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新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6:22:57

负面新闻

负面新闻范文篇1

一、消防部门应对舆情危机的现状

总体而言,媒体和社会舆论对消防部门的评价是正面的、积极的,特别是对消防官兵灭火抢险、救助百姓的英勇和善举,大加褒扬,关切有加。消防工作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与媒体的关注、宣传密不可分。但毋庸讳言,在新闻事业空前繁荣,新闻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日益发展壮大,以及公民法律意识和参与媒体监督意识空前高涨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舆论权威表达的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空前活跃,对消防部门发生和存在问题的监督,也是不遗余力,消防负面新闻舆情日益增多成为必然。消防正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并不时处于舆论监督的风口浪尖上。近年来,省内外发生了因不了解消防车单车载水有限而指责消防队灭火不拉水、因比邻建筑影响采光而投诉消防违法审批、夜间到宾馆消防演习惊扰住客等较多负面报道。有些舆情危机事件,影响仅限于一省一地,而有些则波及全国,后果较为严重。面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新闻,目前消防部门基本上是处于“三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准备、无招数”。有的束手无策,应对无措;有的是满不在乎,置之不理;有的是慌乱草率,应答不周;有的是情绪抵触、对抗对立,激化舆论危机;有的是一味静默,“拖、压、瞒、抗”,任由负面报道满天飞、一边倒,完全丧失话语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如此被动局面,必须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消防舆情危机事件多发的深层原因

1.行业受关注程度高。俗话说,水火无情,人命关天。消防部门所面对和处置的火灾等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刺激性等特点,且通常伴有人员伤亡,容易引起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消防部门在灾害现场的一举一动,也必然备受瞩目。一旦出现出动不及时、灭火救援措施不当导致灾害损失扩大等问题,均易被纳入媒体和公众视线,引起非议和批评。

2.社会性、专业性强。与其它军种、警种不同,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有联系,受舆论监督的几率比较大。同时,消防工作相对专业性较强,各类法规、技术规范数十种,莫说媒体记者和一般公众,即使是业内人士,如不系统学习、实践,也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因专业化特点与媒体、公众认知不足所导致的误解和批评也屡见媒体。

3.执法行为不规范。从已发生的负面舆情种类分析,公安消防部门因履行消防行政执法职能而引发的矛盾较为多见。如在履行“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三大行政许可中,程序不严格,审批不及时;或对火灾原因调查认定缺乏科学依据和严谨态度;或由于消防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消防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或是在办理火灾责任事故罪、失火罪中,证据不支持,程序不严格;或由于承诺的便民服务措施没有兑现;或是个别单位和个别人存在的执法不严、不廉行为等,都很容易引发媒体舆论监督和负面报道,招致媒体披露和公众批评。

4.宣传观念陈旧。长年以来,消防部门对新闻舆论,存在着片面理解的倾向,只重视媒体的正面宣传,热衷于经验推介、重大典型人物树立等,而对于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对于新闻舆情是最有权威性的社会舆论,知之不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特性、传播规律知之甚少,一遇到问题,只知道采取简单的删除、封堵、规避等措施,别无良招。

三、消防舆情危机事件防范应对之策

1.正确认识和面对。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新闻监督是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方面,是监督行政的重要力量,代表着公民的合理诉求,对于促进行政执法部门的行为规范,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乃至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责人莫如责己。要从源头上减少舆情危机事件,关键是要从内部抓起,自身抓起,从执法规范化抓起,切实解决好执法、执勤、队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做好行政监督的同时,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负面新闻范文篇2

一、负面新闻不断增多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的集中爆发,为负面新闻提供了大量素材社会加速向前发展,各类利益急剧分化,与此同时民生建设步伐滞后、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基层政府对群众权益漠视等等诸多因素结合一起,导致各级各类矛盾在劳资冲突、安全生产、警民关系、反腐斗争、干群关系、城乡关系、教育公平、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土地征用等各领域全面出现。众多矛盾总是以个体或群体性事件显现出来,据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当矛盾以事件的方式出现后,都很容易成为媒体报道的首选,无疑,这是负面新闻海量出现的一重要源头。

2.价值多元化为负面新闻增多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土壤当前,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进入了深刻的变革、调整时期,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追求、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与传统观念、主流价值相冲突的人生观、价值观大行其道,深得部分人的追捧和膜拜。而负面新闻恰恰是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如此,与主流价值观或道德标准相悖的思想和言行往往成为负面新闻的思想发源地。“宁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宝马女”;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等事例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3.人们维权意识的觉醒、增长与优良法治环境的缺失为负面新闻增多提供了大量司法、涉法案例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法律意识都得到空前的提高,与之相随的维权意识也得以觉醒和强化,维权意识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第一,法律观念、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来高,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对于属于自身的权利也愈加明晰和重视。第二,人们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要求生存与获得温饱转而需要维护尊严和得到尊重,许多时候不求别的只求“给我个说法。”第三,鲜活的案例,唤醒了“沉默的大多数”和“习惯了逆来顺受的人们”。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利益收到侵害时,许多人总是喜欢选择沉默或者“算了”,可是近年来,说算了的越来越少,勇于争取的越来越多,尤其受他人维权意志的影响,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鼓舞、激发了不少跟随者。张海超为证明职业病而“开胸验肺”,唐福珍为抗拒强拆而点火自焚,这些对于人们维权意志的坚定都起到了巨大的“榜样”激励效应。与此不对称的是,维权的成本过高,利益表达机制不畅,加之机关的衙门作风和社会的不良风气,有的干脆就是投诉无门,欲哭无泪,于是各种以死抗争的维权案例不断上演,这成了负面新闻的又一重要来源。

4.部分官员的不当言论而引发的负面新闻持续增多官员的言行不仅是其自身素养的表现,更代表了政府在百姓中的形象,绝大多数干部都能按照“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表现出一个中共党员应有的水平和能力。但遗憾的是,总是有少数官员不断冒出“雷人雷语”,“语惊四座”,点燃一个又一个的负面新闻事件。如郑州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和楼中楼,面对记者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发出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质问;某省一位政协官员就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接受采访时反问记者:“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在广州市黄埔大道交通整治工作会上,记者就“封闭部分行车道是否应征询市民意见”采访当地交警时,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某部长梁某突然发火,并质问记者:“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上述的每一次言论都引发舆论的热烈讨论,近几年这类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官员群体中产生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官员罔顾党的宗旨和使命,全然不理“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真谛;二是不思进取,不爱学习,落后于形势,无法应对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三是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极其欠缺,面对记者和摄像机,惊慌失措,不知所云;四是习惯于威权管理,作风霸道,拒绝公开透明,排斥公众监督。

5.网络谣言制造了大量负面新闻假象谣言本是假的,虚构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它本不应成为占据媒体空间的新闻,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却为谣言传播大开方便之门。谣言往往无视法纪法规,毫无理性,肆意蛊惑网民、欺骗公众,他们挑战公德,为所欲为,给我们的建设事业抹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混乱。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许多谣言都是在言论自由的幌子下进行的,他们或许不懂得“自由本就不应是没有限制的,而对于自由的限制来至于我们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让渡出来自己的一些权利以维护和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2]所以对于各种以言论自由为名而罔顾事实,肆意传播虚假消息的,必须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标的一般是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近来,“微博名妓若小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中国刑警学院95届缉毒班毕业生已全部牺牲”、“重庆贪官外逃加拿大”、“江河州委某领导妙评高尔夫”、“浙江海宁癌症村”等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经有关部门查明均属编造。这也引起互联网界和广大公众的强烈愤慨和谴责。

二、对待负面新闻的正确态度

1.冷静观察,理性判断,严肃批判对那些完全违背社会良知,冲破社会道德底线的负面信息,不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大众,都应保持严肃、批判的态度。受市场经济“恶”的方面的冲击,道德滑坡是有目共睹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正是对道德效力问题的忽略或者说刻意回避,让道德的声音日渐式微。道德因此而越来越沦为神龛上的装饰,需要安慰时就祭拜一下,不需要时就弃之如敝屣。”[3]因此,高举社会主义道德大旗,理直气壮的与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丑恶现象作斗争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无须一看到这类新闻就暴跳如雷,感叹世风日下,以为天下一般黑。须知这种人和事毕竟只是社会极少数,他不可能成为主干,也不可能引领主流价值。比如,药家鑫的师妹说:“是我,我也捅”,汶川地震时,辽宁一女孩通过视屏对受难同胞破口大骂,这些都引起了社会一边倒的公愤,我们不必因为有一两个另类而而对整个青年群体失去信心,也不必因为有一两个大学生的离经叛道而否定整个的教育成果。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对这类现象保持高度警惕,该批判的必须严肃批判,有触及犯法的该法办的应该法办。对这类罔顾道德底线,践踏人类良知的言行,如果任其发展、泛滥,他们将侵蚀社会的健康肌体,引起部分人尤其是不太明是非的未成年人的模仿,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

2.理解宽容,和谐共存,主流引导“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4]当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所以对于与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言行所形成的负面新闻,我们应具有更加包容的心态,不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对方进行打压,甚至以道德圣人的形象欲致对方以死地。我们坚持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也并不强求千篇一律,应该辩证统一看待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就比如对待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和“凤姐”,作为坚守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生活观念的人肯定不会认同,更不会去模仿和追随,但也大可不必与之“势不两立”。

3.独立思维,了解真相,拒绝谣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各类信息借助各类媒体海量出现,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息的传播更是起到几何级数的增长,在这样一种信息传播的环境里,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充斥其中,谣言与真相一时让人无从辨别。更严重的是当下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所谓“网络水军”,有的则专门从事非法的网络公关,他们专职从事“抹黑、攻击、造谣中伤”,以此制造大量的负面信息和新闻。另外,如上所述,网络谣言从出现至今就从未停止过,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必须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各类谣言。第一,必须独立思考,理性解读,努力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二,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用主流先进文化占据优势,挤压谣言生存空间。第三,提高政务诚信,用党和政府的的诚信来引领社会风尚。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尤其对于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一些焦点、热点、敏感问题应及时处理、回复或公布真相,要求政府官员讲老实话、真心话,用正气压倒邪气,用真实粉碎谣言。第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管理和法律的创立相对滞后,许多谣言制造者心存侥幸,一入网络就如入无人之境,肆意编造谎言,混淆视听,误导网民,祸害网络。所以,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已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只有这样,才能主动掌握情势,不至于被谣言迷糊我们的方向,也不至于被负面新闻给我们带来负面判断。

三、负面新闻的正面价值

1.有利于人们理性、宽容胸怀的培养思想多元,价值多样,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四个多样化”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思想将进一步解放,传统的一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将受到更大的挑战和冲击,因价值观的差异而引发的负面新闻,也将越来越多。负面新闻增多是思想解放、社会开放的体现和印证,同时,思想和价值多元也是社会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在‘存异’中‘求同’,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成为‘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并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凝聚、升华。”[5]负面新闻对于宽容、理性胸怀的形成和培养的价值主要在于:第一,让人正视多元价值和思想的存在。在主流、核心价值观之外,存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声音,其实社会从来就是如此,即使在极“左”的岁月,也不可能绝对避免“异见”的发声。只是在过去封闭的社会状态下,多元的声音并不能完全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很容易接受主流思想,也容易接受他人的接近主流的表达,对于异见甚少听及,甚至闻所未闻,很难坦然面对“胡思乱想”的人和事。今天,因价值观差异而引发的负面新闻大量出现,不管你是否接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他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你眼前,有的甚至高调宣扬,招摇过市。如木子美的“身体写作”,这在以往,斥其为伤风败俗、腐化堕落,一点也不为过,可如今,不仅自觉不羞耻,还拥有众多的追求者和所谓的“粉丝”,很多女性不是以其为耻而是佩服其胆量,更有甚者在其面前自卑。这些都让坚守主流价值观的人扼腕叹息而又不得不无奈面对。第二,让人接受不同的价值观,丰富人们的思想。如果说有些观点不管其怎样大行其道,我们都永远无法接受,那么有些非主流观点,经过辩论、解释,我们或许可以转否定为肯定,转排斥为接纳。就如广受诟病的“富二代”,他时常成为负面新闻的大号标题,但是据《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的调查结果宣示,却有59.2%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第三,使人们对于许多负面信息和事件由最初的愤怒、抗拒转为反思、探索和建设。以前,人们接触的负面新闻是有限的,信息也是单薄甚至片面的,那时当我们看到这些新闻时很容易捶胸顿足,怒发冲冠。可如今,新媒体、新技术快速发展,负面新闻海量出现,还有很多“内幕消息”被大量“解密”,或许“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以腐败为例,当人们接触多了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总是反复出现?除了道德、思想原因是否还有制度、体制原因?这是短期能消除的还是需要长期斗争?我们对其零容忍还是可以接受灰色地带存在?我们自身是否也存在让腐败蔓延的心理基础?等等这些疑问,比起以前的愤怒和哀叹,更显理性和思索。

负面新闻范文篇3

负面新闻报道的提法在中国由来已久,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是是非非长久以来存在于新闻从业者的争论中。

学者张威在其著作《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曾这样定义负面新闻报道: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一般说来,犯罪、性、丑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类事件往往是它报道的重点。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震惊、警醒。它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所谓的“负面”更多的是聚焦于事件本身的性质,而不是事件的结果。但众多学者仍然认为,这种关于负面报道的笼统提法有失严密性。他们认为,讨论负面新闻报道,必须脱离一种简单的,泛泛的思维模式,代之于具体的、微观的、分类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理论定位;在政策的制定上以及相应的媒体实践中,才不至于犯简单“一刀切”的毛病;传播效果也才有效。

我国的媒体比较认同后者的观点,他们把负面报道分为批评揭露性报道、社会危机事件的报道、黄色煽情新闻的报道三大类。

二、我国负面报道发展的困境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负面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块禁区,新闻界和学术界都慎于提及。尽管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新闻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以正面报道为主仍然是媒体报道的主要方针。据统计,在2001年至2004年近四年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中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仅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甚至更少,而且在报道力度和报道篇幅上也相对较弱;央视的《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47%,到了2002年下降为17%;一向锋芒毕露的《南方周末》也被逐渐磨得没有了棱角,批评揭露性报道的比例只占办报初期的70%左右。

三、我国负面报道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媒体的市场化经营和民主制度的发展给负面报道的发展带来契机

进入90年代以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媒体的市场化经营体制逐步形成。负面报道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市场需求为首当其冲的因素。媒体希望建立广泛的读者群以吸引各方面的广告客户。为了抓住读者,它们从枯燥的哲学、金融、政治转向对暴露社会阴暗面事件的报道,采用煽情手法,描写有关性丑闻或犯罪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另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媒体“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逐步形成,也是负面报道蔚然成风,长盛不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继问世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等名牌栏目,将报道的焦点对准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节目中有大量引起各界人士关注的负面报道。

(二)负面报道的积极效应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负面报道会带来负面效应,这正是我们日常奉行的指导思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要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要有一个感性向理性飞跃的过程。对新闻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认定,不能光看表象及显示的色彩,而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媒体必须以受众这个客观主体感应传媒信息程度为依据来判别新闻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是否有启迪、预警、教育作用;对社会公众的释疑解惑有无帮助;能否使受众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安慰。实践证明:社会现象含有负面信息,但取材于负面信息的新闻报道,并非必然对社会产生负面效果。这是因为新闻采访报道是传媒的理性行为,蕴含着正确的是非曲直和道德价值的判断标准。记者采写新闻的目的,就是通过报道事实,传递新闻信息,在为受众传递信息服务的同时,将正确的立场、观点、倾向,寓于事实之中,使受众受到启发和教育。通过对负面信息的过滤、筛选、剖析,体现倾向性,思想性,引导受众冷静而理性地思考。媒体的责任在于如何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转化。

(三)促使负面报道的效应向正面转化,媒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可以大体总结出促进负面效应向正面转化的几个要素,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敢、实、公、远、帮、果。

敢,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讲真话。由于片面理解宣传方针政策;由于没有真正掌握马列主义辩证法;由于怕来自上面和下面的压力,怕惹祸,怕砸了自己的饭碗等,有不少新闻工作者,不敢面对社会的丑恶现象,遇事绕道走,高帽子满天飞,有的甚至为一已私利而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这样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好的记者要坚持党性,有坚强的责任心,无私无畏,刚直不阿,甚至舍生取义也在所不惜。

实,就是唯物论,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深入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批评,这样既可以使受批者口服心服,也不至于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公,就是站在公正立场上。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代言人,舆论的代表,言而不公,自然会对舆论产生误导,这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记者反映社会问题必须深入采访,反复核实,严格筛选,认真编辑,突出一个“公”字,才能受公众欢迎。

远,就要眼光放远。写新闻一开始运作,就要考虑社会效应。有位记者写了篇文章,批评一座大桥设计高度不够,影响大吨位船舶的通过。从道理上说,这一批评是对的,教训应该吸取,但无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事实已无法改变,徒增读者的埋怨心理。记者写报道,应善于抓苗头,眼光放远,看得远,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帮,揭露批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其目的是根除这些现象,所以一定要牢固确定“帮”的观念。帮领导做工作,帮受众了解情况,帮受批评者改正错误。不能给党的工作添乱摸黑,助长牢骚,煽动埋怨情绪。

果,就是要有结果。为使批评报道发挥作用,记者必须关注批评报道的全过程,重视反馈,力求彻底的解决问题。

四、正确的立场和媒体的责任感是负面报道发展的动力

赵启正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他在一次报告中提到了关于怎样看负面报道的问题。《新京报》照录如下:“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报道吗?不是。判定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他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在不少人尤其是某些官员的眼里,对新闻报道一直有这样的逻辑概念,报道坏消息就一定是负面报道,而负面报道就一定是在找事添乱,所以不能有负面报道。所谓新闻,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按照辩证法的原理,有好的就一定有不好的。不好的消息,是一种客观存在。允许对好消息进行报道,也就应当允许对不好消息的报道,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关键是一个评价标准问题。赵启正认为,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评价标准不仅仅在国内报道中有效,放在国际上也同样正确。任何新闻报道,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就算报道内容为坏事,也不可简单理解为负面报道。

事实上人民对适量的、适度的坏消息的报道是欢迎的。人民越重视自己的生存发展环境,越需要通过新闻报道来关照身边存在的各种已现和未现的危机,从而避免坏事的发生。之所以有些官员不喜欢负面报道,并千方百计地对类似报道进行限制,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彻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重的是自己的职务、地位、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允许负面报道的出现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立场,一个国家的胸怀和立场。

媒体要站在公众的立场,理性客观地充当社会公正的“记录人”这一神圣角色。如果记者纯粹出于一种迎合受众的目的,肆意渲染一种阴暗的气氛,新闻报道将削弱它在社会变革中应有的力量。直正怀抱社会责任与良知的媒体不会一味地揭丑,他们更强调这类报道的建设性,长远性意义,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媒体的真正品质才能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1:181.

[2]邓利平.《负面新闻报道的特征及传播功能》.《新闻界》,2002(1)

[3]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2002.

[4]芮必峰.《鼓吹者、旁观者、参与者——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观》.《新闻界》,2004(6)

负面新闻范文篇4

“民生”二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可当做百姓生活生产的意思。关于民生新闻的内涵目前业界与学界尚没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源于基层生活观察与体验,二是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闻互动传播活动;另外,民生新闻发展离不开个体话语与媒体结合,民生新闻是民生话语在传播中的体现,即老百姓在新闻传播中拥有了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新闻具有专业性与一定的门槛性,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负责接受,可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可以通过例如手机等媒体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的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了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节目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迅速得到市民的关注与好评,被认为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在媒体市场化发展大潮中,这种立足民生的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因而既能保证收视率又能保证媒体口碑的新闻节目迅速得到扩散,全国上下纷纷模仿并主推民生新闻,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媒体发展焦点落在民生新闻。

二、从“走转改”看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2011年8月以来,、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要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其实是当前对社会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正面要求。近年来,由于民生新闻受众反馈效果很好,电视民生新闻保证了电视的高收视率,报纸民生新闻也保证了受众的购买频率。笔者从电视民生新闻人手,总结了最近几年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几种问题表现。

(一)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星、腥、性新闻——基层内容缺失新闻传播中过分追求星、腥、性新闻,热衷于追踪明星大腕、炒作花边新闻,娱乐受众眼球,民生新闻节目中大量充斥着交通事故等血腥新闻,媒体传播只关注眼球,对普通群众的生活没有兴趣,缺少基层生活,缺少对基层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关注,至少在比例分配有失衡,关注度不够。

2.报道模式化——基层形式缺失报道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式,一是内容上的模式化,二是新闻报道方式八股化,没有创新,由于各民生新闻定位基本雷同,所以呈现出来的新闻也大同小异,几乎每天充斥时间段或版面的多数是城市中的负面新闻,报道远离正常生活,民生新闻一大特点就是正面新闻让步于负面新闻;如纵观陕西西安几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第一新闻》、《直播西安》和《西安零距离》,在内容上几乎一样,而在报道方式上也没有太多差异,几档节目看不出栏目特色。

3.表象新闻——基层深度缺失关注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更多是将老百姓身边事进行罗列,缺少对表象性新闻的调查与深入。如在记者走基层新闻实践中,陕西广播电视台的《都市快报》过于基层表象化,只是报道城市中收入不高人群的生活现状,而缺少对基层生活的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生活不是通过旁观就可以得到,不参与其中怎知基层百姓生活辛酸。新闻过于表象描述,缺少报道的深度,进而也就没力度。

(二)民生新闻问题引出的危机

民生新闻的角色应该是“邮递员”,一是将老百姓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全社会来关注基层生活难题进而解决难题,二是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实现良好沟通提供一个平台。可是由于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一味注重眼球效应娱乐大众,基层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关注与围观,民生新闻的民本思想只停留于形式,加之民生新闻对负面新闻的加重比例报道,民生新闻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潜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1.新闻负面化使受众对社会认知呈现负面化负面新闻过多报道,脱离了社会现实,往往会使受众在社会认知方面产生一定的偏差,会激发受众对社会生活的恐惧与不安,社会和谐因素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缺失,加之民生新闻中过多报道家长里短,真正的基层民生问题得不到媒体传播,下情得不到上传,基层民众与上层管理者的沟通平台缺失,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累积,进而使得部分群众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极端化发展。

2.基层角色沟通缺失使社会矛盾冲突化发展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基层角色得不到媒体传播,各基层角色沟通存在缺失,表现为各社会角色不理解,每个角色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别人,因为他不了解别人,所以谈不上理解别人,这种沟通缺失,将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在非正式沟通渠道下扩散传播。将会使新闻传播无基础、政党宣传无基础,社会矛盾常态化、升级化发展。

三、民生新闻中基层意识缺失分析

民生新闻从某种意思上讲,是将民生意识带进了新闻传播领域,更多基层百姓的生存与生活进入了媒体传播的视野,可随着各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在市场化发展模式下,民生新闻的发展呈现出“有收视(基层表象)无基层(基层本质)”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片面追求市场收视率媒体市场化发展,每档节目都在追求收视率,在“活着才有话语权”的媒体发展体制下,民生新闻类节目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一切为了提升收视率,新闻内容出现现象化罗列,所以每天出现的多数是交通车祸,多数是火灾,多数是家长里短,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来保证收视。

2.市场化的成本效应新闻强调时效性,所以民生新闻市场出现了“抢”新闻,抢新闻的时效性,只要让受众第一次听闻,新闻才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抢新闻,所以大量民生新闻出现“少调查或不调查”的局面。另外,星、腥、性新闻最能吸引眼球,一条明星新闻或凶杀新闻不允许太多的成本包装,新闻本身就是热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最多的眼球,成本效应较好。基层新闻往往比较冷,需要记者去调查,这样的新闻成本大,时效性也不能保证,新闻眼球不是很高,成本效应不高。

3.民生新闻传播者培养体系缺少民生新闻关注街头巷议,媒体经营者只关注新闻量的保证,而忽视对新闻质的提升,记者编辑每天忙于跑新闻赶稿子,而忽视对自身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媒体管理者只关注每天有新闻播,在跑民生新闻的记者中很少有时间去培训业务与理论认知能力,导致民生新闻的记者流动性较强,而新进记者往往又缺少应有系统性新闻素养训练,在这种认识体系下产生的民生新闻必然缺失对新闻深度的把握。

四、民生新闻的基层化发展

基层应该反映社会内在的本质问题。较好的收视率反映电视新闻有很多受众看,这只能是一种基层表象,有区别于基层本质。笔者认为,真正的民生新闻不仅好看,更应该有用,也就是能让受众行动的新闻,能让人捐款,能让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遵守交通规则,能让欲违法者守法。民生新闻的从业者不仅仅是单纯地传递信息、呈现事件,而应该在报道的过程中让受众关注事件,提高受众的行动能力,促进社会角色间的互动,从而通过新闻传播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民众的基础性支持,所以民生新闻的发展应该更多关注基层民生,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基层化发展可以从基层新闻报道层面与民生新闻的基础建设两个方面展开。

(一)基层新闻报道层面

1.基层新闻常态化报道常态化有两个方面:一是日常报道的量比例体现常态化,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的比例。城市民生问题与农村民生问题的呈现比例。在民生新闻发展之始,基本上所有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定位于都市市民生活,对于农村新闻的挖掘基本没有,以致长时间以来,民生新闻中农民形象缺失,农民在新闻中的话语缺失。所以基层常态化,应该让各种基层角色实现真实比例化,各类题材新闻实现真实化,只有这样,新闻才能贴近真实,贴近生活。二是报道形式基层百姓化。民生新闻在报道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以普通基层大众能接受或喜爱接受的方式展开新闻互动,如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论新闻甚至可以让新闻以活动实现。传播方式不拘一格,更多元化,如都市拍客,让受众参与进来,让传播成为一种互动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另外,名主播也可以进基层借助名人让新闻传播具有扩张力,进而让新闻有影响力。

2.基层新闻可看性与有用性并重在市场竞争下,强化民生新闻的基层意识应该正确处理好新闻好看与新闻有用两者的关系。市场化发展,媒体发展就应该遵守市场发展规律,吸引眼球占领市场,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基层新闻可看性是保证有用性的前提,但可看性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有用性的手段。所以说,新闻媒体记者走基层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改善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让新闻有用。这一点,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向公共新闻的方向转变。公共新闻,在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Journalism),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事实上,在我国,民生新闻在发展之初也是借鉴了美国公共新闻的思想,如2Oo4年江苏卫视的《186嘶闻眼》全程直播了江苏省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的干部,但是这种公共新闻的思想也只是停留于尝试,没有形成规模与制度。在具体操作层面,笔者认为应做到:“内容安排上旨在实现有用性,形式上旨在实现可看性,形式一定为内容服务”,民生新闻应该注重新闻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上进行探索。

(二)民生新闻的基层基础建设

民生新闻的基层基础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让百姓走进传播世界,二是让新闻传播者走进基层的世界,并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制度。

负面新闻范文篇5

手机携带方便,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拍摄图片,手机社交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迅速广泛地传递信息,手机的像素较高,可以拍出相对清晰美观的图片,这些都成为手机摄影得到更多群众青睐的原因。加上大众传播盛行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机构面临更大的新闻时效性压力,此时,手机摄影无疑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2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2.1快捷拍摄,迅速传播,提升新闻时效性

在社交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手机摄影成为手机持有者必然会运用的技能。随手拍摄、随时随地分享,成为了手机摄影的最有力的优势。在十来年之前,快速广泛分享是很有困难的,而随着现在微博、微信等交互式软件的诞生,更多的人借助照片来展现所见、心中所想的事物,利用社交平台传递个人感知内容,完成彼此互动。网络沟通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图片分享具备了更多用的功能,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网络媒体发达的现在,人们对大量信息有了更多的渴望,新闻的接触渠道也更丰富,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新闻传者,只要掌握了新闻信息、编辑文字、拍摄图片、在网上,就可能使新闻在广泛的范围内快速传播开去。这给专业的新闻记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及时了解信息并且快速反应进行传播,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编辑速度快的重要工具,也成为现在许多专业新闻记者选择的工具。

2.2手机拍摄效果良好

新闻图片必须能清晰反映真实的新闻事件,甚至需要在报纸上进行印刷刊登,这就对像素有了一定的要求,而手机摄影近年来在硬件条件上的改善,正大大满足了新闻工作者在图片质量方面的要求。手机的像素在不断提高,还开发了连拍、闪光、延时等功能,可以调整曝光、白平衡、焦距等参数,同时辅之以明度、饱和度、亮度等基本图片调整工具,就为拍摄出质量更佳的新闻图片提供了可能。除此之外,软件厂商开发的一系列图片处理软件也为照片的调整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可以快捷地优化图片风格、进行裁切,虽然新闻图片必须保证真实性,还原第一现场的内容,不可以进行过多的创意性发挥,不能进行过度艺术美化,但是适当地处理是必需的,这有助于更有效地起到传播效果。

3手机摄影在报刊新闻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就工信部的统计资料来看,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额早已超过13亿。而且目前的手机更新换代速度令人惊叹,更高级的智能化操作赋予了手机更多的功能,除了简单通讯,还有图片拍摄、高清视频观看和制作、复杂的软件应用等等,手机成为重要的多媒体传播载体。手机是第五媒体的代表产品,其功能持续完善,4G网络更宽覆盖。手机新闻摄影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报刊上的新闻照片对像素的要求会比杂志和专业各个作品更低一点,而手机中集成的相机功能的像素从几百万到千万不等,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纸质媒体的印刷需求。现在,快捷方便的手机为许多报社摄影记者和通讯员得到新闻图片创造了技术条件,手机摄影在报刊新闻摄影中带动了一股新的潮流。

4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手机摄影对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而言,优势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广泛的网络覆盖特征。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突发事件新闻图片的拍摄和传播的基础条件。我国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指出了突发事件的概念,它指的是骤然发生、给社会带来或者可能带来重大危害,需采用应急处置方案及手段加以处理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此可以看出,突然性、快速性和危险性属于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中,唯有专业新闻摄影者才可以拍出合格的照片,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就由报社派遣专业摄影记者,携带照相机赶往现场,其中几经波折,很可能导致摄影记者错失拍摄时间。文字记者能够按照现场状态与当事人陈述描述现场和事件细节,而现场的不可复制性导致错失拍摄机遇的摄影工作者再也无法拍出最佳照片,这无疑是一种遗憾。而现在,一旦突发事件爆发,摄影记者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场群众却可以利用手机拍出事发时的图片,留下最能反映真实状态的影像资料。或者是现场存在媒体通讯员,他们也可以在拍照后用微信等平台传送到新闻媒体编辑部。通讯社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稿可谓争分夺秒,这更需要手机助一臂之力。比如2013年7月,上海陆家嘴一观光车自燃,媒体发出的第一张新闻图片是由手机拍摄而成。2013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个小时,这一消息就存入了新华社通稿库中,其对应的图片新闻也来自于新华社摄影师的手机,尽管画质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手机拍出后的第一时间径直传送到了新华社编辑部,体现了很高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2014年,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图库东方IC,正式推出了摄影师专属APP,创造了摄影师快速上传照片到图库的途径,手机拍出的图片能够在平台上随时随地编辑上传。

5手机摄影在负面新闻报道中运用

负面新闻往往是披露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批评道德不端和行为不正的个人,因此在采访和报道时往往会遇到阻力,当事人不愿意透露具体情况,甚至是采取武力等强制措施来抵触报道行为。因此就需要用到一些不易于暴露记者身份的手段进行人物采访、信息搜集和图片拍摄。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利用体积轻便的手机、可以反映生活真实状态的摄影技术来拍摄负面新闻图片,无疑是更为有效的,手机摄影的隐蔽性特征得到了许多摄影师的认可。比如2014年5月,有群众反映,稷山某食品加工厂存在着卫生质量不达标、无证经营的情况。报社在掌握这个信息之后,派出记者伪装成客商,亲自到工厂的现场开展暗访工作。在生产车间内,记者隐蔽性地利用手机拍到了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将这些内容交给了该地的食药监局。食药监局在经过核查与检测之后,对该厂进行严格的查封处理。在这个报道工作中,可以发现记者为了完成负面新闻的报道,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假扮成“客商”,用“观察者”身份悄悄进入第一现场,拿到了专业的证据资料。手机摄影为照片拍摄提供了方便,毫无疑问,如果用专业摄影机去拍,是很容易暴露身份的。

6手机摄影使新闻真实反映生活

在手机摄影快速广泛流行的今天,更多的摄影记者开始研究能否用手机摄影取代那些专门的相机摄影。在单反摄像机上添加镜头部件,能够把重量增加到10公斤以上,这就为摄影者的外出携带造成了巨大的不便。但是,体积很小、可以四处随身携带的手机就更为方便了,这也进一步触发了摄影者利用手机获取新闻图片的念头。毫无疑问,手机在兴起之初的作用只是联系亲朋好友,互通往来,传递信息,而拍摄照片仅仅是作为衍生的功能出现,拍出照片的质量总是不能和专业的高质量的单反相机相提并论。2013年3月《淮安日报》用一整个版面刊登了一组影像照片,图片资源来自于淮安日报视觉中心主任程钢的手机,陈述了家在贵州飘于淮安的洗车小哥陈浩南的生活经历。程主任自己反映,有一次他去洗车,在车中看到陈浩南在车外拿喷枪冲洗车,就用手机拍摄了递给小陈看,小陈看看,笑着没反对。第二次带着洗好了的照片去洗车,小陈看了表示很开心。此后,程主任向对方表达了想多拍些照片并且采访的意愿,得到了小陈和洗车店老板的同意。第三次就拍了网吧里的陈浩南,开车跟随骑单车的浩南穿过了马路和小巷,最终去到了小陈的住所。在轻松的聊天、采访过程中,程主任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小伙子的生活状态。在这版照片新闻稿里,影像的质量无法超过相机的水平,色彩的明亮度也不高,然而照片是最接近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的,触发了被采访者的心理和情感,也体现了摄影者的人文思考和价值观。

7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强手机摄影的运用,从而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比如它可以快捷拍摄,迅速传播,提升新闻时效性,且手机拍摄效果良好;其次,是加强手机摄影在报刊新闻中的应用、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手机摄影在负面新闻报道中运用、手机摄影使新闻真实反映生活等方面的分析。

作者:梁良 姜颖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海松.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2]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盛希贵.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7(2).

负面新闻范文篇6

利用媒体塑造安徽形象的瓶颈

毫无疑问,公众对安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同样深受媒体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安徽形象,需要妥善利用媒体,争取全面、客观、公正的传播安徽正面发展的形象。但在媒体的利用中,却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一)媒体资源的限制利用媒体塑造区域形象,需要丰富的媒体资源作支撑。但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安徽区域内部媒体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外地媒体更倾向于关注安徽区域的负面新闻。这两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安徽的形象塑造。1.安徽区域内部媒体资源有限首先,安徽省域内部媒体与其他省域相比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从报纸媒体看,以安徽报业最发达的城市合肥为例,“在当前报业格局下,一个城市一般只办一种日报,所以我们更多的以都市报为参照系进行比较。合肥共有5家都市报,分别是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5]65-66这个数量不仅远低于广州、上海等大城市,也低于邻近城市南京,南京有《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江苏商报》、《东方卫报》等都市报。从电视媒体看,安徽电视台拥有2套卫星节目,7个频道,分别是卫星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综艺频道、科教频道、公共频道和1个仅限境外落地的国际频道。其拥有频道的数量不仅远远低于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媒体比较发达的省份,也低于周边省份河南电视台(拥有10个频道)、湖北电视台(拥有9个频道)、江苏电视台(拥有9个频道)、山东电视台(拥有11个频道)、浙江电视台(拥有10个频道);[6]其次,从对区域形象的塑造力来看,安徽缺乏高知名度的媒体。“纵观合肥地区的5家都市报,报纸同质化的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5]65-66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安徽没有出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报纸。虽然安徽卫视的收视率在全国省级卫视中一直比较靠前,但主打“电视剧”的定位使其对安徽的直接宣传效果很难凸显出来。在网络媒体方面,其新闻网站在全国公众中也缺乏较大影响力。如同是省级门户新闻网站的浙江在线和中安在线,“浙江在线的策划创意活动要明显多于中安在线。浙江在线在2010年12月推出了‘年度浙江骄傲评选’、‘民间文化使者征集’、‘台历宝宝评选’、‘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展示’、‘年终盘点’等十多个系列策划活动。相比之下,中安在线在当月仅推出‘我为十二五建言献策’和‘全省政务公开考评’等几项策划和活动,而且都是以政务为内容,缺少与普通网民生活贴近的策划”。[7]25-29安徽区域内媒体数量和质量的现状势必影响对安徽形象的有效传播。2.外地媒体更倾向于关注安徽的负面新闻在注意力资源十分宝贵的当今时代,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更倾向于传播报道某一区域的负面新闻。王慧等对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一个时期有关安徽的新闻报道定量研究后指出,“民生新闻中,负面新闻居多,突发事件往往是连篇累牍的跟踪报道。政治领域也是负面报道居多,尤其是安徽地方政府官员形象欠佳”。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关注安徽的负面新闻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个简短的负面新闻常常在公众特别是域外公众心目中被不断地放大,进而与安徽形象联系起来。如“《安徽马鞍山区旅游局长闹市打人被免职区委通报》这则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在网络上瞬间被大量转载,在百度上搜索有近3000篇文章,马鞍山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在网民心中打了折扣,安徽形象也受到损害”。[7]25-29(二)公众的刻板成见难以消解“刻板成见”(Seterotype)是美国记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先看东西,后下定义,而是先下定义,后看东西”,[8]63“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8]63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最近几年安徽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文化素质较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环境闭塞、交通条件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成为有些受众对安徽的一种刻板印象”。[9]20-21公众之所以对安徽形成贫穷落后的刻板成见,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如“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花鼓的这种唱词无疑会对公众认识当代安徽产生了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解放前淮河流域水患频发,沿岸居民贫困交加等历史镜头强化了对当代安徽的成见。二是由于地域原因。相比沿海开放城市,外地公众涌入安徽的比较少,他们对安徽无法亲身了解,所以常常是从未到过安徽,却在心中对安徽下了“贫穷落后”的定义。三是外地公众的“自我中心化”意识。“自我中心化”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无法区别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只能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10]21-24出于自尊和渴望所在区域强大等心理,在“自我中心化”意识的支配下,外地公众在心目中更容易美化所在区域的形象,而有意无意地贬低其他区域的形象。这种“自我中心化”是人心理活动的正常反映,难以消解。在2008年4月21日,包括新浪CEO曹国伟、搜狐总编辑于威、百度CEO李彦宏在内的“红色故土•安徽行”采访团抵达合肥。在谈及对安徽的印象时,很多第一次来皖的嘉宾都表示“印象中的安徽与现实见到的,差距特别大”。[11]由此可见,不少外地公众对安徽都有很强的刻板成见。刻板成见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是塑造安徽形象的一大瓶颈。(三)区域形象塑造主体的媒体意识欠缺作为内陆省份,安徽是不张扬的,政府、企业、公众作为塑造区域形象的主体,他们利用媒体的意识较薄弱。首先,政府、企业、公众利用媒体传播自身信息的意识薄弱。与沿海沿江开放城市相比,安徽人更为含蓄内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依然存在,政府、企业强调工作实效,公众注重做好事不留其名,各种行为主体利用媒体主动推销自我的意识比较薄弱。其次,行为主体面对危机事件时的媒体应对能力亟待提高。2007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中主持人柴静就安徽省阜阳颍泉区机关办公楼造价严重超标问题采访时,安徽阜阳颍泉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史云龙不正面回答问题,居然说出“人恐怕要长得漂亮一点,可能就招来的非议多一些”之类严重影响安徽官员素质的语言。而发生在2010年岁末安徽六安的“陨石哥”、“地震哥”事件,①更折射出一些政府官员就危机事件面对媒体时语言行为的不当。行为主体面对媒体时的不当表现在危机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抹黑了安徽的形象。

有效塑造安徽形象的媒介举措

(一)拓展媒体资源,构建立体传播网络首先,要充分利用不同介质的传播媒体。纸介媒体擅长深度报道,电视媒体可以声画结合,新媒体重在互动,要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点,形成立体的传播网络。特别是在碰到一些有助于塑造安徽形象的重大新闻的时候,更要借助多种传播形式,对公众形成全方位的传播之势。如2011年1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2011年10月在合肥举办的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之类的重大活动中,在利用电视媒体以绚丽多彩的形式及时向广大公众传达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再通过纸介媒体系列有深度的新闻阐释,加深受众的印象,同时以网络媒体为载体,与公众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不同介质的媒体传播互相印证、互相衬托,增强传播的威力和效果,可以达到提升安徽形象的目的。其次,要妥善利用不同区域的媒体。在塑造区域形象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内部媒体和区域外部媒体的不同特点。区域内部媒体基于媒体体制等方面原因,从主观上都尽量维护区域形象。这种维护区域形象的主观愿望,使得区域内部媒体都尽量传播区域内的正面信息。这种正面信息固然是维护区域形象必不可少的,但却很容易给公众造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印象,反倒对区域形象的塑造不利。区域外部媒体特别是中央级媒体具有权威性强、影响面广等优点,但由于地理上与中央媒体的距离相对遥远,同时中央媒体的资源也十分有限,所以安徽很难吸引域外媒体的关注,而且中央媒体的偶尔关注中不少还是对安徽负面信息的报道。所以,安徽在利用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过程中,对于区域内部媒体,应重改善其传播方式,一定要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于区域外部媒体,要多加强沟通,拉近与区域外部媒体的心理距离,争取区域外部媒体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二)丰富传播内容,改变受众刻板成见首先主要靠新闻事实来提升安徽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众对安徽的刻板成见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安徽过去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认识的基础上,因此通过媒体大量传播安徽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闻事实无疑是转变公众刻板成见的最好方法。要注意的是,这种信息的传播要避免枯燥的说教,必须选择恰当的契机和形式。2011年10月在合肥举办的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穿插了大量以安徽为背景拍摄的电影作品以及安徽电影人的介绍,让公众感受到安徽优美的地理风光及安徽文化人的丰功伟绩,这种对安徽的展示非常自然,易于为公众理解和接受。颁奖典礼又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传播,大大提升了安徽的区域形象。其次可以刊播多种形式的有关安徽形象的宣传片。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展现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以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让国外观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有力塑造了我国和谐发展的国家形象。形象宣传片是对区域形象的直接宣传,其突出的主题、优美的表现形式常常能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方面,安徽也开始尝试。如在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一批精炼安徽旅游形象的宣传片,在北京街头主要公交站台的广告栏里集中亮相。在“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及央视二套里,每天都能看到一档精彩精炼的安徽旅游形象宣传短片,同时在北京首都机场两主要航站楼出口外,在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众多知名网站上打出了安徽旅游巨幅宣传画,即便在合肥,也在本市的8个高速路出口设了巨幅旅游宣传广告牌”。[12]但有待改进的是关于安徽的形象宣传片在内容上应形成系列的主题,而且不同载体上宣传片的内容应互相映衬,有层次、有计划地推进。(三)提高区域形象塑造行为主体的媒介素养1.政府要增强利用媒体的意识和技巧政府要充分意识到利用媒体及时传播信息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传递政务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同时,政府要熟悉媒体的运作特点,增强与媒体沟通的技巧。一些政府官员“躲”媒体及在媒体面前的不当表现,根本原因在于不了解媒体的职责和功能,政府官员要有勇气和能力与媒体真诚沟通,共塑区域的良好形象。2.企业要注重自身信息的媒体传播近年来,安徽涌现出一批发展比较好的企业。但不少企业因较少利用大众媒体及时向公众传播自身迅速发展的信息,导致很多公众特别是区域外部公众缺乏对安徽企业的了解,从而也影响了对安徽形象的全面认知。如“2011年1-7月份,江淮汽车累计出口巴西近3万辆轿车,已超过中国其他品牌出口巴西同类轿车的总和,位居中国品牌第一,国际品牌第二(仅次于韩国现代汽车在巴西的出口)”。[13]但安徽区域外部媒体对这一信息的刊登都是行业性媒体,受众面窄,大量公众对安徽企业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实还是缺乏了解,很多公众对安徽的认识还停留在仅仅是农业大省的“过去时”阶段。所以,安徽的企业要善于将自身发展的信息利用多种媒体及时传播出去,并把这种信息的传播与安徽形象的塑造连在一起。3.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在媒介十分发达的今天,即便普通公众也不可避免的要与媒体打交道。如何让公众在与媒体交往的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展示安徽形象,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让公众学会利用媒体。可以利用本区域媒体向公众集中宣传媒体知识,还可尝试以社区、乡村为单位举办以与媒体沟通为主题的培训班,同时还可以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设立宣传牌等向外出公众传授与媒体彀中的媒体知识。通过媒介素养的提升,使得安徽公众无论是面对媒体的采访,还是利用QQ、博客、微博、论坛等能主动传播信息,能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安徽形象,代表着安徽形象,应自觉并善于维护安徽形象。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安徽形象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安徽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综合发展。但媒体对区域形象的塑造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安徽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应积极通过媒体将发展的成果让更多的公众知晓,从而塑造安徽良好形象,推动安徽加速崛起。注释:①安徽电视台《超级新闻场》栏目于2010年12月10日播出了一段有关“学校天花板掉落,校方负责人反说雷人话语”的视频报道。视频报道凸显了以下答问:“有没有学生受伤?”“没有!”“可我们得知有多名学生受伤,这是怎么回事?”“你把学生喊来啊!”“为什么教室里的天花板会掉下来?”“你说天上为什么会掉下陨石?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你给我解释解释!”于是乎,“陨石哥”“地震哥”在网络上热传,甚至有人戏称当事人的答语是2010年岁末最雷人的语言。

本文作者:张香萍工作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负面新闻范文篇7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危机;特征;成因;管理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在逐渐增多,对应的媒介技术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媒体环境逐渐被新型的网络技术所取代,新媒体环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给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企业新闻危机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媒体环境新媒体主要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脑和手机的出现是新媒体环境产生的重要标志。新媒体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传播速度也更快,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的新特征

1.信息源难以控制

传统的信息媒介使得新闻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群体的手中,如果企业出现危机时可很快查找信息源并进行相关的补救工作。[1]但是在现代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信息传播者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个人,而且传播的速度更快,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找到信息源。另外,原先信息呈现线性传播形式,控制起来较为简单,但是现在则是辐射的网状结构,更是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2.覆盖面更加广泛

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每家每户都有电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新闻的覆盖面也更加广泛。

3.危机负面影响的联动性

心理学认为,负面情绪在群体中具有传播性,而在负面新闻的传播中也有类似的属性,信息接收者会对新闻者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是自然产生的现象。所以在有针对企业的不利新闻进行传播时,会在不同的人之间随之产生一种群体效应,导致人们对企业的敌视值也在不断上升,使企业的危机不断加剧,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的成因分析

1.企业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加大了危机处理的难度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人们主要通过广播、报纸等方式来获取信息,形式较为单一,而且类似媒体的更新替换速度较慢,一旦出现负面消息,企业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公关活动,从而避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2]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电脑、电视、微博等各种各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普通民众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企业来说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企业宣传的方式;另一方面,给企业的新闻公关带来了麻烦,如果有针对企业的负面新闻传出,公关部门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企业信誉进行修复,同时增加了公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支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2.新媒体环境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

新型媒介方式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往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一个新闻传播的满城皆知,而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人与人的交流,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现,人们可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及时传播到网络,与网友共享。当网友对新闻进行传播时,难免会夹杂个人情感在里面。研究表明,这种情感具有暗示性,下一个传播者会受到上一个传播者的影响。所以,如果有损害企业信誉的新闻传出,就会使问题不断扩大,而且企业根本来不及阻止,这就会给企业的新闻危机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3“.把关人”缺失使信息监管力度不够

报纸或期刊在印刷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才能流入市场。但是现在人们交流的门户更加广泛,信息传播也更加随意,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任何人的任何言论都可成为新闻传播的对象,所以人们可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不真实或不文明言论的流出,也不会有人阻止。对企业来说,如果有人恶意针对,很难阻止不实言论的流露,即使最后公关成功,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害。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信息方面的监管,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管理机制构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种类较多,而且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企业要强化新闻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维护企业形象。

1.分阶段进行管理

新闻危机有四个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各不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3](1)潜伏阶段。提高对新闻危机的预警能力,洞察企业现状,树立防范意识,从而在危机出现时能冷静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突发阶段。及时找出信息源头,冷静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详细的补救计划并做最坏打算。(3)蔓延阶段。全方位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并采取专业的管理机制进行应对。(4)解决阶段。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及时弥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和危机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危险预警体系是危机公关成功的保障,所以企业应利用新环境下的媒体形式建立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体系,加强对危机的管理。(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事件进行全面监督,分析网上新闻的发展态势,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将新闻危机消灭在萌芽中。(2)建立专业的企业网络管理团队,对企业网站进行日常的维护,并承担对常用社交网站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及时上报企业高层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避免负面新闻较大范围的扩散给企业带来的损失。(3)加强对新闻危机的日常管理,引进优秀的危机处理人员,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在社会舆论出现时,要有引导舆论走向的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处理危机。

3.建立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

(1)新闻危机的解决都是依靠人力的结果,所以企业要想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人才并为其配备先进的管理设备。[4]危机管理团队要有媒体维护专员,负责与外部媒体的联系和交流,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建立庞大的朋友圈,不仅与传统媒体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要与新媒体人建立联系,从而在企业出现新闻危机时能及时发动各方面势力进行补救。(2)在新媒体中建立企业的宣传人员,主要负责在各大网站、社交平台上对企业进行宣传,让网友对企业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企业,建立他们对企业的信任,从而在企业出现危机时能对他们有先入为主的引导,避免盲目跟风现象出现。(3)危机处理团队还要有消费者分析人员,主要负责对舆论的引导,通过分析消费者和网友的心理,抓住时机,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引导舆论走向,防止负面新闻扩大化,为化解危机提供充足的时间。

4.建立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

危机处置方式不同会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能减小危机对企业的损害,甚至可将其转化到对企业有益的方向。而低效的危机处置方式则会使危机对企业的伤害更大,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1)制定一套科学的危机处理办法,在危机出现时能实行程序化的处理过程,严格按照处理计划执行,提高对新闻危机的处理效率。另外,要严格追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发现企业确实存在问题,应及时在媒体或官网上向消费者或网友承认错误,对受害的团体或个人给予补偿,或采取其他方式弥补企业的形象。如果发现有人恶意诽谤,故意在网上损坏企业形象,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要求其在网络或其他媒体公开道歉。(2)企业领导应树立危机意识,员工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维护企业形象。加强对危机管理团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避免新闻危机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害。

作者:陈慧杰 龙泓宇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参考文献:

[1]赖明忠.论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8-60.

[2]胡俊.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负面新闻范文篇8

关键词:大陆报纸报道、台湾新闻和形象、内容分析

一、引言

海峡两岸近年来的交往,尤其是在经贸、文教和民间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台湾赴大陆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而大陆到台湾探亲、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人数历年累计48.5万人次(新华网,2001/03/16)。另据统计,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也非常活跃。截至2000年底,台商在大陆累计批准投资企业4.7万家,实际利用台资金额263.8亿美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4/16)。另外截至2000年两岸间接贸易累计总额达2049亿美元(新华网/2001/03/16)。两岸之间新闻交流虽然开始晚些,但也在逐步增长。从1987年台湾《自立晚报》两名记者绕道东京来大陆采访,目前到大陆来采访的记者已达5000人次,大陆赴台湾采访的约200人次(中华新闻报/2001/01/08)。

但是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历尽风云,尤其是近几年来,台湾问题屡屡成为世人关注焦点——从1996年的台湾大选,1998年的汪辜会晤,到1999年的“两国论”,再到2000年的民进党执政,陈水扁上台等等。在这几年里,台海关系愈加错综复杂,台湾问题日益迫切的需要提到两岸的议事日程上来,两岸政策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形势和政策的发展变化都必然对大陆报纸选择、报道台湾新闻的方式以及对台湾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一些发行量大、在广大读者中深受欢迎并颇具影响的小型报纸针对这一形势,专门开出台湾专版,重点报道台湾新闻,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因此对这段时间大陆对台湾的报道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中的发展、变化和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工作笔者曾在1998年进行了一部分,对1996—1998年《新民晚报》和《参考消息》的对台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现在时至世纪之交,台海关系又在这两年内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台湾政局变化,台独势力一度抬头,而中国又面临着加入WTO,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在新的世纪,中国人的最终统一,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已成为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时代潮流。

因此笔者又对1999、2000年的新闻报道重新进行内容分析,以1996——2000年五年的跨度,考察20世纪最后这段时间大陆报纸如何通过新闻的选择、报道方式来反映、塑造台湾形象。

二、文献回顾

1.关于新闻的选择

余家宏和宁树藩等学者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余&宁,1986,75)。

就新闻价值的要素而言,目前大陆新闻界的多数学者认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时新性又称时间性,指新闻公开应尽可能接近事实发生时间。时新性有别于时效性。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什么时间的范围内使新闻生效(余&宁,1986,79)。其它四个要素与西方新闻界的理解基本相同。

除了上述五个新闻价值要素外,大陆新闻界还强调新闻事件的宣传价值。宣传价值是指有利于传播者的事实的要素,符合政府的中心任务(余&宁&叶,1985,80)。也就是说,新闻传媒在用新闻价值选择新闻事实后,还要用宣传价值来选择新闻。宣传价值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即广泛性,典型性,时宜性以及新闻管理条例(余&宁&叶,1985,80-82)。这里的新闻管理条例就是指政府的一些规定和文件。在大陆,政府文件规定禁止报道的事实一般是不允许在报纸上刊登的。

值得一提的是,宣传两字在中文(至少在大陆)中没有贬义之意。理论上讲,宣传不被认为是一种单方控制,而是一种教育(Gorney&Guo,1992,p15)。

2.关于新闻的报道

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张宗厚和陈祖声认为应该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张&陈,1983,67)。他们认为新闻必须真实,这是由新闻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余家宏和宁树藩等学者认为还必须强调正确性,必须删除虚伪事实(余&宁&叶,1985,83-84)。

大陆新闻界认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这里的客观性其一是指内容,新闻事实的客观存在性;其二是形式报道时善于赋褒贬于客观叙述中,而不随意加入主观的解释(余&宁,1986,80-81)。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新闻界在强调新闻客观性的同时还强调另一个概念:新闻的倾向性,即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时所持的立场和观点(郑,1991,57)。胡乔中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曾通俗准确地阐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我们常常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人(指传播者)只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张&陈,1983,65)。徐光炎,朱洪波也认为新闻虽是客观事物的忠实记载,但又不等于客观事实。因为它是经人的头脑加工过的精神产品,所以总是带有倾向性(徐&朱,1986,23)。

不过在1998年会议上,笔者提出客观性和倾向性这两个概念时,曾引起了两岸学术界的争议。大陆学术界认为新闻既有客观性,也有倾向性;而台湾学者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强调客观性就不应该有倾向性的存在。

3.关于整体客观性与事件客观性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争议,笔者认为应该对客观性有一个更加全面地认识。笔者认为客观性应分为事件客观性与整体客观性。事件客观性或称个体客观性,是指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地报道。它的报道形式可以是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除非是虚假和凭空捏造的报道,这三种报道形式均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它们虽然所反映的只是一个事件的一个侧面,但不管是正面,负面还是中性,却都是客观存在的。整体客观性,顾名思义,是一个事件或个体客观性的整体积累。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它是指媒体对受众的一种长期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效果。

整体客观性与事件客观性两者有密切的关联,两者相辅相成。整体客观性是以事件客观性为基础的,对事件客观性又具有较大的反作用。

4.客观性与台湾形象

本文所指的台湾形象是台湾在大陆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本文认为大陆媒体所塑造的台湾形象在两岸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或体现两岸之间政治、经济及其他方面的交流现状和政策动向。形象塑造得恰当与否关系到是两岸交流能否顺利进行,它可以促进交流,也会引起误解甚至冲突。

在塑造台湾整体形象的过程中,大陆媒体如何处理新闻的台湾新闻整体客观性和事件客观性的关系至关重要。首先,如果有关台湾报道的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的比例相对比较均衡,那么报道的整体客观性所反映的台湾整体形象也是全面、准确,公正的。反之,如果有关台湾报道的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比例严重失调,持续的时间很长,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闻流量,那么整体客观性也可能随之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被扭曲的台湾形象。

其次,在有关台湾报道的整体客观性(总体形象)在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基础上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形象或模式之后,那么这种形象或模式也会影响到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假如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台湾形象是客观、全面、公正的,那么它所选择的事件客观存在也是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反之,如果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台湾形象是不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一旦形成一种气氛后,就会排斥那些客观,全面、公正的事实。这时就会出现是非颠倒,形象扭曲,或被夸大或被故意忽略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大陆报纸对台湾形象的塑造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事关到两岸交流和两岸统一的现实问题。

三、研究问题及抽样方法

1.研究问题

那么大陆报纸究竟是如何塑造台湾总体形象的呢?台湾在大陆媒体的形象到底是千篇一律的负面形象呢,还是多元丰富的真实形象?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呢,还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悄悄地改变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特选择了《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作为内容分析对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研究问题来考察大陆报纸对台湾形象的塑造:

①从1996年至2000年五年间大陆报纸如何选择台湾新闻?

②这段调查期内,大陆报纸如何报道台湾新闻?

需要解释的是,本文所指的台湾新闻是对新闻体裁和新闻报道的总称,而不是专指某一种消息体裁。

2.抽样方法

本篇论文针对的是在大陆出版的读者群较广的小型报纸。之所以选择小型报纸,是因为一些大报如日报多为党的机关报,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而小型报纸则更多面向读者和市场,新闻选择相对更丰富和客观,更以读者利益为上。据统计,全国小型报纸的数量不足报纸总量的5%,但却吸引了约20%的读者(Gorney&Guo,1992,P12)。

本文这次小型报纸的抽样调查内容是《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1996年至2000年的一月份和六月份的新闻报道。之所以选择《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作为调研对象,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两份报纸的地理位置各具代表——《参考消息》在政治中心北京出版,《新民晚报》在经济中心上海出版。

(2)两份报纸的风格各具代表。《参考消息》为新华社主办,内容较为严肃,更具权威性,主要是转载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以新闻快吸引读者;《新民晚报》则注重丰富人民生活,以贴近百姓吸引读者。

(3)两份报纸长期以来一直定期开设有关台港澳的专栏。《参考消息》第8版的“中国大地”栏目几乎每天都出;《新民晚报》第18版的“港·台·澳新闻”版每周出版4至5天。这与大陆其它报纸不定期刊登一些台湾新闻的做法不同,更显示这两份报纸对台湾问题的重视。

(4)这两份报纸都是在自发征订的基础上达到较大发行量。大陆报业中,有些报纸由于通过集体征订的方法发行量增大,但真正阅读报纸的读者不一定多;而这两份报纸是读者自发征订,发行量大,意味着阅读报纸的读者也很多。《参考消息》的发行量最高时达七百万份,是大陆发行量最大的日刊。《新民晚报》的发行量最高时接近两百万份,在华东地区首屈一指。因此,它们在读者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余&宁,1986,302-305)。

3.抽样数据分类

两报在五年被抽样的十个月中共刊登了1824条台湾新闻。《参考消息》在五年抽样期内共刊登942条台湾新闻,《新民晚报》则共刊登882条新闻。

对于上述数据,本文将按新闻的选择方式和报道方式,分别进行内容分析。就其选择方式而言,本文对上述所列的1824条新闻,将按其新闻类型进行分类。

新闻类型包括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灾害新闻、治安新闻、影视新闻、体育新闻、医疗卫生新闻和会议新闻。新闻类型之分主要根据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来进行。如果一则新闻涉及二类不同内容,则主要观其为主的一类新闻内容,并归入其相应的类别。

就其报道方式而言,本文将按正面新闻、负面新闻、中性新闻及新闻体裁进行讨论。

正面、负面和中性新闻之区分主要看新闻报道之用词和内容是否有利或有损于台湾的形象。如果一则新闻报道台湾的用词是正面、积极的、如“大力推进”,“积极有效”,那么这条新闻就归入“正面新闻”。相反,如果一则新闻的用词和内容有损于台湾的形象,使用像“大肆宣扬”,“苦不堪言”等词语,那么这则新闻就被归入“负面新闻”。其它新闻均被列入中性新闻。有时,一条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可能会引起两岸争论,但如报道所使用的语调比较平和,这样的新闻也被列入中性新闻。

新闻体裁分类相对简单,主要分为四类:即硬新闻、软新闻、简讯和图片新闻。为了便于区别,本文中的硬新闻是指对某一事件的报道,时效性较强;而软新闻的时效性不强,包括一般的特写,资料性介绍、知识性文章,访谈录等文章。硬新闻和软新闻一般都有标题。简讯是指一句话导语式新闻,一般没有标题。图片新闻是指新闻照片并附以一定文字说明。

4.抽样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1842条新闻数据(两报共20个月),本文作者首先请十名编码人员,每人负责编码二个月的数据。编码的类型及标准是作者事先设计好的,主要分新闻类型,新闻体裁、正/负/中性新闻及新闻稿源。

十名编码人员完成编码后,作者又请了其中五位编码人员,选择了上述20个月抽样月份的第一周的新闻数据,按照同样的类型和标准再进行分类。当然,这五位编码人员不能再选择第一次他/她已编码过的数据。

前后两次编码的趋同率(percentageofagreement)按照上述四大类中的其中78个分类逐类进行计算。其可信度系数(reliabilitycoefficients)分别在86.12%和93.26%之间,都超过了Kassarjian提出的85%最低互判可信度(minimuminterjudgementreliability)。由此可见,本次抽样的可信度系数令人满意,本次调查结果是可信的。

四、数据分析

(表格见文章后附)

1.新闻选择之分析

我们可以从新闻内容的选择上看出,《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1996年至2000年五年中,两报所报道的新闻主要集中在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教和科技五大类上,因为两报在五年中均有一定篇辐报道这五大类新闻(见表一)。

而这五大类中的热点是经济新闻,它是两报都花了较多笔墨进行关注的共同焦点。如表一所示,两报在五年中所报道的经济新闻基本上都超过当年的10%,最高达25%,2000年《参考消息》的经济新闻比例虽然降到了7%,但仍然可排到第三位,由此可见两报对经济新闻之重视。

但是就这五大类中的其他类型而言,两报选择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参考消息》较注重政治新闻,每年的比例均占当年的50%左右,分别为57%、46%、56%、47%和58%,明显高于《新民晚报》的10%或以下。与《参考消息》不同,《新民晚报》侧重社会新闻,五年的百分比分别为54%、34%、30%、26%和34%,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新闻。相比之下,《参考消息》所报道的社会新闻则较少,五年均在15%以下。

另外《新民晚报》的新闻选择类型明显多于《参考消息》,尤其是文教、影视、体育等文体方面的消息。《新民晚报》的文教消息所占比例不低于9%,最高时达到了20%,而《参考消息》都在5%以下。影视、体育方面的报道,《新民晚报》自1997年起每年都有涉及,而《参考消息》这方面的报道却寥寥无几。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在后两年中,《参考消息》新闻选择的类型逐渐开始有多元化的趋势,尽管在绝对报道数量上还不如《新民晚报》。

从时间纵向的比较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两报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报道在五年中的后半期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参考消息》从一开始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报道,逐渐转变为1999年的1%,2000年的2%,而《新民晚报》在1999年和2000年则分别跃升至12%和16%。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两报在军事报道方面原本相差不大,所占比例都不高。但是《参考消息》在后两年军事报道却有了明显的增加,2000年更是高达15%,相比《新民晚报》仍一如既往,保持1%左右的报道比例。

[page_break]

2.新闻报道方式之分析

在报道新闻时,《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五年中的正面、负面及中性新闻之处理方式具有较大的共性。如表二所示,《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五年的新闻报道中,占最大比例的是中性新闻。两报每年的中性新闻比例均达52%以上,最高达94%。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的比例则相对较少。

但就正、负面新闻而言,两报的负面新闻在抽样的五年中总量还是明显多于正面新闻。不过二者的差值却逐渐有缩小的趋势,不再象头两年那样差额可达两倍多。1999年的《参考消息》还出现了正面新闻比例略高于负面新闻的情况。

两报报道体裁之共性相对少一些,差异则较为明显。如表三所示,《参考消息》在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五年中,硬新闻的百分比相对较高,一直是各类体裁中数量最多的,最高时达到了62%。另外,其简讯的百分比也较高,前两年均为35%,1998年相对少些,为19%,1999和2000年则分别有36%和38%。而软新闻和图片新闻的百分比则相对较低,软新闻最多不超过23%,图片新闻则是屈指可数,《参考消息》在五年中仅有两条图片新闻,大部分年份根本就没有图片新闻。与之相对,《新民晚报》对软新闻的关注比《参考消息》大大增加,最低不低于35%,最高达到了62%,而硬新闻却没有超过50%的。另外,《新民晚报》比较注重图片新闻,一开始每年都有4-5%的篇辐用于图片新闻,后两年还逐渐增加到了10%左右。而简讯则非《新民晚报》之重点,最多只有10%左右,大大低于《参考消息》的比例。

五、讨论

以上的数据分析反映出了大陆报纸选择报道台湾、塑造台湾形象方面的一些共性、个性及趋势。在这一部分中,笔者拟略作归纳并探讨内在成因。

1.大陆报纸选择和报道台湾新闻时的共同趋势

(1)全方位报道,全面反映台湾形象。注意对台湾较为全方位的报道,力图从各个角度关心台湾,全面反映台湾形象是两报五年来一个总的趋势。两报不仅集中笔墨的报道就有五大类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拓宽报道面,《参考消息》后两年新闻类型的增多正说明了这一趋势。另外,后两年医疗报道的上升趋势,也说明了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发展,大陆更加细致深入地关心台湾民生和安危。笔者认为这一大的趋势,不仅是两岸交流增加,双方渴望进一步了解对方,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结果,也是大陆报业竞争加剧,各报力图丰富信息,争取读者的策略之一。

(2)以经济为重心,反映两岸经济交往现状。经济新闻是两报的共同关注焦点,这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不无关系。两岸的交流是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它是最终迈向政治对话的前奏,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起着催化作用。目前它也是两岸关系最重要、最贴近两岸民众切身利益的一环。在大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任务的思想指导下,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也在大陆对台政策中占主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台湾的经济新闻理应成为关注重点,两报也自然都给予了较多的新闻流量。

(3)努力减少敌意,创造平和氛围。就新闻报道的方式而言,尤其是在正面、负面和中性新闻分类处理时,两报的统一趋势是更多侧重于运用中性新闻,即塑造一个客观、公正、真实的台湾形象。虽然总体上负面新闻的比例仍比正面新闻高,但二者的差值逐渐有缩小的趋势,这说明台湾形象逐步在走向正面。

这些数量关系应该能够说明大陆报纸的一种倾向,即尽量减少敌意,力图创造一种平和的氛围。这与大陆的对台政策是一致的。在处理两岸关系方面,大陆在经过了1979年的“叶九条”(即阐述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告台湾同胞书》),1983年的“邓六条”(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到1995年的“江八点”(即重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提议“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再到2000年钱其琛接见台湾访问团的“新三句”(即“我们主张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对台政策显示出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策略愈见弹性的变化。大陆方面在政策发展过程中逐渐突出了一个中国原则框架内海峡两岸的平等地位,足见大陆对结束敌对,开展对话,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诚意。这种诚意因而也具体体现在了传媒对台报道的倾向之中。当然由于两岸还未开始直接交流,还有人制造紧张局势,两岸关系也时有摩擦,因此导致了总体正面新闻数量偏少的局面。

2.《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选择和报道台湾新闻时存在的差异

在分析这些差异之前,我们应该先考察一下两报各自的办报方针。这其中包含了文化和政治内涵——《参考消息》地处政治中心北京,主办单位为新华社,读者群面向全国,其定位在于让人们了解整个世界形势,从一定的高度进行全局的把握。《新民晚报》则是一份在商业城市上海出版的晚报型报纸,它所迎合的是多数普通读者在忙碌一天后需要放松、娱乐、求知的需求,注重平民眼光。

由于办报方针的差异,两报在选择和报道台湾新闻时体现出如下差异:

(1)两报在共同关心的五大类话题方面侧重有所不同。《参考消息》把更多篇幅用于政治新闻,而《新民晚报》则以较多空间报道社会新闻。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一站,再加上世纪末台湾政治格局和两岸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岸关系及其今后发展趋势当然是人们的关注重点,那么注重大局的《参考消息》当然将目光更多的投给了台湾的政治新闻。相对而言,贴近百姓的《新民晚报》就更加关注台湾民生,选择的是反映台湾老百姓的生活,更具人情味的新闻,以符合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口味。

(2)《参考消息》后两年在军事报道方面的力度更大。由于世纪末台湾政局的变动,两岸关系何去何从非常敏感,并且导致了两岸军事方面动作频频。随着台湾不断增购军火,大陆也在军事方面严阵以待,军方动向自然成为两岸甚至全球十分警觉的关注对象——它关系到能否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那么密切关注政治的《参考消息》自然较之《新民晚报》会更多的注意到台湾的军事动向,以至在后两年会出现军事报道飙升的现象,而《新民晚报》仍然按兵不动,保持过去的水平。

(3)《新民晚报》的新闻选择类型总体上多于《参考消息》。作为贴近老百姓的晚报型报纸,《新民晚报》更注重向人们提供有关台湾社会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以满足人们消闲、求知的需求。而《参考消息》对与大局无关的新闻就不愿过多着墨了。

(4)两报在处理新闻体裁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别。偏重政治新闻的《参考消息》更多转发硬新闻和简讯,因为政治新闻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且多为硬新闻,而且硬新闻和简讯有利于更快地向读者传递信息,帮助读者及时了解局势,信息量也更大;而旨在贴近读者、偏重社会新闻的《新民晚报》则偏重于采写软新闻和图片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时效性不强,但往往趣味性较强,人情味较浓,所以软新闻和图片新闻的报道体裁更能满足老百姓的情感需求,这与《新民晚报》所强调的“软些、软些、再软些”的晚报风格是吻合的。

六、结论

根据上述对20世纪最后五年大陆对台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大陆在选择、报道台湾,塑造台湾形象方面有着如下一些趋势:

首先,大陆报纸在塑造台湾总体形象时基本做到客观、公正、真实。这五年当中对台中性报道的大量存在说明大陆报纸正以越来越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台湾事务。尽管在两岸对峙仍未结束的状态下,负面报道比例仍较正面报道偏高,但是二者差距的逐渐缩小说明了大陆报纸倾向推动两岸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总趋势。

其次,随着两岸交流的步步深入和发展,大陆报纸注重全面反映台湾的全貌,报道触角伸及各个角落。这不仅体现在报道类型的数量之多,报道体裁和正负中新闻之全,还体现在不同定位的报纸能突出各自台湾报道的特色,以满足不同读者对台湾信息的不同要求。当然这种对全面丰富的追求在小型报纸方面体现尤为突出。因为它们面临了更多的报业竞争,需要满足读者对信息越来越高的需求,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这五年当中,随着两岸形势的种种变化,大陆报纸同时也根据政府对台政策的要求在报道、反映台湾方面有所针对和凸显。比如对经济新闻的重视和军事新闻报道的变化。报纸的倾向性也同样随着对台政策的微调有着悄悄的变化。大陆报纸作为政府喉舌,接受政策导向,有方向地将新闻报道朝着有利于实现政府方针政策的方面推动,是情理之中的。

本次调查最大之不足是:由于人力的限制,被抽样的报纸还是相对较少,只选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中的两份小型报纸。建议今后的调查能选择大陆各地更多的报纸,来研究大陆报纸的新闻处理方式以及其区域性及定位的异同。

最后,本次调查只限于大陆的报纸。希望今后的调查能扩展到大陆的其他媒体,如广播,电视等。内容分析除了跨时间段的分析外,也可以在点上围绕某些特定重大事件展开讨论。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媒介的比较研究也值得开展,以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1)郭可.(2000).从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新闻大学.28-30.

(2)李瑞环.(1990).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求实杂志.5,8.

(3)徐光炎;朱洪波.(1986).新闻学与新闻写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4)余家宏;宁树藩.(1984).新闻学简明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5)余家宏;宁树藩;叶春华.(1984).新闻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6)张宗厚;陈祖声.(1983).简明新闻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7)郑保卫.(1990).新闻学导论.北京:新华出版社.

英文部分:

Gorney,C.%Guo,K.(1992).SelectionandtreatmentofnewsinChinesenewspapers.PresentedattheICAAnnualConferencein1992inWashingtonD.C.,USA.

负面新闻范文篇9

一、校园媒体舆论引导理念的更新

1、校园敏感事件不可回避,信息畅通有利于阻止舆论恶化升级

从舆论产生的角度讲,根据德国传播学学者E一诺埃尔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由于媒体自身的特点,大众传播对某些问题的报道容易形成一种“主流化”的印象,对社会形成不断的压力和影响,从而扩张了“主流化”观点的势力,形成舆论压力。最终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的结果。。尽管这一假说过分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媒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如今校园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借助校园BBS-~网络媒体的诸多传播优势,大众传播媒介的共鸣效果得以无限“放大”,强大的信息网络使得“传言”、“谣言”、“小道消息”无所遁形。大学生们对新事物、新现象十分敏感,喜欢发表意见以表达自己的学识。因此,一些校园新闻尤其是虚假信息、负面新闻往往会造成声势浩大的舆论。

2、校园媒体间议程设置存在差异,议程交互有利于产生舆论共振

目前,呈现在高校各类媒体上的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型;(二)以改进工作为主的建议型舆论;(三)以投诉意见为主的求诉型;(四)以宣泄情绪为主的发泄型舆论。。笔者对云南大学校报、网络媒体的评论文章做过统计,发现在2010~-,73%的校报评论涉及以正面为主的新闻型和建议型的言论,只有22%的校报评论属于求诉型和发泄型。由此可见,不同的校园媒体在设置议题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在高校内部,网上、网下两个不同的舆论场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事实上,由于高等院校本身的特殊J陛,由负面新闻或者一些过激言论引起的社会舆论的关注度格外高。议程设置作为媒介引导舆论的一种客观功能,使得校园媒体在议程设置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媒体资源的浪费和舆论走势的不可控制。笔者认为校园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应积极选择公共性的议题引导舆论,坚持代表公共利益的方向,同时允许不同意见的碰撞交锋,校园媒体才能有针对l生完善议程设置。

二校园媒体舆论引导手段的更新

1、允许不同声音存在,区别对待不同舆论。

从总体上看,校园媒体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舆论核心阵地,让主流声音占据校园舆论的制高点。但我们必须承认不同声音的真实存在,理解大学生群体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向往和网络空间中的宣泄张扬,要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舆论:对有悖公德的不良言论必须予以屏蔽;对扭曲事实、煽动舆论的以事实真相大胆揭露;对不明真相、发泄隋绪的校园舆论进行疏导。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捂信息”的做法,完整、快捷、真实地进行信息。

2、树立优秀典型人物、设立校园特色栏目

近年来在当代大学生中涌现出谭之平、冯思广、长江大学救人群体等优秀学子或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勇敢和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校园媒体在典型人物宣传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诸多校园媒体及时组织人员在全校师生中进行深入采访,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先后采写了消息报道、人物通讯以及新闻评论,在校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进行广泛宣传。校园媒体不仅要保证主流舆论导向,而且还要讲究宣传艺术。建立自己的品牌栏目则是一项重要的宣传艺术。校园媒体工作者面对的受众是师生,因此媒体的栏目应该针对这一特定群体的特点和利益来制定和安排,真正让高校的媒体拥有高校的特征。要充分设立“社论、评论、综述、编辑记者述评、理论探讨”等评论栏目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解读、深化和引申,引导师生认清是非,理性辨别真伪。

负面新闻范文篇10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女性;法律权益

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上网人群已经达到了8.2亿人,可以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是相当高,大部分人群都已经接触了网络。而且智能手机的到来让网络进一步贴近了人们的生活,现如今的网络已经成为全民认可的表达平台。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式的,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表达自己意见与观点,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女性的法律权益保护是国家非常注重的事情,虽然在法律保护下,女性法律权益得到了切实保护,但是依旧有很多问题有待完善。

1互联网环境下的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的基础

虽然现如今的互联网非常强大,但是能真正保护女性法律权益的基础是法律,互联网是更好实现法律权益的一种工具、一种渠道。我国宪法大纲也明确指出,我国的女性所有权益都是与男性权益相同的,我国法律主张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现如今我国也有非常多的女性干部、领导。但是,女性真正享受法律权益保护的只是一部分,由于各个地方的环境、习俗不同,很多地域出现女性地位、人格自由、财产权利等方面并没有做到男女平等,甚至某些地域由于习俗问题,女性的权益更是缺少足够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针对女性法律权益问题获得了更多自主权。互联网的时代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法律权益保护,女性法律权益保护渠道增多、方式增多,很多女性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一些东西,进而引起社会人民的共识,通过互联网可以侧面反映我国不同地域女性法律权益现状以及问题。

2现如今女性在互联网下的法律权益保护现状

造成现如今我国男女依然有不平等的原因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过去根深蒂固,导致现如今有很多老一辈人重男轻女。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文化影响着各家各户,很多人的思想也得到了空前进步,女性的权益以及女性问题都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如今很多网络上的娱乐报道、事实新闻都是以女性为主题,其中有很多是负面新闻,我们从中也能反映出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的问题。在互联网想要真正的保护女性法律权益,离不开公众、媒体以及女性自身三方面。由于我国上网人群众多,网民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一些女性在网上的事物及其容易受到网友攻击,这源于许多网民对女性权益的无知性,这种无知性表现于网民对女性法律权益的忽视、对女性法律权益了解过少等,以及女性自身对法律权益保护不够了解。现如今的娱乐头条是众多网民所关注的,很多女性明星的新闻会受到更多网民关注,娱乐记者乐此不疲拍摄女性明星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第一,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侵犯个人隐私权;第二,在侵犯他人过程中,获取利益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媒体会通过子虚乌有的事情进行大肆炒作,来获得更多的关注焦点。这一日常的行为是极大的对女性法律权益的侵犯,很多媒体不仅没有发挥监督作用,而且为了自身利益助纣为虐。作为女明星很多对自己的负面新闻敢怒敢言,但是却没有给自身带来真正的利益保护,让一些“狗仔队”日益猖狂,甚至有些娱乐记者可以到明星住宅中拍摄。媒体敢这么做更重要的是有人“买单”,这就是网络最大群体———网民,网民津津乐道的享受一些爆炸性新闻,作为饭后谈话的话题,特别是负面新闻传播的速度飞快,也同样对女性的法律权益进行极大的侵害。

3互联网环境下女性法律权益保护的途径及方向

互联网环境下想要切身保护自身法律权益,要从三方面进行解决:第一,要加强女性法律权益意识,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大平台,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建立健全女性法律投诉渠道,让女性真正认识自身的权利、权益,如果权益受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投诉,从自身出发保护自身的法律权益。第二,加强媒体公众对女性法律权益认识,由于网络是虚拟的,很多媒体会无顾虑的爆料个人隐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媒体公众的法律意识,将法律法规内容切实落实到公众媒体中,对于侵权行为要严惩严罚。第三,国家要加强女性权益的法律法规,想要真正保护女性法律权益的根本就是国家法律,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女性做一个调查,找出日常女性法律权益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而出台一些政策,让女性的权益有法可依。结束语:女性法律权益问题是我国一直有待完善的问题,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工具,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保护自身法律权益,女性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法律知识,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进行权益维护,虽然互联网无法全面解决女性权益问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女性法律权益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者:丁晓玲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