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4:16:55

公信范文篇1

政府公信力,构成解释和促进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现象的一个关键因素。社会的普遍信任所产生的力量利于构成社会资本,对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孔子所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深远。

一、政府公信的一般概述

政府公信力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规范和网络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政治行为,而政治行为必然有社会结果的反馈,这个结果的反馈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对政府是否信任,而对政府的信任又直接决定着政府合法性地位的稳固与否。于是,在这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也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来源在哪里?或者说,政府诚信的根基在哪里?可以说,一般的社会信任关系往往存在着一个超验或超脱的第三方来维持正义并提供信任关系的检验标准。而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却往往难以存在这样一个第三方,如果所有一个第三方的话,那么就是对作为逻辑前提的未经检验而又得到当代宪政国家普遍认可的契约理论。但是,超验的契约理论能够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提供合法性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也是脆弱的。因此,政府代表人民掌握公共权力,是否忠实履行了对人民承担的职责和履行职责的有效性、及时性是衡量政府诚信的标准,从而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可以说,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过程应当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不仅能够为政府赢得诚信,而且能够为善治的实现提供前提。因为善治即好的政府治理涉及的要素无一不涉及到公民社会对政府的评,也是政府为赢得公民信任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我们的政府公信体系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来。诚信政府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而政府失信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和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可能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同时削弱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所以,社会的诚信首先是政府的诚信,我们需要构建政府公信体系。

二、政府公信的标准与功能

政府公信作为一个体系,涉及到许多方面,并通过政府行为表现出来。其判断标准,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1政府应是负责任的政府。无论是否出现公共危机,政府都应当履行职责,言而有信,政策要相对稳定。对于公共危机,政府更应当果断、及时地回应公民的要求。

2政府应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努力提高政府部门服务质量和效率,自觉高效地为向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3政府应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在任何行为中,政府都应当根据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法律精神来为人民服务,避免文件和领导讲话大于法的现象,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4政府应是透明的政府。人们的利益需求创造了政府,政府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而政府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措施、过程、方式等都应当为成员们所了解。方面。政府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政府机构职能、人员配置、行政程序、执法依据、会议活动及文件资料等信息都应当公开和便于公众查询,政府的决策过程因此也应当使公民知晓和参与。

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政府具有以下功能:

1简化社会复杂性,维持稳定的秩序。简化复杂性是一切生物生存进化的策略,是应付充满非完备信息的复杂环境的机制。作为是一种社会资本,政府公信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复杂的风险社会中维持政府-公众关系的持续性,构成整个社会稳定的中枢,以某种确定性来对付不确定性,并在这种相对的确定性中培养公民对制度的信心。其中,确定性实际上还意味着一定的强制力量,这种强制力量与人们经由信任的简化程序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的自愿性结合在一起,就能够维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公信作为一种主观自愿机制,与公共权力的强制机制一起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为公共权力提供连续的合法性基础。政府公信与公共权力、政治权威是平行共生的机制,它们互相促进,为政府的存在和运行提供合法性。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自公民的认可和支持,所以,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实际上就是某种信任。公信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是连续的、强大的,在于公民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的信任,并在这种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在政府的公共权力与责任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营造出某种良性的动态平衡关系。政府在这两种关系中占据行动上的主动,也就是说,政府必须以其主动的行为(政绩)和对过去经验的宣传(意识形态)来不断赢得公民的信任,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稳定的支持3为构建新型治理结构提供联结点。在充满危机和风险的开放社会,新型治理结构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个人、组织和政府打破界限的合作。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民的信任,这种相互的信任使人们打破政治与经济、公域和私域的界限,进行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政府承担着配置社会资源的权威功能,市场则是分配社会资源的最有效的机制,各种民间志愿组织又充分展示出机动灵活的信息传送功能,而贯穿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的主线则是以政府诚信为核心的社会诚信系统。只有在权利与责任对应的基础上,以政府公信为主导,连接社会各领域的新型治理结构才可能建立起来。

4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公信表现在政府忠实履行职责上,但履行职责首先涉及的就是政府职能的定位,在不越位、不缺位的情况下依法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信的最终判断权掌握在公民手中,全体公民的切身需要和根本利益决定着政府职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只有敏锐而正确地抓住人民对政府公信的判断,政府的公信体系才能维持,表现在当下的转型时期,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长期以来是增长效率优先,相对忽视了公共健康、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而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包括上述所有方面在内的一个综合系统,任何一个方面的偏颇都可能造成政府的公信受到打击。因此,政府公信的维持要求政府职能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转变。

三、政府公信体系的构建

政府公信体系的构建不仅是政府本身的事,更是政府、公民和各种民间组织在政治、社会和市场等各领域的不同力量通过互惠、习俗、强制、行为等博弈活动形成的。因此,在政府公信体系的构建中,如果说直接受益者或主体是政府的话,那么,由单个公民及其形成的各种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则是间接或最终受益者。

(一)政府公信的层次

当代的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共同体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没有第三者的存在,因此,不存在一个可以裁决双方是非的第三者力量,政府与公民之间是直接面对面的,由此带来的惩罚也不是第三方的,政府拥有强制力量自不待言,而处于弱势的公众惩罚政府的可选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政府撤回信任或干脆不再信任,因此,公众对政府的惩罚手段虽然是唯一的,但却是最终手段,直指政府存在的基础。所以,政府公信作为一种系统信任,涵盖政府与公民两个维度,包括三个层次:

1理念。首先应当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也就是要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将公共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恪尽职守,依法行政。同时,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应当倡导公民的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公共责任和社会品德,促进公共精神的形成。

2行为。政府公信通过公务人员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为行为结果的行政措施来体现,同时,政府的政策过程、行为方式等直接面对社会公众。为了维护公信政府的形象,政府行为规程和规范、纪律等都应当体现到政府决策过程和公务人员的执行过程当中,体现到依法行政的过程当中。

3制度。政府公信是一种声誉,更多地靠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来塑造和体现,因此,制度是政府公信的核心层面。政府公信的制度包括围绕政府公信本身形成的制度和政府公信监督评估制度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开放的行政程序、责任机制建设等,后者包括鼓励公民参与的各项制度建设。

(二)政府公信的构建

进行政府公信体系构建,将对我国公共权力的运行与公民的参与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开放的风险社会中,政府公信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构建。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公民的知情权对应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因此,及时、畅通地向政策涉及的利益关系人和风险承担者提供有关政府决策、行为、预算、统计资料、财务披露等信息。并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时候,将相关的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向公众公开。因此,以公民为本位进行政府诚信的构建,首先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使政府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这样做的过程和结果都无疑将是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在这个基础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将政府的行为、程序纳入制度化轨道。

2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首先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树立权力的公共性观念,做到权力与责任相对应,政府应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权,全面、恰当地履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职责,不能有权无责,也不能有责无权。政府是社会需求的制度化满足机制,因此,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权责对应的机制,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做到及时、恰当的反应,采取果断准确的措施。因此,需要建立权责对应、灵敏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对社会公众通过媒体、信访以及群体行为等反映的问题、需求和建议等信息及时了解、分析和处理。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还包括加强基层政府与社会在公共危机、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和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以便把握控制和解决当地公共问题的最佳时机。3建立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机制,将公民和社会组织纳入政府决策体系,既强化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又推动社会参与和监督的制度化。

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单纯依靠政府是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要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政治、市场和社会领域的各种主体相互间的合作政府、公民及民间组织、企业对公共事务的合作将改变现有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和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形成一个上下互动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使政府切实承担起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功能,从而彻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另外,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之间制度化的协商与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民间组织来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的处理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增强公民-政府的互信,增加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从而维持较高的政府诚信度。

总之,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它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为新型治理提供联结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其功能,这就要从理念、行动和制度三个层次来着手构建政府公信体系,打造政府公信平台。

四、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第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的诚信程度。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也是公务人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

第二,政府的服务程度。政府的宗旨是执政为民,为公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

第三,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的行为不能违法,政府不能滥用权力,这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政府应当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做到依法行政,依据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四、政府民主化程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政府能否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决策能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不仅反映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也反映政府公信力程度的高低。政府民主化程度主要体现在决策程序的规范、决策制度的健全、信息化状况、调动基层积极性的情况,等等。

(三)、政府公信力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政府失信现象,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其主要原因,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一些地方政府还是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但政府职能尚未及时转变,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深化改革涉及面较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行政效率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突出,致使政府缺乏亲和度和感召力。

三是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问题,致使有的地方政府缺乏权威性。由于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明确,一些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违法行政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使公务员责任意识淡化。上述情况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而且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二,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都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办事难等问题。

公信范文篇2

公信力是公证立业之本

公证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通过法定的程序来实现社会所期望的诚信,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风险,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

,保障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步入信用经济的轨道。

我国公证工作重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证人员素质逐步提高,业务稳步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公证的职能优势日益凸显,为促进法律正确实施、预防矛盾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证队伍已经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证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正当竞争扰乱正常的公证服务秩序,损害行业整体利益;违规办证直接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给公证执业带来巨大风险;不正当的利益导向,助长了公证市场化倾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弱化了人们对公证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证的公信力。为了解决公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应当结合社会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在全国公证队伍中扎扎实实开展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

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提高公证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公信力是公证行业的立业之本,如果缺乏公信力,公证工作就无法取信于民,公证制度存在的根基就会动摇,国家法制的权威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开展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是促进公证工作发展、完善公证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充分发挥公证职能和作用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法制权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

公信范文篇3

时下人们关注的司法公信力,主要是针对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而言,亦即狭义上的司法公信力。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又集中表现在通过裁判方式向社会公开。所以,所谓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法院的司法裁判的信服度和对法院的司法裁判的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程度。[①]可见,司法公信力本身并非是法律行为产生的法律效力,亦非司法行为自身产生的司法效力。但是,司法公信力与司法行为、司法效力的确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认真研究司法公信力,正确认识和积极提高司法公信力,对于正确认识和大力提升司法公正性、建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

一、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怎么啦?似乎社会评价一边倒,都是对“司法不公”或是对司法不信任的指责之声。如有的领导讲,为什么人民群众到党委政府信访多、上访多,而不去法院打官司,这说明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信任嘛!言外之意就是对法院的不信任。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这种说法,不仅不顾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不断增强的客观事实,而且更是对我国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的严重诋毁。诚然,不可忽视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还不够高的事实,同样也不可忽视我国司法公信力已经得到增强并正在不断增强的事实。如果不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对司法公信力的研究必然走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损害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

首先,对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得到增强并不断增强的客观事实应当充分肯定。一方面,诉讼范围的扩大和诉讼案件的增多,说明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信赖性和公正性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法律虚无,“公、检、法”被砸烂,人民群众没有诉权,因此毫无司法公信力的情况当然不能为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和依法治国力度的加强,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矛盾纠纷都寻求和最终通过司法渠道解决,法院受案范围越来越宽,审理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被称之为“诉讼爆炸”现象,虽非司法万能的好事情,却也反映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赖,从而也折射出司法公信力的建立和快速提升。道理很简单,没有这么多当事人信任法院,法院何以有这么多诉讼案件。据最高法院和一些地方法院的司法统计分析,从1981年到*年期间,平均一个地方法院审结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大约从每年200件左右上升到每年1300件左右,增长了六倍以上。[②]不少基层法院则增加更多,有的高达十几倍。行政诉讼案件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年平均一个地方法院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约为30件左右。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对大量的诉讼案件的裁判处理,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诚然不少法院的确存在个别案件错误的裁判,存在极少数当事人不服裁判上访纠缠,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绝大多数当事人不都服判息诉了吗?况且,在民商事案件中,有50%左右的案件还是通过当事人自愿调解处理的。君不见人民法院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君不见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对当事人与政府机关平等相待,君不见人民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使劳动者真正体会到了作为劳动者的尊严、权利和利益,君不见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运行、城市化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等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无处不在的司法保障作用。其次,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不高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社会对法院的评价有失客观全面和公正的地方,但也确有法院自身的问题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表现之一是“执行难”损害了司法公信力。社会上有关“赢了官司输了钱”、“判决书等于一张法律白条”的说法虽然欠妥,但法院裁判执行兑现率低、债权人的权利未能完整实现、人民群众对法院裁判的执行不满意确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执行案件统计分析,执行案件平均执行兑现率约在50%左右。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并非仅仅就是讨个公道的说法,更重要的目的是寻求司法救济其合法权利。如此低下的执行兑现率,法院裁判的司法公信力焉能不受影响。表现之二,少数案件审理不公损害司法公信力。有超审限期久拖不结的案件,有上诉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件,有再审改判的案件,还有极个别的冤、假、错案。这些案件虽占极少数,据统计不到1%,但其负面影响却是相当大。这不是对法院审判工作要求苛刻,“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法院一件差错案件在社会上具有十倍、百倍的放大作用,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相当严重。表现之三,少数司法人员违法乱纪损害司法公信力。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之所以选择到法院打官司,除了相信法律,就是相信法官能够秉公执法地作出裁判。所以,法官在人们的心目中应当是公正廉明的形象。可以说司法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群体的人格魅力。遗憾的是法院也不是净土,这些年来,确有少数大小小的司法官员违法乱纪,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人们因此对法官抱以希望和崇敬的心理产生怀疑和受到伤害,自然使法院和法官的司法公信力下降。同理,一些司法人员素质不强、作风不正也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损害。衙门作风、程序不公、不平等保护当事人诉权、法理阐述不清等等,都会使当事人产生对司法公正性的怀疑,从而降低司法公信力。

二、司法公信力的成因

所谓司法公信力的成因,是指能够形成司法公信力的原因或要素。科学分析司法公信力的成因,对于正确研究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和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极其重要。司法公信力只是评价法院司法行为的一种标准,法院的司法活动是司法公信力评价的对象,法院的司法行为并非是形成司法公信力的唯一原因。司法公信力的成因主要取决于五大要素。司法行为。司法行为,就是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判案件的行为,包括立案、审判、调解、执行、审判监督行为等。[③]由于司法裁判是社会评价的直接依据,司法裁判也是司法行为的基本法律效果,所以司法行为是形成司法公信力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司法机关,没有司法行为,也就无所谓什么司法公信力可言。正如“”时期,司法公信力几乎荡然无存。在形成司法公信力的诸多原因中,司法行为的确是左右司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法院的公开审判是社会公众认识司法,理解法律适用的现实平台,裁判公正与否,适用法律正确与否,法院、法官形象如何,人民群众一目了然。法院的个案裁判,虽然仅对个案的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但能否服众,即所谓社会效果,那只能由社会评判,这就是司法公信力。法治理念。法治理念确定立法、司法理念,指导立法、司法活动。法治理念指导法律行为,引导经济社会活动。所以,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当然受到法治理念的影响。在法治时代,人们尊崇法律,自觉维护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程度当然就高。在独裁专制时代,朕即法律,司法不过是镇压人民群众和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其司法在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根本就不会产生公信力。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立法、司法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积极因素。法律意识。[④]存在决定意识,意识产生认识。社会的法制现象必然引起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又必然引起人们对法律问题的认识判断。司法公信力就是人们基于法律意识对司法问题的认识判断。因此,司法公信力来自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人们的法律意识广泛,形成司法公信力的基础就较扎实,人们的法律意识正确,司法公信力的程度就较可靠。道德意识。无论什么社会,广大民众对社会行为评判的一般标准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而且不少法律规范的渊源直接来自社会道德规范。人们对法院司法裁判的评价不仅受到道德意识的影响,而且不少情况是直接以道德标准为依据对司法行为进行评判。因此,绝不能忽视道德意识是产生和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與论环境。司法公信力主要通过社会與论表现出来。與论的开放与否,正常与否,导向如何?也会直接作用于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和司法公信力的程度。與论环境对司法公信力的作用不仅来自于民间议论,更受到新闻媒体报道和官方宣传的导向,其作用力不可低估。除此之外,构成司法公信力的原因还应当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立法行为等等因素。另外应当看到,司法公信力的成因不但是司法公信力的构成因素,也是对司法公信力程度的影响因素。

三、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司法公信力的影响,是指受司法公信力作用的对象和作用的效果。司法公信力不仅仅作用于司法范围,还作用于其他方面,而且其作用效果最终将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上。因此那种认为司法公信力只对司法工作产生影响,无关社会政治大局的认识是错误的。司法公信力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引导得当,有助于确立司法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引导不当,则会造成自己伤害自己的悲剧,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正如前面提到的“”中“砸烂公、检、法”就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司法公信力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对司法工作的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司法工作首当其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上世纪末法院、法官形象的确立和提升,近些年法院、法官的形象变化都与司法公信力的作用密切相关。对司法工作的影响,不但对司法裁判的公正性、效率性和强制性产生影响,也对司法制度、司法队伍产生冲击。回顾和分析法院改革的得失,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也可以这样认为,司法公信力既是司法工作的促进力也是检验司法工作成效优劣的重要标准。对政治体制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司法体制本来就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司法公信力对司法工作的影响不可能不波及到政治体制。前些年不是有人借题发挥,认为法院司法公信力不高是因为司法不能独立的原因吗?另一方面,人们在对司法裁判进行评价时,还必然涉及到对立法工作、法律监督工作、行政执法工作和党政领导对法院工作的影响进行评价,而且人们对这些方面评价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对司法裁判评价的影响力。所以,有些机关和领导对司法公信力问题事不关已、不以为然的态度是十分危险的。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影响。司法保障是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保障力量,司法公信力强,司法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保障就有力,各级党委政府就能集中精力谋大局抓发展。司法公信力不强,不但造成司法保障乏力,而且还会因为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与司法保障之间的矛盾冲击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当前,一些涉诉信访、上访问题纠缠各级党委、政府就是例证。对经济社会秩序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和这样那样的利益冲突,这就需要权威的司法手段进行调整。若司法公信力强,这些矛盾纠纷就能及时通过司法手段化解,就能及时排除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保证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始终处于正常、健康的运行状态。若司法公信力不强,不但会造成经济社会生活中积沉大量的矛盾纠纷,还可能导致这些矛盾纠纷激化,使经济社会秩序紊乱。人们关注的“打官司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司法公信力对经济社会秩序影响的反映。对社会道德的影响。由于道德和法律的密切关系,司法公信力也必然与道德信任感相互影响。司法公信力强,道德信任感亦强;司法公信力弱,道德信任感亦弱。反之亦然。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诚信危机,与司法公信力的弱化不无关系。为什么会有欠债不还、赖账有理和债务人公然对抗法律的现象,说明人们既缺失基本的诚信道德意识,也反映出对法院裁判的信任力不强。另外,社会上出现的假恶丑与真善美混淆、是非颠倒、道德失衡的现象,也或多或少与司法公信力不强相关。

四、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对策

综上分析可见,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更好地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司法公信力既然是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社会评价能力,其作用力的主体当然是人而不是物,故能够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体主要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要提高司法公信力,也必须依靠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加强司法保障能力。司法保障是司法机关的基本职能,而司法职能产生的司法行为是司法公信力的作用对象,司法机关只有加强司法保障能力才能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此,一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在广大司法人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严格依法办案,维护公平正义,端正司法作风,公正廉洁,防止司法腐败,在人民群众中真正树立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严格法官的任免条件,培训提高法官的职业技能,增强依法办案的能力。加强对法官的职业保障,为保证法官依法办案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二要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改革和完善审判方式,根据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机制,保证司法工作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争取党的领导,保证司法工作的正确方向,保证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协调统一。自觉接受和正确对待法律监督和各界各方面的社会监督,畅通监督信息,认真整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三要大力解决执行难问题。执行既是落实裁判的法律效果,也是实现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裁判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直接影响到司法公信力的大小。当前,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执行法律保障机制,从立法上规范执行工作;建立健全执行运行机制,从程序上保障执行工作;建立执行法官制度,从人员素质上强化执行工作。同时,要端正执行观念,强化执行的法律意识。凡是生效裁判都应当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允许有任何怀疑和犹豫的余地。生效裁判能否得到执行,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法治程度的起码标准。为此,应当统一和明确被执行人履行能力标准。这个标准只能以维持其基本生存生活为条件,不能以社会保障的标准为依据,不能滥用或擅自扩大执行有限原则。否则,让法律责任人享受到一般社会待遇,而由权利人背负经济损失,这是极不公平的。应当建立无限期执行原则。被执行人虽然在当时不具备履行能力或不完全具备履行能力,但对其债务的执行不能中止终结,执行法院应主动不间断地执行,直到执行债务清结时止。应当确立穷尽执行原则。不但要穷尽执行措施和执行手段,而且更要穷尽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应当严肃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的法律责任,对于符合处罚条件的必须依法追究,对违法行为的宽容,就是对合法权利的损害,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那种认为采取强制措施多了,处罚人多了没有体现文明执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是错误的。应当改进执行工作考核制度,取消以执行结案率为考核标准,建立以执行标的兑现率为评判执行工作优劣的考核标准。应当慎用执行救济制度。在执行不能的情况下,对具有特殊条件的债权人提供一定的救济金,虽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司法精神,也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但切不可滥用,否则适得其反。另外,还应加强刑罚的非监禁刑和财产刑的执行。完善和落实非监禁刑执行监管措施,建立健全财产刑执行规范,防止出现非监禁刑等于无罪释放、财产刑判了不执行的现象。还要重视非诉行政执行。严格依法审查立案,一旦立案执行,就要坚决依法执行到位,既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支持,又体现了司法的权威性。当前,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对于迅速提升司法公信力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公信范文篇4

【关键词】媒体;公信力;品牌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加盟新闻传播后,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借助高科技,特别是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新闻传播格局和媒体运作方式的变化,加速了新闻事业与信息产业联姻,推动着媒体朝着产业化方向前进。媒体经营意识大大增强,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愈演愈烈。由此,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新课题。

一、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内涵

(一)媒体公信力:所谓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真实、客观、及时、准确,能否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和信赖,是否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能力。

目前,我国新闻媒介既具有服从党和政府领导的事业单位性质,实行的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具体来说,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第一,所谓“公”,指的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惟一宗旨,通过追求社会正义、彰显社会公平、弘扬人文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取得公众认可和市场接纳。第二,所谓“信”,就是恪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追求新闻价值,理性、客观地判断和报道新闻事件,坚持政治家办报,有信誉、讲信用,让受众信任、信服,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公”有“信”,媒体才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

(二)媒体品牌建设: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是商品社会的一种生产者诚信的标志物,是形象的象征,也是承诺、保证和契约。鉴于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媒体品牌是将营销学中的“品牌”概念加以延伸而提出的新理念。

《洛杉矶时报》发行人马克·韦尔斯曾提出:“要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报纸,要建立品牌,要像推销消费品那样的效率和冲劲来推销报纸,增强与读者接触的频率。”从凤凰卫视借助媒体公关、主打媒体形象品牌而一跃成为海峡两岸知名媒体后,我国新闻媒体的品牌意识得到加强。为了应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赢得更多的注意力,一些媒体开始积极打造契合自身形象的品牌。

二、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关系

(一)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品牌的价值核心之一

媒介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其产品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新闻作品的导向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客观,格调是否高雅,报道是否迅速,记者是否诚信等问题日积月累,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体的总体印象和公信力的程度。如果新闻媒介常常失信于民,导致公信力受损,那么结果是媒体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二)媒体品牌建设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附加价值,既可代表性别符号、社会地位、国籍、文化等多重意义,也可以代表真实、纯洁、自然、忠诚、信任等多种概念。消费者一旦对品牌萌生认同和信任,而且这种认同和信任得以维系,那么品牌将长久地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三)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朝阳产业”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繁荣的背后,每个传媒集团乃至每家媒体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都在更为艰难地进行着各自的维生之旅。

然而,媒体信息量由供给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媒体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现象,致使以报刊内容和广播电视节目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已不能完全胜任。于是,部分媒体为了尽快在竞争中抢得一席之地,忽视了长远的媒介品牌建设,一味追求轰动的短期效应,经常登载那些揭露隐私的、甚至是虚假的、庸俗的、低级的内容。还有一些失去正义的“集体失语”,失去了真实和道德的原则,严重腐蚀了媒体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而这种公信力的逐渐丧失,严重伤害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新闻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受众也会人为地觉得是不可信的,甚至朝着新闻报道所引导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行动。由此可见,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没有品牌,媒体就等于失去了受众;没有公信力,媒体就等于是失去了价值,结果都是浪费资源。

三、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现在,汉斯的预言正变成现实,市场经济历经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时代,以销售为中心的销售导向时代,已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导向时代。

当前,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推动新闻媒体的产业化进程,使其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且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发挥舆论

导向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一支强大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树立公信媒体品牌意识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转第8页)(上接第6页)“新闻单位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同年12月5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再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

构建公信媒体品牌,新闻媒体必须转变重经济效应,轻社会效应;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新闻实践中自觉践行“三贴近”方针,真正成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监督者和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二)以人为本,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形象

公信媒体品牌形象,以媒体公信力为价值核心,以人为本,为核心读者量身定做,讲求信息的使用价值,注重突破注意力经济,形成影响力经济,做“时代的领跑者”。这一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根据所处地域特点和媒介情况,寻找媒体在市场中、受众心目中的最佳位置,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道路,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运用多种手段,如品牌logo的设计,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频道风格的整体性和节目命名统一性等等,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受众心中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和牢固的品牌意义,为以后的品牌形象推广铺平道路。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赋予品牌形象新的内容,强化受众对媒体品牌和品牌意义的反应,并最终把这种反应转换成受众与媒体之间强烈的、活跃的忠诚关系。

(三)深化内涵,提升公信媒体品牌影响

品牌形象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要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必须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深化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形象的成长与丰满。

公信媒体品牌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包装,它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品味和人文追求。所以公信媒体品牌的推广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只有建立在和公众良好公共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媒介与文化的交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公信媒体品牌的内涵才会不断深化,更加立体,而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总之,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和内涵的深化必须依靠系统、科学的长远规划,否则只会偏离初衷。

【参考文献】

[1]连少英,张澜.问题性报道,构建媒体公信力的“利器”[OL].中国新闻学评论,2005.

[2]李佳.在新的定位中崛起——东方卫视的定位及发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

公信范文篇5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公信力来源于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即满意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对政府越信任。

公信力评价的主体是公众,政府行政能力只有转化为行为和行为结果才能获得公众的评判。现代民主共和制度国家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系统,其宗旨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二、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破坏性。

落后行政管理会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民主性缺乏。

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决策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导致政策朝令夕改;地方保护主义,无视国家法规政策;为捞政绩,公然伪造上报数据等等现象,一次次挑衅着政府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与民主性。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甚至被践踏,政府的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也就无从体现,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职能与责任不清。

机构职能交叉,各有各的门槛,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导致公众无所适从;部门领导多,虚职多,造成“职务贬值”,既助长了官僚主义,又阻碍了政令的畅通;多头领导,几个部门分段管理,岗位的设置界限不清,导致管理混乱;一旦出现失误,即以集体名义承担,规避责任。

3、效益观念不够。

存在小部门利益主义,不作为、慢作为;办事程序冗长、效率低下,新建的“政务中心”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增加一道门槛;不在乎行政成本,浪费情况严重,如大力兴建严重超标的办公楼、招待费用居高不下、错误认为只要自己不拿吃点喝点不算腐败。这类“公家的钱,随便花”的奢侈浪费,也让“该花钱的地方,没钱花”,使公众怨声强烈。

三、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紧迫性。

1、行政“文明”——加强行政法制化建设。

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发展,是行政文明、政治文明的要求,笔者认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府产生的合法。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的权力源于民众授予,一切违背这种委托关系而建立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

(2)选举、任免的合法。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效力,不断完善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和质询制度。让人民代表大会在官员任免、升迁和绩效评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政府官员任免、升迁和行政人员的录用都能更好地体现民意。因为只有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让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行政法律化。构建法制政府,避免政府权力部门化、政府权力地方化。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律、法规、决策、命令的过程中,应严格地依法行政,使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4)严惩权力腐败,克服官僚主义。逐步推进和完善权力的监督体系。包括中纪委派驻机构、巡视制度、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官员任职回避和交流制度、任期限制制度,针对基层官员(县、乡)建立的权力监督体系等等。

2、行政“科学”——加强行政规范化建设。

(1)通过“民主”,智慧行政。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拓宽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让民众关注政府日常行政过程,使民众可以依赖社会组织参与和影响具体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2)建立管理规范化模式。要形成一套统一、科学、系统的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能,构建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节约型政府。通过操作的细化、管理的细化、执行的细化,将工作、服务、管理做细、做实。精确计划、决策、控制、考核,把管理的对象逐一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3)强调“效益”观。政府行政时,要充分体现政策水平、战略眼光、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做到效率高、效果佳。这种“效益”观,是要以促进社会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具体到整个办事过程,科学决策依据、环节、顺序、责任人一一落实,减少了时间、精力、财物的浪费,提高了效率。

3、行政“人性”——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政府的公信力,应主要通过其代表——公务员自身的行政品性来表现。诚信廉明、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公务员队,才能很好地代表政府,获得公信力。行政管理需要先进的文化领航,要明确行政队伍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来规范行动,创建文明有序的行政环境,营造诚信和谐的人文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如同水之无源、木之无本。通过文明、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的政府形象,才能获得公信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的文明、社会的文明。

[参考文献]

[1]邓志辉,《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九期。

[2]金太军、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8-9。

公信范文篇6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变动机制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政府公信力同政府能力、满意度、动员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公信力不同于政府能力,公信力的评价主体是公众,政府能力只有转化为行为和行为结果才能获得公众的评判。一般而言,政府能力和公信力是正比关系。如果政府能力越强,社会发展越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越高,那么政府公信力就越强,但前提是政府能力必须主要去满足广大公众的利益需要。(2)公信力与满意度基本相同。正常社会状况下,公信力来源于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满意度越高对政府也就越信任:两者稍有差别,满意度更多是公众对政府在物质利益提供方面的感受,而公信力是对多种方面和长远利益的综合感知,特别是在强意识形态下的社会,公信力可能更多地源于对敌人的仇恨和未来美好的梦幻。(3)公信力与动员力有区别,动员力依赖于政府公信力,但政府公信力并不能完全转化为动员力,其中要受到多种中介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组织程度、公民的政治心理等。公民社会发达、社会组织程度高及民众参与意识强,公信力在转化为动员力的过程中就流失得较少。

现代政府的公信力源于三个方面:(1)政府产生的公信力,即政府合法性问题。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的权力源于民众授予。民众形成公意产生政府,民众也可以因对政府不满按照法定程序来变更政府,一切违背这种委托关系而建立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都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可以看出政府产生的合法性是公信力来源的最为根本的基础。(2)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随着公民社会日益强大,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公民已不满足于以投票选择自己代言人的间接性民主,更多地关注政府日常行政过程。要求政府阳光行政、依法行政,还倾向于依赖社会组织参与和影响具体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当今政府公信力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3)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政府产生的目的就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现代社会中政府“一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二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和谐、可持续的环境”。这些行政结果是民众切实需要的,也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政府行政绩效如何直观地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政府公信度。

公信力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依存互促进的:政府产生的公信力是基础性公信力,它是促进政府行政过程透明、民主化和政府绩效提高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它具有缓冲和部分地释放因政府行政过程不合理和政府绩效低下带来的民众不满情绪: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对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补充,它对政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的提高可以短时而有效地弥补政府产生和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足,相反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下降可能立即引起民众对政府合法性和政府行为过程合理性的质疑和追问,从而促进后者的改革和完善。

二、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针对政府官员的恶性犯罪案件也不少,民众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于此可以看出,政府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高大,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略显苍白。虽然政府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人民对政府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质疑是正常的,适当的民众独立性可以推动政府建设与时俱进,避免像上世纪和时那种运动式社会动员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政府和人民如果始终处于相互怀疑、不信任和敌视状态,最终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百弊而无一利,

具体来看,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从横向比较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公信力一般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好,政府有财力去为民众提供充足又优质的公共产品,也能够更好地去执行“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另外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高,市场和社会对政府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进行改革和建设。通过机构精简优化、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拓宽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获取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基层政权财政收入不足,尤其在农业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基本成了“吃饭”财政,甚至负债累累。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政府不仅不可能去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有时甚至还挪用上级拨下来的各种款项。再加上政府行政理念落后,行政方式僵化,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趋于紧张,政府公信力急速下降。从纵向比较看,中央政府的公信力高于省政府,省级政府的高于基层政府的,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最低。20*年笔者在苏北泗洪县一个乡村进行调查发现,有84%的被调查者对中央政府表示满意或较满意,对省政府的评价中也有72%的人表示满意或较满意,而对基层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纷纷表示不满,不满聚焦在官僚主义作风、苛捐杂税、财务不明、大吃大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

不可忽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有其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村落文明向工业社会、城市文明变迁,这种整体性社会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迅速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慢慢建立,新社会规范因其认同基础薄弱而显得软弱无力,而旧的社会规范正在失去社会基础而对新社会失去足够的效力。整个社会处在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冲突和共同作用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失序和失范。各个领域存在许多不公正和丑恶现象,诸如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市场经济机制扭曲出现坑蒙拐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和自保,彼此信任程度整体下降,这种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影响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主要源于政府因素,各级政府应该为公信力下降承担直接的责任。首先,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其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低,无法满足民众生活和发展需要,而公共产品直接关涉到群众利益。低效服务致使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再者,政府行政的合法、透明性不够,决策中的民主性不高。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也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够。最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受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政府官员任免、升迁没有更好地体现民意,政府合法性受到部分质疑导致政府产生的公信力不足。

三、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历来受到中外政府的重视。在古代,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当政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来提高公信力。贞观之治时的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了民为邦本的道理。总的说来,封建社会维护的是官僚集团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思想家的大同和谐理想在中央集权体制和庞大的官僚集团面前大失水准和严重扭曲。

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和工作路线。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总结革命经验教训,指出“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准之一,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失去人民支持就如同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在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党群、干群关系,对此曾警示性地说。“共产党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和走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观,以“三个有利于”和“人民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各项改革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尺,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价值目标来汲取改革动力和破除改革阻力。

面对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状况不容乐观的境况,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和民主政治自身发展的特点,深刻认识政府公信力的增长机制,按照成本、风险、迫切度原则有主次有缓急有系统地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1)严惩权力腐败和克服官僚主义,加强廉政建设。重树政府清廉、高效和亲民的良好形象,这是争取民众信任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严惩腐败能够一振耳目、大快人心。目前权力腐败比较严重,呈现出官员集团性腐败、腐败官员年轻化、手段日益隐蔽等特点,腐败多发的根源是权力没有受到严格监督。近来中央加大了对腐败的查处决心和力度,正逐步推进和完善由中纪委派驻机构、巡视制度、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官员任职回避和交流制度、任期限制制度等构成的权力监督体系。笔者认为,还应该针对基层官员(县、乡)建立一套权力监督体系并进行有效监督,因为基层官员直接面对着广大民众,他们的廉政情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当前官僚主义严重,对人民的福祉漠然视之、对百姓的利益从不关心、惟上是从、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都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如果说权力腐败是急性病,那么官僚主义则是慢性病,它带来的危害更大。克服官僚主义必须转变理念走服务性和责任性的公共政府途径,尤其要扩大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权利,增加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民意权重,迫使官员走群众路线,以满足民众的利益需求为根本工作宗旨。

(2)建设服务性政府,努力提供足够和优质的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生活和发展需要,提高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当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已经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和发展,因此努力和尽快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政府提高公信力的主要途径。例如,医疗和教育的市场化倾向改革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公共资源在区域和民众中的分布非常不均,导致人民看病难、上学难。另外住房问题现在也凸现出来,房价水平同人均收入发生脱节使百姓购房难。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近几年来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民生政策,如“以工助农、城市反哺农业”、建设新农村等,力图解决医疗、教育、住房领域存在的民生问题,正在逐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公信范文篇7

【关键词】媒体;公信力;品牌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加盟新闻传播后,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借助高科技,特别是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新闻传播格局和媒体运作方式的变化,加速了新闻事业与信息产业联姻,推动着媒体朝着产业化方向前进。媒体经营意识大大增强,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愈演愈烈。由此,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新课题。

一、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内涵

(一)媒体公信力:所谓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真实、客观、及时、准确,能否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和信赖,是否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能力。

目前,我国新闻媒介既具有服从党和政府领导的事业单位性质,实行的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具体来说,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第一,所谓“公”,指的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惟一宗旨,通过追求社会正义、彰显社会公平、弘扬人文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取得公众认可和市场接纳。第二,所谓“信”,就是恪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追求新闻价值,理性、客观地判断和报道新闻事件,坚持政治家办报,有信誉、讲信用,让受众信任、信服,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公”有“信”,媒体才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

(二)媒体品牌建设: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是商品社会的一种生产者诚信的标志物,是形象的象征,也是承诺、保证和契约。鉴于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媒体品牌是将营销学中的“品牌”概念加以延伸而提出的新理念。

《洛杉矶时报》发行人马克?韦尔斯曾提出:“要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报纸,要建立品牌,要像推销消费品那样的效率和冲劲来推销报纸,增强与读者接触的频率。”从凤凰卫视借助媒体公关、主打媒体形象品牌而一跃成为海峡两岸知名媒体后,我国新闻媒体的品牌意识得到加强。为了应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赢得更多的注意力,一些媒体开始积极打造契合自身形象的品牌。

二、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关系

(一)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品牌的价值核心之一

媒介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其产品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新闻作品的导向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客观,格调是否高雅,报道是否迅速,记者是否诚信等问题日积月累,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体的总体印象和公信力的程度。如果新闻媒介常常失信于民,导致公信力受损,那么结果是媒体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二)媒体品牌建设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附加价值,既可代表性别符号、社会地位、国籍、文化等多重意义,也可以代表真实、纯洁、自然、忠诚、信任等多种概念。消费者一旦对品牌萌生认同和信任,而且这种认同和信任得以维系,那么品牌将长久地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三)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朝阳产业”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繁荣的背后,每个传媒集团乃至每家媒体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都在更为艰难地进行着各自的维生之旅。

然而,媒体信息量由供给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媒体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现象,致使以报刊内容和广播电视节目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已不能完全胜任。于是,部分媒体为了尽快在竞争中抢得一席之地,忽视了长远的媒介品牌建设,一味追求轰动的短期效应,经常登载那些揭露隐私的、甚至是虚假的、庸俗的、低级的内容。还有一些失去正义的“集体失语”,失去了真实和道德的原则,严重腐蚀了媒体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而这种公信力的逐渐丧失,严重伤害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新闻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受众也会人为地觉得是不可信的,甚至朝着新闻报道所引导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行动。

由此可见,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没有品牌,媒体就等于失去了受众;没有公信力,媒体就等于是失去了价值,结果都是浪费资源。

三、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现在,汉斯的预言正变成现实,市场经济历经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时代,以销售为中心的销售导向时代,已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导向时代。

当前,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推动新闻媒体的产业化进程,使其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且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一支强大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树立公信媒体品牌意识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转第8页)(上接第6页)“新闻单位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同年12月5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再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

构建公信媒体品牌,新闻媒体必须转变重经济效应,轻社会效应;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新闻实践中自觉践行“三贴近”方针,真正成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监督者和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二)以人为本,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形象

公信媒体品牌形象,以媒体公信力为价值核心,以人为本,为核心读者量身定做,讲求信息的使用价值,注重突破注意力经济,形成影响力经济,做“时代的领跑者”。这一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根据所处地域特点和媒介情况,寻找媒体在市场中、受众心目中的最佳位置,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道路,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运用多种手段,如品牌logo的设计,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频道风格的整体性和节目命名统一性等等,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受众心中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和牢固的品牌意义,为以后的品牌形象推广铺平道路。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赋予品牌形象新的内容,强化受众对媒体品牌和品牌意义的反应,并最终把这种反应转换成受众与媒体之间强烈的、活跃的忠诚关系。

(三)深化内涵,提升公信媒体品牌影响

品牌形象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要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必须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深化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形象的成长与丰满。

公信媒体品牌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包装,它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品味和人文追求。所以公信媒体品牌的推广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只有建立在和公众良好公共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媒介与文化的交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公信媒体品牌的内涵才会不断深化,更加立体,而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总之,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和内涵的深化必须依靠系统、科学的长远规划,否则只会偏离初衷。

【参考文献】

[1]连少英,张澜.问题性报道,构建媒体公信力的“利器”[OL].中国新闻学评论,2005.

[2]李佳.在新的定位中崛起——东方卫视的定位及发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

公信范文篇8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政府公信力同政府能力、满意度、动员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公信力不同于政府能力,公信力的评价主体是公众,政府能力只有转化为行为和行为结果才能获得公众的评判。一般而言,政府能力和公信力是正比关系。如果政府能力越强,社会发展越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越高,那么政府公信力就越强,但前提是政府能力必须主要去满足广大公众的利益需要。(2)公信力与满意度基本相同。正常社会状况下,公信力来源于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满意度越高对政府也就越信任:两者稍有差别,满意度更多是公众对政府在物质利益提供方面的感受,而公信力是对多种方面和长远利益的综合感知,特别是在强意识形态下的社会,公信力可能更多地源于对敌人的仇恨和未来美好的梦幻。(3)公信力与动员力有区别,动员力依赖于政府公信力,但政府公信力并不能完全转化为动员力,其中要受到多种中介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组织程度、公民的政治心理等。公民社会发达、社会组织程度高及民众参与意识强,公信力在转化为动员力的过程中就流失得较少。

现代政府的公信力源于三个方面:(1)政府产生的公信力,即政府合法性问题。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的权力源于民众授予。民众形成公意产生政府,民众也可以因对政府不满按照法定程序来变更政府,一切违背这种委托关系而建立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都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可以看出政府产生的合法性是公信力来源的最为根本的基础。(2)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随着公民社会日益强大,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公民已不满足于以投票选择自己代言人的间接性民主,更多地关注政府日常行政过程。要求政府阳光行政、依法行政,还倾向于依赖社会组织参与和影响具体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当今政府公信力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3)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政府产生的目的就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现代社会中政府“一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二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和谐、可持续的环境”。这些行政结果是民众切实需要的,也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政府行政绩效如何直观地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政府公信度。

公信力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依存互促进的:政府产生的公信力是基础性公信力,它是促进政府行政过程透明、民主化和政府绩效提高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它具有缓冲和部分地释放因政府行政过程不合理和政府绩效低下带来的民众不满情绪: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对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补充,它对政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的提高可以短时而有效地弥补政府产生和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足,相反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下降可能立即引起民众对政府合法性和政府行为过程合理性的质疑和追问,从而促进后者的改革和完善。

二、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针对政府官员的恶性犯罪案件也不少,民众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于此可以看出,政府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高大,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略显苍白。虽然政府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人民对政府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质疑是正常的,适当的民众独立性可以推动政府建设与时俱进,避免像上世纪和时那种运动式社会动员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政府和人民如果始终处于相互怀疑、不信任和敌视状态,最终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百弊而无一利,

具体来看,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从横向比较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公信力一般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好,政府有财力去为民众提供充足又优质的公共产品,也能够更好地去执行“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另外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高,市场和社会对政府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进行改革和建设。通过机构精简优化、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拓宽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获取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基层政权财政收入不足,尤其在农业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基本成了“吃饭”财政,甚至负债累累。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政府不仅不可能去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有时甚至还挪用上级拨下来的各种款项。再加上政府行政理念落后,行政方式僵化,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趋于紧张,政府公信力急速下降。从纵向比较看,中央政府的公信力高于省政府,省级政府的高于基层政府的,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最低。2004年笔者在苏北泗洪县一个乡村进行调查发现,有84%的被调查者对中央政府表示满意或较满意,对省政府的评价中也有72%的人表示满意或较满意,而对基层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纷纷表示不满,不满聚焦在官僚主义作风、苛捐杂税、财务不明、大吃大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

不可忽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有其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村落文明向工业社会、城市文明变迁,这种整体性社会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迅速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慢慢建立,新社会规范因其认同基础薄弱而显得软弱无力,而旧的社会规范正在失去社会基础而对新社会失去足够的效力。整个社会处在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冲突和共同作用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失序和失范。各个领域存在许多不公正和丑恶现象,诸如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市场经济机制扭曲出现坑蒙拐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和自保,彼此信任程度整体下降,这种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影响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主要源于政府因素,各级政府应该为公信力下降承担直接的责任。首先,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其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低,无法满足民众生活和发展需要,而公共产品直接关涉到群众利益。低效服务致使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再者,政府行政的合法、透明性不够,决策中的民主性不高。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也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够。最

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受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政府官员任免、升迁没有更好地体现民意,政府合法性受到部分质疑导致政府产生的公信力不足。三、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历来受到中外政府的重视。在古代,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当政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来提高公信力。贞观之治时的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了民为邦本的道理。总的说来,封建社会维护的是官僚集团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思想家的大同和谐理想在中央集权体制和庞大的官僚集团面前大失水准和严重扭曲。

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和工作路线。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总结革命经验教训,指出“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准之一,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失去人民支持就如同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在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党群、干群关系,对此曾警示性地说。“共产党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和走群众路线的马克思主义观,以“三个有利于”和“人民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各项改革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尺,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价值目标来汲取改革动力和破除改革阻力。

面对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状况不容乐观的境况,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和民主政治自身发展的特点,深刻认识政府公信力的增长机制,按照成本、风险、迫切度原则有主次有缓急有系统地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1)严惩权力腐败和克服官僚主义,加强廉政建设。重树政府清廉、高效和亲民的良好形象,这是争取民众信任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严惩腐败能够一振耳目、大快人心。目前权力腐败比较严重,呈现出官员集团性腐败、腐败官员年轻化、手段日益隐蔽等特点,腐败多发的根源是权力没有受到严格监督。近来中央加大了对腐败的查处决心和力度,正逐步推进和完善由中纪委派驻机构、巡视制度、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官员任职回避和交流制度、任期限制制度等构成的权力监督体系。笔者认为,还应该针对基层官员(县、乡)建立一套权力监督体系并进行有效监督,因为基层官员直接面对着广大民众,他们的廉政情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当前官僚主义严重,对人民的福祉漠然视之、对百姓的利益从不关心、惟上是从、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都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如果说权力腐败是急性病,那么官僚主义则是慢性病,它带来的危害更大。克服官僚主义必须转变理念走服务性和责任性的公共政府途径,尤其要扩大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权利,增加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民意权重,迫使官员走群众路线,以满足民众的利益需求为根本工作宗旨。

(2)建设服务性政府,努力提供足够和优质的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生活和发展需要,提高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当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已经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和发展,因此努力和尽快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政府提高公信力的主要途径。例如,医疗和教育的市场化倾向改革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公共资源在区域和民众中的分布非常不均,导致人民看病难、上学难。另外住房问题现在也凸现出来,房价水平同人均收入发生脱节使百姓购房难。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近几年来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民生政策,如“以工助农、城市反哺农业”、建设新农村等,力图解决医疗、教育、住房领域存在的民生问题,正在逐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公信范文篇9

【关键词】媒体;公信力;品牌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加盟新闻传播后,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借助高科技,特别是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新闻传播格局和媒体运作方式的变化,加速了新闻事业与信息产业联姻,推动着媒体朝着产业化方向前进。媒体经营意识大大增强,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愈演愈烈。由此,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新课题。

一、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内涵

(一)媒体公信力:所谓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真实、客观、及时、准确,能否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和信赖,是否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能力。

目前,我国新闻媒介既具有服从党和政府领导的事业单位性质,实行的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具体来说,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第一,所谓“公”,指的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惟一宗旨,通过追求社会正义、彰显社会公平、弘扬人文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取得公众认可和市场接纳。第二,所谓“信”,就是恪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追求新闻价值,理性、客观地判断和报道新闻事件,坚持政治家办报,有信誉、讲信用,让受众信任、信服,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公”有“信”,媒体才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

(二)媒体品牌建设: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是商品社会的一种生产者诚信的标志物,是形象的象征,也是承诺、保证和契约。鉴于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媒体品牌是将营销学中的“品牌”概念加以延伸而提出的新理念。

《洛杉矶时报》发行人马克·韦尔斯曾提出:“要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报纸,要建立品牌,要像推销消费品那样的效率和冲劲来推销报纸,增强与读者接触的频率。”从凤凰卫视借助媒体公关、主打媒体形象品牌而一跃成为海峡两岸知名媒体后,我国新闻媒体的品牌意识得到加强。为了应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赢得更多的注意力,一些媒体开始积极打造契合自身形象的品牌。

二、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关系

(一)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品牌的价值核心之一

媒介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其产品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新闻作品的导向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客观,格调是否高雅,报道是否迅速,记者是否诚信等问题日积月累,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体的总体印象和公信力的程度。如果新闻媒介常常失信于民,导致公信力受损,那么结果是媒体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二)媒体品牌建设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附加价值,既可代表性别符号、社会地位、国籍、文化等多重意义,也可以代表真实、纯洁、自然、忠诚、信任等多种概念。消费者一旦对品牌萌生认同和信任,而且这种认同和信任得以维系,那么品牌将长久地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三)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朝阳产业”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繁荣的背后,每个传媒集团乃至每家媒体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都在更为艰难地进行着各自的维生之旅。

然而,媒体信息量由供给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媒体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现象,致使以报刊内容和广播电视节目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已不能完全胜任。于是,部分媒体为了尽快在竞争中抢得一席之地,忽视了长远的媒介品牌建设,一味追求轰动的短期效应,经常登载那些揭露隐私的、甚至是虚假的、庸俗的、低级的内容。还有一些失去正义的“集体失语”,失去了真实和道德的原则,严重腐蚀了媒体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而这种公信力的逐渐丧失,严重伤害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新闻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受众也会人为地觉得是不可信的,甚至朝着新闻报道所引导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行动。

由此可见,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没有品牌,媒体就等于失去了受众;没有公信力,媒体就等于是失去了价值,结果都是浪费资源。

三、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现在,汉斯的预言正变成现实,市场经济历经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时代,以销售为中心的销售导向时代,已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导向时代。

当前,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推动新闻媒体的产业化进程,使其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且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发挥舆论

导向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一支强大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树立公信媒体品牌意识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转第8页)(上接第6页)“新闻单位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同年12月5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再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

构建公信媒体品牌,新闻媒体必须转变重经济效应,轻社会效应;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新闻实践中自觉践行“三贴近”方针,真正成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监督者和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二)以人为本,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形象

公信媒体品牌形象,以媒体公信力为价值核心,以人为本,为核心读者量身定做,讲求信息的使用价值,注重突破注意力经济,形成影响力经济,做“时代的领跑者”。这一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根据所处地域特点和媒介情况,寻找媒体在市场中、受众心目中的最佳位置,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道路,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运用多种手段,如品牌logo的设计,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频道风格的整体性和节目命名统一性等等,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受众心中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和牢固的品牌意义,为以后的品牌形象推广铺平道路。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赋予品牌形象新的内容,强化受众对媒体品牌和品牌意义的反应,并最终把这种反应转换成受众与媒体之间强烈的、活跃的忠诚关系。

(三)深化内涵,提升公信媒体品牌影响

品牌形象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要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必须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深化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形象的成长与丰满。

公信媒体品牌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包装,它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品味和人文追求。所以公信媒体品牌的推广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只有建立在和公众良好公共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媒介与文化的交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公信媒体品牌的内涵才会不断深化,更加立体,而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总之,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和内涵的深化必须依靠系统、科学的长远规划,否则只会偏离初衷。

【参考文献】

[1]连少英,张澜.问题性报道,构建媒体公信力的“利器”[OL].中国新闻学评论,2005.

[2]李佳.在新的定位中崛起——东方卫视的定位及发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

公信范文篇10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

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第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的诚信程度。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也是公务人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第二,政府的服务程度。政府的宗旨是执政为民,为公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第三,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的行为不能违法,政府不能滥用权力,这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政府应当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做到依法行政,依据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四、政府民主化程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政府能否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决策能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不仅反映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也反映政府公信力程度的高低。政府民主化程度主要体现在决策程序的规范、决策制度的健全、信息化状况、调动基层积极性的情况,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政府失信现象,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一些地方政府还是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但政府职能尚未及时转变,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深化改革涉及面较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行政效率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突出,致使政府缺乏亲和度和感召力。三是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问题,致使有的地方政府缺乏权威性。由于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明确,一些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违法行政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使公务员责任意识淡化。上述情况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而且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因此,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二,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都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办事难等问题。

第三,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