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9:36:10

杠杆范文篇1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我先搬来两块石头,一块垫在木棍下,一块放在地上,一开始,垫在底下的那块石头离我的手很近,我试了一下,觉得这比原来物体的本身重多了。我想起叔叔撬货物的画面,发现那时候垫在底下的石头离货物很近,我想这会不会就是省力的窍门呢?我移好位置,发现果然轻了好多。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只好求助于电脑。

通过查找资料,我明白了: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这棍子叫撬棍。像撬棍这样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原来这就是杠杆原理。我恍然大悟,只要支点离阻力点越近,离用力点越远,这样撬起重物就方便多了。

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原理,老虎钳、剪刀、开瓶器、夹子等等。

杠杆范文篇2

【关键词】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

【Abstract】FinancialLeverageistheshiftinwhichanenterpriseadjusts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withthehandlingofdebits.Reasonableoperationofthefinancialleveragewillbringextrarevenue-----the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totheowner''''scapitalofthisenterprise.Thefinancialleverageisaffectedbymanyfactors,soatthesametimeweget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wegetmuchunpredictablefinancialrisk.Socarefullystudyingthefinancialleverageandanalyzingallthefactorswhichaffectthefinancialleverage,andmakingclearitsfunction,natureand itsinfluenceto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isthebasicpremiseofreasonablyoperatingthefinancialleveragetoservethe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LeverageBenefitonFinacialLeverageFinacialRisk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利益(损失)(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就是: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①

(此处的企业投资收益率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所以即息税前利润率)

因而可得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②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③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④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权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主权资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权资金收益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二、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行次负债比率

0%50%80%

资本总额①100010001000

其中:负债②=①×负债比率0500800

权益资本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税前利润④150150150

利息费用⑤=②×10%05080

税前利润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税⑦=⑥×35%52.53524.5

税后净利⑧=⑥-⑦97.565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9.75%13%22.75%

财务杠杆系数⑩=④÷⑥11.5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负债比率

0%50%80%

息税前利润909090

利息费用05080

税前利润904010

所得税31.5143.5

税后净利58.526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5.2%3.25%

财务杠杆系数12.25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6个百分点[(22.75%-9.75%)÷(15-1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6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三、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由于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财务杠杆系数则是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体现,那么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影响两者的三个主要因素:

1、息税前利润率: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由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却是呈相同方向的。

2、负债的利息率:同样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而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当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那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片面的观点。

3、资本结构:根据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相同。即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也就是说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但负债比率对主权资金收益率的影响不仅不同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也不同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负债比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的影响。

上述因素在影响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旦预计企业将出现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措施回避和转移。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他人的做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选择那些利率可浮动,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以使债权人与企业共担一部分财务风险。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恰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立信会计丛书《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立信会计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修订版《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王京芳薛小荣陕西工商学院学报(西安)1995.4.24--28,48

《论财务杠杆利益的计量和应用》席彦群广西会计(南宁)1997.2.3--7

《负债经营初探》吴思明广西会计(南宁)1995.11.10--13

《谈"财务杠杆系数"及"期望资本金税前利润率"》严鹏飞朱学麟内江财贸学校

《对财务杠杆理论与应用的探讨》杜英斌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1--3

杠杆范文篇3

关键词:非金融企业;债务;杠杆率

一、荆州市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现状及特点

(一)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私营企业。2008年以来,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呈两极分化发展,且差距逐年拉大。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的53.55%上升到2016年的69.17%,相差15.6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95%;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由2008年的54.89%下降到2016年的50.2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自2009年开始与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差距逐步拉大,2015年达到了峰值,相差18.93个百分点。(二)房地产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其他行业。2008年以来,荆州市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资产负债率最高达到了82.39%,其中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2016年达到了86.06%,年均增长5.2个百分比。而同期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至49.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4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5.28%,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9.53%。(三)传统产业企业资产负债水平高于新兴产业。荆州市电力热力、采矿等传统产业资产负债率持续较高,从2008年初的51.79%上升至2016年底的61.9%,提高了10.11个百分点,且自2014年超过国际认定的资产负责率适宜标准。医药、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09年初的34.64%上升至2016年底49.37%,远低于传统产业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四)企业高资产负债产出效益持续下滑。2008年以来,随着荆州市企业投资增加、资产规模扩张,企业高资产负债率对企业产出效率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样本企业显示,荆州市企业资产贡献率从2008年初的6.57%上升至2012年1月的27.25%。2012年下半年,企业资产贡献率出现大幅滑坡,并从2012年底开始持续低位运行。截止2016年末,企业资产贡献率仅为9.27%。由于企业投资边际效用递减,资产贡献率下降,通过增加资产负债率或银行借款扩充资本提升企业产能经营方式已不可持续。

二、荆州市企业杠杆率高企原因分析

(一)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采取的刺激计划是企业杠杆率大幅攀升的宏观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层面推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荆州市也提出了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钢腰”、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长江沿岸经济重镇的目标,扩内需,加投资,荆州市经济社会进入加杠杆周期。荆州市非金融企业债务余额占全市GDP比重持续上升,自2008年以来,年均占比达到了62.04%,2016年达到了峰值78.78%,较2008年上升了16.7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稳中有升,2015年达到了峰值65.7%,较2008年上升了11.5个百分点。荆州市企业在呼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纷纷加大了投资力度,推高了企业杠杆率。(二)货币政策宽松是企业杠杆率高企的外部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先后多次降息,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4.14%下调至1.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7.2%下调至4.35%。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意愿强烈,推动了企业资产负责率持续上升。2008年至2016年,荆州市各项贷款年均增长32.9%,持续快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分行业分类看,2008年至2016年贷款增速最快的5大行业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年均增速分别为214.97%、93.62%、89.09%、76.81%、54.66%。(三)企业投资欲望强烈是杠杆率持续走高的内在因素。荆州市地方经济已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张。在地方政府大投入、冲项目、促发展的思路推动下,企业对经济形势预期非常乐观,投资冲动非常强烈,项目投资规模过度膨胀、投资金额过大,资金需求随之超过有效需求,造成企业杠杆率过高。荆州市2008年至2016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21%,超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逾5个百分点。(四)财政软约束是企业杠杆率持续走高直接因素。为了配合地方基础建设,荆州市成立了多家政府背景平台公司,大力开展举债融资,并重点投向市政、交通及公共设施、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土地收储和工业园建设。截止2017年12月,荆州市各类平台公司债务余额较2014年增长了近2倍。此外,荆州市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成立了多家担保公司,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在财政软约束刺激下,企业投资欲望提升,促进了企业杠杆率的上升。

三、荆州市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带来的影响

(一)企业财务负担恶化,增加了违约风险。高杠杆率下,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债务结构不合理,弱化了企业投资能力,增加了违约风险。2008年至2016年,荆州市国有工业企业实收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由22.12%下降到18.09%。2016年,荆州市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是2008年的3.87倍、3.77倍,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的不断增加,增加了企业财务负担,加剧了债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稳定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二)企业规模膨胀化,增加了经营风险。部分企业片面追求规模,忽视项目回报率,导致流动资金短缺,周转不畅,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如荆州市某水产有限公司,通过贷款、承兑汇票、发票融资等形式获得的资金逐年上升。2010年至2015年,银行融资总额分别为1.8亿元、2.2亿元、2.9亿元、3.3亿元、3.9亿元、5.79亿元,涉及7家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后,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并挪用银行短期贷款近2亿元兴建了冷库、生产车间,3.6亿元用于2万亩水面经营权流转。受季节性和行业性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流动资金短缺,周转不畅,无力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导致近6亿银行贷款逾期。又如荆州市某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超规模扩大生产经营,先后在银行获得近2亿元贷款,全部用于兴建大型仓储设施,大量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受中储粮委托收储退出影响,已兴建的设施不能获得预期收益,企业经营困难,造成了资金紧张,导致拖欠两家银行贷款近1.7亿元。(三)企业产业空心化,增加了投资风险。企业融资成本低,并未投入到支持实体经济中去,而在股市、信托、理财及其他虚拟经济发展中流动,一旦行情下行,资产价格下降,资金链就会断裂,偿债违约风险加大。如湖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扶持的企业。该企业以生产经营的名义获得了大量的贷款,没有投入到实业生产中,而是用于炒期货,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该企业最终因炒期货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并造成银行近2亿元贷款形成不良。(四)企业担保关联化,加剧了企业间风险传染。为了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企业间形成了多样的相互担保或者连保担保链,在增加企业资信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如荆州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在已取得银行600多万贷款的基础,通过荆州某企业担保的形式,将融资规模扩大到了近1100余万。后因该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严重问题,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作为担保方荆州某企业,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自身经营状况日趋困难,加上承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00万元担保贷款偿还责任,直接导致该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停顿状况。(五)企业债务复杂化,放大了银行业风险。近年来,银行加剧了垒大户,伴国企力度,特别是对获得政府一定程度隐性担保的地方融资金平台,甚至不惜降低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主动提供贷款,使融资平台风险敞口不断上升。此外,传统银行业和民间金融、影子银行相互交叉,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荆州市银行业不良贷款自2012年“双降”发生逆转,出现“双升”。到2017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2.86亿元,不良贷款率2.53%,较2012年分别增加了20.16亿元和0.57个百分点。

四、荆州市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难改善。受区域和行业限制,荆州市企业资本融资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量较少,直接融资比重较低。截止2017年12月30日,荆州市上市公司有8家,上市公司家数占全省家数的8%;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为7家,托管股本资产19.89亿元,数量和资产分别占全省的1.8%和3.02%;四板挂牌企业467家,占全省总家数的14.38%。2016年、2017年上半年股权融资分别为7亿元、3亿元,占同期银行贷款余额0.5%、0.23%。单一的融资方式,使企业发展过度依赖于间接融资。(二)企业应收帐款高企,阻碍了去杠杆的进度。受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企业应收帐款不断走高,并创历史新高。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去杠杆进度。荆州市企业应收帐款从2008年43.03亿元,上升到2016年269.04亿元,8年间提高了6.25倍,年均增长65.7%。(三)银行考核机制缺陷,降低了银行呼应企业去杠杆积极性。一是部分金融机构在去杠杆过程中,往往以某个行业去杠杆的任务形式下达给各分支机构,缺乏对同一行业不同企业政策区分,导致部分正常运转企业被摊派压降任务,不利于企业优化杠杆结构。二是受贷款违约追责考核机制影响,当企业经营稍有困难,各债权银行由于沟通协调不充分或信贷政策存在差异,对企业采取断贷、抽贷等处置措施,没有采取一致行动对企业实施求助,这种“个体理性”最终演化为“集体不理性”行为,加剧了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了企业去杠杆风险。(四)地方配套政策缺乏,阻碍了企业去杠杆的进程。一是地方产业基金品种单一,偏重于并购基金,忽视了债权基金,导致项目落地慢。二是地方债券融资品种及规模较单一,发行的债券绝大部分是城投债,而中小企业集合债、绿色债券、ppp专项债、军民融合专项债、公司债等相对很少或没有。地方融资平台平台净资产不足,发债额度受到限制,债券发行储备后劲不足。三是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主要针对银行信贷的增信产品,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股权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扶持偏少,在融资租赁方面还属于空白。

五、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一是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伐,有序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企业在主板、中小板、企业板、新三板和股权交易所挂牌提供全面服务;建立多层次股权交易市场,丰富权益投资产品和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杠杆。二是加大产业基金组建和推广力度。大力引进天使投资和VC投资,加速产业基金的落地。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多类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创新性企业股权融资。大力推行基金投资与银行贷款联动机制,通过投贷联动模式使金融资源配置方向与经济转型方面保持一致。三是支持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等工具,尝试开展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新工具,创新企业融资方式。(二)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改进和优化信贷管理模式。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4.0、信息技术运用等新兴产业,开发符合辖内企业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举措,并通过灵活设计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形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大力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依托,组织金融机构合理开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用评级,合理确定应收帐款质押等级和方式,为链条上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大力推广中征应收帐款融资服务平台,扩大企业参与面,组织企(上接第38页)业运用应收帐款积极开展质押融资,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三)创新企业还款方式,缓解企业债务压力。灵活运用各项信贷政策,对高杠杆率困难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对公司治理良好但当前投入不足企业,通过“债委会+松散银团”模式,组建银团贷款或建立联合授信机制等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企业,做到不减贷、不压贷,通过“债委会+债务重组”模式,以收回再贷、展期续贷、并购重组等方式,最大限度帮助困难企业实现近期解危、远期解困;对于“僵尸企业”,通过“债委会+有序退出”模式,稳妥有序推动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四)加快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企业主动去杠杆。一是鼓励非金融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将不符合企业发展和盈利能力较差的资产,通过处置、置换等形式进行剥离,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二是积极开展供给侧改革,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生产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三是为企业降杠杆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银行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行政策支持,适当放宽不良贷款欠息条款追诉或自主减息、停息权限,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为企业降杠杆提供一定的缓冲期。地方相关部门要适当减免企业降杠杆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税费,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企业主动去杠杆。(五)建立多部门风险防范联动机制,防范企业去杠杆过程中发生的道德风险一是建立企业杠杆风险监测体系。银行机构要运用征信系统,加强信贷资金监管,控制企业贷款规模,防止企业过度透支信用,从源头上降低企业杠杆率。二是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将信用管理融于企业全程管理之中,不断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打击力度。建立银行涉诉案件快处机制,整合市县两级法院资源,成立金融涉诉案件专业法庭,提高银行案件执结率;建立工商、税务、商务等部门参与的惩戒机制,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进行联合打击和制裁。

参考文献:

[1]娄飞鹏.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现状与去杠杆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7,(7).

[2]黄益平.化解僵尸企业退出障碍[J].商周刊,2016,(10).

[3]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处课题组.对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5,(4).

杠杆范文篇4

关键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企业收益

1.引言

新时期的经济社会时代,竞争的加剧,社会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的协作也越来越密切,企业的经营与财务是企业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单纯依靠其股权资金或债务资金来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负债经营是企业的一条必由之路。但也应该看到,负债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企业收益及其影响因素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企业收益应是企业的净产值,即企业一定时期内所获收入扣除物化劳动消耗价值后的余额。从宏观上看,企业净产值是“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立足于微观经济角度,企业收益应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纯收入,即企业一定时期所获收入扣除其为实现收入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后的余额。具体来说企业收益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商品市场形势分析

一般预测商品的供应状况,可根据企业的短期计划及其现有的生产计划、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征求有关管理人员的意见后进行。这种预测比较简单,在分析商品市场形势时也通常处于次要位置,只有当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预期的需求时,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才作为主要因素给予考虑。

2.2金融市场形势的分析

对金融市场形势的分析,主要包括预测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特定物价指数的变化以及银行存款利息率的变化等内容。分析这些变化,既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的情况来调整企业资产的历史成本;也可以从投资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收益折现的情况,并且通过这两者的变化,分析企业整体价值的变化情况。

2.3国家经济技术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程度的分析

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具体的经济环境,采取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颁布——系列经济法规,推动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因此,在对企业收益进行评估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的这些非经济因素。

此外,对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如企业职工素质、市场营销策略等,也应在企业收益评估时予以考虑。

3.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3.1反映企业经营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度量,企业可以通过控制经营杠杆系数来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在有经营杠杆作用的情况下,当业务量增加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成倍增长;当业务量减少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成倍减少。由此可见,经营杠杆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可为企业带来杠杆利益,反之,则会带来杠杆损失。

3.2评估项目投资方案

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选择。假设方案B固定成本总额大,保本点高,经营杠杆系数高,同时经营风险也大,但是销售收入超过一定销售水平后利润也较大;方案A固定成本小,因此保本点也低,经营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但是盈利潜力也小。这时,对投资方案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喜好,还有必要对方案A和方案B的销售收入进行概率分析,预计收入高于或低于两个方案的交叉点,进行科学投资。

3.3评估企业外购的可行性

如果企业要通过对外购买获得中间产品,就可以通过测算经营杠杆系数是否发生改变,评估这种成本转换是否会对企业有价值。企业通常用总成本是否降低来衡量这种外购决策的可行性,但是总成本降低是否与企业经营风险降低是一致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总成本是一个现时问题,而经营杠杆系数重在描述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状况。企业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除了应当考虑眼前经济利益的增加,还应当考虑对未来风险的承受能力。

4.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财务杠杆具体是指企业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以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4.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

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4.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

企业所适应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

5.有效利用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提高企业收益

5.1根据实际情况平衡企业的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

企业的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并不是越高越好,当然也不是越低越好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分析确。当企业债务资金较多时,面临相对沉重的到期还本付息义务,财务杠杆系数会较大。此时,如果企业同时采用较高的经营杠杆系数,利润波动幅度较大,会造成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可能。因此,财务杠杆系数较高时,应保持较低的经营杠杆系数。反之,当企业债务资金较少,偿债压力较小,财务杠杆系数较低时,可以采用较高的经营杠杆系数,充分发挥经营杠杆对企业息税前利润的放大作用,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例如,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其税息前的利润率远远高于贷款利息率,而且增长率也非常高,此时可以通过大蛋举债的方式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财务杠杆系数大大提高投资者的权益资金利润率。反之在利润率急剧下滑的情况下应该减少,对外举债尽量降低财务杠杆系数降低权益资本利润率的下降速度,经营杠杆系数的高低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

5.2合理控制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是股东权益发生较大波动的风险。通常,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债企业。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财务杠杆利益,便会加大负债筹资,从而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加大,债权人将以此要求公司增加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投资风险加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的一种补偿,使企业发行股票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应合理控制风险,将负债比率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地扩展。

5.3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息税前利润率、负债利息率、资本结构在影响财务杠杆的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是资本运营的核心内容。规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的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

5.4企业必须对经营杠杆系数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正确选择

杠杆范文篇5

【关键词】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

【Abstract】FinancialLeverageistheshiftinwhichanenterpriseadjusts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withthehandlingofdebits.Reasonableoperationofthefinancialleveragewillbringextrarevenue-----the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totheowner''''scapitalofthisenterprise.Thefinancialleverageisaffectedbymanyfactors,soatthesametimeweget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wegetmuchunpredictablefinancialrisk.Socarefullystudyingthefinancialleverageandanalyzingallthefactorswhichaffectthefinancialleverage,andmakingclearitsfunction,natureand itsinfluenceto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isthebasicpremiseofreasonablyoperatingthefinancialleveragetoservethe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LeverageBenefitonFinacialLeverageFinacialRisk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利益(损失)(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就是: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①

(此处的企业投资收益率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所以即息税前利润率)

因而可得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②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③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④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权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主权资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权资金收益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二、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行次负债比率

0%50%80%

资本总额①100010001000

其中:负债②=①×负债比率0500800

权益资本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税前利润④150150150

利息费用⑤=②×10%05080

税前利润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税⑦=⑥×35%52.53524.5

税后净利⑧=⑥-⑦97.565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9.75%13%22.75%

财务杠杆系数⑩=④÷⑥11.5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负债比率

0%50%80%

息税前利润909090

利息费用05080

税前利润904010

所得税31.5143.5

税后净利58.526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5.2%3.25%

财务杠杆系数12.25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6个百分点[(22.75%-9.75%)÷(15-1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6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三、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由于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财务杠杆系数则是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体现,那么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影响两者的三个主要因素:

1、息税前利润率: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由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却是呈相同方向的。

2、负债的利息率:同样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而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当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主权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那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片面的观点。

3、资本结构:根据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相同。即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也就是说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但负债比率对主权资金收益率的影响不仅不同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也不同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负债比率对主权资本收益率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的影响。

上述因素在影响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旦预计企业将出现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措施回避和转移。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他人的做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选择那些利率可浮动,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以使债权人与企业共担一部分财务风险。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恰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立信会计丛书《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立信会计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修订版《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王京芳薛小荣陕西工商学院学报(西安)1995.4.24--28,48

《论财务杠杆利益的计量和应用》席彦群广西会计(南宁)1997.2.3--7

《负债经营初探》吴思明广西会计(南宁)1995.11.10--13

《谈"财务杠杆系数"及"期望资本金税前利润率"》严鹏飞朱学麟内江财贸学校

《对财务杠杆理论与应用的探讨》杜英斌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1--3

杠杆范文篇6

(一)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铜产业产值下降。2017年以来,经济寒流席卷全球,国内外铜市场需求疲软,导致铜行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贵溪市铜产值同比增速转正为负,2017年全市铜产业总产值(含江铜)1432亿,较上年减少约3亿,增速同比下降16.76%,2016年铜产值1417亿元,同比下降15亿元。(二)铜产品价格下降明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近几年,由于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铜产品价格持续徘徊在低位区间。以99号电解铜价格为例,2011年上半年价格达到7万元/吨,自2013年以后,价格开始大幅下滑,2015年12月价格下跌至3.5万元/吨,较2011年上半年下跌近一半。从全国来看,2017年国内仍将有50万吨新增精炼产能投放,产能过剩形势依然严峻,受铜价走低影响,2016年江铜计划缩减10万吨铜冶炼过剩产能。(三)铜贷款大体稳定,贷款占比基本持平。根据国家关于限制过剩产能的要求,金融机构对铜行业采取了授信规模压缩,严控新增信贷,加强风险管控的方式。由下表可知,近几年铜行业贷款占比基本平稳,除2015年下半年江铜搬迁导致铜企业贷款占比出现下降之外,占比并未出现大幅的波动。

二、原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受市场需求不足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企业普遍出现经营状况不佳、财务水平下降、流动性吃紧、偿债能力下降的现象。贵溪市只有江铜集团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其他均为地方中小企业,地方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到全市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除少数企业外,其他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主要以普通铜产品加工为主,且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二)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信贷监管趋于严格。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警戒线、不良贷款上升行业的风险预警等有严格的指标要求。伴随着2017年产能过剩企业债务到期,债务违约率不断上升,监管部门对违规发放落后产能贷款进行动态监测;对未经投资及产业相关部门核准的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严禁提供信贷支持;对落后产能项目,严禁任何形式新增贷款支持,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三)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产品同质化严重。据了解,目前许多铜企业的产值、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同比依然在增加,但企业的净利润却在下降,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保住产品的市场份额,仍然在加大生产,产能过剩问题越加突出,虽然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但人员及其他成本依然较高,加之应收账款回笼时间拉长,流动性减弱,企业陷入了越生产越亏损,不生产则倒闭的恶性竞争中。

三、信贷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质押贷款效用下降,加剧产能过剩。据了解,为了获得更大的流动资金,部分铜企业开展存货质押贷款,但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相关的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质押贷款压力加大,并向企业资金链传导。以下图为例,由于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需要不断补充存货量换取同等额度的贷款。企业增加产量,一方面,使得产能过剩情况更加严重,同时也不利于价格回稳;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加重了企业流动性不足,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恶性循环,弱化了质押贷款的作用。(二)严控过剩行业贷款规模,波及优质产能发展。通过信贷政策杠杆,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但商业银行在执行相关政策过程中,却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优良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下降,影响优质产能发展以及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以鹰潭三元和华泰两家公司为例,企业经营状况正常,且产品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及稳定的消费群体,但银行为规避信贷风险,将华泰授信额度从2013年的7000万元压缩至2017年的5000万;将三元公司的授信额度从2014年的3.1亿压缩到2017年的2亿元,导致上述两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扩大优质产能的计划被迫搁浅。(三)银企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企业经营风险放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贷款投放过于谨慎,但银企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多次出现企业授信额度与预算计划不匹配的现象,造成企业资金链吃紧。比如,个别商业银行在未与进行企业沟通的情况下,临时调整企业的授信规模,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放大。

四、政策建议

杠杆范文篇7

【关键词】金融;房地产;调控;区域差异

2004年以来,金融杠杆与行政手段、财税手段、土地手段一道共同参与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效果远不尽如人意。

一、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评价

在本轮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中,金融调控手段不断在强化。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不到三年内,央行已经连续9次加息,仅2007年就5次加息。为抑制经济运行中过多的流动性,自2006年7月到2007年11月,央行曾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存款准备金率由8%调升至13.5%。2007年9月27日,央行与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7]359号,下称“359号文”)。文件对申购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此频繁的金融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投资继续升温

自1998年以来,我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2007年1

—9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814亿元,同比增长30.3%,比上年同期加快6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4.6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为25379亿元,增长37.9%。上述数据说明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在高位运行,温度不断攀升。

(二)房价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都翻了一番。2007年房屋销售价格继续较快上涨,部分地区房价涨幅居高不下。2007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涨幅比上月高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低0.8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2%,涨幅比上月高1.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低0.9个百分点。深圳已经连续21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0%,其中10月份为21.1%;北京连续18个月同比涨幅超过8%,10月份达到17.8%。

(三)房贷风险加大

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快速增长。从1998年的3106亿元增加到2007年上半年的25720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从3.3%上升到10%左右,年均增速超过40%。

9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4.6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410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比上年同期快5.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7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491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余额2.8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924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违约风险已有攀升趋势。据19家银行的不完全统计,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中,违约客户高达18万户;工行、中行、建行2006年末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已接近200亿元。

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滋生着一定泡沫。虽然形势总体发展状况还是可控的,但是如果房地产投资、房价继续高涨下去,泡沫的风险就会逐步加大,加之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而艰巨。

二、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成因分析

尽管金融杠杆频频出手,但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仍然不见根本好转,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甚至处于失灵状态。究其原因,大体上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

从客观上看,第一,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商品房供不应求;第二,货币流通严重过剩;第三,世界性的资产重新定价潮流影响。上述三个因素推动着我国房价不断走向高处。除掉上述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往往处于两难境地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房地产业贷款,在我国银行信贷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房地产业的这样一个重要地位,使得决策者进行宏观调控时,往往会处于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这有点像妈妈惩戒犯错误的孩子,打轻了孩子不当回事;打重了,又怕伤害了孩子的身体。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一直处于这样两难之中:下手轻了往往不起作用;但是下手重了,又怕伤害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甚至损害整个国民经济,这个尺度非常难以把握。近期“359号文件”就是一个例证:出台了“359号文件”,但看到一些城市的剧烈反应,又不忍心下重手,导致市场仍对其中的“第二套房”如何认定争论不休,政策难以执行,调控效果也就不了了之。

(二)地方利益的制衡

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房地产业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房地产开发交易的税收收入,是各个城市地方财政的主要进项。有专家曾做了初步测算,房地产业的收入约占全国多数城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1%。因此有人又把城市财政直称为“土地财政”。如果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就可能严重损伤地方财政的财源。这是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对宏观调控措施执行不利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三)地方银行的消极抵制

房地产贷款,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的重要贷款,个人房贷一直被银行业视为“优质蛋糕”。以交行为例,2007年以来虽然在不断地压缩开发性贷款,但是却在谨慎扩展个人房贷,先后推出了“安居贷”个人住房贷款以及“轻松安居贷”个人住房循环贷款产品。建行是房贷的龙头银行,按照其披露的2007年中报数据,其个人贷款平均余额由2006年6月30日的48906亿元,增加至2007年6月30日的6337亿元。“高利润、低风险”的个人房贷是各家商业银行争抢的业务,面对“房贷新政”的实施,各商业银行的态度并不积极。

“359号文件”出台以来,各类银行谁也不愿明确制定严格的“第二套房”细则,生怕因自己的细则过严而导致优质客户的流失。结果是调控政策所伸出的拳头“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调控功能大多被化解了。

(四)房地产宏观调控指导理念的“一刀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最基本的特点。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当悬殊。各项经济政策只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现实,才会是有效的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指导理念上过多地强调政策的全国统一性,往往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我国600余个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区域是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炒房比例很大,外资进入量大,房价很高,涨幅很快。第二类区域是比较发达地区,如东莞、珠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天津、大连等地区。他们集中在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活跃,投资炒房比例较大,外资进入量比较大,房价相对比较高,涨幅较快。第三类区域是发展中地区,俗称二线城市,如武汉、重庆、成都、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安、郑州、南宁、太原、兰州、乌鲁木齐、银川等中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城市。它们的特点多是房地产市场启动相对较晚,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得以较快发展,居民自住性购房占市场主导地位,房价运行相对比较平稳。第四类区域是刚启动地区,主要体现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省属城市。它们的房地产市场化水平不高,地价较低、房价也比较低。第五类区域是滞后地区,除东南沿海个别县级市,全国绝大多数的县级城市房地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房地产市场启动相对滞后,房价较低。

转贴由于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实施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结果出现了该调控的没能很好调控,不该调控的也跟着调控的结果,导致有病者吃药的剂量不足,没病的也得跟着吃药。在第一、二类地区,一旦房地产市场稍有下挫,调控政策就立即出现折扣现象。迄今为止,很难有一项宏观政策能够一贯到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其一,与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主客观原因相比,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主观原因应该是主导的;其二,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主观原因中,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三、实施区域差异的金融调控政策建议

依据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风险状况和金融杠杆失灵的成因分析,为破解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难境地,笔者提出如下的金融政策建议:根据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建议实施考虑区域差异的宏观调控措施,即按照各个区域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宏观调控的任务,因地制宜,实行有差异的金融调控措施。

对第一类地区和第二类地区,它们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因此,应该采取相对比较严厉的金融措施。例如,第二套住房的首付应该严格按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界定,无论是国内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应该执行统一的从严调控的标准。利用严格的金融杠杆,从严控制上述地区的炒房风潮,囤地风潮,下大决心保证房价的平稳运行。

对于第三类地区(往往俗称为第二线地区),房地产市场虽然也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多是苗头性的,所以对这类地区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适当放宽。例如,本次“房贷新政”中,第二套住房可以界定为按个人为单位。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对这类地区起到警示作用,既促使当地的房地产业得以健康发展,又防止过热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弊端产生。

对于第四类和第五类地区,由于其房地产业刚刚起动,甚至是启动不足,因此应该对它们采取扶持和支持的态度,所以宏观调控中,对这类地区应该是网开一面。例如,“房贷新政”中,第二套住房的规定在上述地区可以不实行;甚至对于该类地区的购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以鼓励和支持第四类和第五类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杠杆范文篇8

复习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内容,通过复习课,启发学生对有关物理知

识进行回忆、整理、总结、使之深化、条理化、系统化。在复习课中,如果教师多次简单重复、讲解,那一定会使学生兴致索然。所以,即使是复习课也要有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题目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如何有效地时行这项工作,我上的‘杠杆复习课例’受到我校老师们的好评,使我感到得意,现与

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立足基础,深挖内涵杠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而力臂是难点。我先立足基础知识,

一开始上课就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复习杠杆的定义,在学生不够确切回答后,提示:棒是怎样的棒,力要如何作用,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如何找?启发学生回忆出杠杆的正确定义。接着让学生回想杠杆的五个名称,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并用例一图的实

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弹簧秤读数画力臂,进一步理解力臂的定义

(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

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作用于

杠杆上的动力最小,相应的动力臂应是最大。

二、层层深入、拓宽引伸我在学生掌握了杠杆的概念、规律后,不失时机地把杠杆进行变形、拓宽,引伸出一些变形杠杆,是这堂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特色。除老师设计例二(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均匀圆轮,现要在轮的边上作一拉力,使轮能滚上台阶,则拉力应作用在那一点上?



沿那一个方向才能用最少力?试在图中画出这个力,设轮子不会打滑)。画轮能滚上台阶的最小力的图示,例三(曲棒的杠杆如图,为杠杆的支点,杠杆重力不计,在端挂一个重物,要求在BC加上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试画出这个力示意图和

它的力臂。)作出动力最小值的图示。引导学生通过确定支点,确定动力作用点,确定动力作用的方向而求得。这是对杠杆知识的深化和拓宽。在我有限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和类比迁移,综合出了这类杠杆的特点和规律。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既是使学生回忆、理解杠杆的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三、灵活多变、设置高潮我还精心为这堂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灵活多变的问题,学生讨论问题的高潮迭起。

高潮之一是出现在讨论题中例四图甲分别用F1、F2、F3三个力拉定滑轮这三个力的大

小关系。我通过与学生一起用定支点、画力臂的方法解得F1=F2=F3后,我又出示乙图

题,个别人由于抛开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按甲图的定势思维分析,即得F=F2=F3的错误

判断。而大部分同学则按我教给的:定支点、画力臂的科学方法得出F1〈F2〈F3的正

确结论,我再一次提醒同学们要养成科学的分析方法。高潮之二发生在讨论杠杆转动的问题上。同学们通过讨论掌握了力和力臂的有关拓

宽知识后,又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来。出示右图中的杠杆A、B两端分



别悬挂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杠杆能保持平衡,问悬挂点同时向支点O移近相同的距

离杠杆如何转动?这又把学生问住了,显然、使用原来的定支点,画力臂的推导方法是

行不通的,由此引出学生产生寻找新的、更有效、更一般化的方法的热潮和兴趣。当个

别同学二次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比得出答案后,我启发:杠杆两边的FL的乘积减少,

减少量大的那一端会怎么样?减少量小的那一端会怎么样?由于启发得当由此引发了第

二个高潮。学生能很快就从:FL的乘积减少,减少量大的那端上升。铜块上升、铁块下

降、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学生正兴趣盎然时,我再次变换条件提出问题:(1)悬

挂点同时移远相同的距离,杠杆如何转动?(2)悬挂点不变时,铜块和铁块同时减少

相同的物重,杠杆如何转动?(3)悬挂点不变时,在铜块和铁块同时挂等重的砝码杠杆

如何转动?(4)悬挂点不变,把两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金属块与容器不接触)杠杆如

何转动?(5)当杠杆两端A、B悬挂大小不同的两铁块平衡,把两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

(不与容器接触)杠杆如何转动?这堂课由于启发得当,合适的的深度和难度,综合性问题分散成一些便于学生分析

的小题,使学生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方法及新题目的解题方法。既巩固了

双基,又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既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杠杆范文篇9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社会融资规模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较快,蓬勃发展之下我们不得不关注资产泡沫可能带来的风险。而近几年,国内债务增速上升,经济增速放缓,杠杆率上升,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的倾向下,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性,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在过去几年间金融体系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空转,不断推高资产泡沫,金融领域风险不断积累。马勇等(2016)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伴随着去杠杆化,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最后提出应该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杨有振(2017)则认为金融部门去杠杆意味着尽可能地减少信用违约损失,化解信用违约风险,减少对投机性投资行为的支持,但去杠杠化不是要缩减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相反是要从金融供给侧消除我国当前的金融抑制现象,破解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分析我国金融去杠杆的原因,并提出适当方法。

二、金融去杠杆的原因

关于金融杠杆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金融杠杆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信用创造和使用的过程,亦即以自有资金作为基础,通过负债和借贷撬动更大规模的资金。自2016年以来,金融去杠杆一直备受关注,究其原因,分析如下。金融对实体经济拉动作用减弱。从金融机构层面来说,杠杆作用体现在金融业增加值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金融业增加值指数是以上一年度作为基期计算的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金融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20102015年间,金融业增加值指数由108.9(以上年=100计算)上升为116.0,而这一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更是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达到8.3%。2016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2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80%。同期分析工业增加值指数,该指标以上一年作为基期进行计算,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20102015年间,工业增加值指数由112.6下降到106.0(见图1)。同一时期,社会融资规模在2013年达到17.30万亿元的短期峰值后,于2015年回落到15.4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一般用来衡量在报告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属于增量概念。1201151101051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116106107.7107110.6109.9108.1109.4110.9107.7108.9112.6金融业增加值指数工业增加值指数图1金融业和工业增加值比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金融业增加值指数的上升、金融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膨胀与工业增加值指数下降、实体经济不振并存,这两类数据的一升一降,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边际递减。

三、金融如何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的本质在于信用收缩和减少货币创造,即金融部门的缩表。金融机构减少同业业务,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的空转,信用扩张得到抑制,这大体就是金融去杠杆的思路。第一步是控制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反映了银行、影子银行等金融体系信用创造货币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系统的杠杆水平。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准备金率等。我国的货币乘数自2011年的3.79上升到2017年第二季度的5.33,达到了1997年以来的高位,基础货币的不足使得货币供应的增长依赖于信用创造货币,流动性更多由债务杠杆交易提供。另一方面,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对当前不缴纳准备金的部分再度征收。根据货币创造乘数的公式k=(Rc+1)/(Rd+Re+Rc),当准备金率提高时,货币乘数下降。总之,保持合适的基础货币量和适当提高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乘数,是金融去杠杆的第一步。第二步,利用MPA直接控制扩张。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一直是近几年来银行加杠杆的主要途径,正是由于二者不受监管,为银行套利提供了机会。2016年初,MPA考核正式实施,央行构建了包括贷款、买入返售资产及存放非银金融机构资产、股权、债券等其他投资在内的广义信贷考核指标。意在通过同业负债、资金流向、广义信贷等指标的考核直接调控银行的扩表行为。目前,央行已明确自2018年一季度开始,将银行发行的5000亿以上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进行考核,同时,银行理财也已经被纳入MPA广义信贷指标进行考核。第三步,规范金融机构杠杆率。2016年,证券资管八条底线规定股票类结构化产品的杠杆率不得超过100%,固收类结构化产品的杠杆率不得超过300%,结构化产品的资产杠杆率不得超过140%,一对多非结构化产品的资产杠杆率不得超过200%。新规明确提出了统一杠杆的要求,考虑将不同种类产品的杠杆率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也规定了理财产品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除此之外,对于银行表外业务,根据2016年银监会出台的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提风险。

四、金融去杠杆中的风险与防控

鉴于中央对金融安全的定位,我们有理由相信本轮金融去杠杆能够持续推进,有效实施。但在金融去杠杆进程中,有以下三方面的风险需要考虑和防范。1.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的风险。2017年经济的开门红,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功不可没,但截至2017年8月份,中国固定投资增速大幅放缓,创1999年以来新低,房地产市场再度冰封,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今年8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同比增长5.5%,与7月同比增长7.2%相比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反观8月同期进口增速14.4%,超过预期的10%。至于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三连降,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64.6%,只是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驾马车动力不足,显示经济可能短期触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金融去杠杆面临着稳增长的压力。为了缓解经济增长的压力,一方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可定向宽松,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2.资本市场下行的风险。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针对资本市场的调整出台不少政策,明确了防风险、治乱象是健康市场的需要的理念,指出不能因处置风险而发生新风险。在去杠杆、防风险的大背景下,市场中的紧张情绪难以避免。如果资本市场下跌,以避免系统性风险为由的呼声越来越多,金融去杠杆面临着较大的舆论压力。但是监管不可一蹴而就,统筹考虑、协调渐进的监管要求需要持久推进。鉴于此由,可以对监管力度适当缓和,央行也多次强调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而稳定市场预期和加强监管两者并不矛盾,监管层可适度调整力度,缓和市场情绪。3.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利息率的适当调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金融机构去杠杆,但也由此导致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据Wind资讯显示,截至2017年5月份,票面发行利率大于等于7%的债券达92只,不低于6%的债券也多达415只。但在2017年五六月时,收益率3%左右的债券都会遭到哄抢,而今年收益率5%、6%的企业债券却门可罗雀。市场资金面紧张,债券市场不振,融资成本趋紧。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定位是中长端利率下行,但近期实体融资成本反而上升,表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有所下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待完善。为了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协调各期限货币政策操作指引,推动中长端利率缓慢下行。金融去杠杆的成本肯定是有的,但只要在推进过程中严防出现以上三种风险,同时不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去杠杆的方法可以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陆晶.浅析金融杠杆成因及金融去杠杆方式.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

2.马勇,陈雨露.金融杠杆、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7,52(06).

杠杆范文篇10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该零件为杠杆,功用是自动车床用实现活动往复性的运动。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位置公差要求:Ф6H7与Ф20H7,孔的平行度为0.06mm,Ф8H7与Ф6H7之间的平行度为0.08mm。各个孔的粗糙度为Ra1.6μm。边长为12的粗糙度为6.3μm,Ф32的端面粗糙度为3.2μm,倒角为1X45度。

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道其原图样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但是Ф8H7,,Ф6H7,Ф20H7,Ra1.6要求有些高,该零件属于杂类零件,既有类试轴,又有圆弧和孔的加工,也即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各个表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或得,其中要保证Ф8H7,Ф6H7,Ф20H7,之间的平行度难度要求较高,各尺寸长度较小,总的说来不难加工。

2.毛坯选择

工作时要承受反复的要承受很大的转矩及变形的弯曲硬力,容易产生扭振、折断及轴颈磨损,要求材料应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所以要求用QT45-5。

杠杆:此零件结构形状较复杂,属中批生产,固采用铸造毛坯。

2.2毛坯余量确定

由书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表1.2-10查得毛坯加工余量为5,毛坯尺寸偏差由表1.2-2查得为1。

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因为加工各个表面时的加工要求不一样,需要划分加工阶段,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要把各主要表面粗精加工工序划分开,这样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就可以在半精加工中得到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得到修正,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在工序安排上先加工定位基准,然后再加工孔,符合先面后孔和基准先行的工序安装原则。

3.2加工顺序的安排

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粗加工阶段,先铣削要求加工的平面,及钻孔。半精加工阶段加工要求较高的Ф8H7,Ф6H7,Ф20H7,Ra1.6μm的孔。-精加工阶段安排精度药品求高的Ф8H7,Ф6H7,Ф20H7,Ra1.6μm的孔。考虑到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在半精加工阶段之前把不重要的需要加工的表面或孔等加工完,然后集中加工精度高,难度大的加工表面,实现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原则。

3.3定位基准选择

保证各加工面的余量得到合理分配,能为后继工序加工出合适的精基准,便于安装定位。用V形块定位Ф32外圆,定位销定位平面,加工出需要的精基准。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1

…………

第二部分第9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

第三部分第21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

…………

第四部分第21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

…………

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