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8:19:22

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范文篇1

关键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档案工作繁琐枯燥,但对工作的开展却极为重要,所以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作为卫生监督机构,在管理一些日常文书性档案的同时,还有大部分档案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这类档案管理原来以科室负责为主,但实践表明,此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工作开展,于是各科室执法档案也由所统一管理,这样既符合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又能满足卫生监督业务开展的需要,是非常正确的。为了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笔者以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日常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要实行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要以《中华人发共和国档案法》为指导原则,首先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存放档案必须有专门库房,并设有专柜便于查找,做到科学管理,排列整齐,并健全检索工具。库房要经常通风,做到整洁卫生,库房内不准吸烟,以免发生火灾,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光,以确保安全和延长档案寿命。其次,建立档案工作网络,由领导负责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应该指定专人管理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以便对各科的业务档案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促使业务科室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能够及时立卷和定期向档案室归档。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最后要严格有关的档案借阅手续,杜绝档案乱借乱发,防止分散流失。

二、严格公文的制发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公文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基础。提高公文质量,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这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

三、做好文书以及电子文件的处理工作

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现今的网络工作环境下,电子文件也属于档案的一部分,由于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有很大的差别,电子文件通常以脱机方式保存,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电子文件还是用软磁盘保存。所以在选择软磁盘时一定要把住它的质量关,软磁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磁盘信息的保存寿命,高质量的软磁盘在良好的保管条件下可保存近10年,而低质量软磁盘往往不到1年,所以在选购软磁盘时要认真把好质量关。在保存方面,要求软磁盘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无震动、无尘、无腐蚀气体和温湿度适中的环境里,因为潮湿会使光盘片基霉变,所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0%~65%,温度应该控制在14~24℃。

四、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

“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或直属上级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

五、提高纸质档案立卷的质量

不断深化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公务员之家:

工作原则范文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附属医院;原则;措施

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1]。随着全国医疗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大中型医院也开始相继设立了管理会计,那么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其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一、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原则

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全局性的经济管理活动。其总目标是促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从医院业务工作实际出发,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原则重点在以高质量、的准确信息服务于经营与管理决策上。

(一)服务性原则

与其它管理会计的职能一样,医院管理会计并直接实施管理,而是为医院领导加强管理、作出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时,首先要力求全面系统,要从临床经营、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领导和责任单位决策及协调的需要,要具有宏观战略特点;其次要注意可理解性,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同于机械性、专业化、程式化的财务会计报表,既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易于被决策者理解,既要以带有分析性、探讨研究性特点,还要立足实际,增强实用价值。

(二)准确性原则

管理会计信息虽不同于以数字为主构成的财务会计报表,要以表述性语言为主,但必须以真实性为生命,首先要准确,不说“过头话”,不作无根据的主观推测,其次要可靠、可核,与其它会计信息并无矛盾,只存在不同的分析判断角度,不存在不同的结果。再次是客观,就事论事,不掺杂着管理会计人员的个人兴趣和偏见[3],更不以迎合领导和其它信息需要者的愿望去作片面分析和断章取义。

(三)实用性原则

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参考消息和“参谋意见”,而是正确决策必不可少、必须采纳,有重大实用价值客观事实。这就要求:一是及时性: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能够及时满足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包括及时产生、及时处理和及时报送;二是全面。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既有来源于本院内部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内部信息,也有来源于医院外部的诸如政策、环境、其它医院、本校其它部门的信息;三是稳健。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及提供信息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除所提供的信息本身要求真实、客观外,还要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诸多因素,包括时间、政策、环境等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

二、管理会计产生效能的保障措施

(一)争取医院主要领导的重视

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医院是否设立管理会计,取决于医院领导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认识,管理会计对医院经营管理能产生多大的促进促进作用也要看医院领导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信息也难以体现出真正的价值,要争取医院领导重视,管理会计必须通过比较,将其有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因而,是否设立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而管理会计信息是否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要靠管理会计以各种方式充分展示其应有的价值,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二)完善机构,加强制度化管理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为防止机构繁多,便于协调工作,组建的医院管理会计科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但管理会计科必须配备初具管理会计知识的干部和会计人员,并由院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三)明确工作重点

管理会计部门人员要经常列席部分院级工作讨论会,做好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定期,按时提交分析报表、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等等。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对银行信贷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对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进行评估论证。(2)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并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3)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额巨大。(4)管理会计要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有效地避免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等问题的发生。

(四)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下转第39页)(上接第26页)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可以从医院现有财务人员中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参加相关培训,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二是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队伍,为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6).

工作原则范文篇3

一、新时代工会的处境

有些企业机构中,多数的党政工作者对于工会工作总是持有偏见,认为可以不设立工会机构,或者说工会工作做得越少对于整个企业来说越有益处。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工会为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虽然《工会法》中保障了工会的一些权益,但是还有许多企业都尽量将工会缩编,甚至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进行兼职,大部分工会积极分子都被派遣到其他部门,工会工作就此搁置。

二、新时代工作基本原则

新时代工会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不断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工作,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变。工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和建立为基本理念,并且制定符合时展的方向,一切工作围绕党的领导开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局为根本目标,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作为工会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工作,秉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管理理念,时刻保持创新和开拓精神。

(二)严。工会的主要职责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严格运用法律武器,以法律为一切行为的准绳,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工会主要领导干部要精通《工会法》《劳动法》等,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三)专。目前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独立性日益显现,工作内容也不断地延伸和扩大。工会工作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广泛,专业性比较强,工会要想将这些非常复杂和数量庞大的工作做好,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队伍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四)实。工会工作非常具有时效性,这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工会的工作作风。不断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所想,针对群众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遵循群众的呼唤,最大程度内满足群众所需,为党的工作合法展开做好铺垫。

三、企业工会工作的对策

新时代企业工作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都说明工会在新时展规律没有足够认识,对于工作中所遇到的明显问题没有足够的了解,如此一来所积蓄的矛盾日益增多,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开展。结合新时代工会在企业中的几个工作原则,要想完成好工会工作,就要按照以下措施展开工作:

(一)健全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工会组织体系是开展各项工作、履行各项职能的基本组织机构。工会必须积极发挥出自主权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企业工会必须坚持双重领导、各有侧重、便于发挥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明确各项工作职责,高效完成,不断协调内部、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将企业所有力量都尽量吸纳进工作,为工会服务,利用工会组织的灵活性和力量,将工会扩大。

(二)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企业工会职能的不断扩展,任务也不断加重,工作难度也在不断上升,工会为了适应时展,面对新形势,要想完成好本职工作,就必须要不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眼光来重新制定工会原则,新观念替代落后的观念,提高工作效率。

2.勇于开拓创新。目前工会实际工作中面临非常多的新问题,如果只是按照以往的办事办法,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必须要不断创新,用新思维解决问题,要不断开拓进取,解决新时代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3.加强交流指导能力。要想提高工作水平就要不断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工会工作者要提高文字表达和写作技巧,特别是工会领导,这样才能积极展开工会工作。

(三)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企业工会往往会存在从业人员少、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现象,所以必须要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来落实工会工作。根据目前国有企业中进行的重组和改制实例,应建立如下工作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就是根据企业需求,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工作中不断创新,将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各个团体复杂关系处理好。二是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就是要以平等的姿态开展工作,将平等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还要根据职工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修改集体合同内容,其最终必须要符合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要保证企业和劳动者都遵循集体合同的约束,保证双方合法权益不被侵害。三是宏观参与机制。就是让职工必须切实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尤其是那些直接关系职工利益的政策。宏观参与机制就是让工会和行政能够进行有效共同和协调,才能实现宏观调整的基本目标。四是调查研究机制。就是积极了解基层群众需求,不断了解基本情况,保持创新的思维来开展工作,让工会与实际情况紧密贴合。

(四)明确工会工作对象。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必须要做到的,因此,必须要明确工会的服务对象。

1.仔细调查职工群众的具体情况。要仔细调查所有基本职工群众的具体情况,并且实时了解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局面、家庭需求、生活情况等等,要从宏观把握职工变化情况,还要从微观上具体观察职工的具体情况;既要关心基本群众的经济利益,还要关注他们的政治诉求,积极开展多种工作切实了解职工群体,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工作。

2.积极处理好企业不同职工间的利益关系。目前,因为每位职工的诉求不同,政治和经济需求不同,所以就被分成许多群体,这些群体就会产生矛盾,工会应该从各个方面顾及到他们的合法权益,本着公平、工作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协调各个群体的利益关联,积极解决各方矛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3.工会真正有效地履行维护职能。必须将基本群体作为工作对象,尤其是那些家庭困难或者低收入者。由于此类职工群体数目庞大,且关系范围非常广,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力军,都是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群。只有切实维护好这类职工的权益,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工会职责,工会才能为企业生存发展作出贡献,发挥巨大作用。

(五)转变工会工作方式方法。新时代企业工会必须以崭新的面貌服务于企业,并且根据时展制定工作方式和目标,并且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符合时代需求。

1.工会工作要求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利益和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企业为了不断发展壮大,工作就必须在复杂的经济体制下发挥积极作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顺应时展,找寻最佳的工作方法,以变应变。

2.工会工作要求专。目前工会工作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非常重要,也比较复杂,工作内容也不断扩大,以签订集体合同为例,必须要符合《劳动法》的有关要求,积极促进职工再就业等等。要想高效地完成这么复杂的工作,就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

3.工会工作要依法。工会必须要以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为服务原则,要使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这部分人群的利益,依法工作,依法维权。工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工会法》《劳动法》等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所有法律,每一条法律规定都要牢记于心,让法律作为我们基层群众的保护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不被任何人、任何组织所破坏。

4.工会工作要做实。工会工作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实效为指导思想。实效就是说实话、办实事,一切以实际情况出发。要不断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根本需求,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积极反映群众心声,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群众基本利益。总之,企业不能忽略工会工作,还要积极促进工会发展,并且不但进行创新,将企业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提升工会工作实效性,提高企业科技力量和竞争力,在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市场中。

作者:熊红梅 朱佳 单位:江西省公路工程监理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战胜.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02);75.

[2]杨林华.工会工作在企业中的挑战和改进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29);205.

[3]曹见琦.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发挥工会的主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128.

工作原则范文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基本原则;工作要求

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是保证其正常运转,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的关键环节,水资源作为人们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为了促进社会安全稳定运转,政府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不仅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用水服务,还能防洪减灾维护生态平衡。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工程量大、施工难度系数较高,建造时会耗费大量的资金,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为了延长其寿命,促使其正常运转,当下人们越发重视其维修和养护工作。

1水利工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早前先人便开始建造简单的水利工程,古代的水利工程多是为了农业种植服务,像建于秦昭王末年的都江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仍发挥着其防洪灌溉的作用,公元前486年开始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为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水利工程主要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调配与控制,以期满足人们对于水利资源的需求,该工程能有效的防洪、除涝、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资源、缓解水土流失等问题,此外当前人们还利用水能发电,将动力能源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能源支持,推动社会健康运行[1]。水利工程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建设项目较多(见表1),建造条件及施工技术比较繁琐复杂,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较长,投资多,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工程效用的发挥,当下人们越发重视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维修和养护的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2当下我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就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团队而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符,以至于无法准确判断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其正常运转。其次,当前我国仍存在一大批20世纪中期修建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建造质量已无法满足当下的实际需求,部分水库和堤坝已经出现断裂、堵塞及渗漏问题,不仅无法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用,还会埋下安全隐患。此外,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滋生了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思想,资金链短缺,以至于很多水利工程忽视了维修养护工作,工作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维修养护工作过于混乱,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养护,致使工程损坏严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3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

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主要是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水利工程的价值,为人们提供服务,像日常的维修养护,对于工程局部损毁问题进行整治处理,定期对其进行清洁,保证水利工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便于人们放心使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水利工程并不陌生,国人很早就开始对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基本原则,像当下工作人员在开展维修和养护工作时多是以预防和养护为主,维修养护相结合,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处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借助辅助机械设备保证水利工程的完整性,确保维修质量符合要求,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工序进行施工,加大审核力度,保证维修和养护工作符合要求[3]。此外,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像《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标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和施工单位的建设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条件进行维护。在开展维修养护工作时首先要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加大考核力度,当前是科技的时代,知识转瞬即逝,及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教育,重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以便从源头保证维护质量。开展维修和养护工作前,技术人员应深入工地进行审查,制定科学的维护方案,组织专业的工作团队进行逐项检查,做好现场记录,对于已破损或运行异常的工程零部件分别记录,不要只是单纯的纸质记录,员工可以借助摄像机和照相机进行录像拍照,以便维修人员即使不深入工地仍能对其有一个直观的把握,重视日常的维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重视日常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维护,每次检修完成后都要进行记录,便于后期查询[4]。像以往人们多是非汛期每周检查2-3次,汛期则是1-2天检查1次,汛前、汛中和汛后都要进行全面系统检查,恶劣天气后更要进行严格检查,如地震、洪灾过后一定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清除安全隐患,保证其正常运转。开展检查工作时要对工程外观是否完整、清洁,工程有无塌陷裂缝等问题进行全面把控,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管控,做到权责明确,简化管理流程,切实提高管理力度,在实际检测时以往工作人员过于依赖于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看、听、摸去判断工程出现的问题,在现代化的今天,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准确判断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选择最佳的维修方法,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处理,重视工程中设备的检查,保证其完好无损,像界桩出现变形、损坏及时进行更新替换,可以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全天候远程监管[5]。

4结语

总而言之,重视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及单位要求进行科学检查,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和基本原则开展维护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做到权责明确,保证该项工作的执行力度,根据以往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要求,推动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任国正.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250-251.

[2]李鹏宇.浅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151.

工作原则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后勤工作;原则

学校后勤管理的质量对于整个学校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其直接关系到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在现阶段,如何优化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是后勤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第一,全局性原则。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全局观念,要明确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工作中要基于全校的整体开展,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方针及理念开展后勤工作;要明确后勤工作的开展是为学校其他工作奠定基础,进而发挥后勤工作的整体效能。第二,服务性原则。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服务性观念,要明确学校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要基于此中心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并且,要对本学校的教学规律及后勤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基于教学工作的具体需求与目标,综合具体的状况,合理进行后勤管理工作,从而保障相关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提升小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第三,综合过程与目标的原则。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要明确整体的工作目标,提高对细节工作的重视,只有重视细节工作、完善细节工作才可以提高整体的后勤工作质量,为小学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效能。第四,资源优化原则。各种资源是有限的,后勤部门如何合理配置及优化资源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后勤部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资源,充分优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第五,人本原则。小学后勤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工作,工作人员是后勤工作的主要人员,因此,在进行人员的管理时,要彰显人本原则,要通过各种方式与策略全面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从而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第一,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要提高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就要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明确人员分工与界定,规范岗位职责,使工作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只有这样才可以明确具体的工作范围,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开展后勤管理,是小学后勤工作开展的基础。在详细的制度规范构建过程中,要明确重点,始终明确工作开展的方向,要对具体的议事制度、工作制度以及岗位责任进行科学的规范,要始终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及集中管理的基础原则;要提高后勤部门的核心凝聚力,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同时,要对具体的工作行为以及范围进行适当的约束与管理,从而保障相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在根本上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最后,岗位责任制度就是对具体的工作进行细化的分工,明确具体的责任,进而保障后勤工作全面、细致、有效的开展,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小学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完善现有后勤工作,提高后勤工作队伍建设。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工作量较为冗杂,范围相对较为广阔。对此,如果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后勤管理工作就会丧失凝聚力,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下降,因此,要构架专业的后勤工作队伍。首先,完善小学后勤领导班子。完善的管理人员、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后勤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也是后勤工作队伍构建的基础,可以通过上岗制度,优化完善现有的小学后勤队伍,保证在岗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利用岗位责任制度,精简后勤工作人员,在根本上提高整体的后勤工作质量。第三,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勤俭节约。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时要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如学校的资金。因此,在开展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时,要提高对资金及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倡导勤俭节约,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要在各种基础教学设备中合理地节约资源,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细节上节约资源。

三、结语

在小学校园中,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对于工作的持续发展以及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影响。对此,相关工作者要提高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根据学校的发展与规划,及时调整后勤工作,优化工作质量与效率,进而为小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杨力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江南小学

参考文献:

工作原则范文篇6

1.方向性原则

邓小平同志认为,虽然当今世界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帝国主义和其他一些敌对势力的亡我之心仍然未死,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几代人身上。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独立,学校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完全搬西方那一套,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只会将我们引上歧途,最终走向灭亡。

2.一贯性原则

邓小平同志认为,过去几年来,“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之所以德育工作绩效微乎其微,“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的不够一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曝十寒,终究不会取得好的绩效。

3.实事求是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左”的干扰,又要防止“右”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防“左”。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克服形式主义,应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德育教材,研究教法,因材施教,少说假活、大话、空话。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水平。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味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灌输,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属异想天开。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只搞空洞的说教,不要求学生付诸于行动,只会毒害他们的心灵,养成言行不一的恶习。因此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一定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德育方法

1.调整充实德育内容,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中心内容。以此为重点,进行“两课”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既备书又备人,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作出科学分析,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丰富生动的实践,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世界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2.定期举办党课学习

依据一贯性原则,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通过定期举办业余党校,组织党章学习小组,邓选学习小组,系统地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党的知识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开展教育扶贫是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让学生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坚定献身于社会主义祖国教育事业的信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树立榜样,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工作原则范文篇7

一、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党员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实现党员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争取达到预期社会效果的重要保证。制定和贯彻执行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穿于党员教育全过程首要的任务和管理目标。各级党员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党在一定时期的基本路线,按照党员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通过坚强而正确的领导、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保证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党员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动员全党为完成中共中央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而共同奋斗。

(一)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

我们党是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党从诞生那天起,就以马列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就在于他们努力学习和掌握了马列主义、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改造和工作实践。邓小平理论是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创造性成果,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978年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德、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也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这就是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党的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只有坚持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才能把全党的思想和意志统一起来,把全党的力量凝聚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从而更好地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使党更好地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是坚持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灌输,使广大党员不断获得先进科学理论的武装,才能正确认识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和迅速发展的国内形势,打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底,胸怀全国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明确前进方向,把握发展机遇,勇于面对各种困难,积极奋斗进取,增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实现党的历史任务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党员教育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如果背离了邓小平理论,党员教育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从一定意义上讲,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坚持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还在于,这一理论从根本上说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和支柱。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别是像我们党这样的大党,这样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国,要把民族精神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现在,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化的历史责任,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否则整个党和国家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就会成为像旧中国那样的一盘散沙,我们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力量。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环境中,党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其中既有思想理论上的是非问题,也有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如果思想上不能有效统一,就极易引发政治上的动乱,影响稳定局面的形成。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就是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改进;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党员教育工作最有效的加强;这项工作做得越好,党的思想建设以至整个党的建设就会有一个巨大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也就越有保证。各级党组织务必要下功夫把这项事关根本大计的思想建设工程搞好,并以此来带动党员教育其他任务的完成。

(二)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行

根据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的原理,党员教育工作同样要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我们在党员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和体现这个指导思想,决不能偏离这个指导思想。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因此,党员教育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员教育工作必须根据改革和建设的需要,看准党员教育和经济建设的结合点,适当确定教育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把党员教育工作渗透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各个环节中去,引导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工作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这已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就在于她是一个信念坚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内部统一、团结战斗的坚强集体;就在于她始终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党所确定的目标开展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占夺取革命政权。那时候的党员教育就是要激励和引导党员冲锋陷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与阶级敌人的浴血奋战中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建国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的中心工作是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在这个时候的党员教育,就是要求党员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新政权的巩固做出积极贡献,要求党员由对敌斗争所表现出来的冲锋陷阵和勇敢牺牲精神,转化为在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激发出忘我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聪明才智。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性实践中,党员教育工作始终没有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的经验证明,对党员进行教育,就是动员、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政治任务而献身奋斗。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员教育的主要目标,理应是引导、激励、凝聚党员为之奋斗。把教育和引导党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党的教育传统使然,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完成新时期党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实现我国富强、民主和高度文明的最佳选择,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找到的一条发展中国的惟一正确的道路。要保证全党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掌握思想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教育党员在这场伟大斗争的实践中,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维护中央权威,带头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尤其要引导党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创性实践中率先垂范和建功立业,警惕市场经济在思想领域方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和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使每个党员都能按照新时期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做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形象,更好地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教育和引导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现阶段依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战略任务,这是实现党的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我们党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每个党员都好比是一颗种子,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泥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党员的形象和作用力如何,都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面旗帜。因此,只有要求党员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团结、带领、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党所确定的各项历史任务才能确保完成。为达到上述主要目标,党员教育应坚持"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的先进分子。具体来说,新时期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标准:一是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定地站在改革和建设的前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团结带领群众为完成党的任务努力奋斗。二是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熟练掌握本职工作领域的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生产和工作中的骨干。三是具有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能够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四是具有扎实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带头勤劳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五是具有坚强的党性修养。能够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廉洁自律,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勇于同各种腐败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一句话,新时期党员教育就是围绕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措施和途径,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

二、党员教育的基本原则

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既要遵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根据自身的特殊规律性进行,这是提高党员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原理和我党开展党员教育的实际经验,以及世纪之交我们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要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党员教育工作中,也必须遵循和坚持这条基本原则。所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一定要掌握科学的革命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贯彻理论的基本精神。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根本的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说,党员教育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一样,都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寻找固有的规律性,使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统一。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根本需要。实践证明,无论是做党员教育工作,还是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任何离开这一原则的错误倾向,都必然会导致工作的失败。

在党员教育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坚持从国情出发,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一是我们所面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国情,不允许我们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教条和别的国家的模式,也不能脱离科学的理论和客观的实际,随心所欲地蛮干。而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来研究党员教育这个问题,确定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二要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来考虑党员教育的思路。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员教育要立足于初级阶段的现实,紧紧围绕解决这个矛盾进行。我们要通过党员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素质,更好地带领群众,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三要从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出发考虑党员教育。尽管国际形势的发展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压力更大。同时我国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国,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与斗争,始终存在被"西化"和"分化"的危险。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进行党员教育工作的总体设计。

只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树立共产党员正确的世界观。无产阶级世界观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灌输和长期的学习与改造而形成的。所以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到老,改造到老。

达到这一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自身的认识产生一次又一次新飞跃,不断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树立起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当前来讲,要注意克服重实践、轻理论修养的倾向。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干扰,受"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教条"的影响,党内学习理论的空气不浓了。一些党员认为学不学理论无所谓,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了,结果是学习坐不下来,研究问题钻不进去,时常借口工作忙不参加学习,至于个人抓紧时间读一点理论书籍就更谈不上了。这种轻视革命理论的学习,把理论学习放到了可有可无地位的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刘少奇曾经说过:"在一些共产党员中,还有这样一种想法:就是认为只要自己革命坚决,斗争勇敢,就完全行了,学习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进行不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都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同志,虽然一般地承认理论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工作和斗争中,却从来不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有这些想法,显然都是不对的。"整个90年代以至更长的时间,党的奋斗目标和纲领将遇到严峻的挑战,国际国内的大小政治气候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每一个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严肃而重大的历史课题。要坚决克服以干代学的状况,把理论学习摆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观察、分析、回答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钥匙,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在革命斗争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永远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做一个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党员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的原理在党员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党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时时刻刻都将受到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在错误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下,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都会发生与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有时甚至会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针对某个时期、某个阶段,党内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适时进行大规模的党员教育,以从整体上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这就是一般性的教育。如1942年、建国初期的三年整党、当前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等,都是在党内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此外,各级、各地区、各部门针对一个时期本单位党内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教育,也是一般性的教育。这种带有普遍性的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党员的马列主义水平,加强党员的政治思想修养。由于事物是具体的,那么,同一个教育就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发展的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也有其不同之处。因此,就必须加以具体分析,搞好个别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般教育具体地体现在诸多个别教育之中,只抓一般教育,就会使教育缺乏针对性,搞得不深不透,形成"大呼隆"现象。只注意个别教育,就无法从整体上、全局上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拿当前进行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来说,发现少数党员,尤其是个别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甚至是为政不廉,但我们绝不能马虎从事。要使教育收到好的效果,就要在统一教育中,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问题,通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来改变和影响大环境。由此可见,党员教育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地反映了党内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的客观状况和为这种状况所规定的人们的认识过程,因而能使党员教育行之有效,不断取得成功。

坚持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总的要求和具体指导的关系。在进行党员教育中,无论哪一级,都要从全局出发,提出总的要求,这些要求无论多么详细,它相对于某一个局部来说都不是很具体的。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处理好总的要求和具体指导的关系。要根据教育的内容和总体要求,使下面能够明确总的指导原则、内容、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对于教育中心有个清晰的轮廓,从而提纲挈领地把握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搞起教育来就胸有全局,在总的方向和大的方面能够抓住关键性环节,抓住根本和主要矛盾,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要使总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就要对教育实施具体的指导。对于局部来说,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在落实总的要求中坚持具体指导。根据教育总的精神和原则,分析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研究落实的措施,不断纠正落实中的偏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只要把总的要求和具体指导很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就能搞得扎实深入、均衡发展、生动活泼、各有特点。二是群体教育和个别人教育的关系。党员教育目的就是要提高广大党员的觉悟,这就要在群体教育上下功夫,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大多数党员的素质上,只有每个党员的素质提高了,党员队伍才能迈出新的步伐,全体党员才能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形成"合力"。党组织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每一个人的作用如何,都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俗话说"一条鱼腥了一锅汤",说的就是个别人对广大群众的影响。这就说明,在普遍教育的同时,不可忽视对个别人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同一种教育方法,为什么每个人受教育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里就有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同是一个思想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这就要在进行群体教育时,摸清每个人的思想脉搏,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个别人的教育,个别人的问题解决了,就会更好地提高整个党员队伍的素质。三是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每一次党员教育,都要遇到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为在教育中少走弯路,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就要先抓试点。通过搞试点,摸索教育方案是否可行,从中发现新的问题,为搞好整个面上的教育提供经验和情况。如果不抓试点,特别是对一些带有政策性较强的教育,就会心里底数不清,凭想当然办事,陷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圈子里,甚至会使整个教育失败。所以,通常情况下每进行一次比较大的党员教育前,各级都应先抓好试点,待"点"上取得经验后,再在面上铺开。抓试点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面上工作,因此处理点和面的关系的关键是要在抓完试点后,在普及上下功夫。不能认为抓了"点",面上的问题就好办了。事实并非如此,抓"点"不容易,推广"点"上的经验更难,这里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让"点"上的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点"带"面"是我们党的传统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它也是党员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党员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原则

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大国,受长期的小生产经济的影响,至今小生产的思想观念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具有小生产意识的人往往以狭隘保守的眼光看待新事物,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封闭和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时至今日,自然经济意识、小生产观念、闭关锁国思想还时不时地反映到党内,最容易成为右或"左"的思想温床,特别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往往滋生"左"的倾向。改革开放要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既成模式和观念,阻力主要来自"左"。因为改革所要改变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僵化的经济模式以及种种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左"的产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开辟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这种探索和开辟,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里是找不到的,也不是对前人个别尝试的简单重复,如果不拿出足够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就会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完全扭曲了的认识上,也就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就容易犯思想僵化为主要特征的"左"的错误。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们容易用僵化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成不变的,凡事都要问姓"社"姓"资"。可见"左"的观念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思维定势、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因此,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要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发展的体制和观念,阻力主要来自‘左’"从以往的经验看,反对"左"的干扰比纠正右的错误要难得多,右的错误一般比较容易识别,人们对右的警惕性也比较高;而"左"的东西,就容易迷惑一些人,解决起来也比较困难。邓小平同志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左"的东西流行多年,根深蒂固。因此,把解放思想、克服"左"的影响,作为当前思想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必要的。新时期党员教育必须注重警右防"左"教育,使党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切实做到警惕右,主要防止"左"。

"左"和右的错误,都是以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为基本特征,都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客观实际是十分复杂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它要求我们的认识必须全面深入地把握客观实际,掌握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并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原有认识,产生新认识。右的错误,在于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前进,思想依旧停留在旧阶段不动,行动上往往表现为投降主义、悲观主义、妥协主义。"左"的错误,在于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做真理,有些则把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硬要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行动上往往表现为冒险主义。由于"左"和右本质是共同的,都是犯了主观脱离客观的错误,都不能以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判定真理的标准,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所以党员教育应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克服右的和"左"的思想的干扰。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识别"左"右错误倾向,不断排除干扰,做好工作。

邓小平同志关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既是全面的,又是有重点的,是充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精神的。对此我们一定要完整地、准确地加以理解,而不能带有片面性、随意性。不能把主要是防止"左"理解为惟一防止"左"。在反对错误倾向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是全面把握总体的,即既反对右,又反对"左"。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邓小平同志关于反对错误倾向的论断,又是有重点的,即强调主要是防止"左"。这是"两点论"和"一点论"的有机统一,是"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这个"重点论"理解为"一点论"是不正确的;而片面强调"两点论",模糊和取消反对错误倾向的"重点论",也是不正确的。因此在党员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既警惕右,又主要防止"左",就是要对此进行辩证地理解和实施。做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实事求是。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我们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论,还要克服过去党员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错误做法。邓小平同志指出:"纠正左的倾向和右的倾向,都不要随意上‘纲’,不要人人过关,不要搞运动。人人都去作检查,那就会变成运动。当然,不搞运动不等于政治工作没有方向,也不是不要声势。"这为我们指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党员教育,开展两种思想斗争的应有态度和原则。历史的经验证明,过去那种层层检查、人人过关、号召揭发、上纲上线等"左"的搞政治运动的错误做法,只能伤害同志,激化矛盾,丝毫无助于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这里,关键是把握好"警惕"和"防止"两个问题,从而使新时期党员教育更加科学、健康、稳妥地进行。

(四)坚持重在建设、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员素质,要求党员教育坚持重在建设、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对于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重在建设、以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求广大党员自觉服务于经济建设,致力于把党员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集中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出台时,要及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干部群众中的一些疑难疑虑问题,要善于引导,解惑释疑,耐心诚恳,细致入微,从而得到广大党员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重在建设、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大力倡导和扶植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符合人们思想客观实际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使之成为党员的思想主流。反之,如果把党员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卡、堵、批上,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防守的态势。重在建设并不意味着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含含糊糊,恰恰相反,党员教育的立场必须坚定、旗帜必须鲜明。对党内存在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必须坚决地反对和斗争。党员教育就是有破有立,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广大党员真正认识到党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做,为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引导。

第三,重在建设、以正面教育为主,在对党员加强邓小平理论教育中,在加强一切积极向上的因素的理想道德纪律建设中,要坚持不搞争论,以正面教育为主。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改革开放有不同意见不搞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坚持不搞争论,不挑起争端,这是从大局出发,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稳定。过去那种极"左"式教育,无限上纲,动不动就去批人家,甚至搞人身攻击,这绝不是我们应该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搞争论,并不是一概反对争论,对某些理论观点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作为学术问题也可以展开争鸣,这是符合"双百"方针精神的。但是,不能对中央决定了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进行争论。况且,改革在深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许多改革举措带有探索性质,党员教育也应体现探索精神,不断对改革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有创意的理论阐述与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某些不同的观点,也不要轻易地挑起争论,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正面论述,充分说理,通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来阐明正确观点,这比较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统一认识。

(五)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言教,就是通过会议发言、作报告、讲党课、谈心等等方式,传播革命道理,宣传共产主义人生观,以及如何待人、处事、想问题等,用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同志。所谓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为人表率。言教与身教不能互相代替。没有言教,党员教育就不能使人明白道理,就不能有效提高思想认识;没有身教,所讲的道理就难以令人信服。所以,党员教育必须遵循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是知与行的统一,它是教育者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体现。党员教育政治性很强,它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通过行动去实践所讲的道理。这种知与行的统一就是说到做到,自己是怎么讲的,就要在实际中怎么去做,这不仅是个教育方式问题,重要的是共产党员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的主要标志。,如果教育者讲的是马列主义,行的是个人主义知与行背道而驰,别人就不会相信,同时这也是对党员教育的一种亵渎。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也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它是不断深化认识,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大多数教育者进行党员教育时,所讲授的知识和道理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要真正理解这些革命道理,仅从书本上学习还不够,还必须结合实践亲自去体验,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小学生的姿态从实践中学习,才能进一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当一个好的先生。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还体现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在党员教育中,不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亲身实践。如果教育者只是讲道理,被教育者只是去实践,形成一方讲一方做的现象,就容易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认识上思想上产生差别,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相反还会让受教育者对党员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出现对立情绪。只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双方才能心心相印、志同道合,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党员教育,更要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首先,身教是和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党内的不正之风有所蔓延和滋长,一些党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引起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不满。而他们所处的地位又要经常对下进行党员教育,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产生了严重的言行不一的问题。党员群众对党的教育者,不但"听其言",还"观其行"。因此要使教育达到预想的效果,很重要的就是教育者的魅力。党员教育工作者的魅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二是要有人格魅力。前者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钻研所获得,并且这些理论不是仅仅从书本上学到的,更重要的是经过实践验证,是从实践中不断升华而总结出来的,这在教育中具有很强的可接受性。个人的魅力是教育者的品德、思想、觉悟、修养、作风等个人因素所制约的。在党员教育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知识不是那么渊博,讲的道理也不是很高深,但却能引起强烈反响;相反,有的人虽然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讲起来头头是道,而且身居要职,地位很高,但却引不起广大党员的共鸣,这里的关键就是言教与身教相脱离。"有理论的人讲理论"、"有道德的人讲道德"才令人信服,这就是言教与身教结合的真实写照。所以,教育者要有说服力和威信,就要注意身教,身教是搞好党员教育的内在要素,它既可以使理论灌输得以顺利进行,又可以使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孔子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然党的教育不是采取强制的办法让人们相信和实践某一个真理,但以身作则可以起到像命令一样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的是无数共产党人在为推翻旧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奔走呐喊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身躯铺就了通向美好明天的大道。教育者如果只讲不做,言行不一,那他讲的道理再好也没人信、没人听,甚至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厌恶。试想,如果教育者在那里谋私利,却要党员去克己奉公:教育者自己去享受,却要广大党员艰苦奋斗;教育者在那里挥霍浪费,却要党员增产节约。如此言行不一,怎么去教育党员,怎么能使他们心服口服呢?所以,党的教育工作者能否以身作则,是能否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能否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声誉的关键。每个党员教育工作者都应很好地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以此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

(六)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党员教育工作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着重解决党员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然而,耐心说服教育不可能解决党员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还必须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为党员教育提供组织保障。从组织党员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加强管理,党员教育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就难以避免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和社会上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党员教育工作出现时有时无,时紧时松,或者教育内容零乱的现象,所以党员教育需要加强管理。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方针,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要求各级党委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的现象。"这就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就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就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就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员教育工作搞好了,解决了思想建设问题,党员的思想素质就能得到提高,就有利于加强管理;而管理工作搞好了,又反过来为党员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从目前情况看,加强管理主要是搞好党内监督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管理功能。

党内监督,是指党的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和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其内容主要包括:党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党的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党报、党刊的舆论监督以及全党对党的领袖的监督等。通过监督,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实施影响,规范组织的运转和党员的言行。党内监督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以纪律监督。它是党的组织通过执行组织纪律达到对党员进行教育的目的。以纪律方式监督,主要是指通过制定章程、条例、规定、准则等党规党纪,约束、规范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它具有规范性与强制性的特点。一方面,这些党规党纪规定党员及党组织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把党员及党组织的行为规范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党员及组织违反了章程、条例、规定、准则,就必须按照不同情况执行纪律制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1997年出台,《条例》在"总则"中指出:"本条例的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护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第二,以舆论监督。指运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的批评、规劝、呼吁、意见及建议等手段,对党员和党组织实施督促和影响。这是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运用的多寡,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党内监督体制民主化程度的高低。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民主、双向监督等特点。在党员管理中,我们要充分地运用这种方式。

工作原则范文篇8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的交往实践过程。可见,要想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者就必须改变传统独白式的单向灌输思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活动中自始至终体现出对教师的关怀之情,贯彻“双向互动”的原则。从微观上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互动:角色互动:通俗地讲,角色互动就是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互动中既要把自己定位于领导角色,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倾向;又要把自己定位于教师角色,不能对教师指手画脚,而应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看问题想办法,为教师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教育者应定位于表率角色,以自己模范行动感染教师的思想,影响教师的行为。

情感互动:情感互动的目的是实现“以情感人”。古人云:“不能感人,皆诚之未至”“,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带着对教师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在感情上要更贴近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教师的心坎上,才能赢得教师的理解、认同、支持与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分子,他们的意志自我控制力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情感一般不易外露。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情感的力量”,就必须以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心教师、爱护教师为出发点,把平时的嘘寒问暖———“感情投资”和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启发他们对情感作理性思考。利益互动:利益互动原则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兼顾“小家”和“大家”的利益,构建和谐校园。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明确指出:“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利益互动的原则。

从宏观上来说应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互动:教师群体互动:群体互动的目的是促使教师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校园氛围。高校教师独特的职业特点构成了这一群体特殊的需要和心态:有的教师创造成就的需要特别强烈,一方面追求学术成就,不断探索专业上的未知领域,希望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另一方面也不断追求教育成就,力求创造性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非常希望自己的劳动和人格能够得到领导的尊重和理解;也有的希望在晋升和聘任中实行公平竞争,比才能、比贡献,希望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和谐、平等的友谊,希望获得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一定的声誉;还有的则重视自己的前途,希望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能够成为有建树的专业人员、卓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

校园文化互动:校园文化互动的目的是通过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和浸染,构筑教师温馨而充实的精神家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精神生产力,它生产的是人的整体精神素质,是人的思想品德、灵魂境界和劳动能力。校园文化的力量表现为它可以造就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这种氛围构筑成一种文化效应场,有着极强的思想教育内涵。校园文化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载体,它集中体现校园主导群体的价值观,是对全体教师产生强大凝聚力和持久性影响的根源,它作为广大教师共同信念和追求的反映,倡导健康有益、格调高尚的主旋律,是陶冶、融合教师理想、信念、作风、情操的精神家园。

工作原则范文篇9

我们知道,只有掌握并遵循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学应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称方针原则论。

1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1.1必须坚持“两手抓”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方针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就是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服务的方针。既要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又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既要为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又要为社会文明建设服务。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必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坚持贯彻落实“两手抓”方针,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觉性。领导干部需要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提升自己的认识高度,把“四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方针,明白如果不坚持这一战略方针,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无法成功。同时,还要面对现实疑难问题,着重研究分析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容易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主要原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在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考核、选拔等方面,需要紧紧把握“两手抓”,在组织过程中,从制度上充分保证方针的贯彻落实。始终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将其作为培训、考核、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作为评定先进单位和评选优秀领导干部的主要标准,作为重奖优秀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并采取切实可行和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建立相应的制度,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这个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

1.2必须坚持具体工作方针为了更好地坚持“两手抓”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方针,还必须坚持疏导的具体工作方针。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行疏导方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历来主张坚持疏通引导、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确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左”的错误,通过科学总结我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运用思想疏导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针,表明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二是实行疏导方针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三是实行疏导方针符合人们思想发展规律。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疏导方针正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的。四是疏导方针是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根据的。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必须采取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2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方针为指导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很多,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是一条最根本的原则,必须引起广大政工干部的高度重视。

2.1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的重要依据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物质利益是产生革命精神的经济根源,是发扬革命精神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了物质利益来谈革命精神,就违背了唯物论;如果离开了革命精神来谈物质利益,那就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建设事业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所以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与物质利益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直接,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也更为强烈。因此,只要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物质利益,就会把他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变成强大的力量。

2.2搞清物质利益原则与“一切向钱看”的本质区别我们讲的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它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日益争取全面地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行为规范。所以,这个原则是调节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要正确认识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就必须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注意把物质利益与个人利益加以区分。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个层次。个人利益是物质利益中最低层次内容,它不能代表中层次(集体利益)和高层次(国家利益)的内容,更不能代替整个物质利益。二是注意把物质利益与“一切向钱看”加以区分。物质利益主要指的是经济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钱或货币是我们进行生产、经营、交换、分配的工具,是物质利益的体现物,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们物质利益的数量。但是,钱和物质利益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简单用钱来代表物质利益,也不能用“向钱看”的口号代替坚持物质利益原则的口号。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和提倡“一切向钱看”,是两个根本对立概念,不能混淆。

2.3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原则的辩证关系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两者又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起着激励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作用。总之,物质利益原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根本保证。这种保证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二是通过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关系。

3一般工作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要把一般工作原则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就是要把经过历史各时期证明的正确实践行为及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3.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标准。所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两层基本含义:一层是一定要掌握科学理论;另一层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2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民主的原则,同时要加以正确的指导,使发扬民主与正确的指导密切结合起来。

3.3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一道抓的原则一是研究干部、群众在生产和各项业务活动中的思想特点和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二是坚持做到“三个同时”,即布置、检查、总结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注意抓好“三个环节”:任务下达阶段的思想发动工作;生产经营计划实施阶段的宣传鼓动工作;任务完成阶段的总结表彰工作。三是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4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为补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3.5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时,要注意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实际矛盾结合起来,这样,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6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说,二是靠做,后者更重要。在对群众进行言教的同时,还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作出表率。

工作原则范文篇10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一个主体若长期诚实守信,就形成了自己的信誉。诚实和信誉是两个对等的概念,诚信在各行各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都要关注买家、卖家的信用等级,各个行业要搞信用等级的评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越快,诚信就越显重要,市场经济呼唤诚信。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来是道德的资源,在经济学家看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若道德缺失,信用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链条中断。纵观中外成功企业,都把诚信作为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无一不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

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会计诚信也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是起码的职业操守和立业之本,是现代信用经济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朱镕基总理一言切中时弊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校铭,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和代表了我们会计人应有的态度。如造成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华尔街风暴,麦道夫造假案,美国的安然、施乐等公司先后曝出的财务丑闻;还有国内的猴王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这些会计造假案也充分证明了“诚信”是会计工作的“至上原则”,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立身之本。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创建初期,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领导法制观念淡薄。

新修订的会计法把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某些领导法制观念淡薄,片面认为只要业绩突出,帐无非是做出来的,对假账、假报表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更有甚者,某些领导为完成任务,要求或暗示会计人员做假账,甚至把做假账的水平作为衡量会计人员水平高低的尺度。

(二)外部压力使会计人员被动做假账。

有些会计人员为了生存,完全把职业道德抛于脑后,迎合领导做假的行为,虽然《会计法》在法律上给予会计人员设一定的保护,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常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致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这并不以会计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在单位负责人的压力下,会计人员要严守会计诚信职业道德是很难的。

(三)社会环境致使会计造假。

有意识的做假与社会大环境分不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在一次论坛上讲过:中国企业的会计是很难做的,去银行贷款要将资产做大,去税所交税要将收入做小,向上级邀功要将利润做大,欲私存金库需将利润隐瞒这说明什么?说明会计人员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就是:“谁造假谁得利”。大家都在造假,而造假成本远远小于能够获得的利益,造假者何乐而不为呢?

(四)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异给会计诚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尽管会计人员在核算中力求准确,为公司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但由于会计人员本身专业知识、经验不足、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判断水平存在差异,可能同样一项会计政策,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从而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尽管现在会计人员每年都要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但往往也是走过场,应付了事,没有起到真正地提高业务能力的作用。故此,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见成效。会计人员知识贫乏导致财务管理力不从心,在实际操作中,对会计核算原则方法把握不准,理解不透,从而导致信息失真。也有一些老会计以老自居,默守陈规,业务知识老化,与新制度新准则不相适应。

(五)利益诱惑是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动因。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有些单位的管理层,在单位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理性,走上唯利是图的道路,不惜铤而走险,采用会计造假手段谋取利益。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成本低,风险小,(尤其对一些小企业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有多少人能守信呢?因此,做假账,编假报表,出假报告,串通做弊、虚报利润、欺诈社会的现象就像洪水猛兽般涌现出来了。

(六)监管不力,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涉及诚信问题的法律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但执行中受到处罚的却很少。到目前,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致使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形成了“不假反而假”的怪现象。

二、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从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维护会计诚信,一要靠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会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会计诚信缺失的主体要依法进行处罚,追究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包括会计人员的责任,涉及违法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管理人员,除强调法律约束外,还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养,弘扬正气,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营造良好的会计经济秩序。

既然利益驱动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那么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提高造假成本,使得失信成本远远大于守信成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诚信有所提高。

一是加大惩罚力度。对重点单位建立会计主体、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等的信誉档案,对其经营状况、执业状况、守法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目前有些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还不是很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还不是很清晰,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造假主体、造假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加大处罚力度。诚信受到鼓励,失信受到惩罚,在有关媒体上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单位,对不诚信所造成的后果,不仅在经济上追究责任,而应追究法律责任。

二是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能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企业内控体系,才能有效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

三是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但目前,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民事赔偿案例,股民也没得到违规公司的一分钱赔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律师还是注册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出诉讼。

四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的企业或个人,在出现失信行为后,要将其驱出相关行业,如对造假的中介机构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对造假上市公司立刻要求其退市,提高造假成本,降低造假收益。

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净化社会从业环境,让全社会的人都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强调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对“不诚信者”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对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诚信者受尊重,失信者受惩罚的机制。

总之,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诚信更是每个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在岗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依法办事、爱岗敬业、搞好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内当家”,坚决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以重塑会计诚信。为共建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粉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