2mm,螺钉有固定螺钉和锁定螺钉。SlimLoc钛板系统备有自攻螺钉,不需要攻丝。自攻螺钉整个螺钉均标色,容易识别。1.3手术方法患者仰卧,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肩下、颈后、头下垫枕及头圈,头略后伸位(切勿过伸)。常规消毒、铺巾,取颈前右侧横切口或胸锁乳突肌内缘斜切口,沿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进入达椎体前,双侧颈长肌内缘置1.5cm的定位针,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显露病变椎体,椎间盘及上下各一个节段的椎体。单间盘突出采用环锯法切除间盘,相邻两间盘突出行椎体次全切除后,切除上、下间盘并对上、下椎体后缘潜式减压,直到椎体后纵韧带,若后纵韧带增生或骨化则予以切除。常规取左侧髂骨,修剪成合适大小髂骨块,在台下助手牵引头部的同时,植入减压后的骨缺损处。放置合适长度的SlimLoc钢板,上端用2枚15mm配套螺丝钉固定于髂骨块的上方椎体,下端用两枚15mm配套螺丝钉固定于髂骨块的下方椎体,C型臂X线透视钢板螺钉位置确切,并选钢板中间合适的螺钉孔用1枚13mm的螺钉将髂骨块与钢板固定。螺钉在钢板内的方向必须正确:典型的螺钉置入角度横向均内偏5°~10°,纵向为上方的螺钉头向头端及下方的螺钉头向尾端置入分别为7.5°。术中行减压暴露硬膜囊时常规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以减轻脊髓水肿。手术时间90~120min,出血量150~450mL,平均300mL左右。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4~5d拆线。术后3d在颈托保护下离床活动,颈托保护3个月。术后6周及3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的稳定情况,需观察脊髓减压是否彻底或脊髓病变恢复情况者则行MRI检查。2结果本组8例无术中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8例均获随访,时间7个月~1年,平均8个月。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者占87.5%,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2周。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发生。随访中无植骨块滑脱移位或塌陷等。用日本矫形外科学评分标准[2],判定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改善率大于等于75%为优,5例;改善率50%~74%为良,1例;改善率20%~49%为好转,1例;改善率0~19%为无变化,1例。手术有效率为87.5%。3讨论CSM是骨科的常见病,诊断标准为:a)具有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b)X线片示颈椎退变,MRI证实骨赘压迫脊髓;c)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椎管内肿瘤及末梢神经炎等疾病。原则上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以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脊髓功能。由于致压物大多来自于椎管前方,颈前路减压是治疗CSM最有效的方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能有效地清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压迫,并可同时植骨融合,缓解因椎体不稳定造成的神经根刺激症状。Smith和Robinso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的手术方式,70年代Cloward应用此种术式治疗颈椎外伤。对于CSM,颈椎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能有效地解除颈脊髓前方受压,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颈椎前柱的稳定性。但也存在以下几种常见并发症:a)术后脊柱不稳定,从而引起植骨不融合;b)术后植骨块脱出或塌陷;c)颈椎生理曲度畸形,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畸形。据文献报道,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5%~25%。鉴于单纯颈前路植骨融合术的诸多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颈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完善,颈椎前路内固定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具有即刻稳定和张力负荷作用,植骨块固定牢靠,使融合节段内环境更有利于植骨融合,融合率可达96.1%~100%,并可使减压更彻底,避免再次手术。袁文等[5]报告103例手术,其临床优良率80%,植骨融合率97.7%(97/99)。本组融合率也达100%,与文献报道相近。此外,钢板有支撑功能,特别是当颈屈曲时,使恢复的颈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得以维持,避免因椎体塌陷造成继发性神经损害。颈前路钢板固定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颈前路钢板有两大类:a)以AOOrozeo钢板及Caspar钢板为代表的双皮质螺钉类型。b)以Morscher钢板及Orion钢板为代表的单皮质螺钉类型。单皮质螺钉钢板系统有如下优点:a)锁定螺钉使钢板和固定螺钉为一体;b)避免单一螺钉的松脱;c)螺钉无须穿透后侧骨皮质;d)螺钉可被锁定于钢板,从而减少了螺钉的松动和移位,同时又因螺钉无需穿过椎体后侧皮质避免损伤脊髓[6]。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单皮质螺钉种类很多。近年来,侯铁胜等探讨了Orion、Secuplate等单皮质螺钉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7]。结果表明,这些单皮质螺钉具有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疗效,但也都存在不同的缺点。Orion钢板较厚,术后有[1][2]部分病例出现食道刺激症状,锁紧装置为分体式,可影响其可靠性。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无固定植骨块的螺钉,必须时需用粗丝线将植骨块固定于钢板上。SlimLoc钢板属颈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在设计上具有如下优点:a)SlimLoc钢板是半刚性材质设计,与骨骼的弹性模量相接近,轻微骨吸收能达到部分加压作用,有利于植骨融合;b)采用单皮质螺钉固定在颈椎体前方;c)该钢板自身具有一前凸的弧度,适合大部分的解剖要求,无须预弯;d)SlimLoc有两种类型的钻孔导向器;e)SlimLoc钛板系统允许不同的螺钉置入角度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解剖需要;f)SlimLoc钛板系统备有自攻螺钉,不需要攻丝。本文结果表明采用颈前路扩大减压植骨加SlimLoc颈前路钢板固定可使颈椎术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能保持颈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植骨融合良好。同时钢板宽度较窄,较适合国人。应用本系统手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a)在多节段减压时应将椎体大部分切除,切除上下两个椎间盘,单节段减压可只切除椎间盘,彻底去除致压物,必须时行潜行减压,但应保留上位椎体下面和下位椎体上面的软骨终板下骨皮质,以免植骨块向骨内下沉;b)嵌紧植骨块,使其植入槽内后能达到嵌紧和牢靠的要求。如植骨块上、下端未牢固接触或接触面太小,可影响骨块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c)钢板放置时应跨越整个椎体融合节段,尽可能采用最短的钢板,避免影响到邻近椎间盘的活动。正确选择钛钢板长度,确保螺丝钉能置入椎体高度的1/2部位以上,以增强内固定的牢固性;d)安装过程必须从上端未累及的椎体中点至邻近下方未累及椎体的中点,这样可以防止螺钉拧入椎间隙。应使钢板和椎体获得最大接触,若有骨赘形成,用咬骨钳去除,以达到最大的骨接触面积。e)如螺丝钉尾部留得过多或角度不合适,在锁紧自锁系统时,常难以达到锁紧的目的,此时不能强行锁紧,以免损伤自锁系统。应将螺钉进一步拧紧或调整其角度,以达到锁紧目的。【参考文献】[1]袁文,贾连顺,戴力扬,等.AO纯钛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固定的初步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6(4):161163.[2]OnoK,EbaraS,FujiT,etal.Myelopathyhand.Newclinicalsignsofcervicalcorddamage[J].JBoneJointSurg(Br),1987,69(2);215219.[3]TakahashiT,TominageT,WatabeN,etal.Useofporoushydroxyapatitegraftcontaining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forcervicalfusioninacaprinemodel[J].JNeurosurg,1999,90(2suppl):224230.[4]EmerySE.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diagnosisandtreatment[J].JAmAcadOrthopSurg,2001,9(6):376388.[5]袁文,贾连顺,倪斌,等.颈椎带锁钢板在单节段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4):198200.[6]McCullenGM,GarfinSR.Spineupdate:cervicalspineinternalfixationusingscrewandscrewplateconstructs[J].Spine,2000,25(5):643652.[7]侯铁胜,李明,赵杰,等.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3):138140.

脊髓范文篇6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护理

脊柱骨折是临床较严重、复杂的损伤,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截瘫,危及病人生命。

一、治疗原则

1.颈椎骨折压缩或移位较轻者,用枕颌吊带卧位牵引,较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重量3~5kg,X射线检查复位良好者即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位置较稳定者叮平卧硬板床,在骨折处垫一软枕,数日后逐渐进行腰背肌后伸锻炼,6~8周后戴围腰逐渐下床活动。椎体有明显挤压、脱位者,应在俯卧位时脊柱过度后伸的情况下进行复位,复位后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3.若伴有脊髓受压、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等情况,应尽早切开复位,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二、特殊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

(一)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呼吸运动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min,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并注意保暖。

2.定期指导病人作咳嗽及深呼吸,以利于肺部膨胀和排痰,有肋问肌麻痹者,鼓励用膈肌呼吸。咳嗽时,用双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3.定时变更体位,每次翻身时拍打胸背部以利排痰,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发现有一侧肺部感染或肺膨胀不全时,应使患侧向上,以利于肺膨胀和引流。遵医嘱持续或间断吸氧,以增加血氧饱和度。

4.雾化吸入每日2次,雾化液以等渗盐水为主,可酌加抗生素、地塞米松、蛋白酶等药物,达到稀释痰液、消炎的目的。在心脏能耐受范围内多饮水。

5.高位截瘫病人早期实施气管切开是减少肺部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重点评价

1.呼吸道是否通畅。

2.呼吸是否平稳。

3.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

(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截瘫病人不能活动、皮肤失去感觉、缺乏皮肤护理知识有关。

预期目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病人感到舒适。

护理措施

1.睡气垫床(或海绵床),每2h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时禁止拖、拉、推等粗暴动作。保持床面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衣被污染应及时更换。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每日晨、晚间护理清洁皮肤,对皮肤易出汗部位可用滑石粉或爽身粉抹擦。

2.注意保护骨隆突部位,用气垫或棉圈等物品使其悬空,每次翻身后,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

3.若出现早期压疮,立即解除压迫,保护创面,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空,水疱周围皮肤按摩并保持干燥,加以红外线照射治疗。

4.若已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溃烂,应清创,用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若有感染,可用攸琐溶液,0.1%~0.3%利凡诺溶液清洁创面和换药。严重者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植皮。

5.合理进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重点评价有无皮肤完整性受损;皮肤受损后是否愈合;有无新的皮肤受损部位。

(三)有体温失调的危险

与颈脊髓损伤体温调节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维持正常,营养状况良好。

护理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作好记录。

2.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冰盐水灌肠、酒精擦浴、调节室温(18~22℃)等,必要时进行药物降温,如输液和使用冬眠药物。由于病人适应能力低下,应注意勿使降温过快、过低。

3.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以补偿高热消耗。

4.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重点评价病人体温是否趋向正常。

(四)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与截瘫长期留置导尿管、护理技术等有关。

预期目标保持尿路通畅,泌尿系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插尿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留置导尿管储尿袋应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面,防止逆行感染。

3.每日用250~500ml溶液冲洗膀胱1~2次,常用冲洗液有生理盐水、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

4.持续引流2~3周后,留置导尿管应控制每4~6h排放尿液一次,训练自主反射性膀胱,防止膀胱挛缩。

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便冲洗尿沉渣,防止泌尿系结石。定时送验尿常规标本,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重点评价

1.导尿管是否通畅。

2.尿常规检查是否正常。

(五)便秘

与脊髓损伤、长期卧床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排出成形软便。

三、护理措施

1.逐渐增加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每天顺肠蠕动方向环状按摩腹部数次,即由右下向上、向左、向下进行按摩,以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2.指导病人定时排便,鼓励多饮水。早餐前半小时喝一杯温开水,可刺激排便。

3.遵医嘱给予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必要时通便灌肠或人工挖取干硬粪块。每日定时以手指作肛门按摩,刺激括约肌舒缩活动,有利于排便反射功能的恢复。

四、重点评价

1.病人能否排出成形软便。

2.病人及家属是否能讲述预防便秘的方法。

五、健康指导

1.与病人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备呼叫器,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到的地方,满足病人生活需要。指导病人使用拐杖、轮椅、助行器等,鼓励病人完成情况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脊髓范文篇7

【Eta1;脊髓;脊神经根/损伤

0引言

Eta1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2,3]及创伤愈合过程中起到一定功能.然而,有关脊神经根性撕脱伤后Eta1mRNA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尚无相关报道.我们建立脊神经根撕脱的动物模型,探究脊神经根撕脱是否可以改变Eta1在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水平.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雄性Wistar鼠8wk龄,体质量200g,30只.用14g/L氟烷及1.5L/minO2对动物行吸入麻醉,于髂嵴上方作左旁正中切口,长约2.5cm.沿中线剥离左侧最长肌,并用小剪刀剪除L5横突.将经过L5横突的L3,L4神经根和四周组织分开,用小钩将其轻轻提起,并用小血管钳将其从椎间孔拉出,逐层关闭切口,制成L3,L4神经根的椎管外撕脱模型.术后1,3,7,14或21d处死动物.如文献[4]所述方法,在戊巴比妥麻醉下,通过灌注泵用冷生理盐水及40g/L的低温多聚甲醛(溶于pH7.4的PBS中)对实验鼠进行心内灌注.收集含有L3,L4脊髓的组织块,于固定液中4℃过夜固定,然后低温保护于含200g/L蔗糖的PBS溶液中过夜.用恒温切片机(LeicaMicrosystems,Wetzlar,Germany)切取12μm的切片并放置于多聚赖氨酸包埋的载玻片上.

1.2方法Nissl染色,利用甲酚紫对切片进行染色.原位杂交,依文献[5]所述进行体外转录.用BamHI或XbaI切割含有鼠ETA1cDNA序列(核苷酸从259到1025)的pCRⅡ质粒(Invitrogen),使之线性化.按照操作说明书,利用digoxigeninRNA标记物(Roche)及SP6,T7的RNA聚合酶(Takara),从线性化的质粒中进行正义、反义RNA探针的体外转录.用文献[6]所述方法的改良法进行原位杂交.以正义探针杂交组作为阴性对照.原位杂交反应后,PBS清洗切片5min,然后和一抗在4℃下反应过夜.一抗为单克隆小鼠抗NeuN抗体(1∶400).切片用PBS冲洗3次以上,每次10min.最后和Alexa荧光488共轭的羊抗小鼠IgG抗体反应并用荧光固定剂(DakoCytomation,Copenhagen)固定于载玻片上.如文献[5]所述进行免疫组化反应.一抗是鼠抗神经细胞核抗体(NeuN;1∶400;ChemiconInternational,Temecula,Calif).随机从切片中同侧及对侧的脊髓前角选取0.147mm2大小的范围,计数NeuN和Eta1阳性细胞.

统计学处理摘要:采用方差分析评估组间差异,并用LSD法进行均数间的多重比较.P%26lt;0.05为有显著意义.

2结果

脊神经根撕脱伤可造成脊髓运动神经元的逐渐减少(Fig1A,B).从伤后3d起,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开始明显减少,而同期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减少则不明显.运动神经元的减少随时间显著增加,在伤后21d时,伤侧已有50%以上的运动神经元降解,伤侧运动神经元的数量为对侧的45%(Fig2).此时对侧运动神经元的减少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26lt;0.05).在正常对照组运动神经元细胞内观察到Eta1mRNA的微弱表达(Fig3A).损伤后3d,在伤侧运动神经元细胞中的杂交信号水平升高(Fig3B).在21d时,Eta1mRNA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NeuN的荧光免疫组化及Eta1的原位杂交(Fig4A,B)两种方法证实Eta1在运动神经元细胞的表达.伤后3d,比较损伤侧及对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NeuN阳性)表达Eta1的细胞数量,虽然伤侧NeuN阳性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31.6%,但表达Eta1的细胞数量增加了52.5%(Fig5).

3讨论

本实验提示,脊神经根撕脱后,Eta1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上调.虽然由于神经元的死亡,脊髓前角中NeuN阳性的神经元减少,但Eta1阳性的神经元细胞数量是增加的.这表明撕脱伤引起运动神经元细胞中Eta1表达的上调,以此对运动神经元起保护功能.Chabas等[7]报道,在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的急性期和复发期,Eta1在脑和脊髓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中均有表达,而在缓解期无表达.因为脊神经根撕脱伤模型也可被视为中枢神经系统[8]炎性反应的模型,所以这两个独立实验的相似结果,进一步证实Eta1在神经元细胞中可能存在保护功能.另外,在其他一些实验中发现的结果,如Eta1可以保护肿瘤细胞[9],还能促进培养细胞的发育,防止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缺氧死亡[10]也支持这一论点.]

综上所述,在脊神经根撕脱伤后的运动神经元中可观察到Eta1表达的上调.我们认为Eta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能存在着不同于促进炎症反应的其他功能,即保护神经元细胞抵御iNOS介导的降解的功能.致谢摘要:大阪大学Dr.ShintaroNomura提供含有Eta1cDNA序列的质粒.

【参考文献

[1]唐红卫,潘阳林,聂勇战,等.Osteopont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GC9811胃癌细胞中沉默效应的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6(3)摘要:202-205.

TangHW,PanYL,NieYZ,etal.ConstructionofeukaryoticexpressionvectorofsiRNAspecificforosteopontinandcharacterizationofitsefficiencyinGC9811gastriccarcinomacellline[J].JFourthMilMedUniv,2004;26(3)摘要:202-205.

[2]KimMD,ChoHJ,ShinT.Expressionofosteopontinanditsligand,CD44,inthespinalcordsofLewisratswith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J].JNeuroimmunol,2004;151(12)摘要:78-84.

[3]MoonC,ShinT.IncreasedexpressionofosteopontininthespinalcordsofLewisratswith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J].JVetSci,2004;5(4)摘要:289-293.

[4]陶发胜,李辉,李云庆,等.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内维生素D依靠性钙结合蛋白和小白蛋白共存[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8)摘要:1645-1647.

TaoFS,LiH,LiYQ,etal.CoexisfenceofcalbindinD28kwithparvalbumininneuronsofspinalcordanteriorborninrats[J].JFourthMilMedUniv,2004;25(18)摘要:1645-1647.

[5]HashimotoM,KodaM,InoH,etal.Upregulationofosteopontinexpressioninratspinalcordmicrogliaaftertraumaticinjury[J].JNeurotrauma,2003;20摘要:287-296.

[6]IkedaO,MurakamiM,InoH,etal.Acuteupregulationof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expressionresultingfromexperimentallyinducedinjuryintheratspinalcord[J].ActaNeuropathol,2001;102摘要:239-245.

[7]ChabasD,BaranziniSE,MitchellD,etal.Theinfluenceoftheproinflammatorycytokine,osteopontin,onautoimmunedemyelinatingdisease[J].Science,2001;294摘要:1731-1735.

[8]LindholmT,CullheimS,DecknerM,etal.ExpressionofneuregulinandErbB3andErbB4afteratraumaticlesionintheventralfuniculusofthespinalcordandintheintactprimaryolfactorysystem[J].ExpBrainRes,2002;142摘要:81-90.

脊髓范文篇8

一、免疫范围和对象:全县范围内对0—3岁儿童(2001年元月1日以后出生)进行强化免疫活动,无论其出生地和是否有免疫史,一律普服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两次服苗时间间隔一个月。

二、免疫时间:第一次:2004年12月5—6日,第二次:2005年1月5—6日

三、具体实施情况: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继续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文件,在文件中就活动实施的对象、时间、疫苗接种方法方式,人员培训、宣传发动等做了严格细致的要求。活动期间县卫生局组织了活动督导小组对活动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监督指导:各乡政府分管领导均参与活动,参与本乡强化免疫活培训会议、有的亲自给儿童喂服糖丸、有条件的乡镇还进行广播或电视讲话;县乡村三级均以电视、广播、宣传单、板报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全县共打游走字幕56条次、政府领导进行电视广播讲话24人次、发放宣传单40000份、办宣传板报1000余板次,使儿童家长全面详尽的了解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县疾控中心在2003年11月28日例会根据文件精神如何做好本次活动对29个乡级防疫人员进行了培训,村乡防疫人员培训工作由乡卫生院在11日29—30日进行培训,县乡村三级共培训专业人员340人和临时人员26人;县乡镇两级均积极检修冷链设备,及时购进、贮备疫苗,并严格按要求时间及数量发放疫苗至乡村两级;全县共确立薄弱乡镇5个,薄弱村22个,流动人聚积地3个,进行重点督导,各级接种人员均能够真正做到送苗到户、看服到口、服完再走.

四、活动成果:现场调查应服苗儿童620名,合格接种616人,服苗率达99.35%;各乡村均按要求及时汇总、上报接种情况,两次共下发糖丸10100粒,应种77840人,实免疫适龄儿童76978人,免疫率达98.89%。

县疾病控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二十日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总结

为迅速提高儿童的免疫水平,保护易感人群,保持我县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贯彻落实《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卫生部《关于在全国重点地区开展2004/2005年度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和省卫生厅[2004]102号文件要求,我县于2004年12月5—6日2005年1月5—6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一、免疫范围和对象:全县范围内对0—3岁儿童(2001年元月1日以后出生)进行强化免疫活动,无论其出生地和是否有免疫史,一律普服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两次服苗时间间隔一个月。

二、免疫时间:第一次:2004年12月5—6日,第二次:2005年1月5—6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脊髓范文篇9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观察大鼠发病程度、病理改变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可减轻大鼠发病程度,减少炎性病灶数,降低血清IFNγ水平升高幅度,使血清IL4水平在发病初期即升高,高剂量阿托伐他汀作用更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干预大鼠EAE发病,并呈剂量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变Th1/Th2类细胞因子比值有关。

【关键词】吡咯类;脑脊髓类;自身免疫性,实验性;脑脊髓炎;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Ⅱ型

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wasdesignedtoexploretheeffectsofatorvastatin,aninhibitorofHMGCoAreductaseonthe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inWistarrats.MethodsAtorvastatinwasadministeredattwodifferentdosestoWistarratsEAEmodel.Ascaleof0-5accordingtothesymptomsscoredtheseverityofEAE.Thenumbersofinflammationlesioninthebrainandspinalcordwerecountedbyopticalmicroscopy.Theserumlevelsofinterferonγandinterleukin4weredeterminedb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ResultsComparedtotheuntreatedgroup,theatorvastatingroupsonlypartiallydevelopedEAEwithalighterdegreeofmalfunction.Thenumbersofinflammationlesionreducedsignificantlyinatorvastatintreatedgroups.TheserumlevelofinterferonγincreasedinatovarstatintreatedgroupswiththedevelopmentofEAE,butwaslowerthanthatintheuntreatedgroup.Theserumlevelsofinterleukin4inatorvastatingroupswerehigherattheonset.HigherdoseatorvastatinshowedbetterprotectionagainstEAEdevelopment.ConclusionToacertainextentatorvastatincouldeffectivelyameliorateEAEinrats.Theeffectswereinadosedependentfashion,whichmightbemechanisticallyrelatedtothebalancebetweenTh1/Th2cytokines.

KEYWORDS: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atorvastatin;IL4;IFNγ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介导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青壮年人群致残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MS的药物有:β干扰素(IFNβ)、格拉默(Glatirameracetate)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等。这些药物作用有限,且有非肠道给药、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缺点,故有必要寻找新的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脂治疗,近年来发现其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多效性[1]。笔者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人MS的经典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在EAE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主要材料白细胞介素4(IL4)和IFNγELISA试剂盒(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豚鼠和雌性Wistar大鼠[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养殖场:许可证号SCXK(湘)20030003],8~10周龄,体质量180~220g。

1.2动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EAE组(蒸馏水灌胃),阿托伐他汀干预一组(阿托伐他汀1mg·kg-1·d-1)和阿托伐他汀干预二组(阿托伐他汀10mg·kg-1·d-1)。每组再随机分成3小组,每小组各5只,分别自免疫接种日开始灌胃至第8,11,17天。

1.3免疫原乳剂的制备及模型的建立参照文献[23]法,取体质量300~400g豚鼠处死后,在无菌操作下,迅速剥出脊髓,制成50%(M/V)的豚鼠脊髓匀浆,再与等量的完全福氏佐剂(含6mg/mL卡介苗)充分混合,制成免疫原乳剂。大鼠两后足垫内各注射等量免疫原乳剂(共计100g/0.2mL),同时尾根皮下注射百日咳疫苗(5.8×1010mL-1)0.2mL。对照组免疫原乳剂中的豚鼠脊髓匀浆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余同其他组。

大鼠免疫接种后每日称体质量,观察病情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标准采用5分评分法[4]:0分,无明显异常;1分,大鼠尾部无力麻痹;2分,尾部无力+后肢无力;3分,后肢轻度麻痹;4分,后肢严重麻痹伴前肢无力,被动翻身不能复原;5分,全身瘫痪或濒临死亡。

1.4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检测各组3小组分别于免疫接种后第8,11,17天(相当于EAE组发病初期、高峰期和缓解期),通过摘除眼球取全血1.5mL,离心后获得血清于-20℃冰箱保存待检。用ELISA法检测IL4和IFNγ水平。

1.5病理检查取各组中免疫接种后第11天(相当于EAE组发病高峰期)的大鼠各5只,断头处死后,剥取脑和脊髓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取大脑顶叶、小脑脑干及腰髓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Weil’s髓鞘染色。光镜下按呈袖套样改变或超过15~20个炎性细胞浸润者称为1个炎性灶进行病灶计数,将各节段病灶数相加后取均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1.6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x±s表示。成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均数比较用LSDt检验。发病率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动物发病情况EAE组大鼠在致敏后约7~10d陆续出现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尾部麻痹,双后肢瘫痪,严重者四肢瘫痪,伴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濒死状态。整个病程持续8~10d,发病率100%。对照组均无发病。阿托伐他汀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发病率分别为60%和40%,其中干预二组与EAE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干预组平均发病潜伏期相对EAE组延后1~2d,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尤以发病高峰期干预组和EAE组比较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表1,图1)。

表1EAE组和干预组各期临床神经功能障碍评分(略)

Tab1Theclinicalscoresatdifferentperiods

EAE: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与EAE组同期比较,☆:P<0.05;与干预一组同期比较,#:P<0.05.

图1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发病大鼠(略)

Fig1Aratindiseasestate

2.2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EAE组血清IFNγ水平在发病初期即升高,并随病情加重进一步升高,到免疫接种后第11天临床神经功能评分达高峰时,IFNγ水平亦达到高峰,而血清IL4水平在发病缓解期升高。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IFNγ水平也出现升高,但升高幅度显著低于EAE组,而血清IL4水平在发病初期即出现升高,在缓解期更明显。IFNγ水平升高的降低程度和IL4水平的升高程度,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而更加明显(图2)。

2.3病理观察EAE组脑和脊髓内小血管尤其是A:对照组;B:EAE组;C:干预一组;D:干预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与EAE组同期比较,△:P<0.05;与干预一组同期比较,#:P<0.01.

图2大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略)

Fig2TheserumlevelsofIFNγandIL4

小静脉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袖套样改变。浸润的炎性细胞类型以淋巴细胞为主,亦可见胶质细胞和一定数量的巨噬细胞,伴有海马锥体细胞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对照组无病理改变。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可见类似EAE组病理改变(图3)。EAE组、阿托伐他汀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的病灶数分别为(11.96±1.83),(5.25±0.98)和(3.16±0.94)。两干预组病灶数较EAE组明显减少(P<0.01),尤以干预二组为甚(与干预一组比较,P<0.05)。而在Weil’s髓鞘染色中,仅EAE组少数大鼠在脑干和小脑白质内可见片状脱髓鞘,对照组与药物干预组均未发现明显脱髓鞘改变。

3讨论

3.1EAE模型血清IFNγ、IL4变化特点EAE是一种获得性髓鞘脱失的动物模型,在临床、病理等方面与MS极其相似,是MS的经典动物模型[5]。本实验在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基础上,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EAE大鼠的治疗作用。

MS和EAE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参与的错综复杂疾病,但以细胞免疫为主[6]。而CD4+Th细胞是主要参与的免疫应答细胞,根据生成细胞因子的不同,CD4+Th细胞又可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Th1类细胞因子主要有IL1、IL2、IL12、TNFα和IFNγ等;Th2类细胞因子主要有IL4、IL5和IL10等。在正常情况下,Th1/Th2细胞因子互相拮抗处于动态平衡,使机体处于免疫稳定状态;病理情况时,两者平衡被打破,Th1细胞因子水平上升,Th2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则导致细胞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发生。

A:EAE组小脑内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B:阿托伐他汀干预一组小脑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C:阿托伐他汀干预二组小脑内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D:EAE组海马颗粒细胞变性;E:EAE组脑干内脱髓鞘病灶.EAE: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A~D:HE染色×100.E:Weil’s染色×100.

图3EAE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病理改变(略)

Fig3ThepathologicchangsinEAEgroupandatorvastatintreatedgroups

本实验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EAE组血清IFNγ水平在发病初期即出现升高,在发病高峰期亦达到高峰,随着病情缓解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清IFNγ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病理改变中的炎性病灶数目变化趋势相同,提示IFNγ参与了大鼠EAE的发生和发展,呈促进炎症作用。而EAE组血清IL4水平早期轻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在病情缓解期出现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与Begolka等发现到EAE病情缓解期才能检测到IL4mRNA的表达相吻合[7],说明IL4参与疾病的缓解过程,起到抑制炎症作用。

3.2阿托伐他汀对EAE模型具有一定干预治疗作用他汀类药物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前调脂药物中最有效的一类药物。近年来其非降脂作用屡见报道[1]。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阻断甲羟戊酸下游中间产物的产生,包括焦磷酸法呢酯(FPP)、焦磷酸牻牛儿基牻牛儿基酯(GGPP)等类异戊二烯化合物,进而阻断Ras、Rho、Rac等蛋白的异戊二烯化,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作用[8]。

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中安全性能最好的药物之一。本实验发现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日相对推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病理检查所示病灶数也显著减少,显示阿托伐他汀具有干预治疗大鼠EAE作用。血清标志性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这种干预治疗作用可能与阿托伐他汀下调IFNγ的促炎作用及上调IL4的抑炎作用相关。其可能机制是:阿托伐他汀降低IFNγ分泌,减少抗原递呈细胞(APC)上MHCⅠ、MHCⅡ类分子的表达,阻断抗原递呈作用,降低外周T淋巴细胞的激活;亦减少血管内皮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阻断T淋巴细胞通过血脑屏障,使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组织破坏减轻[1]。同时阿托伐他汀增加IL4分泌,而IL4可通过增加T细胞IL4受体的表达,并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诱导Th2类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Th2细胞的效应[9]。

参考Nath等的研究报道[10],本实验中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机制可能是: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NFκΒ和Tbet(T盒子转录分子)的表达,并阻断JAKSTAT4通道,从而阻断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减少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分泌有关;另一方面,阿托伐他汀诱导GATA3(IL4的主要调控子)的表达和STAT6磷酸化,促使Th0向Th2细胞分化,增加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分泌。实验中两不同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10mg·kg-1·d-1)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病理检查中病灶数、血清IFNγ水平升高的幅度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1mg·kg-1·d-1),而血清IL4水平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小剂量组,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阿托伐他汀剂量越大,干预治疗作用越明显。

【参考文献】

[1]WeitzSchmidtG.Statinsasantiinflammatoryagents[J].TrendsPharmacolSci,2002,23(10):482486.

[2]曹翠丽,王惠,马常升,等.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建立[J].解剖学杂志,2001,24(1):7781.

[3]AhnM,KangJ,LeeY,etal.Pertussistoxininducedhyperacute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inLewisratsiscorrelatedwithincreasedexpressionof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andtumornecrosisfactoralpha[J].NeurosciLett,2001,308(1):4144.

[4]YoussefS,StüveO,PatarroyoJC,etal.TheHMGCoAreductaseinhibitor,atorvastatin,promotesaTh2biasandreversesparalysisincentralnervoussystemautoimmunedisease[J].Nature,2002,420(6911):7884.

[5]RansohoffRM.Amightymouse:buildingabettermodelofmultiplesclerosis[J].JClinInvest,2006,116(9):23132316.

[6]MancardiG,HartBA,CapelloE,etal.RestrictedimmuneresponsesleadtoCNSdemyelinationandaxonaldamage[J].JNeuroimmunol,2000,107(2):178183.

[7]BegolkaWS,VanderlugtCL,RahbeSM,etal.Differentialexpressionofinflammatorycytokinesparallelsprogressionofcentralnervoussystempathologyintwoclinicallydistinctmodelsofmultiplesclerosis[J].JImmunol,1998,161(8):44374446.

[8]WaicziesS,BendixI,ProzorovskiT,etal.GeranylgeranylationbutnotGTPloadingdeterminesrhomigratoryfuctioninTcells[J].JImmunol,2007,179(9):60246032.

脊髓范文篇10

本组25例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2岁;属单个椎间盘摘除18例,2个椎间盘摘除7例,25例均取自身髂骨植入融合。术后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2护理要点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损害表现,加上手术部位的特殊,害怕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故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1)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2)请脊髓型颈椎病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3)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否则相反。

2.1.2术前训练颈椎前路术中要求患者仰卧,颈部处于略过伸位,同时为了暴露椎体,需较长时间将气管拉向切口对侧,术后又要求患者去枕平卧至少一周,因此,为适应术中及术后的变化,一般要求患者术前一周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术前3d去枕平卧和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发生尿潴留。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颈前路手术造成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有:(1)术中牵拉气管、食管引起咽部水肿;(2)颈部术区血肿压迫气管;(3)咽痛、颈部制动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4)手术刺激脊髓可使脊髓水肿或脊神经根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脸色的变化,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粘稠、喉头水肿者予雾化吸入,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时,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

2.2.2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2.3防止植骨块脱落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1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度,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