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联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0:46:22

横向联网

横向联网范文篇1

1.1国库制度建设滞后于横向联网业务的发展

随着横向联网系统试运行的不断深入,业务量逐步提升,横向联网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①横向联网重复缴税导致退税问题该如何审批、1日常操作中发生的伺题该如何解决,没有具体的制度规定;②在相关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横向联网挂账问题。如中心支库下午收到的横向联网资金,是由中心支库挂账,还是由营业部各支库挂账没有一个明确规定}③当前的国库制度中没有明确TIPS系统操作人员应由哪个岗人员兼任,或设置专职操作人员,导致横向联网岗位职责不清。

1.2在实际操作中,对重复缴税无法识别,不易区分横向联网责金与其他国库汇划资金

从TIPS系统及支付系统中无法确认是否发生了重复缴税,只有打印出的凭证有相同金额,操作人员需细心审核判断才能发现}横向联网资金,按规定是从支付系统的国库资金汇划(贷记)支付报文录人,但有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往往是将横向联网资金从支付系统的汇兑支付报文进行汇划,加之发报行录入资金时附言不按规定进行录入,造成横向联网资金与其他资金从支付系统来账报单上看不易区分,要通过工作人员进入TIPS系统查询之后才能确定,增加了国库人员的工作量。

1.3税票资金到达国库的时间滞后于TIPS系统税票信息的时间

TIPS系统能提高税款征缴工作的效率,加快了财税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到账速度,缩短了税款入库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税票资金到达滞后税票信息的情况。一般情况下,TIPS系统查询到了税票信息1天后该税票资金才能划到国库;还有一种情况是,税票资金已划到税收单位开户行,但税票却不能及时送达开户行,有时可能延迟几天,延缓了税款资金征缴入库的时间。

1.4对外宣传培训力度不够,不利于横向联网系统工作的开展

由于横向联网系统是一种新的缴税模式,对于已经习惯了原始手工税款征收模式的税务工作人员来说不是很适应,所以,他们对使用横向联网的缴税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横向联网系统的正常使用。

1.5系统信息增值服务欠缺

TIPS系统集聚了大量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运行的积极成效也得到了税务、国库一线工作人员的认可。但目]~/TIPS系统只面对具体的单笔电子缴税业务提供了核算信息明细查询功能,但对与国库统计分析相关的大量税收征管信息没有开放统计查询功能,大量的查询结果只可读、可打印,没有自动统计和可导出功能,导致对查询到的信息无法进行二次加工、统计、分析,TIPS系统信息再利用效果不理想。

2相关建议

2.1建立健全相关国库制度,使制度建设紧跟业务发展的需要

对已过时和缺乏实用性的旧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制定统一的横向联网系统操作规程,规范横向联网系统业务操作,拓宽国库制度覆盖面,确保横向联网业务依规有序、安全开展。

2.2加强业务培训,统一操作规程

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增加对重复划税的识别功能。加大对各商业银行及参与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力度,使其尽快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准确无误的办理每笔横向联网业务。

2.3加强横向联网系统汇划资金管理,确保税票资金与税票信息同步

税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协调好日常工作,尽量做到税票资金和税票信息同步到达,提高税款资金的征缴入库效率。

2.4加强推广宣传,不断提高横向联网系统的使用盎

在系统运行阶段,相关部门仍需不懈怠地加强TIPS系统的宣传推广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对纳税人进行宣传和辅导,让纳税人认识和了解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的方便快捷,促使各方达成“合作共赢”的共识。不断提高业务人员对横向联网系统的认识,提高TIPS系统的使用率,充分发挥TIPS系统的应用效能。

横向联网范文篇2

一、政务信息网的基本框架

政务信息网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政务内网主要运行党委、政府、机要等涉密信息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政务外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各类非涉密信息系统。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物理隔离。为了方便政务人员上互联网,政务外网提供上互联网功能。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政务信息网从纵向分为省、.市、县(市、区)三个平台。纵向主干线分别由l55M和8M的SDH线路连接,并已全线开通。我县的主要任务是将县直单位的局域网或电脑与县政务信息网络中心联接起来,形成县级政务信息网平台(简称横向联网)。

二、横向联网工作的主要内容

1、联网单位

这次横向联网,原则上县领导班子及所有的县直一级单位均要联入政务信息网,其中64个单位为我县重点联网单位(详见附表)。政务内网的联接按照市国家保密局和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迸一步做好涉密系统联网保密审批工作的通知》要求办理审批手续。

2、施工单位

根据省信息中心和省电信公司签订的省政务信息网建设合同,施工单位定为县电信公司。

3、联网方式

横向联网方式原则上采用光纤接入。确因光缆资源限制,短期内无法采用光纤联网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县信息中心同意后,政务外网可采用ADSL方式接入,政务内网可用SDH方式接入。

4、互联网出口

为了确保政务网的安全,联入政务外网的单位必须从政务外网上互联网,绝对禁止联入政务外网的电脑直接通过运营商的线路上互联网。联入政务内网的电脑绝对禁止以任何形式联接互联网。

5、资费标准、

(1)使用光纤接入的单位联网交费为:14400元。其中光纤接入费l0000元/20年(不含上互联网的费用),光电转换器4400元/2对。

(2)使用ADSL接入的单位资费为230元/月(含上互联网的费用)。

(3)采用SDH联网方式接入的单位,其每月费用不高于400元(不含上互联网的费用)。

(4)使用光纤接入的单位上互联网的资费参照市场价另行收取。

6、付费方式

(1)光纤接入的单位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付接入费:A、一次性付清l0000元(不含上互联网的费用);B、分五年付清l0000元(不含上互联网的费用):即每月付310元(含利息)。一次性付款的由各接入单位在施工前缴纳给县电信公司,分期付款的待县电信公司施工完毕后由各接入单位按时缴纳给县电信公司,可采用托收方式一次性划拨或随单位电话话费逐月划拨。

(2)购买光电转换器的经费由光纤接入的单位一次性付给县信息中心,并统一由市信息中心采购。

(3)SDH、ADSL接入的随单位电话话费逐月划拨。

7、申办程序

(1)由使用单位向县信息中心申请接入政务信息网,并填写申请单,县信息中心下单给县电信公司要求施工,施工完结后,填写竣工验收单。

(2)对采用光纤接入或SDH接入的单位,由县信息中心发联网通知单给县电信公司,县电信公司在接到县信息中心提供的联网通知单20个工作日内开通所需使用业务。

(3)对使用ADSL接入的单位,在号线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县信息中心发联网通知单给县电信公司,县电信公司在接到联网通知单后的5个工作Et内开通所需使用业务。

(4)由于使用单位原因造成电路推迟开通的,开通时限顺延。由于电信方原因造成电路推迟开通的(超15天)免收使用单位一个月的使用费。

(5)联网施工完成后,由县电信公司出具竣工验收单,县电信公司、联网单位盖章确认,一式三份,联网单位、县电信公司、县信息中心各壹份。

三、横向联网工作的要求

1、统一认识,充分认清横向联网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措施。而横向联网是实现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是开展电子政务的必要前提。

横向联网范文篇3

2008年我市出现历史罕见的高幅增长,全年预计完成省局口径税收收入56.2亿元,增收14.6亿元,增幅高达35%。高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因为现行的计划分配体制是基数加增长,今年高增长,明年必然高基数;加之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受全球影响出现滑坡、我市新增税源支撑力度不足等情况,明年组织收入工作将异常艰难。面临此严峻形势,我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组织收入工作:

(一)及时向省局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反馈2009年组织收入中不利因素,在分配2009年计划时尽量争取一个合理的较低增幅。我科对2008年的增长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的一半以上的增幅不是基于正常的经济增长,而是源自去年甩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物价增长等非即期因素,我科已经将此情况多次向财政部门反馈,并计划结合2009年的经济指标预测正式向省局和财政部门反映收入形势,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争取低增幅,减轻收入压力。

(二)科学合理分配计划。遵循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结合各单位税源实际变化情况和地方财力需求,科学合理分配和下达2009年税收计划。

(三)全面开展税源调查。一是按照“抓紧、抓早、抓出成效”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税源调查,对重大投资技改项目税收预计情况、免抵调库预计实现和落实情况、以及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收入预计情况进行逐户逐项调查,摸清税源底数;二是深入首秦、安胜等重点税源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投资规模、生产工艺、产品销售率、近期战略调整等情况。

(四)定期召开收入调度会。定期召开由县区局和征管等业务科室参加的地区收入调度会,分析把握税收发展态势,发现和掌握组织收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坚持“税收分析与预测相结合、县级计统部门与基层征收单位相结合、重点税源企业与非重点税源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广部分县区局的先进经验,加强税收预测工作的指导和考核,使全局的税收预测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二、全面开展税收分析,重点开展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强化税收分析与经济税源及税收征管的衔接,提高税收分析对纳税评估和税源管理的指导作用。2007年和2008年市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的宏观税负、税收弹性、行业税负、微观税负及专题分析,并举办了优秀税收分析报告评比,系统上下对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税收分析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今年我科将加大微观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

一是针对税收政策和财税体制调整进行分析,分析政策变动对我市收入及地方财力的影响,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组织力量对本地区代表性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税收微观分析,从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入手,细化分析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对税收的影响,进而以点带面,查找同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税收征管提供参考。

三、做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目前,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已经在唐山试运行,明年将在全省推广。横向联网实现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滞留税款的现象,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作为市级计统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与财政、国库、银行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

二是做好本级的会计核算、电子票证使用管理及国库对帐等工作。

三是组织对县区局横向联网后的计会统业务流程的培训和指导,保证计会统业务前后衔接顺畅、工作有序开展。

横向联网范文篇4

(一)人员因素形成的风险。

由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原因,基层国库不但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素质普遍不高。一是国库管理人员因内部管理的手段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而使国库业务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难于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而疏于管理。二是部分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经办人员对业务处理只知己不知彼,业务掌握不全面,难以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非正常操作,造成风险隐患。三是业务培训不够,在财政体制改革频繁,新政策、新规定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基层国库对经办人员相应的业务培训没有跟上,可能对政策、规定理解失误而造成风险的产生。

(二)执行制度中形成的风险。

个别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凭经验办事,执行制度不严,违规越权,兼岗代岗,业务互相代替,导致业务运行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严,违背岗位牵制原则。业务操作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如:人离柜,印章未锁;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不善;操作密码和口令授权缺乏严格管理,串用、互用口令密码;凭证审核不认真,使有问题的凭证流出国库,造成国库资金的风险。

(三)资金清算中的风险。

国库资金核算实现了内部资金实时清算,市分库与县支库通过内部往来实现清算,国库与征收机关、商业银行间横向联网,资金信息处理逐步开始实现无纸化,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隐患。如核算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要素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功能,仍需要人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一旦发生错发、误发等事件,就会导致国库资金风险。

(四)预算资金监管中的风险。

预算资金监管风险涵盖于预算资金收纳、拨付、退库、更正等诸多环节。如财政资金的拨付,必须控制在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之内,而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常常倒逼国库拨付超预算的拨款,国库难以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收人退库审批机关多,退库种类多,退库政策政出多门,对退库的真实性,政策的适用性国库难以把握。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唯一凭证的预算拨款凭证既没有作为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管理,也没有规定使用期限,形成潜在的风险。

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措施建议

(一)构筑人员防线,堵住风险源头。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国库人员的政治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案件专题教育,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构筑岗位风险防范的思想防线。

2、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国库人员对新的支付工具电子计算机和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加强岗位轮换,组织岗位业务培训充实、稳定国库队伍,提高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

3、建立竞争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岗位分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岗位竞争机制。根据国库会计业务变化多、业务新和要求高的特点,适时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充分考虑让员工自主选岗的同时,对重要或综合性强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使国库会计人员在参与岗位竞聘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巨大压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库工作人员对国库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构筑内控防线,确保规范操作。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针对国库业务的发展,以“风险首位”和“内控先行”为导向,合理设置国库岗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全力构建内部风险防范机制。根据业务特点,合理设置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则,强化运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自律控制机制,明确责权划分,做到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使国库业务的全过程和所有风险节点都置于管理制度之中。

2、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控制会计资料交接、外来凭证审核、资料传递、记账复核、退汇转汇、查询查复、手工填制凭证等业务操作环节中的风险,确保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印章、密押(钥)及重要空白凭证“三分管”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登记簿;严格执行与财税部门对账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分级审批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

3、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其网络的风险控制。会计核算系统的操作管理,重点是加强岗位制约,防止“一手清”。保障会计核算人员专人专机,操作密码严格保密,并及时更换,做到离机签退,以防他人盗用密码进行非法操作。加强对系统服务器和其他国库业务用机的防病毒管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落实网络防火墙、安全预警、灾难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国库核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4、实现自查工作制度化。除了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外,国库部门还应以制度和职责的方式,明确国库会计部门负责人和岗位主要责任人,加强对国库会计业务的日常检查辅导,对日常业务进行现场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国库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或有重点的监督检查,使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构筑监督防线,规范资金支拨。

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对退拨资金、同城退票、挂账等资金性质、权限要严格进行管理;要配合财政税务机关加强对印鉴、凭证和国库资金入库管理,将“拨款书”、“收人退还书”纳入重要凭证管理范围,防止支拨或税款入库环节产生风险;对于违反财经制度、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拨款,国库部门要坚持原则予以拒办。

(四)构筑预警防线,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起国库内部岗位监督机制,加强风险排查,从业务操作和管理,以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摸排风险点,寻找切入点,及时发现业务处理中的薄弱环节,防范资金清算,印、押、证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岗位相互制约等环节的风险。通过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全方位的排查监督,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五)构筑集中防线,加速电子化进程。

横向联网范文篇5

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核算体系的不断变革完善,国库资金运转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资金流转更科学、更快捷的同时,资金风险也随之而转变,并更加隐蔽,国库案件频频发生,国库部门已经成为案发的“高风险区”。如何有效规避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已是当前基层国库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国库风险点分析

(一)人员因素形成的风险。

由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原因,基层国库不但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素质普遍不高。一是国库管理人员因内部管理的手段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而使国库业务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难于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而疏于管理。二是部分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经办人员对业务处理只知己不知彼,业务掌握不全面,难以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非正常操作,造成风险隐患。三是业务培训不够,在财政体制改革频繁,新政策、新规定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基层国库对经办人员相应的业务培训没有跟上,可能对政策、规定理解失误而造成风险的产生。

(二)执行制度中形成的风险。

个别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凭经验办事,执行制度不严,违规越权,兼岗代岗,业务互相代替,导致业务运行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严,违背岗位牵制原则。业务操作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如:人离柜,印章未锁;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不善;操作密码和口令授权缺乏严格管理,串用、互用口令密码;凭证审核不认真,使有问题的凭证流出国库,造成国库资金的风险。

(三)资金清算中的风险。

国库资金核算实现了内部资金实时清算,市分库与县支库通过内部往来实现清算,国库与征收机关、商业银行间横向联网,资金信息处理逐步开始实现无纸化,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隐患。如核算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要素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功能,仍需要人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一旦发生错发、误发等事件,就会导致国库资金风险。

(四)预算资金监管中的风险。

预算资金监管风险涵盖于预算资金收纳、拨付、退库、更正等诸多环节。如财政资金的拨付,必须控制在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之内,而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常常倒逼国库拨付超预算的拨款,国库难以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收人退库审批机关多,退库种类多,退库政策政出多门,对退库的真实性,政策的适用性国库难以把握。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唯一凭证的预算拨款凭证既没有作为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管理,也没有规定使用期限,形成潜在的风险。

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措施建议

(一)构筑人员防线,堵住风险源头。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国库人员的政治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案件专题教育,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构筑岗位风险防范的思想防线。

2、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国库人员对新的支付工具电子计算机和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加强岗位轮换,组织岗位业务培训充实、稳定国库队伍,提高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

3、建立竞争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岗位分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岗位竞争机制。根据国库会计业务变化多、业务新和要求高的特点,适时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充分考虑让员工自主选岗的同时,对重要或综合性强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使国库会计人员在参与岗位竞聘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巨大压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库工作人员对国库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构筑内控防线,确保规范操作。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针对国库业务的发展,以“风险首位”和“内控先行”为导向,合理设置国库岗位,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全力构建内部风险防范机制。根据业务特点,合理设置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则,强化运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自律控制机制,明确责权划分,做到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使国库业务的全过程和所有风险节点都置于管理制度之中。

2、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控制会计资料交接、外来凭证审核、资料传递、记账复核、退汇转汇、查询查复、手工填制凭证等业务操作环节中的风险,确保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印章、密押(钥)及重要空白凭证“三分管”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登记簿;严格执行与财税部门对账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分级审批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

3、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及其网络的风险控制。会计核算系统的操作管理,重点是加强岗位制约,防止“一手清”。保障会计核算人员专人专机,操作密码严格保密,并及时更换,做到离机签退,以防他人盗用密码进行非法操作。加强对系统服务器和其他国库业务用机的防病毒管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落实网络防火墙、安全预警、灾难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国库核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4、实现自查工作制度化。除了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外,国库部门还应以制度和职责的方式,明确国库会计部门负责人和岗位主要责任人,加强对国库会计业务的日常检查辅导,对日常业务进行现场监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国库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或有重点的监督检查,使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构筑监督防线,规范资金支拨。

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退库等业务都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对退拨资金、同城退票、挂账等资金性质、权限要严格进行管理;要配合财政税务机关加强对印鉴、凭证和国库资金入库管理,将“拨款书”、“收人退还书”纳入重要凭证管理范围,防止支拨或税款入库环节产生风险;对于违反财经制度、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拨款,国库部门要坚持原则予以拒办。

(四)构筑预警防线,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起国库内部岗位监督机制,加强风险排查,从业务操作和管理,以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摸排风险点,寻找切入点,及时发现业务处理中的薄弱环节,防范资金清算,印、押、证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岗位相互制约等环节的风险。通过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全方位的排查监督,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横向联网范文篇6

一、巩固完善2001年“数字福建”建设重点骨干工程

(一)完善三个骨干工程

1.完善福建省政务信息网络工程

(1)完善省直横向网建设。在开通省直横向网113个节点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再完成74个接入点开通任务,实现省直横向网全线开通(由省经济信息中心负责)。

(2)加快纵向网建设。一是建设市、县(区)横向接入网。今年完成各市、县(区)横向接入网建设任务;二是建设大型视频会议系统。今年4月底前建成各设区市的视频会议系统,6月底前建成各县(市、区)的视频会议系统(由省经济信息中心负责)。

(3)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改造。按照信息共享数据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展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年底前全面完成并上网(由省数字办负责指导、督促,由各市、县(区)政府、省直各部门负责落实)。

同时,由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牵头,重点抓好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外经贸厅、省公安厅、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粮食局、省地勘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等13个单位的信息资源标准化、数字化、空间化的改造和整合。

2.继续做好骨干网互联互通工作。2001年已建成开通了省互联网交互中心,福建电信和福建吉通也已接入交互中心。今年要协调、解决福建联通、福建移动、福建网通、中国教育网福建节点(福州大学)接入交互中心问题,实现省内互联互通(由省通信管理局负责)。

3.抓好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今年要完成产学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任务;开展“数字福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重点组织多源空间数据的标准化与一致化改造技术、统计数据与站点观测数据的连续空间化技术、分布式网络协同计算技术、大容量信息的压缩与索引技术、政务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等5个关键技术的攻关。培养“数字福建”高级技术人才,招收硕士生100名(由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负责)。

(二)研究制定“数字福建”相关政策法规(由省数字办牵头,有关单位配合)。

1.制定“数字福建”数据共享标准。重点在共享系列标准草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质量控制、信息分类代码等系列标准,提出政务信息共享与对外服务的管理办法。

2.制定信息资源的管理办法。出台福建省政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互联网交互中心互联管理规定和互联结算暂行规定、宽带接入网的建设管理办法。

3.制定“数字福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和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

(三)继续做好鼓楼区社区信息化示范建设,拓宽服务领域(由鼓楼区政府负责)。

在去年7个社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网联网联通。建设综合信息服务中心,拓宽服务内容,重点建设扶贫济困、计划生育、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服务、社区医疗、便利服务站、文化服务等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系统,推进“政府超市”的信息化,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信息增值产品和全方位信息服务。积极探索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机制。

二、组织实施2002年度“数字福建”“339”建设计划

(一)建设3个基础工程

1.建设省级政府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外网)。重点开展省级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整合,通过外网向社会综合信息;建设政府信息服务系统,重点建设工商、税务、科技、医疗、教育、农业、利用外资等7个交互式信息服务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信息服务(由省数字办牵头负责)。

2.建设省网络安全监控中心。主要建设全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运行安全的管理和监测体系(由省公安厅负责)。

3.建设分布式基础数据库。重点建设统计、测绘、地质、档案、气象等5个基础数据库,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基础信息(由各相关部门负责)。

(二)建设3类示范项目

1.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按照电子商务“十五”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重点环节的示范工程建设,逐步扩大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今年重点建设省产业联盟在线信息交易平台、泉州电子商务中心、省商业物流中心、省邮政电子商城、省农产品信息网、东南价格信息网等电子商务BtoB和BtoC(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对消费者)的示范工程项目;积极开展消费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由省经贸委负责)。

2.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工程。重点是从三个层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管理创新;二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三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点选择若干个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示范改造项目,开展示范建设(由省信息产业厅负责)。

3.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示范工程(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指导)。

(三)建设9个信息应用系统

重点建设环境生态监测、国土资源、海洋生态、公安信息管理、储备粮油信息管理、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管理、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管理、文化信息管理、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等9个信息应用系统(由项目相关部门负责)。

三、其它工作(由省数字办负责)

横向联网范文篇7

整个无纸化横向联网由人行TIPS国库前置平台、财政接入平台、商业银行(集中支付行)接入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平台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报文交换,通过部署安全控件来保障报文信息的安全。

1.人行国库前置平台

国库前置平台由国库前置系统、电子凭证库、电子印章系统、数字签名服务器组成,为了满足财政特色业务需求、实现不同规范的转换,需要在人行国库前置平台部署TIPS国库前置系统。国库前置系统以TIPS节点的身份接入,国库前置同TIPS之间文件传输采用人行CA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安全机制。国库前置系统将完全遵循TIPS接口规范收发各类信息。为了确保财政信息安全传递和凭证还原处理,需要在人行国库前置平台部署电子凭证库服务器、电子签名服务器、电子印章服务器等多种安全设备。

2.财政无纸化接入平台

省、市财政分别通过石家庄金融城域网接入人行网络,县级财政通过市级财政接入石家庄金融城域网。财政部门通过石家庄金融城域网接入人行网络,使用消息中间件与人行电子凭证库服务器进行直联方式的报文通讯。为了满足TIPS中机构与节点对应关系的管理规则,对于先期已经实现收入信息共享而联网的财政系统,需要将财政系统的MQ队列指向由网间互联平台改为人行国库前置,从人行国库前置获得入库流水、报表、电子税票等收入共享信息,财政系统节点为对应国库前置节点。

3.商业银行无纸化接入平台

各商业银行通过石家庄金融城域网接入人行网络。商业银行需部署电子凭证库服务器,安装消息中间件与人行电子凭证服务器进行直联方式的报文通讯。各类财政业务经由前置平台、TIPS最终在TCBS中进行处理,回执按原路返回。4.平台间数据传输及实现方式通过在人行、财政和商业银行实施部署电子凭证库,代替现有纸质凭证的传递,大大提高支付和清算的工作效率,利用国库前置系统解决财政分散联网交换信息的问题。

二、系统建设的意义

横向联网范文篇8

一、总体目标

根据银联系统、地税系统和全国横向联网系统技术规范,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保高速缴费平台及小额税款和社保费刷卡缴税(费)系统,为地税部门刷卡缴税(费)业务提供银联接入和银行卡交易支持。同时,推广应用自助终端缴税(费)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自助方式缴税(费)服务。先试行小额税款刷卡缴税,后接入社保高速缴费平台,实现社保费刷卡缴费及自助缴税(费)。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10月20日前)。

1、宣传动员。召开地税、人行、财政、人社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建立刷卡缴税(费)系统工作。各相关部门分别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建立刷卡缴税(费)系统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推进相关工作落实。

2、信息收集。地税、人社、人行等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收集有关系统需要的公共数据,确保各项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3、平台建设。地税、人社部门建立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软硬件平台。各联网单位认真收集、准备TIPS公共数据,保证准确通过TIPS公共代码信息管理系统上报TIPS系统中心。

4、业务培训。组织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熟悉和掌握刷卡缴款(费)系统操作流程和操作技能。经过培训,各相关部门要能够顺利完成自身业务系统安装、升级及维护工作,基层单位要能独立开展工作,正常办理业务。

5、模拟运行。各相关部门检查系统参数和功能,开展上线模拟运行,确保网络通畅,信息传输正确,操作流程合规,业务处理规范,资金对账及时准确。

(二)运行阶段(10月21日至12月底)。

进行POS终端刷卡缴税(费)系统和自助刷卡缴税(费)系统试运行,及时解决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系统试运行成功后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做好推广应用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推广阶段(2012年月1日起)。

在全市逐步推广应用刷卡缴税(费)系统,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地税局、人行荆门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荆门市建立刷卡缴税(费)系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建立刷卡缴税(费)系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协调各方资源,检查工作进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地税局,由各相关部门和系统开发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

四、职责分工

地税部门负责做好建立刷卡缴税(费)系统的组织协调工作;做好试点工作汇报,争取上级地税部门支持;确保上、下级地税部门之间,以及地税部门与人社部门之间的网络畅通;协助做好刷卡缴税(费)系统软件、自助缴费机系统和相关系统接口开发;安装接口软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操作流程;指定一个地税纳税大厅负责刷卡缴税(费)系统的先行试点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衔接,确保税费征缴业务正常开展。

部门负责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对账工作,保证各方账务的一致性;确保已处理电子缴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刷卡缴税(费)系统运行费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人社部门负责确保网络与地税部门联接畅通,配合地税部门建立社保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对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宣传工作;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协同地税部门对缴费人进行账务核对;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横向联网范文篇9

关键词:自然资源;一面网;数字政府建设

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网络强基工作的必由之路,是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的基础性工作。省级自然资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推进全省自然资源领域“数字政府”建设试点工作,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的基础。全国部分自然资源部门在自然资源“一张网”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辽宁省提出了辽宁省自然资源“一张网”建设总体思路[1]。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全省统一的自然资源“一面网”,形成数字政府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底座”,提高系统访问、技术运用、运维服务、数据交换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需要对自然资源系统的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自然资源业务专网、移动无线办公网络进行优化建设[2]。

1建设路径探讨

进行自然资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需要健全和完善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将网络延伸至各处室局,根据需要拓展到相关厅直属单位,开展自然资源业务网优化和提速,依托优化和提速后的自然资源业务网,建立延伸到所有直属单位的视频会议网络,同时在互联网中统一规划建设厅机关办公区域的无线WiFi6(即第六代无线网络技术)网络,保障政府机关公共场所的移动无线办公和对外服务需要,以此构建统一的横向联通、纵向到基层的自然资源“一面网”。

1.1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省直系统电子政务外网,推进政府机关到直属单位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形成横向连接各业务部门、纵向贯通市州县区、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骨干网安全对接的统一网络[3]。各直属单位根据统一的标准规范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优化网络结构,强化网络管理,着力提高电子政务外网业务承载能力,为业务应用、数据传输提供支撑。强化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和管理,对电子政务外网采取厅、直属单位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运维,厅网信办负责厅级横向网及“省-市-县”纵向网的运维。建立“一个入口、一个平台和一套标准流程”的统一运维服务体系,包括运维服务内容、运维服务组织、运维服务规范、运维管理平台等,推动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向集中管理、统一服务转变,实现对网络、应用、安全运行状态全时段、高灵敏、无距离感知,进行及时、准确、高效的运维管理。依托正在建设的自然资源云中心,积极开展数据上云、应用上云等政务云重点服务业务,不断提高政务云应用效能。

1.2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借助电子政务配套的安全设备,通过分级安全服务和分域安全管理[4],将厅机关处室局接入电子政务内网,满足涉密文件起草、报送的需求。参照湖南省和机关网络分级保护测评要求,高安全性地建设厅级电子政务内网,并申请进行省保密局的分级保护测评,测评通过后整体接入省级电子政务内网(涉密网)。同时预留向10个厅直属单位延伸电子政务内网的条件,实现等级保护中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要求,从而保证整个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安全,最终形成安全开放统一、分级分域防护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体系。

1.3自然资源业务网建设

自然资源业务网(专网)带宽是限制专网业务系统工作效率和业务开展的核心因素,需要对省自然资源业务网进行安全优化和提速。对自然资源业务网所有节点进行安全监测,并将网络带宽由目前的100M提速到200M。目前省直属单位陆续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通过撤销原有不需要的自然资源业务网节点,做到无效接入节点全清零,已有业务网节点安全可靠。自然资源业务网以省厅为总节点,向上连接自然资源部,向下延伸至各市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由市州再向下延伸至市县区自然资源局,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需要延伸至乡镇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形成上联国家、下通基层的自然资源业务网络。通过自然资源业务网的网络安全整改加固,进行自然资源业务网的敏感数据安全保障。目前自然资源业务网的网络带宽为100M,随着自然资源业务的深入开展,以及“多规合一”一张图建设,自然资源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将自然资源带宽升级到200M,实现网速翻番。通过与网络运营商重新签订网络服务合同,提高网络带宽,优化网络传输速度,保障自然资源业务网的视频会议、大规模数据传输等应用顺畅运行。

1.4无线办公网络建设

随着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基础能力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使用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应用系统陆续上线运行,单位对无线办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提高省自然资源厅无线网络应用与整体管控水平,推进政府机关服务和办公效率,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最佳选择。按照湖南省党政机关信息安全联合检查相关要求,连接政务网络的无线网络设备必须具备统一登陆认证和上网行为管理审计措施。基于互联网环境,建立一个设计规范、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易扩展、高可用的无线网络,以高速度、低成本的方式服务广大机关干部群众,提高政府机关的办公与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应用,利用无线网络来方便日常管理、会议开展、群众办事、位置导航等各方面工作。

2网络建设实践

根据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中自然资源“一面网”的建设要求,基于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现有的网络设施基础,按照上述建设路径,目前已建成覆盖自然资源厅直属单位和市州县区自然资源部门的优质高速电子政务外网、自然资源专网和视频会议系统,建成覆盖全部重要涉密节点的电子政务内网,统一规划建设厅机关办公场所的全覆盖、无死角的WiFi6无线办公网络,形成了湖南自然资源系统横向联通、纵向到基层的高效优质自然资源“一面网”。具体工作是将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至厅直属单位,并建立了网络安全防护的责任体系;通过分级安全管理和分域安全服务,将省厅机关各处室局接入电子政务内网,满足了涉密文件起草、报送的需求。对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业务网进行安全优化和提速,并将自然资源业务网的网络带宽由目前的100M提速到200M,对自然资源业务网所有节点进行安全监测和态势感知,依托优化提速后的自然资源业务网,建立延伸到省直属单位的视频会议网络。在互联网环境下统一规划建设厅机关办公区域的无线WiFi6网络,保障厅机关的移动办公需要。具体的建设工作如图1所示。通过湖南省自然资源“一面网”的建设和完善,现已基本建成网联湘楚大地、信通三湘四水的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自然资源通信网络。自然资源系统办公网络主要处于电子政务外网,主要承载非密信息,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之间,采用VPN(虚拟专用网络)建立专用网络,使得处于互联网环境的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加密通讯方式与电子政务外网进行连接。基于互联网建设厅机关办公区域全覆盖、无死角的无线WiFi6网络,满足机关移动无线办公需要。依托自然资源业务网建设自然资源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专线方式保障视频会议高效开展。自然资源业务网(专网)、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三个网络相互物理隔离,通过可单向网闸、双向网闸、光盘导入形式进行通信。自然资源业务网与电子政务外网之间采用单向网闸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自然资源业务网与电子政务内网采用双向网闸方式可交换非密信息,电子政务外网可向电子政务内网通过单向网闸单向导入数据,电子政务内网可向电子政务外网使用光盘导出方式传出非密信息。

3网络安全保障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等规范要求,根据《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路径,建立自然资源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应对自然资源网络安全风险[5],提升自然资源“一面网”安全防护能力。在自然资源政务“一面网”使用管理中实施分区分域防护管理,划分为公用网络区、专用网络区、互联网区等,满足不同类型业务应用的网络部署需求。各直属单位和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参照国家和湖南省的网络区域划分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本单位网络区域,在各个网络区域部署电子认证系统和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建设本单位电子认证注册服务分中心和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形成覆盖政府部门和直属单位的电子认证服务和用户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自然资源网络安全。

4结论

做好自然资源领域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才能促进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省域内自然资源政务“一张网”,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完善、优化和创新,建设自然资源高效便捷“一张网”、详细全面“一张图”、智慧政务“一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助推省域自然资源“数字政府”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江,周建军.浅谈辽宁省自然资源“一张网”建设思路[J].辽宁自然资源,2021(1):42-43.

[2]焦思颖.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印发[J].自然资源通讯,2019(22):5.

[3]王勇,吴亚非.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J].电子政务,2008(06):22-26.

[4]陈迎春.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密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制作,2020(14):45-47.

横向联网范文篇10

一、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

(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力争2010年底前,地方各级执收单位全部实施改革;经清理整顿后继续保留的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公益金等非税收入要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要在2012年底前将改革推进到所有执收单位和所有非税收入项目。

(二)省级财政部门要在做好省本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地(市)、县(区)改革的指导,推动省级以下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和本省改革规范化要求有序推进改革。

二、规范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

(三)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后,所有非税收入收缴都要在统一的收缴管理体系中运行,其中的收缴方式包括三种: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收缴非税收入;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非税收入;通过财政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网系统收缴非税收入。三种收缴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管理要求的非税收入收缴,应按照统一规范、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目标要求逐步完善。

(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完善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收缴非税收入的方式,并将其作为非税收入收缴的主要方式,不断优化收缴流程,更好地满足缴款人和执收单位的需求。

(五)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涉及多级政府间分成且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难度较大的非税收入可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对偶尔发生、没有明确规定执收单位、执收单位对信息反馈要求不高的非税收入,也可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

(六)由税务机关征收或的非税收入,可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收缴。研究将适合横向联网系统收缴的非税收入通过横向联网系统办理,实现收入收缴信息在财政部门与执收单位之间共享。

(七)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要求,建立统一的收缴信息反馈机制,确保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执收单位及时掌握收缴信息。

三、健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八)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健全全省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九)省级财政部门要完善政府间分成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对应上缴中央财政的分成收入,通过财政之间上缴的,要按规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流程;通过执收单位之间上缴的,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条件成熟时应转为通过财政之间上缴;采用就地缴库方式上缴的,应研究改进信息反馈方式和反馈内容。省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并研究规范省级与市、县级分成收入的上缴、下拨方式,保证按照规范、统一的渠道解缴。

四、规范非税收入收缴账户管理

(十)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选择非税收入收缴银行原则上实行招投标制度,应参照《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收付银行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做好银行选择工作。

(十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与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将各类财政资金专户统一归口到同级财政国库部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或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应尽量归并,原则上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只开设一个财政专户。

(十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设立的非税收入归集性账户尚未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的,要创造条件逐步统一归口管理。确有必要新设立非税收入归集性账户的,原则上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管理。

五、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建设

(十三)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系统管理功能和收缴效率,并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切实保证非税收入及时、准确、安全收缴。

(十四)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及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做好非税收入收缴业务数据口径及编码规范工作,要按照中央财政统一要求和《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内容对现行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省级财政与中央财政以及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及时传输。

(十五)省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和系统建设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银行先进支付结算工具,研究建立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支持POS机刷卡缴款、网上银行缴款等新型缴款方式。

六、加强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情况分析

(十六)省级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全省非税收入收缴执行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本省非税收入规模、结构和收缴情况,科学分析影响收入实现的因素。

(十七)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非税收入收缴执行分析报表格式、口径和时间要求,及时报送本省非税收入收缴执行分析情况。

七、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监管

(十八)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管理,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审验、核销机制,实现系统自动核销电子票据和人工核销纸质票据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以票控收”的作用。

(十九)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非税收入收缴银行综合考评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促进银行更好地履行委托协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