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7:04:07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1.2装饰独特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故宫太和殿,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1.3庭院式组庭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现在已为数不多的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消逝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现代建筑崛地而起,然而在这种现象下,大量的古建筑文化却在我们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其实并不是只有现在才这样,我们历史上就是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破坏欲,对历史遗产的不珍惜,甚至是故意的破坏。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路。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就普遍存在对古代建筑肆意毁坏的现象,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和种族,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意味着对以前的文化和建筑予以摧毁,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朝代的建筑。例如秦朝的咸阳城、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等,都是因为改朝换代而人为摧毁。其次改朝换代必须经历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杀戮和打砸烧灼,这也很大程度的毁坏了中国古代建筑,其中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共内战以毁坏主要建筑物和公路为主对对方进行打击。所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

3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短时间内形成,建筑师只能凭自己的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从原料、工艺或是环保,都存有不合适时宜的现状,北方的四合院需要占到一定的面积,在当今人口迅速发展下,四合院的存在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古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建筑,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建筑风格上杂乱无章,简直是一锅锅的大杂烩。即使是在传统建筑保护的最好的北京,这种风格也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的人感到心痛,而且让那些追求西方化的人心痛。只不过我们比后者更多了许多忧愁和悲愤罢了!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或者政府试图挽救古建筑文化,可惜弄巧成拙。在损坏的古建筑基础上进行整改、修缮,结果是既不像古建筑,又没有当时代特色。更有甚者,直接仿刻古建筑,这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亵渎,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4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建

建筑是一个国家表面而深层次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城市建筑。在面临古代建筑文化缺失和中国建筑文化断层的窘迫际遇下,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急需一场彻底的重建。中国杰出的建筑师在中国优秀建筑师论坛中讨论了“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和范式重建”,他们也一直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急需改变和重建。

4.1建筑学向公众推广

把真正的建筑学向公众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目前比较健康的建筑学,而不是某一种风格,同时让公众指出缺陷,提供建议,给设计者出谋划策,营造良好建筑行业环境。公众也是由个体构成的,甲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员也是来自于公众,所以他代表的权利也需要通过某一种意愿来实施,这个意愿也受到深层价值观的影响,是有这个文明价值观在规范的。

4.2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文化属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是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而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层次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对传统修养的灵活的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

4.3合理借鉴西方建筑风格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的建造是要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师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共通点,这就是共同体。西方建筑师在设计和建筑上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冲击力,中国可以适当学习。这样可以对我们建筑的行业、对文明的发展有所推动。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进行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了解建筑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琼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本刊特约评论员.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古建园林技术,2012(04):3-7,30.

[2]赵红.古建筑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12(S1):78-79.

建筑文化范文篇2

人类的建筑价值观念大致经历过五个阶段(或叫做五个里程碑):

①把建筑作为谋生存的物质手段的阶段--为遮风蔽雨防野兽侵袭,穴居野处、构木为窠阶段;

②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当作纯艺术作品的绘画、雕塑阶段,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个阶段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

③大工业产品时代--以勒·柯比西埃为代表,把建筑当作“住人的机器”;

④认为建筑是空间艺术的阶段--如赛维所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建筑文化范文篇3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有关人类活动的事物都离不开地理条件的影响,也因此,在对于房屋的构建方面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下面,就让我们说说东北地区的房屋建造的特点。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在此居住的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能够与此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第一,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对于房顶的建造上,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不同的方式,大部分的满族人都使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个坡度较大的房顶,原因是满族人的居住地大部分都处于降雪量丰富的地区,这样的房顶建造形式有利于排雪,对于房屋的寿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在该地区中,有些地方居民不分是哪个民族,他们都将自家的房屋建成平顶式,这样的房屋能够抵抗强风的侵袭。因此,不论是三角式的房顶构造或是平顶建造,它们的形成都是为了能够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发明的。除了这些,满族人喜欢将纸贴在窗外,甚至可以说就连一个地方的动物生存的场所建造都与所处的地理因素息息相关。此外,房屋的建造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所以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都要比南方地区厚的多很多,过厚的墙体是为了是降低室内所受外界寒冷的影响,在该地区,墙体的建造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温暖的需求。大体上来看,由于北风的强硬和寒冷,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北面的墙体都略厚许多,一般来看,北面的墙的厚度约为45cm—50cm;南面的墙的厚度大约为40cm—42cm;山墙大多数都是由砖砌而成的,它的厚度大约为37cm—38cm。在窗户的建造方面,该地区几乎每个民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窗户都是朝南而开,侧面和北面几乎不开窗,但也有一些家庭开了一个小窗,以用来通风通气。第三,对于房屋的外观而言,因为受到气温的影响,使得墙体搭砌过厚,使房屋看起来过于厚重。第四,对于房屋的内部构造而言,“炕”——这个北方独有的且独具特色的发明建造,女真族是最早使用“炕”的,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满族人首先发明使用的。最早的时候,不论在哪,只要有房子,几乎都有一铺长炕,而后,又出现一种环炕,炕,这不只是只有满族人使用,其他各民族人都在使用,但各民族之间对于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进步。

二、体现民族文化的住居方式

建筑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事物的建造正是用实践践行着文化。所以说,每个民族的建筑特征的形成都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不论是地理上的,或是人文上的,都对各民族建筑特点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满族人而言,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西南为最好,所以将房间中的西屋视为最好,甚至在建房时由西向东而建,将西面的房屋视为最好的房间,这样的房间也多数有父母居住,以示爱戴尊重。所以,位于西面的“炕”,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的,家中来的客人多数坐在南或北面的炕,甚至不能够在西面的炕上乱放东西,假若有一些不懂规矩的客人坐了西炕,主人会十分不高兴,甚至会将他的行为认作成对自家祖宗的不尊敬。除此之外,教会也对东北地区的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满族人十分信仰萨满教,每当他们进行膜拜之时,都会将西屋作为每次活动的地点,他们认为这样的地点和场所才是圣洁的。与满族人不同的是,汉族人则是认为东面的屋子是最好的,他们将西屋用作装置一些废物,东屋是给父母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一种差异也为东北地区的民居情况增添了一笔色彩。除此之外,汉族人会将中心的地点看做成十分珍贵的地点,这样的位置通常是用来安顿宾客或者用于人们平时活动。对于朝鲜族的人们在居住方式上的特点而言,他们通常习惯让长辈居住大的、好的房间,他们十分注重尊卑长幼的问题,这样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是受我国的儒家思想影响颇深,此外,即使在屋内的摆设等方面也同这种思想理念息息相关。

三、彰显建筑文化的传承交融

一种建筑的形成是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体现,它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在每个时期,人们都是在享受着老一辈人的建筑智慧,在享受享有的同时进行着改进,这样的行为不仅继承了我国的古老悠久且又极具智慧的建筑文化,而且也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此外,东北地区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移民地点,闯关东等事件,使得许多外来民族进入东北地区,这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有了显著地进步与发展。满族人——作为该地区的最早居住的人们,最早的生活方式十分落后,但随着朝鲜族人们的进入,使得满族人们开始学习“后来人”的生活方式,直到今天,他们的房屋的构建都在使用“后来人”的方法。在该地区居住的汉族人们,他们也是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到这里,在他们到来的同时,又将中原的文化带到这里,这对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生产生活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特别是在明朝之后,众多的汉族移民都是从齐鲁一带而来,他们将手工业生产带到该地区,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样的移民活动为东北地区建筑、经济、文化带来了众多的良好的变化,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积极地影响。

四、结语

建筑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中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一、徽派建筑文化的简要论述

“徽州”原名新安,位于安徽南边,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到宋徽宗年间,将新安正式更名为“徽州”,后一直沿用下来。徽州文化源于古时候中原战乱频繁,众多民族不断南迁,多种文化交错在一起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于北宋时期到明清时达到鼎盛。在这800年间,徽州文化能独领风骚只因它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自古以来,建筑又是文化的里程碑,是政治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载体。徽派建筑历经千年风霜,地域特征非常鲜明,是徽州人生存文化反映的最为直观的古民居,并以明清时期的徽商的经济为基础,以宗教礼法为社会基础,以徽州文化为导向,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其中以西递、宏村最为典型,并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举,充分的肯定了徽派建筑文化在世界文化界的地位。

二、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

中原一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中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分封各地,自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中国有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已分为南北,根据中国传统的区域划分,那时候的中原是有别于东、南、西、北四方以外的区域,也就是指最中间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关中、河南河北地区,还有的史书中所说的中原地区是指北方地区,就是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因此综合史书记载,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原建筑文化所指的是中国传统历史中包括陕西关中、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区域的文化,并以陕西关中和河南为中心的建筑特征。

三、徽派建筑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的对比

我国的建筑文化有青海、西藏、内蒙西域建筑文化,也有安徽的徽派建筑文化,还有陕西关中这个区域的中原建筑文化。现在就着重来分析一下徽派建筑文化和中原建筑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不同的历史背景

徽派古建筑最主要的形式是天井四合院,地处皖南,毗邻江浙一带,区域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但是这里有黄山白岳盘踞其中,地势险恶却又美不胜收。皖南地区的气候比较湿润,特殊的盆地地形又比较封闭,所以古代人群居的模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最适应地形的环境,并且具有干燥、通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由于其独特的山高谷深的特殊的地形优点,在古代战乱时候,大批的中原贵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躲至此地,所以无形中也带来了一些中原文化,并改变了这里的人员数量和人口结构,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结合直接体现在徽派建筑上,所以说在某一意义上来说,徽派建筑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所以说两者之间是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早期的徽派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再和中原的平房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新型天井四合院,天井在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成为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既解决了潮湿等问题,又适应了险恶的环境,同时它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沟通天、地、人,顶天立地。中原地区的土壤、气候等一些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一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发达的农业给这一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经济,家族观念礼法占主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人伦关系为主的儒家思想构成的阴阳五行的观念。通过中原建筑遗址表明最早的中原建筑均为“半穴居建筑”,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安居乐业那时候的建筑就是大规模的圆形或方形的房子分布在近水的阶梯上。在往后的发展中,中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民族文化融合,分别是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带来了自己本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的文化,自此就被汉化了。边疆民族的这些文化和制度渗透到中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化文化集合体,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李斯的小篆体,程颢、程颐的宋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城市的体制都发源于中原地区,经过文化传播,吸收阳刚、朴素等特征发展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正是这个伟大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原建筑蓬勃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不同的美

徽派建筑之美可以称为“自然之美”:自然古朴,清新典雅。不矫揉造作,顺应大自然的发展潮流,与大自然之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不管时势如何发展,它总保持着自己最古典,最传统的美,不追潮流,不赶时髦,信守古制,崇尚儒家思想,追求自然的朴素之美。又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自然赋予的基本条件,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弯弯转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宁静怅然,是个适合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中原建筑之美包括两种:一种是崇尚自然的自然之美,另一种是自己独有的形式之美。中原建筑的布局是讲究“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这是对大自然,对阳光的一种尊重,在房间的空间布局上讲究顺风顺水,既要南北通透又要聚气生财,所以才开设了“天井”和“小院”,这种设计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在对称和谐上,左右对称的中庸之美。这种均衡对称在万有引力的影响下,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反应,对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形状上都是简单的长方形,一个一个错落有致,有的偏排成组,井然有序,从高低来辨别尊卑,有规有矩,不偏不倚,这也正反应了我们做人所要遵循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不同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

徽派古民居的选址是根据风水学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依水而居,环山涉水,它的架构、形式、颜色都有要与大自然相协调,体现整体环境的规范性和轮廓性。其中以有着“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和“牛型”设计为主的“画里乡村”宏村最为典型,是皖南文化的代表也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它们极大的反应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人们借助风水观吉凶的同时也营造了水口,极大的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和景观。中原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在保证对称和谐的整体美感前提下,增加它的流动性,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采用各种接口来阻断和分割空间的界面,接口可以用墙、门窗、隔断,古人用的隔断很多,比如屏风、隔扇、博古架等等,既实用又美观或者运用不同的质感的材料来表现空间的层次,各式的窗格在阳光的照射下,给整个空间里增强了活泼灵动之感,这些与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的观念非常吻合。

作者:杨浩 张瑛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合肥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形成、发展和演变[J].华中建筑,2000.

[2]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建筑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建筑教育;传统建筑;地域文化

一、院校对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及发展。建筑的标准化和商业化,暴露了设计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缺乏地方特色,住房模式单一。因此,院校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传承及发展人才的培养。第二,促进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建筑学专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根本目标。利用西方先进教育方式,来解决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问题。第三,促进地方建筑院校的特色发展。建筑类院校应在学科建设中立足于特色地域资源,才能在改革中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于自身特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突出院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建筑专业特色的建设,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文化艺术价值

1.新疆传统建筑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近千年的演进过程中,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下,新疆的55个民族(其中13个是世居民族)通过不懈地努力,依据自己的审美价值、风俗习惯、生活习俗、文化思维、道德伦理等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疆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由于新疆独特的气候及地域性,因此建筑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性及丰富的地域特征。无论从对自然的适应性或对社会组织的适应性,都呈现出独特又多元化的布局及营建文化。2.新疆地域建筑文化深厚的艺术价值。一反西方建筑对于坚固、对立的追求,新疆乡土建筑的精髓是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建筑是融入地形的。高昌古城是西汉在西域建立的都护府,此类建筑群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有庭州、伊州、焉耆、龟兹等,是古代西域戍边建筑类型的集中体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北庭千佛洞等是古代丝绸之路佛教建筑的代表,在营建过程中融入了当地建筑文化及建筑材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窟建筑群。这些传统地域建筑都是古代西域建筑的智慧结晶,也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源泉。

三、导入新疆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专业教育策略

1.加深建筑学学生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认知。从低年级课程设置开始,培养学生重视场地环境及已有建筑,重视传统历史文脉,以“实物教学”为基本引导。在五年的专业教育中,充分理解并深入研究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强化作为职业建筑师对于传统建筑保护及更新的意识。2.结合社会服务促进地方与院校的共同培养。地方院校是为地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直接途径,与地方的建设和行业发展关系紧密,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学学科建设中,应结合地域发展特色,积极参与到地方建设的社会服务中。例如校园景观设计、标志性的地区公共建筑设计、农村安居试点工程规划设计等,应配合各年级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地方设计项目中,从学习阶段培养他们的地域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学生提出实验性的方案设计,与设计单位一起参与竞标,一方面体现了设计课程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设计课程的真实性,替代以往设计任务的虚拟性。3.基于传统地域文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地方院校的特色办学方针。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拓展地域文化历史教学板块。如表1,按照本科五年的建筑学专科培养插入8个特色模块。阶段性地先通过空间认知,再到传统历史及建构技术,最后到城市及传统文化建构三个层级的学习。以空间与环境板块为例。首先通过低年级的美术实习,对疆内的传统聚落进行写生,本校先通过实习,先后对伊犁地区的特克斯县———八卦城,以及尼勒克等传统民族地区及聚落进行了美术写生。一方面增进了建筑学低年级学生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写生,大量地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实习结束后,组织写生作品展及传统建筑摄影展。其次,通过建筑测绘实践环节对疆内重点古建筑进行实地测绘。通过学生的测绘工作,获得完成的图纸及影像资料,为濒临破败及消失的传统建筑进行资料存档。为疆内的古建筑依据重要性、修建年代、完整性等进行分类分级,并依据破坏程度及保护迫切程度进行标记,依次对其进行建筑测绘及环境影像记录。对于急切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应首先提出保护及修缮建议,并联系相关保护部门采取措施。再以传统建构模块为例。在建筑构造课程中,加入对地方乡土建筑技艺的了解与学习。其中包括夯土技术、生土建构、木骨泥墙等特色建构技术,以及草泥屋面、土炕及火墙等传统构造技术的学习。延续濒临消失的乡土建筑技术与文化。正如在2017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土木工程系仍旧保留了《砌体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虽然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及相关建筑法规的规定,砌体结构已经被淡化,但其作为新疆建筑的主要特征应在专业教育中有所体现,并作为特色课程。4.培养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搞好地方建筑院校学科建设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师资。地方院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应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有计划地与相关知名高校合作,形成对口支援,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并派遣访问学者。有计划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定向培养地域特色文化研究的人才,为专业建设及发展提供后备保障。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教师,促使其进行出国访问、学习进修等。新疆地域建筑研究只停留在保护和符号提取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也是新疆传统建筑文化未来的隐忧。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在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只有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深入,才能使地方建筑文化得到长远的发展。5.借助本土人才资源构建特色教育。本地人才资源也是促进地方建筑院校特色发展的有利途径之一。首先,联合地方设计院及相关部门定期组织讲座,或组织地方三方(校、企、政)研讨会,结合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各抒己见。其次,联合相关部门及地方院校,组织艺术、设计、建筑、乡土文化等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在为院校师生展示的同时,也应组织校外普通百姓进行参观,提升院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并提升居民的地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意识。其次,联合地方院校,组织联合毕业设计或联合设计竞赛等活动,以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为基本点,发扬地域传统建筑文化。最后,邀请地域类建筑文化研究带头人及相关领域研究杰出人才,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从学术研究发展的角度,对地域特色建筑文化做深入的研究。建筑学专业的发展需求倾向于多元化、地域化、精细化。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应从院校的建筑教育着手,这样,根植于传统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才更有生命力,而传承和更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也正是建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霍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山西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J].艺海,2017,(12):116-117.

建筑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创作;和谐建筑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建筑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皇家宫殿、景观庭园还是民俗建筑都各领风骚。然而,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西方的现代建筑创作理念逐渐湮埋了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许多传统建筑文化正在慢慢消亡。另外,当代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和在建筑设计中唯功能主义、唯形式主义的设计也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被吞噬的危险。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运用有以下现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念盛行,现今社会,各主流建筑师的创作手法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念占有绝对位置。大型项目的中标结果也从侧面印证这个趋势。即使获得国际大奖的各路大师也不过是“玩材料”“玩体块”“玩空间”等肤浅手法。仿古建筑思潮逐渐兴起,长久以来,也有很多中国建筑师都在努力探索、奋力开创,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但大多各抒己见、各为己政。虽然中国的建筑创作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单迟迟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使之与现代建筑创作理念相结合是摆在我们当今中国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以作者主持参与的实际项目(肃南县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小微企业产品交易和会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展厅),浅析作者的创作思路,从而为建筑师提供中国传统建筑创作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

1项目简介

展厅位于张掖市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内,分布奇玉坛两侧,主要功能定位为多功能展览建筑,配合奇玉坛为当地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展览空间。主要建设建筑物共2座,每座建筑面积6645.64m2,地上一层,属于小型展览建筑,展厅等级为乙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的防火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二级。玉水苑主要以祁连玉为主题,将文化、建筑、美玉、山石、绿水、植物整合在自然景观中,是集祁连玉石加工、交易、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石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化园区,也是肃南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当地经济的示范园区。

2设计策略

2.1传承历史,发掘文化。建筑在满足功能的舒适性和使用性的基础上,建筑立面体现现代展览建筑特征,简洁、明快是立面设计的基本原则。秦汉建筑特有的筑台元素,使建筑沉稳、庄重。屋面采用:金属屋面,现代简洁又不失庄重、严肃的形象。屋顶下做柱廊+玻璃,既可以立面上虚实对比,又达到了采光通风之目的。利用简洁现代的檐口统一并简化建筑形态,使整个建筑群体简洁、干净,富于变化又充满韵律感,与园区内现有建筑相得益彰。正立面为主要的形象入口,适当抬高。丰富天际线。竖向条窗,适应环境气候要求。与奇玉坛相得益彰。增加建筑挺拔感和韵律感。背立面采用秦汉建筑汉阙元素形象,符合园区整体建筑风格要求入口处的玻璃幕墙镶嵌拱形玉带门,与园区主题相呼应。侧立面进行弱化处理,入口处的弧形玻璃幕墙象征玉石半掩地下,呼之欲出,与玉水苑区主题相呼应。弱化侧立面的疏散入口,以减少对奇玉坛的影响。2.2结构形式适应功能,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采用钢结构组合钢桁架结构体系,结构柱布置在建筑四周,保证内部空间的完整性,以适应多种展览需求。2.3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该建筑外墙材料采用钢骨架轻型板和明框玻璃幕墙,

幕墙将外饰面与保温、室内饰面结合,主要内部空间暴露幕墙结构,突出建构逻辑性。主立面设计斜墙面,以体现秦汉建筑筑台元素,体现严整的几何特征,实现幕墙在特殊体造型的应用。

3项目启示

3.1理解传统建筑文化,不是口号。“崇尚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值得传承和继承的理念。“和谐建筑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在建筑领域的深入体现。故宫的序列性与和谐性;园林建筑的含蓄性、对自然的崇尚、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和谐建筑观”,就是要体现形式、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展厅为例,笔者团队运用“和谐建筑观”,通过对建筑文化的研究,领会文化内涵的精髓,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融入到现代建筑创作中。3.2传承传统建筑形式,不是复制。传统建筑的造型形态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意识,传统建筑的线条比例是与自然长期相处的产物,传统建筑的形象象征特定的地域文化特点。随着时代变迁与文化交融,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建筑技术都发生了改变,也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创作手法。以展厅为例,没有复制秦汉建筑形象,而是深入研究秦汉建筑,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改变落后的不合时宜的部分,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艺术观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相结合,满足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需要和审美习惯,而不是简单一味的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复制、模仿。3.3运用传统建筑材料,不是盲目。建筑创作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而这个载体就是建筑材料。人们按照历史经验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建筑设计根植于传统文化,建筑材料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以展厅为例,充分结合了传统的秦汉风格,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在选材上完全是就地取材,也大量采用了钢结构、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可以说整个建筑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特色建筑,但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建筑。这也是新展厅能够如此密切地融入当地环境之中的原因。3.4汲取传统建筑思维,不是随意。建筑创作不是“无源之水”,是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从中汲取创新思维。以展厅为例,在对待传统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于设计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台基、中国红、斗拱等元素的使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特色;环保、节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则是顺应时代潮流,表达当今时代特色和科技成就。3.5符合现代建筑功能,不是花瓶。尽管建筑形式更具有吸引力,但建筑师作为专业的建筑创造者,不能只考虑对形式美的追求,要从外在形式到建筑功能技术、环境、造价等各方面进行理性认识。建筑的初衷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功能追求,这是与其他艺术品、雕塑等的本质区别,建筑创作必须符合实用功能的目的。以展厅为例,主体部位为了满足大跨度、复合展览的功能要求采用了桁架结构形式,净高可以满足15m的展览要求。

4结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建筑设计风格的突破,往往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建筑文化,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与理念、方法等,加以融合与现代建筑之中,才可以实现“艺术的再生”。秉承和发展一切优秀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前提。所以,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发展于传统建筑文化中,创新于传统建筑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创作之间的纽带,只有这样,我们建筑设计才是中国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建筑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欧洲;建筑文化;认识;相关问题

谈到欧洲建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油画,姿态多样:豪华的宫殿,庄严耸立的教堂,安宁清晰的田园风光.顺着欧洲文化的历史长河寻找,在地平线上会看到一个个美丽的建筑拔地而起,给人一种震撼、崇尚感.中国建筑行业需要借鉴欧洲建筑这种特殊的气息和特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1建筑文化的研究分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成了建筑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特色与物质内容相互融合的靓丽风景.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相互作用的重要产物[1].时代的不同,也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建筑文化风格与内涵.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文化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给人一种浪漫、神秘的想象力,展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艺术方面,完美的结合起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精神内涵.另外,建筑文化与区域文明之间存在明显联系,不同的区域文明呈现不同的建筑形态,宗教、民俗等均造就了不同建筑形态.综合上述几点分析能够得到建筑文化与时代变迁、区域文明和技术水平等之间具有联系.通过分析欧洲古代建筑,不难发现工业革命前欧洲古代建筑主要是以石块垒砌为主,且建筑文化主要为古希腊、古罗马、拜赞庭和哥特式等建筑文化.工业革命后期,欧洲工业水平和科技能力更为先进,建筑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埃菲尔铁塔、水晶宫等建筑.而现阶段,欧洲建筑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各类创新建筑不断增多,如:生态建筑、多功能建筑等.

2认识几种常见的欧洲建筑文化

2.1古希腊建筑文化该地区建筑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崇高、和谐、完美、和谐.单一的通过几个词汇是难以将这些建筑的内涵和气势体现出来的,由于这些古老艺术本身就蕴含了深厚的学问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这些建筑的名字,但是从未深刻地认识到它们到底属于何种建筑,其实它们就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一些整齐的石头柱子,标准的矩形,非常精准的黄金比例,总结起来,有以下特征存在于古希腊建筑中:第一,平面式1:2或者1:1.168的矩形[4].大殿和厅堂在中间,四周是柱子,环柱型的建筑形象.通过阳光的照射,虚实的变化以及多样化的光影变化,完全没有了封面墙的封闭感;第二,柱式的形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人像柱等都属于非常美妙的雕刻艺术[2].在古希腊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古建筑群那就是雅典卫城,它属于公共型的综合式建筑,很多宗教活动都会在这里召开,在公元前5世纪时修建起了这座建筑,很多精美的雕刻艺术都被融入了古希腊建筑汇中.在雅典卫城内,包含着神庙这个重要建筑,主体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在公元前447-432年间修建的帕特农神庙,被修建于卫城的顶部,其宏伟的形象可以在雅典的各个角度和位置进行观赏.而且,这座建筑时通过典型的长方形回廊式列柱进行修建,多为多里克型的柱子.各有八列柱被修建于东西两面,两边是17根[7].南北长70米,东西宽为31米.在19米控制东西两个立面山墙顶部和地面的距离,也就是在19:31之间控制其比例,与黄金分割比非常接近,给人一种优美无比的感受.还将一条爱奥尼亚式的装饰带安装到了神庙的墙壁上,雅典人民庆祝重大活动的画面都用浮雕的形式被展现了出来.从门廊到南北两面墙都有这个浮雕的身影,连为一体,绕行一周.一共有500多个雕刻任务,总长度超过了160米.全盛时期的希腊主要以帕特农神庙作为代表性的建筑.是希腊的国宝,在人类的艺术宝库中,它也属于一个璀璨明珠[3].2.2古罗马建筑古代罗马是著名的帝国国家,它横贯亚非欧三大洲.其中,罗马建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希腊建筑古典柱式和建筑技术的上的影响.广场、凯旋门和纪功柱等建筑也较为常见.同时,浴场、剧场和圆形剧场也越来越华丽宏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罗马建筑文化开始在欧洲其他地区和国家广泛传播,在欧洲的很多地区都能够看到罗马建筑文化的身影,地方情调和神采特色鲜明.总结来讲,当时罗马文化主要有这样的特征:首先,教堂是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如同古希腊的神殿艺术一般宗教信仰在那个时代非常强烈,所以,教堂被视为重要建筑类型也不足为奇,此外,教堂也是那时最有学问、设备最好、最富有的结机构.其次,先进的施工技术,拱顶是罗马式建筑设计与建筑的重要出发点.再次,古希腊文明内的建筑风格在古罗马建筑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此外,也构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神”是古希腊建筑的中心,更多表现为精神上的寄托,而以人为中心则是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和出发点,注重享受物质生活与歌颂个人.维特鲁威是古罗马著名的建筑理论家,他主张建筑要坚持配置、均衡、适宜、经济、规则的特征.在这一系列建筑原则和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就可以发掘出古罗马建筑内崇高、和谐的特征.2.3拜占庭帝国建筑文化特征在这个时代的建筑,主要呈现出苍穹顶、整个造型突显中心,在独立的柱子上把苍穹顶支撑了起来,这种建筑结构彰显出了色彩夺目、自由的文化底蕴和特征.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辉煌的代表,东正教也以此为核心教堂.极圣时期的拜占庭帝国也以此为纪念碑.

3欧洲建筑文化风格特征分析

3.1装饰性特征总的来讲,欧洲建筑富贵华丽,沉稳豁达,具有张扬的色彩,典雅的格调,鲜明的对比;匀称的建筑群体,有条有序;按照自然共存,人和建筑共存的理念进行设计,和四周的景物交相呼应.造型也非常美观,主张修建起大同小异的个体建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却很大的改变[12].例如单体建筑,尽管逐渐向程式化方向转变,然而,因为其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展现出了浓郁的装饰色彩特征,所以有效地将这些融合为一体,展现出来与众不同的欧洲建筑特征.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得知,有这样几个特点:①在整个欧洲建筑文化中包含着被形式化的雕塑,例如纪念碑墙壁、宫殿顶部和中心广场等.②对建筑框架和建筑本身结构装饰的优化.例如,将一些诸如门窗之类的功能性建筑物设置于建筑结构的墙壁、屋顶等部位.③添加点缀装饰和衬托性的造型.例如,在建筑造型外层依附的立体化设计体系等.④华丽、洒脱、精美且浪漫色彩浓厚的图案,也为欧洲建筑的外观造型增添了一份姿色.例如,部分艺术画廊壁以及教堂建筑内外墙壁的画图画等.⑤不拘一格、色彩缤纷的色彩装饰.在很多欧洲建筑中,都把古典建筑色彩和紫、红、黄、橘红、墨绿等颜色融为一体,给人以诗意与和理性的感受,有时也能够将建筑结构本身的本色部位人为的保留下来.⑥在建筑整体造型中应用点、线、面、块形体化的装饰元素,构成了严密的装饰效果.例如,很多主体性建筑要以陪衬性建筑进行装饰和美化.上述所提及的这些因素有效地丰富了欧洲建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为建筑结构本身创造出了活力、个性和不一样的品位.总的来讲,很多建筑结构情感表达与观念都和建筑装饰有着一定的联系.欧洲人很多都是通过与具体造型内的应用功能相结合,将一些成就感突出的装饰因素合理、精心的打造出来.将一些新视觉、新颖的建筑装饰展现出来.3.2审美特性一个成功的事物,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极高的审美价值.作为成功建筑的典范,欧中建筑一定会着非常强的审美价值.在欧式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即为个性化设计与情绪化设计[4].在个性设计中,很多欧洲的设计师通常喜欢利用色、图像和形等设计元素完成聚集性设计.从而将欣赏者的品味和情趣调动起来,通过此调动观赏者的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感,将一种特殊的场景营造出来,被一种特殊的范围塑造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比较严谨、厚实的建筑造型情趣、雅致化,或高亢、或稳重、或幽默、或滑稽.对欧洲建筑进行细致分析,形式化与样式化建筑时期设计的焦点,此外,这也属于欧式建筑的形态审美和整体形状的主要特征.欧洲设计人员通过这种特别的形式,将“符号化”的图式结构创设了出来.进而不断美化建筑结构.很多设计师通过抽象的几何形态,将各种创意特别、形式多样的建筑结构设计出来.令那些简约、大气的建筑造型变得更加有序丰富、直观.很多欧洲建筑都体现了人们观念和思想方面的延伸.除了色彩和形象之外,绝对不可以忽视其材质方面的应用.它不但能够使人浮想联翩,还会给人不同的美的感受.比如木质材料的温暖、松软,钢铁材料的冷峻与沉重,大理石材料的细腻与高贵等.种种迹象说明,材质由于表面肌理与性能的差异,由此可见,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建筑材质特征[5].

4结语

综上所述,欧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历史.其中,建筑文化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欧洲建筑结构的特征能够很好地映射出欧洲建筑文化的独特一面.欧洲建筑文化在促进欧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建筑文化的特色开始向着世界的其他地方传递.但是,有效应用欧洲建筑文化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欧洲建筑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对此,文章通过上文首先论述建筑文化的相关内涵,为充分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工作,其次,对欧洲几个重要的建筑文化进行了阐述,给了一个研究的侧重点,最后,对欧洲建筑的特有一面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研究欧洲建筑文化做出了帮助.通过上文的分析与阐述,目的是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毅强,邱天.德系“建构”的地域学派版本———斯图加特学派的教育、创作及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06):851-852.

〔2〕王其恒.318沿线藏民居风格的演变(泸定至拉萨段)[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7(04):852-853.

〔3〕徐晓燕,陈浩淼,顾婷婷,陈爱春,刘红云.城市建筑风格定位研中的理性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4〕张成渝.中西遗产差异的文化背景思考———基于德尔德的《遗产及其文化边界》[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3):34-40.

建筑文化范文篇8

建筑无论大小,必有整体与局部之分,而建筑文化语言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与语言文化中的字、词、句、段、文章之间的关系一样体现着一种协调、统一的思想关系。一句话只有放在一个段落中才有意义,而一段话同样是为了表达整个文章的主题思想而服务的。整体与局部是相互的,按照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内容。字、词、句、段、文章体现的是一种递进的、层次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建筑文化语言中不同的建筑元素同样可以组成不同的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即建筑中的每一个建筑元素都不是独立、分割地存在着,而是作为整个建筑作品文化语言表述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句子而存在的,是为整个建筑的文化语言表述而服务的。语言文化中的“断章取义”是无法准确、完整地反映出一个语言要素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样对一个建筑元素地分割看待同样无法理解该建筑元素所要表述的情感。中国建筑文化语言十分讲究整体与局部的协同关系,是我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又一特征。中央电视台的《交换空间》中有一期节目,设计师将窗框设计成黑颜色,如果孤立地看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失败的,但由于居住者是一个书法家,因此设计师将整个墙壁设计成宣纸的样式,而黑色的窗框以及窗中的景物便好像宣纸上一个个鲜活的文字又仿佛一幅幅流动的中国水墨画。这正是设计师将整体与局部协同表述的最好例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和”思想的本质便是不同的局部之间彼此协同共同服务于整体的思想。因此,我国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建筑设计者用于处理建筑元素同整体建筑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

在不同的整体中,局部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对于一座空间广袤的园林,则每一处景物,每一栋建筑都可以看做是园林整体的一处局部。而在单一的一栋建筑之中,局部便可以看做是门、窗线脚等建筑体内的一些具体部件。但无论怎样,一座整体建筑内部的局部建筑元素彼此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的风格表现和主题表达。例如,暑期度假胜地北戴河,若将北戴河的建筑群体看做一个整体的话,北戴河每一处具体的建筑便都可以看做是这个整体之中的一处局部。北戴河所有的建筑屋顶都是统一的红色的屋顶,就是这样一处细节为北戴河整体建筑群形成了喜庆、热闹的主题风格。无论你是坐火车还是登高远望,一簇簇的红色仿佛这个海滨小镇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而北戴河每年暑期开放的季节便是从牡丹花盛开的时候开始的。中国建筑文化语言的整体与局部的表述在这里被做了最好的注解。

二、设计与施工的制约表述

任何一件建筑作品都是一个由设计到施工的过程。而设计与施工之间在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上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建筑设计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指导性的设计表述,因为有了设计,施工的表述才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而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原则进行。没有设计的施工是无法想象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同样是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方式,设计为施工注入了灵魂,设计指引着施工一步一步用建筑语言书写各具艺术风格的建筑艺术;施工则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表达平台和手段,没有施工的设计只能是停留在图纸上的一幅幅绘画作品,无法转换成建筑艺术作品,也称不上绘画艺术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施工,设计中的建筑文化语言才有了表述的手段和平台。设计好比是一个演讲者心中的腹稿和思维,而施工则是演讲者演讲时脱口而出的一句句话。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我国很早便有效仿西方先进国家设计和建造摩天大楼的计划,但受制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甚至无法设计,正如一个传统的水墨画画家是无法绘出西方抽象画派的油画作品一样。而由于没有了设计,施工观念、方法的进步更是天方夜谭一般。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为两者的建筑文化语言表述设立了一个死结。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谁制约谁的问题,而是一个共同制约,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两者共同进步才能打开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各种死结。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赶上了这样一个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的时代,正如季羡林先生在他的《糖史》中所总结的“文化的交流是世界进步的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表述能力。两种表述方式的共同发展终于使得我国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对于摩天大楼的表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今世界十大最高的建筑,中国独占其四,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表述制约终于因为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而创造了建筑文化史上的奇迹。文化发展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体现,建筑文化语言在设计和施工上进步的背后同样是我国国力日益昌盛的支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中国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能力将日益强大,表述范围将日益广阔,表述色彩将日益丰富。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发展表述反映的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不断进步,因此是我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一大特征。

三、表述信息内容丰富

表述信息内容的丰富是我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中的又一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建筑文化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有着那个时期、那个地域特殊的文化痕迹。因此,中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来说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来表述。在时间的横向上,不同的建筑可以从建筑文化语言的角度表述那个时期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即使从近代开始看,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建筑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也有着巨大的差别。例如,在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建筑从风格上更多秉承西方建筑设计思维的影响介于中国传统和西方建筑风格之间,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但具有西方建筑的形式还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样式,表达了那个时期中国和西方以冲突的方式进行着文化交流。而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新中国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所以中国的建筑除了更多发扬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以外还加入了更多苏联的建筑思想,其建筑特点是主体建筑为垂直三段作法,大型建筑水平五段作法。屋顶用钢结构或木结构制作,檐口用木料或木模浇混凝土照法式做斗拱和檐椽,混凝土作为传统的木构件形式,并用油漆彩画装饰。

这种加了大屋顶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约定含义。从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到现代,中国的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内容则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民族的具体风格,多元化是这个时期中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主题。例如,鸟巢、水立方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我们看到的是对于中西文化融合的表述,而这也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主题。从空间的纵向上看,不同地域的建筑明显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从建筑本身来讲,每一个建筑所表述的不仅仅是其时代特色还有起深厚的地域特点。例如,中国中原地区的建筑,由于地势平坦,土地富饶,所以其建筑往往以面积广大、装饰华丽而著称,例如,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而江南地区的建筑则往往更加讲究江南水乡风情的写意性表达,一步一景,设计别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例如,苏州园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大漠,所以建筑通常依山而建,其实磅礴、棱角分明,显示出那个地区文化中豪迈、率真的一面,例如,布达拉宫、敦煌石窟等建筑。中国的建筑文化语言所能表述的信息记载着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四、结语

建筑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广西近代建筑;中西文化;碰撞融合

近代建筑的发展,是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在建筑的设计理念、风格形式、营造技术、制作工艺、材料结构等等方面发生变化,新的建筑体系逐渐形成确立的过程,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碰撞、交融的发展过程。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北海、龙州、梧州、南宁四埠先后开放通商后,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的影响从沿海、沿边、沿江开始,逐渐向内陆渗透与发展。近代广西的建筑发展呈现出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广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中西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虽然当时在整个建筑发展过程中传统建筑在分布范围、数量上都处于绝对的地位,但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建筑的形式风格、功能类型、细部装饰、营造行业、建筑教育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西式或中西结合成为近代广西建筑发展的新方向,并在近代区域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建筑主流。

一、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变化

广西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西式风格”与“承续转型”两大类。“西式风格”主要由西方传入,体现为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部分保留不同程度传统元素;“承续转型”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吸纳西式建筑某些风格元素,中西并存互补,既体现反映西方影响,又以传统建筑体系风格为主的表现形式。

1.西式风格类建筑

A.外廊样式建筑及受之影响的民间建筑:西方殖民者进入北海、龙州、梧州等通商口岸后,为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普遍采用简单盒子式周围带有廊道的“外廊样式”建设领事馆、公馆和洋行,以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龙州法国领事馆旧址、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等最具代表性。通过砖柱划分立面,砖柱之间为廊道拱券口,凹凸相间、阴阳相衬,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B.西式教堂建筑:这类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较早伴随西方传教士进入广西,首开西方建筑文化对近代广西建筑影响的先河。这些西式教堂建筑,大都具有如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渲染西方教堂特征,如北海涠洲盛塘天主堂、北海涠洲城仔教堂、东兴罗浮恒望天主教堂等为代表的教堂建筑中,其巴西利卡的平面布局、直刺天宇的尖塔形象、幽深浩渺的祭坛大厅、奉若神明的十字架、神秘莫测的玫瑰窗、色彩斑斓的采光装饰以及那嗡嗡余韵的钟鸣声等,无不隐含着宗教的深远寓意。

C.古典与折中主义建筑:这类建筑形式主要以梧州居多。从其建筑材料来看,基本以砖石或砖木为主,同时,新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及其技术梁柱等局部也进行了运用;从建筑形式看,它通过自由组合欧洲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以达到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以西方古典风格的三段式构图为主,局部细部采用巴洛克、罗马等风格装饰;从建筑空间布局看,西式建筑更多强调的是单体建筑向高空发展。这种建筑以梧州的新西酒店、思达医院、梧州邮局旧址、梧州广西自来水厂旧址、玉林蝴蝶楼、东兴明江中学教学楼等较具代表性。

D.现代主义类建筑:这类建筑以建筑功能为主,强调建筑形体与内部功能的配合,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主张摆脱旧的建筑样式,简洁的立面处理手法与纯净的外观体型,鼓励创造新风格。梧州广西银行旧址,中央体量层层高起,强调中轴线并以中央凸出的建筑物加以强调,表现出装饰艺术风格的阶梯式构图特征。建筑采用无梁楼盖进行处理,屋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初步表现出现代建筑之风貌。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师赵深设计建造的座落在桂林的科学馆同样具有现代建筑风韵。整个建筑素雅大方,宏伟壮观,极具韵味,为民国建筑之精品。

2.承续转型类建筑

A.宫殿式与民族形式建筑:这类建筑最早较为典型的代表当为建于1928―1930年、由杨右辛设计的梧州中山纪念堂。进入三四十年代,随着近代广西建筑教育的开创以及抗战时期沦陷区大批文人建筑师云集桂林,一种兴起于二三十年代的近代民族建筑新形式,此时也开始更多地传入广西。其中,建于1947年的桂林民国广西省政府建筑群以及建于1953-1954年由梁思成设计的广西民族大学礼堂均为折中主义“宫殿式”民族形式建筑的杰出代表。这种建筑借用西方建筑技术与材料直接模仿传统建筑中的官式建筑样式“大屋顶+西方功能布局”的主体建筑设计,尽力保持传统古典建筑的整体轮廓,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其他民族形式较具代表性的建筑还有民国桂林市政府旧址、桂林李宗仁官邸、民国临桂县政府旧址、桂林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雁山园汇学堂、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纪念建筑物等,这些建筑屋顶仍保持大屋顶或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相结合,西式外观的基本体量等特征的折中做法,这类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的体量和整体轮廓,建筑体形由功能空间确定,立面构图大多不拘泥于传统外形结构,在新式体量基础上,适当装点中国传统细部装饰,即“西方的比例、中国的细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这类民族形式建筑以桂林为代表。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出现,反映了我国民众与建筑师面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而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这种情形也反映到建筑领域上来,由此中西建筑文化便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逐渐出现一种体现民族性与现代性新的建筑形式。

B.中西结合形式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西12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建筑体系。进入近代时期,西方建筑的营造技术、制作工艺、结构材料等从各通商口岸、沿水域城镇传入。西方建筑在工艺、功能、适用性方面较能满足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同时在“时尚”风作用下,一些官僚绅士、军政要人、富商地主等精英阶层的民间建筑开始采用西式建筑的一些方法进行设计,于是中西结合的折中主义建筑在民间中更多地出现。这些建筑,或立面外设外廊、西式风格装饰的“洋立面”建筑,内部空间平面仍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庭院布局形式,如容县马晓军别墅、横县施家大屋、武宣黄肇熙庄园、武宣郭松年故居等;或西式墙身、中式屋顶建筑,如邕宁电报局旧址建筑、梧州民国广西大学办公楼等;或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布局,局部柱式或线脚施以西式构件装饰细部,如横县李萼楼大院、宾阳廖村小洋楼、岑溪云龙莫少北屋、兴业肖书球宅等;或西式布局、中式建筑的西方教堂建筑,如平南大湾天主堂、金秀江洲天主教堂等;或其他中西结合的形式如平面功能、结构、外观形式大体相同公寓式雏形的梧州维新里近代民居。

C.骑楼建筑:骑楼是一种沿街“下店上宅”的商住建筑形式,由沿街两侧每座楼房二层以上挑出部分楼面至街道红线处,底层用拱梁立柱支撑,形成连续性列柱拱廊即连廊连柱人行空间,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这类建筑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兴建,当时梧州、南宁、柳州等城市拆城墙、修马路、扩宽主要街道,参照广州推行骑楼式建筑的政策。广西的骑楼街区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其中以梧州、南宁、柳州、北海、钦州、玉林、百色等城市及周边县镇居多。目前,梧州、北海的骑楼建筑保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较具特色,是广西近代骑楼建筑的典型代表。骑楼建筑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平面布局上:窄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局是骑楼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房屋建筑形似竹筒,面宽3至5米不等,以单开间为主,少部分为二开间。而骑楼的进深较大,10至20多米之间,部分超过30米。平面底层挑出部分人行道,其宽度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规格,二三米左右宽的居多。二是立面特征上:连续列柱拱廊,花样多变而又相对统一的西式风格立面,三段式构图,下段为底层柱廊,中段为二层以上楼层,上段为屋顶檐部、女儿墙与山花。其中,下段底层柱廊主要有券柱式与梁柱式两类,券柱式成为北海、宾阳骑楼的显著特点,而梁柱式多见于广西其他地方的骑楼。骑楼中段楼层立面处理采用西式或中西结合的连续式立面造型,立面施以西方建筑线脚及细部装饰处理手法。楼层窗子一般为二、三个窗户并列布局。上段檐口、女儿墙及山花,主要采用了仿西方古典、巴洛克等风格的装饰,体现了中西建筑的兼容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三是空间上:骑楼建筑二至四层不等,少部分更高,如梧州新西酒店高达六层,这种按西式建筑竖向空中发展原则,节约了城市用地,打破了传统建筑横向发展的平面布局。四是在功能性上:上宅下店、前店后宅,楼上为居住楼层,楼下为经营商铺。五是独特的气候适应性:骑楼骑跨出街面的底层柱廊,既扩大楼上的居住面积,又方便底层柱廊的人员来往行走时遮阳挡雨,这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合多雨潮湿、日晒炎热的广西,为商业活动和人际交往提供了较好的场所。六是交通分流:骑楼列柱连廊的柱廊式结构,使人行与车流相对分隔,增强了街道的有序性与安全性。

二、建筑功能与类型的拓展

广西近代建筑在功能与类型上得以拓展延伸,一方面,随着西方势力在通商口岸的扩大,部分外国人居留地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新的西式建筑;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商品倾销与原材料掠夺,近代广西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西方列强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和建立海关体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口岸城市因商而兴,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农工矿业、航运交通、邮电通讯、金融银行等新式行业兴起。与此同时,政府主导下的市政规划与市政建设等市政近代化活动率先引进西方国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建筑技术及建筑制度等等,对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如企业厂房、学校、医院、商店和富绅别墅庭院等等也逐渐增多。随着各种西方建筑类型的传入以及广西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新趋势、新需求促使了广西建筑传统功能的拓展延伸以及新功能的产生发展,在官署衙门、富绅庭院、神坛寺庙、民居住宅等建筑类型的基础上新增了如西方教会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农垦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医院建筑、纪念性建筑、别墅公寓建筑、骑楼商住建筑等新的建筑类型。其中,西方教会建筑作为宗教建筑的一种,它与我国传统的宗教庙宇建筑有所不同,除主体主祭大厅外,还有修女院、修道院、慈善机构、神甫楼、学校、医院等附属建筑,集宗教活动、慈善、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身;近代农工矿业、航运交通、邮电通讯、金融银行等新式行业兴起又促使的各种建筑类型的多样化;随着近代商业的发展,一种适应于南方气候的新兴建筑———骑楼商住建筑也在广西出现了。可见,近代广西的建筑类型随着功能与需求的延伸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中西杂糅的建筑细部装饰

近代广西“西式风格”类的建筑,其装饰内容和形式多以西式为主,三段式的立面、入口柱廊、券拱门楣、规则对称的门窗、陶立克、塔司干等或繁缛或简洁或变异的西方柱式、山墙山花女儿墙、墙面檐口线脚勾勒装饰等等均表现为西式风格,屋面的支撑结构多以木材或金属三角屋架承托屋顶,屋顶多为坡屋顶,部分为平屋顶,不少坡屋顶面覆以西式机制瓦,地面铺装地砖或木板,墙脚施踢脚线。作为室内重要造型元素的楼梯形式多样,部分建筑如骑楼的内部装饰与构件则多采用传统建筑装饰。北海、梧州等通商口岸“外廊样式”建筑的细部装饰却作了简化,仅仅是简单的柱式和砖砌券拱,拱心石也多以灰塑装饰而成,作为西方柱式重点部位的柱头更多的以线条勾勒、线脚处理等手法出现,这种不纯正的做法也影响到近代广西其它中西结合的“洋楼”建筑上。而“承续转型”类建筑,多为保持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系,装饰内容和形式则以传统为主,某些细部如门窗线脚、柱式等施以西式装饰,屋面多为歇山顶、硬山、四面坡等使用筒瓦、布瓦的传统坡屋顶,此时的屋面坡度与檐角起翘多趋平缓,不少建筑的屋面排水则采用西方的管道排水方式。外观上,或西式的简洁线条立面造型、或西式线脚装饰、或加以其他西式风格的点缀,部分采用简化或变异的西方柱式进行装点,西式铁艺栏杆也常是“承续转型”建筑较为引人注目的装饰,有的建筑正立面采用洋式门面、建筑内部则为传统的布局与装饰。广西近代建筑的细部装饰较为丰富,既包含西式建筑特有的细部装饰,也有传统建筑的部分固有形式,既体现了西方特有的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中西建筑文化变异与融合的历史,构成了广西近代建筑的一些基本特点与历史风格。

四、营造行业的发展与建筑教育的开创

近代广西随着南宁、梧州、柳州等近代广西区域中心城市的兴起,城区街道规划的发展,西方新型的建筑材料、先进的建筑施工新技术传入,新的建筑体系也随之出现,推动了传统营造逐渐向西方先进的施工技术转化,促进了地方新式建筑营造业的兴起,营造厂成为广西近代建筑创作新的组织形式,一些传统松散的建筑工匠也逐渐转化为新式的营造企业工人。在南宁,1913年开始出现了从事建筑的营造厂。1931年,广西省政府在南宁大兴土木,建筑业发展较快,1934年南宁的营造厂猛增发展到58家,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管理营造业规则》,南宁市政工程处依此规则对建筑业进行管理[1]。在柳州,1928年柳州发生焚毁半个城区房屋的特大火灾后,柳州决定规划兴建整齐划一的新式骑楼街道,由于工程规模庞大、要求统一,原来传统的泥木作坊已无力承担新式建筑工程,于是“联兴”等4家木铺发起,联合另外18家店铺组成了“群益公司”,随后“合成公司”、“合兴公司”、“柳州联合厂”等建筑营造企业也先后成立,1946年1月至6月注册登记的城区建筑企业共计46家[2]。在桂林,随着桂林城市建设的发展及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民国省会的回迁,近代桂林开始兴建行政文化建筑。抗战期间,桂林作为大后方,各省文人名士包括建筑师、建筑技工纷纷云集桂林,桂林市人口及房屋需求骤增,从外地疏散到桂林的建筑技师纷纷开业承接建筑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建筑业的发展,1940年市政府颁布《桂林市建筑规则》,对建筑行业进行了具体的规范[3]。在北海,20世纪20年代,北海设市,修筑拓建马路,珠海路、中山路形成,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锻造了一批近代建筑本土工匠,出现了私营建筑商,其中陈兆衡开办的铺号“衡兴隆”,拥有泥水工、木工等一百多人,北海许多官办工程及较大的建筑如天主教堂圣德修院、珠海路、中山路、抗战胜利纪念亭、合浦图书馆、珠光电力公司厂房等建筑均由该商号承建,部分建筑还是陈兆衡设计的,成为当时北海最主要的私营建筑营造商[4]。为适应近代广西建设的发展需要,培养省内急需的各种建设人才,1932年广西大学设立了工学院,首设土木工程学系。民国时期,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开设有《构造理论》、《钢筋混凝土》、《平面测量及实习应用》、《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拱桥计划》等课程,有葛天回、董钟林等知名教授任教[5]。土木工程学系的设立,开创了广西近代建筑教育的先河,为广西培养一批接受近代文明教育、具有近代文明理念与近现代建筑科学知识的建筑工程人才。

五、建筑技术的发展

根据功能的需求与变化,在平面与空间的变化上呈现工字形、王字形、回字形、L形、T形、凹字形及其他组合平面等多样化趋势,与传统建筑相比,内部空间的平面设置特别是公共建筑也较具开放性。同时,传统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在近代建筑中特别是“承续转型”类建筑大多得以延续,如容县马晓军别墅、武宣黄肇熙庄园、刘炳宇故居等等庭院的平面布局受中轴线主导,依靠庭院连接各个区间,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庭院结构,供奉祖先的中堂大多位于建筑组群或单体建筑的正中央,其建筑使用功能中最核心部分,还保留着传统形式,反映出传统建筑文化深厚的影响力与强大的生命力。从建筑空间布局看,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广西近代建筑呈现出向高空发展的趋势,建筑体量增大,层数增加,四五层甚至更高建筑涌现并成为一种新趋势。这种情况的建筑与传统建筑强调平面横向展开的组群建筑不同,它更多强调的是单体建筑,单体建筑向高空发展,采用的是建筑体量的向上拓展和垂直叠加,构成高大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象。许多近代建筑特别是“西式风格”类建筑普遍设置高度为数十厘米到二三米不等的底层架空隔潮透气层(又称地垅),这对于炎热多雨潮湿的广西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结构造型方面,广西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建筑及其文化的输入,对西方建筑文化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砖木混合、钢筋混合结构等结构类型越来越多的出现。其中,梧州天主教堂屋面圆穹顶钟亭采用穹顶技术,由于钢筯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出现,使得穹顶可与鼓座、帆拱相脱离,其建造变得更容易了;梧州广西银行建筑采用无梁楼盖技术,屋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使楼层净空扩大,楼层空间布置摆脱梁的制约,这种技术结构代表了当时广西较新较高的建筑水平。在近代建筑的造型上,特别是“西式风格”建筑,采用三段式立面,讲究艺术造型,强调几何形体,立面通过装饰线脚、壁柱及不同建筑材质的运用来达到装饰性的艺术效果。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使用上,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等为主,但水泥、混凝土、钢材、玻璃、机制瓦块、小五金件等新材料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上。同时,在多层的建筑建造中运用了复杂的施工技术,逐渐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但是,与西式风格形式相比,受诸多因素影响,建筑技术与材料的推广发展很不平衡,表现为有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推广较快,交通不便的地方就较少使用。广西近代建筑是广西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汇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建筑文化的碰撞与磨合、交锋与融会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发展的见证与写照,它记载着近代广西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广西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轨迹。广西近代建筑,作为广西珍贵的文化遗产,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的影响,又反映了近代建筑中传统特色的承续,在广西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作者:梁志敏 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参考南宁市建筑志编纂委编《南宁市建筑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参考柳州市城市建设志编纂委编《柳州市城市建设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第241页、第288页.

[3]参考《桂林市志》(上)(中)、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7年第一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城乡建设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建筑文化范文篇10

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见图1,图2)。

岭南地区毗邻港澳台,海上交通便利,国际商业贸易来往密切,进出口商品频繁,自古经济就比较发达。所有这一切都给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不少岭南地区的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地出现了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相融合的产物,即“洋楼”“骑楼”等。这些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商店,往往两排“骑楼”对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长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业长廊,为业主提供经营和居住的优良条件,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舒适的通道和购物环境(见图3,图4)。这样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现在,普及到乡镇,扩展到工业。我国现代的工业园区,专业镇和新农村建设等建筑小区,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我国建筑文化,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2岭南建筑的技术风格

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自然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见图5),据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报》报导,仅梅州市现有客家围龙屋总数2万余座。客家的“土围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见图6),这些建筑墙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强的防御功能,墙体采用“三合土”技术,以筑土形式营造,再用砂灰批档墙壁,以防雨淋。这些围合性建筑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建筑已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在岭南山区的乡村,依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建筑群,这是客家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结果。岭南地区江河多,海岸线长,许多以捕鱼谋生的渔民,长期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关心和组织下,他们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陆地,这些房屋矮小,形状似船,屋顶为弧形,人们称其为“蛋家”。为防止台风和水浸,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属板建成,一家一间。岭南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椐家庭成员情况来确定,除条形布局以外,还有中轴对称院落布局,这种布局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间为天井,四周分别居住几个小家庭,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员的沟通和照顾,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盗。

3岭南建筑生态景观

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对各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岭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周围都有园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相信风水,认为好的住宅应背山,面水,位于缓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边种植树竹,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观。池塘既是风水组合的一部分,又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气候调节,这都给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水面,穿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围墙,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带刺的竹林,围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实体,同时还可遮档台风,防止台风对房屋的侵袭(见图7)。村落进出口或公共地方,往往都种有参天古树,有些古树旁边修有土地庙,逢年过节,人们便来供奉。村民住宅的旁边,通常设有大小晒场,这些晒场不但是村民晒谷的场地,还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晒场,聊天乘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岭南有些客家村落门前都设有一个数平米的空地,用来立桅杆,每当家中有人获得功名,就在桅杆区立一根长15m左右的桅杆,上掛功名旗,这也构成了客家村落的一独特景观(见图8)。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很少荒山秃地。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绿色环境,每个自然村就象一座园林,有果树,竹子,芭蕉……翠绿的海洋中,点缀着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内也很清凉,村庄的是稻田,农作物随着季节变化,与村庄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即使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出现,村落间出现了高楼大厦,但是那种传统的生态景观文化还是十分浓厚。

4结语

岭南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是岭南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岭南地区的建筑必须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收全国乃世界建筑文化的优点,实现美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环境。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64).

[2]谢志英,宋晓云.岭南建筑文化探析.河南建村.2008.2(13).

[3]王琴.,惠州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4(60~62).

[4]张国雄.试析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10).

[5]朱丽娅.碉楼建筑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1(280~281).

[6]王颂等.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观.小城镇建设,2008年12期.

[7]杨豪.从城堡、土楼、围龙屋看客家建筑文化.江西食品,200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