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2:34:34

管控方式

管控方式范文篇1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应该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践。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任何两种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实践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完全是由日本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在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管理经验,是美国模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如今,日本管理体制中的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因此,日本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统一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关于美日企业比较体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严谨理论分析。本文运用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认为美日管理体制差异的核心在于知识在组织中不同的分布状态,以及导致的相应的决策权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日两国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知识和决策权在美日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的分布差异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日本管理模式中的质量圈、参与管理等管理方式都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的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员工。而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管理模式则强调职业管理者的专业决策,通过决策和行动活动的分离,将决策权控制在职业经理人手中。为什么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权分布体系呢?Hayek(1945),Jensen和Meckling(1992)等人的研究表明,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取决于组织以通用知识还是专门知识为战略重点,以及知识如何分布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中。Hayek(1945)首先明确提出了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他将知识分为知识和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两种。人们一般认为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实际上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知识表现为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关联的知识。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因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由于市场经济中大多数知识是无法传递的,因而保证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的惟一是进行决策权的分解,采用分权的方式,由各个生产组织单独决策。Jensen和Meckling(1992)进一步认为“尽管有关特定时空环境的知识不能被概括成统计数字,但它们却能被传送到决策机构中的其他位置。问题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是否值得转移”。由于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或者知识对于决策权有价值时,保证两者的结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传递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一方面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劣质信息而导致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将决策权分配给组织中拥有相关的较多专门知识的人时,面临着由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成本。一般来说,随着集权程度的增加,信息成本增大,委托成本的减少,分权程度增加,信息成本减少,成本增加。组织总成本是劣质信息导致的成本与目标不相容导致的成本之和,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在图1中,用曲线表示的由于缺乏信息引起的信息成本,在权力完全集中的时候较高,随着权力在等级体系中向具有较多相关知识的位置分散时下降。由于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成本,在决策权集中时较低,随着决策权的分散相应增加。组织总成本是由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与目标不相容引起的成本之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将决策权转让给某个层次上的人,使得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由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总组织成本之和最小。

2.知识的分布决定了决策权的分布詹森、麦克林的模型为我们理解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准。如果的成本大于信息成本,那么采取集权方式较好,相反,则应该采取分权方式较好。企业决策权的集中和分散意味着企业是优先考虑成本还是知识的利用。如果我们将企业充分利用员工拥有的知识进行生产作为企业的生产属性,而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进行统一决策作为企业的交易属性,企业过于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属性,造成了企业的本质仿佛只是交易费用的节约。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取更长的委托链条和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这不是导致了协调成本很高吗?如果企业纯粹为了节约委托费用,可以采取最为简单的直接监控式管理方式。惟一可以解释企业结构复杂的理由在于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成本大于成本,企业的首要目的不是在于节约,而是在于生产(程德俊、孔继红,2002)。知识和资源应该成为解释企业成长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而不是企业节约成本的多少。很多企业将决策权下放,虽然导致了较多的成本,但是同时带来的收益是更多地节约了知识传递导致的信息成本,充分利用了员工具有的知识。现代企业生产的首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每位员工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这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充分利用系统中的知识是经济体制的核心(Hayek,1945)。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成本大于成本,因而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原始分布往往就决定了决策权在企业中的分布(程德俊,陶向南,2001)。知识的内部分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通用知识一般包括知识、产品生产技术、能编码的产品和市场信息等。而专用性知识一般包括员工掌握的与特定时间、地点相关联的知识(Hayek,1945)、有关产品质量和技术改进的知识、员工操作和实践的默会知识(MichaelPolanyi,1962)、与特定企业和岗位相关联的知识(青木昌彦,2001)等。通用知识能够以较低成本转移、并且容易表达(Know—What),因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掌握。专用知识难以进行转移,难以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Know—How),因而一般掌握在员工手中。为了充分组织成员拥有的知识,我们必须要按照知识的分布来决定决策权的分布。以通用知识为主的企业决策权往往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而以专用知识为主的企业一般采取分权的管理方式。

二、美日企业管理体系中知识分布的差异

按照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强调的是不同的知识类型。美国企业强调的是通用知识,而日本企业强调的是专用知识。正是由于美日两种管理模式强调不同的知识类型,而导致了决策权在美日企业中的不同分布状况。

1.美国模式中的“通用知识”及其外部劳动力市场

从泰罗到西蒙,西方传统管理体系一直把组织当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机器,知识在组织中往往就是以一种能够明确表述的,可以自由移动的形式存在。长期以来,西方的管理理论都隐含着对知识存在两种典型的比喻,即“符号的记录”与“知识专家”。前者指知识在企业主要是分布在各种文件、档案、技术资料中,后者指企业中仿佛存在一个“总工程师”掌握企业的所有知识。根据这一观点,只有正式的、系统化的数据、程序等才是惟一有用的知识(纳尔森、温特,1983)。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的通用知识储量,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学校在培养和提高员工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很多企业倾向于在商学院中招收MBA学生,并且不断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另外,各种新的管理和技术,如TQM、MBO等很容易在美国企业中流行也证明了美国管理模式非常重视通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

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中强调通用知识与完善的外部劳动力市场有关。在美国20世纪初兴起的革命浪潮就主张通过科学的对工作进行,将工作中员工掌握的知识规范化。泰罗(1911)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在于“用科学的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批判和个人意见,否则谈不上科学管理,管理人员的第一项责任,就是由管理人员把过去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传统知识、技能集中起来。管理人员主动地把这些传统经验收集起来,记录下来编成表格,然后将他们概括为和守则,有时甚至将他们概括为数学公式,尔后在全厂人中推行”。在西方中,由于强调规范的管理方法,每个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企业中的职能都是一样的。也正是由于不同企业中同样岗位的职能相似,因此同一岗位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也是标准的。员工离开一家企业以后,还可以在另外一家企业中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说,单个企业之所以重视通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是与其发达的外部劳动力相关的。如果没有外部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在这样的体制下,如果单个企业采取模糊工作设计和重视专门知识的管理模式,那么该企业无疑会面临人员培训成本较高,人员招聘难等困难。Aoki(2001)将企业主体属性与外部劳动力市场属性的这种相互匹配关系称为“耦合”关系。

2.日本模式中的专用知识及其内部劳动力市场

IkujiroNonaka(1991)认为,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日本对知识存在着另一种理解,即知识创新不是简单地“处理”客观信息,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在许多日本企业中,对待知识的方式往往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见解,即企业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在企业中,知识创新不是研发、营销或战略规划部门专有的活动,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人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可以说,日本的管理者在从大学毕业以后,掌握的管理知识远远不能胜任。他需要在企业中工作和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走上管理岗位。同时,也由于企业员工在我的知识往往是与企业的背景相关联的知识,因此这样的知识在别的企业中价值将会大大缩水,因此日本企业重视的是专用知识而不是通用型知识。

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管理模式是与其发达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实际上,“几乎企业内部每一种工作都包含一定的专有技能,甚至连最简单的看守工作,只要熟悉工作场所的实际环境也能对这类工作有促进。熟悉操作设备的具体要领,对标准机械的日常运转显然也有重要的帮助。在某些情况中,工人能够根据机器设备的声音和气味的轻微变化觉察到并诊断出问题的来源,并且,在某些生产和管理工作中还包含有团队因素,一项重要的技能是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这一能力依赖于员工的交往技能,并且离开这一团队还需要重新建立和学习这一技能,因此个人的这种技能是专有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团队中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永远不会和另外一个团队所需要的技能非常相似”(Doeringer&Piore,1971)。日本企业非常强调与公司相关联的专用知识。他们一般广泛采取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制度,让操作工人能够有机会了解销售部门的知识,而开发人员也能够了解生产部门的知识。工作轮换制度不仅使得员工与员工之间发展了相互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另外一个方面,员工能够有更多机会发展多方面的技能,而这样的专用知识只是对本企业产生价值。当员工一旦离开该企业则专有知识的价值就会发生很大的缩水。当然,专有知识的发展是以企业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为保证。一方面这可以激励员工发展专用人力资本,通过企业内部的提升得到应有的报酬。另外,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不发达使得掌握企业专用知识的员工减少了流动的机会,降低了企业投资专有知识的风险。

三、知识分布导致的美日决策权分布差异

根据知识和决策权,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状态决定了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美国企业强调通用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而导致了其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由于通用知识能够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低成本的转移,因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将其集中于管理者手中。这样管理者掌握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够将决策权集中于自己的手中。相反,日本企业强调专用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专用知识一般为企业的每个员工所掌握,因而管理者很难将这样的知识通过从下往上的方式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因而为了充分利用专有知识,企业必须将决策权下放至员工。由于美日企业利用的知识类型不一致,因而决策权在组织内部的分配状况也会出现不一致。可以说,美国企业的集权化规范管理的关键原因在于利用通用知识,而日本企业的分散化管理在于利用专用知识。具体而言,美日企业由于知识类型和分布不同而导致的决策权分布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和模糊的岗位设计

组织设计至少需要考虑下面两个因素:(1)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多少,以及由此带来的员工形成专门知识的多少;(2)如何向员工有效地授予决策权以保证工作的完成。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组织中,由于员工拥有的专门知识通常都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管理者对工作的划分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下属拥有专门知识的多少。宽泛的工作任务设计导致员工拥有多样而广泛的知识,这样形成了组织的分权体制。相反,规范的工作设计导致形成企业狭窄而集中的知识分布,这样就导致了组织的集权体制。因此,狭窄而规范的工作内容往往对应于有限的决策权匹配,而宽泛的工作内容往往对应于较多的决策权匹配。美国企业通常对职位采取规范的工作分析和设置模式,因此学校的规范化和公司的培训能够提供员工适应工作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同时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工作设计模式是类似的,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知识能力具有通用性,能够在企业之间自由流动。相反,日本企业更多地强调在职培训和工作轮换制度。通过员工的在岗,员工能够培养更多的针对于本企业的特殊能力(赵曙明,1998)。例如,日本企业经常通过工作轮换培养员工之间、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人际关系,而这样的关系资本只对特定企业具有价值,一旦员工离开该企业则该人力资本的价值便急剧下降。日本企业非规范的、模糊的工作设计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减弱,具有更多的岗位决策权。

2.专业化管理与员工参与式管理

企业内部不同的雇佣关系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其不同知识和技能分布的(Williamsonetc.,1975)。在美国管理模式中,专业化管理是其重要的特征。美国管理模式强调规范的工作设计,因而员工通过专业化形成的往往是规范而狭窄的工作知识。员工只对本工作范围以内狭窄的工作职责负责,因而管理人员能够很容易收集和了解下层员工手中掌握的知识,从而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了有效地监督下属,上级管理者一般是由下级管理者晋升而来。由于专业化分工较明确,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职能划分非常清楚,而管理人员又通常是本领域的专家,因而例外决策的权力一般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员工一般只从事简单的例行决策。传统的职能制管理方式在美国管理模式中具有核心位置,因为职能部门通过行使决策权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而员工只是职能部门行使权利的工具。相反,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员工的工作划分是非常模糊的。很多员工往往一身兼有数职,因而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上级对员工进行监督。由于员工的工作划分模糊,因而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是通过干中学形成的专用知识。对于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上级管理者很难了解或者将它转移到自己手中,因而管理者很难对它进行控制。在日本的管理模式中,由于每个员工都具有大量的专用知识和信息,管理者不得不将大量的例外决策权下放至员工。由于员工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因而员工的参与在日本管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管理者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控制转变为指导。例如,在美国的生产管理中,工作的惟一权力就是根据生产计划、流程和规范进行生产。而在日本质量圈的管理模式中,员工同时兼有生产和维修机器的责任。员工能够根据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计划,改进生产流程,改进机器设备(青木昌彦,2001)。

3.纵向信息沟通与横向信息沟通

在美国中,由于主要实行的是专业化管理,企业内部的沟通方式主要实行的是部门内部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沟通,以及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同时由于专业人员之间没有进行工作轮换和企业背景培训,跨部门和跨专业之间的沟通往往需要通过管理人员来进行。在美国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通常设立了很强的计划和协调部门来进行跨部门和跨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因此,美国企业的信息沟通途径主要是部门内部以纵向沟通为主。而一旦出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则主要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美国企业中设立的各种委员会来进行。在基层和一般员工之间,由于过于强调专业知识而不是企业背景知识,因而一般员工层面上的横向沟通不多。相反,日本企业非常强调员工通过干中学形成的专用知识和背景知识。专用知识更多的是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管理者难以收集这样的知识和信息,为了有效制定决策,管理者通常需要将一定的决策权下放到每个员工手中,通过员工与员工之间直接的横向信息沟通来进行协调。为了培训员工横向沟通的能力,发展员工的专门知识,因而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岗位轮换,并且通过稳定雇佣制度鼓励员工发展企业的专门知识。例如,在日本管理中,如果机器出现故障,工人有权力和责任暂停生产线,并且直接和维修工人一起进行机器设备的维修。而在美国管理中,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责任完全独立分明。一旦机器出现了,那么生产工人通常需要向班组长汇报,班组长然后再与维修工人的班组长协调,进行机器设备的维修。因此,日本模式中通常以发展工人的背景知识为基础,直接将协调的责任下放在工人身上。而美国模式中,通常强调专业人员沟通,而将协调的责任归结为管理人员。青木昌彦(1988)将美国和日本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归纳为纵向信息结构和横向信息结构。

四、两种模式的适用条件

美日两种管理模式作为两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入,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差别已经在急剧缩小。现在日本管理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如团队生产、质量管理、及时生产等已经在大多数美国企业中。因此说,现实中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日益处于一种融合的阶段。如果我们将两种管理模式放置于更一般的框架中,我们便会发现即使在同一文化中如美国,也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美国企业重视专门知识的应用,而有的企业重视一般知识的应用。从理论的角度,以通用知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以专门知识为主的模式各有其特点,没有绝对的优劣性。我们惟一的研究目的只是在于寻找出不同模式的不同特点和相应的适用范围。

1.环境变化程度

以通用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岗位设计。其需要的人力资源一般都是标准化的,因此可以通过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其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主要是由员工自己来承担,因而员工的流动率也较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低。这样的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企业。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人员雇佣,降低雇佣成本。另外,人员的高流动能够保持企业内部的知识和技术更新。相反,外部环境变化较平缓的企业则应该采取以专门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在环境快速变化的信息产业,美国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经营环境相对成熟稳定的汽车行业中,日本企业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2.行业特征

如果我们将整个产业笼统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话,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中通常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不一致的。在传统行业中,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降低产品韵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这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降低存货水平,发展员工的多种技能,采取稳定雇佣等。这样的企业一般采用质量圈、员工参与、模糊工作定义为代表的日本式管理。而在新兴行业中,知识的快速更新导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信息流动加快,人员的流动率加快。这时,企业发展通用知识能够保证其参与到市场合作分工中去,并且获取市场的人才。企业采取美国式的专业式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很强的战略灵活性,另外可以维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分工。90年代美国在高行业中的崛起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其管理模式。

3.外部劳动力市场

对于某一而言,两种管理模式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性,企业采取何种管理模式还受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很大。在一个大多数企业采取日本式管理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如果不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则很难生存。这时,企业标准化的工作设计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其他企业的稳定雇佣政策,也会使得企业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相反,在一个美国式管理占主导趋势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日本管理也难以生存。这种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耦合性使得同一国家或地区中企业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之间具有趋同性,而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企业制度具有差异性。

五、结论

管控方式范文篇2

1.“不限于此”—作为政策工具的结构位置结构位置也就是“规划指引”在城市规划体系乃至整个行业活动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相关影响要素的关系,根本上是由政府体制和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所限定的。英国的“规划指引”是中央政府关于城市发展和规划“最主要”的政策文件。虽然中国的法定规划含有大量发展内容,但规划实施、规划行政权和职能通常难以涵盖规划文本的全部要求,而主要是指“空间资源配置”。但即使是“空间资源配置”,也受到非规划系统(如党政文件的决定、建议、意见、规划)、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如发展改革、国土、环保、交通、旅游)、政府派出机构(如开发区等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专项(行业)规划、规定、意向项目)等的影响,且影响具有决定性,以致于出现重叠、不合理和矛盾之处,造成规划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体制性“政策竞争”的现象。显然,在中国语境下,“规划指引”难以占据城市规划体系“最主要”地位,不能或难以排斥其他规划或非规划领域的众多政策、决策等的影响,“不限于此”正是其规划内部、规划外部政策工具中的结构性特征。同时,相对于具体规划编制而言,“规划指引”更为理性、中立、灵活,更易取得共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规划编制工具的最好补充。当然,无论是从政府还是规划政策等角度出发,“不限于此”都应该向“主要的”方向演进。

2.各方应当遵守—法律效力英国的“规划指引”属于城市规划体系中一种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文件和可以充分参考的实质性依据。在中国,“规划指引”被认为可以成为规划设计评审和开发管理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政府通过行政审批来约束有关规划行为。作为规范性文件,“规划指引”是一种准立法行为,具有较低但确定的法律效力,是规划活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文件。笔者认为在中国语境下非常有必要强调的是,“规划指引”是一种规范行政行为,中国式挥之不去的规制思维导致政策文件制定的出发点通常是行政审批或行政许可,但却在评审过程中充满着行政责任主体随意性发挥的现象,类似行政决策如果算是判例式的话,显然也是一种“随意化的判例式”。因此,通过“规划指引”的具体化,规范行政行为也为未来的规划问责、社会监督打下基础,发挥“规划指引”的“法律效力”。“应当遵守”,在中国式语境下应突出“决策者和社会均应当遵守”的共同规则性。

3.城乡空间优化、规划建设准则、规划运作和服务—内容构成英国“规划指引”的内容较为广泛,跨界较多、专题性较强。在中国,“规划指引”对传统规划编制和实施,以及地方原有格式化政策文件或规划编制文件已有所超越,如广东的绿道、广场及其附件的“技术资料”的具体内容中的建设管制、审批、管理和维护等内容。在中国语境下,笔者认为应注意到英国的“基于服务理念的规划建议”与“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执行其法定职责中应当实现的具体目标”,前者如提供实际案例则能起到行动指南的作用,后者也要尽量明确制发机关的自身职责和目标,防止政策多变、无法取信于社会之举。总体上,其内容可以在“引导性政策和技术要求”或编制和实施(或“管理”)等基础上强调和突出空间目的、技术准则及运作服务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1)城乡空间优化。具体做法是除传统法定、专项规划编制类型外,“规划指引”从多类型、小主题、中微观层面切入,细化、具体化规划内容,弥补空白,如现状建成区、城镇人口界定,土地使用兼容,工业区隔离带设置,公益性、交通、环卫等各类设施的选址,保障性住房选址、配套和指标,住房出租管理,历史建筑认定、保护和利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历史保护,村校保留和撤并,地块容积率确定等,从总体上明确规划目标,并倡导地方性和地方创新。(2)规划建设准则。“规划指引”的内容相对管控、刚性政策和管理性内容,应更多地突出引导性、弹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内容,并通过图文结合、案例化,少一些绝对化、唯一性规定,多一些可选择、建议性及例外情形应对条款,使其更有实用性和社会参与性。(3)规划运作和服务。“规划指引”服务于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如规划设计阶段的规划评审意见、会议纪要编写内容深度、公众参与、利益相关人意见征集等,同时起到规范规划管理和行政行为及有关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

4.中国语境下“规划指引”的概念笔者拟定的“规划指引”的中国式概念为: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发的以城乡空间优化、规划建设准则、规划运作和服务为主要内容,决策者和社会均应当遵守但不限于此的序列化规范性文件。不过相比概念,以上的思辨及蕴含其中的张力才是“规划指引”的实质。

二、“规划指引”的制度性难点、解释和建议

1.制度性解释之一:“政策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能动性对公共政策分析具有极大影响的公共选择理论(TheoryofPublicChoice)认为,在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的公共选择活动。也就是说,政府自身利益也是一个复杂的目标函数,其中不仅包括政府本身应当追求的公共利益,还包括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此外还有以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为代表的小集团利益等。如此,不同政策也处于“政策市场”的竞争状态,即使是在简单状况下,公众的期望也不可能出现完整的集体偏好。我国的国情特点决定了在整个有关规划编制、实施的“政策市场”中的竞争混乱的现象,无奈规划部门的政策工具问题众多,却缺少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工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规划指引”尝试作为主管部门的主要政策类别,通过内外部整合、序列化及公开、结合“热点问题”等特点,在“政策市场”的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和更具“竞争力”,否则与编制导则、办法、意见、规范、准则等差异不大;更进一层,此类政策工具还可以快速回应城市发展、制度要求和上位政策,同时尽量避免、融化和降低制度、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出规划导向和规划行动,也体现出规划行政的能动性和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需考虑到集体偏好的难度,注意策略和方式方法上的平衡。

2.制度性解释之二:“游击式政策风格”之良治和劣治韩博天、裴宜理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使用了一套独创的方法,这就是源自革命时期、横跨‘毛时代’和‘后毛时代’的灵活多变的‘游击式政策风格’,其中包含了大量自下而上的输入和互动机制,远远超过了其正式体制结构给人的印象,从而使被官僚(科层)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庞大的政治系统被活跃的政策过程赋予了活力。这一治理模式表现出适应性的特点,并不是因为其制度基础,而是因为其政策风格,这种政策风格鼓励灵活多变地去应对不断更新的发展任务以及不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如基层官员普遍具有企业家精神,兼具实验者和机会主义者的特点。无论好坏,‘游击式政策风格’在政治上仍然具有巨大潜力。但这种政策风格对政治问责和法律体系产生了糟糕的影响,不可能靠这种风格处理未来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政治和社会压力。”“游击式政策风格”很好地解释了笔者在前文多次提到的规划内外部的政策乱象,其“强大”的“弹性和适应性”“最大限度地反复修补”的一面可以对应“规划指引”等规划政策应具有的灵活、管控有度的一面,而另一面“糟糕的影响”也可在前文分析的“难点”中得到体现。韩博天、裴宜理还认为“游击式政策风格”不取决于制度基础,其政策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规划政策尤其是“规划指引”在“政策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能动性。但政策毕竟在很大程度上内嵌于制度,如在美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始终与政府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游击式政策风格”终难“适应”城乡建设的百年大计,有待改革。

3.基于制度性解释的反思和建议从制度性解释推论,假如“规划指引”是一个好工具,就应从规划内外部两个角度不断推进。广东“规划指引”在“政策市场”中的“竞争力”趋弱,其原因应是外部的制度性障碍和“水土不服”。推动“规划指引”应用的可能路径,从外部看,就是向权力讲述真理—“顶层设计”,如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或省、市政府层面的推动,类似环保部门高层希望从项目环评到规划环评再到政策环评的推进,从而体现规划的能动性。从内部看,应从整体规划体系改革着手改变“游击式政策风格”,其目标可以是形成规划管控的最佳政策组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划指引+法定规划+其他,而“规划指引”应该在其中居于相对独立完整的位置。与之相对应,规划编制可以通过强化“规划指引”的应用,相应简化法定规划的发展、规模、区域协调、环境保护、空间管制和实施对策等内容,如许多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对策中常常把国家性课题和难题(如“户籍制度改革”)写入,但所起作用自然不大;此外,某些“规划指引”也可从规划编制延伸形成,并与规划编制形成互补关系,如区域规划甚至总体规划等,从而淡化非理性的大尺度图件控制小尺度布局的现象。另外,相应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也应具有对应的改革措施,“规划指引”自身则应通过政策评估形成滚动修订机制。当然,上述措施仅是面临制度难点的几点突破性的设想。如前文所言,“规划指引”越发展,其对内外制度环境的改革要求越高,因为短期内制度环境、规划权责总体上较难改变,因此近期对中国式“规划指引”的作用并不可高估。不过无论如何,中国语境下的“规划指引”应是规划制度和体系的一次较具突破性的尝试,也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成为一种实验,同样值得肯定,最终结果仍需继续观察。

三、结语

管控方式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控;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行业都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企业成本管控的影响尤为突出。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加强企业成本管控,可以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虽然很多企业意识到了成本管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传统的成本管控理念和方式无法适应新形势,必须在成本管控机制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完善成本管控机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成本管控概述

1.企业成本管控的概念企业成本管控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成本预测和决策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成本规划可以对各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和测算。成本核算对生产环节中每一项成本支出进行计算分配。成本控制贯穿成本的预测、决策、规划等环节。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将成本信息贯穿于企业管理整个过程,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强化企业竞争优势。成本控制不是单纯地研究如何节约成本,而是重点研究如何高效地使用成本,使产出效益最大化。很多企业在生产和运营成本上拥有一定优势,但是往往因为成本管理不善,丧失了成本优势。企业降低成本,必须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如果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那么成本管理就不合适。反之,如果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那这种成本增加也是合理的。2.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性(1)企业成本管控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成本对于企业的产品定价和利润,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越来越大。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成本管控。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管控机制,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还能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企业重视成本管控,并使用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方式,可以将企业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总体经营成本,避免出现资金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可以让企业保持较大的成本优势,促进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2)企业成本管控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方式。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涨价和行业竞争的压力。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机制,不仅能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还可以节约经营成本。企业除了提供优质产品和高质量服务外,还需要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在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业务环节,将成本管理落实到位。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还可以通过有条件的降价销售方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3)企业成本管控有助于企业产业结构、经营方向的转型升级。企业加强成本管控,可以提高利润。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只有不断创造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因素不断变化。国际贸易摩擦、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产业布局或经济格局变化、重大技术革新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在有足够利润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改造设备,调整经营投资方向,延长产业链,实现企业的产业升级。(4)加强企业成本管控,有利于促使财务数据精细化,降低财务风险。在成本管控的实践中,企业财务部门往往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为了监督与管控经营成本,一般由财务部门主导制定详细的成本费用指标,并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异常原因,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层根据财务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完善成本管控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在此过程中,员工会对企业的业务加深了解,有利于财务人员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加强交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在成本管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部分企业的成本管控意识不强,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控方法不合理,成本管控人员素质不高。1.企业成本管控意识不强首先,企业管理层缺乏全局意识,只关注企业的生产活动,比较关注企业利润增长,忽视了企业成本管控。管理者对企业的新业务、新领域,在成本管控方面往往缺乏工作方案,往往是项目成功了,但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其次,企业一线员工对成本管控的认识不到位,而且管理层的成本管控意识不强,对一线员工缺乏培训,员工往往觉得企业成本管控是管理层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错误的认识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2.企业成本管控体系不健全首先,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成本预测没有详细的工作流程,成本管控工作的科学性不足,导致成本预测和决策缺乏合理性,也就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制度。其次,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完整的企业成本管控制度,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制度无法落实和执行,没有对企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成本管控制度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成本管控不分主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管控制度监督落实不到位,导致成本管控制度形同虚设。3.企业成本管控方式不合理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完整的成本管控制度,各部门也比较重视,但是往往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些企业的成本管控仍然使用手工操作,没有建立适合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成本控制各要素的提取和分析不到位,导致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都大打折扣。长此以往,既不能实现成本管控的目标,也不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4.企业成本管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企业成本管控涉及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对企业总体经营情况和不同部门的业务工作都要有深入了解,这就对企业成本管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相关人员缺乏对成本管控的准确把握与全面认识,没有发挥成本管控的积极作用,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成本管控的强化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企业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为了积极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风险挑战,企业需要树立科学的成本管控理念,完善企业的成本管控制度。具体而言,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树立科学的成本管控理念,增强成本管控意识首先,企业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当考虑企业成本管控的相关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并倡导成本管控理念,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大家认识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形成全员重视成本管控的企业文化氛围。其次,企业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企业在强化全员参与意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企业应结合工作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让管理人员认识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推进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将成本管控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和业务中,督促其他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成本管控工作。2.完善企业成本管控体系企业成本管控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企业需要建立规范有序、具有可操作性、多维度的成本管控体系,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企业成本管控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成本管控能否发挥积极作用。首先,企业应该联合多部门,成立独立的成本管控小组,协调各部门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制度。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适合的成本管控体系,不可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成本管控制度。企业需要开展深入调研,充分收集不同部门的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制度,保证成本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其次,成本管控小组要负责成本管控制度的具体落实。成本管控涉及企业的各部门和各岗位,成本管控小组需要协调不同部门的业务工作,并负责对各部门的成本管控工作进行监督,对相关的成本管控人员及关键岗位进行考核。最后,建立成本管控的考核和奖励机制。企业要想增强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企业可以通过KPI指标,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管控情况进行考核,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评价,鼓励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强化成本管控意识,提升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成本管控与绩效工资挂钩,从而实现全员参与。3.引进高效的成本管控方式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变化。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企业成本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成本管控方式,引进高效的成本管控方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模式,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信息数据的动态管理,通过建立成本管理系统和ERP系统,提高成本管控质量和效率,降低各项成本。企业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不断完善成本管控方式,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成本管控方式存在的不足,实现全员参与,加强信息分享和分析,使企业信息更精准、管理决策更科学。4.提高成本管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适应新形势,企业需要重视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因此,企业成本管控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成本管控人才队伍,推动成本管控工作顺利开展。企业还可以通过招聘,引进成本管控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现有人员对业务工作比较熟悉的优势,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从而建设高素质的成本管控人才队伍。企业在对成本管控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培训和培养方案。首先,企业可采用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渠道。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时间安排,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企业还要加强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相关人员只有掌握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操作技能,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尤其要重视成本管控工作。企业成本管控与企业利润和发展目标息息相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企业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成本管控人才队伍,很难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本管控体系。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管控体系,但是由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成本管控不分主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管控制度监督落实不到位,导致成本管控工作成效不佳。因此,企业需要深入调研,充分认识到成本管控的积极意义,实现全员参与,不断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推进成本管控工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黎英.企业成本管控的研究.管理论坛,2020(06).

2.刘道心.企业成本管控的研究.中国商论,2019(2).

3.王卫东.企业成本管控问题分析.现代营销,2018(11).

4.李燕.企业成本管控研究.中国商论,2017(24).

5.庄永伟.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风险.企业管理,2021(12).

管控方式范文篇4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管控;全域景观;临山地区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风貌趋于同质化,城市特色不断衰减。我国多数城镇忽略了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导致“千城一面”。2016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城市特色和个性塑造,肯定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2017年颁布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中明确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2类,进而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和任务。从新明确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可看出,新时代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更关注城市风貌特色把握和整体自然山水格局保护。目前,总体城市设计编制面临2个难点:①如何将总体的结构性表达落实到要素的控制和引导上;②如何突出城市特有风貌特色,深入探讨起关键作用的导控要素并对其进行切实、有效引导。广州市花都区总体城市设计为片区级总体城市设计,范围覆盖花都区全域,面积为969km2。作为对广州市总体城市设计的有效传导和补充,落实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突出山体森林平缓、连绵起伏的生态风貌”“延续青山半入城的山城格局”“精细化、品质化打造公共空间”要求。花都区总体城市设计旨在塑造花都作为大湾区生态旅游门户、精致幸福宜居城区、岭南美丽乡村典范,同时也是从传统中心城区物质形态设计转向对全域风貌景观控制和引导的尝试,重点关注山体和山前地区的风貌格局维护和要素管控。

1相关研究和实践情况

近年来,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研究主要分3块,即侧重编制内容探讨、管控方法研究、对实施路径的探索。从编制内容来看,多数研究倾向从城市风貌特色、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功能区域和重点项目等方面组织内容。规划层次包括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微观引导。在管控方法方面,多数研究采用“分区、分类”要素管控体系,如上海市总体城市设计以“分区传导,专项协同”为理念,还有一些研究聚焦于城市设计的某些要素,如建筑高度控制、天际线、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等。在实施路径方面,多数研究关注城市设计成果向规划管理条文的转译、系统性要素的分解和借助法定规划落实控制指标。实践方面,传统城市设计关注中心城区和物质形态规划,对全域景观控制关注较少,近年来,少数城市开始新的探索,如杭州总体城市设计尝试建立系统性风貌管控体系,塑造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重庆山水规划侧重整体山水格局的把握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将规划意图落实到具体的管控指引是对传统城市设计体系内涵和管控方式的突破。花都区城市设计在借鉴先进城市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城市设计管控的内涵和方法,关注对象由“城区”转向“城+乡+野”全域,设计方法由“三维形态设计”转向“大地景观管控”,成果管控由“条文式通则”转向“管控蓝图+管控细则”。

2花都区城市风貌格局

花都区位于广州市北部,背靠生态屏障王子山,具有“三山一水六平原”生态格局特征,其城市魅力在于拥有独特的山水资源、地域性的历史人文乡村、尺度宜人的中小城镇及重要的航空高铁门户枢纽。随着大广州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花都从城市边缘的生态涵养区到优化发展区再逐步升级为城市战略枢纽区,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对花都区而言,城市景观既要保持广州北部山地森林保护屏障的生态格局,又要营造“远山成湾、近山入城、蓝脉链珠、廊道分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特色风貌。城市设计中整体景观格局控制的难点在于梳理城镇风貌、城乡共生、生态保护这3部分空间的关系,对“城-乡-野”三大空间进行清晰判定和有效景观管控。

3构建花都区全域景观风貌分区

规划通过对花都现状景观资源认知,结合“城-乡-野”空间原则,对全区景观进行梳理归类,以“点、线、面”方式建立管控体系,提出7类景观分区,覆盖城市建设用地及农林生态用地,构建覆盖全域的景观控制网络。3.1划定景观风貌分区。传统城市设计只关注城市建设区内,忽略外部区域生态空间与建设区的互动关系,使城市与区域景观结构脱节,这是导致城市特色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建筑师西蒙斯提出的大地景观整体规划思维是一种未来城市设计的探索方向,通过对森林、土壤、水生态安全、动物迁徙廊道及生态保护的分析,进行景观资源特征评估,结合花都区城市各功能片区发展需要,对风貌区进行复核和修正。通过叠加,构建山体及山前地区、水及临水地区、中心城区、镇区(组团)、乡村地区(含田)、空港枢纽区等6类景观风貌分区。花都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划定的风貌分区边界可考虑与控规的规划单元衔接,各单元控规在编制时应按总体设计要求,细化管控要素和控制指标,指导下一步的地块开发和建筑单体设计。3.2甄选重点风貌区。在对现状风貌分区管控指引的基础上,将风貌特征突出、景观管控要求高的局部地区,包括重要的沿山和滨水地区、城市公共中心、城市枢纽门户地区、历史风貌地区及其他重要规划片区,划入重点风貌区进行管控。上述重点地区下一步需编制城市设计导则,针对特定要素开展专项城市设计,制定细化的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绿地广场、街道路径、广告招牌等实施细则,并将其纳入地块出让条件。3.3打造3道景观系统。规划通过预控生态廊道、复兴古驿道、交通廊道3道系统,打造线型景观空间。对接上位规划,预控隔离城市组团的生态绿地、区域性生物廊道和水循环重要通廊等生态廊道,平均宽度1km,最小200m,管控廊道内建设用地使其不超过总面积的20%,各类绿地和非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80%。缝合南粤古驿道、现状登山步道、城市绿道等慢行系统,提出连接线建设指引。按路径所在的地区风貌,提炼景观主题,打造景观节点,提出服务点建设指引。对花都区重要的对外高快速路交通廊道进行管控引导,选取观景区段,展现“远景望山,中景看野,近景看建筑”的景观之美。

4山体及山前风貌区管控要素及控制方法

花都区总体城市设计关注的重点风貌区位于王子山山体地区和旅游大道两侧的山前地区,该地区现状情况复杂,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镇区和乡村交错混杂,缺乏统筹规划控制,导致临山景观体验不佳且存在一定生态风险。按空间划分,该景区主要分2个控制层次,分别适用2套管控方法:①山体部分重点关注生态保护和眺望背景的体验,提出保障山体生态安全、提升林相林貌、展现山体开敞面、山内开发建设等管控要素;②山前地区重点关注山城互动关系和建设控制,提出管控通山视廊、建筑高度及体量、天际线、联系路径等要素(见图1)。4.1修复山清水秀的生态本底。4.1.1明确生态控制红线,保护生态安全。在广州总体设计阶段就确立“北部突出生态山林风貌特色,形成连续性、开放性、景观性的自然界面”的总体要求,现阶段向下进行有效传导以落实具体管控要求。山体保护应树立生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结合《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首先对山体内的生态红线和省市一级审批确定的森林公园进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区内除必要的科学试验、教学研究需要外,禁止城镇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次提出在保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王子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花都森林公园品牌。4.1.2修复破损山林,提升林相林貌。花都区北部山脉雄伟,矿石资源丰富,是广州早期重要的采石基地,采石开矿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长久采矿对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形成大面积的山体消落带,岩石土壤裸露。对林相、林貌的提升先从复绿开始,采取“分区分类”方式进行景观提升。对现状50处复绿点逐步实施山林修复和造景,结合水土流失情况对疏林地进行补植改造,利用生态自我修复技术密植树林,恢复原有山体风貌,采取加固边坡、铺装专用植被纤维毯等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在修复基础上划分北、中、南3区,进行针对性提升。北部生态维育区大力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水源并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中西部景观和环境保护林区避免违规占地毁林,鼓励一般商品林逐步调整为生态公益林,优化林种结构;南部城市林业生态区加强保护低丘地段景观优美的马尾松林和阔叶林,形成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景观。4.1.3管控山体内的建设区。山体内建设区位于王子山星罗棋布的大小水库周边,包括现状别墅区、村居、军事设施、水利与市政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管控山体内建设区不可避免涉及历史审批的合法用地,同时要兼顾刚弹性结合、分期实施。对现状违反水源保护和相关法规的无证违法建筑(主要是村物业)进行拆除搬迁。避免管控一刀切,对少量规划新增建设区提出详细指引:严格控制山体内部的建设开发,提出建设类型准入负面清单;对已批新增建设区从建筑布局、道路及活动场地等方面提出管控指引。4.2塑造通山透绿的山前风貌。山前地区是山体地区到城市地区的过渡地带,较山体地区有更大建设量和更多人为活动,现状存在一定违法建设,是景观控制最敏感的地区。花都区山前地区主要是王子山山前旅游大道北侧至山林用地之间1~3km的地带,广州总体设计中提出对山边500m范围内的新建及大面积改造区进行管控,规划需进一步明确管控边界和具体要素(见图2)。划分为通行区、商业活力区和景观区,营造活力廊道空间;通山廊道两侧建筑底层宜设置连续的裙楼界面。3)强调生态肌理,体现大地景观保护大地景观肌理及农田、果园、水塘等不同类型的生态肌理。强化地景形态,将自然与人工形态结合,体现韵律与变化。增强色彩,讲求色彩搭配,构建丰富的视觉效果。

5结语

管控方式范文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生产已经逐步取代了人工生产,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因此被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转的保障[1]。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电气设备使用的全方位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可及时知晓并进行有效处理,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安全可靠,是工业生产中的一大革新技术。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式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目前已相对完善,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①集中监控方式。一般用于生产系统的自我检修,在安全防护要求相对较低时期设计也相对简单。这一设计方式将系统的功能集中到同一中央处理器中,信息处理速度快,但是系统可监控对象较少;②远程监控方式。远程监控是现代化电气自动化生产的一个基本要求,需要将监控双方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且监控方还可随意控制被监控方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操作,该设计方式具有灵活高效、成本低的优点;③现场总线监控方式。这一设计方式由于以太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被广泛应用到变电站中,兼具远程监控方式的优点,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FCS控制系统设计。FCS控制系统,采用双向传输的信息传递方式,一对多,数据精确性高,因此可以准确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正视FCS控制系统的缺陷,比如信息传输速度缓慢、无法连接过多的电气设备、缺乏统一的信息传递协议等,而且该系统无法直接与智能仪表连接,因此必须与其他具有辅助功能的系统相结合,确保系统的功能稳定。2、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电网构架中常使用的一种自动化控制体系,通过对电气负荷进行实施监控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由于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需求不断增大,传统的限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服务的需求,因此大部分电力部门都引进了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得电力负荷管理趋于自动化控制,逐步实现了电气负荷管理与配电管理的一体化。3、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设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是保证配电网络高效管理的基础配置。目前大部分的电力设备都安装了仪表,配电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通讯系统张接收到的仪表信息明确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自按电网运行的故障点,及时作出有效应对,确保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电网分布区域广,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的设计,加强了各区域电网信息的交流,实现了电网调控的统一性。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装置便是中央处理器,其他装置比如变频器、智能仪器、低压断路器等可以为系统提供方有效信息,由中央处理器进行统一的处理,提炼出有效信息。系统分布式控制设计就是中央处理器将收集的数据形成分支的框架,通过信息的分类,实现中央处理器与不同类型智能化设备的连接,可有效提升直通的智能管控效率。5、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设计。可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对于电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质变性的推动作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而且提升了电网管控的效率与灵活性,进一步提升了电力服务的质量。远程监控设计,避免了电缆安装与维修所产生的费用,安全稳定,较为可靠,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实际可用性的核心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不断扩大,电气设备不断增加,现有的通讯速度已经无法满足电网实时管控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才能确保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为电网的安全运转提供一份保障。结语:机械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工业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大部分的生产过程都是由机械完成的,但是要想实现电气化生产的实时动态管控,就必须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基础,计算结余机械的有机结合,使得电力服务质量有效提升[2]。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该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勇于突破固有的电力生产模式,加大电气自动化生产的改革力度,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作者:任志刚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管控方式范文篇6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成本管控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今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一种新类型,从本质上讲,此种类型的建筑工程属于绿色节能建筑类型,实际建设使用不但能提升工程效率,而且在满足工程质量目标建设基础上有效符合了现代化工程施工理念。其作为当前工程施工创新的主要类型,为促使其广泛使用,切实需要从造价预算、成本管控方面落实,为企业经济效益获得奠定基础,获得企业的青睐。

一、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装配式建筑科学化使用而言,需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层面上入手,通过节约成本投入同时提升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污染物,改变传统建筑方式施工存在的弊端。那么,在装配式建筑成本管控中,由于该建筑本身施工环节较为复杂,需通过预制加工厂和施工现场两个方面进行总体施工,这样无疑增加施工成本管控的复杂度,从造价预算到成本管控落实间容易受到一系列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成本管控受到不利损害。(一)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落实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的形成主要是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期所形成的成本管控方案,而在实际落实成本管控中则无法严格按照造价预算方案落实,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成本管理存在差异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我国现今装配式建筑类型应用起步较晚,严格按照造价预算进行成本管控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且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成本投入较大,一旦预制件中间加工中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加大成本投入,出现不可逆的成本管控问题,与造价预算产生较大的出入。此外,再加上工程单位对于所形成的造价预算在实际落实中,未能将其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类型和各个构件生产阶段制定精细的管理方案,造价预算方案过于笼统,专业管控人员技术水平低下,无法有效处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难免会造成成本管控投入增大的不良现象。(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将施工构件提前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内部,进行施工建设。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从构件生产进行成本管控需要专业管控人员进行场地的转化,在转换过程中,难免不会受到突发性因素的影响,为了控制不良因素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需要严格监理,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反馈。而在实际成本预算和造价管控中,从预算到实际管控整个过程,无论是管控时间的延长还是管理空间的转换,相关单位未能与监理单位获得有效沟通,导致监理人员进入到成本管控中较为迟滞,这样对于前期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管控。此外,强有力监督管理需要提升监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实际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未能与内部项目成本管控人员有效沟通交流,管控工作存在分割性,对于成本管控产生不利影响。

二、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一)提升造价管控人员队伍水平,严格按照造价预算落实。为有效缩短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之间的差异,需建设高水平的造价管控人员队伍,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过硬的人员参与到成本管控中。专业化人员队伍在实际管控中,无论是预制件加工还是预制件进场施工操作要加强全过程数据信息的记录和核对,阶段性造价成本核查及时完成。如,预制件进场之前的加工成本费用要进行核查,与预算方案对比,发现问题,及时与加工商沟通,改进管控工作,提升造价管控的灵活性。在组织专业造价管控人员进行造价成本管理中,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构件加工生产方案、类型、规格标准的熟悉性,全面了解,对整个施工方案精细化划分,为实际管控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二)严格监理机制深入到成本管控的全过程中,提升造价管理水平。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管控中,需要深入到成本管控全过程中,从规划设计阶段便着手监理机制进入。这一阶段,监理人员要将成本管控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针对方案形成的目标、原理以及管控重点与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形成关于自身监理的计划和方案。而在施工阶段成本监理中,监理人员要立足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上,严格造价预算方案的引导性,注重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分析,对工程施工中出现变更的问题严格考察,保证一切变更必要、科学、合理。而在竣工阶段,监理单位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数据信息资料全面收集基础上,精确计算,对会计电算化结算严格监督,对于偏差较大的方面,严格责任审查,奖惩到位,提升造价管理水平。(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提升造价管控水平。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进行中,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制度,激励造价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全方面参与到造价管控中,对于违法违规问题,严格惩罚制度落实,以此在工程项目管理内部塑造严格的管控氛围,为造价管控工作推进提供动力。此外,造价管控水平提升中还要注重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人员对动态化造价管控方式的贯彻使用,积极借助BIM技术实现高效管理,顺应造价管控发展趋势,将信息化技术与实际管控有效结合在一起,提升造价管控水平。

三、小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进行中,由于装配式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在实际管控中针对现存的问题,能够从提升造价管控人员水平、严格监理机制深入到造价管控全过程中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等方面落实,提升造价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武郁婷.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17)

管控方式范文篇7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预算;成本控制

公路是我国主要的道路形式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其交通、运输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在公路工程方面的投入更为显著。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成本的控制、使用率,相关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应该逐步强化其预算以及成本控制的方式方法,使其能够为国家交通领域的发展构架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本文的研究对国家公路施工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方法研究具有理论性意义,对其后续的实行具有实践性意义。

1公路施工成本预算的基本原则

就现今而言,公路施工成本预算应该尊崇的基本原则有主要三点:(1)技术性,强化施工工作的技术管理,在实际施工工作中能够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积极优化施工工程中所需应用的相关设备,全面实现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2)科学性,施工技术的负责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将其后续的施工中的数据、资料等进行详细分析,并应用科学化的规划与控制,使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投入处于可控状况;(3)全面性,本文中所强调的全面性主要包括成本预算工作和成本控制工作。在该原则的管制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计划、预算以及预测等多方面的分析,并编写成表,便于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使公路施工的成本预算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1]。

2公路施工工程成本控制方式分析

2.1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其主体建设为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该机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的依托方式为完善、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还要以此为基础建立更为健全的信息交流体系,就其现阶段的发展而言,主要的构建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成本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并建设相应的组织机构,使其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标更为明确,能够将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化,并形成职位分明的职级分化[2]。以该种形式达成成本控制工作的层层部署,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拥有更为系统的管理体系;二是根据制定的体系,构建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内容,以此来提升整体的工作水平[3]。其中规章制度的建设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需求,进行系统的编制,并将整个工作流程理顺,使其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顺利。

2.2选择成本管理方式

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强化公路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有三种:一是作业成本的管理方式,应用该种方式,首先需要能够完全了解施工工程的能源消耗情况,并以此为基准,确定其后续资源需求;二是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方式,该种方法的实际应用,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工程施工的整体价值,并以其核心价值为基础,全面落实其工程的基本功能、工程的成本管控工作[4]。三是目标成本的管理方式,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构建企业的目标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对成本管理产生相应的规划、指导作用。此外,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将其整体的工作目标进行分化,最终全面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益。

2.3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理念

公路工程在施工运行的过程中,其发展与运营无法脱离良好的成本管理理念。因此,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理念能够通过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工作态度等,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公路施工工程的成本管理效果[5]。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计划以及企业现今的发展形式进行系统的结合,并以此为前提,树立极为有效的成本管控意识,并以以往企业发展的弊端为借鉴,积极分析竞争企业的施工管控方式,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构建自身企业的成本管控价值链;其次,应用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落实成本的管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工作运行的过程中,要尊崇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形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成本管控方式[6]。最后,塑造更为优秀的管理环境,在该环节的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应用发展的眼光,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全面创新符合时展的成本管理理念,进一步实现施工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3结论

良好的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能够为施工单位、国家财政等相关部门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其实际的发展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一直无法进行更好的管控与发展。本文在进行施工预算与成本控方法问题的研究时,根据其现阶段的发展形式,提出了有助于其未来发展的成本管控方式,主要方式有: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选择成本管理方式以及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理念三方面,能够进一步优化公路施工的成本控制效果,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强化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为其后续的发展创建更具优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邹小华.“营改增”背景下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影响因素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32(04):117-121.

[2]楼华丰.交通建设施工企业的公路施工预算成本控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47(06):40-41.

[3]何灵,张万磊.基于TDABC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型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25(01):134-139.

[4]耿德阳.刍议公路施工企业的公路施工预算成本控制策略[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02):00103.

[5]沙兴礼.公路施工企业中施工预算成本的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32):153-154.

管控方式范文篇8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控

1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概述

1.1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内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对象,归集、分配、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地核算出不同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成本控制,是在成本核算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1.2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现实意义。成本核算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成本管控的信息反馈过程。通过对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利用效率进行准确及时的成本核算,可以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可靠,推动了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等成本管控工作的进行。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可以不断提高利润率,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通过加强成本核算与管控,还有助于增产节支,提升整体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首先,企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讲的是“生存”,因此企业总经理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销售、生产等问题上,对财务的要求通常还停留在对内管理好资金需求与收付,对外满足税务和工商等需要的基本职能上。其次,企业即使重视成本核算与管控,也往往把成本核算与管控交由财务完成。而财务部与其他管理部门处于平级关系,各司其职。须不知所有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来自其他生产管理部门,“料、工、费”的收集与分配是随着实物流在各部门不断转移和变化,其他生产管理部门对成本核算重视程度不高的话,财务很难获取据以核算的基础数据,或者获取的不准确不完整,致使整个成本核算工作无法进行或者核算结果失实。2.2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制度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但是并未真正建立完善健全的成本核算和管控体系。只注重成本核算,不注重成本控制,而且将成本核算的重点放在产品投产后的制造环节,忽视了投产前研发设计环节及供应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和管控;只注重事后的成本管理,不注重事前的成本规划。成本管控方式相对落后,不切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成本核算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成本决策得不到有效落实。这些都是成本管控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制度有待完善。2.3缺乏创新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方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分摊资源消耗的标准比较单一,容易多计高产量产品的成本而少计低产量产品的成本,造成成本信息失真。很多企业片面的认为要想降低单位成本,就要增加产量,导致存货不断增加而占压资金。传统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成本管控的要求,如果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成本目标综合的运用合理的成本管控方法,会导致费用分配不合理、存货计价不准确、产品定价不符合实际等,将对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甚至会误导企业的经营决策。2.4成本核算与管控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成本核算的数据量大、精细化的信息、计算过程的复杂,效率要求高等特点决定了成本核算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很高。“手工进行成本核算”犹如在现代社会要“铁杵磨成针”,其实只是需要其精神意志的存在,而根本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虽然目前绝大部份企业都使用电算会计化或是ERP管理系统,但仍有很多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仍无法由信息系统完成,“成本核算”模块通常是企业实施整个ERP系统中最难攻坚的问题。2.5成本核算与管控的监督缺乏有效性。制造企业要想发挥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实效,除了制定成本管理措施外,还应该重视成本核算与管控的监督。目前很多企业都忽视了相关的监督有效性,缺乏合理的成本耗费标准,没有监督的有效依据,从而导致成本管控存在较大难度,而且成本核算与管控出了问题,也很难认定责任。

3加强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对策建议

3.1企业最高经营管理者重视成本核算与管控。一个企业要做好成本核算与管控,首先企业总经理要重视成本核算与管控,要清晰认识成本核算与管控对企业的重要性。要企业要树立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的观念,管理者应该将成本管控与员工绩效挂钩,通过业绩考核来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成本意识,让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是成本管控的执行者,自身的工作状态与生产成本息息相关。鼓励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和经验,提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合理化建议。比如原材料的分配与整合、节能降耗、生产工艺改进等。对于员工提出的能够降本增效的合理化建议,予以采纳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成本控制应从细节做起,只有每个员工都有成本意识,在工作中注意节约成本和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各种渠道,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解决办法,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得到有力的贯彻。制造企业应在注重产品制造环节成本核算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做好成本实施前的成本规划。在产品进入制造过程之前,做好事前规划,筑入成本理念,从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生产线布局等方面优化,从源头上控制产品成本。从产品总成本的角度判断产品是否盈利,新项目能否决策上马,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产品制造环节的成本,更要关注设计、设备升级、采购、销售及售后等各个环节的资源耗费。3.2完善成本核算与管控的制度。制造企业应综合考虑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产品的特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与管控制度。制造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比较复杂,每个生产环节都会产生不同的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最好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应该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管理体系,从而反映出本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将财务和业务融合。产品成本结构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以成本信息为基础,落实企业成本目标、强化企业业绩评价。透过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及投资的决策,从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视角,建立一系列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控制体系。3.3成本核算与管控方法的创新。当企业成本降低到一定阶段后,企业更要从创新方面来降低成本。通过价值链分析和管理从成本信息中剔除那些对企业没有价值增值的作业,使各项作业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增值最大化。从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针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动因进行管控。如通过优化工艺降低原材料用量,或以低价的原材料代替高价的原材料;加强工作流程的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改变营销策略增加销量等;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制造企业应积极借鉴或采用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核算方法,提高成本管控的有效性。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成本管控目标,综合运用不同的成本管控方法。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机器小时、直接人工小时等传统成本分摊标准的关联性逐步减小。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能够区分出构成价值链的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与成本的关系,并确定作业的成本动因。如材料收货作业的成本动因是人工小时、产品成型加工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机器小时、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次数、设备调整作业的成本动因是调整工时等。再按照资源动因把各项消耗分配到作业,归集到作业中心,确定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作业成本法核算的成本信息精确度遠高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管理,消除或减少不增值作业,加强作业管理,合理安排生产,降低成本。企业还可以利用目标成本法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降低各项成本费用。通过市场调查,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竞争性价格,结合自身的预期利润目标,确定新产品的目标成本。因产品制造成本的大部分在研发设计阶段已经固化,要高度关注产品的研发设计过程,组建跨部门的职能团队参与设计,团队成员来自设计、生产、采购、财务、销售等不同部门,团队成员相互交流分享知识,从不同角度找到降低成本的空间,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实现预定利润目标。3.4提高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实行数字化、精细化的成本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销售等各个环节集合到一起,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管理者可以对信息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利用先进的成本信息处理系统,建立审批流程,将管理权限与审批权限相结合,将成本管控的风险控制到最低。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等成本管理活动离不开高效率的成本数据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支撑。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能力。3.5加强对成本核算与管控的监督。对成本进行生产全过程的管控,有效的监督,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成本监督管控体系。企业内部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互相监督并规范,充分发挥监督功能。及时收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数据,制定合理的成本耗费标准,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强化管理激励,将成本目标、业绩目标与工作绩效相结合,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措施,量化成本管控考核指标,将成本核算与管控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罗江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9):125,127.

[2]张燕.成本管控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会计师,2014(18):37-39.

管控方式范文篇9

一、设备技术培训管理

公司成立实训中心,配备3名人员专职负责安全培训组织工作;依托基于互联网+实物的实训基地,健全油品板块专人教学、季度学习、实操练习、检验考试、评价考核“五位一体”的全员常态标准化培训考核体系。采用小班教学、桌面推演、虚拟仿真等培训方式代替传统的大班集中式培训,突出培训实效;在抓职工的业务素质教育方面,以集中脱产培训和“队为核心”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有的放矢,重点明确;在去年我们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对设备液压原理、电气原理、金属结构等研讨会,组织车长们学习提升,并通过车长把我们的设备性能、构造利用211学习等形式继续向车组成员讲解,提升车组成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并采取班班、岗岗大比武形式,每月开展设备技术大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提升操作技能。同时,实施班组岗前准入日考、队级集中周考、公司专题月考,以学应考、以考促培,强化职工主动学习。公司每月组织主管钻研设备标准规范,开展“主管讲堂”,培养专家人才;55人自学考取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设备基础信息和运行分析管理

设备的技术状况存档管理是对我们设备管理的一项重点,关系到如何将我们对设备所采取的一系列工作,完整、有效地记录下来。设备档案是单体设备的历史纪录,主要包括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润滑记录、故障记录、事故记录、技术改造记录、能耗记录、变动记录、寿命周期费用。同时,设备档案随设备终生保存,不允许丢失。公司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四大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装车、船舶、油罐标准化“安全作业指导书”;强化“本质安全型班组”建设,规范完善“三会”(交接班配工会、车前会、船前会)标准化流程;建立公司、队两级标准化基础资料体系。公司首批取得全国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证书”。公司根据生产发展、设备的技术状态与产品的升级换代、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需求,编制设备配置计划;根据生产需要,提出增置计划;根据设备现状和报废条件,提出更新计划,并附可行性分析;根据使用率、投资费用、年运行费用、预计投资回收期、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技术性(节能、安全、环保、效率等)、先进性、可靠性,并符合“三化”(统一化、标准化、系列化)要求进行评价分析。

三、设备故障预控及维修管理

公司设备主管部门加大平时对设备的隐患排查,坚持检查写实,发现问题,并跟踪解决,保证设备设施始终处于有效地监控管理状态下,变事后维修为提前预防,进一步强化和细化设备预防性工作,建立隐患设备设施的排查档案,做到全面查、重点盯、及时改,持续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加大对设备维修工艺的修改与完善,保证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维修。在公司范围内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辨识安全风险,制定分级管控措施,突出重大危险源管理,自下而上辨识、自上而下培训,全员参与落实。公司严抓故障维修与分析统计工作,影响生产与安全的重大设备故障要在1小时内报告主管部门。根据设备或部件的技术状况定期或随时对关键重点设备、部位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监视设备的技术状态,及时把握设备的劣化趋势,防止发生突发故障,为预防性维修提供切实的依据。各单位维修人员、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和故障修理后,认真做好设备故障信息的收集、记录,以便进行故障分析、故障规律和故障机理的研究,为预防性维修和技术改造提供依据。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故障时间、故障现象、故障部位、故障原因、故障性质及故障处理等。同时,理顺历年来设备设施的故障数据,完善台账、建立设备故障库、定期分析,明确设备管理薄弱点;强化日常设备维修、维保全程管控,建立专项应急抢修制度,持续强化设备应急故障维修能力。

四、七大重点管控

1.装车安全管控方面:建设油品公路运输平台,实现线上资质查验、计划组织、排队叫号等一体化管理功能,解决道路管控顽疾;增设装车平台固定消防设施,实现一键式车身喷淋和车头、槽罐口精准靶式泡沫覆盖,大大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实施油品装车密闭式鹤管改造,彻底隔绝油气空间,消除爆炸“0区”隐患,实现装车环节本质安全。2.船舶安全管控方面:制定船舶“黑名单”制度,实行单船调度负责制,严格管理;港口—海事联动,每年开展专项船岸联检安全培训,同时共享违章信息,打造船岸安全共同体;配备防爆电瓶车,免费接送服务船员,全程监管。3.油罐安全管控方面:安装雷电预警系统,建立雷电预警和一二次密封注氮保护联动响应机制,提前采取措施;建设罐顶感温光栅与红外夜视视频联动系统,发生异常自动调整锁定画面;增设罐顶伸缩式接地装置,增加电荷导流途径。4.维修安全管控方面:全面健全维修标准化管控体系;建立管理人员巡查和专职监护人员盯靠的施工监护制度;全面提升维修现场围挡、隔离、防护、安全确认等管理标准。5.相关方安全管控方面:制定相关方联动机制,每月召开相关方联席会,交流经验、通报问题、落实整改;增设相关方码头超压急停联锁;将承租承包方辖区纳入安全巡检范围,定期开展安全互查,打造安全共同体。6.长输管道安全管控方面:引进专业化团队,实施公司、科、队、管道巡护工、外包巡线工五级巡护管理;创新管道巡护模式,实施无人机巡查+公安视频天网接入,强化与政府主管部门对反打孔盗油的协作配合。7.供用电安全管控方面:各基层单位配备电气信息化主管;实施库区紧急切断阀门紧急供电改造;开展跨接线专项整治,增设电气跨接线3万余米。开展机控室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捋顺电气线路、通讯光缆,线线有标签。

五、设备检查与创新管理

设备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各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点检制度,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1.日常检查:由操作人员对设备运行前、运行中和运行后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基本内容是:设备的技术状况是否达到安全生产和技术标准要求,检查零部件是否完整无损,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仪器、仪表工作和显示数据是否正常,油、水、液、气、电量是否充足和有无泄漏,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良好,动力与传动装置是否正常,金属结构有无变形、机容机貌是否良好等。检查方法通过感官看、听、闻、摸、敲击及使用监测仪器进行检查。2.定期检查:由设备主管(电气主管)进行的周期性检查,分为周检(每周检查)、月检(每月检查)和定期检(检查周期可以是运行台时、里程、作业量等)。根据不同类别的设备分别建立定期检查内容。针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以及使用年限、技术状况、设计要求确定不同设备的“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标准”“检查周期”“检查人”等。3.专项检查:根据需要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性检查,其中包括季节性检查、大修或技术改造前的检查、金属结构检查、安全装置检查、重点部位检查等检查。公司每年组织春秋两次设备换季保养,设备保养应按照“十字保养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内容进行,要根据润滑“六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定法)、“二洁”(加油工具清洁、油箱加油口清洁)、“三过滤”(进油过滤、转桶过滤、加注过滤)的要求,建立健全每台设备的润滑图表和润滑管理档案,编制润滑卡片,记录设备润滑状况;开展专项检查、专项维保、专项研究、专项应急,设备技术四个专项活动;先后组织输油臂、油罐、登船梯、安全附件等专项整治活动。公司创新管理内容、创新激励内容范围主要包括装卸主业、科技工属具革新等方面,不断推进设备技术创新管理。公司成立创新项目小组、重点创新课题攻关小组,每月召开碰头会,专项攻关创新。每月召开创新评审会,对工属具革新项目审核评价,公司每年申请设备技术革新方面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上,每年发表期刊论文10篇以上。

六、生产设备网格化管理

管控方式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节能降耗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预测预警,强化监督检查,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节能责任目标,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1.节能目标:2011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9%(比2010年,下同),到2015年下降18%;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1%,到2015年下降19%。

2.调控任务:据测算,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仅降低2.1%,要完成全年目标,下半年必须降低5.6%,减少能耗4.73万吨标准煤。一是调控节能:8—10月份要节能32488吨标准煤,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管理来实现节能量14912吨标准煤。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协调推进原则。将做好节能预警调控与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确保节能目标不折不扣完成的同时,努力降低调控所波及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政府对全市节能工作负总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辖区内节能工作负总责,经信、统计、发改、住建、水务、交通、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指标的预警工作。

(三)坚持依法处置原则。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遵守节能政策法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全市节能目标的完成。

三、调控重点和调控方式

(一)调控重点

1.单位产品能耗超过能耗限额的企业;

2.未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企业;

3.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工艺)的企业;

4.耗能总量大、单位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产品;

5.未经节能评估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6.属于国家规定的淘汰落后产能,但没有列入今年淘汰计划的,也作为调控重点,提前淘汰;

7.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手续不全或未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

8.小化工、小火电等“五小”企业。

(二)调控方式

对高耗低效及列入调控预案的企业,在调控时采取检修、轮休、限电、限产、停产、关停等调控措施。

四、调控程序

(一)市经信局、统计局和节能办根据每月全市经济、全社会用电量、能耗总量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等指标数据,对全市节能降耗整体形势进行分析,及时把握趋势变化。

(二)根据分析结果,对出现能耗异动情况的镇街和企业,市节能办通知有关镇街、企业启动节能预警调控方案;有关镇街和企业接到预警通知后应立即采取调控措施。供电部通过供电杠杆具体实施调控措施。有关镇街和企业按月向市经信局、统计局和节能办报送调控措施实施情况和调控效果。

(三)异动情况消除后,市节能办将及时解除预警。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能耗统计、监测体系。统计局要加强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做好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工作,全面提高能耗指标数据质量,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能源消耗状况,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科学评估,确保主要能源数据与相关经济数据的匹配、衔接、平衡。各用能单位要从仪器仪表配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建设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工作,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对不能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提报统计资料,甚至肆意篡改统计数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节能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二)加强预测预警工作。重点加强对能耗总量大、单位能耗高的高耗能行业、企业的监控,加强对新投产高耗能项目能耗情况的调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每月向市节能办报送新投产高耗能项目产量和能耗情况。

(三)落实部门责任。限电工作由供电部门负责实施。供电部要严格按照调控方案落实限电措施,市政府电管办严格监督。节能办和统计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严密监控调控效果。对实施预警调控的企业,要及时通报发改、住建、环保、电力、金融等部门,在项目审批、信贷投放、电力供应等方面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