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3:47:15

过剩问题

过剩问题范文篇1

1、国家发改委对11个行业产能过剩状况的调查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了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显现。

具体来说:钢铁产业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260万吨;铁合金行业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为40%左右;焦炭行业产能超出需求1亿吨,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000万吨;电石行业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放空;铜冶炼行业建设总能力205万吨,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的能力,远远超过当年国内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

2、商务部关于2006年上半年主要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的供求状况调查

(1)2006年上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

2006年上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69种,占23%,数量比2005年下半年增加4.6%;供求平衡的218种,占72.7%,数量比2005年下半年增加2.4%;供不应求的13种,占4.3%,数量比2005年下半年减少38.1%。分类别看,建筑材料、机电产品、汽车、黑色金属、轻工纺织原料、农业生产资料、化工产品市场供给充裕,绝大多数商品将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状态;供需偏紧和供不应求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有色金属和木材市场。

2006年上半年,我国投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供求关系仍以平衡为主,市场价格将呈稳中有降的态势。部分基础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供给偏紧的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但能源类产品总体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部分行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黑色金属、汽车等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压力依然较大。

(2)2006年上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

2005年以来,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粮食供给水平继续提高,部分工业投资过热势头得到遏制,能源原材料涨价向消费品传递趋势减缓,我国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供大于求、总体平稳的格局。

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

2005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工业品的供求情况。

4、企业亏损现象越发严重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相当部分钢材产品价格已跌破成本;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86.2%;水泥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0.6%。

此外,权威统计表明,受产能过剩集中释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中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57.6%,增幅同比扩大50.4%。

综合上述,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仅已经明确地显现出来,并表现出来加剧的迹象。

二、导致我国目前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

1、投资增长过快

显然,投资是形成产能的直接原因,那么过剩的产能就是过度投资的结果。投资作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GDP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对于当年的GDP,投资是一种需求,起到的是消化供给的作用;另一方面,投资直接决定了以后各年度的生产能力,当年的一种需求直接决定了日后的供给,而且由于投资项目利润的要求,日后的供给要大于当前作为需求的投资额。这样,投资增长的过快,必然带来生产能力的增长过快。

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增速超过20%。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期一般为3-5年,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但是,投资增速并没有因为产能的释放而放缓,2006年,投资仍旧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样,有些行业由产能不足转变为潜在的产能过剩,又由潜在的产能过剩过度到相对严重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前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形成巨大新增生产能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信号,但有些行业仍有大量项目在纷纷上马。这将加重以后年度消化这些过剩产能的负担。

2、国内需求不足

产能过剩除了有供给过剩的作用外,需求不足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巨大,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但是,作为大国,我国不可能长期依靠国外需求维持经济的增长,内需才是消化产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内需不足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之一。

前文提及的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国内纺织品、家电、鞋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其中,在商务部监测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另外,以钢材行业为例,2005年1-10月,全国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82%,而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只增长了19.25%,消费增长率落后产量增长率6.57个百分点。钢材市场供求增长速度的不同步是造成钢材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真正出现新增过剩苗头的行业是纺织、汽车、煤炭和电力。这些过剩行业中,除纺织的过剩直接与出口外需不足有关外,其余的行业都与内需相关。

3、政绩工程导致的盲目投资

一方面,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仍然保留了许多计划经济的残余仍然;另一方面,诸侯经济是地区之间经济相互分散。这样,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对政绩工程的追求,助长了地方盲目投资的现象。

4、收入分配的扩大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消费需求的不足和储蓄存款的不断攀升。

从理论上说,生产过剩发生的机制就是收入分配关系被扭曲,由于收入向少数人集中,导致社会的储蓄和投资倾向高而消费倾向低,由此放大了生产规模却缩小了消费,这种不对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在这种时候,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而真正有钱的人,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使用现有资本使财富增长,而不是先把手中的这桶金消费掉。

根据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当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消费量将停止增长,而投资、储蓄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大幅增长。具体来说,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三个阶层对储蓄、消费、投资的行为有较大差别。对高收入阶层来说,收入中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比例很小,更多的钱是用来投资的。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日常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而新的享受性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加之高房价高教育费用等压力,这部分人的存款倾向增加。而低收入者由于许多方面都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即使有钱也尽量节约消费。

5、粗放型经济增长

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遵循着粗放型的方式,这使得通过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产出更多的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形式。同质低附加值的产品大量投放市场,在短缺经济时代,这种急速扩张的生产能力能被迅速吸收。但是随着产量的扩大,短缺经济时期逐渐过去,产能过剩迅速显现出来。

此外,由于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我国的工业一般都处在产业成熟期,就是说,飞跃性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积累下来的资本继续投入到这些产业,带来产品数量扩张的机会大于带来产品质量扩张的机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是生产产品数量提高的代名词。

在以产品数量增加为结果的经济增长下,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终究有饱和的一天,从这个角度来讲,产能的过剩在所难免。

6、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的投资成本低廉

我国的资源价格、资本价格等,至今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在投资收益相对市场化的情况下,投资成本却表现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低廉,这助长了盲目投资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国产能过剩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结起来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深层因素两类。直接因素是指实际造成这次产能过剩现实的原因,更注重关心问题的表象和直接作用,改变这些直接因素相对容易,目标性也相对清晰;深层因素是指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固有弊端,这些固有弊端通过一系列经济传导机制,注定了产能过剩的出现,改变这些因素相对困难,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三、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产能过剩作为一种非均衡状态,对我国经济有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安全。

1、使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

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有可能引发产能的全面过剩、通货紧缩,从而使经济处于衰退的危险之中。

2、产能过剩使企业库存增加。

企业由于产能过剩导致产品积压,企业的资金链存在断裂的可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上文提及的商务部的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商品市场出现新情况:部分行业库存增加,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3、企业利润被挤压

在产成品过剩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被大幅挤压。在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去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844亿元,同比增长5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009亿元,增长95.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效益下降的事实。

4、增加了金融风险

如果产能过剩的企业使用了信贷资金,会导致金融企业不良贷款增加,加大金融风险。

5、贸易摩擦加剧

扩大出口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途径。数据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钢材出口持续呈现强劲势头:出口钢材1580万吨,同比增长83%;出口钢坯598万吨,同比增长1.12倍。对此,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美国、欧盟、韩国等国都在密切监控我国的钢材出口情况,并积极收集钢品低价倾销的证据,以伺机提出贸易保护调查。可见,随着我国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出现和出口规模的加大,这些行业面临反倾销的压力也同时加大。

四、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思路

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首先,要在完善市场经济上入手,使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加考虑成本和市场需求,政府要改变为了追求政绩而推动投资的做法。

过剩问题范文篇2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界定

流动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前提下,在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的情况下,对资产进行变现的能力;根据《经济和商业辞典》,流动性过剩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从银行的角度看,流动性过剩实质是指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没有充分利用。当前我国金融体制中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因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渠道非常有限,除了用作贷款之外,只能用于同业间货币市场交易或以超额储备形式存于人民银行,获取低额收益,从而可以使用同业间货币市场交易额和超额储备金来判定商业银行出现的流动性过剩。

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之因

流动性过剩问题是一个宏观金融现象,如果只从单个银行的角度观察或分析这一现象,难免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只有从商业银行存在的宏观环境层面,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微观层面的因素综合分析流动过剩问题,才能揭示其产生的独特机制。

(一)汇率制度因素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汇率的稳定,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规避国际“热钱”大规模投机冲击,央行不得不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而现实中的结售汇制使资本流动呈现单向自由化,即外汇储备的激增是以人民币等值投放为代价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不断攀高,这是推动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外汇储备从2000年底的165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的由1.4亿元上升到5.2亿元,截止到2006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9146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由此投向的人民币总量超过7万亿元。为保持汇率稳定,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这就会使商业银行沦为基础货币的吸收器,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入银行系统,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也就不足为奇。

(二)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因素

在混业经营体制下,银行作为追求盈利性的行为主体,要不断按照市场价格机制原则来调整资产结构;贷款是一项高风险资产,具有收益高、风险大的特征,对商业银行来说发放多大比例的贷款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存差规模大并不能简单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会出现过剩,银行可以把更多超额储备投入到股票、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因而在混业经营体制下,根据存差规模来判定流动性过剩是不科学的。

然而,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渠道有限,其资产主要用来发放贷款,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源于利息差收益,在除贷款以外的资产收益远低于贷款收益情况下,商业银行必然会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

(三)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股份制改造来分析其成因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主要由人民银行决定,缺乏经营决策的主动权,具有较强的行政职能,其流动性和支付能力由人民银行的贷款来维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加入WTO,特别是新《巴塞尔协议》推行后,银行的经营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加强对风险控制,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减少贷款的发放,从而加剧了流动性过剩。我国商业银行向来看重投资于大企业、大项目,这会导致中长期贷款上升,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下降,这势必要求商业银行保持更高流动性以应对具有较高收益的中长期贷款。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需全面开放,届时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金融巨头的激烈竞争,在五年的过渡期内,必须剥离掉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以便提高其对外竞争力,但不良贷款剥离会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果发生调整,会使银行以贷款形式持有的资产下降,进而导致存差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性加剧。

(四)金融市场现有约束条件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不充分,利率仍被管制,限制了银行业务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存贷利差被限制在4%~5%之间,而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在0.5%~2%之间。同时实行严格存款利率上限管理,但商业银行却没有主动降低存款利率,以压缩存款;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因而银行无法对风险较大的贷款客户和风险很小的优质企业进行机动灵活定价,使储蓄向投资转化通道阻塞。

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直接融资比重较低,流动性过剩与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资本市场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影响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对贷款的吸收,同时,创业版市场发展速度和规模非常有限,尚未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和统一的信用体系,这些都会影响中小企业对存款的吸收。

四、几点政策建议

>(一)针对“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上升,进而致使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应该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汇率的波动幅度,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供求,避免被动地增发大量的基础货币,从而收缩货币总量,有效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同时,改革人民币所参考的一揽子货币中各种货币的比例关系,减少美元的比重,增加欧元英镑日元等币种的比重,通过外汇的多样化分散风险。

继续深化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改变现行的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实行“藏汇于民”的政策。随着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创汇越来越多,国际资本的流入使投放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因此,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由吸引外资到有条件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由强制结售汇制转向自愿结售汇制,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转向民间分散储备外汇。

(二)改善商业银行的宏观经济环境。首先,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及我国企业规避利率风险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基础。扩大存贷款利率上下限范围,使商业银行依据利率信号,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从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其次,要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在我国商业银行总收入中约60%收入来源于利差收益,盈利模式单一,强化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冲动,而贷款市场又受到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引起贷款投放的压力过大,因而要改变单一盈利模式,鼓励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同时,逐步构建混业经营模式。国际经验说明,混业经营可增强银行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实现服务多样化、资产多样化。最后,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来使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最终彻底打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壁垒,全面实行混业经营,顺应金融全球化的国际趋势。

(三)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寻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具体措施。(1)商业银行要全面进行市场化改造,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指标,着重从内部法人治理和外部客户需求约束两方面改进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切实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的经营管理体制。(2)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驳逆”,商业银行应着手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评级和授信制度,放宽中小企业贷款准入条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开展金融创新,探索出一批新的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3)积极开拓非利息收入业务,减少对贷款的依赖,可以开展的中间业务包括信用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网上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大力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虽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和交易,但对其他的投资银行业务并没禁止,因而可为企业间并购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与并购企业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减少因企业并购所带来的贷款客户流失。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小企业融资难亟待破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6-02.

[2]李成,姜柳.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论坛,2006(9).

[3]刘锡良.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再认识[J].财经科学,2007(2).

[4]张晓慧.正确认识当前的“存差”问题[J].中国金融,2006(4).

过剩问题范文篇3

一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表现及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银行的存贷差却在不断扩大,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内循环,缺少有效的资金投放渠道。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现还是从成因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问题。

一是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据测算,目前商业银行合理的超储率应保持在2.5%左右,在中央银行多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超额准备金率的前提下,实际超储率仍居高不下,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说明商业银行体系的确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是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银行自身改制的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的增速,且两者的差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度下降。导致相当一部分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循环。

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的持续流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外汇储备增加而释放的货币量巨大,回笼的货币有约1/3是用来冲销外汇占款。特别是由于没有完善的机制能够保证汇率的稳定,当前这种汇率单边小幅缓慢升值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加剧了热钱的流入,再加上近年来持续的双顺差也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使其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也给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难度。

四是经济发展结构失衡。经济决定金融,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比例失衡成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另一根源。由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长期滞后投资的消费需求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由此助推了银行流动性全面过剩。

二、降低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很多,其带来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商业银行自身,也会涉及宏观、微观经济的多个层面,所以化解流动性过剩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运用多种组合手段进行调控。

(一)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目前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陷入了双顺差上升、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加大、货币供给上升、银行流动性增加的一条刚性约束的货币增长途径,要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应注重从以下方面人手:一是要鼓励国内资本在国外投资。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逐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支持企业走出去,改变中国在外汇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外资流进易、流出难的状况;允许和扩大国际开发机构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融资形式筹资,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改革强制结售汇为自愿结售汇,藏汇于民,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增强的势头。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三是转变传统的追求贸易顺差的观念,努力追求外贸平衡。要改_变我国“重出口,轻进口”的政策,转变“出口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实施贸易平衡政策,由关注出口额转向提高生产率、促进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贸易导向战略,从源头上降低流动性。

(二)开拓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

伴随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不能仅局限于存贷业务和传统金融工具的交易,而必须扩展到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业务上。目前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虽然有诸多原因,但与银行体系运作效率低下密不可分。在银行对有限的大型优质客户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难。这种信贷供给结构上的问题应以产品创新来疏导流动性,在向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的同时建设较为完整的金融产品和特色服务系列,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增强人们的经济安全感,促进居民消费倾向的形成。我们急切地呼唤消费时代的来临,但这个消费时代绝不会自动到来,只要制约内需增长的根本性障碍没有完全消除,人们就不敢消费、或是没有能力消费。这些体制性的制约因素,其实已经说得很多:低工资优势观念及政策;高不可攀的学费和医疗费;养老保障制度的缺位等。要迎接消费时代,还需在消除体制性约束上下功夫。而要调节收入分配,重点增加农民与农村贫困人口以及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是需要政府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包括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三条保障线”,解决贫困人口最低收入问题,理顺公务员的工资,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成果等。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需求的两个决定因素,而消费倾向又在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分配的状况有关。因此要在不断增加各类人员收入的同时,注意调整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不仅要考虑到公平和效率问题,还要着眼于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倾向。

过剩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开放经济,流动性过剩,信贷投放,外贸顺差,资产价格,银行风险

一、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

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一是商业银行的角度,英国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解释说,这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1]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视角不同,对流动性过剩的判断又有不同标准。比如在一些商业银行看来,银行资金来源在满足有效资产增长之后,剩余的资金才是过剩的流动性。二是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2]。

本文所说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的,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可能会引起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

(一)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流动性水平

从宏观角度看,衡量流动性的方法有很多。国际上通常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GDP的比值来衡量流动性的大小。如表1所示,2006年我国M2余额已经达到了34.56万亿元人民币,而当年的GDP总额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两者相比为1.65,即货币供应量是当年GDP的1.65倍。而这一比重,1992年仅有0.94,之后的十五年间基本上是逐步增长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流动性水平不断提高。

另一种衡量流动性的方法,认为准货币的变动情况代表了流动性水平的高低。如果准货币(M2-M1)持续增加,即"喇叭口"存在并扩大,现实的货币供给已经超过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化为"定期存款",这意味着流动性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1992年到2006年,我国M2-M1的差额,即准货币的量是不断扩大的。1992年准货币数量只有13670.7亿元人民币,2006年增加到219550.9亿元,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流动性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合理判断流动性过剩的程度

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夏斌(2006)认为,如果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就存在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3]。王健(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表现为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贷存比的持续走低[4]。而央行在2006年《中国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认为,流动性过剩实质上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超储率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形。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实质上是货币市场供求失衡的一种状态。判断供求失衡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货币的价格即利率的变动,但是目前在利率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无法根据利率高低变化来判断。因此,可以通过其他角度侧面进行考察,一是通过资产价格的变化考察流动性是否过剩;二是通过国际比较,看我国的流动性是否处于合理的水平。

货币数量理论表明,当货币的流动性高于经济的需要时,会抬高价格水平。那么,在物价指数保持稳定时,资产价格就会上涨。[5]因为,如果出现流动性过剩,居民拥有的以货币计量的财富增加了,如果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那么财富会流向资产,造成股票价格、债券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图1反映了中国上证指数在2006年11月以来的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11月份,上证指数只有1800点左右;但是随后的半年里,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上证指数一路攀高,到2007年5月14日,已经达到4000点以上。与此同时,2007年4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440亿元,同比少增133亿元。其中,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储蓄下降的真正原因是储蓄资金投入到股市中。而据沪深两市统计资料显示,截至5月17日两市总市值达到17.43万亿元,已经超过居民存款余额。股市的不断上扬与居民储蓄的大量投入有密切关系。

从2006年世界上主要国家M2与GDP之比的结果来看,中国的流动性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如图2所示,2006年,美国M2与GDP之比为0.53,欧元区为0.82,俄罗斯为0.33,巴西为0.28,日本比较高,达到1.43,但是也不及中国的1.65。中国的流动性水平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欧元区、俄罗斯等大的经济体,比一直以来受流动性过剩困扰的日本还要高。因此,可以从国际比较中看出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到了一个相对严重的地步。

(三)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具有相对性

尽管我国流动性出现了过剩的局面,但是这种过剩是片面的、相对的,不是全面的、绝对的。首先,流动性过剩并未引起价格全面上涨。长期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是价格水平却保持相对稳定,这被许多外国学者称为“中国之谜”。观察近期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在2007年的3月份达到3.3%,但是4月份马上又出现小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2007年1至4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处于比较平稳的范围内。因此,过高的流动性并未带来价格水平的全面上涨。

其次,过剩的流动资金分配不均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截至2006年12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小企业授信户数68.43万户,小企业贷款总额17907.6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9.14亿元,增幅为9.87%,增幅缓慢。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却并未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益处。

再次,尽管货币供应量余额较大,但是就其增量的变化来看,情况有所不同。从1994年到2006年,新增M2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1年,增长速度达到61.03%,其次是2005年,达到了35.78%,2003这一数值也较高,为35.61%。其余大部分年份,新增M2的增长速度都比较低,2004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即使是在流动性过剩被广泛关注的2006年,新增M2的增长率仅为4.87%。这说明,尽管目前流动性过剩较为严重,但是新增的流动性增速是下降的。

二、流动性过剩是开放条件下实体经济矛盾在货币层面的反映

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全球流动性传导论。有学者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现象,2001年以来,美国和日本都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比较低;加之近年来石油价格高涨,石油美元数量增加,造成国际货币流动性泛滥。过剩的全球资本流入中国,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巴曙松,2006)[6]。第二类观点是国际收支顺差论,大部分研究者把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根源归因为国际收支顺差的迅速增长,认为由于贸易顺差和FDI流入的不断增加,致使外汇储备高居不下,2006年底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造成央行发行相应的人民币进入市场。尽管货币当局发行央行票据等进行对冲,但是无法收回全部的流动性。第三类观点是投资储蓄双高论。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投资和储蓄率双高,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高储蓄支撑着企业的高投资,而投资膨胀形成的资本性存款快速增长,致使银行存快增长大于贷款增长,形成流动性过剩(张晋生,2007)[7]。

综合以上主要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角度揭示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其本质上都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矛盾在货币层面的一种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产业结构失衡在货币层面的反映

当前我国流动性的最主要来源是国际收支顺差。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特别是经常项目顺差是国内外产业结构失衡的结果。

从1992年到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1992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43亿美元,到2006年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就经常项目来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在1992年为64.01亿美元,从2001年开始,顺差迅速增长,由174.0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98.66亿美元,6年增长20多倍。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表2同时说明,经常项目顺差特别是货物贸易顺差是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来源。货物贸易持续巨额顺差,反映了我国国内外产业结构的不平衡。长期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多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制造成本,因此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这在一定阶段内确实起到了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加工贸易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加工贸易的实质就是要挣取加工过程的加工费,这一贸易方式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一定会是出口大于进口。事实上,目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正是加工贸易。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为1425亿美元,相当于进出口贸易顺差的1.4倍。2006年,我国出口额中,一般贸易为4163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为5104亿美元,比一般贸易出口多将近1000亿美元。因此,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加工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导致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由于加工贸易对汇率变化并不敏感,所以即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累计升值超过7%,其对贸易顺差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二)流动性过剩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在货币层面的反映。

首先,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降低了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一方面,高收入阶层虽然收入增长迅速,有效消费需求随收入增长不断得到满足,但由于其消费倾向不高,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慢,消费能力不足,致使整体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消费的落后,使得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内沉淀起来。

其次,投资-储蓄结构失衡。宏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投资由储蓄转化而来,储蓄大于投资的差额,应该等于国际收支顺差。中国目前的储蓄-投资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收支的顺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这几年政府财政收入与企业盈利都增长很快,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倾向也增强了,造成储蓄和投资扩大。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发行量,都比较充裕,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社会上有很多钱,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项目缺乏正常渠道融资。现在,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影响了储蓄向投资有效转化。

(三)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资本流动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有快有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基本面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较快。如表3所示,从2002年到2006年,中国GDP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分别为9.1%、10.0%、10.1%、10.4%、10.7%。而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五年内最高只有2004年的3.9%,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都不超过3%。

由于美国和日本近年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石油价格高涨等因素,全球资本流动持续增长,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活跃。据IMF统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流入净额2006年达到创纪录的2558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热钱流入。同时,由于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存在,美元贬值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加快,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看好,热钱也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有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经常项目余额和FDI流入量之外,有大约600亿美元的外汇无法准确说明其来源。同时,一些国际游资还通过和中国国内出口企业联合虚报出口、假外商直接投资的名义等方式进入中国。这些热钱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三、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害

由于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其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应辩证看待。特别是对短期游资进入产生的流动性和由于经济结构性问题产生的流动性的影响,要加以区分。

(一)流动性过剩加剧银行风险

流动性过剩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多重的。一是流动性过剩加大了银行的放贷压力,导致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增加不良贷款风险。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共新增贷款3.06万亿元,而2005年的新增贷款只有1.73万亿元,年增长率达到76%。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534.9亿元,到2007年第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至10610亿元。二是流动性的过剩将导致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优质信贷客户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资金营运的利差越来越小,商业银行靠存贷差收入生存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三是流动性过剩给央行造成了政策压力,如果央行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那么商业银行经营将会受到政策冲击。

(二)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虚高

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目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快速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国有银行流动性过剩,为了盈利,银行急于投放过剩的信贷资金。房地产市场是银行乐于进行贷款的对象。一是因为房地产有实物作为抵押,贷款的相对风险较小;二是因为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由政府担保,开发商取得贷款,银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三是一部分多余的流动性热炒房地产价格,使得其不断上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银行的信贷投入。

流动性过剩使大量居民存款从银行取出,投资到股市。随着股市的持续火爆,大量的散户入市,使储蓄源源不断流入股市,在给股市提供资金的同时,也给市场积累了一定风险。一旦股市出现回调,市场将面临很大风险。同时,因为今年以来绝大多数入市的投资者都是经验少、风险意识不强的新手。个人投资者风险正在加大。

股市的非正常上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泡沫。当前,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概已经达到40倍左右,而目前美国、英国、韩国、中国香港等成熟股市的市盈率大约在10至20倍的区间内波动,日本和印度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则在23至25倍的区间内。资金推动型的股市意味着潜在的调整风险。

(三)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流动性过剩会导致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对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流动性过剩导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如钢铁、水泥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反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全年达到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继续维持高位增长。投资的加快又促进产能扩张,产品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需求增长的速度,导致出现产能过剩。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我国11个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其中,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和铜冶炼7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水泥、电力、煤炭和纺织4个行业也潜存着产能过剩问题。其次,由于产能过剩给行业带来亏损的压力,而国内消费市场无法完全消化过剩产能,那么这些过剩产能必然要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出口机会,这又会促使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又进一步扩大外汇储备,从而加剧流动性过剩。

(四)流动性过剩带来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一般来说,流动性过剩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物价不会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均衡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成为普遍关注的经济现象。

(五)流动性过剩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为了回收多余的流动性,央行必须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储备导致的货币供给,一方面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于前者而言,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高速增长,央行票据发行的空间也有限。对于加息的政策手段,对回收流动性效果似乎不大,因为存款利息的提高会导致银行存款的大量增加;贷款利率的提高会减少贷款需求;因此存贷差将继续扩大。对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目前央行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1%,但是过高的准备金率对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因此,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政策空间是有限的,这也导致货币政策调控能力的减弱。

(六)国际短期游资带来的流动性严重威胁经济安全

国际短期资本进入中国,其目的就是为了投机盈利。而市场波动性越强,游资的盈利机会和空间也就越大。目前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都存在一定的国际短期资本在进行炒作。当市场形势发生逆转时,这些资本会马上撤出,导致市场雪上加霜,造成更大幅度的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四、治理流动性过剩需要多管齐下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复杂,潜在危害大,其治理手段也不能单单依赖于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对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的治理,需要多管齐下,“攘外”和“安内”并重,短期和长期并重,总量调整和结构调整并重。在短期内,攘外为主,偏重于总量调整;在长期内,安内为主,偏重于结构调整。

(一)加强外汇管理,严格控制热钱流入

加强外汇管理,对以虚报出口、假冒FDI的短期资本流入进行严格清查。同时加强对外汇储备增加额中,除了经常项目顺差和FDI流入之外的那部分资本流入进行排查,弄清其来源和用途。对短期内流入股市的大额资金进行适当监控,防止热钱炒作。对外资购买房地产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防止外资炒作导致房地产价格波动等。

(二)合理使用外汇储备

在对外汇储备使用上,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目前外汇储备用于持有美国债券,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是不合理的,应该增加外汇储备的用途。更合理的一种观点是对外汇储备按照用途进行分类。[8]可以将其划分为流动性部分和投资性部分。流动性部分,其投资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的货币工具和政府债务上。这一部分外汇资产形成“官方外汇储备”,主要功能是用于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实施提供资产基础。投资性部分,它主要被用于投资在收益性更高的金融资产上,其中一部分可交由其他政府经济部门管理,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主要用于贯彻国家对外发展战略调整,在海外购买国家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设备和技术,或者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或者购买具有一定风险的高收益国外股票、债券、乃至金融衍生产品。

(三)合理引导资金流出

以往外汇管理体制是重流入,轻流出;但是随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逐步凸现,化解国内剩余流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出,目前大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提高居民出国换汇额度,目前已经提高至5万美元;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三是规范完善QDII(境内合格投资者)制度,引导国内资金外流。

(四)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

根据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浮动汇率制、资本管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加大汇率浮动的程度,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越来越大,到2007年5月15日已经升值到人民币对美元为1:7.68,累计升值超过7%。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高科技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影响不大;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内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因此在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时,也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减少给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失。

(五)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给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带来很大制约。目前对于解决外汇占款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但是在央行票据到期时,流动性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发行央行票据不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长期办法。那么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实现更大程度的浮动,是平衡流动性的一个思路。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汇率的浮动会造成资本的大量流动,,进而又造成汇率的剧烈波动。因此,如果进一步放开汇率浮动空间,平衡国内外资本流动压力,就要使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搭配进行。要想通过浮动利率的手段解决外汇占款过多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利率市场化问题。

(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居民收入显然应当成为我国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着力点。首先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在保证贫困人口最基本收入的基础傻瓜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其次,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当前我国医疗、住房和教育费用增长过快,自缓解导致居民增加储蓄,以备未来之需,使消费需求长期低迷;其三,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改变银行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状况,为居民获取更多的财产收入创造条件。

(七)建立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应当在今后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应向公共财政转型。“减税增支”应当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安排财政政策的基础之一。就减税而言,适当降低生产税的税率和降低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收入。就增支而言,大力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支出,以增加居民和政府部门消费。财政要在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内发挥主要作用。尤其是在农村,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的公共投入还相当不够。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这不但可以实现财政投资的合理分布,而且可以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八)调整外资政策,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对外资引进的政策进行调整,在“两税合并”的基础上,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外资企业进行优惠,对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附加值外资取消优惠甚至设立门槛,以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不断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在此条件下,企业应逐步提高其对劳动者支付报酬的水平,减少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以应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RasmusRüfferandLivioStracca,"WhatIsGlobalExcessLiquidity,AndDoesItMatter?",ECBworkingpaper,NO696/November2006,http://www.ecb.int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七年第一季度)》,2007年5月10日

3、邵蔚:《货币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探讨》,《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68-73页

4、王碧峰:《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76-80页

5、鲁政委:"认识流动性过剩关键缺少精确度量",《上海证券报》2007年04月30日

[1]转引自陈晓彬:“让过剩的流动性过剩流向资本市场”,《经济参考报》2006年8月14日。

[2]参见欧洲央行月报:"Excessliquidity"referstoapositivedeviationoftheactualmoneystockfromanestimateoftheequilibriummoneystock,whilea"liquidityshortfall"isanegativedeviation.ECBMB(EuropeanCentralBank,MonthlyBulletin),May2001.

[3]参见中国网报道:“中国紧缩银根”,2006年8月7日。http:///zhuanti2005/txt/2006-08/07/content_7048388.htm

[4]王健:“流动性过剩不会必然导致股市泡沫”,金融界网站,2007年1月30日。http:///news/2007-01-30/000001960994.html

[5]BorioandLowe.AssetPrices,FinancialandMonetaryStability:ExploringtheNexus[P].BISworkingpaper,No.114,2002

[6]巴曙松:《流动性过剩的控制与机遇》,《资本市场》2007年第3期,72-75页

过剩问题范文篇5

中国流动性过剩现状

“流动性”一词,首现于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名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在英国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中,“流动性过剩”被定义为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

打个比方,你把手中的钱都买了房子或股票,手头没现金,这就是流动性不足。但通常所说的流动性主要针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一般来说,认识流动性应该看金融机构的基础货币,即流动当中的现金。还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如果这两个数额过大,就意味着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简单的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市场消化不了。

由于视域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学者们对中国“流动性过剩”程度的判断相差很大。比较激进的学者计算认为中国流动过剩的资金是30万亿元,相对保守的学者则算出了3.6万亿元左右的结果,较乐观的学者则认为中国流动过剩的资金只有1.1万亿-1.2万亿元。

虽然结论各异,但“流动性过剩”的事实已得到公认。笔者采用2006年的数据(GDP为20.9万亿元,M2为34.6万亿元),计算了衡量流动性最常用的指标——M2(广义货币)与GDP的比率,发现它竟然高达165%。而2006年美国GDP总值为12.9万亿美元,M2为7.1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55%。目前中国的货币存量是美国的60.6%,GDP总值却仅是美国的20.2%,如果换算成同等经济规模,中国目前的货币存量是美国的3倍。更重要的是,政府、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大量存款,正通过证券、房地产投资等方式进入各类资产市场,直接导致流动性过剩从银行体系向整个金融体系扩散。

流动性过剩的中国特色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有一定的外部因素。比如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致使美联储停止了升息的脚步,日元则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欧洲国家为阻止本币升值步伐,又放慢了提高利率的节奏等等。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积累了大量流动性,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

但这只是外因。中国流动性过剩有着特殊的形成机理,与独特的金融制度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理论上讲,影响货币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货币投放量和货币乘数。对央行来讲,基础货币投放量是一个显性的、可控制的指标,所以造成当前货币流动性压力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乘数的显著变化。

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即中央银行创造或缩减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它与基础货币共同决定了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对存款的比率都构成了反比关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袁钢明通过研究相关资料发现,最近三年中,各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比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法定准备金率也不断调高,但货币乘数到2006年末仍上升了25.3%。这必然导致货币过剩流动性的急剧增长。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跟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关系不大,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刚性汇率制度下对外依存的经济结构。持续多年的“双顺差”在为中国带来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流动性压力。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贸易顺差为63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0.1亿美元,增幅为87.59%,相应拉动外汇储备增加到1.2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和外汇流入不断的增加,让央行不得不放出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实质上制造出更多的流动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占款已占到总货币发行量的70%,而且只要汇率政策不变,出口和顺差继续增长,央行就得继续拿钱收购外汇。

在“双顺差”的繁荣背景和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下,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产生了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相同的效果。2003-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新增额为7798.9亿美元,而同期的贸易顺差额为3369.5亿美元,仅占43.2%,同期的非贸易顺差外汇流入则占到了56.8%,为4429.4亿美元,央行为此投入了超过3.6万亿元的基础货币,按5倍的货币乘数计算,形成了18.2万亿元的广义货币,比同期广义货币16.1万亿元的增长还大出2万亿元。

这种失衡的对外贸易结构背后是不合理的国内储蓄-投资结构。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占GDP的比重达44%,高于世界上所有国家。经济学理论指出,一国储蓄率很高,而国内投资率相对较低,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支持了高投资率,维持了经常账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进而加强了流动性过剩。

问题还可以继续深化。中国银行业整体产品单一、同质性强,中间业务很不发达,再加上高额储蓄和资产供给的相对不足,导致大量货币以储蓄的形式停留在银行体系中。金融体制的限制,又使商业银行选择将沉淀的巨额储蓄用于购买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与贷款相比,这些资产收益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所以银行更愿意发放贷款。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企业的外部融资大量依赖于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以上。供求力量的互应与联动,最终表现为宏观流动性过剩,转化成信贷和投资的高增长。

风险传递的扭曲

很多人认为,“钱多”绝对是件大好事。中国有那么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有那么多等待用钱的地方,将过剩的流动性按照需要派发出去不就万事大吉。这种观点与让中国人民银行开动造币机器大量发行货币毫无区别。要知道,货币作为价值的虚拟符号对应着的是实体经济,大量超过经济承受能力的货币数量只会对经济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沉疴痼疾是结构性失衡,流动性过剩则进一步放大和恶化了这种病症。不但以迅速上升的贸易盈余为表现的外部失衡无法扭转,投资和消费的走势差异所导致的内部失衡也有加剧的趋势。2007年前4个月1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说明中国的消费能力已然非常旺盛,而在过多流动性的支持下,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长达到23.7%,使得当前的投资消费比已经达到70%以上。笔者认为,当下中国内部失衡的主要问题不是消费增长过慢,而是投资的高速增长。无论是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还是国际经验都显示,当前如此高投资消费比例是不可持续的,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下滑或者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调整期。

经济学原理表明,银行资金过多往往会有物价攀升的危险。中国目前已有苗头出现,今年1—5月份,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9%。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涨3.3%,4月份同比上涨3.0%,5月份CPI同比上涨3.4%。如果流动性泛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还会继续加大。

而且,过剩的流动性并没有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配置到效率较高的行业与企业。2006年,全社会投资额为10万多亿元,从投资资金来源总计来看,过剩资金所占比例超过8.7%,至少有8000亿。这些资金中的92%都流向了房地产。2007年前4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2594亿元,房地产投资为5265亿元,占整个投资比重的27.4%。而房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高耗能的行业,拉动的只是产业链条中技术含量低、能耗高的底层产业。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客观上将对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造成明显的需求约束。

进一步分析可知,依附和活跃于金融机体内部的过剩流动性让金融业成为风险的第一个接棒者。对商业银行而言,最大风险的就是“放纵”。资金的充盈刺激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冲动,2006年,国内商业银行全年新增人民币信贷投放3.18万亿元,新增贷款占存款比重仅为64.6%。2007年1-4月,银行信贷再次急剧放量,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新增贷款1.84万亿,同比多增2737亿元,接近去年新增贷款的60%。如此高的信贷比率和信贷速度极大的增加了信贷风险,一旦遭遇经济收缩就会发生资金“雪崩”。

流动性过剩还推动了资产价格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中国股票市场指数不断刷出历史新高,房地产价格在国家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依然坚挺向上。国际经验表明,宏观意义上的流动性风险极有可能会造成大量资产被严重高估。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金融逐步自由化的阶段,恰是资产价格泡沫最容易产生的时候。而资产价格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它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衡。一旦泡沫化的资产价格破灭,就是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遭殃之时。

货币政策:无奈与迷茫

虽然央行将发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掉期、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调高基准利率等针对流动性过剩所能使用的的逆向货币政策工具用了个遍,效果仍然不佳。毕竟,货币政策的常规调控手段并非无所不能的“魔法石”。

央行票据自身存在明显缺陷,规模又远不及每年的外汇储备增幅,公开市场操作又受到国债规模的限制,无法完全有效地对冲巨额的流动性过剩。货币调期只能暂时锁定流动性,并不能“消灭”它。而分别被称为“巨斧”与“猛药”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杠杆,也很难在中国特定的金融市场生态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自2006年至今,中央银行已经先后8次调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按每次收紧货币供应1600亿计算,前后共深度冻结资金12800亿元,其规模效应旷古空前。但面对洪水般的过剩流动性,“巨斧”也不过是小刀来回拉锯罢了。

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流动性泛滥,必然使低收益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专家估计这一比重已经超过20%),而低收益资产比重的上升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刺激商业银行选择尽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高回报和高风险的业务活动。

更重要的是,持续上调准备金率似乎并没有触及形成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两个源泉——国内的高储蓄率、既定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下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基础货币发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导致的贷款、投资猛增和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问题。

央行三次调高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也没能取得预计的效果。虽然加息能提高资金投资或投机的获利成本,有助于减少资金流量。但银行信贷的增长完全是出于平衡存款迅速膨胀的负债结构,加息势必会加重银行的负担,激发其贷款的冲动。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的作用下,加息反而会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进入,从而进一步支持过剩的流动性。正像某经济学家的比喻:中国的流动性泛滥就好比打开着的水龙头,而央行所做的一切吸收流动性的做法,只不过是拼命拿起水盆去接滔滔不断流出的水。

而且,提高利率以阻止流动性泛滥还受到汇率浮动政策的约束。按照最新的汇改方案,人民币兑美元的上浮比率年均保持在5百分点之内,这相应地要求国内短期利率上升幅度也额定在5%之内,这甚至被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认为是中国客观存在的货币政策准则。

中国利率政策还呈现出一定的双轨特征:在银行信贷市场上力求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来达到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目标;在货币市场上,则力图维持相对较低的利率,来抑制升值的预期和压力。这让利率工具对过剩流动性的稀释作用非常有限。

相机抉择:治表与治本

因此,治理流动性过剩要超越货币调节工具的巢臼,通过制度与市场创新寻找出更多的突破口。

在经济战略方面,必须改变对外依存的贸易格局,使济增长的动力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驱动轨道。在国内致力于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增加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资,打消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心理,促进消费,减少过多的存款,抑制粗放式的投资和一味追逐投资收益率的投机行为。

在实际操作层面,要把过多的流动性引向外汇市场,而非仅仅靠人民币资产市场来化解。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适时适当放大汇率浮动空间,通过人民币适度升值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收缩,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程度。同时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空间,鼓励中国内地居民多渠道地投资与使用外汇,实现从“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的转变。

其次,改革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厘清外汇储备的形成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发行之间的连带关系。流动性过剩可使我们改变“投资创造财富”的基本路径,走“财富创造财富”之路。为此必须改变大量的短期金融工具去追逐长期金融工具的状况,加大高质量资产的供给。

第三,扩充债券市场,因为债券和银行存款的替代关系最大,债市的发展无疑是化解流动性过剩最有效的措施。我国目前企业债券余额仅为同期GDP总量的1.3%,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质量都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不违背国家《政府预算法》精神的前提下,还应该实验并逐步推动为中央乃至地方政府专项建设融资的债券。

过剩问题范文篇6

一、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其影响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经济现象。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度既表现为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相对实体经济较多。

首先,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进一步加快,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

其次,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36上升为2006年的1.65。

二是银行体系资金过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2000-2006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

三是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但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2006年,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仅上升了0.01个百分点。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1.74%。

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发展,必然表现为货币的泛滥,一旦出现过于流向某一领域,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击,把握不好,还可能由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表现出了一些苗头。

2000-2006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相比之下,由于资金量较大,对房屋的需求表现的更为旺盛,造成房屋销售价格也快速上涨,2000-2006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了39.8%。其中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偏高,2000-2005年,宁波、上海、青岛和杭州房屋销售价格累计涨幅分别达到85.9%、68.7%、68%和54.3%。尽管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2007年1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为5.6%,其中北海、深圳、北京、广州的涨幅分别高达15.1%、10.3%、9.8%和9%。

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呈现持续大幅度上扬的态势,上证综合指数由1161.1点上升至2675.5点,上涨了130.4%;深证综合指数由278.8点上升至550.6点,上涨了97.5%。2007年,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截至4月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了41.4%、92.3%。1-3月,股票筹资额累计达到864.6亿元。股票市场的持续旺盛,除与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市场制度逐步规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有关外,流动性过剩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流动性过剩还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在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经济预期乐观而愿意扩大投资,由此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同时,银行间的竞争,导致放贷过程中审慎性标准的降低,有可能使许多贷款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变为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随着流动性过剩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还将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流动性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有国际的因素。近几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上升、基准利率水平保持低位。2000-2005年,美国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3上升为0.82,欧元区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4上升为0.88,日本M2+CD与GDP的比值由1.29上升为1.44。近年来,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实施低利率政策,使得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致使大量国际过剩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客观上加剧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但从国内看,当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结果。为说明这一点,将因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扣除,发现调整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均大幅下降。与调整前相比,2001-2006年调整后的M2增速平均下降4.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平均下降0.3。这表明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是形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调整后的M2增速下降了8.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下降了0.47点。

进一步分析,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又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在我国,由于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因素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而企业和政府由于受体制和机制影响,储蓄也保持较高水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内部失衡,结果是以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为特征的外部失衡。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0-2006年,国内消费率由62.3%下降至50%,而同期国内投资率由35.3%上升为42.7%。

(二)国际产业的转移。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大量顺差。一方面,日本、韩国、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我国来加工、组装以后向欧美出口;另一方面,亚洲其他地区直接到中国来设立工厂,生产产品之后回流到欧美等地区。表现为我国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大量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在这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之下,我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产业向我国转移的结果。

(三)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4%,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的5-13%,巴西、墨西哥的20-30%。劳动力成本低廉,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汇率因素。人民币汇率,虽然自2005年7月21日进行改革后,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但对不同货币有升有贬,兑日元和美元是升值,兑欧元却是贬值。人民币对部分货币的贬值也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五)政策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鼓励生产型的财税政策,“奖入限出”的外贸政策,“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进口替代型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生产型”的增值税、收汇增量奖励、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境外投资购汇额度限制等。在这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外汇收入不断上升,顺差持续扩大。

三、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

(一)努力扩大内需,着力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

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型,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内消费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费政策,尤其是调整消费税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并方便居民扩大消费。同时,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

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方便居民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着力解决信贷服务不足、零售服务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消费瓶颈问题。

推动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在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二)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

眼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尽管自去年以来已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11%;3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达2.79%和6.39%,但从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有空间也有必要再适度上调利率。利率结构上,短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少一点,中长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一点。此外,也可考虑调整票据发行结构,增加发行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定向购买的中长期债券,减少金融体系中的短期流动性。

(三)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结构性地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两高一资”产品可采取加征出口关税,或采用配额管理制度进行调控;同时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适当放宽加工贸易内销政策,减少加工贸易顺差。适当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清理进口非关税壁垒,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

切实强化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出口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状况,以解决人为压低要素成本带来的价格扭曲。

严格把牢“环境关”,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要对新开工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标准,还要对运营企业强化环保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同时,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尽快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完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使各项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

(四)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

过剩问题范文篇7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供给与需求

一、引言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相对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而言的过剩人口。从理论上说,相对过剩人口可以有三种类型:即相对于生活资料的供应能力而言的过剩人口、相对于生产资料的吸纳能力而言的过剩人口和相对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而言的过剩人口。我国是否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如果存在,究竟是哪种类型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界对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且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理论界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不存在相对过剩人口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开始承认我国存在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但对存在的究竟是哪种类型的相对过剩人口,认识却很不统一。有学者指出,上述三种类型的相对过剩人口在我国都是存在的[1]。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确存在着贫困问题,但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不足而导致的就业不充分造成的,而与整个社会的生活资料状况无关。如果把现有的生活资料进行平均分配,要实现全民的共同温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并不意味着本人主张平均分配)。可见,在我国并不存在相对于生活资料而言的过剩人口。至于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过剩人口,在我国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国目前尚未达到,据预测,将来也不会达到人口多到连国土都不能承载的程度①。至于有人以我国目前存在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依据,断定我国存在着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过剩人口,是站不脚的,因为从环境破坏并不能得出人口过剩的结论。实际上,哪怕地球上只存在一个人,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们能说这个人也是过剩的吗?可见,我国只存在着相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的过剩人口。本文即是从这个意义上来探讨现阶段我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

二、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稳定与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存在着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但由于当时国家不承认社会主义有失业,所以这一时期的相对过剩人口更多地是以隐性失业的形式存在着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了。

1.从劳动供求关系看。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诱因。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的状况可以直接从劳动供求关系中反映出来。据国家发改委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我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测,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达1000万人左右,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

2.从城镇失业率看。城镇失业率可以最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相对过剩人口状况。从表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失业率曾出现过短暂的下降势头,即从1980年的4.9%降到1985年的1.8%,下降了3.1个百分点。但自1986年以来,我国城镇失业率便呈现出长期上升的态势,即先是从1986年的2.0%上升到1996年的3.0%,再从1997年的3.1%上升到2002年的4.0%,2009年的4.3%。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的城镇失业率只是我国的登记失业率,不包括城镇公开失业但没有登记的人员、国企下岗人员及城镇隐性失业人员,如果把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的话,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应该在9.4%以上[3]。

3.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马克思称作潜在的相对过剩人口,它构成城镇相对过剩人口的长流不息的源泉[4]。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中期,加之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导致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达4.97亿人,其中大约2亿人分别就地或外出转移至非农产业。所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尚有近3亿人没有实现转移。按照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我国农业生产尚需近1.8亿劳动力,可见,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数约为1.1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5%[5]。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是大势所趋,所以可以肯定,我国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还将持续减少,由此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继续增加。

4.从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看。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的那部分人口,他们处于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马克思把这部分人口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流浪者、罪犯和妓女;第二类是有劳动能力但丧失信心的无业人员;第三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第四类是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4]。上述四类人口在我国无疑是存在的。据统计,2009年我国受到政府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达150万人次[6];同年,全国批准逮捕的各类刑事犯罪人员94万人[7];2002年,全国从事活动的“三陪”人员约为2000万人[8];2009年我国共有农村贫困人口4759.3万人,城镇贫困人口2347.7万人(农村和城镇居民中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9]。此外,2009年我国8000多万各类残疾人中无就业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不少于2000万人。剔除上述数字中存在的重复统计的数量,我国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估计达8000万人以上。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数据,目前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估计在2亿人左右,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

三、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成因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4]。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然而,我国存在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事实表明,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并未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那么,现阶段我国为什么会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呢?

1.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一国情表明,我国是一个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资料相对短缺的国家。统计表明,无论人均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资本占有量,我国都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10]。但是,如果生产资料太少了,就势必有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沦为相对过剩人口,或者即使结合了,也不过是“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罢了,这虽然不会引起劳动者公开失业,但却产生了隐性失业。其结果,不仅相对过剩人口照样存在,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可见,目前我国之所以存在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或资本缺乏是密不可分的。

2.这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与资本主义一样,社会主义要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再生产。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如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一样也要以资本积累为前提。同理,社会主义生产要素也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用货币价值来衡量,也可以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表示,这说明,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着资本有机构成。不仅如此,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影响,与资本主义资本有机构成一样,社会主义资本有机构成也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需求同样会相对减少,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例如,与私营企业一样,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同样会产生企业对劳动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职工沦为企业冗员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现象。这说明,“机器排挤工人”是社会化大生产共有的现象,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3.劳动供给的增加加剧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好发生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二元经济时期,致使我国的劳动供给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增长过快、总量过大的状态。其一,持续的人口高自然增长率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人口由1950年的5.5亿人增加到目前的13亿人,劳动年龄人口也由建国初期的不足4亿人增加至目前的8亿人。另据今年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30年,我国人口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高峰10.1亿人[11]。其二,工作日比西方发达国家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缩短了法定工作日,但一方面新的法定工作日仍然比较长,另一方面在民营经济中,非法延长工作日已成为普遍现象。其三,劳动力参与率高。一是占我国劳动年龄人口60%的农村尚未实行离退休制度;二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且全国尚未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三是城镇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现象、民营经济非法使用童工现象比较普遍。上述原因致使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迄今仍然高达73%以上,高出西方国家10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劳动供给总量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的劳动需求的相对甚至绝对减少相结合,势必形成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增多。

4.经济结构调整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使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也随之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与变换,由此导致一部分劳动者由于不适应新的技术和工作岗位而沦为技术性失业人口和结构性失业人口。另一方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滞后。据统计,2009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及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只有42.6%和34.1%,而同一数据美国2000年就分别已经达到78.5%和78.4%。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劳动就业不得不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劳动需求不足,相对过剩人口增多。

四、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

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是解决我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前提。为此,不仅要对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而且要对相对过剩人口所具有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保持清醒认识。

1.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不会出现日趋扩大之势。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指出,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也正是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必然灭亡的原因所在。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并不存在日趋扩大之势。首先,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社会资本的总量也在增加。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的增加“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4]。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就势必对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劳动供给的相对甚至绝对减少。据研究,虽然目前我国的劳动供给总量过大,且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将继续扩大,但必须看到,我国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出现负增长。再次,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前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相对过剩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城镇相对过剩人口的重要源泉。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源泉却有日益枯竭的趋势。例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尚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目前这一数字已经降到了1亿人左右。据此,按照每年转移800万的速度计算,10年后,我国几无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供转移。最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过去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根据产业发展演变规律,随着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第三产业在我国必将得到迅速发展。以非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不仅有着宽广的就业门类,而且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西方发达国家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可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持久地扩张我国的劳动需求,从而缓解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压力,抑制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2.清醒认识相对过剩人口的消极作用及社会危害性。相对过剩人口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人类福祉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具体表现如下:(1)过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相对过剩人口的积累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据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的研究,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3)相对过剩人口导致工人贫困化。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一方面使在业工人的工资被迫降到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下,从而使其陷于贫困的边缘;另一方面使失业和半失业工人陷入需要救济的赤贫境地。正如马克思所说,“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4)相对过剩人口是滋生犯罪、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温床。(5)过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容易诱发劳资关系紧张,甚至引起社会动荡。(6)相对过剩人口降低了社会的幸福指数。据调查,失业给工人造成的不幸,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降低,更重要的是人格的伤害、心理的折磨与精神的痛苦。认识到相对过剩人口的上述消极作用与危害,要求我们务必把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上升到事关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和人民福祉的高度加以解决。

3.充分认识和利用相对过剩人口的积极作用。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如上所述,相对过剩人口确实有着巨大的消极作用和社会危害,但另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对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马克思曾经有过专门论述。

(1)由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产业后备军能够满足生产突然扩张所引致的劳动需求。“随着积累的增进而膨胀起来的并且可以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旧生产部门,或涌入那些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兴生产部门,如铁路等等。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4]。

(2)相对过剩人口为以经济周期性波动为特点的现代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的”[4]。(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通过加剧劳动者的就业竞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人的纪律状况等,增强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过剩人口“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4]。

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我国同样是适用的。试想,假定没有农村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突然地被投到”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工业及其他服务部门,何以有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城乡非公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何以有当下中国经济的繁荣与辉煌?可见,对于相对过剩人口问题,还是一分为二好:一方面,清醒地认识相对过剩人口的消极作用及社会危害性,努力把相对过剩人口减少到适宜的限度内;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积极作用,为经济发展服务。

五、把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限度内

相对过剩人口所具有的双重作用表明,相对过剩人口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合理的,应该把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限度内。所谓适宜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不影响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的相对过剩人口[12]。目前,关于适宜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如果失业率超过两位数字,则被认定为严重失业国家;失业率在7.5%-10%之间,则被认定为高失业国家;失业率在4%-7.5%之间,则被认定为中等失业国家;失业率在4%以下,则被认定为低失业国家。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且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和经济体制转型期,与西方国家的国情很不相同,加之除了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外,相对过剩人口还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对就业丧失信心的无业人员、未成年辍学人员、犯罪人员等各类人口,而这些人口在我国的数量又比较大,所以,我们在确定适宜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时,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尤其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稳定等因素,而不能简单化和想当然。基于此,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城乡失业率应该控制在4%-7.5%之间,相对过剩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应该保持在8%-10%之间,即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应该保持在1-1.5亿人的范围内。

鉴于目前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高达2亿人,未来20年我国总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要把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1-1.5亿人之间,实属不易。为此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切实把相对过剩人口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以妥善解决。

1.努力扩大劳动需求。一是要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使其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三是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四是要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增加利用外资的数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2.适度控制劳动供给。虽然目前我国劳动供给过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考虑到几十年后我国劳动供给将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目前控制劳动供给一定要适度而不能过度。一是要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要尽快改变重“控制人口数量、轻提高人口质量和优化人口结构”的人口生育政策,实行“数量控制、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并重的人口生育政策,努力维持一个从长期来说较低的、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要制定《工时法》,严厉打击非法延长工作日的行径。三是要切实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违反规定在采掘、建筑和其他危险环境中雇佣女性的行为及使用童工的行为。四是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并提倡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五是要适当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物质待遇和福利水平,减少离退休人员再就业人数。六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农村离退休制度,引导年龄在60岁以上的农民主动退出就业领域。七是要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减少国内劳动供给。

3.更加重视解决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一是要切实实行优生优育政策,采取措施不断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二是要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生产和工作环境,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和职业病发生率。三是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就业实现自食其力,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四是要妥善安置流浪人员、劳教释放人员和色情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减少无业人员的犯罪率。五是要大力发展扶贫事业和慈善事业,遏止因贫辍学现象和因贫犯罪现象的发生。

注释:

①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认为,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中国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16亿左右。而据国家今年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我国人口2033年将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此后将逐渐回落。

参考文献:

[1]俞海山.广义相对人口过剩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2]郭庆松,陶向龙.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研究,2007(3).

[3]王红茹.中国城镇失业率升至9.4%[N].中国经济周刊,2009-01-0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92-694,705-707.

[5]蔡昉,都阳.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1.

[6]2009年民政部救助流浪人员达150万人次[EB/OL].[2010-01-07].新华网.

[7].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EB/OL].[2010-03-18].新华网.

[8]陈宗寿.中国劳工与弱势群体状况[EB/OL].[2007-06-17].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9]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计,2010(3).

[1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

过剩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开放经济,流动性过剩,信贷投放,外贸顺差,资产价格,银行风险

一、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

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一是商业银行的角度,英国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解释说,这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1]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视角不同,对流动性过剩的判断又有不同标准。比如在一些商业银行看来,银行资金来源在满足有效资产增长之后,剩余的资金才是过剩的流动性。二是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2]。

本文所说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的,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可能会引起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

(一)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流动性水平

从宏观角度看,衡量流动性的方法有很多。国际上通常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GDP的比值来衡量流动性的大小。如表1所示,2006年我国M2余额已经达到了34.56万亿元人民币,而当年的GDP总额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两者相比为1.65,即货币供应量是当年GDP的1.65倍。而这一比重,1992年仅有0.94,之后的十五年间基本上是逐步增长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流动性水平不断提高。

另一种衡量流动性的方法,认为准货币的变动情况代表了流动性水平的高低。如果准货币(M2-M1)持续增加,即"喇叭口"存在并扩大,现实的货币供给已经超过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化为"定期存款",这意味着流动性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1992年到2006年,我国M2-M1的差额,即准货币的量是不断扩大的。1992年准货币数量只有13670.7亿元人民币,2006年增加到219550.9亿元,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流动性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合理判断流动性过剩的程度

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过剩到什么程度,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夏斌(2006)认为,如果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就存在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现[3]。王健(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表现为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贷存比的持续走低[4]。而央行在2006年《中国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认为,流动性过剩实质上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超储率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形。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实质上是货币市场供求失衡的一种状态。判断供求失衡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货币的价格即利率的变动,但是目前在利率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无法根据利率高低变化来判断。因此,可以通过其他角度侧面进行考察,一是通过资产价格的变化考察流动性是否过剩;二是通过国际比较,看我国的流动性是否处于合理的水平。

货币数量理论表明,当货币的流动性高于经济的需要时,会抬高价格水平。那么,在物价指数保持稳定时,资产价格就会上涨。[5]因为,如果出现流动性过剩,居民拥有的以货币计量的财富增加了,如果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那么财富会流向资产,造成股票价格、债券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图1反映了中国上证指数在2006年11月以来的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11月份,上证指数只有1800点左右;但是随后的半年里,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上证指数一路攀高,到2007年5月14日,已经达到4000点以上。与此同时,2007年4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440亿元,同比少增133亿元。其中,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储蓄下降的真正原因是储蓄资金投入到股市中。而据沪深两市统计资料显示,截至5月17日两市总市值达到17.43万亿元,已经超过居民存款余额。股市的不断上扬与居民储蓄的大量投入有密切关系。

从2006年世界上主要国家M2与GDP之比的结果来看,中国的流动性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如图2所示,2006年,美国M2与GDP之比为0.53,欧元区为0.82,俄罗斯为0.33,巴西为0.28,日本比较高,达到1.43,但是也不及中国的1.65。中国的流动性水平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欧元区、俄罗斯等大的经济体,比一直以来受流动性过剩困扰的日本还要高。因此,可以从国际比较中看出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到了一个相对严重的地步。

(三)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具有相对性

尽管我国流动性出现了过剩的局面,但是这种过剩是片面的、相对的,不是全面的、绝对的。首先,流动性过剩并未引起价格全面上涨。长期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是价格水平却保持相对稳定,这被许多外国学者称为“中国之谜”。观察近期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在2007年的3月份达到3.3%,但是4月份马上又出现小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2007年1至4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处于比较平稳的范围内。因此,过高的流动性并未带来价格水平的全面上涨。

其次,过剩的流动资金分配不均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截至2006年12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小企业授信户数68.43万户,小企业贷款总额17907.6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9.14亿元,增幅为9.87%,增幅缓慢。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却并未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益处。

再次,尽管货币供应量余额较大,但是就其增量的变化来看,情况有所不同。从1994年到2006年,新增M2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1年,增长速度达到61.03%,其次是2005年,达到了35.78%,2003这一数值也较高,为35.61%。其余大部分年份,新增M2的增长速度都比较低,2004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即使是在流动性过剩被广泛关注的2006年,新增M2的增长率仅为4.87%。这说明,尽管目前流动性过剩较为严重,但是新增的流动性增速是下降的。

二、流动性过剩是开放条件下实体经济矛盾在货币层面的反映

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全球流动性传导论。有学者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现象,2001年以来,美国和日本都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比较低;加之近年来石油价格高涨,石油美元数量增加,造成国际货币流动性泛滥。过剩的全球资本流入中国,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巴曙松,2006)[6]。第二类观点是国际收支顺差论,大部分研究者把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根源归因为国际收支顺差的迅速增长,认为由于贸易顺差和FDI流入的不断增加,致使外汇储备高居不下,2006年底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造成央行发行相应的人民币进入市场。尽管货币当局发行央行票据等进行对冲,但是无法收回全部的流动性。第三类观点是投资储蓄双高论。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投资和储蓄率双高,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高储蓄支撑着企业的高投资,而投资膨胀形成的资本性存款快速增长,致使银行存快增长大于贷款增长,形成流动性过剩(张晋生,2007)[7]。

综合以上主要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角度揭示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其本质上都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矛盾在货币层面的一种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产业结构失衡在货币层面的反映

当前我国流动性的最主要来源是国际收支顺差。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特别是经常项目顺差是国内外产业结构失衡的结果。

从1992年到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1992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43亿美元,到2006年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就经常项目来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在1992年为64.01亿美元,从2001年开始,顺差迅速增长,由174.0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98.66亿美元,6年增长20多倍。如表2所示。

表2同时说明,经常项目顺差特别是货物贸易顺差是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来源。货物贸易持续巨额顺差,反映了我国国内外产业结构的不平衡。长期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多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制造成本,因此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这在一定阶段内确实起到了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加工贸易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加工贸易的实质就是要挣取加工过程的加工费,这一贸易方式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一定会是出口大于进口。事实上,目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正是加工贸易。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为1425亿美元,相当于进出口贸易顺差的1.4倍。2006年,我国出口额中,一般贸易为4163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为5104亿美元,比一般贸易出口多将近1000亿美元。因此,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加工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导致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由于加工贸易对汇率变化并不敏感,所以即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累计升值超过7%,其对贸易顺差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二)流动性过剩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在货币层面的反映。

首先,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降低了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一方面,高收入阶层虽然收入增长迅速,有效消费需求随收入增长不断得到满足,但由于其消费倾向不高,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慢,消费能力不足,致使整体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消费的落后,使得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内沉淀起来。

其次,投资-储蓄结构失衡。宏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投资由储蓄转化而来,储蓄大于投资的差额,应该等于国际收支顺差。中国目前的储蓄-投资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收支的顺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这几年政府财政收入与企业盈利都增长很快,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倾向也增强了,造成储蓄和投资扩大。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发行量,都比较充裕,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社会上有很多钱,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项目缺乏正常渠道融资。现在,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影响了储蓄向投资有效转化。

(三)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资本流动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有快有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基本面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较快。如表3所示,从2002年到2006年,中国GDP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分别为9.1%、10.0%、10.1%、10.4%、10.7%。而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五年内最高只有2004年的3.9%,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都不超过3%。

由于美国和日本近年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石油价格高涨等因素,全球资本流动持续增长,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活跃。据IMF统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流入净额2006年达到创纪录的2558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热钱流入。同时,由于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存在,美元贬值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加快,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看好,热钱也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有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经常项目余额和FDI流入量之外,有大约600亿美元的外汇无法准确说明其来源。同时,一些国际游资还通过和中国国内出口企业联合虚报出口、假外商直接投资的名义等方式进入中国。这些热钱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三、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害

由于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其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应辩证看待。特别是对短期游资进入产生的流动性和由于经济结构性问题产生的流动性的影响,要加以区分。

(一)流动性过剩加剧银行风险

流动性过剩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多重的。一是流动性过剩加大了银行的放贷压力,导致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增加不良贷款风险。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共新增贷款3.06万亿元,而2005年的新增贷款只有1.73万亿元,年增长率达到76%。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534.9亿元,到2007年第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至10610亿元。二是流动性的过剩将导致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优质信贷客户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资金营运的利差越来越小,商业银行靠存贷差收入生存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三是流动性过剩给央行造成了政策压力,如果央行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那么商业银行经营将会受到政策冲击。

(二)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虚高

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目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快速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国有银行流动性过剩,为了盈利,银行急于投放过剩的信贷资金。房地产市场是银行乐于进行贷款的对象。一是因为房地产有实物作为抵押,贷款的相对风险较小;二是因为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由政府担保,开发商取得贷款,银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三是一部分多余的流动性热炒房地产价格,使得其不断上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银行的信贷投入。

流动性过剩使大量居民存款从银行取出,投资到股市。随着股市的持续火爆,大量的散户入市,使储蓄源源不断流入股市,在给股市提供资金的同时,也给市场积累了一定风险。一旦股市出现回调,市场将面临很大风险。同时,因为今年以来绝大多数入市的投资者都是经验少、风险意识不强的新手。个人投资者风险正在加大。

股市的非正常上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泡沫。当前,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概已经达到40倍左右,而目前美国、英国、韩国、中国香港等成熟股市的市盈率大约在10至20倍的区间内波动,日本和印度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则在23至25倍的区间内。资金推动型的股市意味着潜在的调整风险。

(三)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流动性过剩会导致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对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流动性过剩导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如钢铁、水泥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反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全年达到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继续维持高位增长。投资的加快又促进产能扩张,产品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需求增长的速度,导致出现产能过剩。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我国11个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其中,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和铜冶炼7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水泥、电力、煤炭和纺织4个行业也潜存着产能过剩问题。其次,由于产能过剩给行业带来亏损的压力,而国内消费市场无法完全消化过剩产能,那么这些过剩产能必然要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出口机会,这又会促使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又进一步扩大外汇储备,从而加剧流动性过剩。

(四)流动性过剩带来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一般来说,流动性过剩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物价不会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均衡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成为普遍关注的经济现象。

(五)流动性过剩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为了回收多余的流动性,央行必须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储备导致的货币供给,一方面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于前者而言,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高速增长,央行票据发行的空间也有限。对于加息的政策手段,对回收流动性效果似乎不大,因为存款利息的提高会导致银行存款的大量增加;贷款利率的提高会减少贷款需求;因此存贷差将继续扩大。对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目前央行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1%,但是过高的准备金率对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因此,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政策空间是有限的,这也导致货币政策调控能力的减弱。

(六)国际短期游资带来的流动性严重威胁经济安全

国际短期资本进入中国,其目的就是为了投机盈利。而市场波动性越强,游资的盈利机会和空间也就越大。目前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都存在一定的国际短期资本在进行炒作。当市场形势发生逆转时,这些资本会马上撤出,导致市场雪上加霜,造成更大幅度的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四、治理流动性过剩需要多管齐下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复杂,潜在危害大,其治理手段也不能单单依赖于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对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的治理,需要多管齐下,“攘外”和“安内”并重,短期和长期并重,总量调整和结构调整并重。在短期内,攘外为主,偏重于总量调整;在长期内,安内为主,偏重于结构调整。

(一)加强外汇管理,严格控制热钱流入

加强外汇管理,对以虚报出口、假冒FDI的短期资本流入进行严格清查。同时加强对外汇储备增加额中,除了经常项目顺差和FDI流入之外的那部分资本流入进行排查,弄清其来源和用途。对短期内流入股市的大额资金进行适当监控,防止热钱炒作。对外资购买房地产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防止外资炒作导致房地产价格波动等。

(二)合理使用外汇储备

在对外汇储备使用上,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目前外汇储备用于持有美国债券,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是不合理的,应该增加外汇储备的用途。更合理的一种观点是对外汇储备按照用途进行分类。[8]可以将其划分为流动性部分和投资性部分。流动性部分,其投资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的货币工具和政府债务上。这一部分外汇资产形成“官方外汇储备”,主要功能是用于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实施提供资产基础。投资性部分,它主要被用于投资在收益性更高的金融资产上,其中一部分可交由其他政府经济部门管理,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主要用于贯彻国家对外发展战略调整,在海外购买国家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设备和技术,或者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或者购买具有一定风险的高收益国外股票、债券、乃至金融衍生产品。

(三)合理引导资金流出

以往外汇管理体制是重流入,轻流出;但是随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逐步凸现,化解国内剩余流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出,目前大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提高居民出国换汇额度,目前已经提高至5万美元;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三是规范完善QDII(境内合格投资者)制度,引导国内资金外流。

(四)适度调整人民币汇率

根据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浮动汇率制、资本管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加大汇率浮动的程度,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越来越大,到2007年5月15日已经升值到人民币对美元为1:7.68,累计升值超过7%。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高科技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影响不大;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内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因此在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时,也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减少给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失。

(五)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给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带来很大制约。目前对于解决外汇占款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但是在央行票据到期时,流动性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发行央行票据不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长期办法。那么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实现更大程度的浮动,是平衡流动性的一个思路。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汇率的浮动会造成资本的大量流动,,进而又造成汇率的剧烈波动。因此,如果进一步放开汇率浮动空间,平衡国内外资本流动压力,就要使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搭配进行。要想通过浮动利率的手段解决外汇占款过多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利率市场化问题。

(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居民收入显然应当成为我国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着力点。首先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在保证贫困人口最基本收入的基础傻瓜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其次,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当前我国医疗、住房和教育费用增长过快,自缓解导致居民增加储蓄,以备未来之需,使消费需求长期低迷;其三,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改变银行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状况,为居民获取更多的财产收入创造条件。

(七)建立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应当在今后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应向公共财政转型。“减税增支”应当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安排财政政策的基础之一。就减税而言,适当降低生产税的税率和降低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收入。就增支而言,大力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支出,以增加居民和政府部门消费。财政要在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内发挥主要作用。尤其是在农村,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的公共投入还相当不够。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这不但可以实现财政投资的合理分布,而且可以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八)调整外资政策,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对外资引进的政策进行调整,在“两税合并”的基础上,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外资企业进行优惠,对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附加值外资取消优惠甚至设立门槛,以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不断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在此条件下,企业应逐步提高其对劳动者支付报酬的水平,减少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以应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RasmusRüfferandLivioStracca,"WhatIsGlobalExcessLiquidity,AndDoesItMatter?",ECBworkingpaper,NO696/November2006,http://www.ecb.int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七年第一季度)》,2007年5月10日

3、邵蔚:《货币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探讨》,《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68-73页

4、王碧峰:《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76-80页

5、鲁政委:"认识流动性过剩关键缺少精确度量",《上海证券报》2007年04月30日

[1]转引自陈晓彬:“让过剩的流动性过剩流向资本市场”,《经济参考报》2006年8月14日。

[2]参见欧洲央行月报:"Excessliquidity"referstoapositivedeviationoftheactualmoneystockfromanestimateoftheequilibriummoneystock,whilea"liquidityshortfall"isanegativedeviation.ECBMB(EuropeanCentralBank,MonthlyBulletin),May2001.

[3]参见中国网报道:“中国紧缩银根”,2006年8月7日。http:///zhuanti2005/txt/2006-08/07/content_7048388.htm

[4]王健:“流动性过剩不会必然导致股市泡沫”,金融界网站,2007年1月30日。http:///news/2007-01-30/000001960994.html

[5]BorioandLowe.AssetPrices,FinancialandMonetaryStability:ExploringtheNexus[P].BISworkingpaper,No.114,2002

[6]巴曙松:《流动性过剩的控制与机遇》,《资本市场》2007年第3期,72-75页

过剩问题范文篇9

一、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其影响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经济现象。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度既表现为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相对实体经济较多。

首先,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进一步加快,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

其次,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36上升为2006年的1.65。

二是银行体系资金过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2000-2006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

三是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但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2006年,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仅上升了0.01个百分点。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1.74%。

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发展,必然表现为货币的泛滥,一旦出现过于流向某一领域,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击,把握不好,还可能由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表现出了一些苗头。

2000-2006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相比之下,由于资金量较大,对房屋的需求表现的更为旺盛,造成房屋销售价格也快速上涨,2000-2006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了39.8%。其中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偏高,2000-2005年,宁波、上海、青岛和杭州房屋销售价格累计涨幅分别达到85.9%、68.7%、68%和54.3%。尽管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2007年1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为5.6%,其中北海、深圳、北京、广州的涨幅分别高达15.1%、10.3%、9.8%和9%。

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呈现持续大幅度上扬的态势,上证综合指数由1161.1点上升至2675.5点,上涨了130.4%;深证综合指数由278.8点上升至550.6点,上涨了97.5%。2007年,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截至4月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了41.4%、92.3%。1-3月,股票筹资额累计达到864.6亿元。股票市场的持续旺盛,除与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市场制度逐步规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有关外,流动性过剩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流动性过剩还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在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经济预期乐观而愿意扩大投资,由此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同时,银行间的竞争,导致放贷过程中审慎性标准的降低,有可能使许多贷款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变为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随着流动性过剩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还将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流动性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有国际的因素。近几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上升、基准利率水平保持低位。2000-2005年,美国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3上升为0.82,欧元区广义货币M3与GDP的比值由0.74上升为0.88,日本M2+CD与GDP的比值由1.29上升为1.44。近年来,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实施低利率政策,使得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致使大量国际过剩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客观上加剧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但从国内看,当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结果。为说明这一点,将因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扣除,发现调整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均大幅下降。与调整前相比,2001-2006年调整后的M2增速平均下降4.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平均下降0.3。这表明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是形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调整后的M2增速下降了8.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下降了0.47点。进一步分析,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又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在我国,由于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因素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而企业和政府由于受体制和机制影响,储蓄也保持较高水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国内储蓄大于投资的内部失衡,结果是以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为特征的外部失衡。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0-2006年,国内消费率由62.3%下降至50%,而同期国内投资率由35.3%上升为42.7%。

(二)国际产业的转移。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大量顺差。一方面,日本、韩国、东南亚大量的元器件到我国来加工、组装以后向欧美出口;另一方面,亚洲其他地区直接到中国来设立工厂,生产产品之后回流到欧美等地区。表现为我国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大量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在这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之下,我国对欧美的顺差实际上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产业向我国转移的结果。

(三)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4%,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的5-13%,巴西、墨西哥的20-30%。劳动力成本低廉,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汇率因素。人民币汇率,虽然自2005年7月21日进行改革后,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但对不同货币有升有贬,兑日元和美元是升值,兑欧元却是贬值。人民币对部分货币的贬值也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五)政策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鼓励生产型的财税政策,“奖入限出”的外贸政策,“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进口替代型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生产型”的增值税、收汇增量奖励、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境外投资购汇额度限制等。在这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外汇收入不断上升,顺差持续扩大。

三、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

(一)努力扩大内需,着力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

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型,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内消费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费政策,尤其是调整消费税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并方便居民扩大消费。同时,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

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方便居民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着力解决信贷服务不足、零售服务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消费瓶颈问题。

推动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在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二)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

眼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尽管自去年以来已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11%;3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达2.79%和6.39%,但从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有空间也有必要再适度上调利率。利率结构上,短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少一点,中长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一点。此外,也可考虑调整票据发行结构,增加发行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定向购买的中长期债券,减少金融体系中的短期流动性。

(三)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结构性地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两高一资”产品可采取加征出口关税,或采用配额管理制度进行调控;同时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适当放宽加工贸易内销政策,减少加工贸易顺差。适当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清理进口非关税壁垒,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

切实强化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出口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状况,以解决人为压低要素成本带来的价格扭曲。

严格把牢“环境关”,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要对新开工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标准,还要对运营企业强化环保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同时,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尽快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完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使各项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

(四)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

过剩问题范文篇10

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历史回顾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外汇体制改革,自从那时候起,我国利用外资力度一再加大,进出口及外汇储备一直上升。这种趋势可以从表1与图1得到反映。

我们不妨将我国外汇增长阶段及原因归结如下:

(一)1994~1997年,这是推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第一次增长,此次增长使我国成为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的经济强国。同以后各阶段相比无论在绝对层面还是相对层面上都是一种平稳的趋势,同此时期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二)1998~2001年,我们不妨将其称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尾随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极其缓慢。究其原因,我们不妨可以将之归结为外部环境的恶化,因为东南亚经济危机后他国竞相贬值,我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的经济环境表示怀疑,因此这时的外汇储备增长也相对较慢。

(三)2002年至今,我们可将其称为高速增长时期,不管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这是他国无例的。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这阶段东亚经济环境好转与我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积极表现所致。因此,随着经济新一轮周期的启动大量外资蜂拥而入,同前两次相比其不同点在于外汇储备很大程度上是靠外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而不是主要靠出口增长。

二、适度外汇规模的经验结果及我国外汇规模分析

(一)适度外汇规模的经验结果。一国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但这并非就意味着一国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一国到底持有多少外汇储备合适,当今理论界和事务界还没有定论,只是有着大致指标。在理论上,美国经济学家R.Triffin提出了按储备支持进口能力界定储备规模的比例分析法;J.Agaraual等提出了按储备持有的机会成本和收益界定的成本收益分析法;R.J.Carbaugh和C.D.Fan提出了按对外汇需求因素确定储备规模的定性分析法。有关学者都根据有关法则指出我国外汇已经超出了适度规模。

(二)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分析。从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自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情况、进出口情况、直接利用外资情况,结合已经提出的适度外汇规模经验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有以下特点:

1、大大高于进口所需外汇储备规模。根据国际通用准则,外汇储备应当与进口成一定比例。曾在耶鲁大学任教的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通过大量成员国国际收支进行分析后指出,一国的外汇储备应当维持在其进口额的25%左右(约9.6~19.2周),以20~40%为限,才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时间不匹配时保证正常支付,这被写入了《国际金融统计》。在进出口占国民经济比例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显然要求有足够的储备来维持经济发展,当然从前文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此界限。

2、明显高于负债偿债规模。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单靠自身力量发展是不可想像的。故在某些阶段必须引进外资是很必要的,但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国投资者放贷的首要条件是要看一国的风险及其与之相关的外汇储备,除此之外还考虑汇出利润的方便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引进外资,我国必须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从发展中国家看,比较适宜的标准是偿债率在20%以内,债务率100%之内。因此,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外汇储备又远远高于此警戒线。

3、足以满足干预汇市的需要。一个国家为了干预宏观经济外部均衡,显然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尤其是在国际游资无孔不入的今天,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南美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东南亚金融危机摧垮了泰铢,动摇了日元,唯有人民币一枝独秀。这也表明我国外汇储备的充足。在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以他国的经验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远远超过干预汇市的水平。

(三)我国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首先,我们不妨引用著名的阿加沃尔外汇储备模型(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立)考察我国情况,根据此模型我们得出W=D/lgP(lgK+lgM–lgN),其中,W=适度外汇储备额,D=国际收支逆差额,P=国际收支逆差发生的概率(根据经济周期理论,我国议案采用2/5),K=资本产出率的倒数,M=投资的进口含量,N=GNP中进口资本品的比例。采用上文数据看,近几年外汇储备都过剩了。

其次,我们从纯粹的经济学观点出发来考察,外汇储备外汇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要增加其收益也是必须付出成本的,其收益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相反其成本又是呈现边际递增规律。已经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持有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已经小于边际成本阶段。这时如果外汇储备再继续增加,其收益会远远小于成本,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会一步扩大。因此,再维持此局面已是得不偿失了;另一方面外汇的占用也如同其他经济资源的占用,也是要有一定的机会成本的。从这点看,我国外汇储备过剩造成一定的经济资源浪费,拥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并不是一种经济的做法。

从宏观经济方面看。首先,我国目前持有外汇水平也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同样是有风险的。目前,我国外汇币种主要是美元,因此一旦美元缩水,我国的外汇储备将有难以估量的损失;其次,我国外汇的使用主要是持有美国国库券,只要其利率稍加调整我们也将面临收益上的巨大风险;再者,高额外汇储备的持有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加大宏观经济调整的难度。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我国货币增速过快的根本原因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进而导致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更有甚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过高是西方觊觎的目标,给人民币造成人为的升值压力。日本经济界人士就告诫中国“千万别学麦金农”,以免“广场协议”及“罗浮宫协议”再次出现。他们预测,长期的巨额外汇占款,汇率是维持不下去的,一旦汇率难以维持势必会给我国宏观经济稳定以沉重的打击;从我国外汇创汇途径看也不是很合理。近年来大量外资的输入无非是为了利用我国技术方面的劣势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伴随着我国科研开发能力的增强及经济资源优势的消失,外资迟早会撤出,一旦撤出必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以严重影响。另外,在直接投资中我们有时是撇开地价和别人谈判的,因此我有必要再次提高警惕,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加以关注,避免将来经济的大起大落,更要防备“荷兰病”的发生。

三、对外汇储备过剩问题的思考

尽管这些学者提出了种种结论,但是对于每个具体国家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标准。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巴西和东南亚国家在上世纪都被卷入金融危机就是例证。但是,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出适度规模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有必要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合理用汇、谨慎处理我国外汇储备过剩中的出现的问题。

(一)局部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我国现行的汇率管理体制还是强直接结汇制,即企业创汇必须卖给中国银行,然后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这是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外汇短缺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但是现在我国的市场机制已经日趋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外汇不断充裕的条件下,这种制度再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逐步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放松有关微观主体的手脚。这样不仅能使国家藏汇于民,分解汇率风险,又能方便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推进市场化进程。不过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充分考虑微观主体的利益,关注弱势群体,在汲取他国经验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外汇储备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我国外汇储备过高,因此有必要利用过高的外汇追求较高的收益,避免资源浪费。故可在留足外汇平准基金前提下,尽可能投资于收益高的资本市场工具,可以在充分考虑发行国政权组织状况后,购买少数外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债券。但是,鉴于风险因素,只有在二级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能拥有少量级别高的公司债券。通常状况下,按照国际惯例,资本市场金融工具不宜低于1/3。

除此之外,有关学者还提出了筹集“战略发展基金”,主要从事两类投资:一是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性海外投资;二是对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前者是以走出去的形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战略投资,而后者其实是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政府消费。通过这两种方式增进我国经济增长后劲。

(三)充分利用发达金融市场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但是欧洲金融市场已经相当完善。因此,有必要将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用于国外金融市场,通过期货期权来实现保值、增值功能;另一方面,我国正筹备金融期货市场,一旦成功我们更应该利用这种便捷的途径实现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