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3:09:39

共育范文篇1

共育小蚕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一般要求共育室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盒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m2、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m2可共育蚕至4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kg漂白粉、1盒抗菌素、1包“防病一号”、石灰20kg等蚕药。

2抓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

要使共育的小蚕不感染病原,蚕体强健,必须做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一般在养蚕前1周左右进行,如果用共育室催青蚕种,宜在蚕种出库前5~7d进行消毒。消毒前首先应清理好蚕室环境,铲除周围杂草,疏通水沟,共育室内更应打扫干净。然后进行“两消一洗”即先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一般保持湿润几小时后即可进行清洗,待室内及蚕具晾干后再进行消毒。养蚕前最后1次消毒一定要做到全面彻底。消

毒后要避免蚕室、蚕具再次污染,并将蚕匾等用具晾干,待养蚕时使用。

3蚕种补催青

蚕种领回后,蚕种一般处于转青期(已5胚子),要使发育整齐,蚁体强健,这要求共育户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转青卵宜掌握在温度25.5℃、温差在1.0~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并注意补湿。为使以后分蚕均匀量足,包种时最好每盒1包或2包,或自用收蚁纸包好后再用黑布集中包起来。

4收蚁

收蚁当天于早晨5~6时将包好的蚕种摊开在消好毒的蚕匾上,并开灯感光。8~9时即可收蚁,最迟不要超过10时。收蚁要求简单迅速,动作轻快。收蚁时应均匀分区,保证分蚕时蚕足,每匾蚕头数平衡,收蚁叶要适熟,老嫩一致。收蚁时为防止蚁蚕逸散和减少蚁蚕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4℃,收蚁后立即升至标准温度26~28℃,先撒“防病一号”再给叶,也可在给第2次回桑前撒“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

5防干育

小蚕要采用防干育,1~2龄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以确保小蚕发育一致,体质强健,但每次给桑前提前30min揭开防干纸换气。

6采叶时刻

正常天气,一般在早上和傍晚采叶,中午不采叶。早上要等露水干后再采(忌采露水叶);下午于5时后采;中午一般温度较高,阳光较强烈,此时采回的桑叶易凋萎、发酵,如遇阴天,中午也可采。遇干旱天气,早上多采,下午少采,使桑叶含水量基本满足蚕的要求,遇阴雨天气,应争取在雨前多采,尽量不采雨水叶。

7各龄蚕用叶标准

除收蚁用叶和各龄第1次饷食用叶采适熟偏嫩叶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要求选用营养充足的适熟叶。特别是各龄盛食期,要采喂适熟叶或适熟偏老叶,以使蚕体质强健,发育整齐。严禁采喂虫口、虫粪叶。一般1龄蚕用叶:含水量80%,叶色黄中带绿,叶位最大叶以上2~3片叶,蚕吃后叶上有一层透明的膜;2龄蚕用叶:含水量76%~77%,颜色绿中带黄,最大叶以上第1片叶;3龄蚕用叶:含水量75%~76%,成熟叶,绿色。

8温湿度调节

小蚕需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才能迅速地生长发育,而多湿环境也可以使桑叶保持新鲜,从而减少给桑回数,节省桑叶和劳力。特别是收蚁当天对高温多湿的条件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温湿度的调节,力争保温保湿。一般1~2龄温度控制在26~28℃,干湿差0.5℃,3龄温度调节在25~26℃,干湿差以1℃为

好。至少温度不能低于25℃。

9做好眠起处理

蚕进入减食期后要及时加眠网进行眠除,眠定前要掌握好给桑量,使蚕饱食就眠,同时眠座上残桑也不过多,以免造成湿冷影响蚕入眠。眠中温度比食中降低0.5℃左右。未蜕皮前宜干燥些,开始蜕皮后注意补湿。95%以上蜕完皮,部分蚕已蜕皮4~5h为饷食适时,应及时饷食。饷食前要撒“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饷食第1回叶给桑量宜少,叶质适偏嫩。

10控制日眠

要使蚕发育整齐,必须控制日眠,防止夜眠。其主要方法是一是控制时间,8~9时进行收蚁,10时前要收完蚁;二是选用适熟偏嫩桑叶喂蚕,且保持桑叶新鲜;三是温湿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四是根据蚕的发育快慢,调节饷食时间来控制日眠。

11均匀分匾

为使分蚕时公平合理,养蚕过程的分匾一定要均匀。除收蚁时按盒或装盒分匾饲养外,每次分匾也要力求做到均匀一致,一般每匾蚕加2张网,把蚕均匀地一分为二。

12共育费的收取

在宁墩镇地共育小蚕至3龄第3口叶发蚕,每盒共育费30~50元,共育小蚕至4龄饷食第10口叶,每盒共育费60~80元。

13消毒防病

共育范文篇2

共育小蚕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一般要求共育室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盒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m2、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m2可共育蚕至4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kg漂白粉、1盒抗菌素、1包“防病一号”、石灰20kg等蚕药。

2抓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

要使共育的小蚕不感染病原,蚕体强健,必须做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一般在养蚕前1周左右进行,如果用共育室催青蚕种,宜在蚕种出库前5~7d进行消毒。消毒前首先应清理好蚕室环境,铲除周围杂草,疏通水沟,共育室内更应打扫干净。然后进行“两消一洗”即先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一般保持湿润几小时后即可进行清洗,待室内及蚕具晾干后再进行消毒。养蚕前最后1次消毒一定要做到全面彻底。消

毒后要避免蚕室、蚕具再次污染,并将蚕匾等用具晾干,待养蚕时使用。

3蚕种补催青

蚕种领回后,蚕种一般处于转青期(已5胚子),要使发育整齐,蚁体强健,这要求共育户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转青卵宜掌握在温度25.5℃、温差在1.0~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并注意补湿。为使以后分蚕均匀量足,包种时最好每盒1包或2包,或自用收蚁纸包好后再用黑布集中包起来。

4收蚁

收蚁当天于早晨5~6时将包好的蚕种摊开在消好毒的蚕匾上,并开灯感光。8~9时即可收蚁,最迟不要超过10时。收蚁要求简单迅速,动作轻快。收蚁时应均匀分区,保证分蚕时蚕足,每匾蚕头数平衡,收蚁叶要适熟,老嫩一致。收蚁时为防止蚁蚕逸散和减少蚁蚕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4℃,收蚁后立即升至标准温度26~28℃,先撒“防病一号”再给叶,也可在给第2次回桑前撒“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

5防干育

小蚕要采用防干育,1~2龄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以确保小蚕发育一致,体质强健,但每次给桑前提前30min揭开防干纸换气。

6采叶时刻

正常天气,一般在早上和傍晚采叶,中午不采叶。早上要等露水干后再采(忌采露水叶);下午于5时后采;中午一般温度较高,阳光较强烈,此时采回的桑叶易凋萎、发酵,如遇阴天,中午也可采。遇干旱天气,早上多采,下午少采,使桑叶含水量基本满足蚕的要求,遇阴雨天气,应争取在雨前多采,尽量不采雨水叶。

7各龄蚕用叶标准

除收蚁用叶和各龄第1次饷食用叶采适熟偏嫩叶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要求选用营养充足的适熟叶。特别是各龄盛食期,要采喂适熟叶或适熟偏老叶,以使蚕体质强健,发育整齐。严禁采喂虫口、虫粪叶。一般1龄蚕用叶:含水量80%,叶色黄中带绿,叶位最大叶以上2~3片叶,蚕吃后叶上有一层透明的膜;2龄蚕用叶:含水量76%~77%,颜色绿中带黄,最大叶以上第1片叶;3龄蚕用叶:含水量75%~76%,成熟叶,绿色。

8温湿度调节

小蚕需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才能迅速地生长发育,而多湿环境也可以使桑叶保持新鲜,从而减少给桑回数,节省桑叶和劳力。特别是收蚁当天对高温多湿的条件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温湿度的调节,力争保温保湿。一般1~2龄温度控制在26~28℃,干湿差0.5℃,3龄温度调节在25~26℃,干湿差以1℃为

好。至少温度不能低于25℃。

9做好眠起处理

蚕进入减食期后要及时加眠网进行眠除,眠定前要掌握好给桑量,使蚕饱食就眠,同时眠座上残桑也不过多,以免造成湿冷影响蚕入眠。眠中温度比食中降低0.5℃左右。未蜕皮前宜干燥些,开始蜕皮后注意补湿。95%以上蜕完皮,部分蚕已蜕皮4~5h为饷食适时,应及时饷食。饷食前要撒“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饷食第1回叶给桑量宜少,叶质适偏嫩。

10控制日眠

要使蚕发育整齐,必须控制日眠,防止夜眠。其主要方法是一是控制时间,8~9时进行收蚁,10时前要收完蚁;二是选用适熟偏嫩桑叶喂蚕,且保持桑叶新鲜;三是温湿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四是根据蚕的发育快慢,调节饷食时间来控制日眠。

11均匀分匾

为使分蚕时公平合理,养蚕过程的分匾一定要均匀。除收蚁时按盒或装盒分匾饲养外,每次分匾也要力求做到均匀一致,一般每匾蚕加2张网,把蚕均匀地一分为二。

12共育费的收取

在宁墩镇地共育小蚕至3龄第3口叶发蚕,每盒共育费30~50元,共育小蚕至4龄饷食第10口叶,每盒共育费60~80元。

共育范文篇3

家园共育始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家长们也更加重视早期教育,并且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再是奉若神灵,而是有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认识。因此,家园共育十分有必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因为父母比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脾气性格以及兴趣爱好,而且在个性教育方面积累的经验肯定优于老师,这些应该对幼儿教师顺利展开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这些都应该通过交流来实现,也就是要依靠家园共育。教师沟通交流中,绝不能以为是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而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沟通的同时,多了一次向家长学习的机会。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形成密切互补的家园关系。幼儿教师在沟通交流时,和家长展开育儿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平常表现,也可以使教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适时调整教育中偏激的方式。所以,家园共育有助于双方的沟通交流,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家园共育,有助于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家长溺爱放纵孩子,对孩子是言听计从,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皇帝”“小公主”。其次,大部分家长只是重视孩子身体、智力的发展,而忽略孩子品德、行为的培养,使孩子缺乏自立、行为偏激而变成“小阿斗”“小怪孩”。再者,不少家长认为上学后才是教育的正式开始,而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针对这些,家园共育可首先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形成家园共识,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其次,家园共育向家长宣传的科学育儿知识,能使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科学育儿水平。鉴于此,我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针对有些家长或粗暴打骂,或连哄带骗的极端方式,成立家长学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层次的小型讲座,分别授课,并将讲课与讨论相结合。(2)针对部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成功经验,采用“家长教家长”的方式: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请教育有方的家长谈经验,让家长相互交谈、取得共识。(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利用QQ、邮箱、微信等方式,积极宣传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更新了家长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三、家园共育,有助于孩子展示自我

共育范文篇4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学生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1.学习场景改变。学生接受常规教育活动的整体环境是学校,具体环境是课堂,智育和德育都是在学校、班级这些特定的物理空间中展开。“停课不停学”的防疫措施让学生从原有熟悉的学校环境中脱离,对学生心理产生了明显影响。因此,学校和家庭面对学习场景转变带来的学习困难与挑战,需要共同肩负起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居家学习空间的责任。2.人际互动场域和方式改变。居家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转变,更显著的影响体现在人际互动方面的变化。总体来说体现为师生互动的时空分离,同伴真实互动的显著减少,亲子互动中的教学内容增加。(1)师生互动时空分离常规面授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互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及时反馈性、社交性等特点,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从而有效掌握教学进度。线上学习最大挑战来自师生互动缺乏临场感,教师与学生处于空间分离或时空双重分离(录播课)的状态,人际之间真实的互动转变为依托网络技术手段的信息传递。教师无法真实接触学生,视频通话、语音通话、语音消息、即时文字消息、视频弹幕、协同文档编辑、屏幕共享、在线调查、在线测试等,甚至图片表情、抢红包都可以师生互动的方式。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充分发挥好这些在线互动方式,确保有效的教学互动和高度的学生参与率。(2)同伴真实互动减少正常学校生活中同伴互动具有师生、亲子等互动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集体性的同伴互动活动可以满足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归属以及尊重的心理需求。疫情期间,学生常规同伴人际交往场域从真实环境转移到线上环境。除了参与在线课堂中的各种互动,青少年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还进行联机网络游戏、语音/视频聊天等虚拟社交。长时间沉浸虚拟社交,必然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信息安全成为了学校与家庭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3)亲子互动中教学内容增加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线学习过程完全展示在家长面前,家长成为学生教育的全方位直接监督人。面对在家上网课的孩子,家长不仅要关注其在线娱乐与社交,还要提醒和监督学业进展。家长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业结果关注度显著提升,学习中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遵守在线学习纪律等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家长身上。3.信息化设备、数字化资源接触增多。居家自主学习过程中青少年学生使用各种电子设备的时间增加,接触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广义来说,数字化学习资源泛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学习资源”[1]。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多年发展,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此次疫情停课期间,正是发挥精品学习资源作用的大好时机。面对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精品学习资源,从多媒体课件,到微课视频,再到在线实时虚拟仿真实验,如何针对特定学生选择适宜的资源是保障居家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

疫情期间家校共育中的学校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家校共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多样化的家校合育活动形式”[2]。面对居家学习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与问题,学校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工具,以“合作、共育、多赢”为指导方针,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积极创新家校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各种形式和教育教学活动形态,确保新形势下学校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学校疫情期间的工作思路如下。1.搭建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学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为教学、管理、育人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学校要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居家在线学习。例如,为支持在线自主学习,学校要对师生开通校外访问端口,确保所有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家访问校内网各项业务系统。同时,要确保对外服务器在疫情期间运转正常,为在线资源不间断访问提供保障。为保障在线直播教学活动顺畅开展,学校可以采购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的视频会议系统,避免不同教师采用多个不同的视频软件造成学生下载、登录负担,并成立相应的运维保障技术团队,全力支持师生视频直播教学需求。疫情期间非常重要的学校管理工作就是及时、精准地掌握师生外出旅行和健康信息。信息采集需要随时随地开展,因此需要设置多种登录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多样化接入手段。信息采集系统界面简洁明快,方便低龄学生或者不熟悉学校平台的家长进行操作。学校还要努力构建有人文关怀的在线社区,形成全校师生的在线精神家园,积极传播抗击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的充满正能量的新闻和典型人物、事迹。同时,学校可利用信息化平台有效疏导师生疫情期间的情感、情绪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利用校内论坛、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在线咨询,为有相关需求的师生提供及时、专业、有效的帮助。2.提供优质、适宜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及资源共享课等一大批国家层面的优质资源,还有一些知名高校和中小学校开发的数量众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3]。学校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需求选择最适宜的资源。在筛选资源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4]:(1)内容适宜,学习资源一定是与学习目标和内容高度相关。(2)内容组织结构适宜,知识点之间关系明晰合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内化。(3)难度适宜,资源内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超过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太多,又不能过于简单,没有认知挑战性。(4)媒体形式适宜,内容所采用的媒体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的认知特点,并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考虑低龄学生的视力健康问题,如不要有过多大面积快速闪动的动态画面等。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家庭中的电子设备条件(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有线电视等)和网络条件等软硬件环境。疫情期间的相关调查显示[5],73%的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使用智能手机,12%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有线电视占比5%,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与其他设备分别占4%、3%与3%。因此,学校在考虑资源渠道时要尽量多样化,为学生选择资源播放手段提供较多选择。3.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和在线教学能力。“停课不停学”的举措要求教师在具备常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能快速提升在线开展教学的能力,灵活主动地拓展教学手段和方式。为了帮助教师尽快掌握在线教学能力,学校要组织技术专家、教育研究学者、一线教学名师等多方力量,为教师开展系统、全面、实用的培训课程。培训的核心主题可以围绕技术工具、教学组织、拓展资源等方面,其中教学组织是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核心。学校在组织教师培训时需要注意,在线教学组织能力中“灵活性”是与传统教学组织明显区别的特点。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与教过程是由多个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时间序列组成,与传统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没有局限于固定的时空不同,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当前技术环境等要素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宜的学与教活动的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灵活性”带来的“弹性教学”既是挑战,又给予了教师极大的教学创新空间[6]。4.完善家校沟通的渠道和方式,提高家校协作效率。在家校沟通工具方面,除了发挥好学校已有信息化平台的作用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多种常见社交媒体工具,建立面向家长的疫情相关工作群、通知群、教学群,开设疫情防控信息专题,及时点对点向每位家长和学生推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此外,学校要充分考虑家长的时间和精力,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避免低效、僵化、形式主义的助学活动增加家长负担,例如要避免多次重复在线打卡任务;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空间中资料、在线练习等功能,避免家长进行大量下载资料和上传作业的工作[7]。

疫情期间家校共育中的家庭策略

共育范文篇5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身心特点为依据的教育,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连贯和有序,以及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养成、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特殊的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其完整性、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亲子活动

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接受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公务员之家

(三)建立“互助式”家园教育指导模式

对家长教育工作的指导,也是实现家园合作的一种形式。许多家长在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原因就是缺乏一些理论的指导,而幼儿园可以通过创建“父母课堂”,构建指导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可以利用“亲子活动”为契机,构建儿童与父母同戏同乐的平台;又可以组织家教案例辨析活动,创设家长之间互动的氛围。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

参考文献

共育范文篇6

无论低温或高温天气,不经过催青保护都会使小蚕体质虚弱、发育不齐、抗病力低,催青技术是养蚕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蚕种从冷库领出后应尽量避免不利的气候环境,缩短蚕种在途中时间,集中回到催青室后及时将蚕种摊开,采用两段简易催青法,即出库后1~4d和出库后5~9d2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线标准下进行保护。第1阶段(出库后1~4d):温度为24~26℃,干湿差1.0~1.5℃,自然光线下保护;第2阶段(出库后5d至点青):温度27~28℃,干湿差0.5~1.0℃,每日感光18h,人工增加光照6h。催青过程中温度过低(低于20℃)或过高(高于30℃)都不利于蚕种孵化,低温时要注意加温补湿,高温干燥要补湿降温;同时为让蚕种感温均匀,每隔3~4h要调换蚕种的位置,保证蚕种上、下、左、右感温均匀。

当1张蚕种有80%~85%卵已点青时,小蚕共育户及时从催青室领回,用宣纸将蚕种包好,平铺置于消毒过的蚕匾中,用消毒好的黑色湿布四周盖好,不许漏光,促使蚕卵转青齐一,室内温度调整到25~26℃,湿度80%~85%,干湿差1.5~2.0℃。

从点青包种之日算起,观察留样蚕种,一般当天上午点青完到第3天早上6时感光收蚁;下午或晚上点青则宜第4天早上6时感光。收蚁的具体做法是:将黑布揭开,平铺蚕种使卵面朝上,均匀感光。春季气温低上午9时左右收蚁,夏秋季气温高宜在上午8时前收蚁,收蚁时需动作快,同批蚕种的收蚁时间不可拖延太长。

2做好蚕室温湿度调节

在温湿度调节方法上应防止重加温轻补湿,重白天轻夜晚,重晴天轻雨天,重食桑期轻眠期,重温湿度轻换气等方面的不足。应做到适温适湿,避免温度过低(低于20℃)或过高(高于30℃),须确保按小蚕各龄期的标准温湿度饲养。1龄28.0~28.5℃,干湿差0.5℃;2龄27~28℃,干湿差1℃;3龄27℃,干湿差1.0~1.5℃,各龄期眠中比平时适当降低。无论春季或夏秋季,1~2龄须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掌握10日眠3眠,各龄期眠中不盖。避免低湿饲养,适时补温,昼夜和晴雨天室内温度保持平衡,忌饲养过程中温度忽高忽低。每日给桑前30min揭开薄膜通风换气,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均匀,使小蚕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3选择适龄适熟叶饲养

小蚕共育用叶必须严格按选叶标准进行,在树上选准采叶。选叶以叶色为主,手感为铺。1龄用叶嫩绿色,黄中带绿,有光泽叶肉厚,一般为顶芽下叶形展开第3片叶;2龄用叶绿色,绿中带黄,有光泽叶肉厚,一般为顶芽下第4片叶;3龄用叶浓绿色,有光泽叶肉厚,一般为第5~6片叶。各龄期采摘的桑叶必须掌握老嫩、厚薄、颜色一致,叶位可根据气候变化略有变化,如天旱干燥的秋季,叶位可适当向上移1位,即春夏选适熟叶,秋季采适熟偏嫩叶。注重不采雨水叶、虫口叶和过老过嫩叶。桑叶尽量现采现用,减少贮藏时间。采回的桑叶要合理贮藏,保持叶质新鲜,提高蚕儿的食下量小蚕共育过程中,掌握好给桑技术,把好营养关,也是保证小蚕发育整齐健壮的关键。根据蚕的发育阶段合理给桑,既要使蚕充分饱食,又不留残桑过多,喂叶应掌握每龄饷食和将眠时少喂,盛食期要充分饱食。

4做到眠起齐、蚕座匀

小蚕饲育以控制掌握在“十日眠三眠,眠眠是日眠”为好。形成日眠的关键:一是要适时早收蚁,二是按标准温湿度和给桑量喂养。在蚕大部分眠定,如果还有少部分蚕未眠定,应将少部分青蚕提出,给桑放在高层,促其发育尽快就眠。已眠定的放在较低层以便等齐饷食,饷食不宜过早,应掌握90%以上的起蚕头部呈灰褐色,蚕座上不见眠蚕时为饷食适期。

掌握“先扩后喂,先稀后适”的原则及时扩座匀座,1龄蚕以匀座扩座为主,不除沙;2龄起、眠各除沙1次;3龄起、中、眠各除沙1次。除沙时要不伤蚕体,及时清除蚕沙,以防

发病。各龄期小蚕在蚕座内分布疏密均匀,给桑前先扩座、匀座后再给桑,每天给桑3~4回,要求做到良桑饱食。

5消毒防病工作贯彻始终

消毒防病工作贯彻于小蚕共育的整个过程中,一是要做好共育室及共育人员的清洁卫生工作,共育人员入共育室、储叶室必先换鞋,喂蚕前、除沙后洗手消毒,共育人员共育小蚕期间不进入大蚕室;二是每天对蚕室、储叶室、蚕具消毒1次,每天除草沙后对蚕房地面消毒,每天撒1次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痤消毒;三是眠定蚕撒新鲜石灰粉,眠起蚕撒小蚕防病一号消毒,2龄蚕、3龄蚕第2餐添食1次蚕病清或克蚕菌胶囊,防止蚕病发生。

论文关键词小蚕;共育;技术措施

论文摘要总结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包括:重视蚕种催青、补催青及收蚁工作,做好蚕室温湿度调节,选择适龄适熟叶饲养,做到眠起齐、蚕座匀,消毒防病工作贯彻始终。通过精心处理好这5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可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以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经济效益。

共育范文篇7

共育小蚕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一般要求共育室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盒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m2、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m2可共育蚕至4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kg漂白粉、1盒抗菌素、1包“防病一号”、石灰20kg等蚕药。

2抓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

要使共育的小蚕不感染病原,蚕体强健,必须做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一般在养蚕前1周左右进行,如果用共育室催青蚕种,宜在蚕种出库前5~7d进行消毒。消毒前首先应清理好蚕室环境,铲除周围杂草,疏通水沟,共育室内更应打扫干净。然后进行“两消一洗”即先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一般保持湿润几小时后即可进行清洗,待室内及蚕具晾干后再进行消毒。养蚕前最后1次消毒一定要做到全面彻底。消

毒后要避免蚕室、蚕具再次污染,并将蚕匾等用具晾干,待养蚕时使用。

3蚕种补催青

蚕种领回后,蚕种一般处于转青期(已5胚子),要使发育整齐,蚁体强健,这要求共育户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转青卵宜掌握在温度25.5℃、温差在1.0~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并注意补湿。为使以后分蚕均匀量足,包种时最好每盒1包或2包,或自用收蚁纸包好后再用黑布集中包起来。

4收蚁

收蚁当天于早晨5~6时将包好的蚕种摊开在消好毒的蚕匾上,并开灯感光。8~9时即可收蚁,最迟不要超过10时。收蚁要求简单迅速,动作轻快。收蚁时应均匀分区,保证分蚕时蚕足,每匾蚕头数平衡,收蚁叶要适熟,老嫩一致。收蚁时为防止蚁蚕逸散和减少蚁蚕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4℃,收蚁后立即升至标准温度26~28℃,先撒“防病一号”再给叶,也可在给第2次回桑前撒“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

5防干育

小蚕要采用防干育,1~2龄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以确保小蚕发育一致,体质强健,但每次给桑前提前30min揭开防干纸换气。

6采叶时刻

正常天气,一般在早上和傍晚采叶,中午不采叶。早上要等露水干后再采(忌采露水叶);下午于5时后采;中午一般温度较高,阳光较强烈,此时采回的桑叶易凋萎、发酵,如遇阴天,中午也可采。遇干旱天气,早上多采,下午少采,使桑叶含水量基本满足蚕的要求,遇阴雨天气,应争取在雨前多采,尽量不采雨水叶。

7各龄蚕用叶标准

除收蚁用叶和各龄第1次饷食用叶采适熟偏嫩叶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要求选用营养充足的适熟叶。特别是各龄盛食期,要采喂适熟叶或适熟偏老叶,以使蚕体质强健,发育整齐。严禁采喂虫口、虫粪叶。一般1龄蚕用叶:含水量80%,叶色黄中带绿,叶位最大叶以上2~3片叶,蚕吃后叶上有一层透明的膜;2龄蚕用叶:含水量76%~77%,颜色绿中带黄,最大叶以上第1片叶;3龄蚕用叶:含水量75%~76%,成熟叶,绿色。

8温湿度调节

小蚕需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才能迅速地生长发育,而多湿环境也可以使桑叶保持新鲜,从而减少给桑回数,节省桑叶和劳力。特别是收蚁当天对高温多湿的条件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温湿度的调节,力争保温保湿。一般1~2龄温度控制在26~28℃,干湿差0.5℃,3龄温度调节在25~26℃,干湿差以1℃为

好。至少温度不能低于25℃。

9做好眠起处理

蚕进入减食期后要及时加眠网进行眠除,眠定前要掌握好给桑量,使蚕饱食就眠,同时眠座上残桑也不过多,以免造成湿冷影响蚕入眠。眠中温度比食中降低0.5℃左右。未蜕皮前宜干燥些,开始蜕皮后注意补湿。95%以上蜕完皮,部分蚕已蜕皮4~5h为饷食适时,应及时饷食。饷食前要撒“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饷食第1回叶给桑量宜少,叶质适偏嫩。

10控制日眠

要使蚕发育整齐,必须控制日眠,防止夜眠。其主要方法是一是控制时间,8~9时进行收蚁,10时前要收完蚁;二是选用适熟偏嫩桑叶喂蚕,且保持桑叶新鲜;三是温湿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四是根据蚕的发育快慢,调节饷食时间来控制日眠。

11均匀分匾

为使分蚕时公平合理,养蚕过程的分匾一定要均匀。除收蚁时按盒或装盒分匾饲养外,每次分匾也要力求做到均匀一致,一般每匾蚕加2张网,把蚕均匀地一分为二。

12共育费的收取

在宁墩镇地共育小蚕至3龄第3口叶发蚕,每盒共育费30~50元,共育小蚕至4龄饷食第10口叶,每盒共育费60~80元。

13消毒防病

一是养蚕人员进入蚕室要洗手、换鞋,采叶、给桑前要洗手,除沙后要洗手。二是禁止使用未消毒的蚕具,工具要专室专用。养蚕过程换出的蚕匾、蚕网、薄膜要经消毒后再使用。三是除共育员外,谢绝其他人员进入蚕房,防止病原被带入室内。四是养蚕过程发现病蚕、弱蚕、特小蚕以及迟眠蚕要严格淘汰。淘汰的病弱蚕必须投入石灰缸中后进行深埋或烧毁处理,不能用来喂家禽等。蚕沙要集中堆放,沤熟用作肥料。五是每批共育结束,小蚕全部发完后,要对蚕室进行打扫清理,然后进行消毒,为共育下一批蚕做好准备。

共育范文篇8

无论低温或高温天气,不经过催青保护都会使小蚕体质虚弱、发育不齐、抗病力低,催青技术是养蚕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蚕种从冷库领出后应尽量避免不利的气候环境,缩短蚕种在途中时间,集中回到催青室后及时将蚕种摊开,采用两段简易催青法,即出库后1~4d和出库后5~9d2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线标准下进行保护。第1阶段(出库后1~4d):温度为24~26℃,干湿差1.0~1.5℃,自然光线下保护;第2阶段(出库后5d至点青):温度27~28℃,干湿差0.5~1.0℃,每日感光18h,人工增加光照6h。催青过程中温度过低(低于20℃)或过高(高于30℃)都不利于蚕种孵化,低温时要注意加温补湿,高温干燥要补湿降温;同时为让蚕种感温均匀,每隔3~4h要调换蚕种的位置,保证蚕种上、下、左、右感温均匀。

当1张蚕种有80%~85%卵已点青时,小蚕共育户及时从催青室领回,用宣纸将蚕种包好,平铺置于消毒过的蚕匾中,用消毒好的黑色湿布四周盖好,不许漏光,促使蚕卵转青齐一,室内温度调整到25~26℃,湿度80%~85%,干湿差1.5~2.0℃。

从点青包种之日算起,观察留样蚕种,一般当天上午点青完到第3天早上6时感光收蚁;下午或晚上点青则宜第4天早上6时感光。收蚁的具体做法是:将黑布揭开,平铺蚕种使卵面朝上,均匀感光。春季气温低上午9时左右收蚁,夏秋季气温高宜在上午8时前收蚁,收蚁时需动作快,同批蚕种的收蚁时间不可拖延太长。

2做好蚕室温湿度调节

在温湿度调节方法上应防止重加温轻补湿,重白天轻夜晚,重晴天轻雨天,重食桑期轻眠期,重温湿度轻换气等方面的不足。应做到适温适湿,避免温度过低(低于20℃)或过高(高于30℃),须确保按小蚕各龄期的标准温湿度饲养。1龄28.0~28.5℃,干湿差0.5℃;2龄27~28℃,干湿差1℃;3龄27℃,干湿差1.0~1.5℃,各龄期眠中比平时适当降低。无论春季或夏秋季,1~2龄须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掌握10日眠3眠,各龄期眠中不盖。避免低湿饲养,适时补温,昼夜和晴雨天室内温度保持平衡,忌饲养过程中温度忽高忽低。每日给桑前30min揭开薄膜通风换气,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均匀,使小蚕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3选择适龄适熟叶饲养

小蚕共育用叶必须严格按选叶标准进行,在树上选准采叶。选叶以叶色为主,手感为铺。1龄用叶嫩绿色,黄中带绿,有光泽叶肉厚,一般为顶芽下叶形展开第3片叶;2龄用叶绿色,绿中带黄,有光泽叶肉厚,一般为顶芽下第4片叶;3龄用叶浓绿色,有光泽叶肉厚,一般为第5~6片叶。各龄期采摘的桑叶必须掌握老嫩、厚薄、颜色一致,叶位可根据气候变化略有变化,如天旱干燥的秋季,叶位可适当向上移1位,即春夏选适熟叶,秋季采适熟偏嫩叶。注重不采雨水叶、虫口叶和过老过嫩叶。桑叶尽量现采现用,减少贮藏时间。采回的桑叶要合理贮藏,保持叶质新鲜,提高蚕儿的食下量。

小蚕共育过程中,掌握好给桑技术,把好营养关,也是保证小蚕发育整齐健壮的关键。根据蚕的发育阶段合理给桑,既要使蚕充分饱食,又不留残桑过多,喂叶应掌握每龄饷食和将眠时少喂,盛食期要充分饱食。

4做到眠起齐、蚕座匀

小蚕饲育以控制掌握在“十日眠三眠,眠眠是日眠”为好。形成日眠的关键:一是要适时早收蚁,二是按标准温湿度和给桑量喂养。在蚕大部分眠定,如果还有少部分蚕未眠定,应将少部分青蚕提出,给桑放在高层,促其发育尽快就眠。已眠定的放在较低层以便等齐饷食,饷食不宜过早,应掌握90%以上的起蚕头部呈灰褐色,蚕座上不见眠蚕时为饷食适期。

掌握“先扩后喂,先稀后适”的原则及时扩座匀座,1龄蚕以匀座扩座为主,不除沙;2龄起、眠各除沙1次;3龄起、中、眠各除沙1次。除沙时要不伤蚕体,及时清除蚕沙,以防

发病。各龄期小蚕在蚕座内分布疏密均匀,给桑前先扩座、匀座后再给桑,每天给桑3~4回,要求做到良桑饱食。

5消毒防病工作贯彻始终

消毒防病工作贯彻于小蚕共育的整个过程中,一是要做好共育室及共育人员的清洁卫生工作,共育人员入共育室、储叶室必先换鞋,喂蚕前、除沙后洗手消毒,共育人员共育小蚕期间不进入大蚕室;二是每天对蚕室、储叶室、蚕具消毒1次,每天除草沙后对蚕房地面消毒,每天撒1次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痤消毒;三是眠定蚕撒新鲜石灰粉,眠起蚕撒小蚕防病一号消毒,2龄蚕、3龄蚕第2餐添食1次蚕病清或克蚕菌胶囊,防止蚕病发生。

参考文献

[1]薛三勋,王晓文.桑蚕养殖新技术[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共育范文篇9

在互联网时代的驱动之下,幼儿园服务平台为年轻父母、园所,老师,专家搭建起便捷的交流桥梁。家园共育与移动互联的融合,开启了解决家园问题的新篇章。

二、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的服务窗口

老师实时孩子的动态、公告通知、校园特色活动、调查问卷,幼儿园的食谱、分享园中学习生活的照片,家长看到后的感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家长也可以对活动照片给予评论。幼儿园精心策划的活动,通过自发式的有效传播,让所有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园所的用意与初衷。服务影响度超过家长的预期,投诉率显著减少,提高了幼儿园在家长中的口碑。星期天下午,小雨爸爸打开幼儿园公众平台,孩子手上的安全手环实时上报相关孩子健康状况以及位置信息。雨爸开车直接根据位置信息GPS导航到游乐园,安全接送老人孩子,工作生活两不耽误。家园共育与移动互联的融合,使年轻父母眼前一亮,这就是互联网给年轻家庭带来的改变。

三、家长了解教养目标,探讨共同关注的话题

老师在班级圈子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公布周工作计划。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需要配合的方式,更有效的配合幼儿园工作。老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单独给予每个家长不同的建议,反之家长也可以主动咨询老师。而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园所又可以发起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实践表明,这种互动即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私密生活的保护;也实现了不拘泥时间、空间、多角色全方位共同互动的需要。家长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减少或不会再发生只能联系到爷爷奶奶,而父母对于幼儿情况一无所知的尴尬情况。

四、移动互联网中有特色的园所,让家长在众多幼儿园中,一下就记住了

幼儿园零成本打造透明可控的服务窗口,为家长带来“零资费”的幼儿园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家长关注及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将更有效地传播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成果。暑假又来,幼儿园利用互联网服务平台,最低成本地在本园家长中或小区或周围地区发起:有奖旅游亲子照活动。邀请周边潜在家长参与,并且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扩展,吸引朋友的朋友来投票、来点赞、来留言。短短的时间,一个小小的线上活动聚集超过几千人或上万人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带来的效果却是幼儿园以往付出很大成本也未必能企及的。

五、幼儿园管理中的舆情预警与危机处理

共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家园共育;内涵;幼儿教育;发展

家园共育就是指通过网络等形式,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弥补,共同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能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员共育主要是指家长和幼师之间相互配合来开展教育工作,并通过家长与幼师的及时沟通和探讨,能够使幼师设置出更多符合幼儿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活动,家长也能够通过幼师的讲解,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状况,也通过与幼师的交流,掌握更多科学有效的教育幼儿的方法。同时,家园共育也能够将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信息相互融合,使幼儿在园内也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使幼儿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和提高。

二、家园共育与幼儿教育发展的探究

在幼儿教育时期,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仅依靠幼儿园和家庭的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合作,从而使幼儿教育内容发挥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家园共育使幼师摆脱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形式上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园内的教学活动中,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发展状况。也不断鼓励幼师要积极地深入幼儿的家庭生活,通过家访进一步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内容上也突破了教材局限,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各类区角活动,使幼儿的思维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拓展和发掘。家园共育的实施,使幼儿不再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效地避免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也能够促进幼师和家长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发展与进步,也通过家长与幼师之间的不断沟通和配合,创新出更多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新颖的、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技能,从而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促进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和幼师必须给予重视,两者之间要积极的相互配合与沟通,使教育活动得到不断的完善,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解决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家长与幼师之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