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2:15:17

国新办范文篇1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日本经济新闻社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东京联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研讨会。这样的研讨会在国外还是第一次举办。两国政要专家学者将共同就60年来新中国走过的道路、取得的经验、发展的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这对于中日两国从不同视角、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中日关系发展历程,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在更深更广层次上发展更加友好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出席研讨会的两国政要、专家、学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为此次研讨会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60年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现已突破4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3%上升至2008年的7.3%,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事业全面繁荣,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全国各民族大团结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60年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主席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中国人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确实站起来了,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且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延续,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人类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和全球及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新的大背景下,中日双方更加认识到中日两个大国对促进世界和平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中日关系面临着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实现“和平友好、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日两国在新闻领域的交往源远流长,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双方就有信使往来,互通消息、互传友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媒体为推动民众了解和相互关系,促进中日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日本经济新闻社是日本一家有百年声望的著名媒体,拥有一支专业知识丰富而且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积极开展对中国经济情况的报道,曾受到总理的高度评价。日本经济新闻社一直热心中国报道和中日交流,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日本经济新闻社以及传媒界60年来对新中国客观、理性的报道;要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新中国发展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开放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希望了解中国。为此,希望中日两国媒体秉承老一辈新闻人的精神,多做对两国有利、对两国人民有利、对发展中日合作与友谊有利的报道,为更好地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新办范文篇2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日本经济新闻社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东京联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研讨会。这样的研讨会在国外还是第一次举办。两国政要专家学者将共同就60年来新中国走过的道路、取得的经验、发展的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这对于中日两国从不同视角、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中日关系发展历程,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在更深更广层次上发展更加友好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出席研讨会的两国政要、专家、学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为此次研讨会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60年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现已突破4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3%上升至2008年的7.3%,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事业全面繁荣,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全国各民族大团结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60年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主席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中国人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确实站起来了,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且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延续,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人类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和全球及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新的大背景下,中日双方更加认识到中日两个大国对促进世界和平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中日关系面临着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实现“和平友好、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日两国在新闻领域的交往源远流长,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双方就有信使往来,互通消息、互传友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媒体为推动民众了解和相互关系,促进中日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日本经济新闻社是日本一家有百年声望的著名媒体,拥有一支专业知识丰富而且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积极开展对中国经济情况的报道,曾受到总理的高度评价。日本经济新闻社一直热心中国报道和中日交流,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日本经济新闻社以及传媒界60年来对新中国客观、理性的报道;要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新中国发展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开放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希望了解中国。为此,希望中日两国媒体秉承老一辈新闻人的精神,多做对两国有利、对两国人民有利、对发展中日合作与友谊有利的报道,为更好地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新办范文篇3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以后,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科学发展观就是把坚持抓好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把坚持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要想让一只木桶容积更大,只有首先增加桶壁上短板的长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业人口,农业的发展一直滞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总书记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則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事实上,在一个农业大国,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对于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扩大内需、拓宽国内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的发展出现了明显向好的态势。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今年以来,针对灾后重建和抵御来自西方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央出快拳、出重拳,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城乡统筹放到了突出位置,为突破“三农”发展“瓶颈”开出了良方,勾画出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路线图,开辟出了“三农”发展的新天地。二是11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计划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用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国新办11月27日举行的新闻会上介绍说:4万亿大体是这样构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是3700亿;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是18000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是400亿;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是1600亿;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是1万亿。三是今年11月5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公布,中央计划投资1200亿,用三年时间完成灾后重建。其中教育、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估算投资达677亿元,超过总投资的56%。毫无疑问,中央的这些措施,为我们搞好灾后重建、加快城乡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资金资助力度。

国新办范文篇4

存款保险制度对全国整体金融体系的完善存在利好。不可否认,我国公众对于该制度的了解程度不高,社会舆论产生了些许负面预期。各大媒体讨论“存款搬家”,主要是指存款搬离中小银行去国有银行,很可能在短期上对中小银行客户产生一定冲击。但是国家积极作为,从各主要媒体和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正面性,尤其是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2015年4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不会引发中小银行存款搬家的风险”。这个例行会议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效果显著。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其经营的主要商品是特殊的金融商品,这就决定了不管是全国性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他们的基本特征都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这是由银行业务特征决定的。例如我国境内第一家倒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海南银行,就是在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增多激发民众的挤兑风波,直至国家宣布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才平息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投保银行可按照保险合同条款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当公众知道存款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二、城市商业银行角度——赣州银行为例

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化解城市信用社累积的金融风险的产物。种种原因,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不强,无论是经营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还是应对风险的能力都与全国性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城市商业银行是挑战,更多的是带来了机会。该制度为全部存款类金融机构设立统一平等的存款保护措施,消除了中小银行自担剩余风险的责任,使中小银行具备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制度基础,从而为大、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大媒体讨论“存款搬家”,主要指存款搬离中小银去国有银行等,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应确切解读成“存款互搬”。从个人储蓄存款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明确50万元保费针对同一客户在单家银行的所有存款。该制度对50万存款以下的客户,增强保障,稳定性较强,由于得到全额保护,客户可能倾向于存放在利率较高的银行,这部分存款由利率较低的银行转移到利率较灵活、较高银行的可能性比较大。故50万元以上的客户最保险做法在于分散资金,存于不同银行。如此,则赣州银行50万元以上客户可能分散一部分资金存在它行,并且其他银行50万元以上的客户也可能分散一部分资金存入赣州银行,此为“存款互搬”。通过对“存款互搬”概念的理解,只要比较各行非稳定存款比例和余额即可。以赣州银行2014年的数据为例。客户层面,由于99.27%的客户(含对公和对私储蓄客户)在赣州银行存款低于50万元,存款高于50万元的客户受众比例很小,对此类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数量冲击不大。存款层面,50万元以上存款的对公客户占了绝大部分存款比例,为98.99%,其中财政性存款、保证金存款和信贷衍生存款占比87.42%,受该制度的冲击较小。储蓄存款中,5万元以上的存款余额占比14.71%,为可能面临存款保险制度冲击的余额。综合上述计量,赣州银行可能面临存款保险制度冲击的存款余额仅占全行存款比例13%。全国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由于其结算的便利性,预计可能面临该制度冲击的存款比例将远大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存款互搬”的过程中对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有利。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1.加强零售业务的扩张。主要目标在于扩大活期存款规模,降低定期存款比重,从而降低银行揽储成本,提前为“利率战”做好准备。首先,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业务。以赣州银行为例基,于城区支行先发优势,目前已有代扣水电煤费、国库集中支付、公积金归集、住宅维修资金归集和市级财政工资统发等相关业务。据统计,工资业务、代扣水电煤气费等类业务能有效增加客户资金的集中程度,从而增加储蓄活期存款。再次,加大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加大银行卡设计,包括以特惠商户等形式吸引特定客户和增强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例如办理银行卡与加油卡相绑定,给予一定比例的加油价格优惠,以期增加储蓄客户数量和提高客户质量。最后,加大类存款产品(包含理财产品等)的创新研发。应加快理财中心、理财系统等建设,创新研发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的类存款产品,主要目的在于留住银行现有储源,吸收它行“存款搬迁”资金,积极引导它行50万元以上客户拆分资金流入。

2.积极拓展机构新设,合理布局现有网点。出于风险控制考虑,银监会提出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应先省内、后省外,先本经济区域,后跨经济区域,最后向全国辐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积极拓展机构新设,合理合规布局城商行现有网点。以赣州银行为例,目前赣州银行在江西省地级市的布局比例为54.54%,县的布局比例仅仅为17.5%。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开拓空间仍然很大,可选择探索开设成本小、针对性强的社区银行。通过社区银行的布局,为客户完成包括物业费、停车费、水电费、话费的一站式代缴,同时与各类衣食住行商户组建营销联盟,共同扩展客户,这将快速增加银行储蓄存款客源。对于现有网点,可选取部分网点作为试点,精美化相匹配装修风格,比如某网点内设钢琴(古筝)演奏、亦或是与茶馆(咖啡馆)结合一起,成本不高,但人气聚集效果明显,形成有特设的网点服务。

国新办范文篇5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工作、文化的重要内容。指出,要把加强思想政治作为党建首要任务。当今社会文化和价值多元,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潮和诱惑,需要找到思想转化的内在动机,引导人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提高觉悟水平。这种转换性的实现,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说过:“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我一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永远都不会过时。

二、富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

30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党建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政治保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富润的优秀传统,成为我们的一个品牌,成为我们的软实力。为推进转型升级,去年股份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中国证监会无条件通过,公司进入大数据互联网领域,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格局。“浙江富润”上市20年,不同于一般上市公司的是,突出了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人还认为我们是不合时宜。2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国新办会上指出,上市公司有一个共同现象,不论是国有控股还是民营控股或混合所有制,这个公司只要注重党的建设,这个公司业绩就好,立于不败之地;搞坏的公司,就是不注重党的建设,不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刘主席的讲话坚定了我们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化上市公司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提高业绩,更要提升党建;既要研究资本,也要研究成本;既要研究市值,也要研究市场,努力树立浙江富润独特的形象。依靠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富润控股集团是一家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企业。其特殊之处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特殊背景下,十年间急风暴雨式地兼并了当地22家困难国有企业和二轻大集体企业。兼并是思想的融合需要文化的统领,改革是自我的突破需要思想的引领,改制是产权的变革需要确立更高的追求,我们提出,不管牌子怎么换,体制怎么改,内部机制怎么变,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不能削弱,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能放松,依靠工会和职工办企业、民主管理的思想不能变,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国有企业的传统政治优势不能丢弃。我们喊响“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国有资产,忠诚于富润的事业,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正,艰苦勤奋”的口号,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不忘初心,不断前行。全方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坚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按市场规律探索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化精神为物质。我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党员干部广泛参与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党委确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目标,确定阶段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分解、落实、考核到下属各公司和部门,思想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展开。我们确立了“头要冷,心要热,劲要足,步要准,识时务,做该做能做且可以做好的事”的指导思想,把“团结爱厂、奋发进取”的企业精神提升为“敬业奋进、包容创新”,以虚促实,稳中求进,走好创业路上的每一步,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和谐本分的企业,让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以《六十条》为主要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为改进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创新机制,1996年4月,我们把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做法进行总结、归纳、整理、修订、完善,形成了规范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全方位确立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与生产指挥调度系统一起全方位同步运转。《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共八章六十一条,员工们亲切地称它为《六十条》。《六十条》内容涉及职工生活管理、家访慰问、劳动管理、劳动争议和劳动安全、民主管理、表彰先进颂扬新风、党建群团工作、离退休职工管理等,涵盖生产劳动、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每项条款的实施都有严格的操作方法,每项操作方法都落实提示人和责任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六十条》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让职工有个依靠,以贴近生活、贴近职工、贴近实际的真情实感,营造“我为你,你为他,人人为富润,富润为大家,大家为国家”的氛围,激发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职工的冷暖有人问,急难有人帮,生老病逝有人管,呼声建议有人听,成绩进步有人赞,坏人坏事有人抓,好人好事有人夸,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2014年以《六十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国是首家。《六十条》获得“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入选中国政研会思想政治工作年度创新榜(实践榜),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向全国纺织行业作了推介。集团党委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纺织工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等。

三、对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

国新办范文篇6

任何政党内部都不可能没有矛盾,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促进党内和谐是一个不断化解党内矛盾的持续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化解党内矛盾的思维、理念、方法和途径是不同的。党内路线斗争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内矛盾的思维、方法和途径,这显然已经不符合今天促进党内和谐的时代要求,而应当用民主的思维、理念、方法和途径处理党内矛盾,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

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要求加快推进党务公开。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是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公开什么内容、谁来决定公开的内容、以及公开的时间等问题非常重要。在以往党务公开实践中,存在着事后公开多、事前公开少、过程公开少、公开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党员特别想了解的内容和特别想知道的时候却不公开,而党员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内容却迟到地公开,这在党员心理认同上产生问题。如果党员在心理上不认同党组织的所作所为,党内是难有和谐可言的。所以,事后党务公开必要,但事前公开和过程公开更需要。近两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在推进党务公开方面已率先进行了尝试,党内外反响很好。每当党内重大举措启动实施时,中组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记者的采访,已经形成了惯例。2005年7月7日,中组部首次出席国新办会,介绍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效果很好。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中纪委、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台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中共中央七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公布了七部门新闻发言人及新闻机构电话,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的话说“这是质的飞跃”。今后,加快推进党务公开,除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各级全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意见或邀请部分代表列席会议”外,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至少包括:各级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草案应提前广泛、公开地征求党代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逐步推行党代会像人代会那样对新闻媒体有限开放;逐步扩大党代会列席人员范围;党的代表大会期间党代表提案和会议简报在党内公开。

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要求完善党代会的开会制度。审议“两委”(党委和纪委)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党内重大问题,是党代会的重要职权,也是开好党代会的重要环节。听取有余、审议不足,决定迅速、讨论不充分,是一些地方党代会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大会期间审议报告和讨论问题时是否允许党代表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从党内一系列文件规定来看,没有哪一部文件规定不允许,相反,却规定“党员有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氛围”、“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专门提出上述要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决不是无的放矢。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恐怕在于对“跟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上。实际上,强调跟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和统一思想是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的,即决策后在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不得公开发表与党的“四个基本”(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相违背的观点和意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握住这些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有利于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氛围,以及党员和党代表在讨论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此,要宣传、认识和确立一些民主理念,这些理念在党内受到推崇,坚持这些理念的党员及党代表,在党内受到尊重,是党内和谐的重要标志,是真正的党内和谐。同时,还要有党内民主制度来保障和落实这些理念,包括建立审议中党代表进行质询制度、党代表在党代会上的言论不受党纪追究的制度。

国新办范文篇7

新闻链接

一、2014年社会蓝皮书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2014年12月15日,2014年《社会蓝皮书》在京。《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和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14年56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紧。

“除了大学毕业生以外,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也受到极大影响。”李培林说,“尽管现在已有400万农民工提前返回农村,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回到原来居住的农村,而是在当地的小城镇打散工。当地政府现在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一部分人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介绍了2014年全国劳动就业总体形势的三大特点。第一,就业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全年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第二,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与2014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职人数和用人市场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第三,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地域差异。东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在减少,中部地区呈现两增长趋势,即需求率增长3%和求职率增长5%,而西部地区则出现反向的增长变化,即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在增长,需求增长率为9%,供应率为6%。

“高校毕业生从2014年的413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611万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陈光金分析,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第二,2014年部分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将对2014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二、全国约2014万农民工失业返乡

2014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会上指出,全国约有2014万农民工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2014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陈锡文表示,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2014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他们参加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回来以后如果确实没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家里的承包地还在,还可以保证温饱。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减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过去主要从事外贸的企业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困难,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可以说,当前保就业、保民生就是保农村稳定。”陈锡文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

政策纵览

一、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2014年2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通知》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14年底。

延续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14年底。

《通知》还要求,切实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各地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二、“七项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

2014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

(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14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国新办范文篇8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单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亟需新型编辑,原因如下。

第一,目前传统出版业进入一个“内外交困”的境地,突出表现在“两个流失”。

1.优质作者不断流失。一方面是网络文学、电子书巨头们直接签约作者,从源头截走作者。2013年,非虚构类纯电子书(E-only)品牌“中国故事”,同时在亚马逊、多看、豆瓣、掌阅等电子书平台上销售。另一方面是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兴起,才华横溢的作者们发现凭借好的内容,不通过出版社出书照样能吸引读者甚至是死忠的粉丝,写篇稍有深度的文章发在微信里,一顿饭的功夫就把钱挣了,何乐而不为。

2.读者大面积流失。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各类电子阅读器的日益普及,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社交软件阅读时间占据了现代人绝大部分的碎片时间。按照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信息法研究中心提出的概念,将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分为“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难民”三个群体,目前的状况是,大批60后、70后、80后的数字移民从纸质阅读转移到数字阅读上,更不要说那些90后、00后的数字原住民了。大批读者从纸质图书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从深度阅读转向碎片化阅读去了。深究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电子书阅读方便、便宜的优势外,最核心的是传统出版内容的陈旧、大量低层次的重复、跟风抄袭、缺乏原创、内容不精致等,跟不上新时代读者的需求,说到底还是缺乏真正了解当今读者阅读需求且能用互联网思维策划出优质图书的新型编辑人才。

第二,新型编辑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像其他行业一样,出版产业在时代的激流里,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技术、新需求催生许多新的出版形态,传统出版势不可挡地与新兴出版加速融合。出版社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形态,从营销方式到销售渠道,都在悄然发生着根本性转变。

1.选题策划。以前更注重深度阅读与文化的传承价值,当下向浅阅读、热点阅读和休闲娱乐阅读转变。

2.出版形态。从以前的纸质书、光盘迭代至电子书、全文检索数据库、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很多大部头图书适应碎片化阅读的需求,被拆解成文章甚至短语,提交评论注释等交互式阅读产品涌现。

3.营销方式。现场会、签售等传统营销模式逐渐向各类社群营销升级。2015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蛋糕》通过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凯叔讲故事等第三方垂直社群平台,以及妈妈类QQ群、微信群,上市一周,首印12000册全部售罄,15天内加印到35000册;成人涂色书《秘密花园》上市几天,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仅一个月便位居各大电商榜首……

4.销售渠道。如今当当、京东、亚马逊三家的图书销售额占整个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占非教材类图书市场销售额的95%,传统书店根本无法匹敌。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多看、掌阅、亚马逊等几大电子书平台也都在积极丰富品种,改善产品用户体验,销售增长较快。

二、新型图书编辑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笔者通过观察总结,认为新型编辑的职业素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握正确出版导向的观念和能力。当前,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在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相互交流沟通、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的同时,海量的信息入口和平台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格调低下、思想倾向歪曲、封建迷信及色情的各种垃圾信息,败坏社会风气,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面临这一形势,作为一名新型图书编辑,必须坚持正确的“三观”,坚守作为文化传播者的道德和价值底线,认真学习并深刻领悟国家的各项出版法律法规,从前端把好内容导向关;同时要坚守自己的出版理想,策划出版能体现积极的人生价值、鼓舞人们向上和奋进的优秀出版物。比如,黄山书社在与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合作进行选题调研时,发现当下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具有优良的品质,精湛的专业能力,扎根岗位,默默贡献,在所处的领域和事业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践行着“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我们策划了《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故事》一书,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一些当代杰出青年的动人事迹,靠故事本身感染人,读者非常爱读。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物,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还入选国新办回购计划,综合效益显著。

第二,商业经营的理念和能力。传统图书编辑给人留下的印象,一般是缺乏商业经营理念和能力。当下,除了面临数字阅读的猛烈冲击,各地出版市场烽烟四起,大型电商的群雄争霸,纸质图书市场进行着激烈的洗牌,整体朝着更加市场化、透明化、薄利化的方向发展。编辑应迅速、准确地捕捉图书市场的最新信息,分析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测算成本、利润;策划广告宣传要点、制作宣传材料、组织图书推介活动和各种营销、促销活动等。所有这些,是一个新型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商业经营思维和能力。据说西方某国有一位聪明的出版商为了卖一本新书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给总统送去一本,并多次去征求意见,忙于公务的总统不愿与他纠缠,便随口说了一句:“这书不错!”出版商便如获至宝,大做广告:总统喜欢的书。书被抢购而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便照方抓药。再送一本书给总统,总统上过一次当,不想被再次利用,便故意说:“这书糟透了!”不料还是中计,出版商又大做广告:总统讨厌的书。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畅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巧妙的商业营销策划,能让一本原本滞销的图书“卖点”凸显,成为超级畅销书。新型图书编辑只有具备了把一本书当做一个商品做好卖好,一个项目运作好的商业意识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经营型编辑。

第三,多媒体融合的思维和能力。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现代人几乎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手机。国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总共有近30亿部智能手机,平均每2.5个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换言之,除了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微信、QQ、发微博、看新闻……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亿。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时代,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全球阅读主流。当我们的编辑还在为责编的一本书印刷了3000册却滞销而苦恼时,微信大号王枪枪的一篇文章几天却能收获几百个“打赏”,很多读者还埋怨作者设定打赏5元的限额太低。大众的时间被大量的信息割裂填满,新闻、视频、图片、音乐都以孤立片段的形式碎片般地出现在眼前。每个人都是读者,也开始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碎片化、自媒体时代到来了,编辑们都应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办公桌和上面的书稿,我们所做的工作未来的价值何在?这是一个知识、信息在迅速碎片化的时代,新型图书编辑应该知道怎样梳理、整合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元化利用,在不同介质和平台上融合销售,实现多渠道增值盈利;这是一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新型编辑应该熟悉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整体特性,了解Web1.0到Web3.0不同代差技术的核心特征,掌握一到两项新媒体编辑的技术;这是一个购买文化服务快捷为王的时代,新型编辑应该了解不同平台的盈利模式,知道不同介质产品的渠道和推送方式。需要我们拥有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多研究读者和其他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包括其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用完美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征服消费者,赢得市场。

国新办范文篇9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矿产资源大国之一。根据国新办2004年6月18日《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显示,中国已发现矿产17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158种。目前,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30%以上的生活用水来自矿产资源。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6年度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为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这是我国地勘投入自2003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河北省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万元产值耗矿量高达6.64吨。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河北省99%的一次能源,87%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都取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已成为支撑该省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河北省也是一个资源开发大省,矿产资源的年开采加工规模较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省国民经济增长、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影响巨大。钢铁、煤炭、水泥、玻璃、陶瓷、黄金等与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密切的产业已成为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构成全省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量的资源开发所造成的水资源严重缺乏、矿山生态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等诸多问题也日益严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高起点绘就地勘单位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地勘单位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地勘单位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地勘单位的发展目标之中。如何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地勘单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地勘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地勘市场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河北省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地勘单位目前的实际情况,明确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乃当务之急。

河北省地勘局作为国家和地方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在地质找矿的同时,也担负着服务华北地面沉降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新能源开发、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沿海经济发展以及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责任。

目前地勘单位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地勘局一级,针对全国的地勘单位,还没有从地勘单位自身出发,进行综合战略规划的参考资料,但其他行业中,尤其是大的企业集团,已经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二、研究的意义

1.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要求必须改变原有运营模式

我国的地质工作迄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国家对地质工作投入很大,地质队员虽然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由于事业费充足,地质行业成为高收入行业;

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地勘单位事业费投入的锐减,全国的地勘单位都面临着严峻形势,闯市场经验不够,搞勘探经费不足,一千多个地质队几乎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发不出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地勘单位不得不放弃主业,发展施工业、服务业;

第三个阶段是从90年代末至今,1998年全国的地勘单位陆续实行属地化管理,由所在省行使管理权,地勘单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财政也有了保障。

就河北省而言,属地化后,各地勘单位事业费有所增加,但不足以维持各地勘队伍开展地质勘探主业,大多数地勘单位依然靠工勘施工、机械加工、服务业作为经济支撑。转折发生在2003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压力凸现,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年底,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为加强地质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固守原有国企僵化体制,必定会淹没于市场大潮中,错过机遇,也就错过了再生的机会。

2.地勘市场竞争体系要求地勘单位对自身重新定位

地质工作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由国家负担,国家统筹安排那些作为国土资源调查、国土资源治理和保护、重要科技研究的基础地质工作以及作为能源和战争储备的少数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型地质工作,采用招标、定货和委托的方式进行生产组织和管理,国家和地勘单位的交易关系在招商市场中发生。

第二层次的对象是绝大部分的开发性地质工作和一部分基础地质工作。由地方、地勘单位(尤其是矿山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或引进外资合作勘探,地勘单位根据矿产品市场、矿业权市场和地质劳务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决定勘探什么、为谁勘探、怎样勘探和组织多大规模的勘探。世界上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探都是如此。因此,单从地勘生产来看,地勘单位必须进入市场才能获得生机。

2006年初我国地勘资质单位为1623个,年底为1722个,增加了99个。国有地勘单位比重年初为70%,年底为66%,一年内下降了4个百分点,由此,国有地勘队伍主力军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地勘、有色、冶金、煤炭、化工、建筑、石油、测绘八大行业占据地质市场,属于地质行业正规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民营地勘单位因具有负担轻、成本低、机制活等优势,成为项目的有力竞争者。还有数不清的外资地勘单位正在虎视眈眈,谋求进入这一市场的机会。可以想象,随着国家对地质工作的日益重视,这一市场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程度,明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洞察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是地勘单位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3.地勘单位需要解放思想,以适应国家、社会对地质工作新的要求

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前。“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管理现状迫使地勘单位必须解放思想,抓住市场先机,才能促进地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地勘单位通过多年的改革,思想观念已有了质的飞跃。产权结构开始多元,投资渠道已经多元,地勘产业已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服务社会的领域不断拓展,赢得了市场信誉、社会承认,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推进地勘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研究新情况、建立新体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地勘单位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效,其重要经验就是敢于突破、敢于创造,谁率先冲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树立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谁就能抓住市场先机,赢得竞争优势,在市场中获益。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地勘经济是创造性实践,它发端于解放思想,它的完善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以前,我们狭隘的认为地质工作就是找矿,其实不然,地质灾害防治、矿山恢复治理、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城市土地利用等都是我们能够进入的领域。

根据波特矩阵理论,地质勘查业是我们的主业,属于“明星”产业,利润高、发展快,应不遗余力加大对该产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4.基于改善地勘单位内部管理考虑,有进行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

地勘单位从国家部委直属管理到属地化经营,从事业管理到内部分体运行,从靠单打独斗挣扎在市场边缘到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地勘单位已逐渐从长期的计划经济中苏醒过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了初步搏击风浪的能力,但因受长期历史背景影响,仍存在运行机制缺乏弹性、管理机制落后、官僚主义严重的问题。

进行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对地勘单位作出长远规划,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逐步提高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经济发展、实力壮大、职工增收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以下制度:(1)职工绩效考评制度;(2)职工培训制度;(3)风险管理制度;(4)检查监督制度。

与此同时,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1)预算管理;(2)信息管理;(3)合同管理;(4)人力资源规划;(5)地勘文化建设;(6)地勘单位形象建设。

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研究可以在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单位战略规划及改进管理进行相关的探究。如:通过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产业环境分析、市场环境分析,确定外部关键因素。通过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确定内部关键因素,通过内外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确定地勘单位的宗旨、理念、方针和使命,并进行愿景陈述,确定战略类型,拟定战略思想,并按照战略思想设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打分法,筛选、优化战略方案,最后对战略的导入、实施与控制进行分析和选择。

通过对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的研究,能够最终确定地勘单位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推广的战略方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国家资源提供保证,为社会发展做好服务,最终实现地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国新办范文篇10

新闻链接

一、2014年社会蓝皮书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2014年12月15日,2014年《社会蓝皮书》在京。《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和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14年56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紧。

“除了大学毕业生以外,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也受到极大影响。”李培林说,“尽管现在已有400万农民工提前返回农村,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回到原来居住的农村,而是在当地的小城镇打散工。当地政府现在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一部分人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在会上介绍了2014年全国劳动就业总体形势的三大特点。第一,就业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全年目标任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第二,劳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与2014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职人数和用人市场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第三,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地域差异。东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求职人数在减少,中部地区呈现两增长趋势,即需求率增长3%和求职率增长5%,而西部地区则出现反向的增长变化,即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在增长,需求增长率为9%,供应率为6%。

“高校毕业生从2014年的413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611万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陈光金分析,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第二,2014年部分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将对2014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二、全国约2014万农民工失业返乡

2014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会上指出,全国约有2014万农民工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2014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陈锡文表示,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2014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他们参加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回来以后如果确实没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家里的承包地还在,还可以保证温饱。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减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过去主要从事外贸的企业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困难,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可以说,当前保就业、保民生就是保农村稳定。”陈锡文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

政策纵览

一、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2014年2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通知》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

延续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

《通知》还要求,切实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各地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二、“七项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

2014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

(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