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学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6:22:51

警官学报

警官学报范文篇1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历史轨迹;基本逻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全球联系和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大战略和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有力举措,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起了各界关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动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发展,同时,还指出要深化湾区社会治理合作,加强粤港澳司法协助,建立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1]。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警务交流合作与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兼具警务交流与教育培训交流的双重属性,深入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基本逻辑,并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不但可以有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警务交流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警务执法合作与警务协同治理能力,服务大湾区社会治理工作,而且还可以为大湾区的教育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拓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

(一)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概况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在广东省公安厅、香港警务处、澳门司法警察局和治安警察局的大力支持下,广东警官学院、香港警察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澳门司法警察学校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在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广东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广东警官学院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港澳警察的教育培训合作,至今已累计承办港澳警察培训班57期,共计1381人,其中,香港警察培训班27期,共计675人;澳门警察培训班30期,共计706人。除“引进来”外,广东警务人员还积极“走出去”,自2005年以来,广东警务人员多次受邀到香港警察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澳门司法警察学校参加业务培训与交流,广东警官学院与香港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与澳门保安高校的领导也实现了多次互访,积累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合作关系。总体而言,粤港澳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普通到专业、从相对粗放到不断精细的发展过程[2]。

(二)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特点1..专业性。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始终坚持以警察业务培训为主线,旨在提升粤港澳三地警察的专业性,增强粤港澳大湾区警务协同治理能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重要参与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已相继围绕刑事犯罪侦查、交通事故处理、反恐、毒品犯罪侦查、治安等警务专题为港澳警务人员提供教育培训,香港和澳门的警察训练基地也为广东警务人员提供了武力使用训练、侦缉训练等专业性教育培训。2..互动性。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执法环境具有“一国两制三法系”的显著特点,所以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互动性,以增进粤港、粤澳之间的了解与互信,这不仅体现在粤港、粤澳互派警务人员分赴彼此警务训练基地开展教育培训,也体现在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的设置上。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和广东省高铁网络的不断优化,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更加便捷,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3..持续性。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愈发紧密。自2005年广东警官学院开始承办港澳警察培训以来,每年基本都保持着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期香港港和澳门警察培训班的做法,近年来的澳门警察培训班的期数有所增长,同时,广东警务人员也会定期到香港和澳门两地的警察训练基地进行学习交流,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具备良好的持续性。

(三)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内容作为广东省警察教育培训基地,广东警官学院主要以业务培训交流为主,同时辅以国情教育,为来粤港澳警务人员设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兼具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其中,课堂教学主要由广东警官学院的专业名师和不同警察业务单位的骨干教官讲授,内容设置详见表1。就实践教学而言,根据不同的警务培训专题,安排港澳警察分赴不同的警察业务单位开展现场学习、业务座谈,赴基层派出所见习交流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警察教育培训,有效加深了港澳警务人员对内地司法架构、法律制度、警务制度与运行机制、执法理念等的了解。相应地,作为港澳警察的主要训练基地,香港警察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澳门司法警察学校也会定期为广东警务人员提供各类警察业务培训,这都为加强粤港澳三地的警务交流与执法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基本逻辑

(一)以业务培训为基础的交流合作逻辑。一方面,受“一国两制三法系”的现实因素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内尚未建立起体系化、程序化的立法合作机制[3],立法合作机制的缺失又限制了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深度执法合作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只能以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业务层面的教育培训为基础开展;另一方面,警察的职业属性和工作性质也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要紧紧围绕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业务层面的需求开展。

(二)以犯罪治理为导向的实践开展逻辑。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人口数量多、人员结构杂、人员流动性高等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各类犯罪高发、新型犯罪先发等社会治理问题愈发凸显,这对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的执法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执法合作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开展始终围绕现实治理问题展开、广东警官学院已累计针对刑事犯罪、跨域涉恐犯罪、跨域毒品犯罪等的湾区治理问题开展了多期港澳警察培训,着力解决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在执法合作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提升合作实效。

(三)以警务协同为中心的目标追求逻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概念,加强区域间、部门间以及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协同治理,实现协同发展成为我国公共治理模式的新思路[4]。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发展,粤港、粤澳、港澳之间的相互联系都愈发紧密,跨域犯罪问题也愈发突出,湾区警务协同的紧迫性愈发凸显,作为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的执法合作提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重视双向交流,以增进粤港、粤澳警务人员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强化粤港澳三地的警务协同能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发展策略

(一)宏观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国家认同。虽然粤港澳三地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已有多年历史,但以往的教育培训合作理念主要以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的区际合作为主,并未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概念,因此,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也要转变思维,强化整体概念。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我国在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我国“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在我国的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依托,“一国两制”赋予了香港和澳门高度自治权,但“一国”始终是“两制”的前提,2019年的“香港修例风波”使我国“一国两制”政策遭遇重大挫折,个别香港警务人员亦站在了反华一线,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也应逐步提升政治站位,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际,将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发展理念和家安全等纳入教育培训合作体系,强化港澳警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观上,着眼湾区治理,注重警务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加强粤港澳警务合作交流,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案件应急处置合作,联合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协调平台,联合制定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合作能力。然而,当前无论是在法律方面还是实践方面,粤港澳三地的警务协同都面临着请求协助取证、进行技术侦查、缉捕移交逃犯等侦查活动难以协调的现实困境[5]。该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警务协同治理的紧迫性,并且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发展,这种紧迫性愈加明显,虽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实困境,仍有赖于粤港澳三地政府在国家统一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执法合作的重要支撑,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也应逐渐转变思维、扩大格局,在增进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业务交流和互信的同时,着眼湾区治理的实际问题,从服务湾区社会治理的思想高度,培养和提升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的协同理念。

(三)微观上,优化培训设计,提升培训实效。培训时间上,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多以短期为主,作为广东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主阵地,广东警官学院承办的港澳警察培训班时长多为一周,广东警务人员赴港澳警察训练基地的培训交流时间也相对较短,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发展,为更好增进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的交流,未来的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可适当延长时间,逐步尝试开展中长期培训;培训形式上,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为进一步增进培训实效,未来的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可强化实践教学的比重,甚至可尝试将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联合巡逻等环节纳入培训体系;培训主体上,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多以一线警务人员为主,较少涉及警务教官的培训,为进一步增进粤港澳三地警务人员对彼此警务概况、训练体系、指挥架构、执法规范化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崔小雨...庄华: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历史轨迹与发展策略了解,从而更好地增强粤港澳三地一线警务人员的警务协同治理能力,未来的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可尝试拓展培训主体,将警务教官培训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范畴。除此之外,还可借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香港警训处互派驻校教官的做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警察教育培训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02-18).[2021-11-20].

[2]任克勤,易劲鸿.粤港澳警察教育培训合作的探讨[J].公安教育,2012(5):71-76.

[3]郭天武,吕嘉淇.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合作的立法路径[J].地方立法研究,2020,5(4):83-96.

[4]万亮亮.我国警务协同治理研究述评及展望[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6):52-57.

警官学报范文篇2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学生;个性发展

一、重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1警务化管理的意义公安院校是为我国的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作为武装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各个公安院校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在各个公安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对我国公安院校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提高我国人民警察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1.2警务化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警务化管理对于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培养适应时展的预备人民警察,因此他们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受到警察理念,警察思想的熏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员更能够塑造出学员的警察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定自己人民警察的立场。实行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始终保持优良的职业作风和保持严格的纪律性,经过长期的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自主的保持自己的纪律性,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这是警察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在管理方面的最大的不同点。公安院校有其行业特点,所以在警察院校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有时候,学员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的个性发展服从于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要让警务化管理去约束学员的个性发展,没有警务化管理的个性发展,就会使学员失去严明的纪律性,失去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辩证关系

2.1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管理,它通过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环境,提高学员的警察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等同于封闭办学。我校长期以来通过开放办学,使得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明显提高。我校与多个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深圳。通过实行学警结合,校局互动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实践锻炼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搭建平台。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公安人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警察职业技能的提升。

2.2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强调制度条例的约束等,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需要创新机制,将纪律的规范性、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约束性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载体来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警务化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弱化。因此,学校在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中,十分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警务化管理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校团委和各大队建立了如督察队等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警务化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学习目的,自觉性更强,更能有效地自觉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其次,积极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精力有宣泄之道身心有释放之所。所有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发挥之地,同时自身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言语表达文字写作特长技能等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调动提高。

2.3社会发展、竞争激烈、学业压力、艰苦警训等带来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面前易感到更大压力,以至违反规章,所以我们在严格在警务化管理同时,建立关怀、人文管理意识。管理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学生内心,同时把学生看作是同学、朋友进行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从管理中学会服从,学会尊重人,学会处事的方法原则,这不是不讲管理原则,而是严格管理的另一面。学生从学校接受到管理严格无情的一面,又接受到管理宽怀感性的一面。公务员之家

在公安院校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坚持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是对立而是完全可以统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机制,在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中培养创新能力,适应培养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卓.从几件小事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研究,2007,(10).

[2]裴仁昌.也谈警务化管理与学生发展.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韦志兆.论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胡宇南.浅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4).

[5]陈小冰.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21卷第6期.

警官学报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史学化;法学化

中国的大陆法学史虽然建立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由于该领域的学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对于法制的研究中出现的有关于史学化和法学化的争议却一直都是各位学者不断争论的话题。所谓史学化和法学化指的是对于法制史研究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观点。史学化的支持者认为鉴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而今的法律史的研究应该向着史学化的方向发展。而法学化的支持者认为,因为法史的研究向来都在以历史为基础的层面上进行的,所以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应该有历史学者进行研究探索。法制史是在法律的层面上进行历史研究,那么应该以法学的研究方法为主,配上历史的内容资料,来分析历史,研究法制。对于这两种声音存在的时间已经是相当的久了,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陷入了方法论的困惑已久。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究调查,笔者在此简要谈谈自己对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的看法,希望对于这两种不同看法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滥觞———从大陆到台湾

在早期的法制史的研究中,无论是对通史的研究还是对断代史的研究,都遵循了权威史料优先的原则,这与现在的史学化的法制史研究方法不同,在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的辩证分析法的研究过程中很多的研究成果都以教材的形式被纳入学术领域,这些研究的成果对历史研究的领域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而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中国台湾,对于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则更多的秉承民国时期的法律史研究习惯,加强对于近代传统社会的法制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文学上的研究会更加的多一些,这样的研究方法构成了民国法律史学者研究传统法制的基本条件。

二、本质———从结论到方法

对于法制史的研究方法,究竟是应该按照“史学化”进行研究还是按照“法学化”的方法来研究的讨论一直都存在世界各地,不仅仅是出现在我国的法制史争吵中,在美国和日本等世界多个国家,都出现过这样的争论。通过各国不断的争论,对于法制史应该采取哪种研究方法的结论一直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从一开始的追求答案,追求应该使用哪种方法,到后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针对不同的案列采用不同的法律应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某些法律的应用上应该采取史学化,有些则采取法学化。

三、探索———从“同情”到“法理”

对于中国法制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改成,人们还是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对于中国法理学的探索并不是没有法理,而是应该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出发,按照国人的思维定式,抽象出传统法律的理论依据,并将这些理论上升到法制的高度上,至此来形成法理。

四、出路———从材料到理据

(一)通过广泛整体的阅读具备“同情之理解”的基础。历史学者们都普遍认为在中国法制史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史料的本身优势,而是研究方法使用对了。通过对整体的阅读,使得这种感知会倾向于某种趋于稳定的理解,使得对法制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二)运用不同方法从经验中抽象传统法制的理据。中国的传统法制中具有现代的意义的法理,这是在众多学者研究之后得出的同意结论。在使用不同的方法对过往的案例进行分析,进而从经验中抽离出法制的理据,在社会学的基础上得到这具有意义的理据,正是现代法制健全过程中所极度缺失的,是表达经验最好的公式方法。(三)认识与运用中国传统法制中的理据。中国法制的研究需要在中国传统法制中寻找依据,只有将中国传统法制中的营养成分成功的汲取,才能给现代的法制研究带来巨大的进步。在对史学化和法学化的认识中,要有清楚的认识,要明白,无论是史学化还是法学化,其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国的法制史的研究更加的清楚,对我国现代的法制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五、结语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一直都在史学化和法学化的争议声中不断进步着,二者对于法制史的解读的角度不同,但在本质上来时,二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对于我国方法之史的研究都有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谢水顺.论中国法制史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0):40-43.

[2]段晓彦.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的困境及改进之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203-205.

[3]李岭梅.浅论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范围[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9(03):100-102.

[4]徐祖澜.定位与创新:中国法制史教学改革刍议[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02):108-112.

警官学报范文篇4

关键词:补充责任;民法理论;适用探讨

民事责任分类研究在我国民事责任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等传统民事责任形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它们的研究性和可挖掘性减弱。相比较而言,对于补充责任及不真正连带责任等的研究成为当下学术界、政法界探讨的热点和焦点。补充责任是由专业人员商定探讨出的一种全新的民事责任形式,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各项权益,它的产生主要是应用于解决责任顺序和责任之间的分担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侵权责任法》上有一系列明确规定,应将有关补充责任的相应条款的适用范围限制在直接侵害人与安全保障义务人处于“不同的责任层次或级别”的场合,并将上述条款中的补充责任限制于“内部关系上的补充性”[2]。简而言之,补充责任能够反映出我国民事责任体系正处在优化重组阶段,其出现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在责任分担中,如果主要责任人不明确无法承担责任时,应该使位于第二顺序的补充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这样能够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因而比按份责任更加灵活自如。补充责任人所犯错误的轻重程度决定了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这种人性化规定避免产生不公平、不正义的结果,保证了社会和谐。另外,补充责任的特定顺序性和补充说明是其闪光之处。

一、补充责任基本理论概述

多年以来,有多位学者对补充责任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者们的观点仅代表了个人观点,也存在着弊端。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后提出,补充责任是指以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或相关人员彼此约定为基础,在追责时,假如主责任人不能及时偿还相应债务时,补充责任人补足一定范围内的债务,可向主责任人追加赔偿的民事责任。补充责任具有多个责任人共存、补充责任与主责任之间内部不划分份额、补充责任承担与法律规定和当事人之间均有联系、承担责任时具有一定顺序、法律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产生补充责任、补充责任人享有追偿权这六方面的特点。从性质方面来看,补充责任是一种牵连性、附条形、非完全性、形式性的民事责任。与连带责任相比较,补充责任中有责任顺序,由主责任人承担第一顺序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相比较,诉讼规则和形式不相同,在主负责人明确的条件下,权利人不能先起诉补充负责人;与按份责任相比较,关于追偿问题,补充责任人可以基于终局责任,享有对主责任人的追偿权。因此,补充责任在民法理论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司法方面,补充责任制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意义重大,体现出了社会公平正义。另外,补充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损害分担机制的发展。可以通过相应保障机制来分散风险、分担损失,推动相应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其他责任形态代替不了的,应发掘补充责任的优越性,并应用到我国的各类关系处理中。

二、补充责任的分类研究探索

关于补充责任的分类研究,有相关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标准。以原因为分类标准可将补充责任分为因侵权行为产生的和因合同行为产生的两类。其中,因侵权行为原因产生的补充责任有中介机构的、因违反附随义务而产生的、因违反法定义务而产生的三种类型。从补充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来看,补充责任可以分为监护性、侵权性、经营性、担保性四种类型。根据补充责任人有无责任构成度,可分成过错补充责任和严格补充责任两种类型。从承担补充责任的财产范围来看,也可分为无限补充责任和有限补充责任两类。以此类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不同的分类方式,每一小类都可以划分成更小的类。分类研究不但可以作为规定及做法的总结,也为更好地解决各类复杂的问题做出相应参考。我国民法通则中的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这是一种监护性的补充责任[3]。除此之外,笔者在此列举一种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如挂靠关系中的被挂靠企业承担的责任类型是什么?在挂靠关系中,挂靠经营者借助被挂靠企业的名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被挂靠企业可以依此收取一定规格的管理费用。现当今,规范挂靠行为的相关法律十分缺少,因此,民众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司法实践中的补充责任研讨

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以“谁主张,谁举证”为原则。通常情况下,原告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来证明被告的所犯过错、因果关系、损失事实及违法行为。在《民法典》编纂中确定并统一补充责任的适用形态与规则,统合散落于民商事规范中的补充责任,明确规定补充责任人的先诉抗辩权,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纷争[4]。也就是说,由于侵权的原因使受害人上诉法院请求承担责任时,首先受害人应该提供实时性、充分具体、可信度高的法律证据,以此证明加害人对其实施了违法行为。有时受害人因无法举出切实的证据而只能承担败诉的风险,既使好人得不到法律保证,坏人逍遥法外,又蔑视了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准则。因此,笔者表示可有几方面改进之处:在法院方面,必须采取严格、客观、公正、有效的标准来检查证据、合理判断,从而使受害人的痛苦程度减轻;在搜寻证据方面,不能只让受害人寻找证据,因为受环境、时间、处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害人可能无法找出适合的证据,这时法官要行使调查证据的权力,细心观察,实地取证,保证各项环节的无污染性;在维护审判结果公平方面,受害人既要有证明加害人过错的证据,加害人也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自身不存在过错。这样反而更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利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友好的公共环境。

四、结语

在我国民事责任体系中,补充责任是特殊民事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不影响权利人的权利保护前提下为了理顺主次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立法改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责任形式,是民事责任细化优化的结果[5]。从理论到立法再到司法适用补充责任一直存在着褒贬不一的评价。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表示我国应将补充责任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并做出统一规定,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司法公正,促使法律制度朝着严密性、科学化、高透明的方向发展。应让民众对补充责任的相关概念、明显特征、表现形式等基础理论知识有明确深入的了解。仔细对现有法律文件进行总结整理,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补充责任进行分类。还要在司法实践上对补充责任给予明确的指引,在实践中和程序上对补充责任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和规定。在实践中,学会总结法官在判定补充责任承担范围时考虑的相关因素。关于程序执行,要做到明确补充责任的诉讼结构形式,学会运用相关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上所述,是对补充责任在民事理论中的探讨研究,有利于维护法律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清.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J].理论月刊,2011(09):123-126.

[2]李中原.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制度[J].中外法学,2014,26(03):676-693.

[3]宣瑄.论民法理论中补充责任的适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01):42-44+75.

[4]肖建国,宋春龙.民法上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24(02):3-11+172.

警官学报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法律不是逻辑的结果,而是经验的积累”,这是著名大法官霍尔姆斯总结的一句话。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就是法科学生法律实务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的必经途径和重要渠道。[1]在当前高校发展背景下法学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尤为突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法学专业的教学存在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形式化倾向严重,法学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差等固有弊端。笔者从自身多年从事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谈几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能够为同仁们提供一条如何促进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增加,教育方面增加对法学教育的投资,除专门政法类高校外很多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法学这门学科,为国家培养法学人才。下面着重讲述一下高校开设法学这门学科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课程设置上的局限。[2]在2011年教育部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全国响应号召兴办起一系列的法学实践实训基地,开设法学专业,招收法学人才等。由于法学所涉及的法条数量多,涉及门类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杂。在课程设置上,某些高校缺乏法学课程设置经验,以书面知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计划上,忽略或者轻视法学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往往学生已经到大三了,基础课程几乎进行完毕,还没有进过法院,没有进行过模拟法庭的辩论赛。学生只是靠背诵和老师的讲解机械记忆了开庭的步骤和程序,明确在厅参与人员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对法庭上的程序是陌生的。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学生在初次实习和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不能立即胜任工作,需要在岗“老师”的带领学习才能理解工作内容,开展工作。

二、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创新的几点策略

法学课程设置规范化,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高校在进行法学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重视法学理论课程的设置,也要注意法学实践教学和理论相适应。比如,在课程设置上,除设置民法的理论教学以外,在《民法分论》教学的课程开设时,可以设置相对应的民法实践教学,开设模拟法庭,模拟开庭程序,讲授民法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法学,正面法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完善法学教学体系。以培育国家需要的综合法律素养人才为目标。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亲密联系,反馈信息,对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学校也可以和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和交流。合作交流机构的开展为法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极大的助力,在实习过程中,法学生可以在各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实际教学,让学生在处理案件或者材料中得到成长,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积累经验,为学生未来择业提供帮助。在法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可以增加模拟法庭的教学以及专业内容的训练。以专业内容的训练为例,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法律文书写作格式的培训,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典型案例,讲授写作模板,学生根据老师讲授内容进行法律文书的写作,由老师进行打分。这种法律文书的专业写作教学为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能够帮助学生胜任工作岗位,满足用工单位的用人需求,也能增加法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

三、结语

高校开设法学实践教学是新时代新要求下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从传统的法学教学工作桎梏中脱离出来,积极与时展相结合,以实际需求为培养人才目标,科学完善法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程安排,完善教学理念,强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李进平.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06):67-70.

警官学报范文篇6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司法适用

一、司法实务中的问题表现

(一)被告人通过上诉拖延诉讼进程

司法实践中,剩余刑罚少于3个月的有期徒刑的罪犯是可以在看守所留所服刑的,因为去监狱服刑是所有被告人都不愿意的。所以,很多被告人在认罪认罚后选择上诉后又撤回上诉的原因便是为了拖延庭审进度,以便最后判决时的剩余刑期能够在3个月之内。据了解,大多数基层检察机关的办理的轻罪认罪认罚案件都存在恶意上诉的情况,其缘由便在于此。[1]

(二)量刑建议不精准

幅度刑量刑建议有可能引起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疑虑,因为幅度刑是一种不确定不彻底的协商结果,对方很可能对量刑建议产生疑惑,进而不认同量刑建议。实务中,被告人是由于对量刑建议的可期待性才会去认可认罪认罚,如若这种期待没有可期待性,甚至是审判时超出被告人的心理预期,这种刑罚很可能导致其上诉。此类情况下,检察机关基本采取了幅度量刑的建议方式,一审法院也均选择量刑幅度的上限或接近上限作为判决的刑期。例如,某区检察院办理的程某等人诈骗案,被告人被判处一年零三个月至三年不等的刑期,超出其的心理预期,最后被告人提起上诉。[2]

(三)对财产刑关注不够

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案件在控辩双方协商过程中仅对自由刑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鲜有对可能判处财产刑的具体数额进行协商,导致被告人不服法院判处罚金刑而提出上诉。该情形多出现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中。如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知识产权等特定类型案件中,法院判决所涉退赃退赔、罚金数额较大,远超被告人心理预期。如某县检察院办理的朱某等23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法院对23名被告人判处十万元至五千元不等的罚金刑,该案犯罪嫌疑人大都为农民,无力承担天文数字的罚金,有11人因罚金刑过重提出上诉,即使后续花大力气进行逐人劝撤也收效甚微。

二、司法实务中问题分析

(一)公检法司存在认识分歧,外部协调不够顺畅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公检法机关的职能不同,难免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实务的认识不同,导致在一些操作程序中难以达成共识,比如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能否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公安机关能否集中移送案件,值班律师费如何落实,如何提高检察机关具体量刑建议与法院终审判决的一致性等等。[3]

(二)简化程序与规范化要求有冲突,内部配合有障碍

因为相关的规范没有全部建立,相应的规范化要求也就难以达到,目前的简化程序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取保候审程序在认罪认罚中如何操作,职务犯罪案件的认罪认罚如何处理等等,而且检察机关案管移送和送达时间是否要算在办案期间中,是否需要提供审查报告及证据分析,案件如何组织和立案审查等程序要求也没有明确。[4]

(三)值班律师制度不够明确具体,值班律师

介入程度不一因为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对律师值班制度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定,不同地方的做法不一,一些司法机关将值班律师算作辩护人和诉讼参与人,但更多的地方将其算作见证人,并没有在认罪认罚协商过程中参考其意见。此外,侦查机关未能全面落实集中移送审查起诉,导致案件少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满足认罪认罚案件的办理需要。所以,应当提前规定好律师值班制度,以便司法实践中有据可查。[5]

(四)对认罪认罚案件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救济途径理解把握不一

首先,对认罪认罚案件的适用条件认识不一,基层检察院在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据标准及证明责任较其他刑事案件应有所降低还是应保持一致上存在认识分歧;其次,对认罪认罚案件的适用范围理解不一,基层法院在认罚是否必须要求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赔、退赃,不愿或不能缴清罚金的能否适用认罪认罚制度上存在不同理解;再次,基层检察院对量刑建议未得到法院采纳,但法院判决并未超过法定幅度的能否进行抗诉存在困惑。[6]

三、检察机关强化认罪认罚从宽司法适用的改进建议

(一)抓住三个注重,提高适用率和精准度

一是注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宣讲。将认罪认罚从宽的告知关口前移,从案件进入审查逮捕环节即告知其认罪认罚可以得到从宽处罚。对于审查起诉案件,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罪,应着眼于该制度得到有效推进,即鼓励犯罪嫌疑人尽快、自愿、彻底认罪认罚。二是注重释法说理。办案检察官积极向犯罪嫌疑人释明拟提出量刑建议的由来,注重从法律规定、量刑指导意见结合其自身的犯罪行为、后果等阐明理由,同时借助相同或者相似案件的判决结果阐明道理。如让量刑过程表格化、可视化,使犯罪嫌疑人能对刑罚增减过程一目了然,有效提高对量刑结果的认可度;充分发挥辩护律师、值班律师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律师、值班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释法说理,接纳量刑建议。三是注重类案量刑平衡。大力提升量刑辅助系统的功能作用,同时结合两高的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依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要求,依法依规确定量刑。实务中,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还可以利用裁判文书网和检察信息网来进行参考,以便对同类型案件有所裨益。[7]

(二)加强三个沟通,增强制度适用的合力

一是加强与侦查机关的沟通。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要加强与公安机关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检察机关通过提前介入案件,公检法三机关通过召开业务交流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相关机制协议的达成,尽量集中将认罪认罚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和庭审,大力提升刑事案件的办案效率。[8]二是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积极与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就认罪认罚案件办理、值班律师指派、经费支付等进行沟通,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促进案件办理。如若能够由相关机关来给律师支付值班费用便可解决问题,比如司法行政机关提高相关律师值班收费标准,可以提高律师参与的积极性。[9]三是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检察机关就认罪认罚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所在地的法院通过召开联席会、诉前与审判人员沟通、诉后依法调整量刑建议等方式,加强沟通、充分协商,减少认识分歧,增进了互信,提高量刑意见采纳率,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例如,刑事检控部门与法院刑事审判庭召开联席会议,就对恶势力犯罪认罪认罚的被告人的量刑达成共识,人民法院建议公诉人就量刑建议的范围、方法和文件传递的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同时,检察机关与人民法院就犯罪量刑达成共识,就危险驾驶犯罪等常见犯罪的处罚达成共识,有效提高量刑建议的接受率。[10]

参考文献

[1]王嘉豪.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司法适用问题及完善建议[J].公关世界,2021(8):191-192.

[2]王新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相对不起诉的司法适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29(1):147-158.

[3]于阳,胡林林.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的功能定位与司法适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0,35(6):5-13.

[4]迟大奎.论认罪认罚“从宽”中的司法适用[J].法学杂志,2020,41(11):121-129.

[5]黄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司法适用的思考[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5):85-89.

[6]叶青,韩东成.轻罪刑事政策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适用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5):94-111.

[7]孙利娟.监察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司法工作的适用衔接[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3):47-50.

[8]朱美丹,张峰.认罪认罚从宽司法适用的检视与完善——以嘉兴市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0(5):239.

[9]朱岩,陶建民.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8):119-123.

警官学报范文篇7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职;听说

1研究背景

1.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目前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课前缺乏准备,难以把握需要捕捉的听力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口语教学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不能有效展开,教师难以有序高效地组织课堂口语活动,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减少,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就学生而言,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因素: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分类招生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以上情况,仅靠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改变老师和学生在听说课堂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就要从英语学习本身特殊的规律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改变单一的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1.2情景教学简介

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以某人或某物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提高其学习成绩。情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听说方面的能力。在主张情景教学的学者看来,口语是第一性的,是笔头语的基础,是在教学中应强调的方面。情景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主题学习或专题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

2情景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比如通过播放录音或者影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英语,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氛围。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演练会话,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课前准备:每次听说课前,教师选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说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项及评价原则和标准,确定表现主题的活动形式,比如对话、角色扮演、ppt演示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搜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目前我们仍采用新编实用英语和新编实用英语视听说等教材,听说部分的材料倾向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教学采取先呈现图片,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或提示信息,给学生适当地提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听的兴趣和说的欲望,主动进行思考和联想。课堂活动:为了营造丰富多样的课堂环境,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小组,开展不同主题和任务的多样化活动。比如听力阶段要集中思想,利用预测的信息把握重点,尽可能地去理解句子或短文的大意。边听边记,做到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另外,进行组员讨论,发言人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复述内容等。课后总结:运用多媒体快速点评听说内容和任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订正。然后由教师、小组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小组以及小组成员做出评估,提出有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3情景教学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注意情景设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呈现新单词,比如在进行新课介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视频,之后边播放各种图片边呈现新单词,再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熟悉和练习新句型等。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期待和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

3.2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任务有序进行,一方面使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预测教学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步骤会安排的更加严谨;另一方面学生分工明确,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因此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3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知识,还要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等电化教育手段,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英语听说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能使课本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对学生听说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对英语的听力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景教学是英语听说课堂的一种有益尝试,不排除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作者:冯香丽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Richards,JackC,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陈曦.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及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168-169.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胡玉辉,罗忠民.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5]李洁.新教学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体验[J].中国外语,2005(4).

[6]倪玉莹.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5).

警官学报范文篇8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公安院校;法学教育

人民警察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其执法质量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公安后备人才的培养阵地,公安院校以高水平的法学教育为法治公安建设提供战斗力。

一、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是一种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是对人的意识的引导,而法学教育所侧重的是对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塑造。从作用的效果上来看,法学教育更能深化公民法治意识,约束公民的行为,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转[2]。从作用机制方面来分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良好实现后才能保障法学教育顺利进行。但是,法学教育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简单延续,实际上当一种行为方式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实现时,人们就会考虑采用法治的方式加以弥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

(一)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研究与定位,如果不能准确定位,找准位置,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4]。过去一段时间,公安院校在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中过多地强调警察职能的专政性和命令的服从性,往往弱化了警察执法理念,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在教育训练中更多注重操作技能的实用性,忽略了法律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渐渐形成了执法能力不足的短板。

(二)现有的法学教育未充分体现警察职业特点

公安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应与警察职业要求紧密联系,但现有的法学教育未能充分体现警察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未完全与警察职业要求接轨,对法治理念和人权观念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课程内容没有从警察职业需要出发进行设置,基本只开设了16门法学核心课程中的4—5门课程,针对性不强[5];三是公安院校的法学教材也缺乏特点,未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大多数选用的是其他政法院校的系列教材,缺乏公安特点,不能完全满足公安需求,很难胜任培养公安法律专门人才的重担。

(三)法学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法学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安院校法学课程的安排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法学教学课程体系设计[6]。二是所开设的法学课程存在重刑轻民、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例如法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基本都被作为选修课,甚至很多专业学生都不开设此类课程。三是现有法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量较少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公安执法实践脱节

当前,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法学课程讲授基本上是围绕阐述基本理论、解读法律条文展开,或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或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二是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没有与时俱进,与公安执法实践严重脱节。

(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落后

此前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近年来,法学课程的教学逐步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分组辩论法、实践教学法等,有的公安院校会组织去法院观摩庭审、与公安法制部门交流,但这些由于经费开支、审判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不相符或不公开审理等原因,经常被取消;去公安机关的实践教学课程,往往由于涉密性、阶段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参与深度不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三、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完善路径

(一)明确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在实践需求的基础上设定,聚焦忠诚干净担当为民,突出德才兼备要求,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理念,着力锤炼“四个铁一般”,充分发挥公安院校预备警察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生力军作用。公安院校可以通过搭建系列法治文化育人载体平台,如建设理论研究平台,成立公安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进行理论研究与创新;建设特色校园法治文化育人平台,形成蕴含法治文化的校园标识,打造特色法治文化节和法治类学生社团等;建设警务化管理平台,通过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培养学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建设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传播校园法治文化精神,来培养崇尚法治、信仰法治,具有法律原则、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精神的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7]。

(二)科学设置法学课程体系,调整完善法学教学内容

加大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既要体现公安特色,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确保核心课程的学时,应加大核心课程师资力量建设,为了课程特色化建设,还应进一步开设司法鉴定学、证据法学等有利于开展公安执法活动的法学或法学交叉学科作为选修课,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开设相关法学课程。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以公安实战发展为导向,时刻关注公安实践对公安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组织专业教师集中力量撰写彰显公安特色的法学精品教材,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为公安法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法学实践教学

为全面适应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危险性,公安法学课程应将教学与实战相结合,增加模拟教学训练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第一,通过实习提前了解公安工作。组织学生统一到派出所实践锻炼,了解公安工作,以及公安工作经常运用的法律法规等。第二,模拟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实战操作能力。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模拟案件环节,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公安实战工作应具有的操作能力,该过程可以邀请实战部门人员到场指导。第三,打造校外法治文化育人平台。组织学生到廉政教育馆、法院等教育基地,接受法治文化的洗礼。打造品牌校外法治文化基地,进一步丰富软硬件资源,形成良好培育环境。

(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教师多元知识结构体系

公安法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公安院校一是引进法学专业全日制毕业生,在公安机关中选聘业务骨干到校兼职教学,建立一支知识扎实、业务过硬的法学教育师资队伍。二是优化原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公安法学教学工作由理论向实战倾斜。可以倡导将法学教师轮流教授本科各专业基础课程,形成多元知识结构体系,储备更多的法律知识。三是鼓励任课教师到公安机关业务实践,掌握一线情况,增长业务技能。

(五)多种途径结合,扩展课堂教学模式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要紧跟时代有所创新,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是侧重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纯讲授教学模式,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正反双方辩论教学等。二是采用多媒体设备与软件设计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新颖、更生动,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三是在线教育实现法学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线上课程,采用网络教育模式,打破时空限制。

参考文献:

[1]吴星儒.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刘文华.公安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价值、困境与路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4):118-122.

[3]袁周斌.公安院校警察法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反思[J].教育观察,2017(19):56-62.

[4]彭玉伟.加强和改进公安法学教育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2015(07):55-56.

[5]曹晖.警察院校法学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03):98-100.

[6]化国宇,管清亮.公安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104-109.

警官学报范文篇9

关键词: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4年参加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药科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等30所本、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论文,阅读有影响力的期刊、学报作为支撑,收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献,进一步了解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专家访谈法

对参与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评估小组领导、成员进行走访,以面谈的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各高校体育发展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考核和评估,5月份参与考核的院校10所,12月份参与考核的院校20所,其中考核优秀2所,合格24所,有4所高校未达到合格标准。由此得出,大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是达到标准规定,评定等级为优秀的高校应发挥示范作用;评定等级为合格的院校应根据评定专家提出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措施,争取达到优秀标准。未达到合格标准的高校应对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结合专家给出的意见,认真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整改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上报整改情况后重新考核。公共体育考核中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总课时数不足

通过查看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发现本科院校学时数基本满足,但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大部分学校达不到要求,没有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课、实训课学时数所占比例较大,这样就缩短了学生公共体育必修课的时间。

2.课程内容安排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新《纲要》规定: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继续传统的基础体育课,体现不出高校体育教学特点。

3.早锻炼、课外活动效果不理想

新《纲要》明确提出:将课外体育、校外体育、运动训练纳入到体育课程中来,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一体化课程结构。能到达到规定的次数的学校很少。学生课外活动中,受场地、器材等因素影响学生锻炼积极性,同时学生课外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4.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培训质量不高

由于各个高校发展情况的不同,在师资结构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的年龄上,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过多,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经验,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综合能力,从而使学校的教师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在师资培训中,各高校教师培训后没有将先进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没有将所学知识与同事分享,导致培训知识的流失。

5.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江苏省教育厅对高职院校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全面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和体育场馆的建设,高校体育场地、器材是高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受资金制约显得滞后。各高校场馆、器材都是为教学工作准备,课后场馆的关闭导致学生没有活动的空间,降低了场馆的利用率。学生器材的使用多半从器材室登记后借用,部分高校器材设施的缺乏导致学生活动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6.评估结果与高校课程建设效果的持久性

高校评估期间各个指标都达到标准,评估工作完成后,部分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度不高,导致评估前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此可见,必须大力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重视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强化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力度。

三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度,落实教学学时数

体育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领导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度,才能直接解决学生锻炼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高校应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保证学校体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课堂教学检查力度,明确督导小组进行监督,确保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时数得到落实。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

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学生是否容易掌握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发特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逐渐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完善早锻炼和课外活动制度,提高课外活动效果

早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应将体育场馆资源最大化利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早锻炼应有相应制度保证,并根据学生出勤和锻炼效果不断完善早锻炼制度。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体现校园活力、展示青春的一面,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学校课外活动应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保证相应场地、器材、安全等方面,学院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重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为学生课外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优化教师结构,注重教师的业务培训

高校教师数量和师资配备情况直接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各高校应招收高水平、高学历的体育人才。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老教师不断引导、传授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综合实力。教师业务培训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并分享培训技能,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使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在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教师应多关心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培养教师体育教学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而且要在其心中树立“自我教育,不断提高”的理念。

(五)加强场馆设施建设和利用

江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上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2)室内外的场馆偏少;(3)室外场地的安全度。有效的解决措施如下:(1)加强学校领导重视度;(2)校企合作模式,争取企业的投入;(3)发展学校特色运动项目,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场馆建设与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困境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六)加大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考核力度,确保效果

为确保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工作的进一步稳固和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应加大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力度,让各高校重视并将积极投入到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中来,并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对照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学校应发挥示范作用;考核为合格的院校应总结经验,继续完善提高,对考核未通过的院校,应按照标准积极整改重新迎接新一轮评估。争取顺利完成考核。同时在考核结束后,省教育厅应不定期对各高校进行抽查,确保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落实和进一步发展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佩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114-117.

[2] 吴洁,王欣.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实缺失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7):78-80.

[3] 刘士友.实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18):175-180.

警官学报范文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 保定

一、引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中华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也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作为保存、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也必须勇敢肩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和使命,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发扬。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基础雄厚,无论从历史文化底蕴,伦理道德意识,还是红色革命文化,保定人保家卫国的侠义英雄故事层出不穷。保定市拥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学院等17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0多万人,在全国地级市中拥有高等院校最多。依托地方丰富的高校资源,推动地域文化走进校园,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保定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地理保定

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西依太行山,东抱白洋淀,与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势,为“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的“通衢之地”。因距北京仅有150公里左右,保定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当初以“保卫大都(即元大都北京),安定天下”而得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保定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保定的城池建设始于战国,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西晋末年的后燕都曾在辖区内建都。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后,保定地位更加凸显,元设保定路,明建保定府,发挥着“联络表里,与卫京师”的重要作用。清朝时期成为直隶省会,在此后200多年间,保定几度成为河北省省会,彰显其作为河北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三、文化保定

1.诚义文化。燕赵文化是先秦时期燕国和赵国文化的总和和统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古即为“燕南赵北”的保定地区则被认为是燕赵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地域之一,历史上的保定是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是燕文化圈的核心。不同于赵国富庶的平原文化,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相对弱小,经济相对落后,又受山高水寒的气候环境制约,“民雕悍少虑”,豪侠辈出。(马春香,2013)这里又是汉文化和其他边疆文化交织的区域,几乎每个朝代的更替和变迁,这里的人民都会饱受苦难。动乱的社会,苦寒的文化孕育出至情至性的豪杰,悲壮与凄怆,苦难与辉煌,侠义与忠诚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保定为尧帝故里。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考证《安肃县志》(徐水旧称安肃)、民国《徐水县新志》及《资治通鉴》等相关资料,“合符釜山”就发生在现在保定市西北郊的徐水釜山,黄帝在此与各部族代表统一符契、共同结盟,成为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开端。(政府网)保定易县一带,古为燕下都,在战国晚期是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燕昭王报复伐齐、燕太子丹与荆轲谋划刺秦王的故事都发生于此。燕昭王继位时,燕国民生凋敝,田地荒芜,百姓啼饥号寒。他励精图治,“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积蓄众多人才,且用贤不疑,换来部下赤城相报,昭王二十八年时,终于大破齐国,一雪前耻,将燕国带入鼎盛时期,跻身于列强行列。燕昭王屈身礼士,用人不疑创造了人才强国之路,对后世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和启示。荆轲好读书击剑,游历于诸侯列国,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深入虎穴寻机刺杀秦王,图穷匕现,刺秦王不中,被斩于厅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曲悲歌吟唱出壮士慷慨赴死的悲怆和决心。“立意皎然,不欺其志”,荆轲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侠义豪情是燕文化的典型代表。东晋名将祖狄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而起床舞剑,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因其文韬武略,后被封镇西将军,实现他报效国家的夙愿。“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在这首《七律•洪都》中借助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典故抒发自己报效祖国,改造社会的豪情壮志,培育和激励人们强烈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祖狄闻鸡起舞,荆轲刺秦王,桃园三结义等故事无不发生在保定大地上,在历史的演进中,保定人质朴、豪侠及慷慨之气,逐步升华为爱国爱家、侠肝义胆、重信守义的人文情结。2.红色文化。保定紧邻京津,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70多年前这片红色热土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红色历史和文化符号。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培养出1700多名将军,对中国近代军事体制、政治局势、革命斗争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里是中国早期革命家摇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中国北方最早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诞生地;这里开创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里发生过最早农民运动——“完县五里岗暴动”和“高蠡暴动”等,从水乡白洋淀到巍峨太行山,从雁翎队、地道战到狼牙山五壮士,保定人民艰苦抗战,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晋察冀这片革命土地上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文学家们创作出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红色经典名著、名剧,如:《荷花淀》、《腹地》、《红旗谱》三部曲、《平原烈火》、《长城烟尘》、《新儿女英雄传》、《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青春之歌》、《白求恩大夫》、《少年英雄王二小》等,这些作品刻画的革命英雄形象释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斗争的革命情怀,体现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鼓舞、感染并凝聚一代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在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中,保定市占有5家;在河北省规划的10项红色旅游工程中,保定市占有5项。这些红色历史革命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顽强不屈、拼搏奋进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主席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生于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理应扛起这个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3.名城古迹。保定建城距今有2300多年的历史,已发现有两处仰韶文化遗址,古城历经唐尧至宋金,后经元代名将张柔重建城池,设衙署,元明清为顺天路、保定路、直隶保定府,清康熙八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省会,成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和解放初期,几度为河北省省会。漫长的历史进程给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祖辈们不可磨灭的印记,保定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6处。这些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承载了保定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的直隶总督署就坐落于市中心的裕华路。清雍正年间创建于此的莲池书院是“全国书院之冠,京南第一学府”。古莲花池“林泉幽邃,云雾苍然”,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市区内更有“市阁凌霄”美誉的佛教圣地大慈阁、金代建筑钟楼、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直隶审判厅、古城墙、清真寺、光园以及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出地方文化曾经的繁荣及其多样性,延续着古城的文化血脉。保定辖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有2300多年历史的“燕下都遗址”、2100多年历史的中山靖王陵墓——“满城汉墓”、誉为中华第一塔的定州开元寺塔、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定州贡院、顺平腰山王氏庄园、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易县道德经幢及古北岳祭祀之地北岳庙等。保定拥有的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数不胜数,其中部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75项,市级非遗项目139项,耳熟能详的有保定老调、清苑哈哈腔、徐水舞狮、安国药市、定州秧歌戏、涞水高洛古乐、白沟泥塑、曲阳定瓷、易县易水砚、雄县黑陶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传统民俗艺术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大放异彩,张扬着直隶文化之气,凝聚着燕赵文化之魂,秉承着华夏文化之光。

四、高校传承地域文化途径

地方高校可将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开设选修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开发地域文化的微课、慕课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计入学分。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知家乡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欣赏蕴涵保定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模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著名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人文内涵,在挖掘地域文化所产生的地理文化背景、时代特征及现实意义中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单单追求课程化,通过邀请文化名家举办地域文化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实践基地,编排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历史故事,创办地域文化微平台,举办“我为家乡代言”的演讲及写作比赛及地方音乐、戏曲、雕刻月等校园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在文化体验中让大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价值取向,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爱国情怀。以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地方政府及社区的通力合作。地方政府需足够重视,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能够积极给予配合和支持,在高校与地方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积极促进合作项目的开展。

五、结语

主席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保定的诚义文化、红色文化及文化古迹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铸造出具有积极和正面意义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使之成为保定地域所独有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李艳玲 王子贤 刘悦梅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保定概述[EB/OL].mlbd.bd.gov.cn/content-742-43047.html.2015-11-15.

[2]高玉.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推进文化名城建设.[EB/OL].news.bdall.com/epaper/bdrb/html/2015-02/06/content_512270.htm.2015-02-06/2015-11-15.

[3]马春香.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与当下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2013(1):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