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影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2:53:19

负面影响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特征负面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GreenTrade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这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或地区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障碍,以防止或抑制他国产品进口对本国或该组织成员国市场的冲击而实施的一种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范围极其广泛,它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凡是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贸易均在保护之列。

2.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标榜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而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认同绿色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合理性。

3.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发达国家通过环保立法,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

4.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没有限制哪个具体国家,表面上是一视同仁。但是绿色贸易壁垒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和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范文篇2

积极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采取的一项“反周期经济调节”的主要政策手段,其目的就是要在短期内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资金投入,迅速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社会购买力,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三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能力办的大事,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财政风险逐渐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每年发行上千亿元的建设国债,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财政增收的同时,而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却在急剧扩大,1998�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958亿元、1792亿元和2598亿元,1999年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2%和12.7%,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9%和14.5%,如果再把各种财政隐性债务或或有债务算进去,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大量缺口,政策性银行的呆账坏账,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的巨额亏损,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外债等,我国政府综合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或超过国际警戒线。我国目前的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已高达58%,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30%的标准;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高达25%,而国外一般不超过8%.如果巨额的国债发行出现问题,其债务危机就会不期而遇。

2、投资效益低下,非市场化运作明显。财政投资本身是一种政府行为,其投资行为、方式、领域和目的都带有明显的非市场化特征。政府投资在非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地方争投资、争项目以及不切实际盲目上马项目、搞“形象工程”等计划经济体制的恶习又开始抬头。由于政府投资的过快扩张,项目投资只重数量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弊病比重明显。从近几年中央对国债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情况来看,国债投资的挤占挪用问题、效益低下问题、浪费问题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3、对民间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全社会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率看,1998年和1999年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远高于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999年全社会投资资金来源中,财政资金增长了43%,银行贷款增长4.8%,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仅增长1.2%,利用外资下降26.7%,这充分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对民间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替代了一部分私人投资。同时也表明,在供过于求的经济形势下,由于中央政府投资结构比较单一,对刺激地方和公共投资作用有限,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建议

积极财政政策是针对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应对之策,在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如财政专家陈共所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同加大马力推动汽车爬坡,没有到达坡顶就减退马力,汽车就会退回。”“当前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一旦撤下来,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全功尽弃。”但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应对增发国债引发的负面效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处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以促使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最大作用。

1、增加财政支出与减税双管齐下

从国外的经验看,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增加财政支出,另一种是减税。而目前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扩大支出为主要手段,同时对税收政策作一些局部性的调整,以此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稳定。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单一依靠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的做法,不仅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而且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我国目前贷通紧缩的条件下,由于物价的负增长或低增长,企业盈利的空间不断减少,甚至大面积亏损,特别是下岗工人的大量存在,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只实行政府扩大投资搞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解决目前“企业盈利难、职工上岗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如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配合以减税政策,一方面就会使企业税负降低,盈利空间增加,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加,民间投资信心就会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会使广大农民和个体工商户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日本曾经一度把消费税的税率由5%降到3%,使市场的销售转好,经济开始上升,但随即又把消费税的税率由3%提高到5%,结果经济又下滑。这一实例充分说明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可小视。从近年来我国工商税收大幅增长的情况来看,减税应该有一定的空间。“九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5%,而这一时期GDP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3%,两者相差6.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的高增长充分表明我国税收政策是偏紧的。虽然有人认为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比国外经济发达国家低许多,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运用的统计方法不同,造成了观点上的差异,事实上,如果把我国庞大的预算外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计算,其比重就会与国外相差无几。

当然,减税政策的运用是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来定的。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减税政策可采取有限度地重点推进的办法。减税的重点应放在:一是对增值税的税基进行改革,实现增值税税基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并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变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平的现状,尽可能将企业所得税降低到20—25%;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将压在农民头上过重的费和税都同时减下来。当然,在减税的同时,对当前GDP中法定税负较轻的,应适当增加税负,以实现税负公平。减税的幅度应限定在财政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的增长部分。通过减税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基本上与同时GDP的增长相一致。

2、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投资和银行投资性贷款都是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动财政投资政策的同时,贷币政策必须与之协调,只有这样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才能充分发挥。当前要认真研究和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积极扩大银行投资性贷款,切实有效地带动社会民间投资的扩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在当前的国民收入总体分配格局中,银行信贷资金的比重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万多亿元,为银行信贷支持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但从当前贷币政策的运用的结果来看,出现的情况是:贷款增长始终不活跃,存贷不断扩大,通贷紧缩日趋明显。这是金融政策上的制度性收缩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技术性的松动效应。一些防范金融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金融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却紧缩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来源,造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大幅回落。为了带动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下一步银行信贷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是:配合财政投资,积极扩大银行投资性贷款,缩小和消除“存差”,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二是注重发挥银行政策性信贷的作用。银行投资性贷款大致可分两个类型:一是一般性投资,它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安排,银行是否投放贷款主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盈利状况。二是政策性投资贷款,主要是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重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及重要产业,并实行利率优惠政策。从国外情况看,银行投资性贷款结构也不完全是纯市场化或商业性的,政策性投资贷款占有相当比重。我国信贷资金运行要努力适应这一国际化趋势,针对我国政府财力不足和有限的矛盾,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更加有效地发挥政策性投资贷款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是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带动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是指财政只代为支持部分贷款利息,而由项目本身负责本金和其他利息的偿还。它是政府投资性投融资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弥补项目直接经济方面的缺陷,体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动员和扩大银行信贷资金,对带动整个社会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来,在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我们运用了这种手段,取到了较好的作用。今后,要继续使用这种手段,并且还要扩大规模和范围。

3、适度控制国债规模,优化国债结构,防范债务风险

为了防范因增发国债而导致的债务风险,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积极作用,今后要考虑三个问题:

一是适度控制国债规模。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较低,但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却较高,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说明我国目前发行国债虽有一定的空间,但国债所带来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纷纷扩大赤字和债务,试图以此推动经济发展,但高赤字和高债务难以为继,到80年代初期引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国家财力集中程度有限,国家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长期的高赤字和高国债无疑会增加未来国民经济的风险系数。因此,今后在考虑增发国债时,必须考虑国民经济的较低承受能力,考虑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偿债能力,把国债规模适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二是优化国债的结构。首先,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一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短期(一年以下)国债在全部国债中约占40——50%,这既有利于筹集资金,又有利于扩大央行的公共市场业务。而增加长期国债的比重,可以满足国家长期投资的需要,延缓政府的偿债压力,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连续性。其次,优化国债品种结构,除发行国库券外,可增加建设债、可转换债券、储蓄债券等品种,以适应居民不同的投资需求,使居民应债能力尽可能得到释放。第三,优化国债使用结构,提高债务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比重,减少用于弥补非生产性的赤字的比重,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益,形成“以债养债”的国债良性循环体系。

三是实行国债的市场化改革。把目前有限的国债回购业务扩展成有效率的公开市场业务,使之成为调控货币流通、活跃贷币供求的主要市场。同时考虑恢复国债期货市场,使持债者减少对将来利率受损的疑虑。

4、加强财政投资管理,提高财政投资效益

积极财政政策除了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外,更应注重财政投资的效益,以保证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在财政投资过程中,财政部门负有重要的管理职责,其核心是要着力强化投资的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确保财政投资资金能够正确使用,避免国家财力的损失浪费。

一是加强对财政投资的全过程监管。对投资项目工程进行概预算审查,参与工程招标标底编制,加强对财政投资资金使用的事前控制;参与投资工程采购和对项目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审查,严格控制投资资金使用;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查,核减不合理开支,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

负面影响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口碑;负面影响效应;性别;价格;品牌认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在所有的网络应用当中,商务类应用发展仍然最为突出,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29.9%,增速在各类应用中排名前三。而2008年6月底的CNNIC统计,中国网民人数刚刚超过2.5亿人,其中25%的网民青睐网络购物,53.9%的网购用户表示买每种商品前都会看相关商品评论,78.9%的网购网民买大多数商品前都会看看商品评论,超过9成的网民在原购物网站商品下方发表评论。显而易见,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口碑在网络消费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网络口碑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1网络口碑的理论概述

Arndt认为口碑是指传播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或服务的非正式信息沟通行为,它是一种直接面对面、无商业目的的行为。网络口碑是口碑的新形式,指的是公司或消费者通过BBS、博客或在线视频等网络渠道和其他网民共同分享关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多媒体信息。

网络口碑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正面口碑和负面口碑两种形式。正面口碑可以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等产生积极的推销作用,改变一些原本印象不佳的观念,促使消费者产生较高的认知水平,加深消费者对其原有形象的印象,进而产生购买意向或重复购买行为。负面口碑恰好相反。本文所提出的负面影响效应,指的就是网络负面口碑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等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原有印象破损、消费者认知改变以及致使其放弃购买的行为。

目前,口碑研究者普遍认为负面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Bone1995;Mizerski1982)。一个对产品满意的消费者有可能把他的经历告诉他所认识的一些人;然而,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可能把他的遭遇告诉遇到的每一个人(Patrali,Chatterjee2001)。

对于企业而言,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量的影响上。Chevalie等(2006)以Amazon和Barnsand网站为例,检验消费者在线评论对书籍销售量的影响效果。他们发现,顾客对于书籍的评价得分(平均分)的提高能够增加相应的销售量,并且消极的评论要比积极的评论影响更大。但在这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结论不完全一致。Liu(2006)发现,因特网信息板上的消费者评论是即将播放的电影票房收入的指示器,研究表明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线评论都会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

然而,研究结果的不完全一致,并不影响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较之正面口碑,负面的网络口碑,无论是对消费者个人、还是企业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效应。

2网络口碑的负面影响效应

2.1网络负面口碑,较之传统负面口碑,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传统负面口碑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主要是在消费者的社交范围内进行,并且其大小与顾客的主观努力有关。网络负面口碑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它借助互联网这一特殊工具,能够使负面口碑信息以更快捷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辐射到更广阔的范围,制造舆论压力从而给企业造成影响。因此,网络负面口碑行为较传统负面口碑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一种不满意的消费者采取的具有相当负面影响力的事后行为。

2.2网络负面口碑,较之传统负面口碑,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更高

传统的负面口碑仅限于在消费者的社交范围中传播,而对于社交范围之外的人群,即使消费者迫切地想把某项产品或服务的不足告诉潜在的购买者,也显得无能为力。而网络负面口碑的传播可以超越人缘、地域的限制,众多的消费者聚集到互联网这一平台之上,传播网络负面口碑。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更高还体现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加深其对某一网络负面口碑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2.3网络负面口碑的虚拟性特点,使其可信度弱于传统负面口碑

ZhangandHu(2005)的实证研究表明网上的评论呈“U”型分布,消费者往往在非常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时才会去网上发表评论。口碑的“U”型分布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福利损失。极端情绪不满的消费者的负面口碑往往过低地评价某项产品或服务,不能客观地反映该产品或服务的真实质量,潜在购买者受此极端负面口碑影响,可能会延迟购买、放弃购买或转换品牌,进而影响企业声誉和未来的产品或服务销售,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应对策略

3.1重视挖掘女性意见领袖,全力培养“口碑消费者”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口碑是交流沟通的一种新形式。社会学家认为,男性和女性在交流沟通上有一个显著差异,即交流沟通的目的不同。女性往往期望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而男性往往试图通过沟通强调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男性在网络上口碑信息,是希望与人共享资源,让人感知自我价值;而女性的网络口碑则是为了建立关系、寻求帮助。男性和女性对网络口碑的态度不同,会使负面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因性别差异而不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女性占网购网民的比例升至61.5%,成为当之无愧的网购主角。营销专家表示,由于网络购物的时尚性、便捷性和娱乐性与女性的购物习惯相吻合,女性热衷购物的习惯在线上延伸,女性网民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挖掘女性中的意见领袖,全力培养“口碑消费者”,利用她们的先天优势,在第一时间切断网络负面口碑的传播并转变负面口碑的传播方向。保洁公司培养“口碑消费者”堪称业中典范,其精心培养的25万“口碑消费者”为其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并大获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3.2注重价格营销策略,充分发挥价格在负面口碑中的调节作用

淘宝网是中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多年以来,淘宝网已经让消费者养成了一个消费习惯(也提供了心理暗示)——这里是一个寻找价格低廉的商品、甚至是仿制品的绝佳场所。对淘宝网2009年之后开店的10名店主进行的访谈,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并且受访者一致认为价格低的商品受负面口碑的影响弱于价格较高的商品受负面口碑的影响。

此外,LuXianghua等(2010)以大众点评网所提供的近2万条餐馆点评及餐馆销售收入数据为基础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价格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对于网络口碑的态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价格营销策略,充分发挥价格在负面口碑影响效应中的调节作用。大部分消费者都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价位偏低的产品或服务,即使其外观、性能、质量等没有达到消费者所期待的水平,消费者也比较能够接受,因此,消费者制造负面口碑并进一步传播的概率比较低;而价位偏高的产品或服务,面对同样的情形,消费者的反应会比较强烈,在得不到满意答复时,其制造负面口碑并进一步传播的概率相对较高。企业应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价格,在源头上减轻不可避免的网络负面口碑影响效应的程度。

3.3发展品牌战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

负面影响范文篇4

一、社会“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世纪之交,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人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趋向的变化,这些都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5+2〈5”有人这样看待学校和社会教育,也有人更加悲观这样诠释:“5+2≤0”当然,社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业人员认真分析和探讨。

1.人们的功利性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背离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实利、实效,它通过市场来实现自己的产值、效率、效果,因此必然使人们强化功利意识,人们很少去追求徒有虚名的"义"。论文百事通而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协调学校德育工作,克服社会功利倾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是德育工作者艰巨的任务。

2.社会上重智轻德、升学竞争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不和谐。

重智轻德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很大的市场。过去是"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天是学好中考、高考科目就行了,还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参加英语特长班准备将来“考研”,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对政治不够关心,对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不感兴趣。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政治思想表现。从目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情况看,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人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人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知名度,创“名校”不得不狠抓教学质量,把德育置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实际上是看谁成绩好,"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

3.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相脱节。

当代青少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典型的早熟,学校德育教育还有一些不能与学生心理变化相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妨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交往不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升学压力大,厌学,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社会环境不适应,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等。德育工作在健康心理的教育、心理治疗与心理保护等方面,还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解决的办法,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德育工作者还需努力探索。

4.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不统一。

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无知与幼稚,从而使学生在家校的不同教育面前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家庭教育中误区很多。许多家长忽视子女自身的兴趣与条件,忽视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只是按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期望高、压力大。有的家长方法简单粗暴,有的过分关爱,都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能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

5.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校内教育用半天,不如校外一支烟”。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所必须面对。社会上流传的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迷恋;卡拉OK包房、舞厅成为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堕落的温床。有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小流氓结成犯罪团伙,到学校滋事、打架、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学校德育工作在综合治理,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做。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人民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德育工作是灵魂”。面对那么多影响和不和谐,德育需要开拓新思路,构筑新机制,创设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中只以知识为依据,忽视德育、体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不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弊端。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契机。然而应试教育的习惯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潮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学校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德育工作走出困惑的当务之急,也是素质教育得以全面推行的根本保证。我们德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德育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更新观念,大胆探索,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2.遵循德育规律,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应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行事,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从基础抓起,从落实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抓起,把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小平同志在这里指的就是基础道德。这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又是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基础道德的形成对于抵御由市场化带来的道德负面影响,建立青少年一代的精神支柱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的德育面临和存在的问题有: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思考、轻积累;重过程、轻结果;重独立、轻融合。我们必须针对现实认真研究,真正把握德育规律,不摆花架子,对德育工作实抓、抓实。

3.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很多做父母的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提高上,但是不少家长不懂这一点,而把精力与重点放在智力因素培养上,简单粗暴、过分溺爱、宽容放纵等等,以致造成孩子任性、懦弱、懒惰、自私、冷漠、粗暴等心理障碍,而缺乏坚强意志,良好习惯,和谐的性格,高尚的情操。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在校内能勉强接受教育,回到家中就我行我素,形成心理上的双重人格。学校有必要利用家长学校开办家教指导班,有组织的指导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形成良好的家教思想,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组建家长委员会,沟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合力。

4.心理健康的指导与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

由于成长的竞争,青春期的烦恼,升学就业的压力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许多未知因素,加上青少年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不善于人际交往,因此很需要心理帮助。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而且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因此,学生急需心理指导,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但是很多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空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正确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心育渗透,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指导学生登录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尽快弥补学校心理辅导和教育的空白。

5.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德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团队活动、为民服务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参观学习活动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成功的模式。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落来说,德育活动还需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他们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使现实追求和欲望接近他们可能达到的利益,从而使这些活动更具实效性。集体活动是一贴良药,它可以治疗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孤僻自私的性格缺陷,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6.学校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紧密配合。

负面影响范文篇5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特征负面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GreenTrade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这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或地区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障碍,以防止或抑制他国产品进口对本国或该组织成员国市场的冲击而实施的一种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范围极其广泛,它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凡是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贸易均在保护之列。

2.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标榜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而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认同绿色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合理性。

3.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发达国家通过环保立法,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

4.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没有限制哪个具体国家,表面上是一视同仁。但是绿色贸易壁垒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和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范文篇6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特征负面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GreenTrade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这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或地区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障碍,以防止或抑制他国产品进口对本国或该组织成员国市场的冲击而实施的一种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范围极其广泛,它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凡是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贸易均在保护之列。

2.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标榜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而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认同绿色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合理性。

3.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发达国家通过环保立法,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

4.隐蔽性。绿色贸易壁垒没有限制哪个具体国家,表面上是一视同仁。但是绿色贸易壁垒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和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范文篇7

[关键词]习惯性思维;电子产品;设计

电子产品设计是一个科学验证及工程实践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科学依据或工程依据。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但是,在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常常会有想当然的思想左右产品设计研发,导致设计冗余或设计错误。本文针对电子产品设计中常见的习惯性思维对产品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

1产品规划

电子产品规划应基于市场或用户需求,并结合现有技术进行制定。在电子产品规划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习惯性思维就是采用新技术堆叠。如果大量采用新技术可能因为新技术研究不深入,导致研发周期过长,研发成本太高且导致产品成本过高。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转瞬即逝;如果研发周期过长,可能错过最好的上市时机;如果研发成本太高,导致新产品价高无市。使用新技术还可能带来产品的售后成本增加。因此,在进行产品规划时,应合理使用新技术。笔者根据多年从业经验认为,成熟产品一定是使用成熟技术,即使使用新技术也应该使用成熟新技术,否则,设计的产品一定存在较大风险。

2外观设计

外观是产品的门户。优秀的外观设计能第一时间打开用户的消费欲望。由于外观的审美标准因人而异,在电子产品外观设计时,设计师最容易犯的习惯性思维错误就是把自己的审美标准强加于产品中。作为工业产品固然包含设计师的思想及审美,但是产品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销售量,设计师在进行电子产品外观设计时必须围绕消费者的审美标准来进行设计。目前市场上最成功的电子产品外观设计案例就是苹果公司下属产品,苹果公司产品外观设计老少皆宜,能够适应各年龄段消费者需求,可以作为电子产品设计参考典范。

3硬件设计

产品被称为电子产品是因为产品中的核心部件是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电路的设计关系到电子产品的成本、加工合格率、可靠性及返修率。硬件电路设计师也常常会按照习惯思维或想当然设计电路,下面将通过对硬件电路设计常犯的习惯性思维错误进行分析。(1)器件选型:在硬件设计之初应根据产品功能、性能、价格定位和消费群体定位,选择使用的主要功能器件,如处理器、单片机、存储器件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定位会为功能器件的选型带来完全不同的方案。在此阶段,设计师最容易犯的习惯性思维错误就是采用自己熟悉的常用的元器件来实现功能,使用熟悉的元器件可以使设计者开发相对容易,开发周期缩短,但如果不考虑产品特性及成本等因素,就可能导致产品上市后价格较高,在同类产品中毫无竞争力,也可能导致性能不足,产品依然没有竞争力。设计师另一个容易被习惯性思维左右的问题就是器件选型不能完全根据产品性能特性进行选择,通常会选比预期性能高的的元器件进行实现,结果会导致产品价格偏高,而高出的性能特性并不会对产品带来质的提升。(2)硬件设计:1)电路图设计:电路图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电路中计算的器件指标进行选择,如:阻容、电感、三极管、二极管、整流桥、保险丝等。不能按照经验和感觉随意取值,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电路图设计过程中,集成电路部分引脚使用不能按照想当然和经验进行设计使用,必须参考器件资料并结合器件在电路图中的作用进行设计。如有些引脚需要接地或接高电平,设计者可能对器件理解不够深入,随便接入其他信号,导致器件工作异常或不稳定。2)PCB设计:PCB设计必须全局考虑PCB的功能、性能、可生产性及可维修性。设计师最容易犯的习惯性错误就是不全局考虑PCB问题,以功能实现为目的;不考虑PCB在设备中的位置、布局以及可生产性问题,最后导致PCB功能实现了,但是指标差距较大且不具备可生产性。PCB设计时设计师必须对关键信号线进行准确把握。此阶段,设计师最容易按照习惯或经验对不同的信号线进行走线、布局,不能按照设备特性、PCB特性、器件特性和信号特性进行因地制宜,特别是高频信号更应该重点照顾。(3)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中常常会用到模块复用或代码复用,代码复用时,不同的硬件可能存在边界值范围差别、寄存器标志位含义差别,因此,必须进行相应修改移植,否则程序可能存在BUG。软件设置对空间的分配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并预留余量。如果想当然或盲目分配大空间可能导致程序存储空间紧张。软件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必须进行认真分析,想当然将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可能导致程序运行异常,不能达到想要功能。(4)生产设计:电子产品由样机变成产品,还需进行生产验证。在生产验证中需要处理与生产相关的一系列过程,如器件采购、PCB加工、零件加工采购、设备装配、程序加注、功能调试、性能测试、环境试验、可靠性测试等。在生产设计环节,设计师最容易犯的习惯性思维错误就是想当然简化流程、简化操作、改变工艺、走捷径,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生产过程未能完整验证,对产品品质埋下隐患。

本文通过对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能带着习惯性思维进行产品设计的各环节进行了分析,其中有些思想可能对产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作为产品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中应以产品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来考虑问题。只有这样,产品才能经受住市场考验。

【参考文献】

[1]张赪.可靠性原则2000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负面影响范文篇8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由于其服务对象———人(学生)具有的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比其他领域的活动更为特殊,从而使教育改革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等其他改革相比,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教育改革要有利于并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这正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提到“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严”。[3]教育的这种内在价值决定了教育应对政治和经济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完全以政治权力、经济思维来主导教育改革,或者将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等社会改革的模式简单推衍到教育改革。[4]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教育改革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但由于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学生)这一特殊对象具有的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比其他领域的活动更为特殊。随着人类研究的进展与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发现,成熟细胞的某些机能具有可逆性,生物体出现的大多病变可以通过新细胞再生逐渐治愈。但教育的影响完全不同,教育改革结果一旦出现,影响的是改革参与过程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甚至是学生一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策略可以通过后期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修复或者改进,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影响、牺牲掉的时间不具有可逆性。可见,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改革的特殊性,教育改革必须尊重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发展,决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教育改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此,国家在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之前,一般会在全国范围内选取若干个省市、地区率先进行改革试点。教育改革试点的重要价值在于,尽早发现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尽可能将改革设计之初未预料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教育改革不可逆结果的浮现———以新课程改革为例

教育改革是一场“调动全民的战役”。[5]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教育改革就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进行着,考试、教材、课堂、体制改革等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历程已经同“改革”难解难分地萦绕在一起,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教育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正式颁布,以及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舆论导向,加之“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民生建设任务,对于教育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教育改革在深入、深化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单方面重视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没有足够地发挥培养人自身的责任”。[6]长期忽视教育特殊性的结果就是既没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束缚了教育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教育改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来说,一项好的教育改革是一次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良机。但如果是不顾及教育内在价值的改革“,对大多教育者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所重复的行动不是发展而是挫伤和摧毁了那些改进”。[7]在中国的各项教育改革中,尤以课程改革起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特别是2001年正式启动的最新一次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改革),在历经十余年的改革之后,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新课程改革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从启动到全面进入用时不到四年:2001年9月,首批38个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启动实验,从2002年开始各地扩大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进入新课程。复杂理论认为“,在最谨慎的探究基础上所采取的适当行为,也很容易产生完全无效的和不适当的结果。”[8]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改革之初未预料到的结果逐渐显现。2004年9月,第一批新课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因为在理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不能比拼那些未参加科学课程改革的学生,在个别地方遭到“歧视”。而新课改中着重强调的“学习积极性高、乐观、思想活跃、爱提问”等品质在没有进行改革的高中基本无人重视。很多学生感受到的“是‘落后’的沮丧和‘补课’的巨大压力”,[9]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补习新课改中删掉的知识内容。2005年,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学者等对新课改的效果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姜伯驹认为,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10]面对试点改革中出现的各式问题以及各界的质疑,新课改的进程却没有丝毫减慢。按照原计划,2001年7月颁布新课标,按照新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要陆续出版试用,并且要分步到位,到2010年才全面实施。然而,事实上到2004年9月,除个别区县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仓促实施。一个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战略,在地方相关部门的自主空间里更增添与强化了政策执行的“内输入”特点,使这场新课程改革从上到下呈现出行政权力的色彩。这就意味着,本应在改革试点中发现并应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没有受到重视,改革试点矫枉过正的作用在改革仓促铺开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这样的行动已经冲淡了课程改革的本意。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为实施素质教育筑路,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合适的人才。但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在施行过程中却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渐行渐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改革设计阶段,对教师质量、特色课程开设、经费投入等情况的考虑不够充分;在改革实施进程中,课程改革实验以方案化方式推进,实践研究滞后于推广应用,改革的形式大于实质;从学生评价看,升学考试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注重动手实践、团结合作、创新的要求相冲突。一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教育工作者说过: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活!是的,教师讲课、育人都是良心活,一位教师的工作影响的是几百名、几千名学生,那么教育改革呢?教育改革一旦实施,影响的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受教育者。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但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其影响作用在一国范围内的学生身上一旦发生就是不可修复、不可逆的。新课改的初衷是为了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在2004年9月第一批试点地区的学生毕业升入高中暴露问题的时候,在教育参与者纷纷指出新课程体系存在弊端的时候,政策推动者本该减缓改革进程、及时进行调整,但却对实践中暴露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失明”,进而使问题蔓延,使最初参与到新课改实验的学生受到改革的负向影响。我们说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在其带来正向影响的同时,也会出现与“利刃”相伴的“弊刃”,不可避免地给一部分人造成伤害。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一场教育改革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基础知识构建、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的形成,等等,而这些看似细微的影响则是他们日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后期的良好效果便无从谈起。而由于教育改革结果的不可逆和不可修复,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构建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基础,不仅会影响其日后的进一步学习,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然而,教育改革影响的决不仅仅是一两个学生,往往是一代或几代学生。如果改革的“弊刃”过于锋芒,首先“受伤”的就是所有“祖国的花朵”。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环境等息息相关,教育改革成功与否会在日后反映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对教育的破坏,造成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发展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却出现了人才的断层。作为改革制订者和施行者要做的就是及早发现和消除“弊刃”,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即使是坚持教育改革的社会本位论,也不应该因为改革推动者的不负责、不重视,以耽误甚至牺牲一批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日后进一步改革的经验教训。

三、消解教育改革不可逆负向影响的建议

如前所述,教育改革结果的直接受益或受损对象是学生,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改革结果的不可逆性,这一现象很可能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学生的学习乃至他们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对教育领域中的改革一定要慎之又慎。已有的一些教育改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经验与教训,教育改革结果的不可逆性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教育改革,包括政策制定、行进速度、效果评判以及被改革群体的利益保障方面,将改革的负面影响消解至最低,尽可能排除教育改革可能给受教育者造成的无意伤害。

1.政策制定———避免利益偏差错误

教育改革在推行之前的政策制定是影响甚至是决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尼格罗认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有可能犯利益偏差和技术偏差两类错误,两类偏差的出现都会导致决策错误。利益偏差导致的决策错误主要表现为政策获利化、政策廉价化、政策优惠化和政策分割化。[11]这类错误正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常常犯的,要么只选择那些能使自己个人或自己所属集团获得特殊利益的政策方案;要么只选择那些使特定团体或个人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利益需求的方案;要么在最终优选政策方案时,有意选择那些能给某些个人或团体一定优惠的政策方案;要么决策者最终采用的是将利益在几个团体间按一定比例分割的方案。只有教育改革决策者能够放下自身利益,真正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出发,才会避免犯利益偏差的错误。成功的教育改革必须是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预计改革潜在的风险,综合考虑一项教育改革措施可能会给社会和教育中的人带来什么,权衡利弊得失,不做无谓的牺牲,将代价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改革过程是一个多方利益集团不断博弈与妥协的过程,现实中的改革很难达到理想的帕雷托最优状态,但至少要满足罗尔斯提出的“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教育改革决策者制定的任何决策至少要满足以下三点:第一,满足最低限度的公平。就是要保证每一个受到改革影响的个体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受益(如知识、技能、身体健康等),而不应有受教育者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第二,承认个体差别的存在。在保证最低水平公平的前提下,受客观因素(如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和主观因素(如天赋、健康状况等)的影响,个体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教育改革应使处于最不利状态的个体获得更多的利益。第三,保证利益受损者获得补偿。尽管我们强调教育改革不应使改革参与者因改革而利益受损,但在已有的改革中确实出现过部分人不可避免地承担教育改革代价的情况。对于这些因教育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应该有事后补偿措施。例如,如果学生学业成绩受到影响,就要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补习;如果学生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就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干预。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身体、心理哪一方面受到损伤,事后的补偿都不可能完全挽回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与损失。

2.改革进程———放缓改革步伐

以前文所述的新课程改革进程为例,我们的很多教育改革在正式铺开之前都选取了改革试点,但在试点地区的试验效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之前,就又匆匆地将改革在全国推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充分体现。如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中,小学阶段至少需要六年、初中阶段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发现改革的问题。而我们之前教育改革的试点试验时间往往只有两至三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全面发现问题,也不能使改革试点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革方案的作用发挥出来。况且就是在这样短的试点规划下,有的地区还不能严格按照计划步子来,而是急于求成地盲目加快改革的步伐。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未来教育改革的路还很长,教育改革的机会还有很多。要为了学生发展,教育改革就必须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出发,放缓改革的步子。任何一项改革设计,即使做得非常精细也不可能完全概括现实的可能性与复杂性。改革中不可预料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为了减小改革给参与者带来的损害,延长改革试点试验的时间,建立补救措施,形成补救方案,就应在试点改革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调整完善,这样才能将教育改革“弊刃”的影响降到最低。

3.效果评判———扩大话语权主体

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成功与否由谁来评判?不同评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持有的价值观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各异。从对改革代价合理性的评判来说,改革的发起者与改革参与者的评价一般是存在差异的。有学者认为,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能否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二是能否对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予以合理的利益回报,三是能否采取民主的推进方式。[12]也就是说,除了教育改革决策者,直接受改革影响的学生以及广大社会群体也具有评判改革效果的权利。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改革的决策者、政策的制定者基本垄断了对改革成败的评判权,改革中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参与其中,他们对改革效果的评价很难受到重视。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模式是由我国国情和体制决定的,但是不能因此忽视某些利益群体的话语权。在理想状态下,任何政策都应该是在广泛征求意见与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改革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受损者,扩大改革话语权主体范围,充分倾听并采纳各方的声音和意见是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必须。

4.利益保障———组建有效组织

负面影响范文篇9

[关键词]贸易投资一体化贸易保护对策

所谓贸易投资一体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交叉与依赖、合为一体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从狭义上看,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调控资源,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围绕着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价值链,表现出相互依存、互相推动、共生增长的一体化现象。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对贸易保护的负面影响

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传统的贸易保护前提基本不复存在,导致传统的贸易保护思路过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战略性产业为借口实施保护愈发困难

高科技产业因其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而被称为战略性产业。为了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获取更多的利润转移,对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也就成为当代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理由。但是,在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正变得愈发困难。原因在于:

(1)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其资本雄厚、科技发达,但目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往往涉及许多科学门类、需要高额的财力投入,单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往往难以完成。

(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就相对落后,有的高科技产业是一片空白,保护无从谈起,即使保护,也只会造成封闭和更加落后。

(3)对战略性产业的保护能否奏效需要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如对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把握,政府决策的高效率等。一旦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保护的初衷也难以达到。

2.以民族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已不可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快速推动,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发展迅速。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此起彼伏,导致各国产业、企业的相互渗透更加深入,企业、产品的“国籍”日益模糊了。在一国境内从事某种产品生产的,不含外资成分的“纯本国企业”越来越少,而且有外国独资企业、本国与外国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各种企业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很难再明确区分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民族产品与外国产品。政府如果出于民族利益对某一产业加以保护,受保护的很可能不是本国企业,而是进入该产业的外资企业。

3.关税作为传统贸易手段的保护效果弱化

(1)从关税的名义保护率来看,它主要取决于对受保护产品所规定的关税率。关税率越高,保护程度越高;关税越低,保护程度越低。随着跨国公司推动下的全球产业链条将各国纳入国际分工的不同环节,各国市场日益融合,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在此情况下,一国制定关税的自主权不仅受到贸易伙伴的制约,而且受到跨国公司的牵制。从国际范围来看,全球关税水平不断降低,发达国家的平均工业品关税已降低到3.8%,发展中国家降到2.3%,中国2005年已从1992的43%降到9%。

(2)从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来看,对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程度不仅取决于对最终产品进口征收的名义关税率,而且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使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情况下,还取决于一整套的关税结构。在贸易投资一体化下,关税有效保护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跨国公司可以借助加工贸易的发展暗度陈仓,借助投资在东道国建一条装配线就可以将中间品迅速转化成产品,从而规避东道国对最终产品的保护。

4.非关税保护手段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1)在贸易投资一体化下实施非关税壁垒牵涉到的利益主体比较复杂。由于本国对某种产品进口的限制将可能招致外国对本国其他产品出口的报复,本国出口集团因而成为反对贸易限制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东道国增设非关税壁垒时,一旦影响跨国公司的利益,他们往往会动用各方力量使政策制定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并巧妙利用东道国各部门利益的不统一,削弱或避开非关税壁垒。

(2)在贸易投资一体化下实施的非关税壁垒可能是一种自伤行为。投资的流向是双向的,一国不仅吸引外资,同时也对外投资。例如美国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国。一国在通过非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时候,保护了国内厂商的利益(包括在国内投资的外国厂商的利益),但同时又可能限制了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因为其贸易壁垒限制的进口中很可能有部分甚至相当一部分是本国厂商在国外投资生产的。

(3)贸易投资一体化下反倾销手段的采用困难重重。在贸易投资一体化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因为在当地注册,取得国内生产商的资格,当其产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传统意义上的“国内生产商”就很难得到WTO要求的代表25%产量的生产上的支持,不能发起法倾销调查,只能由国内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规范。如果缺乏完善的竞争政策,保护就难以实施。公务员之家

二、解决对策

1.贸易保护政策应由单纯注重商品流动转向兼顾商品和要素流动

贸易投资一体化下,要素流动性增强,一国的要素已不再成为其独有的“专利”,而可以被国外通过投资所利用,同样,一国发展经济、增进居民福利的手段除了依靠国内要素外,也可以借助国外要素。国际贸易分工中比较优势地位下降,竞争优势地位上升。一国贸易政策的重点应由依靠贸易保护以发挥静态比较优势,向鼓励要素流入以弥补比较劣势、创造竞争优势转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其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资本和技术的缺乏资本的积累需要过程,技术的研发需要人才和高昂的费用,通过引进可以迅速到位。

2.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综合使用是新时期贸易保护的有效措施

贸易投资一体化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选择投资还是出口,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国际折衷理论认为,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可以利用的东道国区位优势时,往往他们选择投资;当缺少可供利用的区位优势时,往往选择商品出口;当之具备所有权优势时,选择技术转让。很显然,第一种方式最有利于弥补相对落后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缺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进国外要素一方面可以帮助东道国发展新的产业(如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已有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东道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要素开展加工贸易,可以解决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资本输出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减少其对东道国直接的商品出口,从而减少东道国进口竞争的压力,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交叉使用的依据还在于,跨国公司出于全球经营战略的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对某种产品会根据成本效益的比较,选择向东道国出口产品,而非直接投资。在此情况下,出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就需要进口国运用贸易政策,一方面限制商品进口,另一方面通过贸易障碍,迫使跨国公司前来投资。

3.对本国比较弱势产业的保护要更新观念,采取新的标准

当代的贸易保护毫无疑问不能再漫无边际,而只能是遵守国际规则条件下的适度、动态保护。保护对象只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具有显著的产业间联系的主导部门,如中国的汽车、金融、保险等部门;关税水平只能是与已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国家的平均水平,对WTO成员国而言,还要遵守通过双边、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关税约束;而非关税壁垒的使用也要符合国际规范。另外,适应关税水平的不断下调,为了提高关税的实际保护率,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虽然效果相对于以前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选择。

负面影响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影响

1对学生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1、1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对人文知识的概念越来越淡薄,高校学生对人文知识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落和忽视。而计算机和网络化发展,使高校学生认识到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实际的作用,但同时也对他们出现了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对信息技术缺乏鉴别全盘吸收,把计算机当成了最终目的,而不是实现目标的工具。使他们误认为只有象计算机网络那样的新技术,才能促进时代的飞跃,才能提高自己的形象、地位等。特别是计算机行业涌现出一批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而白手起家,一夜致富的神话都动摇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学习上也加剧了重实惠、重技术,不仅热衷于技术本身,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新技术,更新技术知识和技能,而对人文知识更加忽视,加剧了大学生人文知识淡薄的现状。这些现象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1.2对大学生心理上的影响

由于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上网时间大为增加,正因为他们太多地沉湎于网上,在一定程度上又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出现了一些问题。

1.2.1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为人对网络的依赖所取代,人与人之间交往机会大为减少,在“人——机——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极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再者,媒体所传输只是简单的信息,人的态度.情绪、感情都在传输中所剩无几,人接收到的只是毫无光彩的外壳,所以媒体在表面拉近人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疏远,感情越来越淡漠。不断有资料显示,人类长时间面对媒体,会严重增加它的紧张、孤僻、忧郁感、人际交往能力降低等心理健康问题,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

1.2.2导致心理性疾病如今,全世界每年出版新书60余万种,新增期刊近万种,发表科技文献500多万篇,现代知识信息象疾风暴雨朝我们扑面而来,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然而,如果大量信息未经处理,盲目地输人人的大脑,大脑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后,大脑就会受繁杂的信息干扰而产生病理改变,损害神经系统,出现头昏脑胀,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等临床表现。严重的可导致紧张性休克,这些由信息污染引起被现代医学成为“信息污染综合症”的新症正悄然侵袭着人们,而且正在发展的趋势。

1.3对高校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电脑网络繁荣的背后,出现了黑客攻击,侵犯隐私、淫秽信息泛滥等等问题。网络的安全、管理及法律法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完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只要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可进行接受或传播各种信息,其过程完全匿名,所以信息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些现状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产生了某些方面的负面影响。由于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在上网时无所顾虑,出于各种的原因和目的,极有可能将网络当作施展自己“才能”的天地,而出现违纪违法的行为。如CIH病毒横扫全球,使国家.单位和个人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其制作和传播便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

4对高校学生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加速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促进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目前,网络上英语内容约占9o%,法语内容约占5%,其他语种只占5%。据《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的统计数字,在因特网上输入输出信息流量中,中国仅占0.1%和0.05%,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的相当普及的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将意识形态、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等四处传播并强加出人,使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不是可忽视的。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何保证对本民族文化与价值的信任和自豪,是值得我们深思。

2负面影响的对策

2.1加强网络管理

提高网络技术,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做好管理防范,强化对上网信,皂,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使高校学生能避免有些有害的信息,确保网络的正常与规范化发展。

2、2加强教育

加强对高校学生网络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应增加网络操作“网风”和“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同时,要教育学生正确分析和评判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采取扬弃的态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网络信息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用的。

2.3建立“正规”网站

加强中文界面网络信皂.的输出,建立“正规”网站用健康的、有用的、科学的文化资料去占领一块与之适应的网络文化阵地。近年来,一些高校将“两课”教育、人生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增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4加强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不对大量信自、进行过滤,人们将陷人信息的海洋。学生迫切需要经过科学归纳的、具有针对性的有效信息。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自身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