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8:12:59

个案范文篇1

本文希望通过对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个案分析,考察神明象征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笔者认为,神明崇拜的发展和变化,不单有因时因人而异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内在本质上的连续性:从象征包含的意义上说,神明对于社会群体的意义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连续性缕缕可辨,这构成了杜赞奇(PrasenjitDMara)所说的“语意链”(semanticchain);从发展过程看,诸神崇拜及相关神话、象征存在于文化传统的发展河流之中,前者发展受到后者的制约,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成为一套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神明象征在时空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共通性。因此,在神明象征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共存。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乃是吸取了上层士大夫文化的因子塑成的;这种经重塑的关羽在明清时期渗透到民间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成为官方和民间塑造关羽崇拜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因为如此,官方把典和民间崇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一、关羽的最初形象

一般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词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

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云溪友议》称:“(荆州玉泉)词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绍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顶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侵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这是荆州一带的情形。《北梦琐言》己载的关羽亦有相似的形象:“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抹。摇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砒挚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⑥这是关中一带的情形。这些资料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映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当是受历史上关羽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至宋代,关羽形象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某些地方仍可找到唐代关羽形象的踪迹。四川大概是宋代关羽崇拜比较盛行之处,陆游《入蜀记》即云:“雷池昭勇庙,吴大帝时折衡将军甘兴霸也。兴霸尝为西陵太守,故庙食于此。底下有关云长像。”⑦渲州亦有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象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琶,执令旗,容状可畏”。这说明关羽作为凶神的形象一直到两宋之交还遗留在民间。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唐代武庙主神为太公尚父(姜尚),故称太公尚父庙。“开元十九年(731),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至上元元年(760),“尊太公为武成公,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十哲”有为张良、田楞宜、孙武、吴起、乐毅,左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关羽并末列其中。关羽进入武庙始于建中三年(782),此年礼仪使额真卿奏言:“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于是,“记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人图形焉”,这位配享者包括范蠢、孙腹、廉颇等古名将。而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也位列其中。⑧至此,关羽始成为武成王庙的位配享者之一。

不过,终唐之世,关羽在官方把典中无足轻重。至北宋初期,宋廷以“关羽为仇国所擒”,一度曾将关羽撤出武庙陪把的位置。⑦只是到北宋中叶以后,在佛教、道教将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关羽,并予以救封。至宣和五年(1123),在礼部的奏请下,徽宗方“令从把武成王庙”⑦。南宋和元代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地位有所提高。但总的说来,明代以前关羽在官方把典中地位较低,也不稳固,其形象受佛教化和道教化的关羽的较大影响。⑩

二、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

关羽形象一直是三国故事的一部分。据学者考证,三国故事可追溯至唐代。⑩从《事物纪原》和《东京梦华录》等书看来,三国故事在宋代已颇为流行。前者提到: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⑥,而后者载徽宗时,东京瓦肆伎艺中有名为霍四究者说《三分》。⑩苏东坡也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轨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留理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顺三国故事还被改编成戏剧上演。《南村辕耕录》载有元代院本《赤壁厦兵》、《刺董卓》、《襄阳会》、《骂吕布》等名目。《录鬼薄》载有关汉卿所写剧本《闹荆州》、《单刀会》、《双赴梦》及武汉臣的《三战吕布》等名目。⑩宋末元初,在“说三分”等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三分事略》(刊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和《三国志平话》(刊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两书。⑩至元末明初,就出现了上承“说三分”与《平话》传统、并依据史书改编、摘录和复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演义》与“说三分”有清楚的渊源关系,《三国志平话》和元代三国戏中共约35个故事,都见于《演义》。”

从“说三分”至《三国志平话》再至《三国演义》这一传统中,民间艺人对关羽形象进行了重塑,关羽形象因此较唐有较大变化。在唐代他是一个以凶猛著称的人人敬畏的神,此时则变成广为接受的人物。宋人张宋《明道杂志》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异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轨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宋代关羽形象于此足见一班。

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可用“儒家化”来概括。陈寿《三国志》中的关羽可说是名将,但说到忠义,他却曾为敌国所俘,说到神勇,他却失之鲁莽傲慢,最后不得寿终。历史上的关羽虽非文盲,但大概也识字无多。《三国志》本传没有关羽读书的记载,只是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云:“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④而宋代“说三分”继承、发挥这一说法、创造出关羽讽诵《左传》、秉烛夜读的形象,从而为关羽忠义的形象作了一个注解,进而将之塑造成儒家的理想人格。关羽形象的塑造是以“桃园结义”、“降汉不降曹”、“漏桥挑袍”、“古城会”等一系列情节来完成的。历史上的关羽最大的问题就是曾投降曹操,《演义》却将之改编为:关羽被围困在下邱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宁肯战死,决不投降。张辽恳切地向他提出,如果猛拼一死,等于犯了三桩大罪:一是使刘备失去依靠,二是把两位嫂嫂丢在曹营无人照顾,三是不能再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关羽听后,沉吟半晌,提出停止战斗的三项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与刘备的家属一宅分为两院居住,三是探听到刘备的下落便去寻找。直到曹操应允了三项条件,关羽方才回下邱救出甘、糜二夫人,随曹操到达许昌。这就是著名的“约三事”。这一故事不仅抹去关羽降曹的污点,反而将关羽塑造成忍辱负重的又忠又义的人物,它还为以后的一系列故事作了铺垫:其后在“挂印封金”、“古城会”等故事中充分塑造了关羽的忠的形象,而在“华容道”故事中又突出关羽重义和知恩报恩的形象。因此,宋元“说三分”传统对关羽塑造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关羽—原有“勇武”人格中加入“忠义”的内容。关于宋元“说三分”对关羽形象的塑造,清人顾家相强调理学的影响:“北宋太祖得国,虽亦非正,而诸儒辈出,修身立品,远胜前朝,(韩、范、富、欧已然,不始于皖、洛、关、闽也。)一时风俗人心,为之五变。沿及金、元,虽以外域帝中邦,而理学大昌,人存直道。”

三、明清时期的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普及

《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出现后,至明代中叶流传已十分广泛,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羽的忠义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

早在明代,《演义》就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明人胡应鳞《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条即云:“古今传闻讹谬,率不足欺有识。惟关壮缪明烛一端则大可笑。乃读书之士,亦什九信之,何也?盖溢胜国末,村学究编魏、吴、蜀演义,因传有羽守邱见执曹氏之文,撰为斯说,而埋儒潘氏,又不考而赞其大节,遂至谈者纷纷。”《演义》对清初统治者的影响尤深。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都是通过它了解到关羽的形象。早在太宗崇德四年(1639),即命大学士达海译是书。顺治七年(1650),《演义》告成,“大学士范文肃公文程等,蒙赏鞍马银币有差”,据清人陈康棋《燕下乡腔录》卷十记载,清初满洲武将不识汉文者,“类多得力于此”。时人尚有清初统治者以《演义》中“桃园结义”故事蹋糜蒙古之说。④《演义》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俯抬皆是。文人作诗用典忌用小说家言,而清人作对赋诗引用《演义》者比比皆是。袁枚即举数例:一是崔念陵赋五古责关公华容道上放曹操一事;二是何肥瞻作札用“生瑜生亮”一语;三是某孝廉作关庙对联有秉烛达旦语者。⑤其实,清人作对用《演义》语者殊不足怪,梁章矩就指出:“关帝庙联最多,世人皆习用《三国演义》语,殊不雅驯。”②章学诚也指出:正因为《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形象如此深入民心,明清时代的人,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庶民百姓,在崇拜关羽时就很容易将这一形象附加于关羽崇拜之中,使关羽神格中的忠义因素更为突出。嘉靖十九年(1540),都御史杨守礼重修宁夏总镇汉寿亭侯旧庙,他在记文中即称:“侯平生雅好《春秋左传》。盖《春秋》以尊王室,攘夷狄,诛乱讨贼,孰典庸礼为义。侯之所以拳拳于昭烈(刘备)者,良有以夫!万历年间(1573—1619)宁德知县高愈谦创建该县武庙记文中则有“秉烛一节,可对天地,耿耿射人,照耀干载,谁不钦其风而倾其义也”等语。⑥至一般平民,据美国学者周锡瑞(JosephW.Esherick)教授考察,清代以三国故事编成的武戏在鲁西极为流行,关羽等人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主要神抵,清末义和拳对此即多有借鉴,许多拳民在降神附体的仪式中都自称关公。

随着《演义》及其塑造的关羽形象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影响,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的地位在明中叶以后发生了较大变化。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即效建关庙于金陵鸡笼山之阳。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又“庙祭于京师”。成化十三年(1477),“又奉效建庙宛平县之东”,作为太常寺宫祭场所,每年定期于五月十三日拜祭。凡“国有大灾则祭告”。⑥但此时关羽尚无封号,真正的变化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该年关羽晋封为帝,此后万历四十二年(1614)再次救封。清王朝早在崇德八年(13)便建关帝庙于盛京(今沈阳)。匝治九年(1652),追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加封灵佑。从雍正到乾隆年问,关羽及武庙逐渐获得与孔子及文庙相当的地位。从嘉庆十九年(1814)开始,清廷又对关羽进行了几次加封,至光绪五年(1879),关羽封号已达二十二字之多。⑩明中叶以后关羽崇拜在官方记典中地位的日渐提高,固然与《演义》的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与当时的政治危机也有相当的关系。万历以后明王朝对关羽崇拜的日益尊崇,乃是晚明社会危机四伏、王朝摇摇欲坠的一种反应;而清廷对关羽的加封和尊祟,基本上都与清朝从事的军事行动——从入关追剿农民军到平定三藩,从镇压山东王伦起义到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从镇压京师、河南天理教起事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有密切关系。⑩因此,我们可以说,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的地位越隆,反映出的王朝危机就愈深。

伴随着关羽在官方宗教中地位日尊,它在民间也日益普及。早在明代,关庙已有“把遍天下”之说,‘其词于京能也,鼓钟相闻,又岁有增焉,又月有增焉”。至清代,关庙之多,更有“天下关帝庙,买音一万余处”⑥之说,所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雍正皇帝也认为:“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颐海邀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攘,敬思瞻依,凛然若有所见”。难怪清人不无感慨地说:“予尝谓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鬼神中之关壮缪,皆神圣中之最有时运者。……举天下之人,下逮妇人孺子,莫不归心向往,而香火为之占尽。”另外,关羽还被许多秘密宗教、结社所崇拜。应该说,明中叶以后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地位日尊和在民间的日益普及,与同期《三国演义》及相关戏剧、戏曲等民间文化对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影响是分不开的。后者不仅为关羽在社会各阶层中地位的变化奠定文化基础,而且也成为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文化资源。

四、结论

研究中国宗教仪式的学者,在讨论诸神崇拜时,往往强调崇拜者自身的不同的实用功利动机。他们将宗教视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追逐不同利益的文化工具,视为崇拜者对政治经济压力的一种回应和反击。其必然结果,就是强调神明崇拜在时空中表现的不连续状态,这种解释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回应和反应的“工具”是从何而来的,它也无法解释神明崇拜迅速普及的原因。显然,这种回应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受当时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化传统所制约和影响的。这种文化资源可能是上层文化,也可能是民间文化(在本文中,构成文化资源的是民间文化)。

作为官僚体系中的一分子,官方宗教的创立、实践者在诸神崇拜中为何和如何借用民间文化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崇拜者不仅是政治人,而且是社会人、文化人。作为帝国官员,他们的官僚生涯实际上仅是人生的“逆旅”,绝大多数官员的官僚生涯并不长,他们很大部分时间(至少包括青少年和老年)都是生活在乡民社会、浸淫于民间文化中的。正是在这点上他们与乡民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拥有共同的文化资源。而这为两者塑造各自的宗教提供了重要源泉。

从唐代至明清,官方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实际有三个周期:在唐代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关系;从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官方崇拜受到了佛教化和道教化关羽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从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发展、变化,我们看到的是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逐渐走向一致性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形成。当与唐宋以来社会流动性日益提高有内在联系,因为它必然带来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日益频繁的接触。②明清时期,关羽不仅为王朝所推崇,成为国家保护神,同时深入民间,成为财神、行业神和聚落保护神,而且为秘密宗教、结社所尊崇,而王朝、民间社会、秘密社会崇奉关羽的原因,基本上是由于关羽忠义神武的神格。如此之高的一致性,乃是由于这一形象基本上来自共同的文化资源——宋元民间“说三分”的传统。由此我们注意到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问题。

个案范文篇2

一、个案监督的依据

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个案监督,一是符合法律规定。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第41条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地方组织法第4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二是符合全国人大会议批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要求。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人大如果对法院、检察院处理的特别重大的案件有意见,可以听取法院、检察院的汇报,也可以组织调查,如确属错案,可以责成法院、检察院依法纠正或处理。”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人大常委会报告明确指出:“个案监督要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在执法检查和人民群众的申诉、控告、检举中发现的重大案件,各级人大常委会将考虑采用询问、质询、组织调查等方式,依法进行监督,以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第三,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关于个案监督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后,都在得到有效实施,这些地方性法规,完全符合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要求。因此,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个案监督是有法律依据的,实践证明这种监督方式也是符合中国实情的。由此可见,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个案监:督的合法性不容质疑。

二、个案监督的原则

从各地开展个案监督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开展好个案监督工作,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依法监督原则。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个案监督,只能依照宪法、法律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目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个案监督尚未出台法律,各地省、市人大常委会的规定又不尽相同,致使在开展个案监督工作时难免有些变形走样。要防止某些与案件有关系的人大代表借其特殊身份左右和影响审判工作,对审判工作施加压力;要防止在人大监督中从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动机出发,对审判工作发号施令;防止变监督为干涉,从而造成新的司法不公,确保个案监督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保障司法公正的作用。

二是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集体行使职权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宪法和法律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因此在个案监督中也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三是不直接处理案件的原则。宪法规定“两院”工作受人大监督,宪法也规定“两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因此,人大常委会在个案监督中,既要大胆行使监督权,又要尊重“两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处理案件。对司法机关办理的错案,人大常委会只能监督“两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纠正。对拒不纠正的可以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并可采取撤职、罢免等监督形式,责成司法机关依法纠正,而不宜由人大行使司法撤销权。所谓人大司法撤销权即人大对司法机关拒不自行纠正的不当决定、不当判决裁定直接予以撤销的权力。

三、个案监督的主体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人大的监督权只能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而、不能由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行使。在同级国家机关中,行使监督的主体是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个案监督的主体也只能是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关于主任会议、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能否成为监督权的主体的问题,笔者认为是不能的。他们可以部分地行使监督权,从事某些监督方面的工作,如提出有关监督议案、质询案和罢免案等,但不能说他们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监督权,是监督权:的主体。地方组织法规定,主任会议是负责处理常委会重要日常工作机构。它只是提出议案或建议,行使的职权是程序性的,而不是实体性的。它无权代表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因而不是监督权的主体。而各专门委员会是在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实践中专门委员会也开展了执法检查、个案监督等活动,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但不能说专门委员会是监督的主体,因为它‘们无权对被监督者采取任何决定性的处理措施。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从事监督工作不等于是行使监督权,因为监督权不仅是具有了解情况、检查、监督的权力,还具有处罚权,能采取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措施。所以,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和根据常委会授权的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只能是协助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和开展监督工作。另外,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性质决定了是集中行使职权,无论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也好,人大代表也好,任何个人都无权代表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个案监督的权力的。

四、个案监督的范围、方式及程序

1、范围。

应该是本级辖区内公安司法机关办理的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等案件,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①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决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造成严重后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索贿受贿以及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等严重违法的;③公安司法机关及其负责人对其办案人员的严重违法行为不严肃处理,隐瞒事实真相进行庇护的;④虽未办结但存在超期羁押、超期办案、越权办案、该立案而不立案等严重违反诉讼法并可能导致司法不公的案件。

2、方式。

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受理各种渠道反映的案件,经审查后认为属于个案监督范围的四类案件,区别情况,采用转办、交办、督办三种方式。

转办是指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来信转有关单位办理。对一般,案件,可直接转有关单位办理;有些案件经调查了解情况后发出转办函,交有关单位办理。

交办是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对案件做出决定交有关单位办理。公安司法机关对重要的转办案件没有依法纠正,转办单位应提请主任会议讨;论决定。主任会议对提请的案件,可以根据情况分别处理:一是主任会议认为提请决定的转办案件不需要再监督的,应终止监督。二是主任会议认为违法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交有关机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经调查,违法事实清楚的,应当交办案单位限期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三是主任会议对已交办案单位限期办理的案件没有依法纠正的,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作出责成办案单位纠正的决定,向被监督单位交办,发出《法律监督书》。

督办是指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及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对已转、交有关单位办理而未按规定时间办结的案件进行督促。

3、程序。

第一,关于转办机构。应明确规定由人大常委会的信访部门和人大专门委员会等机构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来信交由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或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转有关公安司法机关办理,以避免多头交办所产生的弊端。现实中由于案件多头交办,办理意见互相矛盾,既使承办单位无所适从,又影响人大的威信。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对信访案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应当由内司委统一向公安司法机关转办。

第二,关于交办机构。应明确为人大常,委会的主任会议,其他办事机构只能是从事具体调查了解情况,审阅有关案卷材料,作出初步分析和论证等工作,交办意见内容的决定权最终在主任会议。

第三,《法律监督书》应由人大常委会过半数通过乙人大常委会对主任会议提请审议的责成司法机关纠正错案的《法律监督书》,经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受理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办案单位若对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书》有不同意见的,应允许其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意见,也应允许其通过其上一级单位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

第四,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人大常委会对主任会议提请审议的案件,认为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可以依法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应当提出调查报告,就案件的基本情况、证据是否确凿充分、事实的认定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适当、引起错误的原因、办案人员有无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行为等说明清楚。调查报告经常委会审议后,认为需要监督纠正的,交有关公安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认真纠正,并将办结情况书面报告人大常委会。

五、责任和责任追究

个案范文篇3

“冷热媒介”源自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在原著的第二章中以收音机与电话为例,提出了“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热媒介,以及相对的冷媒介概念[1]。但作者没有在传统意义上给出划分标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风格为国内传播学界开启了新的研究大门。我们不应该仅从单一维度把握冷热媒介论,由此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造成对其严重的误读。有学者以文本分析法对“冷热媒介”理论做出了还原与阐释,提出理论在社会文化调解的作用;从人的参与度的角度观察媒介属性问题,任何冷与热不能一概而论。部分学者则尝试在原始理论上以媒介技术论角度提出新解释,认为媒介的冷热取决于人的主观性;冷热媒介的作用规律背后是人类需求的相互作……在“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冷热媒介的相互作用规律。也有学者站在受众心理需求角度将“冷热媒介”视作相互循环转化的状态。国内学者在“冷热媒介”理论的阐释上做出了发展与批判,但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专业领域应用仍不够完善,大多停留于宏观社会层面,本文将针对法治新闻报道中司法个案在热媒介传播过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2案例选取与研究对象

1)媒体对河南电梯劝烟案的报道。2017年5月2日,郑州69岁的段肖礼在电梯内抽烟,遭到同在电梯内医生杨欢劝阻,10分钟后,老人突发心脏病猝死。事后,死者家属上诉法院要求杨欢赔偿40余万元,经郑州金水区法院一审判决:杨欢向死者家属补偿1.5万元。家属不服上诉,2018年1月23日,郑州市中院二审公开宣判:驳回田九兰的诉讼请求,撤销原判。据荆楚网大数据舆情系统数据:1月23日至24日,事件全网信息量27531条,其中微博23650条,占比85.9%;新闻报道1113篇,占比4.04%;网站消息1069条,占比3.88%;客户端信息663条,占比2.41%,在二审结果公示后,国内各大媒体对此事件报道形成了一次高峰。2)研究对象。在网络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语境中,手机、电视、网络视频这类冷媒介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来自对热媒介的内容的二次传播,而传统新闻媒体的文字报道则在事件发生后依靠记者调查获得可靠、清晰的信息来源,使其成为相对的“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热媒介。本文选择“电梯劝烟案”中的热媒介作为对象,新浪网是聚合类新闻门户网站,在国内热点事件、突发事实等中文资讯聚合上具有全面、多元的特点,本文以1月23日至1月25日新浪网上权威新闻媒体的文字报道进行分析。在新浪网站内搜索关键词“电梯劝烟”共出现92篇相关新闻报道,其中56篇文章不符合要求(8篇新闻报道重复,6篇属于冷媒介视频报道,3篇属于转载自媒体报道,39篇文章属于设置时间之外和其他内容)符合要求的36篇新闻报道主要来源渠道:(1)报纸;(2)权威媒体网站。

3理论运用与研究设计

1)理论运用。框架理论:“框架”的学术概念最早由G.贝森特提出,后由E.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得到发展使其进入社会学领域。本文主要运用加姆森等人发展的框架分析法。首先反复阅读与比较新浪网关于“电梯劝烟案”的文字报道,确定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隐喻、描写等。下一步,分析它们的主题,最后总结出媒体框架。2)框架分析结果。主题一:二审宣判纠正一审判决“二审公开宣判”一词在研究对象中出现频率居于第三,平均每篇文章出现2~3次。报道叙述多以二审宣判对社会公共意义的建设作为重点,强调突出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有据,而对于一审改判的原因只有5篇文章进行了分析,“法律适用错误”一词总只出现7次。主题二:一审二审司法判决的合法性在研究对象中,有20篇报道在二审判决叙述后配以《侵权责任法》与“公平原则”的解释说明,强调一二审中司法判决的合法性,关键词“因果联系”出现频率第二,平均每篇文章出现2~3次。主题三:抽烟对社会公益的损害在所有报道中,“禁言、二手烟”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平均每篇文章出现3~4次,在报道叙述中多以“抽烟者”称呼死者,隐喻其个人行为在社会利益面前的负面性。主题四:劝烟者的行为正当性在所有报道中有7篇文章详细描写了劝烟者的医生职业,以“出于职业敏感”解释劝烟的动机,并且叙述了家庭背景中妻子怀孕的情况,强调了劝烟者的行为正当性。主题五:死者家属的存在弱化对死者家属的叙述报道篇幅较少,叙述顺序通常位于劝烟者采访之后。

4结论和讨论

1)媒体框架总结。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在此次“电梯劝烟案”的热媒介报道中的媒体框架。第一,强调二审判决的社会正面效益。媒体通过反复出现“二审公开审判”“公正、公平”等词语,对判决在社会影响中起到了强调作用。第二,弱化一审判决的法律适用错误。通过对二审判决的叙述选择,使公众聚焦于二审环节,从而减弱了对于一审判决法院的法律适用错误,以及二审法律纠正一审的详细解读,部分文章中存在对一审错误解释的缺失。第三,选择报道医生职业、家庭信息。通过对劝烟者家庭背景的填充,使劝烟者的个人身份得到受众情感上的好感,从侧面肯定劝烟行为的正当性。第四,强调“二手烟”对公共利益的危害。通过反复出现“抽烟、二手烟”等词汇,隐喻死者行为的社会负面效果。2)“司法个案”在热媒介上的传播影响。(1)法治新闻中“司法个案”报道特点。媒体对于法院审判的个案报道属于法治新闻报道范畴,需要符合法治新闻报道的模式与特点。与普通的社会新闻报道不同,法治新闻报道在题材、新闻视角、语言风格和报道价值选择上,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分。在新闻视角中,法治新闻所关注的是社会“法治”层面的问题,在语言风格上,对于法治新闻要求语言具有精确性、严肃性与专业性特点,在报道价值选择中,法治新闻强调新闻价值、传播价值与法治价值的三者梯次选择。(2)热媒介特点在“司法个案”上的传播契合点。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特点,在“电梯劝烟案”报道中,媒体力求在事件叙述、人物描写、法律条文解释、司法审判程序上还原较为清晰、完整的事件过程,帮助读者了解法律信息。所以,法治新闻在法律语言的精确性、严肃性与专业性以及报道的新闻价值与传播价值等方面,与热媒介特点相符,相比较于电视、网络视频等冷媒介拥有把关力度高、内涵更深化等特点,更适合作为传播媒介。(3)热媒介在“司法个案”中的传播缺陷。缺乏互动对话。热媒介的“高清晰度”与“低参与度”对应。在文字报道中,权威媒体力求塑造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者角色,而上千字的报道中对读者形成了“信息压制”,且媒介技术的限制也无法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进行及时信息反馈。依照哈贝马斯的法律观,认为法律的核心是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意志形成,“对话”的缺失所导致的是新闻质量的下降,因为互动能够起到“纠错式”的补充作用。引发舆论对司法公信力的情绪冲突。在国内群众法治素养不充分不完全发展的情况下,媒体对于司法个案的报道往往影响着国家司法体系的公信力。热媒介的特性帮助媒介对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社会意义控制作用得到了提升,这表现于:“电梯劝烟案”中则是强调二审的社会公共利益效益,从而让基层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法律适用上技术错误,被二审的依法审判所弱化。然而,对处于法治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其司法的缺陷应该得到及时的指正与监督,故而热媒介报道下的“司法个案”易与冷媒介的报道形成舆论冲突,最终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4)对“司法个案”传播缺陷的解决方案。在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下,冷热媒介的标准从动态区分逐渐向动态融合转变。热媒介在特性上更接于传统平面媒体,而新媒体则符合冷媒介的特性,司法个案作为法治新闻,其专业性壁垒也决定了其应该在热媒介上才能得到更清晰的呈现,而法治新闻的“硬性”可以在冷热媒介结合的基础上被“软化”,以增强“个案”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不足,媒介框架过繁等问题,实现更好的普法效果传播。

参考文献

个案范文篇4

论文摘要:个案管理是一种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医疗成本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在健康保险理赔过程中运用个案管理的意义和实施过程,总结了实现个案管理的必须条件,为保险公司降低保险赔付成本,控制经营风险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论文关键词:个案管理健康保险理赔

一、健康保险理赔中实施个案管理的必要性

健康保险赔付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理赔人员必须根据特定的保险对象和索赔事件来开展赔付工作。例如伤病收入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发生伤病后不能正常工作而给予的收入补偿,当保险人康复或返回到工作岗位时将停止给付。这类健康保险的赔付与疾病持续的长短以及投保人重新投入工作的意愿密切相关。而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被保险人自身的主观因素,这其中既有与保险动机无关的主观状态,如被保险人的情绪,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又有与保险动机相关的心态,如投保人为了取得保险赔付情愿一直处于疾病状态,将保险赔偿金作为收入损失的一种长期补偿,使其实际收入与正常工作时相差无几。

因此,在种种心态的趋势下,投保人隐瞒病情康复进展,或者不积极参加治疗的现象并不鲜见。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外界因素也增加了保险公司赔付的风险,如使投保人重返工作岗位的职业培训效率低下,或者投保人不及时向保险公司披露他们已经重返工作岗位或不同的工作的信息。因此,建立一套基于索赔者全面资料的管理信息系统,本着给付应该的赔偿,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的理赔原则,针对具体索赔事件进行个案管理,将是健康保险理赔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健康保险理赔管理中个案管理的实施过程

保险理赔管理自疾病或索赔发生时即开始介入,直到被保险人康复或重返工作岗位为止。个案管理是对传统理赔服务的拓展,涵盖了比较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解投保人的期望,防止投保人逆选择的发生,并预防导致长期索赔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出现;帮助索赔者制定出重返工作岗位的计划;需要对索赔者提供何种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服务等内容。保险公司本着赔付所有真实的索赔的原则,一旦完成对所有必要的资料的评估,就会按时支付保险金,同时也会采取合理的措施去防止不诚实的或欺诈性的索赔。根据健康保险的特点,个案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调查及评估

这是实施个案管理的资料收集阶段,在此阶段理赔人员要查验与索赔同时提供的资料,并将其与申请者的核保书进行对比。同时还要与保险公司的医疗顾问小组或医生进行初步讨论,对疾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康复所需的大约时间等与理赔相关的主要问题有个清晰的了解。在调查过程中要收集的资料包括:客户的疾病情况、药物治疗详情、疾病病史、专科医生医疗报告及检查结果、职业、具体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生活安排、法律问题和将来的工作计划,等等。理赔专业人员在获取了上述详细资料后,就可以根据索赔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风险评估,评估报告中包括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索赔概况、可能的索赔原因以及预期的赔付风险等内容。

理赔人员在获得与索赔者相关的背景资料时,要注意加强双向沟通。一方面理赔人员要获取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要求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理赔人员也应当阐明保险公司责任,使客户明确理赔程序,增进与客户的协作,起到客户与公司沟通的桥梁作用。此外,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时效,应该在客户提交索赔申请后能尽早与客户接触,尽快建立起一个同客户相互协作的关系,以帮助客户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二)制定个案行动计划

由于个案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协作,涉及到医疗康复机构、索赔者个人、索赔者的雇主、职业介绍机构、人才市场等各相关方面。因此要试图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使相关方都参与到个案管理中,则需要一个充分具体的个案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在与医疗机构、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商议下共同制定的,其中可以包括治疗计划、自我锻炼康复计划、定期复查计划、职业培训计划(当投保人不再适合原来的工种时尤为重要)等。在个案计划执行的同时,还要有紧密的时间管理,记录索赔者的复查资料,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定期将计划执行情况与预期效果进行对比,考察个案管理是否起到了实效,并根据客户的病情和风险水平对个案计划进行不断的修订。同时也不能忽视索赔者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要让客户承担起对计划完成的责任,积极配合,尽快地返回到工作岗位。

(三)寻求资源与协作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个案管理下,理赔人员的角色是多重的,他对索赔人员的服务不仅仅局限在确定保险赔付上,还有许多与降低赔付水平有关的关联服务。在提供诸如治疗建议、康复计划、职业指导的服务时,往往还需要借助专业机构的协助。例如同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向医生提供关于公司理赔管理方式方法的资料;又比如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从心理上对索赔者进行疾病康复的引导。

此外,理赔部门还要加强对保险公司其他部门员工如人员、客户电话服务中心,核保人员进行理赔管理模式的介绍,使他们详细了解公司的理赔管理理念。将个案管理的思想深入到保险的销售阶段,使其作为营销人员的工具,同时也让客户从一开始就体会到公司人性化的服务。

三、实现个案管理的条件

要营造新的理赔管理模式,在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中推行个案管理,还需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从多渠道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保险公司要从公司制度上对理赔规程进行新的概括,对个案管理的积极效应进行肯定。并通过收集个案管理的具体资料,逐步建立个案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保险公司全面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准备第一手的资料。

其次,要加强对理赔人员的培训。提高理赔员的交流技巧和面谈技能,比如如何采用积极聆听、沉思倾听等技术来建立和谐的气氛,以及进行解决冲突、处理悲痛和伤亡、对峙和谈判情景的角色扮演。通过经常性地组织理赔人员的相互讨论,来交流个案管理的心得。

个案范文篇5

一、个案管理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医疗费用上涨的问题,通过推出个案管理方式,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亦保证了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得到必需的医疗服务。美国护理个案管理委员会(CommissionforCaseManagerCertification)对个案管理的定义为: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是一个充分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来选择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交流和选择治疗条件而达到医疗服务高质量,收费又合理的结果。因此,个案管理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局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持续医疗的全过程中,旨在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3]。在大多数的个案管理系统中,护士充当了个案管理责任人(CaseManager)的角色[4]。护士作为就诊患者的合作者、协调者,确保以最少的资源,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目的。此外,个案管理涉及到与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的合作,所以个案护理管理责任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关技巧。由于需要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而护士又是唯一具有这一资格且能够给患者直接提供多种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个案管理责任人所从事的工作是复杂的,并富有挑战性。大多数从事这项工作的护士至少具备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少数情况下,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康复医师或其他专业的人员担任个案管理的责任人。尽管专业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在患者持续治疗的全过程中通过协调,减少医疗费用[5]。

二、个案管理的组成

个案管理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以明确个体的健康需求,为其提供便捷的服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个案管理的实施包括5个部分,即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和反馈[6]。

1评估

个案管理的第一步是要收集和综合分析所有的临床信息及其他方面的重要信息,例如患者的健康保险资源。综合评估包括对以下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认知和身体机能的情况、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经济来源等。个案管理者通过发现、评价患者的上述情况,利用最新研究结果作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基础,确保实际工作中有据可循,科学有效。在评估阶段,个案管理者要与各方面人员密切配合,如医生、社会工作者、健康保险机构人员等。

2计划

个案管理者在评估过程中要对所获得信息以及患者实际和预期的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护理计划就是在这种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护理计划应当以临床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并且将医疗法律、法规等贯穿始终。个案管理者必须要同委托人、患者家属和(或)其他一些重要人员,如社会工作者、保险机构和支付人进行合作,才能制订个案管理计划。个案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各个环节都能成为制订个案管理的一份子并且与最终所定计划相一致。

3实施

在这一环节中,个案管理者将涉及到护理计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个案管理者的职能包括履行护理计划,将各项护理活动授权于他人,以及促进和协调护理计划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个案管理者来说,要与各个方面进行沟通,重要的一点是,随时将病程向预期方向发展的情况进行资料整编,才能确保各个相关因素与最终所定计划相一致,护理计划的实施才能安全、及时并达到有效成本。个案管理计划的实施,应该包括提高护理质量和控制患者费用支出两个方面。个案管理者不仅要制定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所需支付的费用率和患者诊治必要的预算,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其可利用的保险福利及预期所需支付的费用。例如,一个患者的出院计划应该包括家庭保健护理。但这个患者的健康保险范围不包括家庭保健服务,而这个患者自身又没有能力去支付家庭保健护理的费用,个案管理者则应重新建立一份与之相适应的护理计划书。

4评价

主要是监测病程向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评价个案管理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评价过程的实现要经过以下步骤:①综合分析患者信息;②对临床、社会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和(或)口头反馈;③进行资料整编或图表审计;④对临床诊疗计划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个案管理者对每一个患者的健康计划进行评价,力图克服影响其结果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个案管理者对护理计划进行修订,并对其再评价”。5反馈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以及同临床人员、患者家属、医疗费用支付方、社会保健机构等的合作,是个案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个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与各个方面取得良好的合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个案管理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协同、合作,以适应临床需要。

三、护理个案管理者的功能和具备条件

护理个案管理者的基本功能有:确定目标人群、个体评估和评价、卫生资源评估和计划、提供健康服务、协调健康资源等,并作为个案管理的监督者和倡导者,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实施[7]。因此,护理个案管理者必须具备多项技能,系统评估能力、有创见的计划和实施能力、对资料的评价能力;有效的交流、协商、综合分析、熟知伦理知识及合理的临床判断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8]。就临床知识和相关经验而言,注册护士仍然是最重要和有效的个案管理者[9]。美国护理学会建议,个案管理者至少拥有注册护士的专业证书,拥有硕士学位者或有高级临床管理技能的人员为佳;基于专业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在生物、社会、护理学等领域都接受过广泛教育的优势,他们有能力成为最佳的个案管理者,他们的经验有助于做好临床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他们会从一个整体的、有利于康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0]。促使个案护理管理运转的关键是建立标准化路径(CriticalPaths),尤其在院内建立的个案护理管理,标准化路径应适用于所有的患者[11]。标准化路径是各专科一致认可的,为达到预期结果在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应实施的医疗护理,它包括了特定的项目表及标准治疗协议书。标准化路径又是一种用于每天记录患者医疗护理个案管理计划的缩写,它所列出的关键性的医疗护理措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以保证患者取得最佳的预后[12]。如果患者在DRG(DiagnosticRelatedGrouping)规定的住院天数内出院,那么个案管理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准化路径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患者的医疗护理,允许医院有计划地进行人员的安排、估计患者住院的天数及预测一些有可能发生的因素,以便于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3]。

四、个案护理管理的优势

个案管理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疗费用控制管理机制实施下产生的一种适应临床、社区和市场需要的护理模式。通过获取个体的健康信息,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等连续性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成本。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14]:实施护理个案管理,使老年患者2年内再住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也减少了一半。

1患者满意由于个案护理管理促成了一对一的关系使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满意度,而这种满意度是贯穿于患者医疗全过程的。

2责任心加强个案护理责任人作为个案管理的协调人,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因此个案管理加强了个案护理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心。

3改善合作关系个案护理管理是在责任人的协调下,各专科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的医疗任务的一种工作模式,而这种模式改善了各专科及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4医疗费用合理个案管理责任人负责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医疗服务,计划医疗费用的支付和偿还,从而使患者的医疗费用达到最合理的程度。

个案范文篇6

关键词:舆情;司法案件;法治;司法独立

一、对舆情案件的实证分析

(一)舆情案件类型。1.从案件的最终结果来看。近年来发生的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舆情或多或少都对最终的判决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一种是在舆情影响下“重判”的案件。最典型的应该就属1997年的“张金柱案”,该案一直被视为舆情开始干预司法的开端,是“舆论杀人”的典型。虽然关于该案舆论是否真正的影响了判决的争论一直不断,但是沸沸扬扬要求“诛杀公安败类张金柱、为民除害”的舆情是实实在在地给与了相关司法工作人员极大的压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指示也都是真实存在的,未判先定罪的现象也显示出当时非法治状态下法官的无奈。第二种是在舆情影响下“轻判”的案件。提起舆情影响司法的案件,大多数人先想到的就属“许霆案”了,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一经公布就仿佛点燃了社会公众的神经,舆论一边倒的认为法院的判决过重,为许霆喊冤。发回重审后许霆被改判五年有期徒刑,舆论的热情才慢慢地淡了下来。第三种是舆情帮助“平反”的案件。近年来,一大批陈年的冤假错案被重新审理和判决,这背后少不了舆情的推动。或是由于被害人“死”而复生,如“佘祥林案”和“赵作海案”;或是由于出现更切合证据的其他嫌疑人,如“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和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等,都离不开舆论的声声呐喊和一些记者的坚持追踪,舆情对平反冤假错案发挥了独有的功效。2.从案件的主体来看。许多案件走进公众的视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事人双方主体的差距,吸引了人们过多地去关注,主体地位和身份等的差距使得案件发生伊始就注定不会太过平凡。第一,主体身份差距较大的案件。“张金柱案”之所以一开始就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大多是张金柱时任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局长的缘故。在对该案进行报道时,媒体也是不断地强调双方的身份差距。以《南方周末》的报道为例,副标题中强调“肇事者是原郑州某公安分局局长”,正文中则强调“受害者苏东海,是中州宾馆的普通工人,而肇事者张金柱却曾是职权显赫的原郑州某公安分局局长、一级警督。地位悬殊的双方若对簿公堂,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人们猜测着。”[1]可以说,舆情对该案的关注焦点都围绕着张金柱的特殊身份会不会使其获得一些法外特权,该案会不会因其身份存在一些暗箱操作。民众因双方身份差距而产生的对司法的不信任,对案件真实性的怀疑都使得该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二,主体贫富差距较大的案件。不可否认民众长期以来都或多或少存在有一种仇富心理,当看到报道“某某富二代”时就会不自然的带着鄙夷多一分关注,“杭州飙车案”最初走进舆论的视野就是如此。媒体在对这起案件进行报道时,都使用“富二代”的称谓描述犯罪嫌疑人杭州本地富商之子胡斌,仇富心理再加上对飙车行为的反感,舆论自然就对胡斌多一分谴责,更有网友将该案戏称为“欺实马”事件。主体贫富差距较大之时,民众很自然就会怀疑是否会有人进行权钱交易从而使其免于刑事处罚,因而这类案件很容易就走进舆情的漩涡中心。第三,双方主体都较为特殊的案件。当一个案件双方主体都比较特殊且与其在公众心中一般形象相差较大时,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兴趣,“复旦投毒案”就属于这一类的案件,当事人为高校学生且同为舍友。高校大学生在公众心中本应是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但却制造了这样骇人听闻的案件,这自然会吸引诸多公众的目光。加之高校学生众多,又都属于年轻群体,很容易就利用自媒体频道传播出发生刑事案件的讯息,走进公众视野的速度相对更快。(二)舆情介入导致的结果。1.舆情导致的积极结果首先,舆情介入案件最直接的就是起到一种监督的效果。舆情可以监督司法的公正性,更能规范相关的司法工作人员。其次,舆情可以保证一些个案公平正义的实现。我国近年来平反的一大批冤假错案,不无舆情持续关注发酵的缘故。再者,舆情介入典型的司法案件能促使相关司法制度的完善。例如,“成都孙伟铭醉驾案”的舆情介入和广泛讨论就直接推动了“醉驾入罪入刑”;舆情对“聂树斌案”的持续关注和对相关司法工作的怀疑,直接促进了“疑罪从无原则”的贯彻落实,完善了最高法院提审制度,更是开启了疑案异地复查的先例,为冤假错案的纠正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最后,舆情介入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促进司法的公正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2.舆情导致的消极结果首先,舆情的过多介入和对未审判案件的评析会严重地干扰司法独立。舆情的相关言论很容易转变成“媒体审判”,沸沸扬扬的“民声民愿”更会使得法官在不得不考虑社会效果的情况下做出符合民意而偏离法律的判决。其次,舆情经常会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早些年媒体报道的司法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经常会直接使用“罪犯”一词,近些年虽少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但媒体会刻意使用一些词汇渲染受害方的悲惨气氛,公众也会经常在审判之前给嫌疑人贴上残忍可恨的标签,要求司法工作人员严惩。这些都不能做到在依法审判之前将嫌疑人视为无罪对待,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最后,舆情过多的深挖嫌疑人甚至受害人的背景,严重侵犯了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基本人权。最典型的莫过于“星二代李某某强奸案”,李某某身为应被依法保护隐私的未成年人,却被公然的深扒其背景,不仅其真实姓名被媒体肆意地到处提及,其照片等各种私密隐私也被传得人尽皆知,严重侵犯了这个未成年人的基本人权,疯狂的舆情对他人合法权利的侵犯在该案中凸显的淋漓尽致。

二、舆情出现的原因

(一)近年来的法治改革使得法治环境逐步完善。我国近年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法治建设,加强法治改革的力度。在中共的报告中,“法治”一词出现了33次,“依法治国”出现了19次,更是强调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制度上的不断改革、法治环境的逐步宽松,现如今民众都能更好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以及言论自由权。加之民众法治意识的提高,大家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也逐渐地增强。因此,当一个新的司法案件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时,大家都倾向于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朴素的正义观对案件先进行自己的分析,或是在网上交流,关注的人数日益增多,便形成了关于此案的舆情。可以值得肯定的是,我国民众对近年来热点案件的关注以及据此形成的舆情,与我国大力进行法治建设、提高公众法治意识、全面依法治国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公众得以对每一个案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得益于法治改革下社会大环境的宽松以及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建立。(二)转型期司法公信力的缺失现象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多,转型期许多制度都尚未完善,民众因此对司法抱有更高的期待。[2]加之中央治理贪腐的决心,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落实,各种司法腐败现象的暴露,民众一方面对治理腐败工作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对每一个热点案件都发出是否有腐败行为的疑问。我国法治建设仍处于转型时期,司法工作水平尚未达到现代法治的要求,司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不算过硬,民众对司法的公信力表示怀疑,对司法的期待未能得到满足,就容易在网上进行热烈讨论形成舆情。(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诉求表达多元化。纵观我国舆论监督司法的发展历史,大致经过由传统媒体时代到视听媒体时代,再到网络媒体时代,最后到自媒体时代的四个阶段。[3]近些年,民众对于一些热点案件的讨论基本都借助诸如微博和微信等这一类自媒体平台展开,“药家鑫案”在最初就是通过微博被大家所熟知的,在该案判决之前,某知名作家还在微博上发起支持药家鑫被判死刑还是死缓的投票,有近5万多人参与了投票。据2016年新浪微博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97亿。[4]自媒体以其简便、快捷、高效及隐蔽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更为民众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提供新的绿色通道。(四)民众素质良莠不齐,不乏恶意炒作虽然我国普法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民众的素质水平并未达到完全理想的程度。有学者对当前司法案件发生后出现的舆情进行总结后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司法舆情,二是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的司法舆情,三是表达方式上存在偏激、粗俗的司法舆情,四是纯发泄式的谩骂舆情。[5]现实案件中,第一种舆情相对较少,多为第二种和第三种,想要客观公正的看待案件却被自身学识和阅历条件所限,或是仅凭个人好恶和主观感受随意的发表言论。最不能被忽视的是第四种,这类人将自身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借助网络肆意地发泄出来,以这种方式表达他所谓的“正义”。除此之外,更要注意的是有些言论并非属于真正的舆情,而是一些幕后推手支配下的虚假言论,俗称“网络水军”。笔者发现近些年一些司法案件中,有些当事人或律师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雇佣大量水军在自媒体频道带有明显倾向性甚至是虚假不实的言论,以此形成利益代言式或虚假的舆情,借以向司法机关施加压力。再者,部分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不惜成为“标题党”,对案件事实断章取义,刻意使用一些虚张声势的词汇、字眼,以此来增加对民众的吸引力。无论是民众的真实意愿表达,还是网络水军的恶意炒作,亦或是新闻媒体的刻意造势,民众的素质高低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热点司法案件的舆情。

三、如何正确引导和规制舆情

在互联网发源地以及传媒业和网络都相当发达的美国,专门针对舆论干扰司法独立设立了“藐视法庭罪”。在对舆论监督规制的相当严格的英国,1980年的《英国刑事法庭法》确立了报道限制制度,当事人甚至可以将舆论干扰作为上诉理由向法院请求重新审理。借助对域外经验的考察,结合当前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舆情进行引导和规制。(一)从司法部门的角度。1.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独立性首先,司法工作人员要正确把握与立法人员和行政人员的区别,侦查、起诉或审判案件的唯一依据是法律,而不是来自上级或舆情的压力。其次,司法工作人员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被沸腾的舆情所左右,独立的面对经办的案件。最后,司法工作人员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权威,既要与舆论保持一定的联系又要保证一定的距离,确保在法律规范的程序和依据之下,保证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提高司法的公信力。2.提高司法案件办理过程的透明度舆情过多的干预司法案件的办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等使得舆论不能很好地相信司法的公信力。曾有学者分析我国舆情案件的公开经历了“捂着不说”到“被迫小声说”再到“会说但经常乱说”的三个阶段,而现在要引导和规制舆情,就要走向“主动大声说”的第四个阶段。因此,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主动地去掌握舆情的风向,落实中央政法委针对涉法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三同步”,即做到依法处置、舆论引导和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更要健全司法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以侦查、公诉和审判的进程为节点,有选择性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第一时间公布相关案件的处理结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高司法案件办理程序的透明度。(二)从职业媒体的角度。1.媒体要坚守法律底线。首先,媒体在报道时应时刻谨记无罪推定原则,客观公正的报道基本事实,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犯罪嫌疑人,不做出有罪的诱导性报道。其次,要遵守法律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的规定,不得披露任何有关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最后,不能对案件的相关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隐私信息进行报道,自媒体平台对他人的相关信息应及时删除,避免舆情流转造成更多的危害。2.媒体要坚守道德底线。媒体的对司法案件的相关报道应当全面客观地反映案件真实情况,对整个司法过程予以关注,不能断章取义的仅报道能引发争议的部分,而对真正的事实予以忽视,更不能做推测性报道甚至对案件进行炒作以此来吸引关注。3.建立落实相关责任机制。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2013年9月由两高公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强有力地震慑了一批网络上的不法之徒。但目前我国关于引导规制涉法舆情的法律法规仍是少之又少,在发生舆情绑架司法时没有相关明文规定对其进行规制。因此,针对舆情案件的立法事项应尽快提上日程。立法既要注意对舆情进行规制,同时又要明确舆论的监督自由,真正用好舆情这把双刃剑。(三)从普通民众的角度。1.加强有关涉法网络舆情的法治宣传教育以及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民众的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民众的“法治自信”,出现新的涉法舆情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被舆论所左右,保持自己独立的分析和判断。2.适时推行各大自媒体平台的网络实名制。自媒体平台之所以有一群敢于造谣影响舆情的人,正是因为隔着网络虚拟的面纱可以肆无忌惮的做“水军”。推行网络实名制,必然会使这些人因害怕曝光自己真实身份而有所收敛,从而在涉法舆情发生时减少恶意炒作的行为,让真正的舆情来监督司法。

四、结语

网络平台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司法公开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涉法舆情,正确对待舆情的方法不是“堵”而是“疏”。司法工作人员及时的公开相关信息,既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提高了自身的公信力,又避免了谣言的滋生,稳定了社会的情绪。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舆情监督是监督司法的有效方式,从司法部门、职业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角度全方位地引导和规制涉法舆情,才能更好地实现司法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达成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辉.司法审判与舆论监督:张金柱案再审思[J].西部学刊,2016(3):54.

[2]杨莉英.论司法舆情及其合理应对[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2):26.

[3]刘春园.论舆论监督、媒体审判与刑事司法独立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78.

[4]网页www.useit.com.cn/thread-14392-1-1.ht-ml,2017年10月29日访问.

个案范文篇7

1.1个案管理定义

关于个案管理的定义,国内外相关学者与机构仍在不断探索与完善。美国个案管理协会[3]将个案管理定义为:个案管理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协调、监督和评价所选择的治疗和服务的合作性程序。该程序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并协调可利用的资源来满足个人的健康需求,从而促进高质量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医疗结局。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NurseAsso-ciation,ANA)下辖的美国护士认证中心[4]将其定义拓展为“积极地参与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选择和确定中,提供和协调满足患者需求的全面的医疗服务;通过缩减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服务,促进高质量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结局”。我国台湾学者[5]认为,个案管理是临床医疗管理系统之一,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包括多学科参与的照护方法,对于高花费及高变异性的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协调的照护,包括标准化地利用资源,提供一个持续性的医疗照护计划,持续不断地监测,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标。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是一种管理性照护的方法;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程序,其注重各医疗团队成员间的协调和合作,以个案为中心,以整合和提供服务为重点,最终达到成本效益和质量兼顾的目标。

1.2个案管理模式

任何医疗或护理模式均聚焦于个体及群体的健康、疾病或恢复的需求管理。个案管理作为新医疗体制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医疗管理模式,仍在进一步发展中。目前护理领域中,将个案管理作为一种护理模式还是干预模式的认识仍存在歧义。较认可的个案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6-8]。一种为护理个案管理模式,也称为院内护理个案管理。该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波士顿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其借用工程学和其他领域的规划和并发管理原则,用于改善医疗护理结局,以达到平衡医疗支出、过程及结局的最终目标。这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也是医院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医疗护理过程。随着这种模式的广泛应用,一些类似个案管理计划、流程及临床路径等的文书也逐渐发展起来。第二种模式为发展于亚利桑那州的杜克森医学中心的社区个案管理模式,也称为院外个案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个案管理者伴随高危患者从急性病房一直到长期的社区单元,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为长期慢性病的患者。个案管理者是患者的合作伙伴,因此,个案管理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性护理。

1.3护理个案管理模式的内涵

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个案管理模式被认为是护理模式中的一种,是现行整体护理模式的一种拓展与延续。美国护理协会[9]建议,个案管理者至少应拥有注册护士的专业证书,以拥有硕士学位或先进临床管理技能的人员为佳;而就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而言,注册护士也是最重要和有效的个案管理者的人选。个案管理者和临床护士都有一个共同宗旨,即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这是确保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环节。这些目标包括改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促进有限的医疗成本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然而,个案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却有着不同的角色职能。临床护士更多地关注患者临时的治疗需求,尤其是工作时间内的治疗需求;而个案管理者则更偏重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运作,关注患者从入院到治疗,到出院的整体医疗、护理过程。另一方面,护理个案管理却又是独立的。个案管理者作为一名护理领导者,有着区别于责任制护士与病区护士长的特定职责[10-11]。相比于责任制护士,个案管理者的功能主要是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计划、实施、监测,以及结局的分析;不仅仅局限于临床护理措施,更多地包括一些医疗措施、方案的计划、实施及检测过程,更强调的是,通过与多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与患者之间无缝的信息交流,帮助患者寻求和确定提供最佳实践的证据,并监督这些证据的临床应用。而区别于病区护士长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个案管理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单个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结局,主要领导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和合作,更强调的是与患者沟通,保证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和接受最安全、合理的医疗、护理行为。因此,个案管理者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为通过与多学科间的及学科内的交流、协调与合作,剖析患者的医疗结局,为患者寻求可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医疗和护理路径,形成最佳实践证据[10]。因此,个案管理模式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是相辅相成的。整体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身心健康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整体护理在增加患者安全感与归属感,提高护士工作独立性、责任感和成就感,以及加强护患沟通、医护沟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2]。而个案管理则更注重提供给患者无缝隙的服务,包括住院期间与多学科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与患者共同协商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等,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服务,更好地改善医疗结局。

2.1我国现阶段急需发展个案管理模式来适应新的医疗体制变化

2.1.1临床路径的引入需要个案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

近年来,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作为一种新兴的临床诊疗规范化管理方式在我国逐渐兴起。它是指医院某治疗专业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种疾病或手术制订的一个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14]。有调查[15]显示,大多数医护人员认同CP这种医疗模式,认为符合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可配合市场经济的需求,有利于健康服务机构应对强大的竞争,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运用资源,符合我国“低成本、广覆盖”的卫生改革政策,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控制与改进。张标等[16]的临床实践证明,临床路径成效的取得,与个案管理员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CP的顺利实现需要个案管理者每天对全部纳入病例进行质控,重点在必选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诊断的准确性,来确保CP的质量[17];另一方面,CP作为个案管理者的工具,可以帮助缩短住院日和确保服务质量;也可帮助个案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解决相关问题,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18]。

2.1.2医保预付制的实施需要个案管理者进行信息交流

自2008年国家卫生部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后,上海市卫生局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进行医保预付制的试点,至2010年共有10家医院试行[19]。医保预付制,全称总额预算支付方式,指由地方政府的人保局医保办确定某一卫生机构一定时期内医疗保险支出的总额预算。面临新的硬预算约束,公立医院势必采取一些策略,如使用价格低的同类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化验等,节约政府的医疗保险资金和降低患者开支,达到正面效应。然而,不可避免地,医院或医生也会采取其他策略性行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医疗经济市场中,患者和医生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往往使患者处于劣势地位;患者一旦进入看病程序,医生则具有垄断力量,凭借着掌握的大量私有信息,诱导或直接为患者开出一些超出医保范围的药品,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产生负面效应[20]。个案管理者的核心功能为协助患者在日益专业化、分散化的医疗体系中把握方向,实现无缝的信息沟通、协调;个案管理者并不直接建议患者选择某一特定的治疗方式,而是确保患者在完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做出并理解自己的选择,可以有效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陈玉枝等[7]报道个案管理者将在患者出院后,仍持续追踪,鼓励患者接受治疗,与患者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也可以迫使医生注重并提高服务质量,制止医生的某些策略性行为。

2.2国外大量实践证明个案管理模式具有显著成效

个案管理在国外已经拥有30多年的发展史,其成效得到充分验证。有研究[21]系统评价了个案管理对于改善3种常见慢性病,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高血压的医疗结局;结果显示,个案管理模式的干预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均具有临床意义;同时,个案管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等均高于对照组。一篇关于老年人个案管理干预的综述[22]显示,个案管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再住院率,同时缩减了医疗支出。Morgan等[23]对心脏疾患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得出:接受个案管理模式干预组在6个月、12个月时,抑郁程度均低于基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个案管理的成效包括客观临床指标、住院次数、住院日、医疗费用等量性指标,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等质性结局,这些成效的取得符合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总目标。

2.3国内个案管理模式逐渐普及,领域及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宽和提升

个案管理的概念也逐渐进入国内的医疗系统,最早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使用。香港1项研究[24]表明,个案管理显著减少了患者对住院服务的利用。台湾荣名总医院于1996年设置肺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口腔癌、子宫癌六大癌症的个案管理业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愈率,提升了患者对照护质量的满意度[7]。内地个案管理刚刚起步,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根据多年临床路径的实施,提出了个案管理的重要性;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初步实施个案管理,通过持续追踪随访,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首次复诊率和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25-26]。当前,各医疗机构针对创伤后截瘫患者、腹膜透析患者、社区精神分裂患者等,分别探索不同的个案管理模式,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康复依从性等客观医疗结局;也从医生、专科护士及患者的角度分析了个案管理的有效性[27-29]。纵观现有的个案管理模式,在全面、全程评估患者,知识宣教和技能指导,尤其是出院后随访管理和咨询方面,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相关流程,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在建立多学科团队,与团队间的沟通和协作,监督和评价医生提供与患者所选择的治疗和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

3我国推行个案管理模式的思考

综上,国内现阶段新的医疗体制变化急需开展个案管理模式;国外相关研究与国内的相关应用,可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提供有益借鉴,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3.1需慎重选择个案管理的服务对象

在医疗机构中,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个案管理,主要是针对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病重患者或一些外伤、病程长、治疗费用高的病例。在个案管理初步运行阶段,需根据医院特色或便利性及疾病特点等进行个案管理对象的选择,如台湾荣名医院主要针对癌症患者推行个案管理;而四川省人民医院则首选乳腺癌患者。

3.2需完善个案管理团队及辅助工具

个案管理是医疗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协调与沟通的程序,因此,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必须在科室内成立包括医生、护士、医技等人员在内的管理团队,并确定个案管理者的身份与地位。实施个案管理,还需要完善个案管理工具,例如: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以及出院准备服务等,这些工具可以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持续循环的检测,并有效运用医疗资源,提高照护质量及降低患者照护时产生的变异性。

3.3需重视个案管理者的选择与培养

个案范文篇8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增,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家长对子女过分的保护,过分的疼爱,养成了子女们许多不良习惯,并导致了一些行为偏差,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因此,社工针对这一现象,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结合儿童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对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了介入和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术,同时通过对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的介入和分析,了解社区、家庭、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察看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几者结合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家庭学校父母

一、绪论

1、何谓儿童社会工作

1950年联合国儿童权利会议把儿童社会工作视为儿童福利服务项目之一,曾经定义为: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均称之为儿童福利(蔡汉贤,1972)。

张乐天在《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将儿童社会工作定义为就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儿童的教育和保护领域中的运用(张乐天,2003)。

同时,张乐天还在该书中对儿童社会工作这个概念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者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张乐天,2003)。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的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涵义:

第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所有需要帮助的儿童,不仅包括在物质上需要救助的儿童,也包括在心理上和成长中需要辅导的儿童。

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象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第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专业的价值、理论和方法。

第四、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

第二阶段: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1999)。《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文所研究的个案是儿童社会工作中针对行为偏差儿童所开展的个案工作。

二、儿童教育的偏差,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母亲阿May,她向我反映了她儿子点点的基本情况,希望我能做她儿子的家教,并能纠正他的行为。我对此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欣然接受了这个要求,于是,开始与这个家庭有了接触,但笔者是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介入本个案中的。

1、这个家庭的基本资料:

我们在与这位母亲进行数次交谈后,得到了关于孩子的几下方面的信息:家庭、教育状况、亲子关系。

(1)家庭:孩子段某(小名点点),7岁,无锡育红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住五爱家园(是无锡一个较高档的社区),家境还算不错,他父母在同一家大型外企从事销售工作,平日里工作很繁忙,点点的爷爷奶奶长期住在外地,所以他从一出生就由外公和外婆带大,外公外婆对这个小孙子是宠爱有加,养成了点点淘气不听话,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导致了他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经常丢三落四,需要家长帮他来整理书包、穿鞋子等,做事也没有耐心,经常做到一半会跑走做其他事情。

点点每天放学后或是假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外婆待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因此,这也造成了他比较孤僻的性格。

(2)教育状况:因为这个孩子对外婆的依赖性很强,所以他在幼儿园里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在幼儿园期间并没有学习拼音或是英文字母这些基本知识,在升入小学后学习有些跟不上,因此,点点在学校里的成绩不是很好,成绩经常在班级里是倒数几名,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很不集中,经常会和旁边的同学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做课堂作业的时候也心不在焉,但一旦他被老师叫到讲台上去坐在老师旁边做作业的时候,或是到老师办公室订正作业的时候,他都完成得很好。由此可见,他对教师存在着很强烈的崇拜感。

(3)亲子关系:首先,孩子父母平日里工作过于繁忙,无法与孩子经常进行沟通,关注点点的成长,更无暇顾及点点的心理感受。其次,由于点点的成绩不理想,父母为此很着急,对小孩的要求格外严厉,逼着他做作业和大量的课外练习,有时点点的父亲会因为小孩子的不听话而殴打他,导致点点有些惧怕父亲,同时也导致了他厌学的情绪,成绩反而下滑,父母愈发着急。于是,亲子关系出现危机。同时,点点的父母把这些都归因于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从而导致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恶化。

2、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阿May反映的情况来看,造成他们一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祖父母对孙子的过分溺爱。

这是导致点点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记得在与阿may交谈时,她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她由于要加班得很晚回家,但不放心点点,于是打电话回家,电话是点点接的,阿may问他:“在干嘛啊?作业做好了吗?”点点回答说:“还没做完呢,我在看电视。”阿may听了很生气:“怎么不做完功课再看电视啊?”点点还没等阿may说完就把电话挂了。阿may接着又打了个电话,这次是外婆接的,外婆对阿may说:“孩子做功课累的,让他休息会好了。”

由此可见,外婆对孩子的宠爱程度可见一般,外婆宠爱孙子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他们万分地宠爱和保护,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是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人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胆小、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中强调,当儿童处于儿童早期时,如果父母允许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则儿童会逐渐感到自己的能力并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自主的性格。反之,家长对子女事事包办,则儿童容易形成缺乏自信的人格,久而久之,就会使依赖性长期得以保持并使儿童变得羞怯和待人处事没有信心。而在本案例中,正是因为点点的祖父母对点点从小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现在的问题,因此,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关键的一点。

②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恰当。

如今,在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式方法不正确,而不是“独生”。很多家长把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孩子品德、行为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点点的父母就是这许许多多家长中的一员。点点的父母为了让他提高成绩,逼着孩子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孩子一不听话,其父亲就用暴力来解决,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多注重与子女的思想交流,多关注孩子心理、人格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高名次。

其实,独生子女家庭是具备很多优势的,首先,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庭关系也比较融洽,可以为子女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物质基础,满足儿童心理成长的需要。其次,家长对孩子充分的爱,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可以得到家长们充分的爱,这会使孩子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思想活跃、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会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孩子的父母应利用这些优势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单纯用打、骂、逼来解决问题。

③缺少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要通过他们之间相互的交往而发展的。儿童良好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这种作用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大多数孩子是喜欢集体生活的,特别是游戏,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执拗任性,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商量、谦让。而且,这种能力会随着他们的成长渗透到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的。

如果孩子还一直在外婆的庇护下生活,不与同伴加强交往的话,孩子的社会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针对教育偏差,制定目标与计划

针对目前这个家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决定用行为治疗模式对其进行治疗。

1、理论来源:

行为治疗模式起源于1950年至1960年初,它的理论观点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桑代克等。

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他深受巴甫洛夫制约反应模式的影响。该模式主要强调“刺激→反应”公式,即反应必须由刺激引发,反应的性质亦为刺激的性质所决定。居前于某种特别行为的时间,被视为是该特别行为控制者。反应的出现决定于先前刺激的出现。反应是后随于刺激的,即为了使反应出现,刺激必须要出现。

行为的学习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在同时或很近的时间里出现,此种成对关系一旦建立后,则以后某一刺激即能引起某种行为,从而学习效果也就产生。该学习概念可运用于建立强化与消除原有的行为,建立新行为。

行为治疗模式的另一理论来源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斯金纳提出人们的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类型。“应答性行为”,即巴甫洛夫研究过“条件反射”式行为。“操作性行为”,它是在没有可以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当这种行为发生后,如果有一可成为强化物的事件随后发生,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该行为发生的概率会变大或者减少甚至消失。就拿本案例来说,案主有时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跑去看电视,他外婆并没有加以阻止,于是案主吃饭吃到一半就跑去做其他事情的频率就越来越高。因此,该理论认为,只要改变行为的结果,就可以改变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也是行为治疗模式借鉴的主要理论之一。其创始人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行为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人主要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进行学习、习得行为。观察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通过对榜样或模式的模仿和认同而完成。因此,父母为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有很大的帮助。

行为治疗学派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对开展行为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包括:

①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②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两种:操作性行为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又称为随意行为,反应性行为又称为不随意行为,它无法由个人意识来控制,而是因刺激引发生理改变过产生,最常见的有焦虑、不安和性冲动等行为反应。

③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不可。

④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案主的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个案社会工作》,翟进,张曙p206-p208)

根据之前对孩子行为偏差的原因分析,加上理论知识的支持,笔者为这次工作制定了目标: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服务提供与治疗

(1)社会工作者介入的角色:

①家庭教师:第一,这是孩子的母亲要求的;第二,这也是主要考虑到孩子对教师存在着依赖和高度的信任感,便于对孩子进行工作。事实也证明,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介入,也有利于孩子与社工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关系。社工作为家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辅导功课,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帮孩子培训良好的习惯形为。

②调解人:在此这个案例中,社工调解的是孩子与家人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家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社工与孩子的父母及祖父母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共进行了6次访谈,最后,双方基本达成共识,愿意改变教育方式,配合社工的工作。

③社区志愿者:为了提供孩子与其他独生子女交流的平台,利用社区资源,让孩子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在居委会内设立了社区日间看护室。这不但有利于社工工作的开展,也让社工积累了社区工作的经验。

在介入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社区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一个完善的社区可以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多方位的资源,为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及健康的心理环境。就如笔者在水车湾社居委所做的,虽然只是开办了一间小小的看护室,但这不仅为社区内部分儿童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也以孩子为纽带拉近了社区内部分家庭之间的距离。可见,社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如何开展和加强社区工作也是值得每位社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2)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由于孩子与社工建立了很好的专业关系,两人可以像朋友一样地交流,加上社工对孩子(点点)的态度有点过于温和,时间长了,孩子开始觉得社工也是很容易相处的,于是在社工面前渐渐变得淘气、不听话,阻碍了工作的开展。因此,这一点是社工在今后工作中需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对于孩子的不听话,社工可采取较强硬的态度,必要的时候可加以适当的处罚,以这种方法来抑制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与孩子祖父母的沟通并不是很顺利。毕竟社工与他们有着年龄上的差距,在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当社工向他们提到社区内的日间看护室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很赞成,在社工与孩子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才勉强说服他们放学后将案主送至看护室。

第三,在设立社区日间看护室方面,由于社工缺乏社区工作和照看孩子的经验,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因此,在看护室刚成立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困难,如果没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支持的话,该看护室很难成立。

第四,在执行评量表的时候发现,社工过于注重物质奖励,而忽略了精神奖励,因此,社工将奖品中的玩具改为孩子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情,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之前的礼物是可收回的,但是精神奖励却很难收回。如果孩子在得到奖励后又出现不良行为,该怎么办?为此,社工采取了厌恶疗法,孩子平时最讨厌朗读拼音,因此,一旦孩子又出现不良习惯,便需朗读半个小时的拼音,以此来降低孩子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

第五,在与家长的访谈中,只进行了与家长单方面的访谈,而忽略了与家长与孩子的双方面的交流,使得社工与家长的交流的效果与实际情况中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效果相差甚远,为了改善状况,社工采取了与家长、孩子共同进行访谈的方式,让孩子也参与其中,一方面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问题,一方面也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通过社工的几次尝试后,情况有所好转。

四、取得的效果与反思

1、社工工作效果评估:

经过将近2个月治疗,为孩子制定的部分目标已经实现,在这2个月的时间内,孩子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治,但距离目标还有很远。

2、成效评估:

⑴对外婆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刚开始的时候,在日间看护室的时候,点点见不到外婆有时会哭,经过一段时间后,点点渐渐适应了外婆不在身边的生活。同时,由于阿may和她丈夫现在经常挤出时间来改善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他的要求也有所放松,亲子关系开始出现缓和。孩子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好转。

⑵一周表现评量表对孩子的作用不是很大,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评量表并不是针对点点个人的,而是对大部分儿童都是可行的一个方案,如何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评量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⑶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也起到一定的效果,点点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好转。但是,点点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评量表没有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3、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2个多月对点点家庭的研究,使笔者有机会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也从中得到了经验,丰富了理论知识。不过,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在设计评量表的时候没有顾及个体的差异性。

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主要是因为笔者自身能力、经验有限,因此,在本案例中只利用了社区资源。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例,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子女过分的保护,过分的疼爱,特别是对孩子要求也太高,都希望把子女培养成杰出人才,故此在教育上养成了子女们许多不良习惯,并导致了一些行为偏差,影响了儿童的心理成长。因此,通过对这个家庭儿童的研究与工作,我们发现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很非常关键的一点,其次,父母应多注重与子女的思想交流,多关注孩子心理、人格的成长,这会使孩子的心情舒畅、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另外,从研究中发现,一个功能良好的社区也可以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多方位的资源,社区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与伙伴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环境及健康的心理环境,社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如何开展和加强社区儿童工作,关注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值得每位社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翟进张曙《个案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陆士桢《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徐永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毛晓光《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8]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个案范文篇9

商会成立伊始,便积极投身到拯救土布产业的队伍中,首要做的便是找出土布不敌洋布的主要原因。

经过认真比较逐步认识到生产设备落后、工艺不精、布匹规格质地不合市场需求是土布不敌洋布的主要原因,随后商会派人到天津购回铁轮机并全力在全县推广,实行“撒机制”,即“联合各布庄筹集资金,向天津购买大批织机,规定贷机并领纱布之办法。凡熟悉织布新法而无资本者,均可托其村中素有信用之殷实住户,向布庄担保,先交机价一半,领取织机与棉纱,从事织布,下余之一半机价,候织出布后,以其所应得之手工扣抵”,并“由各商购进本国线纰,令织户按斤领线,每集按斤交布,按市价给与手工”,撒机制使“贫户不用资本而能纺织,各商收布不用担负而有售主,商民一体,风气渐开,民皆鼓舞”,铁轮机很快得以推广,并且“打破高阳布几百年来缓慢而平稳发展的格局,使高阳布的生产和销售进到一个新时代。他不仅使高阳布的生产和销售跨进到一个新时代。他不仅使高阳布的生产,由原来的家庭副业性质跃升为织布手工业,也使其迅猛发展,以至出现了一个高阳布业上空前的繁荣时期。”铁轮机的引进,“撤机制”的实行,是商会为促进高阳织布业发展做出的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其后经过织布技艺的改良,高阳织布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与洋布开始竞争,抵抗洋布对市场的侵夺。

二、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土布质量,维护品牌,开拓市场

织布的效率提高了,就要开始加强对土布质量的加以严格把关,提高质量水平,以利于高阳土布开拓市场。商会于1910年7月开办工艺研究所,它的主要业务是“研究布匹格样,品评布质”。每月初一和十五召集商人各携收布账册到所,汇报所收布匹数目及织户手工优劣,并一一记录在册,以供品评。对于品质优异的则予以奖励,通过奖励先进带动后进,提高整个高阳土布的质量。

除此之外,商会还为打击不法商人的假冒行为和税关厘卡的勒索行为,设计了代表高阳土布的“凭照”,并自行通报各关备案,由各关抽“凭照”查验真伪,进行收税。此“凭照”其实是代表高阳土布的一种商标,“凭照”的实行进一步提高了高阳土布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为开拓市场,商会还多次携土布参加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使“高阳土布”声名远播。三、向政府争取裁厘减税,维护商户利益

高阳商会作为民间商会组织,虽经政府批准成立,但它更多是代表个商户的利益。民国年间社会动荡,工商业难免会受到政府、军队的欺压,高阳商会对此则是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申诉,最大限度的维护各商户的利益。

政府中主要是税务部门与各商户的关系最为密切。1922年6月直隶税务局为加重工商税收于各地设立统税局,对此高阳商会的代表参加了直隶各县联名上书北洋政府,要求撤销统税局的活动。1924年高阳由于遭受水灾,棉纱涨价,天津税局趁机对高阳土布征收“二五”附加税,对此高阳商会代表联络64县的商会代表在原高阳商会成员,现任直隶省商会会长张兴汉、全国总商会副会长杨木森的带领下直接与北京政府财政部交涉,最终取得成功,财政部令天津税局退出多收税款,但天津税局已退不出现款,就以天津市三条石东口“大王庙”周围一片空地抵充退款,高阳商会就地盖起了“天津高阳商帮会馆”,成为高阳各商户驻津购纱、售布、交易和沟通市场信息的场所。

四、兴办实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满足产业人才需要

高阳织布业起始于家庭手工业,随着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提高,形成较大的产业后,人才的缺乏必然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庆幸的是高阳商会一直对培养专业人才比较重视,满足了高阳织布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人才上保证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说引进先进生产工具、推广技术给高阳织布业以最直接的推动作用,那创办职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无疑为高阳织布业能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商会成立之时,建立者们就已意识到培养“商业人才之培养尤不可缓”,限于条件先是“以各商家学徒为学生,聘公正士绅为教习”,开办夜校,随着人数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商会于1907年又“修建讲堂五间,教习宿舍三间”,改夜校为初等预科学校。1910年2月,初等预科学校扩充为中等商业学校,并定名为高阳甲种商业学校。

甲种商业学校已经是一个非常正规的学校了,由著名的饱学之士李晓冷担任校长,学校章程完备,分预科、本科两种,学制均为三年,所设课程已非常有现代课程的特点,既能突出专业特点,又能兼顾基础知识,如其开设的课程商品学、经济学、商业簿记、商事法规、中国文学、外国语、商业道德、商业实践、体操等。

甲种商业学校后来又经过扩建,1928年商会将学校改为高阳私立职业学校,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新增加了提花机操作与维修、印花、染轧等适应当时蓬勃发展的高阳织布业的需要。从1927年到1937年职校先后共培养了400多名毕业生,他们多成为高阳织布业的骨干力量,为当时腾飞的高阳织布业及时的提供了专门人才。

高阳商会自办夜校至职业技术学校,共培养人才数百名,这些人有专业知识,弥补了高阳织布业发展中人才的匮乏,这些经过正规教育的新型工商人才,经过实践的锻炼,成为高阳工商界的顶尖人才,如同和工厂经理苏秉璋、恩记工厂经理李恩波、本生和布线庄经理韩相奎等。

个案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行为源与反应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等诸语境,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交谈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造成话语推论错误,造成冲突和故障。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讲授语言知识结构,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作用。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外语课成为教师的讲演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要求人们掌握正确语法,而且还要求准确地把握语调节奏。在国际交往中,不仅要学会讲得体的话,写出符合英语写作规范的文章,而且要懂得做得体的事。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建构是必要的。然而给他们提供课本中语言知识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更为重要而迫切。

二、课堂教学个案分析

目前《大学体验英语》课程成为许多高校本科生的教材。该教材的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我们来选取很有代表性的课文为例子,分析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课本知识和其他资源理解“文化差异”,进一步具体分析跨文化交流中的“困难和理解差异”。探讨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

比如,每当新生入校,第一堂课老师通常会跟学生打招呼,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与其让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做自我介绍,不如通过一个简单的玩笑来比较中、西文化中打招呼的方式:中国学生常以中国式的问候与老外打招呼:“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eaten?”。这对中国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问候语“你上哪儿去?”或“你吃过饭了吗?”。但在英美文化中就有讲究了。“Whereareyougoing?”通常是一个要求给予准确回答的问题。从涉及个人私事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上级对下级”询问的问题或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提的问题,因此这样的问候语在西方文化中就会招来多管闲事的嫌疑。而“Haveyoueaten?”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像一个建议对方共进午餐的邀请,西方人往往对这样的没有下文的邀请深感不解。

一堂课当然不能以简单的问候语结束,在引入这个话题之后,教师不妨通过小组活动或配对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在问候语,自我介绍,各种场合介绍的方式等存在的差异,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在第二次课上来进行对话练习和公开演示表演。

社会语言能力是指能够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如话题、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地位和关系、交际的目的和意图、交际的习俗和规约等等)恰当地运用与理解适宜于不同社会场合和环境的言语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规约与习俗。准确地说,社会语言能力本身就是文化。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者社会语言能力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的了。

比如,《大学体验英语》第二册第七课《家庭纽带》。教师可以先以自己的家庭为例,给学生示范性的演示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学生来讲述最熟悉的自己的家庭。由于文化的差异,各个家庭对各个成员间关系的侧重不同,从而引入诸如“大家庭”、“单亲家庭”、“混合家庭”、“丁克家庭”等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概念及伦理方面存在的差异。教师在课堂呈现方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参与探讨的方法,让学生来探讨东西方在家庭责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伦理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大学体验英语》第四册第二课《文化》是一篇直接探讨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的文章。课堂教学的导言部分可以来通过多媒体系列教学手段,形象的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儒家文化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要必恭必敬;基督徒在用餐前要祷告;伊斯兰教徒在一天特定的时候祈祷等等。由此让学生对“文化”的概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再通过第二篇课文“文化存在差异吗?”中作者自己所遭遇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作者在俄罗斯旅行时,在一次与俄罗斯人就餐的过程中误以为男士给女士剥香蕉是非常有礼貌的行为,并到处宣讲自己的错误观点,结果在另一次旅途中被人纠正说:“在俄罗斯,如果男士给女士剥香蕉就意味着他对她想入非非!”,让学生最终了解:有关文化差异的概括性的推论方面的好心的文章和讲座可能弊大于利。随后可以运用一系列文化差异方面的例证进一步强调注重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在讲解第四册第一课《男女之间的偏见》的时候,作者先通过从网上下载的一段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起源和进程,然后通过听录音的方法引入了这篇课文的主旨:男女在社会角色方面的转变和趋势。然后,让学生分组谈论男女在社会角色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由教师来做出评价。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话题的探讨非常的投入,课后作业是一篇作文“男女真的有别吗?”。作者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发现,有许多学生的见解非常的独到,对该问题的讨论非常的深入,还利用了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非常有用的词组和例子,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现代外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即交际能力。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所有外语教师都非常关注的事情。作者认为有趣的课堂活动和设计合作性的活动规则是课堂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学习体验大学英语第一册的第八课《爱和友谊》时,第二篇课文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超越坟墓的爱情”:一位妻子在情人节的时候收到了已故丈夫的玫瑰花。作者通过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的方法,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学生的表演天分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同时又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课后作业是布置学生自己寻找有关西方的节日及来源。在第二次课上,学生通过课堂报告的形式,给大家介绍节日。由于第一次课堂热情的感染,由许多同学都积极地做了准备,都抢着要发言。作者就鼓励那些平时不太积极或胆子较小的同学做报告,有一个学生竟然带来了面具来表现“万圣节”。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探索

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的方法也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和掌握异质语言文化内涵,而且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相关报刊杂志和其他媒体进一步了解目的语源国的文化习俗、人文哲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扩大学生英语知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美文化,教师授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学生文化交际材料。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报刊杂志,了解文学典故等语言背景知识。

近年来,各种多媒体英语资源蓬勃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媒体可以创造出具有浓郁西方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感性认识,深刻体会英语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除了利用已有的资源多收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观看电视节目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浏览网络资料,观看原版电影,领略英美本土文化风情。

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精心设计、创造出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组织学生在这种特定的语言情景中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让学生设想自己置身于英美文化情景中,进行诸如打招呼、介绍、祝贺、告别、致谢、道歉、约会、购物等特定情景的语言练习。还可组织学生进行role-play(角色扮演)、group-discussion(小组讨论)、pair-work(结对练习)、short-play(短剧)等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大胆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互相配合,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识。

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受到本民族文化定势的干扰,从而出现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错误,在英美人看来,这种文化错误比语音、语法错误更无法忍受。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排除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获得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应该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文化不仅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在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都渗透其中,道德、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活动都是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现形式。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不同,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等的不同,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了这些文化差异,就难免会产生误解、冲突或更为严重的后果。

本文受甘肃省教育厅教学科研项目组的资助,项目号:GA06-022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李筱菊.外语教学的交际教学法[A].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3.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吴菲,仲玉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50~52

7.黄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4):84~86

8.蒋宇红.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跨文化因素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