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渔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4:12:27

观光休闲渔业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1

睢宁县的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型。是一种养鱼为主、兼营垂钓的常规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县约有上百家养殖经营单位。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传统商品鱼养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础设施或只进行简单改造的情况下,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兼营垂钓,并以垂钓来增加养殖效益。姚集镇、古邳镇、魏集镇等故黄河岸沿线水产养殖基地几乎个个采用了该种类型。姚集镇第二水产养殖场约30hm2鱼塘,无论是草鱼塘,还是淡水白鲳、罗非鱼塘,垂钓业收入均接近渔业收入的50%。另一类是农村大型养鱼承包户。据统计,全县有80多户渔塘利用节假日对外开放,同时还为垂钓者提供一顿午餐,垂钓者一般早出晚归,既满载而归,又强身健体。

(2)娱乐型。以生态开发、垂钓为主。如高作镇腊元村,距离县城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个鱼塘,刚投产就开放垂钓。除集约经营渔业外,还建有11间猪圈,年出栏3批商品猪,同时饲养火鸡、山鸡、草鸡。堤面定植樱桃、银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产果。他们在渔塘边每隔10m修一处简单水泥阶梯,供垂钓者操作使用,并备有食堂、休息室、室和停车场,垂钓娱乐,修心养性。

(3)休闲型。以养殖为主,兼营垂钓、旅游、休闲,以增加养殖综合效益。同时以水产品为主食,开发餐饮业和度假村。地处姚集境内的清水畔水库,交通方便,水质清新,亭台楼阁,景色怡人。北与连绵起伏的蛟龙山接壤,东与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双谷堆和刘楼汉墓群毗邻,相连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温泉一处,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上海踏求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资兴建休闲渔业渡假村,项目落成后,可望成为苏北地区休闲渔业的新亮点。

(4)观赏型。全县有十多个单位开展了观赏鱼养殖。李集镇轴山村赵良元于1999年开始饲养金鱼,现有水泥养殖池5000m2,15个品种;邱集镇王硕村张永、庆安镇三闸村袁桂章观赏鱼面积都在4000m2以上。县城区大型天元广场水面、九月广场小桥流水、县城境内围城河都开发了红鲤鱼养殖,既供人们观赏,又对外开放垂钓。文化广场一些经营个体,还购置各类塑质金鱼供儿童模拟垂钓,较好地丰富了儿童文化娱乐和生活。

2发展思路

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渔业发展新的领域,全方位地开发观光休闲渔业经济,既是我县渔业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广大群众增加渔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对全县观光休闲渔业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全县观光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的二沿二围四张明片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总体思路是:“突破两大水库重点,渔场布局黄河沿岸,完美城郊服务内涵,装缀天园风景亮点”。为保护垂钓萌芽,弘扬长寿文化,塑就睢宁形象,加快外延开发,振兴地方经济,争当后起之秀,发挥应有作用。

(1)加快水库休闲渔业资源的利用,构建休闲渔业度假框架,将我县逐步构成水上旅游世界。一是以清水畔、庆安水库“两库”为中心,风景区及休闲、餐饮、娱乐设施为内容,采取人工增殖,旅游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打造水库“绿色食品”,并结合水库周边地区的治库堤林建设和环库公路规划建设,建造库区生态滨林公园,实现库滨旅游景点的绿化、香化、亮化、彩化,从而绘制一幅“水清林秀、鸟语花香、蟹肥鱼壮、水陆相映”的库上景观和田园风光。以此开发库滨游轮、库钓、浴场和其他游玩娱乐项目,建立睢宁两库“游乐城”和两库“渡假村”。二是以“两汉文化”为开发对象,积极修复古邳八景,开发睢宁一日游旅游线路,开放库心采风、冲浪库岸、采捕体验、野游、野炊等自然风光旅游项目。三是以水鲜为基础,以庆安水库远鸿牌羊方藏鱼为保障,整合资源,强化配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沿库水鲜餐饮业。

(2)加快故黄河沿线养殖基地渔业设施的改造,发展集水养殖、水生观赏植物种植、鱼池周边绿化美化及运动型游钓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建设一条睢宁沿河农业观赏带。利用我县基本横向建设的高速路为水产品物流交通纽带,重点强化姚集、魏集、古邳三大商品鱼基地,加大设施改造和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并结合路景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从而形成“桃红柳绿鸟儿唱,清水清波鱼儿欢”的沿河或沿路渔业观光带。

(3)加快县城河、天元、九月广场及城郊周围水面观光价值的开发,结合睢宁规划占地133.3hm2的“文化公园”和城区规模建设,以天元广场为中心,辐射庆安、高作、梁集、岚山4个镇发展观赏鱼养殖,早日建立一批集游钓、赏鱼于一体的水族旅游观光场馆。一是继续保护县城及城郊观赏鱼养殖大户的萌芽势头,扶持发展,扩大规模,增加设施,拓展功能,建立观赏水族馆。二是开辟县城河及广场水面资源,以放养瓯江彩鲤、锦鲤、异育银鲫等赏食用的品种为主,实行增值养殖。同时结合精品城市建设和文化景点开发,开发游船、垂钓等观光旅游娱乐服务项目,在城区开辟一条环城水上旅游观光线。

(4)加快游钓场所要素的整合,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休闲渔业的附加值。一是要把餐饮业做强做大。规划中的观光休闲渔业场所,都要本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垂钓者提供食宿方便,尤其在饮食方面,要巩固水食文化、研究水食文化、发展水食文化,立足睢宁,面向全国,走出世界。要使睢宁成为“水食文化之乡”。二是要把渔具渔法做强做大。渔业捕捉工具、方法、技巧等也要作为渔业工作者的一个课题作专门探讨。

3发展途径

(1)科学规划。县林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淡水鱼和休闲两大特色,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规划,逐步推进,加快我县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利用资本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故黄河观光线、沿路水库观光点,围绕广场及城郊发展旅游观光面。在规划布局上应把握好三个结合:一要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二要与现代化生态渔业相结合;三要与三产服务业相结合。

(2)政策扶持。既然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水产界一项新意产业,那么就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技术、立项审批、工商税务、土地使用以及其他方方面面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放松发展环境和空间,吸引各类资本介入。

(3)跟踪服务。①信息服务:应为经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垂钓者提供无公害及价格合理的垂钓台;②技术服务: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应对广大渔业生产者和休闲娱乐垂钓人员进行渔业基本知识和观赏饲养、垂钓技术要点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消费兴趣,培养扩大消费群体。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2

睢宁县的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型。是一种养鱼为主、兼营垂钓的常规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县约有上百家养殖经营单位。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传统商品鱼养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础设施或只进行简单改造的情况下,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兼营垂钓,并以垂钓来增加养殖效益。姚集镇、古邳镇、魏集镇等故黄河岸沿线水产养殖基地几乎个个采用了该种类型。姚集镇第二水产养殖场约30hm2鱼塘,无论是草鱼塘,还是淡水白鲳、罗非鱼塘,垂钓业收入均接近渔业收入的50%。另一类是农村大型养鱼承包户。据统计,全县有80多户渔塘利用节假日对外开放,同时还为垂钓者提供一顿午餐,垂钓者一般早出晚归,既满载而归,又强身健体。

(2)娱乐型。以生态开发、垂钓为主。如高作镇腊元村,距离县城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个鱼塘,刚投产就开放垂钓。除集约经营渔业外,还建有11间猪圈,年出栏3批商品猪,同时饲养火鸡、山鸡、草鸡。堤面定植樱桃、银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产果。他们在渔塘边每隔10m修一处简单水泥阶梯,供垂钓者操作使用,并备有食堂、休息室、室和停车场,垂钓娱乐,修心养性。

(3)休闲型。以养殖为主,兼营垂钓、旅游、休闲,以增加养殖综合效益。同时以水产品为主食,开发餐饮业和度假村。地处姚集境内的清水畔水库,交通方便,水质清新,亭台楼阁,景色怡人。北与连绵起伏的蛟龙山接壤,东与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双谷堆和刘楼汉墓群毗邻,相连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温泉一处,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上海踏求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资兴建休闲渔业渡假村,项目落成后,可望成为苏北地区休闲渔业的新亮点。

(4)观赏型。全县有十多个单位开展了观赏鱼养殖。李集镇轴山村赵良元于1999年开始饲养金鱼,现有水泥养殖池5000m2,15个品种;邱集镇王硕村张永、庆安镇三闸村袁桂章观赏鱼面积都在4000m2以上。县城区大型天元广场水面、九月广场小桥流水、县城境内围城河都开发了红鲤鱼养殖,既供人们观赏,又对外开放垂钓。文化广场一些经营个体,还购置各类塑质金鱼供儿童模拟垂钓,较好地丰富了儿童文化娱乐和生活。

2发展思路

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渔业发展新的领域,全方位地开发观光休闲渔业经济,既是我县渔业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广大群众增加渔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对全县观光休闲渔业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全县观光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的二沿二围四张明片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总体思路是:“突破两大水库重点,渔场布局黄河沿岸,完美城郊服务内涵,装缀天园风景亮点”。为保护垂钓萌芽,弘扬长寿文化,塑就睢宁形象,加快外延开发,振兴地方经济,争当后起之秀,发挥应有作用。

(1)加快水库休闲渔业资源的利用,构建休闲渔业度假框架,将我县逐步构成水上旅游世界。一是以清水畔、庆安水库“两库”为中心,风景区及休闲、餐饮、娱乐设施为内容,采取人工增殖,旅游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打造水库“绿色食品”,并结合水库周边地区的治库堤林建设和环库公路规划建设,建造库区生态滨林公园,实现库滨旅游景点的绿化、香化、亮化、彩化,从而绘制一幅“水清林秀、鸟语花香、蟹肥鱼壮、水陆相映”的库上景观和田园风光。以此开发库滨游轮、库钓、浴场和其他游玩娱乐项目,建立睢宁两库“游乐城”和两库“渡假村”。二是以“两汉文化”为开发对象,积极修复古邳八景,开发睢宁一日游旅游线路,开放库心采风、冲浪库岸、采捕体验、野游、野炊等自然风光旅游项目。三是以水鲜为基础,以庆安水库远鸿牌羊方藏鱼为保障,整合资源,强化配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沿库水鲜餐饮业。(2)加快故黄河沿线养殖基地渔业设施的改造,发展集水养殖、水生观赏植物种植、鱼池周边绿化美化及运动型游钓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建设一条睢宁沿河农业观赏带。利用我县基本横向建设的高速路为水产品物流交通纽带,重点强化姚集、魏集、古邳三大商品鱼基地,加大设施改造和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并结合路景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从而形成“桃红柳绿鸟儿唱,清水清波鱼儿欢”的沿河或沿路渔业观光带。

(3)加快县城河、天元、九月广场及城郊周围水面观光价值的开发,结合睢宁规划占地133.3hm2的“文化公园”和城区规模建设,以天元广场为中心,辐射庆安、高作、梁集、岚山4个镇发展观赏鱼养殖,早日建立一批集游钓、赏鱼于一体的水族旅游观光场馆。一是继续保护县城及城郊观赏鱼养殖大户的萌芽势头,扶持发展,扩大规模,增加设施,拓展功能,建立观赏水族馆。二是开辟县城河及广场水面资源,以放养瓯江彩鲤、锦鲤、异育银鲫等赏食用的品种为主,实行增值养殖。同时结合精品城市建设和文化景点开发,开发游船、垂钓等观光旅游娱乐服务项目,在城区开辟一条环城水上旅游观光线。

(4)加快游钓场所要素的整合,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休闲渔业的附加值。一是要把餐饮业做强做大。规划中的观光休闲渔业场所,都要本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垂钓者提供食宿方便,尤其在饮食方面,要巩固水食文化、研究水食文化、发展水食文化,立足睢宁,面向全国,走出世界。要使睢宁成为“水食文化之乡”。二是要把渔具渔法做强做大。渔业捕捉工具、方法、技巧等也要作为渔业工作者的一个课题作专门探讨。

3发展途径

(1)科学规划。县林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淡水鱼和休闲两大特色,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规划,逐步推进,加快我县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利用资本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故黄河观光线、沿路水库观光点,围绕广场及城郊发展旅游观光面。在规划布局上应把握好三个结合:一要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二要与现代化生态渔业相结合;三要与三产服务业相结合。

(2)政策扶持。既然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水产界一项新意产业,那么就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技术、立项审批、工商税务、土地使用以及其他方方面面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放松发展环境和空间,吸引各类资本介入。

(3)跟踪服务。①信息服务:应为经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垂钓者提供无公害及价格合理的垂钓台;②技术服务: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应对广大渔业生产者和休闲娱乐垂钓人员进行渔业基本知识和观赏饲养、垂钓技术要点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消费兴趣,培养扩大消费群体。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3

关键词:观光休闲渔业现状发展思路**

**县观光休闲渔业是近几年从传统渔业刚刚衍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萌芽产业,集养殖、游钓、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渔业特色餐饮于一体,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彼此相互协调的目标,是传统渔业功能和生态链延伸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不仅受到了广大渔业生产经营者和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极大地引发了各界人士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渔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一、发展现状

**县的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型。是一种养鱼为主、兼营垂钓的常规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县约有上百家养殖经营单位。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传统商品鱼养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础设施或只进行简单改造的情况下,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兼营垂钓,并以垂钓来增加养殖效益。姚集镇、古邳镇、魏集镇等故黄河岸沿线水产养殖基地几乎个个采用了该种类型。姚集镇第二水产养殖场约30hm2鱼塘,无论是草鱼塘,还是淡水白鲳、罗非鱼塘,垂钓业收入均接近渔业收入的50%。另一类是农村大型养鱼承包户。据统计,全县有80多户渔塘利用节假日对外开放,同时还为垂钓者提供一顿午餐,垂钓者一般早出晚归,既满载而归,又强身健体。

(2)娱乐型。以生态开发、垂钓为主。如高作镇腊元村,距离县城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个鱼塘,刚投产就开放垂钓。除集约经营渔业外,还建有11间猪圈,年出栏3批商品猪,同时饲养火鸡、山鸡、草鸡。堤面定植樱桃、银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产果。他们在渔塘边每隔10m修一处简单水泥阶梯,供垂钓者操作使用,并备有食堂、休息室、室和停车场,垂钓娱乐,修心养性。

(3)休闲型。以养殖为主,兼营垂钓、旅游、休闲,以增加养殖综合效益。同时以水产品为主食,开发餐饮业和度假村。地处姚集境内的清水畔水库,交通方便,水质清新,亭台楼阁,景色怡人。北与连绵起伏的蛟龙山接壤,东与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双谷堆和刘楼汉墓群毗邻,相连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温泉一处,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上海踏求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资兴建休闲渔业渡假村,项目落成后,可望成为苏北地区休闲渔业的新亮点。

(4)观赏型。全县有十多个单位开展了观赏鱼养殖。李集镇轴山村赵良元于1999年开始饲养金鱼,现有水泥养殖池5000m2,15个品种;邱集镇王硕村张永、庆安镇三闸村袁桂章观赏鱼面积都在4000m2以上。县城区大型天元广场水面、九月广场小桥流水、县城境内围城河都开发了红鲤鱼养殖,既供人们观赏,又对外开放垂钓。文化广场一些经营个体,还购置各类塑质金鱼供儿童模拟垂钓,较好地丰富了儿童文化娱乐和生活。

二、发展思路

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渔业发展新的领域,全方位地开发观光休闲渔业经济,既是我县渔业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广大群众增加渔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对全县观光休闲渔业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全县观光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的二沿二围四张明片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总体思路是:“突破两大水库重点,渔场布局黄河沿岸,完美城郊服务内涵,装缀天园风景亮点”。为保护垂钓萌芽,弘扬长寿文化,塑就**形象,加快外延开发,振兴地方经济,争当后起之秀,发挥应有作用。

(1)加快水库休闲渔业资源的利用,构建休闲渔业度假框架,将我县逐步构成水上旅游世界。一是以清水畔、庆安水库“两库”为中心,风景区及休闲、餐饮、娱乐设施为内容,采取人工增殖,旅游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打造水库“绿色食品”,并结合水库周边地区的治库堤林建设和环库公路规划建设,建造库区生态滨林公园,实现库滨旅游景点的绿化、香化、亮化、彩化,从而绘制一幅“水清林秀、鸟语花香、蟹肥鱼壮、水陆相映”的库上景观和田园风光。以此开发库滨游轮、库钓、浴场和其他游玩娱乐项目,建立**两库“游乐城”和两库“渡假村”。二是以“两汉文化”为开发对象,积极修复古邳八景,开发**一日游旅游线路,开放库心采风、冲浪库岸、采捕体验、野游、野炊等自然风光旅游项目。三是以水鲜为基础,以庆安水库远鸿牌羊方藏鱼为保障,整合资源,强化配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沿库水鲜餐饮业。

(2)加快故黄河沿线养殖基地渔业设施的改造,发展集水养殖、水生观赏植物种植、鱼池周边绿化美化及运动型游钓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建设一条**沿河农业观赏带。利用我县基本横向建设的高速路为水产品物流交通纽带,重点强化姚集、魏集、古邳三大商品鱼基地,加大设施改造和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并结合路景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从而形成“桃红柳绿鸟儿唱,清水清波鱼儿欢”的沿河或沿路渔业观光带。

(3)加快县城河、天元、九月广场及城郊周围水面观光价值的开发,结合**规划占地133.3hm2的“文化公园”和城区规模建设,以天元广场为中心,辐射庆安、高作、梁集、岚山4个镇发展观赏鱼养殖,早日建立一批集游钓、赏鱼于一体的水族旅游观光场馆。一是继续保护县城及城郊观赏鱼养殖大户的萌芽势头,扶持发展,扩大规模,增加设施,拓展功能,建立观赏水族馆。二是开辟县城河及广场水面资源,以放养瓯江彩鲤、锦鲤、异育银鲫等赏食用的品种为主,实行增值养殖。同时结合精品城市建设和文化景点开发,开发游船、垂钓等观光旅游娱乐服务项目,在城区开辟一条环城水上旅游观光线。公务员之家

(4)加快游钓场所要素的整合,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休闲渔业的附加值。一是要把餐饮业做强做大。规划中的观光休闲渔业场所,都要本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垂钓者提供食宿方便,尤其在饮食方面,要巩固水食文化、研究水食文化、发展水食文化,立足**,面向全国,走出世界。要使**成为“水食文化之乡”。二是要把渔具渔法做强做大。渔业捕捉工具、方法、技巧等也要作为渔业工作者的一个课题作专门探讨。

三、发展途径

(1)科学规划。县林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淡水鱼和休闲两大特色,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规划,逐步推进,加快我县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利用资本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故黄河观光线、沿路水库观光点,围绕广场及城郊发展旅游观光面。在规划布局上应把握好三个结合:一要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二要与现代化生态渔业相结合;三要与三产服务业相结合。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4

摘要:睢宁县观光休闲渔业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有运动型、娱乐型、休闲型和观赏型四种类型,今后的发展要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科学规划、政策扶持、跟踪服务。

关键词:观光休闲渔业现状发展思路江苏睢宁

睢宁县观光休闲渔业是近几年从传统渔业刚刚衍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萌芽产业,集养殖、游钓、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渔业特色餐饮于一体,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彼此相互协调的目标,是传统渔业功能和生态链延伸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不仅受到了广大渔业生产经营者和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极大地引发了各界人士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渔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1发展现状

睢宁县的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运动型。是一种养鱼为主、兼营垂钓的常规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县约有上百家养殖经营单位。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传统商品鱼养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础设施或只进行简单改造的情况下,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兼营垂钓,并以垂钓来增加养殖效益。姚集镇、古邳镇、魏集镇等故黄河岸沿线水产养殖基地几乎个个采用了该种类型。姚集镇第二水产养殖场约30hm2鱼塘,无论是草鱼塘,还是淡水白鲳、罗非鱼塘,垂钓业收入均接近渔业收入的50%。另一类是农村大型养鱼承包户。据统计,全县有80多户渔塘利用节假日对外开放,同时还为垂钓者提供一顿午餐,垂钓者一般早出晚归,既满载而归,又强身健体。

(2)娱乐型。以生态开发、垂钓为主。如高作镇腊元村,距离县城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个鱼塘,刚投产就开放垂钓。除集约经营渔业外,还建有11间猪圈,年出栏3批商品猪,同时饲养火鸡、山鸡、草鸡。堤面定植樱桃、银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产果。他们在渔塘边每隔10m修一处简单水泥阶梯,供垂钓者操作使用,并备有食堂、休息室、室和停车场,垂钓娱乐,修心养性。

(3)休闲型。以养殖为主,兼营垂钓、旅游、休闲,以增加养殖综合效益。同时以水产品为主食,开发餐饮业和度假村。地处姚集境内的清水畔水库,交通方便,水质清新,亭台楼阁,景色怡人。北与连绵起伏的蛟龙山接壤,东与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双谷堆和刘楼汉墓群毗邻,相连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温泉一处,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上海踏求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资兴建休闲渔业渡假村,项目落成后,可望成为苏北地区休闲渔业的新亮点。

(4)观赏型。全县有十多个单位开展了观赏鱼养殖。李集镇轴山村赵良元于1999年开始饲养金鱼,现有水泥养殖池5000m2,15个品种;邱集镇王硕村张永、庆安镇三闸村袁桂章观赏鱼面积都在4000m2以上。县城区大型天元广场水面、九月广场小桥流水、县城境内围城河都开发了红鲤鱼养殖,既供人们观赏,又对外开放垂钓。文化广场一些经营个体,还购置各类塑质金鱼供儿童模拟垂钓,较好地丰富了儿童文化娱乐和生活。

2发展思路

观光休闲渔业是当前渔业发展新的领域,全方位地开发观光休闲渔业经济,既是我县渔业生产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广大群众增加渔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对全县观光休闲渔业的调查与思考,笔者认为全县观光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的二沿二围四张明片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总体思路是:“突破两大水库重点,渔场布局黄河沿岸,完美城郊服务内涵,装缀天园风景亮点”。为保护垂钓萌芽,弘扬长寿文化,塑就睢宁形象,加快外延开发,振兴地方经济,争当后起之秀,发挥应有作用。

(1)加快水库休闲渔业资源的利用,构建休闲渔业度假框架,将我县逐步构成水上旅游世界。一是以清水畔、庆安水库“两库”为中心,风景区及休闲、餐饮、娱乐设施为内容,采取人工增殖,旅游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打造水库“绿色食品”,并结合水库周边地区的治库堤林建设和环库公路规划建设,建造库区生态滨林公园,实现库滨旅游景点的绿化、香化、亮化、彩化,从而绘制一幅“水清林秀、鸟语花香、蟹肥鱼壮、水陆相映”的库上景观和田园风光。以此开发库滨游轮、库钓、浴场和其他游玩娱乐项目,建立睢宁两库“游乐城”和两库“渡假村”。二是以“两汉文化”为开发对象,积极修复古邳八景,开发睢宁一日游旅游线路,开放库心采风、冲浪库岸、采捕体验、野游、野炊等自然风光旅游项目。三是以水鲜为基础,以庆安水库远鸿牌羊方藏鱼为保障,整合资源,强化配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沿库水鲜餐饮业。

(2)加快故黄河沿线养殖基地渔业设施的改造,发展集水养殖、水生观赏植物种植、鱼池周边绿化美化及运动型游钓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建设一条睢宁沿河农业观赏带。利用我县基本横向建设的高速路为水产品物流交通纽带,重点强化姚集、魏集、古邳三大商品鱼基地,加大设施改造和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并结合路景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从而形成“桃红柳绿鸟儿唱,清水清波鱼儿欢”的沿河或沿路渔业观光带。

(3)加快县城河、天元、九月广场及城郊周围水面观光价值的开发,结合睢宁规划占地133.3hm2的“文化公园”和城区规模建设,以天元广场为中心,辐射庆安、高作、梁集、岚山4个镇发展观赏鱼养殖,早日建立一批集游钓、赏鱼于一体的水族旅游观光场馆。一是继续保护县城及城郊观赏鱼养殖大户的萌芽势头,扶持发展,扩大规模,增加设施,拓展功能,建立观赏水族馆。二是开辟县城河及广场水面资源,以放养瓯江彩鲤、锦鲤、异育银鲫等赏食用的品种为主,实行增值养殖。同时结合精品城市建设和文化景点开发,开发游船、垂钓等观光旅游娱乐服务项目,在城区开辟一条环城水上旅游观光线。

(4)加快游钓场所要素的整合,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休闲渔业的附加值。一是要把餐饮业做强做大。规划中的观光休闲渔业场所,都要本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为垂钓者提供食宿方便,尤其在饮食方面,要巩固水食文化、研究水食文化、发展水食文化,立足睢宁,面向全国,走出世界。要使睢宁成为“水食文化之乡”。二是要把渔具渔法做强做大。渔业捕捉工具、方法、技巧等也要作为渔业工作者的一个课题作专门探讨。

3发展途径

(1)科学规划。县林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淡水鱼和休闲两大特色,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规划,逐步推进,加快我县观光休闲渔业的发展。利用资本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故黄河观光线、沿路水库观光点,围绕广场及城郊发展旅游观光面。在规划布局上应把握好三个结合:一要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二要与现代化生态渔业相结合;三要与三产服务业相结合。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5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从旅游业角度,第一次对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休闲渔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亚太地区。国际上,休闲渔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我国近邻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发展休闲渔业战略。东南亚诸国,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较早把休闲渔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了形式多样广纳客源的游钓业。中国的休闲渔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福建和浙江省先行。现阶段,休闲渔业旅游在国内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于休闲渔业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多为渔业经济专家。而对休闲渔业从旅游业角度也即对于休闲渔业旅游的研究者极少。本文第一次就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休闲渔业旅游,包含的概念有三个,休闲渔业旅游。其组合,可以是休闲渔业,也可以是渔业旅游,或者休闲渔业旅游。休闲是指免于工作家庭社会的责任之外,个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松弛娱乐或扩大知识促进社会参与实践创造力。关于休闲渔业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所涉及。最早对休闲渔业进行定义的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洪惠馨先生在《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一文中定义:休闲渔业,是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研究休闲渔业的林法玲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渔业。国内多数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一种集渔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渔业,因为它具有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业的性质;也不同于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产业,而属于以服务增殖为特性的第三产业。国内也有专家定义:休闲渔业是在资源开发和环境护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将休闲娱乐餐饮等活动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新兴产业。上述专家对休闲渔业概念的表述虽各有侧重,表达形式各异,但其共识点有三:一是休闲渔业要利用渔业资源;二是休闲渔业是将传统渔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渔业方式;三是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

休闲渔业相对于传统的渔业而言,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从从事的目的看,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是渔民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捕捞行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捕鱼量,销售后获得渔业经济收入,从而维持生计。获取渔业经济收入是传统渔业生产的唯一目的。而休闲渔业是为了活化渔业资源,吸引渔业从事人员以外的人,也即旅游者的参与。旨在为前来观光休闲的客人即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渔民捕鱼生产方式的机会,通过旅游者对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亲身体验,获得身心的休闲与放松,体验另一种生活情趣,从而丰富人生的阅历,增加人生经验。也就是说,渔民是通过旅游者休闲的取得,来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的。渔民从事休闲渔业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渔业经济收入,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休闲渔业的目的具有双重性,也即创造渔业收入和为旅游者创造休闲体验。除此,休闲渔业其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时间活动的空间范围以及活动形式等也与传统的渔业不同。休闲渔业更注重活动主体的参与性,体现出活动时间的短暂性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根据休闲渔业的这些特征,结合旅游业特点,认为可将休闲渔业旅游概念表述为:休闲渔业旅游是以现有各种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休闲为表现形式,将旅游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活动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体验型的旅游产品。

而对于渔业旅游,目前旅游业专家涉略的还不多,尚没有对渔业旅游进行定义。笔者认为,休闲渔业是个人或团体从事经营的一种关于渔业方面的旅游产品,是渔业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渔业旅游即是由一种以上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构成的多种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组合,是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组装,通常也指关于休闲渔业旅游的线路或者游程。

二休闲渔业旅游类型

对于休闲渔业,台湾专家将其分成五种形态: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指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生产活动,如采集贝壳等。三是食鱼形态,表现为旅游购买,品尝海鲜等方式。四是游览形态,指游玩,观赏渔业劳作的观光形式。五是教育文化形态,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普性。

根据以上五种分类,国内一些休闲渔业研究专家将现代休闲渔业分类为:生产经营型,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休闲垂钓型,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观光疗养型,指一些公园山区及沿海地区结合周围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展示教育型,指一些水族馆以展示海洋鱼类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博览馆。

除此,对于休闲渔业分类还有多种。2004年12月,在浙江省休闲渔业之乡舟山市举行的休闲渔业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休闲渔业类型进行了多种划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是将休闲渔业划分为休闲养殖垂钓型涉渔运动观光型;旅游综合配套型;二是分为海陆养殖垂钓型渔业生产体验型领略渔村风俗型海岛观光游览型和休闲综合配套型。三是分为体验型品尝型观赏型和综合型。四是分为以海钓为主,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运动型,以旅游为主,集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游览型,以品尝海鲜为主,集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品尝型。五是分为休闲垂钓型生态观光型生活体验型和综合配套型。

而对于旅游产品的划分,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其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根据旅游目的标准,可分为观光休闲度假探亲宗教修学以及参与性专题旅游产品。笔者认为:渔业作为旅游活动,应该根据旅游者参与方式参与程度旅游目的的不同来进行类别划分。类别的数量可以因地制宜,以浙江舟山为例可分为四类:一是单纯性观光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单纯让旅游者乘上渔船,绕岛屿或者附近海(湖)域,欣赏和领略海岛风光,或岸上驻足欣赏观光海(湖)景,同时感受渔民捕鱼的经历。如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乌石塘嵊泗县菜园镇的休闲渔业旅游便是。二是参与型休闲渔业旅游,即旅游者或是乘上渔船参与捕鱼或是在圈定的深水网箱内凭杠垂钓或是在小岛(湖)边上垂钓,也可在海边赶海。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如舟山市定海区的半岛娱乐园普陀区蚂蚁岛的渔家乐项目岱山县秀山岛的休闲渔业旅游项目以及嵊泗县的田岙村渔家乐项目等均是。三是娱乐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就是说,旅游者既参与休闲渔业旅游活动,又可以休闲娱乐。如舟山市嵊泗县位于中心渔港的“海上人家”旅游项目即是。旅游者既可以乘船捕鱼,又可以享用丰硕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可以一边欣赏音乐或高歌一曲,达到充分的休闲效果。四是科普教育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以教育为目的休闲渔业旅游,包括各种渔业博物馆海底隧道水族馆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

三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第一产业的渔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渔业仅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工具,是众多旅游产品项目之一。休闲渔业旅游发达地区,普遍而言是渔区。在渔业发展内外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休闲渔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地旅游资源,构建旅游地旅游品牌

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地旅游产品种类,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将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挖掘策划成为当地主打旅游品牌。

(二)休闲渔业旅游有利于解决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捕捞海域受限渔民出路存在困难的渔区,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为无路可走的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开阔了就业空间。同时,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渔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其区位优势较弱,交通不太发达。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渔区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其他旅游行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休闲渔业发达旅游地产业结构。

(三)增加渔区旅游经济收入

由于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先期资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现存的闲置渔业器械与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增加了渔区渔民的创汇途径,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收入,达到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丰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对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休闲渔业旅游深得广大旅游者喜爱,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奇重参与重体验的需求,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的人员原本都是渔民,休闲渔业一旦与旅游业结合,那么其产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渔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旅游业,所以渔民身份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渔民演变为旅游业服务人员。旅游者对他们的要求,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应。这就对渔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素质的要求。要求他们既具有渔业知识,也要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原来,渔民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旅游业状况,经营上只注重经济效益,而现则需多方面提升自己。这样,渔民势必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的改变,渔民由闲散型生活方式向学习型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渔区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公务员之家:

总之,在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地缘广阔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发展地区一般多位于沿海以及内陆具有淡水湖泊之地;与具有近三十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旅游业历史相比,休闲渔业旅游才是近几年刚起步的旅游。但是,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海洋旅游休闲旅游的日益成熟,休闲渔业旅游必将受到旅游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参与到休闲渔业旅游中来。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6

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是集渔农业生产、自然景观与科普文化于一体,将渔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的新型渔农业业态。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是创业富民、创新强渔(农)的有效实践,是弘扬渔农业文化、推进新渔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顺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完善旅游产业供给层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的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经营散等不足。为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大桥效应,大力推进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渔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现就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渔农民收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中心,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渔(农)”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和渔农业主导产业,引入现代旅游理念,依托现代旅游渠道,充分发挥渔农业、旅游业的优势,积极拓展渔农业功能,弘扬渔农业文化,逐步发展一批布局合理、经营规范、富有特色、效益良好的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基地和单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鼓励实践的原则。拓宽思路,改变传统抓渔农业生产的观念,积极拓展渔农业多种功能,探索实践多种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渔(农)的目标。

(二)坚持以渔(农)为本、渔(农)旅结合原则。在抓好渔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突出渔农业特点和地方特色,按照旅游业的管理方式和要求,开发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休闲旅游项目,不断提升休闲观光渔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坚持渔(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确立渔农民的主体地位,重点支持发展以渔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的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基地和项目。同时,要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以业主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增强休闲观光渔农业的发展活力。

(四)坚持规范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必须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开发、稳步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加强管理,优化服务,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经营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坚持因地制宜、拓展功能的原则。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生态条件、区位优势、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合法、合理地开发利用渔农村、渔农业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功能。

三、总体目标

到2011年,在全市建成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重点特色乡镇(村)15个,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特色村25个,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项目点70个,接待床位10000张,经营户1000户以上,其中三星以上180户,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以上,年经营收入达到7亿元以上,渔农民就业人员达到1.3万人以上,从业渔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四、发展重点

(一)依托渔农业产业基地和渔农业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赏景、采摘、垂钓、游乐等项目的特色产业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二)依托当地特色的渔村文化、农耕文化、人文资源、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海洋历史文化特色、原汁原味的渔农村风情习俗、访古、摄影、创作、探险、避暑等休闲项目的自然人文景观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三)依托各类大中型渔农产品集散市场、渔港经济区及渔农产品加工园区等,以“寓销于游、游中促销”为主要内容的贸易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四)依托原生态的渔(农)村落、岛屿、礁石、港湾、滩涂、果园、山林、田野等自然风光,让游客感受海岛渔农村景致、体验渔农民生活,满足回归自然及观海景、尝海鲜、购海货、钓海鱼、踏海滩、滑海泥、玩海水等为主要内容的海岛风情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五)利用渔区的渔船、渔业设备和专业渔民的技能以及渔港、渔业设施和条件,让游客直接参与涨网、流网、拖虾、笼捕、海钓等形式的近海传统小型捕捞作业,跟渔民一起坐渔船、拔渔网、住渔家、当渔民,亲自体验渔民生活、享受渔捕乐趣、领略渔村风情的生活体验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六)利用新鲜丰富的海水产品和农林特产品,以品尝渔农家海鲜菜肴为主要特点的特色餐饮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七)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工开发建设,集观光、度假、娱乐、科普、参与、休闲、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

(八)借助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连岛大桥、中心渔港、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开发民居食宿、渔农村休闲型的特色旅游项目。

五、工作要求

(一)合理规划。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必须认真搞好科学规划。在规划内容上,要与渔农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有机结合。在规划思路上,个性特色要鲜明、功能定位要清晰,体现生态性、突出乡土性、增强游客参与性,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县(区)一特”、“一乡镇(村)一品”发展格局。

(二)拓展功能。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要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不断开发渔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使游客满足观光、浏览、娱乐、保健、度假、教育、购物、体验等方面的需求。

(三)创新机制。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需大量的资金、文化、资源等投入。在投入主体上,要充分发挥渔农民的作用,有序引导渔农民力所能及地以土地、渔农业资源、劳务等进行投入,同时要吸纳农业产业化组织、工商企业、旅游企业积极参与,重视项目的招商引资,实行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实现多主体发展。在投入内容上,要强化产品开发的现代市场观念,加强吃、住、行、游、购、玩等各个环节的建设和整合。

(四)规范管理。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要加强行业管理,特别是对安全设施、饮食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经营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促进其规范发展。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避免恶性竞争、无序发展。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服务水准。

(五)打造品牌。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必须注重特色开发。在经营内容上,要深入挖掘特色风土人情,使游客能深切感受当地渔农村居民的生活;在项目开发上,要尽可能结合渔农业生产和渔农村风光,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动项目招揽游客,避免雷同,防止千篇一律。要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促销,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扩大知名度。

六、扶持政策

(一)对列入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发展的特色乡镇、村,市区两级优先安排“高效生态渔农业”、“河道整治工程”、“康庄工程”、“绿化乡村工程”、“信息通村入户工程”、“村庄示范整治工程”、“放心店建设”、“农村社区卫生网点建设”、“电气化村”等项目。

(二)对本市渔农民投资发展的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项目点,根据规模、投入及使用本市劳动力情况,一次性给予2-15万元的补助。县(区)按1:1配套。

(三)对评上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市级特色村(点)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

(四)对渔农户利用空余住房改装为设施齐全,与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旅游配套的家庭旅店,按床位每张一次性补助600元;改装为餐厅,面积35平方米以上,且餐桌3张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元。对休闲渔船的安全设施按规定配置的,每条船给予一次性补助6000元-12000元。补助资金市与县(区)各承担50%。

(五)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经营户被评上“三星”户的每户奖励5000元,“四星”户奖励8000元,“五星”户奖励10000元。奖励资金市与县(区)各承担50%。

(六)对利用贷款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项目的,经营单位和家庭户可申请贷款贴息,期限为2-3年,贴息额度与奖励、补助额相等;对投资规模大、贷款额度高的项目,贴息额度可适当增加。如项目贴息期满后经营仍有困难或又有新的投入,可再申请延长一年的贷款贴息,贴息额度不超过一次性补助(奖励)额的20%。对已享受过补助或奖励的不再享受贴息政策。

(七)对吸纳本市渔农民就业30人以上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工作满半年以上),年接待游客在2万人次以上,从事农林业占地在300亩以上或渔业养殖等面积在100亩以上,并被评上省级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特色点(村)的,可享受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可再享受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的有关就业安置补贴政策,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每人300元就业补贴(其中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每人补贴600元);对招用渔农民就业在15人以上的项目业主或承包人,按就业带头人给予每招用一人50元的奖励。

(八)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的信贷支持力度,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扩大信贷额度,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各县(区)、乡镇要做好与信贷机构的衔接工作,视情帮助解决可控范围内的贷款担保问题。

(九)对利用自有住房及其它生产生活资料等创办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项目,卫生年检贴花费、卫生检测费全部免除,工商管理费能免则免,或按最低标准收取。根据经营实际从低确定税收负担。供电、供水部门也要尽量给予优惠。

(十)对各县(区)举办市内外大型推介、促销等打造品牌活动的,给予适当的补助。

以上扶持政策,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时间暂定3年。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渔农办会同市财政、海洋与渔业、农林、旅游等部门另行制订。

七、组织保障

(一)成立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发展休闲观光渔农业(渔农家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渔农办,负责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典型推广、市场开拓等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工作机构,明确牵头单位,扎实开展工作。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7

自生态旅游的概念[1]提出以来,湿地一直出现在生态旅游研究中,但并未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2]。Christopoulou等[3]曾提出发展生态旅游首先应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因为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以及拥有最好的环境教育功能和社区参与功能。湿地生态旅游追求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发展,逐渐引起许多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湿地周边社区的关注。国外研究者认为,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还可对旅游者进行生动的环境教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西凉湖是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的第五大湖,为典型的浅水草型通江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多种水产品已列入国家农业部优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名录。但近20年来的过度渔业开发,多种野生鱼类面临枯竭,水生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生态环境面临压力,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严重影响了西凉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凉湖为例,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开发潜力及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以寻找最适合湖泊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式和途径,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2旅游资源环境概况

西凉湖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境内,长江中游南岸,跨嘉鱼、赤壁、咸安市区交界处,界于114°00′—114°10′E、29°51′—30°01′N。西凉湖是湖北省的第五大湖泊,属长江中游浅水草型湖泊,现有水域面积80km2。西凉湖东侧距咸宁市中心城区8km,京珠高速、107国道均从湖区边缘通过,与湖北省境内公路相连接。西凉湖区现有鱼类57种、浮游动物68种、底栖动物19种。据资料记载证实,西凉湖有鸟类110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15种;植物资源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浮游藻类90种,其中以绿藻门最多,共43种;水生高等植物49种,隶属于29科[4]。在众多的动植物中,历史上有国家二级保护鱼类1种(胭脂鱼)、湖北省重点保护类鱼3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6种(黑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白鹤、丹顶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种(白额雁、大天鹅、灰鹤、鸳鸯)。西凉湖高等植物有70种[5],按植物生活类型分,湿生和水生植物39种、漂浮植物8种、浮叶植物9种、沉水植物14种。丰富的物种资源加上西凉湖是长江中游一个理化环境良好的中型浅水湖泊,其养殖条件优越。在西凉湖实施水生生物的保护,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3.1评价指标

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选取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6-9]。本文以有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并结合本地实际共选取了20个指标(表1)。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构成。在所选指标中,将水环境质量列为重要指标,水域面积作为评价指标。湿地是敏感的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生态安全性如何,监控措施的有效性与否被选作评价指标。在旅游价值中,物种珍稀度也是个重要的评判标准。Blangy和Wood的研究将资源的观赏价值作为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社区特点将影响人们对生态旅游、社会变化和对旅游业保护工作的态度。在当地社区中,区位和经济条件、人口素质和服务设施在EcotourismWorkingGroup、Pearce等的研究中也将其作为旅游业的发展背景。文化独特性将决定今后开发是否可作为依托的资源,社会开放程度将影响社区社会是否接受外来文化和游客。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当地执法力度是保障游客安全的因素,因此将其和社会开发程度一起列入评价指标。在旅游条件中,科普教育是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在旅游发展潜力中,旅游经济占当地比重和旅游发展潜力也是重要的指标。

3.2指标权重

表2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改进了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10],并结合专家经验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首先,根据各层次指标相互隶属关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然后,请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在汇总各专家评判意见后,得到各层级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再通过矩阵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表2)。

3.3评价指标的聚合

本文所运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一个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将单项指标合成为综合指标。单项指标及其权重只反映了湿地旅游资源质量的某一个方面,要了解湿地旅游资源的整体综合情况就必须将单项指标值进行综合。确定综合指数常用的数学方法有指数加和法、指数乘积法、指数加乘混合法等。本文拟选用加法模型对各评价系统的指标进行聚合:yj=Σnji=1wjixji。式中,yj为第j个子系统评价指标的综合值,wji为第j个子系统的第i个指标的权重,xji为第j个子系统的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

3.4评价结果与分析

指标原始值的获得是根据20位专家、旅游管理者、社区居民、利益相关者采用1—10分制打分,1表示级别最低,10分表示级别最高。依次将得出的评价结果导入模型中计算,得到最后结果(表3)。从评价结果来看,西凉湖生态环境得分较高(8.03),说明西凉湖自然旅游资源质量好,可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这主要得益于西凉湖宽广的水域和良好的水质,以及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相较而言,社区环境一般,得分为6.67。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较低,社会服务设施落后,但交通条件较好,可进入性好,加之地域文化特色,使社区环境总体上可满足旅游开发的要求。旅游开发得分最低(3.12),说明旅游发展尚处在刚起步的阶段。主要原因是旅游基础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几乎为空白,只有零散分布的码头和餐饮服务。但如果有外部资金投入建设,旅游发展潜力将很高。总体来看,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不高,为5.39分,旅游发展处在萌芽阶段,没有正式成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支持和外部资金的大力投入。

4旅游客源市场潜力

4.1市场预测模型

作为咸宁市最大的湖泊,西凉湖成为咸宁市独自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其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必然成为全市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凉湖湿地旅游市场依赖于咸宁市整体旅游客源市场,全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必然带动其发展,因此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可根据所在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动态变化来进行预测。目前,旅游客源市场预测可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主要有引力模型、指数曲线模型、环境容量模型和经验期望值阶段增长模型等[11]。咸宁市旅游业目前仍属于新兴产业,具有初期阶段增长较缓、近期快速发展的特点,符合典型旅游地不同市场发展阶段增长率显著变化的规律。2009年前咸宁市客源数量呈直线变化,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计算得到平均年增长率为24.4%。2010年客源数达到1155.95万人,年际增长率高达61.5%。可以预见,随着旅游规划的完善、新项目的投入运营以及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2010年后咸宁市旅游市场已进入了一个腾飞期。但由于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此后将进入一个平稳期。因此,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规律适应逻辑斯蒂方程:Nt=K1+ea-rt。式中,Nt为t时间客源人数,K为环境容量,r为增长率,t为时间,a为参数,其值取决于N0。环境容量K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11]:K日=A/B×D;K年=K日×T×C。式中,K日、K年分别为日环境容量和年环境容量,A为区域面积,B为人均指标(取0.1km2),D为日周转率(取2d),T为全年可旅游天数(取180d),C为游人系数(取0.6)。根据上述公式经过计算,得到咸宁市旅游环境容量为2131.704万人,最终得到咸宁市旅游客源市场预测模型为:Nt=2131.7041+e0.44554-0.615t。

4.2预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该公式计算2011年以后咸宁市各年旅游人数,见图1。由图1可见,2010年是咸宁市旅游市场腾飞的拐点,5年将达到一个新的拐点,2015年咸宁市客源市场人数为2051.71万人,此后将缓慢平稳增长。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根据咸宁市政府提出的“一江两湖”发展战略,目前西凉湖已纳入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为将来逐步成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打下基础。由此看来,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西凉湖作为咸宁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共享咸宁市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客源市场,全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增长将会成为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未来的潜在客源。图1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5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咸宁市政府提出的“保护‘南山北水’的自然生态格局,建成拥江抱湖、城林相间、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城市”的区域定位,西凉湖作为湿地生态旅游在整个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凸显出来。根据西凉湖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周边自然景观结构和土地利用状况,本研究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方案。

5.1旅游项目设计

生态渔业观光旅游:生态渔业主要有水生生态模式(鱼—莲藕—水禽)、畜—沼—渔模式(猪—沼—鱼)、特种养殖(包括精养鱼池,品种有甲鱼、乌龟、虾、蟹、野鸭)等。西凉湖湖区周边是低丘岗地,把果林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与渔业相综合发展生态渔业具有天然优势。渔业观光旅游是观光农业的一种,把渔业生产和捕捞过程作为一种观赏物进行利用和开发。我国渔业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江中游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通过建设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并提供对外旅游观光服务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观光渔业辅以游览路线与憩息亭,可形成别具风格的观光旅游产品系列,通过规划和合理安排形成规模,必然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前来参观游览。休闲渔业—休闲乡居:休闲渔业是渔业的一种新形式,是对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同时,休闲渔业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通过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有助于渔业产业的扩展、渔民收入的提高、渔区经济的繁荣,对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垂钓爱好者大部分是经济较宽裕的人士,他们对垂钓的钟爱而不计成本,在享受垂钓过程中愿意花钱买快乐。休闲垂钓主要花费包括渔获物支付费、水路运输费、住宿费、生活消费、渔获物加工费等。即休闲垂钓需要多种服务,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休闲垂钓一旦形成规模,每一项服务都会带来大量工作岗位,渔民收入将大大提高。除了垂钓还有休闲居住、渔家生活体验。这部分群体不仅是观赏者,也是参与者,他们关注整个湖区包括水域和周边的林地、农田、果园和村舍。因此,他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驻留时间长、消费较高,但人数相对要少。如按5000人/a、人均消费5000元计算,可带来2500万元的效益。把渔业生产从过去单纯的产品生产(养殖与捕捞)与旅游、度假、游钓、观光、美食结合起来,对振兴渔区经济,引导渔民致富,美化渔村自然环境,减少天然水域中资源捕捞的压力,促进城乡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展销—水产品鲜: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原生态和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野生鱼类和虾蟹贝类已成为城市居民喜爱的食物。西凉湖水产品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其中鳜鱼和黄颡鱼已列入国家农业部优质水产品保护名录。选择交通便利的湖区乡镇作为水产品展销区和餐饮服务区,每年定期(10月份)举办水产品品鲜节推动水产品销售,坚持多年就可形成品牌效应。同时,通过对特色水产品进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即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将带来永久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研教学—科普教育:在湖区选择适当的自然景观地点,设计湖泊湿地科学考察路线,为候鸟常规统计、水生生态学和水禽环志科学研究提供便利。同时,建设两座观测保护站,为水生生物专业科技人员的学术会议和实地考察,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习与科研提供必备的场所。此外,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在湖区可观赏到几十种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候鸟的周期性迁徙为观鸟活动提供了固定的时空。可通过建设沿湖嘹望台(塔)、草洲观赏平台,辅以高倍望远镜吸引大批鸟类摄影爱好者来拍摄和欣赏鸟类飞行、取食、起舞、嬉戏等有趣的生活习性场景。

5.2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区划

根据西凉湖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特征,在原有自然保护区功能规划的基础上,本研究制定了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规划,规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湖岸生态旅游区4类功能区。其中,湖岸生态旅游区又制定了4类小区,主要包括生态渔业观光区、水产品品鲜商业区、湖岸休闲居住区、休闲垂钓区和科普教育区(图2)。图2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区划所有功能区的面积分别为:湖岸区2330hm2、核心区2000hm2、缓冲区1800hm2、实验区4059hm2。其中,核心区作为保护区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进行任何人类活动;缓冲区作为过渡区,生态环境较敏感,开发利用价值较小;生态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实验区和湖岸区。在实验区可利用来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以生态渔业养殖和观光旅游为主,通过修建码头和渔港,让游客坐船观赏西凉湖的美景和鸟类。此外,当地还可以开发众多水上游乐项目。在湖岸区主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建立水产品鲜区、休闲垂钓区、休闲居住区、科普教育区等生态旅游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在旅游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实施合理建设。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8

关键词:观光农业区域规划

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观光农业,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绿色产品和特色作物的生产,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河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

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

地理区位优越

河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首都北京,东与天津毗连,周边与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山西五省接壤;是东北地区入关的必经之路;京广、京九铁路、107国道、京津高速公路纵横省区,交通十分便利,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区位优势。

农业资源富饶

小麦、玉米仍是河北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但蔬菜、药材等特色种植成线连片,枣、桃、苹果、葡萄、梨、柿等各色果树围山绕路,成为花海果山,尤其坝上的坡状高原,让多彩的作物装扮得犹如一条条彩带飞舞。河北省林业资源丰富、分布面广,在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市尤成规模。动物养殖品种多、饲养量大、分布区域差异明显,其中养猪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养羊主要集中在承德、张家口市。另外,石家庄的无极、藁城,廊坊的三河、大厂,唐山滦南已成为部级养牛示范县(市)。张北坝上地区则以盛产“张北马”著名。渔业由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两部分构成,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特别是唐山、沧州。淡水渔业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唐山、保定最多。

区域特色突出

河北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构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众多河流使冀西山地地表形态千差万殊,南北纬度之差导致的巨大气候差异进一步强化了渐变但迥异的农业结构和区域文化,形成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如已被列入河北省凉城旅游度假区的涞源县、围绕省会石家庄的众多名胜区和度假区、临城县溶洞和涉县娲皇宫等。悠久的历史又给河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全省现有古遗址、古建筑群落300多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居全国之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此外还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

发展观光农业的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很不平衡。河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自发形成、传统自然阶段,既缺少有效的开发利用,更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亟需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笔者认为,河北观光农业的发展应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认真分析市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方便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个性独特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市场定位从功能上看,河北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的是以观赏、品尝、习作、休闲、度假、受教育为主的服务。因此,市场定位是:以省内各市及京津市场为主,以省外及国际市场为辅。第一目标市场是省内各市及北京、天津两市的游客;河北周边省市游客为第二目标市场;其它省市和国外游客为第三目标市场。近期开发的重点是一、二级目标市场,中远期应逐步向三级目标市场拓宽。从消费群体看,以机关干部群体、大中小学生群体、妇女儿童群体、老年人群体为主,围绕这些消费群体,加强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变潜在市场机会为现实市场机会。

发展前景河北省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同时还有反映河北省农村特色的农耕文化、民族风情、田园生活、乡村风貌、农果品厂、文化娱乐等人文景观。这为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观光农业客源市场主要面对那些不了解农业生产和不熟悉农村生活的城市居民,仅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4个城市人口就约为400多万人,其潜在客源市场较大。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加入WTO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来华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与日俱增,临近京、津两市的优越位置,使河北能够占有广阔的海内外、省内外现实和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可见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发展模式

总体来说,河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基于自然景观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地区区位环境优美,分布于自然风景点(区)周围,可借助于原有的旅游业基础向外延拓展,其目标市场可辐射多个大中城市的消费群。该模式可在风景点周围根据资源优势开发多种参与性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以配合“大旅游”延长旅客滞留时间,利用特有的环境和风光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如在保定易县凉城旅游度假区、石家庄市周边县抱犊寨、龙凤湖、苍岩山、五岳寨和嶂石岩等风景点附近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张家口崇礼在怀抱冬日雪场的白桦林、承载长城的空中花园及干枝梅簇拥的万亩松林等在现有基础上科学规划、深入开发。建设风景林、草场和发展干鲜果品生产等,扩大现有基础,实现规模经营,推动旅游开发。

基于农业产业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可在原有农、林、牧、副、渔产业发达基础上拓展旅游业,其目标市场可瞄向近邻一个城市的消费群。该模式有五种类型:农园采摘型,如顺平万亩桃园、涿鹿万亩葡萄种植园;科技农园型,如隆化张三营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区、保定昌利农业科技示范园;森林旅游型,如阜平县山场、灵寿县五岳寨原始森林公园和位于鹿泉市封龙山麓西山森林公园;观光渔业型,如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水域;观光牧业型,如张家口坝上地区牧业资源。

基于人文景观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地区区位多见名胜古迹,民俗民风浓厚,具有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其目标市场为异地的消费群,该模式可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发展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为特色的新兴旅游、休闲度假方式即“农家乐”。如白洋淀的张嘎村农舍旅游,狼牙山下农家游等。

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开发特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

随着城市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新、奇、异、特的旅游项目来吸引旅游者,才能使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在市场上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要。例如,针对城市三口之家可推出“欢乐家庭农家度假旅游”;针对城市青少年可推出“农村知识修学游”;针对曾经插过队、下过乡现已回城生活的当年知青,可推出“忆峥嵘岁月游”等。

品牌策略: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名牌

河北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不能走“人有我有”、“千人一面”的老路子,而应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展现和突出河北的地方特色,这是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关键。河北的农业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为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各地应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出一批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促销策略:建立强有力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

准确市场定位国内旅游要立足京津及周边市场,同时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内陆省份客源市场。要十分重视和组织好假日旅游,搞好“河北人游河北”活动,积极推动带薪休假、奖励旅游、修学旅游。国际旅游要坚持多元化市场发展格局,在巩固传统客源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客源市场及常驻京津外宾市场。

强化促销意识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及时发现、选准市场兴奋点,搞好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组织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旅游活动,努力提高河北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9

关键词:观光农业区域规划

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观光农业,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绿色产品和特色作物的生产,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河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

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

地理区位优越

河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首都北京,东与天津毗连,周边与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山西五省接壤;是东北地区入关的必经之路;京广、京九铁路、107国道、京津高速公路纵横省区,交通十分便利,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区位优势。

农业资源富饶

小麦、玉米仍是河北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但蔬菜、药材等特色种植成线连片,枣、桃、苹果、葡萄、梨、柿等各色果树围山绕路,成为花海果山,尤其坝上的坡状高原,让多彩的作物装扮得犹如一条条彩带飞舞。河北省林业资源丰富、分布面广,在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市尤成规模。动物养殖品种多、饲养量大、分布区域差异明显,其中养猪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养羊主要集中在承德、张家口市。另外,石家庄的无极、藁城,廊坊的三河、大厂,唐山滦南已成为部级养牛示范县(市)。张北坝上地区则以盛产“张北马”著名。渔业由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两部分构成,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特别是唐山、沧州。淡水渔业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唐山、保定最多。

区域特色突出

河北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构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众多河流使冀西山地地表形态千差万殊,南北纬度之差导致的巨大气候差异进一步强化了渐变但迥异的农业结构和区域文化,形成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如已被列入河北省凉城旅游度假区的涞源县、围绕省会石家庄的众多名胜区和度假区、临城县溶洞和涉县娲皇宫等。悠久的历史又给河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全省现有古遗址、古建筑群落300多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居全国之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此外还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

发展观光农业的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很不平衡。河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自发形成、传统自然阶段,既缺少有效的开发利用,更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亟需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笔者认为,河北观光农业的发展应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认真分析市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方便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个性独特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市场定位从功能上看,河北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的是以观赏、品尝、习作、休闲、度假、受教育为主的服务。因此,市场定位是:以省内各市及京津市场为主,以省外及国际市场为辅。第一目标市场是省内各市及北京、天津两市的游客;河北周边省市游客为第二目标市场;其它省市和国外游客为第三目标市场。近期开发的重点是一、二级目标市场,中远期应逐步向三级目标市场拓宽。从消费群体看,以机关干部群体、大中小学生群体、妇女儿童群体、老年人群体为主,围绕这些消费群体,加强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变潜在市场机会为现实市场机会。

发展前景河北省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同时还有反映河北省农村特色的农耕文化、民族风情、田园生活、乡村风貌、农果品厂、文化娱乐等人文景观。这为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观光农业客源市场主要面对那些不了解农业生产和不熟悉农村生活的城市居民,仅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4个城市人口就约为400多万人,其潜在客源市场较大。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加入WTO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来华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与日俱增,临近京、津两市的优越位置,使河北能够占有广阔的海内外、省内外现实和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可见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发展模式

总体来说,河北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基于自然景观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地区区位环境优美,分布于自然风景点(区)周围,可借助于原有的旅游业基础向外延拓展,其目标市场可辐射多个大中城市的消费群。该模式可在风景点周围根据资源优势开发多种参与性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以配合“大旅游”延长旅客滞留时间,利用特有的环境和风光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如在保定易县凉城旅游度假区、石家庄市周边县抱犊寨、龙凤湖、苍岩山、五岳寨和嶂石岩等风景点附近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张家口崇礼在怀抱冬日雪场的白桦林、承载长城的空中花园及干枝梅簇拥的万亩松林等在现有基础上科学规划、深入开发。建设风景林、草场和发展干鲜果品生产等,扩大现有基础,实现规模经营,推动旅游开发。

基于农业产业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可在原有农、林、牧、副、渔产业发达基础上拓展旅游业,其目标市场可瞄向近邻一个城市的消费群。该模式有五种类型:农园采摘型,如顺平万亩桃园、涿鹿万亩葡萄种植园;科技农园型,如隆化张三营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区、保定昌利农业科技示范园;森林旅游型,如阜平县山场、灵寿县五岳寨原始森林公园和位于鹿泉市封龙山麓西山森林公园;观光渔业型,如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水域;观光牧业型,如张家口坝上地区牧业资源。

基于人文景观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地区区位多见名胜古迹,民俗民风浓厚,具有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其目标市场为异地的消费群,该模式可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发展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为特色的新兴旅游、休闲度假方式即“农家乐”。如白洋淀的张嘎村农舍旅游,狼牙山下农家游等。

河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开发特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

随着城市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新、奇、异、特的旅游项目来吸引旅游者,才能使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在市场上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要。例如,针对城市三口之家可推出“欢乐家庭农家度假旅游”;针对城市青少年可推出“农村知识修学游”;针对曾经插过队、下过乡现已回城生活的当年知青,可推出“忆峥嵘岁月游”等。

品牌策略: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名牌

河北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不能走“人有我有”、“千人一面”的老路子,而应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展现和突出河北的地方特色,这是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关键。河北的农业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为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各地应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出一批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促销策略:建立强有力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

准确市场定位国内旅游要立足京津及周边市场,同时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内陆省份客源市场。要十分重视和组织好假日旅游,搞好“河北人游河北”活动,积极推动带薪休假、奖励旅游、修学旅游。国际旅游要坚持多元化市场发展格局,在巩固传统客源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客源市场及常驻京津外宾市场。

强化促销意识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及时发现、选准市场兴奋点,搞好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组织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旅游活动,努力提高河北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优化市场促销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内外促销,“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部门协作促销与区域联合促销相结合,综合性促销与专题性促销相结合。国内市场促销要鼓励开展片区间的联合促销。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旅游宣传的财力支持,保证旅游整体宣传和重点活动的开展。国际市场要搞好省域合作,特别要搞好与京津两市的区域联合促销,互补互促,共同发展。

完善和创新促销手段针对不同市场设计制作各类宣传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甚至可邀请海内外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海外媒体来河北实地考察或采访。要利用包机、专列、游船等运作方式,更多地招徕游客。组织好国际、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的展示工作,切实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青岛出版社,2003

观光休闲渔业范文篇10

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200万元,同比增长10%。

积极协助杜氏旅游争创国家5A级景区。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下大力抓好重点旅游企业的扶持和发展。积极争取星级农家乐补助,坚定不移地实施扶优扶强战略,解决农家乐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使农家乐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提升我镇农家乐以及景区档次,积极配合各农家乐以及杜氏旅游创建5A级旅游景区前期筹备工作,截止目前我镇已拥有4A级旅游景区1家,A级景区1家,5星级农家乐1家,4星级农家乐3家,3星级农家乐3家,2星级农家乐5家。计划明年完成3星级农家乐3家,2星级农家乐5家的申报与验收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参加各类商贸洽谈活动和各种新闻媒介,加强对镇域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的宣传。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成我镇对接旅游项目2个,分别是世纪中盛置业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项目、沃特农耕创意文化体验城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吸引项目、资金和人才,打造渔业餐饮、休闲垂钓、葡萄观光、蔬菜采摘、酒庄休闲等项目为一体的“镇一日游线路”,吸引周边城市和疆内外游客到,拉动旅游消费,带动镇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启动镇区渔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集特色鱼类养殖、休闲垂钓、旅游休闲、观光度假、渔业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休闲旅游示范园,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