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化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0:26:46

风险化解范文篇1

一、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只有正确认识会计内控机制,才能真正深化会计内控机制。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核心,强化内控管理,首先,要建立会计内控管理责任制,因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特征就是以职责分工为基础,相互制约,强调控制程序化。使其在设计和建立过程中,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化、一体化。以前,虽然建立了各项制度,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仍存在着有章不循,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这都是由于没有一整套完整而有序的内控机制,即需要借助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达到加强控制和管理的目的。会计内控机制的建设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工作,而进一步强化会计内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做不到的。因此,各级行领导和会计负责人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干部职工的内控意识,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使会计部门从上至下形成强烈的内控氛围,把风险系数减小到最低限度。其次,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人行总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和管理的若干管理规定》,对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人员和岗位设置等进行认真的检查清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大力开展整章建制。另外针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会计内控制度滞后于业务发展的现状,必须着手建立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制度,对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切实防范电脑作案。

二、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首先,在具体会计工作中,要使每项实际业务与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相符合。使会计内控制度有效性与规范性真正融合到一起。其次,再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就等于废纸一张,发挥不了作用。为使会计内控制度真正得以有效发挥其功效,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会计业务操作规程》正确及时、安全办理各种会计业务,在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会计人员要自觉遵守会计内部各项制约机制,来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保障资金安全,使会计内控制度真正得以实施。

三、加强对内控制度实施的再监督

行领导要选派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业务技术全面、刻苦钻研并且务实的人员成立会计检查监督的内审小组,对所辖会计帐务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形成内部监督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内审小组不仅要检查会计业务核算的合规性,更要检查会计内部控制的严密性和制度执行情况,找出第一道防线即会计自身事后监督没有发现的问题,揭露出来,处理在萌芽状态,避免形成大的隐患。此外要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再监督作用,使央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切实落到实处。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尽管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起到监督约束作用,但真正让每位员工做到杜绝违法乱纪现象和防范金融风险,则必须加强员工的岗位教育,所以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会计风险防范的始终。

(一)提高员工的岗位意识,特别是关键岗位的员工,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风险性,以及由于他们的疏忽将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激励他们树立起防范风险所要求的风险观念和法律观念,以自觉纠正其中工作中不当行为的偏差。

(二)要把好用人关,对会计人员的任用必须择优安排,会计人员的调整,必须征得会计主管人员同意,要保持会计队伍的稳定,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

(三)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会计队伍。

(四)要培养一批会计业务精通、组织能力强、公正廉洁、坚持原则、敬业爱岗的工作人员,组织开展方式灵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活动,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

风险化解范文篇2

截至2018年5月末,邵阳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7.0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04倍,共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78万户。分县域看,8个武陵山片区县(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占92.86%,非贫困县扶贫小额信贷仅占7.14%;分贷款模式看,以“户贷户还”模式发放的贷款余额6.3亿元,占全部扶贫小额信贷的83.33%,以“分贷统还”模式发放的贷款余额2.76亿元,占全部扶贫小额信贷的16.21%,“分贷统还”模式占比持续下降;从贷款投向看,“户贷户还”扶贫小额信贷主要用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分贷统还”扶贫小额信贷主要用于参与扶贫项目的生产经营环节;贷款质量方面,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为0.45%,同比出现回升;配套政策方面,各县市区政府均按1:10的比例建立了足额的风险补偿基金。

二、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一)政策合规风险。一是与政策设计初衷不合。《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4〕78号)明确:扶贫小额信贷的“扶持方式是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的信用贷款,扶持重点是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收入”。而扶贫小额信贷的“分贷统还”模式主要是将贷款资金用于支持企业项目自身的发展,贫困农户仅参与分红,没有激发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具有可持续性,与政策设计初衷不符。二是不符合《贷款通则》中贷款不能入股的规定。《贷款通则》第二十条对借款人的限制的第三点中明确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现行的入股分红模式不符合此项要求。三是不符合《贷款通则》中借款人义务的规定。《贷款通则》第十九条借款人的义务中第四点明确要求: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清偿贷款本息”,而“分贷统还”模式普遍约定由项目公司负责偿还贷款本金,有的还负责偿还利息,借款人即贫困户不需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四是违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扶贫部门对各县市区下达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指标,各县市区将指标分解到银行机构并进行绩效考核和实施严格追责,干预了银行的扶贫信贷投放,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规定。由于贷款指标的下达缺乏科学性,干扰了监管部门的信贷管理预期。(二)操作风险。一是改变贷款发放对象。按照规定,扶贫小额信贷的扶持对象应该是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银行向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地扶贫部门所提供的贫困户名单识别不准所致,也有因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年龄超过60岁不能借款,转而以该户其他家庭成员的名义进行放款和迫于放贷压力,对部分低保户和无劳动力户进行授信和放款的因素。二是改变贷款资金用途。如某县参与“分贷统还”的某公司将获得的600万元贷款资金用于偿还该公司之前在银行机构的借款,属于未按照合同约定用于产业发展;部分地区还存在将贷款资金发放后又转存银行的情形。三是存在信息录入风险。一方面,由于扶贫小额信贷前期基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农商行基层网点人手少,贷前调查不牢靠,导致部分信息识别错误。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录入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基础信息时,存在错录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贷款利率等问题,容易引发侵犯他人征信权利等风险。(三)信用风险一是不及时偿还利息导致形成不良贷款。当前产生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贫困户办理了贷款后即外出打工,因通讯号码预留错误或变更等原因银行联系不上,有些经催促仍不按时还息,造成不良。另有部分贫困农户担心付息后政府不予贴息,所以干脆不付息。二是抵押担保难以足额到位。以“分贷统还”模式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大多以信用贷款发放,没有要求项目公司提供抵押担保,一旦出现风险,银行债权可能难以保障。三是分红办法过于简单,分成比例过高。采用固定分红模式的占98%以上,分红比例在5%到10%不等,仅个别项目考虑采取保底分红模式。四是生产经营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贫困农户自身发展的种养殖业,风险很大,容易经营失败,造成烂账;另一方面,在县域参与“分贷统还”的企业项目自身实力有限,特别是涉农企业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带动能力有限,分红和贷款本息偿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四)贴息和补偿风险一是贴息不及时。扶贫小额信贷实行按季贴息,实际操作中,部分县市没有按季贴补到位。这其中包含因农户未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不能贴息以及农户贴息账号有误贴息款打不进的情况。二是风险补偿比例不统一。财政与银行的金融扶贫风险分摊比例一般为9:1或者8:2,但部分县将财政分摊比例进一步降低,如某县按5:5比例分摊。三是不及时启用风险补偿程序,影响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积极性。如某县已产生127.8万元的不良贷款,但没有给予任何风险补偿。

三、化解对策

风险化解范文篇3

一是可以考虑采用能够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呆账准备金;

二是进一步放宽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

三是放宽对呆账确认的条件限制,可考虑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一律确认为呆账予以核销。

此外,还应简化对呆账核销的审批程序,赋予银行一定的核销呆账的自主权。改进现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按现行制度所提的坏账准备,无法反映不同期限和不同性质的应收利息的构成与发生坏账损失可能性的关系,使坏账损失的发生与坏账准备的提取不相协调。为此,可要求银行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并按应收账款账龄和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另外,应强制要求银行从每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基金,专项用于补偿各种风险损失。应允许银行对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与一些非金融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规则计价。银行可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诸如贵金属、抵押贷款、拆放资金、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当这些资产的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跌至账面成本以下时,或有较为明显的证据表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可能蒙受损失时,应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风险化解范文篇4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预防;化解

中国对地方财政风险缺乏统一的防范,更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化解。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就可能出现地方财政危机。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将就导致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深刻理解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并在出现财政风险的地方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化解。

一、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预防

1.提高风险意识

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特别是地方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财政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重要性,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的总原则指导地方财政工作,并贯穿到地方财政每一个工作程序、每一笔资金支出和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中去,力争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逐步过渡到稳固、平衡,为强化地方财政调控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针对本地实际,抓紧研究防范、预警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有效措施。

2.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的职能范围主要是矫正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的提供、外部效应的矫正、垄断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几个方面,这就相应地决定了政府的职能范围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是经济调节:维持经济总量平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公平收入分配;二是市场监管:培育和保护市场、维护市场秩序、限制垄断、解决“外部性”问题等;三是社会管理:发展和管理各项社会事业、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地方政府的职能包括承担地区公共服务,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共同承担的公共服务,中央与地方政府应按照受益与付费相对称的原则,积极配合、主动协调以实现有效管理,如跨辖区的基础设施、江河治理等。

3.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实现事权的清晰和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1)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在上述关于政府职能界定的基础上,把这些职能合理划分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对本地事务掌握更多的信息,成本更低,因此,应本着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主要公共事务,中央政府只是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使由中央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转变为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化因素共同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

(2)在划清事权的基础上,实现事权的清晰和财权与事权的统一。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下的分税制,赋予省级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发债权。第一,目前的分税制只是在中央和省级两个层次上实行,下一步应把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纳入分税制体系;第二,进一步扩大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权,①以便提高省级地方政府利用税收手段调控本地经济的能力;第三,赋予省级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债权,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提高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提高当地经济运行质量,广开财源。第一,转变地方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并实现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发挥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转换的主导作用。第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应按照一个减少,两个规范的要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所谓一个减少,即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原则上竞争性领域不应搞国有独资公司;两个规范,就是要规范公司制改革与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在此基础上,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财源。改革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与财税体制,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规范政府核准制,健全备案制,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加快新兴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水平。

(2)完善地方税制结构,提高所得税的比重。第一,逐步降低流转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第二,完善个人所得税。放宽个人所得税税基,明确征收范围;大力整治个人收入分配支付机制和代扣代缴机制。第三,改革企业所得税。统一内资与外资企业所得税,改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第四,充实完善地方税体系。尽快开征遗产税、财产税等新税种,规范合并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使地方税体系健全、规范、合理。

(3)统一财政,规范地方预算外资金管理。缩小地方预算外资金规模,把大部分预算外资金和长期游离于财政部门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内。

5.规范地方财政信用,培育健全的地方财政信用市场

(1)增加地方财政信用透明度。第一,改变现有分散管理局面,实行统一归口管理;②第二,建立和完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各级财政信用管理部门应编制年度信用收支计划,经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将其纳入全国的信贷计划,从根本上杜绝地方财政信用变成地下信用,强化中央银行对总信贷规模的控制、监督和管理。

(2)在财政信用资金投向上,坚持拾遗补缺、填平补齐、保本微利的原则,严格界定地方财政信用的使用范围。地方财政信用应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应主要用于综合性财源建设、扶贫开发项目、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借款项目,以及地方工业发展中的小型技术改造和解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临时性资金需要。

(3)合理确定地方财政信用资金来源,制止地方财政参与拆借市场的行为。

6.改革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修改《预算法》。由于近年来预算管理办法和体制的实际变动较大,现有《预算法》中的一些条款规定脱离了实际预算管理活动的需要,为了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应对《预算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如中央代地方的发债应体现为地方财政赤字,并且在中央与地方预算汇总时,这部分地方财政赤字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建立地方财政预算对地方债务管理的制度和专门机构。目前对债务的管理,各级地方财政部门还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机构。

第三,推进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逐步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

第四,改革预算管理方式。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对预算编制程序、时间、标准、制度等方面作出必要的改革。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尊重地区差异,兼顾公平与效率,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普遍覆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相分开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金的来源得不到有力保障;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运作成本较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应尽快研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多渠道补充机制:一是依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征缴率;二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三是可以从破产企业财产、企业改革资产变现收入中提留一部分;四是加快国有股权转让步伐,通过国有股减持转让一部分国有股权给社会养老保险机构。

8.建立国家调节、市场放开的粮食流通体制

一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根据粮食生产状况,调节粮食储备,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二要对粮食储备实行据实补贴。

9.提高地方财政信息的透明度

地方财政应向社会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财政收支信息;健全地方财政报告制度,按规定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完整的预算制定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提高财政报告的真实性,扩大财政报告的覆盖面,使财政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10.强化对地方财政工作的监督

第一,积极调整财政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地方财政监督应定位为支持和服务于财政改革的大局,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被动服务式监督转向依法、主动服务式监督;由微观、具体事务型监督转向宏观、整体型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向全过程监督;由重在检查型监督转向重在管理型监督。

第二,构建完善的执法和监督体系。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开展对外监督检查的工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案件移送制度与处理结果反馈制度。

第三,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手段。加快财政监督检查信息化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建立健全科学的处罚机制。

第四,地方财政监督工作重点主要有:围绕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收支监督检查;强化财政系统内部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围绕建立信用社会体系,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

二、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化解

当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风险时,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予以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财政风险造成的危害。

1.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第一,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目标主要有:调剂地区间财政收入水平的差异,达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实现中央政府的财政再分配功能,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提高地方政府提供某种公共产品的能力。

第二,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主要有体制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三种形式。体制转移支付是指对由于分税而上划了原来属于地方的部分收入而造成地方财政的资金缺口,中央财政对其予以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引导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给予的补助;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是指在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事故时,中央财政给予的适当补助。

第三,加大中央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出现财政风险的地方政府。落后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压力与风险也大,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在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实行对落后地区的倾斜政策,适当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专项拨款力度。要充分考虑落后地区的承受能力,对缺口部分应适当通过转移支付弥补。

第四,加大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平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增强政府扶持各项事业发展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专项补助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对省内相对落后地区也应给予适当的倾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2.建立和有效运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提高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增强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可以考虑修改《预算法》,在一些外部条件比较具备的地区试点在本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逐步建立规范可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制度。债券发行的规模、期限、用途以及发债时间和条件应受到人民银行审查、监督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有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收益债券两种形式。

3.充分利用各种地方财政风险基金

从外国的经验看,充分利用财政风险准备金是化解财政风险的有效途径。地方财政除了以总预备费的形式建立财政后备金外,还可以考虑专门建立一笔稳定可靠、逐年延续滚存的财政风险准备金,以保持地方财政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财政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照总预备费的提取方法在中央与地方财政中均按一定比例列支;年度内尚未动用的总预备费;制定相关指标由经济发达地区专项上解中央形成中央财政风险基金,或直接在该地方预算中形成风险基金,中央保留调拨权,需动用时由中央直接调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的非专项援助等。地方财政风险基金形成后可交由专门机构投资于低风险的项目,其投资收益并入财政风险基金。

4.在合理范围内,削减各种政府开支

第一,可以削减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支出,在财政状况好转后,予以加倍补偿;第二,减少地方政府的投资开支,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第三,削减其他各种开支。

5.设法延长外债偿还期限

当地方政府出现财政风险时,应延展外债偿还年限,待地方财政风险过去后,再偿还外债。

注释

①税收权包括立法权、征收权、减免权等,而目前大部分税收权都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是中央税收政策的执行者。

②统一归口管理是由指定的专门管理机构对地方财政信用实行统一管理,如北京市成立的“财政资金管理分局”。

参考文献

[1]贾康等。完善财政体制寻求基层财政解困治本之策[J]现代财经,2002,1.

[2]刘汉屏。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3]刘尚希主编。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风险化解范文篇5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预防;化解

中国对地方财政风险缺乏统一的防范,更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化解。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就可能出现地方财政危机。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将就导致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深刻理解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并在出现财政风险的地方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化解。

一、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预防

1.提高风险意识

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特别是地方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财政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重要性,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的总原则指导地方财政工作,并贯穿到地方财政每一个工作程序、每一笔资金支出和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中去,力争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逐步过渡到稳固、平衡,为强化地方财政调控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针对本地实际,抓紧研究防范、预警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有效措施。

2.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的职能范围主要是矫正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的提供、外部效应的矫正、垄断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几个方面,这就相应地决定了政府的职能范围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是经济调节:维持经济总量平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公平收入分配;二是市场监管:培育和保护市场、维护市场秩序、限制垄断、解决“外部性”问题等;三是社会管理:发展和管理各项社会事业、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地方政府的职能包括承担地区公共服务,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共同承担的公共服务,中央与地方政府应按照受益与付费相对称的原则,积极配合、主动协调以实现有效管理,如跨辖区的基础设施、江河治理等。

3.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实现事权的清晰和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1)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在上述关于政府职能界定的基础上,把这些职能合理划分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对本地事务掌握更多的信息,成本更低,因此,应本着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主要公共事务,中央政府只是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使由中央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转变为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化因素共同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

(2)在划清事权的基础上,实现事权的清晰和财权与事权的统一。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下的分税制,赋予省级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发债权。第一,目前的分税制只是在中央和省级两个层次上实行,下一步应把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纳入分税制体系;第二,进一步扩大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权,①以便提高省级地方政府利用税收手段调控本地经济的能力;第三,赋予省级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债权,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提高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提高当地经济运行质量,广开财源。第一,转变地方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并实现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发挥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转换的主导作用。第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应按照一个减少,两个规范的要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所谓一个减少,即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原则上竞争性领域不应搞国有独资公司;两个规范,就是要规范公司制改革与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在此基础上,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财源。改革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与财税体制,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规范政府核准制,健全备案制,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加快新兴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水平。

(2)完善地方税制结构,提高所得税的比重。第一,逐步降低流转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第二,完善个人所得税。放宽个人所得税税基,明确征收范围;大力整治个人收入分配支付机制和代扣代缴机制。第三,改革企业所得税。统一内资与外资企业所得税,改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第四,充实完善地方税体系。尽快开征遗产税、财产税等新税种,规范合并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使地方税体系健全、规范、合理。

(3)统一财政,规范地方预算外资金管理。缩小地方预算外资金规模,把大部分预算外资金和长期游离于财政部门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内。

5.规范地方财政信用,培育健全的地方财政信用市场

(1)增加地方财政信用透明度。第一,改变现有分散管理局面,实行统一归口管理;②第二,建立和完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各级财政信用管理部门应编制年度信用收支计划,经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将其纳入全国的信贷计划,从根本上杜绝地方财政信用变成地下信用,强化中央银行对总信贷规模的控制、监督和管理。

(2)在财政信用资金投向上,坚持拾遗补缺、填平补齐、保本微利的原则,严格界定地方财政信用的使用范围。地方财政信用应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应主要用于综合性财源建设、扶贫开发项目、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借款项目,以及地方工业发展中的小型技术改造和解决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临时性资金需要。

(3)合理确定地方财政信用资金来源,制止地方财政参与拆借市场的行为。

6.改革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修改《预算法》。由于近年来预算管理办法和体制的实际变动较大,现有《预算法》中的一些条款规定脱离了实际预算管理活动的需要,为了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应对《预算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如中央代地方的发债应体现为地方财政赤字,并且在中央与地方预算汇总时,这部分地方财政赤字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建立地方财政预算对地方债务管理的制度和专门机构。目前对债务的管理,各级地方财政部门还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机构。

第三,推进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逐步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

第四,改革预算管理方式。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对预算编制程序、时间、标准、制度等方面作出必要的改革。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尊重地区差异,兼顾公平与效率,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普遍覆盖,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相分开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金的来源得不到有力保障;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运作成本较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应尽快研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多渠道补充机制:一是依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征缴率;二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三是可以从破产企业财产、企业改革资产变现收入中提留一部分;四是加快国有股权转让步伐,通过国有股减持转让一部分国有股权给社会养老保险机构。

8.建立国家调节、市场放开的粮食流通体制

一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根据粮食生产状况,调节粮食储备,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二要对粮食储备实行据实补贴。

9.提高地方财政信息的透明度

地方财政应向社会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财政收支信息;健全地方财政报告制度,按规定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完整的预算制定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提高财政报告的真实性,扩大财政报告的覆盖面,使财政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10.强化对地方财政工作的监督

第一,积极调整财政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地方财政监督应定位为支持和服务于财政改革的大局,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被动服务式监督转向依法、主动服务式监督;由微观、具体事务型监督转向宏观、整体型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向全过程监督;由重在检查型监督转向重在管理型监督。

第二,构建完善的执法和监督体系。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开展对外监督检查的工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案件移送制度与处理结果反馈制度。

第三,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手段。加快财政监督检查信息化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建立健全科学的处罚机制。

第四,地方财政监督工作重点主要有:围绕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收支监督检查;强化财政系统内部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围绕建立信用社会体系,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

二、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化解

当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风险时,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予以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财政风险造成的危害。

1.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第一,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目标主要有:调剂地区间财政收入水平的差异,达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实现中央政府的财政再分配功能,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提高地方政府提供某种公共产品的能力。

第二,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主要有体制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三种形式。体制转移支付是指对由于分税而上划了原来属于地方的部分收入而造成地方财政的资金缺口,中央财政对其予以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引导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给予的补助;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是指在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事故时,中央财政给予的适当补助。

第三,加大中央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出现财政风险的地方政府。落后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压力与风险也大,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在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实行对落后地区的倾斜政策,适当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专项拨款力度。要充分考虑落后地区的承受能力,对缺口部分应适当通过转移支付弥补。

第四,加大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平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增强政府扶持各项事业发展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专项补助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对省内相对落后地区也应给予适当的倾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2.建立和有效运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提高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增强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可以考虑修改《预算法》,在一些外部条件比较具备的地区试点在本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逐步建立规范可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制度。债券发行的规模、期限、用途以及发债时间和条件应受到人民银行审查、监督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有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收益债券两种形式。

3.充分利用各种地方财政风险基金

从外国的经验看,充分利用财政风险准备金是化解财政风险的有效途径。地方财政除了以总预备费的形式建立财政后备金外,还可以考虑专门建立一笔稳定可靠、逐年延续滚存的财政风险准备金,以保持地方财政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财政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照总预备费的提取方法在中央与地方财政中均按一定比例列支;年度内尚未动用的总预备费;制定相关指标由经济发达地区专项上解中央形成中央财政风险基金,或直接在该地方预算中形成风险基金,中央保留调拨权,需动用时由中央直接调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的非专项援助等。地方财政风险基金形成后可交由专门机构投资于低风险的项目,其投资收益并入财政风险基金。

4.在合理范围内,削减各种政府开支

第一,可以削减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支出,在财政状况好转后,予以加倍补偿;第二,减少地方政府的投资开支,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第三,削减其他各种开支。

5.设法延长外债偿还期限

当地方政府出现财政风险时,应延展外债偿还年限,待地方财政风险过去后,再偿还外债。

注释

①税收权包括立法权、征收权、减免权等,而目前大部分税收权都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是中央税收政策的执行者。

②统一归口管理是由指定的专门管理机构对地方财政信用实行统一管理,如北京市成立的“财政资金管理分局”。

参考文献

[1]贾康等。完善财政体制寻求基层财政解困治本之策[J]现代财经,2002,1.

[2]刘汉屏。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3]刘尚希主编。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风险化解范文篇6

一、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当这种集中性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1997年以来由货币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某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混乱,就是有力的证明。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除了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所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漫延,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的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没有哪一个不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的,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切实的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的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开放的国民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集中趋势明显,也必然伴有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但从我国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事实看,我们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我们既应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又应在吸收他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发挥已有的优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一)对我国金融风险隐患中的主要因素分析。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的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大,风险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份额超过40%(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应收未收利息数额较大。其中,由于我国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0年间逐年减少,财力较紧,因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较少,使其资本充足率较低,影响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他综合性商业银行,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高通胀时代,高息揽储现象严重,相互融资较乱,信贷资金运用的约束性较差;由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过去的信用社乱集资现象严重,亏损较大,使其营运隐含着较大风险。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的总行与分支行建立的规模较为庞大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清理前的1995年底,全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共有393家(其中地方性公司为369家),资产运用额仅次于当时的国家银行与城市信用社。这类机构在发展中演化为“金融百货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一些公司净资产为负数;全国所有信托投资公司的帐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为6%,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证券公司作为新兴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之前,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大量证券经营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折借巨额资金,申购新发股票和进行二级市场炒作,不仅使股票一、二级市场不公正交易严重,而且将资本市场风险传导到货币市场,危害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几乎所有证券经营机构在前几年都通过开具大量空头代保管凭证,进行国债卖空,套取社会资金,用于投机交易,由此积欠了目前仍在清理的数额惊人的债务;随着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人数的增加,各家证券经营机构吸附大量支付保证金,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渠道进行监管,几乎没有一家证券经营机构不挪用这部分资金头寸用于自营业务的,其中隐含的风险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与此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

3.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隐含的风险。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置的。就我国目前间接金融配置看,金融机构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不够,而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非国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3%。但直接金融资源配置却并未适应这种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银行信贷政策基本没有考虑个体私营企业的需求,按1997年底的余额计算,全部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6.75%,对三资企业的贷款占2.52%,对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单位的贷款占0.52%,国有企业贷款占到90%左右,但国有企业仅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3左右,融资与产值贡献率极不协调。这说明,金融机构的绝大部分资金在效率相对低下的环境中运行,如此信贷资金配置,不仅不符合经济增长格局的要求,而且孕育的金融风险也值得关注。

4.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的不规范因素太多,投机成份较大。在健全理想的股票市场上,股票应是能够长期获取股息红利的“投资证券”、能够支配公司财产经营的“支配证券”以及获取价差资本利得的“投机证券”的统一体。但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上,由于占大部分的法人股、国家股不能流通而造成了如下结果:一是尚无法通过股票市场开展并购交易行为,加之董事会基本由国家股东与法人股东把持,从而不但使已上市流通的股票难以起到“支配证券”的作用(通过场内股票买卖不能实现控股目的),而且影响了股市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二是导致分红回报率非常低,甚至根本不予分红派息,这一方面由于目前的股份公司是按面值分红派息的,与利用人为高价筹集的巨额资本金相比,分红率自然低,其中的不合理是显然的,难免不使股份公司异化;另一方面股份公司中法人股份与国家股份的产权仍不清晰,其中蕴含的不平等使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者对现金红利的要求极低,这使上市流通股票几乎失去了“投资证券”功能。三是目前股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及其衍生物(如流通权的不同、配股权转让的差异同表决权、分红派息权相同的矛盾等)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均必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幅度波动也就难免。况且,非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的控股性质,以及他们对股市供求关系的控制,使目前股份公司渐渐偏离了个人股东的广泛支持,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均无法将股票作为投资证券、支配证券进行资,而大多利用高股价进行投机,但这种投机又进一步引起了股价上升与大幅度波动。这其中的泡沫与风险将直接威胁到股市与股份制度的正常发展。

(二)对防范与化解我国主要金融风险的建议。

1.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优势。不同于已受到危机冲击的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的是,我国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防范外来金融风险冲击是位居优势的:一是虽然我国利用外资数量巨大,最近五年来吸引与利用外资2000多亿美元,但基本上是长期的直接性投资,这不仅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没有短期资本投资冲击的问题。

二是1994年开始的外汇体制改革,为防止大量投机资本的入侵奠定了基础;尽管后来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实现本国货币经常性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这是在我国外汇储备已比较充足的基础上所作的改革,因而是有坚实保障条件的。三是我国主要加强同世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经过努力,从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争取了大量贷款,并全部直接投资到产业部门、能源与运输系统的改造、农业发展、环保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此同时,在争取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贷款中,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并未因此受到人家的牵制,主动性较大。四是我国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进程中,始终立足于国情,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监管能力,谨慎行事,比如,我国政府已确定只有当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考虑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问题,这对我国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势力的冲击是至关重要的。五是我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群众信心充足,这是我国抵抗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力量。2.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与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对上述各种主要金融风险隐患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特有优势的同时,切实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与化解。

第一,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加大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银企关系。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从资产营运效益出发,银行努力寻找值得贷款的企业,企业也可自由选择能够给予贷款的银行,在这种基于效益基础上的相互寻求对象的过程中使信息畅通,以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第二,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应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有关会计帐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第三,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中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也应允许按一定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也可上市交易,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第四,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开始流入中国,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我国并保障其稳定性,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必要的。但是,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因此,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视经济现实需要,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

第五,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收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当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盈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风险化解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两链”风险;化解

一、温州企业“两链”风险现状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温州D鞋业有限公司主业经营良好,生产经营正常,是当地纳税大户。因其对外担保的K鞋业有限公司出险而肩负大额担保债务,加上对外投资过度,2013年出现“两链”风险。经了解,D鞋业在银行贷款达6.2亿元,涉及担保企业10家;此外,该企业对外担保金额4.6亿元,涉及被担保企业16家(含5家互保企业),其中4家被担保企业已出现资金链风险。D鞋业在10余家银行的贷款正陆续发生逾期,企业偿还利息困难,若不能及时化解其资金问题,将对区域经济及其行业发展带来重创。

(一)“两链”风险成温州企业出险主因

自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风波发生以来,部分企业遭遇由资金链、担保链引发的“两链”风险。2011年,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民间借贷风波引发的资金链问题逐步扩散蔓延,引发担保链风险;至2013年,资金链风险、担保链风险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4年担保链扩散问题影响愈发突出,根据温州市鹿城区申请政府帮扶的出险企业情况来看,当年风险企业涉及的担保金额达18.49亿元,占涉及风险金额的34.18%,较上年增加近10亿元,占涉及风险金额的比例上升了14个百分点。

(二)企业“两链”风险传播迅速且易引发区域性风险

由于企业担保普遍存在,在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和合作密切的企业、个人之间,担保关系以“线、环、网”联结在一起,错综复杂。如果一家企业资金链崩坏,大批企业将面临巨额代偿风险,风险就如同链式反应,随着担保链条向担保圈外的企业层层蔓延,诱发行业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三)企业“两链”风险逐渐向优质企业扩散

由于目前企业担保、互保往往呈现区域集聚、产业集聚的特征,从一开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资金链风险,逐渐经由担保关系蔓延扩散至规上、限上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优质企业若不堪重负,其担保链上金融风险将导致更大面积的扩散,可能会威胁辖区内整个产业。如温州D鞋业有限公司、Q有限公司都是当地优质企业、纳税大户,因受“两链”风险影响面临危机,经过属地政府及处置办多次帮扶、协调,已基本遏制企业风险蔓延。但由于涉及的担保金额大,涉及的担保企业多,一旦处置不善,其担保链、担保圈风险仍可能爆发而引发下一轮企业担保圈风波。

二、企业“两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温州企业仍以家族式经营的传统模式为主流,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缺乏对自身现金流的统筹管理,往往盲目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拓展企业经营范围,导致了负债率过高、过度对外投资,使财务成本超出了企业承受范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不少企业对外担保决策随意,甚至在不清楚被担保企业的现状、担保责任额度的情况下就草率同意提供担保。2.企业融资过程中过度依赖担保贷款。当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当抵押物不足难以获得所需资金时,企业的担保、互保、联保就成为获取银行高额度贷款的便利渠道。不少企业甚至缺乏风险意识,盲目对外提供担保。此举看似为企业解决了当前的资金问题,但事实上大大提高了担保企业的隐性负债。大量风险集聚在担保链上,在经济大趋势向下时,使一家企业的资金链风险快速传递,导致大批量企业陷入危机。3.温州块状经济孕育发展担保链群。温州块状经济特色十分明显,呈现行业集聚、抱团发展的特点,如温州市鹿城区鞋革行业、平阳县萧江镇塑包行业等等。这也孕育出典型的社会网络型产业集群,通过家族社会关系和企业间关系等联结在一起,而担保链也依附这一关系网络繁衍扩张,在区域内、行业内高度集聚,成为区域“两链”风险滋生的土壤。

(二)银行方面原因

1.银行缺乏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当前很多银行过分强调抵押、担保,普遍存在类似“典当文化”的风险控制机制,疏于对风险的长远管控,不注重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不认真分析借款人实际偿债能力。银行在对企业还款能力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凭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就予以贷款,风险管控不到位,为企业“两链”风险爆发埋下隐患。2.银行过度授信超出实体经济需求。银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重营销,轻管理”的倾向。各银行为竞争大客户,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减低准入门槛,对一些大客户过度授信或多头授信,实际上远远超出企业主营业务发展需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冲动和过度负债。不少企业因此过度扩张企业规模、盲目拓展新业务、大规模投资房地产项目等,最终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难逃“两链”风险。3.银行风险处置机制不够健全。当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金融机构不易察觉处于萌发阶段的企业“两链”风险,一旦风险暴露,其中一家贷款银行抽回贷款后,就会引发多家贷款银行纷纷抽贷,直接加速企业资金链断裂和担保问题扩散。此外,发现一家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后,各银行即开始对同一担保链上正常经营的企业抽贷、压贷,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三“、两链”风险化解创新途径探索

(一)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1.政府牵头完善征信平台建设

由发改局信用办牵头,逐步打通不同部门、行业间的信用信息壁垒,充分整合工商、税务、质监、公安、法院、土地、房管、金融机构等的信用信息,实现信用资讯整合。

2.健全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企业经营,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披露真实的经营信息和资信情况,既有利于形成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又是银行准确掌握企业实际情况的保障。

3.加强惩戒以提高失信成本

通过信用平台对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并采取限制高消费、降低银行信用级别等相应的信用惩戒手段。这可以有效促使企业注重诚信、践行诚信,规范自身行为,避免逃废债务的行为。

(二)完善银行风控机制

1.授信总额联合管理

银监和人行应着重引导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各银行授信总额联合管理,防范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并限制企业担保的环节、次数。

2.跟踪企业风险动态

银行要从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入手,做好尽职调查和后续跟踪,充分掌握企业财务情况、负债信息、经营能力、行业风险等多方面的动态信息,实施全方位的风险防控。

3.提高从业人员风险意识

要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定期培训,规范信贷管理,并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做好严格把关,及时发现风险。

(三)构筑担保防火墙

1.暂时搁置担保链问题

在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建议债权银行暂时搁置担保问题,先处置贷款主体企业资产,再追究担保企业的相应法律责任,避免生产经营正常的担保企业因受担保链影响而承担超负荷的债务,引发企业大量倒闭。

2.维持担保企业“造血”功能

在明确担保责任后,应鼓励企业主动与银行协商还款方案,以债务平移、分期偿还等方式,使企业可以分段、分批清偿担保债务,从而以时间换空间,继续生产经营,获得周转资金。

(四)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机制

1.推动司法破产和重整

要推动司法破产和重整,来处置企业不良资产,减轻债务负担。通过破产重整等途径,对落后产能的企业加快破产清算;帮助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剥离品牌、营销网络、专利等无形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展对优质资源的重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2.增加不良资产处置参与主体

地方政府可以引进国内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本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处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资产重组,整合风险企业的有形、无形优质资产,实现双赢。

3.多举措化解不良贷款

银行要综合采取清收、核销、打包转让、盘活、转贷、诉讼等渠道开展处置,并根据风险企业的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制定减免息、分期偿还、贷款平移、资产置换、以资抵债等处置方案。

(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积极创新银行信贷方式

鼓励和引导银行开发新型信贷产品,如知识产权、股权、订单、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特色融资服务。

2.加快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

要引导企业跳出间接融资的框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资产股份化、上市公司并购等多种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

作者:周文泉 单位: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浙江温州银监分局调研组.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状况与化解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金融.2015(11)

[2]张乐才.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消释、风险传染与风险共享——基于浙江的案例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0)

[3]王去非,易振华.浙江担保链风险现状、传染机制及产生原因研究[J].浙江金融.2012(12)

[4]江衍妙,邵颂红.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链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对策研究——以温州市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为例[J].浙江金融,2014(05)

风险化解范文篇8

关键词:债务重组;违约债券;风险化解;比较研究

自2014年“11超日债”违约事件同时打破国内债券市场无违约、国内公募债刚性兑付的两项神话之后,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在数量和金额两个维度上都呈现出显著递增趋势。中债资信的数据显示,国内债券违约数量2014年不足20只,2018年跳升至140只,2020年跃升至180多只;国内债券违约金额2014年为15.43亿元,2020年为1697.02亿元,2020年较2014年增长了109倍。近年来华晨汽车、永煤集团等信用评级良好的地方国企陆续发生债券违约事件,给市场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引发相关债券净价大幅下跌、煤企和地方国企发债困难、中介机构独立性受质疑等连锁反应,严重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稳健有序发展。如何有效化解违约债券风险,实现债券处置回收既是市场关注焦点,也是促进债券市场向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违约债券风险化解的特殊性

(1)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不仅有债券的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人、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受托管理人、债券持有人等直接交易方,还涉及审计机构、评级机构、债券承销机构、债券交易平台等服务机构,甚至有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司法机构等的介入。他们能对风险化解方案的形成和最终执行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2)债券持有人众多,其资金来源复杂多样,既有金融机构自有资金,也有基金、信托、银行理财等来源于专业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的集合资金,还有个人投资者的直接投资。不同来源的资金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不同,在处置中诉求各异。(3)涉及的协议较多,交易结构复杂,可能有交叉违约、加速到期、宽限期、控制权变更条款、限制性条款等,环环相扣,对处置手段选择有重大影响。(4)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违约债券处置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制度、违约债券交易机制、投资者保护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尚在不断完善过程中。(5)违约债券规模较大,发行人多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违约事件会引起投资者以及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影响面较广。重大违约事件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债市恐慌、相关行业企业债券价格暴跌和被集中赎回或抛售、部分债券取消发售、地方国企和煤炭企业融资困难等,引起舆论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对信用评级机构、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产生怀疑,并展开调查,监管部门和司法机构出台规范市场操作、保护投资者权益等相关文件等。

二、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的主流处置方式

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通知》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9年12月27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违约及风险处置指南》,提出“债务融资工具违约后,发行人应进一步通过资产处置、清收账款、引入战略投资者、资产重组与债务重组等方式加大处置力度,并积极与持有人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明确违约债券的多元化处置措施,首次提出债券重组的处置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和证监会于2019年12月27日《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后,又于2020年7月1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重点是建立健全违约债券处置机制,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鼓励有专业资产处置经验的机构参与债券违约处置。这些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的出台,都为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风险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从历史处置实践来看,违约债券处置方式主要包括破产重整、破产清算、债务重组、自筹资金等,违约债券处置的总体回收率较低,回收期较长。其中,重组方式处置违约债券应用范围较广,是主流处置方式。标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债务重组占到已处置境内违约债券的近75%,且处置回收率较高。联合评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债务重组方式的回收率51.88%,高于整体处置回收率40多个bp,回收规模占总体回收规模的45.66%。

三、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的五大优势

与化解违约债券风险的其他方式相比,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风险有五大优势。(1)实现救助,恢复实体经济活力。债务重组方式旨在恢复企业的造血功能,与破产清算、处置抵押的企业核心资产等方式相比,不仅能使经济实体免于破产终结,减少对其核心经营能力的挫伤,还能帮助其快速恢复经营能力,重获新生。尤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债务企业引资、引智,使其实现管理模式优化、财务结构优化、资产机构优化,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优化债务企业财务结构,缓解财务压力。债务重组调整债务偿还安排,搭配债务豁免条款,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短期偿债压力。债权转换为股权的交易设计,加上第三方投资者等新融资渠道的资金注入,都有助于债务企业降杠杆、调结构、缓解财务压力。(3)重塑企业市场信誉,恢复融资机能。恢复融资机能对债务违约企业意义重大,可使企业违约债务得到清偿,债务危机解除,企业经营恢复正常,整体转危为安。债务重组方式多为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有利于维护与广大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债务重组期间,财力雄厚投资者的加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大量资金,还能对企业起到增信的作用,撬动更多外部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4)有效进行资产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债券违约企业常存在多元化经营,伴生发展过于激进、主业不突出等问题,通过出售变现低效能或与主业相关度较低的资产,盘活核心有价值的资产,可有效促进企业资产结构优化。(5)优化企业管理,实现战略提升。通过引入行业战略投资者对企业进行管理整合、人员整合、业务整合等,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能力,新的管理模式能帮助企业除弊立新,建立更为高效的经营模式。

四、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债务重组按照法院是否参与可以将债务重组分为庭外重组和庭内重组。其中,庭外重组主要是债权人和债务相关方以庭外自主协商方式达成债务重组安排。庭内重组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式,是启动司法程序,在司法机构参与下形成债务重组方案。债务重组的具体手段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转股、债务豁免、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调整债务本金、改变债务利息、变更还款期限等方式修改债权和债务的其他条款)、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财务投资者等。其中,以资产清偿债务实质是以物抵债,以企业名下有价值的有形资产(如在建工程、房产、机器设备、存货等)、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金融资产(如股票、股权、债券等)抵偿债务;债转股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一致,将债权转为对债务人的股份、股票等权益性投资,并派驻高管人员对债务人的重大经营决策施加影响,一般在转股时就会约定退出方式,待达到双方约定的退出时机时,就会通过回购股权、上市转让股票等方式退出;债务豁免是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尽早偿债,尽快缩小风险敞口,在达到约定条件时给予债务人一定的债务减免(如减少或免除违约金、滞纳金、利息、部分债权本金等)。通常与其他债务重组手段结合使用。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一致,通过调整债务本金、改变债务利息、变更还款期限等修改债权和债务的其他条款,缓解债务人短期偿债压力,促进其积极还款,以实现债权最大回收;引入战略投资者通常是引入企业所在产业链上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以股权、债权等方式进入企业,一方面为企业代偿到期债务,另一方面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借助其优势帮助企业恢复活力;引入财务投资者是引入成本较高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为债务人注入资金,帮助其解决短期债务压力,有的还会给予一部分资金助其恢复经营,使债务人获得一定的缓冲期,待其恢复财务能力和经营能力后,引入低成本融资资金或营业收入偿还投资者资金并支付一定投资收益,使财务投资者退出。以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风险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段组合应用,主要有一步式、两步式、多步式等3种模式。(1)一步式重组。该交易模式是债权人(包括:债券持有人及其他债权人)与债务企业、担保人等债务相关方直接签订协议,对债务进行重组。例如,2020年债市焦点之一永煤集团有两只违约超短融债券“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就是通过债券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了债务重组方案,采用修改债权和债务条款、债务豁免的庭内债务重组方式,先兑付50%本金,剩余本金展期,展期期限与债券原期限一致,展期期间利率保持不变,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并豁免本期债券违约。(2)两步式重组。该交易模式采用“债权转移+债务重组”的交易模式,即原债券持有人将债权转移给第三方实现退出,第三方成为新的债权人,与原债务相关方协商做出重组安排。两步式重组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债务企业、债券持有人、财务投资者等。如为场内违约债券重组,会涉及上交所、深交所、中证登等债券交易平台。引入第三方进行资产重整、管理重整、财务重整等的,将会有战略投资者加入;如庭内重组,还涉及法院等司法机构。后续追加担保措施的,还会涉及抵押人、质押人、保证人等。例如,2018年博源集团违约债券的债务重组,先由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场内债券收购,以非现金兑付方式注销债券,将违约债券转变成普通债权后,进行债务重组,从而化解博源集团30亿元违约债券风险。由于当时债权转移遇到政策和操作障碍,违约后的债券无法办理交易过户。因此,双方只能签署收购协议来完成违约债券收购,却不能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债券过户。2019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各交易平台与时俱进,陆续出台一系列违约债券转移的规范性文件,打通了违约债券的债权转移通道,为重组违约债券提供制度依据和流程保障。上交所、深交所、中证登于2019年5月24日《关于为上市期间特定债券提供转让结算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为挂牌期间特定非公开发行债券提供转让结算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为挂牌期间特定债券提供转让结算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可转让的特定债券范围、受让方资格等予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12月30日《关于开展到期违约债券转让业务有关事宜》进一步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的相关事宜。2019年6月17日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回购违约处置实施细则(试用)》,2020年1月2日的《银行间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业务操作指南》,以及2020年3月24日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规则》,先后对银行间市场违约债券转让的具体操作予以明确。两步式重组交易结构图2——场内违约债券(3)多步式重组。该交易结构采用“债权清理+债权转移+债务重组”的混合模式,即一部分债券持有人的债券实现兑付,一部分债券持有人将债券转移给第三方(成为新债权人)实现退出,剩余债券持有人、新债权人与债务相关方进行重组。这种模式给原债券持有人提供了选择权,为无意参与债券重组的持有人提供了退出通道。多步式重组的主要参与者与两步式类似,既有债务企业、债券持有人和财务投资者,也可能有债券交易平台,战略投资者和司法机构。例如2020年“15华联债”重组案例中,新华联文旅通过债券持有人回售部分债券,其中一部分由债务人予以兑付,一部分债券转售给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将场内债券转变成场外普通债权后,完成债务重组。

五、结论

(1)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的相关业务边界清晰,业务概念流程的内涵和外延已形成行业共识并制度化;(2)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具备五大优势,统计数据显示债务重组已成为回收率较高的违约债券主流处置方式,其业务占比具备进一步提升的发展潜力,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宜着力加以研究,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3)经比较分析,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三种模式(即一步式、两步式和多步式)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债务企业及相关利益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环境,综合平衡处置收益及实施成本后,选取与具体项目相匹配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永煤两违约债展期方案再获持有人大会通过.上海证券报,2020-12-05.

[2]国内首单违约债券化解为普通债权案例落地:中国信达收购博源集团30亿违约债券.经济观察报,2018-12-28.

[3]标普:中国加快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助逐步完善其体系.经济通中国站,2020-07-28.

[4]新华联:华融资管已完成880万张“15华联债”债券收购.乐居财经,20-09-22.

风险化解范文篇9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

第一,历史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反映。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实行的是分级经营、分级管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决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规范程序科学决策转轨,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旧体制下潜伏的信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不良贷款集中出现。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与国有企业建立了密切关系,企业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而银行的大部分资产也是对企业的贷款,两者唇齿相依,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按照国家计划,以完成计划任务为主要目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不会卖不出去,经营亏损由国家弥补,不需要企业自身承担。这时,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没有形成,或者没有暴露出来。相应的银行贷款也没有风险或风险较小。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调节取代了计划管理,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要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于是,企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出来。从而使不良贷款开始出现,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转移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把历史遗留的人员负担、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大量留在老企业,使原来改制前的银行贷款被大量悬空。因此,目前银行的贷款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经营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的结果。

二是银行在过去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法》未出台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地位尚未确立,自主经营权没有落实,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下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特别是在成立国家政策性银行之前,各商业银行都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贷款任务,这些政策性贷款是经政府协调后银行对单户企业、单个项目发放的。这些贷款的绝大部分风险很高。目前贷款质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政策性因素造成的。

第二,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密切相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都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到80年代中期,实行“拨改贷”以后,财政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从财政拨款转向银行借款。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占用逐步增加。但国有企业的折旧率普遍偏低,自我积累不足,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靠大量占用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国有企业大部分亏损,经营状况不佳,而这些企业负债的主要部分是银行贷款,而且短期借款长期占用,资金实力严重不足,资金周转不灵,抗风险能力很低。当市场略有变化,营销出现困难时,资金运动立即受阻,偿债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转嫁给银行。即使少数效益较好的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息负担较重,贷款到期也很难收回,企业能够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不过是银行不断准予续借,贷款质量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一旦银行停止续借,不良贷款立即显露出来。这是影响贷款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三,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营上把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性。《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在表述上将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将安全性放在次位,这对银行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效益第一的原则,使银行盲目追求效益,从而忽视贷款的安全性。因为国家财政每年给银行核定上缴利润指标,从财政部到总行,从总行到分行,层层下达利润计划,并将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全行工资奖金、财务费用、基建支出等挂钩,完成利润计划成为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完成利润计划,贷款的安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来换取现实的效益性。比如:有的银行采取放贷收息;有的在对企业还款能力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发放高额贷款等。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要求,与对银行的利润指标管理存在矛盾。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企业效益很差,要很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非常困难,从而使牺牲前者而满足后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是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责权对等的管理机制。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相似,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责权相当的管理机制,对有权决策人缺乏有效约束,有些个别商业银行甚至搞违规经营、帐外经营,加之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在一起,银行自己经营权受到影响,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更谈不上追究责任。

因此,目前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既有银行内在原因,也有银行外部原因,两者综合作用、共同影响,使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日益严重,银行信贷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贷款质量问题,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同时也需要银行自身努力,不断加强信贷管理,增强职工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提高贷款质量、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是前提。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首先要实现经营观念的转变。一是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切实改变追求总量扩张,对安全、质量、效益较为淡薄的经营思想。因此,首先要树立安全、效益观念,把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视为银行信贷工作的生命线,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确立效益最大化和资产质量最优化的经营目标。其次,要树立竞争观念,正视银行的现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竞争,改变粗放式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二是对信贷资产的管理上要实现由“高风险、低收益”到“低风险、高收益”的转变。首先,充分利用目前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良机,支持和帮助企业实现资产重组。把风险承担的主体转移到高效低险的企业,降低风险系数,提高信贷资产的收益。其次,建立信贷风险防范预警系统。从贷前调查入手,通过确立科学的贷前调查分析指标,全面分析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可偿还性等指标,提出科学的贷前预报;贷后要建立跟踪检查系统,形成信贷资金网络风险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起到预警、报警作用。再次,健全贷款放、收一条龙责任制,实行全过程的严格管理,逐步将过去追求规模、铺新摊子,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改变为注重效益,讲求效率,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从而使信贷资产达到高效低险。

风险化解范文篇10

关键词: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汇率风险收益

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s),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被其他国家持有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各自的本国货币,比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我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现状

截止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的1243亿美元,实际上我国已经以943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榜首。

在我国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所占比重大约在60%-80%。在这样一种“美元独大”的币种结构下,美元汇率的变动成为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最主要汇率风险。从2002年到2004年,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已下跌了25%左右。由于美国严重的财政与贸易双赤字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善,很多国际专家认为美元贬值的局面目前仍难以扭转。美国经济学家罗高夫和奥伯斯特菲尔德认为,美国要消除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至少需要贬值20%-30%,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00亿-150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我国GDP的10%,如此之高的损失对于我国是很难承受的。如何有效地防范与管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尝试通过在外汇储备管理中运用现资组合理论来化解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以1999年-2005年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为依据,进行均值-方差分析,实证检验了进行不同储备货币的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

防范汇率风险的投资组合实证研究

样本币种和样本指标选择

本文主要选取了美元、日元、欧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这七种主要的世界货币,研究的指标是美元与其他六种货币之间的实际外汇汇率。本文选择这七种货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根据投资组合理论,一个投资组合中选取的风险资产越多,投资组合的风险则越小。因此,在这里选择了七种世界主要货币进行投资组合,可以在提高投资收益的情况下,降低投资组合的汇率风险。第二,本文选择的七种货币是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七种货币之间的相互变动基本上能够反映世界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变动趋势。第三,所选择的货币也主要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货币,选择这些国家货币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效率和质量,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提高我国外汇管理水平。

本文选择的样本是七种货币在外汇交易市场实际的季度收盘价,选择的期间从1999年12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数据来源是中国工商银行外汇交易系统。选取季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认识:

第一,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不是以追求和赚取短期价格波动收益为目的,而是强调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便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因此不宜参与外汇市场的投机炒作,以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反映汇率变化的长期趋势,为国家进行外汇储备的管理提供依据。第二,在选择数据时,更强调外汇汇率的最新变化,即欧元的启动。因此选择的起点是从1999年年底为起点,如果选择的数据时间过早,虽然可以反映汇率之间的长期变化特征,但不能很好地描述外汇市场的最新变化。同时,选择的时期过早也会降低投资组合对现实情况的指导作用,因为按照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是对投资组合起点的反映,而不是对投资组合终点的反映。第三,本文选择季度数据而不是年度数据,一方面是因为年度数据量过小,不能反映出外汇汇率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增大,年度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外汇汇率变动的真正趋势。此外,年度数据时效性较差,国家根据年度数据进行外汇储备的阶段性调整,容易跟不上外汇市场变化的趋势而增加调整风险。

汇率风险防范的投资组合分析

计算平均收益本文在计算外汇收益率时,采用的是连续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即:ri=ln(Pt/Pt-1),存款投资风险我们用标准差来表示。通过对1999年12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的季度数据进行计算,可得以下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在计算不同货币的收益时加入了不同货币的存款收益,存款收益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外汇存款利率表中三个月的存款利率。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币种的存款收益对不同币种的总收益影响较大,同时也基于投资组合可以进行季度调整的考虑,如果进行调整可以获得适当的存款收益,如果不进行调整则可以进行自动转存而收益不变。

第二,外汇收益风险情况基本上反映了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美国经济长期低迷,经济增长缓慢,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开始下降,美元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现象,美元的平均收益率降低,仅为-0.3809%,欧洲经济出现全面复苏,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投资者对欧元、英镑和瑞郎的信心逐渐增强,导致这三种货币的汇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平均收益均比较高。此外,澳元和加元也表现良好,平均收益较高,其中澳元的收益是所有币种中最高的,达到了1.2681%。

第三,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市场风险增加。虽然澳元的平均收益最高,但其汇率风险也最大,其平均收益的标准差最高为6.4472%。同时,近段时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趋势,美元的汇率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导致美元收益一定程度的上涨,这也说明外汇市场汇率波动更加频繁,需要及时关注和防范,通过对投资组合进行适当的调整来规避风险。

第四,从整体上看,英镑和加元成为良好的避险货币。英镑和加元的平均收益都比较高,而其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季均标准差分别为3.6795%和3.6913%,是所有七种货币中最低的两种货币,这也反映出这两国的经济比较平稳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少,其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比较好。

第五,单一投资美元汇率风险巨大,需要进行投资组合化解汇率风险。通过投资组合可以防范非系统风险而不能化解系统风险,因为外汇市场不存在系统风险,所以通过不同币种的投资组合可以分散资产的非系统风险,从理论上讲只要组合中包括所有的币种就可以完全化解非系统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非系统风险只存在于少数几种主要储备货币上,因此通过适当的投资组合是可以化解单一币种的汇率风险。

计算协方差矩阵协方差是度量两种资产收益之间线性关联程度的统计指标,正协方差表示资产收益同向变动;负协方差表示资产收益反向变动。本文根据1999年12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的季度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四种货币的协方差矩阵(见表2、表3)。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

第一,美元与其他六种货币存在负相关。这是由计算公式所决定的,因为美元的升值(贬值)则意味着其他货币的贬值(升值),美元与欧元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99,与加元的相关程度最低,相关系数为-0.58。美元与欧洲区的三种货币相关程度高于其他地区,与瑞郎和英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87。

第二,其他六种货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欧元与瑞郎和英镑的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82,这也反映了三种欧洲货币的一致性,也反映出欧洲经济发展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第三,按照投资组合理论,在风险资产中加入与资产负相关的资产可以降低组合的风险,其中负相关越大,降低风险的程度越高。因此,在美元资产中加入上述六种货币的资产都会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而其中应该加大欧元在组合中的投资比例。

计算有卖空限制下的投资组合有效前沿根据投资组合理论的均值-方差模型计算出七种货币进行组合的有效前沿(见图1),从图1中可以得出:

第一,通过进行不同货币的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外汇市场中存在的汇率风险。如果不进行投资组合而单一的持有美元,则平均收益将为-0.3809%,投资风险为4.7046%,通过进行投资组合后,在相同投资风险4.7046%的情况下,平均收益将达到1.1737%,远远高于单一持有美元的投资收益。

第二,从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中可以发现日元在组合中的比例极低,在风险为0.2044%和收益为0.3983%前,日元的投资比例一直为0。这说明日元在投资组合中,在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的作用有限。这与日元投资收益低风险有一定的关系,日元的平均收益为-0.3618%,投资风险为4.9854%。

第三,从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中可以发现欧元在组合中的比例很低,在风险为0.3067%和收益为0.4409%前,欧元的投资比例一直为0。欧元与美元的负相关系数最高几乎是完全负相关,应该能够充分的分散风险和提高收益,原因主要是欧元的风险程度比较高,其风险为5.6370%,仅次于澳元,导致了欧元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较低,而与其风险和收益相近的瑞郎在投资组合比例中则较高。

第四,从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中可以发现要想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并能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时,组合中所需的澳元投资比重则较高,而当要求的投资收益和风险较低时,则组合中的澳元的投资比重为0,即当投资收益和风险低于1.0754%和3.2378%时,投资比重为0,这与澳元投资收益高和风险高相关,澳元的投资收益和风险分别为1.2681%和6.4472%,是组合中投资收益和风险最高的一种货币。

第五,从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中可以发现英镑和加元在组合中的比例一直较高,成为投资组合中主要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比较合理,在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投资组合的收益。

外汇储备资产属于风险资产,可以针对各种储备资产的不同风险收益情况进行投资组合,这样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这种做法符合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坚持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我国是一个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在外汇储备资金运用管理上应该有长期的战略性的规划和创新。

本文实证证明,单一币种的外汇储备风险相当大。因此,多币种的外汇储备组合将是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一个创新选择。

在运用投资组合理论时,本文认为不仅需要对不同货币的汇率变化的历史数据给予充分重视,更重要的是要对外汇市场变化作出合理的市场预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使用投资组合理论,为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