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额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8:59:43

份额范文篇1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份额范文篇2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份额范文篇3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份额范文篇4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份额范文篇5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但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很多企业在市场份额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市场份额的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提起市场份额,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但事实上,市场份额的大小只是市场份额在数量方面的特征,是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体现。市场份额还有另外一个质量方面的特征,这就是市场份额的质量,它是对市场份额优劣的反映。

市场份额数量也就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一般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另一类是用企业销售占竞争者销售的百分比表示。市场份额质量是指市场份额的含金量,是市场份额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总和。这种利益除了现金收入之外,也包括了无形资产增值所形成的收入。衡量市场份额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率,一个是顾客忠诚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忠诚率越高,市场份额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市场份额质量就越差。

国内众多的企业在市场份额的认识上,还处于关注数量的阶段。从“标王”之争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无不反映了参与企业特别是主动发动价格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扩大的期望。这种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行为是有深刻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的。很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潮在这些企业中仍在起作用。同时,现在处于企业决策层的人士,绝大多数都曾受到过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的决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很快转变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国内很少有企业关注市场份额质量,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根本还没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这些企业的促销宣传中也许经常宣传“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等,可一旦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企业便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来面目。这种企业根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顾客满意与否不会感兴趣,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原因是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切,企业对提高市场份额质量心存疑虑。也有不少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不仅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市场,认识到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市场份额质量,企业就必须从顾客的满意率入手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投资由于数量大、要求高、时间长,且投资效果无法准确的测算,显得风险较大,使得不少企业最终放弃了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打算。

二、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

市场份额数量和质量分别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大小和优劣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反映的角度不同,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孰重孰轻的关系的。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的选择: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呢?还是重点投资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或者两者并举—视同仁?要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行业竞争格局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行分析。

1.分析行业竞争格局

如果行业内企业众多,且每个企业市场份额数量都很小,此时企业一方面应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应该说此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就能够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也显得相对容易,毕竟众多的竞争者中实力弱小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发动对这些企业市场的进攻,耗费的资源不会太多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以这种思路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这将引发较强竞争者之间的较量。企业要想在较量中胜出,就必须将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质量,用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水平,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这种从市场份额质量入手的做法可以稳定地增加市场份额数量,又能够避免引发恶性竞争,还能使企业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竞争者与之竞争,会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行业内企业较多,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另外一些企业市场份额较小。此时,不管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还是较大的企业都应将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份额质量的提高。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与大企业争夺市场,在品牌和其他资源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用大量促销或大幅度降价提高市场份额数量,一方面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方面还会受到大企业的强力阻击。因此,小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市场份额质量方面,从产品、服务、沟通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巩固自己的阵地,并以自己良好的顾客基础逐步扩大市场。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份额数量已经相对较高,此时的主要工作应是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数量。若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将引起其他竞争者针锋相对的反抗,最后引起企业收益下降。因此,在市场份额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应该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领地,为以后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行业内企业很少,每一家企业市场份额都很大。此时,行业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企业应将重点放在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上,对市场份额质量只需保持一般关注。只有在竞争者努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时,企业方有必要加大对市场份额质量的投入。在此格局下,企业若希望通过主动提高市场份额质量来扩展市场,必然引起其他竞争者的跟进和仿效(因每一个寡头都有相应的能力),最后可能整个行业的顾客满意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市场份额数量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将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这对每一个行业内成员都是不利的。

如果行业由于政策等因素由某企业独占,那么该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顾客能接受的最低满意度情况下,刺激需求量、扩大化市场规模,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设计营销方案。

2.分析产品的寿命周期

在引入期由于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很少,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而是生产被替代产品的企业;此时,企业的工作或投资重点应该是大力宣传该新产品与被替代产品相比的优势,促使人们购买试用,扩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长期,整个行业发展很快,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此时,企业的重点是大力宣传品牌形象,扩大企业产品在同种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数量;在成熟期,市场总的销售量已相对稳定,竞争激烈异常,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企业应大力提高市场份额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以保留顾客,实现顾客重复购买;在衰退期,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已无任何营销意义,企业可以有条件地选择某些市场或品种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率,以收割产品的晚期收益。

三、市场份额越大,利润越多?

很多企业都认为,市场份额数量越大,企业盈利能力将越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扩大过程中,增加的营销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或缺少培训或素质不高,致使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引起的费用增长。企业扩展市场份额数量的行动必然使竞争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常见的就是企业加大广告投入,竞争者也会加大广告投入,企业降低价格,竞争者也会降低价格,甚至比企业降得更厉害。结果是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销售并未显著增长或销售量增长了且市场份额也扩大了,但盈利却下降了。

事实上,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市场份额的数量大小之外,还包括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企业管理能力、市场份额质量等因素。市场份额的数量只是影响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因素之一,企业不应把盈利增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

四、如何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很多企业都会对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欢欣鼓舞,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则会倍感失望并寝食难安。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份额数量扩大并不一定会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样,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减少企业盈利。企业在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拿出应对方案。

1.企业销售增长低于行业销售增长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急剧增加,发展机会多,市场吸引力大。此种情形对企业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分析必须结合竞争对手的状况来进行。应着重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化和他们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如果竞争者越来越多,且每个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越来越小,此时,企业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增加,但有的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却在上升,此时,企业必须对这些市场份额数量增加的竞争者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增长快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被竞争者拉开差距;如果竞争者数量在减少,多数主要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数量在上升,此时市场份额数量下降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产品投入力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强促销和销售网点建设,努力改变所面临的不良处境;如果竞争者的数量在减少,少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此时意味着市场正向少数大竞争者集中,而中小竞争者却在苦苦挣扎。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要么保持现状,要么改变现状。保持现状是企业面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并不去加以扭转,当企业认为根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并准备淡出市场时,才会如此选择。改变现状是指企业加大投入,扭转市场份额数量下降的态势,当企业有信心且有相应资源的支持时,就应做此选择。

2.企业销售减少的速度快于行业销售减少的速度所引起的市场份额数量下降。

行业销售减少意味着市场总需求在下降,行业在衰退之中,市场已无开发价值。企业销售的快速减少,说明市场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特别显著和严重,说明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种情况,企业有以下选择:

(1)维持现状策略

尽量维持市场份额数量或减缓市场份额下降的速度。企业可通过增加促销力度,或在适当时机降低价格等方式来刺激需求。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该产品收益仍较好时可选择此对策。

(2)顺势而为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下降,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仍保持执行原有的营销计划。当企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产品市场收益不太好,改变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可能比由此带来的收益更多时,应选择此策略。

(3)加速收割策略

企业削减原有的营销计划以减少费用,增加产品的短期收益。当企业认为该产品将快速衰退,并做好了资产转移工作时,可选择此策略。

(4)放弃策略

企业对市场份额数量快速下降的产品,实行清理变卖,最终放弃对它的经营。当企业有更好的业务需要发展时,就可以考虑对该种产品实施放弃策略,把变卖所得资产用于发展新的业务。

五、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在许多涉及市场份额的文章中,常提出企业应追求“适度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就不能体现规模优势,太大就可能超越企业控制能力。但是什么样的市场份额数量才是适度的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以分析和确定。

1.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增加吗?

如果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数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增加企业盈利。那说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是可行的;如果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并不能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和盈利的增长,企业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现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已足够大了。

2.在购买了企业产品的顾客中,他们的满意度、满意率、忠诚度、忠诚率如何?

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高,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能力强,市场份额质量高,此时可考虑开发更多的市场,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能力和市场资源;如果企业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较低,说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较差,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此时就不应考虑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甚至有应考虑收缩市场份额数量的必要性。

3.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相应的资源保证吗?

企业每开发、接触一个顾客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市场份额数量越大,顾客就越多,所需的资源就越多。这些资源包括了产品、设备、管理人员、维修安装人员、销售网络、促销能力等方面。为了保证把顾客满意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必须要求资源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已捉襟见肘,说明市场份额数量已超越了企业的能力,企业应考虑增加资源投入或削减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市场;如果在现有市场上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就应设法扩大市场份额数量,使资源与市场份额数量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六、实现市场份额的两个跨越

1.实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寻求核心竞争优势”(或称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产品是介于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如英特尔公司的中央处理芯片、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VCD机的芯片等。拥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将拥有行业内最高的利润和最大的影响力。开发核心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要靠企业长时间的内部积累才可能形成。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反观我国企业这些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展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外部投入、规模扩张、降价等小技巧。企业只不过在努力“把事情做对”、做得更有效率,但却在“做对头的事情”——做核心产品这一方向性的选择方面缺乏热情和长远目光,这一点应当引起实业界高层人士的重视。

份额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医院价值链服务利润链营销战略

一、现代医院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每个企业都是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作业的集合,所有这些作业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现出来。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至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总产出,凝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其服务的目的是治疗疾病、产出健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医学知识的拥有和使用,以及社会、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认可上。医院价值链,即医院运营的各种作业的集合,包括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

基本作业主要有:内向物流,包括良好的药品、器械管理及即时将其运送到各部门和科室;运营,即利用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诊疗救护;外向物流,即提供合理的交通、运送方式,便于患者到医院就诊;营销与销售;服务,主要指延续性服务,如传统的随访工作。

辅助作业主要包括:采购、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结构建立等。

在医院管理中可以运用价值链管理重组医疗服务流程,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第一,强化可以增加医疗服务价值的增值作业,同时减少或者消除不能增加医疗服务价值的非增值作业。减少各种物资在各部门之间的运输时间、病人待诊流程中的等待时间、病人的手术准备时间、检验科对标本的复核流程等。如减少“退药”作业这一非增值作业环节,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医生和药房之间的沟通来降低处方的失误率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简化和压缩非增值作业。如对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制,或取消挂号制,实行病人持卡就诊制,对门诊就诊流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以减少病人排队和待诊时间。

第三,整合作业流程。英国伦敦的Hillingdon医院在医疗服务流程重组中,将血液检查从原来由中心检验室进行改为在患者所在的临床科室进行,使等待血液检查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瑞典的Stockholm医院在手术流程重组中,通过建立手术准备室,在手术准备室为病人适时进行预麻醉,成功解决了原有手术流程中,由于病人在手术室内所导致的上一个手术结束到下一个手术开始之间平均需要59分钟的问题;通过对各手术室功能的整合,改变了过去一个手术室只进行某些种类手术的做法,不但解决了手术室的瓶颈问题,而且在增加手术数量的同时将其16个手术室关闭了4个。

第四,将医院的物资流、药品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统一起来,最终形成资源、作业、成本及价值的有机结合,获取竞争优势。

二、现代医院的服务利润链管理

1994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赫斯凯特(JamesL.Heskett)、萨塞(W.EarlSasser)、施莱辛格(LeonardA.Schlesinger)、琼斯(ThomasO.Jones)等提出了“服务利润链”这一服务管理模型,如图所示:

顾客所获价值是服务利润链的核心,是指顾客所获得的服务过程与服务结果质量同顾客总成本之比,它连接着企业的内部员工管理和外部的市场经营;顾客所获价值决定着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决定企业获利能力,企业获利能力最后决定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对于医院服务利润链而言,临床一线人员的满意度取决于医院对他们的服务和行管、后勤人员对他们的支持性服务。一线人员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确保患者的利益和价值:诊断明确和诊疗有效,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以及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对医疗费用的解释,以及大处方、滥检查的相对减少等;只有患者获得他们期望的价值,才会对技术、服务、收费等多个方面满意,才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满意的患者很大部分会成为医院的忠诚患者,忠诚患者在有新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时候,会再次到医院就医,会向其他患者称赞医院、推荐医院;忠诚患者的长期价值会使得医院业务量增加,医院经营成本降低,医院品牌形象改善,医院竞争力增强,并最终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医院的经营和竞争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医院对员工的服务质量和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情况。

现代医院管理可以根据服务利润链模型调整相应的管理策略:

第一,更好地实施员工关系管理,包括从制度上、组织上、经费上等方面建立开展员工关系管理的保证机制;完善沟通渠道,如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内部沟通的制度,了解员工的愿望和需求,开展一些例行性的沟通活动;关爱员工,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关注员工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解决员工思想上的包袱;完善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体现在薪酬、晋升、培训发展、职位变动等方面上。

第二,更好地实施患者关系管理,培育满意患者、忠诚患者。成立患者关系管理部门,建立患者数据库,广泛收集和储存有价值的患者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定期更新。

第三,开展关系营销,建立和保持顾客关系。成立电话咨询中心,随时为患者解答疑问;加大院内院外的宣传,利用患者数据库实施相关的销售,如定期给患者打电话了解他们的病情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利用患者口碑开展患者推荐活动,长期忠诚患者的口碑宣传效应会发挥很大的作用,间接地帮助医院创造效益。

三、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医院战略规划

SWOT分析代表组织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的分析,实际上是对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势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组织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可能影响方面。

1.现代医院优势分析

(1)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紧密,市场营销运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强势宣传,高薪聘用专家,突出专科特色,打造品牌,吸引病人就诊;对于已就诊的患者,强化其对医院忠诚度,以如何帮助预约复诊等方式,让其逐步成为忠诚客户。

(2)逐渐建立价格优势。医院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根据具体实际打造“平价医院”、“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符合市场规律。

(3)提供温馨的服务。导医为患者提供全程就诊服务,宾馆式的服务待遇让看病成为一种享受。逐渐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尊重病人的隐私;针对前来就诊的每位患者建立健全病历档案,定期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发送祝福健康语;前来就诊住院患者实行免费接送,加强医后、术后跟踪回访服务,将病人的关心延伸到院外,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2.现代医院劣势分析

国家对待国有医院与民营医院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如医务人员的身份转换困难、职称评定、医院项目设置、人事、政府监督者等方面。

3.现代医院机会分析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医疗市场,面对医疗市场秩序的不够完善,要吸引患者,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充分利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和自主定价,只要看准市场机会,很快能调整战略思路。

4.现代医院威胁分析

(1)医疗市场份额有限,各种不同类型的医院都将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的意识和行动是保证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2)部分从业者虚假广告,形成了对现代医院信任危机的考验。

(3)有些医疗纠纷处理不妥,后果严重。

因此,现代医院只有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才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机会,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现代医院要发展,必须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走出关系式经营管理模式。

(2)严把质量关。质量是现代医院的生命线:一是人才引进严格把关,人才决定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高低;二是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尤其是要引进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3)打造信誉、权威。聘政府或专家学者顾问团,与著名高校联合打造博士后培养基地等。

四、现代医院市场营销战略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是以扩大医疗市场份额为目标战略,不断扩大自己的形象,树立诚信、廉洁的奉献精神,开展独树一帜的核心技术,提供患者预期的、贴心的、超前的服务,不断创造需求,吸引病人,占领更多的医疗市场。

1.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4Ps

(1)产品,即服务,服务范围很广,并有所侧重,如“微笑活动”、“家庭病床”等。

(2)地点,即医院为使病人接近和得到其服务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3)促销,医院将其服务类型或技术告知患者并说服其来院诊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4)价格,不同的诊疗方法有不同的价格,通过病人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而合法进行不同的收费。

2.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4Cs

(1)顾客问题解决,医院通过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帮助有医疗需要的人们解决问题。

(2)顾客的成本,病人就诊所需的花费,医护人员技术高,信誉好,价格合理。

(3)便利,看病或就诊时方便、快捷程度。

(4)沟通,在医院的顾客大部分是病人,他们不仅是来看病,也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因此,现代医院综合运用以下的各类营销战略:

第一,品牌战略。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先进水平、医院的管理水平、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乃至医院的环境和医院的总体形象都会成为患者选择就诊的条件之一,所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医名牌是市场经营观念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体现。医院的品牌,除了医疗服务作为特殊产品所固有的技术含量、质量和价格三大要素外,还应有专家知名度、专科特色、高精尖仪器、技术水平及优质服务等要素形成的无形资产。

第二,服务战略。重视服务流通的各个环节,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用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从患者需求出发,提供能基本满足患者的无形服务。如给以细致入微的护理,深入浅出的解释,合理有效的检查,精湛高超的诊治技能,舒适安全的病房条件,和蔼可亲的服务质量等。

第三,价格战略。医疗服务的价格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医疗市场需求确定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在不增加社会医药费,确实减少药品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服务价格内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价格,增加劳务服务如诊疗费、护理费、抢救费、手术费的价格;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应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非基本医院服务项目的价格可以实行市场调节价,但在实施时要增加透明度,实行明码标价,让就医患者自愿选择。

参考文献:

[1]贺杨杨:浅析价值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7年第6期,19~20

份额范文篇7

1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1.1铁路在中长途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

客运方面:以200km和1500km为明显的转折点,200km范围内旅客首选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占46.7%,200—500km范围内首选铁路的占86%,500—1500km首选铁路的占86.3%,1500km以上旅客首选铁路的占66.9%。200km以内铁路与公路“平分天下”,200—1500km铁路占据绝对优势,1500km以上铁路基本上“三分天下占其二”。

货运方面:铁路在500km以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500—1500km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0km以内货主将铁路作为首选运输工具的只占32.5%左右;而在500—1500km范围内则占到了73.6%;在1500km以上,货主首选率近70%。

1.2安全是铁路的显著优势

旅客和货主普遍把运输安全作为选择交通工具的首要因素,对铁路安全的认可度最大。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中,安全居首位,比第二位高出近11%(详见表1)。旅客和货主对公路安全的认可度只是铁路的一半(详见表2)。

表1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

安全舒适快捷方便价格合理正点服务周到其他人数5432933112862562461972比例(%)25.113.814.613.51211.69.30.1

表2选择交通运输工具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公路铁路价格时限方便安全服务质量人数1241526811645比例(%)3.810.74.88.23.2人数20812916623873比例(%)14.79.111.716.85.2

1.3运价低对旅客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

价格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运输市场中,铁路的价格最低,对旅客和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价格低是调查对象认可的第一条优点。在短途客市场,公路可以凭借车流密度大等优势,使旅客为了快捷而忽略票价的少许差别;里程越长,铁路的价格优势则越明显。

据了解,1998年4月1日铁路调整运价后,货物的基本运价为4.15分t·km,加上铁路建设基金3.3分/t·km,也仅为7.45分/t·km;而公路运价基本在0.4—0.7元/t·km之间浮动,远离于铁路运价。同时,铁路运价“递远递减”,运输里程越长,相对于公路来说其价格就越便宜。客票价格也是这样,以邯郸站为例,邯郸一石家庄普通汽车票价为20元,豪华汽车为35元;火车普通汽车票价157元,豪华汽车达到182元;而火车普快票价74元,双优车票价仅135元。

1.4铁路的信誉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的

铁路是国有大企业,实力雄厚,信誉高,这是调查对象对铁路众口一辞的评价。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的信誉有三点共识:一是对铁路的赔偿认可度高,许多人把能够及时赔偿视为铁路的一大优点。二是认为铁路自身对形象、信誉问题非常重视,对有关问题严处的力度大。三是能够与铁路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过去一些与铁路有长期业务关系的老货主,对此都有较深感受。

2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减少,既有客观外在因素,更有主观内在因素。千万铁路市场竞争力减弱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观念和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调查中了解到,某单位营销人员千方百计拉来的货源,由于一些业务人员的刁难,货源转向投向公路运输。其它方面也有类似情况。铁路个别职工和部分仍然存在“官商”习气。说到底是观念还没有转变,思想还没有进入市场。

2.2铁路运输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

许多调查对象认为公路比铁路方便。“方便”一方面是指手续上的简便,另一方面则是指公路开发的运输产品品种多,能够较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旅客货主的需求。相比之下,铁路产品品种不能很好地满足旅客货主多样化的需求。

2.3货物运输时间较长,时限性较差

货主这所选择公路,时限是一个重要因素,占到了10.7%,而且25.6%的人认为时间长是铁路运输的缺点。调查了解到的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高家庄面粉厂7月份由高邑站向柳州东发送一车麸皮,如按期限9天运到,可获利2000元;但经过16天才到站,市场行情看跌,货主反而赔了1500元。又如,由宜宾抒情车卷烟发往霸州,8月13日承运,8月27日到达文安(与霸州相隔一站),9月5日才挂到霸州交付。这样的运输时限很难吸引货主。2.4承运手续较为繁琐

29.9%的货主对铁路货运办理手续繁杂心存不满,认为这是铁路的第一条缺点。相比之下,公路运输的手续则简便得多。

2.5服务工作有待改进

调查中旅客货主对铁路的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并提出了亟待改进的一些服务内容(详见表3)。这些工作中的不足,是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因素,而这些工作的改进也必将促进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表3旅客看铁路客车应改进的方面

买票服务设施车内价格供水手续其他难差差拥挤高不足繁琐人数40124928155310225021817比例%19.41213.926.74.91210.50.8

3对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思考和建议

3.1强化市场意识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铁路干部职工的竞争观念

和市场意识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这是影响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因素。要把强化市场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仅宣传教育部门要抓,行政业务部门也要抓;要全员抓,抓全员。

3.2从战略高度巩固和发展铁路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就是市场的竞争力,巩固铁路既有优势,要有战略的考虑和措施,要使这此优势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运输中公路与铁路“平分天下”等现实情况,要研究公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培育新的市场,把旅客和货主重新吸引到铁路上来。

3.3不断开发新的运输产品

铁路运输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与旅客货主需求的多样化的矛盾是造成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占有份额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注意在针对市场变化开发铁路运输产品的新品种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产品开发机构和工作体系,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并以此适应市场、引导市场。

3.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67.4%的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目前的服务项目不知道或仅知道一部分。必须进一步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对于铁路的改革措施、新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反复地进行宣传,下大力量向社会“广而告之”。

份额范文篇8

“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9年一篇关于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假说。擅长于经验统计的库兹涅茨选取1938年和战后两个时期,把一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不论是1938年粗略的划分还是战后更为细致的划分,统计数据均显示:“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中雇员报酬占总收入的份额较高,而在欠发达国家中(雇员报酬的份额)则较低”。[4]同样的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各州的收入分配情况,即把美国各州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组别并对1919-1955年这段时期中的部分年份进行考察,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就是那些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州往往雇员报酬的份额也较高,反之亦然。由此,库兹涅茨认为“个人收入中雇员报酬的份额与人均收入正相关”。[4]13在库兹涅茨的研究中,人均收入被用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库兹涅茨的结论可以被理解为劳动份额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呈上升趋势。库兹涅茨用截面数据考察劳动报酬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以此推断出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如果说这种做法得出的劳动份额不稳定性的假说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那么后来更多的学者采取了直接的办法,即直接考察不同国家劳动份额的时间序列。Young(2004)研究了美国1959-2000年的劳动份额的波动,发现劳动份额的变动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Buchele和Christiansen(2007)基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趋势。Ruiz(2005)通过对美国和西班牙的经验检验证明劳动份额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来自欧洲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Giammarioli等人(2002)以20世纪60至90年代欧盟1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分行业计算它们各自的劳动份额以及总的劳动份额,再进行平均化以表示欧盟劳动份额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欧盟经济体的劳动份额由20世纪6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的64%。因此,“过去四十年中主要欧盟国家劳动份额的演进表明的首要一点就是,由标准增长理论所预言的稳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5]类似地,欧盟前15个成员国1970-2004的数据也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欧洲国家的劳动份额都下降了”。[6]而Guscina(2006)运用OECD18个国家的数据向我们描绘了劳动份额波动的情形,“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稳步上升之后,工业化国家中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在近几十年中是下降的”,[7]这种波动并非具有周期性的特征。Kr覿mer(2008)指出,“劳动份额的变动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美国(的情况)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最为接近,具有(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稳定的劳动份额。在英国劳动份额经历了相当大的短期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显著。在欧洲大陆总的情况是在过去的20、30年中(劳动份额)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德国和法国的劳动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而其他国家如奥地利和荷兰高峰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国家中,(劳动份额的)下降是相对温和的(如法国),而另一些国家(的劳动份额)则表现出稳步的甚至是强烈的下降(如奥地利)”。[8]Morel(2005)指出加拿大的劳动份额在1998-2004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劳动份额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Takeuchi(2005)以日本为例也对劳动份额稳定性假说提出质疑。他分析了日本劳动份额的波动情况,认为劳动份额的波动是“有助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层面上厂商获利能力的重要基础”。[9]无论以横截面数据还是以时间序列为视角,上述对不同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中劳动收入所占份额并不具有稳定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劳动份额不稳定的同时,另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ollin(2002)认为劳动份额计算方法上存在着缺陷,致使计算结果显示劳动份额不稳定。“通常对劳动份额的‘简化的’计算———即用雇员报酬占GDP比例———这是个明显的并且重要的错误(因为)它没有计算个体经营和其他经营者的劳动收入。劳动力的数据表明这个错误在贫困国家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劳动力比例较大。”[10]Gollin通过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修正重新计算了劳动份额,结果表明劳动份额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中都是基本稳定的。Zuleta和Young(2007)通过构建两部门的“具有引致创新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说明“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份额彼此独立地波动,但总的劳动份额却呈水平趋势”。[11]Young(2006)把稳定定义为均衡,并指出相对于单个行业中劳动份额变动的非均衡特征而言,总的劳动份额变动具有均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的劳动份额就是稳定的。劳动份额是稳定的吗?自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人们关于稳定性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论是总的劳动份额还是行业的劳动份额均表现出波动特征。究竟是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是虚假的?还是后人的观测不够长期?最近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Xie(2011)运用1950-2004年1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与人均真实GDP之间呈三次方的倒N字型关系”,[12]即在工业化(由农业向工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是下降的;在后工业化(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上升;在金融化(金融和房地产部门兴起)阶段,劳动份额又转而下降。而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仅仅是这些变化中的一部分。Xie的发现对稳定性的研究有了新的启示。稳定性问题关注的是劳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论怎样,其实质是关于其演进路径的研究。

争论之实质:劳动份额是如何演进的?

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变动是怎样的?是随机的摆动还是具有内在规律?对与稳定性相关的劳动份额长期趋势的关注最终引导人们转向了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然而,基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发现了劳动份额演进的不同特征,并据此得出了差异化的演进路径。(一)递减特征劳动份额随时间而表现出递减变动是大部分学者对于近几十年来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识。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特征的演进路径。尽管学者们对此有普遍的认同,他们给出的解释却大相径庭。首先,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要素变得愈发昂贵而催生了资本扩张型(或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生产中资本要素广泛取代劳动要素,当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劳动的相对份额便趋于下降。其次,全球化的影响。尽管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流动性在全球化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幅度并不相同。与劳动相比,资本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并据此拥有更强的谈判力量。因此,全球化会弱化劳动的相对份额。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若把经济分解成不同的行业,那么各行业内劳动份额及该行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将是影响总劳动份额的两大因素。假设某个行业内的劳动份额上升,但该行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下降,那么它们对总劳动份额的影响将会因相互抵消而减弱。在工业化过程中,在行业内部劳动份额不变的前提下,由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对总的劳动份额的冲击将使其趋于下降。第四,制度的因素。制度的因素涵盖较为广泛,一般理解为调整成本、谈判力量、工会及雇主联盟等。当经济和技术上的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劳动份额下降的演进路径时,社会和制度的因素即被考虑进来。工会谈判力量的削弱及其影响力的下降也被认为是导致劳动份额递减的部分原因。(二)反周期特征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演进趋势的同时,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仅仅是短期的现象,从长期来看,劳动份额的演进路径并不具有单调性,而是具有反周期的特征。Young(2004)通过建立包含偏向型技术进步的RBC模型,表明由于有利于劳动的偏向型技术进步会使产出下降,而不利于劳动的偏向性技术进步会使产出上升。因此,劳动份额往往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Gomme和Greenwood(1995)以及Boldrin和Horvath(1995)在解释反周期的劳动份额时引入了以劳动合同形式存在的收入损失保险。其机理在于,由于保险的存在,劳动份额会在衰退的时期更高而在扩张的时期更低。”[13]此外,劳动市场自身的特征在解释劳动份额演进路径时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Kessing(2001)和Giammarioli等人(2002)的研究强调劳动市场上调整成本的作用。由于雇主在经济扩张(或衰退)时雇佣(或解雇)员工时会承担调整成本,这使得雇主在经济繁荣(或衰退)期更不情愿对所使用的劳动进行调整,故工资的波动不及产出波动剧烈,于是造成劳动报酬的份额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在经济衰退时上升的反周期特征。在经验研究方面,Morel(2005)用加拿大1976-2001年劳动收入份额的数据证明了其反周期性。(三)U型特征还有一小部分学者根据库兹涅茨表示个人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倒U曲线”,提出劳动收入份额随经济发展的U型演进路径。李稻葵等(2009)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建立劳动力转移模型,以此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是有摩擦的,摩擦力大于资本的运动所面临的阻力,因而劳动力转移速度低于资本转移速度。这一结果一定是劳动力获得的回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低于其边际产出,而资本恰恰相反。所以劳动收入份额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定是下降的。”[14]待到劳动力转移完毕,情况则出现逆转,劳动收入随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因此,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U型曲线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跨国间的数据分析,李稻葵等提出U型曲线的转折点将出现在人均6000美元(2000年的购买力平价)。劳动份额演进的U型特征还体现在劳动份额与FDI之间的关系上。Decreuse和Maarek(2008)的研究证明FDI通过技术租金效应和工资竞争效应两个途径对劳动份额产生影响。在金融开放的早期,技术租金效应占主导,国外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压低劳动份额;而在金融开放的后期,工资竞争效应趋于主导,国外厂商之间的相互竞争会抬高劳动份额。总体上看,伴随着金融的不断开放,劳动份额与FDI之间呈现U型曲线的关系。(四)倒N字型特征关于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研究的最新进展来自Xie(2011)。Xie沿着经济转型的思路,把经济发展中结构的转型由Kuznets所区分的两次———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和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扩展到三次,即延伸到由服务业向金融和房地产业的转型。经济发展由初级到高级会依次经历这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得劳动份额呈现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发生结构转型的时期,劳动份额的演进趋势会随之变化,最终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三次方的倒N字型演进路径。Xie使用123个国家1950-2004的综合面板数据验证了他的结论,这一结论由于考察时期之长、考察范围之广,具有很强的一般性,不仅涵盖了基于二元经济的劳动份额的U型演进路径,而且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显示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而已。

对争论的剖析

劳动收入的份额在长期中具有稳定性,20世纪前半期人们对这一论断深信不疑,尤其是其作为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更是成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份额的波动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并掀起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部分学者通过调整统计口径和测度劳动份额的方法得出劳动份额稳定的结论。与此相反,大部分的研究表明劳动份额并不稳定,并从不同的视角找出了不同的波动特征和规律。分析发现,所使用数据的时空特征、所考察时期的长短差异以及所关注因素的不同侧重是引致争论的深层原因。它们反映了不同研究方法在统计数据运用和分析范式选择上的巨大差异。(一)时间与空间在探索劳动份额的变动趋势和演进路径过程中,基于空间(如跨国)的横截面数据和基于时间(如按年份)的时序数据是通常被采用的两种数据来源。基于空间的横截面数据往往较为充足,易于获得,但由此得出的劳动份额的演进路径只是对其长期变动趋势的近似和模拟。而根据时间序列得出的劳动份额演进规律虽然是其长期趋势的真实描述,但数据较为缺乏,难于获得。库兹涅茨就曾经感叹,由于反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长期数据极为缺乏,所以要想得到分配份额随时间变动的长期趋势是非常困难的。在具体的研究中,两种不同的数据来源对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判断影响重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和库兹涅茨的研究就是典型的例子。卡尔多通过对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得出劳动份额在长期中是稳定的,并将其作为“程式化事实”。而库兹涅茨选取的是跨国(或州)的横截面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劳动份额并不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对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判断依赖于所用数据的时空特征。Gollin(2002)也曾指出,运用时间序列(time-series)数据得出的劳动份额一般是稳定的,而运用跨部门(cross-section)数据得出的劳动份额则不稳定,“通常的计算表明按照国际间跨国数据计算的国民收入中的劳动份额从0.05到0.8不等”。[10]458(二)短期与长期劳动份额稳定性以及动态演进趋势的争论还取决于所考察时期的长短。争论所涉及的文献中所考察的时期从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重要的是,如果将它们区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会发现考察时期的长短对劳动份额演进规律的判断具有直接的影响。在短期,劳动份额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上的技术关系,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成为劳动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然,劳动市场的特征也对劳动份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长期,除了生产上的技术关系以外,新的因素如经济的转型、结构的调整、制度的变迁、全球化的影响等等都会产生效力,对劳动份额演进趋势的研究有了多元化的视角。长期中,由于劳动份额影响的因素增多,作用机制复杂,对劳动份额演进趋势的研究空间也更为广阔。同时,劳动份额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新的演进趋势和特征,导致学者们对于劳动份额动态趋势和演进路径的判断出现差异化,这是引起争论的又一原因。最近,在Arpaia等(2009)的研究中又演化出了“中期”的概念,其特征介于短期和长期之间。随着时期划分的不断细化,对于劳动份额动态的考察将更为具体,这会令学者们对于劳动份额稳定性及演进路径的判断更为精细,但同时由此而引发的争论也将更为激烈。(三)技术与制度在关于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劳动份额的诸多影响因素,Giovannoni(2010)把不同理论和模型中影响功能性分配的主要因素做了大致的总结,如表1所示。不同的学术派别在不同的范式下研究自然具有差别化的视角,他们所强调和关注的影响因素自然互不相同,这也是对劳动份额演进路径的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重要原因。有两类值得特别的关注,一类体现新古典生产技术关系的视角,“强调‘技术关系’在经济变量决定中的最终作用”。[16]相对生产率、资本-劳动替代、偏向型技术进步等因素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类反映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关于历史、制度等社会关系的视角,如资本积累、投资率、谈判力量等。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视角在剖析和探索劳动份额变动的原因和规律时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把劳动收入在总产出中比重的变动与生产技术相联系,抽象掉社会、历史、习俗等一切生产体系之外的因素,局部地观察由于生产过程中因要素替代而产生的要素收入变动及其与总产出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与之相对,后者则把视野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关系,挖掘资本主义经济中制度的、社会的、历史的变化特征,以此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规律。这两者是在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动态趋势和演进路径中使用最多,也最为突出的两个分析视角。它们反映了新古典和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后凯恩斯理论在研究范式上的巨大差异,“涉及到经济学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方法论问题”。[17]由此,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及其演进趋势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分析范式的矛盾和冲突。

份额范文篇9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是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体现在初次分配中,还体现在再次分配中。由于要素间收入差距的提高会显著恶化人际收入分配格局(DaudeyandGarcia-Penalosa,2007),所以初次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李稻葵等,2009)。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分配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学者们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劳动收入份额上。罗长远等(2009)认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远低于世界多数国家55%—65%的水平,李稻葵等(2009)指出GDP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我国较低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担忧。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是中国消费低迷的原因,而且以投资和出口为动力的经济增长可能因消费需求不足而难以持续(Kuijis,2006),还可能动摇政局的稳定,是中国目前应注意的一大问题(Subramanian,2008)。所以,收入优先增长应该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范从来,2011),而且还应该体现在初次分配稳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上。劳动收入份额的稳步提升应当平抑波动,这需要密切关注劳动收入份额的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本文将基于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从产业和部门的视角来研究劳动收入份额稳步提升中的结构优化问题。

二、劳动收入份额的构成与波动

1.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从我国统计部门提供的可利用数据看,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及其相关问题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投入产出表,不是连续时序数据,应用较少。二是实物部分的资金流量表,是研究政府、企业和住户要素收入分配变化的重要依据,应用广泛。三是按收入法计算的省际国内生产总值,1952—1995年、1952—2004年和1996—2002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关于各省按收入法计算的相同口径的GDP数据,是研究初次收入分配的基础素材。在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及相关问题时,我国学者按照自己理解和研究需要大多对上述来源数据进行了某种方式的处理,其调整方法不尽相同,结果差别也较大。学者们之所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统计数据进行调整以及对2003年之后因统计因素造成的差异进行回调,应有三个原因。一是可得数据的限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基于学理理解上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三是借鉴并引用国外学者曾经使用过的调整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那么,应该采取什么立场来看待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呢?①应该肯定国家统计部门提供数据的相对权威性,因为学者们进行数据调整时也指出了调整方法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②相对于2004年以前,2003年以后经调整的统计方法已经被国家统计部门持续采用6年了,分析现行统计数据的经济含义更有意义;③本文研究目的不在于探究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走势、大小和影响因素,而是关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中的结构优化问题。所以,本文将基本尊重统计部门提供的原有数据,不进行某种方式的调整。

2.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构成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可以看做不同行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就是该行业(部门)增加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基于此,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是由不同行业(部门)内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和不同行业(部门)增加值比重的变动共同作用的。假设用i表示行业(部门),t表示年份,LISit表示i行业(部门)在第t年的劳动收入份额,AVPit表示该行业(部门)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那么,第t年的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可表示为:LISt=ki=1ΣAVPit×LISit(1)根据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核算的我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见图1,其中按收入法GDP可获得数据的年限为1978—2009年(缺2008年数据,用2007年和2009年平均数代替),按资金流量表可获得数据的年限为1992—2008年。按收入法GDP计算的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见图2,不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见图3。按资金流量表计算的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见图4。从图1中收入法GDP核算的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看,其运行趋势自改革以来在整体上趋于下降,但在不同时期的运行状态有较大的差别。在1990年前,劳动收入份额在略带上升的波动中保持着基本稳定;在1991—2004年间,劳动收入份额以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后逐步形成了持续平稳下降的趋势;2004年快速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此后较为平稳,近两年却有明显回升趋势。从图1中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看,在1992—2008年间总体上保持着平稳持续下降的运行态势,从1992年较高的62.77%下降到2008年较低的47.46%。其中,2004年骤然下降了4个百分点,2005年明显回升后继续保持着整体下行的趋势。综上所述,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在同期具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二者在1992—2008年间整体上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明显大于收入法GDP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从图2能看出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三个特征。①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与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规律不完全相同。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并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1998年之前呈逐步上升,1999年之后则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运行最为平稳,集中在43%—45%之间,波动甚微。②由于统计原因,2004年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剧烈,第一产业上升7.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下降了5.5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③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大小有别。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其年均值分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2.32倍和1.95倍。由式(1)可知,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不但与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有关,而且与不同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紧密相关。从图3不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从1980年较高的48.22%下降到1990年较低的41.34%,随后又渐进回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在改革之初的略微提高后逐年稳步下降,从1982年最高的33.39%下降到2003年最低的12.80%;与第一产业变动趋势几乎完全相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稳步上升,从1980年最低的21.60%上升到2002年最高的41.46%。为整体考察实体经济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状况,将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进行合并,统称企业部门;从而能方便地考察资金流量表中企业、政府和住户三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状况。从图4可得,①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与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不同。政府和住户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运行轨迹,均有较大的起伏波动;而企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除较小波动外在总体上呈现稳定的下行走势,且降幅达到了14个百分点。②2004年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波动剧烈,政府和住户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下降了25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变动较小。③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大小有别。政府和企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上大小相当,企业部门主要维持在35%—45%的水平;而且,企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在1996年之前较高也较平稳,意味着“工资侵蚀利润”现象的存在;在1995年之后具有快速下降的趋势,这可能就是“要素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的结果。根据式(1),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不仅与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有关,还与不同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关。从部门增加值占GDP比重看,政府部门所占比重较小,年均值为9.26%;企业部门所占比重最高,年均值为62.03%,住户部门所占比重较高,年均值为27.17%;此外,企业和住户部门占比波动较为剧烈,在整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由此可见,不仅收入法GDP核算的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没有形成稳定性特征,而且资金流量表核算的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也不具有稳定性;进一步看,不仅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不是稳定的,而且收入法GDP计算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和资金流量表计算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也同样展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3.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

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可以通过测度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来描述。Solow就“卡尔多事实”提出了衡量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的两种方法。一是绝对稳定性,用标准差来表示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变动程度的大小,这种方法对稳定性判断标准比较模糊。二是相对稳定性,它要求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标准差要小于不同行业或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标准差。表1是根据收入法GDP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从绝对稳定性看,1978—2009年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是0.0404;分期看,1978—2003年是0.0192,2004—2009年是0.0245。可见,时期的长短对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的影响较大。2003年之后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0.0245)明显大于2004年之前的标准差(0.0192),说明2004年统计方法的调整加剧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性。此外,2003年之后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状况具有一致性。从相对稳定性看,不同时段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是有差别的,1978—2004年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分别大于1992—2004年不同产业相应的标准差;但1992—2004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0.0271)却大于1978—2004年的标准差(0.0262)。因此,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的影响是相对的,不能忽略不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如1978—2004年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大于第一、三产业却小于第二产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部分满足相对稳定性;而在1992—2004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大于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完全不满足相对稳定性。表2是根据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从绝对稳定性看,1992—2008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是0.0471;分期看,1992—2003年是0.0341,2004—2008年是0.0121。可见,时期长短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的重要因素。2004年之前和2003年之后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相差较大,表明2004年统计方法的调整确实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程度。此外,2003年之后劳动收入份额运行具有一致性。从相对稳定性看,不同时段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有一定差别。1992—2008年企业和政府部门劳动份额标准差均小于1992—2004年相应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标准差,而同期的住户部门却是相反的;同时,1992—2008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0.0471)却大于1992—2004年的标准差(0.0412)。所以,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影响是相对的,还要充分考察不同部门增加值占比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不同时段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具有一致性,1992—2004年和1992—2008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均小于企业、政府和住户部门劳动收入份额标准差,表明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完全满足相对稳定性要求,具有相对稳定性。从上分析知,收入法GDP核算和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在稳定性方面具有不同的表现,展示了不同的波动特征。要全面认识这种波动性还必须结合不同产业或不同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来进行全面的考察,这可通过对式(1)差分进行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分解来实现。

三、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结构分解

国外学者较早地研究了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结构分解。Solow(1958)、Gujarati(1969)、CloseandShulenburger(1971)等学者考察了美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Ruiz(2005)和Young(2006)进一步将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分解为内部效应、结构效应和协方差效应。我国学者白重恩等(2009)、罗长远等(2009)以及肖文等(2010)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这些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1.分解方法

如果深入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要素分配份额的波动,从产业的角度需要先计算不同产业内部要素分配份额和不同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再计算这些产业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和相应产业的结构变动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从部门的角度则需要先计算不同部门内部要素分配份额和不同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再计算这些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和相应部门的结构变动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

2.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产业结构分解

根据式(2),利用图1、图2和图3的数据,能对1979—2004年收入法GDP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性进行产业结构分解,分别测算出产业内部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协方差效应(图5)。在影响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的三种效应中,协方差效应绝对值大多小于0.001,在此将其忽略。产业内部效应主要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差距相关,如果产业结构转型发生在劳动收入份额相差较大的产业之间就能引起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发生显著的变动。产业结构效应主要与不同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相关,所占比重发生变化越大的产业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较小。从图5看,从1979—1992年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保持在50%以上,相对于整个考察期波动幅度较小,标准差为0.0114;同期,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没有形成明显的下行趋势,两者相关系数为0.2443。1993年劳动收入份额开始低于50%,此后下降趋势逐渐明朗,波动程度相对于前一时期和整个考察期都较大,标准差为0.0271;这一时期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逐步形成明显的下降走势,相关系数有所减小(0.1832)。可见,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共同决定着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不同组合的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同从而引发劳动收入份额不同的波动程度和发展态势。此外,收入法GDP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的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相关系数是正数,二者在整体上呈同方向变动,这强化了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程度,从而降低了相对稳定性,所以收入法GDP核算的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不满足相对稳定性要求。

3.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部门结构分解

按照式(2),能对1993—2008年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性进行部门结构分解,分别测算出部门内部效应、部门结构效应和协方差效应(图6)。在影响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三种效应中,协方差效应很小,在此将其忽略。部门内部效应主要和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差距相关,如果某种制度安排导致部门之间劳动收入份额发生较大变化时就会引起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发生显著的变动。部门结构效应主要和不同部门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有关,所占比重发生变化越大的部门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较小。从图6看,从1993—2003年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保持在50%以上,相对于整个考察期波动幅度较小,标准差是0.0341;同期,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振幅越来越小,有趋近于0的迹象,二者相关系数是-0.5561。2004年劳动收入份额开始低于50%,此后下降明显,但波动幅度相对于前期和整个考察期都较小,标准差为0.0121;这一时期的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迅速变小并于2008年基本收敛于0,二者相关系数是-0.9828。所以,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共同决定着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不同组合的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形成不同波动的程度和发展态势。此外,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的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的相关系数为负数,二者在整体上呈反方向变动,这有助于降低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程度,从而提高了相对稳定性,这就是资金流量表核算的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完全符合相对稳定性要求的原因。

综上所述,从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的结构分解可知,协方差效应因作用甚微可以忽略,产业(部门)内部效应和产业(部门)结构效应的影响大。内部效应体现了劳动收入份额自身(产业劳动份额和部门劳动份额)变动的作用,结构效应反应了经济结构(行业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内部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决定着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不同组合的内部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同从而引发劳动收入份额不同的波动程度和发展态势;二者不同的相关关系对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的影响也是有差别的。上述关于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结构分解的研究结论应该运用到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过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达到稳步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效果,从而实现我国的收入优先增长。

四、劳动收入份额稳步提升中的结构优化

在经济发展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应避免过度波动,从而实现稳步增长,这需要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中密切关注结构优化。通过合理的经济结构转型以充分利用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来稳步提升收入法GDP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以有效运用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来稳步提升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以及通过内部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合理搭配以有效地促进两种效应发挥作用的一致性从而共同推动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稳步提升。这需要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和收入分配政策来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研究。表3报告了1979—2003年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分四阶段按产业结构分解的情况。1979—1984年,产业总效应为正,这有助于提高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事实上这一时段的劳动收入份额是逐年稳步上升的;具体地,产业内部效应的相对贡献较小,为40.65%,产业结构效应的相对贡献较大,为59.35%。进一步看,虽然产业内部效应相对较弱,但是第一、二、三产业内部效应是正向的,对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均有促进作用;说明在保持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内部分配是相对合理的。虽然产业结构效应的相对贡献更大,是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主要力量,但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效应是不均衡的,第一产业对增加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很大,相对贡献为90.51%,第三产业贡献较小,相对比是10.3%,而第二产业却形成了降低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效应,相对贡献为-41.73%。出现这种失衡的正负结构效应是由不同产业增加值占比变动程度不同引起的;在此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略有提高,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却显著下降;说明在维持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内部稳定时仍然需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注重不同产业增加值对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对作用。所以,在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过程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结构优化,一是在保持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内部结构优化;二是在维持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时提高不同产业增加值的产业结构优化。按照上述思路可以进一步分析1985—1989年、1990—1995年、1996—2003年这三个时段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正向或负向作用对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贡献,从而明确如何优化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内部结构和提高不同产业增加值的产业结构。

通过对比四个时段劳动收入份额产业结构分解及其效应,我们发现,1978—1984年和1990—1995年,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在增加过程中的发展态势和提升水平不同,其产业总效应的大小是不同的;不仅如此,在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效应也是不同的,而且产业效应的相对贡献也在发生转移。相比1978—1984年而言,在1990—1995年间虽然产业总效应为正,但对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起主导作用的效应已经从产业结构效应转移到产业内部效应。在产业内部效应中,不同产业内部效应的相对贡献也在发生转变,相对于1978—1984年间不同产业相对均衡的内部效应来看,在1990—1995年间已经转变为不同产业相对贡献均有提高的同时第二、三产业相对贡献提高水平更加显著的特征。这表明在保持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内部发生了积极变化,其中第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逐年明显提高,比重很高的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和比重较低的第三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均略有提高。由于这种不同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内部的结构优化,所以产业内部效应(0.0397)在克服产业结构效应(-0.0209)阻碍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的条件下还以正效应(0.0188)促进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更直观的看,在1978—1984年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在1990—1995年产业内部效应大大增强(0.0397>0.0150),但产业结构效应却由正变负(0.0218→-0.0209);所以,在保持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优化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内部结构以及在维持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时优化不同产业增加值的产业结构,还必须重视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协同以发挥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最大产业效应。

在1985—1989年和1996—2003年间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两个时段产业总效应均为负数(-0.0431,-0.0478),而且这两个时期的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为负数。显然,能否提高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是由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共同决定的。进一步看,产业内部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三产业之间,产业结构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一、二产业之间;这说明在保持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程度较高的是第二、三产业,在维持产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时产业增加值占比起伏较大的是第一、二产业;基于此,在优化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内部结构时稳定或适当提高第一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在提高产业增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时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对提升全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至关重要。以类似于按产业结构分解进行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从表4能得到如下结论:在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中,一方面在保持部门结构相对稳定时要重视部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中的内部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在维持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时要关注不同部门增加值提高过程中的部门结构优化;同时,还要重视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的协同以发挥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综合效应;而且,在优化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内部结构时稳定或适当提高企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在提高部门增加值优化部门结构时努力提高住户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对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本文在探讨劳动收入份额构成、波动性和结构分解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稳步提升中的结构优化,得到以下重要结论。在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过程中,在保持产业(部门)结构相对稳定时要重视产业(部门)内部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优化,在维持产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时要重视不同产业(部门)增加值提高过程中的产业(部门)结构优化;同时,还要重视产业(部门)内部效应和产业(部门)结构效应的协同对稳步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综合效应;在优化结构时稳定维持第一产业(企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和努力增加第三产业(住户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对稳步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结论在稳步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收入优先增长中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部门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部门视角类似于产业视角,本文仅从产业视角进行具体分析。

份额范文篇10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而言,其劳动收入份额往往不同。一般而言,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工资收入;这意味着,低收入者具有更高的劳动收入份额。王宋涛等(2012)通过建立一个新古典生产模型,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得出劳动收入份额函数为:其中Ls为个体的劳动收入份额,b>0为常数,y为个体的收入,σ为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这意味着,当σ>1时,收入越高,则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即f′(y)<0。在当前,我国的资本-劳动仍然呈替代关系(魏下海等,2012;王宋涛等2012),即σ>1。因此,收入越高的个体,则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同样,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其消费水平也不同。根据凯恩斯(1932)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二、实证分析

回归方程整体显著(1%水平),方程拟合度高。系数的影响都显著,其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1%水平显著,收入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水平就提高0.85个百分点;本文重点研究的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也有显著(5%水平)的负面影响,劳动份额每下降1个百分点,则消费水平下降0.28个百分点。广东省劳动收入份额从1978年的0.61下降到2012年的0.47,其导致消费水平下降6.5个百分点。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