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8:23:06

教与学范文篇1

方法一及时测验强化法

本法主要用于巩固核心的基础知识。每学习完三到四课节,也就是书本的十来页内容,就给学生一次巩固基础知识的机会,就一页作业本大小的小测验,十来个的填空题,只需要五分钟左右,叫学生把基础知识默写出来,老师改卷后再让学生查漏补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疏忽掉的知识点及时补上,避免到了一个月或一学期后才意识到漏了太多内容就来不及了。我想这样的方法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来说是复习,对记得不牢固的同学来说就是必要的补缺了。

方法二精简线索口诀法

要记住那么多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对于面对众多学科的学生而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把重要的知识用一条线索串起来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只要学生记住了线索,就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将其学习的内容较为轻松的回忆起来,而且也会使纷繁复杂的知识点条理清晰许多。而对于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复杂的知识板块,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口诀记忆的方法简化。如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我便引导学生们用“割赔开税”这一口诀来记忆,当然重点还是在理解运用。

方法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为了让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实现互助和互查,我将班上学生视人数多少分为7~10个合作学习督导小组,各小组设一位小组长,平时作业中的再认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就让组员在组长处检查,组长由老师直接检查。由教师规定预习和复习作业的范围和时间,只可超额完成不可欠账,但是老师要注意做好监督工作。我的做法是发给每位小组长一张登记表,要记录组员预习和复习的内容、时间及正确率,正确率要记录上四个级别:一等(90%及以上)、二等(80%)、三等(60%)、四等(40%和以下)。老师也要偶尔直接抽查组员的掌握情况,了解组长是否认真负责、如实记录。本法不仅对组员是督促,对组长本身也起到了助人自助的作用。

方法四情境假想教学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越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越容易记住和回忆起来。历史虽然不可能重演,不可再经历,但我们可以假设,比如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便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当时的特定情形来理解史实。如问到假如你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位资本家,你最有可能在中国什么样的地方投资实业?假如你是罗斯福“智囊团”的一位成员,对如何解决美国经济危机后出现的“烂摊子”你能提出哪些“金点子”等等。情境假想策略可以让学生来体会知识、走进历史。这样的参与分析比教师唱独角戏填鸭式的教学相对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方法五趣味知识引领法

教与学范文篇2

关键词:保险中介;保险营销;教学探讨;互动学习;就业选择

一、思考初衷

(一)现实的纷纷扰扰

2021年2月,中国人寿前员工网络实名举报嫩江支公司造假,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举报事件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根据调查结果,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存在虚挂中介业务套取佣金、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未经批准变更营销服务部营业地址等违法违规行为,相关人员受到顶格处分。此次举报事件,连带整个保险行业都经受质疑,还诱发“退保”风险隐患不断增加。举报视频和相关内容被利用,微博和抖音上出现了大量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全额退保”的内容,多家保险公司遭遇退保风险。而受此影响的退保者大多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且恰恰是对保险需求最多的群体,甚至出现退保一周后遭受意外而无法获得保险赔付的极端案例。抖音也因非法讲解保险业务,曲解保险,误导大众,被浙江银保监局罚款97.67万元。可见,我们身边有个专业靠谱的保险中介人,很有必要。这几年来,也有不少法科毕业生在从事保险中介工作,他们从保险营销开始,有的做到了团队负责人,也有的后来专职做了保险律师。域外有个很普遍的共识,即企业应该有三个顾问:法律顾问、财务顾问、保险顾问,法科学生显然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现实中,却存在明显的学习误区。

(二)相关的学习误区

1.忽略保险法的学习。保险法是法学专业课程,也是司法考试涵盖的内容之一,虽然应用性很强,但在很多学生眼里是小众的,认为:保险法学习性价比低,在司法考试中分值少,不必过多关注;对保险法不感兴趣,因为不符合自己的选择专业方向,立志民法、刑法、宪法等方向考研;不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加之保险法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学生为了应对司法考试和考研,所以不选,不学,或者就是混学分。另外也和保险法讲授有一定关系。同行对该课程教学的体系、内容取舍差异很大,法学老师,大多没有学过数学、会计、金融等知识,对于保险业知识欠缺,绝大多数对涉及保险中介相关内容一带而过或者直接回避。2.对保险中介行业和职业认知偏差。很多法科学生认为,保险中介不过就是卖保险,很低端,甚至认为卖保险就是传销,对此必须厘清:(1)保险中介不仅仅卖保险。它是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促成双方达成合同或协助履行保险合同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保险中介是成熟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主要承担核保、核赔和业务管理等保险业务的经营,而将保险销售交给保险人或经纪人完成,理赔交给保险公估人处理,降低经营成本以提高经营效益。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多样,根据保险中介人的不同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主要包括:1)保险人,即代表保险人招揽、推销保险业务并提供各种辅助服务的单位或个人;2)保险经纪人,是指代表被保险人在保险市场上选择保险人或保险产品,同保险方洽谈保险合同条款并代办保险手续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中间人;3)保险公估人,即接受保险人或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委托,以事独立、客观的保险查勘、理赔估损的保险公证人。依其执行业务的性质或服务范围与专业技术,又可以细分为:理算人、勘验人、评估人、核赔人、评定人、调查人、资料收集人、定价人等;4)其他中介人。其他一些专业领域的单位或个人也可以从事某些特定的保险中介服务,如保险精算师事务所、事故调查机构和律师等。(2)保险中介不是传销。传销通常是鼓励拉人头拿提成,甚至是不劳而获的层层剥利模式,以暴利敛财为目的,没有实体产品,或者通过将多层级的销售费用加价到低端商品中,导致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和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利润是其成本的数倍之多。保险营销体制也是金字塔架构型,这个机制本身没问题,只是,有人把保险做成了传销,比如保险营销战术不当,佣金太高了等等。2021年4月8号,银保监会就通知,决定组织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乱象治理专项工作。其中销售行为、人员管理、数据真实性、内部控制是治理的重点。总之,保险中介是一种服务,所推销保险的价格由保险企业制定,报经银保监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向市场推广;中介从业者的资格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培训以及考试,方能取得;保险中介收入按照约定获取,其行为有银保监会监管。

二、法学本科的山重水复与保险中介的柳暗花明

(一)法学本科专业困境与就业现状

1.连续10余年位居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情况不太乐观。法学本科连续三年排名“红牌”专业前三。该就业报告还显示,更多毕业生选择读研,为了改善就业前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攻读更高的学位。十年前,当法学本科进入专业就业红牌警告榜中,笔者就探讨过对法学本科生的就业指引。然而,尽管被亮起红灯,似乎是难学、发展不好、就业不顺的专业,但奇怪的是,该专业的录取分依旧非常高,甚至有些大学录取分不降反升,每年报考的学生同样也没有降低。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设置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总共约618所,综合型大学基本都有法学院。理工农医类院校也纷纷开设法学专业。加上不学数学,更是文科生的热选,还屡屡被当作理工学生进行调剂专业。法学男女比例约为4∶6,看起来也比较适合女生选择。每年法学本科毕业生超过10万人。2.法学本科生的专业就业要求大幅度提高。在世界经济发达体国家,法务一直被被称为“金领”行业,收入颇丰、社会地位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依法治国”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整个社会对法科学生需求广泛,就业渠道不少:(1)立法、行政、检察、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企业、公司主管法律顾问与法务专员;(3)高校或研究所做相关法学研究及辅助工作;(4)其他部门、社会团体供职;(5)从社会需求看,中国执业律师已超过40万。然而,公检法司以及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是普通法学本科生能够达到的。他们每年容纳有限。(全国有三千多个基层法院,按每个基层法院提供两个就业岗位计算,每年约能接收六千多名毕业生。再加上中级法院,也就吸纳8千人,检察院系统每年情况大体如此)。还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同时,政府部门往往要求最好能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律师行业虽不像公务员那样难进,但却是经验型行业,严格的准入制度,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也将很多人拦在门外。显然,留给法学本科生的专业求职,所剩无几。法学本科生不好就业的原因不是法学本身有什么问题,也不是法学人才过于饱和,而在于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更好地符合”涉法”等单位的实际需求。因为相关“法”部门无法接受这样大批的学生涌入,不少人只能转行。

(二)保险中介业发展与就业宽口径

1.保险中介快速发展对法学人才有较大需求。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保险中介行业的存在价值一是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二是降低成本。保险中介的出现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使保险供需双方更加合理、迅速地结合,减少了供需双方的辗转劳动,既满足了被保险人的需求,方便了投保人投保,又降低了保险企业的经营成本。保险中介渠道是我国保险行业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寿险行业。我国寿险公司以个人和银行邮政为主,财产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是、经纪和直销三大渠道为主,其中渠道包括专业公司、兼业和个人。截至2021年1月31日,保险中介机构一共有3054家,其中国内保险公司1760家,保险经纪公司496家,保险公估公司798家。上述机构皆设有法务部。另外还有保险兼业机构超过22万家。目前有32家专业中介机构已经上市(其中31家均在新三板上市)。2020年,国内就业人口总数约7.7亿,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达到1300万,占比高达1.5%,而其中人数量增至910万人,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据。2020年我国保费总收入4.53万亿元,由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超过80%。从保险中介保费收入与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变化趋势来看,两者均实现了收入的逐年上涨趋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保险中介保费收入的增长促进了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增长,而保险公司保费的增长和保险产品的不断丰富和优化又扩张了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范围和规模,佣金、等中介收入随之上升,保险中介在保险行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保险营销员是我国保险中介的中坚力量。当前,保费贡献程度最高的依然是保险公司营销员渠道,个代渠道2020年占57%。其次是兼业机构,最后为专业中介机构。2019年,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了保险营销员佣金收入个税预扣规则,保险营销员的个税税率最低可从20%下降到3%。2015年人资格考试取消,人渠道急速扩张,超过910万。根据保险文化《2020保险营销员生存状况调查》和2020年版的《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统计表明:女性占53%;年龄25-35,占25%;学历大专以上超过70%;薪资1万至两万,占比45%。因此,可以为女生较多的法学本科生提供一些参考。

三、强化保险中介内容的教与学探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保险中介实务角度讲解相关条文

例如关于第125条,“个人保险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险人的委托。”通过对业务员“卖单”“撕单”行为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并结合具体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卖单”行为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费率存在差异,虽然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但与保险公司因为恶性竞争而率性提高费率不无关系。“撕单”行为的存在,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从而增强学生对投保人保护自身利益的教育以及完善相关立法的思考,也契合当前加强对保险中介的监管要求。

(二)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以前,都是让学生自己收集案例,但是,受学生知识面的制约,或者资料太陈旧,或者案例较简单。现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安排学生对围绕知识点进行课前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强化学生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本课程仅有34课时,理论与实务内容多,课程采用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参与互动。我在教学中,专门安排了《保险中介人的法律评价》角度来讨论分析。惊喜地发现,学生很感兴趣,做的PPT将很多相关知识进行串联,他们探讨了保险中介的理论知识,将民法典相关内容纳入,多角度分析保险中介的法律性质,保险中介的差异,保险与保险经纪的区别,选择热点案例和事件,充分客观探究,并能找出解决之道。进而剖析保险中介的法律困境、发展前景。尤其是每个小组都在积极收集最新资料,制作图表,知识点清晰明确,论证充分,避免分析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并为法考奠定复习的基础。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最近几年,随着保险业拓展,保险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考核重点要求学生既掌握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也要熟悉和理解相关原理和规范。目前该课程的考核以试卷的形式以理论考核为主,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而平时成绩以考勤、作业、讨论等构成。考核评价过程中,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包括学习小组的专题讨论成果展示,以及布置不少于五个主题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小论文形式的作业,训练其文献检索、资料查询、逻辑思辨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重在平时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考试以开卷方式,着重强化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让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

四、已经并可以继续实现的目标

作为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保险法的讲授与研究,主编两本保险法专业教材,有律师资格证,有保险公司工作经历,做过保险公司兼职讲师,经常到保险机构调研。取得保险人资格证,并有保险营销、保险理赔、索赔、诉讼出庭等保险与保险法律实务经验。因此,我对保险业务和法务操作比较熟悉,对保险法律纠纷及解决途径比较清晰。这些,可以在课程讲述中做到得心应手。这几年里,我能够发挥上述优势,已经并可以继续实现的目标:

(一)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

我曾经指导学生完成了《汉正街布匹批发市场保险覆盖与拓展研究———基于财产保险的视角》。由金融、法学、市场营销三个不同的专业学生,通过研究拓展汉正街布匹市场的保险业务,很好地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并提升在学科交叉地带以及跨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应用能力。

(二)设计模拟法庭

我校本科生自开设模拟法庭课程以来,保险法案例选用极少,深感遗憾。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倾向以外,教师的引导不够。希望以后可以通过模拟法庭,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给出比较复杂、典型的涉及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具有可辩性的案例,既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还要充分贴近生活,让学生全面介入到模拟诉讼活动,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能力,施展个人才华。

(三)指导毕业生撰写相关保险法论文

以往,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保险法的不多,因为感觉难不好写。在今年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小论文写作的力度,围绕保险法以及其他金融法规的内容,进行练笔,已经引起了部分同学兴趣,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

(四)助力考研

曾经帮助本科生考入名校金融法方向研究生,通过辅导学生提升金融保险法律知识,有利于避免去挤刑法、民法等热门专业,也为法学本科生获得深造机会增加一个选择途径。

(五)应对司法考试

从最近五年的司法考试来看,学生都达到了相关金融保险法律内容不失分的效果。从相关理论与实务角度,来解析保险法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顺利通过司考。

(六)拓展就业选择

除了公检法司等涉“法”机构,社会各领域仍需要大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保险中介机构也如此。保险中介正在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模式升级到创新型的保险中介。即运用科技,扩展服务领域,提升专业水准,防控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秩序。可以预见,将来保险公司除“收取保费、承担风险”的主业外,其他环节都可以外包,如产品开发、条款开发、销售、数据分析、储存、理赔等,这都是保险中介可以从事的领域,其发展前景颇为广阔而乐观。

五、结语

法学专业“外热内冷”,呈现“就业要求高”的特性。实际上法学专业是很特殊的存在,其实力不是就业率可以反映和表达出来的。法科学生要求博闻强记,逻辑思维缜密,表达能力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与行业的知识融合,并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域外有个很普遍的共识,即企业应该有三个顾问:法律顾问、财务顾问、保险顾问。法科学生的综合素养,决定了可以理论性、专业性、适用性、实务性并重,具备得天独厚优势,可以兼具法律顾问与保险顾问,无论进一步深造,还是学以致用都能够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泽平,曹志楠.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2021[R].北京:泽平宏观,2021,(3):12-14.

[2]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和保险行销集团保险资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版的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EB/OL].

[3]保险文化.2020保险营销员生存状况调查[EB/OL].

[4]马颖.保险法教学对法学本科学生的就业指引[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2013,(10).

教与学范文篇3

关键词:远程教育;整合

一、问题的由来

远程教育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给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极大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使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时互动、非实时互动极大丰富,逐渐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途径。然而,在远程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师生主动性的同时,如何克服时空分离的局限,进一步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仍是师生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二、教与学的现状

信息时代,远程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着人类学习的变革。然而,远程教育同样也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不仅使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性和频度大大降低,师生间互为主体的关系无法建立,而且使学习氛围、学习情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复存在,最终将原本复杂的教学活动转变为简单的自学、听课和记录的过程,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弱化,不利于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不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在网络化环境下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远程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正如基更所说:“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这在远程教育中必须人为地重新整合创造出来。远程教育系统跨越时空重新构建教———学相互作用,使学习材料同学习行为紧密结合是这个重建过程的核心。”[1]基更也指出,当课程被提交使用时,教与学行为再度整合要通过互动来实现。[2]因此,有效的远程教育必须重新整合教与学的行为,以解决师生间由于时空分离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三、教与学的整合

远程教育中要实现有效的“教”与“学”的整合,首先要分析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会引起哪些问题,然后理解“整合”的真正涵义。由于远程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系统的过程,因此,有效的教与学的整合注重系统中各要素在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协调发展,并能够发挥各自的最大功能[3]。除此之外,远程教育的成功与否依然依赖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学过程”实施的效果,因此,远程教育中教与学整合的根本目标是重建教与学的行为关系,实现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师生交互作用。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双方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得到反馈,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即时评价,进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过程实施的顺畅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然而,师生之间的时空分离破坏了双方间的交流,使得信息交互很难及时、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师生之间架设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保证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能够有效的进行。从信息交互技术的实现来促进教与学的整合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强化以下3种交互关系:

(一)强化师生交互

师生交互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交互方式,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交互主要有面对面的人际交互和通过电子邮件等实现的远程交互两种形式。前者有利于学习者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得到反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过程实施的顺畅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利于实现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培养。后者是远程教育中教与学整合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函授信件、远程教学等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非实时交互。

(二)强化生生交互

生生交互存在与师生交互相同的两种形式。生生交互的强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意识、开展合作学习、促进情感培养,避免个人学习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同时,这种交互比较容易进行,不易受性别、班级、个人经历等因素的限制,能够为远程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交互方式,是师生建立双向通信机制的基本条件,一般指人与计算机等智能媒体之间的交互。远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输入和输出,即:教师将学习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转变为智能媒体可以识别的信号,信号通过媒体的作用被学习者译码转换为可接收的信息。当然,学习者个人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学习效果存在偏差。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远程教育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革着人类的学习。针对远程教育中的时空分离问题,我们必须努力重新整合分离的教与学行为,创造师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机会,从而进一步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建立起很好的基于媒体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环境,能够为实现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整合创设良好氛围。

作者:张娅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与学范文篇4

一、教——走下主体的舞台

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一味的填灌,要尝试着从思想上转变,一堂成功的课所要求的不再是“量”的多少,而是“质”的优劣。要完成一堂优质的美术欣赏课并不容易,它需要众多因素的结合。

1.运用合适的教法

首先是要有一份好的教材。有了好的教材,更不能缺少的是好的教法,要努力尝试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更换各种教法。保持学生的课堂新鲜感,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时力求做一名好向导,使他们既不偏离轨道又能充分发挥!

例如分组讨论法,较适用于脉络清晰、风格迥异的绘画作品。

(1)将这一讲中的绘画作品或按作者、或按年代、或按特色分为若干类型(如有四种类型),再将全班同学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得到其中的一个类型作为学习任务。

(2)用一段时间(如15分钟)自主学习、相互深入探讨。

(3)再用一段时间(如5分钟)浏览自己未涉足的其它三种类型,找出自己不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打出“?”,变成问题。

(4)剩下的一段时间(约20分钟)将是全课的高潮,学生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向专门研究了那一类型知识的那组同学发问,那组同学将组织一个最全面、最完善的答案做解答。你问我答,一来二往,大部分关于这讲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内部解决了。

(5)教师作有益的引导,如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到位,可作善意的提炼;如遇到学生的解答不够深刻或全面,可作更近本质的讲解。

(6)最后(约5分钟)教师拎出重点,有条理的做出总结。

一堂课下来,看似教师没讲多少话,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正是教师的“话少”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换来了学生“话多”的机会!

再例如抢答积分法,较适用于简单的内容,比方著名画家的代表作、著名绘画风格……,因为内容难度较小,很多学生了解,所以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采取抢答积分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同时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

众多尝试都说明,好的教法对一堂成功的课起着举足轻重、事半功倍的作用。

2.让情感走进教室

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论述中高度评价了情感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实践证明,当个体出现愉快乐观情绪时,整个智力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对美术欣赏而言,让情感走进教室更是至关重要的!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每一幅作品都是画家情感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作品。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抓住作品其中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由情感的肤浅性向稳定性和深刻性发展,发展学生对美的细致的、独特的、敏锐的感受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真正欣赏它的美!

所以很多时候,我在讲解中采取少而精的原则,集中时间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说明它们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同时也恰当地提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及画家的优秀品德。如讲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讲他的画竹“天下无双”,也讲他“四美”的立身之道。讲齐白石的画时,不仅讲他作品的惟妙惟肖,更讲他“不教一日空过”的治学态度和“看尔横行到几时”的民族气节。讲徐悲鸿画马,不仅讲那寥寥数笔的气势、神韵,更讲他不为金钱名利所动,拒绝去台,毅然留在北京为人民的艺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讲达•芬奇的全才、米开朗基罗的严谨、凡高的郁闷……在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真善美”识别能力,也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熏陶,更通过面的欣赏懂得了一些人生的哲学道理。

3.运用赞扬的魅力

语言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好的语言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教学语言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运用得体的教学语言可以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营造有利于师生言语交往的宽松环境。可用“让我们一起来”、“请”、“你能行”、“你的想象比老师还丰富”等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循循善诱的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对他们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答题的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

记得在一篇优秀教师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老师在课上讲到《滥竿充数》的故事。在总结时,学生普遍认为南郭先生在演奏队伍里滥竿充数、混水摸鱼,最后因为不能胜任独奏而逃走是不光彩的事,这个故事是一个反面教材。但却有个学生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他说:“我不这样认为,南郭先生走了,说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表明他还有点自知之明的精神。”对学生这样的思路,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他钻牛角尖,或故意捣乱,但这位教师却马上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你具有独特的见解,希望以后能好好保持。”他的循循善诱,他的毫不吝啬的赞扬不仅使我震撼,更带给我深深的思索!

二、学——走出被动的局面

大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奉行的就是以课本知识为惟一正确的准则,习惯了老师的讲授方法,老师一股脑灌输,学生囫囵吞枣的接纳。长期下来,导致过于依赖课本,主观能动性减弱,创新意识淡薄,学习变的极其被动。

怎样让学生走出被动的学习局面,自然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德国教育家第斯德惠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学习态度!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通过轻松的讲解、融洽的交流、充分的引导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留给他们大胆猜测的空间,使他们放下包袱,解除顾虑,逐步变被动为主动,敢想敢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与学范文篇5

一、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前苏联的以意识形态为纲的影响甚深,至今仍未能完全彻底摆脱前苏联的影响,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且课程多,课时也多,而不强调中国语言文学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不重视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大而化之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确定的具体的名篇、原著知之甚少。其结果是“两头落空”:即,一头是理论空洞无物,另一头是对具体的经典文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例如我们的本科生学完了《文学概论》课程,所得到的是教师或教材中古今中外杂糅在一起的“二手转述”(有的甚至是“伪知识”)。这种“二手转述”往往是教材的某些教条的教师个人综述,而转述者却不知道作为文论原著的中国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何物。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宏观上能“侃侃而谈”,大而化之的议论,不能解决问题的空论;另一方面微观上则缺少原作原著的知识,一旦进入原著的某篇某段某句,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或因为从未读过,或读过而记不清了或遗忘了,实际上处于无知状态。我参加过教育部1978年编制的教学计划(武汉)和1980年编制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云南)的会议。据我所知,当时思想未能完全解放,改革精神不够,都还是沿用“”前的计划,只作了小修小补,没有完全摆脱前苏联的影响。在建国初期,苏联派来了许多专家,帮助我们制定专业及教学计划,其特点之一就是“概论”、“通史”大行其道。民国时期的教学计划有问题但也有优点,优点———主要是细读古代经典原著———未能保留下来。建国后的大陆高校与台湾、香港的大学也交流不够,台湾、香港的大学中国文学教学更多的是保留了民国时期细读经典名篇、原著的教学传统。

二、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应有的方向: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在语言文学学科中,我这里主要指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教学中,应该回归到经典名篇原著的阅读和教学上面。为什么要强调经典原著与名篇的阅读和教学,而不主张过多的“概论”和“通史”的教学?因为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一个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学科的根基,离开这个根基则学科就不能成立。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什么?总的说,是经过时间一再检验的那些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的书。我认为原典有四大特点:

1.原创性。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根据著作时的情况发现了人类知识某些方面,从而成为人类智慧的种子。那些开宗立派之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社会或开发自然或创造艺术的观念或优美的篇章。就诸子百家的著作而言,那是西周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混乱,所谓“礼崩乐坏”,原有的“礼乐”不能维系人心,诸侯纷争,战争频仍,社会失序,人民痛苦不堪,怎么办?这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差不多无所依凭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同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所以提出的思想完全是新的,具有原创性的。

2.历史性。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本身就是具有历史针对性的,是为了所面临的问题而写的,其后又经过长时期历史检验和实践检验的,为后代一再阅读与研究的,形成了一个知识的谱系。儒家孔子《论语》之后所形成的所谓儒术,汉儒重实证,是第一期;宋儒崇理,是第二期;清儒,即所谓的乾嘉学派,继承汉儒的遗产,也是重考证,是第三期;新儒家,面对现代社会,重视古代思想的现代转化,是第四期。这四期儒学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衔接性的知识谱系,具有历史的深厚性。还有所谓“龙学”、“红学”等都是如此。

3.深刻性。原典对问题做了入木三分的阐述,往往是整体的把握和局部提示都具有普适的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说的话,孔子似乎在两千多年前,就站在历史的转弯处,说着这些箴言,等候着21世纪在中国大地上流行的以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为核心的商业主义。关于“美”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提出了“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说,在“物色”篇提出“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他说的话绝对不比朱光潜教授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差。

4.现实性和未来性。它博大精深,既指向历史,又指向现实,并具有启示未来的意义。它蕴含着人类的真理的种子,阅读这种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会获得全新的启发。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历史的场景和问题可能会换着花样重新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道理。这时候,我们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了的观点和知识,又可以再加以改造后派上用场。或者我们可以从它出发,用它作为种子在新的土壤上培育出新的思想来。1923年,梁启超给清华大学学生写了一份《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其中开了许多书目,他在此篇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有《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梁启超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我们是教语言文学的,学语言文学的,以上各书须读,就更需要了。对于文论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梁启超在此篇中也说:“六朝人论文书。论多精到,文亦雅丽。”[1]自然也是必须读的。我们今天选读什么名篇、原著,可以不受梁启超的限制,换一种时代之眼光,另选若干原著或名篇,但读经典的名篇和原著,不能不是我们语言文学教学的第一要务。

学习原典与学习“二手转述”的教材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个人主动吃原汁原味的饭菜,与一个婴儿被动地吃大人嚼过的饭菜,是完全不同的。原汁原味的饭菜才有营养,才有味道,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我们要帮助学生主动去学习原汁原味的原典,学到第一手的知识。“回归原典”的教学思路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这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每一个这样真正的哲学家,他的主要篇章对他的学说所提供的洞见常十倍于庸俗头脑在转述这些学说时所作的拖沓藐视的报告;何况这些庸才们多半还是深深局限于当时的时髦哲学或个人的情意之中。”[2]叔本华这段话,似可说明我们的思维要有所转变,多看经典原著,少看中庸的论文和“二手转述”的教材。我们现在编写的古今中外杂糅性的《概论》、《通史》,理论的概念或结论,不是高度历史语境化的,而是带有形而上学的痕迹。这种形而上学的基本弊端是否认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是僵硬的、凝固的,不能反映事物和人的精神观念实际的变化,甚至去追求所谓的“最终解决”和“绝对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说:“在形而上学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不变的、硬化的、永久如此的研究对象,是应当一个一个地、彼此独立地被研究。形而上学者思维于绝对不能相容的对立之中。他的说法是:‘是则是,否则否,除此以外即是鬼话。’在他看来,事物或者存在,或者不存在;同样地,某一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其他事物。正和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结果也彼此处于固定的对立之中。这种思想方法,我们初看起来似乎是很有理的,因为它正是合乎所谓常识的。可是人的常识在家庭四壁之内的生活范围中,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伴侣,但是一踏上广大的研究的世界时,它立刻就会经历最可惊的变故。”[3]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又说:“要是我们在研究工作中经常抱着这种观点(指形而上学),那么凡要达到最终解决和永久真理的要求就永远失去意义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是必然受到我们在获得这些知识时所处的环境的局限和制约的。同时,那些在旧的、但还十分流行的形而上学看来不能克服的对立,如真理与谬误、善与恶、同一性和差别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再也不能使我们对之表示过度的尊敬了。我们知道,这些对立仅有相对的意义:凡是今天被承认是真理的东西,都有现时隐蔽着的而过些时候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凡现在被承认是谬误的东西,也都有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被认作真理;那些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种种纯粹的偶然所构成的,而被认为是偶然的东西,则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4]不要以为“概论”、“通史”比较系统完整,加强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其实也不尽然。常常有这种情况,越是系统完整的东西,越是离开本原的事实与真相,甚至是一种“学术的神话”。陈寅恪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审查报告”的话提醒我们:“今日所得见之古代材料,或散佚而仅存,或晦涩而难解,非经过解释及排比之程序,绝无哲学史可言。然若加以联贯综合之搜集及统系条理之整理,则著者有意无意之间,往往依其自身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熏染之学说,以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由此之故,今日之谈中国古代哲学者,大抵即谈其今日自身之哲学者也。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者,即今日自身之哲学史者也。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5]陈寅恪此话真正说到当今许多“通史”的弊端上面。现今的许多“概论”、“通史”一类的教材,由于是“二手转述”,系统则系统矣,完整则完整矣,可只是离原著的内容相差甚远。

三、经典的确立与意识形态的建构

有人或许会问,你主张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回归原典的教与学,可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这样做会不会让我们教学的内容从现代退回到古典,从开放退回到保守,会不会让学生中经典文本中过时了的意识形态的毒害呢?据我了解,在高校的教学中,几乎各国都有关于经典问题的争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的关于文学经典的争论。50年代是美国文学经典的确立时期。艾略特、里维斯、弗莱、布鲁克斯等成为了重要的文学经典的选择者,他们主要根据作者的权威、天才的程度、传统的力量、审美的魅力等标准加以衡量,来确定文学经典。那时,一般都认为,经典是历史选择的产物,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它超越政治,与政治无关。但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以文化为中心的社会运动。在激烈的文化辩论和斗争中,自由主义和多元主义盛行。多元主义分别从阶级的或族群的或性别的观点参与斗争。这些斗争和观点很自然地会折射到经典问题的讨论上面,于是50年代被确立的原有的经典往往被认为是白人男性的或欧洲中心和盎格鲁-撒克逊基督新教的意识形态的建构而已。这就说明了原典就包含了意识形态和原典是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产物。像在美国,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性别,用不同的意识形态建构了自己的经典。只有少数超越功利的有魅力的原典保持它的地位,其他经典都被意识形态的力量形塑,有的从经典变为非经典,有的由非经典变为经典。也许我们还是把问题拉回到中国来谈,会使我们感到更亲切。中国古代经典在近代以来遭到质疑、批判、推翻,但在特定的历史下又重新得到再次肯定、推崇的历史,更能看清意识形态如何在树立经典或推翻经典中所起的作用。如,被孔子称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包含巩固西周君主和贵族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内容的。当时的“诗”,特别是各国的国风,其作用是“兴观群怨”,这其中也含有对统治阶级的“怨”,但这种怨常常是“怨而不怒”,所以不但不会伤害贵族的统治,而且起到了“小骂大帮忙”的作用。所以这种歌谣是允许存在的。后来经孔子删改,留下305篇,成为了经典。但在东周,即战国时期,所谓“礼崩乐坏”,除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之外,各诸侯国都不遵守西周时期所定的礼制,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受人们的认同,其经典地位除了在孔子所代表的儒家那里,成为了非经典。例如道家,就反对人为的治理,一切法律、道德、伦理、等级、制度等,都是人为的,所谓“六经”就是人为、人治的代表,是完全没有用的,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一切顺应自然,所谓“以天合天”,那么社会也就得到治理了。所以在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以六经文本,宣扬他的学说,没有人理他,如丧家之犬。总之,在战国时期,尽管有儒家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六经在多数人那里还是没有成为经典。从西周时期的“六经经典”论到战国时期“六经非经典”论,这是一大变化,这是意识形态变化折射的结果。

到了汉代,出了一个大理论家,这就是董仲舒。他的理论是要为汉代的统治服务的。汉代以武力取得天下,但如何来治理呢?最初曾尝试用黄老的道家思想,但遭遇到许多问题。社会处于无序状态。这时候董仲舒用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的思想进行改造,重新梳理“五经”为经典(因为“乐经”已遗失)。他从这“五经”里面抽取出“三纲”和“五常”的观念,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确立了社会伦理;提出仁、义、理、智、信这五种不变的德行,确立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三纲与五常相配合,社会就可得到有序的发展。三纲、五常来自何处,来自“五经”,“五经”就是经典,就是恒久之至道,就是不刊之鸿论。汉代从此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的意识形态与“五经”就这样完全结合在一起。此后中国传统社会延续二千多年之久,其中起起伏伏,“五经”作为经典延续了很长时间,虽然其中五经作为经典的命运也时有起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宋代是儒家学说的发展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五经”这时被扩展为“十三经”。儒家经典的位置更稳定了。为什么更稳定了?因为还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需要。但是,古老的中国发展到近代,内部的各种矛盾暴露无遗,国家力量积贫积弱,而西方则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发展起现代工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资源不够,市场不够宽广,急需殖民地,而现代武器在现代工业化中也迅猛发展起来。帝国主义凭着自己的武力在世界上耀武扬威。贫弱的中国屡遭西方和东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有志之士反省国家落伍的原因,他们发现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及其经典,以其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死死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于是反传统的思想不胫而走,在向西方寻找先进的思想的同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新思想的视野下,即新的革命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儒家思想及其经典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就变为非经典。这是反传统的启蒙主义意识形态发出的声音。“”时期,传统文化被称为“四旧”,更处于被横扫之列。“”后期还有“批林批孔”运动,孔子及其所推崇的经典,更是成为革命的对象、打倒的对象。其批判言辞之激烈,批判手法之粗暴,更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意识形态嚣张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虽然人们的关注点转移,但孔子及其经典也还未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那个时代主流的意识形态是清算“”,所谓“拨乱反正”,“乱”是“”极“左”之乱,“正”则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之“正”。孔子及其经典不在“平反”之列。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到9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起来了,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抬头,道德伦理下滑,社会上流行庸俗、低俗风气,商品经济的意识形态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候,人们回过头来,瞭望我们的古代,我们在发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同时,也发现了孔子和他的谈话录《论语》,发现了另一个儒家孟子,发现他们所推崇的“六经”,我们从传统文化及其经典中看到了儒雅、人文、仁义、真诚、智慧、友情、自然、纯朴、节俭这一面,我们连忙往回走,力图接近它,这就是90年代兴起的国学热。何为国学?有的学者就认为,“国学”就是以“六经”为中心的一套话语。这明显是从反商业主义、反物质主义的意识形态所发出的声音。看来,“五四”反传统和20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看似相反,前者是解构,后者是建构,却都反映了时代精神的需要,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经典形塑”与“意识形态”是同时登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以“回归经典”为旨趣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就以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和文学理论经典而言,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人文与反人文的成分参杂,既有真、善、美、人文、自然、超脱、高雅的部分,也有假、丑、恶、低俗、庸俗、封建、腐朽的部分,我们搞教改只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精华糟粕不分而一把抓。我一直认为,现代的思想,如真、善、美、自由、平等、博爱这六大观念以及正义、民主、法制、包容等观念与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并非绝对对立。情况常常是这样,现代的思想在古代思想中也可以找到它的种子、幼芽或表达,有时是非常好的表达。如“真”,《庄子•渔父》篇有很好的表达,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普世性的精辟表达。“美”,柳宗元有很精到的表达,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6],比现代的所谓美在客观、美在主观、美在主客观的统一、美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说法还要好。我的看法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我们所选定的标准可以不同,选择出来的作为古代经典的篇章也不同,所作出的阐释也可不同。这样,我们教学改革中,就可以不断地对“经典”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作出新的解释。另外,“二手转述”的“概论”、“通史”,就没有意识形态的形塑吗?实际上,只要你一动笔,那意识形态就不找自来。只要检视建国以来所编写的各种“概论”、“通史”,我们就会发现,哪一种概论和通史不是意识形态的凝结?

四、教学改革要从教材编写开始

教与学范文篇6

关键词:在线教育;课堂教学;学习环境

我国的在线教育始于上世纪末,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且在线教育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革中,并牵动着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冲击,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受疫情影响,各地大中小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正常开学,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在线教育被推上了“战疫”中教育战线的最前线,我国在线教育将迎来一次重大发展。在线教育正不断地在实践中革新我国教育体系,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在线教育不仅是应对特殊时期教学难题的方法手段,更是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变革、促进教育组织变革的必经途径[1]。

一、在线教育的特点

(一)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分析。目前,传统教学方式依旧是我国各级教育机构运用最广泛地教学方式,但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这次疫情期间,传统教学方式很明显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师和书本是教学的中心,以统一为特点,进行集体化教学。教师仅仅是讲授教学内容,学生仅仅是被教授的对象,现代信息技术则是讲授的工具。在传统教育中,学习者、教学者、时间、空间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内容与体验都显得较生硬刻板,而在线教育却可以较好的克服这些问题。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见表1[2]。(二)在线教育的特点。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线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在线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在在线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教师在在线教育中主要起到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可以主导教学的方式,却不能灌输知识。教师应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来构建学习情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促成在线教育中的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借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线课堂的教学方式下,学习者与教学者一般都是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教好一堂课,除了传统课堂中所需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除此之外,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运用相关软件制作电子课件的能力以及网络传播知识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3.特定的教学环境。在线教育的课堂不再是一块黑板、一张讲台就可以完成的传统课堂,在线教育的课堂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介的现代化课堂,其教学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在线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会运用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利用传统的口传、耳听、笔记等方法外,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这些使得教学环境更加复杂。学生参加在线教育的空间不受限,因此学生的学习环境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加多变。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在线教育对各个基本要素的新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在线教育中,教师依旧是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课堂的组织者,依然处于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线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1.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系统性转变前文已经写到在在线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线教育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这使得教师需要对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进行转变。在在线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变成了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学习,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的主导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越来越弱化,逐渐向学习者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转变[3]。2.在线教育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线教育离不开网络,几乎所有教学活动都要运用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并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在线教育中,网络给教育带来了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但寻找合适的教育资源和适当利用这些教育资源都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实际上由于训练不足,许多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难以满足在线教育的要求,中青年的教师有许多只是熟悉简单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导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部分是停留在表面上,更别说是任教时间较长地年长教师,想要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3.在线教育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施教能力与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线教育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环境有着很大差异,照搬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在线教育的要求。如何隔着屏幕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施教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在在线课堂中,学生经常会运用到网络学习资源,而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琳琅满目,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监控管理能力,让学习者在教师的监控管理下选择有效且准确地资源,以免学习者被不健康的信息侵害,并且避免学习者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二)对学习者的新要求。在线教育所导致的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传统课堂中,学习者大多都是固定的人数在固定的教室由固定的教师进行教学,学习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基本都是耳听、笔记。在在线教育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传授知识,由此衍生出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新的教学环境的产生对学习者的学习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定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否则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能从网络中检索和筛选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将学习的知识通过电子文档、幻灯片等方式进行整合、处理,才能更好地与老师、同学进行反馈或沟通等。(三)对学习环境的新要求。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学习的基础条件,在线教育中的学习环境是支撑整个学习过程的物质、技术、关系的综合[4]52。在线教育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区别,具体可以分为有形学习环境和无形学习环境来探讨。1.有形学习环境。有形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者使用的通讯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工具等。首先,良好的网络是在线教育的基础。对于在线教育的学习者来说,网络速度对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没有网络就谈不上在线教育,而较差的网络环境则会影响学习者的心情与学习效率,甚至会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一个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习者学的平台非常重要,学习平台是在线教育进行中最直接的环境,平台是否能很好的满足教师与学习者的需求对在线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一个既方便使用又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平台将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最后,在线教育中学习工具可以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帮助。大到信息检索工具、合作沟通工具,小到记事簿、计算器、日历都是有形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工具并非越多越好,适合的学习工具能帮助教师与学习者更好的构建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2.无形学习环境。在线教育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与学习者都不在同一空间里,只是通过网络将二者联系起来,老师与学习者无法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许多学习者早已习惯传统课堂中与同学、教师共处一室的环境,因此在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学习者在在线教育中对无形学习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人际关系包括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互动,在互动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产生伴随的心理体验与认同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情感支持环境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态度、亲人朋友的关怀都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在线教育的过程中,学习者周围的人尤其是教师如果能及时给予学习者肯定与鼓励,将给学习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与情感支持,对学习者持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讨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在线教育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这次疫情大考验将在线教育推向风口浪尖,我国在线教育存在的弊病也随之暴露出来,例如习惯于传统教育的师生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不足,原来的观念难以满足在线教育的需要,硬件条件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以及学习者使用网络还存在一定困难,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不足阻碍了在线教育的开展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根据这些问题,笔者对于如何使得教师与学习者更好地适应在线教育以及如何促进在线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建议。(一)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线教育有自身的教育规律,对学习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关注对学习者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让学习者学会学习,让在线教育中的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在线教育的重要目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内涵丰富,包括计划安排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控力、合作交往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但这是在线教育追求的方向,也是促进在线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二)创设情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能直接决定学习效果,反之,一个糟糕的学习环境也可能无限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前文已经讲到,有形学习环境中良好的通讯网络、合适的学习平台、便捷的学习工具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环境和情感支持环境等学习环境都对在线教育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在线教育也如此。脱离情境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是死板的不具备实践作用的[5]。因此,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其情境性,一方面借助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学习者的实际经验,创造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境,促使学习者在与媒体的对话中引起共鸣,在认知、情感、经验等因素中找到对话的触发点[4]57。因此,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需要创设多种情境,在教案设计中,多多设计那些需要思考的情境,巧妙运用对话情境和体验情境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实践,才能为学习者坚持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三)注意网络给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但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中的资源良莠不齐,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网络中存在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对于年纪较小的学习者或自制力不强的学习者来说危害极大,会严重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使学习者误入歧途。另外,网络中的信息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时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使得学习者吸收到错误的知识。因此,在在线教育中,要注意网络给学习者带来的对负面影响,学习者要谨慎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则要做到严格控制信息资源,对学习者进行正确引导并及时纠正。(四)注意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线课堂虽然有着很强的教学优势,但传统课堂并非“一无是处”。传统课堂中的教育尤其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有利于对教学的组织管理以及教学过程的调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超过了课堂本身的意义。因此,在线教育中也要注意运用传统教育的优势,真正的践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五)及时、真实的信息反馈。在线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都与传统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育中的信息反馈方式无法满足在线教育的要求。互联网的世界千变万化,软件工具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因此学习者及时的信息反馈格外重要。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的效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学习者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接受和理解效果不佳时,说明教师的教案设计或者讲授方法不太合理,学习者需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习者的意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在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线直播课程研究》课题组:在线教育的发展脉络、现状及未来[EB/OL].

[2]王运武,王宇茹,李炎鑫,李丹.疫情防控期间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2).

[3]许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2(9):124-127+132.

[4]李宝敏.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需求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3):52-57

[5]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12.

教与学范文篇7

一、在教学微博中实行文本自选,让学生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

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在课本上未必找得到,学生不感兴趣的文章却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如何会对语文产生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很多地方的课程已经出现了改革,“课本作为参考例子”的教学观念已经贯彻于教学中,高中语文为什么不能突破文章固定的模式,实行文本自选呢?在教学中,学生拿到语文课本之后,都会依据教师的安排去通读,在读的过程中,允许学生跳过一些非基本的文章,推送一些相应的文章。在跳读和推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就是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陈继英先生所提倡的“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也会顺利的完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选文本”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为了化繁为简,在教学中应用了微博。如学完《故都的秋》,教师借助教学微博,进行了文章的推荐。当学生在其中选取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文章之后,“郁达夫文学专题”就此在微博中建立。在教学微博的有力支持下,教师可以轻松地完成学生的文本自选任务,并在学生的学习中,实现了高中语文教与学向着“我要学”的方向转变。

二、在教学微博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要精化,让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

高中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灌输式”教学。在讲台上,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将知识托盘而出,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依靠教学微博实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也获得了机会。在教学微博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相对自由的,教师就是想灌输知识也不一定有机会;教师和学生有着平等的话语权,教师就是有机会灌输知识也不一定能灌满。在机房中教师借助教学微博上积累的“作文素材”,从中摘录学生自主写作的微博语录:传统的作文课虽然是大张旗鼓,但是学生的思维模式相对比较统一,很难见到学生学习思维的风生水起。在微博教学写作课上,虽然是一阵微风袭来,但是却捕捉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在春天的气息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得不更加精化,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灌输式”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三、在微博教学中摆脱生本约束,让学生向“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转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当教师在讲解一些学生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只是静静地听着,这完全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是在为某些学生服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同,教师要注重学生间差异性的存在,对某个内容的教学是很难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但是,为了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我们需要尽量地摆脱生本的约束,充分利用微博教学的时空性积极开展教学,这是一个明智之选。他们可以参与其他学生的讨论,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来吸引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的教学,也就实现了学生向“小组合作学习”方向的转变。

四、在教学微博中及时解决问题,实现“预设目标”向“生成性”转变

教与学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09)2-0135-02

网络环境下的课前学习:“我选择,我喜欢”

课前学习是学生与学习目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媒体以书籍为主,学生接触的信息主要是文字和少量图片,信息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和情感冲击强度偏小,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兴奋度,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学习提供了多种信息媒体,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信息(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三维模型等),从多个角度不断地对学生的感观(视觉、听觉)进行有效刺激,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而教师精心选择的、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正面人物和正面事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同化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课前学习,是关注学习主体的个性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差别化和选择性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资源方面,学生可以选择教材中或预习课件上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完整、更系统的学习资源,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学生提炼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应用的能力将逐步提高;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可以在教材和教师设定的学习框架中进行学习,也可以独立设置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流程,并结合个人能力水平与兴趣取向,适当延伸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构筑属于自己的自主学习框架。这种从个人学情出发、结合个体需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实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有利于发现并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对于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以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的焓变”为例,笔者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课前学习课件,课件设置的学习框架如图1。

框架中的必学内容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观看“神舟七号”的相关视频、图片,查阅国内外航天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通过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高速发展,激发学生充满自豪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分析火箭推进剂的组成、对环境的影响及研制“绿色推进剂”的目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而框架中的选学内容,主要面向对航天科技有浓厚兴趣、有可能进入相关领域深造的学生而设置,目的是引领这部分学生进入充满神奇也充满荆棘的航天世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研究科学技术,并养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航天技术对国防军事和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赞赏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积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献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态度;通过了解科学研究过程中“失败是成功之母”,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价值观,正确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中失败的探索过程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中失败与成功往往“只差分毫”,从而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研究作风。

在课前学习过程中,网络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还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者学生的需要,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研究的内容、学习的形式、存在的疑问集中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教学目的将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

2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一切尽在掌握”

课堂教学中,完整获取学生的课堂反馈并准确分析其学习效果一直是个难题,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在有限的视觉范围内,根据一部分学生的面部表情并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判断,或是通过对少数几个学生的课堂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这种判断和评估往往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特别是对于刚刚走上讲坛的青年教师,容易高估或低估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节奏的把握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脱离了学习主体。

网络具有实时、高效传递信息的功能,可以实现点对面、点对点的信息传递与统计,教师不但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料,向部分学生提供个别辅导,而且还能通过网络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探究方案设计、探究过程及结论,在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过程后对全体学生课堂诊断并实时统计诊断结果,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反馈,为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件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实时信息汇总分析2.1探究方案

学生完成探究方案设计后,通过网络提交到教师端计算机,教师进行审阅,分析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必要时通过网络或直接向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或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主动改进、完善探究方案。

2.2探究进度

探究过程中,由于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存在差异,探究方案的合理性存在差异,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尽相同,学生实现探究目的所需要的时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别。通过网络对学生探究进度的汇总分析,教师就能够较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让更多的学生在构建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能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2.3探究过程

学生把探究过程中预期目标、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其分析、探究结论、探究过程自我分析与评价等内容通过网络真实、完整地加以记录,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点评,及时发现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予以纠正。

2.4学习效果

教与学范文篇9

关键词:卓越;小学卓越教师;教学能力

当前,社会对于教师的需求已经由合格教师转向卓越教师。“卓越教师”是指杰出的教师,即超出一般的教师。本文将小学卓越教师定义为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感三方面不断超越自身的发展型小学教师。相较于合格教师、新手教师、一般教师等,小学卓越教师应该具备“素养全面,一专多长”的特征。201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文件指出“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而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小学卓越教师教育教学应该比中学教师更加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应用性以及综合性。

1小学卓越教师的特质

1.1专业知识

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奠基石,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小学卓越教师应展现出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小学卓越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掌握多门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一专多长”,真正做到熟读教材、分析教参、明确目标、形成体系。其次,小学卓越教师应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例如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史、数学史等,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只有把握人类认识的发展路径,特别是遇到的挫折与障碍,才能对学生发生的情况做出更加理智的判断[1]。

1.2专业能力

在管理方面,由于小学生心理及能力的差异较大,小学卓越教师要能随机应变,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教学方面,教学设计、教育技术运用以及评价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卓越的评价能力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研究理论、教材、校本课程、学生的能力,一专多长的多学科研究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更有利于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创新能力是成为小学卓越教师的关键,创新利用榜样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1.3专业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这里的热忱体现为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指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愿意奉献教育教学事业的师德。小学卓越教师对从事该职业的情感态度是值得思考的,作为教师,只有清楚自身的角色认知,才能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当的角色期待是小学卓越教师自信心的来源,也是他们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动力。

2小学卓越教师“教”与“学”培养面临的挑战

2.1“教”的不足

2.1.1实践时间过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一般由教育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组成,教学实践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虽然各学校教学实践时间有所不同,但横向比较可以发现,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通识课程比例都显著高于实践类课程。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引发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分离,从而导致培养的小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实践课程的增设与质量日益受到师范类高校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形式单一、课程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的问题。2.1.2缺少指导后反馈环节对小学卓越教师来说,专业的教学技能是必备的素质,该技能在本科4年里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师范类高校的教法课,一般是先请师范生进行试讲,再请师范生互评、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看似完整,实则得到的针对性指导很少。学生无法看到自己长期反复练习后在教学方面的成长以及存在的问题,甚至缺少反馈环节,无法了解师范生能否真正吸收所有的意见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其他问题,这也导致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成长较慢。

2.2“学”的问题

2.2.1缺乏优质生源高考是学生学习小学教育、成为小学卓越教师的重要途径,而将师范生培养为小学卓越教师,需要吸引优秀生源,这与现实是相违背的[3],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不太清楚各个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及自己要面对的责任。虽然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与诸多教师接触,但只是基于学生视角来看待教师,不能完全了解教师的义务、责任、能力以及素养,这导致许多优质生源未能报考小学教育专业,造成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流失。2.2.2自我效能感低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堂上,部分师范生不能积极参与理论课堂,完成作业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实践态度存在问题,专业成长非常被动,整体上自我效能感偏低。部分师范生未对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卓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责任以及义务产生明确的角色认知。同时,部分师范生还未能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学习的理论、接受实习的机会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产生积极的角色期待,这使得师范生整体的发展速度较慢,很难真正发展成为一名小学卓越教师。

3小学卓越教师“教”与“学”的培养建议

3.1“教”的完善

3.1.1针对理论进行实践,落实指导后的实践在理论课中增加理论落实的实践课,丰富师范生实践的机会,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师范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避免仅仅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死记硬背。在学校的教法课上,师范生听取师生意见后,修改自己的教案,完善课程,再次试讲并说明自己改进的部分,落实指导后的实践运用。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再次进行试讲,可以利用学习通或其他软件,运用软件上传视频,互评打分并给予点评反馈。在实践时,实行双导师制,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相互配合[4],指导师范生实践后进行反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能力。3.1.2培养小学教师“研行合一”,注重发展创新能力芬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归功于芬兰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高质量师资的培养得益于芬兰研究型导向的教师教育体系[5]。我国应加强此类课程的开设,师范生只有真正参与研究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能力,才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发展终身研究能力,而将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做到“研行合一”,更有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堂上,虽然以讲授为主的理论课程有一定难度,教师也可以在书中找出适当章节,让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以组织汇报、互评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师范生深度思考,使他们树立积极拥抱质疑的态度,对师范生的每一次提问表示肯定,逐步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师范生讲授、讨论、分析以及教师简单引导、补充的课堂。教师还可以组织近期教育的热点主题分享活动或教育话题的辩论赛,给予师范生想思考、敢质疑的机会,使师范生有意识地了解近期教育动态,敢于提出质疑,在思考与质疑中不断发展创新能力。

3.2“学”的优化

3.2.1吸引优秀人才,优化入学考试在高中阶段,班主任教师应有计划地与学生分析各个职业应具备的技能、职责与义务,职业对应的大学专业以及各专业会学习的科目,从自身出发,向学生详细描述教师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发展与感动,明确表达自己的教育愿景,引起学生的共鸣,询问班级学生特别是班级成绩突出的学生是否有人想要当老师、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最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并对各自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深入了解。高考成绩是学生成为师范生的唯一标准,但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特殊性,想要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学生的心理状态、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高考成绩以2∶1的比例进行复试。首先,运用心理量表进行测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未来出现教师违背职业道德、对小学生造成伤害的情况;其次,进行面试,通过教师提问以及学生试讲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评估;最后,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来录取真正适合成为卓越教师的学生。3.2.2重视师德养成,激发内在动力在大一开学时,邀请小学骨干教师或校长为师范生介绍小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等,重点说明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在第一次见习时,引导师范生关注小学生的稚嫩以及师生之间爱的互动,激发师范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师范生产生积极的角色期待。同时,有计划地为每位师范生分配各自的指导教师,在良好榜样的影响下,使师范生产生想要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内在动力。学校在教学“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时,安排师范生在实践时细心观察师德具体表现在哪里,可以开展拍照、故事分享等活动,使师范生从他人身上学会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培养教育情怀。师德是具体的,情怀是永恒的,所有的坚持都需要它们的引领[6]。最终,使师范生达到“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无愧于本心”进而符合小学卓越教师的师德目标。

3.3“教”与“学”的融合:建立完备的职前职后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我国高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UGS、US、CS三种模式,基本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不仅可以安排师范生到小学进行实践学习,还可以邀请小学教师到高校学习交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补充置换,建立完备的职前职后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更加有助于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根据小学教师的意愿以及时间安排,为他们提供学习硕士课程的机会。小学教师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能激发师范生的角色期待,提升师范生的学习动力,使师范生与小学教师实现双赢,这更有助于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思帆,梅仪新.“卓越教师计划”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目标[J].教学研究,2013,36(5):97-100.

[2]孙泽平,徐辉,漆新贵,等.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机制:逻辑与现实的双重变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80-84.

[3]宋林静.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20:24-25.

[4]郑柳萍,颜桂炀,吴茜.基于双导师制的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94-297.

[5]李洁,王蔚蔚.芬兰研究型教师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与构建路径[J].教育探索,2021(5):89-93.

教与学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就开展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得到了几点启示,旨在探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标下开展教学所面临的任务,加强建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体系,在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AbstractThepaperisonthepurposesofdiscussingthetaskthatwefacedintheteachingunderthedevelopmentofnewcurriculumstadndard,strengtheningaccomplishmentsystemofconstructinginfotechnologyfortheteachers.

Keywordsknowledgebalance;discrepancyequation;multipleevaluation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正在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价值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自2005年10月,我们成立《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的教与学》课题专项研究小组,开展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的研究,寻找在新课标下适合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新途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更新观念,正确定位

在观念上不少人认为,计算机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操作更多的命令,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之间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11月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原有的“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教育开始真正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1]。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但打破只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而且克服了单纯学习技术的观念。在大众信息技术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技术教育,应上升为关于“文化”素养要求的教育,“技术是形,文化是神”,对课程的认识需提升到文化教育的层面,明确社会信息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还原教育或课程培养人的本体价值,彰显课程的文化教育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正确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将其定位于文化教育层面,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冲出简单技能训练的藩篱,以技术或技能为基础,关注技术思想与方法,关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关注技术应用中的情感态度问题等。

2转变角色,明确任务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特殊”角色,他们不得不承担“分外”之事。把信息技术教师当作专职技术人员用,硬到校园网站、学校机器资源管理维护,软到编写软件、制作课件无一不希望其手到擒来,信息技术教师在多重任务下,不得不拿出本应钻研教学,看书备课的时间,忙于研究网络,开发软件。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刻苦的钻研,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信息技术教师既是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者、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又是设备使用的研究者,他们应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2]。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赋予信息技术教师新的角色、新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需主动转变观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我们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应当考虑3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2)技能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简单地说,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寻求平衡,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课本身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广阔且更新很快。目前,很多学生家里都购置了电脑,他们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许多途径都能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就成了信息技术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寻求两种平衡:

一是知识平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是由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谱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对这一个谱系有全域的了解,对信息技术产生一个整体认识,而不只是对个别的知识点或操作技巧的掌握。

二是差异平衡,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个性偏向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表现出来。这种差异会表现在对这一谱系中的某些不同点的天赋。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共性和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对这个谱系中的每一个分支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对于我们目前的大班级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随时了解和记住每一个学生的背景信息和学习情况,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在线个别辅导栏目,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历史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成绩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诊断和了解,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更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4注重过程,多元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有教学开始,就有了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评价是整个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理念方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既是最新评价理念的准确体现,又贴合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实际。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遵循新课程改革所坚持的基本理念,针对本身特点实施评价。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是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以确定他们已经具有的能力和水平的层次,因此通过这种评价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不单是静态的评价。此外,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判断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总结性评价所能把握的仅仅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情况以及在能力表达中所间接反映出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3]。再加上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新理念,强调注重过程,因此,过程性评价的理念逐渐广泛地应用于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自评和互评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试题资源库、自动/手动组卷机制、作业催交、系统统计分析等来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展抽取试题资源库中的一些试题资源组成试卷,作为学生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的作业或自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作为考试内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有利于考试测评的开展,教师平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测题或者作业题,用来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自测题和作业的自动批改,这使得教师无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通过学期末的一次考试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互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作品于网上,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评价。给出一些好的建议,从而使作品更加完善,以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多方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开展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以上是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感悟,旨在探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标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建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体系,在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立足现实,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和学生,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在下阶段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将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