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9:07:29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范文篇1

1上篇:我们的思考,虽稚嫩却执着,前瞻的理念冲破思维的樊笼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强调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以往只具有知识性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目前不仅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关键素养。所以,若是依旧采取从前的培养形式,只开展对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现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之出现,以课程引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近大自然、生活等,在现实生活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也获得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课程总目标是: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质是一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学科融合(FOS-Fusionofsubjects)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强调的“学科融合”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背景和平台,对其的理解至少有两个层面:第一、以学科主导,在学科体系中发掘、构建主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理念和方法提升学科素养,实现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显性需求与以“核心素养”为主的隐形价值的共赢。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过程中,课程目标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融合,课程内容指向学科学习和综合应用的要求、课程实施围绕核心概念、课程评价统筹课堂内外,要求教师进行规范化的、有明确指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以“绿色教育”理念积淀校园文化,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打造践行着“国际生态学校”的承诺;作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着个性化的经验、资源、平台与环境——这是本研究之“校本”基础。通过研究,我们重在开发一系列“基于学科问题”又“立”于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搭建课程整体框架、探索课程实施路径等逐渐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样本。这一过程,将研究性学习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型学习转变为经验型学习,从微观课例出发打造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力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式回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2中篇:我们的行动,虽蹒跚却稳健,贴地的步伐激活实践的节拍

2.1明晰课程建设愿景

课程专家石鸥教授曾说:“课程改革的一道亮光——综合实践活动,在沉寂的天空闪耀。它的实施,从理论到实践,都被看作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的良好平台。在此种课程的开展中,学生不再会认为学习无趣,反而充满兴趣的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并且,也会改变以往学习中仅专注学习的方式,主动的将自己的思考、经验在活动中展现,以良好的探究心理实现全方面突破,进而获得综合素养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本研究所进行的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尝试性样态,其目标是将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性学习与以探究为主轴的问题解决相结合,通过项目化驱动和跨学科融合,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牢固树立创新责任意识;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构建知识与概念,形成探究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为师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全学科”参与的方式提升师生素养,促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与分科课程相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本研究主要以“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基于STEM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为抓手,倾向于把这两类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分科课程之后的后设课程,是对分科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这里,分科课程是基础,两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分科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发展。学生对分科知识掌握得越系统,解决实践问题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基于此,我校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兴趣,让学生拥有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践探索的意识,努力成为一名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用有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让他们有意识地坚持学习,为成为合格公民、做到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研究中,我们将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进行梳理,逐渐形成了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基于STEM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体系。

2.2优化内容,保障课程常态化实施

本研究中的“整合”是以真实情景中的特定问题为重心,以多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强调源自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及在此过程中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上所述,我们将所开发的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两类: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基于STEM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因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兴趣而有意识地立足之上,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地观察生活,提炼探究对象,并且以基础学科知识为内核,融合更多学科中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去进行更加系统、更加的深入的探究。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诗意语文”“妙思数学”“律动英语”“多彩艺术”“身心健康”和“实践体验”两大板块。基于STEM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以特定的科技或工程问题为核心,学生根据这类问题解决的需要,组织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结构化的、有序的探索,直观体现为实践性项目的完成及创意物化等。这类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将跨学科的内容、高级思维能力发展与真实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包含“开心农场”“少年邮局”“小小气象站”和“科创发明”等课程。此类课程的趣味性更强,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可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的投入其中,将知识不自觉的吸收、运用,真正改变在以往学习中不会将知识运用的尴尬局面。并且,学生会在亲身体验中更为注重观察生活,加强对生活中各方面细节的观察、思考,在不断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学校始终秉持“根”的思想,以微型课例制作“盆景”,以“全学科参与”式的教研活动打造“风景”,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在学校蔚然成荫。这一过程中,典型课例的开发是重要的“链环”。在充分解读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我们以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为抓手,成立学科中心组,开始进行微观课例的打造,以课例集的形式还原一批先行者凭借敏锐的教育嗅觉、真实的课题体验和理性的课后思考所完成的个性化的课程创生过程,展示一种“来自田野的草根研究”的方式。这一个个“盆景”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经历性的“诉说”、过程化的“深描”和研究性的“挖掘”,它们为缄默的知识赋予声音,让尚不成熟的课程开发经验得以共享、传播、跨越。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和微观开发优化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课程的常态运作。学校教导处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将学科融合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表,每周定期开设,每次至少1小时或以上,以保证其教学时间。而在真实情景的项目学习中,课程学习则须持续几周完成。例如,在担架救援的项目中,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救援的工具,从分析问题到设计方案实施解决,最后制作出各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担架并反复调试与运行,整个过程将持续4课时,以此保证课程的规范实施。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真正的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设计、解决问题等,都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参与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全过程中,积极的解决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此课程,学生不仅牢牢记住救援工具的制作、功能等,也将自身的操作、思维等能力锻炼。

2.3着力评价,探索教育特色新路径

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过程中,表现性评价是我们选用的主要评价方式,其路径覆盖了自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的全过程。以“春蚕养殖”主题活动的评价为例,自评的指标有:关于“蚕的生长过程”知识以及其中有趣的现象我了解了多少?我能主动通过读书、上网等方式自己搜集、整理不同类型的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吗?在养蚕的过程中,我能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变化现象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吗?我能积极参与活动,与伙伴们紧密合作吗?我饲养的蚕宝宝长得好吗?我向大家展示成果的时候态度大方并充满自信吗?我的分享形式多样并条理清晰吗?……围绕这一类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评价的等级。互评是在组内和组间进行的,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并明确评价的指标、评价的项目、评价资料的收集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等,通过阶段性的观察记录形成面向学生个体和面向合作小组的互评结果。学生渐渐学会接纳自我,欣赏他人,即能互相肯定也能坦诚建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表现等评价。只有采取此种评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获得成就感,形成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且,也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的改正。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依循课程开展的脉络,设置了起点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汇报等。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在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上的实际情况,而后设计表现性评价量表作为实践过程的指向和反馈,最后以展示或汇报的呈现成果。整个评价的过程中,诸如研究方案、活动任务单、活动记录、调查表、实验数据、活动体会等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监测尤为重要。课程是学校的灵魂。多年来,学校潜心“绿色教育”实践,以“课题——课程——课堂”共建为着力点,打造着特色发展的“永动机”。以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为“轴心”的特色资源开掘、课程结构优化以及课程内容丰实等行动既夯实了特色建设的土壤,涵养了特色文化的根基,又把握了“绿色教育”文化融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清晰脉络,使得学校特色建设有路可依,有迹可循。此外,如日本学者佐藤学所说,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作为工匠的教师是靠“模仿”与“修炼”学习的,而作为专家的教师是靠“反思”与“研究”学习的。以“课题进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尤其是校本课例研究,促使参训老师彼此交流与分享实践经验,并在专家的引领下,接触前瞻理论,提升课程能力。

3后记

活动课程范文篇2

一、语文活动课程原则探索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知识吸收、消化、输出、运用、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非是为了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运用、创造是个体的事情。所以,活动课程强调研究“什么样活动最能促进人的发展”。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自身。我想语文活动课程就应该致力于研究: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是主体的操作性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2.时间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过去,一些学校大多将活动课程,移到课内,纳入课表,把学生的自愿变为强制,把主动变为被动,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活动课程管理难于超越学科课程管理模式,封闭有余,开放不足。

有学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语文活动课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这必然导致学习语文不以45分钟课堂为限制了。

语文活动课程时间的安排应据其具体内容安排时间,有的内容一节课,有的内容一星期,有的内容可能要一个月甚至更长。如1999年放寒假时,我布置学生收集优秀春联,开学后我们进行整理、交流、评比,教师进行对联知识讲解,指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

空间上也是如此,有的要到工厂参观访问,有的要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要到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所以空间也是开放的之,活动课教学时空的设计应该注意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不同活动内容的特殊空间和环境应该延伸到适于在合适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使其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教材的本土化原则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是获得经验的手段,这必然要求活动课程设计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本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环境等与学生不着或多或少或紧密或松散的关系,这些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

搞语文活动课程离不开地方上一些机关企业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学生的一些经验与本土联系更加紧密,教材本土化,可以和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

4.学科渗透原则

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与其他学科较好的渗透存在两个方面限制:①时间限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②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但是这些限制在活动课程中都不存在。语文活动课程更是如此,它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艺术等密切相关,在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只有将许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一点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谋而合。因为学科渗透,有利于知识创新潜能的开发,学科的相互作用会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发生激烈的碰撞,进而达到学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语文活动课程目标拟定

活动课程目标与学科课程目标不同。我们很难将一次活动课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不同学生有着自我体验到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有显性的,也有某些隐性的。根据活动内容,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或整合多种活动方式,并不断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因此,同一项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针对这种情况,对语文活动课程,我提出这样两个总目标。

1.过程目标

所谓过程目标,就是指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意志,为完成活动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等。

2.期望目标

期望目标,就是教师在组织语文活动课时期望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方面所能达到的目标。

过程目标和期望目标的提出和建立,有利于教师摒弃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的陈旧观念,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兴趣与信心。因为在每一次的语文活动中教师看到的都是学生的进步、过程目标的逐渐达成。

三、语文活动课程设计

1.创设情境。情境指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情境可分自然情境和人为情境。例如,我曾组织学生参加南京梅花节这样一个语文活动,我就先为他们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简介”、“梅花节活动内容”、“梅花山风貌”、“如何品赏梅花”、“梅香似海嘉宾来”、“梅花节花絮”、“梅花节活动日程”、“‘节展经济’梅当先”、“南京梅花溯源”等。学生阅读了这些材料,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强,为后面的活动准备了必要的知识,学生内心有了强烈的参与欲望,这首先就为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当学生实地参加活动时,便对自然的、现实的情境有了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活动非常成功。学生的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活动任务精心选择自然情境和设计适宜的人为情境。

2.确定问题。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的主题,如“说梅唱梅抒心怀”;二是指活动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如“由新词语出现看社会发展”。问题是促进活动过程不断深化的关键因素,只有情境而无问题的活动不成其为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动性,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或教科书上的;二是开放性,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本身的限制条件少,因而结论一般不是惟一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学科课教学中的问题受限条件多,结论一般惟一,属结构型问题。如有的学生在看电视中发现许多广告很让人厌烦,一看就知道虚假成分较多,“喝了就是不感冒”,真有这第灵验,还要研制感冒药干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适时引导,及时组织了“优秀广告语收集、欣赏与创作”的活动,因为问题是主动的、是开放的,所以效果非常好。

3.激励思考。活动课教学中思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思考是事实所暗含的,而不是它所呈现的,因而它具有创造性,活动课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学生乐于思考,并且在思考的同时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知识和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感到惊讶,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杜威甚至认为,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就是思维的创造性带来的快乐。第二,由于思考具有独创性,因而观念是不能传递的,“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人已知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只是培养从“未知”到“已知”的因循者,而应培养从“未知”到“知”的创造者。因此活动课教学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观念,证实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这样,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

4.动手操作。一般地说,操作就是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操作的过程是指在教师实际问题,操作的过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充分自主活动的过程。操作有动作操作和智力操作两种,活动课中的操作多是动作操作。在活动课结构中,惟有动作操作最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因而它是活动课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具体操作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活动课中的操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况予以设计。如在“说梅唱梅抒心怀”活动中,操作方式就有采访、文艺创作、排练表演、调查研究、小论文写作等五种。

活动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城镇化;乡镇中学;德育活动课程

一、引言

城镇化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角度上看属于时展的必然进程,同时,城镇化也是评估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也能够反映社会组织与地区管理工作建设情况。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镇中学的发展情况分析

在工业化进程加快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内在城镇化的发展上从低水平逐渐发展为高水平,截至2016年,城镇居住人口由1.71亿人增长至将近8亿人,年均增长将近1.5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增速和村落的无节制开发,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大批量流入城市或者乡镇区域。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与落户,乡镇学生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增长规模持续扩大。部分乡镇地区虽然通过扩建学校、新建学校的方式缓解乡镇人口入学难等问题,这也造成一个现实情况,在课程教育的“班额”规模上,学生的人数较多,对于教育的质量保障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德育活动课程的教育而言,一方面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或者优化,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城镇化的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活动课程的开展模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

三、德育教育的相关概念

从不同角度对德育进行解释,可分为广义与狭义,前者主要强调目的性、计划性使相关人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等因素上加强相关性活动,具体有社会、社区、学校以及家庭德育教育等方面;后者在概念上特指学校方面的德育教育,该方面的教育主要通过相关人员根据社会或者阶级等方面因素,从相关目的出发以及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或者模式,使受教育人员能够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等项目上进行相关学习、实践等活动。中学阶段的教育在差异性的表现上主要因为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等方面原因导致,使得德育教育在内容的制定、教学流程的设置以及基础设施的应用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乡镇中学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经济建设水平以及相关高新技术的应用上,大部分相较于发达地区或者城市而言,应用水平与设施覆盖等情况皆存在一定不足,这也造成乡镇德育相关课程教育与活动的展开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在新时期教学理念、德育培养要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升德育课程以及相关活动制定的水平和开展质量。

四、乡镇学校与乡镇文化相互发展的意义

乡镇作为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地区语言文化、三观、风俗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在独特的人文环境中,乡镇学校与乡镇文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结合体,乡镇学校在建校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的宣扬上,较大程度受到地方文化、观念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两者的存在与发展,作为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在新时期的乡镇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乡镇文化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价值

乡镇文化属于区域活动人口的精神寄托与智慧产物,反映不同时期乡镇人口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从个人的思想教育与内在素养培育的角度上看,乡镇学生在人生理想、道德模范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乡镇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对于德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制定与实施模式,需要在活动内容建立初期深刻挖掘乡镇文化,确保德育活动的内容较为贴合乡镇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有助于文化认同感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乡镇文化在内涵与形式上主要包含历代成员的精神寄托、生活经验与思想文化特点,随着时间推移,文化中的精华慢慢沉淀,最终形成乡镇地区的独特文化特点。从德育课程的内容编制、指导思想选择以及文化观念教育等方面上看,通过乡镇文化的引入,能够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政治上的认同感,进而认同自身的乡镇地区文化,如乡镇地区文化中的爱国、爱乡、勤劳以及恪守信用等方面,对德育活动的内容引用与思想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乡镇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化个性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文化在核心形成与向外拓展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带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特色以及特定群体特点,其中,文化个性的形成也体现出较为显著的区域文化特色。乡镇文化在教育资源上,拥有较多自然属性的教育资源与区域历史资源,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乡镇文化所表现出的显著个性与地方特色,能够在德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文化个性,使学生能够从正确的视角上认识乡镇文化的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好的德育教育。

五、德育活动课程的含义与特性

德育活动课程主要结合课程理论对班会课程、升旗仪式以及相关实践课程等,将多种课程活动通过整合的方式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在构成的课程类型中,其在德育活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通过内在调和的形式,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与培育对象实施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从实施的目的上看,德育活动内容制定与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或者区域环境出发,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将德育教育进行碎片化的整合,通过明确的活动主题开展,使学生在活动课程的参与上,能够把握德育活动的主题内容与思想核心,从而个人的素养培育与品格树立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引导。文章在德育活动课程的选取上,一方面根据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对实际学情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另一方面根据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与主题实践活动三种形式的课程特点,制定德育活动课程的主要形式。

六、德育活动课程的标准制定与开展

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以及主题实践活动在标准制定与实践开展过程中,为保障三者可以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首先需要从顶层开始相应的设计,使其在实施上能够具有统一的标准。

(一)重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

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上概念较为宽泛,文章主要论述“志向(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情感(亲情、爱国情、师生情、同学情、审美情)、思维以及善(善行、善学、善心)”等方面。1.在志向方面的德育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城镇化的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志向方面的建立上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含义。城镇化的发展使部分农村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好的教育体系,在思想与事物的认知上,形成正确的态度或者思想观念,通过树立志向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有担当的教育理念中,正确认识政治思想、道德思想以及生活理想等。2.政治理想的含义为,社会公众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该方面的德育活动课程实施,主要面向学生的爱国、敬党以及爱民等方面,引导学生在政治立场的认知上,能够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确认。道德理想的德育活动主要面向学生的品格教育,主要表现为道德标准与思想境界方面的培育。在城镇化背景下,部分地区的城镇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以往获得了较大提升。在新时期的道德理想培育背景下,需要在家庭道德、学校规则以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育活动,确保德育教育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能够实现调和,使学生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3.情感在当前的道德培育活动中,主要从爱国情、师生情、同学情、审美情以及亲情等方面进行培育,使学生在相关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能够认识自爱、亲情、友情、同学情以及爱国情等方面的含义与意义。在该方面的培育活动课程中,一方面需要在内容上进行专项制定,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或者相关理论阐述等,形成情感方面的感知能力、评价能力以及感悟能力。4.“善”方面的德育教育活动课程主要面向学生的个人实践,在“善”方面的学习与实践中,需要从创新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学生自身能够在实践的学习、感悟上,理解善心、善行以及善学的含义与实践方向。

七、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展思路

(一)主题升旗仪式

在该方面的德育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借助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使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能够正确认识该项德育活动的开展意义。对此,需要在升旗仪式的讲话中对内容进行具体的目标制定,确保该方面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同时结合当下城镇化发展的社会需求,使学生在认识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能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形成认同感,从而在实际的活动中能够准确实施。

(二)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具有较好的专项性与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在小型的德育主题上进行情感、品德与“善”等方面的思考。城镇化背景下的乡镇中学,在班级方面的建设可适当投入相应的设备建设,一方面帮助教师更好展开德育活动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通过硬件设备的形式投入于德育实践活动中。此外,在班会内容的制定上,需要保持一定知识高度,使学生能够在现有阶段上认识自身的学习任务与发展目标,由此实现知与行的合一。

(三)主题实践活动

该方面内容主要包含学校方面组织的活动(热心助民活动和敬老活动等),另一方面还包括家庭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上,除了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观念以外,还需在实践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向其阐释个人德育观念与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由此在观念与个人行为等方面形成正确的标杆。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及其中学德育活动的实践活动开展背景下,一方面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实际,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德育培育及其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与教育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形式下,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道德品质以及个人修养等。

参考文献:

[1]黄艳平.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存阅刊,2018:24.

[2]曹健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贤文化培育与乡村治理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15-16.

[3]王斯莹,朱桂萍,李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面临的挑战[J].理论观察,2018:125-127.

活动课程范文篇4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课程化

小学大课间活动设计课程化,是对课间活动的规范管理,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运动形式,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由于学业压力等因素的客观存在,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成为我们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大课间是比较集中的活动时间,如果能够成功引入一些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尽情释放天性,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和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协调,对课间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使其成为运动课程,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一、整合活动资源,创建大课间的课程化环境

大课间活动课程化,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学情,进行整合优化工作。首先,学校的条件资源需要科学整合处理。由于班级众多,学校的运动场地有限,且运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不同对场地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学生展开集体活动不仅需要统筹安排,还需要教师与学校协调、考量。其次,活动器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如毽子、羽毛球、乒乓球、沙袋、呼啦圈等简单的运动器具,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再次,学校领导思想工作要做到位。只有学校全力支持,大课间活动课程化才有可能实施。大课间活动课程整合后,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都需要及时到位,具体负责课程的执行。另外,做好广泛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大课间是学生的时间,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活动自由,而应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选项。学生了解了教师的用心并产生兴趣后,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个课程。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动性和主动性,教师还需要对环境进行针对性设计,如运动器材的放置、活动课程的介绍等,以激发学生运动的欲望。

二、优化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大课间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科学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运动特点,设计合理、恰当的活动。由于小学生大多比较喜欢趣味性游戏和竞赛,教师在运动形式选择时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在内容选择时,教师可综合借鉴多种活动形式资源信息,如民间、传统、现代等多种风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等传统游戏,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速跑等现代游戏运动,则比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开展更具个性特色的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对抗性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请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体育教师参与,这样既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运动进行管理,又能使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大课间活动课程化,需要体现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和观照性,做出学期的统一计划,如什么时间做什么活动要做到早预设,让学生有充裕的准备时间。如练习呼啦圈,学生不能每天都带着呼啦圈来上课,需要规定训练的时间。同时,不同的年级也要有差异性设计,以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阳光体育旨在给学生带来运动的快乐,教师要根据这个原则展开课程建设,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运动锻炼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构建管理机制,提升课间的课程品质

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课程规划,更要做好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大课间活动不仅是体育教师独立操作的事情,班主任、科任教师也要积极配合,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体育教师是重要角色,需要发挥关键的作用,对大课间的活动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设计,更要与班主任密切沟通,甚至听取班主任的建议和安排,这样才能确保大课间活动课程的顺利执行。一般大多数体育教师同时管理几个班级,而大课间大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体育教师不可能同时负责几个班级的活动开展,需要班主任亲自展开组织管理。如组织年级羽毛球竞赛,体育教师要安排好比赛对手、比赛时间、比赛场地、比赛裁判等,而班主任需要组织学生参赛、观看,还要负责学生的安全,学校领导则要进行协调,确保竞赛的顺利展开。另外,大课间时间有限,如果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浪费了活动机会。而且,大课间活动课程化,其组织管理是关键,学生活动是不是充分、调节作用是不是明显等,与组织管理有直接关系。在组织管理中,安全问题是最不可忽视的因素,小学生安全意识比较欠缺,教师需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对学生也要普及安全知识,只有在安全前提下进行的活动才是最成功的活动。

活动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根据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基于学生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开展与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对知识综合应用,从而体现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项目学习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的学习模式,其要求学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通过劳动、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使学生能够接触各个学科领域,深刻理解概念,并认识到各个学科之间如何建立起联系,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或工作技能。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能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室内学习走向室外学习,并不断进步与成长。

一、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其可突出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成果。通过围绕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配每个组员的具体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活动课程中。例如开展行动计划(数据调查、材料收集)、形成活动结果(以报告、表演等形式呈现)。因作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被有效调动,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程度更高,课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而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高效合作而获得理想的探究成果,进而获得对活动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还能为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旧课本的处理与再用”,在开展该活动课程前教师可引导小组调查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如何处理旧课本,小组成员可根据年级分配调查任务;其次将处理方式有哪一种、分别有多少学生采用哪种方法等问题制定成调查表格,并计算出每种方法的人数与概率;最后再让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发表调查感想或演绎汇报活动收获。

二、确立项目主题

综合实践课程项目主题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并非依靠以往的教学观念进行判断。首先,在选择主题准备中,应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目标,选择的主体需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其次,实践活动中需要重视情境融合,对此教师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应考虑现实中的利用资源,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落实项目活动。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近的课程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学习“春节知多少”这一课程时,教师以春节元素作为项目的主题,让学生在网上或实际生活中收集象征春节的事物,在丰富、明确的活动主题中,学生对探究活动产生清晰的思路,并积极地投入实践活动中,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高速收集材料,将收集的材料描述其与春节的故事,进而完成“春节的故事”主题活动。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衡量活动主题的范围,使实践活动与教学目标高度融合,让学生完成了对课程主题的形象生动的认识体验过程。

三、制定活动方案

项目学习是要根据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时间流程,使实践活动具有连贯性,而且还可让学生在活动时间中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并保证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完成活动任务,充分掌握学习内容。以“爱在重阳”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爷爷或奶奶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其次,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重阳节与老人有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书籍,教师可提供网址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浏览重阳节敬老的习俗,并将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随访调查当地社区老人的生活状况,并指导学生分组调查、访问、参观等,小组之间交流反思,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根据制定的活动方案有条不紊地实施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在实施活动前制定项目活动方案,可保证活动可行性,使活动计划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此外,在制定方案过程中有利于教师选择贴切教学目标的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落实项目活动

落实项目活动并非是死板按照计划方案逐渐落实,而是根据学生活动的进行而不断深入。教师还要结合实际经验分析活动的计划,其中包含探究目的、主要任务与步骤。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在收集资料后解决不同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以“爱在重阳”为例,通过制定上述的活动方案后,将活动步骤一一落实,学生通过实践后,在双休日与爷爷、奶奶互换身份,感受老人的生活,真切体会到老人的辛苦,从而使学生在重阳节期间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此外,学生通过调查和亲身体验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并在社会中进行宣传和报道,呼吁广大群众增强尊老意识,爱护与关心老人,给予老人多一点陪伴。如此一来,才可实现项目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落实目的,综合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五、优化活动实施

传统的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与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均是从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但是两者引导体验的过程却具有差异性。传统教学大多数是基于课本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缺乏新颖性,而且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项目学习在知识点基础上优化活动实施,主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身心于实践活动中,有助于教师顺利展开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材料寻找答案,同时在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创新,有助于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开展“包春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方制作的春卷图片或视频,通过直观丰富形象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学习主题“包春卷”产生强烈兴趣,甚至想迫不及待动手学习。其次,学生利用手边课本或电子化设备搜索包春卷的方法,还访问身边的长辈、有经验的餐厅师傅关于春卷不同做法,在网上收集不同造型的春卷制作方法。最后,教师在劳技室中为学生举办“包春卷大比拼”比赛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提交活动报告。

通过优化活动实施,学生有效探究,积极参与,体验劳动的快乐,养成自给自足的劳动观念,形成劳动技能,并将其服务家人。六、成果展示与评价成果展示不仅仅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过程。学生可以展现一幅画、一段表演、一篇文章、一个模型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展示成果,赞扬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对于存在不足或失误的学生,也不要给予否定,而是耐心引导,保护学生自尊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活动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建设;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重视学生亲历体验,创造思考以及实践能力的经验性课程,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被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很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目前,一些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受自身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场地不足等因素限制,教学质量相对偏低,进而导致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实践,既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未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场馆课程资源与开发是一个崭新的教育领域,其可以为学校提供多种场馆课程资源,在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实践中也要合理地进行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而能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场馆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场馆主要是指面向大众开放且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机构,既涵盖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生态园、综合实践基地等具有封闭结构的场所,也包括公园、历史遗址、自然保护区等露天开放场所。场馆课程则是以场馆课程资源为基础,以场馆自身特色为载体,强调学生在场馆环境中通过与物、环境以及他人进行互动活动而获得直接的体验与技能等的一种经验性课程,其可以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获取能力,并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场馆课程的特点主要有情境性、主体性、主题性、互动性、生成性、经验性以及开放性等本质特点。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场馆课程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场馆课程的诸多特点为学生提供主题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并在打破传统封闭式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综合性知识场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提供了更多保障。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仍呈现严重的书本化倾向,且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脱节问题,与时展所要求的基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同样存在脱节现象。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时展所需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质疑能力与创新意识必须得到有效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未来人们的生活将完全处于智能互联网的应用与控制中,这也必将对学生未来生活、学习造成全新的冲击和影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均应基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可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更多的保障,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实践性学习、体验过程中获取更多知识、技能与经验,为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奠定基础,最终也能为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场馆课程化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场馆课程开发原则,为场馆课程开发奠定基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明确课程开发目标,积极与场馆进行多元化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场馆课程资源。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原则。课程标准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开发的基础,且要遵循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原则。即,场馆课程的内容设计必须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保障场馆课程与课程标准衔接,并在确保与学校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与场馆现有条件、资源等吻合,最大限度地确保场馆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质量奠定基础。第二,与学习需求相结合原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学习或实践需求相结合,进而才能在保证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与实践兴趣、学习行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质量,发挥场馆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经验的内化奠定基础。另外,在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学校、场馆均要进行针对学生学习或实践需求的调研,为学生开发更符合其学习需求的场馆课程,进而才能使场馆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开发多元化场馆课程,提高场馆课程开发质量

场馆课程的开发是馆校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相互配合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小学必须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学需求、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多元化场馆课程的开发,进而才能真正提高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质量。由于,在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主体,如场馆、学校或第三方机构等。因此,在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生态化的馆校合作机制,进而才能在彼此的配合、协调过程中完成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实现场馆与学校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生态化、多元化,以此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以图书馆为例,学校与图书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时,可以与本市(或本区)现有的图书馆合作,为学生开发设计图书应用及其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即与图书馆合作共同开发相关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就各类图书的借阅应用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就各类图书的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评估等。图书馆可以在学生的整体实践活动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关的借阅数据、图书种类等;学校可以进行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教学、规划与指导等,进而才能真正提高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质量。

(三)高效整合场馆课程资源,促进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

小学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必须与场馆共同进行场馆课程资源的高效整合工作,并实现场馆课程开发的主题化、人文化、实践化,以此提高场馆课程资源应用效率。以常州市新北区田妈妈生态园为例,在与田妈妈生态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建设时,学校与田妈妈生态园共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如以亲近自然、成长体验、社会实践为主题等进行场馆课程开发。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如学校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资源优势,田妈妈生态园则要充分发挥自身园艺师、培训师的讲解与接待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使学生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对相关主题(如花趣、果趣、塘趣主题)加强认知与理解,能够在田妈妈生态园中进行绣球花、火龙果种植实践,在充分发挥田妈妈生态园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学校师资优势,为提高整合场馆课程开发、实践应用质量提供了保障。

四、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学校必须从本市丰富的场馆资源中合理筛选,以选出更加符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场馆,并在明确场馆课程开发原则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发出多元化的场馆课程,并通过高效整合场馆课程资源等途径为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另外,学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或是场馆现有资源等为学生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现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惠娟.关于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02).

[2]冯京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场馆建设[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5(06).

[3]杨帆,岳莹.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初探[J].天津教育,2018(01).

[4]王牧华,付积.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8(04).

活动课程范文篇7

一、活动准备阶段:注重学生体验和情境创设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科学选题。学习是情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把学生置于真实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自我生活世界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生活成为学习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学习的场域,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就得到进一步升华。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学习和探究的课题,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和感悟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基于真实的体验提出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发现问题。例如,为了做好“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这一研究活动主题,教师创设了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活动一,实地参观。通过参观学校食堂、观摩食材的加工过程,学生了解到每天的饭菜加工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垃圾,学生用餐后也会有不少的剩菜剩饭等餐厨垃圾。活动二,实践体验。每个学生用一个塑料袋收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教室垃圾,一周结束后,对每个人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和计算,计算全班同学在一周时间内产生的教室垃圾总量。活动三,角色扮演。扮演学校和社区的清洁工人,调查学校和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体验垃圾回收和分类的过程。活动四,阅读体验。阅读有关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文章、新闻事件,观看与垃圾主题有关的电影、纪录片。在上述体验活动中,学生要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发现的问题,收集问题相关背景资料,进行背景分析。三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丰富的情境体验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产生兴趣或认知冲突,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头脑风暴确定要探究的课题。确定的课题要深刻,要彰显课程的特征,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问题越具体,范围越聚焦,研究活动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加强技术指导,优化设计方案。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展开讨论,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设计活动方案,确保探究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基本环节包括主题分解、组建小组、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小组内讨论分工明确下一步活动内容等。

二、活动实施阶段:注重问题解决和方法指导

一是注重真实问题解决,为学生提供方法支持。完成活动方案后,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学生需要根据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包括实验探究、调查取证、活动记录、模型设计制作等,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即面对实际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获取此类问题解决的经验。重点是保证全员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实施“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研究”时,学生设计让水火箭飞起来的方案包括三种:在瓶身上开孔打气、在瓶子底部开孔打气、在瓶盖上开孔打气。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在瓶身和瓶底开孔打气很难保证瓶体的气密性,导致发射失败。在尝试瓶盖开孔打气的方案时,由于瓶盖与瓶口的螺纹设计问题使得瓶盖无法冲出而导致失败。在遭遇失败后,学生主动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重新审视原方案并作出修改和调整。二是督促调控引导,及时提供帮助。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其开展需要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观,仅仅依靠学校资源往往很难实现课程的深度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探究的主题,整合学校、基地、社区、场馆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活动的实施提供积极支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放性和探究任务的挑战性,在实践探索阶段,学生设计的方案往往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失败的经验来优化和修改之前的方案。教师需要根据探究的内容、遭遇的问题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构建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教师要有选择地指导小组活动的重难点问题解决,提供必要的支撑。

三、活动总结阶段:注重成果表达和系统反思

活动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一、前言

生物课堂是第一课堂,而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对第一课堂的丰富和完善,主要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挖掘教材,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参观调查、采集制作模型、栽培养殖、生产实践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最终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案例及研究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学校以初一、初二学生为主,开展了一系列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活动过程中践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案例一:探索旋涡的奥秘(四川省科技创新一等奖)1.活动生成聪明好学的陈同学在洗澡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洗澡水快速地流进下水道时,都会形成一个小漩涡,而且这个漩涡总是顺时针方向;回到学校,在学校教学楼盥洗间的洗手水槽里进行观察,却发现漩涡有顺时针的,也有逆时针的,她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漩涡的旋转方向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水流下的时候都会产生漩涡吗?陈同学最后决定将这一系列问题带到我们的实践活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解决。2.活动过程(1)观察体验首先,同学们一起在学校教学楼盥洗间开始了观察。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各不相同,有顺时针的,也有逆时针的,这更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2)收集资料同学们利用电脑在网上搜索,看有些什么样的解释,发现解释各有不同。有的认为漩涡的形成和地球自转有关系,且南北方向漩涡有所不同,即北逆南顺;有的也从物理学的角度对漩涡的形成给予了一些解释;另外有的认为漩涡的形成其实和地球自转是没有关系的。同学们在网上找到了两段视频,是用相同方法分别在厄瓜多尔和乌干达两个赤笃行绿色教育之路道地区做的实验:在南北半球和赤道的一个不大的容器中注入水,待水完全静止后放水,观察漩涡的有无及漩涡产生的方向,而结果却截然不同。同学们还找到了一段关于推翻北逆南顺这种说法的科普栏目视频,该视频认为洗脸盆内所产生的漩涡和科氏力是没有关系的。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观察到的漩涡,旋转方向都是一样的吗?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的呢?我们观察到的漩涡和地球自转有关吗?和南北半球所处位置有关吗?网上提到科氏力是漩涡形成的主要因素,可是我们观察到的漩涡有时是顺时针,有时是逆时针的,难道伟大的科学家所提出的科氏力有错误吗?还是科氏力对于漩涡的形成影响太小以至于漩涡的形成与科氏力根本毫无关系?大家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利用实验来揭开旋涡的这一奥秘。(3)实验设计、实施及现象同学们的实验设计主要是从水槽内壁结构、水槽漏水开口方向和初始水流产生的旋转动力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设计实验的。为了精确观察出漩涡的方向,同学们决定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滴点红墨水,以便于明显观察实验现象。为了尽量减少开启出水口时外界震动的影响,选择细竹签来开启出水口。(4)得出结论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平时在洗脸水槽、菜盆、浴缸里所观察到的漩涡,应该和我们放水时给予的一个初始动力有关,而与出水口形状、开口方向以及容器内壁形状无关。(5)再次质疑并释疑从我们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漩涡的产生既然只和初始旋转动力有关,那为什么又有“北逆南顺”的说法呢?为什么科氏力原理和地理学上的解释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漩涡产生呢?是我们的实验错了还是科学家的结论有错呢?我们在河流、海洋里看到的漩涡和我们在洗脸水槽里看到的漩涡形成原理一样吗?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请教了地理老师和物理老师,听了老师的解释同学们终于弄清了原因。3.效果及反思本次活动完全是同学们自发产生课题,自主设计活动过程,通过分工合作而完成的一次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同学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有的进行实验的设计、实施,有的进行质疑及向老师求助。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为主体,从生活中的观察质疑出发,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了学生感性认识上的疑问,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维、探究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他们收益很多,纷纷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最后把整个活动过程形成文字材料参加了第28届科技创新大赛,并荣获四川省一等奖。这不仅是对此次活动成果的肯定,更勉励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思考、质疑、探究。案例二:探究吸水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活动生成生活中,妇女用品、婴儿尿不湿等用品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一种叫吸水因子的物质。这些物品的大量使用,使用后的废弃物也并未通过特殊处理就进入了大自然中,那么吸水因子的大量使用对环境是否会造成污染?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孩子们质疑:吸水因子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吸水因子到底是什么?2.活动过程(1)查阅资料吸水因子是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Polymer,SAP),是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特高,通过丙烯酸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聚合物→高保水量,高负荷下吸收量的平衡,所吸水分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它能吸收比自身重几百至几千倍的水,吸水后即成凝胶状,即使加压也很难挤出水来。于是我们决定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做一次探究。(2)初探阶段实验材料:吸水因子、水杯、清水、纸巾、黄豆种子、玉米种子实验过程:①将适量的吸水因子和纸巾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②分别加入适量的清水;③在两个杯子中分别放入几粒黄豆种子和玉米种子;④观察记录。(备注:实时补充适当的水分)(3)探究升级再次质疑:既然吸水因子是无毒无害的物质,那么对种子的萌发就不应该有影响,但为什么会出现吸水因子里的种子不萌发或萌发很少的情况呢?难道吸水因子中有什么物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准备重新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再次实验,看看结果如何。学生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虽然黄豆和玉米的萌发时间略有不同,但从萌发种子的总数来说,“纸巾+清水”和“吸水因子+清水”两个环境中的种子萌发总数是差不多的,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显然两次实验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决定好好分析一下,一探究竟!(4)分析解决矛盾于是同学们仔细观察了两次实验的材料,进行了萌发情况比较,发现两次实验的主要区别是器皿的不同,第一次用的是矿泉水瓶,第二次用的是培养皿。仔细观察,矿泉水瓶中有吸水因子的组,大多种子都陷入了吸水因子中,且陷入其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个别浮在吸水因子表面的种子却萌发了。根据生物课上所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分析可得:处于下部的种子缺乏空气,处于上部的种子能保证水分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足的空气,因此,杯子里面吸水因子中种子萌发情况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的缺乏引起的。(5)得出结论综合前后两次实验可得:吸水因子对种子的萌发是不会有影响的。(6)探究延伸同学们又提出:那吸水因子对萌发后的植株发育有没有影响呢?怎样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呢?为此,我们请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教授蔡同建老师,蔡老师说:分析某种物质的毒性,要考虑其在环境中是否降解。如果降解,一般不会导致持久毒性。如果要看对人体的伤害,比如这里的吸水因子,可以比较分别使用卫生纸以及使用含吸水因子的尿不湿的皮肤情况,但是由于涉及伦理问题,难以实现。在分组方面,还可涉及单纯清水组,或者塑料薄膜组。建议同学们可以考虑所涉及材料的成分以及是否能够在自然界中降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3.效果及反思本课题来源于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并和课堂上刚刚学到的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知识点相结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将所学到的探究方法应用于自己想要探究的疑问中,很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接触探究实验的时间不长,对探究过程中变量的控制还不能达到十分准确,例如吸水因子中水量的控制、种子质量的选择等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案例三:蓝天救援队急救培训1.活动生成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大的比如火灾、地震、洪水,小的比如电梯失灵、拥挤踩踏、老人晕倒、同学摔伤、车祸等,当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作为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呢?这是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也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自救,在保证自救的同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才鼓励中小学生去帮助他人。然而帮助应该是有效的帮助才值得提倡,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急救技能、自救方法呢?于是我们准备给学生做一堂专门的急救知识培训课,怎样才能做得更专业一点呢?我们想到了全国有名笃行绿色教育之路的民间专业并且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蓝天救援队,并邀请蓝天救援队的专业培训老师来到了学校,给孩子们讲解急救知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做了一堂专业的急救培训课。2.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中,培训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的正确处理方法,比如火灾、电梯失控、地震、拥挤踩踏等。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紧急情况,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知识讲解过后,培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伤口包扎用的绷带等材料,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学习伤口的包扎技巧。这下可不得了,孩子们的激情可是高涨了,非常积极、认真,一个一个手还挺巧。老师对他们的包扎技术给予了肯定,并对包扎得好的同学进行了奖励,奖给了蓝天救援队的纪念钥匙扣。3.效果及反思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该课题是基于学生生活中遇到及新闻报道中经常听到的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如果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呢?这是很多同学心中的疑问。对于孩子们而言,大多都心怀爱心,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如何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给他们提供有用的实践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收获很大,很好地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孩子们实践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三、研究结论及反思

活动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科技活动教学程序构建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中小学科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科技活动实施过程基本处于碎片化和随意化的状态,表现在科技活动的教学上基本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以科技活动的教学模式代替教学设计,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实施流程,大部分教师没有教学设计,其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指导和没有将科技活动课程化。

1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的区别

科技活动的教学模式是整个科技活动项目实施的要素构成的环节或阶段,教学程序则是指具体的一堂课的教学步骤。我国传统的学科课程中教学通常采用的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如在科学课程中经常采用的科学探究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其中包括7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课堂教学程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是一节课的教学的流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显然有区别。

2科技活动教学模式分析

中小学教师在科技活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弄清楚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之间的区别,普遍将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程序,进而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序化。由于科技活动教学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不同,故传统的凯洛夫课堂教学程序不太适用,必须根据科技活动的特点从课程的角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程序。基于此,有必要分析科技活动实施的教学模式。科技活动的实施从教学模式上看主要有2类:一是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克伯屈在20世纪初首次提出的,项目式学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项目选题)、制定方案(项目设计)、解决问题(项目实施)、评价交流(项目展示)4个环节[1];二是基于6E课程模式,STEM课程是指将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融为一体的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于真实问题[2]。随着STEM课程的兴起,美国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学会于2014年提出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3]是近年来广受推崇的以工程设计为主轴的课程设计模式,其中包含6个阶段,即参与(Engag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工程(Engineer)、深化(Enrich)、评价(Evaluate)。6E模式以2005年美国BSCS(BiologicalSciencesCurriculumStudy)开发的5E模式为基础,为了更好地呈现“设计”的理念加入了“工程”这一模块,让学生在课程中可以真正像工程师一样参与设计和制作。这表明上述2种类型主要是科技活动实施的教学模式,并非是课堂教学设计程序。

3科技活动课程教学程序构建

中小学科技活动要从碎片化走向常态化就必须使科技活动课程化,即有一套科学的程序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中小学科技活动从形式上看主要分为科学探究类、设计制作类、调查报告类等,这几种类型应按照课堂教学的要素统一以一定的程序进行设计,以便教师操作。在借鉴上述2种模式的基础上,按照课堂教学的要素要求构建了六步骤课堂教学设计程序,即做好课程准备、讲解课程任务、演示操作流程、指导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评价活动效果,这一阶梯上升式的科技活动课程设计是科技活动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旨在指导不同学校按照统一程序实施教学,其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3.1做好课程准备

①确定科技活动课程的目标。②完成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多少课时)。③准备需要的工具、场地和材料等。

3.2讲解课程任务

①对科技活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等内容进行概括介绍,让学生明晰“做什么”。②通过动手动脑、头脑风暴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让学生明确“怎样做”。③提供课程需要的必要资源、技术和动作示范等,帮助学生熟悉科技产品制作过程。

3.3演示操作流程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根据课程任务进行初步试验,熟悉工具或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流程的关键步骤。

3.4指导活动过程

为学生创造真实情境,观察、指导、保障学生安全,指导学生完成科技活动制作(创作)过程,进而指导学生制作出符合标准的作品。

3.5展示活动成果

描述产品的制作过程,展示制作的产品,反思不足,创新产品。

3.6评价活动效果

通过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等方法对学生科技活动产品及其整个科技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促进科技活动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4操作案例

本研究以初中学生为对象,通过课堂教学讲解让学生掌握乐器的原理与使用,并让其制作属于自己的乐器,具体的教学程序如表1所示。

5实施效果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4年建区以来聚集了近5万家企业,其中包括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着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区中小学实施科技活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此,以这样一个流程为框架和标准,我们联合了区内8家科技型企业,让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学校老师共同组成了企业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开发了10种科技活动课程,包括低碳环保、创意设计、手工制作、农业育种等。通过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规范了教师在科技活动课程中的实施流程,得到了本区域一线教师的认可,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让中小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有了一定的抓手,使得科技教育活动课程能够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具有了一定的教学程序以保证教学效果,进而提高了科技活动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岩,赵健如,王颖,等.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流程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9):84-86.

[2]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13-21.

活动课程范文篇10

一、"活动课程":"活"而"动"的教材建树

三年制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活动"开源活流,在国颁语文教科书中,成了课程结构的一块,这在语文教材建设史上,是一大创举。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正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确有多种课外活动,但处于"课外"、"业余"地位,不是作为学科服务的体脑调节课安排,就是当作学科的"附加"、课堂的"延伸"。其名不正,非为课程"一体",视为份外。现在,"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以新的课程观念,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活动课程"被纳入课程轨道,这一"地位"和"名份",就刷新了旧有课程观念,名正则言顺,为全面实施"活动课程"提供了上方宝剑。

2.开源。生活是语文教学及学习的鲜活源头。语文教学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就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有着"滚动效应"。只有开其源,才能活其流。例如,初一册"语文活动"--"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就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的书生气,把学生整体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村口街头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还幅射到"有关部门",波及到有关方面。课内,课外结合,课内练功底,活动出效益、正时风,这种"正字"活动所敷演出的内容、层面及效应,所显现的活力和后劲等,是和以往那种单纯的纠正错别字练习不可同日而语的。

3.活流。语文教学,说到底"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1]学生把教师的"教",内化为知识与智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2]"语文活动"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参与性,就是学生强劲的内化力的诱发剂。我们看到,学生们在一次次"语文活动"中所释放的活力,往往为教师始料不足。因为初中生在好动、好胜心理驱动下,对每次活动兴味盎然,竭力投入,又人人参与并评判,虽有高低,但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是公开的,活动着的,显得平易公正,劣者不馁,胜者也为多数认可,乐于容纳与借鉴。活动对班级整体智能的促进,更是显而易见的。常常为"满堂灌"、"一言堂"所不可比。群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相互比照,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探索力"、"凝聚力"等,许多老师为之喜出望外,惊叹不已。

二、"活动课程":"活"而"动"的教改昭示

昭示一: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初中阶段,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与学科课程相比,对"活动课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更强,更乐于投入。但初中生的参与有个由浅层次向深层次递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执教者根据"活动课程"的安排,精心培育和多方引导。在"语文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活动全过程的主人。要通过民主方式,充分吸取学生的意见,筹备好全期的"语文活动";或民主推荐,或"毛遂自荐",集中学生多数人的意向,确定每次活动的"主持人",避免班干部"包揽天下";活动中的"主持人",自然多是班上的"能人"、活动积极分子。由"主持人"按课程要求,进行筹办,确定主要节目,安排好程序,商定评优办法、奖励范围等。老师则当好"教练"、"业务指导",适当协调。学生是活动全过程中的"主角",是主人。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全面进入"角色",这也是我们推动语文教改的首要因素之一。在活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审视自我发展轨迹,个性物质的驰骋神往,他们的素质提高也就同时达到我们企盼长久的境地。

昭示二:优化活动中竞赛情境

语文活动,学生的全员参与是首位。创设良好的竞赛情境,以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性格特征和自我特长,是活动的价值所在。初中语文1~6册编有24次"语文活动",大多数活动都有评比、展示优秀作品、给奖等活动程序和内容。"评优"这一环节运作适当,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激励和影响。如上所言,活动中的"评优"、给奖,都是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进行,透明度大,客观、公正。可以适当提高"优秀"类次,扩大鼓励面,奖励的项目增设,因班、因活动而宣,适当加多一点,面扩大一点,如"进步奖"、"组织奖"、"积极分子奖"等,以此激励中间层,促进差生的转化和投入,达到班级整体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还可加大活动的开放性,向有关报纸、杂志推荐优秀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亲临指导,与有关单位、兄弟班级"联姻",取长补短,给活动添彩加色。例如,有个初二班,在开展"推荐好文章"活动中,5位"主持人"(兼评委),认为出自班上的那些真情之作,也是中学层面的"好文章"。他们从近两年班"优秀作品"中遴选出作品,请老师指点,由原作者再修改,向校外推荐精品,结果,功夫不负苦心人,其中9篇地市以上获奖,全班为之大震。由于尝到了甜头,他们准备初三毕业前,还编个"集子",作为"同窗"三年的永久留念。

昭示三:增强学生的语言活动及其表达能力

语文活动的依归,在于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主体的实践和内省。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勇于实践。最近,张志公先生在一次"语文教材改革研讨会"上谈到:"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依归,这是语文课的本业。"注[3]这种一鼎而三的语文教学观,说得鞭辟入里,沉稳独到。语文实践环节,种类甚多涉及面广。珍惜义务制语文教材所提供的良好机遇,以"指令性"的"活动"为轴心,带动其它语文实践活动,有计划的高效运转。就是活动课程,也不能千篇一律,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因班、因时制宜,组织一些小型、灵活、多样的"热身"的活动,多练功底,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驾驭活动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从初一开始,组织"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侧重讲故事或见闻,事先做些准备,按座次轮流上台,随后评议、计分。开展常规性的硬笔书法、周记、日记、读书笔记、朗诵、讲故事等比赛活动,到初二、初三,开展自编、自演课本剧活动,让学生参与单元、期中、期末复习、测试的评改试卷工作,把学生编成小组,分组设计复习提纲、测试题,并让学生去评卷、分析。

实践表明,这类语文活动愈活泼、多样、持之以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愈强化,愈坚固,活动展开的层次就愈深,影响也愈大,运用语言、组织活动的各种能力,也必将与日俱增。

三、"活动课程":"活"而"动"的运作动力"活动课程",广大教师接触才二、三年,如何运作还有个过程。要求大家一下子动得自如,不合实际。当前,寻求和维系丰沛的运作动力,则刻不容缓。

一是,加大"活动课程"教育空间及其多功能的开发。

先说加大"活动课程"教育空间。把每次"语文活动"当作一面大镜子,不拘一格,广泛地联实际,紧贴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跃的富有情趣的中学生,不用简单的活动形式消磨学生的美好时光,更不能"应付差事",走过场。例如,初3册"语文活动"--课本剧演出,这本有相当大的难度。有的老师将此活动与影视生活中的"小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模拟:大胆地设想一个情节,分几个角色,设计一套对话,再适当加一点舞台提示,构成一幕剧。因为影视生活广阔,可供联想的"小品"甚多,这么一引发,学生兴趣陡生,一个个取材实际生活或教材的剧本构想出事了。如《阿Q经理》、《打工妹--喜儿》等,色彩纷呈。后经演出,当场评分,把大家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活动前部分师生的这种、那种畏难情绪,随之得以消除。可见,大家真正动作起来了,洞开了局面,活动课就有了生气,有了路子。

再说"活动课程"的多功能开发。现在,不能再习惯性受那种"语文课就是基础工具课"的窄小思想观念的支配,滞留在对以往那种"知识点"上肢解文章,排出一套套习题,全力备"考",以致架空内容的教法上,那将使语言形式失去灵气和光彩,文章中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几尽泯灭。1994年广东省高考,其中写作题的抽样统计,以足说明那种单一分析的应试教学,功能单一,思想性失落。据统计,高考语文写作题《尝试》占50分,全省平均为29.7分,其中内容、语言、结构、书写的得分率,分别为51.39%、60%、60%、69%。内容项不仅得分低,而且多是写:学骑单车、走路、谈话、煮菜、洗衣,甚至学谈恋爱,学做小偷等,不一而足,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反差太大,思想肤浅、轻浮、鄙俗,令人瞠目结舌。无怪乎作者"大声疾呼:语文的思想性"注[4],呼唤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性质观进行反思。的确,语文教育要定准"位"。这个"位"应定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5]。语文教学要变语言形式应试教学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国家教委新近审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突出了语文工具的个性特征--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首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6],这就为语文教育作了权威性的新界定。由此,语文课程,无论学科或活动部分的教学,都要有中国特色,要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坚持汉语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活动的开展,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有机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实现其多功能和高效益。自然,语文教育的多功能、高效益,靠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心实施,并一以贯之;而"活动课程"率先为之,这是赋予它以新鲜活力的根本之举。对此,我们要有宽广的眼光,看得宽远些,深透些。

二是,尽速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和活动组织能力。

目前,不少教师对"活动课程"感到空疏,驾驭无力,与课程"活动性"的新要求、高企盼相比,反差较大。这就催促广大教师尽快充实自己。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充实些什么呢?

根据教师实际和专家意见,大体有如下一些方面:

--勤于读书,丰厚文化根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做好教师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于负责,二是有本钱。前者是态度问题,后者是实力问题。在确认并努力实践"一生独爱栽桃李,愿作春蚕吐尽丝"之后,就得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力"。"实力"来自博学:在实践中学,向书本学,选读有关语文本身的名著、新著,如安子介的《解开汉字之谜》、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张中行的《文言常识》,章熊等人的《汉语表达》等。还要选读一批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育方面的力作,如四川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学过程研究》[7],语文出版社的《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湖南师大出版社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等。既有近期与教材有关著作,又有远期一点增广见闻,提高理论素质的专著。古今中外论著多读点,文化素养就越高,知识面越广,就为多种模式的教学、多种层次的思维提供源源不尽的材料与动力,进而推动教学的创新。

--勇于实践,修炼业务技能与学术能力。教学,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注重规范,也要创新,时有突破,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作为面向21世纪,承担基础教育重任的中学教师,绝不能只停留在一般业务技能层面上,还要进行学术提炼,理性思考,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攀升。稍有心意的教师,应长期订阅3、5份专业刊物。人们说,每订阅一份品位较高的专业理论刊物,就好似结识了一位名师。专业理论刊物,处于学科研究前沿,教学实践的第一线,负载了多方面的教学信息。

一面向学生,研究学法及人文活动交际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目前,学生的学法现状堪忧,80%以上的学生对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作业、备考、作笔记等,并未掌握。半数以上的学生,听课中的思维与教师的讲授不同步。这说明,教与学的改革必须同步,要提倡"教法+学法"。与此相连带的,目前学生的活动、交际能力贫弱,不善言辞,文体、小科技方面的特长匮乏,更需要教师像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放出眼光"去接收多元文化,多学科知识。特别是一些边缘学科,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丰富自己,以提高对学生的导引能力。如"演讲学"、"文化语言学"、"节目主持"、"文秘"等等。只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创造意识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学教师必能把握好课程,走向未来。

〔注释〕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71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72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3]张志公《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期

[4]《广东语文报》,1995年第4期

[5]于漪《弘扬人道改革弊端》,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