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4:15:34

工作调研

工作调研范文篇1

一、信息调研工作要立足于反映基层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调研工作不是坐而论道,闭门造车,也不是为了考核、上文章,而应该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指导功能、宣传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提供参考,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提供指导。如果信息调研工作脱离了基层工作实际,避开了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就成了纸上谈兵,毫无意义。近几年,我县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热点、难点开展调研,为县委、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也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当前,农村基层工作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已成为农村基层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少基层干部因此对农村工作悲观失望,无所作为。针对这种情况,我县县委组织部组织了五个调查组,深入到不同类型乡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找典型、召开座谈会及走访村组干部群众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归纳方方面面的意见,最后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调研文章,为县委作出决策,在全县党员中实施“万千百十”党建先锋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作了铺垫,得到上级组织和领导的高度重视。9月份我县县委组织部全体干部又将分成五个组,分赴荷叶镇和泗洲乡等乡镇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对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再深入研究。

围绕基层工作中的热点、难点来开展调研工作,能使人获益匪浅。一是切实转变组工干部工作作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着重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调研成果才会有分量,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才能为彻底而妥善地解决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这样就迫使广大组工干部一改过去只从资料上调研的不良习惯,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地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了解民生,洞悉民情。二是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农村基层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般都非常复杂,解决起来很棘手,需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较好的经济头脑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一次调研过程就是一次锻炼过程,干部每调研一个课题,实际上就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对不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次调研,从而使干部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避免党建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效果不好,不太受基层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建工作没有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建工作要为推动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深入调查研究那些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从而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信息调研工作要立足于提高广大组工干部素质

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更是培养干部的摇篮。组工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工作水平,从而影响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在组织部这个大熔炉里把干部培养成材,做到个个干部拉得出,打得响,信息调研工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全员调研。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度,成立信息调研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部长专门抓。要制定信息调研量化考评制度,年初将全年信息调研任务分配各室,定量到人,签订责任状,年终检查考核,并将调研信息任务与年终奖惩、评先、年度考核等挂钩。要健全奖励制度,分层次按类别分别予以奖励。通过建立健全上述各项制度,使每一位干部身上都有担子,有奔头。仅今年上半年,我县组织部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信息和文章200余条/篇。第二,要多方培养,拓宽视野。为提高组工干部调研水平,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一是请专家传授写作技巧。以调研讲评形式,请高等院校或县委党校的专家学者讲学,评讲文章。这类活动,我县每年都达5次以上。二是开展中心发言活动。每次调研活动都确定1—2名中心发言人,要求不拿讲稿,口头叙述调研成果,有意锻炼干部的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三是组织选派干部外出学习锻炼。一种是选派干部到高等院校深造,一种是组织干部赴各兄弟部门考察学习,另一种是选派干部到没海发达地区谋职锻炼。自去年始,我县大力实施了“4321”人才工程。“4”是指选派40名四十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的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锻炼。“3”是指选送30名三十岁以下的优秀干部到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为期脱产两年的学习。“2”是指拟提拔20名二十五岁左右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任乡镇、科局主要党政领导。“1”是指构建一个桂阳籍在外知名人士为桂阳籍在外知名人士为桂阳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平台,县财政每年为此项工作提供20万元。

工作调研范文篇2

(一)伊犁州、博州两地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伊犁州是新疆唯一的地区级副省级单位,州直下辖八

县二市,由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扶贫开发单位共**个,其中重点贫困县两个,重点乡**个,重点村**个(含州确定的重点村**个)。到**年底州直尚有贫困人口**户**人,占州直农牧业人口的*.*%。伊犁州确定的扶贫开发的目标是:经过六年的努力奋斗,到**年末,按现行贫困线标准,在自治区率先全面解决低收入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步骤是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分批整体解决。前四年为解决温饱攻坚阶段性,后两年为巩固阶段。**年的任务是,力争**%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元,农村低收入人口降低到**万人左右。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与哈萨

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公里。自治州下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两县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个团场。全州有**个民族,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有区级重点贫困村*个,州级重点贫困村**个。现有贫困人口**户**人,占贫困村总人口的**.**%。博州扶贫开发工作以县(市)为主,采取点面结合,社会各方协同帮扶的办法,确保三年内使**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到**元以上。

(二)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北疆四地州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都有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地、县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地、县、乡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完成当年扶贫开发任务、未能按目标责任制使贫困户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评选先进。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区负总责,地州统揽,县抓落实,乡镇衔接,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各级扶贫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形成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扶贫、计委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使扶贫资金挪用、流失、滞留、截留,保证了把“救济钱”真真用在救济贫困百姓上。

*、积极拓宽扶贫开发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如何帮助和引导贫困户开展生产,发挥自我动力,增产增收,摆脱贫困,是扶贫工作的难点所在。伊犁州以实施“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为突破口,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使贫困户在摆脱贫困的进程中迈出了第一步。一是对贫困户所住危房进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围墙,有院门,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养*头牛、**只羊、**只鸡(或**只鹅、**只鸭),有定单协议的养**头驴。三是每家房前屋后种*分地马铃薯、*分地蔬菜(胡萝卜、皮芽孜、卡马古、大蒜等),每家种*棵苹果树,每家挖菜窖*口、家庭水窖*口;每家的口粮田,**%种小麦,**%种玉米,小麦作口粮,玉米和桔杆喂养禽畜。四是帮助贫困户学手艺,制作花毡、地毯、花帽、刺绣等。五是帮助、引导贫困户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员结构,使每户都有一名会经营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创收人,一名上学有成的读书人,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养殖、种植的勤快人。从而使贫困户在初级起步阶段,就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劳动,开展家庭种植业、家庭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成为最现实、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县、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围绕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重点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为重点,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管理的力度,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自**年至**年,塔城地区已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万元,为重点贫困县、乡建立建设了一批以牲畜养殖、水利基础设施、饲草料基地和牧民定居为主的骨干工程和示范工程,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借助国定贫困县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从而使扶贫开发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博州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向扶贫重点地区集中,他们把全州确定的**个村作为州直单位重点联系和帮扶的对象,签定三年责任状,不脱贫不脱钩。对其中**个最为贫穷的村,由州财政口径注入**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帮助贫困户打井、牲畜改良、暖圈建设等,解决了贫困户最为紧迫的生活问题。

*、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

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做法。塔城地区采取让贫困户在本地区境内给种养大户打长工和农忙季节打零工、短工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博州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火车换装、棉花和枸杞生产等相关服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抓。伊犁州**年组织**名贫困户劳动力走出乡村务工,其中**名纳入县、市劳务输出计划,走出伊犁到外地务工。通过劳务创收不仅缓解了贫困户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且直接增加了现金收入,同时也带来了贫困户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成为贫困农牧民摆脱贫困的一条有效途径。

*、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

伊犁州实施“贫困户子女劳动技能职业培训教育工程”,每年培训**人,由州教育局、财政局、扶贫办、职业中专负责实施,工程实施*年,为贫困户家庭子女劳动就业,务工创业打下了基础。同时结合“科技之冬”活动和“科技扶贫培训”,灵活多样地开展“一事一训”、“一技一训”、“一养一训”、“一种一训”、“现场培训”、“观摩培训”等培训活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和群众的参与性。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坚持实施科技扶贫兴农战略,确立科技扶贫的主攻方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本相结合,加强对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的素质,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真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减轻贫困户负担。

塔城地区对人均口粮不足**公斤的的贫困户,实行“五减免、一优先”,即:减免乡村统筹、提留、粮食定购任务、水费、教育基金,优先给贫困户安排种植计划,购买母畜赊货给贫困户,增加牲畜饲养量。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农业税*年,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公斤以下的由民政部门给予补助救济。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将学杂费和课本费合并收取,初中学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元,小学学生每学年最高不得超过**元,浮动范围不超过**%。通过实施扶贫优惠政策,**-**年共减免贫困户农牧业三税**万元,减免课本费、学杂费**万元,减免义务工**天,减免集体提留**万元,免征异地搬迁定居贫困户农牧业税**。*万元,同时减免其他各种费用**万元。博州对特殊困难户,县(市)财政从教育费附加中划出部分资金,用于中小学学杂费减免。对贫困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免征*年农牧业税,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年农业税。对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公斤以下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补助。通过制定和落实扶贫优惠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广大贫困户的生活负担,为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伊犁州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要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中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经教育不改的,采取缓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不断为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针对特殊的环境和致贫根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增加农牧民生产资料占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增一加强”为目标,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向基础设施、生产资料方向汇集,向以户为单位的贫困农牧民手中汇集,

托里县、吉木乃县作为国定贫困重点县,积极争取大单位、大企业开展扶贫帮困,收到积极成效。托里县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电视台、自治区额河建管局三家单位帮扶,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已向托里县帮扶各类物资达**万元。吉木乃县先后争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等四家单位进行帮扶,帮扶资金及物资达**.*万元,建成喷灌农田*万亩,石油希望小学*所,蜂蜜加工厂*座。由于大单位、大企业的带动,社会各阶层扶贫帮困积极性得到提高,全县有**个县直单位**多大户参与到扶贫帮困队伍中来。

伊犁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贫困户异地搬迁工程。他们对于环境恶劣、居住偏远、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坚决实施搬迁。采取“一户一策”、“几户一策”、插花安置、置换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安置等多种方式。察布查尔县则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成片集中开垦*万亩土地,成立扶贫农场,对异地搬迁户统一集中安置,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异地搬迁和生产生活问题。

*、用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

通过调研,可以感觉到,北疆四地州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他们在正确把握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大胆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伊犁州从每年的扶贫贷款额度中切块**%-**%,作为全贴息小额信贷,专门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通过“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大户+贫困户”、“协会+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方式实现放贷、承贷和还贷,使贫困户在务工生产中学到技术,得到收入,获得生产资料方面(如牛犊、羊羔等)的实物回报,实现自我滚动、自我表现发展。阿勒泰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运用上与其他资金通过“捆绑使用”,使资金和项目发挥出最大效益。

吉木乃县为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推行了一套“五户帮扶小额信贷模式”。具体做法为:成立县扶贫总社、乡(镇)分社和村扶贫中心的三级小额信贷资金发放专门机构。同时把全县农牧民以五户为一个单位,按照“一户党员户或干部户、一户富裕户、两户中间户、一户贫困户”的形式组成了**个“五户帮扶组”。每一个“五户帮扶组”对信贷资金的返还实行五户联保,共同担负连带责任,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形成一种“党员带,富户促,亲帮亲,户帮户,利益相连,风险共担”的帮扶促进机制。从而使小额信贷成为全县五年来各项扶贫措施中成效最好、收效最快的办法。

*、多措并举,敢于创新

伊犁州通过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工程建设贫困户受益制度,提高贫困户收入。在实施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项目时,都要最大限度地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县级扶贫办、计委在扶贫资金工程项目的发包、检查、验收时,必须把使用不低于**%的贫困户劳动力作为工程合同的一项指标。

察布查尔县积极鼓励贫困户外出打工挣钱,并帮助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为此他们积极实施五个**工程,具体为:以乡为单位,在贫困户中选出**人,根据实际情况,培训**名泥瓦工、**名缝纫工、**名修理工、**名理发师、**名烹饪师,连续培训*年。在培训中,无偿提供学习工具和设备,学成后工具归个人。

阿勒泰地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式、搬迁式、集中式、股份合作制、五户帮扶、小额信贷等多种扶贫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符合县域实际的扶贫措施,三年来,通过多种措施,全县累计有**户**名特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均收入从原来的**元以下增加到**元以上。

三、对我州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州扶贫开发的变化

随着我州三年解决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州扶贫开发已开始新的进程,由此也带来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

一是工作对象由特困人口到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变化。随着我州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特困人口已全部进入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范围内,扶贫对象也随之进入以低收入贫困人口为重点的阶段,但由于我州解决温饱的水平低,这部分低收入人口经不起自然灾害,经不起身患疾病、经不起市场波动,很容易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象。

二是贫困人口的贫困标准发生了变化。按照新阶段国家确定的贫困标准**元,到**年底,我州农村牧区有低收入贫困人口约**人,集中在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呈集中连片的区域性分布。

三是扶贫目标由解决温饱问题到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的变化。解决温饱问题任务单一,而实现小康目标多样综合,集中反映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幅度。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人口,今后增收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前几年已完全不同,增加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是扶贫内容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到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的变化。目前,我州贫困乡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统筹发展就是扶贫开发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贫困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也要以人为本,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和谐的条件。

五是扶贫方式由以户为单元到整村推进的变化。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要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以村为扶贫单元,通过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进解决一家一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州**年将有**个重点村进行整村推进验收。

六是扶贫投资由规模投入到效益投入的变化。在扶贫资金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州扶贫开发要立足现有资金规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贫数量、收入指标的倾向,将收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扶贫的实际成效,得到实际的利益。

(二)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州扶贫开发工作

统筹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事关我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扶贫开发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解决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关键在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民。从我州发展的现状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仍然在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该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扶贫开发既要解决好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现实紧迫的问题,又不能盲目开发,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扶贫观,立足当前,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深化对扶贫开发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的扶贫观实践于扶贫开发中去,在扶贫规划上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扶贫工作中加以落实。

(三)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水平,既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结合我州实际,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坚持扶贫到村入户,巩固提高温饱成果。从**年起,对全州**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情况开始进行分批验收,条件成熟一批验收一批。

二是集中力量,加强难点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要把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集中财力物力,采取综合性措施,给予大力扶持。对于分布在不具备生存条件,投入多又见效慢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扶贫,做到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

三是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收入。一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搞活”的指导思想,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二要抓住自治州实施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发挥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围绕农民增收,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三要在扶贫贷款投向和方式上,不管哪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或大户,只要能带动贫困户,与贫困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系机制,给贫困户带来实惠,扶贫贴息贷款都给予支持。四要充分利用我州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发、季节性棉花用工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关于“劳务报酬”管理的规定,就近组织农民工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土石方工程,拓宽贫困农牧民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实用技术和家庭手工业技能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享受扶贫项目制度,保证贫困户户均有l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力。

五是改进资金项目管理,加强监督力度。一要加强三项扶贫资金的捆绑力度。按照各有侧重,优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三项扶贫资金,发挥整体效益。二依据扶贫开发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杜绝项目申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资金效益和项目的科学性。三要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激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和潜能。四要严格实行报帐制,全面推行公示制。五要做好监督工作,聘请自治州对口帮扶单位的干部作为自治州扶贫办的督察特派员,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负责监督所帮扶重点村的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情况。六要实行扶贫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项目法人制。

工作调研范文篇3

(一)伊犁州、博州两地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伊犁州是新疆唯一的地区级副省级单位,州直下辖八

县二市,由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扶贫开发单位共207个,其中重点贫困县两个,重点乡19个,重点村186个(含州确定的重点村10个)。到2003年底州直尚有贫困人口27806户143549人,占州直农牧业人口的8.7%。伊犁州确定的扶贫开发的目标是:经过六年的努力奋斗,到2010年末,按现行贫困线标准,在自治区率先全面解决低收入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步骤是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分批整体解决。前四年为解决温饱攻坚阶段性,后两年为巩固阶段。2004年的任务是,力争30%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200元,农村低收入人口降低到10万人左右。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与哈萨

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85公里。自治州下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两县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11个团场。全州有35个民族,总人口42.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3%。有区级重点贫困村6个,州级重点贫困村16个。现有贫困人口545户2426人,占贫困村总人口的26.72%。博州扶贫开发工作以县(市)为主,采取点面结合,社会各方协同帮扶的办法,确保三年内使8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二)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北疆四地州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都有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地、县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地、县、乡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完成当年扶贫开发任务、未能按目标责任制使贫困户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评选先进。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区负总责,地州统揽,县抓落实,乡镇衔接,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各级扶贫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形成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扶贫、计委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使扶贫资金挪用、流失、滞留、截留,保证了把“救济钱”真真用在救济贫困百姓上。

2、积极拓宽扶贫开发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如何帮助和引导贫困户开展生产,发挥自我动力,增产增收,摆脱贫困,是扶贫工作的难点所在。伊犁州以实施“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为突破口,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使贫困户在摆脱贫困的进程中迈出了第一步。一是对贫困户所住危房进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围墙,有院门,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养1头牛、10只羊、100只鸡(或50只鹅、50只鸭),有定单协议的养10头驴。三是每家房前屋后种5分地马铃薯、5分地蔬菜(胡萝卜、皮芽孜、卡马古、大蒜等),每家种6棵苹果树,每家挖菜窖1口、家庭水窖1口;每家的口粮田,60%种小麦,40%种玉米,小麦作口粮,玉米和桔杆喂养禽畜。四是帮助贫困户学手艺,制作花毡、地毯、花帽、刺绣等。五是帮助、引导贫困户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员结构,使每户都有一名会经营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创收人,一名上学有成的读书人,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养殖、种植的勤快人。从而使贫困户在初级起步阶段,就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劳动,开展家庭种植业、家庭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成为最现实、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县、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围绕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重点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为重点,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管理的力度,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自2001年至2003年,塔城地区已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17925万元,为重点贫困县、乡建立建设了一批以牲畜养殖、水利基础设施、饲草料基地和牧民定居为主的骨干工程和示范工程,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借助国定贫困县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从而使扶贫开发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博州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向扶贫重点地区集中,他们把全州确定的60个村作为州直单位重点联系和帮扶的对象,签定三年责任状,不脱贫不脱钩。对其中16个最为贫穷的村,由州财政口径注入16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帮助贫困户打井、牲畜改良、暖圈建设等,解决了贫困户最为紧迫的生活问题。

4、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

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做法。塔城地区采取让贫困户在本地区境内给种养大户打长工和农忙季节打零工、短工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博州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火车换装、棉花和枸杞生产等相关服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抓。伊犁州2004年组织10000名贫困户劳动力走出乡村务工,其中2000名纳入县、市劳务输出计划,走出伊犁到外地务工。通过劳务创收不仅缓解了贫困户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且直接增加了现金收入,同时也带来了贫困户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成为贫困农牧民摆脱贫困的一条有效途径。

5、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

伊犁州实施“贫困户子女劳动技能职业培训教育工程”,每年培训120人,由州教育局、财政局、扶贫办、职业中专负责实施,工程实施6年,为贫困户家庭子女劳动就业,务工创业打下了基础。同时结合“科技之冬”活动和“科技扶贫培训”,灵活多样地开展“一事一训”、“一技一训”、“一养一训”、“一种一训”、“现场培训”、“观摩培训”等培训活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和群众的参与性。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坚持实施科技扶贫兴农战略,确立科技扶贫的主攻方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本相结合,加强对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的素质,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认真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减轻贫困户负担。

塔城地区对人均口粮不足300公斤的的贫困户,实行“五减免、一优先”,即:减免乡村统筹、提留、粮食定购任务、水费、教育基金,优先给贫困户安排种植计划,购买母畜赊货给贫困户,增加牲畜饲养量。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农业税5年,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300公斤以下的由民政部门给予补助救济。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将学杂费和课本费合并收取,初中学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260元,小学学生每学年最高不得超过160元,浮动范围不超过20%。通过实施扶贫优惠政策,2001-2003年共减免贫困户农牧业三税451万元,减免课本费、学杂费190万元,减免义务工93039天,减免集体提留124万元,免征异地搬迁定居贫困户农牧业税181。4万元,同时减免其他各种费用150万元。博州对特殊困难户,县(市)财政从教育费附加中划出部分资金,用于中小学学杂费减免。对贫困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免征5年农牧业税,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5年农业税。对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300公斤以下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补助。通过制定和落实扶贫优惠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广大贫困户的生活负担,为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7、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伊犁州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要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中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经教育不改的,采取缓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1、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不断为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针对特殊的环境和致贫根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增加农牧民生产资料占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增一加强”为目标,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向基础设施、生产资料方向汇集,向以户为单位的贫困农牧民手中汇集,

托里县、吉木乃县作为国定贫困重点县,积极争取大单位、大企业开展扶贫帮困,收到积极成效。托里县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电视台、自治区额河建管局三家单位帮扶,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已向托里县帮扶各类物资达340万元。吉木乃县先后争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等四家单位进行帮扶,帮扶资金及物资达204.6万元,建成喷灌农田1万亩,石油希望小学1所,蜂蜜加工厂1座。由于大单位、大企业的带动,社会各阶层扶贫帮困积极性得到提高,全县有46个县直单位130多大户参与到扶贫帮困队伍中来。

伊犁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贫困户异地搬迁工程。他们对于环境恶劣、居住偏远、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坚决实施搬迁。采取“一户一策”、“几户一策”、插花安置、置换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安置等多种方式。察布查尔县则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成片集中开垦4万亩土地,成立扶贫农场,对异地搬迁户统一集中安置,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异地搬迁和生产生活问题。

2、用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

通过调研,可以感觉到,北疆四地州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他们在正确把握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大胆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伊犁州从每年的扶贫贷款额度中切块10%-15%,作为全贴息小额信贷,专门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通过“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大户+贫困户”、“协会+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方式实现放贷、承贷和还贷,使贫困户在务工生产中学到技术,得到收入,获得生产资料方面(如牛犊、羊羔等)的实物回报,实现自我滚动、自我表现发展。阿勒泰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运用上与其他资金通过“捆绑使用”,使资金和项目发挥出最大效益。

吉木乃县为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推行了一套“五户帮扶小额信贷模式”。具体做法为:成立县扶贫总社、乡(镇)分社和村扶贫中心的三级小额信贷资金发放专门机构。同时把全县农牧民以五户为一个单位,按照“一户党员户或干部户、一户富裕户、两户中间户、一户贫困户”的形式组成了605个“五户帮扶组”。每一个“五户帮扶组”对信贷资金的返还实行五户联保,共同担负连带责任,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形成一种“党员带,富户促,亲帮亲,户帮户,利益相连,风险共担”的帮扶促进机制。从而使小额信贷成为全县五年来各项扶贫措施中成效最好、收效最快的办法。

3、多措并举,敢于创新

伊犁州通过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工程建设贫困户受益制度,提高贫困户收入。在实施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项目时,都要最大限度地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县级扶贫办、计委在扶贫资金工程项目的发包、检查、验收时,必须把使用不低于50%的贫困户劳动力作为工程合同的一项指标。

察布查尔县积极鼓励贫困户外出打工挣钱,并帮助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为此他们积极实施五个100工程,具体为:以乡为单位,在贫困户中选出500人,根据实际情况,培训100名泥瓦工、100名缝纫工、100名修理工、100名理发师、100名烹饪师,连续培训3年。在培训中,无偿提供学习工具和设备,学成后工具归个人。

阿勒泰地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式、搬迁式、集中式、股份合作制、五户帮扶、小额信贷等多种扶贫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符合县域实际的扶贫措施,三年来,通过多种措施,全县累计有183户1160名特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均收入从原来的600元以下增加到1100元以上。

三、对我州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州扶贫开发的变化

随着我州三年解决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州扶贫开发已开始新的进程,由此也带来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

一是工作对象由特困人口到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变化。随着我州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特困人口已全部进入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范围内,扶贫对象也随之进入以低收入贫困人口为重点的阶段,但由于我州解决温饱的水平低,这部分低收入人口经不起自然灾害,经不起身患疾病、经不起市场波动,很容易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象。

二是贫困人口的贫困标准发生了变化。按照新阶段国家确定的贫困标准882元,到2003年底,我州农村牧区有低收入贫困人口约33757人,集中在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呈集中连片的区域性分布。

三是扶贫目标由解决温饱问题到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的变化。解决温饱问题任务单一,而实现小康目标多样综合,集中反映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幅度。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人口,今后增收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前几年已完全不同,增加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是扶贫内容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到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的变化。目前,我州贫困乡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统筹发展就是扶贫开发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贫困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也要以人为本,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和谐的条件。

五是扶贫方式由以户为单元到整村推进的变化。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要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以村为扶贫单元,通过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进解决一家一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州2005年将有18个重点村进行整村推进验收。

六是扶贫投资由规模投入到效益投入的变化。在扶贫资金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州扶贫开发要立足现有资金规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贫数量、收入指标的倾向,将收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扶贫的实际成效,得到实际的利益。

(二)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州扶贫开发工作

统筹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事关我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扶贫开发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解决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关键在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民。从我州发展的现状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仍然在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该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扶贫开发既要解决好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现实紧迫的问题,又不能盲目开发,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扶贫观,立足当前,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深化对扶贫开发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的扶贫观实践于扶贫开发中去,在扶贫规划上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扶贫工作中加以落实。

(三)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水平,既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结合我州实际,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坚持扶贫到村入户,巩固提高温饱成果。从2004年起,对全州3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情况开始进行分批验收,条件成熟一批验收一批。

二是集中力量,加强难点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要把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集中财力物力,采取综合性措施,给予大力扶持。对于分布在不具备生存条件,投入多又见效慢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扶贫,做到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

三是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收入。一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搞活”的指导思想,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二要抓住自治州实施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发挥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围绕农民增收,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三要在扶贫贷款投向和方式上,不管哪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或大户,只要能带动贫困户,与贫困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系机制,给贫困户带来实惠,扶贫贴息贷款都给予支持。四要充分利用我州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发、季节性棉花用工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关于“劳务报酬”管理的规定,就近组织农民工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土石方工程,拓宽贫困农牧民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实用技术和家庭手工业技能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享受扶贫项目制度,保证贫困户户均有l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力。

五是改进资金项目管理,加强监督力度。一要加强三项扶贫资金的捆绑力度。按照各有侧重,优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三项扶贫资金,发挥整体效益。二依据扶贫开发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杜绝项目申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资金效益和项目的科学性。三要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激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和潜能。四要严格实行报帐制,全面推行公示制。五要做好监督工作,聘请自治州对口帮扶单位的干部作为自治州扶贫办的督察特派员,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负责监督所帮扶重点村的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情况。六要实行扶贫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项目法人制。

工作调研范文篇4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伊犁州、博州两地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伊犁州是新疆唯一的地区级副省级单位,州直下辖八

县二市,由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扶贫开发单位共207个,其中重点贫困县两个,重点乡19个,重点村186个(含州确定的重点村10个)。到2003年底州直尚有贫困人口27806户143549人,占州直农牧业人口的8.7%。伊犁州确定的扶贫开发的目标是:经过六年的努力奋斗,到2010年末,按现行贫困线标准,在自治区率先全面解决低收入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步骤是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分批整体解决。前四年为解决温饱攻坚阶段性,后两年为巩固阶段。2004年的任务是,力争30%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200元,农村低收入人口降低到10万人左右。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与哈萨

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85公里。自治州下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两县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11个团场。全州有35个民族,总人口42.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3%。有区级重点贫困村6个,州级重点贫困村16个。现有贫困人口545户2426人,占贫困村总人口的26.72%。博州扶贫开发工作以县(市)为主,采取点面结合,社会各方协同帮扶的办法,确保三年内使8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二)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北疆四地州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都有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地、县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地、县、乡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完成当年扶贫开发任务、未能按目标责任制使贫困户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评选先进。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区负总责,地州统揽,县抓落实,乡镇衔接,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各级扶贫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形成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扶贫、计委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使扶贫资金挪用、流失、滞留、截留,保证了把“救济钱”真真用在救济贫困百姓上。

2、积极拓宽扶贫开发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如何帮助和引导贫困户开展生产,发挥自我动力,增产增收,摆脱贫困,是扶贫工作的难点所在。伊犁州以实施“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为突破口,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使贫困户在摆脱贫困的进程中迈出了第一步。一是对贫困户所住危房进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围墙,有院门,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养1头牛、10只羊、100只鸡(或50只鹅、50只鸭),有定单协议的养10头驴。三是每家房前屋后种5分地马铃薯、5分地蔬菜(胡萝卜、皮芽孜、卡马古、大蒜等),每家种6棵苹果树,每家挖菜窖1口、家庭水窖1口;每家的口粮田,60%种小麦,40%种玉米,小麦作口粮,玉米和桔杆喂养禽畜。四是帮助贫困户学手艺,制作花毡、地毯、花帽、刺绣等。五是帮助、引导贫困户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员结构,使每户都有一名会经营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创收人,一名上学有成的读书人,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养殖、种植的勤快人。从而使贫困户在初级起步阶段,就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劳动,开展家庭种植业、家庭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成为最现实、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县、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围绕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重点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为重点,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管理的力度,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自2001年至2003年,塔城地区已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17925万元,为重点贫困县、乡建立建设了一批以牲畜养殖、水利基础设施、饲草料基地和牧民定居为主的骨干工程和示范工程,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借助国定贫困县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从而使扶贫开发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博州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的要求,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向扶贫重点地区集中,他们把全州确定的60个村作为州直单位重点联系和帮扶的对象,签定三年责任状,不脱贫不脱钩。对其中16个最为贫穷的村,由州财政口径注入16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帮助贫困户打井、牲畜改良、暖圈建设等,解决了贫困户最为紧迫的生活问题。

4、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

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是北疆四地州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做法。塔城地区采取让贫困户在本地区境内给种养大户打长工和农忙季节打零工、短工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博州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火车换装、棉花和枸杞生产等相关服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抓。伊犁州2004年组织10000名贫困户劳动力走出乡村务工,其中2000名纳入县、市劳务输出计划,走出伊犁到外地务工。通过劳务创收不仅缓解了贫困户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且直接增加了现金收入,同时也带来了贫困户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成为贫困农牧民摆脱贫困的一条有效途径。

5、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

伊犁州实施“贫困户子女劳动技能职业培训教育工程”,每年培训120人,由州教育局、财政局、扶贫办、职业中专负责实施,工程实施6年,为贫困户家庭子女劳动就业,务工创业打下了基础。同时结合“科技之冬”活动和“科技扶贫培训”,灵活多样地开展“一事一训”、“一技一训”、“一养一训”、“一种一训”、“现场培训”、“观摩培训”等培训活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和群众的参与性。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坚持实施科技扶贫兴农战略,确立科技扶贫的主攻方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本相结合,加强对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户的素质,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认真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减轻贫困户负担。

塔城地区对人均口粮不足300公斤的的贫困户,实行“五减免、一优先”,即:减免乡村统筹、提留、粮食定购任务、水费、教育基金,优先给贫困户安排种植计划,购买母畜赊货给贫困户,增加牲畜饲养量。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农业税5年,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300公斤以下的由民政部门给予补助救济。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将学杂费和课本费合并收取,初中学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260元,小学学生每学年最高不得超过160元,浮动范围不超过20%。通过实施扶贫优惠政策,2001-2003年共减免贫困户农牧业三税451万元,减免课本费、学杂费190万元,减免义务工93039天,减免集体提留124万元,免征异地搬迁定居贫困户农牧业税181。4万元,同时减免其他各种费用150万元。博州对特殊困难户,县(市)财政从教育费附加中划出部分资金,用于中小学学杂费减免。对贫困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免征5年农牧业税,对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从事种植业的,免征5年农业税。对移民搬迁贫困户口粮低于300公斤以下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补助。通过制定和落实扶贫优惠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广大贫困户的生活负担,为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

7、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伊犁州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要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中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经教育不改的,采取缓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1、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不断为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针对特殊的环境和致贫根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增加农牧民生产资料占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增一加强”为目标,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向基础设施、生产资料方向汇集,向以户为单位的贫困农牧民手中汇集,

托里县、吉木乃县作为国定贫困重点县,积极争取大单位、大企业开展扶贫帮困,收到积极成效。托里县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电视台、自治区额河建管局三家单位帮扶,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已向托里县帮扶各类物资达340万元。吉木乃县先后争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等四家单位进行帮扶,帮扶资金及物资达204.6万元,建成喷灌农田1万亩,石油希望小学1所,蜂蜜加工厂1座。由于大单位、大企业的带动,社会各阶层扶贫帮困积极性得到提高,全县有46个县直单位130多大户参与到扶贫帮困队伍中来。

伊犁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贫困户异地搬迁工程。他们对于环境恶劣、居住偏远、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坚决实施搬迁。采取“一户一策”、“几户一策”、插花安置、置换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安置等多种方式。察布查尔县则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成片集中开垦4万亩土地,成立扶贫农场,对异地搬迁户统一集中安置,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异地搬迁和生产生活问题。

2、用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

通过调研,可以感觉到,北疆四地州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他们在正确把握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大胆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伊犁州从每年的扶贫贷款额度中切块10%-15%,作为全贴息小额信贷,专门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通过“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大户+贫困户”、“协会+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方式实现放贷、承贷和还贷,使贫困户在务工生产中学到技术,得到收入,获得生产资料方面(如牛犊、羊羔等)的实物回报,实现自我滚动、自我表现发展。阿勒泰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运用上与其他资金通过“捆绑使用”,使资金和项目发挥出最大效益。

吉木乃县为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推行了一套“五户帮扶小额信贷模式”。具体做法为:成立县扶贫总社、乡(镇)分社和村扶贫中心的三级小额信贷资金发放专门机构。同时把全县农牧民以五户为一个单位,按照“一户党员户或干部户、一户富裕户、两户中间户、一户贫困户”的形式组成了605个“五户帮扶组”。每一个“五户帮扶组”对信贷资金的返还实行五户联保,共同担负连带责任,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形成一种“党员带,富户促,亲帮亲,户帮户,利益相连,风险共担”的帮扶促进机制。从而使小额信贷成为全县五年来各项扶贫措施中成效最好、收效最快的办法。

3、多措并举,敢于创新

伊犁州通过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工程建设贫困户受益制度,提高贫困户收入。在实施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项目时,都要最大限度地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县级扶贫办、计委在扶贫资金工程项目的发包、检查、验收时,必须把使用不低于50%的贫困户劳动力作为工程合同的一项指标。

察布查尔县积极鼓励贫困户外出打工挣钱,并帮助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为此他们积极实施五个100工程,具体为:以乡为单位,在贫困户中选出500人,根据实际情况,培训100名泥瓦工、100名缝纫工、100名修理工、100名理发师、100名烹饪师,连续培训3年。在培训中,无偿提供学习工具和设备,学成后工具归个人。

阿勒泰地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式、搬迁式、集中式、股份合作制、五户帮扶、小额信贷等多种扶贫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符合县域实际的扶贫措施,三年来,通过多种措施,全县累计有183户1160名特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均收入从原来的600元以下增加到1100元以上。

三、对我州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州扶贫开发的变化

随着我州三年解决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州扶贫开发已开始新的进程,由此也带来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

一是工作对象由特困人口到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变化。随着我州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特困人口已全部进入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范围内,扶贫对象也随之进入以低收入贫困人口为重点的阶段,但由于我州解决温饱的水平低,这部分低收入人口经不起自然灾害,经不起身患疾病、经不起市场波动,很容易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象。

二是贫困人口的贫困标准发生了变化。按照新阶段国家确定的贫困标准882元,到2003年底,我州农村牧区有低收入贫困人口约33757人,集中在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呈集中连片的区域性分布。

三是扶贫目标由解决温饱问题到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的变化。解决温饱问题任务单一,而实现小康目标多样综合,集中反映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幅度。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人口,今后增收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前几年已完全不同,增加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是扶贫内容由单纯的经济发展到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的变化。目前,我州贫困乡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统筹发展就是扶贫开发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贫困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也要以人为本,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和谐的条件。

五是扶贫方式由以户为单元到整村推进的变化。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要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以村为扶贫单元,通过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进解决一家一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州2005年将有18个重点村进行整村推进验收。

六是扶贫投资由规模投入到效益投入的变化。在扶贫资金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州扶贫开发要立足现有资金规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贫数量、收入指标的倾向,将收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扶贫的实际成效,得到实际的利益。

(二)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州扶贫开发工作

统筹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事关我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扶贫开发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解决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关键在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民。从我州发展的现状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仍然在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重点区域,该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扶贫开发既要解决好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现实紧迫的问题,又不能盲目开发,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扶贫观,立足当前,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深化对扶贫开发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的扶贫观实践于扶贫开发中去,在扶贫规划上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扶贫工作中加以落实。

(三)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水平,既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结合我州实际,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坚持扶贫到村入户,巩固提高温饱成果。从2004年起,对全州3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情况开始进行分批验收,条件成熟一批验收一批。

二是集中力量,加强难点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要把且末、和静、若羌县高寒偏远牧区及尉犁、轮台县荒漠干旱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集中财力物力,采取综合性措施,给予大力扶持。对于分布在不具备生存条件,投入多又见效慢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扶贫,做到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

三是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收入。一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搞活”的指导思想,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二要抓住自治州实施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发挥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围绕农民增收,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三要在扶贫贷款投向和方式上,不管哪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或大户,只要能带动贫困户,与贫困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系机制,给贫困户带来实惠,扶贫贴息贷款都给予支持。四要充分利用我州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发、季节性棉花用工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有利条件,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关于“劳务报酬”管理的规定,就近组织农民工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土石方工程,拓宽贫困农牧民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实用技术和家庭手工业技能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享受扶贫项目制度,保证贫困户户均有l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力。

五是改进资金项目管理,加强监督力度。一要加强三项扶贫资金的捆绑力度。按照各有侧重,优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三项扶贫资金,发挥整体效益。二依据扶贫开发规划建立扶贫项目库,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杜绝项目申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资金效益和项目的科学性。三要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激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和潜能。四要严格实行报帐制,全面推行公示制。五要做好监督工作,聘请自治州对口帮扶单位的干部作为自治州扶贫办的督察特派员,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负责监督所帮扶重点村的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情况。六要实行扶贫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项目法人制。

工作调研范文篇5

调研情况的汇报提纲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调查及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就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乡级党委换届比较成功,党委提名的人选都能当选。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突出的问题是党委换届选举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乡镇党委执行选举制度不到位。尽管《党章》中对党的组织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制度不够坚决,执行上级要求有偏差,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形式轻权利。从党委选举情况看,程序都比较严格和规范,表面上看是尊重了选举人的权利,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反映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尽管候选人酝酿、投票表决的程序齐全,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党组织为了选举需要,印发候选人的介绍材料仅限于简单介绍其简历、品德、能力和业绩等内容,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材料中的情况简介,材料介绍什么就是什么,缺乏更广泛和深入了解候选人的渠道和平台,加之,党组织提供给选举人酝酿候选人的时间较短,大都是会议期间,导致了解情况不全面,特别是组织新调整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不知情的选举人只能是“随帮唱影”,有的甚至不负责任地“乱”划票,使选举“失真”。二是重组织轻民意。有的地方党委为了保证选举质量,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在选举前采取不同形式,向选举人渗透组织提名人选意图,统一选举人思想,使选举人不能够充分表达意志。有的党组织,在差额选举时,忽视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对确定“差”的人选煞费苦心,“科学”处理“差”,这些做法是与《选举法》和《党章》要求相违背的。

2、选举人应有的权利落实不到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民主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现在地方党组织选举中党员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普通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渠道窄,对党的重大决策事项和问题,往往是事后通过新闻媒体知晓,其他方面很少看到听到,即使听到也大都是已经形成决定的结果。党代表参与选举的深度不够。虽然乡级实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但党员民主渠道仍需拓宽。党员或党代表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有时处于一种名有实无的“虚化”状态,直接参与讨论、质询、提出意见和表达真实意愿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落实党代表的选举权方面,仍存在组织内定人选,选举人不得不选、不敢不选、不能不选、碍于情面选和认认真真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选举人的意愿得不到真实表达和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和单位仍未完全跳出“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子,确定被选举人的面窄,缺乏推荐的层次和渠道,存在“等额推荐”、“等额选举”等问题。

3、乡镇党委选举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断链。在党委选举中,一方面,一些党员认为选谁不选谁与自己关系不大,利益联系不紧密,造成党员对党内选举不积极,不关心。客观上也为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受利益驱动,使拉票贿选者有了市场,给拉票贿选者创造了可乘之机。二是选举缺乏竞争性。现在的地方党组织选举大都缺乏竞争性,缺乏有效地竞争机制和竞争人选,没有竞争人选就使选举人没有选择余地,一些人觉得选举可有可无,选举结果都在预料之中,心知肚明。如果出现意外,上级就认为党委主要领导统班子的能力低,不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甚至认为是失职等等。

二、有关建议及对策

1、要切实维护党章的权威,使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得到实质性的行使。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党章的权威性的认识。乡镇党委要牢牢确立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的地位,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使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法定地落实,而不能被其它一些所谓客观因素所干扰。二要坚决落实有关党员权利保障的制度和规定。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已经对党员权利保障做出了规定,乡镇党委除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规范、细化外,必须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否则,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2、要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排除影响发扬民主的障碍,确保民意畅通无阻,充分听取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能全面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同时,握好扩大民主的导向和程度。二要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把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作为根本原则,把上级党组织委派、任命、提名候选人等做法逐步向上级负责选举规则的制定和监督方面转变,候选人名单应由乡镇党委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层层推荐产生,可采取“公推票决”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并对民主推荐的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要采取多种提名方式,扩大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可采取上级党委提名、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以及党员个人自荐竞选等多种提名形式,建立组织提名与党员或代表提名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提名制度。党组织选举中,应适当增加候选人的差额比例,给选举人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平等对待选举人和团体提出的候选人,把代表提名候选人放到组织提名候选人同等位置上,同等条件参与,一视同仁。防止个别领导以组织名义搞“内定人选”或“内部吹风”,也不要明确哪个是差额,哪个是必选人。对于因多种提名产生过多的候选人,可通过预选的方式,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四是建立健全候选人介绍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介绍候选人的方式方法,建立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制度,可采取公布候选人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审查情况,候选人对选举人述职、讲演、回答选举人提出的问题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同时,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可以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通过实践和工作检验候选人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党员更全面的了解候选人情况,使选举人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比较,投出反映自己真实意愿的选票,不断增强党组织选举的实效性。

3、要强化选举人对候选人真实情况了解,使选举人真正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人翁。要进一步落实选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在落实知情权方面,从宏观上,应当及时向选举人提供候选人必要的较为详实背景材料,改变仅仅让选举人了解简历、被动式选举的简单做法。从微观上,在特定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选举人应认真了解候选人的详细情况,包括候选人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廉洁自律、家庭关系、群众评价、朋友圈和社交圈等方面详细而真实的情况,要给选举人一定的时间了解被选举人,给被选举人创造一定的条件,畅通一定的渠道,接触选举人,向选举人推销自己,使选举人的选举建立在知情的理性基础上。在落实参与权方面,除了选举人有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出,可以越级反映外,还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咨询问题。选举人对某个候选人有不同看法,在选举前,通过一定程序可以要求党内有关领导和部门做出回答。二是征求意见。对每个候选人的确定,都要有一定的党内讨论和征询党员意见,并给予回答的程序。三是意见表达。通过不同层次选举党员代表的形式,客观地表达党员的主张和要求,使选举人真正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人翁。在落实选举权方面,一要认真对待选举权。要对选举人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提高选举人对选举工作的认识,教育他们本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同时,对组织选举者建立必要而完备的操作性强的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防止选举走形式、走过场和诱导选举等“违规”现象的发生。二要推行竞争性选举。认真研究和探索党委选举的竞争机制,除推行候选人多种提名方式外,对出现空缺的乡级委员会(包括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也应该实行竞争。三要扩大选举的公开性。实施“阳光”操作,让选举的每个程序都公开透明,使选举过程置于选举人、党员、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建立上级党组织、同级纪检、候选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监督的网络,对选举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

4、要坚持党委集体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党委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断,关键要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决策程序,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制度。一是要大力改进党内选举制度,强化民主选举的功能。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各级党代表和领导人的选举都可以不断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差额的比例,并由预选差额逐步向正式选举差额过渡。认真执行《党章》规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除它们的派出机构和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一律由选举产生。二要逐步建立党内质询和罢免机制,加强党内监督的实效性和权威性。认真研究建立党员代表大会听取、收集和反映党员群众意见的听证制度,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向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述职制度,实行党代表对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完善和实行严格的质询制度和罢免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党内选举程序,增强选举的权威性。三要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地方党组织应积极吸收和借鉴乡镇实行党代表常任制的经验,在加强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定期例会制、督办制、视察制、情况通报制、激励约束等配套制度。要引导党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真正把党代表的权利、党代会的职能落到实处。

5、要避免拉票贿选现象,使换届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一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候选人以及党员充分认识到拉票贿选是违法行为,其结果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有害的。二要加强对候选人品行的考察。对于候选人品行差、群众基础差、有拉票贿选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候选人资格。三要加大对拉票贿选的打击力度。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奖金,对候选人有拉票贿选行为加大调查核实力度,一经查实,除取消候选人资格外,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四要创新党内选举工作内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候选人“过关斩将”,可以把综合素质考试、组织考核、答辩演讲、工作政绩等与党内选举有效的结合起来,拉长候选人推荐工作流程,堵塞候选人拉票贿选渠道。

关于对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

调研情况的汇报提纲

中共委组织部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调查及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就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现将有关换届选举的调研情况,向市委组织部指导科做以简要汇报。

一、乡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乡级党委换届选举比较成功,党委提名的人选都能当选。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党委换届选举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乡镇党委执行选举制度不到位。尽管《党章》中对党的组织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制度不够坚决,执行上级要求有偏差,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形式轻权利。从党委选举情况看,程序都比较严格和规范,表面上看是尊重了选举人的权利,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反映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尽管候选人酝酿、投票表决的程序齐全,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党组织为了选举需要,印发候选人的介绍材料仅限于简单介绍其简历、品德、能力和业绩等内容,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材料中的情况简介,材料介绍什么就是什么,缺乏更广泛和深入了解候选人的渠道和平台,加之,党组织提供给选举人酝酿候选人的时间较短,大都是会议期间,导致了解情况不全面,特别是组织新调整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不知情的选举人只能是“随帮唱影”,有的甚至不负责任地“乱”划票,使选举“失真”。二是重组织轻民意。有的地方党委为了保证选举质量,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在选举前采取不同形式,向选举人渗透组织提名人选意图,统一选举人思想,使选举人不能够充分表达意志。有的党组织,在差额选举时,忽视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对确定“差”的人选煞费苦心,“科学”处理“差”,这些做法是与《选举法》和《党章》要求相违背的。

2、选举人应有的权利落实不到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民主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现在地方党组织选举中党员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普通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渠道窄,对党的重大决策事项和问题,往往是事后通过新闻媒体知晓,其他方面很少看到听到,即使听到也大都是已经形成决定的结果。党代表参与选举的深度不够。虽然乡级实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但党员民主渠道仍需拓宽。党员或党代表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有时处于一种名有实无的“虚化”状态,直接参与讨论、质询、提出意见和表达真实意愿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落实党代表的选举权方面,仍存在组织内定人选,选举人不得不选、不敢不选、不能不选、碍于情面选和认认真真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选举人的意愿得不到真实表达和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和单位仍未完全跳出“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子,确定被选举人的面窄,缺乏推荐的层次和渠道,存在“等额推荐”、“等额选举”等问题。

3、乡镇党委选举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断链。在党委选举中,党员认为选谁不选谁与自己关系不大,利益联系不紧密,造成党员对党内选举不积极,不关心。客观上也为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二是选举缺乏竞争性。现在的地方党组织选举大都缺乏竞争性,缺乏有效地竞争机制和竞争人选,没有竞争人选就使选举人没有选择余地,一些人觉得选举可有可无,选举结果都在预料之中,心知肚明。如果出现意外,上级就认为党委主要领导统班子的能力低,不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甚至认为是失职等等。

二、本届换届选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本届换届选举将面临以下新情况和问题:1、区情发生变化。自2004年全市区划调整后,我区划入松江、建国两乡,区域面积增大、人口增多,对乡镇及农村工作不是很熟,相对情况下,工作量增大,不稳定性增加。2、农村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的实行,基层党员要求扩大党内民主的愿望日益增加,乡镇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尚未完全形成,这些情况势必会给基层党委换届选举带来一些影响。3、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党委领导由原来的“一正两副”精简为“一正一副”,在换届选举中,人选的推荐、差额的确定和选举的竞争可能会相对激烈一些。

三、拉票贿选的解决办法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候选人以及党员充分认识到拉票贿选是违法行为,其结果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有害的。二要加强对候选人品行的考察。对于候选人品行差、群众基础差、有拉票贿选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候选人资格。三要加大对拉票贿选的打击力度。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奖金,对候选人有拉票贿选行为加大调查核实力度,一经查实,除取消候选人资格外,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四要创新党内选举工作内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候选人“过关斩将”,可以把综合素质考试、组织考核、答辩演讲、工作政绩等与党内选举有效的结合起来,拉长候选人推荐工作流程,堵塞候选人拉票贿选渠道。

四、有关建议及对策

1、要切实维护党章的权威,使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得到实质性的行使。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党章的权威性的认识。乡镇党委要牢牢确立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的地位,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使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法定地落实,而不能被其它一些所谓客观因素所干扰。二要坚决落实有关党员权利保障的制度和规定。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已经对党员权利保障做出了规定,乡镇党委除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规范、细化外,必须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否则,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2、要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排除影响发扬民主的障碍,确保民意畅通无阻,充分听取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能全面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同时,握好扩大民主的导向和程度。二要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把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作为根本原则,把上级党组织委派、任命、提名候选人等做法逐步向上级负责选举规则的制定和监督方面转变,候选人名单应由乡镇党委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层层推荐产生,可采取“公推票决”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并对民主推荐的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要采取多种提名方式,扩大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可采取上级党委提名、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以及党员个人自荐竞选等多种提名形式,建立组织提名与党员或代表提名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提名制度。党组织选举中,应适当增加候选人的差额比例,给选举人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平等对待选举人和团体提出的候选人,把代表提名候选人放到组织提名候选人同等位置上,同等条件参与,一视同仁。防止个别领导以组织名义搞“内定人选”或“内部吹风”,也不要明确哪个是差额,哪个是必选人。对于因多种提名产生过多的候选人,可通过预选的方式,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四是建立健全候选人介绍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介绍候选人的方式方法,建立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制度,可采取公布候选人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审查情况,候选人对选举人述职、讲演、回答选举人提出的问题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同时,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可以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通过实践和工作检验候选人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党员更全面的了解候选人情况,使选举人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比较,投出反映自己真实意愿的选票,不断增强党组织选举的实效性。

工作调研范文篇6

一、贯彻国务院9号文件精神,形成了对各地旅游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1.旅游的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把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总体思路,提出建全国旅游首善之区和旅游强市的目标,强调北京市贯彻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有着特殊重大的意义,要形成政府主导、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抓会议精神落实的局面。

山西省委、省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全省调整产业结构,将旅游业确定为七大优势产业之一,省人大批准的"十五计划纲要"把旅游业确定为八大战略部署之一。省政府领导亲自抓规划的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旅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亲自带团参加促销。省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各部门、各地在汇报工作时,讲其他工作一带而过,谈到旅游滔滔不绝,建设厅、交通厅都谈旅游,省委书记、省长讲评各地发展旅游经济的情况是一项主要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起草了《贯彻落实国务院9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围绕落实9号文件,自治区政府批准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纲要》,提出了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区域发展布局等。自治区政府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案,将草原文化工程列为重点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并在交通网络工程中提出要优先建设通向旅游景区的支线公路,在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提出要优先建设重点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以改善旅游环境。在生态建设工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口岸建设工程中提出发展旅游业相关的政策措施。

2.国发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所到的省、区、市,政府部门、旅游部门都在紧锣密鼓地作规划、定措施,地、市、县建景点、搞投资,旅游出现了规划热、产品热、招商引资热。山西省实施精品战略,提出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十大景区(五台山、平遥古城、绵山、云冈石窟、晋祠、关帝庙、鹳雀楼、恒山、芦芽山、壶口瀑布),旅游资源产品正在呈现多元化投资局面。如山西省介休市,由三佳总公司投资4.5亿元兴建绵山景区;垣曲县投资1000万元于小浪底水库,购置游艇60余艘,开发黄河水上游项目;阳城市采取多元化方式集资,兴修公路,他们投资600余万元的皇城相府旅游公路,现已完工投入运营。呼和浩特市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从呼市到周边草原景区的公路也正在建设。三省、区、市和各地旅游局都加大了促销和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吸引海外游客,使旅游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认真抓市场整治和行风建设,导游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出境游市场秩序趋向规范

三省、区、市认为,国家旅游局在抓市场规范与整治方面布置早、行动快,效果比较明显。两省一市对贯彻国家旅游局的这些会议精神都非常认真,采取了比较有力的措施。

一、是持续开展了出境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北京市旅游局配合国家旅游局在首都机场边检站对出境团队进行了突击检查,对发现没有领队的旅游团当即予以扣留,为了严肃纪律,对违规旅行社给予警告处分,并在全市旅行社行业进行通报批评。北京市还根据举报,对意大利米斯特拉旅行社驻京代表处超范围经营进行了调查处理,该代表处从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擅自从事中国公民赴欧洲旅游业务,收取旅游团款、订金、订票等手续费用,涉及金额达46.9万元,北京市旅游局依法对其做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3452元,并处罚款50000元的处理。山西省着重对特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在《出境旅游组团与境外接待社合同》、《出境旅游合同》、《游客须知》、《出境旅游服务质量调查表》,以及"六不准"原则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根据性质和程度的不同,进行了严肃查处。

二、是集中清理审查了旅游经营单位。各地利用旅行社业务年检,对违规违纪的旅行社给予了严肃的处理。山西省注销了4家国内社的旅行社业务许可证,2家国内社被停业整顿2个月,7家国内社被通报批评,16家国内社被责令限期改正。北京市对大地国旅、山水旅行社等超范围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了查处,对违规经营的凤凰假期国旅,报请批准取消了其作为国旅总社出境游代办点的资格。北京市旅游局还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上半年出动检查人员260人次,查处违规案件71起。内蒙古制定了全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方案,成立了整治领导小组,加大了对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工作检查的力度,查处了一批违规操作旅游业务的黑社。如北京长城国际旅行社集宁联络处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内蒙古旅游局对其进行了取缔,并处罚款1万元;查处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工人疗养院超范围进行旅游广告宣传,对二连浩特国旅呼市分部、设在包头的内蒙古中国青旅外联社分部、内蒙古长城旅行社旅游部等无营业执照,无经营许可证而非法经营旅游业务,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查处。

三、是强化了导游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北京市在加强对导游人员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实施导游员IC卡制度,加强对导游队伍的监督与引导,他们仿照交管部门对司机进行管理的办法,制定了一套完整的IC卡管理办法,印刷成册,与导游员IC卡一并下发实行。该办法对导游员各种违规行为的扣分值作了具体的规定,共列出了60个扣分点。凡在年审年度内扣满12分的导游员,北京市旅游局对其进行相应处罚并对其所属旅行社也进行相应的处罚。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旅游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48人次,检查导游员412人次,其中合格者374人次,占检查总数的93%,不合格者38人次,占7%,使旅行社使用无证导游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山西和内蒙古也把对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督作为整治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现场检查和群众举报,调查处理了一批违规违法和严重影响旅游业声誉的导游人员。这些省、市在做好导游人员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将惩治与引导相结合,都组织了导游人员电视大赛或评比活动,正面宣传导游形象,树立了一批先进的典型。

四、是纠建并举,注重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三个省、区、市为了解决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都加强了法规建设。北京市去年以来就起草了《北京市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方案》、《北京地区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旅行社经理任职资格年检工作暂行办法》、《北京地区旅行社重大旅游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北京地区旅行社业务广告暂行管理办法》等6个法规性文件。山西制定了4个法规性文件。这些法规性文件的出台对加强治理整顿工作起到了非常及时有效的作用。

五、是行风建设抓得紧。各地在行风建设中注意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强化旅游干部的自律意识。进行优秀旅游城市初审验收,AAA级、AAAA级旅游景点的评定工作,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标准,没有发现讲人情、放松标准、收受礼物等问题。北京市旅游局行风建设注重抓好旅游干部廉洁自律,导游队伍回扣实行公开化管理,对严重违规违法的严肃处理,追究责任,使行业风气有巨大变化。山西省旅游局把行风工作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全过程,组织了对109家旅行社营业指标和组接指标以及财务情况的审计工作,派人参加了旅行社部门经理、导游员考试、颁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持对公费出国(境)旅游问题进行查处,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国公民自费出国(境)旅游的有关规定。

三、关于上半年旅游发展总体情况的估价、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构想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旅游局就旅游发展布置的各项任务,各地是认真贯彻执行的,旅游企业经营也日趋规范。应该说,总体的发展状况是喜人的。在各省、区、市可以看到,国家旅游局有号令,下面有回声,各项要求、指示、规定得到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响应,对国家旅游局工作的评价是比较好的。

调研中大家反映和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对国务院9号文件普遍拥护,但觉得贯彻落实仍有难度。突出的问题是有些政策措施与兄弟部门很难协调,比如宾馆用水、电、气价格问题,除北京市外,山西、内蒙古在协调饭店水、电、气价格方面,相关部门不太积极。由省、区、市旅游局为主起草的落实9号文件的贯彻实施意见在讨论中有一些认识和看法不一致,如有的地方将旅游车作为长途客运车管理,要求办理多条线路的运营证,重复收费,有的以没有旅游车收费政策为名,任意提出罚款和扣车。

2.旅游企业发展软环境改善不明显。对饭店业收费名目多,多达40多项,饭店老总认为其中有29项不合理或者值得商榷;还有各种名目的节假日宣传、捐款等,要求旅游企业赞助,给旅游企业增加了负担。有的旅游企业反映,本地区对旅游景点投入太少,旅游景点对游客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入境游市场大大萎缩。旅行社购票运营十分被动,一些旅行社反映,他们"五一"节前订的火车票到出团时不给票或少给票,使他们经营十分困难。

3.希望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从源头上治理不正之风。座谈中,旅游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目前反映在旅游业中的不正之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旅行社的削价无序竞争、违规违法经营以及虚假广告。第二个方面就是导游人员的管理问题,突出的是对回扣这一部分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许多同志建议,国家旅游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严格控制旅行社的审批权,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二是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坚持属地化、企业化,企业和景区景点必须把导游人员管起来,省、市旅游局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引导旅行社与旅游定点商店、定点餐馆及景区景点建立业务联系,使导游和旅游团队的经营行为在企业监管的情况下进行。

工作调研范文篇7

一、突出“三抓”,落实责任,形成全员抓信息的良好氛围

1、抓队伍。我们指定一名副部长专门负责信息工作,并配备了一名文字能力较强、工作相对固定的专职信息员。部内各科室也分别指定一名同志负责信息工作。同时,从乡镇机关、市直科局等单位聘请了22名有较强文字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同志担当调研信息员,在全市形成了一个纵横贯通、点面结合、反映灵敏、传递快捷的信息调研网络,为搞好信息调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壮大和充实信息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层层抓,一级抓一级的良好的工作格局。

2、抓质量。为提高组工信息的采写质量,我们注重对信息员队伍进行学习培训,部机关定期召开机关干部信息写作交流会,共同探讨写作技巧和写作心得。加大了部机关干部的调研力度,并以文件的形式对每名组工干部下乡调研的时间、地点均作出了严格规定,鼓励部机关干部从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基层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中挖掘盲点、捕捉亮点,力求使信息出精品。同时对一些重要内容的信息采写工作,由分管部长组建专班,抽调精兵强将,集中攻关,确保信息的采写质量。

3、抓职责。年初,我们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从部长、分管副部长到部内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在信息工作上的具体职责,要求各责任人切实承担起研究和解决本地、本科室信息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为信息工作出谋划策,对信息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与信息员一道分析重要信息线索,研究信息选题,并亲自撰写、修改信息稿件,不断提高组工信息的编发质量,从组织上保证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四制”,强化措施,努力构建组工信息工作高效运行机制

1、落实全员参与制度。在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注重调动全市组工干部的热情。年初,部机关专门召开组工信息工作专题会,全面落实“人人都是信息员”的思维理念,积极营造全体组工干部动手写信息的良好氛围,并建立起了以专职信息员为主,其他干部共同参与的信息员队伍网络。我们每年集中组织两次信息员到乡镇和其他地方集中调研、收集信息。部机关从领导干部做起,亲自动手参与信息写作,形成了“领导参与、全员互动、相互提高”的良好的信息工作机制。

2、实行目标考核制度。年初,我们制定了全年信息上稿计划,通过采取“定任务、定科室、定人员、定时间”的四定措施,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任务具体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及负责人。部机关支部制定并印发了《对部机关各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的实施意见》,将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纳入到各科室的全年工作目标考核中去,对信息工作任务完成好、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实行信息工作评先否决制,把信息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部内各科(室)中心和机关干部年度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完不成任务的科室和个人取消年内评先、评优的资格。

3、推行报送信息分析和通报制度。我们由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和信息骨干组成信息定题分析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定题分析例会,回顾总结上月议定信息题目完成落实情况,对信息要点及采用情况进行分析挖掘,议定安排本月所选题目的选题角度,承担人员及完成时间、质量要求。同时,部机关实行信息工作“一月一小报,一季一大报”的工作制度,每月底在部机关会上将各科室信息上稿情况进行通报,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予以表扬,对完成不好的加压力,督促改进。

4、实行信息成果奖励制度。为鼓励组工干部和信息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我部对凡用上稿的信息实施奖励。奖励办法如下:部机关对在完成全年信息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对上稿的信息撰稿人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部级每篇200元,省级每篇50元,荆州级每篇30元,超额完成的部分实行双倍计奖。同时,为全面调动信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还从物质上、精神上、政治上对信息报送工作表现突出的同志给予鼓励。

工作调研范文篇8

一、**市工商联概况及履行职能情况

**市工商联成立于1952年6月(当时称“”)。因历史原因,市工商联在“”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经市委同意恢复工作。1992年9月,市工商联成立党组,同年增挂“**市商会”牌子。2003年1月,“**市商会”更名为“**市总商会”。截至目前,全市四县三区、市开发区已建立或恢复工商联组织、基层商会82个,现有餐饮业、药品零售业、服装业、美容美发业、眼镜业、农资业、浙江投资企业等7家市直属行业(异地)商会和43个基层行业商会;会员总数4205个,其中企业会员2146家、团体会员49个、个人会员2168人。市工商联机关下设办公室、会员部、经济联络部和信息调研部4个部(室。

根据工商联的性质、宗旨和职能任务,近年来,**市各级工商联(总商会)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工商联和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按照“创业、创新、创优”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开拓进取,为全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达79414户,同比增长21.0%;其中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1809户,同比增长24.0%。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总注册资本1437947万元,同比增长48.7%;其中私营企业总注册资本1287863万元,同比增长51.3%。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52915万元,同比增长38.2%,占全市全部税收的53.9%,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全市民营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24635万美元,同比增长109.7%,占全市全部外贸企业的17.0%;其中出口额20298万美元,同比增长135.2%,占全市全部外贸企业的31.4%。全市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98528万元,同比增长61.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3.2%,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10581万元,同比增长97.6%,占全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7.0%,比去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多年来,**市工商联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参政议政,为加快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全市各级工商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全市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联先后开展了全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调查、私营企业8‰抽样调查、来连投资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问卷调查、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工商行业组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科教文卫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情况调研、财政扶持资金政策落实情况等系列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和政协集体提案、建议。其中在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省财政对苏北市县担保机构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力度的建议》被采纳后,省财政给我市拨付了18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关于加大民营经济目标考核力度》的提案被市目标办采纳,市政府办专门发文将民营经济的各项指标体系首次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上,市工商联的省政协委员共提交了7个有关加快港口建设的提案和建议,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正在积极落实之中。先后获得省工商联第二届和第三届调研成果评比的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工作奖。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奉献”,是党中央赋予工商联光荣的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工商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促进了非公经济人士队伍的健康成长,全市工商联系统现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327名,其中担任县区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务的有302名,市级45名、省级9名、全国1名。经各级工商联推荐,近两年来,先后有37家民营企业和27名企业家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级139个项次的表彰。其中鹰游纺机有限公司获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表彰的就业先进民营企业,恒瑞医药、天明机械获省工商联、省总工会表彰的“双爱双评”先进单位,恒瑞医药、康缘医药、九龙房产等获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表彰的纳税先进民营企业;康缘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凌娅获国务院表彰的“劳动模范”,鹰游纺机有限公司员工于素梅获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表彰的“热爱企业优秀员工”,鹰游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获省工商联、省总工会表彰的“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嘉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步道、天明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明立获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授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奖章;天明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明立、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士斌、鲍鱼王酒楼行政总厨陈权被推荐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同时大力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光彩事业,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004年“铁本”事件发生后,市工商联及时组织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和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借助外力发展不动摇。同年6月成功举办“中国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论坛暨沿海城市商会联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亲自到会并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做了深入分析,要求民营企业家正确对待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给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极大的鼓舞。近年来,全市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累计已达200多万元。其中市工商联常委企业九龙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尤建霞在我市实施3个光彩事业开发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引进了苏宁电器、文峰大世界等大型商业企业,安排社会就业2000多人,2002至2005年共捐助修路、扶贫、拥军等资金237万元,被评为省“光彩之星”。

(三)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发挥行业商会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市工商联企业会员结构不断优化,恒瑞医药、康缘药业、轻工商场等一批改制型、规模型民营企业加入了工商联组织。在发展原生型、本土民营企业会员的同时,还注重把规模型、外向型和外来投资型企业会员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近两年全市纳税排名前20名的企业有四分之三是工商联会员。目前,全市工商联系统已建立82个乡镇(街道)商会和50家行业商会(其中市级7家、县区级30家、乡镇级13家)。各级行业商会在引导会员企业积极融入港城发展大局,当好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助手”和服务会员企业发展“亲商、富商”的“帮手”,参与扶贫、助学、拥军等各类光彩事业、公益事业捐赠活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助融资、化解矛盾,带动当地群众勤劳致富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活力明显增强。市联美容美发业商会积极组织参加全省“万店诚信”活动,作出公开诚信承诺,开展免费咨询,设立行业投诉中心。市联眼镜业商会组织会员统一办理生产许可证,方便了企业,节约了办证成本,受到会员和质监部门的欢迎。赣榆茶果业商会在组织会员带动百姓致富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海州市场商会在宣传税收政策、协助融资、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会员的广泛好评。

(四)坚持服务立会,着力开展各项经济服务工作

全市各级工商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立会,积极在政策环境、招商引资、融资、信息、项目、人才和培训等方面开展有效服务。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自加压力,努力融入全市招商工作大局,着力“完善两个机制、搭建三个平台”,即进一步完善与市开发区、县区政府和有关开发园区的合力招商机制以及沿海十一个城市商会交流合作机制,通过与苏南、浙江、广东等80家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工商联缔结友好商会,搭建起友好商会招商、行业商会招商和会员企业“以商引商”等三个商会招商服务平台。目前通过这一平台,已有苏宁电器、文峰集团、瑞邦药业等一批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陆续在我市落户发展。特别是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在组织会员企业开展“以商引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会员企业实施的总投资52.3亿元的31个新开工项目中已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36亿元,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市工商联还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和市发计委共同参与了省“333工程”苏南企业家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投资考察洽谈会等,引荐500多位市外客商来连考察、合作洽谈,会员企业以商引商,引进资金达5亿元。市县(区)工商联先后20多次牵头组织银企、银政座谈会和担保公司参加的贷款项目推介会,获得银行承诺贷款项目78个。2005年全市工商联系统共协助会员企业落实到位贷款资金3.22亿元。实施了信息服务“双百过千”工程,初步搭建起一支近百人的商会信息员队伍,总商会网站与会员企业链接100多家,通过网络与民营企业家开展政策和商务信息互动4000条(次)。在调研基础上实施了市县(区)驻会领导与20个会员企业重点发展项目联系责任制,定期召开政府、商会、民营企业发展项目联系会议,切实推动重点项目的进展。主动配合劳动人事部门开展民营企业人才用工服务,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全省再就业援助联动大型招聘会”、“全省大中专院校、技校、职校毕业生大型联动专场招聘会”等各种招聘活动,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1000多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书。与市外经贸局、财政局合作,组织会员企业申报和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展开拓国际市场的商务知识培训工作;配合市质监局、经贸委等部门组织会员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考证工作;与市法制办联合成立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八项免费法律咨询及服务。这些服务的开展既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认可,也得到了民营企业家们的欢迎。

二、当前地方工商联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逐步重视,工商联的职能作用也日益明显。但我们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要真正把工商联造就成为有活力、有凝聚力的组织,还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和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商联的职能定位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工商联组织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依据1952年的政务院组织通则,工商联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私营工商业者,主要任务是领导工商业者遵守政策法令,组织工商业者改造思想,指导工商业者发展生产。当时的工商联实际上起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工商联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新时期。1991年,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工商联工作定性定位的中央15号文件,明确了工商联的任务主要是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社会主义道路。该文件的出台,为工商联指明了政治方向,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由原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定性为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联的工作对象也由接受改造和教育的原工商业者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联是公有制体现了助手的作用,目前现有的职能定位难以适应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要求和作用的发挥。

二是工商联工作缺乏有力手段。工商联是以统战性为主的人民团体,是政协的组成单位,而非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上下级工商联之间也属于松散型的指导关系,因此实际工作力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的作用难以发挥,开展活动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

三是县区工商联工作受到人力、财力、物力制约。四县三区中,部分工商联是人员编制少、活动经费少和办公条件差,有的甚至处于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的“三无”状况。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工商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工商联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为了借鉴先进工商联的工作经验,推动我会工作上新台阶,我会先后多次组队前往浙江杭州、萧山、义乌、金华,广东顺德、珠海和江苏苏州、无锡、南通、镇江等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考察学习工商联工作,受到较大启发,结合我会实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党和政府的强有力体系是做好工商联工作的根本保证

做好工商联的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工商联的正确方向,有了这种支持,就能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贡献。深圳总商会的改革、南通市行业商会的推进发展,我会近几年工商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服务单位,承办“中国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论坛暨沿海城市商会联谊会”和服务“务应推进全民创业”两项工作获得嘉奖2004年—2005年获得省工商联先进集体的表彰等等,无不体现党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广度和深度。

(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浙江、苏南等地考察期间,我们发现,这些地方的工商联干部都能够积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自加压力、开拓创新,以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投入到服务工作中,为地方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会员们的好评,推进了工商联影响力和凝聚力的不断增强。我会近几年来积极录入年轻干部,使机关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并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中层干部干部岗位,为工商联工作增添生机和活力。因此,建设一支敬业、懂经济、服务意识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完成工商联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

(三)参政议政是工商联必须牢牢抓住的首要职能

作为政协组成单位,工商联首要职能和任务是参政议政,这也是党和政府赋予工商联的政治任务。工商联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交团体提案、报送社情民意,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实际意愿,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争取良好的环境。这是工商联组织性质的直接体现,也是扩大工商联影响力、增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如徐州市工商联把团体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打造成为工商联工作的品牌,每年提交反映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团体提案都在30件以上,连续4年占到市政协团体提案总数的半数以上。强大的参政议政力度有效增强了徐州市工商联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分注重调研工作的领导和调研成果的转化,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工商联的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批示的比较多。

(四)服务会员是增强工商联凝聚力的主要途径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会员是工商联立会之本。正如企业家们所说的“工商联有活动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凝聚力”。杭州市萧山区工商联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根据会员企业的需求建立了“萧山区民营企业网”,为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推介产品搭建了网上信息交流平台。金华市工商联承办的“浙江省民营企业科技洽谈会”,共有3000余名民营企业家和27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180位专家教授参加。杭州市工商联成功组织召开的“长三角十五城市民营经济和商会工作合作与交流机制”首次会议,有力促进了浙江区域内民营经济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和发展。包括我会首倡并成功组织召开的“中国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论坛暨沿海城市商会联谊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会员参加工商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工商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工商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逐步扩大,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也逐步得到体现。

(五)行业商会是工商联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行业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行业商会就越重要。工商联要为面广量大的会员搞好服务,就必须大力发展行业商会,并以行业商会为抓手为广大会员提供各项服务。南通启东市委、市政府根据民营经济发展需要,采取行政行为帮助工商联一次性组建了11个行业商会,并把95%的非公有制企业纳入行业商会管理。绍兴市建筑业设备租赁商会针对有些建筑设备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要求会员企业增强自律,对质量不合格的钢管、扣件予以淘汰,保证了建筑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消除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杭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举办了“杭州女装中国万里行”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在北京、上海等10个大中城市进行杭州女装巡回推介活动,扩大了整个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强化经济性和民间性是商会的发展方向

工商联具有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统战性是工商联的政治属性,是工商联区别于其他的一般商会和协会的优势所在。但相应的,我们应该看到其经济性和民间性体现的不够。而商会作为工商业者自发成立并得到当局承认的自助性群众组织,天然具有经济性和民间性,代表着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切身利益,真实反映着他们的诉求。因此,在充分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的同时,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商会作用的发挥上来,用好“商会”这块金字招牌,在商言商,通过探索企业家办会、强化行业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招商、代表行业利益对外谈判等多种形式壮大商会实力,这样才能为会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满足会员更多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工商联(商会)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而工商联(商会)影响力的提高,可以得到党委和政府更多的重视,从而在引导会员企业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工商联(商会)工作的开展进入良性循环。在2004年我会对66家私营企业的调查中,非公企业家的反映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对于制定行业经营规范、市场营销、信息的中介工作、组织考察或专项讨论会、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疏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等这样的服务功能,希望由民间团体和民间自律组织来做;对于扩大宣传企业和企业家的知名度、政策解读等服务,私营企业主更多希望由政府来主导做。在改进工商联工作的建议中,他们认为“工商联更好地体现商会职能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希望提请中央制定新文件,加强工商联的作用”是首要的问题;其次有81.8%的调查对象认为“各级党委把工商联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定期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62.1%的私营企业主认为“工商联改进机关作风,多深入到企业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这些意见和要求,代表了民营企业家的心声,也对新时期工商联工作注重发挥商会职能寄予希望,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

四、对做好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商联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不断强化工商联的职能尤其是商会职能,不断拓展工商联的工作领域,当前特别是要按照国务院《若干意见》要求,切实把工商联工作融入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切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会实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统战性,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代表人士也相应的产生强烈的政治诉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团结、引导、帮助、教育”的方针,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荐优秀的非公经济人士参加政协、人大及其他组织。强化参政议政职能,把调查研究工作贯穿于工商联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紧紧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确定系列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有一定分量的调研材料,并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充实代表人士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把素质较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家发展吸纳进入代表人士队伍。加强媒体宣传和政治推荐工作,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各类光彩事业和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和谐港城建设作贡献。

(二)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行业商会活力

各级工商联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五自”方针组建的行业商会,与市场经济有着极强的相容性,已经成为工商联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会员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建设的主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将由过去的“管理型”逐步转为“服务型”。这就为行业商会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要做到工作制度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程序创新。按照“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的自律性组织”的要求,积极促进园区、市场和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中民营企业相对集中,会员需求明显,领头人、积极分子活跃的行业商会的组建,加大中心城区工商贸密集区街道商会的建设力度。新成立和调整的乡镇商会力求由企业家担任会长。积极建立与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制度,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创造条件,将其作为团体会员吸收到工商联中来,促进工商联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经济性和民间性,不断完善和发挥商会职能

商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之一。要充分发挥商会的代表、协调、服务和自律功能,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需要,以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市场经济意识,切实为企业牵线搭桥、排忧解难、搞好服务。探索成立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的会员服务中心,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与、出国(境)考察、会展服务、教育培训、企业维权、招商等服务。强化信息服务,为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商务信息;积极加强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帮助民营企业申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推进民营企业国际市场业务的开展;认真开展为会员企业维权活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完善合作机制,不断增强工商联工作合力

要切实按照国务院今年颁发的36条《若干意见》要求,建立与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情况汇报机制,定期不定期向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领导汇报工商联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要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工作联系机制,定期与政府对口部门举行工作会晤,与政府相关部门合力做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坚持政府、商会、民企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进一步完善沿海城市商会合作与交流机制、友好商会合作机制,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企业家的优势,积极配合招商主体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引导会员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自身发展。

(五)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加强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把工商联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派、廉洁奉献、爱岗敬业、会员信任、求真务实的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坚持企业家副会长轮流值会制度,每月安排企业家副会长参加工商联机关会务工作,使企业家副会长每年做到“四个一”:即参加一次工商联驻会领导班子会议,参加一次同级党委、政府召开的需要工商联领导参加的有关会议,参加一次其他需要工商联领导参加的有关重要活动和走访一次会员企业,使企业家副会长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工商联工作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同时也使工商联的工作更加贴近会员企业的需要,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商联系统目标任务考核工作,强化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和创新、创优意识,坚持月讲评、季交流、半年自评、年终考评制度,推进工商联争先进位,着力开创新时期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五、关于加强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工商联在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工作中肩负着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具有其他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特殊职能。为此,我们建议:

(一)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工商联(总商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助手作用,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维护权益、服务经济、对外交往和协调指导功能。市政府研究有关经济工作、工商政策和重大商务活动、各种会议,以及市领导有关经济和商务方面的外事活动,能安排工商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二)改革和完善基层商会的治理结构。一是县区及其以下商会会长由企业家担任,并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以体现其民间性。二是引入民主竞争机制,除会长在推荐的基础上,由同级党委考察提名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由商会按《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产生。

工作调研范文篇9

外资企业188家,已建会186家,外资分支机构40家;国有企业118家,其中已改制115家;民营企业及工商户2021家;机关事业单位192家,其中机关81家,事业单位48家,教育卫生63家;机械加工业352家,职工25800人;家纺业980家,职工13500人;工商业户640家,职工8900人;电子电器加工业420家,职工11200人;其他460家,职工24600人;机关职工数2243人,事业单位职工数13720人;企业职工数84000人;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收入790元/月,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610/月。

二.工会组织状况

1.现有专职工会干部14人,其中公务员8人,事业人员6人,1

名主席,3名副主席,1名纪检组长。

2.已建立乡镇总工会4个,设专职总工会主席1人(副科级),

没有经费来源。

3.建立示点冷库行业工会联合会1个,工会主席1人,副主席1人,委员共3人,皆为兼职,无经费来源。

4.建立基层工会678家,会员数79730人,入会率达87%,工会组建率达到70%,其中机关和事业单位共192家,组建率达100%;国有企业118家,组建率100%;民营企业784家,已建会369家,建会率47%。

5.机关事业单位工会主席全部按同级副职配备,企业工会按企业副职配备。

6.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职人员1名,建立了法律服务中心专职人员1名。

三.工会工作情况

1.重点工作是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为主要任务,把工会组织建设落实在县、镇、企业、单位三级一条龙建会程序上,逐级抓、逐个抓。同时把一些单位小,职工人数少的小型企业及工商业户采用行业、区域、居委会等形式建立工会联合会。对非公有制企业加强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签订,使工会组织在企业发挥良好的作用。截止到2006年底共签订集体合同210家,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及机关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100%,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48%。近5年中,举办各种各样工会培训班10次,培训人数15000人。

2.工会经费收缴情况:工会经费收缴比例为工资总额的千分之八,收缴的数额为每年200万元,本级留成数额110万元,上缴数额90万,工会资产管理严格按照《工会法》的有关规定管理。

四.制约县级工会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

五.对上级工会有何意见和要求

工作调研范文篇10

第一,关于城建资金缺乏,今年市政设施建设达不到创卫要求的问题

创卫这一块的投入,从算账的角度讲,不能仅仅把今年的投入作为整个创卫的投入。应该说,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投入,或者说一直在为创卫投入,现在狠抓创卫工作,只不过今年我们是申请验收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投入了很大的一笔资金,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老城区这一块,基本上是近两年改造的。在前两年安排经费的时候,我就多次对区建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讲,必要的市政设施,首先要增添上去。比如城市主干道的垃圾桶,甚至一些次干道的垃圾桶,只要是必需的,都增添上去了。再如公厕的问题,以前,三个开发区协调处理认为该建的,区里都给予了投入。这些投入,都应该作为创卫的投入。大家算创卫投入账,应该把近两年投入的资金算进去。

在创卫工作中,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两级财政分级投入的问题,即区本级财政的投入和各镇、街道办事处财政的投入。在投入上,两级大体怎么个分法要明确。必要的硬件投入,由区本级来进行;软件这一块的投入,原则上由街道办事处来进行,比如说清理“牛皮癣”、背街小巷清扫保洁等等。如果在支出上都寄希望于区级财政来承担,区本级财政是没有这个承受能力的。既然是分级财政,就要分级对创卫工作进行投入,这个原则必须坚持。今天会后,涉及经费方面的问题,请区市政管理局和区创卫办的同志一起去核实。主要核实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核实按创卫标准必需的投入,二是核实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明确,那就是街道办事处对背街小巷清扫保洁方面的投入,以前是通过收取垃圾袋装费解决了一部分。现在政策发生了变化,垃圾袋装费不收了,实行统一收取垃圾处置费,街道办事处失去了这一收入来源。街道办事处过去在这一块大概收了多少,现在区里统一收取过后,原则上要按过去的水平拨下去。也就是说,现在统一收了,要把过去相关街道办事处收取垃圾袋装费的额度切出来,请区建委和区市政管理局一个办事处一个办事处地进行核实。

总之,从今年创卫的整个经费投入上看,要从财政这个渠道进行大的投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必须对照创卫标准,对必需的、急需的进行投入。创卫标准中带有弹性的,尽量通过做好工作来解决。

第二,关于个别水厂污水处理费未纳入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办公室统一征收和解缴的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部门协调的,各部门之间要主动协调。对几个小水厂没有把污水处理费纳入水费统一征收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城区按同一标准对待,请夔万同志给几个小水厂讲一讲。

第三,关于三水厂取水保护区内一货运码头至今未拆除的问题

这个问题,区交委一定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负责的精神,本着对创卫一次成功负责的精神,尽快研究拆除。后面我还要讲,现在创卫的关键就是攻薄弱。在创卫工作方面,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把问题找出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解决。码头的问题,下周我就要去看拆除的情况怎么样。

第四,关于农贸市场管理责任不清,相关部门配合松散,整治巩固无保障,工作推进很不理想的问题

农贸市场管理责任应该是清的,部门配合松散可能是存在的。体制调整的时候,农贸市场这一块就交由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也请大家思考,农贸市场交由街道办事处管理,是不是最佳的管理方式?如果街道办事处确实很难实施管理,或管理效果不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整个城市管理,无论是从创卫还是从日常的管理看,农贸市场是最薄弱的一块。过去商委在管理,也基本上没有规范到位,现在街道办事处管理也很难,究竟谁来管才管得好,怎么管才管得好,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既然是城市管理的薄弱点,那就要研究好、解决好。当然,万州的农贸市场,首先是先天不足,其次是管理不到位,这两个矛盾是主要的。今天我要说的是,农贸市场的管理,既然现在是街道办事处在管,街道办事处就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认真地去管,街道办事处确实缺乏一些手段,需要职能部门配合的,区级职能部门要责无旁贷地配合。把农贸市场管理好了,我看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为什么这么说?每家每户基本上每天都要到农贸市场去,农贸市场不仅人流量相当大,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我看,只要下决心管,并不是管不好。

第五,关于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的问题

请区环保局等单位一定要加大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一定要按照市级卫生城区的环境要求来进行控制,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处罚的力度。

第六,关于市政设施被破坏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公安部门开展过几次专项整治,这种专项整治和打击要不时开展,同时要建立起群防机制。单由公安部门来进行是不够的,日常性的看护、监管要形成网络,这样效果才会好。

另外,上一次市里来检查时提出的几个问题,要高度重视,区创卫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整个工作的部署和协调上,要加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整改力度。

下面,我就创卫和城管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严格按照重庆市卫生城区标准,扎实推进卫生城区创建工作

我多次讲过,创卫各职能组、各责任单位、各级各部门对重庆市卫生城区的标准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对照标准找差距、添措施,创卫工作一定不能离“谱”。离开重庆市卫生城区标准谈投入,离开这个标准谈工作,就没有针对性。虽然有些工作是我们平常应该抓的,但也有个轻重缓急。当务之急,就是要对照标准作“答案”。创卫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扣标准来开展工作,一定要分出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

二、齐抓共管,打好创卫工作总体战

创卫的内容非常宽泛,涉及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涉及每一个市民,没有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没有打总体战的协作精神,很难把创卫工作搞好,也很难达到我们的创卫目的。比如刚才说到的农贸市场管理问题,虽然明确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但街道办事处手段有限,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某一项工作需要部门配合,这个说“我不空”,那个说“我抽不出人”,另一个说“今天有点难”,这样怎么搞得好?所以,各部门、街道办事处一定要围绕创卫目标打总体战。创卫每一项工作都确定了牵头部门,只要是牵头部门安排的工作,相关单位就要把它作为区政府安排的工作,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今后,凡牵头部门围绕创卫目标开展的工作,如果协作部门配合不力,请报告区政府办公室,必要时可以报告我,我就调整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由不配合的单位来牵头做这件事,这一点,必须讲清楚。

目前我们一些工作开展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部门之间友好、主动配合的精神不够,一些小事情也要区领导牵头才能把部门召集在一起,否则,这几个部门就坐不到一起来。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的职能职权,甚至于所谓尊严这些东西考虑得太重太复杂,要从万州的大局出发。只要大家把任何一个部门牵头做的事,都当作是万州应该推进的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就比较顺利了。个别同志思想狭隘,存在“我俩一个级别,你凭什么召集我来开会研究事情”的不良思想。一项工作交由某一个部门牵头,不是这个部门“大”点或“小”点,也不是级别高低的问题,是工作的需要,是万州事业的需要。政府对牵头部门委予以责,只认牵头部门,但牵头部门要协调若干个部门才能把工作完成,责任很大。所以,政府把某项工作交给某一个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就要大胆地牵头实施,如果协作部门中有谁不配合,就及时报告,区委、区政府一定严肃查处。

三、狠抓薄弱,促进创卫工作整体推进

创卫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职能组在一个阶段工作开展过后,每周要梳理一次,重点查找薄弱环节,将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来研究,务求突破,以推动面上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职能组推不动的,就报告区委、区政府,由区委、区政府来研究解决,以后每周都安排一点时间做这个事。如果对薄弱工作不全力去抓,全力去突,就会越掉越远,整体工作就很难推进,结果是大量的工作完成了,就剩几个棘手的问题解决不了,拖到最后,时间又不允许了,就会影响创卫大局。

四、营造环境,进一步调动城管干部创卫的积极性

这里我讲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区委、区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把城市带动战略作为推动万州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下大力气狠抓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在这三个方面当中,见效最快,老百姓拥护率、支持率最高,在外影响评说较好的,是城市管理这一块。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届区委、区政府人心的凝聚,其中有城市管理的成效。在这方面,凝聚了各级干部特别是城管工作者的心血。正其书记、政隆区长对城市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经常亲自研究解决城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亲自为城管工作者撑腰壮胆。街道办事处的同志,城管系统的同志,建委系统的同志,为万州城市面貌的改善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功不可没,应予以充分肯定。

第二层意思,全区干部特别是城管干部,要学习吴启平同志的奉献精神,把我们的城市管理得更靓。吴启平同志生前在沙河街道办事处分管城管工作,他的因公殉职,使城管战线失去了一位优秀干部,区委、区政府非常痛惜。正因为有像吴启平同志这样无私无畏的城管干部,才有了城市管理今天的成果,才有了受市民普遍好评的城市环境。为抢救吴启平同志,正其书记、政隆区长、建国副书记、新宇副书记、美方部长等领导和本人,都及时作出了“千方百计抢救吴启平同志生命”的指示,并同时作出了“严惩凶手”的指示。吴启平同志受伤及去世后,受正其书记、政隆区长的委托,建国副书记、美方部长、文农助理巡视员和本人代表区委、区政府到医院进行了看望慰问及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表达了对吴启平同志的哀思和对他工作的肯定。在对吴启平同志遗属问题上,区委、区政府将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最大的照顾。我们这样做,是对作出贡献的同志在九泉之下的一种安慰,是对仍然战斗在城管战线的同志们的一种激励。城管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以吴启平同志为榜样,多为城市管理工作作贡献。唯有如此,才能检验出我们的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思想境界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当然,从事城管工作,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个别同志有一些想法和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想法和要求,第一要和政策相衔接,第二要和区里的整体安排相协调,切不可只从一个侧面考虑问题。比如,“推公”问题、津贴问题等,如果是市级以上才能解决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争取和反映。如果是属于区委、区政府能够确定的事情,我将在适当的时候替大家向组织进行一些反映和争取。如果涉及个人待遇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我看不能简单地提高待遇,可以通过落实责任制,通过工作考评,从奖优的角度作一些适当的解决。在万州大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不少领域的干部都是清苦的,工作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同志们一定要站在区委、区政府的角度,从整个面上的平衡考虑。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相信我们的城管干部,能够在万州的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多作贡献,才有为有位。我们的城管干部现在已经有为了,那么,我相信,应有的地位也会逐渐相适应,将来有更大的作为时,就会更有地位,同志们一定要循着这样一个思路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