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5:28:45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范文篇1

一、2011年宏观经济的具体表现

(一)物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

在过去的2011年中,中国的物质类经济复苏的步伐开始变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2010年GDP发展变慢的影响;第二,由于外界环境和中国内部政策两方面影响,造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减少了。同时国家内部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起到抵消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作用,因此,两者相互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不上减少的速度,因此中国经济进入了疲软期。

(二)投资的风险开始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物质类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变慢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同时出现了价格变化加剧、资源搭配不当、风险增加的局面。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出现了失误,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的状况、部分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行为,以及民间私人集资行为的出现,这一切都在暗示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速度变慢和经济扭曲程度加深的同时,中国经济的结构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情况发生结构性的调整,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没有出现明显改善的情况。这一切的事实都在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所具有的惯性也在不断地进行强化。这样的后果,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将主要着眼于民生问题和种种社会问题。

二、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以及展望

(一)风险不断增加的国际环境以及复苏中遇到的困难

在2012年的开春,传来了一系列的消息。欧洲债务危机开始爆发、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变慢、阿拉伯之春、华尔街散步……这些世界性的政治和经济骚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从2007年以来的这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些事实说明,美国的所谓的次贷危机并没有真正离我们远去,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的,是充满曲折的。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远远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更加复杂。世界性经济的结构根源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变化充满了周期性和种种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2012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且,为我们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二)房地产经济市场的深层次调整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历经国家两年的大力调控之后,将在2012年迎来更大的更深度的调整。调整的方面将包括交易额、交易价格以及投资力度等多个方面。而且,房地产的投资,消费等资金链,将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幅度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从目前所得到的房地产数据进行分析,虽然房地产在销售,储存,资金链,以及资产等指标上都出现了不断恶化的情况,但是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僵持阶段。相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不断调整,2012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投资减少,价格下降,交易额度减少等状况。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对政府的政策是高度依赖的,并且在实际上,人们对房地产潜在的需求仍旧非常大,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发生崩溃性下降的情况,价格的变化幅度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三)前低后扬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参数

2012年,推测中国GDP的发展速度将出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情况,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政府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将导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出现短暂的变化。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断稳定,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转变等诸多原因,将使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在之后的时间里出现显著反弹的局面。从资源供应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基础性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将会不断地加快,国家在支农项目上投入将会不断加大,因此供应资源将会显著地得到提升。

三、对宏观经济的总结与预测

2012年初期,宏观经济将继续延续2011年回落的态势,并且导致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大幅度转向。宏观经济将在之后的时间里出现彻底反弹的情况,从而使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成功避免第二次衰退的情况。估计2012年的GDP增长速度为8.5%左右,并且将呈现出不断变慢放缓的态势。因此,政府2012年的工作重点应当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到稳定增长上来。并且中国在2012年经济政策的核心,应当包含防范金融变化过大和资源分配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宏观经济范文篇2

因此,那些既对国民经济波动产生作用,同时又会影响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宏观经济变量和参数,便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前景最主要的几个关键因素,其中又以经济增长率最为重要。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曾经说,国民经济增长率与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证分析也表明,房地产业发展的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呈高度的正相关,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房地产业发展的速度也越快。房地产业关联性分析由于房地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拉动和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房地产开发将会拉动对钢铁、水泥、木材、玻璃、塑料制品等建材的需求,带动建筑业、建材、冶金、纺织、化工、机械、仪表等50多个生产部门的发展。据统计,每100元的房地产销售能够带动相关产业170元的销售,其连带和关联效应极其明显。

根据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统计,房地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就能使相关产业的产值增加1.52。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除此之外,房地产业的发展还能极大的推动金融业的发展。由于房地产投资额大,资金周转期长,较一般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金融业的支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用于房地产的贷款和投资,一般要占到投资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强,高的可达70%。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有上升趋势,在未来很多年内房地产业都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临界值时,房地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从30%到75%,英国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00年,日本用了7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1996年达到30.48%,2004年达到41.76%,平均每年增加1.41%,按此速度,达到75%只需21年左右。若暂按15亿人口作为基数,那么也即每年有115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若按2007年《中国房地产年鉴》公布的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计算,每年则需要新增住宅5.5亿平方米。

这些数据说明,城市化造成的房地产需求量非常大。而这也仅仅只是城市化对住宅市场的影响,还有对其他建筑物及设施,如商业用房、办公楼、酒店、工业用房等的需求。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其二、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GDP超过5万亿美元,GDP总量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世界排名仍显落后。以经济基本面来看,总量巨大、发展速度快,这就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迈过1000美元的门槛后,居民消费结构将进行升级,不仅汽车消费进入中层收入者的视野,而且住宅也成为消费热点。近几年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的房价快速上涨,需求仍十分旺盛,除了供应结构失调、投机成份等因素外,这些城市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因素。

在一线城市中,数量日渐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正经历着居住升级,住房改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将产生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由此,房地产业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由于房价虚高,在目前阶段,房地产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与约束,但房地产本身所具有的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等特点,使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房地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以用房地产业经济变量来衡量,所谓房地产业经济变量是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运行规律的产业而对其运行的状态进行测度的经济参数。这些变量调节其经济行为,从而产生对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况的波动性影响。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房地产业的规模增长率、房地产业效率增长率、房地产业信用规模,以及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水平等指标来衡量房地产经济对宏观国民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业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业增长率一般按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公式为:F=G/H×100%。其中,F指的是房地产业增长率,G是计算期年房地产业的生产总值,H指上一年房地产业的生产总值。该指标是反映房地产业整体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其产业增长率快于在一定时期内的朝阳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提高。我国当前的房地产业呈现的就是这一状态,作为新兴产业,从长期来看它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会日益显著。房地产业效率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产业效率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产业利润率作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比率进行调整后,通过基年和终年的比较,得出产业效率增长率。该指标能反映出房地产业运行的质量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不断提高房地产业效率是我国房地产业在数量、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必须注重的关键方面。房地产业信用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产业信用规模分为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两种。相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占全社会信用量的比重,从中可以反映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也反映了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房地产业信用相对规模发生变动,会导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从而影响其作用力度。绝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的绝对值,该值通过同前期或基期相比较就能基本反映出房地产业投资规模的膨胀、停滞及收缩的趋势。房地产业信用绝对规模扩大,投资量增加,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反之,缩小规模,抑制投资,则会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房地产需求指标既与其他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又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成正相关关系。由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其市场需求的扩大可以推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房地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房地产业只是一个资金投入和连接政策规划的一个产业,其实质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经济,技术含量很低,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包括产业投入和按揭投入,将如黑洞一般吸入国家货币投入的相当一部分。如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应对危机,投入了4万亿规模的资金,但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资金进入了楼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实际上是减少了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因而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资金和技术升级都将被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狂热所影响,进而影响到投入资金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以及投入资金培育未来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因此,房地产由于其资金的黑洞效应,将耽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绝好机会,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无限期延后,这将会使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一个对主导经济体的一种依附,难以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引导世界经济走出低谷。这种观点,揭示了房地产业在短期内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是客观事实,但也存在片面性。在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二者关系中,不能忽略前者对后者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房地产不仅具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而且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属性。因此,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二是房地产泡沫与经济泡沫紧密相关;三是房地产与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这就说明,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二者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如此。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大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将导致房地产投资剧烈波动,但房地产投资波动将引起经济增长较小波动。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购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房地产开发投资更密切,信贷对开发商比对购房者重要。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大于房地产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此外,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房地产信贷,但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大于房地产投资。因此,一旦经济下滑,将严重压缩房地产信贷规模,但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小。当然,房价是衡量房地产业繁荣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房价的波动对投资和消费都具有极大的影响,房价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和利率。一旦房价下跌,房地产信贷将严重萎缩,从而可能引发违约风险和房地产金融危机。

为此,政府更应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房地产价格过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现阶段而言,房地产业存在着价格过高或价格虚高的现象。这一现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房地产价格过高会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高房价对经济的影响之一是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下降和投资需求的上升,从而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从历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以支出法计算,在过去的20多年中,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经从64.9%下降到50.0%,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50.5%下降到了36.4%,降低了约14个百分点。最近几年来,最终消费率的下降尤为明显,最终消费比重和居民消费比重分别下降了1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到,我国的总需求结构已经处于失衡的状态,而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房价使消费减少并使投资增加。

第二,房地产价格过高会导致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上涨会从两个方面导致物价水平上升。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升和房地产市场繁荣会带动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钢铁、建筑材料等物资价格的上升,而这些物资价格的上涨又会带动其它产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形成连锁效应,导致大量商品和服务价格升高,造成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居民居住需要住房,工厂生产需要厂房。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居住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并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随之上涨。企业必然将成本上涨的压力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向最终消费者转嫁,造成社会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并形成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范文篇3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选择和理解上,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试图消灭资本主义甚至个体经济;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在“”时期,几乎把所有非公有制经济全部消灭,甚至把农民的自留地也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一大二公三纯”使所有制形式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觉悟程度,导致生产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邓小平认为,对于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党的十二大已经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的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他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纠正“”中的错误时,针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他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并认为违反价值法则“就会碰得头破血流”。针对有人提出要消灭商品、货币的错误观点,指出:“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不能废除,商品交换也不可能废除。”“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进而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这些创造性的思想,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以后,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成为我们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三、在分配方式上,从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分配问题上,有许多精当的论述,比如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要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等等。在实践中意识到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次批评了否定按劳分配的思想。在1959年的郑州会议上,直截了当地批评了“误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误认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误认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否认价值法则,否认等价交换”的错误做法。他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必须以生产队为基础,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两种倾向,对纠正“左”倾路线的错误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当“左”倾路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候,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急剧的转折,认为按劳分配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对按劳分配表示不满。主张用无产阶级专政对工资制加以限制。最后按劳分配演变成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的问题。他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邓小平进而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劳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在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上,从同步富裕到部分先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1953年l2月16日,中共中央的由主持制定的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决议中提出,要“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看得出,在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确立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但他的共同富裕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存在局限性。理论上,由于受中国根深蒂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小生产思想的影响,把共同富裕理解成同等程度富裕、同步富裕,反映在分配中采取没有差别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践上,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注重拔高生产关系,大办“”,结果适得其反,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使共同富裕失去了物质基础。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共同贫穷共同落后。在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的重大曲折之后,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的共同富裕理论,提出了独具时代特色的部分先富的富裕观。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他在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样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呢?从分配角度来讲,是要保证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共同富裕;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是要保证东部、中西部地区发展上的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部分先富而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他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高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为了防止重蹈覆辙,邓小平在政策上就有所设计,“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五、在经济发展战略步骤上,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我们党逐步明确“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后,就开始考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时间表和具体战略步骤问题。1964年12月,根据的意见,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并且指出,第一步,大约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实现。“两步走”战略部署的提出,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创举,但是,由于“”的干扰,这个“两步走”的四个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邓小平1979年11月曾指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和目标是主席和总理生前提出来的,由于‘’的干扰,实际上没有真正地做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关于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人民党副总书记、政府首相格拉时的谈话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在党的文件中将“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2]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5]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6]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宏观经济范文篇4

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之处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6)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则旨在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总供求的调节,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2)通过对投资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投资的波动;(3)通过对消费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消费的波动;(4)通过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5)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6)通过调节国内经济和汇率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7)通过逆向的经济调节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不同

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出现时间的不同。虽然经济管制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由于经济管制主要导源于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始终存在,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经济管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宏观经济调控导源于宏观经济失衡,在市场经济足够成熟,宏观经济失衡对社会大众的经济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危及社会稳定,而且社会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设施”以后,才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演变历史来看,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市场经济出现之时,经济管制也随之出现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经济管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自然也有经济管制(注:实际上,如果不限于市场经济,经济管制在国家或政府出现之后,市场经济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说,经济管制是随国家或政府的出现而出现的。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垄断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居民的非理性行为等等,在市场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只不过其规模、影响等小一些而已。),而宏观经济调控是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前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也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西方国家,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出现宏观经济调控,如果从16世纪算起,在市场经济阶段,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要比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晚了400多年。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不同

经济管制涉及的具体领域很多,政府部门中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既包括司法机构,也包括行政机构,既包括中央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在行政机构中既包括纯粹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财政部等),也包括其他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如证券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等)、非经济管理机构(如文化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机构、药品管理机构等)以及综合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照颁行的法规在各自管理的领域对被管制者依法进行管制。经济管制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即依照行业性质,由设立的政府主管机构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商业银行一般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投资银行主要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险公司主要由保险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经济管制的行业性并不排斥政府其他管理机构依法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同时受多个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这些管理机构拥有非重复的,但对被管制对象的活动的影响几乎具有同等的制约力和管制权。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则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并且主要是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中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中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的数量远远少于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

5.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实施手段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管制或者调控对象的特征与行为的变化、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演进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主要是行政、司法手段,因此具有强制性,虽然经济管制肯定会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政府主要并不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来达到管制的目的,而主要是通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管制而达到管制目的的。政府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处罚直接减少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并不是来自于市场,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奖励会直接增加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获得的利益同样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这种直接来自于政府的经济处罚或者经济奖励在这里仍应归于行政或司法手段,因为它们是行政管理和监督、司法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主要是“裁判”。需要说明的是,经济管制本身并不排斥经济手段的运用,有的领域也需要政府当“运动员”,最近一二十年来,无论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过去运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进行管制所没有取得的效果,经济手段的运用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但基于经济管制的基本性质,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为主的格局并不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则主要是经济手段,因此具有非强制性。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政府参与市场(充当“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来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持宏观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运用,会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继而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其调整其行为,最终重新恢复市场平衡。在市场经济中,除非是在战争时期,政府是没有理由普遍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为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从根本上是与市场机制相排斥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从而也就必然导致市场优长的丧失,造成社会福利的根本性下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撇开特殊的战争背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也是可以采取行政和司法手段的,例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控制收入增长的收入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类政策的采用除非迫不得已,应该禁止政府使用,并且政府要使用这类手段,也必须获得政府立法机构的授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由于经济管制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多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管制者直接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与监督,而且管制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经济管制主要是直接干预;而宏观经济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并不与调控对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或者引导微观经济单位的调节方式,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对调控对象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注:否则,就属于经济管制范畴,因为如果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即主要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那么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这样的经济也就不再是市场经济了,而是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了。因此,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直接干预是相冲突的,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主要采取间接干预手段。近20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学文献中大量提到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该以间接干预为主(或者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应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理论应该说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是正确的,而且只是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才是准确的。),而且宏观经济调控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注: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经有过还要不要经济管制的疑义。应该说,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经济管制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经济管制的问题。195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与市场经济是相背的,必须对这种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比较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过慢,市场化改革过程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过程,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也意味着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要以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根本改革为前提。但是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与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市场缺陷要求建立经济管制制度,政府的经济管制是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必须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弥补市场缺陷的、有着明确的管制边界的经济管制制度。从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方面的差异远较在经济管制制度方面的差异小,借鉴各国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经验时,选择更困难的是在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各国的经济管制制度相当复杂,而且合理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经验教训时,虽然研究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而研究各国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更为迫切,应该避免(也是在实践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将别国特殊的经济管制制度,并且是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制度当作市场经济的具有共性的一般经济管制制度。对各国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比较、甄别、判断、改造对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6.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方法不同

这里所谓的实施方法是就政府干预的力度而言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依宏观经济失衡程度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宏观经济失衡越严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大,失衡程度越轻,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小。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失衡具有周期性,因此国民经济无法避免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这样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的选择直接与经济的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有关。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会经常性处于失衡状态中,为了防止宏观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逆对经济风向采取经常性的调节政策,这种调节属于微调。相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这种调节属于预防性质的调节。微调是经常性的,大调则不是经常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有时间周期,宏观经济严重失衡才应该进行大调)。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的选择性,针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管制一般来说并不存在微调与大调问题,因为经济管制是依律行事,按照法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就给予什么处罚,应该受到什么奖励就给予什么奖励,同业者间的区别会相当大。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活动,政府是加大管制力度,还是减轻管制力度,也需要政府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与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选择不同,它与宏观经济失衡的程度无关,与经济周期性运动无关,而是取决于公众的认识、技术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力度加大或减轻一般会表现为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性的周期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就能发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运用具有典型的逆经济运行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则不具有这一特点,无论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只要经济管制制度未变,管制政策就不会有变。

7.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相对价格,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改变了相对价格,那就会改变产业的比较利益,从而会引起经济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就其性质而言,可能产生有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出不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不过就宏观经济调控本身而言,其性质、目的等等都与产业政策无关,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为了产业政策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

经济管制则不同,经济管制虽然并不是只服务于产业政策,但是它是产业政策的必备工具,要实施产业政策,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否则,产业政策就是无效的。例如政府要支持幼稚产业的发展,政府就要对外实施进入管制政策和其他相关管制政策;政府要促进一个行业的竞争,政府就要实行反垄断、鼓励进入和促进公平竞争的管制政策;政府要压缩有较大污染的行业生产规模,扶持污染小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就要采取抑制前者、鼓励后者的进入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管制标准与排放数量的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税政策等。

8.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无选择性的,它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宏观经济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虽然市场的影响程度对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会有所差别,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改变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因此任何微观经济单位都难以避免地要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实际上是针对所有的经济主体。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的性质来看,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益,也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损,也可能使一部分经济主体受益,而同时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受损。从社会整体而言,一项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将会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管制的对象则是有选择性的,它所管制的是具体的微观经济单位。例如基于保护环境而实施的污染排放管制的管制对象只是污染排放单位,其他单位则不在管制之列。微观经济单位如果违规,将会受到管制机构的处罚。任何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果不在经济管制的范围之列,它就不会受到经济管制机构的约束。虽然经济管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全局性的,不过一般来说,其影响的局部性更强。

9.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影响。不过两者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原因在于:第一,微调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小,大调才会明显地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大调所具有的周期性的特点,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第二,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改变经济制度,即不会改变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生变化,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就会消失。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因为:第一,经济管制总是表现为一种长期的趋势,一项管制制度确定以后,往往会在很长的时期内运行,有的持续几十年,有的持续上百年,有的经济管制制度一经确定,几乎就成为永恒性的了,这样就使得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第二,经济管制制度的变化改变的是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经济管制制度发生变化,新的制度会在长时期内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持续的影响。

(2)影响的途径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环境,或者说宏观市场结构,从而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来影响经济效率。经济管制既通过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也通过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动力机制和能力,还通过对相对价格或者成本、利润率的影响而影响经济效率。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单方位性,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全方位性。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的全方位性预示着经济管制会通过渗入到经济机体的内部而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经济效率,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济管制制度,低效率社会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应该主要从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入手。

(3)影响的结构不同。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最大,而对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则比较小。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是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下降,也会增加微观经济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增强微观经济单位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使微观经济单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能性,但一方面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变化,从而出现恶化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动性等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并不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能改变的,因此即使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会因为其他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改变资源配置,从而不能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而要具备这些条件恰恰需要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

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样,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与宏观经济调控不同的是,经济管制不只是主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产生影响,而是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管制、过程管制等都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例如,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进入管制政策就造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非国有经济进入金融、汽车等现代产业部门的产业进入管制政策也造成了金融发展能力、汽车发展能力的闲置。一般来说,进入管制的领域越广,管制越严厉,经济资源的利用率越低。其次,经济管制对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经济管制对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可以削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减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也可以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的制度。其三,经济管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既会影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影响产品生产的成本,影响不同产品生产的利润率,还会影响资源的流动性,因此就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经济管制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可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则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4)影响的程度不同。由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时间长短、途径、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两者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别。由于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时间所具有的持续性、影响途径所具有的全方位性、影响结构的全面性,而这些是宏观经济调控所不具有的,因此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自然要超过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

由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管制制度,如果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要改革经济管制制度。

10.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失效的原因存在着差别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存在着共同的原因,但是也存在着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者在被调控对象俘虏的可能性上存在着差别。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不是因为被调控对象俘虏了调控机构,因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机构并不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具有非排他性,因此不存在政府机构设租和被调控对象向政府机构寻租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主要在于政府能力不足,而一般主要不在于政府权力的滥用。而管制者被被管制者俘虏却是经济管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管制机构要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管制的利益是可以排他的,而且管制机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一级管制机构、管制机构的每一个职能机构都有其独享的管制权,并且这些管制权又是被分配给一个一个的作为管制者的自然人手中,管制权都是人格化了的,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得管制具有了一对一的“交易”的性质,这样就存在着管制者设租和被管制者寻租的条件,从而也就出现了管制者被俘虏的可能性,一旦管制者被俘虏,就会出现管制失效。在经济管制中,不仅管制的执行者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而且管制规则的制定者也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在管制规则的制定中,所谓政治上的“看不见的手”(特殊的利益集团等等)发挥的作用往往相当大,这样就使得管制规则本身与管制应该实现的目标相背,即管制规则背离效率和公正而出现的管制规则的扭曲。由于管制规则的制定者被被管制者俘虏而导致的管制规则的扭曲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比由管制者被俘虏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更大。

11.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经济自由是指微观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地做出经济决策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和特征,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市场经济。经济自由使得市场经济具有多方面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可能具有的优越性,但同时无约束的经济自由也会使市场经济难以避免地产生多方面的缺陷。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它们都会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实质上都是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对经济自由施加的约束,但是两者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是存在着差别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是间接的,它并不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它是通过改变宏观市场环境而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的,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除非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直接的经济管制的手段,否则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因此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程度也要小一些。经济管制则不同,它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直接的,因为它要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因此经济管制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差别性的。例如进入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自由,价格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卖方和买方的价格决策自由,出口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出口商的出口决策自由。不过管制也会对经济自由产生间接影响,因为管制会影响产业环境。由此,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要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大。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尤其要对经济管制的边界给予明确的界定,对政府的经济管制权予以明确的规定,否则就会导致经济管制的无限延伸,就会不正当地侵害经济自由,从而损害经济效率。

由上可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但是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相互联系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着明显的、多方面的差异,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两者的联系并没有为将两者混同提供依据,但是明确两者的相互联系也是经济理论研究应该关注的,并且两者的联系也是两者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两者的联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产生的,虽然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相联系的市场缺陷存在着差别,但都导源于市场缺陷。如果不存在市场缺陷,那就不需要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内生的,市场经济内生的缺陷使得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遭到破坏,或者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满足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或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或者低下,从而使得仅仅有市场力量并不能使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不能实现社会在已经拥有的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某些市场缺陷可以由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得到或多或少的弥补,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并不能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因此只能由政府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政府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根据市场缺陷的不同领域分别通过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来实现。虽然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一定能够弥补全部的市场缺陷,但它却是一个社会弥补市场缺陷的最终依靠力量,而且只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就可以与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一道不断增进社会福利。(注:无论是市场缺陷,还是第三种力量的缺陷,抑或政府缺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人类的生产能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因为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以及政府都是人类社会的事情,没有人,便无所谓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和政府。虽然人类的生产能力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改进(简而言之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相对于人类的需要,相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即便是进入到所谓的知识经济社会,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如何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挑战。)

市场缺陷导致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也同时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因此,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不能渗入到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而只能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这从根本上规定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边界。虽然两者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起作用的“领地”有不同,但从它们都只能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这一点来看是相同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主体都是政府,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最终目标都在于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引起的,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尽管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有不同,但都是政府机构。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既不是企业、居民,也不是第三种力量,而是政府。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履行多方面的具体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维护产权;抑制、限制或消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提供和鼓励提供公共物品;提供信息和促进市场信息供应量的增加;补充市场的不完善,提供或鼓励提供市场供应不足的私人物品;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限制非市场品的生产和消费,禁止有害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护宏观经济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结构平衡等。任何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的政府都应该履行上述经济职能。而这些经济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充分弥补市场缺陷,使社会的经济效率达至最优,既需要实行经济管制,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只有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于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经济本身,因而具有长期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离开了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社会的经济效率都会无法达到最优水平,所以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不同,两者的干预对象、方式、方法等等都存在着差别,影响经济效率的时间长短、途径、结构、程度也存在着差别,但是不管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从它们的最终目标来看,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进社会福利。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相互补充的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由于两者导源于市场缺陷的不同方面,由两者的性质决定了两者功能上的差别,决定了各自适于弥补不同类型的市场缺陷,也就是说,应该实行经济管制的就不适于采取宏观经济调控,归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就不应该采取经济管制,经济管制不能代替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也不能代替经济管制,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两者这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决定了只有既能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又能有效地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府才能实现有效地履行政府应该履行的经济职能的目标,市场缺陷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都需要不断地发展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能够进入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领域政府就一定要无条件地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这里涉及到政府的能力。如果政府进入这些领域不仅不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完全浪费,反而因为政府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而损害了市场机制在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作用的充分发挥,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因为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不是增进社会福利,而是减少了社会福利。政府能力是人类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包含着政府能力的增长。政府能力的增长使得政府可以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中的更多的领域,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也因此要相应地发展。

市场力量作为人类生产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这就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与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手段等都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随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发展,人类会发现和掌握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更有效的方法,更有效的具体的手段,更恰当的干预力度和时机,更好的决策制度,更好的机构设置,更好的机构协调机制等等,人类自然就应该利用这些新的知识来改进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有效的必要条件,也只有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手段。

5.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与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1)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会影响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如果经济管制的范围、程度等超越了其应该有的边界,宏观经济调控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如果存在着普遍的市场进入管制、普遍的价格管制、普遍的投资管制、普遍的分配管制,那么无论政府如何努力,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都不可能有效。(注: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一直在努力从改革开放前的直接干预过渡到间接干预,在出现宏观经济失衡时,力图依靠间接干预矫正宏观经济失衡,政府的这种意愿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每次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致于每次都要通过直接干预来最终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市场信号是扭曲的,资源不能自由地流动,微观经济单位应该享有的经济决策权和经济利益都被经济管制所侵蚀或者说被剥夺,应该承担的经济风险也因为经济管制而无法通过新的经济安排而转移或者被经济管制自动地转移到其他的经济主体,这就使微观经济单位对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所传达的信号缺乏反映,因此使得间接干预失效。在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宏观经济调控只有采取直接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间接干预的宏观经济调控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是相背的,因此只有根本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可以作为判断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改革进程的一项指标。)经济管制制度所影响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微观经济单位享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自己承担经济风险,需要有灵活的价格机制,经济资源能够自由地流动,需要有发达的高度竞争性的市场,这些条件在存在普遍的严格的经济管制的经济中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经济管制既可以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可以成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障碍。

(2)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会影响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例如如果国民经济处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政府的反垄断管制政策就难以奏效。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够为经济管制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则会使失衡的宏观经济成为经济管制有效性的不利因素。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本身导致了宏观经济失衡或者加剧了宏观经济失衡,这样的宏观经济调控就成了经济管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

6.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调控目标相关的经济管制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例如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对汇率进行管制,为解决通货膨胀而对利率、银行的贷款规模、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薪酬进行管制,为提高就业率而对雇主辞退在业者进行限制等。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实际上是说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管制手段,而不是说这些管制是正常的经济管制的现成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些管制本身是不应该存在的。因此经济管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是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的,只有在间接干预无法矫正业已出现的宏观经济失衡,而宏观经济失衡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时,政府才可采取管制手段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因此经济管制只能作为市场经济中特殊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临时性手段,而不能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常用手段。经济管制手段的运用应该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有严格的范围限制和时限,一俟危机缓和,政府就应该撤消管制,而完全采用常规性的间接干预手段。

三、关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的讨论,考虑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面,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不能混同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有相互联系的地方,但两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政府在制定经济调控政策时,应该考虑两者的差别,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差别。如果将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混同起来,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就会出现错误的选择,导致的结果要么是经济管制的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无法实现,要么是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反而会强化市场缺陷,而且会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导致效率下降的因素,总的来说会导致政府失效。如果政府失效由此引起,这样的政府失效比市场失效更糟。

2.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对经济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也应该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但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除了受政府政策性质的影响外,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政府实施政策的能力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效力。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在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等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甚至政府制定的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减少错误才能提高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政府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从而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断提高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力。

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应该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与企业、居民、民间组织等不同,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是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它享有立法权、司法权,它是唯一合法享有暴力的机构,它能够动用强制力贯彻它的意志,这为政府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来弥补市场缺陷提供了前提,也是它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的根本原因。但它作为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也同时造成了它不作为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无论是它不作为,还是它滥用权力,都会造成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失效。要防止政府不作为和滥用权力,不断提高政府有效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就应该为此提供制度保障,根本的唯一可行的制度保障就是法治化。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从性质上来说是受托行为,即它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公众赋予其公共权力,它运用这种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贯彻公共意志,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因此,首先应该通过立法明确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无论是政府的行政机构,还是政府的司法机构,其履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政府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权力和应该履行的职责,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从立法上防止政府缺位和越位;其次,应该通过立法和司法对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进行监督,并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处制度,一方面防止政府不履行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政府滥用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权,就及时予以纠正;其三,应该通过法律对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程序予以明确,保障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防止政治中的看不见的手起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政府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而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范围的行为和政府随意制定政策而扰乱经济正常运行的行为。只有将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纳入法治化轨道,方能限制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被限制在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内,才能促使政府切实履行它所应该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才能成为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有益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中文版,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斯蒂格里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文版,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吴易风、王健、方松英:《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宏观经济范文篇5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6)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则旨在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总供求的调节,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2)通过对投资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投资的波动;(3)通过对消费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消费的波动;(4)通过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5)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6)通过调节国内经济和汇率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7)通过逆向的经济调节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不同

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出现时间的不同。虽然经济管制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由于经济管制主要导源于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始终存在,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经济管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宏观经济调控导源于宏观经济失衡,在市场经济足够成熟,宏观经济失衡对社会大众的经济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危及社会稳定,而且社会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设施”以后,才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演变历史来看,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市场经济出现之时,经济管制也随之出现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经济管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自然也有经济管制(注:实际上,如果不限于市场经济,经济管制在国家或政府出现之后,市场经济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说,经济管制是随国家或政府的出现而出现的。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垄断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居民的非理性行为等等,在市场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只不过其规模、影响等小一些而已。),而宏观经济调控是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前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也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西方国家,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出现宏观经济调控,如果从16世纪算起,在市场经济阶段,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要比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晚了400多年。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不同

经济管制涉及的具体领域很多,政府部门中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既包括司法机构,也包括行政机构,既包括中央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在行政机构中既包括纯粹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财政部等),也包括其他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如证券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等)、非经济管理机构(如文化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机构、药品管理机构等)以及综合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照颁行的法规在各自管理的领域对被管制者依法进行管制。经济管制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即依照行业性质,由设立的政府主管机构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商业银行一般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投资银行主要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险公司主要由保险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经济管制的行业性并不排斥政府其他管理机构依法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同时受多个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这些管理机构拥有非重复的,但对被管制对象的活动的影响几乎具有同等的制约力和管制权。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则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并且主要是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中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中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的数量远远少于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

5.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实施手段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管制或者调控对象的特征与行为的变化、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演进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主要是行政、司法手段,因此具有强制性,虽然经济管制肯定会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政府主要并不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来达到管制的目的,而主要是通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管制而达到管制目的的。政府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处罚直接减少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并不是来自于市场,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奖励会直接增加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获得的利益同样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这种直接来自于政府的经济处罚或者经济奖励在这里仍应归于行政或司法手段,因为它们是行政管理和监督、司法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主要是“裁判”。需要说明的是,经济管制本身并不排斥经济手段的运用,有的领域也需要政府当“运动员”,最近一二十年来,无论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过去运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进行管制所没有取得的效果,经济手段的运用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但基于经济管制的基本性质,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为主的格局并不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则主要是经济手段,因此具有非强制性。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政府参与市场(充当“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来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持宏观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运用,会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继而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其调整其行为,最终重新恢复市场平衡。在市场经济中,除非是在战争时期,政府是没有理由普遍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为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从根本上是与市场机制相排斥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从而也就必然导致市场优长的丧失,造成社会福利的根本性下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撇开特殊的战争背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也是可以采取行政和司法手段的,例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控制收入增长的收入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类政策的采用除非迫不得已,应该禁止政府使用,并且政府要使用这类手段,也必须获得政府立法机构的授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由于经济管制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多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管制者直接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与监督,而且管制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经济管制主要是直接干预;而宏观经济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并不与调控对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或者引导微观经济单位的调节方式,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对调控对象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注:否则,就属于经济管制范畴,因为如果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即主要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那么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这样的经济也就不再是市场经济了,而是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了。因此,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直接干预是相冲突的,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主要采取间接干预手段。近20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学文献中大量提到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该以间接干预为主(或者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应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理论应该说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是正确的,而且只是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才是准确的。),而且宏观经济调控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注: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经有过还要不要经济管制的疑义。应该说,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经济管制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经济管制的问题。195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与市场经济是相背的,必须对这种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比较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过慢,市场化改革过程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过程,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也意味着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要以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根本改革为前提。但是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与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市场缺陷要求建立经济管制制度,政府的经济管制是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必须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弥补市场缺陷的、有着明确的管制边界的经济管制制度。从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方面的差异远较在经济管制制度方面的差异小,借鉴各国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经验时,选择更困难的是在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各国的经济管制制度相当复杂,而且合理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经验教训时,虽然研究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而研究各国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更为迫切,应该避免(也是在实践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将别国特殊的经济管制制度,并且是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制度当作市场经济的具有共性的一般经济管制制度。对各国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比较、甄别、判断、改造对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6.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方法不同

这里所谓的实施方法是就政府干预的力度而言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依宏观经济失衡程度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宏观经济失衡越严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大,失衡程度越轻,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小。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失衡具有周期性,因此国民经济无法避免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这样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的选择直接与经济的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有关。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会经常性处于失衡状态中,为了防止宏观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逆对经济风向采取经常性的调节政策,这种调节属于微调。相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这种调节属于预防性质的调节。微调是经常性的,大调则不是经常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有时间周期,宏观经济严重失衡才应该进行大调)。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的选择性,针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管制一般来说并不存在微调与大调问题,因为经济管制是依律行事,按照法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就给予什么处罚,应该受到什么奖励就给予什么奖励,同业者间的区别会相当大。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活动,政府是加大管制力度,还是减轻管制力度,也需要政府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与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选择不同,它与宏观经济失衡的程度无关,与经济周期性运动无关,而是取决于公众的认识、技术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力度加大或减轻一般会表现为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性的周期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就能发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运用具有典型的逆经济运行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则不具有这一特点,无论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只要经济管制制度未变,管制政策就不会有变。

7.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相对价格,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改变了相对价格,那就会改变产业的比较利益,从而会引起经济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就其性质而言,可能产生有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出不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不过就宏观经济调控本身而言,其性质、目的等等都与产业政策无关,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为了产业政策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

经济管制则不同,经济管制虽然并不是只服务于产业政策,但是它是产业政策的必备工具,要实施产业政策,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否则,产业政策就是无效的。例如政府要支持幼稚产业的发展,政府就要对外实施进入管制政策和其他相关管制政策;政府要促进一个行业的竞争,政府就要实行反垄断、鼓励进入和促进公平竞争的管制政策;政府要压缩有较大污染的行业生产规模,扶持污染小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就要采取抑制前者、鼓励后者的进入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管制标准与排放数量的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税政策等。

8.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无选择性的,它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宏观经济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虽然市场的影响程度对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会有所差别,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改变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因此任何微观经济单位都难以避免地要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实际上是针对所有的经济主体。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的性质来看,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益,也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损,也可能使一部分经济主体受益,而同时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受损。从社会整体而言,一项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将会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管制的对象则是有选择性的,它所管制的是具体的微观经济单位。例如基于保护环境而实施的污染排放管制的管制对象只是污染排放单位,其他单位则不在管制之列。微观经济单位如果违规,将会受到管制机构的处罚。任何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果不在经济管制的范围之列,它就不会受到经济管制机构的约束。虽然经济管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全局性的,不过一般来说,其影响的局部性更强。

9.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影响。不过两者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原因在于:第一,微调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小,大调才会明显地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大调所具有的周期性的特点,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第二,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改变经济制度,即不会改变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生变化,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就会消失。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因为:第一,经济管制总是表现为一种长期的趋势,一项管制制度确定以后,往往会在很长的时期内运行,有的持续几十年,有的持续上百年,有的经济管制制度一经确定,几乎就成为永恒性的了,这样就使得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第二,经济管制制度的变化改变的是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经济管制制度发生变化,新的制度会在长时期内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持续的影响。

(2)影响的途径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环境,或者说宏观市场结构,从而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来影响经济效率。经济管制既通过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也通过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动力机制和能力,还通过对相对价格或者成本、利润率的影响而影响经济效率。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单方位性,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全方位性。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的全方位性预示着经济管制会通过渗入到经济机体的内部而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经济效率,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济管制制度,低效率社会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应该主要从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入手。

(3)影响的结构不同。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最大,而对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则比较小。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是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下降,也会增加微观经济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增强微观经济单位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使微观经济单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能性,但一方面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变化,从而出现恶化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动性等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并不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能改变的,因此即使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会因为其他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改变资源配置,从而不能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而要具备这些条件恰恰需要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

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样,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与宏观经济调控不同的是,经济管制不只是主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产生影响,而是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管制、过程管制等都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例如,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进入管制政策就造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非国有经济进入金融、汽车等现代产业部门的产业进入管制政策也造成了金融发展能力、汽车发展能力的闲置。一般来说,进入管制的领域越广,管制越严厉,经济资源的利用率越低。其次,经济管制对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经济管制对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可以削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减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也可以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的制度。其三,经济管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既会影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影响产品生产的成本,影响不同产品生产的利润率,还会影响资源的流动性,因此就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经济管制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可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则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4)影响的程度不同。由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时间长短、途径、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两者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别。由于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时间所具有的持续性、影响途径所具有的全方位性、影响结构的全面性,而这些是宏观经济调控所不具有的,因此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自然要超过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

由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管制制度,如果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要改革经济管制制度。

10.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失效的原因存在着差别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存在着共同的原因,但是也存在着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者在被调控对象俘虏的可能性上存在着差别。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不是因为被调控对象俘虏了调控机构,因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机构并不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具有非排他性,因此不存在政府机构设租和被调控对象向政府机构寻租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主要在于政府能力不足,而一般主要不在于政府权力的滥用。而管制者被被管制者俘虏却是经济管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管制机构要与微观经济单位发生直接的联系,管制的利益是可以排他的,而且管制机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一级管制机构、管制机构的每一个职能机构都有其独享的管制权,并且这些管制权又是被分配给一个一个的作为管制者的自然人手中,管制权都是人格化了的,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得管制具有了一对一的“交易”的性质,这样就存在着管制者设租和被管制者寻租的条件,从而也就出现了管制者被俘虏的可能性,一旦管制者被俘虏,就会出现管制失效。在经济管制中,不仅管制的执行者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而且管制规则的制定者也存在着被被管制者俘虏的可能性,在管制规则的制定中,所谓政治上的“看不见的手”(特殊的利益集团等等)发挥的作用往往相当大,这样就使得管制规则本身与管制应该实现的目标相背,即管制规则背离效率和公正而出现的管制规则的扭曲。由于管制规则的制定者被被管制者俘虏而导致的管制规则的扭曲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比由管制者被俘虏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损害更大。

11.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经济自由是指微观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地做出经济决策的自由。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和特征,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市场经济。经济自由使得市场经济具有多方面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可能具有的优越性,但同时无约束的经济自由也会使市场经济难以避免地产生多方面的缺陷。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它们都会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实质上都是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对经济自由施加的约束,但是两者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是存在着差别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是间接的,它并不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它是通过改变宏观市场环境而对经济自由产生影响的,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除非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直接的经济管制的手段,否则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因此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自由的影响程度也要小一些。经济管制则不同,它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直接的,因为它要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因此经济管制会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主要是差别性的。例如进入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自由,价格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卖方和买方的价格决策自由,出口管制直接剥夺或限制了出口商的出口决策自由。不过管制也会对经济自由产生间接影响,因为管制会影响产业环境。由此,经济管制对经济自由的影响要比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大。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尤其要对经济管制的边界给予明确的界定,对政府的经济管制权予以明确的规定,否则就会导致经济管制的无限延伸,就会不正当地侵害经济自由,从而损害经济效率。

由上可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但是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相互联系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着明显的、多方面的差异,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两者的联系并没有为将两者混同提供依据,但是明确两者的相互联系也是经济理论研究应该关注的,并且两者的联系也是两者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两者的联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产生的,虽然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相联系的市场缺陷存在着差别,但都导源于市场缺陷。如果不存在市场缺陷,那就不需要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内生的,市场经济内生的缺陷使得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遭到破坏,或者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满足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或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或者低下,从而使得仅仅有市场力量并不能使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不能实现社会在已经拥有的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某些市场缺陷可以由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得到或多或少的弥补,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并不能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因此只能由政府充当弥补市场缺陷的依靠力量,政府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根据市场缺陷的不同领域分别通过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来实现。虽然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一定能够弥补全部的市场缺陷,但它却是一个社会弥补市场缺陷的最终依靠力量,而且只要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就可以与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一道不断增进社会福利。(注:无论是市场缺陷,还是第三种力量的缺陷,抑或政府缺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人类的生产能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因为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以及政府都是人类社会的事情,没有人,便无所谓市场经济、第三种力量和政府。虽然人类的生产能力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改进(简而言之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相对于人类的需要,相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即便是进入到所谓的知识经济社会,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仍然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如何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挑战。)

市场缺陷导致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也同时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因此,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不能渗入到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而只能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这从根本上规定了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边界。虽然两者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起作用的“领地”有不同,但从它们都只能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这一点来看是相同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主体都是政府,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最终目标都在于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由市场缺陷所引起的,都在于弥补市场缺陷。尽管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有不同,但都是政府机构。实施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既不是企业、居民,也不是第三种力量,而是政府。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履行多方面的具体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维护产权;抑制、限制或消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提供和鼓励提供公共物品;提供信息和促进市场信息供应量的增加;补充市场的不完善,提供或鼓励提供市场供应不足的私人物品;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限制非市场品的生产和消费,禁止有害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护宏观经济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结构平衡等。任何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的政府都应该履行上述经济职能。而这些经济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充分弥补市场缺陷,使社会的经济效率达至最优,既需要实行经济管制,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只有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于市场缺陷内生于市场经济本身,因而具有长期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离开了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社会的经济效率都会无法达到最优水平,所以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不同,两者的干预对象、方式、方法等等都存在着差别,影响经济效率的时间长短、途径、结构、程度也存在着差别,但是不管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从它们的最终目标来看,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进社会福利。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相互补充的

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由于两者导源于市场缺陷的不同方面,由两者的性质决定了两者功能上的差别,决定了各自适于弥补不同类型的市场缺陷,也就是说,应该实行经济管制的就不适于采取宏观经济调控,归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就不应该采取经济管制,经济管制不能代替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也不能代替经济管制,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两者这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决定了只有既能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又能有效地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府才能实现有效地履行政府应该履行的经济职能的目标,市场缺陷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都需要不断地发展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能够进入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领域政府就一定要无条件地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这里涉及到政府的能力。如果政府进入这些领域不仅不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完全浪费,反而因为政府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而损害了市场机制在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作用的充分发挥,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在这些领域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因为政府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不是增进社会福利,而是减少了社会福利。政府能力是人类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包含着政府能力的增长。政府能力的增长使得政府可以进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中的更多的领域,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也因此要相应地发展。

市场力量作为人类生产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这就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与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领域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范围都是由市场缺陷所规定的,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手段等都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随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发展,人类会发现和掌握实行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更有效的方法,更有效的具体的手段,更恰当的干预力度和时机,更好的决策制度,更好的机构设置,更好的机构协调机制等等,人类自然就应该利用这些新的知识来改进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有效的必要条件,也只有经济管制制度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手段。

5.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与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1)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会影响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如果经济管制的范围、程度等超越了其应该有的边界,宏观经济调控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如果存在着普遍的市场进入管制、普遍的价格管制、普遍的投资管制、普遍的分配管制,那么无论政府如何努力,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都不可能有效。(注: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一直在努力从改革开放前的直接干预过渡到间接干预,在出现宏观经济失衡时,力图依靠间接干预矫正宏观经济失衡,政府的这种意愿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每次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致于每次都要通过直接干预来最终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市场信号是扭曲的,资源不能自由地流动,微观经济单位应该享有的经济决策权和经济利益都被经济管制所侵蚀或者说被剥夺,应该承担的经济风险也因为经济管制而无法通过新的经济安排而转移或者被经济管制自动地转移到其他的经济主体,这就使微观经济单位对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所传达的信号缺乏反映,因此使得间接干预失效。在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下,宏观经济调控只有采取直接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间接干预的宏观经济调控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是相背的,因此只有根本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可以作为判断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改革进程的一项指标。)经济管制制度所影响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微观经济单位享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自己承担经济风险,需要有灵活的价格机制,经济资源能够自由地流动,需要有发达的高度竞争性的市场,这些条件在存在普遍的严格的经济管制的经济中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经济管制既可以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可以成为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障碍。

(2)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会影响经济管制的有效性。例如如果国民经济处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政府的反垄断管制政策就难以奏效。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够为经济管制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条件,宏观经济调控的失效则会使失衡的宏观经济成为经济管制有效性的不利因素。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本身导致了宏观经济失衡或者加剧了宏观经济失衡,这样的宏观经济调控就成了经济管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

6.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调控目标相关的经济管制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例如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对汇率进行管制,为解决通货膨胀而对利率、银行的贷款规模、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薪酬进行管制,为提高就业率而对雇主辞退在业者进行限制等。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某些经济管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实际上是说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管制手段,而不是说这些管制是正常的经济管制的现成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些管制本身是不应该存在的。因此经济管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是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的,只有在间接干预无法矫正业已出现的宏观经济失衡,而宏观经济失衡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时,政府才可采取管制手段矫正宏观经济失衡,因此经济管制只能作为市场经济中特殊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临时性手段,而不能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常用手段。经济管制手段的运用应该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有严格的范围限制和时限,一俟危机缓和,政府就应该撤消管制,而完全采用常规性的间接干预手段。

三、关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的讨论,考虑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面,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不能混同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有相互联系的地方,但两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政府在制定经济调控政策时,应该考虑两者的差别,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差别。如果将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混同起来,在政策工具的选择、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方面就会出现错误的选择,导致的结果要么是经济管制的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无法实现,要么是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反而会强化市场缺陷,而且会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导致效率下降的因素,总的来说会导致政府失效。如果政府失效由此引起,这样的政府失效比市场失效更糟。

2.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对经济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也应该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但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实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除了受政府政策性质的影响外,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政府实施政策的能力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效力。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在政府干预方式的选择、政策工具与力度的选择等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甚至政府制定的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减少错误才能提高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政府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管制制度和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从而不断完善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断提高经济管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力。

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应该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与企业、居民、民间组织等不同,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是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它享有立法权、司法权,它是唯一合法享有暴力的机构,它能够动用强制力贯彻它的意志,这为政府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来弥补市场缺陷提供了前提,也是它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力量和最后依靠力量的根本原因。但它作为公共权力的垄断机构也同时造成了它不作为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无论是它不作为,还是它滥用权力,都会造成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失效。要防止政府不作为和滥用权力,不断提高政府有效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就应该为此提供制度保障,根本的唯一可行的制度保障就是法治化。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从性质上来说是受托行为,即它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公众赋予其公共权力,它运用这种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贯彻公共意志,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因此,首先应该通过立法明确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无论是政府的行政机构,还是政府的司法机构,其履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政府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权力和应该履行的职责,都应该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从立法上防止政府缺位和越位;其次,应该通过立法和司法对政府各层次、各职能部门所享有的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力和责任进行监督,并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处制度,一方面防止政府不履行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政府滥用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权,就及时予以纠正;其三,应该通过法律对政府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程序予以明确,保障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防止政治中的看不见的手起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政府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而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范围的行为和政府随意制定政策而扰乱经济正常运行的行为。只有将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纳入法治化轨道,方能限制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才能被限制在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内,才能促使政府切实履行它所应该进行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才能成为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有益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中文版,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斯蒂格里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文版,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吴易风、王健、方松英:《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宏观经济范文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公司财务;影响机理

一、研究背景与主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财务理论从苏式财务转向了美式财务,因此美式财务理论和研究范式主导了中国目前财务理论研究。在主流的美式财务理论体系中,宏观经济被作为外生变量和既定前提条件,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行为“天各一方、互不相识”。事实上,公司目标函数的“形成过程”及其实现方式均深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化和全球化的深入,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有学者陆续发现了主流财务理论的这个缺陷,认为在过去的研究中,忽视了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宏观经济与企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割裂”现象(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范从来等,2014;李心合,2014)。[1-3]令人欣慰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开始突破主流财务理论的局限,越来越多地涉及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从国外的情况看,针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如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投资规模的影响(Bernanke,1983)、金融危机对公司投资的影响(Denis和Sibilkov,2010)、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Kashyap等,1993)、信贷供给收紧对企业融资策略的影响(Victoria和Bo,2011)、宏观经济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Korajczyk和Levy,2003)、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Hackbarth等,2006);[4-9]二是宏观经济周期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如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Carpenter等,1994)、企业投资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Fazzari等,1988)、经济周期与企业融资的关系(Faulkender和Wang,2006)、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公司外部融资策略(Chava和Roberts,2008);[10-13]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如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Bloom等,2007)、[14]财政政策与投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货币政策对企业存货和投资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呈后来居上的态势,我国学者参与讨论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人数、涉及的研究范围远远超过了西方财务理论界。从宏观经济的构成因素来看,涉及宏观经济环境(韩国高和胡文明,2016;苏冬蔚和曾海舰,2009)、宏观经济政策(饶品贵等,2017;杨栋旭等,2019)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张蕊和蒋煦涵,2018)三大类。[15-19]其中宏观经济环境方面涉及宏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陆正飞和韩非池,2013)、货币政策(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和产业政策(黎文靖和李耀淘,2014)等;[20-22]宏观经济改革方面涉及市场化改革、政府干预程度、税收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从宏观经济影响公司财务的具体方面来看,涉及公司的融资成本、融资渠道、投资、并购、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现金持有、现金流量、盈余管理、避税行为、财务危机、债务危机等。为何宏观经济影响公司财务的讨论在中国如此热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宏观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波动程度更大,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但是,关于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迄今为止尚未对主流财务理论把宏观经济作为外生变量并置于主流财务理论体系之外做出有信服力的解释,也未对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的内在逻辑关系充分论证。二是影响公司财务并应该纳入公司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宏观经济究竟包括哪些因素?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在构成上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有何不同?三是如果把宏观经济纳入公司财务理论体系,宏观经济究竟如何度量?比如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是选择GDP增长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经济景气指数、就业率(非农就业率)?还是选择价格指数?四是现有关于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及影响机理的研究还不令人满意,甚至有些研究关于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机理的分析是错误的。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的内在逻辑关系或传导机制?现有文献中还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当学术界纷纷采用实证方法探究宏观经济的某个因素与公司财务的相关性时,忽视了从整体上关注与公司财务相关的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及其与公司财务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主题。

二、主流财务理论缘何远离宏观经济

检索美式财务理论教科书,的确是通篇看不到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周期、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的影子。缘何如此?纵使西方经济学被分割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并分别采用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微观企业的经营和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这个道理,难道财务理论领域的学者不知道吗?显然不是。这说明试图从理论和知识的视角寻求答案是徒劳的。从方法论上寻求答案也许是正确的选择。理解美式财务理论的方法论,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古典分析范式,它是理解和掌握西方主流财务理论的“金钥匙”。新古典分析范式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天生“自私”“利己”,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新古典分析范式关注的是“个体”而不是“整体”。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构建的公司财务理论,类似微观经济学,在关注“个体分析”“个量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同时,把“整体分析”“总量分析”和“宏观分析”搁置一边,以求净化分析因素和简化分析框架,方便构建模型。个体主义是新古典分析范式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尽管个体主义方法论备受质疑,但主流财务理论依然信奉。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构建的公司财务理论,必然会排斥宏观经济。英国经济学家霍奇逊(2012)认为,个体主义方法论注重个体的利益需求,不关注目标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23]主流财务理论以投资为核心,认为“投资决定融资”。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公司的“三类决策”,即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以投资决策为例,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分析思路是:收集、加工资料并建立模型———预测现金净流量———折现计算现金流量———计算净现值或现值指数等———通过比较净现值或现值指数等来选择决策方案。这个思路的特点是:把公司个体的“目的放在首位”,也就是把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现金净流量及以此为基础测算的现值指数或净现值等放在首位,而拒绝对“目的”的“形成过程”或影响因素给予说明。但宏观经济又是通过影响“形成过程”来影响企业的目标函数,因此主流财务理论实际上是排斥企业个体以外的但会影响企业个体目标实现的宏观经济。

三、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构成因素

尽管新古典财务模型构建的主流财务理论拒绝宏观经济,但在现实经济中,公司财务目标函数的“形成过程”及其实现方式均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而言,其形成和实现均受宏观经济环境及相关社会责任结构的影响。就投资决策而言,投资的方向、规模、时机、方式、效果等,无一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尽管主流财务理论只是从公司的内在利益诉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净现值大于零或现值指数大于1等)方面分析投资决策问题,但现实中公司投资决策深受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法律、生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再以融资为例,尽管主流财务理论不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公司融资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极大的制约。随着经济社会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宏观经济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无疑给公司财务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和更加广阔的领域。但问题是,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究竟包括哪些因素?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哪些?现有文献通常把宏观经济因素概括为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三大类。但这对经济转型国家来说是不科学的,因为经济转型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以独立的宏观经济因素存在的,其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是成熟经济体所不具备的。因此,在经济转型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及其变革应当作为独立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研究。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周期”合称为“宏观经济运行”比较恰当。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因素可以归纳为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体制三大类。(一)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分为上行(阳态经济)、下行(阴态经济)、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三种状态。自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直呈换挡回落态势,GDP同比增速从2007年的14.2%回落至2018年的6.6%。通常,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有GDP、就业率、价格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国际收支等。中国许多学者信奉“GDP主义”,并选择GDP增长率作为核心指标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来进行相关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美国则倾向于将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多元化,如GDP、经济景气指数、全要素生产率、非农就业率或失业率、物价上涨、股价指数等。其中非农就业率或失业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使用价值已远远超过GDP增长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的观念也在转变,“GDP至上”“GDP唯一”“GDP中心”的观念正逐渐被摒弃,“绿色GDP”及其他一些非GDP指标正逐渐受到青睐。但学术界的观念更新相对滞后,实证研究中“GDP唯一主义”依然盛行。这是值得反思、检讨和改进的。除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因素外,宏观经济运行实际上还应包括局部运行的因素,如宏观金融运行或宏观金融波动、宏观债务运行或宏观债务周期、宏观财政运行或宏观财政波动等等。但关于宏观经济局部运行的因素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学术界还很少关注。(二)宏观经济政策。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学术界的解释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并非所有应该关注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比如财政政策中的税种政策、财政投资性支出政策,产业政策中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都还没有进入研究视野,或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扩张性、收缩性和均衡性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政策会对公司财务产生不同的影响,且不同政策类型还可以交替组合。这都是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此外,经济转型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国企的工资总额管理政策、国企高管限薪政策、国企员工持股等。这些尽管也是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政策,却很少甚至基本没有纳入研究视野。值得关注的是,贸易政策包括国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虽然未被学术界纳入宏观经济政策范畴,但在2018年3月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后已经充分证明了贸易政策的宏观价值,因而也是公司财务研究领域值得挖掘的新课题。此外,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根据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情况,在宽松与紧缩之间交替使用的。这便衍生了宏观经济政策周期或宏观经济政策波动,包括货币政策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等。但关于这些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也较为缺乏。(三)宏观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不同于经济政策。以税收为例,税种和税率是税收政策,但国税与地税的分与合则是体制问题。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体制相对稳定,而经济转型国家会出现许多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比如所有制或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这些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公司财务,因此也应纳入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相关性研究的范围。同样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与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不同,需要分析两者的差别,特别是需要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对公司财务影响的过程和效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特色,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司财务的影响自然也有明显的特殊性。这方面的研究无疑是中国财务理论研究最能出彩的地方。上述三类因素中,学术界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关注较多,而对宏观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的关注较少。原因一是受西方学术界的影响,轻视或忽视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二是由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不便于计量和开展实证研究。

四、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

无论是运用规范的还是实证的或其他的方法与工具来研究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问题,都必须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这是搭建公司财务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也是开展实证研究时提出假设、设计模型、选择变量的理论基础。学术界缺乏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纵观国内的文献,片面乃至错误地理解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不适当甚至是错误假设的研究屡见不鲜。以宏观经济、企业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为例,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宏观经济影响投资、投资决定融资、融资约束投资;而有些研究把融资置于投资之前,认为融资决定投资。再以宏观经济、存货与短期借款之间的关系为例,有的研究把短期借款置于存货之前,得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短期负债、短期负债影响存货的结论。而事实上,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存货大量积压导致的营运资金短缺是企业增加短期负债的重要诱因。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也不同,应当分类、分项开展研究。微观企业的财务问题复杂多变,本文依据西方主流财务理论的观点,仍把公司财务的基本问题定为“三大决策”。现实中存在的其他财务问题暂不涉及。穷尽全部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全部的影响机理是十分困难的。本文旨在把握重点,抛砖引玉。(一)宏观经济运行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首先,宏观经济运行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机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收益等。经济上行时期投资机会多、投资收益好。但也不绝对,在经济下行特别是经济萧条期,往往是并购投资的最佳时机。宏观经济运行还会通过融资约束对投资产生影响。投资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内源融资(内部留存收益)和外源融资。宏观经济运行直接影响两类资金来源,但影响方向有别。经济上行期,内源资金增加,对投资的支持能力高;但经济上行期通常会伴随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进而对企业外源融资产生不利影响。有文献已经注意到宏观经济运行、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但遗憾的是,对融资约束的定义一般局限于外部信贷资金的融资约束,内部留存收益的资金约束通常被搁置在外。其次,宏观经济运行对微观企业的融资规模、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对象等都会产生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会通过影响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和数量等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且从动态来看,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不同,企业能承担的负债规模也有差别。一般来说,经济上行或经济繁荣期可承担的适度负债规模要大于经济下行或萧条期。这说明在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态下,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是有差别的,还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应随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变化而调整。此外,在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态下,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中的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的内涵是有差别的。以优序融资理论为例,在经济运行常态下,优序融资理论可以解释为“先内源后外源、先债权后股权”;而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时期,盈利能力大幅降低会削弱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但该时期可能的去杠杆化政策又要求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这样,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时期,优序融资理论就应当理解为“先外源后内源、先股权后债权”。最后,宏观经济运行会对企业盈利能力及经理人对未来的预期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股利政策和股利水平。在经济运行状态不同的情况下,投资的现金需求、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规模和方式,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股利决策。(二)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公司财务的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的收益、消费和投资———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宏观经济运行———公司财务。以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为例,近年来的减税政策的传导机制为:减税政策———增加公司收益———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调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宏观经济增长———公司投融资等财务行为。不同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是有差别的。比如,财政政策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支出等政策工具调节企业的资金供求关系并向企业传递未来投资方向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融资和股利决策。货币政策可通过利率、授信、贴现等具体政策工具调节企业的资金供求和现金持有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至少可关注两点:一是传导的中间环节和因素。传递路径并非单一,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丰富多彩的。二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常是组合使用的,比如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等。不同的政策组合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是不同的。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比,产业政策以调控供给为主,并直接引导企业投资。产业政策通常与财政补贴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上市政策等结合使用,会影响公司的融资策略。产业政策会对公司资金流产生影响,并会影响公司的股利决策。价格政策通过对价格水平的控制来调节社会总供求,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和收益流,最终影响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三)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转型国家的重要特征,也是宏观经济构成因素中影响公司财务的重要因素。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财务学家们对宏观经济构成因素的关注通常集中在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方面。但在经济转型国家,还应重点关注宏观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因为涉及产权、国资、财税、金融、外资、贸易、投资等诸多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公司财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在分税制下,公司的控股权性质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决策。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路径是多样化的。有些改革,如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会影响公司的资金、成本、利润等,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融资和股利决策。而有些改革,如外贸体制改革(如加入WTO等),则会通过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进而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且还会通过汇率机制影响企业资金、利润等,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还有一些改革,如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等,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等,从而间接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影响效果和传导机制也不同。这也是目前财务学界关注不够和需要深入挖掘的领域。投资与融资之间的传导机制是最不应该忽视的,因为公司财务的核心问题就是投融资。学术界比较关注信贷政策、融资约束等融资问题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但现代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以投资为核心,注重投资而不是融资,是“投资决定融资”。并且,在现实经济中,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投资决定融资、融资制约投资”。因此,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也需要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五、未来展望

宏观经济范文篇7

关键词:审计;宏观经济;调控

新时期我国经济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审计作为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一种经济监督手段,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审计的特点是权威性、独立性、公正性,这三大特点就决定了它的综合经济监督地位、较高层次的监督地位以及间接调控地位。宏观经济调控以增加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以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基本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货膨胀的抑制、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公共权力制约等方面产生的作用。以这几个方面作为基础,提出有效对策应对审计改革。

一、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

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暴露了诸多固有弊病,比如:市场的逐利性浪费了资源,并且产生了不均的资源配置,环境污染加剧等一些问题。此外,因市场机制有明显的滞后性,由此也逐渐暴露出弊病,给经济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审计监管手段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体现出综合性监管的特点,其地位和重要性都是无法替代的。(一)高层次监督地位。总的来看,在整个宏观经济调控中,审计工作的监督地位非常高,它也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审计监督涉及的方面较广,实现的是全方位监督。既有国家、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还包含宏观调控职能的税务等专业性监督,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有效推动了宏观经济健康发展。鉴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一旦缺少审计监督或是存在审计监督不力的情况,就无法全方位落实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这一形势下,就很难获取到真实的执行信息。(二)间接调控地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审计是处于间接调控地位的。在调节与控制宏观经济方面,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个是直接调控;另一个是间接调控。与财政、金融、计划等部门不同,审计主要是运用经济监督职分析和处理微观审计,而不是对宏观经济的直接调控和管理,由此作出审计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审计作为调控的中介,能将必要的信息传递给宏观调控。在利用审计间接调控时可以将其他直接调控手段一起应用其中,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三)综合经济监督地位。综合经济监督是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突显出公正性及客观性。审计监督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审计监督能全方位的检查、控制参与国家财经活动的各个主体,进而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特点,其重点是监督经济活动,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也不直接参与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并且审计结论的可依赖性、权威性较高。

二、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改进审计工作,加大其产生的作用,与此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由此初步形成。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及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等方面,将审计监督所具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经济改革深化以及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利益格局和各种经济关系,随之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也相继暴露出审计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问题:(一)审计独立性不强。政府在财政上受托于国家权力机关、最终受托于人民的财政关系,并没有通过监督模式来反映出来,外部监督效力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同时也没有公开政府行为。在这一形势下就使各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经济活动无法及时、完整地掌握,很难进行有效监督。(二)不全面的审计内容。从近20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尽管我国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仍将审计内容局限于传统审计领域,即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财政财务收支范畴的真实合法检查依旧是审计目标,没有超出该范畴。近年来,审计工作也发生内容方面的变化,把绩效问题也列入其中,但是绩效审计并没有被当作是独立的一项审计类型。(三)审计形式单一,审计效应滞后。事后审计、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是我国审计基本形式,而这些仍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对经济活动每个环节的监督,并给予一定的制约。还要对决策环节加以重视,一旦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仅靠事后审计根本无法挽回其产生的损失。(四)产生的审计效果不明显,审计成果利用程度不高。我国在加大力度做好审计查处工作,但是对所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纠正率很低。所以,还大量存在着审计难执行现象,审计成果也没有较高的利用程度。(五)审计人员缺少较强的宏观意识。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宏观上,审计人员都没有提出可行性的审计建议,更谈不上审计服务宏观经济所起到的作用。

三、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一)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均衡发展。稳定物价总水平、维持社会供需平衡等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审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形式,只有确保合理使用国家资金、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审计机关还要有效的监督相关经济部门,不仅要求这些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还应该对相关决策决议严格执行,社会公共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二)为制定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事实上,审计成果就是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真实写照。审计机关应经常对当前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揭露并及时制止其中的不规范行为。综合分析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弊端,为了能更好的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就要以此为依据,确保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科学的、合理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时,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审计监督自身所具备的参谋作用。(三)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目前,我国审计组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个审计组织的基本职能各不相同,政府应该从直接管理经济活动向宏观调控方向转变。国家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这就足以说明审计会向审计执法部门转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国家资金使用比较多的是综合管理部门,可以由审计监督来维护和监督国家经济秩序,合理的使用资金,确保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并对宏观调控措施严格的监督执行,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出来。另外,政府监督部门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廉政建设。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以及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审计工作是必须要重点抓的:一是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做好财政、税务、金融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工作,这几个主要部门都是可以重点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审计监督将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并以国家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位依托来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其主要任务,并保证有效运用国家资金。政府部门掌握较多的国家资金,还有企事业组织收入较多的权收费、罚款和预算,这些单位都是必审的,更要仔细检查资金的使用、管理、分配等情况,对其节约支出做监督,遵守财经纪律;审计重点建设项目及技改项目投资,防止出现资金流失的问题,检查资金流向是否合理。审计国际援款、贷款项目,重点研究的是履行合同的情况,落实配套资金,督促资金及时到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深化改革企业审计,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审计将企业的真实性审计作为主要的转变趋势。国家财政给予补贴较多的以及在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等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环节作为审计的重点。三是从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层面来看,应严格监督那些采取非法手段牟取收入者以及侵吞公有财产者。(四)强化金融资产质量审计,正视金融运行中的风险。经济社会一直将金融作为其核心部分,一旦出现金融乱,那么一切都乱了,只有金融的安全得到保证,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经济安全,实现社会稳定。因此,审计机关对于金融安全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目前,因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所以要用监管机构来监督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日常监督时,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做好以下环节:第一,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具体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的情况严格检查,尽可能多开展专项金融活动审计工作。第二,客观的对评价监管机构的绩效,力求建立的金融机制是安全、高效的,这样才能使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第三,密切关注金融资产的质量及其所产生的风险。金融企业要生存并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将金融资产质量作为基石,使金融市场更繁荣。应该确保金融资产有个最佳质量,否则将产生巨大风险。所以,要求审计机关必须准备把握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第四,要密切关注金融领域的犯罪案件,对金融领域出现的一系列犯罪行为应严厉打击,以便创造的金融环境是和谐的、安全的,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五)对宏观经济运行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国民经济的职能机构和企业实体是国家审计的主要对象,其工作重点就是要对它们的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以及经营运作等情况的全面掌握,并对经济行为的动机和决策效果做客观分析,科学、合理的预测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同时对因经济行为所暴露的问题在即将产生不良后果前能及时的给予预警,由此就能科学的判断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确保所提出的预案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当接受到预警、预测信号时,宏观调控所关注的重点就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急需应对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制定出应对对策,以免使局部性问题转变成全局性问题,使经济免受不良影响,最终能降低风险程度。总之,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重视起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制定出可行性依据,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芬.试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2]曾婷.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5(01).

宏观经济范文篇8

关键词:物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

针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进行研究总是会受到限制的,人民群众就对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从中指出了有疑惑的地方。本文尝试在物理经济学的背景下对微观基础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物理经济学通常使用统计物理的办法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统计物理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相似,它一开始从已经看到的客观现象角度出发,通过统计分析和提取数据等一系列行为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反映物质作用的客观规律,然后使用进行物理实验的办法来检验其正确性。若该客观规律的正确性得到证实,那么还会使用演绎法进行辨别该物质的具体特点。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不一样的物质系统会有不一样的临界反应现象,快到临界点的时候就会出现变化,这代表了有一种普适性规律在对其作用和特点进行支配活动,所以不一样的系统表现出不一样的物理特性。有趣的是在经济系统中也有着相似的临界现象,在无穷无尽的个体与之进行作用下,产生了与经济变量所反应的自相似特性和无特征标度行为,经济系统则是具有历史性并演化而来的一种模式。物理经济学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即使用物理的理论进行类比分析。上述提到的偏向于推理的办法有利于人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厚的时间跨度去追寻客观经济规律的起源,把视线拓宽到正在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进而通过物理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探讨经济领域问题的以此进行解决。本文会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进行分别研究,目的在于讨论分析进行预期机制等模式的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代表性个体问题

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从马歇尔的代表性个体概念中起源发展。代表性个体作为宏观经济分析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的目的在于对微观基础进行分析加总以此转化为宏观经济的总量,进一步为宏观经济的分析奠基。有经济学家在早期提出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有着很多关于微观基础的问题:第一,对于代表性个体的假设很有可能是不合理的。代表性主体只会对一样的性质主体产生代表性意义,而实际生活中存在数量较多的是异质主体,二者彼此之间是不可替代的,不可以将异质性主体替换为代表性主体来进行分析研究。第二,就算上述的猜想假设是合理的,根据这一假定做出的行为加总仍旧会导致总量问题产生。经过这一假定把微观分析的结论进行直接加总转化为宏观总量的办法是不会成功的。由于复杂的经济现象和彼此依存的微观主体的存在,会导致微观层面确立后产生的个体行为,在进行加总后在宏观层面上这一理论不一定会成立。这种结论出现的原因在于,微观个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及交互作用,微观个体与累计总体分别面临着不同的行为约束,针对这两个层面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优化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出互不相容的结果。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因为微观个体存在的数量庞大,社会经济现象则不可能更不用对每一个单独的个体的信息以及具体行为有明确的了解。若针对微观个体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推论总体层面上微观个体的特性,很大程度上会得出不正确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个体的行为意识方向有可能不会延伸到大众的行为当中去。换句话来说,无穷无尽的个体行为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人类总体行为,针对人类总体行为的特点来说,人们需要追寻是在大脑中通过自然选择而被编程固定的基本意向,而不是个人的行为意识。

2理性预期问题

宏观经济理论是以个体的优化行为作为基础,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变经济主体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宏观总量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个时候,在这之间起到链接作用的就被称为“理性预期”,而理性预期一说也被应用到了很多经济学派论述中。理性预期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济学者的理性预期其实就是:根据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其以后的发展状况,然后让每个人都能准确地朝着他们的目标而奋斗、努力,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而这些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由此看来,宏观经济的发展同理性经济学者的行为决策是分不开的。卢卡斯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创建了货币经济理论。货币经济理论主要是关于货币的涨幅变化而导致的经济变动的经济理论,从此可知,经济周期变动同货币的涨幅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物价的改变除了可以代表整体水平的改变还能代表物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很多人都会把物品价格的改变看成是工资和物品价格的增长,这是因为他们接收到的货币信息根本不全面,无法完全认识到价格改变的真正意义,由于他们的错误判断导致了他们的生产力和产出总量都比正常水准要高。如果他们能正确的判断物价变化的实际意义那么产出总量以及生产力就会同正常水平趋于一致。这样一来,劳动力以及产出总量就会呈现规律性的浮动。经济周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呈现规律性变化的,而引起它变化的因素主要就是未预料到的货币量。理性经济学者的理性预期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有时候也会出现预期错误的情况,只不过出现错误的几率很低,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由此看来,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可信度很低,同时还会造成了经济的大范围浮动。就实际情况来看,货币经济理论没有事实理论为依据,信服力较低。经过研究发现,产出总量以及劳动力的改变是呈现规律性的,产出总量的变化决定了货币的变化,而货币的变化却无法影响产出总量的变化。巴图、基德兰德、普雷斯科德等经济学者针对经济周期理论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决定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技术而不是货币。这里所说的技术都包括技术的更新、新产品的研发、原料、能源、辅料、气候等因素。技术的改变决定了生产总量的变化,间接影响了产品的价格,而理性经济人根据他们的劳动力以及生产成本来调节产品的价格,这样一来,产品总量以及劳动力就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实际经济行为人却认为经济周期就是一个平衡发展的局面,除了用跨时均衡模式来分析以外,还作出了相应的修改,以便适应技术因素的各种变量。

3计量验证问题

经济学惯用的问题分析过程是:问题——函数——假设——验证——得出结论。针对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的分析和考证,特作出以下步骤:第一,创建函数;第二,提出各种假设;第三,针对提出的假设问题给予验证;第四,得出最后结论。这一系列的分析、假设、验证、推理等过程被称为科学思维逻辑,所以这种验证方式得出的最终结论也完全符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但是,如果按照物理经济角度来看的话,这种验证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常用的验证方式大多都需要随机调取个体信息进行数据验证,可是大部分的因素是没有办法用数据表明的,就好比分析就业和失业因素的时候,像地理文化差异、文化历史背景、地区的法律法规等都是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数据表达的。假设这些信息可以用数据来表达,可是分析过程中的假设环节也是存在相应的问题,这样一来,函数模型的创建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其中,Gauss经济系统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除此之外,数学系统还会因为经济系统一个微小的误差而造成系统信息的不全或是丢失,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实的系统信息。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式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式相差无几,它是以经济数据为根基,样本的变量越大数值越准确。只有经济数据处于正态分布的时候,才能通过统计变量等计量分析方式去验证经济学理论。目前的市场经济分布形态同高斯分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1995年Stanley等经济学家就已经表明,市场经济的分布变化根本就不是高斯分布。市场经济的小波动同高斯分布很接近,但是却不是高斯分布,而大波动同高斯分布相差甚远。而那些大波动不仅仅是大型的股灾才会出现,中型的股灾也同样会出现,这些大波动往往更应该值得人们关注。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小波动的经济变化完全符合高斯分布的状态,大波动的经济变化不符合高斯分布的变化。如果想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式去分析和验证经济波动的话,是不准确的,经济系统的临界性质导致了经济波动的出现。经过物理学者以及专家的多方探讨,他们发现经济系统中的临界性质就同经济变量的相似特征以及不相似特性是一样的。而根据单一的临界现象推理分析出来的经济学特性是不准确的。这一点,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式去计算同样也是不准确的。

4结语

本文虽然从多个视角去验证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但是这种验证的方式没有事实依据,信服力较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是一个冗长的过程,本文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微观基础不能单一的依靠微观行为,还应该考虑到微观行为之间的互相作用、影响微观经济行为的变量、微观个体之间的临界现象以及微观个体互相作用的宏观属性等因素。在分析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问题的时候,有两种思考方式:一是从物理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从中发现其相似特性以及联系等;二是从实际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大规模的行为分析,验证其宏观经济的属性。

参考文献

[1]王弈枰.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J].中国商论,2018(23).

宏观经济范文篇9

信用价差(creditspreads)是指为了补偿违约风险,投资者要求公司债发行人提供的高于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率的收益。从理论上来讲,信用价差是由债券发行人可能发生违约而出现的,它反映了公司债的风险状况,因此信用价差常常对应着公司债券的预期违约损失。总体来说,公司债券预期违约损失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好,违约的概率低,信用风险小;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违约概率高,信用风险随之加大。因而,信用价差实际上体现为宏观经济预期的显示器,即信用价差小时,意味着预期宏观经济向上,反之当预期信用价差大时,即意味着宏观经济向下。由于宏观经济预期必然对宏观的实际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利用信用价差中所包含的信息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实际上,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利用债券市场的信息把握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做出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比如,Harvey(1988),Estrell和Hardouvel(1991),StockandWatson(1989)等认为,长短期利率差不但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还包含了货币政策的信息,因此能有效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长短期利率差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确有一定的预测能力。BernankeandBlinder(1992)等用商业票据的溢价来解释未来的产出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商业票据的溢价对未来产出波动的预测能力较弱。事实上,商业票据溢价为信用价差的一种,其为商业票据相对国库券的溢价。商业票据溢价对未来的产出波动预测能力较弱是因为其仅包含了短期的信用风险信息,无法反映长期的经济周期变化预期。国内学者利用债券市场信息预测未来产出波动也依循利率期限结构与信用价差两条线索而展开。如,于鑫(2008)利用5年期与1年期的国债利率差额解释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5年期与1年期的国债利率差对未来的产出波动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特别是对中长期的产出波动预测效果较好;然而其对短期产出的预测效果较弱,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不高。徐爽(2010)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主成分作为因子,预测中国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等经济变量,其实证结果表明主成分模型相对简单利差模型有着更好的预测效果。张燃(2010)利用10年期信用价差数据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实证结果表明利用信用价差对未来宏观经济变量中的消费、出口、投资、工业增加值与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利用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长短期利率差的预测效果。然而其对信用价差的度量是直接基于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而得出的,这种度量方法忽略了各企业债券的个体波动信息,将对真实的信用价差产生较大的测度误差。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尽管债券市场上的信用差价包含着丰富的宏观经济预期信息,其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但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预测。仅有少数学者利用信用价差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但其对信用价差的测度存在较大的偏误。为此本文将对信用价差的测度方法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预测能力,其结构安排如下:在第2部分,本文基于Gilchrist(2009)提出的“自下向上”方法,构建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价差指数GZ指数。在第3部分,本文构造实证模型对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并将其与忽略信用价差变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进行对比。第4部分是结论。

二、测度信用价差的GZ指数的构建方法

Gilchrist(2009)提出了测度信用价差的自下向上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构建了测度信用价差的GZ指数。其具体的构建方法如下所述:假设在时期t由企业i发行的公司债券k所承诺的现金流序列为(C(s):s=1,2,…,S),这里的现金流包括了按期付息与到期时的本金偿付。那么该债券价格可描述为:Pit[k]=ΣSs=1C(s)D(ts)(1)此处的D(t)=e-rtt为在时刻t的折现函数。为了计算与之相对应的无风险债券价格Pft[k],我们利用时刻t连续复利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对现金流序列(C(s):s=1,2,…,S)进行贴现。按此方法所得的无风险债券价格Pft[k]将被用来计算假定国债的收益率yft[k],该国债产生的现金流序列同样被假定为(C(s):s=1,2,…,S)。用yit[k]表示企业债券k的收益率,那么信用价差则可表示为Sit[k]=yit[k]-yft[k]。通常使用的计算信用价差的方法为将企业债券收益率减去与该企业债券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的收益率而得到的,而本文所采用的度量信用价差的方法与通常的方法相比将大大减少信用价差的计算偏误。按上述方法,我们将得到微观层面各个时期各种债券的信用价差。将微观层面的信用价差进行简单的综合,就可得到各个时期的信用价差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可表示为:此处的Nt指时期t的样本观测数,式(2)即为各时期度量信用价差的GZ指数。从式(2)可以看出GZ信用价差指数实际上是各微观个体债券的信用价差的简单算术平均值。

三、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

在计算信用价差指数的时候,我们利用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中心的企业债收益率数据、国债收益率数据以及国债的收益率曲线数据。由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中心的利率期限结构数据最早开始于2006年3月,因此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数据频率为月。在利用上述原始数据计算GZ信用价差指数的时候,为了保证计算结果不受极端观测值的影响,我们将个体信用价差低于5个基点以及高于3000个基点的观测值进行了删除处理。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则主要包括产出、出口、投资、消费与通货膨胀。其中的产出用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来代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出口用出口总额的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投资则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消费则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通货膨胀则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为与上述信用价差指数相对应,本文对宏观经济变量所选取的样本区间也为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

(二)实证分析

为检验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本文所建立的实证模型如下:Yt+h=α+Σpi=0βiYt-i+γ1TSt+γ2RFFt+γ3CSt+εt+h(3)此处的Yt+h指在时期t+h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取值;h指预测期数,其为大于0的整数;TSt指利率期限价差,具体为从国债的收益率曲线中得出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RFFt指无风险的货币收益率,用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表示;CSt则表示信用价差;εt+h指预测期的随机扰动项。需要注意的是式(3)中的滞后期数p,我们用AIC信息准则来确定。在模型(3)中,我们首先令Yt代表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简要描述如表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为简化起见,我们忽略了对常数项与Yt滞后价值的回归系数的报告。由表1可见信用价差对宏观产出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更具体的在表1内,我们发现随着预测期数的提升,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也在增长,这表明信用价差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长期预测能力要优于短期预测。为了对比反映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我们将在模型中不考虑信用价差只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与无风险利率,那么此时的实证结果将如表2所示。将表1与表2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在各种预测期内都显著高于不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令模型(3)中的Yt代表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对出口总额同比增速的预测能力整体上比较差,在各个预测期的拟合优度都比较低,这显示出出口变量是外生变量,利用国内债券市场的信息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令模型(3)中的Yt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的预测能力整体上也比较差,在各个预测期的拟合优度都比较低,这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人为控制的变量,政府通过控制投资增速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因此利用债券市场的信息对投资变量进行预测的效果并不理想。令模型(3)中的Yt代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见信用价差对消费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更具体的在表5内,我们发现随着预测期数的提升,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预测期数为6时,拟合优度达到最高。这表明信用价差对未来消费的中期预测能力最强,短期预测能力次之,而长期预测能力最弱,这与对宏观产出的预测效果恰好相反。此外,为了对比反映信用价差对消费的预测能力,我们同样在模型中不考虑信用价差只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与无风险利率,那么此时的实证结果将如表6所示。将表5与表6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在各种预测期内都显著高于不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这也充分显示出信用价差变量的重要性。最后令模型(3)中的Yt代表通货膨胀变量,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见信用价差对通货膨胀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更具体的在表7内,我们也发现随着预测期数的提升,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预测期数为6时,拟合优度达到最高。这表明信用价差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中期预测能力最强,短期预测能力次之,而长期预测能力最弱,这与对消费的预测效果高度相似。

宏观经济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宏观经济学模型,是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文中,我们首先选取了四部门构成的宏观经济理论,并根据现实的经济情况,构造出了一个联立方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通过了识别。接下来,我们从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筛选出需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估计出的参数进行了四步的检验。最后,我们得出了这个方程,并对这个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一、引言

所谓宏观经济,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在一国的宏观经济总量水平上,把握和反映经济运动的全面特征,研究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可以用以进行宏观经济的结构分析、政策评价、决策研究和发展预测。本文中,我们选取了经典的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理论,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以此来建立模型。

二、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1、模型的构建

首先,根据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其中,Y表示GDP,C表示居民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口。

我们假设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额作为外生变量,由系统外部给定,并对系统内部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而居民消费和投资这两项指标,又都由当年的GDP决定。根据这些设定,我们分别建立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方程,如下:

C(t)=a(0)+a(1)Y(t)+u(1)(t),t=1978,1979…2005,2006

I(t)=b(0)+b(1)Y(t)+u(2)(t),t=1978,1979…2005,2006

因此,最后我们得到了如下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C(t)=a(0)+a(1)Y(t)+u(1)(t)

I(t)=b(0)+b(1)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2、模型的识别

由于我们完备的结构式模型为:

C(t)=a(0)+a(1)Y(t)+u(1)(t)

I(t)=b(0)+b(1)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结构参数矩阵为:

10–a(1)-a(0)00

01–b(1)-b(0)00

-1-110-1-1

此时,g=3,k=3。

对于第1个方程,有

Β0Γ0=100

-1-1-1

此时,g(1)=2,k(1)=1。

因此,R(Β0Γ0)=2=g-1,所以该方程可以识别。

又因为k(1)=1,则k-k(1)=2>g(1)-1,因此,该方程为过度识别方程。

对于第2个方程,有

Β0Γ0=100

-1-1-1

此时,g(2)=2,k(2)=1。

因此,R(Β0Γ0)=2=g-1,所以该方程可以识别。

又因为k(2)=1,则k-k(2)=2>g(2)-1,因此,该方程为过度识别方程。

而第3个方程,是平衡方程,不存在识别问题。

综合以上结果,该联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可以识别的。

三、实证研究

1、数据的选取

我们从《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得到如下样本观测值,用来对模型里的参数进行估计(见表1)。

2、参数的估计

我们将数据导入Eviews软件中,并在软件中进行操作,对各个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我们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到如下模型:

C(t)=2286.983+0.388730Y(t)+u(1)(t)

I(t)=-1222.740+0.415093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3、参数的检验

首先,我们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

在本模型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关系,都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相符,因此,我们认为,本模型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第二,我们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通过上面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和投资两个方程的R-Squared的值,分别为0.986370、0.992586,因此,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都非常好,可以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我们再看变量的显著性。由上表可以看出,两个方程中变量Y的系数的t值分别为44.16973、59.90907。我们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中,自由度为,α=0.05的临界值,得到t(α/2)(1)=6.314,小于两个方程变量Y的系数的t值。因此,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我们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我们使用图示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异方程性检验。做出散点图如下: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两幅散点图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散点扩大、缩小或复杂型趋势,即两个方程中的随机干扰项,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本模型可以通过异方差性检验。公务员之家

再来看随机干扰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性。从上边三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方程的Durbin-Watsonstat的值分别为0.203004、0.281410。查D.W.分布表,我们可以知道,当n=29,k=2时,按1%的上下界时,dl=1.12,du=1.25。因此,三个D.W.值都小于dl,随机干扰项存在一定的正自相关。可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进一步修正。

由于本模型的前两个方程中,解释变量只有Y这一个,因此不会发生多重共线性问题。

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模型预测检验。

我们查找到了本次估计中未使用到的2007年的中国GDP数据,并带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得出的各项数据,与模型估计的值,比较好得符合。

至此,我们完成了该模型的检验。

四、结论与评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最后得到了如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C(t)=2286.983+0.388730Y(t)+u(1)(t)

I(t)=-1222.740+0.415093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这个模型,优点是比较简明,在应用它进行经济预测的时候,使用很方便,分析所用的数据也比较容易得到。所不足的是,该模型只能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中最基本的量,不能详细地分析和预测整个经济系统的细节环节。对比如清华大学研制的256个方程联立构成的“中国宏观计量经济学CMET-1”等更为细致专业的模型,本文中使用的模型还是太显简略,还不能用于对国家经济的深入分析预测,尚有很大的改进和细化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