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2:20:07

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1

当代的景观设计学正处于频繁叙事的时期,并且许多叙事正逐渐演化为宣言的形式,无论是舒缓的文笔还是激烈的措辞。对中国而言,景观在近十年来正逐步成为一个从公众到专业层面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体现了公众对美好景观的希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专业领域对创建景观设计学本体文化的渴望。一个新的事物从不为人知到被公众接受,宣言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除宣言之外,景观设计学的本体理论和社会性实践同样是叙事方式的体现。本体理论是一个学科能够自立的基础,它的不断扩充与发展是学科生命力的体现。对社会性实践而言,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物质性、社会性的实践,设计行为与社会和自然的各个层面有关。很多时候,本体理论与社会性实践以及宣言叠加在一起就呈现出一种整体叙事的特征。

宣言

关于宣言,查尔斯·詹克斯在《当代建筑的理论与宣言》一书的导言《火山和丰碑》中这样论述到,为什么政治家和建筑学家都写宣言?当卡尔·马克思写《共产党宣言》时,并非想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正如他所说,不是诠释这个世界,而是去改变它。于尔里克·康拉德在他的《20世纪建筑的纲领与宣言》(1964年)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世界将建筑学宣言变成了可预言的事情。一个建筑学家若不能或不愿做广告就必须要在除建筑之外的媒介中成名。矶崎新这样理解现代主义运动:我们需要从近代艺术是一项运动的角度来分析。因为是运动,所以要提出宣言来明确其方向,在朝这个方向迈进的过程中,前卫产生了。所谓前卫就是向外界发出宣言,表明自己是走在最前头的,即通过展示一个乌托邦来确定目标,没有宣言的运动几乎没有。即使自己没有宣言,也会有其他人跳出来代你做出宣言,比如印象派和立体派就属于这种情况,而从未来派开始都是为自己发起的运动做出宣言的。在建筑界,不论是勒·柯布西耶还是密斯都是通过宣言登场的,也就是说他们通过宣言将近代艺术运动的形态运用到建筑界中来。构成主义、风格派和表现派都有各自的宣言,一直到包豪斯的功能主义,都是宣言不断。因此把各种宣言收集起来编辑出版,那一定是一部近代建筑的运动史。

查尔斯·詹克斯运用火山与丰碑这样的比喻来概括宣言,火山寓意情绪的爆发,丰碑代表法规和理论。而火山与丰碑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写宣言?查尔斯·詹克斯认为是危机。他以后现代主义为例,后现代主义揭示了现代主义或现代主义带来的环境中紧迫的危机感,而且接下来的每种传统也都显示出类似的倾向。危机,或者说是即将到来的灾难的预感,是“火山”成为如“丰碑”——纯理论——一样深奥比喻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动机就没有人写下宣言了。

查尔斯·詹克斯进一步论述到,第一部建筑学宣言或者规范准则是上帝的《十戒》。柏拉图将上帝比喻成“万物的建筑师”,当建筑师们一时兴起做出某一决定,采纳某一理论时,他们就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尼采在他的宣言中宣扬:“燃尽你所爱,爱你所燃”,勒·柯布西耶在他的宣言中也引用了这一句。虽然人们发现罗伯特·文丘里的宣言透着文雅之气,但字里行间仍蕴含着血腥。最成功的宣言,如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1923年),经常称呼读者为“你”,并反复在连接处用到“我们”,知道在创造者和皈依者间建立起一种默契影响力。一部宣言必须亲自将它的思想传达给你。

关于宣言的形式,查尔斯·詹克斯认为宣言是一种奇特的艺术形式,似俳句一般,有着简洁、智慧和准确的用语。对于当代宣言,他这样阐述,与基督教派或现代主义时代相反,在我们的时代中,我们可以通过讽刺的方式反映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相互否认的宣言之间表现出多元性和辩证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不再可能有纯粹的现代派作品集(如于尔里克·康拉德)的原因。但詹克斯所阐述的这种方式还是被打破了,严肃和直面的宣言依然存在。对西方世界而言,美国的9.11事件后,产生了各种严肃的政治文化反思。无论是反讽还是正面陈述,只要危机存在,宣言便不会消失。

对景观设计学而言,20世纪50年代的丹·凯利的“设计就是生活”使景观设计摆脱了单纯的审美意义,后来又经历了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和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可以说,当代景观设计学越来越成为一个应对危机的学科。从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对景观设计学学科的定义演变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从1909年到192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称景观设计学是一种为人们装饰土地和娱乐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景观设计学被定义为安排土地,并以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娱乐为目标;1975年称景观设计学是一门设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艺术,通过文化与科学知识来安排自然与人工元素,并考虑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983年称景观设计学是一门通过艺术和科学手段来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自然与人工的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又申明,景观设计学其内容是灵活的设计,使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构建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平衡。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对景观设计学的定位本身就是一部宣言变迁的历史。这类宣言内容被查尔斯·詹克斯描述为有别于建筑学的第二种类型的火山:我们现在正处于理论对变化的世界、全球经济、生态危机以及文化混淆做出响应的时代。因此第二种类型的火山出现了,它打破了正规的建筑学理论,激起了雷姆·库哈斯、伊恩·麦克哈格以及克里斯蒂安·诺伯洛——舒尔兹的回应。

其中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发表于1969年,那是个带给西方人环境噩梦的时代,同期重要的与环境主题有关的文章还有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设计结合自然》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源于生态学的有说服力的总原则与实际的设计方法结合起来的成功之作。在书中,麦克哈格写到:经济价值体系必须扩展成为一个相关的包含所有生物物理过程和人类雄心壮志的体系。在人类谋求生存、争取成功并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生态学的观点赋予了他们非凡的洞察力。他为人类——生物圈的催化剂兼管家——指明了道路,加强了人与环境之间极具创造力的适应性,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种种设计。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叙事方式同样呈现出宣言的特点,比如俞孔坚近期发表的《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文章带有强烈的宣言特征,将危机的阐述和理论准则融合在一起,并且叙事的话语带有感情色彩。这种宣言出现的原因及方式在查尔斯·詹克斯的《火山与丰碑》中有着印证。而查尔斯·詹克斯所论述的宣言产生的原因——“危机”似乎在中国的程度更深。

本体理论叙事

本体理论的传达也是一种叙事方式,什么是景观设计学不可缩减的内核?即景观设计学拥有多少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自足性,从而凭借这种自足性更有力地参与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现代化日程中?这在于景观设计学本体理论的探索。景观设计学的理论性问题一直处于持续的争论中。景观设计学存在一系列的理论类型,并且不同的人对什么是景观设计学需要的和适合的理论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景观设计学的理论和批判必须把人文理念、美学法则、社会行为和生物物理与空间的场所现实、生态系统与区域联系起来,以创造能扩展人性的景观(Jellicoe,1986)。

对学科理论本质性的关注也存在大量的多样性。霍维特(Howett,1987)把她认为的景观设计学中心知识确定为三大区域:系统生态学、符号学和环境心理学。同时回顾最近英美文献的理论著作(斯瓦菲尔德Swaffield,2002),能够确定五个核心主题:设计过程、对于有含义的形式和过程的解释、景观表现、生态设计和美学以及位置、场所和区域的综合。这些范畴横跨很多知识领域,并且连接一系列不同的学科。

西蒙·R·斯瓦菲尔德将景观设计学的理论知识概括为:客观主义、构成主义和主观主义三个类别,这几乎囊括了景观设计的知识。

客观主义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假如有一个随后提出的合适方案,人们可以从中获取知识(真理)。它符合传统自然科学的方法(斯瓦菲尔德Swaffield,2006)。对知识的效用而言,客观主义是带有工具性和预示性的,理论观点的实例是后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景观设计学中的实例是心理物理学和认知模式、感知和景观生态学。其中景观生态学(Forman,1995)是景观知识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景观设计学本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景观设计学的基础学科。景观生态学决定了景观设计学的理论基础是客观性的。客观主义的典型的研究方法论包括试验法、准试验与调查。研究方法则是测量法、问卷调查、空间分析和后占有评价,最主要的表现模式为数学符号,并带有文字解释。

构成主义(常常伴随着前缀词“社会”)假设可能存在一个“真实的”物质和社会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将不可避免地由社会环境所塑造(建构),它支撑了一系列社会科学研究,并不断被交叉学科的研究者采用。景观过程的组织,和对景观特征以及场所精神的理解(Jakson,1997)是与构成主义范例结合更紧密的理解性范畴。社会构成主义是解释性的,所采用的理论观点包括实用主义。结构主义、实用理由、解释学、批评理论、象征的相互作用和现象学。在景观设计中用到的实例包括:设计过程、生态美学、模式语言和场所精神,这四个实例几乎涵盖了与实际设计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其中,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美学主体,有着自己的评价体系,美学受到生态伦理的影响带有了伦理性,从更宽泛的角度理解带有了社会责任。模式语言,也即适应于景观设计自身的语言体系,也是景观的本体语言,有别于其他的设计实践,如建筑设计。场所精神,一直是景观设计学所强调的概念,虽然其更多地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场所精神也较难解读,需要运用感知来描述,但场所精神还是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以上四个实例,同样是景观设计学的本体理论的组成部分。社会构成主义典型的研究方法论包括行为研究、讨论分析、历史地理、人种学。研究方法则包括观测、访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设计专家研讨会,研究方法是典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最主要的表现模式为文字叙述,带有描绘性图表和照片。

主观主义主张所有的知识都以文化性和个性的方式界定,我们仅仅能够知道我们的文化和经历预先安排给我们知道的事情,关于真实世界和客观知识的想法是一个谬误。这一思想方法在高雅艺术和人文学科中广泛流行。关于“表达主义”理论(Thwaites,1995)和“批判性的视觉研究”(Dee,2002)的提议就是主观主义观点的例子。主观主义是批评的,理论观点的实例是:批评的质询、后结构和女权主义。景观设计学中的实例是“表现主义理论”“批评视觉研究”。典型的研究方法是修辞学和论证,研究方法是文学结构、图形试验、批判反思和创造性干涉,最主要的表现模式为各种媒介——文字、图像、听觉和表演。依赖于主观主义而产生的理论也是景观设计学重要的本体理论之一,从批判反思到理论的准则,都受到主观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科的定位,发展还有历史和现状的批判性反思。

斯瓦菲尔德推崇的是构成主义方法,认为构成主义方法是将理论和批判联系起来的途径。社会构成主义既包含着客观主义的内容又包含着主观主义的内容。社会构成主义有可能占据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范例之间“桥梁”的位置。社会构成主义对一个学科的帮助之一是它能够适用调查理论、知识形式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社会构成主义”的分析框架强调集合知识,采用该框架把批评家当做对个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以及学科积累的知识之间的协调人。

我们借用斯瓦菲尔德的框架将最观设计学的知识并置在一起,便可以发现,景观设计学的本体理论带有众多社会学的特点,并且在许多层面上依赖社会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景观设计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问题,特别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理论之一——生态学,其本身就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系统之间矛盾的产物。这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出为什么景观设计学的众多理论很容易呈现出大叙事和宣言的特征,特别是在当下人类发展与自然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时期。

社会性实践叙事

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物质性、社会性的实践,其责任在于为人类营造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并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与社会、人的生活世界的各个层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建筑学的社会责任,一些理论家如塔里夫认为在某些历史关头,当建筑语言探索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时,建筑师只有勇于挑战自身行业的传统限制,积极介入城市规划甚至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等层面的工作才有可能使建筑的智识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景观设计师的表达似乎更加干脆。景观设计师HideoSasaki在谈到景观设计学的发展时这样表述:“要么致力于人居环境改善这一重要领域,要么就做一些装点门面的皮毛性的工作”(1952年)。最具代表性的是伊恩·麦克哈格,他这样认识景观设计职业:”人们必须得听景观设计师的,因为他告诉你在什么地方可以居住,在什么地方不能居住,这正是景观设计学和区域规划的真正含义。不要问我你家花园的事情,也不要问我关于花草的事情以及你那棵将要死去的树木,关于这些问题你尽可以马虎对待,我们(景观设计师)是要告诉你关于生存的问题、是来告诉你世界存在之道的以及如何在自然面前明智地行动。”(Miller&PardaI,1992)。卡尔·斯坦尼兹这样阐释自己的工作:”我相信,随着我们对所规划的景观有着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其政治也越来越复杂,因而我们所做的规划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造成大多数人既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如果存在潜在的危险,我们就很有必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些情况,否则他们将不会做出改变以避免危险。”景观设计学被定位为应对人与自然危机的一门学科,其中设计实践中的众多不可见的因素,特别是生态学上的意义,使得实践本身需要具有完备的解释性,叙事从而随着作品一起出现。

中国当前具有现代意义的景观设计实践,除以物质的方式在现实中存在之外,在很多时候呈现出话语叙事的特征,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成为设计表达的要诀,当然这并不削弱作品本身的品质。很多时候,作品带有宣言的意义,并且对社会现实和当前设计状态起着警醒的作用,而且还带有启蒙式的色彩,作品自身的形式也逐渐演化为带有隐喻的符号。

分析几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作品便可以看出这样的特征,这里以俞孔坚的几个作品为例。他较早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从形式、空间到美学的演绎,都堪称经典,他赋予作品的概念“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同样具有修辞学上的意义,“野草之美”本身就是一个颠覆性的观念;在接下来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案例,作品表达的理念是将“书声融于稻香”,而在不断的叙事与表达中,稻田成了一种独立的符号,一种将景观赋予生产功能的符号。同样的场所和构图,由于景观主体材料的改变,由需要维护的植物置换为具有生产功能的水稻,设计从而演变为一个可持续的宣言;浙江永宁公园被称为“漂浮的花园”,作为一个运用生态防洪理念建成的景观案例,漂浮意味着不定,人与自然在退与守的博弈中实现了一种平衡:最近的作品秦皇岛汤河公园,设计理念是“最少干预,绿阴中的红飘带”:首先,红飘带随机的形式实现了对场所中树木的合理的避让,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关照和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其次,作品将符号和隐喻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红色在中国隐喻着活力和生机,在这里隐喻着城市,而这一色彩对于场所的使用者或者说主人,对城市充满美好期冀并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的当地居民,具有符合语境的审美意义,就如同罗伯特·文丘里的《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中所表达的民间的寻常的活力。

上述系列作品都在讲述着什么,就像建筑师刘家琨的《叙事话语与低技策略》,叙事变得与设计作品本身同等重要,这也是当前中国景观设计实践的显著特征。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2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3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

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4

一、景观设计教学是不是走入了死胡同?

景观设计课始终是景观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而设计课最核心的环节是对学生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训练,如何提高综合设计的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直是高校教学的研究重点。从各高校景观设计课的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推理式的思维方法来进行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这包括了让学生从场地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并结合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以及对场地独特理解形成的空间概念和形式。不可否认,这种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科学逻辑的分析、判断、评估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手操作小尺度的设计项目。对于教师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这样的问题:在设计课的前期,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到实地调研并作静态观察和记录,然后写出调研报告,表明对场地日照、风向、景观朝向、植物配置以及使用者活动需求与场地功能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如例行公事一般到场地上拍照、速写或以文字记录大量资料。结果我们发现,只要收集到相同的信息,几乎可以产生同样的场地评估和汇报结果,逐渐地学生对这种调研方式也失去了热情。场地调研使学生的调查和收集信息几乎成为一种仪式化的行为,缺乏想象力的预测甚至使调研陷入收集资料本身。而问题是,许多设计决策看上去与这些庞大的信息并无关系。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设计过程是推导式的思维模式,致使大部分学生在针对同一场地设计时所做出的功能分析和判断趋于一致,直至最后得出“合理”但却雷同的设计结果。那么做景观设计是否就和做数学题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一样,最终形成“标准”的统一答案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又该如何表达呢?当这些被“生产”出来的学生带着统一的思维模式进入到景观设计岗位上,又将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些质疑的提出直接指向了景观设计教学方法确实存在训练思维单一、学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在保持实践教学这一重点的基础上,针对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定位,从而使景观设计人才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在2009年-2010年笔者有幸到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访问学习,期间参与金特•沃格特教授(ProfessorGüntherVogt)的景观设计课程,通过对其课程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行走感知与理性图形并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新方法的训练,希望能培养学生基于个人感受和经验为依据的空间构想,同时借助推理式的理性分析,共同形成综合的设计概念,进而实现概念向三维空间的转译过程,以期最终提高景观教学的质量。

二、从行走感知到理性图形的方法是什么?

1.基于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教学途径

“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过程是一种以行走为起点,以直觉和印象占主导的特殊感性认知,经过分析评估后对场地所做出的空间转译的全过程,这种方法是源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创立的田野工作法(Fieldwork),借助人类学的工作方法,景观设计师可以与场地建立一种深刻的对话、理解和沟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并拓宽景观设计的途径。

(1)行走

与场地调研方法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场地相比,以行走为特点对场地的感知可以使学生从“外部的”设计者转换为场地的参与者,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自己在场地上或行走或停留时的真情实感和场地氛围。它与单一的信息收集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对于场地的感受与观察并非停留在场地现有静态的表象上,而是有更多机会“自由”地去了解场地背后更多的“故事”,有些可能是关于场地中物的痕迹比如一段废弃铁轨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些可能是重要事件的发生或一个重要人物的死亡。不同的“行走”都会带来令人兴奋的异样发现。这时,学生对调研的积极性会被重新激发,因为这种行走所带来的发现因循着每个学生对场地不同感受与直觉。当学生步行穿越整个场地时,实际上逐渐将自身所处的空间环境的相对位置映射到内心深处,将自身身体与空间环境建立了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和即将设计的场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场地行走可以把距离和个人经验添加在学生对这个场地的理解之上。同时,步行者的视野也可以支撑起在景观设计中的各种抉择,成为概念构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穿越一座老煤气厂,或是绕着它徘徊;或目标明确地向前行进,也或只是漫无目的地溜达闲逛。什么样的散步节奏将决定学生在未来设计中有什么样的抉择。因此,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途径,让学生不再是以“坐直升飞机”的角度俯瞰大地所构成的美丽图画,而是以每个学生个人具体感受和体验为依据的空间构想。

(2)解读

在场地行走之后,教师仍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印象”去研究场地不同时期的使用状况或功能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不同时期的照片、图片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经过挑选的图片被用来与不同的功能分析图一起讲述一系列关于场地的故事。与场地行走相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重复勘察和认真研究来理解场地,它需要面对的是场地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并从中找到记忆的痕迹,当然,此时学生的解读不仅局限于有形物体的研究,还包括那些隐藏在场地背后不可见的方面如一段年代表,因为这些都将可能成为未来设计的创造性的飞跃。

(3)转译

转译是基于学生对场地行走感知与认真分析研究后概念设计结果的转化,也是整个“行走感知”设计过程的难点,在这个阶段,学生个人的观点会越来越影响设计项目的方向,然而无论转译时采取什么样的建立方式,它一定是对场地已有事物或事件做出的反应。以笔者所参与的金特•沃格特教授的“米兰帕克塔里络(Praco)城市公园设计”课题为例。在进行场地设计之前,课题组老师便带领学生一起在设计的基地上进行了一次“散步”,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到现场第一时间的感性认知记录下来,用以“绘制”出与拓扑和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相关的“散步节奏”。其中有的设计小组对场地中河道、灌溉与排水系统印象深刻,在随后的设计中这些感知对设计构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于是该小组在对米兰城市供水系统以及对场地农田灌溉给水与排水的历史研究后,选择了水净化系统为主的景观来转译他对场地最初的感性认知。同时,借助Nolli-Plan分析场地空间使用的质量,对道路与农田的功能划分重新做了优化。不难看出,让学生将感知体现在设计中是富有创造性设计结果的重要环节。

2.从行走感知到理性图形的景观设计教学途径

“理性图形”的景观设计过程在强调对场地现状及使用者行为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由推理式的判断引导思维走向预定的目标来完成设计的过程。这种“调查-分析-设计”的模式,是由19世纪英国规划师盖得斯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这种模式对现代景观设计和景观教学途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作用于之后一百多年间的几代景观设计大师,其中包括佐佐木英夫的“研究-分析-综合”的模式和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时至今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景观专业教学仍延续这种理性式的功能分析模式。行走感知和理性图形是从两种不同角度让学生去理解场地,由于角度和价值观的差异,这将直接影响教学中学生发现或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以行走感知建构的设计途径是“自下而上”的,强调的是对具体场地体验的把握和再现,它的重点是以学生行走作为场地研究的工具。但是,仅凭学生个人感性的直觉,缺乏对场地科学分析的态度,对现状各种限制条件以及对使用者需求和行为的理性分析评判,最终将有可能使学生在设计中失去正确的方向而变得难以把握。理性图形的研究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它的重点在于研究对象,即景观环境中物质形态和空间结构,它要求学生在研究中是客观中立的,通过理性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分类、归纳、提炼,获得诸如场地的比例、尺度、界面的围合度等可量化的数据资料。它的局限性在于仅仅关注景观环境的物质空间结构,并将这种结构视为永恒不变的原型,忽略了导致这种物质空间中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和活动随时间的变迁而产生的变化。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5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

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6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

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7

一、东北地区的地域特征及文化分析

东北地区指北纬38°~53°之间,东经120°~135°之间的地域范围。处温带、寒温带,属中纬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刮风沙,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秋季温度变化无常,冬季高寒而且漫长。东北地区雨、雪为主要降水形式,降水不是十分丰富,春旱、夏涝、秋霜冻主要讲的就是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域因素成为决定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首要条件和特色背景。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历史悠久,是多民族的文化、黑土文化、城市文化。东北地区属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圈,融合了满洲、蒙古、鄂伦春、朝鲜、鄂温克、锡伯、达族及俄罗斯等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日本、俄国和朝鲜的风俗文化和语言。在这些因素下使东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边陲文化。日本、俄国对东北地区的城市进行了精心的、大规模的建设,以至于今天大街上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异国建筑。这些历史文化对于东北地区的建筑及景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设计缺少文化氛围在东北地区,许多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没有很好的分析自身的现状条件,在校园景观建设中丢失了许多有价值的展示个性与自身校园文化的景观,与传统文脉结合不够紧密,不注重学校历史的保护和自身文化的传承。在校园景观设计上只是简单地在教学楼周围布置一些草坪绿地或者照搬公园的模式,忽视了当地的地域气候特色,当寒冷的冬季到来的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草坪枯萎、广场空旷、水体干涸,根本没有有效地对寒风的措施。

2.无法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地域特色目前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大部分存在模仿的痕迹,并不能充分考利用自然条件、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文习俗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特有地域特色,在校园景观设计上大多数高校都一样,缺乏对景观建设的精品意识,缺乏特色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而言。在很大程度了削弱了地域特性,根本无法通过校园景观体现出东北地区高校自身的特色。

3.校园景观规划品质低由地域特色和经济发展等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这就使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理念、设计手法和施工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在校园建设上不够大胆、缺乏尝试。很多校园景观只是简单的种植了些植物,并没有考虑景观设计所应具备的细节设计,使得这些景观缺少层次感和艺术性,失去了校园景观的价值。

4.忽视冬季校园景观的营造对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挖掘不够深入,没能充分体现出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景观。设计者和经营者对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挖掘不足,往往当地的冬季寒冷的气候视为设计的障碍,在做一些校园景观设计时往往会出现不重视或放弃冬季景观的营造,这样的设计导致了校园在冬季时,除了皑皑白雪,别无他物,冬季校园景观萧条凄凉,学生对校园景观的欣赏失去了兴趣。

三、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对策探讨

1.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应体现地域特色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就和南方的自然条件不同,在具体的校园景观设计的方法上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再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自然中提出我们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设计要素,做到真正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在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上就要以丰富的四季变化,银装素裹的冰雪为特点,与其他地区的校园景观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合每个城市自身的特色,利用各种景观要素创造富于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2.东北地区校园景观设计应体现历史传承东北地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特定的、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把事件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文化实体景观,这些历史文化景观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又营造了积极的向上的校园文化,我们应该对已有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的挖掘,把每个学校的特定历史文化轨迹延续下去,不要让它尘封在学校的历史博物馆里,应该让它走到室外,成为文化主体变成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3.东北地区校园景观设计应重视冬季景观的营造东北地区校园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冬季元素造景、利用独特的冰雪资源创造特色景观,一切都应从环境出发,首先从植物的配置上着手,注重发挥植物的不同观赏特性,在植物的搭配上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东北独特的自然资源,运用冰、雪等自然景观元素来造景,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应用到我们的校园景观设计中来,是冰雪景观成为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8

1、教学法实施的背景条件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既要掌握“教学有法”,又要领悟“教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及特点等进行。景观设计课程互补式直观教学法是在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的,其实施具有下述几点因素:

1.1知识经济时代对景观规划设计人员的需求加剧。景观设计课程的知识结构复杂、专业性实践性极强,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其课程教学就是一种将相关理论、设计技巧和实践操作融于一体的训练载体。目前国内设计教育已形成的“理论+实习、实践、实战”的教学共识并不完全适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社会沟通能力和艺术及工程技术实际能力的人才”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1.2教学方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互补式直观教学法符合于广西工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与工程技术能力”的目的。

1.3景观设计学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强调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是针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4景观设计学科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侧重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设计。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场所柳州是全国美丽城市之一,山青水秀,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这些城市景观资源是景观设计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选择利用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1.5积极良好、优美、新颖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凝聚作用和定向功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及教学活动的进程、效果、质量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1.6此教学法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将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交与学生,是对“学生为主体”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灵活学习。

2、教学法的内容特征

《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在专业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门课程研究的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人如何协调人、土地和户外空间的关系。以公共开放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操作是:

(1)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专业理论、专题空间设计、模拟设计三部分;

(2)采用三类教学场所,即多媒体教室、定向型的景观空间、由学生自选设计场所;

(3)运用三种形式的互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传授、教师启发下师生互动教与学及学生自主学习;

(4)突出特定景观空间场所、户外课堂的特定内容的景观设计直观教学方法。即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为特定课堂讲述特定内容,如街道空间、公共广场与绿地、滨水空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等;

(5)课时分配三段式(见图)。

3、拟达到的目标

教师通过“懂、透、化”三个阶段钻研并掌握教材内容、结构与重点,根据教学目的、课程任务、内容、学生群体状况和自身素养及教学实践经验,采用互补式直观教学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意愿,使“教”与“学”彼此促进。通过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改善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课程意愿。最终达到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有创新思维、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和较强艺术与工程技术能力为社会实践接纳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此教学法创新之处在:

(1)根据课程的需要及环境的特点,科学灵活选用互补形教学方式,突出直观式教学方法,把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生为主体的“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2)将可利用的所在城市的景观资源变为课程资源,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

(3)优化了教学环境,调动了教师学生的“教”“学”责任感。教师通过激发和沟通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参与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体,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4)以启发式为根本指导思想,让学生自己支配掌握部分学习时间,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

(5)改传统的校内“单一课堂”教学授课方式,为校外多课堂教学;

(6)在运用书本、多媒体范例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景观空间场所多角度直观立体触摸式情景化教学手段。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9

【关键词】美学思想;景观设计;文化传承

我国景观设计历经漫长的发展,积淀了众多景观设计者的宝贵经验、智慧与技艺。中国的景观设计备受追捧,根本原因在其符合美学特征,实现了文化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中国景观设计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别具一格的美学思想,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水平、高尚审美和民族文化。

一、景观设计与美学思想

现代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审美取向及意趣的载体和直接反映,综合体现为人文和审美两个方面。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美学思想,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城市的生活面貌,还能凸显市民的生活志趣,展现城市特色,塑造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形象。美学思想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包含的范围极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涵盖美的本质、审美情趣及审美对象,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主流美学思想主要分为两类:现代自然美学和环境伦理美学。机器化时代和工业革命为现代社会带来了繁荣的经济,但同时使人们加剧对环境的人工改造。破坏自然使人们在发展后备尝苦果,故而引发起崇尚自然美学的热潮,现今越发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主流思想。①环境伦理美学则是在人们追求财富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随着现代化的深入,环境问题的恶化引发人们对盲目发展经济的道德申讨,转而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去除功利化,发展道德美学。环境伦理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强调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二、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明显。中国传统景观设计往往因地制宜,所以自然环境资源也就成为最初景观设计的源泉和素材。美学思想应用于景观设计不仅能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大众审美,而且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传承影响深远。美学思想作为一个具有艺术特性的元素,因其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丰富充实了景观设计的外在与内涵。对于景观设计,美学思想起到协调区域环境,凸显地方特色的重要作用。②研究美学思想对于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其核心在于探讨美学思想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景观设计中的美学思想是地域文化的承载,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及历史。景观设计中的美学思想富有地域性特征,也凝结着地方情感。地域性的美学思想是人们情感的港湾和归宿,诉说着历史情怀和故土情思,因此,美学思想的情感价值是其艺术表现力的基础。

三、美学思想对景观设计风格的影响和典型代表

就艺术风格而言,景观设计大致有我国传统中式和谐风格、典型西方抽象风格、现代立体艺术风格三种,这三种风格背后的美学思想迥异,但都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角色。

(一)中国传统和谐式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景观设计遵循“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讲究诉诸情感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情景交融,追求意境升华,最终使景观设计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传统景观设计时融合多种自然因素,使得人工景观设计充分融入自然,创造返璞归真的设计美感;讲究布局设计,通常结合不同空间的特点施用不同的技法,诸如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③古人利用有限的空间环境,以不同艺术手法结合自然景观,创作出具有文学、美学、建筑学价值的景观设计,给观者美好的视觉体验。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括天人合一、因地制宜、意境创造。古人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对环境的改造能力有限,且崇尚自然。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古人追求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致和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使景观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当前,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越发成为指导方针,现代景观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景观设计应力争创造出符合生态标准的和谐景观。典型的中国传统和谐式风格景观设计,如苏州园林、颐和园等传统园林建筑,都是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红砖绿瓦等园中每一处风景,都经过设计师的细细推敲、百般斟酌,凝结着景观设计师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审美。④

(二)西方抽象式平面布局风格

20世纪末,印象派油画在法国大放异彩,继而风靡全球。这种新式绘画风格也由画纸延伸到实体建筑上,对后世的景观设计影响深远。例如,澳大利亚设计师尼克•博榭,他的景观设计崇尚极简主义,剥离复杂的外象,充满了现代气息;法国景观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师承法国印象主义,以最少的介入创作了完全异质性的景观。其设计作品回归花园、杜乐丽公园,色彩与造型兼备,景致如诗如画,备受人们的喜爱;现代园林设计师马尔克斯,其园林设计风格深受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设计的景观大多是平滑的曲线,展现了景观设计的别样魅力。

(三)现代立体艺术美学风格

立体艺术是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立体画派画家将自然视作是一个个立体的物体,或圆柱、或球体、或立方体,在此基础上对绘画对象进行处理,这一绘画理论对后世景观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现代景观设计更加注重于对立体感的营造,立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从多彩角度出发,运用灵活的思维和笔触来展现物体的真实面⑥,并且在三维的概念里引进时间概念,打造四维立体空间,营造空间的连续性。现如今,立体空间艺术已经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流。中国景观设计注重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因此,设计师仿佛是在立体空间里作画一般,细节布局都需要细细思量,下笔前三思后行。每一种景观设计对应一种诗画意境,自有其独特的景观布局。立体式景观设计强调依托合适的自然景致,设计独具匠心的人工景致,从而凸显和谐而独特的意蕴美。城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立体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在法国,有一栋长方形整体结构对称的办公楼,建筑外墙全部涂有珊瑚粉赭色涂层,空间的立体感和色彩感十足。设计师用数量有限的砖石开发了不同形状的建筑立面,炫彩夺目的时尚外观与自然平淡的质朴内饰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着未来主义的设计理念。

四、现代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美学原则

(一)提倡回归自然

在全球化时代下,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城市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口拥挤等问题,景观设计的建筑空间范围严重缩小。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都市人群对自然美的憧憬,现代景观设计应效仿古人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巧妙地将自然与人工融合在一起。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现代景观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植物,塑造更为立体、自然的景观,使得景观赋有生机与活力。

(二)注重布局和风格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景观设计讲究两边对称,景致主要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建筑物为中心线,主轴线与副轴线层次分明,交相形成道路系统,两线交界处设置人文景观或者广场。整体布局明朗,图案清晰,鳞次栉比,自有一种严谨的大气之感。⑤现代景观设计不仅是单纯地设置景观,其更多的是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地安排布局、利用空间,以简单、整洁、自由、灵活为追求目标,统一风格,倡导和谐美。由于人均用地面积的缩减,现代景观设计在平面布局时要更注重空间层次的利用和排列,注重整体效果的和谐。

(三)追求良好的人机关系和可用性

现代生活更提倡智能化、便捷化,因此设计不仅仅需要注重美学和观赏性,也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互动,提高其功能性。例如,根据地形、气候因素,要有针对性地考虑防洪、防涝、排水、光照等。城市公共设施中,要更多地利用公共区域为大众提供便捷,提高生活质量。坚持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才是打造现代城市景观的不二法则。法国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设计的837号公路就是这样的作品,拉索斯关注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问题,在高速公路为行车人士打造了一个真正能放松心情的休息区,他的设计将高速公路与休息区完全分开,休息区有长达600米的草坪,可以供家庭休息玩耍。837号公路十分人性化的设计,受到市民的高度赞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景观设计的审美方向也在改变,景观设计的美学精髓值得设计师传承沿袭。探究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对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国内景观设计师能打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

作者:徐常乐 陈见东 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①袁清.现代景观设计的美学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96.

②吴志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美学要点分析[J].艺海,2011(3):80.

③王尽遥.城市景观艺术中的超级平面美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4.

④胡凡,刘晓杰.民间美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J].中国园艺文摘,2013(7):106.

景观设计学范文篇10

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的上学期通常会开设一门课程——景观设计。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都是在建筑装饰公司负责施工管理、工程预算、建筑装饰设计或者其他相关的工作。在负责室内设计的工作中,业主常常会要求室内设计师把写字楼的中庭、屋顶和庭院一起设计,所以,为了满足这些业主和社会的需要,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经常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设景观设计的课程。景观设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设计范围较广,包括:公园设计、住房设计、道路路绿化设计等等,此外,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手绘技术,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仅为一学期的课程,所以授课教师不能完整的讲解所有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自身需要和特点,以及未来就业的方向,将内容进行了删减。景观设计课程主要讲授了屋顶花园、庭院设计等,在植物设计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园林植物学科属性的系统分类的教学方式,主要要求学生在配置树种的过程中掌握园林植物方面的知识。

二、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数字化信息技术传播知识具有时效性,极大的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了景观设计的构想性和交互性,极大的提升了设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所以,它受到了很多从事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其中,数字化软件是景观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1.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的积极性

创新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极为重要。景观设计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核心。在景观设计课程的课堂中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将自己对景观设计构想、风格、设计过程、构建方式以及对材料使用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是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只会打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造成学生盲目学习的状况和抵触学习的心理。传统的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在制定设计方向的时候往往会犹豫不决,经常在创作设计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单一的从平面到剖立面、到空间效果设计,缺少对设计场地状况和空间的感受,最终达到的设计效果也往往是缺乏主体性和创新性的。但是,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弊端,数字化信息技术依靠自身强大的数据库和具有强烈设计感的系统界面,对学生产生视觉上强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景观设计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库,里面蕴含许多有关景观设计的资料和模型,包括:典型的景观工程、景观材料、设施和景观植物等。学生能够利用这个信息库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已有的景观材料和技术,以便于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设计方案,经过反复研究逐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其提供了一个直观、可靠和操作简单的沟通平台。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个信息技术平台使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具时效性,打破了以往单一依靠图纸交流的模式。在景观设计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设计场地的模型,学生通过对这个模型的理解产生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主题,在借助这个设计场地模型在设计场地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展示空间概况常常会使用到动态漫游的方式,学生利用计算机数据展现出空间展示的有关数据,教师通过这个过程能够及时和掌握每一位学生设计的方案和进程,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而提升学生对设计过程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师对学生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的时候也是可以借助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有一个可视化的功能,学生的每一个设计方案都可以通过这个技术一一展现出来,使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更为方便和直观,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时效性,改变了过去单一无味的交流模式。

3.增强学生设计的专业性

景观设计的根本属性是艺术性,它的设计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就是通过设计打造出的景观艺术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景观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图纸上。但是在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前期,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时间集中和单一、课堂教学先后顺序不合适以及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影响较大等种种原因,使很多学生对设计缺少一定的严谨性。学生往往缺乏对使用材料、工程管理和造价等方面的了解,使自己设计的方案缺少了多种方面的研究和考虑。所以,在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将教学大纲设计的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才能打造出专业性更强的景观设计者。景观设计工程的完成涉及到诸多的方面,需要诸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消耗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所以需要利用数字化虚拟技术模拟施工的过程,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作出最优化处理,确保景观工程顺利展开,达到理想的质量和效果。

三、推动信息技术在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景观设计,所以,教师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去,目前我国跟多高校在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已经应用到了数字化信息技术,但是还是处于一个不够成熟的阶段,为了更好的强化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景观设计课堂教学服务,还需要高校逐步推进。

1.全面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数字化虚拟技术是新型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它最大的应用功效就是能够将多种的学科技术合成一体,通过这种信息技术,学生能够体验到更为真实的景观设计环境。当前,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有,virtools、quest3d、VRP等。为了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为了解到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教师有必要在景观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向同学们展示有关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完成景观设计工程,向同学们展示出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实际设计中的成效。这也是讲解和宣传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使学生对数字化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系统和完整的介绍之后,这个时候教师经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字化信息技术能够建立强大的信息库,并且以其自身设计感十足的的系统界面使学生产生了视觉上的共感,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具有传统图纸所不具备的效果,学生经常使用到的SKTECHUP、3DMAX软件制作山河、水流和建筑等场景和模型的时候能够极大的缩短制作时间,并且使场景的画面变得栩栩如生。在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中向同学们展示信息技术强大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

3.让学生们掌握对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在景观设计的课堂中应该教会学生对Lumion软件的操作和使用,Lumion是当前十分流行的一个软件,它能够实现视图的3D性能,为学生展示出真实的演示成效,高水平的图画,并将其高效的结合在一起。Lumion软件能够使学生创造出虚拟实际的真实效果,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惊人的建筑设计成果。在景观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好Lumion软件的操作方法,实现对设计命令、界面和信息库的建立,这样学生才能使用这个软件为景观设计服务。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将SKTECHUP、3DMAX软件教授给学生,强化学生对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