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3:02:23

构造

构造范文篇1

关键词:细部构造毛坯房二次装修外窗设计

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由前几年的高速发展进而到今年相对平缓的盘整期,这不但使国内许多与住宅建设相关的企业都积累了很多开发经验,同时也可以有一个相对冷静的时间来反思一下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或者说在已建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为今后的住宅建设提供更好的经验和教训。

细部构造设计是整体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于住宅来说,细部设计更常常可能直接涉及到住户的使用便利与否。这不但要求建筑师有一定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还要勤于观察思考和整理总结。因此在笔者看来,细部设计是否合理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住宅单体设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空调的设计安装、毛坯房与住户二次装修的衔接、外窗设计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等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空调的设计安装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经在中国城镇全面普及,特别是在一些非采暖地区,空调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楼盘在业主人住后却发现设计预留的空调室外机位尺寸偏小或位置不当,导致住户无法安装空调外机,以至不得以只能通过空调支架固定在外墙上,不但影响小区整体环境的美观,同时也会因支架锈蚀问题留下若干年后的隐患,因此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设计非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时,必须考虑合理的空调安装位置,达到既能保证其正常有效的使用,又吻合建筑布局,同时满足建筑立面的美观要求。

一般来讲,家用空调常用壁挂机和柜机(对于部分全装修高档住宅使用的小型户式中央空调,考虑目前应用范围较小,在此不做分类),从户型使用情况看,挂机一般用于室内使用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的房间,如卧室、小面积客厅等,功率一般在2匹以内,则其室外机净尺寸一般最大为850mm(长)×350mm(宽)×600mm(高),考虑空调外机安装时上部和四周各留出100mm的净距(冷媒管接人方向需150mm,当空调板中有屋面雨水立管或阳台雨水立管穿过时,搁板长度应加大150mm,或加大空调板深度l50mm。图1),则可以推算出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净尺寸应为1100mm(长)×550mm(宽)×700-800mm(高);柜机一般用于面积为20-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如大客厅(连餐厅)等,功率一般在3匹以内,则室外机净尺寸一般为950mm(长)×350mm(宽)×850mm(高),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净尺寸应为1200mm(长)×600mm(宽)x1100mm(高)。当然如果单纯从房间具体使用面积反推空调功率,可能有些小房间的室外机搁置尺寸可适当缩小,但考虑部分住户人住时可能用的是以前购买的空调,因此笔者建议在条件许可时尽量留出适当的余量,以免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另外现在市场上的空调外机有变的趋势,设计单位也可随时通过调查研究来调整机位尺寸的设计(图1)。除以上关于空调外机安装位置的尺寸要求外,还应在设计中注意以下几个相关问题:

1)非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中,每个居住空间都应考虑空调器的安装位置;南北厅(客厅、餐厅)连通的住宅户型,当南北进深较大时,宜考虑分别设置空调。

2)室内机应符合住户的常规布局,并尽量靠近室外机;空调外机搁板应尽量靠近可开启门窗或阳台,以方便安装操作;空调冷媒管预留洞口应尽量贴近直角墙面的阴角处,避免管线弯折(如有弯折处,半径不应小于150mm)或空离墙面及外露太多,空调管线裸露室外的部位应尽量考虑遮蔽措施。

3)空调百页(或穿孔板)的有效通风率应≥75%,并宜考虑开启合页、固定插销及注意开启方向要方便安装操作;空调百页尺寸宜比洞口尺寸上下各留100mm的缝隙便于开启及安装时踏握着力;如果通过住户外窗安装空调,应该注意可开启扇的尺寸、方向及安装、维修的可操作性。

4)当空调外机为侧向置入时,安装洞口的宽、高尺寸(mm)应≥500×1100(大型)500×700(小型)。当空调外机为正向置入时,安装洞口尺寸应≥900×1100(大型)或800×700(小型)。

5)空调外机设置于外阳台端部时,应尽量与阳台范围设置明确的栏杆分隔,不但有利美观,而且按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此时外机搁置处可不计人建筑面积,以免使业主对计入建筑面积的范围产生歧义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并且此时宜将阳台地漏就近设置(或考虑单独的空调冷凝水排放立管),防止空调冷凝水漫流至阳台地面。

6)由于空调板会有少量雨水进入且空调外机本身产生冷凝水,故宜在空调板上设置小型地漏或预埋管,接入空调冷凝水立管中以避免积水。并合理布置冷凝水立管的位置,每个空调外机至少考虑一个三通接口,以方便冷凝水排放(图2)。

7)空调外机的排风面距前方不透风构件的距离应≥600mm,排风面下部距前方百页洞口下部实体的垂直高度不得低于200mm,否则会影响通风效果。空调搁板上宜预先设置安全保护设施(预埋保护吊钩,或预留可固定保护设备的洞口),以增加空调安装人员的安全保障(图3)。

上述一些问题主要是针对空调的设计安装方面,因为就目前来看,国家并没有关于此类设计的相关规范,而在实际使用中,住户反映的此类问题又比较突出,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希望可以给相关设计人员一些参考。

2毛坯房与住户二次装修的衔接问题

目前在国内的住宅很多还是毛坯房交房制度,这就存在毛坯房的竣工验收界面与住户二次装修的衔接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主要矛盾集中在房间地坪、洞口标高尺寸等方面。

1)一般设计单位为考虑住户二次装修,会预留30-50mm厚的装修面层厚度(过厚是不太经济的),而且一般可满足使用要求,但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地坪浇筑时不可能完全平整,为满足竣工验收要求,一般还要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再次找平,往往还需要20-30mm的厚度,这样实际留给住户的面层装修厚度可能偏小,如果此时外门(或阳台落地窗)洞口仍按正常标高设计,常常会造成住户二次装修时地坪饰面与外门窗下槛发生咬口现象,既不美观,之间留的缝隙也不便于清扫,特别是在单元人户防盗门槛处,如地坪预留厚度不够,还会带来影响户门开启的问题。而对于阳台部位,还要考虑阳台面层构造厚度及地漏找坡所需厚度,如发生咬口可能还会导致门窗下口渗水,因此笔者建议宜将外门(如人户、阳台门等)下槛设计标高适当提高,可以比室内设计地坪完成面再提高30-50mm,就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图4)。这个问题尽管看似简单,但通过笔者调查,存在这个问题的楼盘不在少数,很多已经发生渗水现象,希望引起同业重视,以免后患。

2)注意厨房和卫生间窗洞口上沿的设计标高,尽量防止用户吊顶后顶棚低于窗顶,因为一般商品住宅的层高多在2.8m左右,扣除楼板厚度(含面层)及考虑厨房及卫生间设置排油烟机管道、采暖设备排汽道等所需构造高度(注意墙体留洞应在窗顶以上),因此住宅的厨房、卫生间吊顶高度可按2300一2350mm考虑,一般可满足使用要求。

3)关于门垛。现在很多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为方便设计及施工,套内房门多不留门垛,这在套内问题不大,因为只要门洞口尺寸留够,住户可通过二次装修时解决。但如果在公共部位就不太合适,特别是在走廊中间的位置,考虑到一般走廊(室外过道)要做明踢脚,再加上施工误差及开启后门把手所占尺寸,门扇开启还达不到90度,往往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因此笔者建议此时应设计60-100mm的门垛以免此类问题的发生。3关于外窗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

1)近年来住宅外窗的固定扇有越做越大的设计趋势,实际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窗扇固定玻璃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不但不易清冼,而且通风效果也不是很好,另外设计外窗时笔者建议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选用带纱型,否则住户人住后基本上还是要安装。这样做不但可省去业主后续安装的麻烦,同时也可避免因住户自行安装而导致纱窗型式、大小、颜色难于统一的问题。

2)窗框外表面距窗台板结构外侧不宜小于50mm,否则安装窗框时很容易损坏结构保护层,而且也容易导致窗下槛雨水渗漏,另外针对现在比较多见的凸窗设计,笔者建议凸窗顶板比窗台板多出挑50mm,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外窗防水性能,也不影响立面美观。

3)门窗洞口边小于200mm的砖墙宜设计为混凝土墙;窗台宜设混凝土窗台;屋面、露台、卫生间、厨房等处的墙体根部应设计高度不低于250mm的混凝土导墙,并宜与结构梁整浇上翻;电梯门槛宜比地面高出5-8mm左右,并做倒坡坡向电梯厅。这些措施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设计的防水性能。

4)窗墙比——在节能设计中,窗墙比的大小对于节能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的一些设计中,许多楼盘一味通过加大外窗来获得立面效果及视野和采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房间及朝向部需要大窗,通过平衡计算的过程可以看出,在北向及东西朝向适当减小窗墙比对节能设计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针对现在没计中常见的凸窗,应注意其顶板、底板及侧壁的保温设计。尽管有时通过综合节能计算可满足整体节能要求,但同时也应注意要满足最小传热系数的构造要求,这不但可以减少能量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冷桥及结露而导致室内热工条件的劣化或内墙粉刷的起鼓、脱壳等问题的出现。

6)注意门窗的气密性要求。门窗是建筑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从能源的流失比例看,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有70%是从门窗流失的,而其中主要的能耗又是外窗和外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特别是空气渗透,是可以通过框料设计和五金选用而尽量避免的,而且从国家现行节能标准和设计单位的具体设计文件看,与屋面、墙体等维护构件一样,对外门窗的节能特别是气密性等级也有明确要求,但通过笔者的实际调查发现,许多楼盘在屋面、墙体等部分的节能构造基本可以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但外门窗部分则多数没有到位,部分原因是门窗制作厂商本身的产品质量问题,部分是施工单位的施工安装质量问题,而竣工验收时质检单位也多对此无法严格测试,而这正是影响目前节能设计能否达到设计初衷的关键因素,笔者也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构造范文篇2

1芦店勘查区地质构造

芦店一颖阳向斜位于嵩山背斜、箕山背斜之间,芦店区的中、东部,向斜轴呈近东西向,轴部向西南端倾伏,东北端翘起。向斜的北翼地层由于受断层的破坏,地层倾角较陡,地层残缺不全,南翼地层被中岳庙断层切割,产状变化较大,倾角较缓,为南缓北陡的不对称向斜构造。

2滑动构造的地质特征

芦店滑动构造(芦F)在本区普遍发育,位于颖阳一芦店向斜东段,其西宽东窄,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展布。滑动构造有的区段主滑面沿二煤层附近分布,有时与高角度正断层复合,其滑动构造面为一低缓角度构造面,并沿二.煤层附近的松软层位分布。滑动构造破碎带厚3.01—84.93m,滑失的地层浅部较多,深部较少,同时滑动构造面上下两盘地层在构造形态上极不协调,各具不同形态。滑动构造下盘与下伏地层构造形态为一北东走向的向斜,并伴生有次一级的近东西向的小构造及北东一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这些断层只切交于主滑面,隐伏于滑动构造系统之下,同时伴生有次级的高角度断裂和次级滑面。局部区域二煤遭受滑动构造滑失而出现薄煤带、无煤带。受滑动构造影响,勘查区出现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平顶山组、土门组及三叠系圈门组、甚至第三系地层压煤现象。图1所示为芦店勘查区滑动构造形态。

3滑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勘查区东部滑动构造特别发育,煤层大面积:

3.1对煤层分布的影响被滑失,出现薄煤带或者无煤区,全区厚、薄煤带多沿东西向带分布,南北方向厚薄相问出现。这是因为位于纬向构造发育的嵩箕地区,经历了石炭系中期煤系沉积后,在燕山期发生过强烈的造山运动,地层受到南北向的水平挤压,而后又受到北西向构造的改变,在煤田的东部发生北西向的扭动,加上煤层本身较软,在滑动构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塑性的流变,煤层出现局部加厚、变薄或者滑失。

3.2对煤厚的影响芦店滑动构造的主滑面多位于山西组二.煤层之上,距煤层很近,有时沿煤层顶界面滑动,控制了煤层厚度及赋存状态,使煤层厚度在一些地方变薄,甚至造成局部地区煤层被滑失。如东部的8201孔二煤层滑失,8202孔厚仅0.35m,8003孔0.50m(见图1)。滑动构造使煤层变薄的同时,也使一些地方煤层大大加厚,如8401孔二煤层厚度达到22.39m。除主滑面外,在滑动构造南部和北部还发育一些次级滑面,其分布面积较小,浅部倾角大,向深部倾角变小,交于主滑面之上的铲式断层,沿此滑动面,二。煤局部被铲失,形成薄煤或者是无煤带。二煤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受到南北方向水平挤压,出现煤层局部加厚或者变薄的现象。

构造范文篇3

1.1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并把他作为主体,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让他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争辩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争辩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两方当事人表示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从而实现对法官审判行为的合理制约。法官则有权采取相应的手段制约当事人滥用其诉讼权利的行为。诉讼中的合意是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与法院的诉讼行为相结合的产物,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当事人拥有在一定范围内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奖励权。当事人有权自由处置的范围即是法官的审判权不得进人的空间。联合讼行为”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也同样具有协同的一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加强了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协同。诉讼的实体方面法官并非处于完全消极中立的地位,可以通过行使说明权与当事人在事实的主张与证据的主张与提供上形成互动进行协作。证据收集上由当事人主导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前提与基础上,法官也可以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与当事人协同。当事人也同样要为诉讼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努力,与法院合作。如当事人负有真实义务,不得作虚假自认,迟延实施诉讼行为会产生失权的效力等;维护诉讼秩序和对诉讼进程加以调控上法官与当事人也要协同。法官在诉讼中的指挥和管理作用很明显地得到表示,而当事人有权决定诉讼的开始,诉讼的结束也可以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还应遵守法庭秩序,服从法官的指挥和管理。当然当事人与法官的协同并非是没有偏重的协同。实体方面是当事人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顺序方面则是法官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

2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2.1协同主义诉讼构造有利于对程序公正

尊重当事人的奖励权,该诉讼构造下法官处于中立裁判者的地位。与双方当事人坚持同等的司法距离。对案件持超然和客观的态度。当事人的顺序主体地位得到供认与保障。当事人双方不但在形式上处于平等的诉讼地位,而且在其因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实际不平等时,法官会在适当的时候行使说明权,通过向当事人发问来提醒、启发当事人将诉讼主张、诉讼资料予以廓清、补充或修正,来维护具体诉讼中的弱者,使双方享有同等的争辩机会,实现当事人之间实质上的平等。顺序参与原则在该模式下也有充分体现。当事人在案件的实体问题上,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主张,能够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充沛的对话、对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据加以质证、反驳和抗辩;诉讼顺序上也享有一定的权利。

2.2协同主义诉讼构造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

该诉讼构造下,案件事实的发现是在当事人主导的前提下由当事人与法官协同进行的。法官阐明权的行使保证了当事人之间的实质平等,当事人所负的真实义务减少了案件的扑朔迷离。对抗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充分的辩论来发现和确认证据,同时法官又不是消极地听取证据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作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互动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传递易于理解与沟通。

3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的确立需要一些配套措施

3.1完善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生长的制度环境

对此可以通过对国外的相关民事诉讼制度加以借鉴与移植来完善。如我国对证据开示制度加以借鉴建立证据交换制度后,该制度的实施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与证据开示相关的配套制度如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制度同时加以借鉴与移植。为了使证据交换制度在我国有完善的生长环境,应当将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的相关民事诉讼立法中明确规定下来,而不是将证据交换制度加以扭曲以适应我国“本土化”的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我国民事诉讼的典型职权主义特征已经得到改变,法院的职权被削弱,当事人的积极作用已经得以发挥(如在证据收集方面),这些都为我们移植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制度创造了条件。因而这种移植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2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

要使法官的素质能够胜任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对当事人与法官作用分担的布置,针对我国法官职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促进诉讼的顺利进行,毫无疑问应当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法官职业化和精英化确实是国法官队伍改革的主流思路。经济相对发达的乡村和沿海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应当不是问题,实际上许多地方已经在一定水平上实现了这一目标或正在积极推动这一进程。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甚发达的内地和西部地区,法官和律师的整体素质都很低,职业化和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和其他条件,举步维艰。其实即便是法制极其发达的国家中,司法制度中的职业化因素和非职业化因素并存,职业化和精英化的法官体制内或体制外都存在非职业性的一般民众的参与。所以在国法官职业化也并非是绝对的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区法官职业化并不排除非职业法官的设置与存在当然这绝非意味着这部分法官的素质不需要提高。

3.3培养人们的现代诉讼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

(1)诉讼权利观念和意识。当事人不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客体,不仅仅是被询问与调查的对象,而是诉讼的主体,享有一系列的诉讼实体及程序权利。如起诉权、应诉权、证明权、质证权、回避请求权、上诉权、申请再审的权利等。只有这种诉讼法律观念和意识确立了,才能使当事人自觉主动地在诉讼中发挥其积极性。

构造范文篇4

关键词:构造;裂缝;机理;研究

1引言

建筑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承受两类作用,静荷载、动荷载和其它荷载,称为直接作用;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则称为间接作用(即非荷载作用)。调查资料表明,由荷载引起的裂缝仅占20%左右,尚有约80%的裂缝是由非荷载作用引起的。构造配筋对裂缝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往往由以下两点来定性解释:一方面,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这一点目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1,2],另一方面,配筋可以有效的减小开裂处混凝土的应变集中从而有效控制裂缝宽度[3],因为裂缝的宽度与结构开裂过程中所释放的拉应变成正比,一旦开裂,必然在开裂区附近形成应变集中,应变集中程度越高,在相同条件下,裂缝宽度越大[4]。

为了能为裂缝控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构造钢筋对非荷载裂缝的控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定性的阐述上,必须从定量的理论上加以研究,这就涉及到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裂缝宽度随配筋率的变化规律等内容。

2构造配筋控制裂缝的产生

配筋能否控制或者延迟裂缝的产生曾经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配筋对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没有影响,反而加大了混凝土的自约束应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在配筋率较低的情况下,配筋引起的自约束应力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问题的关键是,配筋能否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另一方面是配筋是否会引起一个过大的自约束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过早出现。

文献[1][2][4][5]中认为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文献[1]给出了合理配置构造配筋混凝土极限拉伸的经验公式

(1)

式中,为配筋后的混凝土极限拉伸;

为混凝土抗裂设计强度;p为截面配筋率;d为钢筋直径(cm)。

上述公式为经验公式,各参数无量纲代入。上式可以用来估算配筋对混凝土极限拉应变的贡献。分析公式可见合理配筋就是要“细、密”。故配筋可起到有效控制裂缝产生的作用。

3构造配筋控制裂缝的开展

在楼板开裂之后,配筋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对裂缝发展的控制作用,即不同的配筋率对已有裂缝宽度的控制作用和对次级裂缝的限制作用[6]。

3.1钢筋和混凝土的滑移规律

假定两端的固支约束构件受到温降值为的非荷载温降作用,则钢筋和混凝土的单元应力分布如图1。

图2给出了混凝土应力在长度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①混凝土在裂缝附近存在一个应力过渡区,在该过渡区之外,混凝土的应力分布是非常均匀的,这与许多学者的基本假设是吻合的。②应力均匀区中,混凝土的应力大小与钢筋和混凝土图3混凝土应力在长度方向上分布规律与滑移刚度有关,滑移刚度越大,混凝土应力越大。因此,对要求严格控制初始裂缝的,可以考虑采用滑移刚度较小的光圆钢筋,而对初始裂缝不是特别敏感,但对裂缝宽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就应尽量选择滑移刚度较大的螺纹筋。

图3给出了应力均匀区的混凝土应力随着配筋率增加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①随着配筋率增加,混凝土内的应力明显增加。这就使得混凝土可能在已有裂缝的邻近区域很快地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从而引起次级裂缝。这样,随着配筋率的增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间距变小了,裂缝变密。②类似于图3,的增加提高了应力均匀区的混凝土应力。

图4给出了应力均匀区的混凝土应力和所配置的钢筋直径之间的关系(配筋率为1.0%)。从力学方面看,改变钢筋的直径对控制裂缝作用不明显。试验和实际所证明的配置细密的钢筋有利于控制裂缝,主要还是应该从细密的配筋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的角度上考虑。

3.3裂缝宽度随配筋率的变化规律

由于钢筋的中截面并没有位移,所以裂缝宽度其实就是混凝土在整个长度方向的滑移总和,即

图5给出了混凝士的裂缝宽度随配筋率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①裂缝的扩展宽度和裂缝的配筋率近乎成线性关系,说明增加配筋对控制裂缝的扩展,效果是明显的。②在相同的配筋率条件下,增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刚度可以减小裂缝宽度。

4结论

要求严格控制初始裂缝的,可以考虑采用滑移刚度较小的光圆钢筋,而对初始裂缝不是特别敏感,但对裂缝宽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就应尽量选择滑移刚度较大的螺纹筋。

从力学方面看,改变钢筋的直径对控制裂缝作用不明显。试验和实际所证明的配置细密的钢筋有利于控制裂缝,主要还是应该从细密的配筋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的角度上考虑。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7~208.

[2]赵国藩,李树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7~71.

[3]林宗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允许值的直接控制[J].工业建筑,1988,6(11):41~47,53.

[4]G.CreazzaandS.Russo.ANewModelforpredictingCrackWithDifferentPercentagesofReinforcementandConcreteStrengthClasses.MaterialsandStructures,Vol.32,August-September1999,520~524.

[5]G.F.Kheder.ANewLookatControlofVolumeChangeCrackingofBaseRestrainedConcretrWalls.ACIStructuralJournal,V.94,nO.3,May-June,1997681~724.

构造范文篇5

演讲稿的形式范畴是结构作为演讲稿的整体。但结构的构成,也有它的形式和内容。从整体看,结构是演讲材料的组织构造,是演讲者依据主旨、意图对材料进行组合、编排而成的一篇演讲稿的框架。分开看,它也有它的形式能看出一篇演讲稿由哪几部分组成;也有它的内容能看出哪个部分讲什么。结构的核心是回答和解决这次演讲“怎样讲”的问题。

二、结构的实质和作用

结构的实质是将来自各方面的分散的演讲稿构成因素(主旨、题材、材料等)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的整体,使构成因素的原有意义集中、突出出来并升华出一种新的意义和信息传播给听众。如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其中有外国剧中的人物,有中国的实际,有它要阐述的问题、主旨和意图。当我们读它时,就觉得它是一个整体,原有分散的材料有机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意义,产生了新的功能。这也就是结构的作用所在。

三、结构的一般模式

演讲稿结构的一般模式就是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所认定的“三一律”。它由意义各不相同的三个部分即开头、正文、结尾所组成。

“三一律”概括了任何演讲稿结构的形式特点。从形式上看,这三个部分各自独立,各有各的意义和作用;从内容上看,则是统一的,是同一个主题、题材和材料在不同部位的表现,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目的。这里,开头处于演讲稿的重要位置,应该力求迅速引起听众的注意,力避拖沓、冗长和客套;结尾则在于使整个演讲给听众留下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力求做到揭示题旨、加深认识、促人深思、耐人寻味,文字不可过长。

四、结构的特殊模式

一般说来,任何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的结构方法及意义、作用都是一致的。但正文则不尽相同,至少有两种特殊模式。这里介绍的就是正文的两种特殊模式:议论式结构模式和叙述式结构模式。

1。议论式结构模式。即以普通论文方式安排的结构。由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和得出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只提一个问题,得出一个结论,而议论方式则多种多样。其结构顺序一般是问题在前,分析论证在中,做出结论在后。如图:

问题分析论证结论

这其实是大“三一律”中的小“三一律”。这个小模式前加开头,后加结尾,就是演讲稿结构的特殊模式:

演讲稿结构特殊模式

开头问题分析论证结论结尾

由于这种结构特殊模式处于整个演讲稿的正文(主体)部位,就影响和决定整个演讲稿的结构。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开头和结尾两部分很简单,各用一句话:“我今天要讲的是‘娜位走后怎样?’”和“我这演讲也就此完结了。”正文用的是结构特殊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论证,最后结论。从实质上看,这个特殊模式也就是整个演讲稿的结构安排形式。

2。叙述式结构模式。即以听众的心理线索安排的结构。主要以趣味、情感打动听众,像小说、故事的开头。不明显分出问题、论证和结论的各部位,主旨于夹叙夹议中显露;所叙述的几件事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从引人入胜的目的出发进行安排。如图:

夹叙夹议(往复)

模式中的每一番夹叙夹议都可以构成一个段落,一篇演讲稿可能由几个段落组成,并按时空顺序排列,不分先后部位。把它放在演讲结构的一般模式中则为:

演讲稿结构特殊模式

开头夹叙夹议(往复)结尾

结构特殊模式是这类演讲稿的主体,是展现演讲稿主旨的主要部分。它的材料取舍、安排与记叙性文章的方法相似。它可以通过“议”衔接,可以有较大的跳跃性,议论和抒情的成分可以多一些。

长篇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仍不能太长,正文的结构常常是结构特殊模式和的结合:

开头正文结尾

观点夹叙夹议中提出例证并进行分析结论

构造范文篇6

一、医院药学的管理机构应隶属于院长直接领导。机构名称应以“药学部”为宜.下设与全院各医疗科室相平行的药学科室

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发展,医院药学不但对传统的药品供应和调剂、赋予新的内容和任务,而且在医院学领域内已发展为:全面质量管理、临床药学、合理用药、药学科研、医院药学教育、药学信息与情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综合性的职能。尤其是药学部应该是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要负责全院药品的所有事务,为全院的医、教研服务,同时又是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对全院各科室、各部门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行为有着进行检查、监督,并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反映的权威性职能。要完成上述任务,以适应医院药学的发展,不断提高配合l临床和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如果仍按“药房”的原职能与结构,单纯地完成供应任务,显然不能适应当前J临床药学的需要,这是医院药学目前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如过去的药库在药品采购、供应方面,基本上是市场有什么买什么,药房有什么,医生用什么,这种被动的供应管理方式已完全不能与当前医药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相适应。采购供应必须从被动走向主动,必须在具有较高的药学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国内市场信息(包括货源、价格、质量等),拓宽国内外的药学业务,熟悉新药发展,及时反馈I临床效果。这些任务没有一个合理的职能机构,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市场经济政策的人才而以一个(组)的结构形式来完成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临床药学的兴起,使“药房”的传统职能与概念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药学室的工作使医院药学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药物血浓度监测,设计个体给药方案,进行合理用药的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药效学、药动学的研究和新药l临床评价等,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这也不是以一个(组)的结构形式所能适应的。其它如质检室、调剂室等都具有相同的问题。因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医院药学仍按过去“药房”的传统结构和职能已显然不能适应l临床医学和现代药学的发展,以(组)的结构形式必将严重地阻碍医院药学的发展而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

二、临床药理实验室应隶属药学部

临床药理实验室隶属于药学部,这是临床药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促进医院药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药学(含临床药理)在医院药学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目前似乎有一种偏向,把它隶属关系逐渐脱离医院药学的范畴,脱离现在的“药剂科”而独立门户,这种趋势必将偏离临床药学发展的方向,而影响医院药学的发展。从概念上讲,I临床药是属于药学范畴,临床药理是属于药理学范畴,它们是药学人员与临床医生的结合,促进了医院药学的发展,因此如果临床药理的机构或职能脱离药学部,这不符合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

三、药学部应以医、教、研的总体观点和职能取代供、管、销的体制

长期以来,人们对医院药房,总是单纯的停留在药品供应、管理工作的旧观点上,看不到,甚至否认医院药学在医院医、教、研中为提高医疗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看不到药学科学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因此“药房”或“药学部”的职能要以医、教、研来代替供、管、销。我们这里所说的医、教、研不仅仍然包括供应、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正由于医、教、研的发展,反而能使供应、管理进一步提高质量,更加科学化。在目前信息时代,我们如果不学习不研究国内外药品市场信息,不研究商品经济的特点,不研究临床药学的规律等,我们就不可能高质量、高效益地做好药品供应。

构造范文篇7

侦查构造在国内还算是一个较为新鲜的用语,以往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大多称之为侦查模式、侦查结构。并且大多是在涉及侦查程序时顺便提及,却鲜有对其直接定义的。然而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对其定义的认识开始。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侦查程序置于整个刑事程序中,通过对刑事诉讼构造理论和侦查程序特性的深入分析,准确界定侦查构造的含义。

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法学界学者通过借鉴日本刑事诉讼构造理论和美国刑事诉讼模式理论而提出的以刑事诉讼中不同诉讼职能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李心鉴博士认为,所谓刑事诉讼构造是指由一定的诉讼目的所决定的,并由主要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中的诉讼基本方式所体现的控诉、辩护和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1](P7)这一论述揭示了刑事诉讼构造的主体、内容、制约因素和表现方式。宋英辉教授认为,所谓刑事诉讼构造,是指刑事诉讼各构成要素即控诉、辩护、裁判诸项基本职能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格局,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手段。[2](P152)另外,他还提出了“刑事诉讼构造对于提出和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制约作用”的观点。显然,宋英辉教授在基本肯定李心鉴博士刑事诉讼构造论的同时,注意到了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目的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刑事诉讼目的决定刑事诉讼构造,刑事诉讼构造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刑事诉讼目的。随着刑事诉讼构造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有学者提出对于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不应孤立地进行,而应与诸如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诉讼主体、刑事诉讼职能等理论范畴的研究结合起来。[3](P127)按照这一思路,将侦查程序置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对侦查程序中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系统考察和研究,“侦查构造”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现代各国基本上都抛弃了那种将刑事侦查视为国家对公民个人进行单方面追诉的观念,大体上都能够按照“诉讼”的形态构建侦查程序,将国家追究公民刑事责任的活动纳入诉讼的运行轨道。[4]结合侦查程序的这一“诉讼”特性,笔者认为,所谓侦查构造应是基于不同的诉讼构造而形成的,由一定侦查目的所决定的,行使不同诉讼职能的主体在刑事侦查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

首先,侦查构造是基于不同的诉讼构造而形成的,由一定侦查目的所决定的。

前文已详细阐述了刑事诉讼构造在形成侦查构造中的基础作用,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着重探讨侦查目的对侦查构造的决定作用。

侦查目的就是以观念形式存在和表达的国家进行侦查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统治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基于对侦查活动及其固有属性的认识预先设计的关于侦查结果的构想。相对于侦查构造而言,侦查目的是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侦查构造的建构总是基于实现一定侦查目的的需要,从这一方面来看,侦查目的是侦查构造的基点,它直接决定着侦查构造的类型、内容和规模。[5]同时,侦查构造是实现侦查目的的手段和方式,是为侦查目的服务的。另一方面,侦查目的的提出和实现要考虑一国设计和建立侦查构造的现实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侦查构造对侦查目的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侦查目的是刑事诉讼目的在侦查阶段的具体体现,因此从总体上说,侦查目的也是为了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侦查目的在惩罚和保障上的倾向,决定着侦查构造的类型。由于追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为了控制犯罪,往往伴随着强制力的行使,这就使得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侦查阶段是刑事程序中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利益最容易发生冲突的阶段”。[6](P112)这就要求各国根据各自的历史传统、法律观念及现实需要确立相应的侦查构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均衡。

其次,侦查构造的主体是侦查程序中行使控诉、辩护、裁判职能的三方诉讼主体。

刑事侦查程序的“诉讼”状态需要通过“三方组合”来体现,[7]这就必然要求侦查构造具备行使控诉、辩护、裁判职能的诉讼主体。侦查程序中存在控诉和辩护主体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是否存在裁判方、裁判方为谁的问题具有着较大的争议。传统理论认为,侦查程序中并不存在具有裁判性质的中立方。但是最初提出侦查构造化观点的团藤重光教授认为“侦查诉讼性构造与审判程序相同,即是由法院、侦查机关、被疑人(包括辩护人)的三面关系构成的”。[8](P213)石川才显教授提出的新的侦查构造化观点认为“侦查程序构造与审判程序构造有所不同,即是由检察官(准司法官性质)、司法警察职员(包括特别司法警察职员)、被疑人及辩护人这三方面关系构成”。[9]尽管二者观点有所不同,但都确认了侦查构造中的裁判方。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侦查程序中不存在裁判权主体。随着诉讼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学者认识到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等诉讼活动可视为对侦查活动的准司法控制,从而中国的侦查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控诉、辩护、裁判三方法律关系。

世界各国,侦查构造的控诉权主体一般包括警察和检察官,在大多数国家还设有其它机构承担控诉职能。但从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侦查程序中警察和检察官承担着基本的和主要的控诉职能。可见,警察和检察官在侦查程序中的相互关系问题对侦查构造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考察各国的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实践,在处理警检关系(侦诉关系)方面主要存在着警检分立模式、警检结合模式。[10]我国侦查程序中的警检关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模式。然而从完善刑事诉讼立法和改进刑事审前程序具体运作的角度,我国的这种模式尚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之处,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检察官对警察的制约作用,建立警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

侦查构造中的辩护权主体是处于侦查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基于权利保障和程序正义的理念,现代各国刑事程序普遍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及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赋予嫌疑人广泛的辩护权利并规定了保障制度。侦查程序作为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最容易发生冲突的阶段,确立嫌疑人的辩护权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世界各国普遍确认了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由此产生的沉默权制度,扩大辩护律师参与侦查活动的范围,从而使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尽可能地与控诉方处于平等的诉讼地位,切实保障其权益。

侦查构造的裁判权主体作为颇具争议的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因侦查程序设置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侦查程序中的裁判权主体通常由法官担当,大多数国家普遍确立了司法授权与司法审查机制。但在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侦查程序中真正意义上担任裁判职能的是具有准司法性质的检察官。虽然在诉讼理论上,并不将检察官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裁判权主体,但并不能排除检察官作为裁判权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事实。然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也表明,根据程序主义的理性要求,在侦查程序中,作为原则,凡依法应予裁判的事项,均应由法官作为裁判权主体,仅此才能使侦查构造趋于完善。

再次,侦查构造的内容是侦查程序中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

在侦查程序中,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直接体现了刑事侦查构造的内容,这可以通过对刑事侦查构造各种类型基本内容的考察来证实。审问式侦查构造强调作为国家专门机关的控诉方和裁判方在诉讼中的主导作用。侦查过程中,控诉方(侦查机关)在行使权利时享有较大的范围和自由,不仅一般的侦查手段完全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甚至连一些强制侦查手段和秘密侦查手段的采用也由侦查机关决定。只有在适用强行侦查措施,尤其是直接剥夺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措施时,才由预审法官或检察官批准。可见,侦查控制的范围相当有限。同时,辩护方并不享有与控诉方对等的诉讼权利,而只能在服从专门机关职权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防御活动,因此往往沦为诉讼的客体。在对抗式侦查构造中,控诉、辩护双方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辩护方享有一系列对抗控诉方追诉的保障性权利,如沉默权、律师帮助权和保释权等。法官作为第三者介入,对控诉方所采取的强制性侦查措施进行司法授权与司法审查,对侦查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和制约;同时,辩护方还可以向法官申请人身保护令,以维护其诉讼主体地位。由此可见,各种类型的侦查构造都是以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为内容的,而且侦查构造类型的区分也正是以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为标准的。

二、侦查构造的基本类型

既然现代刑事诉讼中存在两种典型的诉讼构造,并且侦查目的与诉讼构造具有对应性,那么从理论上讲,基于不同的诉讼构造及侦查目的,侦查构造也就存在两种基本类型:由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构造及倾向于控制犯罪的侦查目的所决定的审问式侦查构造和由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及倾向于保障人权的侦查目的所决定的对抗式侦查构造。另外,国内法学界还有学者提出“一步式侦查构造和二步式侦查构造”、[11](P72)“由供到证侦查构造和由证到供侦查构造”[12](P100)的划分,但这些都不过是不同刑事诉讼制度下的侦查构造经过简化和抽象所具有的侦查样式。笔者在此仅对刑事侦查构造的基本类型即审问式侦查构造与对抗式侦查构造进行探讨。

审问式侦查构造强调实体真实的发现及以此为目的的侦查裁量权,注重发挥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作用,而不重视嫌疑人的积极性。它主要适用于大陆法系国家,其主要特征是:其一,侦查机关为查明案情,控制犯罪而拥有较大的权力。一方面,侦查机关不仅有权采取广泛的一般性侦查手段,包括讯问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和鉴定等;另一方面,侦查机关可以采取一系列强制侦查手段,如拘留、逮捕、搜查、扣押等,从而获得直接控制和了解嫌疑人及其犯罪情况的有效方式,并且强制侦查手段的幅度一般也比较大。此外,侦查机关还可采取一定的秘密侦查手段,包括秘密搜查、电子监控、邮检等。其二,侦查机关行使权力时有较大的自由。为保证侦查效能,虽然不反对由其他司法机构监督、制约侦查活动,但立法和司法实践事实上并不强调侦查控制。一般的侦查手段完全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秘密侦查手段,如秘密搜查的实施,通常也不由法官或检察官批准。只有强行侦查手段,尤其是直接剥夺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措施的适用才需经过法官或检察官批准。不仅侦查控制的范围极其有限,而且侦查手段的运用条件也相当宽松。因此可以说,侦查权的行使缺乏有效的司法控制是审问式侦查构造的显著特征。其三,严格限制嫌疑人行使诉讼权利。在整个侦查阶段,嫌疑人处于客体的地位,与侦查机关的地位不平等、权利不对等。一般情况下,嫌疑人的沉默权受到否认或限制,律师的介入及其享有的权利亦大多受到排斥,并且嫌疑人通常还处于羁押状态,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诉讼权利的行使。

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侦查构造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审问式侦查构造的确立决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基础的。[13](P108)首先,它是发现实体真实的客观需要。揭露和证实犯罪是一个对历史性事件回朔证明的艰难过程。为了发现实体真实,就必须强化侦查机关的侦查能力,赋予其较大的权力,减少对侦查活动的司法控制,同时弱化嫌疑人的防护手段及其防御能力。其次,是控制犯罪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制止犯罪还是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来看,赋予侦查机关较大的权力和自由并且实行较为宽松的侦查手段适用条件都是十分必要的。再次,是基于国民对国家权利的信任。实行审问式侦查构造的国家,一般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其公共权力比较强大且运作有效,政府的作用广泛、积极,公众对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需要非常强烈。为此,社会信任并愿意赋予侦查机关广泛的权力。

对抗式侦查构造主要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其本质在于引进刑事审判方式的当事人主义,强调侦查活动的基础内容是侦查机关和嫌疑人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对立、抗争,主张法官以第三者身份介入侦查程序,监督、制约侦查活动的进程。具体而言,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其一,强调侦查机关与嫌疑人诉讼地位的平等性、对抗性,强化嫌疑人一方的诉讼地位和诉讼能力,这主要通过对嫌疑人享有的沉默权、律师帮助权及保释权的确认来体现。其二,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实行“令状主义”,同时大多还确立了对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机制。在侦查阶段,法官对强行侦查手段和秘密侦查手段的采用拥有广泛的决定权和司法审查权。可见,对抗式侦查构造是侦查程序当事人主义化的结果,其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点有两个:[13](P113)一是公民权利观念。英美法系国家认为,每个公民都拥有一些基本权利不容侵犯,尤其是人身权和财产权更是如此。在侦查程序中,嫌疑人在法院最终判决前被推定为无罪,当然享有公民的权利,政府机关应予以尊重,凡是关系公民隐私和自由的侦查手段都应受到严格限制,并赋予嫌疑人以沉默权、律师帮助权等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二是政府权力有限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14](P154)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以权利约束权力。侦查程序也许比其他任何社会制度更多地涉及使用国家权力和权威来控制个人的行为,这就有必要明确规定侦查机关的权力范围和行为限度,并对侦查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对抗式侦查构造普遍确立了司法授权和司法审查机制。

比较审问式侦查构造与对抗式侦查构造,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侦查的终极性追求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不同的侦查效果。审问式侦查构造倾向于控制犯罪,具有预备裁判性、权力集中性和单向的职权调查性的特征,[15](P14)因而具有较强的事实发现能力和较高的侦查效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嫌疑人权利的保障;而对抗式侦查构造则倾向于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强调侦查的审判准备性、权力分散性和当事人主义的双向调查性,[15](P18)符合正当程序的理念,但过于注重侦查控制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事实真相的发现和侦查效率。由此可见,二者各有优劣,我们不能一味地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侦查构造。但从长远来看,对抗式侦查构造更为符合人类诉讼发展的规律。现代审问式侦查构造与对抗式侦查构造互有吸收,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并未超同。世界各国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法律观念及现实需要,大多是以一种典型侦查构造为主,适当吸收另一种构造的合理因素而形成自己的侦查构造。[16](P312)其中,日本由于在二战后受美国法的影响,形成了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诉讼构造,在侦查构造上亦独树一帜,扬二者之长,弃二者之短,形成了以对抗式侦查构造为主,审问式侦查构造为辅的侦查构造。故其构造类型更具合理性,值得我国重朔刑事侦查构造时借鉴。

三、中国侦查构造的反思与重塑

由于中国的刑事诉讼具有一种“流水作业式”的整体构造,这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审判中心式”的诉讼构造形成了鲜明对比。[3](P220-242)作为其中的第一道工序,侦查程序并不与审查起诉、裁判程序居于同等的地位,而往往成为整个诉讼过程的中心。从此意义上说,我国的侦查构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嫌疑人的命运。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侦查构造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缺陷重塑我国的侦查构造,从而推动我国侦查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来看,设计者的意图原本是想改变“超职权主义”的现状,把刑事诉讼活动的构造转变为当事人主义,为此,在审判阶段注入了“对抗式”理念,基本上形成了对抗式的审判构造。但是立法者在设计侦查构造时,又考虑到目前我国刑事犯罪形势的严峻性、社会舆论的压力、执法人员的素质以及改革的需要等诸因素,而过多地保留了“职权主义”的色彩。从整体上看,我国侦查构造虽然也包含一些对抗式成分,但基本上仍是属于审问式的。具体来说,我国侦查构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中国实行由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及军队保卫部门等)和检察机关分别独立行使侦查权的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活动由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案管辖分工共同承担,并且公安机关在侦查中不受检察机关的领导、指挥。对于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案件,检察机关除了在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等诸环节上可以进行事后审查,行使法律监督职能以外,一般并不采取任何具体的同步侦查行为。第二,中国的侦查活动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侦查机关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和自由。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进行的专门调查和强制措施的实施都不按照开庭听审的方式进行,而是遵循行政活动的运作方式,并且所有侦查活动都由侦查机关采取秘密的方式依职权主动进行,侦查机关所采取的几乎所有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等,全部由侦查机关自己决定,自己执行。可以说,中国的侦查活动完全是在中立司法机构不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缺乏必要的司法审查与司法授权机制。虽然在侦查过程中存在侦查机关的内部制约及检察机关通过法律监督途径对侦查活动的控制,但从实质上讲,这并不符合侦查诉讼状态的要求,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凑效。第三,严格意义上说,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不具有同等地位。从理论上讲,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处于当事人的地位,享有包括辩护权在内的一系列诉讼权利。但是与西方各国相比,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的权利。相反,其对侦查人员的提问,负有“如实回答”的义务。尽管立法者的本意是要求嫌疑人向侦查人员如实地作出有罪的供述和无罪的辩解,但不幸的是,这里的“如实陈述”经常演化为嫌疑人对犯罪事实的“如实供述”。因此所谓“如实陈述”在司法实践中就不得不转化为“如实供述有罪”的义务。这显然违背了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人员第一次讯问之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但是这时接受嫌疑人委托参与侦查活动的律师在法律上还不具有“辩护人”的地位,其在侦查阶段享有的权利仅限于会见嫌疑人、了解罪名、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等,并且其参与侦查活动的范围还受到法律、司法解释及各种不成文的惯例的严格制约,这就使得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律师帮助权大大削弱。另外,由于侦查活动自始至终都由侦查机关主导着,嫌疑人不享有与之对等的调查取证权,并且嫌疑人通常处于羁押的状态。无庸置疑,在侦查程序中,嫌疑人只是处于一种接受审查的被动地位,其行使的诉讼权利相当有限。

从以上对我国侦查构造特点的分析来看,我国的侦查机关的权力过于强大,侦查程序缺少一个中立的裁判者,使得应由中立司法机构主持的司法审查和司法授权机制并不存在,本来应由不享有侦查职责的司法机构实施的司法审查活动,却由侦查机关负责人或者检察机关进行授权和审查。同时嫌疑人承担着被迫自证其罪的义务,有限范围内参与侦查活动的律师提供的帮助极为有限,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受到极大的削弱。正是这些侦查构造方面的缺陷使得中国侦查程序的实际运作情况越来越走向其制度设计的反面,背离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因此我们有必要更多地借鉴对抗式侦查构造的合理因素,尤其是日本在建构新的侦查构造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重塑我国的侦查构造。笔者认为,改进和完善我国现有侦查构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当重新配置侦查机关的侦查权限和范围,确立检察引导侦查的检警一体化模式。从立法上看,我国的侦查权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分别独立行使,这使得我国侦查权的分配存在两大弊端:[17]一是侦查权的多头分配导致了权力运作的分散,这大大加重了侦查权行使的行政化气息,也不符合权力运行的经济学原理;二是检察机关负责的自侦案件过多。我国立法把检察机关定位为国家司法机关,但却肩负着大量的侦查职能,而没有赋予其足够的侦查监督权,这就大大削弱了其作为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由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将我国的侦查权进一步集中到公安机关身上,尽量由公安机关来行使侦查权,检察机关只是在严格的条件下(需立法明确规定)保留非常少量的侦查权,同时加大检察机关对侦查的监督和制约,形成检察引导侦查的检警一体化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完善我国的检警关系,合理配置侦查权限和范围。

其次,应建立司法审查和司法授权机制,以适当限制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加强侦查控制。由于我国侦查程序中缺乏中立的裁判者,对侦查机关实施的活动进行审查和授权,使得几乎所有的侦查措施和手段的采取都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甚至随意侵害嫌疑人的情况发生。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设置专门的审查法官,赋予其对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职权,以加强外在的侦查控制。一方面要扩大侦查控制的范围。对于直接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财产和其他权利的重大强行侦查手段,包括搜查、扣押、逮捕等都应由中立的审查法官审查后许可令状方可实施。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侦查机关才可以先行实施侦查行为,但事后也须接受审查法官的司法审查。另一方面,应实行侦查控制的严格化。不仅应明确规定采取重大侦查手段的适当标准,以改变当前多数诉讼手段无适用标准或适用标准过低的状况,而且应严格侦查手段的适用程序。当然,对于这里的司法监督可以和上文提到的检察监督在立法中加以技术性区分,使两者相得益彰,以更好地实现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和制约。

再次,应加强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和能力,并设立一系列相应的保障性措施。其一,应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赋予嫌疑人沉默权。可以说,这是嫌疑人得以对抗强大的侦查机关的底线,是其是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18](P219)同时沉默权的确立亦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所规定的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原则的要求,顺应了诉讼规律发展的国际趋势,有利于加强嫌疑人基本人权的程序保障,促进我国侦查制度的进一步民主化。其二,应扩大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参与范围和诉讼权利,以保障嫌疑人所享有的律师帮助权。目前,在侦查阶段,我国律师的参与范围极其有限,并且其为立法所确立的权利往往也受到限制。因此,就有必要确立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扩大其在侦查程序中的参与范围,强化其诉讼权利。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赋予嫌疑人及其律师一定的调查取证权,以实现侦查的诉讼化。当然这种调查取证权应是有限的,不能具有国家机关才能具有的强制性。同时也应当赋予律师在侦查机关实施侦查行为,尤其是讯问时的在场权,因为侦查机关因其追诉犯罪的职业倾向,在进行侦查行为时,往往只注意不利于嫌疑人的证据,而忽视有利于嫌疑人的证据。律师在场可使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都得到重视,也可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等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对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律师会见难、阅卷难等问题,也应当通过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使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切实得到保障。其三,应扩大侦查阶段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设立保释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应是例外的措施,而不是常规的措施,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的,绝大多数被告人应在被释放的状态下等待审判。”[19](P193)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羁押却成为常规,这对于嫌疑人行使辩护权极为不利。因此我国应建立类似于国外的保释制度,把特定条件下的保释规定为嫌疑人的权利和审查法官的义务,从而扩大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同时,我国也可以立足于司法现实,借鉴国外的作法,建立“人身保护令”和“逮捕与羁押相分离”的制度,以进一步保障侦查程序中嫌疑人的权利,强化其诉讼主体地位。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对重塑我国侦查构造所提出的一些构想,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制度背后的价值理念可能长期存在并牵制着新的制度的实施。因此,改革中国侦查构造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变更这种与不科学的侦查构造密切相连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并通过一系列完善措施的实施,才能形成合理的侦查构造。

参考文献:

[1]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3]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瑞华.刑事侦查构造之比较研究[J].政法论坛,1999,5

[5]陈岚.侦查程序结构论[J].法学评论,1999,6

[6]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屈广清,黄士元.论侦查的诉讼特性[J].江海学刊,2002,2

[8](日)团藤重光.新刑事诉讼法纲要(改订版)[A].创文社,1984

[9](日)石川才显.侦查中检察的机能[J].研修法学第311号(昭和49年)

[10]宋英辉,张建港.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模式之探讨[J].政法论坛,1998,2

[11]周欣.中外刑事侦查概论[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2]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3]左卫民.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1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A].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5]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16]周伟.中国大陆与台港澳刑事诉讼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7]韩阳.侦查程序:权力重构与监督[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3

构造范文篇8

公路建设的成本控制的体系结构

公路建设的成本控制是指对公路的成本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再对所要建设的进行成本预测,计算出总的投资应该是多少,最后进行将投入的资金控制在一定的数额内,以免造成超支的现象。1.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意义。在我国目前公路建设普遍存在着工程的周期长所以自然在消耗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方面的成本都会相应变多。这就容易造成资金的缺失,在这方面相关的部门应该积极努力的管理与配合,避免公路建设中成本超支。最后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控制它是一种能运用到实际中的管理手段,它是对现有的事情产生影响,并能按照好的影响方向发展下去。在成本控制中,对哪些能够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制定目标,当目标产生偏差时能够及时发现与修正。能够保证完成设定的目标,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将公路建设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2.公路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骤。打算建设一条公路要通过一系列缜密的计划进行详细的预测,才能去进行实施。建设成本的控制正是许多方式的其中之一。控制建设成本基本步骤有两个。第一是制定整个的投资计划的总体目标,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把所能发生的提前做好准备,在发生时能够很好的面对,这就是设立目标的目的。第二是在执行过程中所设立的标准。例如说根据公路建设的分工情况,来分配不同的投资资金、竞标承包给不同责任人使公路建设的实际支出控制在预定的标准之内,这样既能节省支出,又能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从而达到制定标准的目的。

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优势好处

构造范文篇9

函数在我们整个中学数学是占有相当的内容,学生对于函数的性质也比较熟悉。选择烂熟于胸的内容来解决棘手问题,同时也达到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例1、已知a,b,m∈R+,且a<b求证:(高中代数第二册P91)

分析:由知,若用代替m呢?可以得到是关于的分式,若我们令是一个函数,且∈R+联想到这时,我们可以构造函数而又可以化为而我们又知道在[0,∞]内是增函数,从而便可求解。

证明:构造函数在[0,∞]内是增函数,

即得。有些数学题似乎与函数毫不相干,但是根据题目的特点,巧妙地构造一个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得到了简捷的证明。解题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在意识而不让学生的思维使注意到某一点上,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搁浅了。启发学生思维多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例2、设是正数,证明对任意的自然数n,下面不等式成立。

分析:要想证明≤只须证明

≤0即证

≥0也是

≥0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我们发现是不是和熟悉的判别式相同吗?于是我们可以构造这样的二次函数来解题是不是更有创造性。

解:令

只须判别式△≤0,△=≤0即得

这样以地于解决问题是很简捷的证明通过这样的知识转移,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原来的知识表面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更为牢固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构造方程

有些数学题,经过观察可以构造一个方程,从而得到巧妙简捷的解答。

例3、若(Z-X)2-4(X-Y)(Y-Z)=0求证:X,Y,Z成等差数列。

分析:拿到题目感到无从下手,思路受阻。但我们细看,题条件酷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这里a=x-y,b=z-x,c=y-z,于是可构造方程由已知条件可知方程有两个相等根。即∴。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有即z–y=y-x,x+z=2y

∴x,y,z成等差数列。遇到较为复杂的方程组时,要指导学生会把难的先简单化,可以构造出我们很熟悉的方程。

例4、解方程组我们在解这个方程组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用常规方法来解题就困难了,我们避开这些困难可把原方程化为:

于是与可认为是方程两根。易求得再进行求解(1)或(2)

由(1)得此时方程无解。

由(2)得解此方程组得:经检验得原方程组的解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在解题过程中不墨守成规。大胆去探求解题的最佳途径,我们在口头提到的创新思维,又怎样去创新?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是其的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问题,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知识广泛地运用到解决问题上来,而构造法正从这方面增训练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由单一型转变为多角度,显得积极灵活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解题的过程中,主要是把解题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而不是要教会学生会解某一道题,也不是为解题而解题,给他们学会一种解题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我们所强调的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追求题目的结果。运用构造方法解题也是这样的,通过讲解一些例题,运用构造法来解题的技巧,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华罗庚:“数离开形少直观,形离开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沟通代数,几何的关系,实现难题巧解。

3.构造复数来解题

由于复数是中学数学与其他内容联系密切最为广泛的一部分,因而对某些问题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从复数的定义性质出发来解决一些数学难题。

例5、求证:≥

分析:本题的特点是左边为几个根式的和,因此可联系到复数的模,构造复数模型就利用复数的性质把问题解决。

证明:设z1=a+biz2=a+(1-b)iz3=(1-a)+(1+b)iz4=(1–a)+bi

则左边=|z1|+|z2|+|z3|+|z4|

≥|z1+z2+z3+z4|

≥|2+2i|=

即≥

例6、实数x,y,z,a,b,c,满足

且xyz≠0求证:

通过入微观察,结合所学的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可以构造向量

联想到≤结合题设条件

可知,向量的夹角满足,这两个向量共线,又xyz≠0

所以

利用向量等工具巧妙地构造出所证明的不等式的几何模型,利用向量共线条件,可解决许多用普通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分有益。

4.构造几何图形

对于一些题目,可借助几何图形的特点来达到解题目的,我们可以构造所需的图形来解题。

例7、解不等式||x-5|-|x+3||<6

分析:对于这类题目的一般解法是分区间求解,这是比较繁杂的。观察本题条件可构造双曲线,求解更简捷。

解:设F(-3,0)F(5,0)则|F1F2|=8,F1F2的中点为O`(1,0),又设点P(x,0),当x的值满足不等式条件时,P点在双曲线的内部

∴1-3<x<1+3即-2<x<4是不等式的解。

运用构造法就可以避免了烦杂的分类讨论是不是方便得多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上来。

又如解不等式:

分析:若是按常规的解法,必须得进行分类讨论而非常麻烦的,观察不等式特点,联想到双曲线的定义,却''''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把原不等式变为

令则得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满足上面不等式的(x,y)在双曲线的两支之间区域内,因此原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解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利用定义的特点,把问题的难点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在不少的数学竞赛题,运用构造来解题构造法真是可见一斑。

例8、正数x,y,z满足方程组:

试求xy+2yz+3xz的值。

分析:认真观察发现5,4,3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并就每个方程考虑余弦定理,进而构造图形直角三角形ABC,∠ACB=90°三边长分别为3,4,5,∠COB=90°

∠AOB=150°并设OA=x,OB=,,则x,y,z,满足方程组,由面积公式得:S1+S2+S3=

即得:xy+2yz+3xz=24

又例如:a,b,c为正数求证:≥由是a,b,c为正数及等,联想到直角三角形又由联系到可成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之长,从而我们可构造图形求解。

通过上述简单的例子说明了,构造法解题有着在你意想不到的功效,问题很快便可解决。可见构造法解题重在“构造”。它可以构造图形、方程、函数甚至其它构造,就会促使学生要熟悉几何、代数、三角等基本知识技能并多方设法加以综合利用,这对学生的多元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钻研独创精神的发挥十分有利。因此,在解题教学时,若能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进行广泛的联想则能得到许多构思巧妙,新颖独特,简捷有效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2]丘瑞立:中学数学方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8

构造范文篇10

关键词:砌体结构整体性/稳定性抗裂/防裂措施

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以下简称新规范或GB50003)第四章4.1.2条规定:砌体结构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要求。根据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结构正常使用要求,一般情况下可由相应的构造措施保证。这些构造措施包括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稳定和整体性构造措施、耐久性措施及裂缝或变形控制措施等等。由于砌体结构组成材料的多样性,其相应的构造措施也要比其他材料结构的相应措施看起来显得“繁杂或琐碎”些。多层砌体结构是我国应用最广泛和应用数量最大的结构形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墙改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由于研究乏力和相应措施的滞后,设计、施工、施工管理的针对性不强,又因系多层结构,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致使砌体结构房屋出现了一些带普遍性所谓质量问题,而新型砌体材料较传统砌体材料表现的尤其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墙材的顺利推广应用。另外随着国家住宅产业化和商品化的深入,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业主的使用要求、设计、施工的责任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的强化。这其中体现标准强化、管理的措施就是国家已颁布实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这对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新规范就是根据这样的背景,总结我国近年来试验研究成果、工程经验以及借鉴国外可行的技术的基础上完成本规范的全面修订的。本章的构造要求,和原规范相比虽仍为三节,但其内容已有较大的扩充和变化,有关构造要求的标准也有所提高。限于篇幅,本文着重介绍新增和修改变动较大的那些条文以及被列为强制性的条文,并按“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简介背景的基础上,力求在执行和应用方面提出注意事项或例证,供参考。

6.1墙、柱的高厚比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构造措施之一,本次修订因提高了砂浆的强度,本节表6.1.1墙、柱允许高厚比[]值取消了M2.5以下的数值。墙、柱的允许高厚比与承载力计算无关,主要根据墙、柱在正常使用和施工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刚度要求,由经验确定,近年来在理论上进行了报导或论证[1]。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以带壁柱更具代表性,而且包括带壁柱墙的整体高厚比验算和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设置壁柱的墙又是砌体结构最常用的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重要措施。70年代已来构造柱、圈梁系统已成我国多层砌体房屋的最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之一[2]。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的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间距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这样的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就成为本规范解决的课题之一[3]。其中带构造柱墙的稳定性是按类似带壁柱墙的原则处理的。即把墙中的构造柱当作壁柱,并根据墙中构造柱的设置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使用要求。

1、带构造柱墙稳定性推导要点

1)构造柱的纵向配筋率较小,当间距0.9~4.8m,墙厚为240mm时,配筋率均小于0.2%(当构造柱配筋为4φ12,柱距0.9、4.8m时的配筋率分别为0.13%和0.03%)。因此这种墙体的纵向弯曲的影响可按无筋砌体考虑;

2)根据压杆稳定理论,无构造柱和有构造柱纵向变形曲线为(图1~2):

图1墙体构造间图图2墙体失稳临界曲线

(1)

(2)

对两式分别求一阶、二阶导数并根据能量法分析压杆稳定的理论,可推得

(3)

令分别为不设构造柱墙和设构造柱墙的高厚比,可求出设构造柱墙在相同临界荷载下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为

(4)

(5)

式中:mc——允许高厚比的提高系数。

从式(4)可看出,构造柱对墙体允许高厚比的影响大小,随块材强度等级、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以及构造柱的宽度bc、构造柱的间距而变化的。根据工程中常用的各类砌体块材、砂浆强度等级及构造柱的砼强度等级(C15~C20),可求出相应条件下计算高厚比提高系数mc。从式(4)和计算结果看出,随着块材和砂浆等级的提高,mc值降低,这是自然的。因有较高的砌体强度,其弹性模量与砼的弹性模量比()减少,当砌体的弹性模量与砼弹性模量接近或相等时,mc=1,即不提高;另外构造柱间距和截面宽度的比值bc/s也是影响mc的一个重要因素,计算表明当bc/s<1/20时,mc没有明显变化。构造柱宽一般为240mm或180mm,当bc/s=20时,s分别为4.8m或3.6m,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得到各种砌体材料时的mc取值:

①对烧结砖(含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和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6)

②对砼小型空心砌块、粗骨料、半细料石、毛料石及毛石砌体:

(7)

③按式(6)、(7)计算的计算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mc列于下表:

表—1计算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mc

公式类别

bc/s

1/20

1/15

1/12

1/10

1/8

1/4

公式(6)

1.075

1.100

1.125

1.150

1.188

1.375

公式(7)

1.050

1.067

1.083

1.100

1.125

1.250

由表可见,当bc/s=1/20时构造柱的作用不大,而当bc/s=1/4,尽管构造柱的影响很大,但考虑到构造柱间距太密,不仅施工较繁,经济效果也因之下降,因此规范规定其范围定为1/20~1/4,其平均的mc值对式(6)对应的材料为1.19,对式(7)对应的材料为1.11。即通过在墙体设置构造柱可使允许高厚比[]提高10%~20%,已接近组合砖砌体构件提高幅度。这是容易理解的,当增大墙中构造柱后不仅增大了其稳定性,而且显著提高了墙体的平面外抗弯能力。

3)若把公式(5)看作构造柱截面面积的放大系数,那么带构造柱墙可看作相应的带壁柱墙。

2、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注意事项

1)按下式验算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

(7)

式中h为墙厚。

2)构造柱沿墙方向的宽度(bc)不小于180mm,沿墙厚方向的边长不小于墙厚,主筋不小于4ф12,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3)当构造柱的截面高度(沿墙厚方向的边长)≥1/30柱高和墙厚,且顶部与横向支承结构(楼、屋盖、大梁等)有可靠连接时,可作为带壁柱墙验算柱间墙的高厚比。这和6.1.2条3款中,当圈梁的截面高度与柱间距之比(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的道理是相同的。前者通过设构造柱减小了墙的长度,后者则减少了柱间墙的高度,这种方法对解决较高和较长的墙体,尤其是砌体隔墙的稳定验算提供了理论依据。砌体规范管理组反馈到不少关于这方面应用的例子;

4)设置构造柱对墙体允许高厚比的提高仅适于正常使用阶段;

5)当利用构造柱提高砌体的承载力,设构造柱墙体的构造应按本规范8.2.8的规定;

6)构造柱应为先砌墙后浇砼柱的施工顺序,并与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6.2一般构造措施

本节共有16条主要根据砌体结构的特点,对砌体结构房屋或构件的耐久性和整体稳定性作出的规定。以下择重点或新条文简介:

一、耐久性措施

为保证砌体结构各部分具有较均衡的耐久性等级,因此对处于受力较大或不利环境条件下的砌体材料,规定了比一般条件下较高的材料等级低限,对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砌体结构,其材料耐久性等级应更高。国外发达国家的砌体材料强度等级比我国高得多,自然相应的耐久性等级也高。这两条和原规范的相应条文的要求相比虽然高了一些,但限于国情,提高幅度也不大,这和新规范适当提高砌体结构可靠度的耐久性和可靠度、促进砌体材料向高强发展都是有利的。另外,当多孔块体用于有冻胀的环境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表6.2.2注1):当蒸压粉煤灰砖用于地面以下或基础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5,并应选用一等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不宜用于有侵蚀介质的地基。

二、整体性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取决于砌体、砌体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及其与非砌体构件连接的可靠程度。砌体和砌体构件的整体稳定性与非砌体构件主要由其间的传力、连接构造,如设置梁垫或垫梁,以及锚固连接等措施保证。

1、填充墙、隔墙与周边构造的连接(6.2.8条、6.2.11条)

通常作为自承重墙的骨架房屋的填充墙及围护墙,除满足稳定和自承重之外,从使用角度,还应具有承受侧向推力、侧向冲击荷载、吊挂荷载以及主体结构的连接约束作用的能力。因此骨架填充墙及围护墙的材料强度等级不宜过低;与骨架或承重结构的连接,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柔性连接、半柔性或半刚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对可能有振动或需抗震设防的骨架或结构的填充墙及围护墙宜优先选用柔性或半柔性连接。

砌块墙与后砌隔墙的连接(6.2.11)是保证后砌隔墙稳定性的主要措施,砌块后砌隔墙的厚度多数为90mm非承重砌块砌筑的,因其墙厚较承重砌块墙(通常为190mm厚)薄得多,相应高厚比很大,自然墙体自身的稳定性成为主要矛盾。由于后砌隔墙是按自承重墙设计的,容易忽略它可能要承受来自侧向的推力、撞击或冲击荷载、吊挂荷载以及地震作用,这可能成为后砌隔墙失稳或倒塌的主要原因,而一旦出现隔墙倒塌也会对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第13.3节规定了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尽管未专门列出砌块后砌隔墙的连接构造要求,但其原则是完全适用的,说明后砌隔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重要性。本条的连接方式属柔性连接,除便于承重砌块墙体的排块设计外,对调节较长砌块隔墙的变形(砌体干缩或地震作用)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较长的隔墙(如超过4m)除本条的连接外,尚应考虑其它增加稳定和防裂的措施。另外,填充墙连接处的抗裂措施也是当今工程中被看作“质量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下面提供两个示例:

①多层和高层房屋悬挑外廊的填充墙,宜与其上部的梁底脱开或设置柔性垫层(图3)。

图3悬挑外廊填充墙脱开示意图

该例始于一个高层外悬挑梁刚度偏小,填充墙与梁底塞紧,引起底部填充墙因超载(即上部数十层的墙体卸载),产生压曲破坏。

②框架柱与墙的柔性连接(图4)。既解决施工后砌难,又能避免荷载集中引起自承重墙体承载力不足,设计时应控制悬挑板的刚度。

图4悬挑外夹心墙示意图

2、砌块砌体的组砌搭接要求(6.2.10)

砼砌块与整浇的砼结构不同,砌体是由块体和砂浆组砌而成的,砌体的强度是通过块体和砂浆的共同工作实现的,而砌体中块体必要的搭接长度是保证砌体强度的关键,反之砌体中的材料就形不成整体,受荷后就会过早地出现解体破坏,其受力机理是砌体中块体的错缝搭接(长度)是维持砌体在竖向荷载(或变形)作用下引起的横向变形应力不致产生过早破坏的基本要素或基本构造措施。按砌体基本力学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砌体的基本抗压强度试件,其搭接长度为1/2标准块长(对砌块为190mm),它反映了砌体施工中最普遍的组砌方式,而出现搭长为1/4标准块长(对砌块为90mm)的情况在砌体中占的数量很少,考虑到基本试件比实际墙体的边界条件更不利,因此从总体上讲能保证砌体强度的发挥。如不能满足上述的最小搭接长度,采用本条规定的灰缝钢筋网片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包括抗裂约束作用。当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时,该部位的拉结网片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200mm。

砌块砌体结构房屋的组砌搭接要求,是通过砌块设计时的墙体排列图来保证的,也是砌块结构标通图包括的重要内容,另外砌块砌体分皮错缝搭砌还能保证砌块孔洞上下贯通,是砌块砌体设置竖向钢筋的最重要的结构功能要求。

3、砌体中设置凹槽和管槽的要求

为防止在墙体中任意开凿沟槽埋设管线引起墙体承载力的降低或承载力不足,本规范6.2.14条规定,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的承载力。这些必要的措施包括允许按规定设置小的凹槽和管槽,而不需计算。而国际标准《无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ISO9652-1均有具体规定。

4、夹心墙的构造要求(6.2.15~16)

夹心墙是集承重,保温和装饰于一体的一种墙体,特别适用于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建筑外墙。国外应用广泛并具有完整的设计和构造规定。我国试验表明[4]按照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设计的夹心墙具有可靠的建筑结构功能。而保证这些功能的基本要素为墙体的材料、构造方式,包括拉结件的布置及拉结件(筋)的防腐,以及外叶墙的横向支承的间距等。

由内外叶墙和连接这些叶墙的拉结件组成的夹心墙在荷截作用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共同工作,国外规范也有相应的计算方法。砌体规范从简化夹心墙的设计仅规定了6.2.15~16条的构造要求。为加深对夹心墙的构造原理的理解,下面简介美国建筑统一规范(UBC)[5]砌体部分中夹心墙设计及构造要求。

1)夹心墙承受的荷载

①每叶墙单独承受作用其上的竖向荷载,即不考虑荷载的相互分配;

②由夹心墙支承的水平构件(如梁、板)产生的重力荷载,应由距该构件中心最近的叶墙承受;绕夹心墙平面外方向的弯距,应按每个叶墙的相对刚度进行分配;

③平行于夹心墙平面的荷载,仅应由受荷载的叶墙承受,不考虑叶墙间的应力传递;

④横向作用于夹心墙平面的荷载,应按所有叶墙的抗弯刚度进行分配。

2)夹心墙的有效厚度

①当夹心墙的两叶墙均受轴向荷载时,每叶墙的有效厚度即为其单叶墙的厚度;

②当仅一个叶墙受轴向荷载时夹心墙的有效厚度,取各叶墙厚度的平方和的开方。

3)夹心墙的拉结件(筋)

①夹心墙单位面积(m2)的钢筋拉结件,对Ф3.8不少于4个,对Ф4.8不少于2.4个;

②拉结件(筋)应沿竖向交错布置,其最大间距,水平为900mm,竖向为600mm,沿洞口周边300mm范围内应附加间距不大于900mm的拉结件,允许灰缝钢筋网片的横向钢筋作拉结件,但其间距不大于400mm;允许用矩形或Z形拉结件拉结任何块体;

③拉结件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以连接(咬合)所有墙片,拉结件在叶墙上的部分应全部埋入砂浆或混凝土中。拉结件的端部应弯折90度,其弯折端的长度不小于50mm。在叶墙间未埋入砂深或混凝土中的拉结件,应为每端咬合于每个叶墙的单独构件;

④拉结件应能将横向荷载从一叶墙传到另一叶墙;

⑤拉结件或网片应作防腐处理。国外采用重镀锌或不锈钢拉结件;

⑥拉结件和灰缝钢筋的保护层,其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6mm,墙体和灰缝钢筋间的砂浆或混凝土厚度不小于3mm。

4)夹心墙的横向支承

①夹心墙的横向支承可由交叉墙、墙、壁柱提供;当竖向跨越时,可由楼盖、梁或屋盖提供。梁的横向支承间的净距不应大于其受压截面最小宽度的32倍;

②美国规范未明确夹心墙外叶墙的横向支承高度。而国际标准《无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ISO9652-1,明确规定夹心墙外叶墙的横向支承间距不大于12m或100倍的外叶墙的厚度;

5)夹层宽度大于100mm的夹心墙

规范中规定的夹心墙的夹层厚度不应大于100mm及金属拉结件的规格、数量及间距,是基于过去的经验确定的。当夹层大于100mm时,必须在墙的拉结件设计时,考虑压屈、抗拉、拔出和荷载分布等因素。美混凝土协会和加拿大标准协会已提出了宽夹心墙的建议。

6)夹心墙裂缝控制

夹心墙与一般外墙有两点不同,一是内外叶墙承受力的荷载不同,前者要比后者大得多,因而在竖向有着较大的变形差,也是引起这种墙体开裂的重要原因;二是外叶墙处在室外不利环境中,对内墙提供保护,这也是外叶墙易开裂的另一个原因,国外有专门考虑内外叶墙差异变形的连接构造,如可调拉结件及沿竖向分布的水平控制缝等措施。

7)本规范夹心墙拉结件的设置,从直径、间距及洞口周边附加拉结件的要求均较UBC的规定更严。如我国砌体规范规定的最大横向支点距离,对6度、7度及8度区,分别为9m、6m和3m,即近似于3层、2层和一个楼层。夹心墙的构造示于图5中。夹心墙横向支承圈梁节能构造示于图6。

a)拉结件布置b)外叶墙的横向支承

(a)矩形(b)Z形(c)焊接网片

c)拉结件型式

图5夹心墙结构构造

注:图中括号内数字仅用于砼砌块

图6夹心墙节能构造

8)夹心墙的抗震性能、简化计算及应用注意事项

本规范规定的夹心墙属于非组合作用的夹心墙。两叶墙间的连接属于柔性连接,其刚度很少,因此不能按整体受力考虑。但是通过叶墙间的连接件(网)较大地提高了夹心墙的稳定性(增加了夹心墙的有效厚度),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叶墙,特别是内叶墙的承载能力,而外叶墙通常是按自承重墙考虑的,因其很薄一般只有90mm~120mm厚,其稳定性主要靠与内叶墙的连接保证。根据夹心墙所受的荷载或叶墙间的传力路线,确保叶墙间连接的可靠性就成为该构件的关键点,尤其在地震作用下。我国的试验[5]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拉结件能在大变形情况下防止外叶墙失稳破坏。从保温角度,夹心墙叶墙间除连接件外不宜再有相连的构件(竖向的横向支承点除外),也是普遍采用的作法。因此其计算简图或试件也应这样,才能符合夹心墙的实际受力状态(图7)。

a)外叶墙端部无约束b)外叶墙端部有约束

图7夹心墙的构造及试件简图

很显然图7b)过分强化了外叶墙在端部的约束作用和其刚度,而按图7a)则外叶墙在纵向刚度要小得多,加之其竖向荷载很小(仅为自重),其变形能力要比前者好,其受到的地震作用较前者小。因此在文献[5]中砌体构件的抗震计算未列出夹心墙(Multiwythewalls)计算要求,而重申了连接构造,如拉结件、灰缝拉结网片、竖向及横向支承的规定。夹心墙的拉结件(网)具有足够的连接和传递横向荷载或作用的能力。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拉结网片1φ4,横筋间距为400mm,竖向间距为400mm,其灰缝砂浆握裹承担的拉、拔力为3.3KN/m2,网片钢筋承担的抗压力为4.3KN/m2,外叶墙的自重为1.6KN/m2。可见其富裕度非常大,即使将外叶墙自重作为地震作用,也不会将外叶墙拉脱。这也就是本规范未列其计算方法的原因,但对于设计应用提出下列注意事项:

①在抗震计算时可不考虑外叶墙的作用,但偏于安全在计算承重的内叶墙承载力时应计入外叶墙的重力作用;

②夹心墙的有效厚度可取内、外叶墙平方和的开方根;

③楼层悬挑构件,如雨蓬、挑梁其底部应与外叶墙脱开,避免外叶墙受载;

④外叶墙上吊挂的重物,其支承点也应设在内叶墙上;

⑤外叶墙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对其可能产生的温度或变形裂缝应予以充分注意,如设置较短的水平控制缝和内外叶墙竖向变形引起的水平裂缝,当内外墙采用不同砌体材料时,尚应考虑叶墙砌体附加变形的影响;

⑥夹心墙在楼屋盖处既是夹心墙的横向支点,又是构件的最大热桥部位,因此在保证其横向支托作用的同时,采用减少热桥影响的措施。图6给出了节能圈梁的构造,供设计参考。

6.3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一、防裂措施原则注释

1、裂缝的主要表征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疏忽、不合理,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但最为常见的,也是砌体规范着力要解决的则为“温度裂缝”、“干缩裂缝”,以及“温度和干缩裂缝”。

1)温度裂缝

主要由屋盖和墙体间温度差异变形应力过大产生的砌体房屋顶层两端墙体上的裂缝,如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及水平包角裂缝(含女儿墙)。这类裂缝,在所有块体材料的墙上均很普遍,即不论是低干缩性的烧结块材,还是高干缩性的非烧结类块材,裂缝形态无本质区别,仅有程度上不同,而且分布位置也较集中,在房屋上层的两侧。因此《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3.2条专门提出了有关防止或减轻端部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2)干缩裂缝

主要由干缩性较大的块材,如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干缩变形早期发展较快,以后逐步变慢。但干缩后遇湿又会膨胀,脱水后再次干缩,但干缩值较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开裂的程度也较严重。最有代表性的裂缝分布为在建筑物底部一至二层窗台部位的垂直裂缝或斜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以及不同材料和构件间差异变形引起的裂缝等。

3)温度和干缩裂缝

墙体裂缝可能多数情况下由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在建筑物上仍能呈现出是温度还是干缩为主的裂缝特征。

4)其它原因引起的裂缝

如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和监督失控也常是重要的裂缝成因。

2、裂缝宽度的控制标准问题

1)鉴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按目前条件和本规范提供的措施,尚难完全避免墙体开裂,而是使裂缝的程度减轻或无明显裂缝,故采用了“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的用语;

2)墙体裂缝允许宽度的含意包括:一是裂缝对砌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影响很少,二是人的感观的可接受程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通常在美学上难以接受,砌体结构也不例外。尽管砌体结构的安全的裂缝宽度可以更大些。但是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砌体房屋的裂缝,不论是否为0.3mm,只要可见,已成为住户判别“房屋安全”的直观标准。据资料只有德国对砌体结构有成文的规定:对外墙或条件恶劣的部位的墙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其它部位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其它发达国家对裂缝控制的要求较高,但未对砌体裂缝宽度规定标准。因此如何面对砌体结构的裂缝,确实是一个较突出和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关于控制缝(controljoint)

本规范6.3.7条提出了设置控制缝的原则规定。控制缝是个外来的概念。它不同于我国规范规定的双墙伸缩缝,而是针对高干缩性砌体材料,把较长的砌体房屋的墙体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区段,从5~6m到10多m,这样可使由干缩、温度变形引起的应力或裂缝减小,从而达到可以控制的程度。它是对我国较长的传统的伸缩缝的必要补充。因为即使按修订后缩短的伸缩缝间距(30~40m),也难以控制这类高干缩性材料砌体的裂缝。

但是在房屋某些部位的墙体上设置控制缝,防裂效果较好,而对房屋的整体受力性能影响很小,并可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这已被我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证实[6][7]。

4、抗裂措施效果评价

引入本节的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在基本原理上分别基于防裂概念的“防”、“放”、“抗”的原则。

1)“防”,即适当的屋面构造处理,减少屋盖与墙体的温差,减少屋盖与墙体的变形,效果最佳,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保证屋面保温层的性能,采用低含水或憎水保温材料,防止屋面渗漏,南方刚加设屋面隔热及通风层;

②外表浅色处理,外墙、屋盖刷白色,可使其内表面降温,隔热指标可显著提高;

③严格控制块体材料的上墙含水率。

2)“放”,即采用适当措施,允许屋面或墙体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伸缩,如屋面设置伸缩缝、滑动层、墙体设置控制缝等,都能有效的降低温度或干缩变形应力。

3)“抗”,即通过构造措施,如设置圈梁、构造柱、芯柱、提高砌体强度,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裂能力,以减少墙体变形、减少裂缝。是砌体房屋普遍采用的抗裂构构造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以及用何种方法对已开裂墙体的修补最有效,下面给出我国最近的研究成果[6],供参考:

①提高砌体材料强度等级,不是最有效的防裂措施。

②芯柱或构造柱加圈梁能加强整体性,提高抗裂能力。

③在关键部位和易裂部位,或已开裂部位采取下列措施有显著效果;

a、玻璃纤维砂浆能提高墙体的抗裂能力两倍。

b、玻璃丝网格布砂浆加芯柱可使墙片的抗裂能力提高3倍。

c、玻璃网格布砂浆抹面的砌块墙的初开荷载可提高1倍。

d、开洞墙片设芯柱和钢筋砼带形成的封闭框架式的墙体的抗裂能力可提高33%~100%。

e、增加芯柱对门窗洞口的墙体抗裂最有效;增加芯柱的墙片温度应力降低21%,而用玻璃网布砂浆后使墙片温度应力减少18%。

④使用高弹涂料也能有效的保护已开裂的墙体不受外界浸蚀。

二、防止温度变化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砌体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的措施

为防止或减轻由于混凝土屋盖和墙体间的温差变形和墙体干缩变形引起的顶层墙体的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或选择下列措施:

1、根据砌体房屋墙体材料和建筑体型、屋面构造选择适合的温度伸缩区段(规范表6—3—1)。表中对于干缩性较大的材料:石砌体、砼小型砌块砌体房屋的最大伸缩缝间距宜为烧结类块体材料的砌体伸缩缝间距的0.8倍。

2、屋面应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瓦材屋盖。

4、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其间距不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缝宽不小于30mm。

5、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分割缝,间距不宜大于20m(图8)。

6、当现浇混凝土挑檐或坡屋顶的长度大于12m,宜沿纵向设置分隔缝或沿坡顶脊部设置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图9)。

7、当房屋进深较大时,在沿女儿墙内侧的现浇板处设置局部分割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图10)。

8、在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间设置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对较长的纵墙可只在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1/4墙长范围内设置。

9、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适当配置水平钢筋。

10、顶层挑梁与圈梁拉通。当不能拉通时,在挑梁末端下墙体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其从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000mm(规范图6.3.2)。

11、在顶层门窗洞口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

12、顶层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13、女儿墙应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应伸入女儿墙顶,并与现浇混凝土压顶梁浇在一起。

三、防止或减轻房屋其它有关部位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根据砌体材料、结构形式选择或采用下列构造措施:

(一)增强砌体抗裂能力的措施

1、设置基础圈梁或增加其刚度。

2、在底层窗台下砌体灰缝中设置3道2Φ4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或采用现浇混凝土配筋带或窗台板,灰缝钢筋或配筋带不少于3Φ8并应伸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3、在墙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沿竖向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对砖砌体拉结筋的数量每120mm厚墙不少于1Φ6,竖向间距不大于500mm;对砌块砌体拉结网片不小于2Φ4,竖向间距不大于600mm。拉结钢筋和钢筋网片埋入砌体的长度,从转角墙或交接墙内侧算起每边不小于600mm。

4、对灰砂砖、粉煤砖砌体房屋尚宜在下列部位加强:

1)在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2)当实体墙的长度大于5m,在每层墙高中部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Φ6的通长水平钢筋,其竖向间距为500mm。

5、对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尚宜在下列部位加强:

1)在门窗洞口两侧不少于一个洞口中设置不小于1Φ12钢筋,钢筋应在楼层圈梁或基础梁锚固,并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灌实;

2)在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宜为块高的模数,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C20混凝土,其它各层门窗过梁上方及窗台下的配筋要求,宜符合本节4.1)的要求;

3)对实体墙的长度大于5m的砌块,沿墙高400mm配置不小于2Φ4通长焊接网片,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为200mm,直径同主筋。

4)在门窗洞口两边墙体的水平灰缝中,设置长度不小于900mm,竖向间距为400mm的2Φ4焊接网片。

6、灰砂砖、粉煤灰砖砌体宜采用粘结性好的砂浆,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b10。

(二)在墙体中设置竖向控制缝(图11)

本措施可用于所有材料的砌体,但更适于干缩变形较大的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等砌体结构的裂缝控制,房屋墙体控制缝设置的位置和间距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在建筑物墙体高度或厚度突然变化处,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并宜在房屋阴角处设置控制缝;

2、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的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列部位设置;

3、控制缝在楼、屋盖的圈梁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圈梁外侧宜留宽度和深度均为12mm的槽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4、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9m;落地门窗口上缘与同层顶部圈梁下皮之间距离小于600mm者可视为控制缝;建筑物尽端开间内不宜设置控制缝;

5、控制缝可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宜通过计算,且不宜大于12mm。控制缝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填缝。

a)预制板屋盖分割缝b)现浇板屋盖分割缝

图8屋盖分割缝

a)女儿墙分割缝

b)坡屋顶分割缝

图9女儿墙、坡屋顶分割缝

图10沿女儿墙屋盖处局部分割缝

图11在墙体中设置竖向控制缝

参考文献

1.施楚贤.砌体结构理论与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199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GB50011-2001

3.刘立新等.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世纪之交砌体结构的新发展—99′全国砌体结构学术论文集.杭州,1999.9

4.唐岱新等.空腔墙结构性能研究.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12

5.Masonrycodesandspecifications,1994UBC—Mason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