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4:55:54

建筑局

建筑局范文篇1

1.谈中国民居建筑的现状及意义

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下,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民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民模式。传统居民模式,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存民居是我国的丰厚的文化财富,它们的衰危与消失,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住宅的类型设计模式的出现,给民居保护与更新以启迪,给民居在新的时代下开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住宅类设计,易于表达住宅地域特征,而这种类设计模式也最易体现建筑师们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推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候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2.吉林概况及民居建筑的演变

吉林全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东半部山岳起伏,长白山山脉屏障其东,地势甚为高耸。西半部分平原坦荡,是松辽大平原的一部分,松花江北流纵贯其间,构成肥沃富庶的地区。吉林境内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境居民汉族、满族最多,朝鲜族和蒙古族次之。汉族大部分是清中叶以后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居民来吉林开垦的农民,散居本省各乡镇,构成为本省主要居民。

吉林地方寒冷,除在房屋构造上采取保温构造外,并在室内装设取暖设备,使之发散热量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当地居民创造了火炕、火墙、火炉、火地以及火盒等等的防寒设备,增加室内的温度抵抗冷空气袭人。

吉林广大地区处于东北中部,在那里很早就有人居住,据考古发掘得知全境存在大量的石器时代文化,她属于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吉林顾乡屯何家沟,曾发现人类用火的残迹。当时,吉林地区居住房屋主要都是深穴(竖穴),后来又发展半穴居。以后的各时代由前期的小聚落,渐渐结成大部落,也都以穴居为主要居住方式。

蒙古族建立元王朝后,在居住建筑方面都利用当地材料建筑土屋,构造不坚固,因此今天的实例很少。十七世纪中叶明朝兴起后,吉林是女真人所居住的地区,他们居住情况应该和清初吉林民居一样,不过不如清代完备而已。明代中叶以后,女真的后裔,在东北地方扩大势力,至努尔哈赤于建州建立政权,向四面发展,征服少数部落,领土日广,形成后来的清代封建王朝。吉林地区正是清朝的发源地,三百年来,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并且由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杂居,在建筑上互相影响,又增添了许多内容。清时吉林设有将军,为最高统治人物。与京师之间,各有营运。所以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增长经济上之繁荣,所以给吉林的建筑上带来了京师的风格。

3.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式样之多,不胜枚举。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吉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因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是,材料的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

吉林满族民居建筑分为居民街坊、城镇大型住宅、乡村居住房屋三种类型。其中以“城镇大型住宅”最具有代表性:住宅的总平面大部分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也可以说是纵长方形,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宅和宅分隔均用大墙(宅墙)相隔,大墙每面都和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园子中间布置松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一但正房间数多,则院子更空旷,因而普遍来看院子较为宽大。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接纳阳光,如果厢房挡住正房则室内无光而阴暗寒冷。同时它布局松散还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根据当地住宅现存的情况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以三合院为例:如上图所示,三合房是以正房为中心,由两组厢房来组成。两厢房的距离是根据正房的长度为标准,形成中间的院子,称之为前院或内院。在内院,正、厢房之交接处用拐角墙相连,即构成完整的内院了。三合房式住宅布置,因前端无房,开单间屋宇型大门,或者是四脚落地大门,面对宅的正房。四周用大墙(宅墙)围绕。这类布局的优点是:院子的前方开敞,采纳阳光,院子内部又可以通风,而使院子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例如上图,内院的三合房各做五间、称为五正五厢,构成完整的内院。外院两厢惧为三间,作佣人居住,院子成横方形。

吉林地区的汉族居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多半从事工商业或农业生产,分散居住在城镇和乡村。同当地的满族人民杂居在一起,修建了许多与满族民居相似的住宅建筑。在很大部分有与满族住宅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本文就不再多加以研究。

朝鲜族是吉林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吉林省居住的约有七十于万人。朝鲜族盖房子曾受到汉族影响,首先看房场,看方向是否符合风水之说,后来一部分人反对迷信不相信风水,就开始任意布置了。每户人口一般在3至6口,平均每家人口约在5人左右,房屋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数目作为依据,以一幢房屋为一户。在城镇住宅有间有简单院墙,而农村则全部不设门墙也没有院子,也不设厢房,为单幢独立式房,这是朝鲜族住宅的特点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以房屋内部为中心。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布置就着重对其房屋内部平面布置进行浅入探讨:居室是住人的房间,昼间用做居室,夜间则作为寝室。朝鲜族房屋居人房间的面积大,间数多,一房之内除掉厨房,牛房,草房,壁厨等房间外,全部为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多半偏在左端。居室房屋有大间9—13平方米,也有小间4—7平方米,大小不等。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甚方便,这样的设计富于变化,比较灵活。例如需要大房间时,室内就不必做间隔墙,需要小房间时,可以用轻体间壁墙分开。草房是朝鲜房屋内的一个房间,它往往是和厨房相连接,尺寸和房屋单间相等,实质上就是一间空屋当作储藏室使用;草房这一间屋的设置很有必要,在住宅中有实用的意义。例如汉族一般人家总有些杂物无处可放,都有仓房一间,用这个房间来安放。朝鲜族住宅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房间。

但朝鲜族的房屋内部布置在有些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牛棚的布置多半设在草房的旁侧,如无草房则将牛棚设在厨房的近旁,或者是将牛棚设在草房的前端成为拐角形的房屋。牛槽设置在草房和牛棚之交,这样布置牛棚和居住房屋连接一起不甚合理。这些也正是朝鲜族居民在其室内设计的布置当中需要改变的问题。

在吉林地区居住的蒙古族历史悠久,他们向以游牧生活为主,经过长年的游牧而逐步走上定居。又因人口稀少,地域广大,散居较多,集居的村镇比较少,一村有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在蒙古游牧的地方没有房屋,他们都居住蒙古包,后来逐渐学习汉族,建设固定房屋。

蒙古族居住建筑分为旗王住宅、民间居住房屋两种,现以旗王住宅为例:旗王住宅的总平面布置采用汉族房屋的式样,根据地方习惯沿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布局方式,在房屋构造上则吸取北京王府等四合院建筑式样。如右图所示,房屋在院子内布置松散,院子广大,房屋由各花墙接连组织在一起。院内以正房五间、厢房各六间、门房三间组成,并以垂花门和墙分隔成为前院和后院(内院)。前院较小,没有什么特殊的布置,后院做为住宅内的重心,四周做走廊和房屋前廊相接,包围成完整方形的院心。在大门以内二门以外栽植树木和花草,使得进入院中的人对宅院有深广的感觉。

4.总结

从吉林民居建筑布局的研究中可以窥见吉林民居建筑的民俗文化特色。吉林民居建筑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但仍以汉文化为主体,是汉文化为主吸收了多民族文化的成分。大家知道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而吉林民居却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布局特点,其最具自己特色的代表是满族的“城镇大型住宅”;族建筑平面布置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蒙古族则采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方式,其境内众多的建筑布局的形成和发展与吉林当时的人文、经济状况是相契合的。

吉林民居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建筑,尤其是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为吉林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局范文篇2

今年,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从禄口镇调到区建工局工作,对我来说,同样是担任“一把手”,但工作的“舞台”发生了转移,也就意味着工作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在乡镇,主管的是一个地区的工作,党政财文是一级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的是整个地区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事务繁杂,头绪众多,在工作中通过抓一产、二产、三产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带领基层干部职工和群众增收致富。而到建工局后,它是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是条条和专业工作,面对的是众多的建筑企业和建筑战线上广大的从业大军,管理的是一个行业,带动的是一个产业,肩负着帮助区委、区政府把好关、管理好建筑市场和推动行业经济发展的责任。如何适应“舞台”的转移和所带来的角色的转换,首先要从明确自身的定位开始,而准确定位又是建立在勤于学习、思考和对部门工作的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在部门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深感自身的压力大、面临的挑战多:一是抓行业管理的压力和挑战。建工局作为全区建筑行业主管部门,担负着对建筑业行业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的重任,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到建工局后,多次向干部职工讲,江宁城市建设的美不美,规划是关键,而江宁房子的质量好不好,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工程质量监管是关键。如何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向社会交出合格的建筑产品,我深感担负的责任重大。二是带领行业经济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行业,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钱柜子”和“蓄水池”。而我区建筑业目前的现状是企业资质等级低、综合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区经济跨越发展的的背景下,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全区建筑企业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区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在这点上,我深感责任重,压力大。三是带队伍的压力和责任。建筑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带好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勤政廉政、战斗力强的队伍,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我深感自身的责任重。根据面临的三大压力和挑战,我给自己进行了认真定位,即:“一个部门工作的决策者,一个行业工作的管理者,一个产业发展的带领者”。

二、勤于学习,在学习中提高驾驭全行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如何来胜任这个岗位,乡镇和部门的工作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和差异,如何完成从乡镇的块块管理到部门的条条管理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措施的转换,加强自身的学习是前提。到部门工作以来,我感觉到有许多东西都是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研究的。一是部门管理和建筑行业管理涉及到许多行业法律法规、工程技术知识和各类行业管理、经济管理知识,专业技术性较强,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面孔”。二是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建工局不仅仅是一个负责行政审批、办理工程手续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而且是一个肩负着全区建筑行业管理、带领建筑业发展的经济工作部门,不仅涉及到点、线的具体工作,而且涉及到全区整个建筑行业面上的工作,实际上是条条与块块的结合,如何来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驾驭全局,我必须学习,而且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提高驾驭全行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尽快熟悉、胜任这个工作岗位,我在平时工作中,加强了个人的学习,一方面学习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如《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努力掌握较全面的行业法规,从自身来说能够依法行政,依法驾驭全区建筑市场的管理,另一方面,学习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国家相关规范条文等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检测、监理、勘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力争对行业中的专业性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此外还学习各类管理学、经济学知识,通过三大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工作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自己周围的一班人和老同志学习,因为对我来说,他们都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工程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内行,而我则是外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成为我学习的主导思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研究、实践,提高自已的决策水平。

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对部门、对行业各项工作逐渐了解、掌握的过程,在不断的学习以及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将建工局的职能定位为“管理、服务、发展”三大职能,“管理”是最基本的职责,即对全区建筑业实施行业管理,对全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服务”是区政府赋予我局一项新的工作职责,即要为前来我区投资兴业的众多企业和开发商积极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积极为全区的投资软环境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发展”是区政府赋予我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即积极帮助、引导区内建筑施工企业拓展市场,壮大实力,带领全区建筑业做大做强。从三者的关系上来看,管理是基础,服务是前提,发展是动力,三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三、围绕三大职能开展工作,切实提高部门工作水平

围绕上述三大职能,为切实提高部门工作水平,努力当好部门一把手,我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随着全区开放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充分带动了全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在建施工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单项工程1800多个,共有建筑队伍300多家,建筑从业大军达8万人,施工队伍庞大,施工人员众多,建筑市场面广量大,这给全区建筑市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的任务重、责任大。为此,只有强化行业管理和建筑市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才能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我注重严把“三关”,强化对建筑市场监管。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严把“约束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建筑市场规模总量庞大这一实际状况,我们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了制度建设,制定了建筑市场各项配套制度,并通过落实制度去实现建筑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今年,《南京市江宁区建筑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出台,这为我们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提供了基本依据;针对建筑市场中部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意见》,对违反文件规定的责任主体按照《意见》中的规定予以严惩;今年11月份,又进一步制定了规范监理、招标、检测、勘察、设计等单位市场行为的若干管理办法,作为我区建筑市场管理规定的细化和补充。在加大对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约束的同时,也加强对局内部各科室、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制定出一整套局内部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联系表单、法律文书等相配套的文件,要求各科室、部门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从各个环节、各道口子上来层层把关,最大限度的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通过制度建设,将在我区从事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以及相关单位的责任、义务明文规定,加大约束,规范行为。二是关口前移,提前防范,严把“责任关”。今年我们对建筑行业发生的一些事故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研究,提出了“关口前移,变事后惩处为事前责任追究,提前防范”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局内部督查组和责任追究小组,全面推行履行职责督查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并连续制定、印发了四份关于开展局系统内部责任追究制的文件,一方面对工作失职的科室、部门和有关人员开展责任追究,另一方面对建筑市场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各方主体在发生事故之前就实施惩处,关口前移,提前防范。三是依法监管,加大处罚,严把“清出关”。我们在对各方责任主体监管时,一方面依法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另一方面对各方主体的工程建设行为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并制定了一整套的考核考评意见,对考核考评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清出市场,通过标本兼治,最终达到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的目的。今年以来,共有12家施工单位、7家监理单位被取消在江宁区域内承接业务的资格。

2、抓服务,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我局作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区政府的一个服务窗口,服务水平高与低,窗口形象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全区的招商引资大环境。为此,我们明确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优质服务、高效快捷”的服务指导思想,并围绕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落实新举措:一是坚持从基础抓起。服务水平的高与低,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是关键。我们加大了驻开发区办事处和行政服务中心建工窗口两大服务窗口的建设,将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统一纳入局机关百分考核范围,年底集中考核,在两大窗口内部坚持开展每月考核测评,压力与动力并举。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召开现场会、协调会、行风座谈会等,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帮助广大业主、建设、施工单位排忧解难。三是加强外部监督,通过设立局长信箱、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拓宽监督范围,便于我们在工作中及时加以改进。四是推行政务公开,我们把全局的各项手续办理程序、办理条件、收费标准和需要提供的材料进行汇总,印制了《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工程项目办理程序服务指南》,分发到业主、建设、施工单位,方便他们前来办事,同时将《指南》中的内容全部上网,便于查询,受到了一致好评。今年以来,我局开发区办事处窗口在开发区3季度考核中评为第8名,陈跃林同志被评为“服务明星”,收到建设、施工单位送来的锦旗4面,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工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收到建设、施工单位送来的锦旗4面。

3、抓发展,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建筑局范文篇3

今年,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从禄口镇调到区建工局工作,对我来说,同样是担任“一把手”,但工作的“舞台”发生了转移,也就意味着工作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在乡镇,主管的是一个地区的工作,党政财文是一级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的是整个地区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事务繁杂,头绪众多,在工作中通过抓一产、二产、三产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带领基层干部职工和群众增收致富。而到建工局后,它是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是条条和专业工作,面对的是众多的建筑企业和建筑战线上广大的从业大军,管理的是一个行业,带动的是一个产业,肩负着帮助区委、区政府把好关、管理好建筑市场和推动行业经济发展的责任。如何适应“舞台”的转移和所带来的角色的转换,首先要从明确自身的定位开始,而准确定位又是建立在勤于学习、思考和对部门工作的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在部门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深感自身的压力大、面临的挑战多:一是抓行业管理的压力和挑战。建工局作为全区建筑行业主管部门,担负着对建筑业行业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的重任,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到建工局后,多次向干部职工讲,江宁城市建设的美不美,规划是关键,而江宁房子的质量好不好,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工程质量监管是关键。如何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向社会交出合格的建筑产品,我深感担负的责任重大。二是带领行业经济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行业,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钱柜子”和“蓄水池”。而我区建筑业目前的现状是企业资质等级低、综合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区经济跨越发展的的背景下,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全区建筑企业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区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在这点上,我深感责任重,压力大。三是带队伍的压力和责任。建筑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带好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勤政廉政、战斗力强的队伍,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我深感自身的责任重。根据面临的三大压力和挑战,我给自己进行了认真定位,即:“一个部门工作的决策者,一个行业工作的管理者,一个产业发展的带领者”。

二、勤于学习,在学习中提高驾驭全行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如何来胜任这个岗位,乡镇和部门的工作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和差异,如何完成从乡镇的块块管理到部门的条条管理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措施的转换,加强自身的学习是前提。到部门工作以来,我感觉到有许多东西都是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研究的。一是部门管理和建筑行业管理涉及到许多行业法律法规、工程技术知识和各类行业管理、经济管理知识,专业技术性较强,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面孔”。二是在工作中我感觉到,建工局不仅仅是一个负责行政审批、办理工程手续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而且是一个肩负着全区建筑行业管理、带领建筑业发展的经济工作部门,不仅涉及到点、线的具体工作,而且涉及到全区整个建筑行业面上的工作,实际上是条条与块块的结合,如何来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驾驭全局,我必须学习,而且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提高驾驭全行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尽快熟悉、胜任这个工作岗位,我在平时工作中,加强了个人的学习,一方面学习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如《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努力掌握较全面的行业法规,从自身来说能够依法行政,依法驾驭全区建筑市场的管理,另一方面,学习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国家相关规范条文等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检测、监理、勘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力争对行业中的专业性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此外还学习各类管理学、经济学知识,通过三大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工作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自己周围的一班人和老同志学习,因为对我来说,他们都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工程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内行,而我则是外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成为我学习的主导思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研究、实践,提高自已的决策水平。

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对部门、对行业各项工作逐渐了解、掌握的过程,在不断的学习以及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将建工局的职能定位为“管理、服务、发展”三大职能,“管理”是最基本的职责,即对全区建筑业实施行业管理,对全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服务”是区政府赋予我局一项新的工作职责,即要为前来我区投资兴业的众多企业和开发商积极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积极为全区的投资软环境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发展”是区政府赋予我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即积极帮助、引导区内建筑施工企业拓展市场,壮大实力,带领全区建筑业做大做强。从三者的关系上来看,管理是基础,服务是前提,发展是动力,三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三、围绕三大职能开展工作,切实提高部门工作水平

围绕上述三大职能,为切实提高部门工作水平,努力当好部门一把手,我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随着全区开放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充分带动了全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在建施工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单项工程1800多个,共有建筑队伍300多家,建筑从业大军达8万人,施工队伍庞大,施工人员众多,建筑市场面广量大,这给全区建筑市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的任务重、责任大。为此,只有强化行业管理和建筑市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才能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我注重严把“三关”,强化对建筑市场监管。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严把“约束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建筑市场规模总量庞大这一实际状况,我们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了制度建设,制定了建筑市场各项配套制度,并通过落实制度去实现建筑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今年,《南京市江宁区建筑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出台,这为我们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提供了基本依据;针对建筑市场中部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意见》,对违反文件规定的责任主体按照《意见》中的规定予以严惩;今年11月份,又进一步制定了规范监理、招标、检测、勘察、设计等单位市场行为的若干管理办法,作为我区建筑市场管理规定的细化和补充。在加大对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约束的同时,也加强对局内部各科室、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制定出一整套局内部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联系表单、法律文书等相配套的文件,要求各科室、部门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从各个环节、各道口子上来层层把关,最大限度的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通过制度建设,将在我区从事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以及相关单位的责任、义务明文规定,加大约束,规范行为。二是关口前移,提前防范,严把“责任关”。今年我们对建筑行业发生的一些事故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研究,提出了“关口前移,变事后惩处为事前责任追究,提前防范”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局内部督查组和责任追究小组,全面推行履行职责督查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并连续制定、印发了四份关于开展局系统内部责任追究制的文件,一方面对工作失职的科室、部门和有关人员开展责任追究,另一方面对建筑市场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各方主体在发生事故之前就实施惩处,关口前移,提前防范。三是依法监管,加大处罚,严把“清出关”。我们在对各方责任主体监管时,一方面依法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另一方面对各方主体的工程建设行为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并制定了一整套的考核考评意见,对考核考评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清出市场,通过标本兼治,最终达到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的目的。今年以来,共有12家施工单位、7家监理单位被取消在江宁区域内承接业务的资格。

2、抓服务,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我局作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区政府的一个服务窗口,服务水平高与低,窗口形象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全区的招商引资大环境。为此,我们明确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优质服务、高效快捷”的服务指导思想,并围绕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落实新举措:一是坚持从基础抓起。服务水平的高与低,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是关键。我们加大了驻开发区办事处和行政服务中心建工窗口两大服务窗口的建设,将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统一纳入局机关百分考核范围,年底集中考核,在两大窗口内部坚持开展每月考核测评,压力与动力并举。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召开现场会、协调会、行风座谈会等,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帮助广大业主、建设、施工单位排忧解难。三是加强外部监督,通过设立局长信箱、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拓宽监督范围,便于我们在工作中及时加以改进。四是推行政务公开,我们把全局的各项手续办理程序、办理条件、收费标准和需要提供的材料进行汇总,印制了《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工程项目办理程序服务指南》,分发到业主、建设、施工单位,方便他们前来办事,同时将《指南》中的内容全部上网,便于查询,受到了一致好评。今年以来,我局开发区办事处窗口在开发区3季度考核中评为第8名,陈跃林同志被评为“服务明星”,收到建设、施工单位送来的锦旗4面,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工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收到建设、施工单位送来的锦旗4面。

3、抓发展,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建筑局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

㈠、完善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为了强化全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建设、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本县建筑市场实际,开展了创新监管模式,今年以来,我局成立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落实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还建立落实了安全生产管理“四项制度”,即:“黄牌警告制度、隐患约谈制度、隐患报告制度、隐患整改落实制度,制定了安全生产“八项”措施,即:⑴基础、主体工程在各方责任主体验收时,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必须进行安全生产自评和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⑵各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每月要对各自承建和管理的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并将检查结果于当月26日上午报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备案。

⑶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监理公司若发现工程安全、质量存在较大隐患时,必须立即向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站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⑷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在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组织巡查时,若第一次检查不合格,施工企业项目部、监理公司项目总监必须在二天内进行整改合格。若第二次检查不合格,将在全县通报批评,并黄牌警告。若第三次检查不合格,将报市建委质量安全处,对该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各记不良记录一次。

⑸高层建筑外悬钢脚手架在搭设施工中,若发现实际方案与专家论证方案不相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将责令停工整改,并报市建委质量、安全处,对该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各记不良记录一次。

⑹工程施工垂直运输机械、龙门架在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组织巡查时,若第一次检查不合格,将责令施工企业项目部、监理公司项目总监必须在二日内进行整改合格。若第二次检查不合格,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责令停工整改,并全县通报批评,塔吊设备若未经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合格擅自使用的,将上报市建委质量安全处,对该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各记不良记录一次。

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方案未经施工企业总工批准或未经监理公司总监审批,监理公司未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若在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巡查时,发现一次未按规定办理的,将对施工企业或监理公司黄牌警告一次,并作为施工安全生产予警单位。

⑻监理公司总监、总监代表、监理员对施工现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及时向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报告,又未做停工整改的,将对监理公司黄牌警告一次,并通报全县批评。

㈡、认真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县范围认真开展了各项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活动,从我县实际出发,4月至11月份期间先后召开了全县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会议5次。参加的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建设单位共489人次,并同县内各施工企业法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7月份组织了一次96家施工企业、监理公司观摩施工现场安全应急救援活动,国庆节放假期间又开展了一次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排查活动,共检查出安全隐患156处,下发了26份整改意见。1-11月份共召开了深基坑、高支模、高层建筑外架专项专家论证会议共21次,对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实行安全隐患约谈会议22次,进行施工工地巡查和定位检查1321次,下发了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意见1296份,要求停工整改46个建筑工地,消除了可能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11起。创建了两个“市级安全文明工地”,同时10月份以来,按照市建委安全百日会战工作要求,经县政府同意,召开了由县政府、县安委会领导参加的全县安全百日会战动员大会一次。10月30-31日上午我局又分别在南部中心会议室召开了施工企业自查自纠、安全生产百日会战布置会议,共106家施工企业、监理公司,164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发放了261份宣传画、120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百日会战宣传手册”,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安全百日督查81个工程项目,其中落实整改63个,正在整改18个,下发整改意见书76份,查出一般安全隐患322条,发出黄牌警告17个工程,落实整改合格后回收黄牌8个。

二、开展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

按照县安委办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县建筑市场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实际,开展了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三项行动”的活动。

㈠、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由于我县近期建筑规模和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发生较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为此,我局开展了全县建筑高层建筑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将高层建筑做为安全生产重点控制项目,并与11月19日上午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高层专项治理会议,对全县的建筑高层实行普遍排查,责任到人,还从市建委安全专家库中聘请四名同志做为检查组成员,从技术上指导检查工作,此举,收到了较好的成果。

㈡、工业园区内的工业项目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我县工业园区内的工业投资项目,由于该类项目,工程规模不大,均属私人投资项目,数量多,工程造价低,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施工企业管理上混乱,针对这一情况,我局开展了对龙门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消除使用毛竹脚手架等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经过上半年的专项治理活动,共检查89个工地,下发整改意见书108份,有效控制了安全生产下滑趋势。

㈢、工程高支模、深基坑、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高支模、深基坑、大型机械一律实行备案和专家论证制度措施,同时对已通过专家论证的项目实行专人负责落实定期复查。1-11月份,共召开专项专家论证会议21次,复查21次,复查率达100%。

三、存在主要问题

我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基本处于受控状态,商品房开发小区工程项目和县财政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较好,但是,全县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还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工业园区内的工业项目,项目不大,存在安全问题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不扎实,日常管理不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还部分存在;

二是,部分施工企业法人、监理公司总监和建设单位工地负责对安全管理人事不够,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到位,口头上重视,实际落实不到位,当工程实际需要投入财力、人力时,就抱侥幸行李、互相推诿搪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项目仍然不断;

三是,施工现场的项目部及总承包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专职安全员,即使有,业务能力也有限,而且兼职过多,对农民共“三级”教育流于形式;

四是,部分监理公司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工作责任不强,对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对安全监督部门的要求,安全生产检查也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外来的监理公司,监理方案、监理细则不具体、不全面,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

五是,由于近年来,县经济快读发展,建筑规模、数量都在成倍上升,监管部门的监管力量跟不上,工作处于十分紧张状态之中,难以应对时代的发展需要。

四、下部工作打算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只有坚持常抓不懈,夯实基础,加大执法力度,才能消除安全隐患和杜绝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今后将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并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加大安全管理,努力建立使用建筑市场的安全监管方式。

2、继续开展对全县的重点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并对全县高层建筑的安全实行严控,杜绝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建筑局范文篇5

一、适用范围

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施工现场。

二、应急救援体系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区城建规划局主管我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汛期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设立区建筑工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防汛领导小组”),作为我区应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汛情灾害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议事、决策、协调机构。

防汛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由区城建规划副局长担任;设副组长1名,由区建管处主要负责人担任;设三个分组,分组长分别由区建管处主要和分管负责人、区质监站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街道办事处分管副主任。

防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管处,负责我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汛情灾害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日常运行管理,具体承担建筑施工现场汛情灾害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日常业务及抢险救灾的救援力量及资源、技术保障和抢险方案的实施。

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由区建管处主要负责人担任。

(二)防汛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汛情灾害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落实我区防汛指挥部下达的防汛工作任务。

2、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向全区建筑工程有关单位贯彻部署本年度我区防汛工作任务,组织协调全区建筑工程有关单位开展防汛工作。

3、决定启动建筑工程防汛应急预案,并负责具体指挥、部署、实施和督查。

4、有效协调、妥善解决事故的善后工作。

(三)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在防汛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全区建筑施工工地汛情灾害的预防、宣传和应急处理。

2、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切合实际的应急程序,积极组织开展应急业务培训和演习,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落实抢险成员单位救援物资、设备的日常储备,保障救援力量和资源处于随时可用的良好状态,及时按防汛领导小组的要求实施应急行动。

4、落实防汛工作会议要求,做好全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三个分组设置及职责

1、抢险救灾组

职责:

(1)组织贯彻实施防汛领导小组关于抢险的各项决策和命令;

(2)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在抢险过程中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制定处理方案,上报防汛领导小组选择和决策;

(3)根据防汛领导小组决策,随时协调和控制具体抢险行动;

(4)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的联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防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指示传达到各分组和各防汛抢险突击队,并做好与“110”、“119”、“120”等单位的联系。

2、技术保障组

职责:

组织召集应急技术专家,负责现场抢险方案的制定,组织指导方案实施,为防汛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调度各组协调工作。

3、救援力量及资源保障组

职责:

根据防汛领导小组决策,合理编排抢险物资、设备及人员,负责调集抢险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具体实施抢险救灾方案。

(五)防汛抢险突击队设置及职责:

组建10支防汛应急抢险突击队,具体负责汛期险情发生后的抢险救灾工作。

职责:

(1)汛期险情发生后,根据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抢险指令,各抢险突击队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赶赴现场,在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责,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抢险救灾任务完成后,各抢险突击队队长负责对各自的人员、机械设备进行清点,将清点情况向各分组长和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和机械设备未缺失的情况下,按照指令撤离抢险现场。

三、预警预防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降低汛情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信息来源

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或险情发现人员报告的信息。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监督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查分析,得出汛情可能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险情信息。

3、对天气形势进行监测分析得出汛情可能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险情。

(二)信息分析

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可能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预警信息或采取应急救援准备。

(三)报告

1、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建筑工程汛情灾害安全事故,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在第一时间向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和区应急办报告。

2、当各种信息显示即将发生建筑工程汛情灾害安全事故时,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向全区建筑施工工地预警信息。

(四)预警预防行动

预警信息后,防汛领导小组及下列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参与应急行动的准备工作:

1、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密切关注势态的发展。

2、各建筑施工工地加强值班、职守,并采取防范措施。

3、各抢险突击队和各建筑工程的救援力量开始值班待命。

四、应急响应

(一)报告程序

1、汛期灾害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单位应立即向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立即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险自救,并随时报告事故的后续情况,同时立即与“110”、“120”、“119”等部门联系。

2、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立即报告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同时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与所在街道有关部门一起查勘事故情况,并向领导小组组长提出是否启动预案的建议。

3、事发地所在街道有关部门应按规定及时将信息报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应急办,并随时续报现场相关动态信息。

(二)应急处置

1、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报告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并执行命令,同时上报区应急办。

2、根据应急救援所需资源情况,由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通知三个分组和各抢险突击队;各单位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立即采取行动。

3、成立现场指挥部,由防汛领导小组组长或其指定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召集相关专家对险情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处置的决策建议,迅速开展救援处置工作,必要时请求区政府支援。

4、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联系协调公安、消防、交通、医院等部门,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

(三)应急终止

1、防汛领导小组根据建筑工程汛情灾害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宣布应急状态终止。

2、应急状态终止后,有关部门及时做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基本内容是: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人员情况及经济损失等;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应急预案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五、保障措施

1、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建筑工程应急救援单位(以下简称“各应急单位”)之间建立应急通信和联系方式,确保通信畅通。

2、各应急单位应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信息数据库,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

3、各应急单位应将可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救援力量的数量、专长、通讯方式和变动信息报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已备应急时调用。

4、各应急单位应将保障救援力量和资源处于随时可用的良好状态。

六、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宣传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各应急单位应按照本单位防汛应急预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建筑工程汛期灾害安全事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建筑工程汛期灾害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要定期检查本单位应急设施、设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准备状况,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二)培训

1、区建筑工程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积极组织防汛应急预案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确保参加救援的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应承担职责和救援工作程序。

2、各应急单位对其本单位救援力量相关救援人员的应急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由各自单位开展培训。

(三)演习

区建筑工程防汛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演习,各应急机构要积极参加汛情灾害安全事故的演习工作,采用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全面演习等形式进行演练。通过演习,检验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的了解程度,及时发现本部门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资源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各应急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确保一旦启动预案,能及时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七、附则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建筑工程汛情灾害安全事故

本预案所称建筑工程汛情灾害安全事故,是指辖区范围内建筑工程在汛情灾害期间发生或可能发生下列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下(不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下(不含10人)的一般安全事故。

(1)深基坑坍塌;

(2)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倒塌;

(3)整体模板支撑体系坍塌;

(4)多、高层建筑外脚手架倒塌;

(5)在建建筑工程倒塌;

(6)临建设施倒塌;

(7)其它建筑工程汛情灾害安全事故。

2、各建筑工程应急救援单位(简称“各应急单位”)

各应急单位是指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防汛抢险突击队、各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

(二)一般以上安全事故的处置

发生一般以上安全事故,由防汛领导小组参照本预案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事故的前期处置工作,执行上级应急救援领导机构的有关决定,做好事故善后工作,配合上级作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三)预案管理与更新

1、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预案进行评估、修订,预案正文部分的修订须报经区城建规划局批准。

2、下列情况应对预案进行修订: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生变化。

(2)行政机构或有关单位、部门职责发生变化,需对组织结构与职责作相应的调整。

(3)应急救援或演习结束后,经总结评估,或对其他案例进行总结,认为需要修订的。

(四)奖励与责任

1、防汛领导小组对在应急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2、对于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拒不执行本预案,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违反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市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

建筑局范文篇6

全年共受理监督工程97个,总建筑面积118万平米,其中住宅项目24个,建筑面积50.2万平米;工业项目24个,建筑面积16.3万平米;公建项目2个,建筑面积6.5万平米;市政项目6个,造价3122万元。另外实施提前介入项目18个,建筑面积为17万平米。已竣工验收并出具监督报告项目53个,总计面积43.9万平米。

同时,全年度完成招投标项目共95个,其中公开招标项目76个,造价16.5亿元;邀请招标项目19个,造价11.2亿元;合计总造价27.7亿元,总建筑面积53.3万平方米。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全面实施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一体化管理。实行综合执法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建筑工地实行差别化管理。

一是开展季度大检查3次。大检查中对6家企业和6个工程项目进行通报表扬,对5家企业、5个工程项目进行通报批评。

二是开展各类专项检查15次,包括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的节前、节后检查,起重机械使用安全专项检查3次,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专项检查3次,施工用电和深基坑安全专项检查2次,省级文明城市复评专项检查7次,汛期防汛专项检查2次,预防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安全专项整治3次,开展6月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月”活动等。

三是以省文明城市复评为契机,加大建设工地特别是主城区建设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监管,重点确保保障性住房的主体结构安全及质量通病的防止。开展了保障性住房的专项检查,目前我市在建保障性住房质量情况总体良好。

五是加大灾害行气候下的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确保我市建筑工地在汛期的施工安全。同时还发挥了我处技术优势,为我市的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持。

全年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457份,停工及局部停工通知书35份,对5家施工企业进行了通报批评。在各次检查中,累计查出的质量和安全隐患1930处。对其中的2家违法施工企业提请了行政处罚。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年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持平稳态势。

(二)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

一是加大对企业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我处对季度检查中被评为较差工地的7家施工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并限制市场行为3个月,其中1家外地企业被清退出我市建筑市场。还对企业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的1家企业,限制其市场行为6个月。

二是开展了评标办法修改调研工作。针对目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了调研工作,着手对评标办法进行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包括增设资信标、调整总价下浮率区间等,并拟定了修改稿,准备提交市政府讨论。

三是加大招投标监管力度。严格把好审核关,对有不良行为正在公示或注册建造师有在建工程的投标人拒绝其报名,避免在中标公示期间出现类似问题而进行废标的被动局面。同时,对明知自己不具备投标资格条件的投标人提出警告,情节严重的,将限制其市场行为。

四是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自去年以来,建筑材料和人工工资上涨较快,造成施工企业停工,影响政府项目的施工进度的情况不少。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化解。一是加强材料市场价的调查力度,确保信息价及时、准确反映市场价;二是对施工单位反映价格变动大的情况,及时召集财政局、建设单位等进行协调;三是对预算编制单位工作质量差造成清单漏项、错算等问题,及时督促招标单位进行调整修改。

(三)、创新深化服务举措,提高办事效率。

以服务为抓手,推出了各种人性化的服务举措。一是即收即办制,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在收到质监手续必备资料后,当即办理提前介入手续;二是跟踪督办制。领导小组对提前介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督查,积极协调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是预约办理制。对工业企业在工作日之外急需办理提前介入手续的,可事先通过电话或传真等方式预约办理时间。四是监督回访制。为了解提前介入工作的实效,处领导不定时回访工业企业,了解监督员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听取企业的建议和意见,改进我们的服务质量。五是开展建筑工地放电影活动。为加强工地安全知识宣传和丰富民工的业余生活,增强民工的安全意识,我们开展了建筑工地放电影活动,全年共放映4个场次,共有1千多民工观看。

同时,全力服务工业项目,全年共对十余个项目实行了工程质量监督提前介入,有力地推进了工业企业项目的实施。

(四)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树单位新形象;

今年,我处结合“新安先锋岗”创建工作,开展了行风廉政专项整顿工作,在严格纪律、增强服务、强化督查考核等方面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通过整顿,使全处干部职工认清了形势,勤奋敬业,踏实工作,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首先是完善管理制度,今年我处在原来的行风建设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行风建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针对行业管理特点,重申了省纪委的“四条禁令”、杭州市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市效能建设六严禁、建设局“十个不准”及“不得从事与建设领域业务相关的商业经营活动,不准利用职权为亲属明示或暗示推销建筑材料、承揽工程业务,上工地检查时不得强制要求服务对象派车”等规定。

建筑局范文篇7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建筑空间布局

1建筑环境心理学的概述

1.1环境心理学的概念阐述。环境心理学跨越了心理学以及设计学两门学科,为这两大学科构建了一个研究的桥梁。心理学主要是来解决个人以及存在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大众心理学等,并且引导人们正确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内外的环境,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组合、搭配等有效的规划,给人独特的艺术空间感,使内外建筑环境能得到很好的融合,相辅相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的提升,所以环境心理学融合了多个领域,更专业、全面的分析心理需求,解剖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出更让人满意的空间。1.2建筑环境心理学的概念阐述。建筑的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其“以人为本”的学科性质,它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的空间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一跃成为设计师的重要考虑点。为了解决一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方案所带给使用者不舒服的心理感受,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心理因素考虑在内。就人的心理意识以及学科面来说,建筑即环境,于是,建筑环境心理学这一介于“软硬”之间的边缘学科理论就产生了,它同时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1.3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区别。从学术研究范围来讨论。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建筑环境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下面还包括规划学、社会学等等。从学术研究内容来讨论。在环境心理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引入环境,探讨人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此时“环境”是指的人们生存的所有的生活空间。而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特定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是建筑环境,比较侧重于研究广义上的建筑空间,比如绿地、建筑群等。也就是说,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人的心理对居住环境的感受,另一方面研究人对该居住环境所提出的需求。所以建筑环境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相对范围较广的环境心理学来说,更具有针对性,从人们心理的需求出发,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更能体现建筑的“以人为本”的性质。从设计师本身的知识面出发。相对环境心理学来说,了解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建筑设计师更能够在一项建筑方案中对症下药。在建筑物还没有成形的阶段,设计师们的脑海中已经需要有一个设计完工的整体样式了,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需要设计师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知识理论来对建筑物进行预测,无论是从外体也好,还是从内部空间布局也好,都需要进行提前评估。

2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2.1空间尺度影响。如今大部分室内家具的设计都追求符合“人体工程学”,让需求者体会到舒适感,而为了能够达到每样家具符合,建筑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建筑空间布局的尺度。空间尺度的好坏其实在于人们的内心感受,换句话说就是人的心理需求决定了空间尺度的好坏,决定了这样的空间布局是否人性化。例如音乐厅,大多数公共音乐厅都十分开阔,即使有许多观众、参与者也不会感觉到压迫,但是如果将同样的尺度建于卧室或者是书房,便会让人感觉极度不适,空旷、紧张感。所以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在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合的空间尺度设计。2.2空间形式影响。建筑空间的形式会影响到建筑外观的样式,人们的心理需求也会被适当的空间形式所满足。空间形式的不同会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空间,舒适度也就因人而异了。但同时,因为空间形式受人心理影响,所以当人自身对外界事物产生接受或者排斥的心理时,也会对自己所需求的空间布局形式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意大利比萨斜塔旁的大教堂,外墙内壁都有许多不同的壁画雕塑,显示出当时特有的历史背景已经人文情怀和文化,人们的心理诉求也会希望借鉴这种空间形式。所以空间形式也是随着建筑物所在地人们的人文风情,风土文化而改变的。当熟悉了这些理论,把握了特征后,就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空间形式的设计与创新,在环境的陪衬下,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3结语

在高楼林立的21世纪,文化的交融变迁发展迅速,在当代建筑中需要依靠建筑环境心理学来体现建筑空间布局,在关注人们的心理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城市环境的意识与认知,特殊群体人群的环境认知等等,从中也是可以发现,建筑环境心理学也是在随着时代跟进,也为了能用现代科技,现代的新兴思想来为人们打造更好的建筑空间布局,更深层次的体现建筑“以人为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充.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0(11):26-27.

[2]王守平.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心理学之间的联系[J].科技风.2012(07):178-182.

[3]陈宁.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浅析对建筑的理解[J].建中设计,2012(08):126-127.

[4]杜娅薇.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3(10):19-20.

[5]程楠,窦宗浩.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41-42.

[6]石圆圆.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技术交流,2014(05):56-57.

[7]田润禾.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J].门窗,2016(06):138.

[8]吕迁.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J].居业,2016(12):60-62.

建筑局范文篇8

(一)领导精力和注意力要向城市集中,财力、物力要向城市倾斜。按照职责要求,市政府60%~80%的精力是抓城市工作,20%~40%是指导县区和农村工作。城市建设与管理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抓不好,指导下级就没有说服力。因此,市政府领导的力量、精力和注意力都要相对集中到城市建设与管理上来,财力、物力也要相对向城市倾斜,特别是对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要加大投入,尽快改变目前城市功能不配套、建设品位不高的落后面貌。

(二)市直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市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主业而不是副业的观念,自觉地支持和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是我们共同的事情,也就是说,支持城市建设不只是支持建委的工作,也是支持市政府的工作;参与城市建设不是份外的事,而是市政府赋予各部门的应尽之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的时候,也就预示着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各职能部门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分清主次,兼顾全面,密切配合,抓好落实。

二、立足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起点,精心谋划,精雕细琢,努力打造现代精品城市

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地改市的新起点,更要着眼于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高起点,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虽然我市建市时间晚,物质基础薄弱,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但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建设现代优秀旅游城市的天然禀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完全有可能把*市打造成现代城市的精品。为此,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统一性。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起着导向作用,这些年我们下大力气抓城市规划是十分正确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制定,就必须遵照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尊重规划、服从规划,凡是不按规划实施的,规划主管部门不开一个“绿灯”。同时还要保持规划的统一性,城市的建筑风格要协调一致、高低层建筑的搭配要有美学理念,各类功能区的划分要科学合理,这个问题,市城建、规划部门下一步要多加考虑。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城市规划区的全貌,市建委要抓紧制作城市沙盘模型,包括电网的布局要整体设计,以便市规划委在讨论审批有关项目建设时,定位和决策尽可能地做到更准确些。

(二)坚持长远目标与分步实施相统一。我们的城市建设欠账太多,资金缺口很大,要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坚持长短结合,分步实施。要制定一个长期的建设规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年组织实施。今年这16个项目搞好了,明年的项目建设就要提早考虑。我认为,*河治理、南外环建设工程,是明年城市建设的两项重点工程,西外环也要适时启动,围绕这三项工程建设,沿线的土地要提前进行收储,并初步作好规划安排。南外环300多亩土地如何规划,沿江这一片怎么建设,开发区起步区怎么搞,此外,齐山、杏花村的建设等,城建、规划部门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在城市建设中,还要抓的是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问题。一个城市没有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就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尤其与我市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地位很不相称。要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河清淤和冶炼厂搬迁这四件事,摆上重要的位置,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早日解决。同时,要加快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游乐场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几年的努力,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将会以一个高品位城市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坚持建筑、园林、灯光、环保、水系和管理等规划相统一。过去我们讲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规划、街道规划,现在看来,必须把灯光、园林绿化、环保、水系、管理等规划统一纳入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性的规划。市建设、规划部门要把规划工作做细做实,不能大而化之。比如,建筑物的单体设计,包括外墙用什么样的涂料、什么样的窗子、什么样的玻璃等这些细节问题,在规划时都应考虑到,这样我们制定的规划才是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

(四)坚持城市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做到“软硬兼施”,既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更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千万不能忽略了软件建设。一个城市硬件建设无非是个投入问题,一般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硬件设施就能得到明显改善,但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丰富、城市意识的增强、市民素质的提高,则需要几代人甚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现在各地的城市建设都越来越注重历史文化因素,*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创造。如建设中的秀山门浮雕就很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也很有品位。我希望市建委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宁可在建设中多花点财力,也要把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上去。

建筑局范文篇9

太阳能公司

该公司始创于1991年,属民营企业,同年与清华大学合作,生产出华东地区第一支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和第一台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公司总部在省邗江经济开发区牧羊路22号,企业在省市邗江经济开发区、市李典镇、陕西和湖北省有4个厂区,总占地面积约390亩。该公司在全国主要大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在我县有网点,现有员工1000余人。

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先生是中国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邗江区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该公司由省市邗江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为3088千万元;由省市邗江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了《组织机构代码证》。

该公司起步较早,产品比较成熟,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商标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国弛名商标》;2007年由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列为“十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11年由中央电视台品牌年度组委会颁发了《2011中央电视台中国年度品牌》荣誉称号;2011年被省广告协会、省商标协会、扬子晚报授予《25年最受尊敬的25大品牌》并颁发了证书;2003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8年被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联盟评为“2008年度经营业绩20强企业”。

该公司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拥有真空镀膜生产线、薄板数控开平、数控转塔冲床、水箱发泡、静电粉末喷涂生产线等各种先进的专用生产设备,自动化与精细化程度高。先后拥有各种专利230余项,具有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和安装大型太阳能供热工程的能力。二次换热、副水箱、铜铝复合、一泵两用、防电墙、电辅助外置等多项领先技术被广泛用于产品及工程系统。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年可生产热水器60万余台,年销售总额15亿元人民币。同时还开发、制造、销售热泵热水器、冷暖空调热水一体机、空调调节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等。先后在质量、环保等方面通过了l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产品3c认证、环境标志认证、康居认证;企业资信等级为AAA级。被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授予《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入选企业》。

该公司有承担较大热水工程的能力和实力。其太阳能热水工程先后为厦门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大学等高校选用;造船厂公司提供热水;与等房地产公司进行房产配套合作,成功打造数百个样板工程。经查阅有关资料,在我省新余市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工程案例。

考察中,没有发现该公司有不良行为记录。

太阳能公司

该公司于1999年成立,属民营企业,公司总部设在省连云港市,公司下设东辛农场生产基地、工业园区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共7个生产基地。成立10余年以来,该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研发先进技术,完善服务体系,产品销售实现了40%的年均增长率,从2009年开始,年销售量达100余万台以上。

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太阳能等新能源应用产品技术研究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制冷、太阳能光电及空气源等产品。从1999年开始生产一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不断更新升级,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基础定型产品“平斜两用太阳能热水器”、“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u型集热管”、“集热器”等多个产品;为了解决太阳能的广泛应用,推出“分户集热-分户水箱-自然循环系统”、“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循环系统”等多个太阳能热系统技术的改进,从而使太阳能热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农、工、商各个领域。

该公司产品比较成熟,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市场和工程案例。国内市场:在省等全国各地有较大的工程案例;国外市场:在等国家都有工程案例。

该公司热衷于社会公益事。2008年独家赞助残奥运会和向地震灾区捐建首个太阳能浴室、首个抗震小学,2011年持续推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慈善基金“阳光热水行动”项目,计划供50所中西部希望小学供日常生活热水方案。

该公司的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自成立以来,先后在质量、环保等方面通过了l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产品3c认证、环境标志认证、康居认证;企业资信等级为AAA级;产品在国际市场顺利通过欧盟、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50多个产品认证;在同行业内首批荣获“金太阳”认证及“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市场开拓特等奖等荣获称号。

考察中,没有发现该企业有不良行为记录。

特集团

该集团于1994年成立,属中德合资企业,集团总部在省济南市,集团由力诺太阳、特、力诺电力、宏济制药和双虎共5个集团组成,主要由药业和太阳能两个优势集群。力诺太阳能公司在国内有西安、、上海河南生产基地,国外古巴有1个生产基地,员工1500余人,可年产太阳能集热装置100万平方米,集团年营业总额27亿人民币,企业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能生产企业之一。

该公司由省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为6千万元;由省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由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冷暖空调热水一体机等产品。在质量、环保等方面通过了l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产品3c认证、金太阳认证;在国内首批通过欧洲solarkeymark认证、通过澳大利亚as2712认证;集热器通过美国srcc、德国tuv机构认证。于2005年获得太阳能行业唯一一块“绿色之星”的奖牌。

该公司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其主要技术和设备由德国提供。如其博瑞(一体机)太阳能引进德国cpc原装镜面反射板+高品质集热器,集热迅速、强劲;引进德国huch搪瓷加厚承压水箱,能有效防垢,产品使用寿命更高。该公司有独立研发产品的能力,也是全国尽有的三家太阳能检测机构之一。

该公司产品销售好,信誉度高。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

络和服务点,其产品出口到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都有优秀的工程案例,在我省新余市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工程中也有该公司的工程案例。

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原纪委书记,德国原副总理、外长先后到集团参观视察。

考察中,没有发现该企业有不良行为记录。

太阳能公司

该公司始创于1987年,公司总部在省济南市,企业前身是省能源所太阳能研究室,1994年正式成立“太阳能有限公司”,总部负责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太阳能大型专业生产厂家。在济南市,已建成投产了年产2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

该公司拥有较先进生产流水线和保障体系。1996年在国内首创将电能作为辅助能源引入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与电能有机结合;2001年推出智能系列仪表,正式将太阳能热水器推入全天候、全自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该公司商标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质量、环保等方面通过了l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l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产品3c认证、金太阳认证企业。公司有一批精通电子、光热、真空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使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得到提升。

该公司产品在全国有一定销售份额,在国外已出口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省新余市等地有工程案例。

考察中,没有发现该企业有不良行为记录。

建筑局范文篇10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12年的建筑业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今年的任务。首先,我代表市住建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稍后,省建管局宋局长、宋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凝心聚力,创新管理,全市建筑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住建厅、省建管局的大力指导下,全市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做大做强建筑业”为目标,以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纲领,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全市建筑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建筑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全面推进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体制机制转变,建筑业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50.5%,完成省计划的132.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50.5%;上缴地税12.9亿元,同比增长51.7%,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13.1%;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4万个,同时带动了上下游几十个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在建筑业获得直接收益大幅增加,为提高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就业和改善居民生活做出了贡献。

(二)龙头企业带动支撑作用显著。目前,全市建筑业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已发展到832家(不含市政、园林绿化、水利专业),其中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中特级、一级企业21家。以天元集团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在完成产值、新承揽工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实现增加值、上缴利税等方面起到了支撑带动作用。其中,天元集团完成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45%;冠鲁集团完成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79%;两家企业完成产值约占全市的41%。

(三)企业资质等级全面提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拓宽经营领域,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引导建筑业企业由传统房屋建筑业为主向市政、交通、路桥、水利、电力等专业拓展,逐步建立主业相对集中、各专业齐备、适应市场速度快、队伍结构合理的大建筑业格局。全年共帮助43家企业进行资质升级,同比增长72%;其中主项二级升一级6家,三级升二级24家;增项二级升一级3家、三级升二级10家。共审批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3家,专业增项23家,装饰装修企业7家,市政专业企业5家。

(四)外出施工开创良好局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广辟“外出兴业”之路。2012年,全市外出施工人数达到10万人,签约工程总造价195亿元,累计完成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66%。建筑队伍和劳务用工已辐射除以外的省级行政区,及20多个国家。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在京施工先进企业”称号。

(五)建筑市场管理明显规范。坚持文明执法、和谐执法、规范执法,认真做好建筑市场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不正之风。2012年,全市共立案处罚企业243家,罚款384.8万元,同比增长53.1%;其中市直立案处罚企业41家,同比增长412.5%;罚款129.4万元,同比增长618.8%。规范了建筑市场五方责任主体市场行为,确保建设程序得到认真履行。强化了市外进临企业的规范管理,增加地方税收3亿余元。

(六)劳务企业进一步发展。加强对劳务分包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政策培训,积极引导他们以合资入股等方式,成立劳务分包企业,变“散兵游勇”为“正规军”。鼓励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农村建筑队、个体业户等组建劳务分包企业。引导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分离作业层,组建独立的劳务分包企业。2012年共审批劳务企业43家,全市劳务专业企业已发展到248家。

(七)装饰装修业实现健康稳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建筑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出台了《市建筑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坚持规范与引导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装饰装修企业已发展到123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家、二级资质企业30家、三级资质企业86家。2012年,全市主项为装饰的三级以上资质企业完成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0%。

(八)建设领域清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创新监管措施,实行“12345”工作联动机制,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与养老金拨付等5项工作挂钩,形成了“一处拖欠、处处受限”的监管体系,有效遏制了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现象的发生。在全市建设领域推行了农民工工资银行卡发放制度,目前,特级、一级企业已100%实施,二级企业85%实施,三级企业65%实施。2012年,共受理解决拖欠投诉482起,同比下降26%,为农民工催回工资3120万元,惠及农民工5310人次。我市在全省建设系统信访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特别是春节前,实现了零集体上访,住建委门前没有发生堵门上访现象。

(九)治理粘土砖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过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的共同努力,十年屡禁不止的粘土砖厂治理工作实现重大突破。目前,全市138家粘土砖厂已全部拆除,168家非法页岩砖厂除13家待拆外,其余全部拆除、整改完毕;共清理和节约土地约2万亩,节约燃烧标准煤3.2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年、二氧化硫排放500吨/年。市人大常委会在视察时给予充分肯定,全省治理粘土砖厂现场观摩会推广了我市的做法。

可以说,2012年是我市建筑业整体推进快、指标增幅大、发展质量优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有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一是坚持创先争优,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始终把跨越发展、率先发展作为建筑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超前谋划、高点定位、创新管理思路,继承发扬了铁军精神和建筑金字品牌,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形成了行业领先优势。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激活企业发展机制。近年来,我市建筑业改革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实践证明,改革激活了机制,转型提升了活力,加快了建筑业各种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建筑业发展运行机制。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上,还是对企业资信的重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等方面,各建筑企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保持了强势发展的态势。四是坚持保障权益,维护产业和谐稳定。加强劳务用工管理,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体系和劳务工资保障金、农民工工资储备金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银行卡制度、清欠工作联动机制和市场督察制度,保证了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五是坚持强化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建筑业的发展,始终把建筑业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以《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我市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智力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建筑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累积性问题依然存在,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的发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重视程度不高,个别县区未将建筑业发展摆到应有的位置。二是建筑市场整体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建筑企业综合素质还不高,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科技人员数量不足。四是企业资金压力大、融资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五是龙头企业少,缺少骨干企业群的引领和带动。六是建筑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违规发包、肢解工程、总包企业以包代管、转包、违法分包、垫资施工、压级压价等违规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做好2012年的建筑业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对建筑业发展产生了强劲拉动作用;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系列政策的实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享受中部地区政策等都为我市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坚持宏观调控政策,逐步收紧投资、信贷增幅,对建筑业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今年下半年可能会面临市场萎缩、开工不足等困难。因此,我们要保持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清醒认识,注意加强对建筑业的运行指导,防止出现大的波动。

基于以上分析判断,今年全市建筑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的总体要求,以“做大做强建筑业”为目标,努力实现我市建筑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建筑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稳中求进。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在产业布局优化、企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提升行业竞争力;以市场开拓为手段,内优外拓,壮大行业规模;以市场管理为杠杆,处理好规范秩序与搞活机制的关系,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政策服务为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形成加快行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全年建筑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实现增加值115亿元,建筑施工从业人数29.21万人;其中,外出施工人数达到11.5万人,签约工程造价224亿元,完成产值138亿元,实现增加值32亿元。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实现地税14亿元。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狠抓转型升级,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一要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专业施工能力,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大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企业为主体、相关企业和劳务企业为补充的行业发展结构体系。总承包企业要向专业领域拓展,进入高技术含量施工领域。市里将大力扶持发展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二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特级资质“保级”工程,引导一级企业向特级企业进军,二级企业做大做强,三级企业做专做精,中小型企业加快向技术公司、专业公司转变,主动为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各建筑业企业要积极与市内、市外大企业建立行业联盟和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形象、打响品牌。三要坚持多元化经营。各建筑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要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跨行业横向拓展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优势,主动适应国家投资向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转移的趋势,大力拓展水利电力、设备安装、装饰装璜、道路设施、园林绿化、市政路桥、生态环保等领域,打造新型行业产业链。进一步扩大资本经营在企业经营中的比重,天元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要积极探索,争取在短期内开创我市建筑业企业上市的先河。四要优化发展方式。加快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一级以上企业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企业股份化、管理集团化、手段信息化、员工职业化”为方向,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要积极落实市里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鼓励校企合作,在外出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育战略型企业家、创新型经营团队、专业型技术团队、实战型项目团队、巧匠型工长和技师、成建制劳务层等六支队伍。

(二)狠抓市场开拓,培育建筑业发展新优势。市场是建筑业发展的载体和生命,必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强全市建筑业实力,膨胀全市建筑业规模。一要壮大传统市场。不断巩固和扩大北京、上海、天津、海南、济南、青岛、东营、新疆等传统市场份额,使之成为支撑全市建筑业跨越发展的主力板块。规模比较大的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非常大,全市建筑业要盯紧二、三线城市,全面接轨城市建设、园区拓展、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和新农村建设。二要抢占新兴市场。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沿海开发等战略实施的机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力争外出施工有较大增幅。抓住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加快推进和享受中部地区政策的有利时机,提前介入,早有作为。在主攻重点市场、品牌市场、规模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放大人才、技术、装备、品牌等优势,努力把目前的一般市场培育成未来的新兴市场。三要冲刺高端市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综合性项目逐渐增多,EPC、BT、BOT等形式的工程承包不仅处于高端、竞争小,而且有着很大的利润空间。要鼓励建筑业企业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支持专业企业快步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指导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创立工程咨询公司。四要拓展海外市场。鼓励市内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和国际知名承包商的联系,建立战略同盟,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增强“铁军”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龙头骨干企业要借助已拓展的境外市场,积极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天元集团等有对外经营签约权的建筑企业要找准市场切入点,及时掌握信息,抓住机遇,想方设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三)狠抓市场管理,推动建筑业科学规范发展。以规范市场主体为主线,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强化市外进临企业管理,规范劳务用工行为,拓宽监管领域,重点探索科学规范市场主体与实现建筑业整体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一要加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在已有考核办法基础上,制定全市建筑市场五方责任主体信用评定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作用,加强信用信息采集和报送,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诚信建设基础数据库,完善各方主体诚信档案,将资质审批、市场稽查、质量安全许可、评优评奖与市场主体信用考核评定挂钩,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业主、企业和个人予以曝光和处罚。二要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以加强工程承发包行为管理为重点,开展建筑市场执法检查,严厉处罚肢解工程、压缩工程、压缩工期、压低造价、虚假招标、资质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市场违规行为。规范专业发包工程,如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外墙保温、消防、智能化等,要进入招标投标程序,严格工程造价管理,维护地方税收利益。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管理,将市场执法与现场安全质量检查相结合,形成监管合力。各县区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定期报送本地市场监管情况。三要进一步强化外地进临企业管理。完善进临施工备案制度,对进临企业的诚信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示。强化进临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进临企业预警约谈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检查力度,维护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四要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加强劳务企业资质管理,健全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强化总承包企业对劳务企业日常作业和用工情况的监管。严格劳务合同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积极推进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卡、工资卡一卡通建设,强化劳务工资保证金、储备金制度执行,逐步实现全市建筑劳务从业情况电子档案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