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6:50:02

分布

分布范文篇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步骤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组距、组数、分点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160.5,18)和(151.5,3)的对应点.

引入新课

某次考试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平均成绩,还需要了解他们中90分以上,80~90分,…,不及格的各占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对学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出一组数据,需了解140厘米以下,140~149厘米,150~159厘米,…,160~169厘米,170厘米以上的人数有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本课解决此类问题.

新课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对这一引例的了解,得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1.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为了解和掌握这组数据的____有多大.

2.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____之间的距离.

3.某批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组距为3,那么应将这批数分为____组.

4.决定分点时,应使分点比数据____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____一点.

5.将某批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____,它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____.

6.将一些数据分成6组,列出频率分布表,其中前3组的频率之和是0.6,后两组的频率之和为0.3,那么第4组的频率是____.

选择题:

为估计初三年级全体男生体重的分布情况,现抽样测量20名学生,记录如下(单位:斤):96981019094105909796102999493949295969810496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A.15B.14C.13D.12

(2)若将数据分成8组,分组取法以____为好.[]

A.90~93,93~96,…,102~105

B.90.5~93.5,93.5~96.5,…,102.5~105.5

C.90~92,92~94,…,104~106

D.89.5~91.5,91.5~93.5,…,103.5~105.5

(3)最后一组的频率是[]

A.1B.0C.2D.3

(4)第二组的频率是[]

A.1B.0C.0.1D.0.05

小结

本课学习了:

1.频数、频率的概念.

2.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制作.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补充作业

某班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

(1)试填写下面频率分布表;

(2)该校这个班所在年级100名同学中,估计年龄在15岁,16岁的学生分别有多少?

四、教学注意问题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因此,要求学生能作简单的此类问题即可.

频率分布(二)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深刻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样本频率分布的求法.

2.对学生进行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频率分布表和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确定组距与组数和决定分点.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了解了已知一组数据即某总体的样本,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请叙述此类题目的解法.

新课

例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地里抽取了100个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单位:厘米):

6.56.46.75.85.95.95.24.05.44.6

5.85.56.06.55.16.55.35.95.55.8

6.25.45.05.06.86.05.05.76.05.5

6.86.06.35.55.06.35.26.07.06.4

6.45.85.95.76.86.66.06.45.77.4

6.05.46.56.06.85.86.36.06.35.6

5.36.45.76.76.25.66.06.76.76.0

5.56.26.15.36.26.86.64.75.75.7

5.85.37.06.06.05.95.46.05.26.0

6.35.76.86.14.55.66.36.05.86.3

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教师可采用制作教学挂图(或小黑板或投影片)来讲解此题.

接下来再补讲例题.

补充例题

抽样检查某村小学学龄以上未入学人的年龄,统计出一组数据(共100个)如下(单位:岁):

67796156206883867527345837

64216987768060635425158086

67295489688583524233507660

51533757558452645767566759

48728455626875128669182635

2846404767646546776549721

58636373497053638033662151

206258536654684979

试列出频率分布表,绘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89-7=82(岁);

(2)决定组距与组数,取组距为10,由于

故按10岁的组距可分成9组;

(3)决定分点,把第一组的起点数字定为6.5;

(4)列频率分布表:

(5)绘制频率直方图.

小结

作本课一类题目一定要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五个步骤严格作好.

练习:选用课本练习.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要注意讲例题时,每一步骤都要请1~2名学生先作一下,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印象.练习要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对改练习.

频率分布(三)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样本频率分布的求法.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照五步骤作题.

难点:教会学生严格按步骤作题.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频数?什么是频率?

2.如何估计总体分布规律?

新课

本课依照下述题目指导学生复习和学习.

填空题:

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半轴表示____与____的比值.

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_____.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____.

4.频率分布反映了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_________,通常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估计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与____成正比.[]

A.组距B.组数C.频率D.频数

2.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与各组频率关系是[]

A.成正比B.成反比C.相等D.没关系

解答题:

1.如何得出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列出主要步骤).

2.两组学生各20人,作引体向上比赛,各人的次数分别如下:

甲组106121481210144161484102012141068

乙组10812810121012126101281212101010128

(3)作出甲组频率分布表;

(4)绘出甲组频率分布直方图.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练习的结果.

填空题:

1.频率,组距;2.频率;3.1;4.比的大小,总体分布规律.

选择题:

1.D;2.C.

解答题:

1.(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甲组频率分布表:

(4)甲组频率分布直方图:

对解答题第2题要进行讲评.

小结(同本节第(二)讲)

作业:选用教材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同本节第(二)讲),布置学生作“读一读”.)

频率分布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了解做出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的步骤和要求.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寓复杂于简单、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频率分布的概念及其获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列频率分布表的方法.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分组组数的法则可能感到不太习惯,不知如何决定分组的组数.

4.解决办法:(1)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2)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3)要适当选择组距与数数,原则是100以内的数据一般分5~12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波动大小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等.

它们从某一项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知道这些情况还不够,

还需要知道数据在整体上的分布情况.例如,对于班组的一次代数考试情况,不仅要知道平

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的占多少,80分与90分之间的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因此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做出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

这样以旧拓新,设疑置问地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起到了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前面学习的平均数与方差,反映了样本和总体的两个特征: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但是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

情况,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市.获得一组数据的频

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计算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三)教学过程

(用幻灯出示引例)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

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7154159166169159156166162158

159156166160164160157156157161

158158153158164158163158153157

162162159154165155157151146151

158161165158163163162161154165

162162159157159149164168159153

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此,需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让学生先对整个数据进行初步观察,找出其中一个尽可能小的数据,然后按顺序将全组数据过一遍,将每个数据与所找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更小,就用它来取代后者,并继续往下进行,从而最后得到其

中的最小值,同理得到其中的最大值.

最大值是169,最小会值是146,它们的差是:

169-146=23(厘米).

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这组数据变动的范围有多大.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经验法则是:当数据在100个以内

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取组距为3厘米,那么由于在这批数据中,,要将数据分成8组;如果取组距为2厘米,那么由于,要分成12组,因为当数据个数接近100时,组数接近12,而这里的数据个数是60,因此分成8组更合适些,于是取定组距为3厘米,组数为8.

教师要说明,在分组的问题上,不是分这么多组就行,分那么多组就不行的问题,而是怎样分组更合适一些的问题.

3,决定分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若将数据按照3厘米的组距分组时,可分成怎样的8组,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师生共同完成)可以分成以下8组:146~149,149~152,152~155,155~158,158~161,161~164,164~167,167~170.

这时有些数据(如149、158、167)本身就是分点,不好决定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组,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例如,可以将第1组的起点定为145.5,这样,所分的8个小组是:

145.5~148.5,148.5~151.5,151.5~154.5,154.5~157.5,157.5~160.5,160.5~163.5,

163.5~166.5,166.5~169.5.

4.列频率分布表

(用幻灯出示表格)

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用选举时唱票的方法,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教师

要提醒学生应认真仔细,分工合作,在根据频数累计的结果在表中填出相应的频数后,要将

各频数相加,看看它们的和是否等于数据的总个数,如果不相等,说明前面出现了差错,需要进行检查.在根据各组的频数算出相应的频率之后,也要根据各组的频率之和是否等于回来检查求频率的计算过程是否有错.

在学生列出频率分布表后,教师指出,这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数据在各个小组内所占

的比的大小了.而为了将频率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通常还要进行第五步——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而这将在下一课介绍.

这样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而且能掌握

做出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的步骤和要求.

课堂练习教材P187中1,(只要求列出频率分布表)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样本和总体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方法小结:获得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的五个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频率分布表;5.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布置作业

分布范文篇2

记N是给定时期中保单的理赔次数,瓜是第k次理赔的理赔量,则s=X;十X:+…十寿表示这一时期的总理赔。理赔次数N是一个随机变量,取值为正整数。个别理赔量X,,X:,…也是随机变量,取值为正数。为方便起见,通常有两个基本假设:

(1)XI,X:,…是同分布的随机变量;

(2)随机变量N,Xl,X:,…相互独立。

S的分布依赖与N的选择,在文献【1]、【2〕、【3]中S的分布通常选为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这时S的分布分别称为复合Poisson分布和复合负二项分布。当E(N)=Var(N)时,Poisson分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E(N)<Var(N)时,选择负二项分布更为恰当。但当E(N)>Var(N)时,上述两种选择均不是很好,此时,取二项分布是合适的。

1复合二项分布

定义若,即N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记为N一乙(n,P)),此时s=xl+x:+…寿的分布称为复合二项分布。其中,参数n为给定时期里的所有保单数,参数p为每张保单的理赔发生概率。

论文关键词:聚合风险模型复合二项分布理赔盈余

论文摘要:给出了聚合风险模型中的复合二项分布的几个重要性质,给出了其递推公式和两种近似计算。

参考文献:

[1]雷宇.寿险精算学[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分布范文篇3

1数据来源

由于漂流旅游是新近出现的热点旅游产品,国内相关的统计和研究还属空白。在无法获得漂流旅游景区完整权威的数据情况下,本文主要是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询各地漂流景区名称与具体地理位置,并辅以报刊、媒体和旅行社行业咨询等渠道获得的资料汇总形成。那些没有经过批准,缺乏统一管理的机构,经营范围或纯自助性探险的漂流项目都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2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

我国国土广袤,气候与地理景观多样,地表形态、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导致我国漂流旅游资源在各地的分布与开发的不均一性。本文将通过漂流旅游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均衡性、空间分布密度等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2.1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概况

根据对百度检索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11月24日,全国共有610处漂流旅游景区,具体分布在除西藏、上海、天津之外的省、区、市(表1)。其中,拥有漂流旅游景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是浙江(15.0%)、广东(10.82%)、湖南(9.84%),3省的漂流景区占全国总数的35.66%。32个省份中,浙江、广东、湖南、黑龙江、江西、贵州、福建、湖北、广西、安徽等10个省份的漂流景区数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我国漂流旅游景区分布的空间结构

根据查询到的景区资料和具体地理位置,笔者运用ArcGIS软件将所有的漂流旅游景区作为点状要素标注在中国地图上,从而得到了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分布图(图1,见封三)。通过对图1的仔细观察发现,漂流旅游景区沿我国的部分山系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凝聚,分布不均衡。这与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带状分布相似[12],但不同于我国世界遗产地的组团状分布且多集中于人口密集的东部城市附近的特征[13],说明漂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我国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下列聚集带上分布有463处漂流旅游景区,占全国总数的75.9%。主要是:①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带。分布有“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乡———伊春”等知名旅游地和金山屯、十八滩、响水河漂流、林泉河漂流、红河谷漂流等74个漂流旅游景区。②大兴安岭—阴山带。分布有雅鲁河漂流、小青湖漂流等13个漂流旅游景区。③燕山—大行山—巫山—武陵山—云贵高原带。分布有龙潭河漂流、清漂流江、茅岩河漂流、太平河漂流等54个漂流旅游景区。④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带。秦岭峡谷漂流、宝天曼峡谷漂流、尧山漂流等37个漂流旅游景区。⑤青藏高原东南边坡带。拥有虹口漂流、白龙宫漂流、白龙江漂流等16个漂流旅游景区。⑥武夷山—南岭带。拥有全国第一家“漂流之乡”称号的清远市以及包括柏坑峡谷漂流、泽雅漂流、黄腾峡漂流、花溪漂流、五排河漂流等177个漂流旅游景区。⑦江南丘陵带。拥有葫芦峡漂流、柳溪江漂流、三爪仑漂流、沩山漂流、皇龙峡漂流等92个漂流旅游景区。

2.3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

本文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对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集中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是研究某地理事物在地域上集中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14,15]:G=100×Σni=1xiT2。式中,G表示漂流旅游景区的地理集中指数,n为省市区数量,Xi为第i个省拥有的漂流旅游景区数量,T为我国漂流旅游景区总数,且G∈(0,100)。G值越大,说明漂流旅游景区分布越集中;G值越小,说明漂流旅游景区分布越分散。在本研究中,省市区数量n=31,漂流旅游景区总数和各省市区漂流旅游景区数量在表1中已有统计。经计算,G=27.19。如果漂流旅游景区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市、区),则此时所得的地理集中指数G′=19.68。很明显,G>G′。因此,从省域角度而言,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分布呈现集中和空间凝聚态势。从图1中可见,我国漂流旅游景区在宏观上呈点状凝聚分布,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一河多漂、一景区多漂、区际地域多漂流点聚集的现象。

2.4我国漂流旅游景区在区域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

为了更加精确和科学地研究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分布状况,有必要在更宏观层面、更大的地理单元对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均衡性进行分析。本文将全国划分为8个区(表2),并运用基尼系数对漂流旅游景区在8个区域的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进行测度。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并用于测量收入分配差异。基尼系数在地理学中可以用来刻画空间要素的分布差异,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其相应的计算公式为[16]:H=-ΣNI=1Pi。式中,Pi为第i个区域内漂流旅游景区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N为分区数,此处N=8,C为分布均衡度。基尼系数最大为“l”,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漂流旅游景区在各区中的分布绝对不均衡,即全国的漂流旅游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后者表示漂流旅游景区的分布绝对均衡,即各区所拥有的漂流旅游景区数量相同,没有任何差异。当然这两种绝对化的情况只是理论状态,本研究中的基尼系数实际值应该介于0—1之间,而且如果基尼系数越大就说明集中的程度更高。笔者对我国漂流旅游景区在全国的8个区的具体分布统计,将相应的数据代入上式进行基尼系数分析,从而判断其在全国八大地理分区中的分布均衡情况。经过运算,得H=1.805、Hm=2.079、Gini=0.868、C=0.132。由此结果可见,我国漂流旅游景区在全国八大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衡度很低。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漂流旅游景区主要集中于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在青藏、西北和华北地区比较稀少,呈现明显的地域梯度分异格局。

分布范文篇4

记N是给定时期中保单的理赔次数,瓜是第k次理赔的理赔量,则s=X;十X:+…十寿表示这一时期的总理赔。理赔次数N是一个随机变量,取值为正整数。个别理赔量X,,X:,…也是随机变量,取值为正数。为方便起见,通常有两个基本假设:

(1)XI,X:,…是同分布的随机变量;

(2)随机变量N,Xl,X:,…相互独立。

S的分布依赖与N的选择,在文献【1]、【2〕、【3]中S的分布通常选为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这时S的分布分别称为复合Poisson分布和复合负二项分布。当E(N)=Var(N)时,Poisson分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E(N)<Var(N)时,选择负二项分布更为恰当。但当E(N)>Var(N)时,上述两种选择均不是很好,此时,取二项分布是合适的。

1复合二项分布

定义若,即N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记为N一乙(n,P)),此时s=xl+x:+…寿的分布称为复合二项分布。其中,参数n为给定时期里的所有保单数,参数p为每张保单的理赔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雷宇.寿险精算学[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BewereNL,etal.风险理论(中译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王晓军,等.保险精算学〔M].旅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分布范文篇5

近年来,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强降水事件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大,引起普遍关注,很多科学家对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Zhai等[1]研究了中国极端强降水50年来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我国西部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有上升趋势,而华北和四川盆地有显著减弱的趋势;一些研究发现,最近50年,我国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趋于减少[2-3],在年降水量趋向减少的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一般也趋于减少[4];杨金虎等[5]发现西北地区6个分区近45年逐年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其中北疆区、南疆区、青海高原区及河套区表现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邹用昌等[6]研究发现,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北部和西南地区西部年极端强降水过程频数呈现趋势性增加,华北等地区呈现趋势性减少;闵屾等[7]发现: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极端强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容易导致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发生,而东南沿海冬季极端强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华南处于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南海季风区,下垫面类型复杂多样,海-陆-气交换强烈,极端强降水频繁。近年来,华南地区由极端强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研究华南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对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华南地区降水的研究[8-13],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降水气候平均态的变化方面,对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华南地区近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其极端强降水频次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期为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预测和影响评估、降低极端强降水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2资料和方法

所用资料为华南(指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下同)19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由于华南地区有部分站点是在1960年代后才建站,并且在1980、1990年代后,由于观测环境被破坏,一些站点进行了搬迁,因此,为保证资料开始时间的一致性以及考虑到资料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在挑选代表测站时,选用1961年后建站且48年中无缺测资料的测站,同时剔除48年中站址变动2次以上的测站,然后对符合以上条件测站的资料,运用单站资料序列t检验法进行均一性检验,最后通过检验的站点共有110个。以这110个站点1961—2008年共48年的逐日降水量作为基本研究资料。按照我国目前业务规定,把日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水事件称为暴雨,把日降水量超过25mm小于50mm的降水事件称为大雨。由于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具有很强的地区差异,采用同一的尺度来定义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出现部分地区极端气候事件过于频繁,而另外一些地区极端气候事件极少发生[14],所以根据各地的情况确定极端事件的阈值对研究更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文尝试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百分位法,根据每一个测站的日降水量定义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具体方法[15]是:把1971—2000年逐年日降水量序列的第95个百分位值的30年平均值定义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当某站某日降水量超过该阈值,就认为该站该日出现了极端强降水事件。

如果以表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气候趋势系数,则年极端强降水日数的趋势定量变化可用一次线性方程表示,即:xy=a0+a1y(y=1,2,3,,n)(2)其中将a1•10称为气候倾向率。本文用百分位法确定出所选110个站点的极端强降水事件阈值,用公式(1)、(2)计算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气候倾向率变化趋势,并运用M-K非参数统计检验法,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对极端强降水事件进行检测,揭示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

3极端强降水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

3.1阈值和极端强降水频次的空间分布

图1a给出了华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阈值和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华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阈值在18~44.2mm之间,大致呈东南-西北方向、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小的分布,阈值大于30mm的区域基本上分布在华南东南沿海和广西沿海地区,最大东兴站的阈值为44.2mm,阈值小于25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中西部,其中广西右江河谷站点的阈值较小,最小百色站仅为18mm。华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阈值的空间分布与华南年降水量的分布极为相似,说明极端强降水与年降水总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与王志福等[14]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似。而从极端强降水频次分布图(图1b)可以发现,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分布与阈值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别。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在16.5~18.9d/a之间,最大和最小相差2.4d/a,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南中部,即广西中东部的南宁市和贵港市一带,发生频次大于18.5d/a以上,最大为上林和桂平,达到18.9d/a,而频次较小的地区分布在广西的十万大山到左江河谷一带以及百色和河池西北部、广东沿海、海南的东南角,在16.5~17.5d/a之间,最小为十万大山北侧的上思16.5d/a。其余各测站极端强降水频次相差较小,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3.2极端强降水频次的空间异常分布特征

为了分析华南不同区域极端强降水频次的特征,对华南110个站点1961—2008年逐年极端强降水频次作EOF和REOF分解,利用其载荷向量和旋转载荷向量分析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的空间异常特征。表1给出了旋转前后EOF和REOF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旋转前后的前8个模态累积贡献率就达到了69.5%。图2是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逐年发生频次EOF分解的前三个模态的空间分布,从第1模态(图2a)分布可以看出,整个华南区域的载荷向量为一致的正值,说明整个华南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表现出一致的同位相变化,这种变化特征表明华南一般是在同一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之下,出现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时间基本一致。而且还可以看出,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北部载荷值较大,说明这些区域极端强降水事件最容易出现异常。该模态方差的贡献为32.3%。从第2模态分布(图2b)来看,载荷值零线基本上把华南区域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广东和海南区域的载荷值小于零,而广西区域载荷值大于零,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呈现东西反向的分布特征,之所以出现这种特征,与华南地区降雨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非常大有关[8],当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东,海南、广东位于副高边缘,易受副高边缘偏南气流影响出现降雨,而广西则少雨;当副高西伸控制华南沿海时,广西处于副高边缘易出现降雨,海南、广东则因受副高控制而高温少雨。可见西太平洋副高的偏东或偏西导致了华南东西部出现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步调不太一致。该模态方差的贡献为9.3%;而从第3模态分布(图2c)来看,载荷值零线穿越华南中部地区,基本上把华南分为南北两大区域,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呈现明显的南北反向分布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与造成华南强降水的两个影响系统——冷空气与热带系统有关:华南的北部受北面的系统影响较大,当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产生强降水时,如果冷空气较弱,则其影响区域主要是华南的北部地区,而热带系统影响时,其主要造成强降水区域是在华南南部地区,对北部的影响则较小,特别从图上可以看出,海南和雷州半岛载荷值较大,表明这些地方的极端强降水易受南面热带系统的影响而出现异常。该模态方差的贡献率为8.8%。从方差贡献率来看,极端强降水日的前3个模态总贡献率已达50.4%,是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分布的3个最主要的空间异常模态。

4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间演变特征

4.1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图3是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数的月际分布,可以分析华南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各月分布情况,华南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高峰月为6月,占全年的18.6%,其次为5月和9月,发生最少的月份为12月和1月,仅占全年的1.3%。统计表明,华南极端强降水事件夏半年(4—9月,下同)发生的频次占全年次数的83.7%,而冬半年(10月—次年的3月)仅占全年次数的16.7%。从各站资料分析来看,华南地区各站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夏半年发生的频次各占本站全年次数的63.5%~91.4%,除万宁、琼中低于70%以外,其余都占70%以上,特别是凌云、天娥和深圳超过90%,而冬半年各站的极端强降水事件除万宁、琼中各占全年次数的35.4%、30.6%外,其余不超过30%,这说明华南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半年,冬半年发生的频率较小,这与实际上华南地区的降雨特别是强降雨主要出现在夏半年非常相符。用华南地区110站逐年的极端强降水频次的算术平均建立区域的逐年平均降水频次序列,分析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图4是华南年均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间序列及11年滑动平均曲线,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偏多的年份为1997、1973、1994、2001、2008年,均超过22d/a,最多年份为1997年为23.7d/a;偏少年份为1963、1991、1989、2004年,均少于13d/a,最少年份为1963年为11.8d/a,多年平均频次为17.8d/a。从各年代平均发生次数来看,从1960年代开始各年代的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17.1、18.0、17.4、18.4、20.1d/a,其中1960年代和1980年代华南极端强降水次数较多年平均值小,说明这两个年生极端强降水频数相对较少,而进入1990年代以后,极端强降水频次在增加,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前8年的平均频次比前4个年代的平均频次高,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2.3d/a,11a滑动平均也表明了这一特性,可以看出,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极端强降水频次呈现由少变多的趋势。

4.2趋势分析

为了分析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数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了华南各站和各站平均的极端强降水频次系列的气候倾向率。结果表明(图5),华南区域各站极端强降水频次气候倾向率并不一致,广西中部至广东西南部的中部、桂东南至雷州半岛、海南中部极端强降水频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在-0.1~-0.5a-1之间,均未通过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减弱趋势不显著;华南其余地区呈增加趋势,其中广东东部沿海、广西东北部和西北部、海南的西南部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气候倾向率都大于0.5d/(10a),其中饶平、横县、海丰、澄海和宜州的气候倾向率大于1.0d/(10a),最大的饶平10年增长率为1.2次,各站的趋势系数在0.29~0.35之间,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华南各站极端强降水频次的平均序列则呈上升的趋势(图4),气候倾向率为0.24d/(10a),趋势系数为0.14,未达到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升的趋势不显著。利用M-K方法对其进行突变检验(图6),可看到序列在1967年发生了1次增多的突变,但这次增多的突变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序列在1980年代前期开始有一个波动减少的趋势,1991年开始又转向波动增多的态势。

5不同区域极端强降水事件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的次地域特点,本文对前8个主成分对应的载荷向量进行了旋转,得到6个主要的空间分区模态,并用REOF各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的标准化距平序列和二阶时间趋势来分析不同区域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的年际变化特征(图7a~7f)。图中阴影区为旋转载荷量绝对值大于0.5的区域,当分区模态图中载荷向量为负值时,对荷载值及所对应的时间系数乘以-1,以便更直观地分析。

Ⅰ区(图7a)主要位于广东北部及广西中部以东部分地区,旋转载荷向量大值区集中在粤东地区,载荷绝对值最大值为0.86。Ⅰ区48年来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表现为一致较强的增长趋势,1963、1965、1967、1971和2002年极端强降水事件异常偏少,而1973、1983、1992、1997和2006年异常偏多。

Ⅱ区(图7b)主要在广西西部地区,旋转载荷向量大值区位于桂中偏西地区,载荷绝对值最大值为0.78。48年来Ⅱ区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呈弱的减少趋势,发生频次异常偏少年为1963、1975、1976、1995和2000年,异常偏多年为1961、1973、1986、1994和2001年。

Ⅲ区(图7c)位于广西东部及广东西部地区,旋转载荷向量大值区位于广西东部偏南地区,载荷绝对值最大值为0.75。48年来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表现为反抛物线状,转折期在1986年左右,之前呈减少趋势,之后呈增长趋势。Ⅳ~Ⅵ区主要(图7d~7f)位于广东西部、广西东北部及海南省,载荷绝对值最大值分别为0.81、0.78、0.79。

Ⅳ区48年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呈抛物线状,1987年以前为弱的上升趋势,1987年以后逐渐呈减少趋势。

Ⅴ区48年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呈上升趋势,发生频次异常偏少年为1965、1966、1969、1984和1986年,异常偏多年为1968、1993、1994、1999和2002年。

Ⅵ区48年极端强降水发生频次呈缓慢上升趋势。

由于REOF各模态高值中心站点能较好地代表各区域气候特征,下面分别从各空间分区中挑选荷载向量大值站:澄海、靖西、平南、新兴、三亚、全州作为各个区域的代表站,分析不同区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及趋势。表2是各代表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及其检验。图8是用6个气候区代表站的极端强降水频次序列的M-K突变检测结果,6个代表站中澄海、三亚、全州3站序列发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但发生突变的时间各不相同:Ⅰ区代表站澄海极端强降水频次的UF(正序)线(图8a)在1966年开始上升,1980年代初期达到1.96临界值,1990年代之后持续超过1.96临界线,UF线与UB(反序)线1966年相交,交点在±1.96之间,可以断定澄海的极端强降水频次在1960年代中期发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Ⅴ区代表站三亚极端强降水频次的UF线和UB线(图8e)在1970年相交,UF线1970年代至今为持续的上升趋势,2000年至今UF线都在1.96值之上,说明三亚的极端强降水频次在1970年发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Ⅵ区代表站全州极端强降水频次的UF线和UB线(图8f)在1960年代中期以后呈上升趋势,1990年代初上升趋势明显,1980年代前期两曲线相交,交点在±1.96之间,说明全州的极端强降水频次在1980年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而对于其他的3个区域的代表站,Ⅱ区代表站靖西极端强降水频次的UF线和UB线在1960年代—1980年代为平稳的波动变化,在1990年代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1996年超过1.96临界值,但UF线和UB线并无相交点,因此不能确定靖西极端强降水频次发生了突变。Ⅲ区代表站平南和Ⅳ区代表站新兴极端强降水频次的UF线呈现阶段性波动变化的趋势,平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在1960年代呈上升趋势,1970年代—1990年代初呈下降趋势,1990年代之后略有上升。新兴极端强降水频次在1960年代前期呈现波动较小的振动,1960年代末发生了一次增多的突变,转为持续上升趋势,1990年代末开始呈下降趋势。两代表站极端强降水频次的UF线变化值都未超出±1.96临界值,它们发生的突变均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

6结论

(1)华南极端强降水阈值分布呈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与年降水量的分布较为相似;而极端强降水频次分布则为华南中部较大,广东沿海和广西西部内陆较小的分布特征。

(2)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有3个最主要的空间异常模态,一致性异常特征是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分布的最主要空间模态,而东、西反向和南、北反向变化模态也是比较重要的异常模态。

(3)华南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半年,夏半年极端强降水频次占全年总频次的83.7%。1960年代和1980年代是极端强降水频次较少的年代,19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增加明显。

分布范文篇6

1期刊的基本信息及载文合著情况

三种期刊中,ATR和TM均为英国Elsevier公司出版,两者的创刊时间分别为1974年和1980年;JTR为美国Sage公司出版,创刊于1962年,是创刊最早的旅游学术期刊。ATR和JTR多年一直维持每年4期的出版频率;TM每年出版6期,其年载文量为前两者的2倍多。三种期刊共刊载文章536篇章,其中独著文章133篇,占总文章数的24.8%;合作撰写的文章比较多,达403篇,三年间这三种期刊的合作率(合作文章/总文章数)为75.2%,远远高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水平22%[3]。可见,国际旅游学界的合作研究相当普遍。从表1可看出,合作的文章中,又以两位著者合作的文章居多,占所有文章的37.5%;其次是三位著者合作的文章,占28.2%;四位以上的多位作者合作文章比例较小,占9.5%。所有文章共涉及著者1192人,这一时期三种期刊的文章合作度(作者总数/论文总数)为2.22,亦高于社会科学期刊研究论文的合作度1.35[3]。

2刊载文章的洲际分布

本次文章计量中,将每篇文章的分值定义为1分,参考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力并方便对文章进行统计,对三位以上作者合作的文章,仅取前两位作者进行统计,第一作者0.7分,第二作者0.3分。三种期刊来自各大洲的贡献力如表2所示。从整体上看,对旅游学研究最为活跃的是欧洲,其次是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对旅游学的研究在此三种期刊中体现很少。从单种期刊看,ATR和TM均由英国出版,其文章来源泉于欧洲的较多,均达到35%以上;而JTR由美国出版,其文章来源于北美的多,达44%强(其中美国占42.5%)。从表2可见,旅游学的研究也与各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像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的大洲,在对旅游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非洲、南美洲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旅游学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另外,三种期刊的载文都有向本土倾斜。

3刊载文章的国家或地区分布

三种期刊刊载的536篇文章,其作者共来源于5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研究最为活跃的前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依次为美国(三种期刊作者来源最多的均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中国台湾,这5个国家和地区在三种期刊上载文的贡献力为332.5分,占总分值的62%;比较活跃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新西兰、加拿大、以色列,贡献力分值在10~25分之间;有一定贡献力的国家有意大利、韩国、土耳其、奥地利、中国大陆、挪威、荷兰、斯洛文尼亚等,分值在5~10分之间。以上17个国家总分值为470分,占总分值的87.7%,见表3。另涉及到的35个作者来源国,贡献率仅为12.3%。可见,国际旅游学科研究活跃的国家和地区相当集中。根据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对科学活动中心的测评,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的1/4时,该地区可以确定为科学活动中心[3]。据此指标,以三种期刊中来源文章数最多的美国为例,该国的文章贡献力为112.5分,与总文章分值536之比为21%,仍小于科学活动中心的指标25%,可见国际旅游学科的研究还未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形成科学活动中心,只能确定部分旅游学科研究相对活跃的国家和地区。从文章的国家或地区来源看,旅游学科的研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更是凸显。排名前17个国家或地区中只有土耳其、中国大陆为发展中国家,其余均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4刊载文章的作者机构分布

三种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中,文章作者基本上来源于大学的教师或研究人员。作者所在机构为390家,三年间平均每个机构在这三种期刊上发文约1.37篇。其中贡献力在10分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3家,依次为香港理工大学(其中在TM占11.8分)、英国萨里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贡献力介于5~10分之间的机构有11家,得克萨斯A&M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奥地利经济研究所。以上14家机构在旅游学的研究方面实力较强,其贡献力分值共计116分,占总分值的21.6%。机构力分值在2~5分的机构有61家,分值共计164.3,占总分值的30.7%。以上75家机构贡献力分值共计280.3分,占总分值的52.3%,其余255.7分的贡献力作者来自于另315家机构,分布较为分散如表4所示。排名前三位的机构,均有着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香港理工大学的饭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0名从事旅游教育研究的人员。2009年,该机构在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Research的全球接待与旅游学术机构排名中位列第二。萨里大学管理学院下设旅游、接待与食品两个专业,其旅游教育与研究在国际同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40余名旅游教育与研究人员均有博士学位,该学院在国际旅游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主要研究领域有目的地管理、旅游者行为、游客经历、技术服务、接待业人力资源管理、多元文化等。

5刊载文章的核心作者分布

分布范文篇7

(一)分布式学习的定义

“分布式”一词最初出现于计算机领域,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储存和处理的两大功能。当被引入教育领域后,就出现了“分布式学习”“分布式学习系统”“分布式学习环境”“分布式认知”等概念。

根据美国高级分布式学习(ADL:AdvancedDisrtibutedLearning)机构和Saltzberg教授(1995)的研究,分布式学习是被看做是“利用各种媒介与技术形成丰富的资源和构建良好的学习支持环境,构成各节点相互关联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的教学时空分离,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活动。”

(二)分布式学习的特征

1.强调学习的信息化,信息化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超越时空限制,强调时空分离,说明它是远程教育未来可能发展阶段或者只是具有远程教育这一本质特征(教与学时空分离为远程教育的本质);

2.强调广泛的对象,不局限于目前远程教育针对的主要对象——在职成人,说明分布式学习可以是终生教育的一种突破方式;

3.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追求的学习者自我构建对世界理解的知识模型,以及对学习情境的重视;

4.强调学习的随机性,融入了后现代主义的理念,与后现代主义的特点相合,即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等,因此分布式学习也是一种后现代的学习方式。

二、分布式中的教与学

(一)教师角色多样化

1.从地位上讲,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强化起主导作用。而在自由的分布式学习中教学时空分离的情况下,教师主导作用将被削弱,在通过媒介、不定时联系学生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便显得极其重要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关键点上、兴趣点等方面积极引导。在教学过程之外,教师要引导学习者积极与自己沟通联系,教师要适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总之,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要较好的扮演一个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角色。

在分布式学习中,注重的是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习者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习者的合作者,与学习者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习者,与学习者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习者实现自己预期的学习目的,建立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倡导合作学习。

2.从传授方面来讲,由传授者转变为经营者和实践者

分布式学习作为远程教育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体现远程教育教师分工的特点的同时要求教师作为一个对知识传授负责的个体出现,是知识的经营者。教师要对资源进行组织和分配,认真分析资源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的习惯优势,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好教学进度和各种必要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全面把握信息化时代的课程设计理念、分布式学习中对象的广泛等要素。同时教师要充分重视情境的构思,Moore曾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做了如下论述:“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创设能够最佳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其他学习经验,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并获得对学习活动的愉悦感。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增强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的环境要素,最大程度地减少有碍学生学习的环境因素”。情境设计在于构建,更在于随意。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机利用各种突发的情境来为学习者服务。

同时,教师也是知识更新的实践者。当前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日新月异,未来的发展也必将如此。传统课堂的课本显然永远赶不上这样的速度,以网络为媒介的分布式学习中教师则可以随时把更新的知识添加到原来的课程中或者设计成新的学习课程,与学习者共同探讨,不但能满足学习者自身和社会工作的最新需求,也使老师对最新的知识产生良好的实践性理解,这也是分布式学习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求老师保持积极的研究态度,关注学科领域内的最新发展,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更新的实践研究者。

3.从结果评价来看,由评价主体转变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如前所阐述,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合作者出现,也作为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因此教师与学习者都有评价双方的权利。在网络背景下的分布式学习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依据主要来源于设计的作业,同时通过各种媒介的联系取得的反馈信息也是一种评价来源。这要求教师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观念,利用评价产生的反馈来积极调动学习者的兴趣等正面情绪。学习者对教师的评价则体现在选课率、评优率等方面,作为知识经营负责的个体,学习者对教师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发展和适应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

(二)学习者角色中心化

1.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者通过与课程的交互,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资源与创设的学习环境,根据自身生活的直接经验不断地解构、建构,追求个体对知识的独特理解。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学习和发现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者能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不断挖掘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学习者是最终学习行为的决定者

虽然教师会引导学习者来选择所需的课程和按照教学计划来学习课程,但在网络背景下的分布式学习,资源的泛中心化,学习者也不受地理位置、时间等外在条件的限制,学习者完全可以自己控制和管理学习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真实地学习水平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形式,随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甚至可以主动地去探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总之,学习者按需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心角色由教师向学生的过渡。

(三)教学双方角色的发挥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

具有现代信息化观念的教师才能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者的合作者、经营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获取资源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要树立平等教学的理念,对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注入新时代的理解因子,融入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双重角色当中。

2.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学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知识等都是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在分布式学习中,教师显然还需要具备信息化的理念、信息化知识、网络化的教学技巧等知识,要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机构,墨守成规、固执不变的做法只会使自己被信息化时代淘汰。

3.学习者要提高自身的自主自制能力

学习者也要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学习状态: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学习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要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制力,抵制抑制学习进步事物的诱惑,激发自己的潜力和创造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三、总结

分布式学习作为未来远程学习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作为今后现代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使目前仍然是一种概念和理念,还缺乏实践的探索和验证,还没有形成相应成熟的管理和组织模式,但对目前教与学的角色转换提升产生了强有力的挑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须要从传统的角色理念中脱身出来,积极尝试研究总结,促进新型学习方式下教与学角色研究的发展,促进分布式学习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分布式学习;角色变化;远程教育

论文摘要:分布式学习作为一种未来学习可能的发展趋势,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必将逐步进入人们的主流视野。文章阐述了分布式学习中的教与学的角色变化以及两者的发挥,以期为深刻理解探究分布式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分布范文篇8

【关键词】丹参;正品;伪品;种源分布

丹参是重要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活血化淤、通经止痛、抗菌消炎的功效,对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有显著疗效。历版药典收载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为中药丹参唯一来源,但在民间应用和地方入药中,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均作丹参用,据报道药用植物达25种(含变种、变型)。商品调查发现,丹参药材来源植物约10种(含变种、变型),有丹参、甘西鼠尾、滇丹参、南丹参、三叶丹参及其变种或变型等。其中丹参和甘西鼠尾为主流品种,在全国流通,其余则为地方用药[1]。

丹参主要成分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中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二氢丹参酮Ⅰ(1,2DihydrotanshinoneⅠ)、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有丹参酚(salviol)、丹参酸甲、乙、丙(salvianicA,B,C)、丹参酚酸A(salvianolicacidA)、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aldehyde)、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丹参素(3,4二羟苯基乳酸)、熊果酸(ursolicacid)、异阿魏酸(isoferalicacid)等,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对组织细胞再生有调节作用,可用于肝、肺等组织纤维化、皮肤创伤、疤痕、术后粘连、消化道黏膜溃疡等方面的治疗。2005年版《中国药典》含量测定项下制规定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将其作为药材质量鉴定的法定标准之一。

1丹参正品类

1.1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分野生丹参和家种两种商品规格。一般野生品有效成分高于栽培品,但家种药材的栽种规模较大,生长条件稳定,产量大,所以成为目前市场主要商品来源。不同产地及一产地不同地区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自0.08%~0.67%不等,但其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无正相关性[2]。

野生丹参的生态适应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其商品条短粗,有分枝,表面红棕色,外皮疏易剥落,质轻脆。从市场调查来看有山东平邑、沂南、沂水、莱芜,河南卢氏、灵宝、活宁、嵩县,湖北武当山等地商品[3,4]。

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20世纪70年代中期丹参已经供不应求,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栽培,栽培种源多来自于当地野生居群,尚没有进行人工选择。栽培品较粗壮,少分枝,表面紫红色,有纵皱纹,皮细不易剥落,质坚实。全国栽培丹参产量大的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等省。商品调查来源有山东临沂、平邑,河南灵宝、卢氏、洛宁、嵩县,山西黄城,四川中江、德阳、成都,河北安国、行唐、承德,陕西蒲城、汉中,辽宁凌源,安徽亳州等地。其中川丹参和鲁丹参为流通中的2大品牌,一般认为川丹参优于鲁丹参。现代成分分析发现,山东、河南、山西产丹参的脂溶性成分的含量较高,河北、陕西、四川产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较高[5]。砂质土壤中生长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较高[6]。

1.2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f.alba是丹参的变型,它主要分布在山东莱芜山区。白花丹参为优良品种,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高于原种紫花丹参[7],在治疗上又能有独到之处,所以近年引起医药工作者和商家的广泛关注并被逐渐开发利用,已作为一个新品种被收录进《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0年版),但其野生数量少,现山东莱芜市苗山镇有人工栽培20ha,周边乡镇分散栽培27ha,泰安,临沂引种白花丹参13ha。这些乡镇有种植丹参的传统,现在多将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混种,收获后再分开销售。人工栽培及引种的白花丹参与野生的白花丹参相比较,有效成分种类、含量均无明显差异[8]。

2丹参代用品类

2.1甘西鼠尾(大紫丹参、甘肃丹参)S.przewalskiiMaxim.及其变种目前作为丹参代用品已成为大量商品药材之一。甘西鼠尾分布在甘肃文县、舟曲、康县、微县,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销往全国。调查结果表明,该品已在全国11个省区作丹参使用。其变种褐毛甘西鼠尾S.przewalskiivar.mandarinorum与甘西鼠尾极相似,药材性状甘西鼠尾亦无明显差异,分布于甘肃、云南、青海、四川、西藏等省。甘西鼠尾与丹参的化学成分不尽相同[9,10],理化鉴定和抑菌效果相差很大[11,12],药材功效不完全一致[13]。但因其丹参酮ⅡA(0.3%~1.24%)和隐丹参酮(1.60%)含量均较高[14,15],正对川丹参和鲁丹参产生较大冲击[16]。有学者强烈建议将其增补为药材丹参的来源之一[10][17]。从药源开发角度考虑,研究提取其总丹参酮和急丹参酮单体成分[18],为丹参制剂提供原料,也可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2.2滇丹参(紫丹参)S.yunnanensisC.H.Wight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海拔1800~2900m的草地、林缘及疏林干燥地上,属高山丹参类,在云南地区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分布广,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成分分析显示,滇丹参与正品丹参相比总丹参酮含量略高,总酚酸含量高约一倍,滇丹参酮ⅡA含量略高,原儿茶醛含量高两倍[19],是丹参替代品中质量较高品,与甘西鼠尾一样已成为当前丹参商品药材主流品种之一。已有多篇报道研究其药材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20]和改善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等[21],为滇丹参药材的医用价值、鉴别及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3南丹参S.bowleyaneDunn在浙江和江西等南方省区作丹参药用。有研究者报道从南丹参根中分得16个化合物,经光谱和理化分析测定,鉴定了其中的10个与丹参相同的两大类成分[22],说明其开发利用的意义。但也有报道检测10余批次南丹参药材,其丹参酮ⅡA含量在0.09%~0.12%之间,不符合药典标准,以其投料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也检测不出丹参酮ⅡA[23]。现流通的南丹参商品药材大多为野生,也有部分地区栽培(四川中江)。利用秋水仙碱诱导南丹参多倍体,试图在改变原种生物特性基础上提高有效成分含量,进而开发利用丹参代用品资源的研究在正在进行之中[24]。

2.4三叶鼠尾(小红丹参)S.trijugaDiels产于大理、合庆、剑川、洱川、洱源、迪庆、中旬、丽江等地区,在大理、丽江、中甸地区作丹参药用已有较长的历史。经调查分析,小红丹参中含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有学者建议可作为丹参的药用资源加入国家药品标淮[25]。

3伪品类

据调查[1],[3],以根和根茎作丹参类入药的种较多,且成分含量不一而论,主要种摘录如下:戟叶鼠尾草S.bulleyana,雪山鼠尾草S.evanaiana,裂瓣鼠尾草S.schiaochila,毛地黄鼠尾草S.digitaloides,少毛甘西鼠尾草S.przewalskiivar.glabrescens,白花甘西鼠尾草S.przewalskiivar.alba,橙色鼠尾草S.aerea,栗色鼠尾草S.castana,荞麦地鼠尾草S.kiaometiensis,黄花鼠尾草S.flava,长冠鼠尾草S.plectranthoides,河南鼠尾草S.honania,单叶丹参S.paramiltiorrhizaf.prupureoruba,浙皖丹参S.sinica,紫花浙皖丹参S.sinicaf.purparea等。以上种分属弧隔鼠尾亚属和荔枝草亚属,主要分布于中低山丘陵,药材主根不明显,纺锤形或圆柱形,多分枝,二萜醒类成分大都较低。与正品丹参比较,形似而质次,部分品种作代用品在全国或各省区流通使用。因近年丹参的开发利用较为活跃,如从以上品种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均可为补充丹参制剂原料和扩大丹参药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另有非丹参类本属植物,如红根草S.prionitis,血盆草S.cavalerieivar.simplicifolia,石见穿S.chinensis,关公须S.kiangsiensis,地梗鼠尾草S.scapiformis,佛光草S.substolonifera,鼠尾草S.japonica,荔枝草S.plebeia等,多以全草入药,具祛风湿、补肺肾、清热毒、消痈肿等功效,二萜醌类成分含量低或未检出。这些种类的成分和功效均与丹参有显著不同,在临床中使用增加了丹参药源的混乱,所以,应进行严格控制,杜绝进入丹参药材流通市场。

【参考文献】

[1]肖小河,方清茂,夏文娟,等.药用鼠尾草属数值分类与丹参药材道地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17.

[2]严红,高扬,郭伟,等.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J].天津药学,2003,15(3):10.

[3]刘荔荔,李力,邢旺兴,等.不同种丹参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模式识别法鉴别[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3(1):23.

[4]郭宝林,林生,冯毓秀,等.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2,33(12):1113.

[5]刘洋,石任兵,刘斌,等.丹参药材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说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188.

[6]安睿,王新宏,周思丽,等.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J].中成药,2004,26(4):295.

[7]齐永秀,李香,万建建,等.HPLC法测定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J].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5:210.

[8]王培军,高长清,李蜜.丹参与白花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J].甘肃中医,2004,17(4):42.

[9]陈万生,贾鑫明,张卫东,等.甘西鼠尾根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5):354.

[10]赵建邦.甘肃丹参(甘西鼠尾草)的研究与应用评价[J].中药材,2003,26(7):529.

分布范文篇9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负荷波动的范围较宽,例如,风能或者太阳能发电等会受到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影响,从而使得输出的负荷不稳定;负荷潮流出现双向流动与换向频繁的现象,在分布式能源组成的框架下,客户可能是受电一端也可能是发电一端,负荷的潮流方向会受到客户自身应用方式的限制;电能质量会得到监控,如果发现电能质量不达标,会立即禁止并网运行,从而保证电网电能自身的优质与清洁;客户的自发式并网的频率较高,因为并网拉闸与合闸的操作会产生冲击性过电压,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表计运行的安全;由于客户既可能是受电端又可能是发电端,就必须保证双向公平准确计量;支持多种形式的通讯方式并存,实现供电与用电信息数据的双向传输和双向监控。

2分布式能源计量技术中电能计量装置的需求

2.1功能需求

第一,单三相电能表应当具备双向计量功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在分布式能源计量技术下客户端负荷潮流双向流动的相关需要。而且单三相电能表还应该拥有电压、电流、电功率因数的测量与显示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电力自动计算与电力统计预测的需要。

第二,单三相电能表还应该具备对电功率与电能量的冻结功能,如果能够满足这一条件,就更加方便于系统与客户二者对电能进行查询与统计,对供电与用电信息进行分析等。

第三,电能表应当能够支持阶梯电价转换功能,还需要支持即使通过不同的通讯方式也能修改各个费率时段以及电价方案的功能,这样在满足电力营销政策改变的时候,也能做到无需换表就可以实现管理的相关要求。

第四,支持多类事件的记录功能,在失压与失流等状态下通过监测功能能够满足对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需要。

第五,多种通信方式共享并存,当载波、无线、红外线等通讯方式并存时,应当适用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数据采集等需要。

2.2性能需求

2.2.1宽负载、高准度的计量。

在分布式能源计量的情况下,负荷波动的范围将会更宽,尤其是像风能、太阳能发电这类经常会受到环境影响的能源模式则更为明显,所以,智能电表装置在设计时应当是以高宽负载的电能表为主,并且实际的计量准确度在最低的情况下应当要满足1.0级。

2.2.2双向式公平计量。

客户一般情况既拥有用电模式还具有发电模式,电能表的双向计量务必保证准确与公平,换言之就是对于正向功率与反向功率要体现出一致性的误差特性,计量误差特性体现出的一致性会集中体现出公平计量的相关原则。

2.2.3误差带宽的相关要求。

为了保证电能表在运行时在宽负载的范围内的误差曲线能够保证平坦,这就需要利用已经规定出的相应指标对其进行严格的核对。误差带宽一般指的是一个绝对值,是通过对检定误差的最大与最小值之间进行作差运算,所得出的绝对值,通过这样的数值指标从而鉴别出电能表运行时在负载变化的范围之内的误差曲线整体的平整性。

2.2.4在动态负荷的条件下对计量准确度进行考核。

对于一些小型的分布式能源来讲,它们会存在着波动性负荷的现象,鉴于此就应该在动态负荷的情况下对电能计量的准确度与需求量计量的准确度展开一定程度的考核。

2.2.5无功潮流判断的准确性进行考核。

发电上网关口与网际关口如果存在着电能功率双向流动计量点,并且当电能功率潮流如果处于临界换相角的周围时(临界换相角有功90°、270°,无功0°、180°),电能计量应当对其的潮流方向进行准确的判断,还需要对其进行考核。

2.2.6通信方式对计量误差影响的相关要求。

在分布式能源技术下,电能表的数据传输数量将会大大提高,特别是在载波通信方式与无线通信方式的使用下,很有可能会对电能计量自身时产生数据的准确度产生一定影响,鉴于此,应当将通信方式等一并纳入到电能表的影响的考核指标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对允许情况下的误差值与变差值的考核应当更为严格。

2.2.7高强度干扰能力的要求。

随着载波方式、无线通信方式等的大量使用,应当加强电能表自身的电磁兼容性能与考核高频电磁场影响的能力,同时,提高在拉闸与合闸操作发生时对冲击性过电压本身的承受能力。

2.2.8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要求。

数据通信在未来的电能计量发展领域将会尤为重要,应当深入地分析装置元器件的参数变化以及环境温度对整个载波通信的频率变化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个明确的技术指标以及器件选型的标准。

2.2.9节能环保与装置可靠性的要求。

在分布式能源计量技术中的电能计量装置应当满足环保的要求,采用低功耗、绿色环保的器件进行制造,而且还必须体现出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另外,在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的MTTF的指标必须是科学的与合理的。

3结语

分布范文篇10

关键词:移动通信;室内;分布模型;设备;监控网络

一、室内分布系统原理分析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主要包括了宏蜂窝、微蜂窝及直放站三种类型,通过同轴电缆、光纤等分布式传输介质来分配室内无线信号,其有着十分灵活的优势特性,能够实现对室内网络覆盖难题的有效解决,针对隧道、地铁、建筑室内等空间的移动通信覆盖效果十分显著。(1)宏蜂窝。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初期建设阶段,所应用到的蜂窝技术即为宏蜂窝。其基站内的天线一般会尽量做的高一些,基站间距也相对较大。由于各宏蜂窝小区覆盖面积相对较为广泛,覆盖半径通常可达到1-2.5km左右,最大能够达到20km以上,因此常常会存在有两种特殊微小区域,即“盲点”与“热点”。因电波在传播时遭受障碍物影响而产生出的阴影区域即盲点,在这一区域当中通信质量往往不高;因空间业务负荷不均而产生出的业务繁忙区域即热点,在此区域内部同时支持宏蜂窝的大多数业务[1]。(2)微蜂窝。为解决宏蜂窝小区内所存在着的盲点与热点问题,便随之产生出了微蜂窝技术。通过利用微蜂窝可有效分担宏蜂窝话务,且地址选择十分灵活,安装操作也较为简便,因此应用十分广泛。微蜂窝组网形式是在复杂的建筑内采取分布式天线,不会遭受到来自室外宏蜂窝基站的容量限制,在其容量不足时可利用微蜂窝级联亦或是转而采用宏蜂窝充当信号来源。(3)直放站。这一种设备有着同频放大的特点,即在无线通信传输之时能够达到增强信号的效果。其最为基础的一项功能即为一项射频信号功率增强设备[2]。基于下行链路内,通过在现有天线覆盖区域内获取相关信号,并同时采用带通滤波器针对带通外部信号开展隔离处理,促使滤波信号在经由功放处理后重新发射至提前等候的覆盖区域当中。基于上行链接路径内,覆盖区域当中的移动通讯信号将会采用同类型工作方式经由上行放大链路的处理被发射至与之所对应的基站,进而起到和基地站及手机信号的传导。

二、设备监控建设网络建设

设备监控网络的构成主要是以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接口与其彼此间的通信方式所共同构成。目前设备监控系统所支持通讯方式包括了短信、数据传输与GPRS三种类型。综合当前设备监控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监控技术的发展状况,在开展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时应当依据以下几类形式来开展:(1)首先进行设备监控系统的建设,而后再开展关于话务网关的连接。考虑到接口本身的复杂性、减小速度及功能需求,设备监控系统作为底层维护策略,可实现对维护需求功能的较快满足并由此形成生产力,并最终达到本地维护工作的目标要求。(2)设备监控系统建设工作还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实施分布处理,针对不同省区的实际维护方式及网络规模现状,依据当地的现状开展地市、地区亦或是省一级别的设备监控系统[3]。其建设规模的限制性要求主要是在监控系统向直放站设备发送查询请求直至直放站回馈信息这一过程所耗损的时间,集中体现在每天的系统查询操作中。当前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可选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包括了短信、数据传输及GPRS三种。考虑到短信传输速度快,同时权衡各方利弊,建议优先选用短信方式。一般单个设备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在500-2000台设备之间。

三、结语

总而言之,考虑到在现实环境中移动通信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隧道、山川、高大建筑等阻挡物的影响,无线环境时刻处于不规则的改变之中,因此移动通信的覆盖范围也就必然会受到影响。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俨然已经难以满足于当前用户的实际需求,只有不断提升网络覆盖质量与面积,方可满足于用户需求。在本次研究中就重点关于移动通信室内分布模型以及设备监控网络建设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工作,实现了对室内覆盖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齐志远,李志峰.基于ZigBee通信的微电网监控网络[J].计算机工程,2017,43(4).

[2]赵伟.电信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的组网改造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9).